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3 11:04: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审计的本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 要 在审计学中对审计的认识有不同认识,基本上查账论、过程论、经济监督论三种基本观点,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还有很多对审计本质的新观点。本文旨在系统的介绍审计的本质的观点,以对审计的本质做出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 审计 本质 新观点
前言:对某一事物甚至学科的本质进行单独研究,可以说是中国研究者的习惯或传统,对审计来说也不例外。在中国审计学会的组织下,审计学界展开了一场有关审计本质的大讨论,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理论界主要从三大方面对审计本质进行研究:一是侧重于从审计方法、审计职能的角度看待审计本质;二是侧重于从审计作用的角度看待审计本质;三是结合审计的方法、职能和作用来看待审计本质。
一、查账论
查账论认为:“审计就是查账”,是对会计资料及财务报表的检查。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早期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简陋,审计目的仅仅局限于查错揭弊上,审计人员的大部分精力集中于会计凭证和账簿的检查上,这使得人们容易用最原始的眼光看待审计本质。这种说法虽然通俗,但很不科学,理由是:(1)查账只是审计的一种手段,不能表明审计的本质特征;(2)财政、税务、银行、会计等部门也都要进行查账,不能用查账来区别审计与其他部门的工作;(3)即使能用查账来说明传统审计,但查账也不能说明现代审计,因为现代审计的内容和范围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二、过程论
这种观点认为审计是一种系统的方法和过程。美国会计协会的被誉为审计理论发展的第二座里程碑的《审计基本概念公告》对审计的定义是“ 审计是客观集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及事项有关的断言的证据,以确定其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相符程度,并将结果传递给利害关系人的系统过程。”这一观点产生源于人们对摆脱沉重的查账枷锁,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内在需要与追求,以及审计手段和方法等审计实务的不断发展,如制度基础审计在审计中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对“查账论”而言,过程论提出了一些积极思想,如审计是对各类审计活动共同特征的抽象与概括,审计的对象是“经济活动和事项”或“可量化的经济信息”等等。但过程论对审计本质的认识仍然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没有揭示审计的实质。
三、经济监督论
这是我国审计界对审计本质的独特见解,西方文献很少涉及。这种观点认为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作为对“查账论”的否定和对“过程论”的扬弃,“经济监督论”在认识上又向前迈了一步。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的跟审计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交易”无时无刻的存在现实生活当中,形形的审计本质应运而出。
四、最近几年对审计本质的新观点
1.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对审计本质问题的再认识
在现实世界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始终是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是契约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交易契约设计的基本原因。所谓“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缔约当事人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知道,甚至第三方也无法验证,即使能够验证,也需要花费很大成本,在经济上不合算。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权益持有者们为了充分维护自身利益,有必要对管理当局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有效的监督。但是,他们往往并不具备财务会计领域的相关知识背景,即使具备这些能力,亲自监督的交易费用也过于昂贵,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于是,他们就开始委派专门的审计机构或人员代其行使监督的职权,以此来规范管理当局的信息披露,最大限度地减少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维护企业契约的正常运作。这样,在管理当局、企业的其他权益持有者和审计机构或人员之间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契约关系,审计也便应运而生了。
由此可见,审计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契约行为,审计因契约而产生,因契约而发展。审计的本质实际上是旨在减少企业各个缔约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交易费用,维护企业契约网络正常运行的一种特殊的契约。
2.经济控制论方面的审计本质
经济控制论认为,审计是独立检查经济责任的控制系统。经济控制论的重要特点是运用包括控制论在内的科学理论指导审计研究。现代控制论认为,控制就是以完善受控对象的功能或者以促进其发展为目的,以获得并使用有关受控对象信息为基础。但是众所周知,审计人员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进行审核和检查时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任何经营管理活动,这也是审计与会计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一般认为会计具有控制的职能,因为会计人员不是独立的第三方,其能够参与经营决策、调节经营活动、监督经济过程、参与处理分配关系等。而审计人员不能参与以上活动,否则将严重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五、结语
本文对审计本质的浅谈,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审计的本质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以及对其未来财务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评估。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希望本文可以对资源的利用给出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刘远,杨剑洪,蒋凌云.控制论在独立审计中的运用.商业会计.
[2]王文彬.关于审计的若干问题.上海会计.1981(6).
[3]谷祺.关于审计的概念和职能.财政与会计.1983(1).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2、最简比的前项和后项互为质数,且比的前项、后项都为整数。
3、比值通常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4、比的后项不能为0 。
5、比的后项乘以比值等于比的前项。
【关键字】内部审计管理 新理念
Abstract focus on internal audit management is the unit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controls to ensure independent 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to ensure compliance with generally accepted principles, rules and procedures, standards-compliant, efficient and economical use of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 pursuit of units economic interest objectives. New ideas meet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audit, internal audit is nearly three decades of development practice summary of the internal audit represent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harmony" of ideas and cultures throughout the internal audit work among the emphasis on internal audit work to take into account, balanced, interactive, people-oriented. The positioning of the internal audit should be two words, namely "management + benefits." In essence, the organization of internal audit is an internal management activities, it is the unit of process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audit effectiveness is the eternal theme.
