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档案知识管理

档案知识管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14 11:23: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档案知识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档案知识管理

第1篇

1 知识管理下档案知识竞争不断加剧

学者覃兆刿从“双元价值”的角度分析,认为档案价值分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两部分。前者作为一种行为方式,人类的初衷在于它的结构形式所赋予的功能被称为工具价值;后者作为记录或者文献归属的实体,其内容的价值被称为信息价值。工具价值是一种普遍意义的价值,而信息价值是一种个性价值;工具价值是档案的社会属性,信息价值是档案的自然属性。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Galbraith,1969)提出知识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的概念,到了20世纪90年代,管理学界出现了知识管理的提法,在知识管理时代里,档案的工具价值由于技术和理论的发展更加彰显,档案的信息价值也得以更加重视。对档案界一个最意味深长的意义在于:档案知识竞争性加剧,知识共享成为时代追求。

1.1 知识管理下技术和理论的发展更加突出了档案的工具价值。第一,技术发展拓展了档案的处理空间。档案电子化之前,对档案的处理主要是对实物档案的存储,由于实物档案本身重量大,搬运、移挪都很不方便,因此,一些重要的档案都是重保存轻利用。而且即使被利用,开发程度也很低,仅限于复印和翻印。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知识存储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处理设备的普及极大地释放了档案管理的空间,档案的生命周期得到大幅度延伸。电子化的存储方式重新赋予了档案管理新的职能,正如在第十五届国际档案大会上达成的共识一样:档案机构应该在管理和知识中定位,在观念更新和技术革新中起到有意义的带头作用。第二,知识管理理念有助于实现档案知识的共享。知识管理强调学习、共享和组织文化,是通过吸纳组织有效信息和对信息的再开发来实现组织的知识塑造,以达成组织运转更有效的目的。档案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自有的公共性决定了档案知识的共享性,特别是档案电子化的普及为知识积累和知识共享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加速了档案知识共享的进程。

1.2 知识管理背景下档案信息价值被更加充分认可。第一,档案知识属性发生改变:由文献走向答案。知识经济时代以前,档案学界普遍认为档案是“知识存贮的一种载体”,并且也已认识到“贮存和传播知识的档案财富,无愧为人类社会进行精神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的一种智力资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甚至被认为是“唯一有意义的资源”。档案知识管理不但要为用户提供相关的文献资料,更重要的是要为用户千方百计地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知识)。正如丽贝卡?巴克利所说:“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文献,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答案。 毫无疑问,关注知识服务,是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应该探讨的问题,它将是档案专业职能定位的新起点。”第二,电子文档的普及扩大了档案的内涵。电子文档的出现使文件与档案之间的区别极大缩小,客观上使得档案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大,由此也促发了档案界和社会对档案知识属性和知识价值的新思考。英国知识管理大师安妮?布鲁金在《企业记忆――知识管理战略》一书中指出,档案资源在知识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以及知识管理为档案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能否从档案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和资源已经成为是否具备较高学习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标志,档案不再是堆积在一起的泛黄的故纸,而是闪耀着智慧的资源库。

可以说,在知识管理背景下,档案的使用日益便利和充分,技术发展拓宽了档案的使用空间,而知识管理理论的不断推进使档案知识共享深入人心。正是由于充分认识到档案价值,更多人想从档案中找到想要的问题答案,档案管理者才需要不断供给更加优质的档案知识资源。一旦这种供给跟不上社会的需求,将会陷入一种竞争性索取的状态,这种状态又将放大档案知识的价值,引发更加严重的索取。

2 竞争的本质

从档案“双元价值”的角度分析知识管理时代下的档案价值,档案的工具价值也即档案的社会属性属于档案利用的向度,反映了人们对档案开发利用的程度;而档案的自然属性却反映了知识的本初价值。档案在起源上来说是人类对凭证信息的合目的的控制,这里的“控制”,强调了档案从根本上是一种功能,人们可以借以维护凭证信息的证据力,其表现为有利于显示其凭证价值的资源组织、价值鉴定、保管和利用;“合目的”强调了人类借助档案功能的心理需求以及管理技术上的主观能动性,其表现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凭证信息”则是对通常定义中“原始记录”或“原生性”的拓展。

所以,档案的工具价值是档案属性的根本,而在知识管理时代下,我们需要更加放大档案的工具价值,更加充分地开发档案使用价值,这样才会符合档案的时代定位,才能在基于知识竞争的语境下获得更多的知识。而依据对目前存在的档案竞争性问题的分析,显然,我们对档案知识的开发还未到位,档案知识供给并不能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故此,我们可以说,对档案知识的竞争性索取,其实质是:档案部门对档案的开发并没有跟得上社会需求,档案知识供给短缺,导致无法实现档案知识共享。

3 缓解竞争,实现档案知识共享的建议

供给和需求是资源的必然逻辑,尤其是当知识成为资本后,对知识的追逐更加强劲。在知识管理背景下,档案使用者或大众需要更多的档案知识,同时日新月异的信息处理技术也便利了档案管理者对档案的开发,可以说,扩大档案知识供给顺应时势,而我们要做到的就是顺势而为。

对于档案知识开发而言,在知识管理时代下,档案管理者们更需要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紧跟时代要求,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开发本领,拓宽视野,最大限度开发档案价值,更充足供给档案信息价值,以进一步实现档案知识的共享。

