首页 优秀范文 手术室护理案例

手术室护理案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08 11:03: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手术室护理案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手术室护理案例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份手术室发生医疗纠纷的60例患者, 其中男36例, 女24例, 年龄23~78岁, 平均年龄(65.33±6.41)岁。

1. 2 方法 对患者病例情况进行观察, 对其发生纠纷的原因、处理情况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及观察, 总结分析手术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2 结果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0例发生纠纷案例中, 护理人员职业疲劳导致12例(20.0%)、对医疗器械不熟悉5例(8.3%)、护理操作流程不严格9例(15.0%)、与患者沟通不到位11例(18.3%)、术后护理不完善20例(33.3%)、专业知识匮乏3例(5.0%)是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直接涉及患者手术操作、手术正常进行等, 同时对手术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①在患者摆放中, 医护人员未能根据患者手术切口部位、手术部位等进行合理摆放, 导致患者出现神经损伤、压疮、手术时呼吸受阻等现象, 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2]。②仪器使用不当, 操作失误, 或者在手术操作中仪器对患者身体造成损伤, 如电凝时造成的烧灼伤。③术前未全面准确的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 如血液检查时不负责, 导致输血差错等严重问题;手术用药准备时未详细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既往病史等, 导致患者出现药物过敏现象或药物使用错误。④术前医护人员未能详细检查记录手术使用的仪器、物品等, 手术后未能详细查对清点敷料、纱布、器械等, 导致术后患者体内遗留敷料、物品等。⑤护理人员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持续陪伴在患者身边的工作人员, 因此护理人员的态度、语言等均可对患者情绪、心理等产生影响, 部分医护人员在护理中由于情绪、语言等运用不当对患者造成刺激, 导致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亦可对手术产生不良后果[3]。⑥医护人员手术时内容较多, 手术记录不及时、不详细, 同时在手术中未及时核查, 这就导致手术操作时, 手术记录不全, 导致护患纠纷或者医疗事故出现时, 无查对资料。

第2篇

关键词:潜在安全隐患 基层 手术室 应对措施

手术室护理工作比较繁杂,且对护理人员技术要求较高,在手术室中护理需要长时间留意手术动向及患者的身体情况,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一旦手术过程中出现失误都会造成手术效果不佳,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引起医疗纠纷等情况,给医院和患者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临床中关于如何降低安全隐患事件,并实施对应的有效措施,以此来保证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安全是目前基层手术室护理重要关注点[1-2]。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逐渐提高,医疗安全逐渐在临床中受到关注,将其运用到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主要是将安全第一和风险意识等理念运用到手术过程中,将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提前预防,建立相应的差错机制,确保患者生命安全[3-4]。手术室的潜在风险在医院所有科室相对较大,因此需要营造一个安全有效的环境,只有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确保手术更加安全高效[5-6]。本文对6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展开分析,对手术中的潜在风险采取对应措施,观察其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展开分析,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0例。试验组女12例,男18例,最小年龄患者21岁,最大年龄患者74岁,平均年龄(48.33±4.31)岁。参照组女13例,男17例,最小年龄患者22岁,最大年龄患者75岁,平均年龄(48.62±4.53)岁。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差异较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辅助医师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对潜在安全隐患定制相应解决措施。具体内容为:(1)在手术前进行检查校对。护士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需要准确检查患者身份信息,包括患者的床号、年龄、性别、姓名以及手术类型和病症基本情况等;检查患者配血报告,手术前用药情况及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所有检查无误之后等待手术开始。患者进入手术室时需要避免患者的身体受到碰撞,接送患者进入室内时需要2名护士共同完成接送工作。在整个与患者接触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证消毒工作进行,避免与患者接触时感染。(2)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手术进行前,与患者进行一对一谈话,对患者情绪进行评估,并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干预。在与患者的谈话过程中,重点讲述手术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整个过程中,涉及到患者的隐私性话题,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到严格保密,避免因为谈话内容泄露,引发患者不满,产生不必要的纠纷。(3)加强对护理人员培训。护理人员专业程度能够对手术造成影响,且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会对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依从性产生一定作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定制专有的培训方案是临床改善安全隐患的重要措施,所以在培训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对一训练,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加强她们对风险的敏感度。帮助护士学习掌握手术配合、手术解剖部位和手术中潜在的安全隐患等进行应急处理的方法等。定期检查护士对仪器管理和使用的情况,一旦出现了错误操作就需要加强对仪器使用的练习,直到完全掌握为止。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多次练习操作,加强训练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保证能够掌握手术室规范操作,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因为技术问题导致错误情况出现[7-8]。除了对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要求以外,还要加强医院整体制度的完善。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健全合理的制度可以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提高执行力。医院应根据护理人员管理条例制定岗位要求及岗位职责手册,要求护理人员认真学习落实每项内容。并根据制定内容,每个季度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设定奖惩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意识。(4)的摆放。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纠正时需要做到缓慢柔和,防止因为方式不当对患者产生损伤,在整个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细心认真,确保患者的调整到正确位置。保证患者在接受手术时不会出现呼吸困难、输液不畅等情况。(5)物品准备。在手术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做到头脑清晰,操作严谨。护理人员在手术前需要详细检查手术中需要使用的物品种类,保证物品经过灭菌处理,若出现了不符合手术物品需要及时告知主治医师。严格核对手术物品的数量,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手术物品缺少的情况发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9-10]。(6)仪器管理。为了避免在手术中出现仪器故障,护理人员在手术前需要加强对仪器的管理工作,平时注意对仪器进行调试、保养以及定期检查等,若仪器出现故障,及时联系相关维护人员进行维修。使用前也需要检查仪器的运作情况并进行消毒处理,保证手术能够顺利展开,尽可能降低患者因为仪器出现身体损伤[11-12]。(7)消毒处理。医护人员在手术开始之前保证手部卫生,认真洗手,对手术室的环境进行严格检验,观察消毒情况是否符合规范。在手术结束以后需要对使用过的手术物品进行浸泡擦拭,然后进行消毒灭菌处理,若物品污染严重可以将其销毁。(8)用药检查。在用药前、用药中以及用药后都需要进行检查,严格校对药品的名称、质量、使用方法、生产时间、保质期等。在药物使用后需要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对于瓶装的液体药剂需要检查瓶口是否出现松动现象,瓶身是否存在裂纹,液体是否浑浊,以及是否含有絮状物等情况。袋装的液体药剂需要认真检查包装袋是否出现了渗漏和胀气[13-14]。护理人员一定要仔细观察药品上的标签,防止错误用药,造成患者身体损伤。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接受护理以后的安全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满意度(使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本组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spss2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进行计数统计,χ2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对比两组的安全事件发生情况

