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3 10:16:5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物业公司管理体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与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投资咨询服务相比,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咨询业务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第一,投资范围较窄。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受基金管理公司自身特长所限。中国证监会的前述通知内虽然只字未提“证券”一词,不说“证券投资咨询”而说“投资咨询”,但从基金管理公司自身特长来看,也主要只就证券投资提供咨询,一般不就黄金、外汇、期货、保险等类型的产品提供咨询服务。二是受制于委托者的投资范围。在券商已经开展的和基金公司即将开展的特定客户理财业务中,投资范围主要受资产管理人即券商和基金公司自身的投资范围限制;在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咨询业务中则不同,投资范围主要受委托人的投资范围限制。
第二,服务对象限定为机构。根据中国证监会的前述通知,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咨询业务的客户仅限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保险公司及其他依法设立运作的机构等特定对象”。所谓“依法设立运作的机构”范围十分宽泛,一则不限于“法人机构”,从字面上理解,不仅包括法人机构的分支机构,未取得法人资格的机构例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也应能作为委托人;二则根据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门槛降低,具备条件的自然人还可以投资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可见,这一限制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并不构成多大法律上的障碍,只是个人投资者为了享受基金公司的专业服务还必须专门设立一个机构,由于机构设立的程序比较复杂,这会降低个人投资者参与此项业务的意愿。相比之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的理财顾问服务的对象则仅限于个人客户,从而排除了向机构投资者提供服务的可能性。券商及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的从事投资咨询服务的对象则无限制,个人和机构均可。
第三,不能承诺保本和保收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可以按照客户获取收益方式的不同,将理财计划分为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又可以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其中,保证收益理财计划保证固定收益或最低收益;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保证本金支付。在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业务中,监管部门也没有禁止保本保收益,甚至还明确要求投资管理人从投资管理费中逐年提取高达20%的风险准备金用于应对投资亏损,保本的含义十分明显。
由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基金管理公司从事投资咨询业务在所享受的政策上并无优惠;从通知的具体内容来看,也充满了严格的监管要求。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由基金公司从事投资咨询业务的风险主要是道德风险,具体有:
首先,基金公司在公募基金业务中所承担的金融产品供应方的角色可能与投资咨询服务提供者的角色相冲突,形成“自卖自夸”。实际上,相同的疑问已经存在于基金公司开展企业年金业务过程中。根据规定,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在将所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财产投资于自己管理的金融产品时,须经受托人同意。笔者认为,企业年金对基金公司角色冲突的这种处理模式完全可以在投资咨询业务中加以借鉴,而不能因为这种角色冲突而因噎废食。
其次,基金公司可能存在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基金公司的固有资产虽然也在不断积累和增加中,并且也已获准从事特定范围的投资,但其固有资产绝对额同其他金融机构如券商和银行相比,仍然是望尘莫及。很多人有强烈的规模意识,认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越大,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因此对基金公司的偿付能力等方面存在疑虑。笔者并不这么认为。第一,基金管理公司的首要财富不是办公楼、办公桌和电脑等有形资产,而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严密的内控制度和优秀的投资研发能力。第二,正因为基金固有资产不多、没有自营业务,其主要收入来自通过投资管理而获得的管理费收入,因此其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是一致的。
最后,基金公司可能从事损害投资咨询客户和公募基金客户之中一方的利益,由一方为另一方高位接盘或低位抬轿。目前比较盛行的说法是基金公司可能会把公募基金的投资动向提前透露给咨询业务的客户,让其先进先出,而由公募基金后进后出,从而向咨询业务客户输送利益。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第一,基金公司从公募基金中提取的管理费远远多于投资咨询费,基金公司肯定会对此权衡利弊,不会舍多取少;第二,现在的基金绝大部分是开放式基金,已有的封闭式基金也将于近几年到期,在这种情况下,敢于从事上述违规行为的基金肯定会遭遇赎回,这都是基金公司所不愿看到的。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
前言:继1716年法国诞生了全球第一家财务公司后,财务公司在欧美各国也陆续出现并取得快速发展。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1987年批准设立了第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从而拉开了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帷幕。到目前为止,我国财务公司已经涉及石油、化工、钢铁、电力、煤炭等多个国民经济行业,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无论从规模还是资金管理上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发展力量。根据国资委、银监会2014年10月共同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央企业财务公司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资发评价〔2014〕165号文),已经明确了财务公司服务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基本定位,也为集团财务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集团企业的资金归集平台,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还需认真、全面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从而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为企业集团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其一,资金管理是财务公司运营的基础,财务公司作为一个专门经营资本的组织,是无法离开资金独立存在和经营的,企业集团对资金的管理需求更是远超一般企业,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对财务公司尤为重要。其二,资金管理通过交易内部化更好地为集团服务,资金管理的目的就是实现企业管理的集约化,通过资金可以促使企业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降低集团公司财务费用,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满足企业集团长远发展的资金需要,加快集团公司资产一体化经营的进程。