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9 10:45: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网络安全攻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网络安全 威胁 黑客 入侵步骤 原理 对策
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因特网也面临着空前的威胁。因此,如何使用有效可行的方法使网络危险降到人们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 网络安全基础
网络安全(Network Security)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科学。从内容上看,网络安全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网络实体安全、软件安全、数据安全、安全管理等。
2 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一般认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计算机病毒、黑客的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三个方面。(1)计算机病毒的侵袭。当前,活性病毒达14000多种,计算机病毒侵入网络,对网络资源进行破坏,使网络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造成整个网络的瘫痪。(2)黑客侵袭。即黑客非法进入网络非法使用网络资源。例如通过隐蔽通道进行非法活动;采用匿名用户访问进行攻击;通过网络监听获取网上用户账号和密码;非法获取网上传输的数据;突破防火墙等。(3)拒绝服务攻击。例如“点在邮件炸弹”,它的表现形式是用户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到大量无用的电子邮件,从而影响正常业务的运行。严重时会使系统关机,网络瘫痪。具体讲,网络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有如下表现:身份窃取、非授权访问、数据窃取、拒绝服务、病毒与恶意攻击、冒充合法用户……等。
3 黑客攻防
黑客最早源自英文hacker,原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但到了今天,黑客一词已被用于泛指那些专门利用电脑网络搞破坏或恶作剧的家伙。
3.1 黑客入侵步骤:
(1) 寻找目标主机,分析目标主机:在Internet上能真正标识主机的是IP地址,域名是为了便于记忆主机的IP地址而另起的名字,只要利用域名和IP地址就可以顺利地找到目标主机。黑客们常会使用一些扫描器工具,轻松获取目标主机运行的是哪种操作系统的哪个版本,WWW、FTP、Telnet 、SMTP等服务器程序等资料,为入侵作好充分的准备。(2) 获取帐号和密码,登录主机:黑客要想入侵一台主机,先设法盗窃帐户文件,进行破解,从中获取某用户的帐户和口令,寻觅合适时机以此身份进入主机。利用某些工具或系统漏洞登录主机是黑客们常用的一种技法。(3)得到超级用户权限,控制主机:黑客如果有了普通用户的帐号,便可以利用FTP、Telnet等工具进入目标主机。在进入目标主机后,要想方设法获得超级用户权力,然后做该主机的主人。(4)打扫战场,隐藏自己:在黑客真正控制主机后,就可以盗取甚至篡改某些敏感数据信息,同时也会更改某些系统设置、置入特洛伊木马或其他一些远程操纵程序,作为日后入侵该主机的“后门”。入侵目的任务完成后,清除日志、删除拷贝的文件等手段来隐藏自己的踪迹。之后,就可以实现“远程控制”。
3.2 黑客的攻击原理
(1) 拒绝服务攻击: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DoS)攻击是一种利用TCP/IP协议的弱点和系统存在的漏洞,对网络设备进行攻击的行为。它以消耗网络带宽和系统资源为目的,对网络服务器发送大量“请求”信息,造成网络或服务器系统不堪重负,致使系统瘫痪而无法提供正常的网络服务。拒绝服务攻击的典型方法是SYN Flood攻击。(2) 恶意程序攻击:黑客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利用Trace Route程序、SNMP等一些公开的协议或工具收集驻留在网络系统中的各个主机系统的相关信息,然后会探测目标网络上的每台主机,利用一些特殊的数据包传送给目标主机,使其做出相对应的响应,黑客利用这种特征把得到的结果与准备好的数据库中的资料相对照,从中便可轻而易举地判断出目标主机操作系统所用的版本及其他相关信息,黑客就可以自己编写一段程序进入到该系统进行破坏。(3) 欺骗攻击:Internet网络上每一台计算机都有一个IP地址,TCP/IP协议是用IP地址来作为网络节点的惟一标识,攻击者可以在直接修改节点的IP地址,冒充某个可信节点的IP地址进行攻击,欺骗攻击就是利用假IP地址骗取服务器的信任,实现非法登录入侵。(4) 对用户名和密码进行攻击:此种攻击方式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对源代码的攻击,对于网站来说,由于ASP的方便易用,越来越多的网站后台程序都使用ASP脚本语言。但是,由于ASP本身存在一些安全漏洞,稍不小心就会给黑客提供可乘之机。第二种攻击的方法就是监听,用户输入的密码需要从用户端传送到服务器端进行系统对其的校验,黑客能在两端之间进行数据监听。
4 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
(1)数据加密:加密就是把明文变成密文,从而使未被授权的人看不懂它。有两种主要的加密类型:私匙加密和公匙加密。(2)认证:对合法用户进行认证可以防止非法用户获得对公司信息系统的访问,使用认证机制还可以防止合法用户访问他们无权查看的信息。(3)防火墙技术:防火墙就是用来阻挡外部不安全因素影响的内部网络屏障,其目的就是防止外部网络用户未经授权的访问。防火墙技术在存在一些不足:不能防止内部攻击;不易防止端口木马攻击等。(4)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技术是网络安全研究的一个热点,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入侵、外部入侵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相应入侵。随着时代的发展,入侵检测技术将朝着三个方向发展:分布式入侵检测、智能化入侵检测和全面的安全防御方案。(5)防病毒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高级,计算机病毒防范是一个汇集了硬件、软件、网络、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和接口的综合系统。
5 结语
