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4 10:42: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医学检验的就业前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 基层就业 调查 思考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12JK0117)。
近年来,医学本科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基层医疗单位却是人才匮乏,这也是阻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长期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国务院曾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将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当成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给予高度重视[1]。在此背景下,本文对陕西省医学本科生到基层就业意愿组织开展了抽样调查,以了解目前医学本科生对基层就业的普遍态度,为有关部门制订政策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对象与方法
选取陕西省属地方医学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三年级、四年级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收回有效问卷442份,有效回收率98.2%,采用随机抽样法。442名被调查者中,男生212人,女生230人;城镇生源学生186人,农村生源学生256人。
1.调查内容
主要涉及两个方面:(1)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生源地等情况;(2)基层医疗事业发展情况了解程度、基层就业影响因素。
2.质量控制
采用统一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员为医学专业高年级学生。调查问卷以无记名方式由学生填写,统一进行问卷编号和数据录入。调查工作在一个月内完成。调查问卷中的基层就业是指毕业后到县及以下的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中心工作。
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描述采用频数描述,统计推断采用卡方检验。
调查结果与分析
1.专业的认同感
学生对专业认知程度,与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将来对个人与事业发展前景的判断有着密切的联系,鉴于此,调查从两方面考查学生专业认同感:选择学医主要原因、专业发展与就业前景判断。
调查显示,认为所学专业“就业前景较好”的占11.4%、“自己的兴趣或理想”占47.5%、“父母的意愿”占24.6%、“随便选择的”占7.6%、“其他”占8.9%。可以看出,被调查者最初主动确定自己学习专业的比例占到58.9%。
当问及“经过几年的学习,你感觉自己的专业发展与就业前景怎样?”时,认为“很好”、“好”、“一般”、“不好”和“不了解”的比例依次为9.2%、20.5%、55.1%、13.3%和1.9%。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对专业就业前景持正面看法的比例占到29.7%,持中立态度的高达55.1%,持负面看法的占15.2%。可见,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偏低。
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性别与城镇和农村的医学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发现两者均具有显著差异(P
2.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
影响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因素较多,因此调查问卷中某些调查问题可以多项选择。被调查者中有152人愿意到基层就业,主要原因依次是“累计基层锻炼经验”、“就业形势严峻,多一条出路”、“大城市就业压力大”、“基层压力相对较小”、“家庭经济压力”。被调查对象中有290 人不愿意到基层就业,主要原因依次是“基层经济发展缓慢,工作条件差”“保障不够,再就业难”、“基层就业没前途”、“去基层很没面子”、“家人反对,离家远”。由此可见,出于自身意愿主动选择到基层就业人员的比例相对较低。
对自愿和不愿意赴基层就业的学生,用卡方检验对不同性别与生源学生基层就业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两者均具有显著差异(P
对非自愿到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男生主要认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基层工作条件差”,而女生则认为“保障不够,再就业难”;对于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而言,城镇学生不愿基层就业首选因素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基层工作条件差”,人数高达149人,比例高达80.1%,而农村学生则认为“保障不够,再就业难”。
3.基层择业月薪期望
期望收入也是影响学生就业意向的重要因素,它是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生活质量高低的基本保障。调查发现,9.5%的学生期望第一年的月薪为1500~2000元,22.7%的学生期望月薪为2000~2500元,28.5%的学生期望月薪为2500~3000元,24.7% 的学生期望月薪为3000~4000元,14.6%的学生期望月薪为4000元以上。但从一类城市毕业生的起薪点来看,本科学历的医疗卫生员工转正后薪水水平大致在2800元左右。这说明,目前学生的期望工资稍微偏高,在就业意向的选择上还不够理性,缺乏对现实清醒的认识。
4.对新医改等政策与基层地区发展状况的了解
