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德育和教育的关系

德育和教育的关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16 10:40: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德育和教育的关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德育和教育的关系

第1篇

关键词:小学管理;德育教育;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154-01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但是,针对当前小学教育的管理情况而言,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在新课改执行后,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已无法完成适应新课程教学的理要求。所以目前小学的首要任务是完善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及安全管理。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及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小学德育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德育目标抽象。很多学校的教育对于当前社会条件下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认识不充分。特别在教学中重视智力开发、不重视道德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极个别教师认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实际,只是形式化。同时,面对当前社会一些消极的信息影响,认为德育教育作用极有限,未能对德育工作深入分析。

第二,德育内容缺少科学性。社会道德的多元化和学校德育一元化问题产生了矛盾,在社会转型从而,新、旧价值观发生冲突,道德价值选择也在不确定的状态下。但是当前的德育内容缺少科学性,过于死板,而且德育活动也只是停留在文件式、口号式方面,表面热热闹闹,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作用。

2、小学安全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安全管理制度无法起到真正作用。学校管理人员的意识不足,缺少系统管理、危机意识,在管理中对学校安全事故管理只是处在事后的补救阶段,未能对安全事故进行预防。同时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等,如门卫制度、值班传统等未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第二,意识淡薄。一些学校虽然每个学期都会组织安全演练,但很多学生、教师并不重视,未将演练看成实战。

第三,校园周边综合治理不给力。校园安全形势和整体社会治安形势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从根本上分析,当前是经济发展的时代,校园四周的商业气息也越来越重,每到上学、放学的时段,各大学校门口出现庞大的人流群,实际上这些都是不安全的因素。

二、优化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及安全管理对策

虽然目前小学管理工作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处理,例如安全难度大、管理水平不足等。但是,只需要将德育教育运用到小学管理中,再加上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对教师行为进行规范,同时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加大校园的安全管理,提升小学管理水平。

1、改革管理理念

第一,加大德育教育的重视度,将人本管理观运用到小学管理中。传统的小学管理是以工作为核心,主要突出的是制度管理,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且缺少管理的灵活性。因此,在小学教学管理中,要重视德育教育并以人为本,调动起教师的积极、创造和主动性,实现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重视德育教育,把人本管理理念融入到小学管理当中,并且给予教师一定的自力,这样则可有利于激发教师创造性,积极为小学管理提出意见,同时也可让他们更适应小学发展,以此满足小学管理需求,这对于提升小学管理的整体水平非常有利。

第二,推动民主化管理。小学民主化管理说白了就是由所有教师一起行使管理的权力,调动教师工程积极性。学生领导需要多多听取教师的意见,并且增加民主意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且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以及运行机制改革,以此来解决教学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民主的关键在于尊重,推动学校管理民主化就是充分尊重学校的员工,形成民主、融洽管理关系,这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关键,学校内部管理关系好了那教员职工就会积极参加到学校管理工作中,管理效率自然会提升。

2、加强小学安全管理工作

第一,重视校风建设。需要重视校风方面的建议,减少、杜绝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一个学校的校风好与坏,对学生的言行、举止等都有极大影响。良好校园建设可引导学生形成统一、团结的优秀品质。

第二,拟定完善、严格的规章制度。学校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学校的管理现状,拟定完善、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时要求教师和学生去遵守,使其可充分明确哪些行为是需要推崇而哪些行为是需要受到处罚的。通过拟定这些规章与制度可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不良行为所带来的是承担,需要承担不良后果。并且有关管理人员可清楚明白自己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及职责,认真、严谨对待每一项管理方面的工作,在有意外发生时,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要根据自己的职责快速反应,并且对意外单件进行认真、严格的处理,让意外事件发生和处理可对全校的师生、管理人员起到提醒作用。

第三,拟定安全预警系统。学校需要针对安全管理工作要构建相应的安全预警系统,并且对全校的教师与学生定期开展有关安全教育的工作。例如,需要构建起火灾、地震的防御系统,同时也要定期组织大家开展安全、逃生等演练。并且还要采取各种各样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尽量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结语

综上,在小学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德育教育以及安全管理两个方面的内容,在新课程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加大对小学校园安全防御体系的构建,同时重视对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优化教学管理方式,还给学生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覃春柳 .优化班级管理主导德育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 [J].学园 ,2013,(28):149-150.

第2篇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法规;统一;途径

G647

高校教师道德建设和高校普及教育法规是高校建设发展的两个重要内容,它们充分体现了当前高校“德法兼治”的办学理念,是推动高校教育创新、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

以德治校,就是坚定不移的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和育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标准,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认真实施《教育法》和各项教育法律法规中关于加强德育的法规。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先进文化,大力加强高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坚持与时俱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与体现时代精神、开拓创新相结合。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在校园内真正形成和保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氛围和风尚。以德治校,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同时加强德育也是有效的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条件保证,二者是不可分割、有机统一的。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普及教育法规的重要性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现实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新了人们的思想和观念,社会发展从新思想新观念中受益,但是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十分明显,出现了道德滑坡等现象,这些因素都多多少少的渗透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对高校教师队伍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高校教师道德建设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要基础。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不仅要以言立行,更应该言传身教,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不断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带动学生,使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灵上得到全面发展。