互联网的开放性、随意性、虚拟性、方便性在给人类提供了资源共享的有利条件和新的通信方式,给人们带来了一个新虚拟世界,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人们经常使用的操作系统和互联网的TCP/IP协议有着许多安全漏洞,使得黑客攻击互联网成为可能。拒绝黑客,保障互联网的安全,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需要道德规范;需要法律约束,更需要用法律威慑和对黑客的犯罪的严厉打击
参考文献
[1]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4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余建斌.《黑客的攻击手段及用户对策》.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集聚区成立绿色产业集聚区食品安全基层责任网络建设领导小组,由区食安委主任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各成员和各街道食安委主任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商分局。区食品安全基层责任网络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全区食品安全基层责任网络建设工作。各街道要按照《通知》要求,统一负责当地食品安全基层责任网络建设工作,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确定时间进度,确保如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二、强化工作措施
(一)在各街道办事处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由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担任主任,街道办事处分管负责人担任副主任,街道辖区内农技、兽医、林技、水利、公安、综合执法、卫生监督等站(所、员)以及中心学校、卫生院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食安办”),食安办设在街道办事处有关内设机构,由街道办事处分管负责人兼任主任,食品安全管理专(兼)职负责人和本辖区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负责人担任副主任。
(二)常住人口规模达2万人以上或常住人口规模未达2万人但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繁重的街道,必须配备1名或以上食安办专职人员;常住人口规模在2万人以下的街道,配备1名或以上食安办专职或兼职人员。
(三)为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各地在开展食品安全基层责任网络建设中,可依托街道综治网格,将食品安全管理要求纳入综治网格管理内容实行同网格管理,并与综治工作一起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时,在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相对繁重的街道社区及中心乡镇所在地社区(行政村)统一聘设1名食品安全专职协管员,专职协管员聘用由街道办事处统一负责,其管理、考核由街道食安办会同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负责,其工作报酬由集聚区财政负担。在其他行政村(社区)可聘设兼职协管员,兼职协管员工作报酬由集聚区根据工作实际统筹解决。
(四)明确工作职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乡镇(街道)将食品安全工作列为重要职责,切实做好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协助执法、宣传教育和统筹协调等工作,主要职责是:负责本辖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分析形势,研究部署本区域食品安全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机制,组织力量协助监管部门开展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制订本辖区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统筹规划本地食品摊贩经营场所,协助开展日常管理;建立责任网格内食品生产经营者数据库,并上报相关信息;针对存在问题和上级部署,及时开展专项整治,组织或配合县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查处辖区内无证生产经营、制假售假食品违法行为,建立健全各项长效监管机制;负责推荐、管理、培训辖区内各行政村(社区)协管员、信息员,明确其工作职责、考核办法等事项;做好民间厨师登记备案、农村家宴申报备案和管理工作,预防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及时上报并协助处理食品安全事故;协助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采集和食源性疾病调查;受理群众食品安全举报投诉,并按照职责权限及时处理;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行政村(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重点是:建立定期巡查、检查制度,协助乡镇(街道)食安办及上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做好责任网格内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信息上报程序,及时上报、反馈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参加乡镇(街道)及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知识等培训,熟悉食品安全监管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科普知识宣传;协助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采集和食源性疾病调查;协助做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网格内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及时上报,不擅自对外信息。
