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6 11:03: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学的发展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新形势;食品科学;现状;发展趋势
一、目前食品科学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如今的食品科学主要分为七大类,分别是:发酵食品、方便食品、冷藏食品、人造食品、有机食品、生态食品和辐照食品。
1.发酵食品
是通过微生物支持的食品,主要是豆制品、奶制品、发酵酒类还有生活中常见的调料,如:酱油、食醋、豆鼓。这类食品是经过一系列负责的生物发酵使那些难以消化的物质转化为对人体有益的易吸收物质。同时还能增加食品的保质期,如臭豆腐。
2.方便食品
方便食品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如今经济和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人们需要快速解决饮食问题。使得饮食更加大众化,如今己经成为食品中最炙手可热的部分了。
3.冷藏食品
通过降低温度抑制食物中酶的活性使食物保鲜,这也是我国冷藏技术发展所兴起的一种新型食品,通过冷藏使食物增添了新的变化,风味更佳独特。其中水产食品也属于冷藏食品的范畴。
4.人造食品
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技术生产的食品,也叫单细胞蛋白食品。目前常见的有:人造肉、人造鸡蛋等等。但是目前人造食品的发展仍然遇到了许多限制,因为营养的问题还没有被大众所接受。
5.有机食品
作为目前最主流的新兴食品,是在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生产的食品,相当于目前所说的“绿色食品”。
6.生态食品
就是指纯天然未经过人工加工过的食品,主要特点是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7.辐射食品
通过电离辐射使食品内部进行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变化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证了食品没有污染。主要是应用于石材的脱水杀菌、辐射杀虫方面。
食品工程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状态,更多的品种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在食品结构更新品种丰富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简洁。上述近年来食品科学的发展态势来看,新形势下食品科学的发展模式就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二、新形势下食品科学的新的发展模式
上述近年来食品品种的丰富也说明了人们对食品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数量了,更多追求的是食品的品质、营养和健康。而这也是未来我国食品科学的发展方向。在发展食品结构转变的同时,加大对高层次食品的生产。所以食品企业想要在新发展中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就要首先把握新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变化趋势,充分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未来饮食的发展不仅能满足人们对营养的需求,还能帮助人们减少许多疾病。目前许多病都是因为饮食不良产生的。并且改善国民的素质也需要食品科学的发展。而目前饮食的改善方案就是在居民消费最多的食品中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有效地改善国民普遍的营养缺乏和体质弱的问题。例如面粉和大米都是我国重点保障的食品原料。在各类食品生产中都要做好安全工作,包括“奶制品、食醋、食用油”的营养强化。通过食品来改善人民缺乏的营养元素就是要发展奶制品,因为缺钙是目前普遍的幼中老年存在的问题,加强钙、铁和多种维生素的吸收能有效地强化国民的体格。针对这些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新食品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1.变态食品
“变态”指的是原来食品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从原来的固体状态变成了“半固半液体”或者是“液体”。比如最新的“空气食品’夕就是把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气态化,装进一个小瓶子里。人们在需要饮食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吸食瓶子中的“营养空气”就可以解决饮食问题了。这种新型食品在我国还没有得到推广,不过这种快速有效的进食方式很有可能在未来代替现在的快餐。
2.合成食品
合成食品是生物微生物技术生产的食品,就是通过一些基本元素(如真菌和酵母菌)转化成人们希望合成的食品,就是想毛线织成毛衣一样的原理。而真菌和酵母菌就是“毛线”,通过一定规则和结构就能“编织”出我们想要的美食。
3.昆虫食品
尽管昆虫食品在目前生活中也不算少见,但是技术还没有成熟。其实昆虫本身除了含有丰富的营养以外,还有独特的免疫功能。能帮助人们改善血液循环,治疗改善许多疾病,例如:风湿、肾病、咳喘等等。这也是病理学的研究范围,相信不久会进入大家的饭桌。
从未来发展潜力最高的三大食品可以发现:我国目前倡导的“循环经济”正深刻地影响着未来食品科学的发展,就是食品工业的发展与环境和谐共处,生产出既有利于营养建设业对环境有利的食品。最终成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并且食品的生产开发要结合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比如“电子技术、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冷冻干燥技”,生物不仅对医学事业有重大影响,对未来的食品发展也起到了主导作用。
三、结束语
食品科学未来的发展还得依靠新技术工艺的发展,这也与物理、化学、生物三大学科分不开的,所以食品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发酵、灭菌技术及无菌包装技术的发展都会对未来的食品科技发展产生变革作用。而随着人们经济条件、需求的不断变化,对食品的外观、营养和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这也是未来食品科学新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摘要:21世纪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管理科学的发展是决定国家能否全面实现现代化、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与科学技术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新时期管理科学新的发展趋势及其特征值得我们去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
传统的管理学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管理所处的环境不变或变化不大。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实环境不仅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而且变化的趋势也会越来越难以预测。进人新时期以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信息技术及高科技的发展以及政府对社会生活的有限干预,迫使管理学将发生新的革命。我们既然生长在一个世界飞速变化的时代,就必然要有变化中的管理。没有变化的管理就不会有生命力!