【Keywords】 new concept of internal audi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现代内部审计鼻祖劳伦斯.索耶这样定义内部审计:是对单位中各类经济活动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和监督的保证,以确保遵循公认的方针、规定和程序,符合标准,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实现单位追求经济利益的目标。强调经济业务导向和管理职能导向的综合审计。我国的内部审计按照统一的内部审计准则要求,以人为本,增强大局意识,效率意识和质量意识,不断加强内部审计机构建设,配备完善的机制,能确保履行职责的、具备相应会计知识和审计统计素养的内部审计人员,这是独立审计的基础。
善于从宏观角度去分析思考和把握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提高单位发展对国家政策的适应能力,在更高层次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加强内部审计的质量管理,强化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现代管理科学与组织内部审计职业实践融为一体就是要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着眼于改进单位内部管理和提高效益的大局,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内部审计工作必须以科学严谨地规划为指导,树立内部审计新理念,积极探索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的内部审计新模式。内部审计新理念主要是对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赋予新的内涵,即:重监督也重业务和管理,重合规更重效益,重审查也重建议等。现代内部审计评价组织的全部控制与组织运作为特定对象服务,内部审计人员应将视线长时间停留在业务素养和管理经验的积累上,虽然这需要新理念的分析和方法的运用。
实践证明,新理念符合内部审计发展规律,是近三十年内部审计发展实践的总结,代表了今后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把“和谐”的思想和文化贯穿到内部审计工作当中,强调内部审计工作要兼顾、均衡、互动,以人为本。新理念反映了我国内部审计指导思想和管理方法的重大转变,是内部审计思想和实践的一词解放,应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并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新理念下,内部审计已经成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保证了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经营的合法合规性,还在加强管理、防范风险、促进单位发展方面发挥了作用。如果说审计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那么内部审计已经成为“免疫系统”中的第一道防线。
我国内部审计近几年来强调转型与发展要注重“六个转变”,突出“三个特点”:“六个转变”,即:一是在审计的理念上,由对内部审计往往重检查轻结果,目标在治标向控制机制过度,讲求过程控制,即标本兼治;二是在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上,由只监督轻服务向到监督与服务并存过度;三是在内部审计的目的上,从防弊纠错向制度控制评价和风险控制测评转变;四是在内部审计结构上,由财务会计为主导审计向经济业务为主导控制转变;五是在内部审计的方式上,讲求关口提前,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审计控制转变;六是在内部审计的措施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信息化、网络技术层面为主的转变。新理念的“三个特点”,如:内部审计从账簿审计向合同、资产管理的全方位审计转变;从审计对象上,不仅仅审计财务会计部门,而且注重经济业务发生地,甚至主管职能部门,或者由主管职能部门延伸至基层业务部门进行审计和监督;由靠职责权限实施监督为主转向靠法规为主转变,由被动消极审计为主向积极主动控制为主转变。
准确定位,突出重点,提高内部审计监督和服务水平。内部审计的定位应该是四个字,即“管理+效益”。从本质上来讲,内部审计是组织的一种内部管理活动,它是单位流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管理和效益是内部审计永恒的主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产权制度发生了变化,国家不再扮演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角色,而完全成为投资者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而企业则完全成为经营者。在这种体制下,内部审计也不再局限于查错防弊和保护资产,而是针对经营管理领域中存在的控制缺陷,提出富有建设性的、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要求的改进措施和方案,以帮助各级管理人员更有效地履行职责。因此,内部审计监督应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把审计的重点放在内控制度和经济效益上,有利于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做出评价,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为企业的经营的管理和经济效益出谋划策。另外,在审计方法上的过度,变事后被动审计为事前、事中积极审计。充分突出内部审计“内”的特点上,将关口前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持续改进和推动企业管理,提升价值增值。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单纯的事后审计方法已经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而效益审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建设性上,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的控制质量,是现代审计解决的问题。现代内部审计将工作重心放在监督管理上,管理审计是从经营者和所有者及政府监管的角度来审视组织的控制与运作,尽可能从专业审计人员发现的问题中观察隐匿在财务管理中的违背管理规则的试图,确保管理层更有效率地进行控制和运作。
总之,内部审计要通过对经营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事项的监督和评价,实施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等事项的监督和评价,实施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为改善组织的运营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服务,为管理层当好参谋和顾问。
参考文献
一、全面管理、逐级分权原则
首先,各级审计机关应根据上级审计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以及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级审计机关总体性的审计工作计划或目标;其次,将总体的审计工作计划或目标逐级分解展开,最终落实到科室、小组及个人。为了保证审计工作计划或目标得到落实,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如通过当地政府批转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制定监督检查制度和完成审计工作计划方面的奖惩制度等。遵循全面管理原则的同时,还必须遵循逐级分权原则。各级审计机关应根据层次的多少及职责的分工情况,进行各种不同程度的分权,分担制定审计工作计划的责任。坚持这一原则,一方面,有利于审计工作计划的统一和完整,使全国上下“一盘棋”,另一方面,有利于审计工作计划在大原则下,充分体现各地的具体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地审计机关为地方政府服务的灵活性。
二、因地制宜(或区域性)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差别甚大,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情况非常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制订审计工作计划时,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总的方针政策的前提下,要充分体现各级各地及各部门的特点,千万不能搞上下一刀切。要充分发挥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展现各地审计机关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独特风格和特色,以造就审计机关的“多能”形象。
三、主次先后原则