(五)切实加强基层责任网络各层级人员的食品安全监管业务知识培训。由市食安办牵头,会同相关监管部门每年定期组织乡镇(街道)食安办工作人员及社区专职协管员开展一次食品安全监管业务知识培训,教育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监管知识,并进行培训效果考核,对考核不合格人员,提交街道办事处予以撤换。由街道食安办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每年定期组织所属行政村(社区)的兼职协管员以及本街道驻联行政村(社区)干部开展一次食品安全监管业务知识培训。
(六)为保障基层责任网络各层级人员依法行使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职权,由区食安办会同当地市场监管、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联合公布行政村(社区)协管员名单,在《意见》框架下明确赋予协管员开展食品安全日常检查、工作普查、隐患排查、督促指导和临时性应急处置等非行政执法类工作职权,并统一配发食品(农产品)安全协管证件。对无正当理由拒绝协管人员检查的相关单位,由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强日常执法检查,防止出现监管盲区。
(七)各地要积极探索创新,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好食品安全基层责任网络的作用。重点是要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加强基层协管人员与监管执法部门的工作会商;建立执法巡查协作制度,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在开展执法检查活动中,要主动邀请当地协管员共同参与,做好传帮带;建立信息共享制度,搭建监管部门、乡镇(街道)食安办和协管员之间双向互通的信息通报交流平台,及时传递工作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人动通报备案制度,各街道食安办工作人员、协管员要相对保持稳定,如确需变动,要及时通报上级食安办,并对新进人员及时进行培训考核;建立协管员年度考核制度,由街道食安办会同有关监管部门,每年一次对辖内协管员进行工作考评,考评不合格的应及时予以撤换或调整,切实督促协管员履行好职责。
关键词:博弈模型;网络安全;最优攻防决策
前言
博弈论在网络安全问题中的应用,注重在事前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保证信息网络安全。博弈模型的构建,从网络攻击和防御两个角度出发,探讨了网络防御过程中存在的脆弱点,通过对这些脆弱点进行改善,以期更好地提升网络安全。目前应用于网络安全最优攻防决策的方法,主要以状态攻防图为主,通过结合安全脆弱点对系统安全情况进行评估,并结合效用矩阵,得出最优攻防决策。最优攻防决策方法的利用,能够弥补当下防火墙以及杀毒软件被动防御存在的缺陷,更好地保证网络安全。
1博弈模型与状态攻防图分析
博弈模型是一种事前进行决策的分析理论,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差异性,从而保证博弈模型能够对安全问题进行较好的解决。博弈模型在应用过程中,要注重对状态攻防图进行把握。状态攻防图是一种状态转换系统图,其公式为:),,,(GDSSTSSADG,公式中S表示为状态节点集,反映出了网络的安全状态;T表示图中边集,反映了网络安全状态的变化关系;DS则表示了网络的初始状态;GS为攻击目标集合。状态攻防图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其生成算法进行把握。首先,需要输入的信息包括以下几点:网络拓扑的可达矩阵;脆弱点集合;可利用规则;初始状态节点;其次,对状态攻防图SADG进行输出。状态攻防图的输出,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网络拓扑可达矩阵RM;初始安全状态节点So;主机节点集合;vuls集合等。在对状态攻防图利用过程中,需要根据状态变迁情况,对状态攻防图进行相应的完善,以使其功能和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2网络攻防博弈模型构建
在进行网络攻防博弈模型构建过程中,要对网络安全防御图和攻防博弈模型的内容有一个较好的了解,从而利用网络安全防御图,对防御节点信息进行把握,保证系统能够有效的抵御攻击。同时,网络攻击博弈模型构建过程中,要对成本和收益进行较好把握,建立完善的攻防博弈模型,对攻击和防御因素进行较好把握。2.1网络安全防御图网络攻防博弈模型构建过程中,需要对网络安全防御图内容予以一定的认知和把握,从而为网络攻防博弈模型构建提供有利条件。从网络安全防御图的本质来看,其是一个6元组,对其可以利用公式进行表示:StsSS}...0..{SdSSa,其中S为整个网络安全防御图的节点集,t代表了网络节点状态下的网络安全情况,So反映了最初阶段的集合状态;Ss则代表了攻击目标集合;Sa表示对抗攻击集合;Sd则代表防御集合。在对SStS}...0..{SdSSsa应用过程中,要对每一个节点的网络安全状态进行把握,并对网络访问能力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到攻击者可能采取的攻击方式。2.2攻防博弈模型攻防博弈模型的利用,能够有效地构建最优防御策略,从而在成本和效果方面,都能够获得较好的收益。攻防博弈模型在利用过程中,其模型是一个3元组,利用公式在对攻防博弈模型表达时,攻防博弈模型=USN},,{,其中,N代表了攻防博弈模型的设计者;S反映出了策略集合;U则代表了攻防策略。在利用攻防博弈模型在对网络安全问题分析过程中,网络安全产生的损失,表示了攻击者所获得的利益。在对攻防博弈模型选择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算法进行较好的把握。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初始化攻防博弈模型:aPSdSadP),(),,(),,(UdUa;第二步对攻击策略集合进行构建;第三步建立防御策略集合:sdnsdsdSd},...2,1{;第四步,对防御策略进行给出:UdijtDeaitiDcos)(cos.costDe;第五步,生成矩阵U;第六步对SaPPad),(),,(),,(UdUSda进行求解。通过利用攻防博弈模型USN},,{,能够对最优攻防决策方法进行把握,从而为网络安全提供重要帮助。
3基于博弈模型的网络安全最优攻防决策方法实例分析
