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2 15:18: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医疗科技发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近10年来骨科出现了许多医疗新技术。包括内固定技术、微创骨科以及康复支具等,有利的促进了骨科相关疾病护理和理论,给骨科护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 内固定技术的发展与骨科护理
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其代表是A0组织,它是一种设计非常精细的内固定系统,使骨折固定更加牢固,极大地方便了临床护理工作,如胫骨骨折,以前通常是普通钢板固定后外加石膏固定,要求护士在进行不同护理的同时还要注意石膏的护理与观察。而现在由于内固定技术的发展,采用钢板内固定后,不需加石膏外固定,使护理工作由繁琐变得简单,固定更加牢靠,且患者可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由于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有利于肢体的康复。然而内固定技术的发展,虽然在某些方面简化了临床护理的工作程序,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对我们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难度高、危险大的手术现在可以完成。在脊柱外科,我们可以经胸腔或胸腹联合人路来完成脊柱结核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术,脊柱侧弯的前路矫形内固定术等。要求护士在术前、术后的护理以及术中配合中更需注意一些新的问题。
1.1 重视术前患者的心理支持 在手术前,患者虽然思想上已经做好手术准备,但是对于具体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仍然是顾虑较大。护士应向患者大致介绍手术情况和方案,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完善术前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术前教育能够清除患者的焦虑、恐惧隋绪,使其积极配合,应特别注意术前教育。年龄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因儿童手术往往由父母决定,术前教育主要针对家长进行。但对于少年患者,应考虑患者本人对手术的接受能力,在实施术前教育中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免造成患者的胆怯和迷茫。术前教育应包括介绍手术室的先进仪器设备、对疾病的诊治水平、手术方式、手术优点及手术中的安全保护措施等,从而取得患者的理解和良好的配合。
1.2 完善的术前护理准备 现代骨科手术不在局限于四肢和脊柱后人路。而是经常可从胸腔、腹腔或胸腹联合人路显露脊柱。所以术前护理除常规准备外,还应包括肺部的准备、胃肠道的准备、皮肤的准备等。
1.3 熟练的术中配合 精细的内固定系统必然带来内固定系统的繁琐。因此,手术护士对器械的熟练程度是关系到手术配合和谐的关键。AO对于常用的手术内固定系统,对手术室的护士进行定期培训,让护士经常进行拆卸演练,熟悉各种装置的名称及使用方法。对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4 周密的术后观察及护理 无论何种内固定手术,都应密切观察术前、术后肢体的运动感觉及血运的变化。对于经胸腔行脊柱前路内固定的患者,术后都有闭式引流管,除常规护理外,还应经常观察患者是否有胸闷、气短的现象,并注意观察引流量和引流液的颜色。
2 微创骨科的发展对骨科护理的影响
近年来微创骨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80年代出现的关节镜技术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较成熟的微创骨科技术。如经皮椎间盘镜下椎板间开窗、椎间盘摘除术,经胸腔镜经脊柱侧弯矫形内固定术,脊柱结核、肿瘤等病灶清除活检术等,而相应的内镜技术要求护理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
2.1 皮肤准备 术前一般不进行刮除体毛的工作,因为内镜技术手术切口小,感染的机会少,现有文献报道,在手术前1天刮除体毛,容易造成微小的创口,在这些微小的创口中,容易残留细菌,从而造成感染的机会增加,所以现在术前皮肤准备应转变观念,不需常规刮除体毛。如确须备皮,可在手术室进行,而且只需刮除手术切口周围的体毛即可。
2.2 康复指导 由于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较快,卧床时间常由手术前l周缩短到术后当日即可下床。所以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是术前和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如关节镜下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术前教会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即可让患者进行锻炼。对患者早期恢复关节的稳定,减少打“软腿”情况.恢复移植肌腱的正常张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颈椎间盘镜行椎板间开窗,核摘除术的患者,术前应该教会患者正确的上下床姿势,在术后第2天就可鼓励患者下床进行锻炼。
2.3 熟悉操作系统 微创技术通常是在监视下完成的手术,除特殊的手术区域外,还常有复杂又精细的光学照象系统和图象采集系统。所以,手术护士对于系统的熟悉程度尤为重要,对于这些系统良好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
2.4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微创骨科的手术虽然创伤很小,但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比如关节镜手术易导致动脉损伤,胸腔镜手术易导致血胸等。因此手术后的观察很重要,如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下肢的血运和感觉运动变化,患者有无心慌、气短等症状的发生。
3 支具的发展对骨科康复护理的影响
支具治疗很早就已出现,有时是作为重要的保守治疗手段,比如先天性髋脱位的支具治疗,大多数时候是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由于以前受支具材料及工艺的影响,支具治疗一直未能引起重视。近年来,随着材料工艺的发展,支具治疗也越来越多。
3.1 支具、功能锻炼并用 支具治疗使单纯的基础护理逐渐转向康复护理,对我们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手外科治疗中,桡神经损伤的患者,维持关节的功能性,使用手部功能支具,不仅能防止患者出现垂腕、垂指畸形,同时可以锻炼患者手部的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所以,护士不仅要熟悉支具的作用,同时要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康复训练。
摘 要:中医药物外治疗法治疗男科疾病有独特疗效,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今后应注重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及机理探讨。
关键词:中医药物外治疗法;中药外洗法;中药外敷法;直肠给药法
中图分类号:R6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3-0618-03
New Development About the Applicationg of External Treatment to
Andriatrics Disease
WANG Xu-yun,WEI Yuan-zhang,LI Hai-song,LI Yue-qing,SHANG Jian-wei
(Andriatrics Dongzhimen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700,China)
Abstract:External treatment can improve adriatic’s disease greatly and also has been used widely. For better development,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larger sampl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ing and research of mechanism.