试验组未曾出现安全事件,参照组中有3例出现了错误,手术物品缺失1例,其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为13.33%,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安全事件发生情况[n(%)]

2.2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参照组80.0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随着现代医疗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患者对医疗安全的判断影响着医院服务水平等因素,促使临床中对于安全隐患的排除越来越严格。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科室,且环境较为开放、涉及人群众多、人员来往复杂、工作节奏快等,是临床中公认的安全隐患多发地。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影响着手术的结果和质量,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医院的名誉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临床中对于如何解决基层手术室的安全问题有各种各样的方式,这些方式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存在一定局限性。

临床一致认为,继续加强对基层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确保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步骤,避免因为安全管理问题出现医患纠纷等。在医院中,各个诊断的步骤以及科室中,手术室是安全隐患多发地,且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对患者的影响巨大,严重时甚至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护理存在着很多不足,如第一手术室护理和病房护理之间出现了脱节现象,导致手术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对患者情况无法完全掌握,使得治疗中存在很大失误;第二护理工作的局限性过大,仅局限在手术室内的护理,整个护理过程均以工作为中心,辅助配合手术操作,如辅助麻醉师监护患者,检查手术所需要的器具和药物,做好器械准备工作等。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逐渐重视基层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对手术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提前预防,定制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室风险,减少安全事件发生,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5-16]。

其中,在整个安全隐患消除的过程中,重要的就是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素质的提高,这是减少基层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基础。有报道指出,很多基层手术室的安全事件的发生,与护理人员的专业度存在一定关系。护理人员在手术中的操作不当、对仪器的不了解、手术中未遵循无菌操作要求、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不到位、态度不端正等均是诱发基层手术室安全事件的因素。因此,加强对于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以及专业能力的提高是减少基层手术室安全事件发生的基础。同时,除了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提升的培训以外,还应设置一定的考核制度,这是检验护理人员工作标准是否合格的重要方法。奖惩制度可以让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有所提升,对患者的治疗以及医院的整体护理工作有积极意义。本次试验结果也对上述的观点进行了佐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设置一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发现,在手术的过程中,相关的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

