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0 10:28:3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如何学好地理的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287-01
在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似是而非。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地理?学好地理?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请求同行专家斧正。
一、在地理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地里不仅让我们知晓祖国地大物博,世界的广阔,更是要懂的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地理知识,明白学生学习地里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里的激情。这是教师在地里教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更是创建快乐、轻松学习环境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建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地理课堂教学欢声笑语,促进教师自身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的培养,使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保持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在地理教学中运用“互动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
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的原则。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如在讲我国的河流――“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的问题,学生围绕着问题的提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笔者在上课时,提出上述问题,有一男生举手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直,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一次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观摩课中,笔者也同样听到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学生提出相同的治理方法。可是,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任课教师的意料。但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学生有大胆设想的同时,教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对师生有很大受益。
三、在新课地理要有“情境”引入,专注学习精力。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这样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进步的一面。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笔者引入故事趣闻法说:主席在世时,有一天,在他的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时,戴勒在盯看着主席,一句话都不说,主席见后就说:“你为什么老盯看我。”这时戴勒说:“你具有一付东方人的脸。”主席听后直言:“我是代表中国人的脸,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们鼻子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学生全副精力的集中在故事情节中,老师问:“这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突然联想到世界人种特征问题。
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培养实践能力。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关键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懂得地理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地理兴趣
也许有的同学觉得地理无非是看看风景图片而已,没有什么可学的,于是对地理不以为然,但这种想法已经走入误区。因为地理既然作为一门学科,肯定是为了知识而设置,若仅仅是看风景图片,还不如发一本画册让同学们自行欣赏便是。而还有一部分同学正好相反,他们认为地理学习非常困难,由此产生畏难情绪。其实这类同学也不必担心,地理学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和困难,只要愿意用心学。所以,学习地理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既不要忽视也不要畏难,踏踏实实地学。平时,可以通过观看与地理有关的电视节目(如“地理中国”),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杂志(如《中国国家地理》)来培养自己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使自己学习地理更有动力。
2.提高听课质量,做好听课笔记
也许有同学认为这一条方法很空洞而不愿意去实行,可是这确实是学好地理的必由之路。或许刚开始时有一些困难,但只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并能够坚持下来,效果绝对显而易见。高中地理学习在提高听课效率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听课笔记,因为许多知识都是教材上没有的,需要靠老师补充,如果不记笔记,时间一长,就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即便是教材上有的知识,通过记笔记也可以梳理知识,从而使印象更加深刻、条理更加清晰。当然,如果感觉在课堂上无法完全将笔记记完的同学,要优先保障听懂,笔记可以记得潦草一点,下课后再做整理,或者借同学的笔记也可以。
3.寻找合适技巧,提高记忆效率
高中地理的内容庞杂、知识点多,要记好的确不容易。因此,除了不断反复记忆,同遗忘作斗争外,还要掌握巧妙的记忆方法。有了好方法,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编顺口溜就是一种十分实用的方法。如在学习“中国商品粮基地”时,一共有九个地区要求掌握,分别是三江平原、江淮平原、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松嫩平原,若是死记硬背就比较麻烦,而编成顺口溜“四江三湖一成松”就简单许多。所以,找到合适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可以使自己的地理学习之路更加轻松。
4.抓住典型拓展,善于举一反三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将世界上每一个地区的地理知识全部学完,因此教材选取的地区都是十分典型的地理区域,可以反映某些十分典型的地理知识。如学习“华北地区中低产田治理”这一章时,就会接触到旱涝、盐碱、风沙三大典型的农业问题。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可以了解到旱涝、盐碱、风沙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方案,那么在考试时,如果考察到并未学过但出现以上问题的地区时,仍然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推导,从而顺利解决问题。再如,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成因时,有“纬大下人”的固定模式,“纬”即纬度,“大”即大气环流,“下”即下垫面,“人”即人类活动,在分析世界上任何地区的气候时,我们均可参照此模式进行推敲,或许无法达到标准答案的程度,但也是八九不离十。