3.1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契合社会需要。知识管理以前的档案管理重点工作是保管档案,知识管理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则是更快地从纷繁复杂的档案中开发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并加以利用和共享。档案管理人员已经转化为知识的提供者和筛选者,成为组织中不可缺少的知识管理者、学习资源提供者。而档案的共享趋势使档案管理者由幕后站到台前,由保管信息到开发信息,这些变化促使档案管理者掌握更多的知识,不仅具备档案专业知识技能,更要掌握档案机构的历史沿革、发展趋势、管理流程、未来动向以及其他组织的发展动态。在对档案的筛选利用中还要求理解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政府的政策意向和本组织运行发展的关联性,这已经使得档案管理人员成为一个具备发展战略眼光、管理学知识、经济学知识、计算机信息技术、档案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和社会需求的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相契合。

第2篇

[论文提要]探讨知识管理与档案信息管理的关系,研究二者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正在全面朝着知识时代迈进,知识作为一种具有无限挖掘潜在价值的宝贵资源,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档案是一种蕴含着大量知识的文献,这已经成为包括档案界在内的整个文献界比较普遍的共识,并且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处于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的浪潮中,档案工作者必须对知识管理理论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将这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融入自己的工作领域,在知识经济时代提升自身工作的价值,为社会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一、档案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融合的必要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档案信息管理提供了一次新的发展契机,互联网以它独有的魅力展现了一个动态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非线性的、动态性的、过程性的、互补性的世界。它改变了静止的、僵化不变的信息存在方式,代之以动态的、多方位、多层次的信息集散地。人们在这样的背景中无法被动的接受,只能是在“激活”这些“背景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新见解。档案人员在这样的信息网络环境中,为适应知识管理的需要,必须率先实现由静态的保管信息状态到成为动态知识元的过渡,即实现档案信息知识化。

1、知识管理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知识管理”原是基于企业对知识创新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活动或者说是管理体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因素参与经济活动的程度越来越高,在以提高竞争力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中,知识取向愈加明显。在此条件下,建立“知识型”企业和各类“知识型”组织是管理活动的客观需求,并逐步成为社会的共识。就档案信息管理而言,其发展只有融入到知识经济中,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潜在价值,实现全方位效益。知识经济的显著特征在于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将档案信息价值上升到知识层次理应成为档案信息管理活动的首要目标。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使档案载体的多元性、内容的创新性以及管理手段的高效性更为突出,追求高效、优质的服务理念引发了档案信息管理的新思维,档案信息的自动化、网络化管理应运而生,这些环境和机制的转变都是档案信息管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调整与选择。

2、档案工作自身的发展呼唤建构知识资源管理的创新体系

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以档案实体的收集、鉴定、管理、利用等为主,档案信息的流动受到时空的限制,不利于信息的共享与增值。档案信息管理机构低效的运作方式,落后的管理形式,相对呆板的服务机制,封闭式的、各自为政的管理型职能违背了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形态中充分利用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原则,不利于向开放式的知识型档案管理职能转化,档案管理在注重档案实体管理的同时,更加关注档案信息的管理、档案信息的流动及发挥档案信息作为知识资源的作用,侧重于将知识从来源、生产、存储、整理,到流动、传播、交流,直至学习、利用、共享、评估的一系列过程,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作为信息社会众多信息源中最基础的部分,档案信息资源对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科技创新极为重要,其科学管理和有效使用,对科学决策、资源共享、产品开发、提高效率都产生着积极影响。调节档案信息管理行为,逐步建立起与知识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型档案管理体系是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档案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融合的可行性

1、从档案信息属性的角度分析

档案均具有知识属性,这些知识主要是显性知识,档案是知识储存的一种方式,是人类智慧的一种物态结晶。档案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两者有共同的资源基础。档案信息管理工作针对的主要是对文档这种显在知识的管理。

2、从知识管理的现有研究成果分析

知识管理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尽管有些还不是十分成熟。一套成熟的管理理论成立主要应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实践需要,二是有特定的研究对象,三是有一套自己的研究方法。这些基本条件,知识管理都已具备。融合知识管理的思想来指导档案信息管理是有理论支持与技术支持的。

3、从档案信息管理的困境分析

目前,档案管理陷入了一定的困境,这些困境的外在表现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越来越暴露其不足之处,档案资源利用率低,档案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差,档案部门有成为产出低的内耗部门的趋势。为挽救这种困局,有些单位也采取了一些办法,如人员培训、引进管理设备等,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档案信息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开发。现实的困境迫使我们寻找档案信息事业发展的新出路。

4、从二者管理的目标和动机分析

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从总体上来说偏重于“内容信息的开发利用”。内容信息的开发利用则专门指向档案的内容信息,其目的和动机是使档案的内容信息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实现价值。档案信息管理无疑也针对这一方面,即以信息内容的开发为宗旨和方向,为组织的各项工作提供凭证和参考作用。