编制审计工作计划的依据,一般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形势要求、上级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要求、上年度审计资料以及下级审计机关上报的年度审计工作计划草案等。由于在各时期、各地区,国家的方针政策、当地党委、政府主要工作重点都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审计机关在制定审计工作计划时,应该坚持主次先后原则:关系重大,影响全局,问题严重的项目或单位,应作为主要重点项目优先给予计划安排,并必须保质保量完成重点项目计划;对那些问题不严重,关系不大,影响较小的项目或单位,就可以在安排主要项目后,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再行安排审计工作计划。
四、统筹兼顾、量力而行原则
在制订审计工作计划时,一方面,要求在一个特定时期的计划中应当包括那些能够而且应当通过这个时期内审计措施加以影响的可变事物,而不包括那些在这个时期内不能有效地加以改变的事物。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审计机关条件不成熟,对某些项目无法开展审计,如有的地方审计机关缺乏基本建设方面的专门人才,无法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那么,这就要求审计机关不应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项目列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二是上级审计机关没有授权的审计项目,下级审计机关不应将未授权的审计项目纳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等以后年度上级审计机关授权后,再列入年度审计计划。另一方面,要求在制订审计工作计划时,考虑审计力量及其变化与审计任务的多寡,在没有力量或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应先安排那些重点的项目或单位,不应为扩大审计覆盖面而不顾审计质量和审计机关的声誉安排“超负荷”的审计工作计划。有计划就要有行动,应尽量避免制订“空头”计划。但是,安排计划(包括长、中、短期计划)时,又应兼顾全局,不应留下审计空白区,也就是说,应遵循统筹兼顾、量力而行的原则。
五、相互协调、连续一致原则
审计工作计划按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按审计体系分,可分为国家审计机关工作计划、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和社会审计工作计划;按审计对象分,可分为财政金融审计计划、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计划、行政事业单位审计计划、工业企业审计计划、商业企业审计计划等等。但无论制订什么类型的审计工作计划,都应该遵循相互协调、连续一致的原则,不应互相矛盾,互相脱节,应该避免出现一些项目连续安排几年或几次,而另一些项目却几年都是“空白”,或“长、中、短计划相互矛盾”等现象。
六、指令性为主、指导性为辅的原则
笔者认为,在审计工作计划的执行方式上,应坚持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原则。坚持这个原则,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首先,有利于审计工作计划的贯彻落实,因为指令性计划是行政命令式的,一定要服从、一定要执行的计划。而指导性计划的灵活性比较大,是否一定贯彻执行就比较难说了。其次,有利于加强对审计工作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评比。因为对执行指令性计划的结果进行考核评比,既全面又较好比较,而对指导性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评比,就不全面,不好比较了。再次,有利于调动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为指令性计划好比较、好考核、看得见、摸得着,使大家干有方向,比有目标,这样,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比较好调动起来,而指导性计划在这方面就亚于指令性计划。
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坚持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原则与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并不矛盾。它们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所不同,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七、反馈调控原则
作为一个工作计划,它就不可能“料事如神”,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工作计划,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这既不可能也不需要。一切事物都是时刻变化着的。因此,在制订审计工作计划时,必须遵循反馈调控原则。例如:在国家方针政策发生变化时,各级审计机关的工作计划也应该有所调整。审计工作是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的,应随着党的“指挥棒”开展工作,这是不可置否的。
八、奖勤罚懒原则
为了促进各级审计机关认真贯彻执行审计工作计划,不致于使计划成为“纸上谈兵”或“草草了事”,在考核评比审计工作计划的执行结果方面,应遵循奖勤罚懒原则,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坚持这个原则,一方面有利于审计工作计划的落实施行,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促先进,策后进,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不过,制订审计工作计划,必须建立一个比较明确、科学的指标体系,以便于各级审计机关实施、考核和评比。
[关键词]自我中心;混沌;潜意识;诗性逻辑;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4-0001-06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指出,现代传媒技术的普及正侵蚀着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之间的界限,“童年”的概念正逐步趋于“消逝”。当信息化、电子化、数字化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儿童的生活便距自然、游戏、童话与梦想越来越远。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观照儿童的精神特质,彰显和释放儿童的天性,是现时代捍卫童年文化、回归童年生活、呵护儿童成长的必然要求,更是对儿童的早期教育进行人性化设计以促成儿童和谐成长的逻辑前提。
一、儿童精神的基本特质
儿童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存在,它的自我中心化、整体混沌性、潜意识化、诗性的逻辑以及自由的游戏性展示着完整的童年生活与童年文化。
1、自我中心化
儿童在处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倾向。这种自我中心化倾向就是儿童“世界观”的反映。
儿童以自己的感知和动作,乃至情感、想象、观念等为中心,从自己的视角或立场看待和理解周围世界中的一切,他无法从他人的角度去观察、审视和对待外在的人、事、物或者某种观念。在儿童的精神视野里,外部的世界是因他而存在、以他为中心、围绕他而联结着的。自我中心化状态中的儿童常常认为,太阳因他而朝升晚落,月亮也跟着他走,电灯为他而照明,玩具为他所拥有;他能分辨自己的左边和右边,却难以分辨别人的左边和右边;他因饥饿而本能地把食物放入自己的口中,却不能意识到人可能比他更需要;当母亲生病希望他安静时,他依然吵吵闹闹,因为他不能站在母亲的立场了解母亲的痛苦。皮亚杰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3岁半的男孩和姨妈一起去为妈妈买生日礼物,他选择了一辆小汽车,小心地包好,期待着妈妈能喜欢他选的礼物。这个男孩的行为是自我中心的,他没有考虑到妈妈的爱好与自己的爱好并不相同。
儿童的自我中心化并非只是片段性地体现在他的某一个具体行为或某一个偶然产生的观念上,而是弥漫性地渗透于儿童生活的全过程和自我体验的各个细节中。譬如,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具有重复和独白的性质,他们不考虑听者的需要,只是表达自己的幻想或意图,或用以维持和指导自己眼下的行动,甚至只是为了体验言语过程的愉快。儿童最初的道德判断总是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把成人的权威看作是公正的,他们只能从单一的角度进行价值判断,无法理解道德准则是建立在双方或多方协调和合作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儿童对客观物理现象的认知中尚未具备守恒的概念,当看到一个玻璃杯里的水倒入另一个较矮、较胖的杯子里时,他们会认为水变少了,因为他们只能关注单一的维度,不能同时考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维度,他们是借助于简单的、单一的行为去感知事物的。儿童的“万物有灵论”(Animism)倾向源于他们不能区分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因而把周围的客观事物纳入自我中心的主观世界,赋予他物以生命和意识。
自我中心化的精神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了一个由“个体化”向“社会化”行进的缓冲阶段,使儿童的发展更加稳定和巩固。自我中心化的世界观置儿童于“万物皆备于我”的生存境界之中,使儿童表现出一种能动性与自主性。它让儿童拥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自由天地和独特的内心世界,使儿童的成长由此而获得了呵护自我的“保护层”,使儿童精神免于被成人世界和外界文化强压式地过度侵入,保证儿童安全而踏实地度过漫长的童年。
