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6 10:42: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行政关系的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探讨痛经与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我们对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了艾森克个性测定,并以正常健康人配比对照分析,现报告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病人来源于我院门诊诊断的原发性痛经,排除器质性原因,精神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文化程度要求在中学以上,能理解问卷内容。年龄16~35岁,平均年龄26±10.1岁。已婚20例(占33%),未婚40例(占67%)。职业:教师39%,学生38%,干部、职员、工人最少,共占23%。文化程度:具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占80%,而大专以上和小学文化程度者分别占10.3%和9.7%。病史1~7年,平均8±9.3年。主要表现行经前1~2天下腹剧痛难忍,拒按,需采用热敷、口服止痛或肌注止痛针剂方能缓解症状。对照组选1∶1与痛经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生活环境等相一致的正常健康者(P>0.05)。对照组来自本市的部分机关、学校、工厂等单位。
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每一受试者进行测试,要求受试者按调查表一一填写,填完后交调查者核查无漏填及重复为标准,然后按标准评分。
结果判定及统计学处理:病例组和对照组各量表粗分及转化为t分后的数值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修定的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中男女各年龄组各量表分的均数为标准:①凡E量表分低于男女各年龄组均数者视为E分降低,即个性内倾;② 凡N量表分高于男女各年龄组均数者视为N分升高,即情绪不稳定;③凡P量表分高于男女各年龄组均数者视为P分升高;④凡L量表分高于男女各年龄组均数者视为L分升高,即掩饰性较明显。然后做相对危险度分析。
结 果
两组各量表粗分比较:痛经组E量表粗分均分低于对照组(P
两组各量表t分比较:痛经组E量表t分均低于对照组(P
相对危险度分析:痛经组E量表降低者的百分率较对照组为高,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
讨 论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
目前临床常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故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此种痛经在正常分娩后疼痛多可缓解或消失。继发性痛经则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所致。本病属妇科临床的常见病,据有关调查表明,痛经的发病率为33.19%。
痛经,祖国医学亦称“痛经”又名“月水来腹痛”、“经行腹痛”、“经期腹痛”、“经痛”等。本病最早记载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 ”。至隋《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月水来腹痛候》对本病的病因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书中曰:“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明・《景岳全书・妇人规・经期腹痛》指出:“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者多痛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揉可按为虚,拒按拒揉为实。”可见周期性小腹疼痛虽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祖国医学往往通过其疼痛发作的时间、性质、部位及疼痛的程度进行辨证治疗。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痛经组E量表粗分均值与t分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量表粗分均值与t分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痛经患者人格倾向内向,情绪不稳定。其L量表粗分均值与t分均值亦高于对照组,说明其痛经患者具有掩饰倾向。其危险分析发现E分降低,N分、L分升高均与痛经发生有相关性,提示痛经患者内倾性、不稳定个性特征及善于掩饰性。
艾森克指出,个性的内倾或外倾性和情绪稳定性这两个方面的特征各具有其解剖生理学基础。N量表分高的人常表现忧心忡忡,多愁善感、易沮丧,容易失眠,对各种刺激产生强烈的反应,适应环境能力较差。由于其个性特征所决定,该组患者的内倾性及富于掩饰性使她们对各种刺激的强烈反应得不到及时正当的宣泄,长期的压抑、沮丧负性情绪引起神经内分泌改变。