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管理组织的显在知识,发掘组织的隐含知识,实现隐含知识向显在知识的转化,在组织内实现知识共享,鼓励知识创新,实现知识的增值,从而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档案中蕴藏着大量显性知识,对组织的经营决策、生产管理等都有重要的作用。而且,组织档案中也蕴藏着大量可待开发挖掘的隐含知识。因此,档案信息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开发档案的信息内容,为各项工作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发掘档案中的隐含知识,将这一部分知识转换成显在知识,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从这个角度来说,组织的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具有共同的目的和动机。

知识经济时代,档案信息原有的管理方式已暴露其不足之处,而拥有一套完整理论与管理技术的知识管理无疑为现代化的档案信息管理指明了出路,是对传统档案信息管理的创新。

三、知识管理对档案信息管理的创新

1、知识管理可以完善档案信息管理职能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知识管理对战略、管理模式、业务流程、营销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知识管理的加强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运用,档案信息管理的职能也在发生相应的转变,需要拥有全新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以适应这种需要。其职能的根本转变,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从过去对档案实体的管理转向注重对档案内容即知识的管理,并强化对档案知识的开发利用,实施档案信息管理的智能化服务,实现档案知识资源的共享。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将档案信息管理真正看成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管理的整体要求和规划下完善档案管理职能。职能的转变赋予档案职业更新的内容,同时也带来档案人员角色的转变即从档案实体保管员转变为档案知识管理者、知识提供者及决策咨询者。2、知识管理可以实现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

业务流程再造,是对组织中及组织间的工作流程

与程序进行的分析和再设计,其既是知识管理的要求,也是实现知识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结构将从传统的直线型向扁平式转变,管理的中间层次将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将形成一个由中心的管理者统一领导和指挥的组织。同时,对信息技术高度依赖和应用将产生大量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与传统纸质文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电子文件的管理推动了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对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应依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即把文件档案看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文件连续体。打破过去文件工作与档案工作的界限,实现企业文件档案一体化,在业务流程上进行统一的设计。该流程包括文件从产生、运转、归档、永久保存或销毁的全过程。这种新的业务流程有助于加强文件、档案的知识管理,同时强化了对各项业务管理工作的服务功能,提高了整个文档工作的工作效率。

3、知识管理可以丰富和拓展档案管理技术

知识管理对档案管理技术提出新要求。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组织的生产、经营方式正逐渐走向自动化、智能化,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在组织活动中的应用,导致了大量电子化、数字化文件的出现,这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主要是针对档案的实体化管理,缺乏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所以很难适应知识管理及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但是,信息技术在组织生产、管理中的大量应用,又为档案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转变契机,促使档案管理从传统的实体管理向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挖掘档案中蕴涵知识的方向转变。

所以,我们必须积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开发具有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的档案知识管理系统,推动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知识管理可以强化档案知识智能化服务意识

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知识服务,实现档案知识共享是档案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档案部门与其他部门和外界联系的纽带。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档案管理提供了一次新的发展契机,互联网以它独有的魅力展现了一个动态的世界。档案知识智能化服务可以通过建设知识仓库,提供知识导航,知识咨询等方式实现。在日益发展的网络环境下,这种服务的方式将更容易实现,在内部,可以通过构建内部网来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共享。内部网是建立在网络互联的基础上,实现将内部原本各自封闭的信息孤岛互相连接起来,从而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共享的目的。对于外部的知识传递,可以构建相应的外部网,实现和用户、市场的知识交流。内部网的用户可以直接访问此系统,而外部网和万维网的用户则可以通过档案管理机构的主页或者链接的站点,直接链接到知识服务子系统,从而获得有效的档案知识服务。

五、知识管理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第3篇

(一)档案管理过程的阶段性。

我国的档案管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档案室阶段和档案馆阶段。不同阶段的档案具有不同的意义,且档案的管理对象也不同。在档案室阶段的作用主要是为单位在日常使用中提供参考,体现了一种过渡性质;在档案馆阶段的作用是增加了社会价值,需要永久保存。

(二)档案管理的依附性。

档案是由其形成者在活动过程中所整理出来的,反映了形成者的全部特点及其思想观念,同时也涵盖了与形成者利益相关的数据和事实。档案对形成者的依附性阻碍了档案管理的活动范围,因为它无法像图书资料那样传播或交流。

二、知识管理的特点

(一)知识管理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人类的社会经济形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个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发展的阶段,一个是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发展的阶段。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形成了信息烟雾,最终导致人们慢慢迷失在烟雾中。为了解决信息量过大所造成的管理和决策的低效率,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信息流的管理不能单纯地依靠对“信息流”的控制和管理上,而应当将信息载体、信息系统以及各种信息网络纳入知识管理体系,从而有效地选出对社会有用的信息。

(二)知识管理的超越性。

不可否认,知识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延伸和拓展。由于时代经济的发展和应用管理的需要,知识管理从信息资源管理中脱颖而出,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管理领域。知识管理不仅包含了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以知识管理为前提,巧妙地将知识管理和人的管理融为一体,强调以人为本,特别注重对人的智力开发,挖掘人类的潜能,并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三、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相同之处