Key words:external treatment of TCM;washing method;dressing method;rectal method
收稿日期:2010-10-17
作者简介:王旭昀(1982-),男,河北邢台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男性疾病临床与实验研究。
通讯作者:李曰庆(1946-),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中医外科、男科。
外治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药物、手术及物理疗法等,是与内治法同等重要的治疗方法。它的历史悠久,早在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载有熏、涂、敷、浴、按摩等十余种外治方法。外治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的,吴尚先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理无二,而法则神奇变换”,说明外治与内治,仅方法不同,而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原则是一致的。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加大,男科疾病的患病率与日俱增,外治法以其简单、方便、经济等优势而在临床广泛应用。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物外治疗法在治疗男科疾病方面的临床研究作一述评,从而使中医药物外治疗法能够在男科疾病临床诊治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 中药外洗法在男科的应用
程瑜[1]等自拟方复方马齿苋合剂(马齿苋50g ,板蓝根30g ,香附30g,木贼草30g ,山豆根30g)用于防治尖锐湿疣复发,治疗组19例病人,对照组20例病人,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19例,近期治愈率100%,无复发。对照组治愈16例,治愈率80%,复发4例,复发率20%。两组比较,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表明中药外洗对治疗和预防尖锐湿疣复发有明显的疗效。张晓霞[2]等用中药(五倍子15g、枯矾15g、蝉蜕30g)外洗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结果17例患者中显效11例,好转3例,无效3例,临床效果显著。张清旺[3]采用中药熏洗方法治疗小儿鞘膜积液165例,结果鞘膜积液96例中痊愈90例,有效4例,无效2例;精索鞘膜积液36例中痊愈28例,有效6例,无效2例;精索鞘膜积液23例中痊愈15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5%。张小可[4]采用中药(雄黄30 g,黄连30g,黄柏30g,百部30g,大黄30g,冰片20g)熏洗兼外敷治疗生殖器疱疹,疗效满意。章建平[5]等用中药水煎外洗治疗男性生殖器念珠菌病22例,效果显著。鲍玉新[6]等以紫丹参、泽兰、泽泻、王不留、车前子、木通、石苇、灯心草、茯苓、苡仁、山甲、益母草、甘草等水煎取汁约2000mL,熏洗坐浴治疗前列腺病(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50例,效果明显。马林[7]中药熏洗治疗阴囊湿疹132例,治愈81例, 好转51例。郑权[8]用苦参50g, 蛇床子30g, 雄黄15g,甘草10g煎水外洗治疗粘膜浅表溃疡28例,痊愈24例, 好转4例,有效率100%,收到满意效果。
2 中药外敷法在男科的应用
2.1 局部外敷法在男科的应用
黄永岱[9]等将五倍子、白矾各10g水煎后用纱布蘸药液湿敷患处治疗小儿鞘膜积液48例,治愈39例,占81.25%;好转6例,占12.5%;无效3例,占6.25%。孙增才[10]等用前列康散:羊藿、石韦、苦参、川牛膝、煅牡蛎各等份,制成湿膏外敷脐部,障碍辨证偏阳虚者加服补肾宁,偏阴虚者加服六味地黄丸治疗4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其中治愈28例(62.2%),显效9例(20%),有效5例(11.1%),未愈3例(6.7%)。陈平朵[11]等用黄连、黄苓、大黄、黄柏、苦参、白藓皮、地肤子等几味中药煎汤后局部湿敷治疗阴囊湿疹,效果显著。何子祥[12]用血竭、轻粉、朱砂、五倍子、冰片5味中药,分别制成细粉末,外敷治疗包皮切除术后切口延期愈合的病人13例,切口大多在5~10天痊愈,证明中药在治疗此类创伤、促进皮肤愈合方面有着独到的效果。赵明[13]用羊藿100g ,蛇床子100g ,皂荚100g ,马钱子100g ,肉苁蓉100g ,黑附片100g ,丁香100g水煎后浓缩成膏,阴凉干燥,研为细末外敷于命门穴处治疗阳痿8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刘建国[14]认为外敷法有利于药力的挥发渗透,直达病所,促进局部水肿消散吸收,用中药外敷疗法治疗小儿阴囊水肿病2例,均在2~3日内肿消而愈,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2.2 敷脐疗法在男科的应用
有学者[15]用兴阳膏贴敷神阙等穴治疗阳痿42例,疗效较好。有学者[16]等采用中药脐敷治疗慢性前列腺炎81例,并与西药治疗组对照,认为该法有一定的优点。尹柱汉[17]把五倍子150g, 煅龙牡各50g,羊藿50g, 熟地黄50g, 蛇床子50g,丁香30g,肉桂50g,细辛30g, 当归30g混合研末,用食醋调和成糊状, 敷于脐孔内, 治疗40例患者,其中治愈27例, 显效7例, 有效4例, 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孙艳萍[18]等采用脐中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治疗54例,痊愈45例,占83.133%;有效9例,占16.167%,总有效率100% ,全部病例无不良反应。陈本立[19]采用自拟芒矾散外敷肚脐治疗男性老年性前列腺肥大68例,显效57例, 占83.18%;无效11例, 占16.12%,效果满意。王皓光[20]采用芒硝敷脐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急性尿潴留30例,敷1次尿畅通者29例(96.16%),敷2次后尿畅通者1例(3.133% ),取得满意效果。有学者[21]等以“壮肾回春膏”贴敷神阙穴治疗阳萎35例,疗效满意。有学者[22]采用神阙穴敷贴治疗前列腺增生属肾气虚弱、命门火衰型36例,疗效较好。有学者[23]运用中药敷脐治疗40例,疗效满意。王清采[24]用黄芪、红花、七叶一枝花、穿山甲、车前子、泽兰、鱼腥草、琥珀、两头尖、苦参、小茴香、黄柏等炼制膏药,贴肚脐治疗急慢性前列腺炎301例,显效286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8.4%。
2.3 穴位外敷法在男科的应用
张越林[25]等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58例,结果显效38例(65.5%),好转12例(20.7%),总有效率82.7%。陈其华[26]采用五味敷贴膏贴于神阙穴和八醪穴治疗前列腺痛50例,结果显效34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明显优于中药内服组和西药内服组。
3 直肠给药法在男科的应用
3.1 直肠栓剂在男科的应用
江海身[27]等应用兴阳振痿栓治疗功能性阳痿30例,达到总有效率90%的良效,同时对用安慰剂的15例所作的双盲观察表明,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疗效有显著差异。厉将斌[28]等实验究发现经肛塞给药具有吸收速度快、血药浓度高、血药有效浓度维持时间长、靶器官前列腺组织内药物浓度相对较高等优点,为前列栓的经途径给药和栓剂剂型的确立提供了药代动力学依据。武焕文[29]用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00例,并用口服抗生素100例作对照,结果表明前列安栓组总有效率达到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李兰群[30]等总结李曰庆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经验时得出前列安栓纳肛外用改善前列腺炎患者会阴、少腹部疼痛症状效果明显。
3.2 中药灌肠法在男科的应用