其三,资金管理是财务公司金融服务职能的最佳体现,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为本企业提供金融业务服务,满足集团公司不断扩张对资金的需求,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本身的金融经营范围是围绕本单位业务发展需求而展开的,以实现企业集团利益的提升。四是通过资金纽带加强集团企业的凝聚力,财务公司在资金管理中时常会吸纳企业成员为股东,形成共同的资金纽带,并通过资金加大各下属单位的联系,形成相互支持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财务公司从1987年的8家发展到2015年的224家,数据显示,2015年财务公司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757.76亿元,同比增长8.42%,实现净利润584.08亿元,同比增长9.15%。我国财务公司取得一定发展和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人才缺乏、资金管理意识差、信息化管理条件有待提高、监管力度不足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不仅有来自财务公司自身管理方面的,还有外部机构和政策的影响,如国家政策限制多,银监会对财务公司要求多,而相关监管制度又不完善,此外一些集团企业财务公司还存在服务对象的限定性和机构调协的封闭性问题,一定程序上都限制了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财务公司融资渠道不够多元化。当前,不少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存在资产负债状况不合理的情况,集团资产大部分都来源于负债,真正来源于投资者的资金较少,这些负债中很大部分又来源于集团所属的子企业存款,负债的结构不够合理,有待调整。企业在融资渠道上主要依靠内源式的子单位存款融资,这直接导致财务公司短期负债过多,缺少能够长期使用的资金。
(二)对资金管理风险意识有待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包括预算管理、筹资管理、投放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管理意识包括规范意识、效益意识和风险意识,这里都提到了风险这一概念,实践也证明,企业对风险的管控直接影响其效益的提高,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是资金管理达到最优模式的保障。但是,一些集团企业对资金管理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企业管理者缺乏资金的规范意识,重效率,却忽视规范的审批流程。
(三)专业人才缺乏。中国银监会对财务公司人员设置有明确要求,如应有丰富行业管理经验的战略投资者作为股东,或经营团队中至少有一名高级管理人员和一名专业风险管理人员,又或对具体从事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年限有要求等等,总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对金融专业的人才要求是比较高的。目前,仍有部分企业的金融人才配置达不到要求,管理层复合型人才缺乏,财务团队人员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人员结构也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财务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改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构建财务公司融资管理新模式。财务公司利用多种金融功能和创新金融产品,通过资金的积极运作,实现集团资金的保值增值。但我国财务公司的发展时间较短,各项金融功能尚不完善,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成成企业发展的瓶颈。财务公司应开拓创新,突破原有的资金筹资格局,寻找新的筹资渠道,为集团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首先可以通过债权融资,遵守银监会的管理要求,发行企业金融债券;其次,应优化资产结构,通过上市发行股票筹资;最后,可以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筹集资金,既能解决资金问题又能打包转让企业不良资产,提高企业资产质量。
(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财务公司的市场准入门槛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在逐渐降低,业务范围也随之扩大,业务发展更是逐渐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公司资金管理的风险。相比企业集团内部的一些业务处理,外部业务的风险较大,如发行金融债券、信贷资产转让、融资租赁等,这些对外业务涉及外部单位甚至整个金融行业,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财务公司应将资金管理风险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加强全员对资金管理风险的认识,并在业务操作过程中加强对财务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设,从制度上对公司进行约束,通过严格的制度监督对风险加以防范。二是提高企业风险识别能力,对财务公司各项业务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事前评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管控,事后对业务的处理过程进行分析出具风险报告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三是提高内部监管的约束力度,规范企业流程制度,将自律风险防范合理制度化,充分 利用岗位间的相互牵制作用,后续通过企业内部稽核、点头哈腰审计等方法达到减少操作风险的目的。
(三)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企业的经营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财务公司更是离不开专业的财务人员,企业集团应清楚认识到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财务团队的构建应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首先,财务公司结构相对复杂,但人员力量又相对薄弱,分工粗略,对员工的学历、从业经验和个人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为此,财务公司可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人才队伍构建打好基础。其次,要有一套适合金融行业并且科学合理的人才考评体系,制定考评指标,利用奖惩制度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应通过各种办法留住人才,如物质需求、精神奖励、竞争机制、职位提升、学习机会等,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最后,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人才队伍建设也有较强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和对工作的责任感,让员工更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工作中。
总结:除了上述问题外,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还存在其它一些问题,如财务公司经营业务狭窄,投资力度不足、信息化管理条件落后、监控力度不够、财务公司偿债能力不足、资金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等,为此,应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监管体制,拓展融资渠道,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财务公司运营资金管理,创新资产和中间业务的管理,加大先进科技的投入,全面提高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本文所说的整合型管理体系是指以IS09001标准为基本框架,把质量、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整合在一起的管理体系。笔者多年从事物业服务企业的整合型管理体系运行工作,近年来多次参加了对物业服务企业整合型管理体系的外部审核,现就审核实践中发现的运行和外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谈谈个人的观点和体会。
