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2 15:18: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心内科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心内科常见感染因素及处理措施,为临床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5月1200例出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调查,并对我院内发生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本院心内科1 200例患者中,发生临床感染83例,感染发生率6.92%。感染发生的部位有皮肤软组织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最多占总数的73.49%。导致临床感染的原因有抗生素的应用、住院时间过长、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等。结论:心内科患者在治疗中有较多的感染危险因素,医师在治疗中应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关键字 心内科 感染 危险因素 处理措施
The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common infec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Sun Cuiling
The Hospital of Huji Town in Mudan District,Heze City,Shandong 274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ommon infection factor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Methods:W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discharged datas of 1200 cases from January 2011 to May 2012,and analyzed the infection situation in our nosocomial.Results:In 1200 cases of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in our hospital,83 cases of clinical infection,the infection rate was 6.92%.The location of infection: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gastrointestinal infections,urinary system infection,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Th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as the most which accounted for 73.49% of the total. The cause of clinical infection include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long period of hospitalization,low immunity,invasive operation and so on.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with risk factors for infection more in treatment.The physician should take targeted measures in the treatment.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Infected;Risk factors;Treatment measures
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不仅影响了患者生存率和院方治愈率,而且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1]。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现将心内科2011年1月-2012年5月1200例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报告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出院患者随机抽取1 200例进行调查和研究。在1200例患者中,男581例,女619例;年龄28~79岁,平均66.45岁。发生感染的有83例,其中男37例,女46例。
方法:以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心内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编写制定患者医院感染表。其中包括年龄、性别、病史、感染日期、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感染部位等。以此来研究常见的感染因素。
结 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在1 200例患者中有8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6.92%。医院感染的主要发生部位比例,见表1。
常见感染危险因素:①疾病因素:心内科老年患者通常自身免疫力较低,并伴有脑梗死、糖尿病等疾病,所以易导致并发的医院感染。②生理因素:高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可能性较大。是因为高龄患者各组织器官功能逐渐功能退化,自身抵抗力逐渐降低。③长期住院:据研究表明,因为耐药菌株定植增多,所以患者住院的时间越长,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就越大。④使用抗生素:长期联合使用大量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患者抵抗力下降,致耐药菌株增加伴毒力增强,所以患者感染发病率升高。⑤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心包穿刺、导尿等。如果有病原菌进入,加上皮肤黏膜屏障的破坏,就有可能导致发生医院感染[2]。
讨 论
我院心内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医院感染,对患者康复和治疗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患者发生感染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如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侵入性操作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社会老龄化等因素,都使得心内科患者的感染率不断上升。
心内科患者肺部感染很大一部分都是肺水肿、心衰肺瘀血,心功能限制的卧床,心衰末期心脏恶病质营养不良等。所以对心内科患者要加强护理措施:①加强生活护理:对心内科患者要加强口腔护理,做好口腔感染的防护措施,保持口腔清洁。对于卧床患者,要保持皮肤以及床单的清洁。定时给卧床患者翻身预防压疮,翻身要注意避免皮肤擦伤。②适当运动:提高运动的质量不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肺功能、增加机体的抵抗力,还可以阻止发生心力衰竭。③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于侵入性操作都必须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操作规程。④合理使用抗生素:医院应制定规章制度以便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规范抗生素的使用。⑤加强医院环境管理:医院是患者的主要生活场所,为患者营造一个清洁卫生的场所是必不可少的。医院要做好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最后,要重视医务人员的消毒工作,医护人员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另外,要保证护理安全不仅需要全体医护人员努力,尤其需要患者及家属的支持配合。所以在护理人员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同时,更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积极主动参与安全护理。