总体而言,新时期管理科学的变革将是深刻而复杂的,其发展趋势必然会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人本管理思想将日益兴盛
重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并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目光远大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历来都强调人的重要作用。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加以分析,就不难发现,在不同的时代,企业家、专家、学者对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的认识是有很大差别的。在传统的管理思想中,是把人作为和土地、资本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认为它们都能创造价值。在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中,则只是把人看作“经济人”,因此,片面强调金钱的刺激作用,强调运用严厉的控制手段来管理工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企业家、专家、学者对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把企业职工不再仅仅看成一种生产要素,不仅仅看成一种“经济人”,而是看成“社会人”和“文化人”,把他们看成企业的主体。于是就提出了“人本管理”的新思想。“人本管理”是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相对应的概念,它要求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般认为,人本管理可分为五个层次: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具体则包括这样一些主要内容:一是运用行为科学,重新塑造人际关系;二是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质量;三是改善劳动管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四是推行民主管理,提高劳动者的参与意识;五是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等。
从管理发展的轨迹看,管理明显地正在从理性的科学管理—“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人本主义”的“软”管理转变。人本管理的兴起说明了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属都是围绕人而展开的,因而在组织中如何更加尊重人、信任人、培养人、发展人、实现人与工作的完美融合,将是未来管理者更加关注的主题之一。
二、创新管理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创新这一名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是指某种新事物的引人或引人某种新思想、新方法、新装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或指创造性、新意。而在组织学中,创新就是指以新思想为指导,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创造出不同于过去的新事物、新手段,即把广义的创新概念引人管理领域,成为管理科学的一部分。
一般而言,创新管理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对创新活动的管理;二是创新型管理。引人创新概念的前提和结果必然是管理创新,同时,这种管理的内容理应包括对创新的管理。一般而言,创新型管理不同于传统型管理,它是把创新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使管理随着技术、市场及组织内外条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它也要求整个组织及其组成人员必须是创新型的,把创新作为其各种活动的主旋律。一言以蔽之,创新既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企业赢得竞争胜利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可以预言,创新管理是未来组织(包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它有助于企业促进全面创新,使创新活动由单项创新转向综合创新、个人创新转向群体创新。实践证明,创新管理既有利于降低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又可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和带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创新必将是未来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公开秘密。
三、由“硬”管理向“软”管理转化将为大势所趋
管理是人的管理,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客体虽然兼有人和物,但是对物的管理取决于对人的管理,所以,管理客体主要也是人。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都很重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关键作用。从近代外国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来看,都是与工业文明密切相关的。二十世纪初有基于“经济人”假设的泰罗的科学管理,30年代后有基于“社会人”假设的梅奥等人的行为管理(行为科学),50年代又有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马斯洛等人的人本管理,80年代以来则又出现了现代的文化管理,强调超越自我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管理发展史表明,管理本身明显存在着由理性的科学管理即“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即“人本主义”的“软”管理的转变。可以说,“软”管理与“硬”管理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软”管理的发展是以“硬”管理的存在为基础,而“硬”管理又靠“软”管理来提升,需以“软”管理的指导为前提。“硬”管理主要是高扬理性、崇尚科学的西方管理思想,“软”管理中则含有“天人合一”、人际关系融洽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那么,形成在中西管理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软”管理与“硬”管理的融合,并以“软”管理为主的中国式管理,乃是当今时代向我国管理界所提出的历史性任务。
四、知识管理的地位将日益凸现
新时期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从传统的对有形资本的管理向对无形资本的管理转移。企业如何开发知识、利用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就成为企业管理所遇到的又一新课题。
对知识管理的理解是多样的。最宽泛的理解认为,知识管理就是知识时代的管理,最狭窄的理解则认为知识管理只是对知识资产(或智力资本)的管理。介于上述理解之间的认识又有两种:一种认为是对知识的管理,另一种认为是用知识来管理。尽管理解不同,但是对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长并需要加以管理的认识却是相同的,对知识管理日趋重要的认识也是一致的。
五、管理信息化将主导现代管理科学的变革
摘要:托马斯・库恩对哥白尼革命和二十世纪物理学史作了细致的研究,创立了关于科学发展的“科学革命论”,强调科学进步的革命性质,同时说明科学发展模式大致是: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既有进步的一面,也有其明显的弱点和不足,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库恩;范式;科学革命
托马斯・库恩,美国著名的历史学派科学哲学家,理论物理出身,转向科技史研究,后来又从相对直接的历史问题转到关注哲学问题。库恩凭借扎实的自然科学功底和浓厚的哲学素养,着眼于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引进了社会因素、科学家的心理因素、科学家集团的要求和心理状态等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连续和中断、渐变和突变交替进行的科学发展模式,即“范式革命”的科学发展观。库恩理论的一个关键特征即摒弃一种理论结构,并用另一种不相容的理论结构取代它,强调科学进步具有革命性。
库恩认为,科学的发展不是累积的、堆栈的,而是范式转换的结果。“范式”是库恩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区别其他哲学的本质内容。“范式”原文来自希腊文,含有“共同显示”的意思,由此引出模式、模型、范例等义。在库恩看来,范式包含了科学实践中一切影响科学家的活动和发展的因素,是科学发展的指示器,它可以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脱离科学活动的其它竞争模式,所以库恩说“范式”很接近“科学共同体”这个词。一种范式是且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一整套信念和思维模式,规定了该领域内科学工作者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也就是说,掌握了共有的范式才组成了科学共同体。