高校教师道德建设是形成良好精神文明氛围的重要保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教师是学校办学的根本保证。政府和社会一直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因此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必须加强师德建设,使得广大教师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风气。

2.高校普通教育法规的重要性

普及教育法规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展的有力保障。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手段,约束着教师队伍的言行举止,以一种威信力来告诉教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说、什么不能说。通过普及教育法规,杜绝不良风气的腐化侵蚀,维护校园的民主法治、清正廉洁和安定和谐。

普及教育法规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类型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的社会化、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综合化,高校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法律作为保障和后盾。高校依据法律规定,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路线来制定高校发展的目标,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方向[1]。

二、教师道德建设与普及教育法规的辩证统一关系

1.教师道德建设与普及教育法规相结合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师德建设与普及教育法规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高校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的关系上。高校要建设好和谐校园,必须依靠法律法规来调整和解决高校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矛盾,又得借助道德力量去倡导以德服人。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互结合,是促进高校稳定和谐的有力保障。

教师道德建设与普及教育法规是高校进行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的基础和关键。二者统一于完成办学根本任务、实施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的具体活动与实践中,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

以德治校,开展教师道德建设,弘扬正风正气,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德治”同“法治”一样,也是生动具体、实实在在的,体现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在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在实施德育和开展思想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如果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没有纪律的约束,没有严格执法执纪和对违章者的惩戒,思想道德建设就成了空中楼阁,德育工作就不会令人信服,收不到实际功效。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实行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在正确认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关系基础上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通过改革创新促进发展进步,这是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与时俱进的一个具体表现[2]。

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结合是高校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针的具体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作为我国当前的治国策略,已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各个部门。建立一个道德健全、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法治国家是我国长期以来的目标。高校的责任就是为社、为国家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守法公民,从而不断推进社会向前发展。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结合是我国高校改革的现实要求。由于目前我国高校法制不健全、管理手段单一,高校建设中出现了不少矛盾。要解决高校建设中出现的矛盾,既要依靠教师队伍道德素质的自我调节和约束,又要运用法律手段加以管制和保障[3]。也只有教育法规的完善和普及与教师道德建设的提升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维护高校的发展和改革。

2.教师道德建设与普及教育法规统一性的具体表现

教师道德建设是教育法规的现实基础。道德规范作为调整社会相互关系的重要规范,通过人的内心活动和理想信念起作用。高校教师的师德状态决定着当前高校建设的现状。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更好的引导教师自觉遵守法律规范、维护法律的权威。

教育法规是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依法治校的本质是高校要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律精神,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在法治的轨道上开展高校的管理、教学、服务工作。师德是高校建设的基础,法律的立意也是为了更好的维护师德建设。作为规范高校建设最权威的强制手段,法律为以德治校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依照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行使职权时,必须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做到公平公正办事,不能任意越权或违章办事。同时严格履行法定的义务,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在广大师生面前,树立良好形象。从一定意义讲,在学校工作中,管理也是一种教育。领导者和管理者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照章办事,本身具有感染力和教育功能,可以从正面对管理和服务对象,特别是对青年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而做到这一点,要靠管理和服务人员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素质,这又是平常教育和修养的结果。从这个意义讲,“法治”不能脱离“德治”这个基础。没有优越的道德环境条件,法律法规就不可能真正得到自觉的执行和遵守,“法治”就是一名空话。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和普及教育法规相结合的主要途径

1.树立高校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和教育法规的思想认识

高校在管理工作和学生教育工作中,要及时向教师宣传以德治校,是提高教师道德素质的重要表现;大力宣饕婪ㄖ涡#是维护高校权威的必要表现。让教师们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结合,才能保障高校建设平稳、顺利、有序的发展。

2.健全社会主义教育法制并培养教师的法律意识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使高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法律为后盾和保障,约束教师们的行为举止。在教师中大力宣传教育法规知识,不断增强教师们的法律意识,促进高校法治建设发展。在法制宣传教育过程中,应重点加强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培育,增强高校教师的法律意识,努力培育教师同现代法治文明相一致的平等意识。

加强高校法制教育还应当密切与师生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条件具备时可以组织实施现场普法教育和基层活动实践,参观看守所以及劳教劳改现场,通过犯罪人员开展现身说法,编写合适的法律知识普及读本,还可利用宣传栏、校报、手机报、网站、微信平台等各种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和教育。对高校已经设立的法制教育必修课加以重视和改进,加强配备师资力量,做到课时充分,学习扎实,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结合实际,以求达到良好的普法教育和宣传效果。

3.营造良好环境,提高教师道德水平[4]

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确立明确的职业道德标准。在教师队伍中找典型、树榜样,提倡教师向典范学习,调动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培养教师们良好的职业素养。让教师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从而为学生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好习惯。

4.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高校教师要以教学和培养人才为中心做好本职工作。即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进取的精神、渊博的学识做学生的表率,以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传授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促进学生成才,这是法律赋予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要义。因此,依照法律赋予高校教师的任务、责任和义务来开展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教师教育与管理的新理念。

四、结语

高校师德建设和高校普及教育法规是高校建设发展的两个重要内容,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统一协调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加强高校教师道德建设与教育法规相结合是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建设和长期任务,已成为高校发展所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之一。一方面,教师在提高自身道德建设的基础上,强化师德教育特别是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建立、完善学术不端行为惩治查处机构,不仅有利于教师道德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更是学校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即树立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认识、健全社会主义教育法制、营造良好环境、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实现二者结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初亚楠.略论我国高等教育法规体系建设[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108―110.