张向辉[31]等用丹参10g,泽兰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4.5g,乳香4.5 g,没药4.5 g,王不留行10g,青皮6g,川楝子6g,小茴香3g,白芷6g,败酱草20g,蒲公英20g等浓煎汤液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65例,临床治愈25例,好转33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9.23%。夏晓锋[32]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以中药内服与中药灌肠相结合的方法为治疗组,以单用中药内服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中药灌肠在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上有独特疗效。李瑞[33]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48例,结果显示治愈20例,显效12 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7.50%。刘剑[34]认为药液经直肠局部吸收,能很快发生作用,采用中药灌肠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30例,治愈8例, 好转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3%。纪宏伟[35]对诊断IV型前列腺炎的194例患者进行分析,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8例,中药灌肠,对照组96例,应用前列安栓,连续治疗3个月,在治疗组中,总有效率为88.19% ,在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69.18% ,活动率、前向运动百分率及正常形态,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中药灌肠可以消除、缓解前列腺炎的炎症细胞,改善患者的质量,提高患者的生育能力。
4 评述与展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医药物外治疗法作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在治疗男科疾病方面有独到之处,但由于种种的原因,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目前中医药物外治法存在有以下的问题:①中医药物外治疗法治疗男科疾病疗效明显,但诊断、纳入及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研究结果的可信性及重复性较差;很大部分外治法的应用仅仅是个案报道,尚缺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今后应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使其效果更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②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精髓,而中医外科疾病不同于内科疾病的独特之处是其局部病灶的存在,因此局部辨证在中医外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男科疾病的文献中,鲜有涉及根据局部辨证而采用相应外治法的报道,局部辨证在药物外治法治疗男科疾病方面尚有待继续加强,以更好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③中医外治法经过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发展,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据有关资料统计药物外治疗法约有90余种,而应用于男科疾病治疗的方法只是其中较小的一部分,因此中医外治法的临床应用有待于继续开发。④中医药物外治疗法治疗男科疾病临床研究较多,而实验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不利于中医药物外治法治疗男科疾病机理的探讨。今后应将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利用现代新技术、新方法,系统地进行研究,探讨其作用机理,这必将提高中医药物外治法的研究水平。
由上可以看出,中医外治疗法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发展潜力,今后需利用现代先进的科研方法深入研究其治病机理并进行规范严谨的临床研究,使研究成果更具说服力和科学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程瑜,严学森.中药外洗防治尖锐湿疣复发31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7,15(6):17-18.
[2] 张晓霞,潘颖萍.中药外洗治疗小儿鞘膜积液[J].中国临床医生,2003,31(4):57.
[3] 张清旺.中药熏洗治疗小儿鞘膜积液165例[J].国医论坛,2006,21(5):33.
[4] 张小可.中药熏洗治疗生殖器疱疹27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6,15(5):17.
[5] 章建平,刘建辉.中药熏洗治疗生殖器念珠菌病52例[J].河北中医,2003,25(8):625-626.
[6] 鲍玉新,李森.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前列腺病50例体会[J].新疆中医药,2002,20(6):6.
[7] 马林.中药熏洗治疗阴囊湿疹132例[J].中国民间疗法, 2001,9(4):32.
[8] 郑权.中药熏洗治疗粘膜浅表溃疡28例[J].中医外治杂志,1998,7(1):45.
[9] 黄永岱,于凤英.中药外敷治疗鞘膜积液48例报告[J].甘肃中医,2006,19(6):21.
[10] 孙增才,张会云,田显林,等.中药外敷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5例[J].河南中医,2006,26(7):24.
[11] 陈平朵,谢琛红.中药外敷在阴囊湿疹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4,3(4):283.
[12] 何子祥.中药外敷治疗包皮切除术后切口未愈临床观察[J].中华男科学,2003,9(4):301-302.
[13] 赵明.中药外敷命门穴治疗阳痿8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3,12(4):53.
[14] 刘建国.中药外敷治疗小儿阴囊水肿[J].中医外治杂志,1999,31(1):13.
[15] 尹柱汉.中药敷脐治疗4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2,10(11):19-20.
[16] 宋天保,徐永善.自拟止遗固精散外敷神阙穴治疗遗精56例[J].中医外治杂志,1996,26(5):27.
[17] 尹柱汉.中药敷脐治疗4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2,10(11):19-20.
[18] 孙艳萍,李会英,刘伟国.敷脐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4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2,11(4):47.
[19] 陈本立.芒矾散敷脐治疗老年性前列腺肥大68例[J].中医外治杂志,1999,8(2):24.
[20] 王皓光,姜凤.芒硝敷脐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急性尿潴留30例[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8,5(4):174.
[21] 黄绍波,王荣珍,覃华杰. 神阙穴外敷治疗小儿鞘膜积液72例[J].中国针灸,2000(2):108.
[22] 庄柏青.神阙穴敷贴治疗遗精症[J].中医外治杂志,1995(1):21.
[23] 谭支绍.中医药物贴脐疗法[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1-13.