在对博弈模型基础下的网络安全最优攻防决策方法分析过程中,通过利用实例,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好的认知和了解。本文在实例分析过程中,网络拓扑图设计情况如图1所示:结合图1来看,网络拓扑中主要涉及到了互联网、攻击主机、防火墙、server1-4数据节点、路由器等装置。在进行实例分析过程中,脆弱点的设计,主要为权限提升类弱点。关于脆弱点的信息,我们可以从表1中看出:在对网络各节点中的脆弱点扫描完成后,需要对攻击路径进行较好的把握,从而对攻击成功的概率和危害性进行分析,以保证网络安全防御能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靠性。关于攻击路径问题,我们可以从表2中看出:针对于攻击方,为了保证系统安全,防御方需要针对于攻击方,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此,利用博弈模型进行最优攻防决策过程中,具体内容我们可以从下面分析中看出:首先,应对于Server1节点的最优攻击策略在于对“2005-0768”的脆弱点进行利用,从而对这一节点进行攻击,获取用户权限。用户在防御过程中,需要对Server1的节点进行升级,从而保证对攻击方进行有效的防范。其次,在对Server2节点进行攻击过程中,其脆弱点为“2005-1415”和“2004-2366”节点,从而对用户权限进行获得。用户在进行防御过程中,需要对Server1的GoodTeshetserverTeln节点进行升级,并对Server2中的“2005-1415”节点和“2004-2366”节点进行升级,这样一来,考虑到攻击成功的概率64.6%,需要对防火墙等防御系统进行更新,以避免系统遭受攻击。再次,在对Server3进行攻击过程中,首先对Server1的权限进行获取,之后利用Server2的脆弱点攻击Server3,获取Server3的用户权限。用户在进行防御过程中,需要针对于Server3的脆弱点对防御系统进行更新。最后,在对Server4攻击过程中,需要获取Server1、Server2、Server3的权限,从而攻击Server4的脆弱点2002-0694,攻击成功率在70.7%左右。在进行防御过程中,需要对Server4的脆弱点进行更新,并利用Sendmail补丁,以避免系统遭受攻击和入侵。
4结论
一、当前网络信息面临的安全威胁
1、软件本身的脆弱性。各种系统软件、应用软件随着规模不断扩大,自身也变得愈加复杂,只要有软件,就有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如Windows、Unix、XP等操作系统都或多或少的漏洞,即使不断打补丁和修补漏洞,又会不断涌现出新的漏洞,使软件本身带有脆弱性。
2、协议安全的脆弱性。运行中的计算机都是建立在各种通信协议基础之上的,但由于互联网设计的初衷只是很单纯的想要实现信息与数据的共享,缺乏对信息安全的构思,同时协议的复杂性、开放性,以及设计时缺少认证与加密的保障,使网络安全存在先天性的不足。
3、人员因素。由于网络管理人员和用户自身管理意识的薄弱,以及用户在网络配置时知识与技能的欠缺,造成配制时操作不当,从而导致安全漏洞的出现,使信息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4、计算机病毒。当计算机在正常运行时,插入的计算机病毒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相互传染,迅速蔓延,导致程序无法正常运行下去,从而使信息安全受到威胁,如 “熊猫烧香病毒”
二、常见网络攻击方式
1、网络链路层。MAC地址欺骗:本机的MAC地址被篡改为其他机器的MAC地址。ARP欺骗:篡改IPH和MAC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数据包发送给了攻击者的主机而不是正确的主机。
2、网络层。IP地址欺骗:是通过伪造数据包包头,使显示的信息源不是实际的来源,就像这个数据包是从另一台计算机上发送的。以及泪滴攻击、ICMP攻击和 RIP路由欺骗。
3、传输层。TCP初始化序号预测:通过预测初始号来伪造TCP数据包。以及TCP端口扫描、land攻击、TCP会话劫持 、RST和FIN攻击。
4、应用层。DNS欺骗:域名服务器被攻击者冒充,并将用户查询的IP地址篡改为攻击者的IP地址,使用户在上网时看到的是攻击者的网页,而不是自己真正想要浏览的页面。以及电子邮件攻击和缓冲区溢出攻击。
5、特洛伊木马。特洛伊木马病毒是当前较为流行的病毒,和一般病毒相比大有不同,它不会刻意感染其他文件同时也不会自我繁殖,主要通过自身伪装,从而吸引用户下载,进而使用户门户被病毒施种者打开,达到任意破坏、窃取用户的文件,更有甚者去操控用户的机子。
6、拒绝服务攻击。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为阻止接收新的请求,逼迫使服务器缓冲区满;另一种是利用IP地进行欺骗,逼迫服务器对合法用户的连接进行复位,从而影响用户的正常连接。
三、网络安全采取的主要措施
1、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门户,可实现内部网和外部不可信任网络之间,或者内部网不同网络安全区域之间的隔离与访问控制,保证网络系统及网络服务的可用性。
2、虚拟专用网技术。一个完整的VPN技术方案包括VPN隧道技术、密码技术和服务质量保证技术。先建立一个隧道,在数据传输时再利用加密技术对其进行加密,使数据的私有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
3、访问控制技术。是机制与策略的结合,允许对限定资源的授权访问,同时可保护资源,阻止某些无权访问资源的用户进行偶然或恶意的访问。
4、入侵检测技术。是指尽最大可能对入侵者企图控制网络资源或系统的监视或阻止,是用于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可用性以及机密性等方式的一种安全技术,同时也是一种发现入侵者攻击以及用户滥用特权的方法。
5、数据加密技术。目前最常用的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技术。使用数字方法来重新组织数据[2],使得除了合法使用者外,任何其他人想要恢复原先的“消息”是非常困难的。
6、身份认证技术。主要有基于密码和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其实质是被认证方的一些信息,如果不是自己,任何人不能造假。
四、总结
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不断变化、快速更新的领域,导致人们面对的信息安全问题不断变化,攻击者的攻击手段也层出不穷,所以综合运用各种安全高效的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网络信息的安全,降低黑客入侵的风险,我们必须严阵以待,采取各种应对策略,集众家之所长,相互配合,从而建立起稳固牢靠的网络安全体系。
【关键词】 网络工程 安全防护 主要技术