参考文献
短短的一个月即将过去,在心内科实习也即将结束。在这一个月里,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经过不断实践,我受益颇多。其中,有苦有乐,有酸也有甜,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味道,即将要出科了,却有好多的不舍。感觉自己学的还不够,还有好多东西要学。不过在这里,科里的老师们都很重视,每周的实习安排也谨然有序,从而让我们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职业的精神。
在实习期间,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
心内科以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心力衰竭多见,常见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衰、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房间隔缺损、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缺血等症状。实习期间,在老师的带教下,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护理及基本操作。按时参加医院安排的班次及科室的教学查房;微笑迎接新病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主动了解病人的情况,及时为病人排忧解难,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手术;心内科;安全管理;临床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05-01
随着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医疗模式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变,人们对于临床护理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我院于2010年1月1日开始对内科冠心病急诊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安全管理,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本研究将会对我院实行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前后,心内科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0年1月1日开始对内科冠心病急诊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安全管理。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急诊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有13例女性,47例男性,所有患者的年龄为17-59岁,平均年龄为42.3岁。另选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急诊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有19例女性,41例男性,所有患者的年龄为15-63岁,平均年龄为40.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建立心内科应急预案 ①从事心内科急诊介入手术护理的工作人员在接到通知后,必须在10分钟内到达指定位置,并各司其职。手术前必须对手术签字单进行检查,在对患者进行运输途中,必须准备好简易人工呼吸器、临时起搏器以及除颤监护仪,同时还必须准备好抗心律失常、多巴胺、肾上腺素类药物,此外,还必须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测。②在接诊时,一定要对随带药品是否齐全、患者的碘过敏试验结果、术前用药执行情况、是否备皮、手术名称、诊断结果、年龄、性别、姓名、床号这十项内容进行仔细的检查,避免摔伤患者。③对患者的心电图变化进行严密的监视,熟悉临床中常见严重并发症并对其抢救措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于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
1.2.2 无菌操作管理 让护理人员之间互相监督,随时注意他人和自己在护理过程中是否存在违反无菌操作相关规定的情况,一旦出现此类情况,必须立即纠正。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应达到安全、美观、有序、无菌、干净等要求。
1.2.3 护理风险事故的预防管理 术前对患者的用药、检验报告单、碘过敏试验结果、手术名称、性别、姓名等资料进行再次核对。在此过程中,严禁出现任何疏忽,否则将会对患者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1.2.4 建立人性化护理制度 让护理人员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对患者给予亲人般的关怀。在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时,通过定期培训、考核的方式来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用χ2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用t检验,Ρ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
3 讨 论
综上所述,在对心内科急诊患者进行手术室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安全管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有效提高,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也有所下降,我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因此,在对心内科急诊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对本研究中所提到的管理方法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夏雪琴,周莲.规范CCU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重庆医学,2010,39(11):1395-1396.
[2] 马庆俊.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1):337-338.
短短的一个月即将过去,在心内科实习也即将结束。在这一个月里,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经过不断实践,我受益颇多。其中,有苦有乐,有酸也有甜,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味道,即将要出科了,却有好多的不舍。感觉自己学的还不够,还有好多东西要学。不过在这里,科里的老师们都很重视,每周的实习安排也谨然有序,从而让我们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职业的精神。
