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程造价的专业学习

工程造价的专业学习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20 10:02: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程造价的专业学习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工程造价的专业学习

第1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侧重于生产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所培养人才应具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面向建筑行业第一线提供应用型人才。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对企业和学生的访谈和联络,通过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对“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究发现,以校企合作项目为载体进行课程研究与开发,将考证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唯一的解决之路。

一、明确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模式

要落实“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必须明确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在落实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讨论。

1.合理确定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职业能力需求

通过对行业企业的走访调研,工程造价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包含对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和比较工作,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标底和投标报价等的编制工作,工程结算和竣工结算工作。

2.根据能力需求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专业知识结构体系

知识结构体系是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它必须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以“必须、够用、实用”为原则,同时要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中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为了使工程造价专业知识结构能够更好的服务企业,同时又能满足高职学生的能力需要,我们成立了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学校教师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工程造价专业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我们每年组织召开一次会议,让专家们对我们的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该课程在以后工作中的应用及重点部分等等相应内容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同时,工程造价专业知识结构还和考证相结合,融合学生考取的造价员证的相关内容。

3.根据能力需求和结构体系,制定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设置应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形成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以职业技术岗位群所需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建立以应用为主旨特征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同时与地方经济特点相结合,形成本专业完善的教学计划。我院的教学计划包含基础课程(平台阶段)、专业基础课程(模块阶段)、专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阶段)、毕业实习。

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应用

明确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使学生具有熟练从事建筑、安装及装饰工程预、结算,以及招投标文件编制的能力,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一线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让学生毕业后能完成造价员岗位要求的各项工作,并经过实践锻炼拓展达到造价工程师的执业要求,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形式

(1)“2+1”培养模式

工程造价学生在校三年,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操作训练,第三年进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企业一线进行现场的实际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熟悉工作环境,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2)订单培养模式

企业提出人才需求规格、数量订单,与学校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为企业定向培养员工。这种模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学生进校就是企业的准员工,学校负责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企业参与实践技能的培训,同时订单班的学生也可以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顶岗培训。

(3)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学校和企业合作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企业派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任教和培训,学校派教师进企业顶岗,为企业培训员工,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项目教学内容模式和计划通过校企双方协商制定,通过合作具体的工程项目来实现校企双方共赢的目的。

(4)“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学校选择相关联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在企业内部设置分校,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生产计划,教学生产交替进行,这样有利于教学内容和岗位能力的有机结合,企业生产了产品,学校完成了教学,企业招到了优秀的员工,学校解决了学生的就业,真正实现了校企双方利益共赢的目的。

(5)产教一体模式

学校根据企业和教学标准,自建造价工作室,这样工作室既是实训基地,又可以对外接订单进行生产。这样学生可以在工作室进行实训,完成工作室承接的工作任务,教师进行指导,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能力,又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2.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国家对在校学生进企业没有政策鼓励和支持,使得校企结合只是停留在表层,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企业也没有完全接纳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自建工程造价工作室需要大量的资金,国家也没有给出相应的资金鼓励学校自建工作室,而学校也没有能力来自建工作室,即使建立了,工作室的规模很小,很难在外承接相应项目,只能作为校内实训场所,这就使得产教一体成为空谈。

(2)企业方面,由于在校学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参加实习的学生很多不能企业创造收益,而企业得为参加实训学生的安全等各方面进行考虑,故企业跟学校的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接受了校企合作也只是停留在一些简单的合作,没有更深入的工程项目的合作,对实践教学的作用也不是很大。

(3)高职院校方面和学生方面,由于学校经费的不足,学校对校企合作及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不够,很多高职购买的校内实训仪器都是已经过时,在企业已经淘汰不用的,实训基地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其次,很多高职教师的实训经验不足,双师型教师过少,不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同时,高职院校很多采用的教材的内容也相对落后,由于现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更新的很快,很多实训教材在编写时就已经相对落后,不能很好的指导实训课程;实训管理不够严格,对实训指导老师和学生的管理较松散,没有形成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而对于学生,很多高职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而在企业进行顶岗,理论和实际之间的差异,使学生不能适应,工作能力较差;其次很多学生认为是实习,不能认真对待,迟到、早退甚至旷工,不能达到预期的效益。

3.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

(1)为了能够创办校内工程造价工作室,我院积极寻求资金支持,为了节约资金,造价教研室和建工教研室合并共用实训室的电脑,工程造价只是购买一套广联达计价软件,这样大大节约了资金,同时还和广联达公司签订了协议,共同对工程造价应用软件进行培训。