库恩提出了“范式转换”的科学发展观并认为范式的更迭必须通过革命才能够实现,即当科学共同体共有的一套旧范式不能满足当前科学研究和发展的需要时就要打破当前旧的范式、创造新的范式,从而发生科学革命。库恩将“科学革命”定义为:科学发展中的非累积性事件,其中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被一个完全不能并立的新范式所取代,科学就是因此而不断地向前发展。通过科学革命,具有进步性的新范式取代了旧范式,取得了具有创造性地研究结果,新的科学共同体取代了旧的科学共同体,新的常规科学取代旧的常规科学。哥白尼天文学取代托勒密天文学,爱因斯坦相对论取代了牛顿力学,就是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通过范式的改变引起科学革命来进行科学的发展,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否定了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是积累的”的观点,也否认了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发展史是突变的”的观点,而是把上面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创立了关于科学发展的“科学革命论”模式,强调科学发展过程中的质的飞跃,告诫人们不要用凝固的、不变的观点来看待科学知识的增长。
库恩认为科学的发展模式大致是:前科学――常态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态科学――新的危机。
范式建立之前,还没有形成一门学科以及系统的理论,科学活动多是混乱的、多样化的,这一时期被称为“前科学时期”。出现了统一的范式后,就进入渐进性发展的常态科学时期。所谓“常态科学”,就是在一定的范式框架内进行研究,这些范式由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假设、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方法构成,而这些都是某个特定的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接受的。库恩认为,在某一范式框架内进行研究的科学家,都在从事库恩所谓的“常态科学”,他们对于共同的范式坚信不疑,它们的任务就是坚守范式,坚定不移地用范式去解决科学研究中的各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常态科学家将不可避免地经历一些困难或显见的否证,即出现“反常”。所谓“反常”,就是观念与范式的预期不相符合,也就是人们无法用范式对现象作出解释。随着常态科学的发展,科学研究中的反常现象会不断增多,并逐渐失去控制,这就动摇了人们对“范式”的信念,从而引起常态科学的“危机”。一种全新的范式出现并且吸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忠诚,直到原来那个问题百出的范式被放弃,危机就会被解决。新的范式充满了希望,指导新的常态科学活动,直到它也遇到严重麻烦,并且出现新的危机随之又发生新的革命时为止。
库恩通过强调量变的重要性和质变的混乱性来客观地、开创性地描述了科学的发展过程。但他的不足在于他想把量变和质变完全区分开,过分的强调范式“不可通约的”的革命,而忽略了质变和量变是无法明确区分界线的,也就是说,范式革命和常规科学的进步有时是难以清晰区分的。在库恩看来,范式不仅是纯粹认识论上的知识体系,而且是知识的社会形式,即一定社会集团的信念和行为规则。他列举了“精确性、一致性、广泛性、简单性和有效性”作为评价一种理论是否充分的标准规则,但实际上仍采取权贵主义的立场,以权威的科学家或科学家集团的意志作为最后标准的。
库恩认为科学革命造成了科学家们世界观的转变,科学家以什么样的世界观工作,是以科学家们所用的范式为基准的,而科学家们所用的范式是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的,他们认为哪个范式是正确的就利用哪个范式来进行研究工作,而不是以客观世界的条件为依据来进行科学研究的,所以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虽然范式中确实蕴含有许多想象的成分,但是这类想象也是建立在大量客观材料基础上的,而绝非纯粹主观的想象。
库恩的主观的评价标准与新旧范式间不可通约的观点是相联系的,这实际上就是说,因为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更换了,所以从评价选择的标准到整个社会心理、研究传统以及世界图式都改变了。所以,库恩的这种主观真理观使他分不清辩证法的否定与形而上学的否定之间的区别,不理解新旧知识之间批判地继承的关系,而片面地强调新范式的产生必然是旧范式的决定性的破坏。这不仅不符合人类认识由浅入深发展的规律,也忽视了旧理论在科学探索时的借鉴作用。
另外,作为库恩学说的主要概念的范式虽是一个容量很大的网络,但由于缺乏有机的联系而显得有些含混不清。关于“范式不可通约”的论点,虽然后来用“部分交流”替代,但始终未能完满地表达新旧范式之间既继承又变革的辩证关系。
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的弱点是很明显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他的成就。他不仅把人们考察科学知识增长的注意力从理论证明转移到理论发展,而且引入了社会历史因素,他的科学发展含有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法思想,这对于启迪人们的思想和开阔思路,都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C].北京大学出版社
[2]刘钢.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M].四川教育出版社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模式 计算机科学 改革
论文摘要:科学的发展模式是科学哲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阐述库恩的经典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基础上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道路进行详尽的分析、说明,并给出了计算机科学继续发展要进行改革的必然性,最后给出计算机科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本文主要介绍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库恩的模式是以“范式”的变革为核心的。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中,科学是在周期式的循环中发展,通过科学革命,从一个常规科学过渡到另一个常规科学。既有常规科学时期的一般知识累积的过程,又有科学革命时期的范式新旧更替的过程。
一、前科学阶段。所谓前科学,就是尚未形成该学科“范式”的原始科学阶段。在计算机科学形成具体的理论科学之前,计算机科学当属于前科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机械计算机拓荒的时代,那些所谓的“计算机”都是基于机械运行方式,尽管有个别产品开始引入一些电学内容,却都是从属与机械的,还没有进入计算机的灵活:逻辑运算领域。
二、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和争论,形成了公认的“范式”,并依靠共同信仰的范式把大家统一为一个科学共同体。可以说,这一范式的形成,是前人不断摸索,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后人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在此之后计算机科学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后人继续对计算机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指明了方向。也使得计算机科学傲然屹立于自然科学领域之中。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不可思意的帮助。
三、反常阶段。科学探索中新事物是层出不穷的,当科学家们发现了范式预期之外的新事物、新现象、新发现,用范式难以解释,这就是反常现象。反常的出现,推动更多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搜集更多的反常去证实反常。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人们的需要不再是单纯的学会使用计算机,了解什么是计算机?而是如何使得人们再使用计算机时舒适,方便,如何使计算机更好的与其他学科结合,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难题等等。计算机的研究者们应该将计算机的相关理论与其他学科的特点结合起来,深入研究。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对计算机科学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计算机科学工作者应抓住机遇,不要囿于前人的学术观点,应大胆提出异议,促进计算机学理论的更新和革命。
四、危机阶段。当反常现象大量出现,并成为常规科学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人们开始怀疑范式,失去对范式的信任,科学共同体开始分化,这时才有可能打破旧范式的统治转向接受新范式。由于受旧范式支配的常规科学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反常势必导致危机。随着反常现象的不断出现,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成为计算机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计算机以后究竟向着什么方向发展,计算机界还未形成同一的共识。有识之士认识到计算机只有向其他的学科渗透,与其他的学科相结合,才是计算机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单纯的为了发展计算机而发展计算机已没有什么有意义的前景。为此,计算机工作者在危机面前必须树立坚定的信念,做大量艰巨而细致的工作,以迎接计算机科学革命的到来。
五、科学革命阶段。大规模,超大规模计算机的出现,是计算机科学与当时最先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其所取得的成就对于计算机的以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与大规模,超大规模计算机时代虽有不同,但也有很大的相似,我们拥有现代最科学的哲学—哲学的指导,自然科学飞速发展,各学科之间联系日益广泛。特别是近数十年来,自然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开始转向重新综合的趋势。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等边缘学科、综合学科理论的兴起,计算机领域中已由原有的计算机硬件向计算机软件,硬件的转变,同时“人工智能”,“通讯工程”等的出现,都为计算机科学革命提供可能和有利条件。