对整合型管理体系的建立存在的误解
许多人认为,只要是建立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就一定能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能在体系的运行中得到很大的提高。把体系的建立看成是“无所不能”的强心针,夸大了体系建立的作用和效果。其实不然,三标一体的导人和运行,在客观上能够完善和规范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服务标准和操作程序,对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物业服务质量的提升肯定有帮助,但如果在实际运行中不能有效地按体系运行的内在要求进行规范的操作,员工缺乏对体系的认识和掌握,不能真正做到“写我所做,做我所写”,体系的建立不仅促进不了物业服务质量的提高,反而会成为企业管理体系运行的累赘。
例如:2006年10月,某物业服务企业在体系建立运行一年多的时间里,体系文件只发到了公司一级,十多个项目管理处均不能拿到一套完整的三个层次的体系文件,再加上体系文件的撰写好高骛远,严重脱离项目的实际运作,造成员工对文件执行的抵触。项目的具体运作中,还是沿用以前传统的做法,执行的仍然是以前老的制度和工作程序。在公司内部,只有管理者代表和品质部、总经理办公室几个人维系着体系的运行。内审和管理评审也只是几个人的纸上谈兵,自始至终公司的管理层只是把体系的建立和认证当作企业管理业绩,当作光环和门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至成为企业的累赘和负担。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对物业服务企业整合型体系建立和运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和把握:
1、要正确认识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整合型管理体系建立的作用和意义,千万不要把导入整合型管理体系看成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
2、体系文件的撰写切忌好高骛远,应服从于实际。要写我所做,要符合一线已经证实的有效操作的要求,以消除员工在执行岗位作业指导书时的抵触现象。
3、要切实地进行体系的建立,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强化培训,提高认识,以做到体系文件的执行能够认真落实,并按章执行。
不能有效地开展内部审核
整合型管理体系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行后,在整体上是否正确运行,需要通过完整的内部审核来确定。实践证明:最高管理者的重视是实现内部审核的关键,管理者代表的领导是实施内部审核的保证。日常运行中,要设置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内部审核的管理工作,要组建一支合格的内部审核员队伍,并且制订适合公司活动、服务特点的内部审核程序。
有的物业管理公司不能按上述的要求实现内审,他们在实际运作中,为了节省成本图方便,常常将去年的全部内审资料改头换面,再提供给当年度的管理评审和外审,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及时地发现公司体系运行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更重要的是,企业不能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自查和评审,来保证公司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要消除上面这些现象在运行中确保内审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1、要考虑在一个阶段或年度内覆盖整合型体系所涉及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即在一个年度或一个运行期内可以实施多次内审,每次内审可根据情况对局部或全部(部门或区域)审核,但在一个年度或一个运行期内应确保对整合型体系覆盖的所有部门或区域进行审核。
2、对体系运行及其效果、重大环境因素和重大危害因素涉及到的直接影响方针目标完成情况,与整合型管理体系绩效有重要影响的部门或区域应加强审核频率和力度,确保体系运行效果。
3、要结合以往审核的结果,对体系运行效果较差或不符合项较多的部门或区域应加强审核,以促进其提高。
4、要明确策划出审核的方式、方法和频率,形成审核计划,并发放至相关部门。
对体系运行中痕迹化管理要求的执行力度不够
“办事按依据,办完留证据”,就是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在整合型体系的运行中,各项物业服务的开展都应严格按照各类作业文件的规定执行,并留下相应的记录和痕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物业服务的质量,才能使整合型管理体系的运行适宜和有效。
很多物业服务企业都很难做到这一点,其典型的表现就是,对体系运行中的痕迹化管理要求的执行力度不够。例如,一些物业管理公司在设备设施维护保养计划的制订方面,非常规范和具体。各类设施设备的维保计划甚至细化到每一周,但一年下来检查发现,能够提供出完整对应的维保记录的却很少,所提供的维保记录不是记录不全,就是缺项或时间无法对应,在维保的痕迹化管理方面,难以满足物业服务运行的要求。
强化物业服务企业整合型运行的痕迹化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在整合型管理体系导人前期,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具体做法为:由培训计划确定的组织部门及相关部门、人员根据确定的培训计划进行实施培训,培训的过程应认真严格,力求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以通过培训,提高全体员工对整合型体系运行的认知和对体系文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加强整合型管理体系运行的监控和测量。主要方法有:
(1)各部门、管理处的自我监控、测量;
(2)公司管理部门制订监控计划,对计划内区域进行重点的监控;
(3)由外部相关部门实施监控、测量;
(4)公司相关部门结合原有系统管理的例行检查;
(5)内审、管理评审机制的运用。
通过上述各种行之有效的监控、测量的手段,及时发现体系运行中在痕迹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有效地纠正。
整合型管理体系方针制订中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
一些物业服务企业的一体化整合型管理体系的方针在制订时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最高管理者不亲自主持制订一体化方针,常见的做法是:请“秀才”或“咨询机构”起草,领导签字;
2、没有充分发动全体员工关注或
参与,一体化方针缺乏群众基础,从而为后续的传达、理解、实施、评介留下了诸多不利因素;
3、未能充分收集或关注相关的信息和物业服务企业的特点,一体化整合型方针没有任何特色,可以在所有行业内通用;
4、过分追求好记、好背、朗朗上口,忽视了标准的要求、行业和公司特点以及应该包容的内涵,方针“口号化”、“广告化”、“顺口溜”,流于形式;
5、照抄标准,空洞无物,不能为制订评价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提供框架,缺乏对体系管理有效的指导作用。
要想消除上述误区,在整合型管理体系的建立时,物业服务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该亲自主持制订文件化的一体化整合型方针,以确保方针到标准要求的内容。同时还应做到目的明确,使内外相关方都便于理解。
对监视和测量装置定期校验的要求执行不力
部分物业服务公司对物业服务提供中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验都存在欠缺和漏检漏校的情况。容易忽略的有:
1、配电房使用的常用安全用具主要为钳形电流表、接地线、绝缘棒、绝缘靴、绝缘手套等;
2、物业本体的防雷、避雷装置;
3、消防水系统上使用的是量程式压力表、减压阀等。
而这三类专用工具和仪表仪器的校验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的优劣、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物业本体、业主财产和物业公司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