2、整体混沌性
儿童精神是整体混沌性的存在。对此,福禄贝尔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在儿童面前,外部世界“尽管总是由同一些事物按照同一种结构组成,然而对他来说,最初是由迷雾般无形的黑暗和杂乱无章的混沌状态的、甚至儿童本身和外部世界也相互混合的那种虚空构成的”。儿童精神的整体混沌性首先是源于儿童未曾完全分化的心智结构。这种蒙昧的状态是不自觉的、非人为的,表现为一种原始意义上的一体化,即自在的混沌性倾向。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意味着儿童精神的主客体分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儿童的精神世界在相当长的时期持续着这种主客互渗的整体化状态。基于个体精神之感性与理性的二维视角,儿童精神的整体混沌性也就是一种主观感性笼罩客观理性的状态。儿童越是年幼,其思维与动作、逻辑与感知等心智“图式”的分化就越不充分,并直接表现为感性成分以压倒性优势成为支配全部精神的力量,统摄其微弱的理性成分。而那些审美的、幻想的、直觉的、感悟的、模糊的、冲动的、热情的感性成分本身就天然地具有混沌一体的趋向。
儿童精神的整体性进一步表现为儿童精神视野中自我与世界的一体化。儿童带着一种原始性的整体心智系统,以一种整体感知的方式去建构与外界的联系,并实现自我与外界的联结。儿童这种整体感知方式表现为在活动中将所有感官都调动起来,是视觉、听觉、动觉的全身心的投入与释放,是将肢体的运动、身体的姿势、肌肤的触摸、肌肉的张弛等融入其中的整体感觉过程。于是,“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时儿童会深深地向前弯下腰,用手指尖撑着地,从自己的胯腿间去看世界;有时候他张大嘴巴用新奇的眼神看眼前既陌生又熟悉的风景;他们会倒退着走路,仿佛脊背上长出了几百只眼睛”。实际上,儿童在以一种艺术的或审美的方式看世界,身心诸感知觉的统一与联结是艺术通感或审美统觉得以实现的最基本途径。
马克思曾指出:“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可以说,儿童的这种与外界联系的感性方式就是人类进化史的积淀,是人类掌握世界最原始的、最根源性的方式,也是儿童最自然、最擅长的方式。也正是在这种方式中,儿童的身心得以统一,精神得以和谐发展,同时自我与周围世界成为一体。
儿童以整体的精神去整体地感知世界。纷繁复杂的世界统统笼罩于儿童的感觉范围之内,由此而成为一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世界。它们没有自然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领域划分,也没有物理现象与化学现象的学科区别,世界因儿童精神的整体化而归复于原始的统一,并构成儿童完整的生活内涵与范畴,正所谓“万物皆备于我”。
3、潜意识化
相对于显意识而言,潜意识存在于不被主体所意识到的、自发产生的心理活动及行为中。它是不可选择、不可预设的心灵动力或因素,表现为一种直觉的、非逻辑的、感性的主观心理过程。在儿童精神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当显意识因主客体
尚未完全分化而无法成为主导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强大力量时,正是这种原发性的潜意识功能最为活跃的时候。
如弗洛伊德所说,潜伏于儿童心灵深处的潜意识精神是人进化过程中在个体身上存留下的“原始遗产”,是出生时就携带的“种族发育根源的碎片”。荣格也认为,潜意识作为一种群体的、类的、种族的无意识,是儿童一生下来就携带着的远古心灵的痕迹,并伴随个体一生的成长历史。我国学者刘晓东指出:“儿童的年龄越小,他的意识的发育程度也就越低,也就越深地被他自身本能的先验的内容所占据。”这里所谓“本能的先验的东西”无疑就是促成儿童精神潜意识化的生命力量。正如罗大佑那首名叫《童年》的老歌中唱的,“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它不只是勾起人们对过去童年时光的回忆,也是在表达成人对童年潜意识情结的一种缅怀。
潜意识化意味着儿童精神的发生动力首先受制于先天性的潜意识力量。可以说,潜意识的精神力量越是在年幼的儿童那里越是显示出支配性的地位和优势。弗洛伊德将其对于精神之潜意识以及“本我”人格的关注聚焦于人生的早年,无疑是符合个体精神发生发展的事实的。童年期潜意识化的精神让儿童对于世界存在的感知成为一种非理性、非自觉的过程,并通常以一种不能自制的冲动和情绪化的特点直观地表现出来,因此,儿童可以轻易接受情境化的暗示和熏染,却无法被逻辑和道理所说服。氛围暗示、环境陶冶、榜样示范、动之以情比摆事实、讲道理更能为儿童所接受。对于儿童精神潜意识化的解读,反映在蒙台梭利那里就是不自觉的“吸收性心智”,反映在维果茨基那里就是无意识的“自发型”学习,反映在杜威那里就是所谓“低年级的特殊问题当然是要抓住儿童的自然冲动和本能”。
儿童精神的潜意识倾向是个体精神成长不能超越的必经历程。在教育中,尽管不能任由儿童为所欲为,但也不能一味地堵压或抵制儿童潜意识里的需要或冲动,否则,就会导致儿童本真天性的过早萎缩。而且儿童越是年幼,其潜意识的力量就越是一种主导性的精神力量,教育者也就越应顺其天性。正如荣格所说,儿童的潜意识“具有门神的两张面孔:一张脸向后朝着史前时代,朝着未开化的本能世界:另一张脸朝向人未来的命运。无意识可能是一位宝贵的向导,为人指出通向真正目标的道路。这个目标是人真正的归宿,它不会被意识心灵的偏见所歪曲。”
4、诗性逻辑
如维特根斯坦所说:“世界充满着逻辑;世界的界限也是逻辑的界限。”因此,逻辑是人类理解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儿童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始以他自己特有的逻辑展开了与世界的双向互动。然而,儿童的逻辑却是一种前逻辑,是诗性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逻辑。成人的逻辑是形式化的概念性逻辑,以其抽象性、普遍的规范性和直线型的特征,超越了具体的直观表象和直接的现实性情境的制约和束缚;儿童的逻辑则涂满并跳跃着诗意和浪漫的色彩,是充盈着鲜明而强烈的感性倾向和审美意蕴的诗性逻辑。
在儿童那里,万事万物被赋予了主体的特征,注入了儿童的意识、愿望和情感。儿童借以把握世界的逻辑充满着他强烈的个人感性主义色彩,其中,泛灵主义的拟人化就成为儿童进行逻辑心理活动的惯常手法。在儿童看来,花是活的生命,因为“花是能呼吸的,它的叶子就是它的手,它的枝条是它的身体”;房子也是活的,因为“窗户就是房子的眼睛”;汽车之所以会跑动,是因为它“喝了油,有劲了”。
儿童周围的每一个事物一旦被潜意识地予了他个人感性主义的主体特征,各种事物就从它们共同所拥有的主体特征那里获得了最本源的联系或联结。正是这种联系或联结自然地衍变成为儿童进行判断或推导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依据。于是,儿童会认为一切事物肯定都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或者说任何现象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而这种联系或原因肯定是指向人或者就是他自己。儿童的“目的论”“人为论”都体现了这种逻辑信念。在儿童的眼中,山川湖泊是为了人们的游玩而人工制造的,日月星辰是为了人们获得光明而送到天上的,刮风下雨是类似于人的“神仙”或“上帝”的意愿的表达。
儿童尚未具有发达和成熟的理性意识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其诗性逻辑必然表现出直觉性和具象性特征。儿童的“实在论”以及推理上的接近性原理,即表现出儿童逻辑的这一特征。作为自在的“实在论”者,儿童不愿意承认假设的存在。皮亚杰曾拿这样一个问题问儿童:“如果你能摸到太阳,太阳有没有感觉呢?”儿童干脆否定了这一假设:“你肯定摸不到太阳。”再进一步问:“假设你能够摸到的话,太阳有没有感觉呢?”结果他仍然否定:“不能,因为它太高了。”儿童还会认为“现在不是下午,因为我还没有吃午饭(或午睡)”。在这里,“下午”成为他自己私有的象征,而不是一个社会化的概念。
可以说,儿童的诗性逻辑是充盈着、涌动着儿童特有的天真、幻想、憧憬、灵性和自由的。正所谓“与儿童人格结构最接近的不是逻辑学者的心理结构,而是艺术家的心理结构”。因此,儿童的世界不会是一个客观的物理世界和理性的逻辑世界,更不是一个符号化的科学世界,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世界,是真实而具体的生活世界。当儿童的逻辑成为生命激情、浪漫诗意的一种本真表达,它就应该可以作为克服当今成人社会技术理性的机械、僵化、功利与冷漠的精神通道。
5、游戏性
正如J・沙托所说,“儿童是一个玩耍的精灵,而不是什么的。要是问儿童为什么玩耍,就如同问儿童为什么是儿童一样”。儿童与游戏从来都无法分离。
作为一种活动形式,游戏是儿童生活的基本内容。在现实中,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儿童在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游戏情景之中,或者说儿童的大部分活动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的。然而,游戏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当我们以一种精神的特质来理解儿童游戏,把儿童的游戏看作是儿童生命的一种存在时,我们就会发现儿童的生活处处是游戏,时时有游戏。因为儿童游戏性的精神表达并不只存在于儿童的游戏活动中,而是渗透和贯穿于儿童生活的整个过程,弥散和遍布于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给花草浇水时,他会口中念念有词:“你口渴了吧,给你喝水”;临睡之前,他总是不忘把心爱的洋娃娃搂在自己的怀中,作出母亲哄孩子睡觉的样子;洗碗时,他常常会给碗盘排起队,却忘记放到水池里去洗刷……这无一不是其游戏精神在不自觉中的流露和展现。