5.认真完成作业,课外多多练习
部分同学认为地理等文科科目重在记忆,做不做题无所谓。这种看法过于片面。诚然,人文学科较理科而言更为注重记忆,但这不意味着就可以不做作业。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对于认识的加强至关重要,因此,在学习地理知识后,还要通过不断练习对知识加以巩固。不仅如此,练题还可以使我们见识更多的题型,从而对考试有更多的把握。通过对高考题的练习,还能了解近几年高考的动态、出题人的大致思路等。
6.坚持不懈努力,加强平时复习
【关键词】教育改革 初中地理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70
对当代初中生来说,学好地理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的地理学习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学生认为初中地理不属于中考考查的范围,不必付出太多时间和精力,且知识繁多复杂,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渐渐失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学生这种观念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切以考试为目的,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
学好初中地理是必要的,学好地理对于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培养地理技能、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地理科学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且高中地理是以初中地理为基础,培养良好的地理素养,才能在高中的地理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要从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观念转变开始,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坚持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改变单一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关键,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地理学科有综合性、实践性、地域性、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要紧抓学科特点,利用好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以学生为教育出发点,创建真正能够丰富学生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如何创建新型教学模式,以下是笔者的具体建议。
一、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课堂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新型教学模式的主要应用之处,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课前的准备工作是课堂教学过程高效开展的前提,地理的综合性体现在学科知识的范围广泛,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教师除了要对教材知识了然于心之外,还要对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采用趣味导入的方法,将教材知识及相关知识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展现,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着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同时,课前对于课堂节奏和内容有提前的规划,做到上课时心中有数,不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例如在学习中国地理时,除了要对中国的地理环境有所了解,也要了解不同地域下的社会环境,通过让学生观察南北方、不同民族在生活方式上、地理风俗上的不同,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的,尊重学生,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不放弃基础薄弱的学生,想办法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自信心。课堂上可以采用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研究解答,应用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解答问题后,给予学生鼓励,特别时基础薄弱的同学,使他们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树立学习地理的自信心。课堂教学的形式多样,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举措。
二、课堂联系实际,从生活中积累地理知识
地理来源于生活,课堂之外的时间更是学生汲取地理知识的好机会,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地理现象,要鼓励学生多发现、多观察。“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谚语,想必初中生都耳熟能详,但其中的地理知识学生却很少了解,为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并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对现象进行解释,积极积累地理常识。课后对于知识的整合同样不容忽视,地理学科知识零碎复杂,兼具记忆性和思维性,单靠课堂的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初中生的自律能力一般,老师可以及时抽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为了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地理现象的好习惯,老师可以在一周内布置一次或者两次发现生活中地理现象的任务,并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分享,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丰富班级同学的地理常识。生活中以地理知识为题材的电影、图书资源丰富,很多史诗级的纪录片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课堂上可以播放相关电影,放松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纪录片《地球脉动》、《舌尖上的中国》等都是学生感兴趣并且制作精良的史诗级纪录片,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赏,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地理兴趣的提高。地理学科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且与生活密切相关,将课堂联系实际,在生活中丰富和提高地理知识的储备,是地理教学的关键。