网络传播需要具有完整性和严密性,但是也避免不了大量的漏洞。网络设计问题和操作问题都会给网络安全带来影响。我国计算机发展迅速,计算机涉及的领域也不断的增多。面对安全隐患,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火墙技术、括密码技术以及各类杀毒技术都是网络安全方式的重要手段,我们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析。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1、计算机自身设计问题。计算机信息具有共享性,在计算机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计算机完成了一系列的活印5是计算机的设计存在一定的漏洞,如当下流行的网络支付功能过程中,一些非正规的网络就会存在安全风险。人们在使用各种购物软件购物的过程中,也需要留个人信息,很难避免丢失和通过连接破坏个人电脑,盗取个人钱财。计算机的自由性、开放性决定了其强大的功能,但是技术的更新始终落后于多样化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病毒的变化速度极快,导致计算机数据库的更新速度手段影响,安全威胁巨大。
2、网络黑客攻击。计算机通常运行在复杂的环境中,黑客攻击是复杂网络环境中的一种。黑客技术对网络的影响巨大,黑客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获得用户信息,了解客户状态,并且盗取用户的钱财。黑客在进行网络攻击时,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强大破坏性的,一种是非破坏性的。前者主要是为了获取用户信息,后者主要是为了破坏电脑的正常运行。日常生活中,非破坏性的黑客攻击大量存在,事实上,这类网络攻击带来的很可能是计算机系统瘫痪,甚至是无法修复,因此防止网络黑客攻击十分必要。
3、垃圾软件泛滥。我国计算机技术已经十分发达,可以为用户提供娱乐、购物游戏等功能,十分方便。但是计算机在设计过程中,漏洞依然存在。为了避免计算机漏洞,应从使用者入手,加强使用者的安全防范意识,使其正确进行网络操作。认识到网络存在的问题,如计结构不完善,系统运行过程中硬件设施性能不足,程序设计漏洞明显等。多样化的计算机病毒就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计算机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二、网络工程安全防护的主要技术
网络安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主要问题。我国已经从法律手段进行干预,严厉打击计算机网络攻击。并且从技术上进行优化,提高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具体的优化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提高网络安全管理能力
阻止病毒入侵是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的主要手段,而消除网络影响因素则要通过强化计算机自身管理水平来实现,要求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操作。并且对于企业用户而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将计算机管理的原则细化,规范员工的使用,确保计算机的安全。另外,对网络运行安全而言,包括不同的等级,并且特点不同,人们对于网络安全意识差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注重个人安全防护能力和防护意识的提高。还要对计算机攻击进行定位,采用行政、刑事手段强势干预计算机攻击,严惩不贷。
2.2加强网络防范,关注并去除安全隐患
计算机发展迅速,技术更新快,应用领域广泛。但是计算机病毒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快速发展。当下,计算机植入病毒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包括财产和名誉上的措施,此种现象屡禁不止。只能从自我防护能力上入手,进一步优化防火墙技术、计算机杀毒技术,保证其运行环境安全、稳定。及时修复计算机漏洞,不给不法分子入侵机会。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还应掌握具体的网络安全防护知识,系统操作规则和数据库运行特征等,加深对计算机数据库的分析,及时发现计算机的潜在风险并进行修补。采用合理的补救措施来降低网络风险,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能。目前,网络安全隐患的修复方法主要用防火墙、360、瑞星和等。另外,秘钥设置也是当下主要安全防护方式之一。
2.3杜绝垃圾邮件
计算机病毒通常是一些垃圾邮件作为连接,因此对计算机网络的信息鉴别十分重要,要求使用者拒绝接收网络邮件。但是现代社会,垃圾邮件的形式越来越多,使用者必须要积极应对,才能正确区分垃圾软件与信息。同时要保护邮箱地址,不要轻易泄露邮箱密码。总之,只有采取必要的手段,加强防护意识才能确保网络运行的安全。
总结:网络的发展是现代技术的产物,网络的强大功能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服务。加强计算机安全防范不仅是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的需求,也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一种象征。因此,要严厉打击网络攻击。加强安全防护能力,并且要求网络操作者具有防范意识,正确使用网络,杜绝垃圾网页和垃圾邮件,确保网络运行安全。总之,网络通信的安全从从管理上和技术上入手,全面的确保网络通信的安全,发挥其在各个领域的强大功能。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企业;办公;自动化;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1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0-0000-01
Network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of Enterprise Office Automation
Su Wei1,2,Li Taoshen1
(1.Guangxi University,Computer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ollege,Nanning530004,China;2.Nanning Branch of China Telecom Co.,Ltd.,Nanning530028,China)