[24] 王清,郭登泉,侯婷婷. 敷脐疗法治疗前列腺炎301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2):194.
[25] 张越林.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8例[J].天津中医,1994,11(6):26.
[26] 陈其华.五味敷贴膏穴位敷贴治疗前列腺痛5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4(2):140.
[27] 江海身,李曰庆,刘玉川.兴阳振痿栓治疗阳痿的临床双盲前瞻性研究[J].中医杂志,1996,37(2):98-99.
[28] 厉将斌,张壮,李曰庆,等.中药新药前列栓给药途径选择的药动学依据[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4):557-564.
[29] 武焕文.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0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5):583.
[30] 李兰群, .李曰庆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02,21(12):745-747.
[31] 张向辉,屈森林.中药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气滞血瘀型)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 24 (141):46-47.
[32] 夏晓锋.中药内服结合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79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6,15(1):17-18.
[33] 李瑞.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48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6,15(6):30.
《规划》提出以重大新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为核心,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中高端医疗产品的国产化能力,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竞争力,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业支撑。
至今为止,我国获得国际认可的重大新药不过两个产品,一个是青蒿素,一个是三氧化二砷。2011年,围绕青蒿素的发现归属权,引起了国际争论,目前青蒿素的专利权持有人并不是中国公司,而是瑞士诺华制药公司。而作为中国药物创新的骄傲,青蒿素并没有为中国带来多大收益。在发现青蒿素的治疗作用后,我国并未深入分析并申请专利,而重庆、成都一些地区正广种青蒿素,为外资药企提供原料。青蒿素没有推动中国医药经济发展。
由于新药尤其是重大新药的研发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资金投入大等特点,国家对新药研发资源会向拥有较大资金实力、抗风险能力强的大型国有企业和科研机构倾斜,这导致很多没有很强研发实力的中小制药企业或者民营制药企业在未来的医药产品竞争中无疑会处于更加雪上加霜的境地,由于预期的产品竞争存在巨大的压力,中小生物制药企业和民营制药企业在现在和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会日益艰难,融资能力和水平将快速下降。所以,中小生物制药企业化额民营企业必须尽快强化管理水平,从仿制药和基层医疗的规模竞争中获得一到几个品种的竞争优势,稳定住生存的能力和素质,再图后期的发展。
笔者史立臣认为由于医学科技部十二五规划的推进,中国在生物制药的研发上会出现研发资源整合现象,研发资源整合会直接导致医药的产业集中度发生变化,医药产业集中度的变化会加剧产业的整合速度,这种整合速度会从全国性的加剧整合和区域性的省级整合体现。
所以,中小制药企业或者民营企业必须从国家层级的研发资源或者省级的产业整合上获得支持,最好的做法就是从省级平台获得生存的资源和研发资源。国家相关的政策和资源配置后,每个省都会有自己的医药医疗发展规划,以保证本省的医药医疗经济不被国家层级的大型企业集团占据,同时支持本省区的医药医疗水平按照本省的规划方向发展。虽然国家层面的生物制药产业具体的振兴规划尚未出台,但是各地已经紧锣密鼓开始了培育省级生物制药产业的部署,如江苏省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就已正式出台,表示“至2012年,江苏省生物制药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000亿元,成为全球生物制药创新及产业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全国的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医疗行业和健康服务产业将会形成较大规模的冲击和整合,这种冲击和整合是必然的,这也导致医药医疗行业的自发性和被动性的整合加剧。
笔者认为中小制药企业、中小医疗器械企业和中小健康服务企业将面临四种选择:
1. 苟且生存,自然灭亡
2. 稍作调整,被动发展,结局被恶性收购。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水平低,CT、MRI、PET/CT、高性能彩超等大中型、中高端医疗装备和高值医用材料、高端植介入体主要依赖进口,基层市场近年来的进口比例也在不断攀升。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带来巨大经济负担,也是造成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和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重
“十二五”以来,把医疗器械领域列入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科技部制定了《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成立了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启动实施了“医疗器械重点专项”,已投入国拨经费12亿元。“医疗器械重点专项”围绕“基层升级、高端突破、前沿创新”三大方向,突出当前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急需,着力解决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问题,前瞻部署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沿方向,在顶层设计基础上重点布局了20个重大战略性产品、10项前沿技术及10项基层应用解决方案的研究。
经过两年多研发,在科技部医疗器械重点科技专项的推动下,我国医疗器械领域的重大产品不断取得突破,创新成果密集涌现,取得了一系列“自主原创”、“从无到有”和“从低到高”的重要突破,一批数字化、智能化、便携式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到基层医疗机构,我国医疗器械领域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创新活力显著增强,医疗器械领域践行“创新驱动发展”率先突围,医疗器械国产化进入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目前,医疗器械重点科技专项确定的“十二五”战略目标正在逐步实现。X线机、超声、生化等基层新“三大件”全线技术升级,MTI、彩超、CT、PET/CT等高端产品成功实现国产化。国产化医疗器械平均购置成本比进口品牌便宜30%以上,为各级医疗机构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的普及配置和升级提供重要支撑,为我国医疗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了装备保障。
在推进医疗器械重点专项的组织实施过程中,科技部在系统思路和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工作体系、研发体系。在组织上着力推动产学研医深度结合,充分调动多元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实施上以企业为主体,建立有效利益驱动机制,优化任务布局和资源配置方式;管理上突出重点,重点做好20个需求突出的重大战略性产品的过程管理工作。目前,已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医协同推进,各领域、各项目、各重大产品责任专家分级负责、全程追踪的组织推进和管理机制,专项实施工作进展顺利,在激发创新活力、集聚创新要素、打造创新团队、完善创新链条、优化创新环境等多方面初现成效,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绿色医院的发展趋势和现状
(一)国际绿色医院的发展趋势