六、新常规科学阶段。科学革命以后,科学即转入新的常规科学,进入了在新范式指导下的渐进式发展。科学史就是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不断交替的过程,循环往复,永无止境。跟上了时代步伐的新的中医理论体系(新范式)会随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这一新的理论是以现代语言描述的,因而容易被世界人民所接受,并因为其整体辩证的特色而广泛受到欢迎,且使这一学科本身蕴藏着无穷的发展潜力。新的计算机理论体系还会给未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反馈,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未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作为以实践应用为主要研究目标的计算机科学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找到与其他学科越来越多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在相互取长补短,各自克服缺陷的前提下,经过各自一次又一次的科学革命,最终一定能够达到完全融合。
既然计算机科学即将面临一场危机,我们就要想办法解决危机。要解决危机,必须进行革命,抛弃旧范式,建立新范式。要创建新范式,就需要批判精神与创造精神。对计算机科学进行革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继续深化本学科的发展,向高层次,深层次发展。要对计算机科学进行实质性的深化发展。其次,要拓宽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建立新的发展方向,如现在新兴的人工智能,通讯工程等。最后,要加强同别的学科的联系,将计算机科学努力渗透到其他自然科学领域,才能使得计算机科学在自然科学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继续存在,发展,强大。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4-0001-05
创新发展与科学发的关系问题,是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问题必须回答的问题。党的十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实施创新驱动、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创新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发展观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抢占国际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为重要目标,以推进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为基本途径,所有这些要求的实现都有赖于坚持创新发展。
一、创新发展是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我国既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属于传统的二产为主型的、投资主导型的、资源依赖型的和高碳经济型的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也同时产生和积淀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传统发展方式是造成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当前,既有发展方式固有的弊端已成为制约我国科学发展的主要障碍。坚持科学发展,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必须坚持创新发展,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
(一)只有以创新发展为支撑,才能实现从二产为主型发展方式向一、二、三产业相协同的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长期依靠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多年处在接近50%的高位,是一种典型的、传统的、以二产为主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这种传统发展方式已经大大落后于国际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既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不利于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也是造成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的基本原因。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加快从这种以二产为主型的发展方式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方式转变。要针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大”的特征,以创新发展为支撑,做优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因为要做优第一产业,关键是要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不是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是日益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这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这些科学技术使现代农业成为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可见,现代农业是以新技术为先导和发展动力的产业,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要做强第二产业,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迅猛发展,到2010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我国工业大而不强,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在世界市场上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创新能力低仍然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一条软肋,因此我国必须以创新发展为支撑,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要做大第三产业,关键是发展生产性的服务业,促进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显然,这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都需要以科技创新和创新发展为依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根据我国的需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这些战略型新兴产业,必须科学判断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显而易见,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加离不开创新发展。
(二)只有以创新发展为支撑,才能实现从投资主导型发展方式向消费主导型发展方式转变
投资、消费、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形成了对投资和出口的路径依赖,投资过热,出口依存度过高,国内消费低迷不振,是一种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方式。这种传统发展方式造成投资和消费关系严重失衡,一方面造成很多行业产能过剩,酿成生产过剩的巨大风险和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另一方面造成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消费需求难以达到提高和满足,长此以往难以为继。根据国际发展经验,必须在经济发展的适当阶段,推进发展方式由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的转变。要实现向消费主导型发展方式转变,最主要的是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从而提高居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能力,使人们“有钱可花”;二是改善供给结构,开发满足不同群体、不同需求层次需要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从而使人们“有钱要花”。而这两方面又都需要建立在创新发展的基础上。要提高居民收入,必须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以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先决条件。而要提供新成品和新服务,必须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创造和提供新的需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世界著名发明家、企业家、美国苹果公司前总裁乔布斯,勇于变革,不断创新。