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企业质量监管

企业质量监管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20 10:28: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企业质量监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企业质量监管

第1篇

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这已为研究质量问题的学者和国内外大多数企业所认同。质量管理从20世纪初的质量检验阶段,逐步发展到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其总体趋势是积极的。然而其现状却不尽如人意。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这段时间里,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新理念和实际的需求,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新方法层出不穷。在这次浪潮中,质量管理借鉴其他管理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也在探索中不断寻求对自我的突破,零缺陷质量管理,客户满意的质量管理,战略质量管理,市场驱动的动态质量管理和基于约束理论的质量改进原理等一系列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同时,为了激励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我国还设立了“全国质量管理奖”。但遗憾的是,在所有的这些工作中,除了6sigma管理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外,似乎再也没有任何质量管理推动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烈声音。质量管理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快速发展后,进入了一个发展的低潮。而且,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似乎出现了这样一种矛盾,在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质量的同时,企业却越来越缺乏突破现有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热衷。即使一些企业费时费力通过了ISO9000认证,但是却很少有企业有兴趣按照要求来实施质量管理,只是将拥有ISO9000证书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推进企业质量提高的手段。产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提高企业利润的持续压力,使管理的注意力普遍集中在诸如供应链管理等能够快速、明显的提高企业效率,实现商业目标的业务上。与之相反的是,此时的很多质量项目很难和企业的经营效果有机联系起来,诸如更低的成本,不断完善的盈利能力,日益提高的市场份额等,这种情况使企业在决策时无法获取和观察到质量改进的直接经济效果,所以在原有质量管理水平上,企业出现彷徨和缺乏进一步改进的动力也就可以理解了。

质量管理面对的是这样一种困惑,对质量改进所做出的努力,甚至因此而增加的质量成本得不到高层管理者的理解,对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来说似乎没有多大的意义,大部分的质量活动只能在管理决策的主流之外彷徨和徘徊。面对供应链管理等管理方法的成功,回忆往昔的辉煌,质量管理不得不直面自身的难堪并陷入了反思。

传统的质量管理的缺陷就在于其仅仅局限于技术的单一层面,即没有强调质量与基本经济目标的联系。结果导致质量过程大都侧重于质量方法却缺乏动机和目的。质量改进工作仅仅侧重于对产品性能的协助,而忽略了这种持续优化的最终目标,对企业成本和最终利润的贡献。结果是众多的质量工程师挖空心思的为生产过程提供技术上的协助,但企业的管理者却不住的摇头,因为技术的语言很难被理解,因此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化大生产中,质量管理得不到决策层的支持,甚至回避是可可想而知的。

二、质量管理发展之路:必须看到经济效益

质量问题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质量问题从本质上应理解为商品产生之初到消亡的全过程对社会和消费者所造成的损失,而计量损失的大小,这是个经济的问题。对应企业管理而言,无质量就无经济,无质的量就等于商品失去了使用价值,数量即使再多也不会产生经济效益,质量问题始终是和经济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在企业的管理领域,管理方法的创新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因此,解决企业的质量问题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经济效益这一质量的根本特性,用经济效益去驱动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相比较于其他的技术方法而言回答的更加直观,也更具影响力和号召力。

我国企业质量现状不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对质量经济效益的分析,不能用企业统一编码的语言例如利润与决策层对话,在双方沟通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质量管理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因此,质量工作要重现昔日的辉煌,就必须能够对企业商业目标的实现效果做出说明,将质量管理工作看成是经济性和技术性并举,经济分析工作和技术创新工作并行的业务,把创造质量的过程看成是创造使用价值和实现使用价值的过程。把质量改进项目的必要性与改进后产生的经济效果用财务语言与管理层进行准确,及时的沟通。

质量经济效益分析关注的是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和数量关系,加强企业质量管理的经济效益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通过研究质量经济效益确定出企业的最佳质量水平。通过对质量经济效益的分析,使提高产品质量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最完美结合,可以确定出质量形成各个环节最经济的或最适合的质量水平,并用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可以保证提高产品质量与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这种最佳结合既可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又可使企业和社会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2.将质量经济效益分析作为评价质量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质量管理是否有效,必须以企业经济效益是否提高作为最终评价标准。企业在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时,如果企业和全社会经济效益都提高了,那么质量活动就是有效的,反之,如果企业在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时不能给企业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那么这样的质量管理就是无效的。由于质量经济效益将专门研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相互关系,因而开展质量管理是否能带来经济效益,是否有效,便很容易理解。

3.通过研究质量经济效益促进产品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仅仅依赖于研究和推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片面注重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将技术和经济两大方面加以综合研究,可以更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产品质量。

4.通过研究质量经济效益来迅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研究质量经济效益正是要从理论上和数量上研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通过这种研究,可以使相关人员掌握质量与经济,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明确了提高和改善质量是迅速提高全社会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三、质量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

提高质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概括起来基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产品质量分别给生产者、消费者和社会带来的效益。产品质量给生产者带来的收益就是企业质量经济效益;产品质量给消费者和社会带来的收益就是社会质量经济效益。质量经济效益分析就是对质量和质量管理进行经济性分析和经济效益评价,以其在改善质量的同时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最好的经济效益。。

质量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大体上有如下几种:

1.质量成本分析

最早研究质量成本的著作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在1951年出版的《质量控制手册》一书。朱兰博士认为,质量与成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好的质量并不意味着较高的成本投入。他在书中提出的“矿中黄金”的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朱兰的质量成本概念仅仅局限于不良质量产生的损失上。1956年,另一位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在其著作《全面质量管理》中,首先应用质量成本概念来分析质量的经济性问题。对质量成本项目的设置进行了划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成本理论体系。对质量成本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将企业经营观念同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起来,这对深化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改变企业的经营观念都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对评定质量管理的有效性提供手段,而且为企业制定内部质量改进计划,降低质量成本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传统的质量成本理论也有一些不足,例如,企业质量标准反映用户需要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用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的指标之间是相互矛盾的。一段时间内反映多数用户需要的质量标准在另一段时间内可能只反映少数用户的需要。另外,没有考虑到质量成本各部分发生时间的差异,而且预防成本的界定是很困难的。因此,质量成本理论需要在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进行改造和拓展。

2.质量损失理论

质量损失函数是田口玄一博士在开发针对产品设计过程质量经济性的三段设计法时提出来的。其数学表达式为:L(y)=k(y-m)2

m为理想的目标值,y为实际值,当y偏离m越小时,质量损失越小。质量损失函数为质量的技术经济分析提供了方便和易于操作的工具。该函数在本质上表达了质量波动和质量损失之间的逻辑关系,对质量特别是质量经济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它仅仅表示了偏差会带来的损失,而没有把在质量上的投入考虑进去。另一方面,质量损失理论主要是站在用户和社会的角度来讨论问题,按照这种方式得出的结果有时是生产者所不能接受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理论的应用范围。

3.过程分析方法

过程分析方法是产品技术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着重从质量的变化和其所发生成本的角度进行经济分析,研究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质量与成本,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以取得产品质量与其费用支出之间的正确组合,以确保投入能够获得期望的产出。过程分析方法的内容包括从产品设计,制造到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对质量和质量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经济分析,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产品设计过程的质量经济分析,就是要做到设计出的产品即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又考虑到技术、生产、设备、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它包括新产品研发的质量经济分析,寿命周期的质量经济分析,质量改进的分析,质量工序能力的经济分析和可靠性的经济分析等内容

产品制造过程的经济分析,力求以最小的生产费用生产出符合设计质量要求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高于或低于设计要求的产品都是不经济的。具体包括不合格品率的经济分析,返修的经济分析,质量检验的经济分析(检验方法的选择),工序诊断调节的经济分析等内容。

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的质量经济分析,主要研究产品质量与市场占有和销售利润的综合分析,产品质量与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费用的关系,最佳保修期和最佳保修费用,交货期的经济分析,广告费用的经济分析等等。

4.价值工程方法

价值分析也称为价值工程,它是以产品的作业为对象进行功能分析,研究用最少的成本或费用来实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从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价值分析的基本公式为:V=F/C。

F表示产品的功能,C表示产品制造的总成本或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总费用,V表示产品的价值。当V>1时,表示功能较重要而成本支出偏低,即产品或作业给生产者能够带来额外的效益。价值分析法是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对成本进行事前控制,促使企业降低产品成本,寻求最佳质量经济效益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科学方法。其不足之处在于把功能数量化,质量货币化的工作进行起来非常困难,因为只有部分功能可以直接计算,大部分不能直接计量。