三、运用地理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巩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地理实践活动是以所学的地理知识为基础,以课外调查为发展,结合政治、历史、生物等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的进行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树立实事求是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目前地理实践活动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普遍认为实践活动会占用大量的理论学习时间,并且学不到考试考查的知识,这就造成了学生实践能力低,创新意识薄弱,动手操作水平低的状况。
一、培养空间概念,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
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例一:在“经纬网图”上我们观察到的知识就有:
①我们在这幅图上可以看到有许多线,其中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经线,与经线垂直相交的线是纬线。
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并相互平行;纬线圈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且相交于极点。
③指示的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④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0经线以西为西经度;自西向东,东经的度数逐渐增大,西经的度数逐渐减小。纬度以赤道为界,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自北向南,北纬的度数由大到小,南纬的度数由小到大。
⑤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
例二:我们在《森林资源》一课中曾经学过的原理图,其图名叫做“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我们以这幅图作为例子,讨论阅读原理图的几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获取信息,是获取原理图中所显示的各种信息。在“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有山坡、两道林带、降水和河流,一些不同粗细、不同颜色以及不同指向的箭头,还有 “微量清水入河”和“泥沙径流”等文字。
第二步,分析地图,是要分析我们在图中获取的各种信息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山坡从上到下,表示地表径流的箭头由粗到细,颜色也由深变浅,最后变成“微量清水入河”。这些说明了大气降水在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受到了林木枝叶、枯枝落叶层的阻滞,促使大量雨水下渗,导致地表径流流量不断减小,含沙量逐渐减少。护坡林降低了泥沙流失的程度,起到保持坡地水土的作用。
第三步,说明原理,明确原理图所说明的原理。这幅“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说明了森林具有含蓄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学会读书,掌握科学的读图法
地理教材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学好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呢?
首先阅读教材,要读懂,明白书中讲了些什么。比如,教材在介绍某个地理区域时,一般从构成这一区域的各地理要素分别进行论述。这个区域在哪儿?这里的自然概况怎样?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等等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其中任何一个地理要素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变化。我们应该将理清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头脑中形成这一地域的知识网络。
例: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无论是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还是在生活习惯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我们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概括,那么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诸多的差异便一目了然。我们不仅要明确两个地区或两个国家之间的差异,而且也要思考这些差异是怎样形成的。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差异。
我们不仅通过对比梳理找到差异性,我们还能找到相似性,如印度和巴西两个国家,虽然位于不同的大洲,但它们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利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我们就能够将两个国家的主要的地理特征知识点梳理得一清二楚。
印度和巴西都是位于热带的临海国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优质的铁矿资源丰富;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三、在生活中运用地图,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要学好地理,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特别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将我们所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中去,使所用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深化,同时也可以增强你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 读图能力 提高方法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只有通过对地图的观察、读取和识记,才能更加直观、更加牢固地掌握地理知识。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学生对于地图的识解无从下手,甚至感到很迷茫,再加上地理课时的数量限制,学习缺乏连续性,时间长了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失去兴趣,所以,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在教学方法上进行革新,使学生通过读图体会到学习地理的乐趣,更好地学好地理。
一、培养学生读图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成功的真谛,要想让学生读好图,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读图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图画形象直观的特点联系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对中国地图的认识中,对于各个行政省区的形状的分析和记忆,中国的整体形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鸡”,湖南与江西两个省份的形状像两个老人头,甘肃像个胡萝卜,宁夏回族自治区像个小壁虎,等等,通过这样联系实际生活,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获得形象、深刻的印象,激发思维,提高对地图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掌握地理图画的分类