关键词:苏童 小说 两性关系 孤绝与张扬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夫妻之间不是平等的同伴关系,而是尊卑有致的上下关系。在中国的夫妻关系中,占主流的是爱与性的分离,权利与义务的分离,而行使分离主动权的只能是夫而不是妻。“同一道德观念下,中国传统文化在束缚人之性情方面,更多的是将绳索套在女性头上。女性一旦稍有违背,沉重的道德鞭子就会抽到女性身上。”尽管如此,女性受到重重压抑的生命之火如受阻的江水,遇到有裂缝的大堤,就会如洪水决堤般淹没一切,沉重的道德鞭子并没有抽熄来自本能的火焰。当然,一旦女人冲突道德网罗,听命于感性生命的呼唤,悬在女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从天而降,来取那“”的性命……
我们在苏童的文本中可找到同样的悲剧:无论是陈佐千对于自己的妻妾们、陈文治对于自己的小妾们,还是刘老侠对于家族的女人们,都是男性对女性绝对的占有与支配,女性被迫长期保持缄默,孤苦无告。陈家花园的守护神——井,就是高悬在女人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终极权威已经内化为女人们心头的恐惧,对于梅珊来讲,井是她最后的归宿,对颂莲而言,井是其精神毁灭的见证。
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苏童文本中的两性关系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这座孤岛之形似乎还遵循着这样的变化轨迹:家庭中的男性从对女性的绝对支配到男性地位的失落到男性的光芒的隐退到男性的孤绝。与此同时,家庭中的女性则从绝对的被支配到女性意识的张扬甚至放纵。
一
五龙在米店的家中,其实也享有无尚的霸权,但在苏童构筑的个性化的家庭伦理叙事的保垒中,这只是一种表面的占有与支配。从某种意义上说,《米》应该是男性家庭地位失落的一种象征。
五龙对他和织云的婚姻实质非常清楚,冯老爷只是利用他遮掩家丑罢了,并不想让他成为冯家的一员。“是米店娶我,娶一条身强力壮传宗接代的看家狗,娶一条乡下来的大公狗。”如果说五龙的仇恨源于阿保对他的羞辱,那么米店一家人加深了这种仇恨,“他想米店里没有人真心对他好,他深知怜悯和温情就像雨后街道的水洼,浅薄而虚假,等风吹来太阳出来它们就消失了,他们谁也没把我当人看,仇恨仍然是仇恨,它像一块沉重的铁器,无论怎样锻打磨蚀,铁器永远是铁器,坠在他心里”。所以,织云成为他的妻子,也只是他泄欲的工具,只是一“”而已。在织云离家之后,五龙无处发泄的仇恨全部转移到织云的姐姐——绮云身上。绮云在没有任何仪式的情况下,不明不白地被五龙强占为妻长达二十多年(直到五龙死去),两人的婚姻形同陌人。不管是出于某种消极悲观的信仰,或者仅仅出于女人惯有的恻隐之心,绮云洞悉了五龙脆弱的值得怜悯的一面,但她还是要把五龙从家谱中删掉,她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彻底摆脱五龙对她的纠缠,可见她对五龙的仇恨之重,仇恨之深。把五龙从族谱中抹去,也就意味着家庭中夫妻关系的严重疏离。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女性把男性在家庭中的支配地位悬置起来。
《离婚指南》与《已婚男人》像是一对姊妹篇。富有意味的是,苏童采用同一个符号——“杨泊”来指称两个文本中的男性,显示出男性在婚姻中的一种普遍状态:两人都在婚姻的围城里奋力突围。只是一个突围没有成功,日子照样向后流淌,另一个则彻底从时间中逸出——自杀。
《已婚男人》中的杨泊试图保存精神上的一份自由和超脱。婚前的恋爱与求婚是浪漫的,婚后的两人世界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杨泊看来,一切矛盾冲突都诞生于孩子的出世,他竟然始终不能把孩子的降临和自己联系起来。对于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尽管他没有拒绝或是舍弃,但也没流露出惊喜、神圣,“生育是一件自然的事情,是生命的过程,作为一个男人,他不应违抗他无力违抗。”黑格尔、康德熏陶出来的理性抹掉了他对于生命降临的喜悦,冲淡了他为人父的责任与义务,扼杀了他应享有的人伦之乐,使得他远离世俗生活,永远在精神的高空中独行。
他不想跟任何人面对面靠得很近,似乎那样会带来某种洞穿和丧失,从而使得他的脆弱一显无余。破产后轻松的调侃,其实是一种伪装,他伪装得非常彻底,他保全了优雅从容、幽默、不拘小节的形象,而对自己内心的脆弱晦莫如深。事业上的破产,首先打击了他试图保存的那份自由与超脱,让他内心的脆弱抬头,他的所有的价值观念浓缩在“没有意义”上:“离婚没有意义,结婚没有意义,他也不知道什么事情最有意义。”所以他最终只能选择逃避,选择逃离生的秩序——在“元旦,新的开始的日子”里自杀。
另一个杨泊则因为“妻子睡觉打鼾,夏天有一股难闻的狐臭,吃饭发出吧叽吧叽的声音,夜里没完没了地看狗屎一样的《卞卡》,不读书不看报却总是讨论爱情、国家大事,在走廊上与邻居拉拉扯扯,亲亲热热,关起门来骂人家祖宗八代……”而要离婚,这些理由确实显示出杨泊的思想与精神的严格与纯粹!对于杨泊来讲,意义、思想、心灵、考验、意志、思考、尊重人格意愿等是他生活的全部内容。由此,他的突围是理所当然的,有人就认为,突围是杨泊尚存的最后一点理想,“其突围是对平庸的逃离,是对以非道德婚姻为基础的罗网的逃离,是从庸人的视野中、从破碎的生活中,从人与人的地狱关系中的隐遁”。笔者认为杨泊的突围无可厚非,然而苏童的叙事中,却有意让杨泊所代表的精神文化意义又显示出脆弱的一面,甚至通过老靳这一形象和杨泊最终突围的失败消解了这种精神文化意义。
杨泊的哲学要求“追求道德的婚姻生活”,而在生活中,他却要圆其婚外恋而追求离婚,他认为贤惠体贴的妻子庸俗虚伪纯属是对其婚外恋野心的一种遮掩。