先后领导开发了麦金塔计算机、Imac、iPod、iPhone等风靡全球亿万人的电子产品,让曾经是昂贵稀罕的电子产品变为现代人生活消费的一部分。这充分显示了在科技创新对于促进消费的巨大作用。当前,我国广大居民的消费面临着更新换代的新需求,能否提供大量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对于我国扩大内需、提振消费都具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三)只有以创新发展为支撑,才能实现由资源依赖型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高碳经济型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既有的资源依赖型和高碳经济型发展方式,导致资源投入强度不断加大,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耗化石能源,由于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占有量都相对不足,国际战略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市场又大多垄断在发达国家手中,我国将长期面临资源和能源短缺的压力;另一方面,由资源高投入带来的环境高污染问题,以及高碳经济造成的温室气体过量排放,造成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经济社会发展付出了高昂代价。破解这一发展困局,根本出路在于依靠创新发展,要对影响和决定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进行调整,加大研发投入的力度,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资源依赖型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样,走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发展新型能源、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要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发展智能电网。显然,只有把科技创新作为支撑,才有可能实现由高碳经济型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创新发展是抢占国际科技
发展制高点的现实需要 当代世界处在新科技革命前夜,科技创新孕育着新突破,这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为了牢牢把握这一重要机遇,抢占国际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坚持创新发展成为我国抓好用好这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的现实需要。
(一)要高度关注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正在孕育着的新突破
产生这种新突破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由于科学技术具有内在的革命性,人类探索自然奥秘和探求自然规律的本性,使科学技术成为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20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并表现为某些领域率先突破,进而产生其他领域群发创新。进入21世纪,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初显端倪。二是源于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强大推动。恩格斯在论述近代自然科学同社会需要的关系时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1](P732)在当代世界,占世界人口80%的发展中国家在谋求实现现代化,这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必将为全球科技创新和文明进步注入前所未有的动力,同时也对全球资源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带来了新挑战。传统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必须创新生产与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类的现代化进程的这一矛盾强有力地推动着科技进步与科技革命。三是全球性经济危机正在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革命。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熊彼特指出,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从创新开始,到被模仿、扩散的过程。与这一过程相伴随的是创新利润由高额垄断利润变为平均利润再到利润消失的过程。按照这样的规律,熊彼特提出,每一次经济危机都孕育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历史发展也表明,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第一次波及全球的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20世纪最为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电子产业迅猛发展带动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崛起,推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逐步到来,有别于以往工业革命的新型人类文明形态正在形成过程中。2008年以来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挑战。这场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扩散速度之快、持续时间之久,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从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来看,为了克服危机,社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更为迫切,创新投入增加,创新战略导向更加明确,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技术领域蕴育着重大创新,呈现出群体突破的新态势。
(二)依靠科技创新,抢占世界科技发展制高点,把握发展先机,实现快速崛起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核心就是提高创新能力。通过科技创新抢占世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是实现快速崛起后来居上的普遍现象。18世纪的英国正是依靠蒸汽技术革命,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才使一个孤悬一隅的岛国实现了快速崛起,成为跨越两个世纪的世界发展领头羊。德国在1871年才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其工业化开始的时间几乎比英国晚了近一个半世纪。但在19世纪下半叶,德国抓住了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化工技术革命方面抢占了世界的制高点,并带动了化学工业和制药工业的大发展。由于化工技术革命是继蒸汽技术革命之后工业生产力的一次新的飞跃,德国以此为契机,很快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后来居上,跨入了世界强国的行列。美国在17世纪和18世纪初还是一个经济落后的英国殖民地,但却在此后的200多年间发展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美国的崛起与它能抓住电力技术革命的机遇是分不开的。19世纪80年代,一场电力技术革命继化工技术革命之后在世界兴起。电力技术革命本来源于欧洲,电磁理论和电工技术首先是在欧洲得到突破和达到成熟的。可是,美国却抢占了先机,首先开始了电力技术的大规模应用。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1876年,成立了爱迪生工业实验室;1882年,世界上第一个发电厂在美国建成,紧接着许多电力公司纷纷成立,更加快了美国的电气化步伐。电力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工农业的发展;到了1890年,美国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了英、法、德,开始跃居世界首位。当前,面对自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各经济大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
(三)靠创新发展,抢占国际科技发展制高点,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