(2)学校要积极主动和企业进行沟通,让企业认识到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对企业的今后的帮助,同时,学校可多派选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把企业的新经验回来传授给其他教师和学生。在学生进企业前对学生进行培训,介绍工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要用到的学习过的知识,让学生有个大概的了解和掌握,能更好的融于企业,让学生能为企业创造收益,这样校企合作才能长久下来。

(3)实训教材的增删,实训教材的落后是很多高职院校不能解决的一个难题,所以在实训教材中我们可以适当的进行选择和补充,把过时的不用的知识不讲,增加新知识,这样使得学生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4)校内实训和考证相结合,通过学生在校考取造价员证书,来落实“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通过学校组织考证,学校的教师给学生和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来强化校企合作。

(5)严格实践教学规章管理机构,完善实训岗位责任制,明确实训管理的职责分工和管理规定,制定出实训教学大纲和实训项目计划。实训教学大纲和实训项目计划可以通过专业教师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成立专家研讨会,根据现在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工作过程来进行制定。实训项目计划要以工程项目为主线,同时切合学生自身实际,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根据课程设置和工作需要,从初级阶段的认识实习和基本操作,到中级阶段的专业技能训练,再到高级阶段的综合技能实训和专业资格证书考核,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循序渐进中有较大的提高,为进入社会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高职学生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参加造价员考试每个班的通过率达到了50%以上,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能力认识和知识结构的完善有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对教学效果有一致的好评。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高职 工程造价 教学体系改革 创新

我院在面向市场需求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为了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教育目标,重新修订了我院的工程造价教学体系,对原有教学经验总结、分析、修订、更新,使新课程体系在设置和实施的过程中,体现高职特色,使开设的各门核心课程与支持课程与整个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相适应。

一、理论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

(一)教学模式改革

首先我院对本专业创新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将高职三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为集中理论课讲解阶段。第二阶段为实践阶段,该阶段又分为院内教学实训阶段及集中顶岗实习阶段。其中,在第一阶段本着必须、够用为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在该阶段就逐步地将专业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去,使学生树立专业意识,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在第二阶段,组织学生在学院内部建设的实训基地内参与某项建筑工程从招投标、综合施工管理、工程图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到预决算计算机软件上机编制工程量清单及综合单价的全过程,并到建筑工程工地现场顶岗实习,鼓励学生在建筑工地兼职,承担职责,初试身手,经受锻炼。

(二)教学方法改革

在新一轮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中, 我们以工程项目为载体,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构建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 在对执业范围、职业能力、工作过程知识分析的基础上, 将原有课程进行解构重构整合, 设计了新的工程造价专业学习领域,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学习情境设计, 尽可能保持项目的连贯性, 在不同的学习领域中选择相同的项目来完成不同的工作和学习内容。例如,以框架结构办公楼的建设项目贯穿建筑识图、测量、施工、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工程造价控制等课程。在项目教学过程中, 以项目为主, 但又不局限于项目, 要求适当拓展有关知识, 以弥补项目内容的不足。

(三)课程体系改革

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我们将整个建筑工程的初始到其建筑功能的投入使用的全过程都相应设立了核心课程与辅助课程来帮助我们的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掌握相应的知识点。例如:在项目设计阶段设立核心课程为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力学工程经济、辅助课程为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经济法与法规三门课程,在项目招投标及施工阶段设立核心课程为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计量与计价(含土建、安装、装饰),施工组织设计,辅助课程为合同管理、施工技术、工程测量、建筑力学四门课程,在项目竣工及后评估阶段,设立项目管理课程为核心课程,会计学为辅助课程,并且在整个学习计划的安排过程中计算机辅助教学贯穿始终,便于学生理解。

二、实训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

在实训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中实训实习条件是保证教学质量与提升学生层次的关键因素。我院先后为工程造价专业建立了建筑CAD制图实训室、广联达、神机妙算实训基地、招投标模拟实训室使,我们的实训培养模式可以分立认识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四个阶段,使专业教学按照 “全过程连续进行”的思路开展,使学生通过实习来获得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具体实训课程安排如下:

(一)建筑制图与识读实训

在这一环节中包含四大块内容:①制图: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图纸以及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图的测绘,将测量实训与建筑制图实训相结合。②建筑施工图读图:该阶段目的是要学生能独立完成读图的工作,为后续的土建预算工作奠定知识基础。③建筑结构图识图: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结构施工图的读图任务,使学生学会钢筋图的读图知识,尤其是将平法制图消化理解。④设备施工图识图:完成相应项目水施、暖施、电施、通风空调施工图的读图任务,让学生读懂安装施工图纸。