老靳是杨泊的哲学老师,他把杨泊引入一片哲学圣地,自己却判处了黑格尔、康德的死刑,同化于市民生活的平庸,他在平面化的现实面前无可奈何地退却,只剩杨泊在婚姻里左右突围。杨泊突围的失败除了朱芸的软硬兼施寻死觅活的作用外,更主要的恐怕是因为愈琼——离婚大战的策划者及旁观者的反应使他感到她同样的邪恶而偃旗息鼓:“也许,他们的恋情本质上是一场误会”,愈琼并不比朱芸崇高多少。与此同时,世俗生活也用它堆起的微笑和温和的亲柔的伟力召回这个“叛逆者”。突围的失败显示出他无法找到恒定的价值标准与理想生命的困惑。于是祈求精神救赎的男性便陷入孤绝之中。“到了秋天,杨泊的身上仍然穿着夏天的衣服,过时的仔裤,脚上仍然穿着黑色皮凉鞋,有时候在风中看见杨泊裸露的苍白的脚趾,你会想起某种生存状态和意义。”他的衣着总跟不上季节的转换,他永远落下一拍:在秋天,还想过一种夏天炎热而浪漫的生活。这种与众不同的另类,显示出他的落迫、滑稽、不合时宜的表层之下的孤绝。
二
在苏童的文本中,作为家庭中的妻子们在承受过万般蹂躏、千般痛苦、百般忍耐后,终于从陈佐千、五龙、刘老侠等男权的阴霾桎梏中挣脱后,开始珍惜自己获得的一份爱情,开始突显、张扬自己的个性。
传统社会中,男人是家庭支柱,男人责任重大,“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支撑起一个大家,委实需要很多精力与心血。在现代社会,男女之间似乎能奢谈爱情,但在真正的婚姻生活中,女性还没来得及向男性说一声“我需要爱”,仅仅是提出“先得生活”,就吓退了男人。这群男人更懦弱,更无能!少了传统男性的责任,多了一份不切实际的空想。在婚姻对峙中,他们只能临阵脱逃,而女性显示出了强大的耐受性与稳定性,正如老靳说的“生存比思想更重要”。女性更实际,更懂得生存之道。在现实生活面前,精神、理想其实都经不住打磨,一切的高谈阔论,一切高深的哲学都显得脆弱不堪,相反,女性的张扬与泼辣,尽管饱受非议和唾弃,却更显生机与活力,成为生活不尽的话题与谈资。
冯敏——一名话剧团的演员,却在世俗婚姻生活中彻底坠落,毫无保留地奉献着自己,而贤慧能干的朱芸也把照顾好家庭,捍卫家庭看作是她生活的全部。面对丈夫的移情别恋,她们不再沉默,不再忍受,而是全力捍卫,甚至奋起出击,充分显示出她们在婚姻家庭中的自我意识。
《米》中的织云除却爱慕虚荣外,应是一个心性善良的女孩,她同情处在落泊中的五龙。在怀有身孕又被吕六爷冷落抛弃后,作为一个权宜之计,她只得屈从下嫁五龙。然而,她有着她的生活准则和行事方式,尽管五龙在娶她之后对她冷眼相待、拳脚相加,她仍向往着要进吕公馆,所以在生下孩子后,她毅然离开五龙搬到吕公馆过她想过的生活。为吕家生下一男孩,却并不能母以子贵,事实上吕六爷只给了她名份,并没有给她相应的家庭地位,但她执著于她自己的选择,尽管在吕家过着连下人都不如的日子,但她乐意,她满足,充分张扬了女性的自主意识。
《南方堕落》中梅氏茶馆的第八代或九代祖奶奶年近花甲之时还春心萌动,与一位老和尚私通姘居,事情败露后,身为儿子的县令要捉拿老和尚,但祖奶奶却不依,誓死捍卫老和尚……
苏童小说中的这些女性在情感上、精神上不再依附于男性,而是遵从于自己的内心并听之任之。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女性则在家庭事务中显示出特有的泼辣。《一个礼拜天的早晨》中的李先生花了六块钱买回一只猪蹄,但在李太太看来,丈夫用蹄膀的价买回的只是一块肥膘而已,李太太大为生气,认为丈夫上了肉贩的当,便不依不饶地让丈夫去把肥肉还给肉贩子,把六块钱要回来。而李先生作为一名老师,随和、知足,并不认为自己上了多大的当,想息事宁人,但李太太哭闹着心疼这六块钱,并且咽不下被人耍弄这口气,她不想让自己吃亏,这是一个女人在艰难岁月里炼就的一种精打细算。但让她没料到的是丈夫在要钱的路上却走上了不归路。苏童在不露声色中,让女性的泼辣显示出巨大的杀伤力,并让女人从此背负起生活的所有责任。
三
两性的确具有不同特质,但两性之间必有其相通之处,他们要共同面对生存、死亡、争斗等无法自主的命运旅程,他们具有某些相同的生理需要和人性弱点。人类的历史,也是两性争斗的历史。苏童的创作中男女家庭地位的变化烙有某些社会的印迹。应该说,女性的解放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然而,苏童大肆书写着她们的堕落与糜烂,人类自从被逐出伊甸园后,何以会沦落至此?苏童摆脱了在无穷的苦难中美化女性的传统写法,文本表层汹涌着憎恨与厌倦:“姚碧珍是一个少见的的女人,要不是新社会,她肯定挂牌当了”。实际上,这种极端的取向正源自苏童内心深处的难以割舍,“并不是本性规定着女人,而是她在自己的感情生活当中,基于自身利益同本性打交道时,规定了她自己。”两性关系中,女性的被支配、被压抑的状态是该摒弃,然而,女性的张扬与放纵也未必就是一种理想。迥异于冷漠的玩味,苏童的这种感情实际上是建立在对女性群体深切的关注的基础上,是为其生存状况感到不甘却又无能为力的退守,是面对人性弱点的彻骨之痛和难以言说的悲哀。苏童对女性的关照主要是体现在对人性上的关照,而这种异于传统的关照是关注人性时必然要去透视的一个方面,因为他相信,“有时候你写了社会的阴暗面……它所产生的力量可能比正面描写人性如何如何高尚效果要好。”
文学作为作家灵魂的历险,作为人类天性中的乌托邦冲动,就是要表现作家对这个世界的个性化理解,展示创作主体视野中的独特画面,对两性世界尤其是异性世界的关照理应融入无偏见的人本情怀,尽管也许这只是一种理想,但正是这种难度挑战也鼓舞着作家们的创作实践。也许正如苏童所说,许多作家都面临着无以规避的类似难题。“我们该为读者描绘一个怎么样的世界,如何让这个世界的哲理与逻辑并重,忏悔和警醒并重,良知和天真并重,理想与道德并重,如何让这个世界融合于每一天的阳光和月光。”
是啊,面对家庭婚姻中爱的荒漠,谁来拯救?又用什么方式来拯救?细读文本,苏童其实给出了他的思考:两性之间是否还得依靠双方的交流与忠诚来和谐共处?