展望未来,以能源、材料、信息与生物为核心的创新孕育着科技革命的新突破,并将引领人类进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为生产力发展打开新的空间,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全球产业结构的新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发达国家为保持其科技与经济的领先地位,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的新机遇,都在积极谋划未来,纷纷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增加创新投入,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制高点。正如同志指出:“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已经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2](P744)我国也必须为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做好准备,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抢占国际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形成长远竞争优势。特别要看到,经过长期努力,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自主创新能力还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科技力量薄弱,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程度仍然较高,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我国还面临着西方国家拥有科技优势的长期压力。为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发展,更加重视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创新发展是从经济大国向
经济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崛起为世界经济大国,但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从经济发展水平看,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国民总收入3650美元,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18%,在世界银行统计的213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125位。[3]从经济发展方式看,我国的发展方式还属于传统的资源依赖型、投资主导型、高碳经济型的发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高投入、高能耗,资源的使用效率比较低,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国际竞争力不强。2009年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86%,却消耗了世界469%的煤炭和104%的石油,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的195%。随着经济规模不断增大,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为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坚持创新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和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一)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努力提高我国关键技术的自我供给率
大量事实表明,我国之所以还只是经济大国而不是经济强国,根本原因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还不能实现自我供给。据统计,在世界500多种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真正拥有核心专利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重很低。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的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万分之三。由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2005年我国生产的家电产品占世界的比重为60%,而利润仅占10%。提供计算机核心芯片的美国英特尔公司2005年利润率为223%,而生产计算机整机的中国联想集团同期利润仅为19%。对外技术依存度,显示着一国的技术自给水平,是衡量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发达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均在30%以下,美国、日本为5%左右。据我国工信部数据,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以上。90%以上的光纤制造装备,85%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80%的石油化工装备,70%的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需要进口。这表明,我国要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必须大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变技术自给率低、较多依赖进口的状况。
(二)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努力提高我国的科技贡献率
中国在专利科技贡献率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据世界知识产权报告统计,2004年日本和美国拥有的有效专利数量占世界有效专利数量总数的29%和22%。美国、欧洲、日本获得的专利占世界总量的大多数。我国电子工业专利最多的10家企业,5年申请的专利加起来不及美国IBM一个公司。到2006年为止,我国仅有11%的企业获得授权专利,其中仅有017的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权。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国内授权的专利数为352406件,其中发明专利为46590件,仅占总量的132%,其余都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方面的专利;而同期对国外授权专利数为59576件,其中发明专利数为47116件,占总量的791%。[4](P189)这种情况表明,我国在专利质量结构方面也存在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薄弱的问题。
(三)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靠购买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不现实的,必须坚持创新发展,走自主创新道路
在当今世界大国博弈的格局中,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不可能大量买到急需的重大关键技术。中国买不来一个现代化,也买不起一个现代化。当代国际经济技术竞争日趋激烈,主要国家竞相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发达国家更倚重知识产权、更倾力技术研发,为维护在全球分工中的既得利益和绝对优势,绝不会将关键技术轻易出售转让,更不会售给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竞争对手。同志就指出:“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只有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发展的基点放在自主创新上,才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切实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5](P84-85)此外,现代化的进程是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技术进步任务繁重,技术需求强度很高,而经济底子薄、财力有限,构成了对技术引进的相当程度的限制,也不可能什么技术都靠引进。
总之,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就指出:“我国已成为工业大国,正处于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关键在于坚持不懈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5](P77)中国要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必须改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状况,而要达此目标必须坚持创新发展,把基点放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之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马建堂.全面认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N].人民日报,2011-03-17.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Realiz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ANG Yuan-zheng
(CPC Centr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Philosophy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Beijing 100091,China)
关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20世纪初,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了以“内心体验”为核心的戏剧体系,称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或“斯氏体系”。该体系理论概括了许多艺术实践的先进经验:在体验基础上的再体现;体验创作过程中的自我修养;体验是基础,体现是目的;体现的内容是剧作形象,称为“再体现”;自然地激起有机天性及其下意识的创作,只有依附天性规律,体验方能真实、自然、深切;体验不是目的,是达到体现的途径。环境是情感真实的存在条件等。该体系不仅具有卓越的实践意义,而且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科学价值,揭示了艺术创作的客观规律,因此很快享誉世界。