(二)工程预算的编制实训

在工程预算的编制实训这一环节中包括五方面内容:①建筑工程在定额计价方式下土建预算造价编制,锻炼学生土建、结构、安装工程的手工算量、套定额、取费的基本能力。②清单工程量表编制,使学生掌握工程量计价方法与计价原则;③清单组价工程(包括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工作,在这一环节将招投标模拟实训安排其中,让学生参与到具体项目的招投标全过程中,了解掌握清单组价的内容;④工程中间结算和竣工决算文件的编制,掌握预算、结算与决算的差别;⑤预算软件的使用,使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将以前的手工计算的工程量转化为电算成果,利用神机妙算、广联达软件进行电算、套价,目的是锻炼学生电算水平,为工作上岗做充分的知识准备。

(三)施工组织设计实训

第3篇

关键词:高职 工程造价教学 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1 引言

工程造价专业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为建筑工程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但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不足。例如:工程造价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枯燥乏味,实践学习比重低;工程造价教学手法仅限于讲,课堂互动性差;专业词语晦涩难懂;等等。这些问题使工程造价教学效果不佳,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差。为了改变工程造价教学现状,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笔者针对高职院校工程造价教学的现状,提出一些可行性强的对策建议。

2 工程造价教学在高职课程中的现状

2.1课程的设计比较保守和落后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时代性很强的专业,在当前教育中,教科书好几年保持不变,一届学完,下一届接着学,很多内容已经被淘汰,课堂上仍然在讲,落后性强。学生们仅仅掌握课堂上讲授的技能,对新技术、新概念、新方法不了解,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就业时竞争力不强。同时知识不更新也违背了高职教育的宗旨,使得高职教育的路子越走越窄。对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进行改革是必然趋势。

2.2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好

工程造价教学模式呆板,课堂氛围死气沉沉。由于工程造价专业涉及专业概念多,知识点繁琐、系统性差,缺乏生动性,老师在黑板上讲,学生在下面做记,一来二去形成模板教学。学生对所记的笔记内容不理解,考试时死记硬背,考完知识也就忘没了。这种模式让老师厌教,学生厌学,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教学改革的首要措施是对教学主体进行改革。

2.3课程理论的学习和课程实践缺乏联系

工程造价教学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实践机会少,理论知识不能在实践中得以巩固,知识点得不到加强。工程造价实习基地少,很多工程项目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这也是缺乏实践的原因之一。理论与实践得不到有机结合,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弱,工作以后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适应。

2.4教学手段无法适应现代化的需求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综合类的专业,要求学生懂建筑、懂经济、懂计算机、懂管理、懂力学,知识面很广。由于工程造价专业一般只有专科学校开设,资金有限,教学设备配套率低,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教学过程中用到最多的是计算机和专业软件,由于资金问题软件得不到更新,专业师资有限,多媒体出现故障维护不及时,教学手段还是传统的黑板加粉笔,严重削弱了教学效果。

3 工程造价教学在高职课程中的治理对策

3.1设计合理的课程内容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高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在高职的工程造价教学中,学生专业能力则体现在工程造价审核、工程投资的风险和造价编制三个方面。学生要想学会这三方面的专业能力,就一定要针对性的做大量的练习和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工程造价软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不断练习工程造价编制,把经典的案例与之结合起来,做到对工程造价软件的灵活运用。学生只有遵循这方面的原则和方法,就可以把工程造价专业中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生的专业素养才能全面得到提升,大大提高了高职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的职业竞争能力。

3.2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效果才会事半功倍。如果条件允许,师资力量雄厚,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项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根据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质的变化,为以后工作搭建一个好平台。老师只需要为学生规划一个大框,让学生自由发挥。

3.3理论和实践的学习要同样重视,密不可分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两者不可分割,缺一不可。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来说,实践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如果只学习,就会形成“纸上谈兵”,如果只实践,就会走很多弯路,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课程安排进行合理设置,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保证一个钉子一个坑,效果实实在在。学校还可以经常举办技能大赛,颁发荣誉证书或奖品来激发学习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老师也要想办法多联系实习企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练自己。如果一些学生表现优秀,很可能被企业直接录用,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3.4充分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完善教学配套设备,让学生通过现代化手段学习现代化知识。购置多媒体设备,实现“一室一体”,展示实物照片,让学习内容变得直观、生动;配备计算机设备,实现上课人手一机,充裕的时间掌握作图技巧;设定学校内网,教师可以将学习自愿上传到网上,学生随时随地可以下载学习内容;建立qq群、微信群,邀请企业技术人员、专家、学生加入,学生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请教专家。

第4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化;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27-0038-01

工程造价专业的内容融合了建筑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知识以及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多方面的知识内容,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毕业生可以在房地产企业以及建筑监理单位、建筑施工企业等就业,而且还可以考取注册造价工程师,为其今后的就业提供支持,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教学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学进步的需要。