[2]杨桂清.论高校教师道德建设与普及教育法规之关系[J]. 高等教育,2013(13):36.

第3篇

关键词:学校管理 教育 管理 创造性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场所,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中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在对学校教育管理总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从"教学"和"管理"两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

1、学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观念存在局限。管理观念的是管理工作的知道思想,人的所有行为都受到其观念的支配和影响,管理观念会通过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管理因素体现出来。所以管理工作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对管理观念进行改变。在进行传统的教学管理当中,管理者通常以管理制度的制定者自居,仅仅要求被管理者无条件的执行自己的管理制度和对应的命令。而没有给被管理者创造一个能够确保管理制度能够执行和达成的必要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来为被管理者创造条件。这样才能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依靠者,使得他们更加服从领导的管理。否则,将不能成为他们的贴心人,失去暗埋的支持和信任,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1.2 管理制度存在局限。制度是管理工作实施的重要依据,是实现对学校科学管理的重要规范和保证。一个学校的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传统性,它是随着学校教育历程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积淀。但是正是这些传统因素和积淀在一定程度上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例如,管理过程中仅仅是注重制度,将制度的执行程序视作至高无上的工具,浪费了教师员工和学生的大量时间,效率低下;同时,在制度的规定和限制方面过于细碎,有时甚至对一言一行都进行了具体的规定,限制了教师创造性工作的开展,学校教学氛围死气沉沉。

1.3 管理方法不尽科学。管理方法是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因素,它是管理者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工具。但是,当前的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有考虑到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是"教育"和"管理"两方面工作的结合,仅仅偏于管理,而疏于教育。同时,传统的管理方法都是通过制定一套完善而严密的规章制度来对教师进行监督,尤其是从行政手段和方法上分别对被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而疏于管理中的教育方法,将给学生和教师工作价值带来影响,影响了他们学习效果和工作质量的提高,是一种不够科学的管理方法。

2、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教育"和"管理"

在学校这个育人的场所当中,学校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既要对承担着育人职责的教师进行管理,同时还应该通过做好学生的思想、生活以及学习等方面的教育工作,教育和管理两者不可偏废。

2.1 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教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多种教育手段来解决被教育者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教育的方式来转变人的思想及认识,提高他们思想、学习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而新时期的教育工作重点在于"导"的方面,也就是说要通过"疏导、指导和引导"三种途径,采用非强制性的手段予以实现。例如,学校在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时,除了要对学生提出诸如:尊重他人、孝敬父母、诚实守信等思想之外,还应该对为什么这样做,应该怎样做来进行细心地知道和告知,通过深入的分析和观念的引导来使得学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是非观念和价值观念。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的原则才能够启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意愿,远离假恶丑,最终达到道德建设的目的。

再者,进行教育时还应该以"情"作为行动的基础,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关爱体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讲,教育是一种对心灵进行耕耘的活动,是一项进行内心沟通的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学校的管理者应该通过饱满的热情,以及入情入理的方式才能够使得学生和教职员工理解并接受自己的管理工作,最终入脑入心,从思想上受到触动,从内心上支持和理解管理者的活动,最终达到管理的目的。

2.2 学校教育管理中的"管理"。从本质上来讲,管理工作就是利用对应的制度和规范来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最终使得被管理者形成一种自觉的习惯确保组织高效而有序的运行。与上面所述的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管理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制度和规则是管理的前提,正所谓"无规矩难成方圆"。学校的管理制度,尤其是以学生为对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尤其应该以教育作为基础,坚持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学生管理的基本出发点,通过制度对学生来进行约束与控制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教育工作中所反对的,要在管理制度方面得到体现,对之加以约束和控制;而教育所倡导的,管理制度方面应该予以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在进行管理规则和制度的治理过程中,在学生的管理和参与过程中制定下来,这样才能体现出对应的民主性,在之后的实施过程中也不会存在过大的阻力。而且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一种教育,这样既契合了学生的需要,同时也无形之中得到了这方面的教育。

学校教育管理中的"教育"和"管理"既存在一定的区别,同时各自也存在着对应的侧重点,但是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做好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成长及发展,确保学校整体的顺利、稳定运行。教育作为管理的基础,而管理作为教育的基本保障,两者针对学校的管理工作相辅相成。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疏与导、导与禁,以及耐心说服的方法,做到管中有教、教中有管,最终实现教育和管理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连亚恩. 浅谈学校教育管理者的"教育"与"管理"

第4篇

关键词:人本主义德育 高校 核心价值观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25

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德育学说。它脱胎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其心理学的研究中结合道德教育实践阐发的一系列教育见解。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中叶,是重视人的本性、动机、潜能、经验以及价值的心理学研究,代表人物有卡尔・罗杰斯,戈登・奥尔波特,亚伯拉罕・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德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很有启迪意义。