新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新医改的各项政策及地方相关配套措施将对医学生就业产生深远影响,总体来说将促进医学生就业[2]。此外,基层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状况与医学本科生今后的工作环境和对其自身的要求等密切相关。数据分析发现,被调查者认为新医改等政策出台后,对未来就业持“充满信心”、“比较有信心”、“迷茫”、“担忧”和“其他”的比例分别是5.1%、24.1%、41.8%、25.9%、3.1%。持“迷茫、担忧”看法的高达67.7%,说明大多数被调查者对新医改相关配套政策并不十分了解。
当问及对基层地区发展情况了解程度时,发现“十分了解”、“比较了解”、“稍微了解”和“不清楚”的比例依次是1.9%、13.9%、48.1%与36.1%。可见,大多数被调查者对目前基层地区发展的状况不甚了解。
思考与建议
1.加强专业优势认同教育
数据分析显示,对专业就业前景持正面看法的比例占29.7%,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偏低,这对学生正确判断职业生涯发展前景是不利的。因此,医学高校应加强专业优势认同教育,学生只有认同专业,才会热爱专业,才会形成一个正确稳定的专业思想和择业倾向。校友是学生自我未来发展的影子,专业培养的优秀校友多,人才辈出,对新生鼓励作用更大,对优秀校友的认同能有效培养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同。强化新生专业认同感的教育,对于创造良好学风,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多管齐下,使医学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数据分析显示,“基层经济发展缓慢,工作条件差”、“保障不够,再就业难”、“基层就业没前途”等成为医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政府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展示基层医疗机构的变化和发展前景,加大对基层医疗单位的建设,提供与城市学生同等的待遇[3]。学校方面一是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完善就业指导体系等途径,营造出良好舆论氛围,让学生认识到基层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二是安排专门力量,适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困境及发展趋势,明确到基层就业的光明前景。
3.降低就业期望,理性选择就业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医学生对工作后月薪期望值相对较高。当期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时,会造成就业意向选择的困惑,影响自己作出正确合理的判断,进一步会影响到未来的职业发展[4]。因此,医学高校应引导学生了解国情,虽然目前基层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随着新医改各项政策及地方相关配套措施的陆续出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中西医之间将会逐步均衡发展,最终达到卫生发展整体性和均衡性目标,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立足于基层,服务于农村”的择业观念,破除工作高低贵贱的观念,适当降低就业期望,主动充实到基层,在基层锻炼成才。
4.拓宽渠道,加深对基层发展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对基层地区发展“十分了解、比较了解”的比例仅占15.8%,女生和城镇生源学生对基层地区的了解程度较低,可见加强对学生的新医改等政策与目前基层地区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宣传十分必要。医学高校一是要积极开展基层就业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5]。高校要不断丰富医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加大社会实践力度,创建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相结合,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二是要拓宽医学生与社会的沟通渠道。学校要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并通过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聘请行内的专家作医疗卫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以及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协议等方式达到沟通就业渠道的目的,为毕业生顺利就业铺路。
5.加强“群体”特征分析,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调查结果表明,在专业认同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对新医改等政策与基层地区发展状况的了解等方面,不同性别和不同生源地学生在这些问题的认知上存在差异,且差异显著,呈现出明显的“群体”特征。因此,在积极开展并加强上述几个方面工作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群体”特征的分析研究十分必要。通过对不同“群体”的特征分析,进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引导工作,做到对症下药,在解决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问题上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进,王海清,董欣欣,陈斌,万学红.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意愿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4):28-30.
[2]陈迎红.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6):53-54.
[3]王云鹏,靳媛,时建伟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0,(7):35-36.
[4]马婷.大学生基层就业心理调查与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4):45-48.