影视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影视创作综合能力,把控和完成作品的前期创意和制作,相关课程都是围绕这一目标来设计。笔者认为,斯氏体系虽已产生很长时间,但它主张来源于生活,强化学生体验并最终达到体现,因而仍对当前的影视课程教学和创作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影视课程教学的指导意义
真实性与影片叙事 斯氏体系强调真实的体验,艺术的秘密就在于使虚构变为美丽的艺术真实,这一点在创作和教学中尤其重要。学生制作原创短片最重要目标是讲故事,短片是否打动人在于故事是否具有感染力、观众的共鸣点。需要解决如何去讲故事,也就是影片的叙事问题。好的影片首先必须具有真实的情感和贴近生活、体验生活,艺术家力求把他从外界获得的东西,不仅记载在记事本上,而且铭刻在心里。在影视制作中基于生活的故事和体验的作品才能够成功,这要求在教学和创作实践中强调作品叙事的真实性。在教学中,笔者反复向学生强调的就是表达的情感要真实,这种真实来自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学生阶段的创作,最重要的就是要从他们真实的生活环境和空间中去挖掘元素和灵感;既不能脱离开生活区凭空进行创作,也不应该去表现那些学生并不熟悉和不适合学生驾驭的题材。例如,有个学生找笔者辅导一个关于中国梦的短片创作,他想要表现不同年龄的人们对于中国梦的理解,反映国家的变迁和改革发展的成果。笔者的建议是不要做这个创意,而从最简单、最平凡的身边的人或事来入手。每个人的真实生活都是平凡的,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又是不平凡的。就中国梦来说,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本身就是最好的体现。强调叙事的真实性首先是所表达情感的真实性。
体验式构思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没有体验就没有艺术,艺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创造人的精神生活。学生原创短片设计中体现真实情感和生活需要一种特别的视角,在实践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情感带入角色的位置和环境,进行角色定位和换位思考。特别强调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样的话创作必须要有生活,要体验生活。短片立意的过程就要进行体验式的构思,感受进入作品。体验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思想的核心之一,将一个题材表达充分首要的是沉浸于角色之中,在设计脚本和角色的过程中需要将自身与角色进行转换,特别是主要人物的表现方面,这一点不仅仅是演员创作角色的表演问题,对于实际的创作和脚本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受众心理与镜头画面设计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只应给别人的场面调度找到根据。也就是说,找出相应的体验与动作,通过这些找到相应的情绪。学生短片创作的最终目标是为观众所接受,在进行镜头画面设计时要从观众的心理感受出发,合理运用心理暗示,对其心理和预期进行体验和思考,在叙事的同时满足观众的心理需要,合理运用景别和场面调度。
细节的表达和真实的呈现关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要感染别人,首先要使自己受到感染。感染力来自于细节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影片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合理运用细节可以增强影片的真实性,增强作品的韵律和节奏感,加强视觉语言的说服力,强化情感。特写镜头是将局部加以突出、强调的艺术手法,运用特写镜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片子给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大量运用了冲击力强的特写镜头,表现了食物的质感和制作手法的娴熟,通过不同的角度设计了表现力很强的特写镜头,呈现了丰富的细节。特写镜头并不是人眼正常的视角,也包括一些俯仰角度,这些镜头能带给观众视觉上的新鲜感,增强影片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郑雪来等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全6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宋家玲编著.影视叙事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科学发展观
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到今天,成为当今国际化教育改革和终身教育实践的主题。但是,从国内外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来看,目前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都是表面性的、过程化的,并没有抓住科学的内涵。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更重要的,它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和方法论。对于“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认识和分析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树立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观,有助于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定义,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内涵,从而更好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
目前,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化教育改革和终身教育实践的主题。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拉开了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的序幕。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全民教育行动框架》,呼吁为实现“全面改善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的全民教育目标采取切实的行动,呼吁教师专业发展应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政策研制、教育研究以及课堂教学、学校系统和各地教育体制诸层面创新实践的焦点。
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专业化的过程就是提升职业群体和个体社会地位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英国教育社会学家来西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袁贵仁部长对于教师专业化则有系统的论述,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其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国外,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有五种观点:一是将教师发展看作是通过在职培训或人员开发而获得的具体的发展,也将其理解为教师的目的意识、教学技巧和与同伴一起工作的能力。二是将专业发展理解为通过扩大教学专业赖以存在的知识基础,并提高教学的认识来提高教学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三是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通过实践调查来建构自己的教学理论联系起来,认为专业发展可以被看作是专业成长的过程。四是将教师专业发展具体总结为三种专业发展活动:培训合格教师、视听观察过程和教学实习。五是多维教师发展观,包括三个维度:专业经验的发展、心理的发展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我国叶澜教授将教师专业发展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指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第二类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第三类有五种含义:协助教师改进教学技巧的训练;学校改革整体活动以促进个人最大成长,营造良好的气氛,提高学习效果;是一种成人教育,增进教师对其工作和活动的了解,不只是提高教学成果上;是利用最新的教学成效的研究,以促进学校教育的一种手段;专业发展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协助教师在受尊重的、支持的、积极的气氛中,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