1 重视人的自我发展与健康人格的价值追求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注重人的内在价值,主张人性向善,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注重人性潜能的发掘。“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最核心概念。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原为哲学和伦理学中的概念。在哲学上主要指实现人自己的本质;在伦理学上则主要指人的德行在个人行为中的实现,以达到“内在的我”与外在事物的完美统一。最早自我实现概念是由德国医生哥尔德斯坦在他的《机体论》中提出的。在此基础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各自都提出了自我实现理论。马斯洛自我实现心理学是由人性观(性善论)、价值观(潜能论)和动力观(动机论)三大理论支柱。性善论说明人性是积极的、有建设性的、乐观的;潜能论说明人的价值是内在的、固有的、有倾向的;动机论则说明人的活动是有追求的、有动因的并有内驱力的。三者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的直接基础是他的动机理论。他把人类需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指个体不可缺少的普遍的生理和社会需要;一类是成长需要,指由个体自身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趋向所激励的需要。他认为如果人的生理需要基本满足之后,更高一级需要将会起主导作用,作为主要动机支配人的行为。马斯洛为了揭示这种自我实现的机制,把人的需要自下而上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增加了认知和审美两种需要,将这两种需要安插在尊重需要之后,自我实现需要之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许多情况下不仅某些需要的先后顺序会出现逆转,几种需要会同时起作用。自我实现在马斯洛看来就是完满人性的充分实现。罗杰斯提出了人类有机体最基本的动机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的观点。他认为自我实现倾向不仅是人类所具有的本性,在更具普遍性的意义上,是一切生物都具备的基本倾向,是最能体现生命本质的生物特性,人的各种不同需要的满足也是自我实现需要的部分满足。每个人都以独特的方式知觉世界,自我概念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个体直接的机体经验,另一方面取决于别人的评价,所以说一个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直觉、态度等实际上是一个人自己的集体经验和别人对他的行为评价相结合的产物。自我概念直接影响个人对世界和自己行为的认知。一个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越接近,他就越感到幸福与满足,这是人格健康发展的标志之一。罗杰斯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完整的人”,即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会一体的人,也就是知情合一的人。这种“完整的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价值”,它是存在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范畴,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客体的存在、属性、作用及其变化与主体需要相一致、相适应的性质和程度。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需要,同一主体在不同的阶段和状态下也会产生不同的需要,因此价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客体固有的属性对价值起着客观的决定作用之外,主体的需要往往影响其对客体价值的判断。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对客体价值的认识、态度和观点,它支配和影响着大学生在实践中的决策过程和行为选择。在高校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不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多完善,如果把教育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价值影响的过程,所灌输的价值内容和方法缺失人性的本质内涵,把价值观教育的“理解”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忽视了德育“它还要经由人的自我意识建构才得以凝聚形成个体的德性”,那么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就流于形式。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既不能把它单纯地看做外在的施加影响的过程,也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仅仅是内在的需求而引发的动机而致,应该把它放在人性的维度或者说人的发展角度去理解。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启示我们,重视个人的需求、满足合理的需求、引导高级的需求是价值观教育的不容忽视的重要方法。“高层次需要是教育对象在社会实践、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中形成的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需要系统,它具有相对稳定性、持久性、不变性,不断地向上向前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我们在分层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既有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纵向有机整体,也需要从横向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引发学生的高级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把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起来,要把个人的需要和利益融入到社会要求和利益中,在满足社会要求的过程中满足个人需要,体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 主张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就是把外在的价值观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的价值观认识,再由个体内在的价值观认识转化为个体外在的行为,然后再作用于社会的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在价值观的内化形成过程中,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主体的认知因素,二是主体的情绪因素。认知因素强调主体对价值观内容的接受能力,而情绪因素则是主体对价值观内容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需要。这种需要直接关系到主体对价值观接受的意愿程度及行为取向,因此是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否有效的关键和难点。价值观教育要促使个体形成一种稳定的价值观,不仅要重视其理性层面的提高,更应加强其情感层面的认同,唤起其情感的需要。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首先从感情上关心或者关注某一事物,才有可能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进行衡量和判断,进而才能把价值判断变为自己的行动。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增强实效性,就必须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倡导的正是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的结合,发展出人本主义的课程,主张开设“并行课程”,包括:一是学术性课程,是指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知识的课程。二是情感课程,是指健康、伦理及游戏这一类旨在发展人的非认知能力的课程。三是体验课程,是指通过人事与情感的统一旨在唤起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以实现整体人格发展的课程。主张认知学习必须与情意、情感相结合,心智发展必须同情绪发展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态度、品德、价值观念等。同时在教育中建立一种接受气氛,让受教育者在情感体验中表达自我情感,教育者接受并理解各种情感。然后,组织受教育者鉴别和追求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实践中实现情感参与和渗透。最后,受教育者主动探索自己所爱的事物,并做出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要把握理性教育和情感教育的辩证关系,对于割裂或忽视某一方面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一方面,要注重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要把握大学生的情感的特点与表现,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愉快、信任、感激、热情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将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融入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中,意识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行事,能为自己成长成才起到指引和推动作用时,大学生才会在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唤起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并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因此,我们要遵循大学生情感心理过程的规律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才能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情感、情绪倾向和状态,才可能启动其情感,才可能强化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使自身政治认知和道德认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并升华为相应的政治信念和道德信念,同时外化为政治行动和道德行为,避免出现因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导致出现认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情绪抵制的现象。