在儿童那里,那种浪漫主义的童话意识,天马行空的奇思怪想,轻松自在的玩笑幽默,泛灵主义的物理观念,荒诞不经的酒神逻辑,毫无掩饰的爱恨情仇,无拘无束的活泼天性,等等,都可以看作是游戏精神在幼年时期的呈现。游戏精神是一种状态和趋向,一种态度和境界,一种激情与力量,它诚如一根贯穿儿童所有生命活动的主线,从生命的源头一经生成就一直绵延向前,从
不间断,即使个体随身心的日趋成熟而越来越远离了儿童期,游戏精神也不可能彻底地从人类的生活实践中消失。
游戏精神的释放使儿童营造出一个主观自我的梦想世界或自由王国。在游戏的精神世界里,棍可做马,椅可为车,而他自己也可以忘记自己,一切物理的和社会的人、事、物都可超越现实中的约束和羁绊,同时也可返回原来的真实。儿童由此获得了架构自我内在主观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的桥梁,并可自由穿梭、化入化出。儿童因这一桥梁的存在,保持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连接,不至于自身被动、机械地顺从于外部世界的束缚和压抑,而丧失自己对外部现实的主观能动地把握、控制、确定的权利。正如艺术心理学家德拉库瓦说过的,“儿童的游戏……对于世界是执著也是遁逃;他一方面要征服它,同时又要闪避它;他在这个世界上架起另一个世界来,使自己得到自己有能力的幻觉”。可见,儿童精神的游戏性表达所赢得的是自身对于自我和外界的自由与解放。在现代技术理性文明中。打破唯科学主义把主客观对立起来的二元论局限,经营和重建一种不为物役、不被技累的人文状态,实现高技术时代下的人性解放与自由,其实质乃是向童年有灵性的生活和游戏精神的回归。
二、儿童精神的教育启示
凭借其独特的精神特质,儿童构筑起属于自己的文化世界。儿童的世界就是一个由游戏、童话、涂鸦、儿歌、梦想所编织起来的人文世界,它自在地焕发着原初的生命激情,涌动着自由的创造冲动,弥漫着诗一样的天真与浪漫。无疑,把儿童精神的特质作为一切早期教育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是实现教育与儿童的文化世界及其成长过程的和谐与融会的必然选择。正如克鲁普斯卡雅说的,儿童教育“应该能够站在儿童的位置上”,而且“站到他们的肺腑里去”。教育对于儿童精神特质及其独特的文化世界的观照,其永恒的意义在于儿童精神作为种族进化和精神进化的历史沉淀,是生发和孕育人类一切精神因子乃至完整精神谱系的根基与渊源,即所谓“儿童是成人之父”:其现实的意义在于儿童精神与童年文化可作为矫治现代技术理性文明之弊病和回归人类精神之人文价值的教育起点,即所谓“儿童是成人之师”,向儿童学习、向儿童回归实在是现代人重拾久违的入文诗意和浪漫,克服成人理性生活的世俗化和功利主义的文化选择。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教育对儿童精神特质及其独特的文化世界的观照,在越是年幼的儿童那里越是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越是年幼的儿童就越是远离由成人的逻辑规则与客观理性所编织起的文化世界,其精神的存在也就越是表现出朴素而自然的人文特质。任何对于儿童精神的淡漠或无视的行为,都极易导致以成人理性为主导的现实文化对于儿童精神及文化的侵蚀和干扰。“教育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儿童当成是儿童而不是成人看待”,这堪称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首要命题。在个体受教育的全过程中,越往后越靠近人才的成品,而越往前也就越远离人才的成品,其发展的潜能或倾向也就越是不可预测、不可支配。因此,任何定向化、专业化、功利性的超前训练,都是对于儿童无可限量的多种潜能或倾向的一种扼制或限定。儿童犹如一棵幼芽,其主要任务首先应是当下的率性生长,而不是预先虚拟的结果。那些诸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习xx从孩子抓起”的口号,其教育内涵乃是完整的人类精神的幼年培育。教育的首要职责是培育和释放儿童精神,而决不是运用外力强加给儿童某种纯粹的知识或对儿童进行单一性的技能训练。
照应于儿童精神的特质,教育应该是对于儿童精神的释放和童年文化的激活。顺应和尊重儿童独特的精神与文化世界,儿童教育就是一种生活化及活动性的教育,一种生态化及陶冶性的教育,一种性情化和充满诗意的教育。
1、儿童教育是一种生活化及活动性的教育
生活是真切的生活、经验的生活、现象学的生活。在这里,主观情意世界与客观物理世界,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的科学逻辑界限统统为感性而实在的生存体验与实践过程所消解,并归于同一。于是,真正的生活的过程便是儿童精神的解放与施展的过程。儿童教育与儿童生活归为统一,教育融于儿童的生活中,儿童的生活便是教育的过程。当生活成为教育的过程,大自然与大社会便成为早期教育的“活教材”,课堂与书本便不过是生活的“摹本”而已。如果说儿童降生于斯、生存于斯的生活世界是逻辑与概念的科学世界的根基,或者说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抽象,那么这种生活化的教育过程便绝不仅仅是顺应儿童精神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现状,也是儿童精神走向科学世界或理性世界的必经之路。
儿童教育生活化的表现形式应是其活动性。对于儿童来说,活动是直观的、感性的、动态的。只有在活动中,儿童的身体与冲动、感觉与动作、行为与意识、激情与幻想才能融于一体,也只有活动才是儿童全身心投入的整体感知,乃至儿童主观自我与客观外界的联结与统一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儿童亲自参与的活动便是儿童教育的基本过程与方式。正是在儿童的跳跃与欢唱、嬉戏与表演、涂鸦与手工、言说与倾听中,儿童教育才可勾勒出儿童生活的一幅幅生动画面。可以说。活动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便是儿童教育与儿童发展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在活动中探索,在游戏中体验,是儿童把握世界和建构自我的基本方式;“玩中学”或“做中学”是儿童教育的重要原则。无疑,那种剥夺了儿童自由活动的权利与机会而要求儿童静坐或静听的教育必是压抑儿童天性、窒息儿童精神的教育。
2、儿童教育是一种生态化及陶冶性的教育
儿童精神的独特存在让儿童自在地抵达一种主客融合、物我同一的生命境界,并呈现出儿童和世界的一种自然而和谐的一体化状态,即所谓“我在世界中,世界在我中”。儿童无意识地创造出了他独特的物质的与精神的、物理的与社会的、自然的与人为的都归于统一的文化系统,而且也只有这样的文化系统才是真正适宜于儿童的天性与精神特质的。为了保障与呵护儿童自然而和谐地生活与成长,顺应儿童精神及文化的一体化以及无意识化特征,从宏观上讲,儿童教育的过程必须协调各方关系以形成开放化、网络式、立体化的教育影响力,为儿童营造一个生态化的成长背景与人文氛围,关注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组织,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被陶冶、感化或熏染,以实现其人格与性情圆满而完整的发展。
3、儿童教育是一种释放主观性情和充溢诗意的教育
以感性倾向为主导的儿童精神让儿童在处理自我与外界的关系时不自觉地含有性情化的体验、理解、感悟、象征或隐喻。儿童精神堪称是一种具有浓郁的审美意蕴的艺术精神和诗性精神。儿童精神赋予儿童的生活与文化以独特的人文化取向和性情化的浪漫主义色彩。因此,儿童精神的教育过程就是充满童年情趣和诗意体验的过程。可以说,当儿童的那种浪漫主义的童话意识、天马行空的奇思怪想、轻松自在的玩笑幽默、泛灵主义的物理观念、荒诞不经的酒神逻辑、不加掩饰的快意恩仇、无拘无束的活泼天性真正可以在教育过程中自由表达和充分施展时,儿童教育便具备了人文化特质。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增值 终身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经济增长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基于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发现。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力资本因其价值提升而逐步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为了克服与修正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弊端,把人力资本作为内生变量纳入经济增长理论模型,进而发展起来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也清楚地反映了人力资本地位的根本变化,有助于指导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未来经济增长的方向。尽管如此,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抽象意义的人力资本并不能必然保证现代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深化认识与理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复杂关系,积极促进两者的和谐发展,从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进而推动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目标出发,努力消除人力资本投资与开发的各种风险与不确定笥。尤其是伴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而频繁发生的人力资本贬值现象,已经严重威胁到人力资本的增值与现代经济的持续增长。不但从理论上要加以重视,研究与分析这一现象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而目还应当在相关理论成果的正确指导下,积极改变传统的观念和做法,积极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开发,以缓解、克服人力资本贬值现象,从而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并保持其连续性。就教育发展而言,不仅仅是教育投资总量增加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理念更新与结构调整,必须从根本上进行传统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积极推动教育的终身化改革,努力构建人力资本的终身开发体系,从而为人力资本的充值与增值提供不竭源泉,这也是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要求。