档案管理的工作在于多社会各层的信息进行收集、归纳和总结,包括学术信息、政府信息、媒体信息等等。对于企业来说,通过观察和沟通可以了解企业员工的工作特点和行为方面的隐性信息,通过媒体信息可以了解竞争对手的隐性信息。所以,档案管理信息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帮助企业抢占市场,提高市场份额。知识管理是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基础上,达到共享或者共同发展的目的。知识管理的观念是把知识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不仅强调主观能动性,还强调创新思维,这点与档案管理比较类似。知识管理可以感知市场变化情况,了解竞争对手的隐性信息,获取信息后整理归类。虽然档案管理的时间早于知识管理,但是在档案管理中处处体现了知识管理的特征,两者相辅相成,促进了企业的良性竞争。信息知识是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共同的研究对象,档案管理主要针对的管理目标是企业的竞争对手和市场信息,经过工作人员的加工处理后,这些资源信息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都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两者相互作用不仅可以减轻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有效结合将管理人员从信息的海洋中解救了出来,此外,也促进了彼此的共同发展。

四、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具有良性互动作用

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间互相借鉴管理中的经验和方法,制定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战略,使档案管理的工作由物质经济转向知识经济,从而推动了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创新。知识管理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运用知识进行管理。档案中包含了经营管理、科学研究以及生产建设方面的实践知识,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参考价值,此外,它还为经营决策这提供了可靠的现实依据。但是,如果档案中积累的知识没有被管理者开发利用,那么其价值就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只能说明是潜在价值,而不是现实的。

五、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档案管理;应用策略;发展

引言

知识是人类智慧与实践的结晶,与社会进步有着密切联系,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一些重要的资源信息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可以说掌握知识就是掌握财富,也正是因为如此,本文分析了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因素,为了更好的推动其发展,下面进一步从知识管理角度出发,分析其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的有效应用,也通过分析提高知识管理体系,促进档案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层面。

1.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是随着知识不断地变成一种有价值的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是具有相当大的价值的,它能够决定企业竞争的成败,谁拥有知识,谁就能够获得企业竞争的胜利。在知识经济时代,不仅是否拥有知识决定竞争的成败,知识拥有的多少,知识更新的速度等都对企业竞争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所以,知识管理就成为了必须。知识管理的目的是将知识作为一项资源,通过对这种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从而获取竞争的优势,促进企业的高效发展。所以说,知识管理是伴随着当今社会发展而演化而来的,将知识作为一项资源而应用于企业发展之中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知识管理的有效利用能够使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地提高,所以应该积极分析知识管理在档案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2.知识管理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2.1转变思想观念,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进步,信息的不断发展,21世纪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想要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首先就需要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只有在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引导下,才能够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在信息时代,就要实现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工作目标,将原本被动的档案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的服务模式,进而通过不断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够不断优化档案管理工作,将档案管理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档案管理中知识管理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档案管理时,不仅需要一些原始知识的信息,还需要将档案中隐藏的一些信息挖掘出来,进而将档案中所存在的价值充分展示出来。所以在档案管理中应该将知识管理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使得档案的信息能够被充分的挖掘和整合,使档案拥有更大的使用价值,能够为社会和大众提供更多的服务。

2.2积极推行学习型档案组织模式

孔子曰:“活到老,学到老”,可见学习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相应的一个组织也是一样,只有通过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完善自己的管理模式,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同时组织想要发展,除了学习还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够不断的向前发展。在现代经济下的档案管理部门,也应该将自己传统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式进行改进,进而适应现代技术的发展。档案部门应该成为一种学习型组织,能够定期组织部门的员工进行培训,针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使得员工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档案部门还应该提高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通过定期开展继续教育,培养员工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进而员工能够在工作的同时不断进步。档案部门还可以针对员工的工作情况制定一个激励制度,激励员工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为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3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管理双管齐下

档案管理工作中应该将人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激励政策;还要将技术创新作为持续发展的目标,只有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够不被时代淘汰,实现档案知识管理。首先,在进行档案管理时,知识管理人员应该与档案管理人员相互合作。知识管理人员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将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更快速的了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进而能够快速的开发档案资源。档案管理的效率被提高的同时也能够保证档案管理的全面性。其次,档案部门的组织领导者应该建立良好的运用激励机制,在部门内部营造一个竞争的氛围。档案管理的员工能够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将自己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档案管理部门的员工综合素质都能够有所提高,进而实现激励机制的目标。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利用对员工的激励制度引导员工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融合,使得员工对这个部门组织有荣誉感。员工能够认识到组织的荣誉也就是自己的荣誉,为了组织的更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进而为组织带来更多的效益。最后,在对档案管理进行知识管理时,应该将一些先进的技术管理进行引入,为知识管理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在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所能够了解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人们对信息的选择条件也变得越来越严格。对于档案管理,如果依靠传统的那种工作方案,将人们所需要的信息从庞大的信息市场中进行挖掘和挑选甄别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仅浪费时间还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对于一些新的技术应该有专人进行学习,了解网络技术发展的情况,进而将更多的知识技术引入档案管理中,使档案管理能够和知识管理充分的融合,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档案信息,促进的社会发展。

结束语

总之,知识管理在新时期具有时代意义,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知识管理等方面的内涵,也要积极的进行融合发展,以知识管理为基础,通过有效的利用知识管理方式,促进档案管理的有效实施,也进一步为人们提供更加有效并且科学的档案管理方法,促进档案管理质量提升,最终为档案管理尽有效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松桦.知识管理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0,26:312.