《与哑巴结婚》中英俊潇洒的男子费渔想找一个漂亮又有修养、有知识的女人,渴望两性之间精神上的交流。实际上,与他交往的女性无数,其中不乏美貌者,但费渔一个都不满意。在费渔看来,生活中与其找一个无法交流的妻子,不如找个漂亮的哑女为妻,最后终于打算与一个漂亮的哑女结婚。交流的渴望又被他自己彻底掐断。《民丰里》中花匠与六小姐的故事是苏童少有的故事文本。它讲述的是中国式的“痴情”故事。只是“痴情女子”被置换成“痴情男子”——花匠。两人因地位悬殊没能结合,但花匠一生保有对六小姐的痴心。文学史上有很多的爱情经典,但大多数是才子佳人式的,又有谁明了一位毫无社会地位的普通男性一生的情感与希望?这里没有荡气回肠,没有死去活来,没有惊天动地,花匠只是倚仗着心中的爱,独自枯守着无奈、孤独、企盼,以及琐碎平淡如水的日子……
即便如此,苏童笔下的两性想靠交流与忠诚来和谐共处的理想仍是一种残缺,孤岛依旧。
参考文献:
1、赵红梅、戴茂堂:《文艺伦理学论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68页。
2、刘晓文、陈庆祝:《悲剧及其消解》当代文坛 1998(5)
3、 吴义勤:《苏童小说的生命意识》 江苏社会科学 1995(1)
4、 寒露:《热爱死亡——苏童访谈录》,南京评论2001(10)
关键词:广东;园林景观;地域性;地理位置;文化因素
DOI:10.14051/ki.xdyy.2016.04.09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规模也逐步扩大。在追求发展速度以及效率的同时,地域性被逐渐忽视,尤其是在城市文化脉络方面,其地域特色也渐渐地趋向灭亡。这一现象不仅仅是在我国各大城市出现,在国外也大量存在,给社会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广东作为我国经济以及文化建设的大省,尤其是岭南地区,其园林景观已有着久远的历史特征。岭南的园林最能代表广东传统园林特色,其著名的东莞可园、佛山梁园、顺德清晖园以及番禹余荫山房等,不仅在造园手法上融合了中西方,同时也有着当地浓厚的地域性特征。因此,本文主要是以广东岭南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地域性分析,旨在促进广东地区园林景观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1地域性理论知识概述
1.1地域性的含义
了解地域性的含义应该对“地域”一词有一定的认识。在我国的词典当中,对于地域的字面解释是这样的———地域,指土地的范围。而后随着文化的发展,赋予了地域一词更多的含义,地域逐渐演变成“经济载体”“、文化单元”等意思。所以,从地域的相关解释来看,地域性则指的是与某个地区相关联的特性或者本性,同时也是某个地区含有地方特色的社会经济、人文传统以及自然环境等要素共同结合的总称。但是地域性不同于多样性,严格地说,地域性体现的是地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联系,包括气候条件、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也正因为如此,不同地区的园林景观才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1.2地域性园林景观
地域性园林景观指的是在一个地区内的经济条件、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的总和,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而言,地域性景观包含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气候特点、水文地质等多个方面组成的自然景观条件、技术结构、人文景观遗产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使地域性再现是设计的宗旨。因此,地域性园林景观不仅是指在这一区域内受到人类影响没有发生的景观,同时也包括由于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而发生变化的景观。总地来说,不同地域的地域园林景观也会有所不同。但都共同反映了这一地域范围自然演变的特征以及人们对于该地域的认知。
2广东园林景观受地域性影响的主要因素
2.1地理位置
广东省位于我国的东南地区,西邻广西省,北连江西省和湖南省,南近南海。其地理坐标为109°45′~117°20′E,20°09′~25°31′N。广东省全境面积达17.97万km2,岛屿面积占1448km2。广东省境内的交通非常发达,不仅方便了海内外不同文化的交流,同时也带动了海内外各项经济的发展。从园林建造角度而言,园林的景观大都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有时候甚至是对自然的一种提炼或者模仿。广东省邻海,因此,其园林景观多以自然风景取胜。
2.2地气象水文
广东岭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潮湿多雨,多台风。冬季盛行东北风与北风,雨水稀少,常有冬旱。广东年均气温在22℃左右,越靠近南部地区,气温越高。由于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广东省全年雨水日较多,但雨量分布不均匀,降雨空间呈南高北低趋势。气候作为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园林景观的整体构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正是因为气候条件不同,才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的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所以,在广东园林景观中,由于其热带气候特征,园林中热带植物颇为丰富。
2.3文化因素
随着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地提升,因此,对于精神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化因素作为广东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因素,根据其地域特征主要分为2种形式,分别是动态文化、静态文化。2.3.1动态文化。指的是广东地域文化中不稳定的文化成分,比如民族服饰、装饰工艺品、生活方式等,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发生较大的影响与变化。所以,这些动态文化对于广东园林景观地域特色的表达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2.3.2静态文化。指的是地域文化中比较稳定的文化因素,比如,风俗习惯、民俗符号等,它们不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静态文化在园林景观地域性特征表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园林景观的造园手法以及布局等都起到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同时静态文化也是园林景观中,能够使游客对地域特色产生直观体验的重要因素。
3广东园林景观的地域特征
通过上文对广东地理位置、气象水文以及人文因素的分析,可以将广东园林景观的地域特征概括为2点,即人文性、自然性。
3.1人文性
以广东的岭南地区为例,其园林景观的地域特征彰显了当地的人文特征。本文主要从岭南园林的造园手法上进行分析。岭南作为广东传统园林中的代表,其造园布局不仅体现了一种自然化的山水特征,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人格化、人文化特征。在广东园林景观的布局上,其建筑面积往往会超过园林面积,大抵形成一种建筑包围园林的态势,主要原因在于体现园林的实用性。这一点极大地反映了广东人“实用”的处世哲学[1],这也是广东园林不同于其它地域园林的主要特征之一。其次,其人文性特征也较为明显地融入在了它的设计之中。在广东园林景观中的多个方面,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体现。比如,以红色文化、热带文化、黎苗文化等乡土文化为主要题材的风景区以及园林景观中民族建筑、文化符号等元素的灵活应用。所以,无论是广东当地的文化习俗,还是人格特征,都在园林景观中得到了相应的表达与体现。
3.2自然性