二、新“经济增长之谜”及其解析
对“经济增长之谜”的积极探究推动了人力资本理论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然而,由于未能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本的发展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复杂关系,忽视了人力资本贬值对现代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将导致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缺乏足够的解释力而产生新的“经:济增长之谜”。
(一)人力资本投资与现代经济增长的一般模式
在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中,以人头数量来计量劳动要素数量是不精确的,必须考虑劳动力的质量因素,即人力资本存量。只有把人力资本存量引入经济分析,才能解释产出增长大于投入增长的“经济之谜”。经济学家们对此做了许多研究,并提出了现代经济增长模式。
如果把改进了的劳动力记为zL(其中z为劳动简化系数),则劳动的质量变化(人力资本存量)可以写进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Y=AKα(zL)β①
其中Y为产出水平;A为技术水平;K为资本投入量;L为劳动投入量(实际劳动力数量);α资本产出弹性;β为人力资本产出弹性。
由于假定初始人力资本系数z为1,同时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不可逆(即z≥1),所以,尽管就业劳动力不变,随着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投入生产的实际劳动供给也是增长的。如果投入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增加,则在人力资本存量提高的情况下,实际劳动供给的增长比劳动力数量的增长要快。因此,随着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产出中劳动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图1)(图中抽象了技术进步因素)。
图中OK是资本投入量,OL是人力资本系数z为1时的劳动投入量,生产在K/L的匹配下进行,产出水平为生产量线Y,资本和劳动在等生产量线Y的A点上相组合进行生产。为了便于分析,假定无劳动力数量增加,当人力资本系数趋于提高时,即z>1,实际劳动的投入量增加为OL1,产量从Y增加到Y1。可见,尽管生产中劳动力数量并没有增加,即名义劳动投入量仍为OL,但由于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导致产出水平从Y上升到Y1。同时,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使实际资本与劳动的匹配从K/L变为K/L1,这也说明资本―劳动比是可变的。由此可以推断:第一,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开发提高了人力资本存量,有助于劳动投入要索的增加,进而促进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第二,在资本或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下,通常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开发,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可以实现对资本或资源的不完全替代,改变资本―劳动比,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避免因资本或资源不足给经济持续增长带来的消极影响。当然,除要素功能外,人力资本还具有效率功能,即可以提高人力资本自身以及其他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对于前者,有些学者在他们的理论模型中甚至假设人力资本边际收益率不会递减;对于后者,许多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可以提高物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或者使物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下降的趋势减缓。此外,人力资本投资增加还可以节约物质生产要素,从而降低单位产出的投入成本,这对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对于缺乏物资资本的国家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力资本充值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尽管如此,必须注意的是,上述分析是在假定人力资本不会发生贬值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一前提显然与经济现实不相符。事实上,由于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人力资本的贬值正不断加剧,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也在不断降低,这不但影响到人力资本的要素功能,而且还影响到其效率功能,进而对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产生负作用。因而在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上,必须放弃传统的人力资本不贬值的假定,重视人力资本贬值对人力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进行人力资本充值(或称充电),即将人们的知识、技能以及健康因素受到各利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包括数量与质量)及其价值水平的相对性、暂时性以及可逆性的减少和损失进行的人为补充行为,以缓解或克服人力资本贬值,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由于人力资本充值以人力资本贬值为前提和条件,因此,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变化将取决于两者的相互关系,即人力资本的存量及价值水平的高低与否取决于贬值与充值的速度快慢或消长。(1)若V充值-V贬值>0,则人力资本的存量及其价值超过原有水平;(2)若V充值-V贬值=0,则人力资本存量及其价
值维持在原有水平;(3)若V充值-V贬值<0,则人力资本将继续发生贬值。
人力资本充值与贬值所表现也来的三种关系说明: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是单纯的线性关系(人们通常如此认为),而具有更为复杂的情况。人力资本充值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因其与人力资本贬值之间的互动而表现为三种情形:(1)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2)维持经济增长水平;(3)延缓经济衰退。
把人力资本贬值纳入经济分析,则人力资本系数的变动是可逆的,当然,我们仍假定z≥1。假定初始的人力资本系数为3,发生贬值后的某一时点上,人力资本系数降为2,之后,进行人力资本充值,则充值后的人力资本系数存在三种情况:大于2;等于2;小于2但大于1。与之相对应,经济生产也表现出三种情况(图2)(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
图中OK是资本投入量,OL充值是人力资本系数z为3时的劳动投入量,生产在K/L充值的匹配下进行,产出水平为生产量线Y充值,资本和劳动在等生产量线Y充值的B点上相组合进行生产。同样,为了便于分析,假定无劳动力数量增加。如果人力资本发生贬值,则人力资本系数趋于下降,即z<3,实际劳动的投入量下降到OL2(假定这一时点z=2),产量从Y1减少至Y2可见,尽管生产中劳动力数量并没有减少,即名义劳动投入量仍为OL1,但由于人力资本发生贬值,人力资本存量下降与导致产出水平从Y1减少至Y2。人力资本存量的下降,使实际资本与劳动的匹配从K/L1变为K/L2。
在此基础上,人们增加人力投资,进行人力资本充值。充值的结果,(1)人力资本系数z>2,即人力资本充值速度决于贬值速度,此时产出水平逐渐回升,并可能超过贬值前水平,如Y3,此时,劳动投入数量也增至OL3,资本和劳动在等生产量线Y3的D点上相组合进行生产;(2)人力资本系数z=2,即人力资本充值速度与贬值速度相互抵消,人力资本存量仍为OL2,而产出水平也保持不变为Y2;(3)人力资本系数1<z<2,即人力资本充值速度慢于贬值速度,导致人力资本存量继续下降为OL4,产出水平也进一步降低为Y4,资本和劳动在等生产量线Y4的E点上相组合进行生产。然而,如果不进行人力资本充值,人力资本存量将下降得更快,经济衰退也将更为严重。