除此以外,基层手术中还存在潜在安全隐患,对于每项安全隐患,都要有应对措施等。其中,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该对其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整个手术的步骤、手术中需要配合的事项、遇到突况时应该有的心态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健康宣教是帮助患者在术中应对突发状况以及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不安等心理的重要方式。本次试验也验证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以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这是护理人员应该在术前对患者进行了护理措施。在术前对患者的护理中,还应该注意对其心理护理的干预,患者在术前会因为疾病等多种因素产生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如果得不到一定的缓解或消除,就会影响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患者在术中的配合度,对患者的治疗结果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在术前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次试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对患者采取一定的心理干预后,发现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度提高了,而且在术后的护理中也能很好的配合,提升了治疗的有效性,提升了护患之间的关系。

本次试验中,对基层手术中的多种潜在安全隐患都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在手术期间,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检查校对患者的病症情况,提前了解患者的身体状态,在接送患者进入手术室时由2名护士接送,减少患者在接送过程中出现碰撞,减少对患者的伤害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在手术前需要详细检查手术物品和设备,确保手术后不会出现物品遗留患者体内的情况发生,减少了手术过程中因为仪器故障造成患者的身体损伤,并且对所需使用的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避免患者出现感染[17-18]。在用药前严格检查药品的使用情况,注意药物是否处于有效期,密切留意药物状态,避免出现用药错误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而且在手术中确保患者处于正常,以免患者发生呼吸困难等情况[19-20]。上述的所有安全隐患解决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防止安全事件发生,本次试验中,试验组患者的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并且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更高。

综上所述,经过本次分析能够得知,对基层手术室潜在的安全隐患实施对应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防止安全事件发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使得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对临床治疗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红芝.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在基层医院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46):306-307.

[2]张倩,詹玉.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分析[J].饮食保健,2019,6(12):127-128.

[3]寻淑英.手术室护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77):245,260.

[4]苏晓琼,舒秘.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0):4416-4417.

[5]帅晶,万嘉.手术室护理安全保障中手术室细节护理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410-411.

[6]何娜.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在基层医院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8):59-60.

[7]周恒捷.舒适护理在基层卫生院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9,6(10):208-209.

[8]郭来康.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21,28(4):624-626.

[9]许宏青.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22-23.

[10]汪红全.浅谈在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讨论[J].健康之友,2019(21):236-237.

[11]宋开玲,辛友红,赵兰.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3):8-9,13.

[12]张敏.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意义[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5):180-181.

[13]王依娜.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2019,41(12):1337-1340.

[14]牛会鹏.手术室护理风险安全隐患自查模式的干预效果[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2(4):445-448.

[15]张妍,陈荣珠.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1):8-9.

[16]贾美霞.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家庭医药,2019(8):247.

[17]徐莉,刘芬.安全隐患预防措施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5):193-195.

[18]贾丽.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7):181-183.

第3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护理质量

1 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分析

1.1制度不健全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正式实施,病人及家属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如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接送病人制度等。只有更进一步的完善和健全制度,才能减少或避免潜在的护理隐患。护理人员对本专业风险性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差。医疗行业是一项高科技、高难度的“高危作业”,国家法律承认护士是具有护理行为能力的人,依法行使一定的权利和承担一定的义务。因此,作为护士,应恪尽职守,应尽到与护士相适的注意义务、预见义务和危险规避义务。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及各科医生共同完成每一台手术,各负其责,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任。每一台手术都有医生的特殊习惯,在平时工作中如不及时沟通,尤其是无工作经验的年轻护士,很容易造成术前准备工作不充足,如器械准备、的摆放和用物的准备不充分,导致延误手术时间。随着无线通迅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手术间内携带手机,不仅对医疗仪器有所干扰,也让手术清醒病人产生不信任感,这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更是交叉感染的一种潜在因素。在手术中许多医生违反无菌操作,如洗手不按程序,手术器械不到位时不愿等时间。临床医生不接受护士的正确建议,或护士监督不够大胆,造成监督不到位,威胁了护理安全。手术室护士在与患者交往中,语言和行为表现直接影响护患关系。一句不负责的言语或手术过程中大声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甚至在手术间内拨打、接听手机,都可能引发纠纷。手术室护理工作发生差错与事故大多与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违犯操作规程有关;其次是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大意,如接错患者、用错药、输错血、遗失标本、切口内遗留异物、术中灼伤患者等。手术室工作环境、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以下3个特点:①护理专业技术要求高。手术室护理人员要求操作熟练,技术全面。②工作量大。一台手术少则2~3h,多则5~6h,甚至超过10h,因此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要紧紧围绕手术进程而工作,且要心到、眼到、手到,一丝一毫都不能怠慢。③工作时间长,连续作战几率高。手术室护士经常要加班加点工作。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以上3个特点,对护理人员的精神和体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易造成其身心疲惫、麻痹大意、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导致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1.2护理业务技术欠缺