从20世纪的后半叶开始,绿色发展的思潮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先后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唤起了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使绿色理念、可持续发展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的行动纲领和计划。各国政府竞相提出一系列以绿色概念为前提的相关政策。2003年12月,美国医疗行业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针对医疗建筑的可量化的绿色设计与评价标准。2009年金融风暴肆虐全球,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后,整个国际社会对低碳发展的理念已普遍接受。WHO(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绿色医疗的推广作为2010年以及今后几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并在我国内地重点扶持相关项目。总之,从国际大背景来看,推动“绿色医院”建设,应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
(二)国内绿色医院的发展现状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绿色医疗的发展思路,并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进入2000年后,先后有浙江、广西、陕西等省份以及太原、深圳等城市展开了绿色医院建设的评价标准的探索,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绿色医院的建设。
住建部于2006年6月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适用于住宅和公用建筑,但没有专门制定针对医疗建筑进行评价的标准;2010年由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共同制订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2年由原卫生部和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组织的国家标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也正在编制。有了评价标准,将对我国绿色医院建筑的设计、建设和评价起到科学、系统地引导和指导作用。
地方对绿色建筑也予以财政奖励的政策,充分说明加快绿色医院建设是符合政策的,也是医院建设的发展趋势。
二、如何进行绿色医院规划建设
(一)科学规划、精心设计
绿色医院的规划设计首先要达到科学的医疗功能指标,以充分满足医疗需求为核心原则,科学地制订总体布局、平面功能布局、医疗工艺流程等要素,确保投入使用后顺畅、高效运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合理功能分区,解决好医疗与生活分区,洁污分区,体现人文关怀;实现交通分流,患者及家属与医务人员通行分流,各类车辆的交通分流管理等,确保良好的交通流线设置;再者,在规划阶段要将绿色建筑要求的“四节一环保”等各项指标,结合本项目的特点进行调研论证,通过具体的绿色节能技术和措施,在规划设计中体现出来,确保所有建筑物的建设均依据总体规划进行。
(二)全过程控制建筑质量
绿色医院建设初期确定科学合理的绿色施工方案和计划。在施工过程中,会同专业咨询机构、监理单位对施工各环节进行监控和即时纠偏,保证建筑过程严格执行设计标准,按规范施工,避免为省钱降低标准或偷工减料,杜绝豆腐渣工程,从建筑安全上保证工程质量符合绿色医院建筑的要求,建设百姓放心的绿色医院。
(三)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节地即是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通过适度规模、合理布局,节省土地资源,用好每一寸土地;节能就是要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遮阳系统,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照明节能、电梯节能和空调节能相结合;节水就要把室内节水和绿化景观浇灌节水,室外雨水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回收利用相结合;节材就要选好环保材料,降低能源损耗材料的利用,并与室内平面布局、空间功能设计结合考虑。
(四)要注重建筑的生态环保
绿色医院建筑的生态环保体现在医院建筑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外部环境的生态环保要通过优质的景观设计来体现,包含雨水回收,透水地面,绿化的微灌、喷灌等节能技术来实现;内部生态环保要打造优质的室内环境品质,通过智能通风系统、节能空调系统、节能照明系统、环保材料和环保涂料等节能技术及产品的综合运用,达到优良的室内空气品质,营造舒适的声、光、热环境,使室内的“微环境”实现生态环保。绿色建筑的生态效果,就是要尽可能利用自然环境与相关因子(如阳光、空气、降雨量等),辅助各种节能技术和措施,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降低能耗,避免各种不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环境因素,实现建筑内部“微环境”和外部“大环境”的生态环保。
三、如何运行管理好绿色医院
绿色医院的建设和良好的运行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具备了各种条件的基础以后,运行管理显得更加关键,绿色运行管理要本着低成本、高效益,低投入、高产出,低排放、高效能,充分保障医疗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成本核算管理系统
充分发挥能耗分项计量系统的作用,实现各科室的成本核算,制订科学合理的各种节能运行管理制度和措施,有效利用资源,不断降低运行成本,促进高效低耗运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费用合理的医疗服务,从而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好成本核算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核算系统,达到全过程、全要素,能适时、可视、可控、准确地反映医院的物流、财流、信息流的运行状况。其“全过程”就是要使成本核算流程包含医院运行中所有的收入、成本数据发生的起始点、中间阶段及终止点的整个生命周期。“全要素”就是要达到成本核算的对象应包括医院运行中所有的收入、成本构成单元,范围涵盖面最大化。“实时”就是应做到数据统计、传输、展现的及时性。“可视”就是成本核算的过程、结果都可以在系统终端按权限进行查询浏览,实行信息导航。“可控”即应通过成本核算系统,达到对医院经济运行的流程、走向进行调控,小到对每一个核算单元及收入、成本数据发生点,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准确”即指所产生的数据由人为统计报送改为系统自动采集,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二)加强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析,提升绿色医院运营管理水平
通过成本核算报表、经营分析评价指标所反映的成本信息得出的分析报告,以及提出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成本的合理化建议,帮助医院管理者了解医院整体运营情况,做出相应决策,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成本分析的意义是通过分析成本揭示成本消耗的现状,认识成本变动规律,寻求成本控制途径,努力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使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建设绿色医院,能使医院的运营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也为广大的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安全、舒适、健康、高性能的人居环境,有助于提高医院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成为吸引患者的重要手段,更加符合国家政策和现代医院发展趋势。 (编辑 刘鲁)
参考文献
[1]GB/T50378-2006.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2006
老夫妇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了几个女儿,儿女们一听就觉着不对劲儿!医疗器械公司怎么能组织老人们出游?为何没有签订旅游合同?没有交付团款就可以出行旅游的事儿太不靠谱了。于是,老人的闺女一方面向北京市旅游委反映,一方面带父母去找那家医疗器械公司理论退货事宜。
北京市旅游委接到此投诉后,立即进行情况调查核实。原来是这家医疗器械公司通过某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代表40余名顾客与北京某家正规旅行社签订了“广西巴马双飞六日”旅游合同,团费为每人4000余元,医疗器械公司从顾客购买医疗产品的费用中支付团费。现在,游客方提出不参加这一赠送旅游,但旅行社已经购买了出行的往返机票,按照旅游合同约定和相应的旅游法规,出行前7天之内已经发生的实际费用,应该由旅游者承担这一损失。
北京市旅游委意见:请旅行社妥善处理这一个案,退还游客团费。同时,鉴于该团在旅行社业务操作上符合规定程序,在实际旅游途中,一定特别要注重服务质量,由于有部分老年人参加此次旅游,建议加派随团医生,以防发生意外情况。当旅行社了解了这一真实情况后,决定全额退还两位老人的旅游团款,并表示坚决按照要求做好后续的服务工作。
游客家属找到医疗器械公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商退还医疗器械“理疗床”时,得到的答复是:由于顾客试用了三个月理疗床,需要扣除试用费、折旧费、交通运输费等共计近1.5万元。面对如此窘境,顾客无奈,只有买下理疗床方才划算一些。最终,经过反复协商,理疗床1.9万元,顾客已支付1.2万元,还应支付医疗器械公司7000元,抵扣“赠送”的旅游费3000元,游客再行支付4000元,此事了结。