不同的地图通常展现的是不同的主题,例如:政治地图、地理地图等,在学习或运用某一地图时必须明确不同主题的类别,再根据这些主题进行分析、浏览,一般的地图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地理原貌图,行政区域图,地形剖面图,人文景观图,等等。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讲解内容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地图的特点,确保信息读取的准确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采用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地图景观获取最直观的信息,例如:在讲到世界大洲的分布时,就要借助世界地图说明,教师通过地图展示不同大洲的形状、面积大小、世界分布状况等。通过地图,学生对整个世界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并清楚了自己生活在什么位置,会对世界大洲的分布特点有所了解,会感受到世界的奇妙,进而对学习地理产生兴趣。
三、引导学生掌握看图步骤
首先,浏览图名。图名是一个地图的主题所在,它简洁地概括了图中所展现的内容,例如:“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图”表明这是一张中国地图,并且图中会展现出各个区域省份的大小、形状与分布。
其次,仔细辨别图例和注记,如果一个地图中有多个地理事物分布时,往往学生就会产生混乱的感觉,这时学生可以借助图例找到各个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根据这些分类综合观看地图,找出相应的信息。
再次,通过观察地图,再联系讲解的知识,使这些知识在地图上重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体会。通过对图中信息的观察,会获得新的信息,这些信息也许就是意外的收获。
最后,通过浏览地图,可以形象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可以对这些信息从整体到局部做层层分析,找出规律,进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一般的地图在右下角都会有一个小的辅图,辅图一般都是对图片中某一信息的详细辅助说明,通常也含有较为重要的信息,所以,在读图时需要注意主图与辅图的关系及相应的位置,通过对比,进一步了解地图信息。
四、掌握基本的读图方法
要想读好地图就必须掌握基本的读图方法,运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有用的信息,实现识图的目标。
第一,通过观察形状用形象与想象化的方式获取知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的形状特点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获得对地理事物最形象的记忆,例如:中国的甘肃省的形状像一根胡萝卜,意大利的地理特点是一把皮靴深入地中海,中国的黄河是一个“几”字嵌入中原,等等,通过对这些图形的联想,学生能获得更加形象、深刻的知识。
第二,对不同的地理事物进行描述。我们在观图与识图过程中,必然要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和特征进行描述和说明,这在以后的地理答卷中有所体现,例如:在对中国陆地上的五大地形进行认识和理解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各自特征,进行描述,例如:他们的地表起伏状况、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在中国的分布状况,等等。
例如:丘陵地形可以描述为:海拔不定,相对高度也不大,与平原相比地表起伏不平,主要适合林业种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江南、两广一带。
通过这样详细的描述,不仅完成了从形象到抽象的概括过程,而且使学生在语言上有所收获,在以后的答卷中,学生有能力运用专业的语言解决问题。
第三,填图绘图法。为学生准备一张空地图,并在地图上设置山脉、河流、城市等地理事物,让学生自己将图填满,这是一种很好的地理事物记忆方法。学生在填图过程中,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能掌握地理事物的精确位置。同时,这一过程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掌握了一些绘图的基本技能。
此外,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能够真实、直观、形象地展示信息,是教师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可以采用师生转换角色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制作幻灯片,让学生站在讲台上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同学们讲解、分析地图,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地图是地理学习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因为只有通过地图我们才能直观、形象地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分布状况,这对于作为地理初学者的中学生来说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看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识图的兴趣,把所学知识通过图画展现出来,让学生系统学习,全方位、精确地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学好地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0.
关键词:矩阵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38-02
矩阵论是高等学校理、工科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工具,矩阵论在现代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诸如概率统计、微分方程、力学、电子学、数值分析、优化理论、控制论、网络等学科领域都与矩阵论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在经济管理、保险、金融、社会科学等领域,矩阵理论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
矩阵论是线性代数课程的拓广及延伸,它将线性代数中实数域上的理论推广到复数域上,给出了矩阵的Smith标准型、Jordan标准型、Hermite二次型的有关理论,并进一步介绍线性空间、欧氏空间与酉空间以及在此空间上的线性映射,深刻地揭示了有限维空间上的线性变换的本质与思想,并通过引入向量范数和矩阵范数在有限维空间上构建了矩阵分析理论。由于矩阵论中很多知识是线性代数的推广,所以要学好矩阵论,必须要学好它的基础课程线性代数。由于线性代数一般是大一或者大二开设,而线性代数中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掌握的不是很牢固,虽然有考研前的突击,但学生对于线性代数的知识大都是单纯的记忆,而没有真正掌握它的实质,所以学习更深层次的矩阵论课程,就更困难了。如何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较好地掌握与理解矩阵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掌握矩阵论中的思维方式呢?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呢?如何在已有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这些问题是我们矩阵论教学工作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现在的矩阵论的课堂教学有三个显著的特点:(1)学生基础差异大。矩阵论是全校理、工科学生的基础课,选修的学生很多,而开设的班级有限,所以一般是几个专业的学生合在一个班上课,而不同的专业,他们在大学数学类课程要求不同,从而导致他们的数学基础有很大的差异。(2)每周学习内容多。大学课堂里的每一堂课一般都是90分钟,两节课连上,矩阵论也不例外,并且一般是一周6节,这样在一周内学的内容比较多,学生学习压力大。(3)课时少,教学进度快。由于矩阵论的内容较抽象,但学时又非常有限,因此每堂课不仅教学的内容较多,且内容是全新的,教师讲课主要是讲重点、难点、疑点,讲概念、讲思路,举例较少。面对诸多特点,高校的矩阵论任课教师一直在探索一种适合于研究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与手段。笔者以多年的矩阵论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师如何教好矩阵论、学生如何学好矩阵论得出自己的一点心得,现总结如下。