第2篇

纺织产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是科技与时尚的融合,在美化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内需、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但是,不排除某些纺织企业为了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生产有风险的、有毒有害的不合格产品,这就要求国家的质检机构组织实施相应的监督抽查活动,确保消费者的权益,从而促进纺织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2 不合格纺织品的原因分析

RAPEX(The Rapid Alext System for Non-food Consumer Products)是欧盟对非食品类消费产品的快速警报系统。RAPEX系统重点关注纺织品、玩具、化妆品及低压电器四大类产品。该系统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确保不合格产品信息能够快速地被成员国及欧盟委员会知晓。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加入RAPEX系统,它正在直接影响着我国消费品出口以及“中国制造”的形象。

而目前,“中国制造”正面临着许多麻烦,某些国外政府进行倾向性立法,设立一道道门槛,不断减少“中国制造”在本国的市场占有率。国外在给“中国制造”不断制造麻烦的同时,“中国制造”也在给自己制造麻烦,因质量问题频繁被召回的“中国制造”,正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

根据RAPEX年度产品召回安全报告:2015年欧盟召回从中国进口的缺陷产品共1261件,占比62.7%;召回从中国进口的危害产品共476件,占比17.6%。在RAPEX召回的产品中,玩具排在首位,紧随其后的就是服装及时尚纺织品,占17%;其中化学危害列在首位,占25%;其次是拉绳束带安全,占比22%;小部件窒息危害列在第三位,占17%。从上述数据中不难看出,RAPEX冲击着“中国制造”,中国纺织企业要树立因质量问题引发信任危机的忧患意识,迫在眉睫。

3 纺织品的质量风险监控

纺织品的质量风险监控始终是企业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如何做到避免或减少产品的缺陷及召回,切实影响着企业的利益及形象。

纺织服装加工的全链条很长,从原材料到纺纱织造、印染加工、功能整理、服装制作要经历十几道甚至几十道工序,每个阶段对产品质量都应严加监管。下面将从服装设计阶段、原材料、生产过程及市场抽检对产品的风险监控分别加以介绍。

3.1 服装设计阶段的风险监控

服装作为大宗出口商品,自我国加入世贸以来就备受关注。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不断出台技术性贸易措施来限制我国服装的出口,尤其是对儿童服装的绳带、机械安全性能和化学安全性能方面,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

自EN14682―2007《童装安全 童装绳索和拉带要求》出台后,欧盟开始对进口儿童服装进行严格抽查,绳带安全性能问题已成为我国儿童服装出口的严重障碍和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

为了避免该类风险,各服装生产企业在服装设计研发阶段就应避免该类款型,同时考虑到小部件的潜在脱落导致的窒息、锐点、锐边等危害,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5月26日,国家标准委批准了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对儿童服装的安全性能进行了全面规范。该标准的和实施对整个婴幼儿及儿童纺织服装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将促进企业完成技术升级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

3.2 原材料的风险监控

3.2.1 棉纤维的风险监控

棉纤维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天然纤维,也是我国使用的主要天然纤维。棉花从种植到采摘的整个过程,要经历包括施肥、喷洒农药防虫害处理等工序。关于棉纤维的农药残留问题,Oeko-tex 100 已经对其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和规定,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增加,农药残留的限制物质名录已经更新并覆盖到68种。很明显,若对棉花的化学施肥,棉种保留加以无害化管理;在棉花的生长阶段,若能对农药加以严格控制,都可以大大降低棉花采摘后期的农药残留问题。

3.2.2 纺织化学品的风险监控

纺织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用到最多化学品的就是纺织印染助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纺织印染助剂的年产量超过350万吨,共有近100个类别,1.5万个品种,年消耗量在320万吨左右;其次是纺织染料,目前世界纺织染料的年产量约100万吨,共有15个类别,近1万个品种,年消耗量在90万吨左右。在这些纺织化学品中,不少品种含有或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当人们使用或穿着这些纺织品时,残留在纺织品上的有害物质就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国际上许多国家和组织对各种纺织化学品进行了细致的生态学和毒理学研究,其中以欧盟为主,颁布了REACH 指令。在纺织印染行业和纺织化学品行业中,有关禁用和限用化学品的问题始终值得人们注意,也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3.2.2.1 纺织染料的风险监控

(1)染料中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的风险监控

我国颁布了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在特定条件下(还原条件),可裂解产生24种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规定了限值。目前涉及禁用染料最突出的问题是由于芳香胺重氮化合物的副反应,导致染料中含有可裂解产生致癌芳香胺,特别是用苯胺和对硝基苯胺做重氮组分制造的偶氮染料。若生产控制不当,就会发生染料中含有超量的致癌芳香胺。

(2)染料中含有重金属毒性的风险监控

由于重金属对人体和水生生物的毒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目前对纺织品可萃取重金属要求越来越高。在此值得一提的是EN71-3《玩具的安全性-第3部分:可萃取金属》,标准中可萃取重金属已经增加到19种,覆盖了铝、锑、砷、钡、硼、镉、铬(三价铬)、铬(六价铬)、钴、铜、铅、锰、汞、镍、硒、锶、锡、有C锡和锌,这无疑是对纺织染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染料中含有AOX(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的风险监控

染料中的AOX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为在一定条件下(高温),会反应生成多氯二f英和多氯二苯并呋喃等环境激素。染料中的AOX主要来自制造时所用的含卤素化合物,它们或作为载体,或作为溶剂,或作为原料。作为载体或溶剂的含卤素化合物,如含氯芳香烃和含氯脂肪烃等,可通过采用非卤化合物取代卤素化合物来解决;但作为原料使用的卤素化合物就比较难取代,例如一氯或二氯均三嗪的活性染料、含有未反应卤素中间体的分散染料、氯硝基苯、氯苯胺等都属于这个范畴。对此只能根据每个产品的特点区别解决。如含有一氯均三嗪和乙烯砜两个不同活性基活性染料。在中温染色后,升温至80℃~85℃继续染色10min,既可发挥一氯均三嗪基的反应性,提高固着率5%~7%,又可使未反应的活性氯水解,从而避免AOX问题;对于分散染料中含有的未反应卤素中间体,一方面可以通过改进工艺使其反应完全,另一方面采用正交法找出最佳的含卤素中间体用量,也可避免AOX问题。

3.2.2.2 纺织助剂中的风险监控

(1)助剂中含有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风险监控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烯基环己烷、苯基环己烷、丁二烯、氯乙烯、芳香剂、汽油、煤油和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等。但要对助剂中的VOC有一个量的判断,嗅觉判断法无论从对人体的安全性还是测量的准确性上来说都是不妥当的,通常采用仪器组合以对VOC进行定量分析。

(2)助剂中含有甲醛的风险监控

关于纺织印染助剂中甲醛含量的问题,国内外已颁布了相关的规定。最近国外的不少法规、标准以及国际市场上品牌纺织品销售商的化学限制条款中,对甲醛的要求更明确、更严格。按这些要求,国内纺织印染助剂生产商也开发了不少低甲醛和无甲醛助剂,包括固色剂、抗折皱免烫整理剂、粘合剂、交联剂、分散剂、阻燃剂和防水拒油整理剂等,以取代含甲醛助剂。针对上述纺织化学品,甲醛将是一个化学品风险监控的重要参数。

(3)助剂中含有环境激素的风险监控

目前,国际市场上公认的70种环境激素中,与纺织助剂有关的有多氯联苯、烷基酚、邻(对)苯基苯酚、多氯二f英、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氯化苯酚、有机锡化合物、二苯甲酮和对硝基甲苯等26种。近年,对我国纺织品检测时发现不少问题都与环境激素有关,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烷基酚直接关联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第二位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它们主要用于涂层整理、柔软整理、增塑溶胶印花以及涂料染色中。我国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产量很大,约有100万吨,使用面积很广,现阶段还缺少适用于纺织品加工应用的取代品。第三位是有机锡化合物,它们包括一丁基锡(MBT)、二丁基锡(DBT)、三丁基锡(TBT)、四丁基锡(TeBT)、一辛基锡(MOT)、二辛基锡(DOT)、三辛基锡(TOT)、三苯基锡(TPhT)和三丙基锡(TPT)等,共10多个品种,它们主要是在单体聚合时作为催化剂而被带到纺织品上,而在纺织品上已不再作为杀菌剂来使用。

一般在以下四种加工情况,纺织印染助剂中会含有这些环境激素,①把环境激素作为原料;②环境激素作为最终产品;③环境激素在反应过程中作为副产物产生;④在产品受到高温或燃烧时产生环境激素。显然,在纺织化学加工原材料阶段,对化学品进行控制这些风险参数势在必行。

(4)助剂中含有PFOS(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和PFOA(全氟辛酸铵)的风险监控