3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促进作用

人本主义德育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教育者的促进作用。罗杰斯认为学生都具有内在的学习动力,教育应该是鼓励而不是压抑,就好比给予求知的种子以自由舒展的土壤、阳光和空气,一旦条件具备,就会自主地发芽生长,而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营造这种促进学习的气氛。教师不是专家,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促进者”。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不取决于教师“教”的水平,也不取决于教学的客观条件,而取决于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态度特征,其中最核心的几条态度就是真诚、关注和同理心。真诚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间的以诚相待,对方都应将其真实的思想、情感坦率地显露出来,促使学生获得真正的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即对他人的理解)。关注意味着教师必须对学生有根本的信任和认可,教师对“作为具有他自身价值的一个独立个体”的学生的完整性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同理心意味着教师不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道德品性作判断,不对学生作定性评价,而只表示同情、理解和尊重。在创造这种新型的气氛和人际关系中,还要有一套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主要是:第一,主动倾听。对学生表达思想或情感作出积极的反馈,使学生觉得教师正在倾听、关心、理解着他的感受。第二,理解和把握教育过程。教师必须设法保持教育过程的自然性,从而使对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为仿佛是碰巧发生的事,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作出过分的指导和过分地作出概括、总结和结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有着丰富内容的价值体系,如果直接照搬这种“非指导性”的教育主张,缺失了价值内容,必将会陷入道德相对主义。那么这种模式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何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更重要的影响体现在关于人的行为、教育目的、学习过程、师生作用、师生关系等一系列新观念中。罗杰斯曾指出,“非指导性”教育“不是一种方法或教学技巧”,它代表的是一些普遍原则,是“一些并不那么容易获得的价值观念。它强调个人尊严、个人选择以及责任的意义和创造的乐趣。它是建立在民主和个人权力基础上的哲学”。因此,人本主义德育对于我们的启示在于要积极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知识信息爆炸、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学生越来越多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知识,主体性在日益增强,教育者的权威感正在日益受到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该与这种民主平等的时代特征要求相呼应,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需要教育者成为“促进者”而不是“道德执法官”,建立一种真诚、关注、理解的人际关系。罗杰斯认为,在教育中坚持这样的关系是十分困难的,但教师如果坚持真诚的态度,与学生襟怀坦白,真诚相待,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出现珍贵难忘的心灵交融。教师借情感的基础,以完整的人格、整体的精神,参与到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之中。这样,教育的力量才能真正地作用到学生精神的整体发展上,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到发挥,有助于完整的人的培养。

4 结束语

当然,对于人本主义德育理论的探讨和研究并不是主张对其理论的回归和追随,而是在可操作的范围内,汲取营养以发展当下的教育。因此我们在对人本主义德育的借鉴中也要认清它理论流派的不足之处,如它以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作为理论依据,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过分强调个体,难免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自由化的教育,忽视计划性和领导性,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等。因此,我们在价值观教育中借鉴西方教育模式应该要有选择性。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论评[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3.

[2]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224.

[3]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4]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7).

[5]许平.当代大学生需要心理的对策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

[6]何齐宗.现代外国教育理论流派述评[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59-64.

第5篇

和差关系:a比b多(少)c。

倍数关系:a是b的c倍。

从形式上看,这两种类型比较简单,但由于已知量和未知量的不同变化,文字表达方式的变化,它们的解法各异,学生容易混淆。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知道“多”了要加,“少”了要减,“倍数”要乘,尤其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学生的这些生活经验是分析解答这类问题的基础,但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往往被表面文字所迷惑,不辨是非,滥用一气,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解答错误。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培养和形成正确的分析思路,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一、正确判断相比较的两个量

应用题是丰富多变的,题目中的数量也是比较多的,到底哪两个数量之间存在着和差倍数关系呢?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题目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哪几个量;其次,找出题目中表示相互关系的语句;然后,联系上下文分析,准确地判断出相比较的两个量各是什么,排除其他数量的干扰,理清数量。

二、正确判断两个量的“多”与“少”,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对数量多少的概念,学生有丰富的生活感受,通过举一些生活实例,如“苹果的数量比梨多3个”“苹果的数量是梨的3倍”等,让学生在对这些实例的分析中,归纳总结出“多”与“少”的变化规律:a比b多(少)c,谁在“比”的前面谁就多(少),另一个量就少(多);a是b的c倍,谁在“是”的前面谁就多(少),另一个量就少(多)。在正确判断两个量“多少”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简明地求a或b的练习,丰富直接经验。在必要的感性积累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归纳出“和差倍数关系”的解题方法:

和差关系:知“多”求“少”用减法,知“少”求“多”用加法;

倍数关系:知“多”求“少”用除法,知“少”求“多”用乘法。

三、充分进行基础训练,初步形成能力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学生初步理解了基本的规律和方法后,还要经过反复的训练,自觉加以应用,才能形成能力。

练习时,要注重对计算结果的检验。在求出了“a”或“b”后,要和已知的“b”或“a”进行比较,看是否符合题目中“a比b多(少)c”、“a是b的c倍”的关系。通过检验,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深化对基本规律和方法的理解,也培养了检验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感觉,增强了学好这部分内容的信心。