一、教师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的改革
研究生的教学与本科生的教学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以自主学习为主,但由于公共基础课的矩阵论教学,我们基本上还是延用大学线性代数那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讲台为中心。教与学的关系不是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而是指导与被指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阻止了学生许多方面的发展。现在的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被动学习模式变为主动学习模式,并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知识与经验。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必须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针对所教知识的体系对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定向引导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感教学及对比教学相结合,通过这些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从而使其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进而也会提高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学习方法
矩阵论的知识,将线性代数中的实数域推广到了复数域,由于许多学生对复数域上的知识掌握不够,学生一下子很难接受与理解。如果学生仅仅利用课堂的时间学习该门课程,而不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地去学习的话,要学好这门课程是非常困难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呢?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以多提问方式教学,让学生多思考问题。另外,在每堂课的结束之前,给学生准备几个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这样让学生慢慢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学生在学习中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仅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也很难掌握好该门课的实质。那么,何为好的学习方法呢?本人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应该能做到下列几点。
(一)牢固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
基本概念、基本性质一直是数学的重点。在矩阵论中,涉及的概念与性质也非常多,如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两矩阵相似、Jordan标准形、酉相似、范数、广义逆矩阵、矩阵的直积、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等基本概念及它们的基本性质一定要很好地理解及掌握。若掌握不够牢固,理解不够透彻,在答题中对基本性质的应用就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在学习与复习中一定要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多做一些基本题来巩固基本知识。
(二)牢记基本公式、理解基本定理、熟记基本思路
学习数学,很多知识都是要去理解才能很好地掌握,但一些重要的公式,如一些常用向量范数、方阵范数、方阵的谱半径、方阵的条件数等计算公式,一定要牢牢记住,一点也不能含糊。一些基本定理,如Hamilton-Cayley定理、Schur定理、Gerschgorin定理等一定要很好地理解,并能实际应用。一些常见的解题思路,如向量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法、方阵Jordan标准形的求解、正规矩阵酉对角化方法、矩阵的各种分解方法等一定要熟记,一点也不能马虎。
(三)多做练习,巩固知识
研究生教学与本科生教学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减少了布置作业的环节,但对于数学类课程的学习,不管是哪个层次,练习都是必须的步骤。矩阵论的学习也不例外,虽然没有作业环节,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多做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巩固与掌握知识。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法;矩阵Jordan标准形的求法;正规矩阵酉对角化方法;矩阵分解等知识。对于这些知识来说,它们的解题思路比较简单,但是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很好地掌握。在练习过程中,大家一定要养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三、充分利用学生所学知识,采用类比教学法
由于矩阵论中涉及的定义比较多,在教学中,要注意采用类比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矩阵相似的概念及性质时,应将它与矩阵的等价进行比较,得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在讲解向量或矩阵序列时,要将它们与已学的数列相比较得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在讲解矩阵的微分与积分时,要将它们与函数的微分与积分进行比较;在讲解数量函数或矩阵值函数对矩阵变量的求导时,要将它们与函数的求导进行比较等。通过比较,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矩阵论中所要学的知识。
四、深入浅出地引导式教学
对于本科阶段来说,在大一或大二学习“线性代数”时,矩阵的运算虽然运算量大,但只要细心计算,问题还是不大,但学习到后面的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矩阵相似、对角化、二次型、正定矩阵等知识时,很多学生就难以理解,以至于跟不上教学进度,慢慢地落队了。现在又将这些难理解的知识推广到复数域上,如Jordna标准形、酉相似、酉对角化、Hermite正定矩阵等知识就更是让学生望而生畏了。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些难点,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基础知识入手,通过感性认识慢慢扩展到理性认识,深入浅出将各知识点展示给学生,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数学软件