启迪与教训
近赡辏旅游市场上经常发生某医疗器械公司销售器械赠送旅游、某保险公司回馈老客户赠送旅游、某保健品公司销售保健品赠送旅游、某文化传播公司进行文化传播专题采风赠送旅游、某汽车销售商购买家庭轿车赠送旅游、“驴友会”、“聚友圈”以及“分时度假”、预售旅游券等销售形式忽悠、蒙骗顾客参加他们组织的非法旅游活动。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近些年来,通过制定和实施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明确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自主创新为战略基点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全面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新型内蒙古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经过多年努力,我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使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一些特色优势产业的技术和工艺达到了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这些创新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必将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科技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缺乏、研发投入不足、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制约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还需要结合《意见》的贯彻落实,充分把握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将科技置于优先位置,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组织实施重大专项,打造创新平台和载体,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不断拓展科技合作渠道,优化科技发展环境,依靠科技创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一、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重大科技项目是发展高科技、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抓手,也是多学科融合、相关技术集成的最终载体。“十二五”期间,要聚集一批重大项目,突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优势支柱产业和服务业,加快发展民生科技和民生科技产业。一是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根据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举全区之力,借全国之力,分期分批分层次实施一批自治区级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并以此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节能环保、新材料、煤清洁利用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能源、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二是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优势支柱产业和服务业。在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特色领域安排一批重大项目,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优势支柱产业,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在服务业领域加快用先进的信息集成技术改造提升步伐,重点支持现代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医疗服务、数字教育、电子政务等方面的信息高科技产品开发。三是大力发展民生科技。以技术进步促进重大疾病防治,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医疗、医药供给水平;开发绿色食品,扩大绿色健康产业规模;发展方便日常起居的电子产品和家庭智能化控制系统,拓宽消费需求选择。恢复脆弱的生态系统,开展区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积极开展环境治理研究,促进生活环境改善。构建公共安全科技体系,提高和谐社会运行质量。
二、建设提升一批产业化园区和基地。创新平台和载体是聚集科技资源、创造和转化科技成果、培育科技人才的重要保障。要配合我区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规划,促进创新要素的地域集中和科技产业形态的空间优化。一是依托内蒙古金山开发区及内蒙古科技城的现有基础和产业技术优势,建设以生物技术、新能源、干细胞研发应用为主要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变自治区首府城市没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现状。二是立足京蒙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异地孵化核心优势,建立“树状结构异地孵化模式”和“创投+孵化+产业化”的运作机制,植根中关村开拓异地孵化事业,转移先进技术,输送高端人才,形成向自治区腹地辐射高科技要素的异地触角。三是以国内一流水平的家畜繁育技术研发中心为支撑,建设国家级畜牧业高新技术园区。同时,建设包头国家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鄂尔多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赤峰生物质能高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基地。四是依托相关企业,将具有研发优势和地区特色的煤炭地下气化、钍基核电燃料元件、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城市垃圾处理等工程技术中心培育成国家级工程中心。同时,对目前分布在全区的近百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近50个科技园区、基地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其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五是以干细胞、管道运输、水源空气热泵等国家重大项目的研发平台和人才力量为骨干,采取政府组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为组建内蒙古科学院创造条件。
三、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用创新体系。目前我区企业创新能力薄弱,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要下大力气增强企业两大能力:一是资源配置能力。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利用区内外广大高校院所的技术、成果、项目、人才等资源,做到“不求所在,但求所用”。通过组建一批产学研用技术创新联盟,加快优质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实现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以此探索集聚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的有效途径。二是内在研发能力。有关部门要根据企业不同规模和需求,加强分类指导,积极推动企业研发能力建设。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以开展前瞻性、原创性研究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为目标建立高水平研究机构。同时,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和优势产业需求,以产学研用合作方式,推进大中型骨干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要在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集中的高新园区、特色产业化基地建设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新兴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为科技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高层次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缺乏形成了我区科技发展的人才障碍。要以“草原英才”工程科技子工程为引擎,依托自治区重点工程、科技重大项目、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高新技术园区,着力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平台。