重视对比,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要通过比较,让学生区分异同,认清表面现象,正确运用规律。

和差关系常见的文字表达方式有:

(1)已知a,a比b多c,求b。

(2)已知b,a比b多c,求a

(3)已知a,a比b少c,求b。

(4)已知b,a比b少c,求a。

倍数关系常见的文字表达方式有:

(5)已知a,a是b的c倍,求b。

(6)已知b,a是b的c倍,求a。

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照“判断—选择—计算”的步骤进行分析解答。在解答时,让学生比较各个试题的异同,使学生认识到:尽管已知条件不同,文字表达方式不同,但是,两个量“多”与“少”的关系没有变,“和差倍数关系”的基本规律没有变,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多”与“少”的关系,而不是“多”字、“少”字、“倍”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对“多”“少”“倍”的错误理解,纠正其发生错误的根源。

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成长。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质疑,畅所欲言,在相互争论和交流中完成审题、分析、计算、检验的各个环节,获得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这既是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方法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

四、重视综合训练,提升能力水平

在掌握了和差倍数关系的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后,把两种类型合并起来进行综合训练,就成了水到渠成的必然步骤。例如,“苹果有30个,梨的数量比苹果多6个,桔子的数量是梨的3倍,桔子有多少个?”在这道题目中,既有和差关系,又有倍数关系,这就要求学生认真分析,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和差的“多”和“少”与倍数的“多”和“少”是不同的,还锻炼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小学生的思维正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必须要经过必要而充分的练习,他们才能真正理解规律和方法,并自觉地加以应用。

第6篇

【关键词】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一体化

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和延续,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对实现终身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社区教育能够满足广大社区群体继续接受教育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场所,使社区所有的群体都能接受教育,促进社区成员素质的提高,推动和谐社区的有效构建。在进行社区教育时,教育工作者要根据社区群体的素质、年龄等制定出不同的教育方法,提高社区成员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使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能够同步进行。

一、高效的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

终身教育是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每个人在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在社区教育中,为了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需要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教育,让人们不仅能从学校中接受教育,在参加工作后还能社区里继续接受教育。通过教育范围的扩大,为社会教育体系中的终身教育打下了基础。在开展社区教育时,社区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能力不同、素质不同的群体,要根据教育对象制定出有效可行的教育方案,使每个人都能积极的接受社区教育,促进他们的继续发展。社区是居民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强化社区教育能为社区成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终身学习的机会和场所,建立社区化学习方式有效促进了终身教育的实现。

二、社区教育是实施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

从人的发展方面分析,在人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接受外界的知识,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就使人进行终身学习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在社区教育中,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机会,可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从而让他们对社区教育认可,并积极的参与到社区教育中,坚持不断的学习,并产生充分学习的动力。因此,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社区教育提高社区成员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的学习通过社区教育不断完善。终身教育强调“时时”学习和受教育,社区教育强调“处处”学习和受教育,提供“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社区教育的顺利开展,有力的促进了终身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为实现社区全体成员具备终身教育思想打下基础。

三、优化社区教育的模式,促进终生教育发展的步伐

在开展社区教育时,社区工作者要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模式,使社区教育工作能顺利开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终身教育的有效实现。在制定社区教育时,要摆脱形式主义的思想,本着为社区教育服务的心态开展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教育的高效性。

1.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开展现代化的社区教育。在传统的社区教育中,教育工作者采用固定的教学场所,运用黑板、粉笔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参与学习的社区成员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社区教育趋于形式化,不能真正提高社区人员的综合素质。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变化,在开展社区教育时,可以采用现代化的设备进行教育,为社区成员创设网络教室,使他们能够足不出户的接受教育。网络教室的构建是社区教育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让社区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调整学习时间。运用网络教育方式,给教育工作者和社区成员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同时,网络上的资源丰富,可以使社区成员接触到更多的知识。随着网络教育模式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社区成员参与学习,他们通过网络教室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使社区成员的综合素质获得了提高,实现了教育的实效性,为终身教育的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面授教育和网络教育相结合,实现教育模式的优化。在社区教育网络化的时代,运用网络教育给社区教育创设了全新的教育方式,使更多的成员参与到了社区教育学习中,实现了社区教育的社会化、广泛化的发展。但是由于网络学习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社区教育者不能再第一时间掌握社区成员学习的情况和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开展社区教育时,要把面授教育和网络教育相结合,发挥它们的优势,使社区教育能发挥实效,真正为社区成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和平台。在面授教育中,教育者和学习者能够面对面的接触,能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让教育者对学习者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面对不同的学习者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使教学活动能更好的激发学习者的兴趣,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把面授教育和网络教育相结合,实现教育方式的优化,使社区教育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精心设计教育内容,面向社区不同的群体。社区居民是有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构成的群体。在开展教育时,教育工作者要根据不同的群体设计不同的教育内容,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从而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面向年轻人进行教育时,教育工作者可以选择优生优育、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可以采用网络教育的模式;在面向老年人进行教育时,可以采用面授的方式,选择老年人的睡眠障碍、不良生活方式、口腔卫生、膳食营养等方面进行教育。针对不同的群体,设计不同的教育内容,使每个群体都对社区教育产生兴趣,积极的参与到社区教育活动中,形成终身教育的理念,并在日常学习中逐步实现。