例如:2007年2月,某物业服务企业的第三层次体系文件明确规定:对公司项目管理处所管的物业项目的避雷装置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检测。但实际情况是,这家公司为了节省开支,公司所有项目管理处均没按上述规定执行。
2006年的8月份,这家物业公司所管理的一个高档连排别墅项目,在一次雷击中有一个单元两户业主的家用电器不同程度地受到毁坏,在业主因家电损坏向物业公司进行索赔时,因该管理处无法出具物业避雷装置检测合格的证据,双方争执不下,最后经在第三方协调下,以物业公司赔偿两家业主总计8,250元的家电损失费而告终。
高校教师公寓有其自身特殊性存在,无法简单的照搬社会上居民小区的物业服务方式,其独有的特点迫使甲乙双方在管理和服务上做出更多的探索研究和相互的磨合。尤其是入住、退房的接待和对房屋室内设施设备的维护,其功能处于传统物业管理和酒店管理之间,作为产权人的甲方和作为管理人乙方就租户有效使用和爱护固定资产的问题上进行的博弈;有的教师公寓位于其它物业小区内,又必须和其他物业公司进行合作管理等等。因此,作为甲方的行政管理方必须要求乙方在教师公寓物业管理上建立符合其特点的物业服务规范,使其制度化、体系化,一方面严格要求乙方不断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建立规范的服务体系,一方面也需要与乙方不断的磨合,共同寻求这一特色的物业服务所能达到的双方都能满意的一种机制。
二、解决方案———高校教师公寓物业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
针对以上问题,高校教师公寓物业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大致可以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一)根据物业内容确立从员工管理与接待服务、维护与管理、保洁管理、安全防范、消防管理、维修管理、仓库管理、档案资料管理等八个维度来设定平衡计分卡的目标与指标。
(二)根据学校对教师公寓物业服务的总体目标分析,确定了规章制度、日常接待与管理、安全管理、卫生管理和维修管理这五个战略重点。从这五个重点出发,设定详细的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
(三)根据KPI指标体系分解为定期考核、不定期抽查、突发事故和投诉以及住户满意度调查四种考核模式按照一定分值比例进行考评,考评结果每年进行汇总计分。甲方可以按照上述四项考核指标,每学年对乙方进行考评,得出年度考核总得分,根据取得的考核得分来向乙方支付相应的物业服务费。
(四)利用PDCA循环方法,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变化加以提炼,对考核指标进行改进,以便在来年的考核工作中做出相应地变化,以此逐步完善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甲方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和领导是平衡计分卡实施的关键条件。只有高层管理人员才能较好地阐述本学校教师公寓的战略,才能在可选择的行动中进行权衡取舍,具有选择、决策的权力。
2.定期考核作为传统的考核手段,它的考核指标覆盖所有的物业考核内容,涉及面是最广泛、最全面的。因此,它在四个考核模式中权重应该是最重的,在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也是占主要地位的。而其它三个考核模式是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弥补定期考核的不足之处,作为它的辅助手段存在的。
3.重视与乙方和住户的沟通。在绩效系统实施之前,充分告知乙方,并使其有充分时间对其内部进行宣传,确保员工理解和支持。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建立有效的反馈途径,使绩效管理的信息得以充分沟通和交流,得到各部门和员工的配合和认同。
4.每次考核时可以邀请学校各方面的管理人员参与来提升其专业程度,例如邀请负责安全保卫工作人员参与考核,对安全管理方面的现场管理进行专业化指导和批评建议第三方的介入可以完全避免传统检查时人情关系上对工作的保留。
5.重视绩效改进措施,为部门和员工提供工作绩效辅导,制定绩效改进措施并落到实处,确保绩效信息得到充分的应用。
三、高校教师公寓物业绩效管理体系的意义
[关键词]共享经济;医疗分享;医院物业
1现行物业运行介绍
1.1物业服务顶层设计缺乏及医院后勤观念认识落后
在顶层设计方面,目前为止,除国务院颁发的《物业管理条例》外尚无国家和行业管理的物业管理统一标准,具体在医院后勤管理方面,直到2011年,原国家卫生部出台《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该标准才首次将医院后勤保障管理列入等级医院评审中,更别说医院物业管理。在观念上,医院卫生行业管理部门、医院管理人员均没能给予医院后勤应有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在医院后勤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还是在医院后勤外包服务公司引进方面,因此,在医疗卫生改革和分享医疗的背景下,医院后勤运行保障机制未能适应现代化医院发展的需要[2]。
1.2医院后勤服务外包服务公司招标引进无序
经过查阅部分医院物业外包服务招标文件和相关文献发现,各大医院在物业服务招标引进中均能按照综合评分法进行招标,但从评分标准中可以看出各大医院侧重点存在差异,但总结来看无非两个方面:①以控制费用为主,包括人员工资。②以控制质量为主。以2016年底安庆市立医院物业招标[3]和2017年初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招标[4]为例,详见表1。从以上表格比较来看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医院床位规模不及安庆市立医院一半,但建筑面积却比安庆市立医院稍大,物业外包服务内容范围明显大于安庆市立医院,且物业人员人均工资是安庆市立医院的1.5倍;从物业员工分布上来看,安庆市立医院主要集中在保洁和运送上,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保洁和运送员工占比(35.48%)明显低于安庆市立医院。在招标引进评分中侧重点也明显不同,安庆市立医院主要侧重价格、人员配置和利润控制上,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侧更看重公司的服务和诚信、承诺。
1.3物业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培训不足
对于医院物业从业人员,国内大型物业管理公司均有较为完善的培训体系,但因物业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员工更倾向于稳定在就业所在城市,一般很少跟随公司流动,因此物业公司培训对象最主要的还是以管理层和特殊工种为主,基层普通物业从业人员没有经历过完整、系统的从业培训。另一方面,对于医院物业管理人员,因尚未有统一的行业监管标准,亦未经过相关培训,完全取决于个人和团队的管理行为及同行之间有限的相互沟通与交流。
1.4医院物业监管评价指标不完善
对于医院物业的监管,已有少量研究,但均根据各研究者本身所在单位实际监管情况出发,提供监管参考经验,亦未有形成相关的统一监管评价体系,即便是在研究相对系统、广泛的高校,亦仅提出应建立相应的监管考核体系,却未深入系统研究形成可供参考的管理体系。
2共享经济在物业运行与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针对物业共享,万物至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在2015年即提出共享经济是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新型商业模式,并提出了物业管理行业可分享的资源[5],具体到医院物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和行业特色共享开展。
2.1人员共享
医院物业与普通小区和办公楼物业不同,医院物业需求人数多,物业服务涵盖范围广,因此也存在人员流动性大和业主要求高的特性。一般业主单位都会要求有人员储备,甚至培养“多面手”,以便减少因人员流动而影响到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的运行[6]。但单纯储备人员无固定工作事项,储备成本高,因此可以将储备人员培训成“多面手”在公司多个项目和其他公司形成共享。同时,医院物业部分从业人员亦具有普通小区和办公楼物业从业人员相同的特点,即上午忙下午相对清闲、人员年龄大、文化素质低等特点,需要予以充分考虑,将其与物业从业人员家属予以绑定,否则难以实施共享平台共享。
2.2设备共享
随着现代化医院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与普通小区和办公楼物业不同,越来越多的大型硬件设备、专用设备和办公软件、智能监测系统等设施设备被要求投入到医院保洁、运送、安保、工程等全方位医院物业之中,如洗地机、吸水机、工业洗衣机、割草机、办公系统、智能化监测系统等,部分大型设备有空余或者说相应设施设备可以服务更广、更大的范围,可以满足其他项目和公司需求。