在实习期间,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
心内科以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心力衰竭多见,常见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衰、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房间隔缺损、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缺血等症状。实习期间,在老师的带教下,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护理及基本操作。按时参加医院安排的班次及科室的教学查房;微笑迎接新病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主动了解病人的情况,及时为病人排忧解难,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经过这近一个月的心内科实习,使我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提高,在突发病方面,学到了应对的知识和技巧。总之,在心内科实习的日子里,我受益匪浅,虽然我还只是学生,我的能力有限,但我会不断摸索,用微笑温暖病人心田,用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温故而知新,用实践来验证及巩固所学。同时,也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总之,虽然我仅仅体会了一个月,可能还有好多东西没有真正体会到,但是我非常敬重心内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喜欢他们高超的技术和敬业精神。我想,现在是实习之初,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要不断的提高专业知识,牢记老师的教诲和实习经验,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同时把这些经验和教诲应用到下一实习科室,努力做的更好。
关键词:风险管理;院内感染;内科;感染率
预防医院内感染已成为当今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我院自2013年1月实施风险管理以来,有效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实施风险管理的心内科患者(观察组),纳入标准:⑴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⑵文化程度小学以上,能够完成量表调查;⑶无严重的并发症;⑷住院时间>10d。排除标准:⑴院前已经存在感染;⑵神经或精神系统疾病。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22岁~76岁,平均(42.2±2.4)岁。首次住院88例,再次住院32例。均为心肌梗死及冠心病对患者。病程1~15年,平均7.5±2.5年。另选取实施风险管理以前的120例心内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风险管理的方法
1.2.1 加强感染监控 对医务人员进行无菌操作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无菌操作管理。每个月对科室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进行微生物监测,确保达到控制标准,定期对治疗车进行消毒,病房内紫外线照射消毒,进入病房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护士每日检查消毒隔离情况,做好空气消毒及卫生管理,定时开门窗通风,保证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流通[1]。对正在感染或可能发生感染的患者及时做导管内血培养+药敏试验,以防滥用抗生素致使耐药菌株产生。
1.2.2 加强对患者的感染预防 在各项操作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证一患一套检查护理用具[2],尽量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病房内保持适应的温度和湿度,常通风换气。每日检查消毒隔离情况,做好空气消毒及卫生管理,以切断高发的院内感染传染源;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应严格消毒处理。功能流程做到洁、污分开,防止人流、物流导致的感染。定期观察体温、咳嗽、腹痛等感染征象,定期复查血常规。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定期清洁、消毒,督促患者洗澡、更衣、剪指甲,卧床患者定期翻身,做好皮肤护理等。
1.2.3加强感染宣教 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感染控制知识宣教:重点进行手卫生、口腔卫生、饮食卫生的知识宣教。讲解院内感染的各种危害以及感染的危险因素,强调预防感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预防感染的基本注意事项。必要时,可发放宣传册或重复宣教,以确保宣教的时效性。
1.3 评价指标 ⑴感染的判定标准采用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控协调组拟定的《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⑵护理满意度:用我院自制的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共10个项目,每项分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90%为满意,60%~89%为较满意,≤59%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频数表示计数资料,统计方式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后,患者的院内感染率显著低于管理前,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管理前(P
3 讨论
近年来,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不断增高,尤其是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更容易发生感染。感染不仅使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直接影响疗效,重者还要危机患者的生命。风险管理是指提高风险意识,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降至最低的管理过程。风险管理对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3]。为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我院对心内科实施风险管理,主要措施有加强感染监控、对患者感染预防以及加强感染宣教,从外部环境和患者自身因素两个方面全方位的以科学监测为依据,以感染管理为手段,做到管理规范化,工作制度化、标准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完善隔离切断传染源,阻断传染途径,加强感染监控和对患者的管理,增加患者对院内感染情况的认知和自我护理能力,积极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并防止已有感染的扩散,以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结果显示,风险管理实施后,感染率低于管理前,护理满意度高于管理前(P
参考文献:
[1]王艳,张华,任静.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1):1467-1468.
关键词:心内科 焦虑抑郁 心理干预