Abstract:With Chin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globalization wav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information technology,electronic networks,the level of people has been gradually used in normal life and production being,but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problem network security risks began to follow,and continuing to appear,and would therefore,for our country in the field of office automation,computer 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 issues,how the defense has started to become what we need to consider and to solve major core issue.During this and other related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concepts to analyze the basis of China's computer,network security issues rela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analysis,office automation for internal network security issues related to the study.
Keywords:Enterprise;Office;Automation;Network Security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以及发展,让我们进一步的完善了在时空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手段。在企业之中,与此相关一些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也随着网络的应用逐渐的凸现了出来,因此,如何保障企业办公自动化的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也受到了我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正在逐渐成为我们日程生活中网络技术应用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企业办公自动化中的网络安全隐患
(一)病毒。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等领域的飞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计算机以及其网络应用的普及程度,但是,科技的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和发展。计算机病毒的数量也在不断出现之中,总数上已经超过了20000多种,并还在以每个月300种的速度增加着,其破环性也不断增加,而网络病毒破坏性就更强。计算机存在的病毒在本质可以说是一种进行自我复制、散播的特定程序,该病毒对于计算机所造成的危害性、破坏性相当巨大,甚至有时候可以使得整个的信息网络系统处于瘫痪状态,从很早以前我们就知道小球病毒,进而这些年开始听说令人恐惧的CIH病毒以及美丽杀手病毒、熊猫烧香等一系列的病毒,从这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冲击波、振荡波,电子计算机病毒此相关的种类以及传播形式正在进行着不断的发展、变化,因此,一旦某个公用程序染了毒,那么病毒将很快在整个网络上传播,感染其它的程序。由网络病毒造成网络瘫痪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一旦网络服务器被感染,其解毒所需的时间将是单机的几十倍以上。所以,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为了我国计算机行业所要面临的一项主要的安全问题。
(二)黑客。计算机黑客主要是通过发现、攻击用户的网络操作系统中存在的一些漏洞以及缺陷为主要目的,并通过利用用户的计算机中的网络安全系统中存在的脆弱性,来从事非法的活动,换言之,计算机黑客也可以被称之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环境的外部环境的进攻者。这些进攻者们通常会采取修改用户的网页界面,进而非法入侵到用户的主机内部,最终破坏用户的使用程序,窃取用户在网上的相关信息资料。目前我国的办公自动化网络在应用上基本都采用的是以广播为主要技术基础内容的以太网。黑客一旦侵入到了办公自动化网络应用中的任意的节点进行有效的侦听活动,就可以迅速的捕获到刚刚发生在这个领域内的以太网之中的所有的数据包数据,然后对该数据包进行解包处理、分析,从而有效的窃取到关键的信息,而在该网络中的黑客则是最有可能、最方便截取办公网络中的任何数据包,进而造成相关的信息数据的失窃。
(三)办公网络自动化中的内部攻击以及破坏活动。计算机内部的攻击以及破坏活动经常是通过公司或者内部人员利用他们对计算机内部系统的相关了解,进行的有预谋、有突破性的网络安全系统的攻击行为,简单来说,正是因为内部的入侵者更加了解内部的网络结构,因此,在他们进行非法的行为时候,将会对整个的网络安全系统造成更严重、更大的威胁。尤其是对于个别的企业来说,企业的内部如果存在网络攻击以及网络破坏,那么这个企业的网络甚至会有可能成为该企业进步的最大威胁。除此之外,有些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相对缺乏,十分不注意有效的保护自己在单位电脑上的账号以及密码,这些漏统都有可能会引起整个网络安全的隐患。
二、办公网络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要想真正建立出安全的、可靠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首先我们应该在建立充足的、合理的网络管理体制方面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领域。其次,在单位实施岗位上的责任制,不断的加强企业对员工的审查以及管理工作,这其中包括提高相关的系统管理操作人员以及系统用户在内的所有人员的相关技术素质以及职业道德;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重要部门以及信息,企业要严格做好系统的开机查毒工作,及时的进行数据备份工作,并结合计算机机房、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数据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各个领域的各个方面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力争让他们严守遵守操作规则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保密规定。