2.3拓展服务
医院因其行业特殊性,人员相对集中,且就诊患者来自各地,大部分人员都有在院内就医的附属需求,如信息咨询、家属住宿、病员陪护、就餐订餐、交通代办、生活必需品采购、医疗所需附属物品采购、患者去世后遗体处理,甚至就诊前后流程代办等等,物业服务企业均可提供服务并建立共享平台实现共享。
2.4常规共享
在万物至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提出的物业管理行业可分享的资源中,除了以上资源外还提出了医院物业及其他物业均可共享的供应商资源、服务体系、管理体系等常规共享资源。然医院物业却胜于社区物业和办公楼物业,医院物业具有更稳固的客户资源、更强大的资源需求、更高要求的服务体系和更复杂的管理体系等,地区内的先进物业公司均可将这些资源与当地物业公司实现共享。
3物业外包服务招标引进中的共享经济
为做好医院的物业服务工作,将具有明显地域性的线下资源进行共享,让物业公司能更好地服务于医院,医院物业服务共享经济模式的应用与开发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3.1开发出属于医院物业共享经济模式的专属平台
医院物业服务的共享经济模式与滴滴打车等不同,其受众面局限于医院及就诊人员和物业服务相关人员,受众面相对狭窄。因此,不能仅局限于人员或设备等某一方面的共享,而应尽量多的纳入人员、设备等各方面的共享,以加强资源整合和商业合作[7],充实共享平台,满足受众全方面的物业服务需求、患者就诊需求等。
3.2共享经济模式推广需以规模单位为突破口
在医院物业外包服务中运用共享经济模式,其共享经济平台的推广,应以每个区域内的规模医院或进驻的规模物业服务企业为突破口。各区域的龙头医院和大型物业服务公司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更有动力参与甚至创建医院物业服务共享模式平台,且在规模医院或物业服务企业为突破口的基础上,更能吸引中小型医院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参与。
3.3有相对好的经济文化素质基础
物业服务行业是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要想实现共享经济模式,必须要求区域内人员能有相应的素质去操作和使用相应的通讯服务,能纳入共享网络平台。然而,从事物业服务工作的大多以中老年人和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人群,为此可将从业人员与家属绑定,且开展附属的家属业务,以带动积极性。
3.4在物业外包服务公司招标引进中纳入共享要求
物业服务是劳动密集型服务,利润相对薄弱,且起步较晚,相对于其他行业比较落后,尤其是中小型物业服务企业,目前尚难以单纯靠自身而将服务前移,需要院方予以推动和协助并予以必要的帮助。因此,医院物业服务招标中需要重新考虑引进物业服务公司评分项,直接在招标要求中纳入物业共享相关指标体系等。但需根据各自区域、医院的实际情况写明共享要求和监管要求,大型医院可要求物业公司开发组建共享平台,中小型医院则需循序渐进或依附于其他大型物业公司。
3.5能制定出详细的监管方案
医院物业公司人员、设备等过剩产能虽是零碎的,却是诱人的低成本资源,需要辅以简单的、标准的流程或程序来加以整合,让其重现价值。相应的,在医院物业服务中,医院需建立医院外包监管体系指标,包括医院临床对物业服务监管体系指标、医院监管部门对医院物业监管体系指标以及医院对物业服务现场监管指标体系等。
3.6医院物业共享平台需能开展拓展服务
医院物业共享平台如仅仅是单纯的人员共享、设备共享等,即便做到将供应商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共享、管理体系共享等常规共享,也将平台受众局限在了物业服务相关行业从业人员,但如果提供拓展服务便可将就诊患者均纳入了受众范围之内,能更好的推动物业共享平台的发展。
4结语
在医院物业服务中采用共享经济模式,共享人力、财力、物力以便为医院提供更好的物业服务,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共享平台的开发容易,但想让不同区域内的物业公司、医院均在平台上实现共享经济模式,却需要广泛的宣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罗宾蔡斯[著].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2]张雷,朱晞,舒亚群.论公立医院物业监督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5(26):139-141.
[3]吴泽兵,董金飞,王琼.浅析医院物业服务社会化招标及监管[J].卫生经济研究,2016(5):50-52.
[4]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物业管理项目需求公示[EB/OL].
[5]邱刚.基于物业平台、建设共享经济、开创行业发展新时代[J].中国物业管理,2015(11):18-19.
关键词:物业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物业公司指的是建成和投入使用后的建筑房屋等相配套的设备、设施以及管理等。物业公司可以根据其服务的对象进行分类,包括住宅服务物业、商业服务物业、写字楼服务物业、酒店物业以及工业物业等等。这也使得我们的生活与物业公司息息相关。安全指的是人、物品、环境等不会受到危险、事故的威胁。而物业安全指的是在物业公司的管理和防护下,物业公司管辖范围内的人、物、环境及物业公司本身都不会受到安全威胁。物业公司的安全服务能力决定于其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人员的安全意识及应对安全威胁的紧急制动措施等,从当前的物业公司安全管理来看,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在安全防护落实上还存在一些疏忽,所以还需针对物业公司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物业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范围窄
传统的物业管理中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犯罪、火灾等,而且这些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比较低,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小,这也使得物业公司在安全管理上缺乏应有的重视,对管理的范围限定的也比较小,主要负责抓治安以及消防方面,其他的安全管理问题被忽视,使得物业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很多的漏洞。
1.2物业管理涉及多方事物,安全问题难以落实
从当前物业管理的情况来看,其中存在多方的问题和矛盾,物业与销售商、房产开发商、业主委员会以及业主间都具有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在这些关系的划分中往往不够明确,虽然随着法律的完善,对物业管理方面的内容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过于笼统,使得真正发生纠纷时无法提供有效的依据,从而使得司法机关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也无从下手。同时物业是受产权人的委托来为业主实行管理服务,因此这项服务需要在产权明确的基础上来进行,但是从当前建筑房屋的公用位置来看,其中的配套设施、绿化、场地以及道路等在权责利等方面都不够明确,进而使得物业在物业管理费的收取中存在很大的困难[1]。部分项目在规划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遗留下很多的问题,使得物业管理的基础不牢,工程质量低下、配套设施不完善及为销售而做出的不合理承诺都为物业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些问题使得物业需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但是获得的回报少,所以导致物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性不高,导致物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彻底。
1.3安全管理法规不健全,管理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关于物业管理的相关法规比较少,缺乏对法律的细化和解释,导致物业出现安全问题时无法根据相关的法律进行追责,所以一旦物业公司出现重大的安全问题,物业企业以及相关负责人也不会受到太大的惩罚,进而使得物业公司在安全管理中有恃无恐,降低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同时管理本身是一门科学,但是当前物业管理中却忽视了管理的科学性,在安全管理上不注重对安全管理理论的研究,同时安全管理的手段比较落后,进而使得物业安全管理问题频发。此外物业公司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对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隐患等没有及时的排查和预防,而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小,所以对其中的安全隐患听之任之,进而使得物业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