一、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课程与专业课相结合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涉及的学科广泛,除了工程估价类的课程,还有结构、房屋建筑学方面的基础课程,工程经济学、项目投资与融资方面的经济学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学习是从事造价行业的基础[1]。在信息化相关的课程设置中,应该促进软件教学与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相互结合,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对信息软件的操作知识进行讲解传授,而是需要在讲解信息化知识的时候,与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比如在学习钢筋抽样软件操作中,可以结合结构以及平法标注的相关知识进行穿插讲解,这样学生可以更直观、全面地理解钢筋抽样知识的具体方法;而在讲解图形算量软件过程中则可以加入工程估价中的计价规则等知识,这样学生可以将软件算量中运行的基本原理理解明白。按照这种专业知识与信息化知识的结合教学方式,两者得到充分结合开展的教学,可以使信息化教学课程在工程造价专业课学习中发挥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化教学系统的连贯性设置

如果在信息化课程以外,建立一系列连贯的信息化教学系统,则对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会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2]。这种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先具备先进的教学平台以及充足的网络资源、教学软件,使教师与学生可以在教学中使用或者用来开展实践活动。另外还要在体系构建中增加工程造价相关的图纸资料以及建筑图表等的收集,可以为学生在实践以及课堂学习、毕业设计中提供可用的资源。然后将收集的图纸设计资料与信息软件进行结合,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内容,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以及企业经营的结合。

三、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教学的方法分析

信息化教学与单纯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有一定的差别,既需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需要重视对技术操作的具体应用,也就是使学生可以将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在软件操作中,这样案例教学就成了其核心的教学构成,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为案例的学习服务的,从而增强教学的完整性。另外,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教学还要增强学生主体性,可以实行构建主义的教学模式,提出问题之后学生进行分组探讨,以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结合一些实践、竞赛、实习活动等开展信息化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实际的工程建筑企业中实地考察,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总结经验,加深学生对工程造价信息化教学的理解。工程造价专业的信息化发展属于一种必然的趋势,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工程造价信息化教学课程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进行结合,利用相应的教学平台以及资源,促进信息化教学的系统化发展,合理安排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结构与内容,使学生既获得专业知识的增加,还能够充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邹颖,赵丽艳.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9(S2).

第5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人才培养,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据《2013—2017年中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房地产及“铁公基”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引擎,短期内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威力,并将贯穿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每一个阶段,因此形成了工程造价行业巨大的市场需求,工程造价复合应用型人才将大有可为。但如今学生的就业压力大,如何使他们适应社会的变化,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帮助大学生获得职业能力,怎样才能使培养的大学生更具有社会竞争力,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1当前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98年实行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来,工程造价隶属于工程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基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改造”的,偏理论,偏项目管理或现场管理,弱工程造价管理,其课程设置只是简单地删除了一些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添加了一些与工程造价有关的课程。第二阶段:2003年以后,有一些先行一步的院校将工程造价方向从工程管理专业中独立出来,作为目录外专业进行招生,但其培养模式依然基本沿用原先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和教学内容。第三阶段:鉴于基本建设及建筑市场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2012年起,工程造价专业进入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等教育获得新的历史机遇。至2014年短短几年间,全国已有135所本科院校开设工程造价专业,开始注重培养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的良好职业素养,开始重视打好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基础,开始加强合同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力的训练,然而目前高等院校更多地偏重理论,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培养方案宽而不专。

1.2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英美发达国家与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相比较,他们非常强调成本、法律和合同知识的掌握,着重培养工程商务及其管理(包括工程初始定价、中间定价及最终定价)方面的人才。但纵观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现状,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和问题: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动手能力,尤其缺少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工程投资估算管理、工程设计概算管理、工程发承包造价管理、工程竣工决算管理等)系统能力的训练,学生经济分析能力不强、法律意识薄弱和现场施工经验不足,学校缺乏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平台,校企合作模式单一,深度不够,学生岗位职业能力欠缺。这都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脱节,满足不了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需求,一定程度上也导致相当数量的本科毕业生由于不能适应企业实际需要而就业困难。

1.3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相脱节

在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中,现行课程体系比较强调理论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忽略了职业能力的要求,以书教书,所学理论知识难以与职业岗位实务对接;其次,毕业生存在现场知识经验不足、实践动手能力弱,满足不了企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需求;第三,严格执行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质量要求等是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区别于基础研究人员的基本素质,但是学生普遍对本专业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合同范本等掌握得不好、不够。

2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按照国家关于全面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精神,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职业能力为依据,校企合作为平台”的理念为指导,构建工程造价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坚持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素能教育,耦合专业培养与行业需求,在充分整合“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工程法律、工程管理”四大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将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融合到知识体系中,在“做学结合、工学结合”的模式下,锤炼具备“造价基本能力、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力、岗位职业能力”三大核心能力的复合应用型工程造价人才(如图1所示)。