由此可见,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具有复杂的关系,人力资本投资能否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关键在于人力资本充值的速度能否超过人力资本贬值的速度,因此,笼统的人力资本投资概念并无实际的意义。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大力进行人力资本充值并保持其连续性,以缓解或克服人力资本的不断贬值,实现人力资本存量的不断增加。在理论研究上,人力资本贬值的产生和加剧,客观上要求人力资本理论以及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应当考虑人力资本贬值的因素,从而实现理论创新,并增强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的解释力,否则将导致新的“经济增长之谜”的产生。
三、终身教育:人力资本充值的不竭源泉
传统的人力资本投资理念与实践已经无法满足人力资本持续开发与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实际需要,因而直接导致传统学校教育危机的发生与终身教育的形成。作为一种新的人力资本投资理念与实践活动,终身教育被视为能够实现人力资本充值、缓解与克服人力资本贬值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促进人力资本的增值。
(一)理论依据
终身教育可以界定为与人的生命具有共同外延并扩展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促进社会全民持续、全面、和谐发展的立体化的教育理念、教育原则、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19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人类社会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强,人力资本理论得以逐步形成与发展。与此同时,因知识、技术日益老化与更新而衍生的人力资本贬值现象也日益突出,如何缓解与克服这一现象,逐渐成为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领域的重大课题,终身教育理念及其理论体系也正值这个时候发展起来。这显然不是一种巧合,而是因为两者有着必然的、内在的联系。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与终身教育实践的快速发展,终身教育越来越被人们视为行之有效的缓解与克服人力资本贬值问题的主要手段。
传统学校教育的危机是推动终身教育得以形成与发展的直接动因。传统学校教育的性质决定其无法满足现代人力资本投资与开发的需要。传统教育往往把人的整个性划分为截然分开的受教育期和非受教育期(图3),把教育等同于正规学校教育,认为教育只能是在学校所进行的职前人力资本开发和积累行为。因此,传统教育是一次性或终结性的,即教育主要集中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完成,对成人而言,教育既无必要也无可能。随着现代科技以及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力资本贬值不断加剧目持续发生,尤其是专业性人力资本的贬值速度更为迅速。因此,在完成各级各类正规学校教育后,人们仍必须不断接受教育和进行学习,甚至终身教育,积极进行人力资本充值,维持和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以适应个人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可见,终身教育是以人力资本贬值为前提或假设的,只要人力资本贬值发生,终身教育或人力资本充值就有存在的必要;而传统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以人力资本不会贬值为前提和假设的,人力资本充值没有存在的必要。
(二)基本运行机制:微观视角
终身教育在宏观上表现为一种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与相互沟通的新型教育体系,在微观上则表现为人力资本个体在其整个生命周期所进行的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活动。个体通过接受教育与培训,实现一定的人力资本积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体的人力资本不断发生贬值,为了缓解与克服人力资本贬值,个体必须根据职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接受教育,进行人力资本充值,进而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
如图4所示,人力资本个体在接受完各级各类教育后,获得或积累了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假定为F1;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和技术不断老化、更新,同时产业结构、职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导致人力资本发生折旧或贬值,人力资本存量下降至F2;为了促进个体职业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理性的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包括国家、企业以及家庭和个人)必然会根据劳动力
市场需求信息,继续接受教育和培训,进行人力资本充值,假设人力资本存量回升至F3;而后人力资本又发生贬值,人力资本存量下降至F4;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又继续进行充值到F5,如此循环反复,直至人力资本个体退出职业生涯或死亡。虽然人力资本充值的过程具有复杂性,但这一基本的运动轨迹,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人力资本充值是一个持续发生的过程,这是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所难以满足和完成的。尤其在知识社会,随着人力资本价值的日益提高,以及人力资本充值需求的日益膨胀,传统学校教育更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必须大力进行改革和创新,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保证人力资本充值持续进行甚至贯穿于人力资本个体的整个一生。
四、构建人力资本终身开发体系的若干思路
尽管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本开发体系,为人力资本的持续发展甚至终身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与保障,但是仍然存在“教育的乌托邦”的嫌疑,而且具有浓厚的社会价值色彩。因此,必须积极探寻并且有效实施构建人力资本终身开发体系的思路及具体的对策措施,以确保人力资本的有效开发。
(一)重视人力资本充值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依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内在过程,教育往往是积累性的,因而决定了教育的持续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和前提。从人力资本持续开发与充值的角度看,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的教育前提如果不具备,则无论提供多少继续教育、回归教育的机会,也不能指望会有什么成果。从终身教育的角度看,没有教育的积累性,也就失去了教育的终身性。因此,教育应当从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合理的分工,早期的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集中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方面,而不应过早与过多地进行专业技能的传授,同时避免因沉重的学习压力与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所产生的厌学情绪。由于早期教育的基础性地位,终身教育的发展必须保证每个社会或员都能够得到基础教育,从而为人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义务教育的目的正是为了贯彻这一意旨。而且,早期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阶段的学习内容意味着严格规定了其后的教育履历,通过回归教育,对其所做的补偿是一种极难的事业,因此必须加以重视,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积极培养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从而确保学习个体在遇到人力资本贬值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人力资本充值,规避人力资本贬值风险。