在广东地区的园林中,其地域特征有着明显的自然性。而自然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3.2.1园林置石[2]。广东属于丘陵地带,因此,盛产各种优质石材,并广泛地运用在广东园林景观设计中。在广东园林景观中,可以观赏到各种不同的石材,比如钟乳石、湖石、英石等。除此之外,在园林景观中,堆石造景(假山)也是非常明显的表现形式,并且造型日益逼真质朴。3.2.2水庭。在广东园林景观中,水庭是其极富地域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东园林景观中,多为人工造池,并且形状各异,能够高度体现出对于自然的模仿。3.2.3植物[3]。受到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广东园林的植物大都是属于热带型植物。其中,公园绿地中应用较多的是榕树、树菠萝、串钱柳、红千层等;居住绿地的园林植物景观主要有欣赏价值较高的叶子花、一品红等;城市道路的园林植物主要有杜鹃花、栀子花等。使广东的园林景观在呈现出现代风貌的同时,富有大自然的宏伟气势与明亮色彩。
4结语
广东省在对外交流与沟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园林景观的建设不仅向外传达着一种地域经济,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地域的文化。因此,在社会建设的进程中,结合多种地域性特征,对园林加以不断地创新与改进,是我国不同地区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一种重要途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宋文.明清时期山东与岭南古典园林对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21)
2朱健钦.广东岭南古典园林的声景观研究———以广东四大名园为例[J].建筑设计管理,2015(11)
关键词:管理先进性;现状;表现
中图分类号:DF412
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开始突破性地变化,可以称之为管理革命。很多经济学管理学研究人员据此形成了新的管理理论,并把这类应用理论投入到实际运作中,对于整个行业的成长有积极意义,同时实践工作又促进理论学科的发展,有长远而积极的影响。
1管理先进性的内涵
管理先进性是由管理和先进性两个基本概念构成。对管理的内涵国外学者都曾经给予过阐述和解释。其中,决策学派的代表人物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世界大百科全书》的定义为:“管理就是对工商企业、政府机关、人民团体以及其他各种组织的一切活动的指导。”基于以上著作及学者的论述,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利用专门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过程。
2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
外国有强大竞争力的管理方式冲入我国市场,使得我们必须重新看待企业管理的现状与发展的关系:竞争和挑战并存,而原来的管理方式不但不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甚至面临淘汰,表现为:
2.1管理体制不健全,随意性强,重人治轻法治
很多企业通过改革开放的刺激,获得极大的成长,但是管理方式都是对外国管理方式的借鉴,组合形成目前的情况,在应急部门方面设置略显不足,公共关系发展不好,很多管理者缺少合作管理和公平管理的意识,主管意识太强,缺少监督平台设置,缺少平等协商的机构。这给企业造成较大隐患,出现问题的时候应变能力差,执行力差,应对方式被动,可能和企业的发展不适应,在长远来说,并不利于企业发展。
2.2企业的价值导向有待改变和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有待深入
现在,企业常以企业或者企业与消费者双方的导向作为价值导向,这个过程注重企业方面,对顾客没有充分地重视。而企业管理有一个逐渐国际化的过程,对顾客的重视越来越明显,体现在产品需要符合顾客喜好,并且未来也是朝着以顾客为中心的方向运作的。
3企业管理先进性的表现
因为企业管理所存在的情况,确实需要找到更合适的方法进行管理,我国管理的方式才会更科学。在充分了解国外企业在管理上的优势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有利点后,需要将二者融合,形成属于我国特有的先进性管理方法。
3.1《孙子兵法》之今用
《孙子兵法》是一部介绍古代兵法的兵书,它揭示了一系列有关战争的客观规律,对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胜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然它是一部兵书,但是它蕴涵的一系列管理思想对当前我国的企业管理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3.1.1.企业战略中的“上兵伐谋”
军事战略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战争的胜负。同样,企业战略是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为此,针对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管理者就必须运用正确的战略来应对市场竞争,而正确的战略又来源于“知己知彼”,即《谋攻篇》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知彼知己”是指管理者对竞争对手、本企业及顾客的了解程度。要做到“知彼知己”,首先要“知己”,管理者需要对自己的企业进行合理认识,明白企业中必然会存有的某些问题,针对具体问题选择合适方案。同时不但需要明白自身的弱点,也要明白竞争者的情况,以考虑竞争过程中是否存在可比性,要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对抗对方的劣势,主动竞争。
3.1.2. 市场开发中的“以奇胜”和与市场变化相适应的“水因地而制流,兵因地而制胜”
《势篇》曰:“夫战者,以正和,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这其中的道理被国内外许多大企业得到证实,如我国的海尔开发的小型洗衣机“小小神童”。在目前的竞争环境下,某些形式的产品已经饱和,因此依靠产品功能需求度来赢得市场的想法受到挑战,这种企业需要依靠怎样的优势来取得胜利,需要慎重考虑。在此提出“以奇胜”符合管理者需求,成为要考虑的竞争因素。当然,以奇胜同样要考虑市场需求,进行考察,并要在企业生产能力和经营能力以内。
3.1.3. 企业管理者的“智、信、仁、勇、严”和"知胜有五"
《计篇》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对将帅来说,必须具备智谋、诚信、仁爱、勇敢、严格这五方面的基本要求。同样这五方面的要求,也适用于企业管理者。
国内外许多成功的企业管理实践已经证明了,一个企业经营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与管理者的素质有关。而“智、信、仁、勇、严”正是对管理者素质的基本要求。首先,管理者要有“智”,即要有智慧和谋略,善于利用创新思维,提出独到的见解和想法。其次,“信”对管理者也很重要。管理者的信誉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形象,同时也可在员工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培养员工的忠诚感。再次,管理者要“仁”。管理者需要从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帮助员工解决困难,使得企业整体具有一致性,提高人员的向心力。而"勇"需要管理者具备敢作敢当的气质,并能够对重大问题作出及时反映的能力,当然这首先需要"智"作为支撑。最终,"严"需要管理者对质量进行关注,提升企业管理,配合先进技术设备。
3.2统计管理法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归纳、分析的方法论的科学,它研究的是社会、经济、数量方面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而社会、经济、数量方面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研究需要管理才能得到实现。因此,笔者认为管理先进性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加以完善,即运用统计管理法实现管理的先进性。