总之,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把社区教育放到首位,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社区教育为终身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极大的推动力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社区教育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社区工作者要认真工作,为促进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的发展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社区教育顺利、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7篇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必须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大量的用英语进行的交流,才能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婴幼儿学习母语时,并不在意语法,最关键的是要别人明白他们表达的意思。而一些成年人中的文盲,终生都不会分析句子。相反,他们都可以自如而准确地表达自己。在起初阶段,新事物在其脑海中几乎是一片空白,随后才有理性的分析。第二语言的学习也是如此,毫无疑问,在起始本文由收集整理阶段,用一种全新的语言与人交谈,这对于我国的学生来说,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许许多多的语法错误会随之而来。然而,这些错误是自然且不可避免的,这时,老师应注意只要学生敢于用新学的语言进行交际,就要大力表扬,鼓励他们的进步。

一 增强学生交际自信心

有些老师担心,如果不及时纠正语言上的错误,势必会导致日后不能准确使用这种语言,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对于错误不加纠正,必然会导致更加严重的问题。但真正的关键在于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进行纠正,至少在初学者模仿阶段时,不断进行纠正是不合时宜的。这在某种程序上会使学生感到失望并丧失信心。只要学生的交际能正常进行,老师就要表扬,就要鼓励。如果在英语教学中一味地强调语法的重要性,不断地纠正语法错误,其结果只能使学生感到厌倦,积极性受到挫伤。

如果在全体同学面前纠正一位腼腆同学的错误,也许他就永远不会再开口讲英语了。如果一位学生发现他的作业本上批满了红错号“×”,他一定会感到沮丧,并会对英语弃而不学。因此,更好的做法是能容忍一些不可避免的错误。不要因为语法上的错误而影响其进行正常交际。

二 语言交际中出现的问题

一些习惯于语法翻译教学法的中学老师认为,使用该教学法可以体现教学工作的有序性。他可讲完一个语言点再讲另一个语言点,而且可以从简到繁地讲。他可以教、可以练,可以测试,可以把教学推向新的高度,在某种程序上,这种观点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另外一些教师则认为,语法翻译法有很大缺陷,它对整体理解和交际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以“af-ter you,madam”为例,如只知道“after”是介词,“you”是代词宾格作“after”的宾语。“after you”是个介词短语,而并不真正理解短语的含义,那么知道这条短语和会分析它又有何用?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更能说明这一点,有一次,一位担任外语教研组长的英语教师在应邀向带领学生在该校实习的外籍带队教师介绍该校情况时,面对几位美国同仁,她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无论那几位外籍教师问什么,她的唯一答语只是“yes”、“yes”,这使得几位外籍教师起初感到纳闷,继而感到生气。他们不能理解这位教师为什么只会不厌其烦地说“yes”。这次谈话后,那位教师说,她根本听不懂几位外籍教师的问话。但可以肯定,如果他们把所说的话写下来,她可以分析他们所说的所有句子。另一个例子是我认为是称职的一一名英语教师,除了读英语单词和课文外,无论何时何地,她都只会说汉语。她被认为是位称职教师,只是因为她能按照英语课本清楚地解释语法内容。这种不足,是由于她在上学时就只注重语法规则的学习而忽略了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

由于语言的约定俗成性,许多句子从语法角度上去分析是不对的。但这些语句却被人们广泛地使用。语言的这种特性要求人们不需只重语法而忽视习惯用法。

例如句子“他很精神”。在本句中“精神”是名词,“很”是副词。按语法规则分析,名词前不能有副词。本语句的正确说法应是“他很有精神”。然而,当人们讲到“他很精神”时,没人认为它是个错句。这是因为本句是约定俗成的。尽管它的词语搭配是错误的,但却可以被人理解,被人接受。因此,完全按照语法规则去分析和解释某些语言现象是十分困难的。由此可见,只注重语法就只会浪费时间,而注重交际就会避免上述所讲问题的出现。

三 文化背景对交际的影响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语言的使用形式也不同。例如,中国人常问对方“你多大年纪了?”既使与对方刚刚相识,此话也无伤大雅。而对西方人,尤其是对于女士来说,是绝对忌讳的不礼貌问题。中国人在交谈时.常谈到工资收入问题。

第8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可行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1-109-0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正在发生变革,高等学校逐渐成为面向社会的法人实体单位。高等教育产业化已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随着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的转变,作为办学主体的高校也有责任向社会公开办学成本及其核算方法。但目前由于高校会计体制的局限再加上高等教育成本的非精确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核算体系与办法。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既是理论研究的课题,又是实践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的紧迫性

(一)高校自身特点及教育资源的稀缺性要求进行成本核算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步从公益化向产业化发展,高等教育不再是免费的午餐。高等学校作为以教学科研活动为中心的事业单位,虽然不能像企业那样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等有形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但通常可被看作是一个生产性部门,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就是它的产品,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通过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实现其价值。而人才培养和产品生产一样,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因此高校与其它物质生产部门一样,同样存在“投入”和“产出”的经济活动,同样需要讲究投入产出效益。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客观上也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办学资源,以有限的办学资源培养出尽可能多的优质学生。而办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则有赖于高等学校加强财务管理、节约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二)公平合理的学生培养成本分担机制要求进行成本核算