随着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业务不断开展,新的医疗器械大量引进,对手术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各科手术配合中遇到许多理沦性和技术性的难点问题,导致护理人员技术方面与手术医生不同步,影响护理安全。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对陌生的环境产生焦虑和恐惧,只有医护人员一直陪护着患者,如果护理人员、粗心疏漏、有章不循,便可导致纠纷和护理差错事故。且有的护士对自己所负责的患者情况不掌握,如患者的病情、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是否输血、所需的器械,移动的患者是否碰撞,各种管道是否牢固等。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不够,一人同时兼管几台手术,存在着护理安全隐患,同时也承担着大量的非护理性工作,降低了安全系数。

2 对策

2.1加强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道德素质教育是素质培养的核心。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是防范各种护理事故的前提,临床实践表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有着必然联系,是维护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通过系统的素质教育,手术室护士才能不断强化职业责任感和慎独精神,才能自觉地把职业责任感带人到护理工作中。护理管理者要对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隐患,有预见性和紧迫感。对科内新上岗人员和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时,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和讨论会,找出薄弱环节,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提出整改措施,不断完善规章,从制度上保证安全护理的落实,从法律角度规范管理,做到警钟长鸣。

2.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

医院管理者应让护士从非护理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开展一些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等工作。还应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各级护理人员的培养,培养护理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提高服务质量。要保证护理质量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其次要注意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和新护士的岗位培训及带教工作,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每一个人都必须在各自的工作环节上遵循操作规范,将差错或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

第4篇

【关键词】安全风险管理;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抢救与外科手术救治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也是全医院危险系数最高的科室之一[1]。手术室护理同手术治疗一样存在诸多安全风险,不加以防范可引发严重医疗事故,须引起广泛重视。我院将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范机制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笔者总结该机制应用经验,以期为临床手术室护理管理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排除标准[2]:(1)病危患者;(2)愈合障碍患者;(3)精神病既往患者等。所有患者/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18~68(41.5±10.2)岁,手术类型:外伤手术15例,骨科手术75例,其它10例;对照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16~65(42.0±11.4)岁,手术类型:外伤手术17例,骨科手术72例,其它手术11例。2组性别、年龄与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1.2方法对照组予常规手术护理模式,即科室护士长系统安全培训后进行常规护理操作。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1)成立安全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各护理人员的工作安排,负责总结每天安全事件,监督全组人员的护理操作,并组建安全小组;组长任命5名护理人员为责任护士,令其记录每天工作并汇报,评估当天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在每天下班之前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解决方案并汇报。(2)强化自查工作:针对围手术期易出现的安全问题之一排查,对于手术间错放、工具遗漏、延误时间、器械保管、标本保存与气道导管脱落等事件进行重点注意,责任护士跟踪检查,将自查后仍出现问题的人员、原因与解决方案进行汇总,并及时报告。(3)系统整改:采用“三查三审制度,对患者详细信息、药物信息进行2人以上的重复核实;对于患者意识进行准确而反复的观察,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报告应马上告知医疗人员,并秉承"宁可错报,不可漏报"的原则;手术前再对患者信息与用药进行核对,手术过程中严格按照医师指示进行工作,并能预见性分析医师的下一步操作并事先准备,减轻医师压力,提高配合度。1.3检测方法安全隐患意识水平采用安全隐患意识水平量表进行测定,包括工作态度(20分)、安全隐患认知(30分)、风险意识(10分)、安全管理态度(30分)与安全管理意向(10分)5个维度,总分数越高代表安全隐患意识水平越高;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满分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比较满意,40~59分为略表不满,<40分以下为完全不满,满意率=(非常+比较满意人数)/总人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3.1录入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安全隐患意识水平等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良临件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安全隐患意识水平试验组工作态度、安全隐患认知、风险意识、安全管理态度与安全管理意向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2.2不良事件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共计11例(11.0%),其中术前意伤2例,术前准备出错3例,患者资料失误3例,患者资料失误3例;试验组发生不良事件共计5例(5.0%),其中患者资料失误1例,术后意外2例,投诉2例。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护理满意度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87.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22,P<0.01)。见表2。