统计的一般程序是:统计调查―统计数据整理―统计指标综合计算―统计分析―统计服务。统计管理法主要是加强对统计程序的管理,即管理者及员工做好统计调查、统计数据整理等工作。
调查需要科学而全面。管理为了得到相应的结果而选择各种调查方式,并敲定最后方案,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被调查者和项目负责人等要密切配合,形成有参考依据的调查问卷、表格,并从中获得费用和单位认可等。
3.3管理信息系统化
21世纪,注重知识带来的各种效益,与之配合的现代化也就需要将计算机等手段扩大普及。这也包括管理方式的信息化,管理职能的转变以及管理方式的改变要和这一时代需求方向一致,才能够获得较好效果。
结语
管理的先进性内涵丰富,本文总结了其中一部分及其表现形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管理中还要注意灵活运用古今中外的各种管理办法,提高企业管理的能力,从制度到具体行动都有新的表现,使管理先进名副其实,使我国的管理逐渐向着国际化的方向转变,让我国企业面对复杂而多变的国际市场可以稳定生存,并保持竞争活力,逐渐扩大自身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志坚,徐北妮. 管理学——原理与案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09).
关键词 行政体制 文化体制 体制改革
一、相关概念
(一)行政与行政体制的含义
行政:所谓政府行政就是指政府部门组织为了实现公共的利益和目标,以公共权利和法律为基础,对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自身事务进行的管理和活动的服务活动。
行政体制:行政体制又称行政管理体制,主要是指政府系统内部中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从国家的层面看,是指行政机关与立法、司法机关的权力的划分。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狭义行政体制的内容包括职能定位、权力配置、运行规则和法律保障等四个方面。本文是指狭义的行政体制。
(二)文化与文化体制的含义
文化: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在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能改善人类生活的知识、能力、习惯的总称。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这里是指狭义的文化。
文化体制:所谓文化体制,是指文化领域内各种文化组织所赖以设立及运转的具有特定内在逻辑关系的制度体系,包括文化政策法规系统和文化组织系统两大部分,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政党意识形态在文化领域的结构化表现形式,是执政党意志在文化领域的体现。
二、新时期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与文化体制改革历程
按改革进行的时间特特征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与文化体制改革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时间很相近,改革的内容相关性也很大。说明行政体制和文化体制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三、行政体制与文化体制改革的关系
文化体制与政治体制同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从以上行政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历程来看,两者的改革相生相伴,具有密切的联系。
(一)行政体制改革影响文化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与变迁,行政体制改革始终在不间断的进行,文化体制也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之中。文化体制与行政体制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在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悄然生长。伴随着行政体制的变革,文化体制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
不同的行政体制运行下产生迥然不同的行政文化。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成功迎请荷兰执政者威廉与玛利亚为英国的国王和女王。先后制订并颁布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确立君主立体。英国没有成文的完整的宪法文件,因此为了巩固新生的制度和保障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有限王权和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
(二)文化体制改革为行政体制改革提供指导思想
当一国需要发展的时候,不仅需要“硬件”的支撑还要“软件”的指导,文化是不可或缺的“软件”,而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一些先进的思想理念正海能为行政体制改革提供指导思想。
认为: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与变化,内因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外因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样,在政府的行政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影响因素――行政环境。简单的说,行政环境就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行政管理主体及其活动过程、活动方式的外部要素总合。这些要素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也有社会的、自然的;还有国际的、国内的。它们共同影响并制约着行政管理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并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之中。
(三)行政体制与文化体制改革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矛盾论认为:同一事物的两个矛盾同时产生,并相互消长,随着矛盾的消长,事物也随之不断变化。行政体制进行变革的时候会带动落后文化理念、价值观的变革,当文化体制改革中出现先进的思想理念时,行政体制中的职能定位、权力配置、运行规则和法律保障等也要跟上潮流,进行相应的调整或变革。可以说文化体制的变革促使行政体制的转变,而行政体制转变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文化体制。因此,可以认为行政文化的革新与行政体制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分割,相互促进,又彼此消长,不断推动人类政治文明向前发展,不断加速人类社会向文明迈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蔡涓娟.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路径选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86-87.
[2]邓凡.在行政体制改革中加强行政文化建设[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4):18-19.
[3]傅才武,陈庚.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路径与理论模型[J].江汉论坛,2009(6):112-118.