为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障碍,对心内科住院患者实施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并进行对照研究,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009年10月~2011年4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60例。入组标准:①意识清晰,无智力障碍,能够阅读和理解问卷、配合调查;②无精神病史;③无听力障碍;④知情同意。年龄21~63岁,平均(51.04±8.56)岁;男41例,女19例;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中21例,高中(中专)20例,大专及以上13例;职业:农民16例,工人28例,干部16例;诊断:心律失常12例,高血压18例,冠心病21例,心肌梗死9例。按抛硬币分组法分为研究组32例,对照组28例,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病种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具有一定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研究组除此之外,还实施包括健康教育和音乐心理治疗等形式的心理干预。
2.1健康教育
①疾病医学知识教育:根据患者所患疾病进行口头宣教和指导;②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由专门负责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的护士负责实施,主要讲解情绪与病情的关系、负性情绪的调适方法;③科普知识教育:赠送宣传册子、图片,看科普电视。
2.2音乐治疗
病房安装背景音乐治疗系统,由经过音乐治疗培训的心内科主管护师负责实施。其治疗模式是音乐治疗师选择音乐处方,在播放音乐的同时,穿插不同的心理诱导语。
治疗方式是感受式音乐治疗,主要是聆听有缓解疼痛和焦虑抑郁症状作用的轻松、活泼、愉快的乐曲,音乐中穿插诱导语。音乐治疗2次/周, 30min/次。
3.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二、结果
1.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SAS、SDS评分结果比较,统计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比较,研究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2.两组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结果比较,结果显示,两组自身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SAS、SDS分值改变明显,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SAS、SDS分值改变不明显。
三、讨论
心内科患者易出现恐惧、抑郁、焦虑和绝望等负性情绪。不良情绪可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是治疗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重要手段。采取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分析病因,消除疑虑,提高信心,而且帮助患者增强心理应对能力,从而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恶劣心境。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有关知识的教育,使患者在认知、情绪和态度等方面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及和谐。
结果:通过术前及术后护理干预,加强对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有效措施,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率。
结论:加强围术期的护理是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保证。
先天性心脏病(CHD) 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我国的发生率为0.7%-0.8%[1]。而肺动脉高压(PAH)作为先天性心脏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由于心脏中血液左向右的大量分流导致肺血流增多而造成的[2],成人CHD 患者中其发生率约为5%~ 10%[1]。有报道显示:CHD合并PAH的患者在20岁时无任何症状, 随着时间的进行,患者的活动耐受能力将会快速下降,发绀进行性加重,30岁时患者的生存率为75%,50岁时为55%[3]。因此,对于CHD合并PAH的成年患者而言,尽早进行手术治疗,纠正异常分流,可根本解决引起PAH的因素[1],也是阻止肺动脉压力进一步升高、降低死亡率的最佳方式。
但是,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往往存在病史较长及各种不同程度的心肺及脏器功能损害的特点,从而提高了手术的风险性及严重影响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术后的康复。所以,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将有利于为患者手术提供更有利条件,从而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和治愈率。
因此,我们对我院心内科从2013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22例送外科手术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收集和分析,通过心内科术前控制肺动脉高压,改善缺氧状态,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宣教,心外科监护室术后预防肺动脉高压发生,保障血流动力学稳定,做好呼吸道护理等一系列措施,所有患者均症状缓解,顺利康复出院。现将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术前临床检查资料
2013年5月-2014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可行心脏外科手术的共计2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3例;年龄15-59岁,平均年龄36.67岁;
诊断分类:2例为动脉导管未闭,13例为房间隔缺损,7为室间隔缺损;
临床表现分类:活动后紫绀14例,胸闷、气促18例,杵状指10例,心衰4例,咳嗽、发热2例,无任何症状体检时发现3例;
心功能( NYHA分级)分类:Ⅰ级4例、Ⅱ级10例、Ⅲ级8例;
临床检查分类:(1)心电图:房性早搏6例,室性早搏5例,伴房室传导阻滞1例,左右心室肥大合并束支传导阻滞3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室上速3例,心房扑动2例,心房纤颤5例;(2)肺动脉收缩压(Pp)为31~115 mmHg,左室射血分数(EF)35%~73%;(3)血气分析:氧分压(PaO2)55~88mmHg,经皮血氧饱和度78~94%;
2 手术方式、方法
PDA在全麻心内直视下行动脉导管垫片结扎术2例,ASD 13例,VSD 7例。
3 术后临床资料
术后观察及并发症:(1)心律失常11例:其中4例频发房性早搏、3例有室性早搏、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窦性心功过缓;(2)低心排综合征2例;(3)右心功能不全1例;(4)低氧血症(PaO2 < 60 mmHg)5例;(5)肺动脉高压危象2例;(6)肺部感染6例。
手术结果:根据患者的术后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及护理对策,经过治疗及精心护理,本组22例患者病情均有所缓解,术后心脏彩超均提示无残余分流,肺动脉压降低或恢复正常,心功能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并治愈出院。住院天数10-21天。
4 术前护理