第5篇

【关键词】医院管理;知识管理;档案管理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管理也随之产生,它是通过日积月累的时间来增加相关的经验,有利于企业在做出不偏离中心的决策,它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在市场发展的同时更能有利融入进去适应其自身发展需要,对个人以及企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是一个复杂的项目,因为其包括大量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信息管理等,在这种管理当中离不开内部之间的交流,尤其是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将知识管理应用到档案管理过程中,可以对信息进行快速的搜索,并且将信息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使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得以提高。

一、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

就现在来讲,在医院的档案管理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很多医院在档案管理时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模式,但是在传统的模式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包括在获取信息方面速度很慢,在员工交流方面障碍多,内部交流之间不够团结等,这些问题都会引起医院工作效率下降,而且在个人的信息方面不够完善,例如在病症的治疗方面,某些患者想要通过查询医护人员,想要知道主治医生有哪些,这时这些医院里边将会出现大量问题,如有些医院还不知道医生当值与不当值的名单,让患者等待时间长的问题。由于其内部缺乏交流,医生的进步很小,因此医院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不利于医院快速的进步发展。

二、医院档案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更好呈现医院档案管理中的知识。

医院的档案包括很多的方面,其产生于医院各种各样的实践中,包括医院学术之间的交流,医院的病历,科研成果,每天的经营活动等,是医院内部之间的一项真实的日常记录。在医院的档案中主要有隐性的知识与显性的知识这两种知识。其中隐性知识主要是指档案所处的社会与时代背景以及一些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的一些信息等;显性知识主要是指一些实在可见的东西,如视频、声频、书籍、杂志等。然而知识管理可以使医院档案管理里边的一些隐性知识进行显性的转化,使显性的知识得到更好的挖掘,从而更好地将其利用,这样对于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二)有利于完善健全医院档案管理流程。

大多数的医院因为受到传统的医院管理理念的影响,而对医院的档案管理进行错误的理解,认为档案只是患者用来登记的相关凭证,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严重忽略了档案本身所具有的记录重要科研成果的作用。其作为医院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资源,如果缺乏科学与规范性的管理,医院很难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发展。档案的知识管理主要是对档案内的隐性知识进行挖掘,对各种信息应用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技术进行整理,最终增加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增加其完善程度,从而提高对档案的有效利用率。

三、医院档案管理中优化知识管理应用的措施

(一)转变思想意识。

为了使现代化的知识管理在医院档案管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第一应将传统的档案管理意识进行转变。在现今的医院发展中,有些现代化的知识管理概念也会不自觉渗透到管理模式中,使医院得到了进步与发展,使患者对医院的服务感到更加满意。在进行知识的档案管理时应该坚持以服务为中心,应该将知识的真正价值发挥出来。为此管理人员也应该具备更高的思想意识,尤其是创新意识,能够在以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合理创新,对于原来的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进行消除,不断形成新的知识管理方式,将医院中知识管理模式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从而为医院中的每个人提供更好的、更全的服务,对医院自身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提供契机。

(二)创新档案管理模式。

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实施时缺乏力度,档案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其原因主要受传统的思想意识影响。造成这种现象不断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模式上存在严重的制约性,人们没有正确认识档案的管理工作。并且作为一个医院的附属管理部门,它与医学专业等联系不是很密切,所以,一直以来很少受到医院领导的重视,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所降低。医院没有足够重视对档案管理部门中的人才管理工作,从而使该部门缺乏必要的人才培养方案,使管理人员由于缺乏流动、竞争、激励机制而缺乏必要的创新性。因此在医院的知识管理机制中,应该改变原有的传统管理模式概念,在对医院的总体发展规划上结合现代知识经济背景制定应有的规章制度,并对知识管理中的各种机制进行完善。具体如对员工采取激励的机制,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各项知识的创新能力进行不断的提高,从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有利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完善医院档案管理体制。

梳理医院的优势,对医院的档案管理模式要进行不断的改变。医院的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知识管理人员制度,加大对人员的管理力度,营造出浓厚的知识氛围,对有名的专家、医师建立专门的管理档案。为了使该项工作有效开展,医院应当利用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建立完整的数字管理信息化系统,并对其进行简单的模块设置,主要包括一些规范、主题知识、知识产权、期刊书籍等,将医院的资源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在医院中专家和名师是主要的人力资源,医院应当对其提出的观点、技巧、经验等进行详细的整理,做好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工作,从而促进其他医护人员的不断发展与不断提高。对各种各样的知识进行模块化的整理,能显著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为使用者增加方便快捷的途径,有利于医院当中各部门的资源共享实现。

四、结语

总而言之,知识管理在医院的档案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在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后,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对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对其体制进行不断的改革,对医院的档案管理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在医院的档案管理中,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不断促进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彭淑珍.以知识管理为导向构建医院档案管理体系[J].现代医院,2013,8

[2]李新友,吕庆锋.以知识管理为导向构建医院档案管理体系[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4,43

[3]高毅远.基于知识管理的医院档案管理体系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5,5

[4]王兵.医院档案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应用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5,15

[5]艾绍艳.知识管理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2,5

第6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航空档案;管理视角;研究

前言

知识视角下的档案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方法,对当下的航空档案管理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在知识管理的视角下,航空档案管理存在档案丢失及档案质量差的问题,导致航空档案在我国的航空发展中没有发挥其归类整理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航空档案管理在知识管理视角下存在的问题,总结一些可行管理策略。