一、相关性信息提供的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信息的初始目标是满足所有者考核企业管理者受托经营责任的履行情况,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本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强,财务会计信息又成为所有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信息来源。财务会计的相关性信息的主要提供对象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而管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则是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与管理当局的管理需要相关,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能力。管理会计的相关性信息的提供对象主要是企业管理当局和相关管理人员。
二、相关性信息提供的标准不同
财务会计报表由企业管理者编制,而外部使用者不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在利益驱动下,企业管理者容易通过操纵财务会计报表,误导外部投资者。这样做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为了减少财务报表的舞弊的可能性和便于投资者对报表之间的相互分析比较,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会计报表必须按照公认会计准则进行信息的加工与报告。因而财务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标准体现在公认会计准则之中,通过制定与颁布公认会计准则进行刚性约束。在会计实际操作过程中,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标准体现在对公认会计准则的遵循上,而不是直接根据信息相关性特征决策、控制等管理活动相关。管理会计报表的编制者和使用者都是内部管理者,而这属于企业内部管理行为,不需要政府、社会进行监管,也不需要符合公认的会计准则〃管理会计信息相关性标准强调的是符合企业管理者更好地管理企业的逻辑关系,对会计信息标准没有硬性要求,目的是更好地、灵活地支持企业内部管理活动。
三、相关性信息提供的内容不同
财务会计主要通过会计报表对外提供信息,范围被限定在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中。而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则是广泛的,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与内容,一般而言,它既包括大量的财务信息,也包括大量的非财务信息I既包括内部信息,也包括外部信息,由于管理会计将成本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又可进一步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与酌量性固定成本,因此,它能够髙度体现收人与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财务会计只将成本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并要求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分配所发生的收人与成本,因此,它无法体现收人与成本的因果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说,财务会计提供给外部投资者信息是综合性信息,而管理会计提供给内部管理者的信息是细节性信息。
四、相关性信息提供的作用时效不同
在任何一个时点上,我们要么“向前看”,要么“向后看”,所谓“向前看”就是展望未来,而“向后看”则是总结过去。财务会计只处理已经发生的会计信息,因此,财务会计提供相关性信息作用时效主要在于反映过去,无论从强调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还是坚持历史成本原则,都可以证明其反映的只能是过去实际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而管理会计则是为了支持决策,而决策必定是面向未来的,因此,管理会计提供相关性信息的作用时效不仅限于分析过去,而且还在于能动地利用财务会计的资料进行预测和规划未来,同时控制现在,从而横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态。
五、相关性信息提供的准确性要求不同
财务信息的价值在于对决策有用,而有用的财务信息必须符合两个质量条件:可靠性和相关性。应该说只可靠但很不相关,或者只有相关但很不可靠的财务信息都会影响其对决策的有用性。财务会计往往更加注重确保信息的可靠性,但也尽量保持一定的相关性。因此,财务会计更多的采用历史信息,.以确保可靠性,只有在保证一定可靠性的前提下才允许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而管理会计更加注重信息的相关性,但也尽量保证合理的可靠性。管理会计大量的运用预测财务数据来描述未来的经营情况,这样自然对决策更有意义,但管理者要认识到预测的财务数据或多或少是不可靠的,自己应该不断提升预测能力,尽量保证信息的合理可靠。
六、相关性信息提供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不同
(一)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的人员并不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
他们只要有能够反映经营活动的凭证就可以工作。这也是企业财务会计可以外包的原因》而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经营服务的,所以不了解经营活动的人员一定无法开展管理工作。鉴于管理会计的方法灵活多样,又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其体系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同时,由于管理会计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复杂,也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果断的应变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财务会计工作则需要基础知识扎实、操作能力强、工作细致的专门人才来承担。总体而言,管理会计较财务会计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更高、更全面,这也是我国目前管理会计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关于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
1. 旧准则规定
企业通过研发而取得的符合法律程序的无形资产的人账价值应当由取得时的律师费和资产注册费等费用构成。无形资产取得前的研发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直接计人企业当期损益。
2. 新准则规定
按性质分为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是指为获取或者理解新知识而进行独创性研究时所发生的支出。在新准则下,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全部费用化,计入管理费用科目。开发阶段的支出是指企业为了生产新产品或者对产品、装置等进行实质性改进而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某项设计或计划中所发生的费用。企业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相关条件之后,可将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直接计人无形资产的成本。
3. 点评
笔者认为,新准则通过将开发阶段的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和将研究阶段的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的形式,对无形资产研发费用进行分类。不仅体现和遵循了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真实性原则,而且有效遏制了资产流失现象。
(三)关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
1. 旧准则规定
当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可收回金额时,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如果可收回金额事后回升,事前计提的减值准备可以转回。
【关键词】 孤独症; 智力; 性格特征; 行为特征
中图分类号 R7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9-0153-02
孤独症是儿童精神障碍的主要类型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沟通障碍、社会交往障碍以及刻板和重复行为。近年来我国的普查结果显示,孤独症患儿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目前发病率为1‰~6‰,是导致儿童精神残疾的主要原因。孤独症患儿不仅具有明显的性格和行为障碍,智力发育也不同程度迟缓,导致患儿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化过程受到限制,而且患儿的智力发育对孤独症性格、行为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重要的影响[1]。本文就孤独症患者的智力发育与性格、行为特征的关系进行研究,为孤独症患儿的临床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所2010年1月-2013年6月诊断的孤独症患儿138例,其中男87例,女51例,年龄3~7岁,平均(4.8±2.2)岁,患儿诊断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关于孤独症的诊断标准。患儿监护人对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
1.2 智力测试与分组
患儿智力(IQ)测定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测定,量表分两部分,分别是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分别测试语言智商和操作智商,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之和为总智商(FIQ)[3]。依据患儿的FIQ进行分组,其中FIQ>85分为正常组,70~84分为边缘组,FIQ≤69分为迟滞组。其中正常组36例,边缘组49例,迟滞组53例。三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性格测定
患儿性格气质测定采用儿童气质问卷(New York longitudinal study,NYLS)量表,共计包括72个条目,涵盖患儿一般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一般情况,包括活动水平、规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情绪本质、坚持度、注意分散度、反应阈等9个维度,由患儿的家长或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监护人进行填写量表[3]。
1.4 行为测定