《中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不属义务教育,需要建立由国家、社会、学生个人共同分担培养成本的机制。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学费应为学生培养成本的25%。但由于国家没有出台教育成本的具体核算规范,各高校一般按各自的理解和需要制定学费标准,造成学费收费标准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上涨了近25倍,从1989年前的200元/年,1995年涨到800元/年,2005年再涨到5000元/年。实行学生培养成本核算,可以为制定合理的高校收费标准,确定国家、社会补偿教育成本的额度提供科学依据。它对克服国家教育投入的随意性、增加高校收费透明度、规范高校收费行为起着积极作用。

(三)学校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求进行成本核算

目前我国高校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弊端,例如,高校至今尚未形成有效的成本约束机制;资源的短缺与浪费并存;部分高校盲目扩大规模,在各类学生的规模、质量和效益方面缺乏系统的、理性的思考等等。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研究,可对不同专业的培养成本进行计算,建立成本意识, 可发现管理上的漏洞,进而达到科学地配置资源、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强化内部管理和提高效益的目的进而提高高校教育资源利用率。

二、高校教育成本、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我们始终会涉及到各类商品、服务、活动和产出的成本问题。教育成本是教育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是指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而耗费的资源的价值。高校教育成本是从高等学校提供教育服务的角度考虑的教育成本,它指高等学校在教育活动中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来说,高校教育成本是指高等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消耗的所有资源的价值,包括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直接或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狭义的高校教育成本是指高校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教育资源的价值,属于财务范畴的以货币实际支付的成本,而不包括社会和个人投资于高等教育丧失的机会成本。本文所指的是狭义的高校教育成本。

另外,所谓教育成本核算是指审核、汇总、核算一定时期内教育费用的发生额和计算教育成本工作的总称。教育成本核算包括两个基本环节:第一,按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教育费用进行汇集,计算教育费用的实际发生额;第二,根据教育成本核算,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教育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笔者所指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是以高校为主体所进行的核算工作,即实际发生并可以直接计量的财务成本,不包括经济学意义上的机会成本,也不包括学生个人成本等。

三、现有会计核算制度已不能适应成本核算的需要

高校教育成本研究的关键,就是如何准确、可靠地核算成本,量化各种直接成本,获取各种可靠数据。会计核算的基础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我国会计制度实行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以货币资金的增减直接来确定收入和支出的发生,而不考虑该项资金的取得和付出的归属期间,从而阻断了收入和支出的配比过程,掩盖了高校各个期间业务的真实情况,这样就难以准确反映高校的成本项目和成本水平,对学生培养成本的计算造成了困难。另外,多年来,国家对高校实行“供给制”,高校只核算经费支出,至于开支是否合理和必要,则无人问津。虽然后来国家对高校实行了“核定收支,定额或定向补助,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预算管理模式,但其仍局限于计算预算收支余超的阶段。一方面,高校利用所获得的资金主要关注于如何扩大学校规模、如何增强实力,对于能否合理和优化资源配置以及降低学校的风险,关注的程度较低;另一方面,作为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不存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破产机制,导致高校相关领导的理财观念也存在一种误区,即认为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尽量获取尽可能多的资金来发展,而成本核算则可有可无。我国高校面临着教育经费短缺与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同时并存的问题,这种教育成本核算的滞后性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弊病,严重制约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这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及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不相适应。因此,必须改革高校现行的会计核算模式。

四、科学确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三个建议

(一)参考权责发生制核算成本的原则,适当修正现行的收付实现制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可利用的手段分析,教育成本计量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类:统计调查方法、利用现有学校会计资料转换计算方法、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方法。第三种会计核算法变革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即通过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重新设计以适应教育成本核算的需要。正如前面所说的,目前我国高校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财务收支量增多,这种以实现收支为基础的会计核算方法,很难适应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的需要,容易形成财务管理漏洞。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基础,是指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权利的形成和责任(义务)的发生为标准。按照这一原则,对于收入,无论其款项是否收到,以权利的形成确定其归属期;对于费用,无论其款项是否付出,以责任的发生确定其归属期。显然,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避免了现金收付具体时间对成本核算信息的影响,能够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这种方法应该成为一种趋势,因为用它核算教育成本最为直接,会随着高等学校日常会计核算的进行自然而然地产生教育成本信息。但是,由于目前高等学校非营利组织性质和高校管理体制制约了教育成本核算理论研究的深入,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重新修改现行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还需要一段时间。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实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损耗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中的那部分价值。而现今高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按账面原值核算的,不计提折旧,这种做法的缺陷是无形中增大了高校的资产数量,作为净资产的固定基金严重不实,不符合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客观性原则;同时,当前高校正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固定资产实行有偿使用,不计提折旧,有偿使用缺乏依据;另外,教育作为一项产业是要计算人才培养成本的,不提取折旧,人才培养成本的数据就不准确。

因此,高校应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编制年度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及购建计划,对报废、封存和有待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要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同时,高校还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施行条例》,并结合高校诗集,制定一套实施办法,另外,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时,由于固定资产用途、性质不同,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首先将固定资产划分归类,然后根据不同类别,选用不同折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