1.知识管理视角下航空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

1.1航空档案丢失

由于航空档案没有制定相关的档案项目分类,以至于航空档案项目管理部门对于出借的档案没有进行详细的记录,以至于档案丢失后无法找回。同时,航空档案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管理规划,没有制定详细、完整的科研档案归档计划,造成航空档案部门无法参照档案出借的时间点进行整理及归类。此外,档案管理部门对航空科研项目中使用航空档案的文件材料的归档监督、检查不全面,且科研人员及档案管理人员不重视归档环节,使航空档案丢失或遗漏[1]。

1.2航空档案质量差

航空档案中包含航空产品的设计、研制及制造中具有保存价值的信息,具体可分为航空技术文件、航空图样及航空相应的元数据,但因航空的发展及航空器的结构较为复杂,且航空器的研发周期长,使得航空档案的信息记录出现缺失或差异。同时,因航空图纸设计的档案与航空器实际制造生产中存在差异,使得同一航天器出现不同的档案数据。此外,航空档案需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查阅,由于记录的年代不同,其档案数据格式无法进行统一收录,而计算机中看图格式有UG、CAD、PDF、TIF等格式,在同一格式中往往涉及多个不同的版本,使档案无法正常打开及利用。

2.知识管理视角下航空档案管理的策略

2.1健全航空档案归档管理制度

航空档案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对档案的归档管理,这不仅是保护航空档案知识的责任,更是保障航空档案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航空档案管理部门应依据国家的档案归档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航空档案的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例如,制定实名认证的航空归档管理制度,对使用者及出借者都需做好记录,同时还需记录出借时间及航空归档时间,并在航空归档时要求出借管理人员及航空归档科研人员当面做好核对工作。此外,还需做好管理部门的航空归档考核,对各管理人员的出借的航空档案作出航空归档曲线图,针对管理人员的高效率航空归档可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而违反航空档案管理法规的管理人员予以处罚,以杜绝航空档案不归档或不按时归档的行为,使航空档案的传承得以顺利进行[2]。

2.2建立航空档案系统化管理系统

知识管理视角下的航空档案管理可划分为四个方面的管理系统,如航空档案功能知识库系统管理、航空档案子模块系统、航空档案知识库系统管理、航空档案知识网络管理系统,其两两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需建立航空档案系统化管理系统。例如,航空档案功能知识库系统管理中,各类知识功能模块不是独立的,其可通过多种多样的关系网形成内部知识网络;航空档案子模块系统中的档案知识可划分为不同的子模块,利用这些子模块将航空档案划分为航空知识的采集、分析、存储、开发、共享、服务等,使其便于关联管理;航空档案知识库系统管理中将航空档案的知识库与领导机构、职能部门、基层部门等内部知识进行无缝链接,使航空档案的划分更为精确,让较为重要的航空档案得到有效的保护;航空档案知识网络管理系统是基于庞大的社会知识网络而进行管理,因此航空档案知识网络需与外部相关的知识网络进行关联,如将航空档案供应商知识网络、航空科研知识网络、政府知识网络、专家知识网络等进行关联,从而推动航空设计及制造的发展。

2.3完善航空情报档案服务管理

随着航空视野的发展,民机航空与军机航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促进及制约各航空公司共同发展,对航空科技情报档案的管理越来越重要。目前可建立并完善航空科技情报档案的服务系统,对相应的情报进行搜集与分析研究,提升航空科学技术知识的储备,为各航空公司的科研工作提供有效的科技情报服务。同时,国家科学技术情报发展政策中指出了“加强情报研究可为决策科学化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以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是这一工作的基本方针”,建设科技情报信息化平台,完成情报资料加工、研究成果和情报信息;做好情报研究的成果、情报信息、技术资料等的归档管理工作和情报数据库维护和运行服务成为了航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了开发具有管理、利用、交互与一身的“科技情报服务平台”,可建设与技术体系相适应的科技情报文献资料数据库,为当前和后续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资料,实现情报系统支撑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支撑新品研发工作,最终为实现公司长远战略目标做出相应的贡献。科技情报工作与科研生产密切相关,与科研项目紧密结合,应将科技情报纳入到科研、生产、管理中,使其成为科研生产的导向[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知识管理视角下的航空档案管理目的是利用知识作为航空的核心竞争资源,以推动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在航空档案管理过程中需将知识与档案进行融合,建立以知识管理作为导向,以航空档案管理作为核心的航空知识管理方式,以促进航空事业在新时代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栗莉.民航空管局工程档案制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迷,2017(02):113.

[2]张新娴.协同研制中航空产品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分析[J].科技展望,2016(35):218.