从国内外现有研究看,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理解:1.教师专业的发展,主要涉及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方面,所关注的问题包括专业的历史发展、专业资格审定、专业组织、专业守则、社会地位等等,这类理解实际上接近于教师专业化的概念。2.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教师个体的发展,更强调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素养和意识水平的提高,关注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专业精神、知识和技能。包含了两类意思,一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即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持续发展,达到专业成熟的过程。这种理解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性,接近于“教师专业成长”、“专业成熟”之类的概念。另一类将教师专业发展看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所关注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接近于“教师培训”、“在职教育”之类的概念。概言之,教师专业发展是从教育学视角加以界定的,主要是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是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这些理论成果,都是就教师专业发展谈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核心无非是将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内容作以归纳,对其过程进行研究,分析教师专业化所应具备的因素,并对加强这些因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进行讨论,提出增强支撑或是消除障碍的解决办法,从而得出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论研究,并没有抓住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内涵,没有体现科学的发展观。要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定义,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内涵,从而更好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从科学发展观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入手来研究。
二、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本,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它的活动的实现主体是学生,学生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对象。离开学生,教师这个职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是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围绕着学生的发展来进行,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本。
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教师的引导下,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获得最充分最优质的发展,让每一名学生都成长为他应该成为的那个人。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定要紧紧围绕教育的根本宗旨――育人。
教育教学活动的不断发展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性,只有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带来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1、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教育质量高低主要是由教师来决定的。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2、教师专业发展是职业特性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1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重点
1.1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
课改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只有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使教学目标最终达成,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课程改革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各个学科的教学重点。其中化学要运用到更多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通过互动等方式,增强教学趣味性,进而促进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达到预期。
1.2优化创新教学形式
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情境教学等教学形式被应用到新课程课堂教学当中,使得教学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特征越发突出。课程改革后,教学内容需要更加丰富,能够围绕学生成长现实需要巩固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创新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需要,利于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使教学能够全面有序开展。
1.3强化教学实效性
教学实效性是课程改革前后一直有所要求的重点内容之一。新课程课堂教学当中必然要确保教学实效性,使教学能够符合实际需要,突出教学价值,使课堂教学能够起到引导和督促、提高作用,使学生在化学课堂教学当中,对基础知识有所掌握,能够熟悉相应的课程要求和主体内容,使课程价值最大化。
2现阶段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后,相关任课教师等投入到教学设计和实践的探索当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同时也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总体看主要是两方面问题。其一是教学活动形式化问题。在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当中,部分教师习惯运用事务等设置情境,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进行小范围交流,最后由教师总结和点评,进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种形式具有一定作用,可以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但如果成为固定形式,则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兴趣,降低教学效率。其二是创新性不足。目前教师普遍运用课程点评、信息化技术等具?w方式突出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重点,但具体要求实施过程中存在表面化等问题,课程设计不够科学,信息化、数字化等手段应用不够灵活,总体创新性不强。
3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发展方向探究
新课程实施已经进入一个稳定期和持续期。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如何能够保障教学质量,切实完成课程要求成为关键和常态化问题。后期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三个重点方向。
3.1围绕教学要求,以学定教
新课程实施后,对于化学课程教学要求有所调整,围绕新要求,突出以学定教这一重点尤为关键。教师必须牢牢把握教学创新常态化这一原则,坚持结合课程要求调整教学形式,使教学方法、方式能够紧跟教学要求,使教学内容体现出实效性、科学性,使学生有所学有所悟。
3.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人定教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化学教学更具人性化,使教学活动能够持续有效推进。随着情境教学、小组讨论等形式的应用,以人定教已经成为现实,教师能够结合不同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分小组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不同学习阶段取得相应学习成果,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不断成长。
3.3运用科学手段,形成多元化教学模式
在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积极运用科学手段,围绕互联网、多媒体、信息化等技术,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提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元化教学环境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其兴趣,进而能够推动教学工作,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切实运用科学手段,必然需要体现出其实效性,使运用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