3讨论

手术室是抢救患者,为患者提供手术救治的重要医疗部门[3]。手术室护理是手术室内辅助医师进行治疗的重要操作,对手术成功与否起积极作用,故手术室护理本身亦承担着极大安全风险。手术室护理不同于其他科室的护理,相对紧张和忙碌,易造成疏忽,加之随时间迁移,部分护理人员操作较为机械,责任感与安全意识降低,都会形成安全隐患[4]。安全风险管理是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而制定的防范机制,通过系统的责任分工与奖惩,提高护理人员的负责意识,并通过不断的总结与归纳,降低疏漏再发生的可能性,并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评估,有效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已逐渐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手术室[5]。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工作态度、安全隐患认知、风险意识、安全管理态度与安全管理意向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共计11例(11.0%),试验组发生不良事件共计5例(5.0%),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87.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0%(Z=-3.422,P<0.01)。提示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范机制可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范机制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巧波.手术室护理的风险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64-65.

[2]王伟.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7):99-100.

[3]刘勤荣.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0):111-112.

[4]全寒珍.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11):14-16.

第5篇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 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12-01

1 团结合作,和谐手术

一台手术的成功完成,除了要有完善的仪器设备条件外,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医护人员的周密安排,精心合作。要求所有参加手术的人员-术者、助手、麻醉师、器械护士、巡台护士都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按照手术规程及时给予技术上的支持配合,遇到意外特殊情况时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必须把每件工作同手术成功与否,病人能否得救联系起来,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2 坚持原则,无菌操作

手术室的无菌要求是极为严格的,无菌是手术条件的第一要求,对此不能有一丝一豪的轻视和疏忽。参加手术的 全体人员必须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手术室护士更要坚持原则,发现违反无菌操作原则的必须立即指出,被指出者应无条件接受,并迅速改正。护理人员还必须做到慎独。即使自己单独操作,如发现可疑之处应立即检查清楚或撤换更正,不得存有侥幸心理,更不能隐瞒。所以护理人员能否自觉地坚持和维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3 技术娴熟,操作流畅

手术室护士在病人身上做技术操作的机会很多,但任何一次操作都必须以治疗为目的,力争一次成功不如允许在病人身上练技术,即使是全麻病人也不例外。术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术中操作准确,术后认真回访。 手术室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还必须了解手术的每一个步骤,完备手术用物,检查仪器设备,以便更好的配合手术。手术室护士无论多么忙多么紧张,都要随时密切观察病人,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并立即报告术者及麻醉师。

4 理解病人,细心体贴

接受手术的病人,离开工作岗位住进医院,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从刚熟悉的病房又进入陌生的手术室,使他们的心情又发生一次波动,通常他们是以焦急和期待的目光注视周围的一切,注视医生和护士每一个动作,并对任何音响和言语表现得十分敏感,病人在此时对医护人员有一种生死所寄之感,医护人员要善于体察和理解病人的期望与信任的感情,手术时要尊重病人的要求和习惯,对能做到的要尽量给予满足和照顾,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手术时,病人四肢要用约束带事缚,这样才能防止病人不自觉的活动,因此一定要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病人的理解与配合。

5 态度严肃,环境舒适

手术室是医院为病人解除疾病、挽救生命的神圣严肃场所,又是医生护士麻醉集中工作的地方,一切工作都要按手术室规章制度进行,保持安宁和整洁的环境。室内应该做到一尘不染,温度、湿度应符合要求,器械设备放置整齐,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当病人一进入手术车推入手术室时,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接待病人,每项操作都要全神贯注、礼貌亲切、温文尔雅。当病人被手术车推入手术室后,仍会产生新的精神负担,如果病人感受到环境安宁、轻松,医护人员对他高度负责就会得到莫大的安全感,增加接受手术的勇气。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尽量用手术语与台上下配合工作,切忌大声谈笑,更不准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否则将会引起病人烦恼和不安,产生不信任感。我院严格执行手机一律不准带进手术室,所以创造一个宁静的手术环境也是护理人员必须履行的道德责任。在手术将要结束时,护理人员切忌放弃严守职责的要求,自始至终保持安静、严肃,防止差错事故发生,所以在手术过程中,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是护理人员必须具有的道德责任。