PFOS与PFOA都属于有机氟碳化合物(PFC)。前者为全氟辛酸烷磺酰基化合物,后者为全氟辛酸。目前国际市场上对它们的使用严格限制,也是当今禁用和限用纺织助剂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PFC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生物积聚性和多种毒性,它不但可以使人体的呼吸系统出现问题,还可能导致新生儿死亡,并且在环境中具有高持久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环境、人体或动物的组织中富集,故极有可能进入人的食物链,又会在较长时间内对生物体产生潜在危害。

PFC主要用于防水、防油和防污,其广泛用于纺织品、地毯,甚至皮革、造纸、化妆品等制造领域。同时,PFC还会影响地球温室效应。目前检测均采用溶剂萃取,然后LC-MS进行测试,鉴于它们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针对纺织品的功能性三防整理,建议在纺织化学品应用阶段前期加强PFC参数风险监测管理,防患于未然。

(5)助剂中含有AP&APEO(烷基酚及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风险监控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其低表面张力,优异的乳化、润湿、分散、渗透增溶和洗涤等综合性能良好,因此是目前我国纺织助剂工业最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之一。

用它们制造的纺织印染助剂有30多个门类,超过500个品种。主要覆盖了:①纺丝助剂(包括前纺用油剂和后纺加弹用油剂);②前处理剂(净洗剂、去油剂、润湿剂、渗透剂和精练剂等);③染色助剂(高温匀染剂、分散剂、移染修补剂、载体、消泡剂和轧染助剂等);④印花助剂(各类粘合剂等);⑤后整理剂(软片、有机硅柔软剂、防水剂、涂层助剂等助剂中的APEO含量比较大);⑥洗涤剂(洗涤剂和皂洗剂是印染行业用量相当大的助剂,这类助剂中常含有APEO);⑦其他助剂(涉及范围很广,如皮革助剂中的皮革脱脂剂、皮革加脂剂、皮革整理剂、真丝脱胶剂、羽绒脱胶剂中也会含有)。所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禁用,将对我国印染助剂产生重大的影响。

《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建立纺织化学品风险管控机制,逐步限制壬基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等有毒有害物质在纺织品中的使用。根据这一原则,企业要加强纺织化学品的风险监管,严控APEO的参数指标,避免在服装中后期的返工和危害产品召回的发生。

3.3 生a过程的风险监控

纺织印染过程是通过深加工、精加工用以提高纺织品附加值的关键行业,因此,若要提升纺织品的质量,必须要利用先进的在线监测技术,提升印染后整理加工过程的管理。纺织印染加工工艺不仅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有毒化学品的残留量,还会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热、压力等因素,导致化学染料和助剂的化学副反应。因此,纺织印染加工过程始终应是值得企业重点风险监测的环节。

企业在生产阶段的风险监测体现在产品研发阶段的质量风险监测、半成品及成品阶段的质量风险监测。近年来,我国在染整工艺技术与设备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国产印染设备速度的闭环控制实现了高精度同步传动,温度、湿度、浓度、液位、张力等参数也实现了在线检测和控制。设备的在线检测和控制可以提高织物含水率、最佳给色量,符合优质、低成本的要求。工艺参数的在线测控技术,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大大改善染整质量、降低能耗、提高制成率,达到较高的重现性和工艺稳定性。

3.4 市场抽检对产品的质量监控

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抽查了200家企业生产的200种服装产品,经检验,有26种产品的部分项目不达标;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对北京、上海、广东等7省市47家企业生产或经销的63种童装进行比较试验,发现33.3%的样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上海市质监局集中公布的抽检儿童衣鞋等质量报告中,不合格率为18.2%。

早在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就大力倡导服装面料、辅料企业应加强在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重视标准、重视检测,并在产品进入市场前严格把关,做到风险端口前移,从而进一步提升儿童服装产品质量。但是,风险监控端的前移不能代替成品服装市场抽检,尤其针对童装和校服要加大抽检力度,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命、健康安全。

4 机遇和挑战

实现纺织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有两个重点:一是对生产原材料的管理。不管是纺织品原材料,还是染料助剂,都应要求供应商提供该产品的测试报告,如果有条件,企业还可以自己抽检核查,做到放心使用;二是对生产环节上的监测,对半成品应加强管控,而不能等到成品阶段再做测试,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纺织企业在“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在生产过程中和发货前应坚持抽检,以应对不同批次原材料和化学品的质量波动。同时,也要求我们不断完善纺织行业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鼓励并倡导企业发展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这是我们面临的首要挑战。

另外,纺织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涉及到全供应中各个环节,包括服装、家纺、面料、辅料、配件、印染、化工原料等。纺织化学品的品质直接影响到服装的最终质量,目前各服装品牌商都制定了一套适于自己的质量测试标准,对纺织染料、助剂有着不同的要求,同时纺织化学品生产企业也把持着化学品的成分、配方作为商业机密、不愿公开。这势必造成纺织化学品中的危害性信息不透明,成为国内生产型企业质量管理的最大问题。因此,加大行业内部监管,鼓励企业建立环境、化学品使用信息披露机制,这不得不说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又一重大挑战。

面对挑战,企业通过对纺织品的“全面质量管理”,一方面可以提高生产企业的防范意识和风险规避能力,为一些贸易壁垒的全面实施提前做好应对;另一方面也能帮助纺织企业及相关产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研发替代产品步伐,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自身环保性能,尽快完成纺织行业的供给改革。

5 总结

第3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经济体制;制药企业

0前言

本文从我国制药企业发展现状出发,对制药企业建立质量管理科学体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论述,并就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科技求发展,利用技术加强管理,进而为我国制药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1我国制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现状

制药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借助产品质量优势,迅速抢占行业市场。虽然我国大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引入了GMP概念,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通过药品GMP认证,但由于GMP难以用数据量化产品质量标准,而不少企业就采取TQM来弥补这一缺点,同时我国也通过努力不断完善GMP体系,开展全国性的医药行业质量管理,扬子江药业集团成功地开创了医药行业质量管理的先河,它通过培训的方式,更好的巩固了制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成果,全面提升了质量管理人员素质。但是这样的方式仍略显不足,药品质量工作体系不够健全、可实施性较低、体系不够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造成制药企业质量风险管理始终未能深入人心。

2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

为了更好的解决制药企业产品质量管理问题,营造良好的产品质量环境,树立正确的产品质量意识,下面我们就全面实施质量管理工作问题做了以下归纳总结:首先,大多数制药企业员工缺乏质量意识,认为质量管理是领导才需要考虑的问题,自己制药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而有的企业又过分考虑利益忽视了质量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其次,规章制度缺乏可操作性,过于书面化。制药企业为了快速实现产品质量规范化管理,大量使用TQM文件,完全照搬照抄其他企业质量管理模式,根本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造成了生产与管理严重脱节,质量管理成为了空谈,质量管理相关信息记录不准确、不及时、不完整,质量管理体系缺乏全面性、合理性和高效性。再次,质量管理办法难以得到有效的应用。现今应用较为普遍的PDCA循环工作法也就是质量管理工作循环,该循环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实现对产品的质量管理。利用现有工艺,找出药品生产不规范流程;分析问题的成因,制定相应解决对策;进行检查结果评价;分析产品不合格原因,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标准;实行小组管理。但这些步骤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并不乐观,药品质量管理理论与实际差距较大。药品实际生产毕竟与书本上的理论有着一定的差距,药品由生产到销售是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改变最终结果,除非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不然不能轻易变动流水线,此外,员工对新工艺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3落实全面质量管理相关意见

3.1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明确人员岗位职责

制药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全面质量控制就是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监管。提高制药企业员工质量意识,尤其是要提高领导质量管理认识,让企业领导积极参与到质量问题解决工作当中来,充分发挥其企业领头作用,更新质量管理观念,严把产品质量关,细致认真做好每个环节质量工作。加强药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培养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自觉性,明确各个工序、环节的记录工作,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

3.2实施标准化作业,加强药品生产监督管理

通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强药品质量培训,提高员工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含量,使其能够正确利用质量管理理论,做好各种数据处理,提高各项工艺流程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提高制药企业工作质量,正确衡量药品质量及工作有效性。制药企业应当积极的制定质量管理标准,组织起草相关文件,并根据制药企业实际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发展战略。利用PDCA方法增强质量管理工作的灵活性,避免教条化和僵硬,提高药品质量,将质量管理工作量化,用数据说话,提高药品质量管理的精确度。

3.3强化制药企业质量管理监管,提升质量管理的可操作性

药品生产的每道工序都有着极为明确和严格的要求,首先,要确立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利用各种质量管理标准及检验方法、操作规程等推动质量管理实际工作的开展;其次,要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各种质量管理手段,适当放权给员工,提高员工行动的果决性和应变能力,让员工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不墨守陈规,不做表面文章,着重培养理论知识过硬、专业能力强的人员进行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使每名员工都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行事有章有法,进而推动我国制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更高的企业价值,提高制药企业公众信誉,构建良好的药品安全生产平台。

4结束语

全面质量管理是现代制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最佳手段,只有做好各个环节的药品质量管理才能够有效提升产品质量,让人们吃上真正的放心药,塑造民众信得过企业。

参考文献:

[1]江映珠,李霞,李志伟,陈家润.制药企业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药业;2010(18).