3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

1)以“知识凝练和职业资格教育”为重点,构建与职业能力要求零距离对接的课程体系。对本专业所涉及的各学科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调整原有不适合的课程,整合出新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调整大学4年中所有课程和实践环节(综合性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前后关系,包括课程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比例问题,课程内容侧重点等问题;对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整合和改革,从而使课程教学内容得到优化,构建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之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同时考虑执业资格对知识结构的要求,基于知识结构设置与其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a.工程造价专业四平台基础课程建设。从行业对注册造价工程师的要求来看,工程技术、精通法律法规、懂管理、善于用经济视角分析问题是一名注册造价工程师必备的能力。因此在设置专业基础课程时,必须包括技术、法律、管理和经济为平台的课程,同时每个平台配备相应的课程作为支撑,利用实际案例图纸边讲边评边练,保证学生学透学通。b.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不仅要保留现有的技术、法律、管理和经济等课程,更应重视学生对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课程的设置,同时与造价注册工程师的知识体系融合,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未来岗位要求和就业方向设置选修课程,以此作为必修课程的补充和延伸。2)实行“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教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根据用人单位对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反馈的意见来看,学生普遍存在着经济分析能力不强、法律意识薄弱、现场施工经验不足和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差的问题。我们应在保证专业课程学时的前提下,调整校内课程的授课形式和节奏,将缩短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用于他们的校外实践环节时间。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要求安排学生在校内学习3年和校外毕业实践、毕业设计1年或校内学习3.5年和校外毕业实践、毕业设计0.5年。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入企业行业,到实际造价岗位接受训练,积累职业经验。这样的培养方式也大大缩短了用人单位的培训成本和时间,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欢迎。3)以工程造价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安排专业实践环节。紧紧围绕工程造价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计量计价能力,利用实际工程图纸安排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践、安装工程造价实践、水暖电工程造价实践和工程造价软件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编制完整建筑及其水暖电配套设施的造价能力。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负责制,即一位具有理论基础的校内导师和一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共同指导,一人一题,真题真做,综合提高学生工程造价能力。4)引企业进入学校,共建工作室。“工作室制”符合专业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能使学校教学更加贴近企业人才培养需求,有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室的建设对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在企业的支持下建立工作室,同时派技术工程师进驻学校,紧密合作充分发挥企业“项目多”和学校“成本低”的优势。通过企业的真实项目,将教师科研、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内容和生产内容,工作项目和职业能力的融合。5)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成立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模拟实训室,以典型的企业项目教学带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教学,组织学生组建项目团队按照“项目策划项目投标项目实施项目验收”运作模式完成课程内容学习,在实际运行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实践与学习中会有不同思维的碰撞,可以扩大相互间的专业知识面,在软件以及理论等知识点上相互学习、交流。在教学中运用典型的工程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以不同结构、不同基础类型、不同规模的工程图纸为教学背景,将工程实际案例融入到各门专业课程中,各门课程按照工程实际案例内容明确其教学任务,课程与课程有机结合,教师无需花费很多时间讲解工程背景,学生也无需将太多精力浪费在熟悉图纸上,学生可以在大学4年课堂中熟悉完整项目的工程建设全过程,实现专业知识与社会需要的“零距离”接轨。

4结语

在我国目前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为依据,校企合作为平台”的理念为指导,构建工程造价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坚持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素能教育,在充分整合“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工程法律、工程管理”四大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融合到知识体系中,锤炼具备“造价基本能力、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力、岗位职业能力”的核心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复合应用型工程造价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郝丽,刘海芳.以职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J].高等建筑教育,2012(3):57-60.

[2]陈德义,李军红.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执业资格制度和行业认证为导向[J].高等建筑教育,2011(6):40-42.

[3]吴瑛.“双层次螺旋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工学交替实践———以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为例[J].建筑经济,2015(5):110-112.

第6篇

本文结合现阶段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以“工程造价”课的专业特点为研究对象,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结合现场工程技术“活学活用”的掌握工程造价原理和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技能培养视角下的实战化教学和拓展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工程造价;实战化;双技能培养

工程造价形式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往往刚刚在课堂上讲的一种工程造价形式便会落后于当前的工程实践解决办法。本文站在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的角度,提出双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现场实习和模型展示的方法,增加学生对新材料、新工艺的感性认识,在讲解其基本构造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组成部位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双技能培养模式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课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步入高年级的工程管理学学生要很好完全的进行建筑方案测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等工作,就需要能够系统地、灵活地掌握工程造价的相关理论和操作能力。和其它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相比,“工程造价”课程强调实用和现实,相关的理论和操作学生也更加容易接受。但现实中真正给学生独立进行造价预结算等工作的机会时候,他们缺往往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理论授课没能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那么怎么样在“工程造价”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多角度、多技能培养学生对工程造价的理解,保证学生既能够在充分理解工程造价原理和方法,同时在日后的工作中又能理论结合实践,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无疑是现阶段“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很多工科院校对工程管理学毕业的学生要求比较高,往往是要求学生刚入职就能独立造价完成各项包括构造节点在内的预结算项目。在“工程造价”课教学过程中,应整体构建与建筑造价课程造价、工地认识实习等实践内容的横向教学体系,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进行双技能培养,这对“工程造价”教学会取得良好效果。