第6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防范措施;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29-02

1 存在的问题

1.1 护理人员的因素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由于工作范围广、繁琐复杂、工作强度大、专业性强、技术难度高,且急诊手术多病情危重、复杂多变,连续手术和经常加班会会产生心情压抑、精神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导致护理人员的流失率比较高。手术室对护理人员的条件要求也较高,经常更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必将影响到手术室的工作质量。

1.2 护理技术因素 目前各专科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增多,手术室护理工作复杂,技术要求日益增多,然而护理人员的知识和专业技术更新的能力缺乏,没有创新的思维。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出现临时故障,电直接接触,造成电灼伤,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1.3 法律意识淡薄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术中谈笑风生、打手机、讨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造成接错手术患者、手术部位错误、体内遗留异物、病理标本遗失、患者摆放不当、患者坠床摔伤、手术护理记录不及时、不认真、均有可能发生医疗事故、而引起纠纷。

1.4 安全管理因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原来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难以适应现代手术室的管理需求,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不严格执行患者安全管理制度,致患者摔伤、碰伤。违反物品和设备管理制度及使用不当,会严重影响手术质量。

2 防范措施

2.1 手术人员的配置: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应该科学配制、相对固定。选择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最好是正式的在编护士,具备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吃苦耐劳、动作灵活、思维敏捷的合适人选。管理者应合理配置手术护士,根据每日手术量及时调配人员,实行弹性排班,避免忙闲不均、人力浪费现象,以老带新,有资历的护士要有责任带教新护士,做好传、帮、教的带教工作。

手术室存在人员少、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的问题。为确保护理工作安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改善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条件和环境,鼓励护士参加各种社交文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关心、理解和尊重护士,减轻心理负担。同时,护士应多学习心理卫生知识,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学会自我减压,避免和改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以提高心理应对能力,从容面对压力,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2.2 加强业务学习 为适应现代手术室护理的要求,适应新医学领域,新技术、新业务手术的广泛开展,手术室护士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快速掌握新的精密仪器的使用,不断提高业务技能。通过岗前,岗位培训,学习,强化和弥补专科业务的不足,从根本上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管理者根据护士责任心、年资、能力、悟性与岗位要求,实行分级培训,针对不同的专科,将人员进行分组,定期轮换,每年必须派出技术骨干外出进行短期培训和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护士配合手术的能力。开展新项目必须要通过预先培训学习,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提高手术质量,保证新项目顺利实施。

2.3 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 定期组织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及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全面理解掌握《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内容,加强护理文书的管理。手术室护理记录单是跟随病历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填写。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严密观察病情,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主动提供手术台上所需物品,使患者安全、手术者满意。培养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护士防范风险的能力。

2.4 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手术室护士安全培训,树立护理安全意识,护士长每月组织科里护士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卫生部下发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中明确规定,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对手术室的核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术前、术中、术后认真查对,对手术取下的病理标本、术中输血、用药等都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安全,防止医疗事故发生。完善科室的规章制度,如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患者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仪器物品管理制度、术前访视制度及手术室应急预案。严格规范操作,加强各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力度,使每一项制度执行到位,监管到位,杜绝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对护理风险的发生防患于未然,保证患者安全。

3 体会

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手术室工作中存在各种不安全隐患,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 分析及找出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医护患三方面的利益和安全,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制观念,有自我保护意识,落实防范措施,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手术室护理工作各项指标才会有明显改善, 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手术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高效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妇产科; 门诊手术室; 护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090-02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紧急性、危险性的特点,加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加,进而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大,而风险因素也随之增加[1]。因此如何加强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而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名负责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教育,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的改善情况,以此评价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价值。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1~47岁,其中护士9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6名。统计其学历水平,大专16名,本科4名。 开展本研究前,所有护理人员均未进行过正规的护理安全管理教育,对本研究结果无影响。同时选取2010年6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妇科门诊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在未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前提下进行临床护理,将护理结果作为对照组,另外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妇科门诊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在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教育后进行护理,将其护理结果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主要进行的手术包括无痛人流手术、上环取环手术、诊断性刮宫术、宫颈活检术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护理安全管理方法:首先,针对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的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门诊手术室的消毒制度、卫生制度等,并监督护理人员严格执行[2];其次,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尤其是应对突发事件时,更要镇定自若,减少事故发生率;再者,要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一方面从思想上提高对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要从护理实践操作中进行严格防范,主要加强预见性护理、心理护理、循证护理等常规护理模式的使用效率;最后,完善应急预案的制定,一般要经常对妇科门诊手术室进行消毒和检查,特别是做好一些常用器械和药品的保管工作,严格贯彻无菌操作,减少术中感染概率[3]。