实施自治区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遴选和定向培养若干名院士后备人才,引进、选拔和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建设内蒙古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数据库;依托京蒙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立内蒙古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服务中心。采取引导建设、联合建设、冠名建设、异地建设等形式,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领衔建设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五、加强政府引导性投入,努力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科技投入是战略性投资。加快科技发展,必须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全社会投入为支撑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一是确保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二是确保社会多元化资金投入的大幅度增长。要加快探索新的符合科技创新活动、有效满足创新需求的科技融资机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探索有偿使用、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多种投入形式。三是积极落实金融支持政策,引导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拓宽创投资金融资渠道,开展科技保险试点,探索知识产权质押借款。加快内蒙古科技银行的组建运行。成立内蒙古科技控股公司,重点支持企业开展新兴产业研发。四是确保企业主体性资金投入的持续增长。要制定实施相关财税扶持政策,激励、引导大中型企业加大对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研发的投入。
1.1新技术有助于药物研发
传统慢性病新药临床研究时间长、费用高、风险大。基于转化医学模式的“多向药理学”(polyphar-macology)与“网络生物学”(networkbiology)等新理论、新技术,为疾病成因通路上的低丰度、瞬时、弱亲和力的节点靶标(nodalproteins)的富集与同步化研究及其功能确证,提供了极大的可能。个体化预防、诊断、治疗方案的医疗模式,成为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发展的方向,有助于针对性地探索药物疗效判断、疾病疗效评估、康复预后展望的分子标志物,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由于强调临床工作者参与新药研发,临床实验成功率提高,研发成本降低,研发周期缩短,个体化治疗将催生新兴产业。
1.2干细胞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
干细胞技术是再生医学的核心。干细胞及其衍生组织、器官可以应用于临床,形成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或“药物”。从事干细胞研究的国家,已批复一批具有特定适应证的干细胞产品用于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干细胞涉及人类胚胎等敏感问题,其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等尚未获得确证。人体组织细胞来源渠道的合理、合法,以及生殖技术领域直接面临的道德与伦理冲击,使之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探索。
1.3疾病相关基因分子研究及临床应用
通过生物标志物测定判断机体生物学状态或疾病进程,有助于疾病的鉴别、早期诊断及预防,有助于疾病的治疗以及不良反应监控。在疾病的预测、诊断与治疗评估、个体化治疗方面具有广泛前景。但临床方案的监管审批、起始场所、志愿者募集、临床数据库建立与维护等相关分子基因领域的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准入管理,需要科研伦理介入评估。现阶段,强调上述三方面的分子和细胞水平的医学转化,已经积累了30年的基础和临床探索,将直接改善医疗和促进健康,更具竞争力和现实意义。随着移动技术和产品的升级,医学直面个性化、跨地域的大数据最优化方案,新技术的更新促使制药企业不断随之进步。
2转化医学直面诊疗健康服务
中国医学卫生事业在过去30年改革开放中,提升了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夯实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卫生科技管理中的现代医学理念,为科技型新创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原动力。综观国际转化医学发展的热点,我国整体实力并未处于劣势,同一起跑线上的中国生命科学界,直面历史契机,通过各层面的整合、协调与管理,完全可以创新“中国模式”。
2.1政府直接主导健康卫生事业
诺贝尔奖得主诺斯教授指出“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具有相似性,同样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源泉;技术设定了经济发展可能达到高度的上限,但它实际上能达到多少,则由制度决定;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必须与政府创造良好创新环境和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制度相结合”。此说与我国创新型国家学说不谋而合。政府主导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统一管理基础研究,参与投资大、风险大、跨学科、综合性技术及公共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和执法,建立和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对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给予税收优惠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建立了60个转化研究中心以及国立转化医学推进中心(NationalCenterforAdvancingTranslationalSciences,NCATS),投入制药公司既没意愿,也无资源实施的临床研究工作,促使潜在商业项目走出象牙塔,实现产业化。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对科技产业强调市场调节,在“市场失灵”关口及时补位,依托强有力的经济与科技法律、法规,培育科技进步的大环境。与过去在文化体育上的国家投入体制相比,政府在现今涉及健康民生的生物医学变革中应担当重任。政府作为总体规划者从国家层面组织专家设计、论证发展蓝图,确立近、中、长期发展规划,对重大疾病和医学科研项目,制订战略并成立协调部门,提供发展资助基金,如国家与地方自然科学基金、产学研专项研究基金、成果转化奖励计划和各级科技发展基金等。通过财政专项预算,加大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矫正引导“市场失灵”。转化医学内涵跨度大,政府要承担卫生战略规划中的“托底”功能。我国科技发展资源的实质投入,与目前公众对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出期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实质是科研成果转化链上存在管理缺陷和环节缺失。国外职业专利买家因此乘虚而入,热衷于购买国内“点子”而非已形成的专利。笔者认为,转化医学的关键应是“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重构”,由卫生行政部门、医学高等校院所、医院的管理者和生物医药产业经营者提供“黏合剂”和“油”。比如,研究资金要长期投入,不仅鼓励争取纵向、横向科研经费和单位自筹资金,也鼓励专业技术服务收益、技术转让收益、专利收益以及社会捐款等全方位集合资金、人力和设备的日常运营。多部门、多学科的交叉合作中,引领创新思想碰撞是关键。政府设立转化医学人才培训中心、建立人员流动机制、组建联合科技攻关团队、指导高校博士培养体系改革、促进专科人才过渡到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重要手段。我国科研人员信息辅助管理系统和信用评估动态跟踪系统,保存了历年科研经历和诚信档案,据此选择专家可有效降低风险成本。通过科研成果转化配套优惠财税政策,疏导有利临床科研的医患关系,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在“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思路中协调主观能动性和执行力,强调团队协同力。由此建立的学科梯队在人员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上配备合理,提供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和学科技术骨干参加继续教育的学术自由和创新空间,将个人学术兴趣向学科建设方向引导。鼓励学科带头人以战略科学家为奋斗目标,拓宽学术视野,把握学科前沿,始终走在发展前端。政府作为转化医学环境的构建者,要协调利益、化解矛盾,修正“大包大揽”的治理方式。调动社会组织、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如全国性专业学术团体、志愿者组织、慈善基金及科技中介机构协助政令执行、弥补政府管理缺位,发挥实际操作作用。政府除了立法与规划,同时也是转化医学规范的监督者,营造有利投资的法治和人文环境,维护医学信息标准及汇集,保障数据信息的对接共享和国际认可,在国际合作项目中掌握规则和话语权,增强全球科研竞争力。以国际学术交流为契机,借力他山之石,在消化吸收新技术、新理论中实现二次创新。依托国际知名同行组成的学术评审委员会,使人才、项目及成果的评议具备国际水准。