第4篇

建筑材料系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组成部分,系建筑工程得以顺利落成的基本前提及可靠保障。某些建筑材料未达到标准,比如说水泥受潮、砂石级配不合适及掺量不符合标准等因素的存在均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机械设备系建筑施工质量得以保障的关键因素,某些施工单位设备特别陈旧、落后,并且未对设备进行应有的保养及维护,无视设备的新旧更替,造成设备经常由于缺少保养而老化及损坏的情况出现。此种情况不但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还会给施工带来巨大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

2施工技术及管理水平跟不上时展的步伐

施工技术及管理通常由如下四个方面构成:其一,施工方案的确定;其二,组织设计;其三,技术的实施;其四,工艺的控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理应结合工程现实情况选取恰当的施工工艺,同时还必须确保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全部问题;此外,正确的施工技术及管理还应有助于施工质量的保障及施工成本的降低。就我国某些建筑单位而言,其内部普遍存在管理体系不健全、缺少充足的执行力及或持续建设统筹规划,因此导致单位缺少监控及必要的指导工作,致使施工管理出现脱节,且在施工时无法将新技术运用于施工管理全过程的情况出现。

3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

3.1重视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如果我们想完成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的目标,那么我们理应先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管理团队,确保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有序的进行。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于工程质量目标能否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目标,我们首先应从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着手。如今某些施工单位,施工人员的技术力量较低,其基本知识及能力均未达到实施质量管理的要求,这便导致在施工时,施工人员无法有效地对质量展开控制的情况出现。因此我们理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及教育,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3.2注重建筑施工质量保障机制完善水平的提升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程度对于施工质量监控效果具有举重轻重的作用,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机制完善能力,真正做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监控。在创建好质量保障机制后,强化对这一机制有效运转的研究。借助建筑工程的调研、施工的准备、工程的施工及验收等诸多环节对工程项目实施严格的管理及控制,增强建筑施工质量机制的完善水平及其正常运转的能力。

3.3强化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在实施建筑施工管理控制的过程中,我们理应对建筑前、建筑中及建筑后等各方面进行全局的掌控,确定每一阶段质量监管的工作重心。建筑前控制即在着手工程施工以前,把整个施工现场视为对象,完成的所有准备工作;建筑中质量控制系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选用的与质量监管相关的手段;建筑后控制即在项目施工完成后所展开的准备验收材料,以相关质量评定标准为依据,对业已完功的项目实施质量评定及检验。

3.4提高建设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建筑项目的建设单位应依据建筑管理的相关规定,建立建筑施工质量保障机制,认真仔细的落实建筑管理程序,以建筑工程的特性及要求为依据,明确标段、工程造价及周期。借助建筑施工项目的招投标,挑选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

3.5强化工程项目设计的质量管理建筑项目设计企业理应依据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等因素着手建筑项目设计工作,创建完备的建筑设计质量保障机制,加强对设计阶段的质量监控,创建完备的项目设计整理及审核机制。

3.6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强化监督和检查国家建设主管部门理应强化对施工资质及业绩的监督和检查,以相关项目建设法规与标准为依据,对整个建筑施工项目实施全面的质量监管。

4结语

第5篇

【关键词】项目进度;施工质量;创新管理

作为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企业来说,追求利益无可厚非,但是目前社会给予了企业更多的社会责任,现在企业在兼顾盈利的同时,过硬的质量就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良好的社会形象也是一种广告,为今后的盈利打下基础。但是目前企业片面追求盈利的问题最为突出。目前,相对速发展的建筑科学技术来说,工程的一些管理措施还并不完善,很多的不足仍然急需我们去处理和解决。

1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现状

目前,我国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并不科学,所谓质量,还是建立在进度之上,只要进度可控,对于质量的把关就并不严苛。一味的要求速度,施工方就只能偷工减料蒙混过关。而开发商只要在规定期限内可以交房,对于质量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也就是为何我国出现了那么多“豆腐渣”工程的原因了。现在企业还是应该树立一个质量第一进度第二的理念才是真正的良心企业。在建筑工程行业中,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标要求,施工现场各个项目众多。面对众多的施工项目和一个不确定的标准,可想而知施工方为了追求进度就会开始偷工减料,忽略项目的质量。那么这就需要在施工质量问题上展开合理的控制,这种控制要求从合格标准,人工监督等等方面加强措施。现今,我们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不能达到让人满意的程度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一是,只是笼统的下达学习的制度,不能真正的从根本、内部抓起来,也没有把精力放在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中,更别说时刻检查工作人员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二是,没有对工作人员的责任作较为细致的分工和明确。不能把工作具体分配到每一天,不能对于施工条件进行合理的预测,由于工程建造的特殊性,几乎都是室外操作,具体细致的分工更要考虑外在因素,恶劣天气的工程质量,正常天气工程质量,以及根据工种的复杂程度进行分工,高空作业和技术含量高的工种要适当延长工作时间,而对于简单的操作工种,就要缩短工期,做到不同工不同时。最后一点,工程项目的质量的把控还是需要人为监督,企业为每一个施工现场都要配备一个监督施工质量的监工,监工是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者起到一个震慑作用的人,过程中不能偷工减料。以做到把控质量的作用。

2利用精细化管理确保建筑企业施工的进度

进度问题是一个让许多企业头疼的问题,就算是一催再催,工期却也总是一拖再拖。总是不能按照预期完成施工也是困扰整个建筑界的难题。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还是在于企业和施工方在施工前对施工进度的各个环节判断不准或者有所纰漏,对于一些可能会出现的突发状况没有考虑到整个施工过程当中去,或者是对于一些状况可能会耽误的时间进度判断不够准确。这时候就需要企业和配备的施工队加强沟通,施工队利用自己多年的施工经验为企业对制定施工进步有一个客观的定位,再加上企业对于工期的心理预期,施工进度要把这两者加以结合,才能制定出一个较为准确的施工进度。精细到每一周,每一天,每一个工种,每一个环节。利用精细的施工进度安排来控制施工进度。

3在关键环节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

对于施工质量的严格把控主要是在关键环节关键节点,这就需要现场监工对于施工现场大局的掌控性。对于一个工程在一个大的时间节点里应该进展到哪一步,应该完成什么做到心理有数。并且也要对于施工者进行严格管理。目前我国的施工队伍整体水平低下,几乎是由农民工组成。所以质量更是难以保证,这时,监管人员就要发挥作用,对待施工人员做到高标准严要求。

3.1建筑施工工程费用的控制

建筑施工工程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对于工程费用的控制,往往最后的成本计算要远远超过预期。第一还是由于事前对于整个工程需要的成本没有一个准确客观的评估,导致预算较低。第二就是目前的施工队也兼顾建材购买的职能。吃回扣的现象也比较严重,甚至许多施工队人工非常廉价,主要以收取购买建材的回扣为利润。一个项目需要费用支出的项目纷繁复杂,试想每一个环节成本都有所增加不免积水成河。导致最后的费用超过预期,甚至是成倍增长。所以企业就要制定一套精细的成本预计和出账审核。绝偷工减料的事情发生,同时还不能忘了加大审计的力度。

3.2主动积极协调,管理全方位

工程管理人员在工程的进行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工种,不同工作内容,一个施工现场往往存在多个队伍交叉同时作业,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产生矛盾,这时候工程管理人员就起到一个积极的沟通的作用,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也是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基础。积极做好各个施工队伍和各个部门的沟通对于整个工程的作用是巨大的。

3.3执行力落到实处是精细化管理的根本

计划制定得再完美,理论再严密,不落实到执行力终究还是不够的。所以在施工的进度上以及质量的把控上,我们都要将具体的操作方法落到实处,真正脚踏实地的履行。由于一个工程从开始到结束,是一段非常漫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当中,想要把精细化施工落实到每一步每一点实属不易。但是想要做到准确的定位进度和质量就必须谨小慎微,把每一个细节落实到实处。