(二)计算机网络加密技术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加密技术,其目的是为了保障、提高相关的信息系统以及数据方面的安全性能、保密性能,有效防止相关的秘密数据被企业或者个人等外部因素破坏所利用的一种主要的技术手段。加密技术从一方面来说,它可以有效的防止计算机在传输过程中的重要信息被不法窃听者窃取所导致的失密;从另一方面来说,计算机加密技术还可以有效防止相关的信息以及内容被不法者恶意地进行篡改。
三、结束语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企业办公的网络化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因此,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办公网络的自动化是我们所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吴若松.新的网络威胁无处不在[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5,12
关键词:网络工程;安全防护技术;防护网;云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我们也看到网络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安全问题中的重大隐患。个人隐私、企业商业机密、国家安全信息等等都需要有强大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保障信息的安全。近年来发生越来越多的网上银行信息被盗用、资金被盗取的事件,暴露出了国内网络工程的安全防护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重视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将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1 网络工程的安全现状
网络工程的安全现状不容乐观。重视网络工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对做好相关工作有重要作用。
1.1 黑客攻击是网络安全的重大隐患
黑客是网络诞生后诞生的一个新名词。黑客是一群有着专业技术过硬的计算机人才,但这些人却专门利用网络系统的漏洞盗取资料或攻击破坏目标网络。黑客的攻击是网络系统重大的安全隐患。有目的性的进攻可以使整个网络系统瘫痪,破坏计算机系统,盗取重要的机密性资料。黑客攻击是一项高技术性的网络攻击活动,对网络工程安全系统提出了非常高的技术要求。
1.2 病毒入侵是网络安全中的重要隐患之一
病毒入侵是当前非常常见的网络安全隐患。计算机病毒也是伴随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的产物。病毒编制者通过编写特定的软件程序,将其植入到指定计算机中,改变计算机原有程序,使计算机执行病毒编写者的操作指令,到达对计算机系统的破坏、信息盗取等目的。计算机病毒破坏性大,而且传播性也较大,一旦一台计算机感染,整个局域网内的计算机都有可能被入侵。例如:木马、震网、火焰等病毒。
1.3 垃圾信息的大量传播
网络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信息的传播和发展,我们在享受网络技术带来的巨大信息冲浪的同时,大量的垃圾信息也通过网络得以传播,对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除了传统的垃圾邮件的方式传播外,各种社交工具、论坛等也成为了垃圾信息传播的主要场所。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造谣生事,宣传负面社会信息,危害青少年成长,影响社会稳定。
2 做好网络工程安全防护技术的策略
面对网络工程中暴露出的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积极重要应对措施是非常必要的。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是网络系统的天然屏障,只有不断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水平才能有效实现网络的安全运行。
2.1 重视基础网络安全系统的建立
由于缺乏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一些单位和企业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投入非常少,没有建立完善的基础网络安全系统,为网络安全埋下巨大隐患。基础网络安全系统包括:防火墙、病毒入侵检测、杀毒软件、邮件过滤、数据加密等等。基础网络网络系统的建立就是网络工程一道有效的盾牌,可以有效预防黑客攻击、病毒入侵、垃圾邮件传播以及重要信息被盗取。重视基础网络安全系统建设的投入,积极推动基础网络系统的建立。由于网络安全隐患是在随时发展和变化的,对于已经建立了基础网络安全系统的计算机,重视安全系统的升级和日常维护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2.2 重视网络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引起社会大众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
国内社会使用电脑办公的人越来越多,但对网络安全有足够认识的人并不多。由于缺乏对网络安全的重视,许多的个人电脑成为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重视网络安全工程的宣传,通过科技短片的形式帮助广大群众认识到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重视个人信息保密,在个人电脑上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预防可疑软件在电脑中运行。人是网络技术的创造者,相信人也是网络安全工程中最重要的参与者。发挥网民对网络安全的举报作用,及时及早的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还可以及时发现网络中一些非法信息传播的网站,及时予以取缔,保障网络世界的信息澄明。