矩阵论中许多内容是有关矩阵方面的知识,而Matlab软件具有强大的矩阵处理及绘图功能。在教学中,将Matlab软件与矩阵论课程教学相结合,给出矩阵理论中的典型计算通过MATLAB实现的实例,通过这样,为学生更好地学好用好矩阵理论引导进一步学习的方向。作为高等院校来说,理、工科研究生普遍开设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矩阵论,一方面由于其概念多、内容抽象以及逻辑推理严谨等特点,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及抽象思维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工科学生在逻辑推理及抽象思维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而这个提高的过程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从而导致许多工科学生在学习矩阵论课程时感到吃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带领学生尽快跨越这一思维障碍,如何充分挖掘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潜能,使培养的创新性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师范院校每一位矩阵论任课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仲,张凯院,陆全,冷国伟.矩阵论简明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关键词:主体作用;高中地理;教学效率;文理兼备;有效性
地理学科是高中阶段一门很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它对于全面人才的形成和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古人就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博学多才,可见地理知识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人具备全面素质的必备条件。但是在长期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大部分高中学生而言,地理学科内容多而杂,图像繁琐难记,又文理兼容,很难学会,久而久之会失去学好地理的自信心,认为地理学习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这样的思想严重地影响了高中地理学习的效果,限制了学生在高中阶段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造成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中考中地理分数不计入总分,因此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放弃了地理学习,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甚至毫无概念;第二,进入高中学习之后,地理知识的内容更为抽象,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学生要在理解地理概念的基础上来判断地理事物,并且能够分析出地理规律等要求,对于初中阶段只会死记硬背地理知识的学生而言无法适应;第三,高中阶段高考指挥棒的存在使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在学习和学校各项活动的压力下,一些学生会被动地失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最终因为学业的负担而讨厌学习地理;第四,即使有些高中学生有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学习方法不正确,虽然也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可学习效果却并不明显。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直接影响着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提高。要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存在的客观问题,积极努力地探索,重视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引导学生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处理好地理学科中的重要问题。做到这些,学生就可以在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地理学习效率。要实现提高效率的目标,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好地理知识基础关
高中地理知识和初中地理衔接比较紧密,所以,在进入高中地理学习之前或者是进行高考复习时,教师都要重视初中地理知识的基础地位。对于一些对初中地理知识掌握不太牢固的高中学生,教师应该指导他们抓紧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复习初中地理。不管是哪个版本的初中地理教材都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内容安排合理,生动有趣,图文并茂,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学好记,通过对初中地理知识的复习可以激发高中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重点的基础知识,比如说地图和地球,各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等,要求学生要先学好,再学精,重点掌握。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几门学科当中,地理与其他几个学科相比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属于一个文理兼容的学科,地理既具有理科学科的逻辑性和知识的严密性,又具备了文科生动、形象的学科特点。所以,在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地理中文、理特点不同的内容来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高中地理当中主要包括两大内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主要讲述的是宇宙、地球、海洋、陆地等教学内容,基本属于理科法范畴。尤其是当中关于地球运动和时间的计算、太阳高度角、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以及各种日照图等教学内容都有特别鲜明的理科学科特征,学习时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需要学生运用偏理科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地理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掌握和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能把所学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同时还要注重地理作图,打开解题思路多做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提高地理学习的有效性。人文地理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要运用偏文科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记忆地理知识,要求学生做到:尽量多读地理书,了解和熟悉重点知识;学会看地理书,把握教学内容的主要思想和观点;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总结,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形成地理观念,掌握基本方法,并能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反思。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那些文、理科的特长生互相交流总结自己在学习地理时的方法和经验,学生的方法和经验往往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借鉴性,并且具有亲和力,学生乐于接受和尝试。同学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一举多得。