2.双技能培养视角下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1教学过程的实战化。

在课堂上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讲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工程造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从分析工程造价原理和方法入手,学习和掌握“工程造价”中不同材料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如何组合拼接。也就是说,教师让学生认识到讲解的不是具体的某个预结算,而是所讲解的构造为什么这么做预结算,其构造原理怎样,以此用掌握的构造原理解决新的构造问题。如果每学一个新的定额子目,都能弄清楚其背后成因,那么对每次新构造形式分析就不断强化了工程造价原理。而利用实际项目中的构造实例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构造原理的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效果。工程造价的做法与实际项目工程密切联系。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往往会举一些生活中随见的例子来解释相关的构造知识,这样能从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中解释生涩的构造原理,使学生对构造原理的理解真正做到“活学”。在讲授构造原理和方法时,首先把当前实际工程常见的预结算向学生讲解分析,再让学生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绘制对应的构造节点。当真正遇到没见过的预结算时,可以按照造价要求和构造原理方法进行类比,造价出符合构造要求的新构造节点来,让学生自觉做到构造知识的“活用”。

2.2学习过程的拓展化。

教师在讲授一个新的构造做法时,温故而知新,以旧构造对照讲解新构造,其中的原理和方法是一个螺旋提高的过程,同时需要相关专业知识的支撑。仅仅在课堂上的45分钟讲全听懂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教师把构造知识的讲授和学生对其的理解拓展到相关课程和工程实践当中,理解起来,更形象具体。在建筑造价课中可以增加“工程造价”的知识内容,造价课上学生在造价完方案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针对自己的方案做墙体保温、隔热预结算,屋面防水预结算,吊顶的预结算等,这样能让学生运用在“工程造价”课上学的构造原理和方法针对自己的方案特点进行自主的预结算。在造价中遇见问题时,教师给以适当的指导和纠错,学生自觉自主的预结算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加强对工地现场的认识无能可以给学生提供预结算的实物参照,其作为“工程造价”课的实践环节是学生提高工程造价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工地现场的实习,学生能了解建筑构造做法的特殊性,能站在施工的立场上去分析哪种做法更有利于施工,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从而在满足工程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前提下更经济、更节约工期,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工程管理能力。学习过程的拓展化实际上就是对已经掌握的构造原理和方法的重新构建,就是通过大量的学习和实践,自觉形成一套符合构造原理方法的创造性思维。

结论

实际工程当中的工程造价形式各有不同,要掌握所有具体的预结算样式是不可能的。教师在传授“工程造价”课时,应该首先强调工程造价的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然后经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和不断自觉的目标预结算过程,从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两个角度来实现对工程造价课“活学活用“的理念。

作者:张云波 单位: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瑞锋.建设以实践为主的工程造价专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

第7篇

关键词: 工程造价软件 实践教学 创新教学模式

1.我国工程造价软件的发展现状

1.1我国工程造价软件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发展迅速,而工程造价软件的发展与我国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体系的变革密切相关,总体而言其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当时普遍采取定额造价,同时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主要采用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软件,如excl、foxbase等,对计价信息做一些格式化的处理,该阶段软件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预算造价管理仍以手算为主,缺少系统化、集成化的造价管理软件工具。

第二阶段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受工程造价改革的影响,建筑工程逐步推行市场化定价,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编制定额,并根据要素市场价格自由报价,因此,这阶段计价软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些集成化的计价软件应运而生,如神机妙算首先推出基于定额模式的计价软件,易达软件则首先在深圳推出了清单算量软件,各地区都形成了有一定代表性的计价软件,如上海兴安、四川青山、重庆浩元等。该阶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计价软件系统,其特点是集成了定额组价信息,能够实现标准定额组价和企业定额组价的转化,并根据要素的市场价格信息进行报价,但是由于受到技术条件限制,计量软件的开发滞后,工程量计算仍然依靠手算。

第三阶段由上世纪末至今,随着建筑工程信息化、集成化的发展,工程计量软件得到快速发展,工程预算软件逐步向计量与计价一体化方向发展,该阶段工程预算软件的发展特点是以三维可视技术为基础,通过建模解决了工程量计算的电算化问题,同时集成了清单、定额两种计价模式,从而使工程预算的整个过程实现了集成化、系统化,为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2工程造价软件的主要功能