2物业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
2.1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体系
物业公司安全管理是物业服务中的重点内容,主要是对管理服务区域治安、火灾以及突发事件等安全事故的管理和防治。为了提升物业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需要根据具体的管理区域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体系[2]。在管理制度与体系的制定中必须要能够根据实地的特点,考虑的更全面和完善,并注重人性化。同时将制度与体系进行有效的结合,使物业管理工作人员在遇到安全事故后,能依据管理制度与体系采取行动。如果只有制度那么工作人员的工作必然会刻板,限制了工作的灵活性,所以在制度的基础上还需要注重体系的建设。比如根据物业安全管理的制度,在发现突发事件时,需要及时上报,同时在事件的处理中需要遵从上级的指示。但如果地下室发生大量渗水情况,而巡逻人员先上报,再等指示,然后采取行动,那么将会使渗水情况越来越严重,造成的损失也会逐渐加大。由此可见,除了制度外还需有完善的体系建设。在体系中规定出在遇到安全事故时,需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通过预案的制定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更高效。
2.2强调服务的人性化
物业公司的安全管理还需要遵从人性化的原则,首先需要在员工的管理上实行人性化,物业安全管理是一个比较繁琐、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安全管理人员需要经常与业主打交道,同时安全服务的效果也是业主对物业服务满意度的认同感。物业管理层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对物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来消除员工在工作中的消极心理,提升对物业安全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安全管理人员能够提升安全意识,并采用人性化的服务方式与业主进行沟通,为业主提供安全管理服务,从而保证物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
2.3建立科学的安全观
科学的安全观,能够使物业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制定科学的管理体系,防止因为对安全的片面认识使得安全管理存在诸多的漏洞,进而更加全面、系统的解决安全问题。在科学安全观的指导下,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认真的找到事故中存在的原因,分析出潜在的危险因素,了解当前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发生危险的程度,从而制定相对应的安全预防措施。通过对物业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的评价,使得安全管理实现最优化。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业的安全管理关系着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物业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物业行业的兴起比较晚,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权责划分不明确以及物业费用收取较低等方面的影响,使得物业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所以还需物业公司能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加强对安全管理体制的建设,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为业主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住宅小区物业安全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28.
一、积极探索“绿色物管”新理念,为居民构筑良好的人居环境
GIN管理模式的中的“G”代表“绿色物业管理”,即一种以人为本,以环境优化为基础,以优质服务为中心,依托文化建设上台阶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物业管理。“绿色物管”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提升物业管理理念,从环境、服务、文化等三个方面来构筑最佳的人居环境。
1、以先进的服务理念为着眼点,促进管理与服务的人性化。近年来,我们总结提炼了“挑战平凡,无限创新”的公司精神和“用心发现,诚心服务,无微不至,尽善尽美”的服务理念,依靠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以深化绿色物管为核心,变物化管理为人文关怀,促进了管理与服务的人性化。我们通过建立“居民访谈日”制度、在每个楼栋安装了“心连心信息板”等办法,有效地促进了居民与物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我们还组织小区内的青少年,成立了“雏鹰假日小分队”,组织离退休老同志,成立了“夕阳红”文明巡逻队,与物业职工一起共同维护小区内的公共设施,推动了文明小区建设的顺利开展。为给居民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我们在雅苑小区建成了胜利油田第一个智能化管理小区,水电气三表实现了远程抄表,电子大屏,背景音乐以及周界防范,物业站也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建立了雅苑网站,居民可与物业站随时进行网上沟通和交流,体贴入微的服务使居住在小区的居民倍感温馨。我们还在小区内安装了废旧电池回收箱,在小区绿地放置了各具特色的小型雕塑,在各种苗木上悬挂了介绍该苗木知识的标牌,以此来启发居民爱护环境、爱护小区的意识。
2、以品牌服务为切入点,让居民时刻享受超值服务。物业管理的产品是服务,有了叫得响的品牌,服务就更容易得到业主的认可。经过几年的不断锤炼,公司在“塑造品牌、发展品牌”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已经巩固形成了“心连心”、“彩虹”、“银盾卫士”以及“广厦之星”等一批服务精品。几年来,我们将这些服务品牌融入承诺服务中,推出了“440”服务绿卡进千家活动,为居民发放“440”服务绿卡,定期到居民家中座谈走访,对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尽快进行整改和落实,不折不扣地兑现我们的服务承诺。为增进工作人员之间的团队精神,公司推行了“统筹值班法”和“首问负责制”,要求首接责任人对接待的人和事以及处理方式和结果等信息作好详细记录,客观地反映出处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为确保工作人员文明服务,我们实行了“星级服务”,对工作人员进行了礼仪培训,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服务的品质,受到广大居民的好评。
3、以高品位文化为落脚点,让居民在“绿色家园”中陶冶情操。
我们充分利用小区内的文化场馆、活动中心、橱窗板报等场所,在小区里分别开设了以居民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的书画、摄影、音乐、模特、服饰等培训,聘请专业教师组织开展专题讲座,举办居民乒乓球比赛、健美操锻炼、读书征文、艺术作品展览等活动。我们还在与油田图书馆联合在小区内设立了居民图书馆,藏书3万册,并与油田图书馆形成了定期更换新书、相互资源共享的良好机制。我们在小区内开设了油田唯一的社区网络学校—“玉山阳光网校”,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不同层次的学习培训和便民服务,为小区居民和广大青少年提供了学习计算机和了解网络知识的良好环境。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小区宣传栏、标语牌、灯箱等有效途径,宣传通俗易懂的“家庭美德五字谣”、“十字道德歌”等文明歌谣,不断培养居民的文明居住意识,提升居民的道德层次。我们还组织居民开展各具特色的“楼道文化”活动。舒苑小区13号楼退休教师杜鄢,自发地组织楼道居民在楼道里张贴了丰富多彩的书画作品,被评为管理局2003年“十大文明新事”。