三、善于使用地图
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必备工具,也是最重要的工具。要用好地图,首先要学会使用地图。教师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地图的几要素、不同的用途和分类等最基本的知识和读图技巧,并多加练习,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能力以促进地理学科的学习需要。然后,在学生掌握地图的基础上与课文文字内容相结合,通过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那些纷繁复杂、难以理解记忆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把地理知识落实到一张张地图上,让学生在地图上对号入座,加深记忆,从而巩固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学习的有效性。“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只要高中地理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深入研究教材教法,确立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学习的欲望并形成各自的学习方法,我们的地理教学工作一定会越来越高效。
参考文献:
[1]侯丽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探究[J].金色年华:下,2013(2).
[2]吴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旬刊,2014(4).
关键词:地理素养;课堂教学效率;想学;爱学;会学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校时间变短,要在缩短了的时间内完成以往的教学内容,这就必须向课堂要效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提高思想认识
初中生甚至部分高中生都认为地理是“副科”,普遍不重视。而且在很多农村初中没有专业的地理教师,都是其他学科教师兼职,教师也不重视地理,可想而知,地理教学会是什么样子。所以,首先要让师生们认识到地理的重要性,教师好好教,学生好好学,让学生“想学”。
教师要告诉学生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自身包含了文科和理科,与生物、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均有联系,学好地理可以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地理对我们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天气预报、地震、泥石流、全球气候变暖、环境保护等,这些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初中生上第一节课时,教师就要向学生强调以上两点,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对他们自身是很有用的,同时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去认识,去体会地理的价值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想学”。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一切,那么教师就必须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了新的师生关系――民主。教师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赞赏的关系。只有这样的关系才是和谐的,只要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和学。有的时候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教师抓得越紧他越不肯学,他们就是不想屈服于教师的威严。所以只有师生关系变得民主了,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课堂氛围轻松,学生就会自愿去学习了。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某事物感兴趣,他学习起来就很快,也会学得很好,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就是指学习兴趣。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学生的课堂效率就能提高不少。学习兴趣可以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教师对地理感兴趣
教师对地理有兴趣,上课就会有激情,就会去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教师的情绪、行动就会感染学生。学生听起课来就比较有精神,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2.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
不仅仅包括地理知识,还有其他,比如历史、化学、物理、政治等。地理知识本来就包罗万象,初中生好奇心又比较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只有这样教师上课才有话讲,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听”,昏昏欲睡,课后再去背诵。这样没有活力的课堂,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他们会对这样的课反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教师讲的东西,而没有兴趣,这样学习效果也不会很好,课堂效率就比较低。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就把学生吸引过来,让他们对地理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4.开展地理课外活动
开展课外活动,留一些实际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课外去调查研究,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比如,让学生去调查家乡河流污染情况,让他们去找出污染源,再让他们去想方法解决污染问题。学生只要认真去做了,他们就会感受到河流污染的严重性,就会有一种使命感、责任心,这样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只有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爱学,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好知识。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才是地理教学的真正目的。
综上所述,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取得高效率,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做好引导者、促进者,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想学、爱学、会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掌握知识,不是被动地学习,有利于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掌握对其终生有用的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