目前我国常用的工程造价软件按其功能来分,可以分为计量软件和计价软件,其中计量软件按专业可分为土建计量、钢筋计量、安装计量、钢结构计量、市政计量等多种专业领域;按其软件开发的平台来分,又可以分为以通用制图软件为平台(如AutoCAD)开发的软件和以自主开发平台为基础的软件。

(1)计量软件的主要功能。该软件可帮助预算人员快速建立与工程图纸、技术资料相同的三维模型;软件可自动计算各个构件的算量关系,分析统计各类工程量,灵活多变的输出各种形式的工程量表单,满足不同的需求;软件可检查用户建模过程中少算、漏算、错算等情况,并提供详细的错误表单、参考依据、规范和错误位置信息,保证了计量的准确和快捷。

(2)计价软件的主要功能。该软件可通过手工录入、导入算量等方式帮助预算员快速编制工程量清单与工程图纸、合同相同的预算书;软件可灵活多变的输出各种形式的造价报表,满足不同的需求;软件可检查用户编制预算书过程中清单编码、清单名称、项目特征等的错误情况,并提供详细的错误表单和批量修改方法,最大程度保证了计价的准确性。

1.3工程造价软件未来发展的趋势

随着工程造价软件的成熟,将在工程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未来工程造价软件将朝着集成化、多维化、精细化方向进一步发展,成为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

集成化意味着造价管理软件将面向全过程。未来实现从预算、招投标到施工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多维化意味着造价管理软件会在三维的基础上,结合进度、质量等多目标控制要求,从前期预算成本控制,逐步面向施工管理,实现从单一造价到资源、进度、质量的多目标管理。精细化意味着造价管理软件将会结合各行业建设特点,实现从建筑工程向石油、铁路、电力等众多特种行业的工程管理。

2.工程造价软件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软件已经在企业和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普及,它为企业和行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为了实现学生在工程造价岗位的零距离就业,使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工作相一致,培养学生具有实际工作的技能,在教学实践环节尝试引入工程造价软件的教学实践内容。通常的教学方法是开设“建筑工程造价软件”课程,将工程造价软件知识纳入到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多年的实践表明,这种将工程造价理论知识教学与造价软件分开教学的方法,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仅通过工程造价软件课程的学习,并不能足以掌握工程造价软件的操作技能。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2.1理论教学与软件操作教学跨学期

由于《工程造价》理论教学和《工程造价软件》实践教学不在同一学期开设,同一技能的两门课程联系不紧密,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受影响。

2.2工程造价软件教学课时不足

由于《工程造价软件》课时不足,使学生进行自己学习和训练的时间较少,造成了学生难以全面掌握软件的熟练操作。

2.3工程造价软件不完备

由于学校工程造价软件的不够完备,如计量软件与计价软件不是同时引进,或购买不是同一个供应商,软件之间的衔接会出现障碍,使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全面,影响了学生掌握软件的全面操作。

2.4操作技能轻实际项目应用

在工程造价软件实践教学中,注重软件操作技能,轻视实际项目的应用,学生缺少实际项目的练习和训练,导致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工程造价软件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在开设《建筑工程概预算》和《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的基础上,于2007年在《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中应用了工程造价软件。通过5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了工程造价软件操作与工程造价理论知识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操作工程造价软件的技能,为就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工程造价软件的创新模式可以归纳以下几方面:

3.1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将《建筑工程概预算》和《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课程开设在同一个学期,在《建筑工程概预算》理论知识和方法学习之后,紧接着进入3周的《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主要是学习和应用工程造价软件,起到乘热打铁的教学效果。

3.2算量软件与算价软件紧密结合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同时引入了工程算量软件和工程算价软件,并保证算量软件和算价软件系统的有效衔接,实现了工程造价软件的完备性。学生可以在实验室里系统地应用工程算量软件和工程算价软件,完成工程项目造价的建模,达到全面掌握工程造价软件操作目的

3.3教师教学和专家指导紧密结合

我校在工程造价软件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教学和专家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专业教师主要指导学生熟悉工程造价软件,掌握工程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聘请软件公司的专家为学生作进一步实践指导,传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快捷操作方法及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得到软件专家进一步的实战性指导,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4工程案例操作和实际工程项目紧密结合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在工程造价软件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工程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采用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练习,提高了综合应用能力和实战能力,使学生毕业时即能直接上岗工作,实现零距离就业的目标。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软件操作与工程造价理论知识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尝试,实践证明效果显著。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工程造价软件实践教学的新方法和新模式,为企业和行业培养具有实战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工郑皎. 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 期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24卷:78-79。