3.4完善奖罚制度

建筑工程所实施的质量管理制度要严格,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依照设计规程操作,对于那些质量不过关的,要进行返工处理,而情况特别严重的就要实施通报批评。

4结论

精细化管理是体现建筑企业施工水平的最好证明。建筑施工企业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大施工管理改革,并在改革中融合再创新。此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理念,坚持发展观为理论价值基础。从根本上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时刻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保证安全施工。

参考文献

[1]王金才.论精细化管理在煤矿企业施工中的重要意义[J].企业管理,2011,7(5):63

第6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0-0040-04

1 引 言

内部审计是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内部审计,是规范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责任,确保内部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控制程序的总称。它是内部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人员对自身活动进行控制的自律行为,它贯穿于审计实施程序的各个阶段。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对审计工作计划、审计项目具体计划、审计工作方案、审计证据、审计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

2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内部审计机构采用科学的组织手段和技术方法,根据一定的要求或规定的标准,对审计项目的立项、实施、结果、报告等进行组织、指导、监督和检查的活动,是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对自身活动进行控制的自律行为,借以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审计工作效率和效益,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师工作效率和专业技能

内部审计师工作效率表现为完成既定目标所耗费资源的多少。在每一个审计项目中,内部审计师都应按照质量控制要求,始终如一、全神贯注、精益求精地投入到工作之中,通过自我控制和审计主管监督,保证实施既定的审计步骤和审计程序,保证工作底稿充分支持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

2.2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能够保证满足顾客需求、维护自身信誉

建立在严格质量管理之上的内部审计活动可以通过对有关流程的内部控制进行扩大测试来发现和验证问题性质。同时,内部审计师通过出色的工作,能够得到服务对象的信任,进一步融洽审计与被审计、审计与高层之间的工作关系,进而维护自身信誉,逐步树立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权威性。

2.3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有助于内部审计活动增加价值、改善组织的经营状况

内部审计的目的就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通过合理的质量管理,可以防止偏差,及时发现错误并予以纠正,确保落实责任制,从而帮助组织达到预期目的。

3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施工项目点多、线长、分散,内部审计监督到位困难,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方式和产品特点有其特殊性,一方面施工企业的产品就是施工项目,其在结构、性能、生产工艺方面均有其独特性,不同环境的工程项目有其不同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方式,另一方面产品的生产工期长、点多、分散,企业的工程项目往往跨地区,远离企业的住地,企业的管理措施难以及时贯彻到工程施工项目中,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常常出现鞭长莫及、监督不到位的状况。

3.1 建筑施工企业对内部审计重视不够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和作用的认识还不够,不少企业领导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并非自愿,而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及企业本身升级的需要,他们可以随意撤并内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从而出现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撤并或将其内部审计人员精简并入财务部门或从财务部门中分离出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的情况,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模糊定位及在企业组织中较低的地位,使得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势单力薄,内部审计人员很难独立开展各项审计工作,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发挥监督与服务并举的作用。

3.2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

一个职能部门人员素质的高低,是该职能部门能否有效开展工作的内在条件和先决因素。内审人员素质偏低,势必使其内审工作流于平淡和一般性,很难使工作有实质性的突破。建筑施工企业内审人员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数是由会计人员充当的,知识比较单一。二是内审人员工作作风不踏实,有些内审人员下工程施工项目部门审计时,对工作不负责任,蜻蜓点水;一些内审人员工作浮躁,工作作风不踏实,造成了内审工作质量不高、效率低下;还有一些内审人员到工程施工项目部门主要目标是摘录被审部门述职报告,总结材料,罗列一份审计报告。三是内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屈从于管理者的意愿,也有部分内审人员信念动摇、责任心差、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违法违纪,走上腐败犯罪的道路。审计不怕查不出问题,就怕查出问题不上报,私自谋取个人利益。建筑施工企业内审人员在对部门进行审计时,被审部门发现不妙,想方设法找关系疏通,结果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些问题在基层私了,拿回审计部门的只剩皮毛。有个别内审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从而降低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威信和形象。

3.3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方法与技术落后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重点仍未从查错纠弊的圈子里跳出来,对开展效益审计,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仍未有足够的认识和有力措施。重审计业务、轻指导的观念制约着内审作用的发挥。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大部分仍是采取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会计账本、表册、凭证详查法,很少深入到工程施工经营活动的前沿了解、咨询、调查,结果是难以从经营的深层次上发现问题。在审计手段上,计算机的应用乃至网络化步子缓慢。审计内容单一,重防弊、轻效益。建筑施工企业内审机构的工作多集中在审计业务方面,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缺乏系统、科学、全面的认识,加之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进而造成国家审计机关对建筑施工企业内审机构指导、监督职权不到位,主管部门、行业内部机构同其内审机构和人员联系渠道不畅,最终给建筑施工企业内审工作造成阻碍。

3.4 建筑施工企业后续内部审计不到位

后续审计是完成前期审计工作后继续进行的追踪审计。建筑施工企业后续内部审计主要是看审计报告中要求工程项目部门纠正、整改的问题是否落实,提出的建设性的建议是否被采纳,验证提出的建设性的建议是否符合实际,这样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内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多停留在前期审计工作阶段,未能对审计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不能及时督促有关部门与所属单位认真进行整改,对未按规定进行整改的,不能及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影响了审计结果的贯彻落实和审计的权威。导致审出的问题不改,发现的迹象不防微杜渐,结果等于没有审计,使审计成果付诸东流。这样,一方面,可能给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造成审计报告提交后审计工作就大功告成,审计结果的落实与己无关的缺乏后续审计意识的心理;另一方面,集团下发的审计报告甚至还可能成为其他项目部模仿造假、腐败的“方向”和“暗示”。

4 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建议与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认识问题,有的是体制、制度问题,有的是人员素质和工作中的问题,可以说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统筹兼顾,不仅要提高认识、完善法规、健全制度,也要改进工作、提高素质、全面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

4.1 强化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视度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是按照一定标准检查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资料、查证单位内部各项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对部门、单位的经营决策、内控制度、风险管理和治理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管理和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建议的专门组织。建筑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建立和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组织体系,增强其独立性,积极营造一个“尊重内部审计、支持内部审计、自觉接受内部审计”的工作环境。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要认真履行审计职责,有效开展审计监督工作。

建筑施工企业应按照《会计法》和财政部《内部控制制度基本规范》的要求,在股东会下设董事会和监事会,在监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的设置应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审计委员会应对董事会负责,在业务上接受监事会的指导。这种双重负责的组织形式(如下图所示)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有利于其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图

4.2 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

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内审人员整体素质,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是根本。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具有两个职能:一是“卫士”;二是“谋士”。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所以应保持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行为准则的高标准、严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应结合工程施工的特点,增加具备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知识的专家以及其他专业人员,包括内部控制专家、风险管理专家、公司治理专家和信息系统专家,组成有法律、统计、金融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内部审计项目组,使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趋向合理。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内涵建设,注重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特别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财务、统计、经济活动分析、财税、市场营销、写作及计算机知识的定期培训,培养内部审计人员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加速其知识更新,提高其业务胜任能力,以适应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应强化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及相关审计责任(包括职业责任和法律责任的教育),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完善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4.3 改进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方法与技术

(1)加强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单纯的事后审计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全面、科学、及时、准确的评价,因此新的形势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要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三结合”的审计,及时发现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多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施工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2)推广计算机审计,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效率。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普及,审计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审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审计成为主流。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积极开发和引进计算机审计,争取早日实现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可以专门配备或外聘信息技术方面的人员或机构,积极开发和使用电算化审计软件,设计开发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建立审计数据库,并保证数据的完整和准确。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基本技能普及培训力度,将计算机知识和审计知识融会贯通。

(3)全面审计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实施内部审计质量考核。在审计过程中,要坚持点面结合。对管理不规范,存在问题多的工程项目部门要重点审计,尽量查明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并配之必要的行政、经济制裁;对资金活动量小,管理比较规范的工程项目部门进行日常审计监管;对资金活动量大的工程项目部门要不定期的随时审计,以点带面推动全面监督,规范各工程项目部门的经营行为。实施内部互查制度,在业务人员自查的基础上,实施内部互查,即以交叉方式,由其他业务部门或审计委员会的复核人员对审计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和控制。推行“主审负责制”,建立审计工作问责制度。