第7篇

范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论体系,它的概念和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SamuelKu-hn)1962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系统阐述的,它指的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的集合。档案知识管理范式是在批判继承原有的档案史料管理范式、档案实体管理范式、档案信息管理范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主流管理范式,是一种社会化了的“范型意识”,与以往的管理范式不同,它以知识服务为核心和最终目的,千方百计地为用户寻求“答案”,满足档案用户多层次、多方式的需求;以整合档案显性知识,挖掘隐性知识,并使之显性化为管理对象,注重档案知识价值的发挥和服务功能的实现;它既重视档案工作者的智力成果,强调保护档案知识权益和分配,又重视成果形成过程的管理和创新,在重塑档案管理思维和文化显化,推动档案自身专业生命和专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档案知识管理范式对高校档案工作的启示

高校档案是高校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基石,是高校重要的知识资源,具有原生性和唯一性。高校档案管理本身就是对学校历史知识的记录和当前知识的管理,既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鉴定、统计等显性知识的管理工作,也包涵对档案资源隐性知识的挖掘、加工和开发利用工作。档案知识管理范式的知识核心向度、“人本”向度、技术的传承创新以及文化显化向度,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深刻的启迪和指导作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唯有树立知识管理理念,融会贯通显性与隐性知识,挖掘隐藏在显性知识背后的隐性知识,使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集成化,知识创新常态化,推进知识“螺旋式”纵深发展,扩大知识共享,重用知识型人才,创建学习复合型档案团队,高校档案事业才会蓬勃发展。

3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

档案知识管理范式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管理范式,它代表了当前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由于社会和高校自身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地方。

3.1档案管理重传统,轻创新

当前,我国高校档案以传统经验管理为主,创新理念比较淡薄。学校领导对档案工作不重视,师生员工的档案意识也较薄弱,档案工作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档案人员管理观念滞后,片面侧重于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统计等传统的“保管”工作,忽略了档案的开发利用,档案管理呈现封闭半封闭状态,不利于新知识的吸取和新技术的引进,高校档案发展进程比较缓慢。

3.2档案服务重形式,轻人本

在档案的服务利用方面,档案人员缺乏主动服务意识,消极被动地等人上门查档,借阅手续复杂,手工查档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档案用户快速阅档的需求;档案的利用囿于纸质案卷,电子文件数量较少,无法满足档案用户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服务对象局限于校内单位和师生员工,社会服务项目较少,档案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足,不利于档案资源共享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3.3档案队伍重使用,轻培养

档案队伍的素质是档案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高校档案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理论水平有待提升。档案人员外出调研学习,参加业务和理论知识培训的机会较少,对档案最前沿的发展动态和档案发展方向了解不多,档案队伍创新能力较弱,急需补充创新能力强、学历层次高,理论知识丰富的档案人才,以及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从事网络数据库、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高技术人才。

4高校档案知识管理范式的研究与实践

档案知识管理范式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调适变化。它“既是一种实践活动,又是一个理论学派”,指引人们在档案管理实践中逐步揭示和确认档案领域潜在价值信念和行为准则,并通过档案学者和档案管理主体之间的互动,探求档案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联系,塑造档案共同体的主体意识,增强档案理论整合度,提高档案管理的现实功能和服务利用功能,确保档案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4.1摒弃滞后的管理理念,树立知识管理理念

高校档案管理应摒弃“重管轻用”的传统管理理念,树立知识管理理念,不仅注重丰富馆藏资源,积累显性知识,而且重视挖掘潜藏的隐性知识,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集成化,知识服务核心化。野中郁次郎精辟地指出,正是由于暗默知识和形式知识之间的相互转换,或者形象地说形成了一种“知识螺旋”运动,新的知识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企业才会获得持续不断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智慧。高校档案要赢得发展的空间,就必须注重知识创新,激发档案人员所蕴藏的暗默知识,重视由暗默知识所引发的知识创造,鼓励个体亲身体验、切身领悟和共享知识活动,通过档案编研、课题研讨、项目合作、会议交流等形式交流工作经验,分享个体技术诀窍,提升团队理论水平,增强创新实践能力,科学整合显性与隐性知识,开发档案知识产品,高校档案工作才会持续健康发展,档案知识服务的最终目的也才能实现。

4.2继承优秀服务传统,创新现代服务机制

我国著名的档案学家吴宝康教授说过:“档案必须利用,通过利用来充分发挥其作用,为社会服务,并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各方面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档案的自身价值。”高校档案是高校最宝贵的资源,只有通过服务利用,实现资源共享,才能发挥它的价值。在知识管理范式“人本”向度的指引下,高校档案人员要转变观念,树立“以档案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传承手工服务方式的基础上,拓展服务利用方式,提供电话、传真、邮寄、网络、预约等多项服务,满足档案用户多形式的利用需求;丰富档案服务内容,增加电子查档、信息审核、出国材料翻译,网上案卷浏览、复印、利用等服务内容;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实现档案人员与用户直接的互动交流,及时收集案卷利用反馈信息,调整完善档案服务机制,为档案用户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扩大档案服务范围,秉承“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开展与校内单位、校外企业、国内外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最先进的服务理念,把握最前沿的档案发展动态,借鉴现代档案开发利用方式,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把档案推向社会,发挥档案的社会价值。

4.3注重技术传承创新,创建学习创新型团队

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高校档案工作要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尊重知识和人才,重用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为人才创造施展才华的舞台和空间,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吸引人才参与档案管理工作,并学习前瞻的管理理念,培养团队和创新意识,注重知识、经验、技术、智慧的传递分享,加快技术创新。注重团队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操作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培训学习,以提升档案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创建业务精、技术高、能力强的学习创新型团队,确保高校档案事业蒸蒸日上。