观察评价方法:在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教育前后,分别调查统计护理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之后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最后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并且比较前后两段时间,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防范意识的掌握情况,判断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价值。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在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本组20名护理人员中,仅有13名具有风险防控意识,占65.0%,而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19名护理人员具有了风险防控意识,占95.0%;此外,在没有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前,对照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8.3%,而且患者护理满意度也较差,仅为73.3%,但是实施管理后,观察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为1.7%,护理满意度也提升至96.7%,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中的重点与难点,由于多种因素同时作用,使得护理人员日常护理工作难度加大,如果稍有差池,就会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甚至造成医疗纠纷[4]。因此如何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就成为护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有关资料显示,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还可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5]。因此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名妇科门诊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发现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确实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在本研究中,护理人员接受护理安全管理后,不论其护理风险防控意识,还是临床护理质量,都较之前发生显著改变。笔者通过分析探究资料,认为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几点功能:其一,可以规范妇科手术室护理规程,通过制定合理的护理制度、消毒制度、器械管理制度以及手术制度,可以规范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率;其二,进行风险防控意识教育,这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防控的认识,并且在护理实践中进行有效规避;其三,通过细化常规护理的模式,多注意细节护理,可以显著减少护理安全因素,进而降低护理事故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此外,通过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也得到显著提升,并且获得了更好的护理满意度,这对于提升笔者所在医院的社会影响力也有显著价值。

参考文献

[1]何丽贞,孔碧华,梁焕棠,等.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J].现代医院,2011,11(7):117-118.

[2]付礼芳.妇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J].医药前沿,2012,2(10):357.

[3]吴文平.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对策的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24):119.

[4]田艳君.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J].当代医学,2009,15(28):125.

第8篇

手术室是外科诊治和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了解手术室护理安全与风险的现状,建立科学的预防措施,有效规避风险,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

1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1 业务技术水平方面:业务技术水平较低,手术步骤不熟悉,物品准备不齐全,导致手术配合不主动,甚至延时;不熟悉专科抢救病人的特点,应急抢救配合能力差,引发护理缺陷和纠纷;不熟悉手术病人,放置不舒适,引发肢体受压及神经损伤等。

1.2 核心制度执行方面:核心制度执行不严,易引发护理缺陷及差错事故。查对制度执行不严,会造成接错病人、开错刀、输错血等。手术护理记录单不认真填写,出现漏项,记录内容与麻醉记录不相符,易造成医疗纠纷。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易发生切口感染。手术病人的各种管道管理不善,物品遗留在体腔,易造成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甚至危及生命。

1.3 缺乏沟通技巧: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士向病人解释有关事项时不一致。沟通过程中缺乏灵活的沟通技巧,如癌症病人在询问有关预后时,个别护士回答过于肯定或简单。护士不了解病人心理,导致工作得不到病人的理解和认可。

1.4 手术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的问题:手术护理记录单中内容与麻醉记录内容不相符,如记录的时间、数量不一致。字迹不清,随意涂改,填写时漏项,代签名等。

1.5 病人术中安全问题:手术病人在接送途中未系好安全带或防护栏,易造成坠床、摔伤。手术过程中不认真核对(术前用药、禁食禁饮情况等),轻者延期手术,重者危及生命。工作马虎者,易造成物品遗留体腔,弄错或丢失标本。医疗仪器使用不当,易灼伤或冻伤病人。

1.6 环境因素及意外伤害的风险:噪音,如金属门的开关,器械车轮的摩擦声,电刀、电凝、呼吸机、电锯、电钻工作时的声音等可影响人的内分泌、心血管、听觉系统的生理变化,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1]。术中电刀切割组织,电凝出血组织产生的烟雾,关节置换术中使用的骨水泥,烧伤油膏,全麻药物在空气中的弥散,甲醛、戊二醛、臭氧等化学灭菌剂的挥发,均可对人体产生不良刺激,甚至使人感到恶心、头痛。手术中刀、剪、钩、凿、针等传递频繁,极易损伤自己和他人,导致血源性疾病的感染。