(4)加强内外部审计相结合。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由于对本公司的情况熟悉,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对企业工程项目经营管理及公司业务过程的分析和评价上,并对整个审计工作全过程参与和监督。对财务数据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可由内审人员根据不同类型项目的不同审计目的,对会计师事务所提出每一项目的具体要求,委托事务所按照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目的进行审计,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和完整。建筑施工企业适当引入社会审计机构,对个别项目进行审计,这样既可以检验内审工作质量,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增强工作责任心;也可以使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学习借鉴社会审计好的方法和思路,使企业内部审计开阔思路,拓宽视野,发现自己的不足。内外审计的有机结合,既可解决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人手少而任务重的矛盾,又有助于提高内审的效率与质量。

4.4 加强施工企业后续内部审计

建筑施工企业后续内部审计是其内部审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程序,它不仅是影响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因素,而且能够更加充分有效地反映施工企业组织体系的纠错防弊和风险预警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收到工程项目部门书面回复后,立即阅读书面回复,与工程项目部门进行沟通和探讨,对纠正行动和与重大审计发现有关的事项进行现场审计,根据改善后的情况或工程项目部门表明已经采取或将要采取的措施对企业控制环境的风险进行重新评估,将后续内部审计报告或报告部分内容的复印件发送给审计报告的接收者。在后续内部审计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也应像正常审计一样,将审查工作计入工作底稿,归档并报告后续内部审计发现,以保证纠正措施的真正落实和重大问题的解决。

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后续内部审计中各个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建筑施工企业后续内部审计主体包括内部审计人员、工程项目部门、高级管理层三方。建筑施工企业内审人员是后续内部审计的监督主体,其监督过程应贯穿后续内部审计的全过程;工程项目部门是后续内部审计的实施主体,其在内审人员的协助和配合下采取适当的措施纠正存在的问题;高级管理层在后续内部审计过程中承担着监控和协调的任务职责。 同常规审计一样,建筑施工企业后续内部审计也会引发忧虑和冲突,但若能合理地区分各方在后续内部审计中的作用,则会减少冲突的可能性。当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工程项目部门、高级管理层三方面都能各自发挥其作用时,后续内部审计就能得到保障,并形成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气氛。若工程项目部门只是做他们认为合理的工作,而不能与高级管理层或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沟通,那么将会引发潜在的困难。如果纠正行动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只是挑剔行动中的不当,那么将会造成紧张局面,延误纠正时机并最终导致恶性循环,三方发挥作用的时间和他们之间的合作是后续内部审计成功的关键。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工程项目部门和高级管理层应发挥各自的作用,以协助维持施工企业的正常秩序和完整性,确保其后续内部审计的顺利进行。

5 结 论

内部审计的发展速度靠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它的生命靠提高各方面的管理质量来延续,而实施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其生命之源。建筑施工企业只有不断改进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提升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中的地位,才能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晖琴.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10).

[2]任大平.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浅议[J].学术探讨,2010(6).

[3]随玉明.浅析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与审计成果管理[J].中华会计学习,2011(6).

第7篇

本文通过对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的现状和影响建筑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建筑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以期提高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企业 质量管理 现状 对策

对一个建筑企业来说,建筑工程质量则综合反映了其管理、技术和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状况。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目标之一,是工程建设的根本。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成为业内和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规范建筑企业管理、切实提高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中值得研究的课题和重要的工作。本人根据在监理行业的经验,对建筑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做一些探讨。

一、建筑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

质量,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综合体现了其经济、技术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而对一个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工程质量则综合反映了其管理、技术和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状况。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些施工企业和开房商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不重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不能实现全面、全过程的动态质量管理。通过对我国建筑企业的调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市场存在较多不规范的行为

在工程建筑管理、招投标、施工监理、质量验收的办法环节中都存在暗箱操作。比如内地一些房地产开发,在建筑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国家公用建筑必须实行监理制度。一些质量监督部门监督不力,部分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不廉洁行为,一些地方质量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收受开发商或施工单位的好处以后,循私舞弊,乱开口子乱送人情,竣工验收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许多地方的劣质工程或危房居然被评定为优良工程或合格工程,当然会助长质量下滑趋势。更有甚者通过不正当手段招投标,结果导致建筑行业混乱,加剧了建筑行业的竞争。

(二)未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或者走过场

有的建筑企业为了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忽略质量管理工作,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保障;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取得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只是把这些认证作为企业的资源,当作企业的形象宣传,并没有严格按照直链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认证工作走走过场。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体系,它的贯彻执行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顾客对其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帮助企业达到持续成功的目的。

(三)参与人员质量意识淡薄

一些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由于近些年建筑行业发展迅猛,难免造成良莠不齐的现象。有的企业仓促上马,主要负责人专业知识不足,工程管理部门临时组合,力量薄弱,素质不高,对一个开发项目从一开始就力不从心;有的业主不懂得工程监理的重要性必要性,不愿意聘请专业监理公司来监理开发项目;有的业主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的思想严重,质量意识淡薄,没有把质量管理放在应有的高度位置上,过份依赖施工企业,自己又不深入现场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实际上使工程质量处于放任自由状态;有的开发商经营思想不端正,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理解片面,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甚至不惜以降低质量标准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二、影响建筑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因素

对一个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工程质量则综合反映了其管理、技术和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状况。建设工程项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策划、决策和实现过程中影响质量形成的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包括人的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直接承担建设工程项目质量职能的决策者、管理者和作业者个人的质量意识及质量活动能力;二是指承担建设工程项目策划、决策或实施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咨询服务机构、工程承包企业等实体组织。前者是个体的人,后者是群体的人。

(二)技术因素

影响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技术因素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直接的工程技术和辅助的生产技术,前者如工程勘察技术、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材料技术等,后者如工程检测检验技术、试验技术等。建设工程技术的先进性程度,从总体上说是取决于国家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取决于建筑业及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对于具体的建设工程项目,主要是通过技术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优化技术方案,发挥技术因素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保证作用。

(三)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中的组织因素,包括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管理组织和任务组织。管理组织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三者的有机联系构成一定的组织管理模式,其各项管理职能的运行情况,直接影响着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的事项。任务组织是指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任务及目标分解、发包、委托;以及对实施任务所进行的计划、指挥、协调、检查和监督等一系列工作过程。从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角度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系统是否健全、实施

任务的组织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无疑将对质量目标控制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社会和环境因素

任何一个建设工程在决策阶段的考察中,都要首先考虑这个建设工程项目实施所在地的社会稳定情况。如果建设工程所在地的社会处在动荡之中,那么这个建设工程项目就存在着巨大风险的。影响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社会因素,表现在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及执法力度;建设工程项目法人或者业主的理性化程度以及建设工程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建筑市场包括建设工程交易市场和建筑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程度及交易行为的规范程度;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督及行业管理成熟程度;建设咨询服务业的发展及其服务水准的提高;廉政建设及行风建设的状况等。 建设工程项目的实行要在一定的环境之中进行,所以一个建设项目的决策,立项和实施,受到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风险识别与管理所必须考虑的环境因素。

四、加强建筑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各部门配合,加大施工管理力度

随着《建筑法》的颁布实施,这一现状将得到改变。因此必须积极持久宣传贯彻《建筑法》,严格依法治建,规划、建管、造价、招投标、建筑执法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围绕工程质量安全服务,形成“综合治理”态势。一要高度重视监管信息化建设,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监管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强化监管、提高效能、解决施工现场与建筑市场监管脱节,破解信息不对称制约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抓手。二要强化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的联动。对信息平台反映出来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要通过市场监管的手段及时予以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录入监管信息平台。三要充分发挥规划龙头作用,在规划现场放线和办理施工许可时,必须先办理好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四要严格监管施工企业资质审批制度、严格监管招投标的管理和控制,严厉打击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资质挂靠,出让资质、以包代管、违法分包、人员不到位、安全措施不力等突出问题。五要严厉打击压级压价和低价承揽工程等违法行为。保证管理人员到位和质量安全设施的投入。六要严格建筑执法,对违法违规违章建设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二)建立健全全质量管理体系

TQC即全面质量管理。其基本原理强调在企业或者组织最高管理者的质量方针指引下,实行全面、全过程的和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具备:制定质量标准,质量管理的组织系统,进行工序管理,质量问题的分析处理,质量保证体系等内容要提高项目质量管理的整体效率以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必须合理设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高效率项目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的建立是施工项目管理成功的组织保证。一要建立一套有明确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有保证质量的责任制和措施、有完善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有必要的会议制度和质量评价体系的严密、高效管理组织,使各项管理都有基本的工程程序、规程和管理标准。二要制定出严格的奖罚制度,落实到各班组及个人,充分调动起建筑职工的积极主动性。只有严格执行质量责任制,明确落实职工在质量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利,做到人人有责,才能形成一个质量保证体系。