(二)积极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以满足人力资本充值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力资本贬值现象频繁发生且日益加剧,对劳动者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越来越明显的消极影响。这意味着教育的发展与人力资本的开发不应仅停留在早期阶段或传统学校教育阶段,还必须大力发展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从而确保社会成员在完成学校教育之后,能够继续接受教育与培训,进行人力资本充值。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所在,也是确保人力资本充值的保障,因而成为判断终身教育体系是否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指标。当然,也正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传统学校教育的反思,推动了终身教育的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既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人力资本充值与增值、规避人力资本贬值,从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但通常也是容易为各级政府以及包括企业界在内的社会各界所忽视的部分,政府必须从制度安排上激励企业积极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
(三)大力发展老年教育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终结环节,通常因被排除在传统教育体系的框架之外而发展缓慢。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以及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世界许多国家先后进入老龄化甚至高龄化社会,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和危机,老年教育因此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号召、响应与支持。尽管老年教育非经济价值的主导地位仍保持不变,但其作为人力资本开发的途径日益起着重要作用。老年教育的发展应当考虑老年劳动力人口的教育权利与教育需求,他们同样具有进行人力资本充值与规避人力资本贬值的需求。而且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工作方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自我价值实现的不断追求,终身就业群体将越来越多,客观上也需要老年教育的发展。因此,在老年教育的发展问题上,不但需要加大投入,提高入学率与扩大教育规模,而且在老年教育结构或课程设置上必须考虑老年人口进行人力资本开发与充值的需要。
(四)努力促进与实现人力资本投资与开发的市场导向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与开发的基本手段,其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为了顺利实现人力资本投资与开发,教育必须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来进行投资和生产。在教育市场上,教育需求通常由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价格信号引导而形成,教育需求者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信号来决定教育投入的数量和结构,不但取决于教育部门能否有效接受劳动力市场所反馈的价格信号,而且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对于教育部门而言,则要求在特定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下,进行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以改变传统的关起门来办教育的错误做法。
(五)立足教育公平以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整体效益
教育公平问题的形成与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密切相关。通常为了保障教育公平必须牺牲部分的教育效率或教育效益,但在某些时候,教育决策或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行为的改变,既可能改善教育公平状况,同时可能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率或效益。尤其对于教育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终身教育的发展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良性协调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当然,对于不同的教育层级与教育类型,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要求是不同的,有些侧重于公平,有些侧重于效率。这就决定了教育资源的配置必须根据教育的性质有针对性地加以实施。终身教育是一种公平教育,对于身处知识经济浪潮中的每个社会成员而言,适当的教育是必须的,政府与社会各界必须充分尊重并保障每个公民的教育权利。当然,终身教育并不排除教育效率与教育效益,尤其是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的手段与途径,教育效率的最大化也是终身教育体系设计的基本依据。由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与制度上的缺陷,教育决策或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往往存在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相互冲突的现象,所以难以完全避免,但正确的处理方式应当是尽可能地实现彼此之间的一种均衡,这种均衡既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结构方面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积极进行教育结构的优化。
抑本其成败之迹的抑表示推测,可译为“或许”、“也许”、“还是”。
抑本其成败之迹出自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意思是或许探究他的成败的根源,(会得出)都是出自人为的原因呢。
(来源:文章屋网 )
可是,新课标并未对“数学基本思想”的具体内涵给以明确的说明,这使得不少人特别是普通数学教师对它的认识有点“迷糊”。尽管修订新课标的专家、相关权威人士、多家媒体杂志陆续发表了一些论述,但各自的角度不同,远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在这种情况下,设想通过“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来达到认识上的“拨云见日”、“茅塞顿开”,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也提醒着我们用更简捷的思维回到教育的原点来做一番思考。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教的是数学,面对的是儿童,教学就是在数学和儿童之间搭起一座有意义的学习之桥。因而,大多数教学问题都可以归结到学科、儿童、教学这三个原点来思考。
“思想”与“观念”是相通的,属于抽象的、概括的、上位的、顶层的概念。从学科角度来看,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的本质认识。(蔡上鹤)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数学思想又是“数学科学发生、发展的根本,是探索研究数学所依赖的基础,也是数学课程教学的精髓”,而“数学基本思想”则是众多数学思想中具有本质性特征和基本重要性的一些思想,是数学发展历程中起着关键和核心作用的思想,没有它们,数学就难以变成今天这样丰富而庞大的体系。由此可见,“数学基本思想”既是数学之“冠”,又是数学之“根”。
从儿童的角度来看,有学者通俗地把“数学思想”说成是“将具体的数学知识都忘掉以后剩下的东西”,这实际上道出了“数学思想”所具有的“潜在性”和“持久性”。史宁中教授曾提出:“数学基本思想不应当是个案的,而必须是一般的。这大概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数学产生以及数学发展过程中所必须依赖的那些思想;二是学习过数学的人所具有的思维特征。”可见,数学基本思想虽然具有很大的“潜在性”,但最终会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得以体现和“外化”。正如李大潜院士所描述的,“学数学的人,他的数学观念会比较好,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和普通人不一样,讲话做事比较有条理。通过学习,数学会变成你的习惯、修养、素质,一直存留在你身上。”这充分体现了“数学基本思想”作为“成长载体”的教育价值。故而,“数学基本思想”既有隐性之能,又具显性之神。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要让学生真正感悟数学基本思想并将之“融化”于其自身的素质结构之中,产生成长的动力,需要我们实施包含课程、课堂、学习、评价等教学要素在内的新型教学。这种构建不应是对先前教学的“全盘否定”和“彻底决裂”,恰恰相反,而应对传统教学进行细致的盘点和反思,在继承中发展,在建设中超越。尤其是随着“儿童本位”观的确立以及“让教学成为研究”的呼声越来越响,这一过程将充满希望和挑战。
课程改革正在进入“深水区”,“数学基本思想”的提出已然成为“数学教育目标现代演变的一个主要标志”(张天孝)。要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它的内涵与价值,切实开展富有成效的教学实践,途径、方法、策略有很多,但涓涓细流终归大海——学科、儿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