5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档案工作者 个人知识管理

一、档案工作者个人知识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档案工作者个人知识管理就是指档案工作人员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获取、存储、创新、交流、利用、管理知识,并通过各种服务渠道进行传播,以促进档案人员自身教育知识共享和创新的过程。档案工作者个人知识的类型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理论性知识,主要包括档案专业系统知识和基本信息素养;第二种是实践性知识,主要包括档案管理与服务的实践能力及研究能力、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人格。

档案工作者实施个人知识管理,可以实现显性知识的系统化,能在较短时间内增进其个人经验和知识积累,提高管理服务效能;可以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促进知识的保存和分享,提升知识的应用程度;可以帮助档案工作者自觉进行专业省思,促进其专业成长。

二、档案工作者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

1.获取知识,建立个人知识库

档案工作者个人知识管理的第一步就是根据档案工作的发展目标获取有价值的知识。随着档案工作信息化的需要,个人知识在数量上急剧增多,这就需要构建个人知识仓库去容纳这些知识。

(1)档案工作发展的知识需求分析

知识需求分析是个人知识管理的基础,如果没有个人知识需求分析,那么个人知识管理将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档案工作者在生涯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将会有不同程度的知识、能力与专业技术,并有不同的需求, 档案工作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要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应该采用哪些途径来实现。

(2)提高档案工作者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可以从网上直接获得,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具有较高的信息能力。其中主要包括:检索信息的能力、评价信息的能力、分析信息并转化为个人知识的能力。然后,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校对、提炼,得出对于工作或学习有用的信息,实现数据的增值。

(3)收集信息,获取知识

档案工作者明确了个人需求之后,可以选择合适的途径来获得与档案工作或自身相关的知识。一般来讲, 档案工作者显性知识一般通过讲座或进行自主学习获得,隐性知识是在专业实践中不断生成的,比如个人的实际工作等途径,具有较高的情境适应力。对档案工作者的业务工作具有实质的应用价值,是内在的难以言传的。

(4)组织知识,构建个人知识仓库

当信息转化为个人知识后,积累多了, 档案工作者就要对自己所得到的知识进行管理。在进行知识存储之前,个人要先建立一个符合个人需要的知识系统构架,应至少建立两方面的信息网络:媒体网络和Internet资源网络。媒体网络是一种实时与广度的信息来源,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的需要,将经常用到的媒体信息进行分类鉴别。密切关注主要媒体,让信息的收集成为系统,使主要媒体来源的数据讯息及时到达自己的工作桌前,促进个人知识结构良性发展。Internet是档案工作者学习的重要工具,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提高自己,有效地建立网络资源清单,善用搜索引擎工具,充分利用IE的收藏夹,定期备份信息。

2.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储存

个人知识库建立以后,就可以把分类的知识按目录分批放入知识库中。目前广泛流行的网络日志、博客,就是建立个人知识库可以借鉴的方案。Blog以个人为中心,极具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可以方便进行访问、管理,还可以广泛地进行共享和交流,非常适合档案工作者构建知识仓库。可以将那些暂时不用或来不及进行分类的信息和知识存放在临时目录中。命名的文件名应该尽量简单明了,便于快速而准确的查询。同时,应该注意建立文件的定期更新、备份、删除、交流和共享原则,以文件的形式妥善保存,并在以后的工作和实践中逐步完善和发展。

3.个人知识的应用与共享

(1)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应用知识

知识管理的使用原则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个人知识管理的核心原则。如果只是一味地积累材料,而不去理解、应用、反思,是没有多大价值和效益的。因此,档案工作者有效地管理个人知识的目的,是要更好地应用于业务工作之中,这样才能检验其正确与否。根据知识转化理论,通过知识的实践应用,可以增长个人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有效地促进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完成知识内化。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观察、模仿、体验,一方面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宝贵的隐性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把个人隐性知识传授给别人,从而完成知识的社会化,使所学的知识充分创造价值,让所学的知识成为个人发展的重要能力。

(2)合理利用网络工具,实现个人知识的共享与交流

通过知识的共享和交流, 档案工作者可以吸收更多的显性知识充实到自己的知识库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档案工作者可以把自己的隐性知识表述为显性知识,进行分享,完成知识的外化;通过深层次的交流,个人可以从其他档案工作者那里获得启发,感悟出新知识,增加自己的隐性知识。在档案工作者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可通过Blog和虚拟学习社区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交流并获得收益。

(3)构建个人知识管理的双模型结构

搭建个人知识管理模型有利于档案工作者对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模型,从而更有效地对个人知识进行管理。个人知识管理的模型有两种“信息——知识”模型和“独立模型”。在“信息——知识”模型中,知识的产生是依据“数据——信息——知识”的顺序进行的,知识解决方案处在数据、信息、知识结构的最顶层,将信息综合之后得到知识,反之知识分解为信息。在“独立模型”中,不需要信息层作铺垫就能得到一个知识管理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独立模型”注重创造一个人与人之间直接交流以及分享知识的环境;“而信息——知识”转换模型则注重建立一个人与信息系统之间的联系。如果要获取隐性知识,应选用“独立模型”;如果要获取显性知识,则应选择“信息——知识”转换模型。

参考文献

1.管斌全.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2.甘永成.e-Learning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中国电化教育,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