(三)强化参与人员质量意识

作为建筑企业,要想搞好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就应该强化参与人员的质量意识,包括公司的领导层、管理层、具体操作层以及监督人员。只有参与人员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内涵走向新的高度。首先要强化企业领导的质量意识,公司领导层要注意建设企业质量文化,创造企业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这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一个方向和趋势。公司领导必须认识全面科学,克服“重工程进度,轻工程质量、重经验,轻理论”使全体员工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努力提高工程质量,争创创优工程。其次强化管理层和监督层等职能部门的质量意识。各个部门要切实落实部门的职能分工,严格控制质量关,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在质量管理中的监督保证作用。

(四)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工程质量监管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往的监测与验收方法,已难以适应建筑工程质量的检验需求。新形势下的质量监管形式,应加大建筑工程中质量监管的科技含量,合理配置相应的质量检测设备。在工程项目的监管工作中,钢筋位置的测定仪、混凝土的超声检测仪等设备,在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管中受到广泛应用。通过检测仪器的使用,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检验的精确度,以便监管人员能科学合理的分析及判断建筑工程的质量状况,并及时发现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还有行业通用的ISO9000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其管理的核心,是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通过操作、记录、检查及修改等方式,控制工程项目的质量过程,使其成为一个良好的质量循环,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筑工程质量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以及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目前,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持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建筑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加强企业质量管理,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施工管理的头等大事,应该大力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切实提高工程质量,杜绝工程质量隐患,为社会发展造就质量更优的、更佳的建筑工程,为人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版

2.单殿武,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改革[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1)

3.陆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9(7)

第8篇

丹麦生猪产业高度发达

丹麦地处北欧南端,国土面积4.3万平方公里,人口550万,从事初级农业生产人口仅占2.5%。丹麦高度发达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产值达70.55亿欧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9%;生猪产业属出口导向型产业,是世界最大的猪肉出口国。2013年,丹麦出栏生猪2890万头,猪肉产量位居世界第七,向130多个国家出口猪肉200万吨、活猪990万头,占丹麦猪肉总产量的90%,占全球贸易总量的31%,丹麦生猪产业独具特色。

一是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高。多年来,丹麦已形成覆盖种猪繁育、饲料、养殖、屠宰加工到销售的生猪全产业链。猪场数量逐年减少,养殖模式呈规模化、集约化,从1992年的31331户减少到2012年的4181户,目前年饲养量2000头以上的猪场占77%。丹麦现有14家生猪屠宰场,2013年共屠宰生猪1730万头,其中90%由两家合作社屠宰场――皇冠集团(Danish Crown)和提坎公司(Tican)屠宰。皇冠集团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屠宰联合体,每年屠宰丹麦80%以上的生猪。丹麦养猪设施高度产业化、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从猪舍通风、保暖、降温到饲料生产、运料饲喂、屠宰加工、粪污处理的全系列产品,销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是种猪繁育体系竞争优势明显。丹麦猪种主要包括长白、大白和杜洛克,通过杂交生产商品猪。全国商业猪场合作建立了全世界最有效和管理最完善的种猪繁育计划(DanAvl),围绕养殖和屠宰需求确定育种目标,日增重、瘦肉率、繁殖率、抗病力等各项指标均居世界前列,种猪竞争优势明显,每年出口种猪达8万多头。DanAvl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共联合了全国72个种猪群,辐射4100个猪场,持续改良种猪品种,种群层级分明,生产性能测定规范,人工授精网络健全,大多数种猪场还实施了无特定病原(SPF)育种计划。丹麦生猪育种经费每年大约2.5亿丹麦克朗(1丹麦克朗约折合1.1元人民币),全部来源于商品猪生产及屠宰税,即每生产、屠宰一头商品猪,农场主缴纳4.9克朗的会员费和5.5克朗的屠宰税。

三是建立高度组织化的合作经营体制。丹麦合作社有近150年的历史。目前在丹麦农业委员会、熏肉和肉制品委员会、养猪协会和农业协会等合作社基础上合并成立的丹麦农业和食品理事会,是丹麦农业初级产品生产者、各类合作社和相关产业的代言人,在布鲁塞尔、北京、东京和伦敦均设有代表处。理事会从生猪育种、饲养、屠宰到产业规划、市场营销、疫病防控、猪舍建设,提供一体化、专业化服务,确保动物卫生、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和标准在全产业链的共同遵循和执行。产业链上各类主体互为股东,形成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有效避免市场风险。如皇冠集团由大量养猪场持股,养猪场养一头生猪利润为120克朗,屠宰环节年终还会按照每头猪10克朗返还分红。

四是注重环保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丹麦政府高度重视生猪养殖环保问题,根据土地消纳畜禽粪便能力确定养殖规模。养猪场要有与生产规模相配套的粪便污水处理系统,推行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最大限度消除生猪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每个农场饲养量根据农场面积进行限定,不得超过500个动物单位(1个动物单位相当于1头牛、3头母猪、30头育肥猪、2500只肉鸡)。畜禽粪浆须储存9个月才能还田利用,1公顷土地施肥上限为1.4个动物单位粪浆。当农场养殖量超过法律规定时,政府通过环境影响评估决定是否允许其扩大养殖规模。目前,丹麦畜禽粪肥中氮和磷的使用率跟矿物肥料相当,既降低了环境影响,也减少了农户购买肥料支出。

五是实施严格的从业准入管理。丹麦的农民早已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职业。在丹麦从事养猪生产,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必须自己拥有土地。农场主不得向自己的子女无偿赠送或遗赠农场,子女只能按照市场价格购买农场,保证了农场继续由有志务农者来管理。第二,必须持有“绿色证书”。购买30公顷以上土地的农场主必须从正规农学院毕业,总计需完成5年专业课程训练,其中包括为期18个月的农场实习,在获得“技术农民证书”后再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绿色证书”。丹麦养猪人员需要在农业院校、农业咨询服务中心接受继续教育,定期更新养猪技术和猪场管理知识。严格的土地获得制度、农场经营管理资格以及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为丹麦生猪产业保持全球竞争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丹麦兽医管理体制一体化科学化

在丹麦,农业被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由食品、农业与渔业部统一负责各相关产业及产业内部各环节管理。在兽医与食品安全层面上,该部下设国家兽医食品局(英文简称DVFA),负责从农场到餐桌全产业链的动物卫生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一是实行垂直管理体制。所有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相关职能全部由DVFA实施一体化、科学化管理。DVFA设首席兽医官、首席食品安全官和首席肉品检验官,编制1650人,内设兽医司、食品与饲料安全司、肉品检验局、实验室管理司、交流与创新司等5个业务司局。兽医司编制210人,下设3个区域办公室和一个兽医特别工作组,负责动物卫生、动物福利、兽药管理及现场执法。食品与饲料安全司编制485人,下设5个区域办公室和一个食品检查特别工作组,负责食品与饲料安全、化学与食品质量、饮食与营养管理及现场执法、屠宰场违法调查。肉品检验局编制510人,负责全国29家畜禽屠宰场管理和肉品卫生检验。

二是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职责明确。丹麦实施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既分离又合作的从业管理制度。官方兽医是兽医管理和执法主体,对动物饲养及动物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进出境实行全程监管。执业兽医从事动物疾病诊疗和动物保健,并承担向政府报告疫情义务。养殖场与执业兽医签订咨询服务协议,签约兽医定期巡诊,指导养殖场正确使用兽药,并对畜禽卫生状况进行自检,官方兽医负责审核和认定。

三是兽医工作财政投入保障稳定。丹麦兽医工作财政支持政策完善,官方兽医收入稳定,工作经费充足。2013年,DVFA财政预算11.508亿克朗,其中2.698亿克朗用于肉品卫生检验。政府对扑杀阳性、易感动物及无害化处理、消毒等给予全额补贴,并负担20%的空栏费。突发动物疫情应急处置期间,政府还向执业兽医购买劳务服务。

丹麦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学高效

丹麦一体化的政府兽医管理体制和全链条的行业服务体系,实现了政府监管、市场机制、社会服务与行业自律的高效衔接与密切配合,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

(一)强化养殖源头控制。一是饲料管理严格。农场主主要以自己种植的谷物饲草配制饲料,并需经丹麦作物管理局许可并定期接受检查。法律严格限制对饲料用作物使用农药。二是兽药使用规范。丹麦从1994年开始实行兽医诊疗与药品销售分离制度,兽医只能开处方但严禁卖药。2000年开始,全面停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和生长激素,比欧盟规定早6年。2001年开始,养殖户必须将治疗药物、血清、疫苗使用情况录入国家兽医统计库(VetStat),并接受DVFA评估。目前,丹麦正在实施为期两年的头孢菌素治疗猪只禁用计划,以抑制猪体耐药性细菌产生。三是生物安全措施到位。农场采取消毒、隔离、SPF认证等综合预防措施,降低动物疫病及人畜共患病发生风险,口蹄疫、猪瘟、伪狂犬病等烈性传染病在丹麦早已消灭多年。丹麦是目前世界上兽药用量最低,动物健康水平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