4.1 常规护理:患者往往病史较长,心肺功能负荷重,极易导致抵抗力低下、活动无耐力、营养缺乏、感染等情况发生。因此,应予卧床休息,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给予心电监护,加强饮食指导和营养支持,必要时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4]。
4.2 专科护理:此类患者普遍存在心肺功能的损害,因此术前积极改善其心肺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和术后的康复[5]。(1)正确氧疗(2)改善心功能、内环境(3)密切观察药效。
4.3 心理护理:责任护士对此类患者应在护理上给予关心体贴,同时主动与其交流,可以不定期请恢复期患者及家属现身说法,消除患者及家属不良心态,增强对治疗的信心,主动参与配合手术和护理,直至康复[5]。
5 术后护理
5.1 常规护理: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尿量等变化。妥善固定各种管道,定时挤压各种引流管以保持通畅。观察胸部伤口及患肢有无肿胀及渗血。经常检查各接头是否漏气,随时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等。
5.2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维持患者正常的循环系统,有效降低患者肺动脉压力,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利条件[6]。(1)密切监测肺动脉压力变化。(2)加强心功能监护、维持循环系统稳定。
5.3 肺动脉高压危象的预防:患者在肺动脉高压危象后所出现的循环以及呼吸功能衰竭的表现是造成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术期最主要的死亡原因[6]。而肺动脉高压危象的高发时间一般在患者术后36~72 h 内[6]。所以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肺动脉高压危象,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尤为重要。(1)避免缺氧状态的发生(2)持续动态监测肺动脉压(3)减少或暂停可能对患者有刺激的操作。
5.4 加强气道护理:气管插管是手术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因此对术后患者而言,有效的气道护理尤为重要。(1)保持呼吸道通畅(2)正确有效的吸痰(3)有效的气道湿化。
6 出院指导
(1)指导患者适当增加营养摄入,均衡饮食。教会患者准确计算出入量,量出为入,合理进食,减少水钠大量摄入。(2)合理进行休息与锻炼,注意保暖。(3)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并学会观察药物疗效、副作用等。定期随访、复诊,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越来越多,老年心绞痛患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其发生率为35.4%【1】,老年患者疼痛部位常常不典型,疼痛可波及心前区,并向左肩、左上肢内侧放射,发作时常被迫立即停止活动。时间一般持续5-10分钟,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后,在1-2分钟内可以缓解【2】。本研究通过对我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5例老年心绞痛患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心内科收治的老年心绞痛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5例,其中男77例,女48例;年龄57-79岁,平均年龄67.5±2.7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2±3.1年。观察组125例,其中男69例,女56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0.2±2.8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5.7±2.3年。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慌、心前区疼痛等临床症状,均符合老年心绞痛的诊断标准【3】。排除其他严重肝、肾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绞痛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
1.2.2.1 心理护理
老年心绞痛患者因病情反复,加之心绞痛患者常在夜间发作或者夜间症状加重,或者发病时有濒死感,导致患者对治疗丧失信心,对生活失去热情而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帮助、安慰和激励患者,尽可能多的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针对于不同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给患者详细的讲解老年心绞痛的相关知识,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提高患者的医疗保健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轻他们的焦虑、抑郁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
1.2.2.2 饮食护理
老年心绞痛患者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少盐多醋,食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5g以下,饮食中应注意多吃镁、铬、锌、钙的食物【4】,镁可以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防止血小板凝聚;铬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降低胆固醇;锌可以影响胆固醇的含量;钙可以预防高胆固醇血症。少吃脂肪、减少热量的摄取,高脂饮食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使血脂增高,高脂血症是心绞痛的重要诱发原因之一,禁食辣椒、生姜、大蒜、蜀椒等辛辣食物。
1.2.2.3 健康教育
定期设置老年心绞痛健康教育课堂,让患者了解心绞痛的病因、临床表现、急慢性并发症、应急处理及预防等知识;让患者知道有疾病先兆时早发现、早治疗。指导患者参加适量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5】,这样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心肌对活动的适应性,使冠状动脉扩张,有助于降低血压,增加心肌营养和氧的供应,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最后生活作息要有规律,精神要放松,促进病体康复。
1.3 观察指标
参照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标准评价【6】,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共9个分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心理状态评分。
1.4 疗效评定标准
总分: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总均分:总分/90;阳性项目数:单项分≥2的项目数;阴性项目数:单项分≥1的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总分-阴性项目数)/阳性项目数。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录入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认为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125例患者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