[2] 李玉芬.建筑工程造价软件在《建筑工程造价》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6期:98-99。

第8篇

(一)调研内容:调研区内电力工程造价行业人员就业情况、人才结构及主要岗位职责、调研高职专科层次的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表现及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

(二)调研方法:企业走访、电话访谈、专家座谈、问卷调查。

(三)调研对象:电力行业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电力施工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工程师、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会计等。

(四)调研过程:信息采集———信息回收归纳———信息分析———信息补充———建议及对策

二、用人单位对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评价调研及结果分析

(一)调研企业的人才结构

对企业人才结构及来源调查显示:相关企业工程造价技术人才的学历主要包括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大专学历和中专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占10%,大专学历(高职)占56%,中专占2%,本科占32%。

(二)目前用人单位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开放的岗位及要求

目前用人单位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开放的主要职业岗位为:工程预结算、工程管理、招投标、资料管理。其中,造价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为:编制工程预结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资料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为:编写施工方案、绘制图纸、协助编写投标书、资料的分发和收集整理;施工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为:深入施工现场,协助搞好施工监理,复核工程量,提供施工现场所需材料规格、型号和到场日期,做好现场材料的验收签证和管理,及时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和工程量签证,协助项目经理做好工程的资料收集、保管和归档,对现场施工的进度和成本负有重要责任;监理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为:在专业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检查承包单位的人力、材料、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做记录;复核从施工单位获取的计量数据并签署原始凭证;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对总包及施工单位工艺进行检查及记录,对质量检查及记录;对结构主体质量进行旁站监督,并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告和做好简历日志及有关监理记录。由此可见,虽然不同的职业岗位分工清晰,但能看得懂图纸,熟悉图纸是各岗位最基本的要求,沟通协调能力和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是各岗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综合素质高,能够同时拥有多方面技能,理论基础扎实,加之实践能力较强,对相关行业还有一定了解的复合型人才更具竞争优势。

(三)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现状

通过调查,用人单位对我院工程造价专业的高职毕业生的岗位安排变动性较大,施工企业对新进的毕业生主要安排在施工员、资料员的岗位上,造价单位根据毕业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安排。我院的毕业生一般会被分配做配网或主网工程,工作5-10年后,其中有能力的一部分毕业生将被提拔到经理的岗位上。这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的需求目标是懂施工、会预算、能管理的综合性人才。

(四)用人单位对我院工程造价毕业生工作评价分析

1.能吃苦耐劳但理论基础较薄弱

通过调查,我院工程造价毕业生大部分都比较能吃苦耐劳。虽然一些工地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但是都能克服困难,坚持工作。但由于在校学习期间对工程技术、工程管理、过程经济、电气设备、电力生产概论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在理解和解决一些工作任务时较吃力。

2.单项能力不错但综合能力欠缺

调查表明,部分学生在电力工程专业某些课程和某些模块学得很好,单项能力较强,如工程计量、工程计价或工程结算等。特别是近两年我院工程造价专业一批优秀的学生参加全区、全国的高职技能大赛工程造价项目比赛,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师的集中培训让部分学生的一些单项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但是,由于工程造价工作是一项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复合型工作,包括识图能力、工料法计价能力、清单计价能力、熟悉招投标法、熟悉合同,会应用软件进行算量与计价等等都需要一个人能综合熟练应用。因此,在综合能力应用这块,我们的毕业生还有所欠缺。另外,对于通用技能,包括识图能力、学习组织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等专业人才的一般能力。多数企业普遍认为识图能力、学习能力特别重要,为关键能力,而外语应用能力只在某些岗位上有要求,这说明企业需要的人才首先要有识图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特别是电力行业的工程施工标准比一般建筑工程施工要求要高,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各种优质高端的材料被使用在电力工程建设中,材料更新换代非常快,需要工程造价人员不断地学习与研究,紧跟技术前沿。

3.踏实肯干但动手实践不足

通过调查,大部分毕业生工作态度端正,踏实肯干。但是,由于电力工程设计和建设要求规格很高,在校动手实践机会不多,能够参与真实工作情境实现学习与工作岗位零对接的实践欠缺,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因为不熟悉工作或害怕与师傅沟通而表现出动手实践能力欠缺。其次是计算机应用如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工程造价电算化相关软件应用不够熟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

4.比较敬业但沟通协调能力不足

很多企业对所需要的人才,除了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外,也希望毕业生能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质量意识、自我学习、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调查显示,对于自身的工作,我院工程造价大部分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比较敬业。但在遇到不懂、不清楚或者需要与别的工作人员对接的时候,沟通协调能力不足,比较腼腆,语言表达技巧有所欠缺。

三、新形势下电力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