患儿孤独症行为采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lancy autism behavior scale, CABS)进行测定,该量表包括15种行为表现,30个条目,包括对患儿的人际关系、模仿、视觉反应、听觉反应、焦虑反应、情感反应、躯体运用能力、与非生命物体的关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活动水平等方面行为能力的考察,每个条目分0~2分,总分60分,依据分数情况评价孤独症的严重程度。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LN-q检验,P
2 结果
2.1 不同智力水平孤独症患儿性格特征
三组患儿性格特征各因子比较,正常组、边缘组及迟滞组患儿活动水平、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情绪本质、坚持度、注意分散度及反应阈各因子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不同智力水平患儿行为比较
三组患儿孤独症行为评分比较,迟滞组CABS评分高于边缘组及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不同智力水平患儿孤独症行为评分比较 分
组别 CABS评分
正常组(n=36) 32.8±8.2
边缘组(n=49) 38.6±10.4
迟滞组(n=53) 46.7±11.6
t值 19.26
P值 0.000
3 讨论
孤独症是儿童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患者多具有明显的沟通及社交功能障碍,使社会化行为受到限制,患者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刻板行为、退缩等性格特征,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明显降低[4]。孤独症患儿除社会交往及行为障碍外,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受损,孤独症患儿的智力受损情况较为复杂[5-6]。部分孤独症患儿智力受损并不明显,患儿的智力表现为高功能性,而在部分患者则可能发生智力发育迟滞,既往的研究显示,孤独症患儿的智力发育可能在孤独症患儿的性格的形成过程及孤独症行为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7]。
本文研究发现,在不同智力水平的孤独症患儿中,迟滞组及边缘组患儿的CABS评分高于正常组,提示智力发育较差的患儿,孤独症行为更为明显,提示患儿的智力发育与孤独症行为密切相关,在智力发育较差的患儿,可能更趋向于较为严重的孤独症类型。在对患儿的性格各因子的比较中发现,不同智力水平孤独症患儿活动水平、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情绪本质、坚持度、注意分散度及反应阈各因子评分间存在差异,智力发育迟滞的孤独症患儿动水平、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情绪本质、坚持度、注意分散度等因子的评分不同程度降低,反应阈增高,说明在智力发育较差的患儿,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量下降的更为明显,而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降低,刻板、重复的行为加重,在进行日常活动的时候,对于外界的干扰的辨别能力下降,坚持度较差,在活动遇到障碍时,不容易坚持下来。在与外界沟通及社会行为过程中,对心环境、新刺激的适应能力降低,容易发生不愉快、不友好的沟通过程,在遇到问题时,容易发生退缩,不能坚持,导致沟通和社会行为能力降低。
由此可见,孤独症患儿的智力发育同孤独症行为及性格具有密切的关系,提示在孤独症患儿进行智力检测不仅有助于评估患儿的病情,而且在患儿的康复治疗中,也要注重对患儿的智力发育的开发训练,患儿的智力开发对于孤独症行为和性格的纠正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瑜,王玉玮,申永帆.孤独症患儿智力和行为障碍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2):133-134.
[2]马俊红,郭延庆,贾美香.异常行为量表中文版在儿童孤独症群体中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1):14-19.
[3]马欣荣,方建群.孤独症儿童气质特征与其行为表现的相关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30-34.
[4]贾美香,王力芳.孤独症儿童的智力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1):845-846.
[5]汪贝妮,曹召伦,朱春燕.4-7岁孤独症儿童的心理旋转能力及方向认知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6):886-888.
[6]唐春,邹小兵,岑超群.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智力结构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9,5(4):19-20.
关键词:美术专业;个性特征;管理艺术
中职美术教学任务就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观,让学生拥有更强的创造力,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然而,中职美术教学中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教学效率,例如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更新,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所以应该提高教师对于美术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美术教学效果能够明显改善。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想要提高教学的效率,首先就应该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对于教学的兴趣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注重教学的精彩导入,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吸引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集中足够的注意力在学习上。只有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一些有趣的、新颖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才能更加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中。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办法就是进行鼓励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其被认同感,从而能够更加自信地进行美术学习。例如,教师可以抓住美术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在学生表现优异的时候,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教师的认可。尤其是在全班同学的范围内,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学习美术作品的时候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的作用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采用的方法主要就是灌输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会尽可能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但是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一直在被动接受知识,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学习的效果也会变得不理想,学生的创造性也就难以得到有效发挥。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由以往单纯的教变成更加重视学生的“学”,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加主动地学习,对于学习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让学生能够在对知识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吸收,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保证教学质量
对于美术教学来说,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因为美术作为一门形象化的学科,只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绘画示范教学,才能对美术有一定的理解,初步掌握绘画的技能。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重要作用,通过多媒体的图文、动画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更加具体的事物,同时利用多媒体自身的特点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美术学习,从而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因为通过利用多媒体展开的实物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事物的特征,同时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提升。教师也应该让学生能够欣赏到多种多样的绘画方式,使学生能够找到绘画的感觉,能够更加清楚每一个绘画动作,在内心形成一种思维方法。相信教师在尊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一定会使美术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四、锻炼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中职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学到绘画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带领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学习和讲解,让学生能够在情操陶冶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例如,《蒙娜丽莎》和《星月之夜》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认真理解这些作品中的思想,感受作品的魅力,让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情感通过作品更好地传达出来,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只有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应该注重对于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在新的发展时期,教学观念和管理方法也应该紧跟时展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中职美术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廖悦诗.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外出写生状况的调查:以肇庆学院美术学院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09(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