2.3 大力发展云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云计算机技术是近几年发展的新技术,在信息传播处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云计算机技术弥补了用户在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薄弱,通过强大的云技术用户能有效识别访问信息的安全性,还能有效保障个人数据的安全。大力发展云计算机技术是非常有效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通过云技术实现网络数据访问权限控制、网络信息存储的保密性控制、数据网络传输的保密性控制。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提高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结束语
网络工程安全将在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重视相关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普及对提高整个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是非常有用的。保障网络工程安全就是保障信息安全、保障社会活动安全有序进行。网络安全工程不仅仅是网络安全工程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网络系统使用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毕妍.关于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
随着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及互联程度的扩大,特别是Internet网的出现,网络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随着网络上各种新业务的兴起,比如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电子现金(Electronic Cash)、数字货币(Digital Cash)、网络银行(Network Bank)等的兴起,以及各种专用网(比如金融网、科研网等)的建设,使得安全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成为现在计算机和通信界的一个热点,并且成为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的信息化进程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发展迅速,网络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渗透到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也发生了多起针对、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犯罪的案件,给国家、企业和个人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危害,特别是具有行业特征(例如金融部门等)的犯罪,更是令人触目惊心。面对如此严重危害计算机网络的种种威胁,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来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但是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大多数在建设之初都忽略了安全问题,即使考虑了安全,也只是把安全机制建立在物理安全机制上,随着网络的互联程度的扩大,这种安全机制对于网络环境来讲形同虚设。另外,目前网络上使用的协议,比如TCP/IP协议,在制订之初也没有把安全考虑在内,所以没有安全可言。TCP/IP协议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问题,根本不能满足网络安全要求。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根源,它的安全性主要依赖于加密、网络用户身份鉴别、存取控制策略等技术手段。
面对新型网络攻击手段的出现和高安全度网络对安全的特殊需求,一种全新安全防护防范理念的网络安全技术“第五代网络隔离技术"应运而生。网络隔离技术的目标是确保把有害的攻击隔离在可信网络之外和保证可信网络内部信息不外泄的前提下完成网间数据的安全交换。网络隔离技术是在原有安全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弥补了原有安全技术的不足,突出了自己的优势。网络隔离,英文名为Network Isolation,主要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路由的网络(如:TCP/IP)通过不可路由的协议(如:IPX/SPX、NetBEUI等)进行数据交换而达到隔离目的,由于其原理主要是采用了不同的协议,所以通常也叫协议隔离(Protocol Isolation)。隔离概念的出现,是为了保护高安全度网络环境的情况下产生的;隔离产品的大量出现,也是经历了五代隔离技术不断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后得来的。
第五代隔离技术的出现,是在对市场上网络隔离产品和高安全度网需求的详细分析情况下产生的,它不仅很好地解决了第三代和第四代很难解决的速度瓶颈问题,并且先进的安全理念和设计思路明显地提升了产品的安全功能,是一种创新的隔离防护手段。第五代隔离技术的实现原理是通过专用通信设备、专有安全协议和加密验证机制及应用层数据提取和鉴别认证技术进行不同安全级别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彻底阻断了网络间的直接TCP/IP连接,同时对网间通信的双方、内容、过程施以严格的身份认证、内容过滤、安全审计等多种安全防护机制,从而保证了网间数据交换的安全可控,杜绝了由于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自身的漏洞带来的安全风险。
北京盖特佳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的研发人员最早从1999年就开始对网络隔离技术的研究, 经历了从串口、并口到USB的研发过程。在实践中发现,要更安全地完成协议隔离,靠不可路由的协议虽然达到了一定的安全度,但由于像串口、并口和USB等都为通用设备,IPX/SPX和NetBEUI等都为常见协议,都有规范的接口,安全强度仍然不够高。为此,研发人员提出了用专用硬件通信和专有安全协议的全新理念,虽然增加了研发难度,但明显地提高了系统的抗攻击能力,有更强的控制能力,并最终研发出了“网杰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