1.7 医疗费用方面:医疗费用是病人最敏感的问题,它关系到病人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在当今普遍反映看病贵、看病难的时代,收费稍有差错就会引起纠纷或投诉。

2 建立有效的防护措施

2.1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的应急处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因为制度是工作的法规,是处理各项工作的准则,是评价工作质量的依据,是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措施。对高危人群[2](新护士、5年内工作人员),护士长、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高年资护士应随时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针对手术室安全方面的薄弱环节,制定《手术室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管道脱落的应急处理》、《病人接送制度》、《标本管理制度》、《规范护理书写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不断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和环节质量管理,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2 强化护理风险意识:护理人员只有在掌握护理常见风险事件的高危因素、基本特性、处理程序后,才能在临床实践中自觉地防范护理风险。因此护士长与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利用科务会、业务学习、晨会交班、护理查房等形式对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及时进行评估及讲评,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评估及防范能力,定期召开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教育会,对科室内发生的差错及隐患进行分析、讨论,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3 加强业务综合素质培训: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特殊的职业素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有高度的责任感与同情心,具有现代医学、护理学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对病人实施生物、心理、文化等全方位的护理服务,熟练掌握无菌技术,各种抢救技术和各种仪器的使用,能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评估,并且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操作娴熟,做到稳、准、轻、快,医护配合默契。

2.4 提高护理书写质量是预防法律性护理纠纷的一种重要措施,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举证倒置”的法律自我保护武器,是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重要体现,是保护护患双方安全的保证。因此,要加强手术室护士书写知识的培训与学习。成立相应的护理记录方面的监控组织,由专人每天检查手术护理记录单,护士长每周做好质控,各级人员各尽其职,定期分析讨论,防患于未然,在病人未出手术室之前把好手术护理记录质量关。

2.5 做好沟通工作:护理人员应以同情的心态,和蔼的态度耐心对待病人,从病人角度出发,取得病人信任,给病人以安全感。对于护士不清楚和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含糊地回答病人,不要对手术解释得过于详细,以免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对手术病人的预后,特别是癌症病人,不能用肯定性语言,以免引起医疗纠纷或投诉。在与病人交流前一定要仔细阅读病历,了解病人的一切情况,做到谈话内容与病历一致。

2.6 术中安全护理措施:病人入室后,巡回护士必须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用药、禁食禁饮,各种同意书是否签字,血型、检查结果、等。根据手术需要,按规范备齐术中所需物品。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应坚守工作岗位,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麻醉医生及主刀医生,防止术中意外发生。保证输血、输液质量,防止异物存留于伤口或体腔内。对于病重、体弱、营养状况差、手术时间长的病人,应用软垫保护好受压部位,预防压疮和肢体受压,正确使用高频电刀和冰袋,以防灼伤和冻伤,对于标本的管理,也是保证术中安全的一重要环节,应严格按照标本管理流程,防止弄错或丢失,为保障病人在运送途中的安全,各种车、床应有安全带或护栏,并随时保持功能完好。

2.7 实施服务收费:严格执行物价标准收费,使用电视显示屏播报收费价格,为住院病人提供每日费用明细清单,在发放清单前应仔细核对,确保准确无误,交给病人清单时,告知其仔细核对费用,对不明白的收费及时解释,有错误时及时纠正。

2.8 环境因素的防护措施:定期检查仪器设备,添加剂,降低噪音;使用电刀、电凝时最好使用带吸引功能的电刀笔,吸尽烟雾,避免烟雾在局部过浓;用甲醛消毒时,熏箱门一定要关闭紧密,以防泄漏,浸泡标本时,要戴防护手套;接触戊二醛应戴口罩、眼镜、手套,防止溅入眼内及腐蚀双手,消毒时容器应加盖,器械在使用前应用生理盐水冲净;在使用吸入性物(安氟醚、异氟醚)时,应现配现用;臭氧发生机和紫外线灯工作期间,禁止入内,必须进入时要中断消毒;在手术中使用锐利器械(如刀、剪、针等)时,应遵循刀、剪、针的摆放及传递原则,尤其要加强新护士基本功训练;对于特异性感染者要提前做好预防准备,门口应设隔离标志,与手术无关人员不得入内,谢绝参观,做好个人防护,器械和手术间严格按照特异性感染的术后处理原则进行规范消毒。

参考文献:

[1] 覃 峰.手术临床护理质量安全控制规范与现代护理技术标准工作手册[M].北京:卫生科技出版社,200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