(二)实施全程兽医监管。丹麦对生猪产业实行全程兽医卫生监管,涉及兽医诊疗、动物卫生、动物福利、食品安全等多个方面。在养殖环节,DVFA重点检查养猪场注册、耳标佩戴、动物福利、抗生素使用以及生物安全措施、疫病监测报告等情况,并按比例现场检查养猪场。在运输环节,重点检查车辆装备条件、猪只健康状况、所需兽医卫生证书以及欧盟1/2005指令规定的动物福利要求执行情况。主要由公路警察负责,DVFA给予协助支持。丹麦严格限定屠宰活猪运输距离,运输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在生猪交易、副产品生产以及出入境检验检疫环节,也都由DVFA负责监管。1995年,丹麦在全世界第一个实施生猪产业沙门氏菌净化计划,覆盖从养殖、屠宰加工到储藏运输各环节,目前猪肉中沙门氏菌检出率仅为1%,全世界只有丹麦和瑞典达到这一水平。

(三)屠宰管理科学严格。丹麦屠宰管理的法规及标准主要依据欧盟规定并结合实际做了细化。一是屠宰厂设立审批严格。屠宰厂须将规划布局、设施设备、工艺流程、兽医卫生、HACCP体系和追溯系统建设等整体方案报DVFA地区办公室审查,批准合格后才能正式建厂。二是屠宰设备现代化。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煺毛、开膛、切除头腿尾、胴体分割等工序均由计算机控制完成,减少人工污染。使用二氧化碳致昏法,降低生猪宰前应急反应,提高肉品质量。三是企业强化风险管理。普遍建立了覆盖生猪屠宰加工及后续处理、储存运输、包装销售等环节的HACCP体系,进行自检控制。行业内还自行制定了统一的肉类生产标准,也称全球红肉标准(GRMS),企业严格按照GRMS规定执行食品安全、动物福利和可追溯有关要求。四是政府严格监管。主要监管方式有3种:派驻检查,即委派官方兽医驻厂开展宰前宰后检验检疫,对生产过程以及相关法律执行、HACCP体系及兽医卫生条件进行检查;巡回检查,即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开展不定期检查;市场检查,即每天对批发市场进行抽检,对零售商不定期抽检。对违法违规企业,官方兽医有权做出警告、罚款、停业等处罚。DVFA还规定了抗生素、激素、杀虫剂和重金属超标检测比例,每年抽检生猪样品超过2万份。

(四)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丹麦食品、农业与渔业部早在1992年就建立了中央畜禽数据库(CHR),要求所有养殖场在CHR注册并获得唯一登记号,生产过程信息由农场负责及时录入到CHR。屠宰场对每头猪进行唯一性编码,屠宰线上装备电子眼,记录生猪来源农场号、胴体重量、肉品品质、兽医卫生检验等信息,自动输入数据控制中心,实现全程可追溯。猪肉销售时要标明屠宰场、来源省份、产品名称等信息,实现批次追溯。生猪交易、屠宰加工、流通都须附具相应单证,以保证发生疫情或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时能追溯到每头猪及所在农场。如,屠宰场对猪肉中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会及时反馈到养猪场,以便其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CHR大部分信息对公众开放,企业对产品质量安全充满自信,既增强了消费者和贸易伙伴的信任度,也提高了政府监管效能。

(五)企业主体责任明确。丹麦政府在制定生猪产业发展政策和食品安全标准时,通常与行业组织进行充分沟通,并通过合作社这一独特模式在全产业链上得到自觉执行,企业主动负起全部责任。如,沙门氏菌净化计划就是DVFA与丹麦农业和食品理事会合作研究制定的,通过生猪产业各环节的自检和控制得到全面实施。农场主Michael Nielsen有300公顷土地,他的猪场位于西兰岛北部古镇HillerΦd南面,目前养殖650头母猪,年出售1.8万头小猪。他说:“生产安全的食品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自从我开始养猪(1998年),这就是我要考虑的头等大事。”丹麦生猪产业的许多科研项目都是由猪肉生产商自己发起,有的也与其他研究机构和商业伙伴开展合作研究,创造了富有活力的研究和创新环境,这使得丹麦生猪产业能不断引入新技术,满足产业发展和食品安全所需。

启示与建议

2012年9月,中丹两国农业部签署了加强生猪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丹麦生猪产业发展与质量安全监管的先进理念和做法,为在生猪屠宰监管职责调整新形势下审视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

(一)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猪粮安天下。猪肉是我国传统的肉类消费品,目前在全部肉类消费中的比重为64%,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我国已形成集生猪养殖、收购贩运、屠宰加工、肉类分割、肉制品加工、肉品卫生检验、冷冻储藏、冷链运输、批发零售于一体,遍布城乡的生猪产业体系。但总体上看,产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还不高,近年来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出口比例小,进口远大于出口,国际竞争力弱。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过去“八个部门管一头猪”,受分段管理体制等因素影响,生猪产业各环节信息不对称,相关政策不配套,项目投入、科技支撑不够,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有待提高。如,《畜牧法》对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作了明确规定,但近年来实施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扶持项目较少涉及“标识档案化”建设内容。不同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标准差异较大,在屠宰场每头补贴880元,而在养殖场每头仅补助80元。全国牛羊肉生产、“菜篮子”工程建设等规划重点强调的是养殖环节建设内容。对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也需要考虑生猪追溯体系建设投入,鼓励就地屠宰加工,变运猪为运肉,这将有助于推动全国活畜禽跨区域运输限制管理政策的出台。屠宰是连接养殖和消费的重要纽带,处在生猪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受到养殖水平、居民消费结构、交通运输状况以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目前正进入转型发展攻坚期,成为影响生猪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突出表现:企业“多、乱、小、散”并存;私屠滥宰仍然存在,注水肉、病害肉问题屡禁不止;产能严重过剩,管理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代宰制普遍,品牌化意识淡薄;行业规划和标准滞后,扶持政策缺乏。

(二)丹麦经验的重要启示及建议

今后5到10年是我国生猪产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延长产业链条的重要时期,需要在标准化养殖、工厂化屠宰、品牌化经营、冷链化流通、一体化管理上统筹推进,有所突破。总结我国屠宰行业近60年来的发展历程,借鉴丹麦生猪产业发展经验和做法,不能就屠宰看屠宰,要跳出屠宰来管理屠宰,从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视角来谋划和发展屠宰行业。去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从兽药饲料投入品、养殖到屠宰加工由农业部门统一管理的格局已经形成,为破解屠宰行业发展难题,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部门需要及时转变发展理念,按照“全产业链发展、全程无缝监管”的总体思路,坚持“生态先行、安全为重、提质增效”的发展目标,打破固有格局和部门利益,强化分工协作,从顶层设计、机制创新、资源整合、政策配套、项目支持、科技攻关等方面,做好“产出来”与“管出来”两篇大文章。这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

一是制定生猪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十三五”全国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带动从养殖到屠宰加工全产业链均衡联动发展,加快补齐良种繁育和屠宰加工短板,平衡各环节主体利益,有效应对“猪周期”。统筹生猪养殖与屠宰加工,从保证猪肉供应和消费安全的客观需要争取国家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引导养殖、屠宰一体化合作经营,压缩屠宰落后产能,逐步消除代宰制,实行“场厂挂钩”、“农超对接”,提高生猪产业组织化程度。在项目资金安排上,由注重生产和数量,更多地转向强化监管和质量,按产业链发展实际需求进行调配和使用,提高公共财政投入效率。

二是构建全程无缝监管体系。根据农业综合执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依托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以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可追溯体系为平台,以各级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评估机构(实验室)为支撑,实现对生猪产业全链条的监督管理。创新监管机制,改革历史形成的生猪屠宰检疫检验双轨制,实施科学统一的兽医肉品卫生检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整合现有分散管理的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项目,强化数据共享与风险评估,严格检打结合。完善区域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注水肉、病害肉等违法犯罪行为,为生猪产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三是修订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加快修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完善分级分类管理、兽医卫生检验、肉品风险监测评估、质量安全事故处置、企业主体责任、监管责任追究等法律制度,为生猪产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进一步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兽医立法规划(2014―2020年)》,提高包括屠宰管理在内兽医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强化兽医肉品卫生检验,清理整合相关标准,健全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