二、深化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全方位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GIN管理模式的中的“I”是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即通过积极推行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上的科学、规范、严格、精细与合理。
玉山物业公司于2001年9月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近年来,我们依据ISO9001体系的要求,在服务标准的制定上,明确了具体的操作程序和质量责任人,使每个岗位都有了工作职责、任职要求、服务规范和工作标准,都有相应的检查制度和考核细则,都有质量持续改进和纠正预防控制措施,实现了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每一名职工都知道自己干什么,应该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由谁来管理考核,出现问题将受到什么处罚,由谁来处罚等,做到了“事事受控,时时受控,人人受控”,在管理方式上实现了三个转变:
一是贯彻“以居民的需求为关注焦点”的原则,在服务方式上实现了由“以我为中心”向“以居民为中心”的转变。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本位主义和以领导满意为标准”的思想,没有真正站在居民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工作应付多、形式多,结果居民不满意。推行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后,为了落实“以顾客为中心”,加强与居民的沟通,物业站与各专业化队伍联动配合,统一协调,开展承诺服务,并以《致小区居民的一封信》的形式,将服务内容、时限向广大居民进行公开,广泛接受居民监督,促进了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与提高。
二是贯彻“程序化管理”的原则,在质量控制上实现了由“注重结果”向“过程控制”的转变。以前,我们围绕促进服务质量也建立了很多规章制度,但落实得并不好,往往是出了问题就按照规定进行处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推行ISO9001管理模式后,我们将管理与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使各种质量问题由“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确保各项工作按标准规范运行,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实行了物业公司、物业站、专业化队伍“三级”检查考核机制,建立健全了承诺服务制度,通过定期回访、聘请义务监督员等措施,确保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使小区的各项管理工作“时时有控制、处处有人管、事事无遗漏”,实现了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
三是贯彻“全员参与”的原则,在管理方法上实现了由“领导抓管理”向“全员抓管理”的转变。过去,职工对公司制定的管理制度与考核标准只是被动承受,职工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通过建立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理顺了管理关系,明确了职责与权限,变过去领导强制管理为各专业化队伍、各班组、各岗位的分级负责,自主管理,使每个员工都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实施ISO9001质量标准以后,每一项工作何时干、何地干、谁来干、怎样干、干到什么标准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和有效控制。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过程控制,使我们的管理更加精细化,服务过程实现规范化,服务行为作到亲情化标准。通过定期开展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积极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持续改进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服务要求。
三、实施运作“一拖N”管理,努力激活蕴藏在基层队伍中的生机和活力
GIN管理模式的中的“N”是指“一拖N”管理,即通过不断改革和调整,在内部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上,建立起以物业管理站为甲方,环卫绿化、维修、治保等各专业队伍为乙方的“一拖N”模拟市场运作体系。
几年来,我们紧跟油田和社区改革步伐,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换,逐步形成了以物业站为甲方,各专业队为乙方的“一拖N”管理模式。原来由物业站大包大揽的各项维修、保洁、绿化、治保等服务工作与小区工作相分离,分别形成专业化队伍,变原来的统一管理为甲乙方合同关系,各专业队成为服务的提供方和承包方,双方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考核与被考核。内部模拟市场机制的运行,使物业站和专业队之间责权更加明确,考核更加严格,迫使专业化队伍必须用优质快捷的服务到接受服务的物业站去挣取服务成本。在用人机制上,我们重点突出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能作用,设置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运行机构,严格执行“三岗制”动态管理办法,通过对人员的优化组合,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能,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和管理效率,增强员工队伍的风险意识。在利益分配机制上,我们彻底打破了“大锅饭”的现象,结合岗效薪点工资制度的实施,在维修队实行了工时制,坚决做到了“干和不干的不一样,多干和少干的不一样,会干和不会干的不一样”,平时不干活的职工奖金将出现负数。
“陆家嘴物业”就是通过品牌的打造,成为了此行业的“大哥大”。这个名字,对上海乃至全国来说,已是一个标志,一个物业管理企业向大型品牌发展的标志。
上海陆家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创建10年来,该公司在物业管理领域里已形成一定规模,在社会上具有良好的声誉和社会知名度。
该公司目前管理的物业面积已达到1300万平方米,是上海市管理面积最大的物业管理企业。管理类型包括办公楼、公众物业、别墅、公寓、普通住宅小区、酒店公寓、商场、学校、厂房及交易市场等。公司同时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证,是我国唯一通过三项贯标的物业管理企业。并先后获得国家物业管理资质一级企业、档案管理一级企业、2002年全国用户满意服务、2001年和2002年上海市用户满意企业、上海市“质量管理奖”等称号。公司名列2001年上海物业管理“百强”企业第一位。
实施品牌战略树立正确的企业理念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正确的企业理念便是企业品牌战略的灵魂,而企业理念更是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经营企业的哲学、思想、观念,它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方针、战略决策、行为规则和工作方法,是企业一切工作的思想基础,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
该公司在多年的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形成了“陆家嘴物业让您更满意”的服务理念,已成为企业理念的核心,具有深刻的内涵:“让”指严格管理、规范服务、心与心的交流;“您”指业户、发展商、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专业公司;“更”指管理服务优于行业标准,优于其他企业,100%业户第一,不断超越业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满意”指企业要成为业户的好保姆、好管家、好朋友,成为发展商的好参谋、好帮手、好朋友。该公司通过亲情服务、一门式服务和承诺服务真正做到100%业主第一,教育了员工以“保姆”的身份来为业户服务,通过服务来体现管理,于是便有了365天24小时服务的承诺;员工接听业户电话会按标准语言、规定词句和礼貌语气来讲话;接待服务会处处考虑业户第一,员工到业户家维修保养,就会带好一只箱子、一对鞋套、二块布毯,同时还注意业户潜在需求;员工安全巡视就会认真做好每一项记录,日后有据可查;员工在进行保洁时就会佩带一只小腰包,内装刷子、刮刀、抹布等,人到哪里,保洁工作就做到哪里;每逢雨天,管理的小区门口就会出现公司为小区业户提供的方便伞,为业主遮风挡雨,使业主有“家”的温馨感觉……