2.2学科管理面临现实挑战
由于交叉学科众多,转化医学研究机构需翻越传统壁垒。“孵化器”形式有利人员、技术、方法、信息、设备、管理的整合。《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强调“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型体制,即围绕产业链系统部署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大学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整合、开放和共享各类科技资源,设立区域共性技术创新平台、试验平台、面向产业集群的科技服务集成平台等,面向社会开放运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精尖仪器设备为生命科学研究节约了时间和精力,政府统一购置高端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信息库(包括大样本病例收集、随访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学科间、医院与合作单位间的专业科研网络及其信息技术,加速研究渗透和深度应用,催化智能、融合和普适为特征的新一轮变革。上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不仅有利遵守国家规范性标准,也有益于扶持民营、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担当公益性的专业孵化器角色,据此培育和聚集研发与管理人才,又能提供自主创新成果及专业性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技术咨询,循环往复,促进市场和科研的结合,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及时调整传统学科建设中的象牙塔情结,在学科管理中融合国家行业标准制订、规划指南,体现时效性和灵活性,开阔思路,催生创新增长点、新理念和新设想,学科大类、一级学科及二级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引进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助推自主研发创新能力。
参考美国NIH对转化医学研究T1、T2和T3阶段的划分,科研战略措施与自身资源紧密结合,深入研发全新或改良医疗产品、开展循证研究获得最佳诊疗方案,促进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3个不同阶段,集中多方优势,针对特定疾病,开展项目攻关。学科发展定位布局超前,建设目标细化,即阶段任务和实施计划体现系统性、综合性、开放性及可操作性,保障学科建设目标顺利达成。在此过程中,创新文化、诚信环境、尊重知识、宽容失败都是不可忽视的文化内涵。将基本绩效管理与时代要求和国际水平对接,为个人、团队设立清晰的工作标杆作为激励,在医院科技发展的战略性变迁中,实现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和成就感。横向上可衔接高校、研究院所、医院、社区医疗中心、科技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社会学术团体,与产业、企业和科技中介等合作共建的责、权、利共同体,建立长效、互信、互助机制。纵向上从基因、分子、细胞、动物水平,再到药物临床试验Ⅰ~Ⅳ期,直至延续临床循证研究、社区推广和政策咨询研究等。作为庞大的系统工程,转化医学研究对海量医学信息数据的“破译”、对规模化生物样本库的“活用”,获得外部优势资源并融合利用,发挥嵌合体的作用。打通基础医学、临床应用和公共卫生的固有屏障,由此形成创新研发的良性循环,提高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例如,根据死因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等基础工作,梳理出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及高疾病负担的民众健康问题,结合国民经济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和风险基准评估,做出转化医学研究规划等。“十一五”期间启动的传染病防治重大科技专项和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就是典型的转化医学规划案例。
3伦理调适护航转化医学
转化医学研究以人为对象,带有实验性和不确定性,不可避免地对人体存在一定程度的伤害和潜在危险。过去半个世纪,由于缺乏对此问题的客观认识,干扰了技术发展的临床应用,或者干脆中断了技术的研发,在人工授精和优生优育技术发展中尤为突出,宗教与社会等形而上的因素,影响了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对生命、人权、人本的敬畏是社会文明法则与国家政治伦理的体现,1974年贝尔蒙报告(BelmontReport)确立了进行人体实验的科研基本伦理原则———尊重个人、善行及公平等。报告阐述了科研和行医的区别,强调当科研是用来评价一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时,科研和行医是并存的,但该行为须以保护受试的人体对象而接受评审。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ouncilfor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sofMedicalSciences,CIOMS)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联合修订的《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规范了各国的人体生物医学研究政策,根据各地情况应用伦理标准并确立和完善伦理审查机制,这一指南成为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准则。《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在第18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被采用修订,当科学的利益与人的利益产生矛盾时,要以人的利益居先,其主要包括“知情同意”及“有利无伤”两项原则。2000年,中国卫生部成立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依据《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和《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负责重大医学伦理问题的咨询和审查,但这些法规仍存在操作上的不完善。以风行一时的干细胞研究为例,我国只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与《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且比较宽泛,并没有规定从事干细胞研究的机构需要进行审批获得许可证,也没有规定相关人员所需具备的资质,更没有要求从事干细胞研究的机构,对胚胎来源、干细胞株系建立、克隆胚胎或杂合体和嵌合体如何形成和毁掉等细节进行备案,缺乏有效管理。
我国成体干细胞临床试用超越临床试验阶段,出现了一系列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卫生部2009年颁发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对干细胞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规范,也有待细化,其原则是基础研究要宽松,临床试验要规范,医疗准入要严格。当前,医学伦理监管不善主要表现在伦理审查质量参差不齐,难以真正实现对研究项目的约束,医学研究者对生命伦理学不伤害原则的了解,正确率为78.33%;对生命伦理学基本范畴的审慎认识,正确率只有61.67%;在生命伦理的基本权利选择中,选择医生权利的占到51.67%,大大超过选择患者权利的41.67%。研究对象从了解知情同意书内容到签署知情同意书用时不足1日,难以深思熟虑。由于自身认识不足,目前我国医学伦理的进步,部分来自外界倒逼,如投递论文因缺少伦理审查程序,而遭遇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质疑和拒绝。生命科技回答能够做什么,伦理维护解决可以做什么。除了医学界通常思考的医生与患者、研究者与志愿者之间的伦理关系,快速发展的技术进步为生命科学提出了科学伦理的要求。学者对科研方向和研究项目的选择,符合当下伦理或者违背社会伦理,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例如,克隆技术带来了疾病相关基因的细胞研究模型和实验动物模型,受益良多。但是现阶段没有国家政府与主流组织公开支持人体克隆。尽管无数的科幻小说和电影特技已经不断演示冲击大众传统认知的新技术,但在影响到每个个体的产业化决策中,如转基因粮食,社会共识同样面临最大的科学伦理障碍,而不是技术障碍。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