企业理念象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都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施品牌战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作为物业管理企业来讲,加强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的自身发展凝聚强大的合力。陆家嘴物业公司积10年创业之心得认为,视诚信品牌为企业的生命,力图缔造无懈可击的企业形象。陆家嘴物业公司在塑造企业形象中,注重通过各种形象载体,表现出统一和谐的视觉效果,在社会上和行业内赢得了信誉,同时在员工内部也建立了对企业的一种坚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按照视觉识别系统导入的要求,该公司进行了企业理念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的全方位设计。比如在各所属管理处实施统一的形象管理:除了统一员工着装、统一胸卡外,对公司管理处的办公设备、设施、用具、上墙张贴资料、标准色调作了统一的要求。在行为识别系统方面,公司对业户接待、保安值勤、维修人员操作时的言行举止也制定了统一的规定。该公司员工以全新的形象展现在广大业主面前,使业主感受到温馨、舒适和安全。
公司还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向社会展示企业形象,比如公司与武警部队第九支队达成共建关系,开展一系列拥军爱民活动;为云南、江西灾区和贫困地区人民扶贫帮困送温暖捐助活动中,公司有近500名职工参加了募捐。公司结合物业的特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譬如,根据业户的需求,在小区里开办“金融学校”、“育儿学校”、“老人学校”等各种学校;组织医疗咨询、理财咨询、法律咨询等活动;在办公楼组织登楼比赛、消防演练;九九重阳节组织老人参加“浦东新貌一日游”,六一儿童节组织少儿“世纪公园一日游”等活动,夏天在小区里组织“谊联晚会”、“纳凉晚会”等活动,这些活动丰富了社区生活,还大大增加了公司与业户之间的感情,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文艺活动更是该公司企业文化的一大亮点。每年,公司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活动,并且多次受到各界好评。
为了占领物业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实实在在地推动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企业的服务品牌,该公司专门成立了物业理论研究与编辑室,负责研究、编著物业管理服务书籍。几年来,公司先后出版了《物业管理运作实务》和《陆家嘴物业企业标准》及《陆家嘴物业管理服务案例》等书籍;撰写了7篇论文,分别发表于深圳、上海等各类专业论坛。这些理论研究和图书编辑已成为公司的一笔无形资产,并对“陆家嘴物业”的品牌建设和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实施品牌战略建立五大保障体系
陆家嘴物业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品牌为重、诚实守信的指导思想。所以,他们在打出品牌之后,仍然重视“守江山”的工作,构筑了五大保证体系。
1、教育培训体系:为使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促进公司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公司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努力建设学习型的组织,把对全体员工的服务质量教育培训作为“第一道工序”来抓,公司培训中心先后培训员工2000多人次,共开办了6期物业经理培训班,有88.88%的学员走上了经理岗位,在公司中形成了一支职业经理人队伍,其中不少人作出了不凡的成绩,得到业户的好评,从而也为企业树立了市场美誉度和满意度。同时,公司还积极创造条件,先后派出了20余名员工赴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考察学习物业管理和房地产开发,开阔视野,提升了对物业管理的认识水平。
2、标准化管理体系:为规范员工的服务行为,公司不断细化各项服务内容,制定服务规范,形成服务操作质量标准。自2002年起公司将管理、服务和作业中循环往复、行之有效的操作运行行为,归纳成76个管理内容,用标准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了企业标准,特别是对物业管理中业户接待、保安、绿化、保洁和设备维修等专业服务内容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总结,形成了统一的服务标准和作业标准,从而为推进企业标准化管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质量保证体系:为强化服务质量,有效地提高客户满意度,公司专门建立了质量督导部,实现全公司范围内的服务质量目标管理,加强服务全过程控制,用具体合理的服务质量度量,明确规定了相关业户的各种需要,并积极参加行业内“客户满意度指数”的考核测评,以真实反映在管理服务中存在的差距,任何环节、时间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开具整改单,从严执章,形成对现场管理结果的最终权威性结论。同时公司还定期检查、考核,不断完善和提高质量体系的运行标准。
4、信息反馈体系: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公司着力推行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设,加强计算机信息传输工作,及时反馈各类信息,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同时还强化了局域网络管理,实施管理处日报的远程登录传输和信息处理,逐步推行无纸化办公,极大地提高了办公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
为了提高公司物业管理的科技化水平,公司还推出“96916”服务信息平台,实施24小时全天候服务,至今已为市民提供了近4万个服务要求,受到广大业户的好评,并对员工服务观念的转变和新的企业理念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人力资源体系:充分发挥职工潜能,在企业中形成一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也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公司首先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考核,努力形成合理有效的选拨、约束、激励机制,在每年的考核评比中,以干部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领导能力、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参照客户满意度指数考评的模式,采用群众评议、打分评比、综合分析的方法,实行“末位淘汰制”制度;其次是公司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让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担当重任,大胆选拔创造型、开发型人才进入管理层,对在编和非在编员工实行动态管理,引入和强化竞争机制,在使用上坚持一视同仁,实行竞争上岗制度,因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公司的品牌建设和行业的发展有了保障。
实施品牌战略开拓更大市场
公司决策者不满足本品牌的影响力只局限于一市一地,因此,公司在稳固本地市场开拓的前提下,提出了打破本市和外省市的界域概念,主攻“有规模、有品质”的大项目的思路,争取在江浙两省乃至长江三角洲迅速突破。公司及时调整策略和定位,改变原有方式,按照区域对营销人员采取定人定向的方式,落实了具体目标和考核,加大开拓力度,宣传公司的服务理念的管理业绩,主动出击,主动承接项目,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自2002年起公司先后开拓了无锡、绍兴、温州、临平、江阴、济南等物业管理市场,这些项目的取得为公司的对外开拓带来了很好的辐射效应,同时也为公司的品牌输出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