[关键词]新医改;医学检验;就业前景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6293
2012年教育部学科目录调整,医学检验专业由临床医学二级学科转变为医学技术一级学科,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学位授予由医学学位变为理学学位。面对这样的医学教育改革(以下简称“新医改”),医疗系统看到了既能满足临床需要又符合新时期特点的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而最后一批五年制医学检验学生则多了一分就业焦虑与迷茫。而作为改革之初的最后一届医学检验毕业生面临两届学生一同毕业的巨大就业压力。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批医学检验毕业生进行就业分析与指导并且也应更贴合实际,找到更适合他们就业的对策。
1材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针对牡丹江医学院校2017届医学检验毕业生,在其大学最后一年实习期间发放问卷300份,收回卷279份,有效率930%。
(2)材料。牡丹江医学院校2014―2016年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调查资料,根据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筛选并总结适合目前医学检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3)统计分析。用统计图进行描述,表达统计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
2结果
(1)2017届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见图1。
图1显示,2017年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选择中三甲及以上医院,二甲至三甲之间医院,考研分别占254%,244%,180%,居毕业生择业方向前三位。
(2)2014―2016年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调查结果,见图2。图2显示,牡丹江医学院过去三年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方向大多集中在二甲及以下基层医院,民营医院,考研成功升学的比例比计划考研的小,进入三甲医院工作的毕业生在当年毕业生中所占比例也较小,进入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近三年在逐年增加。
3讨论
(1)基于2012年医学检验毕业生恰逢医学教育改革,2017年医学检验两届毕业生同一时间毕业,毕业人数的增加必然导致2017年医学检验专业就业岗位激烈的竞争,无形中增添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第一,调查研究发现,2017届医学检验毕业生对于自身的求职方向期望偏高,分析往届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和研究培养服务基层医疗为办学宗旨的某高等医学院校,显示目前对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以二甲及以下基层医院,民营医院为主。这些医疗机构正处在发展壮大中,需要新鲜的血液注入到基层医疗与民营医院中。这些地方对于检验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不断,恰好是解决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大助力。结合当前医学检验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也为高校办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注重办学质量的同时也应结合当前发展趋势,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养出符合当下就业行业发展的、多元化的人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而毕业生偏爱的三甲医院等工作也并非望而不及,只是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学历水平、户籍所在地等主客观条件对于最后的录用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是导致毕业生大多未能如愿在这些医院工作的原因。
第二,独立医学实验室在国内的兴起,出现了迪安诊断、金域检验等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这一新兴行业的出现,随之而来的是对医学检验人才的大量需求。结合近三年某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在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工作的就业情况以及校园招聘会走访调查的结果显示,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对于医学检验毕业生的需求数量是可观的。
第三,当传统就业模式遭遇挑战就会衍生出新的就业方式,毕业生们的工作选择不仅仅局限在应用专业知识的医疗领域,还开创了新的出路。“创客”成为了毕业生身上的新标签,创业为处在当前就业紧张形势下的医学检验毕业提供了新的就业选择,能让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这是对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选择的革新,是一场转变思路的变革。
[关键词]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4-0066-0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势头一直良好,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也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果。高职院校是为我国发展提供生产和服务人才的专业基地,优化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还能够为我国医学事业输送更多人才。
一、医学检验概述
医学检验主要是通过各种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相关依据。学生通过医学检验专业学习主要是为了掌握临床疾病诊断的基本知识、临床医学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与健康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等,同时还为了掌握比较全面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医学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良好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熟练掌握相关的医学检验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1]
二、优化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就业为最终目标,优化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有个较好的就业前景。因此在课程体系的优化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打破原有的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独立性,让专业课与选修课之间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知识网。其中的基础理论需要体现出应用性强的特点,专业知识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整个课程体系需要体现出将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向;二是突出实践的重要性,利用各种形式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教学目的;三是抓好素质教育的培养,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素质。
时代不断进步,医学检验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因此想要从根本上优化课程体系,就需要与时俱进,将新知识、新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中。[2]例如,某高校医学检验组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与各大医院合作,对医院的检验科室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详细了解在医院中用到的各种先进的检验设备,将这些设备的具体操作方法融入教学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优化师资力量
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在理论知识方面有着比较好的基础,但是针对实践方面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与医院的检验技术人员比拟,因此在优化师资力量方面高职院校可以与医院合作,定期将医院的检验技术人员请进课堂,进行现场教学。甚至还可以请知名专家为学生讲述前沿的检验知识,保证其知识的前沿性。例如,某高职院校经常不定期地邀请当地医院的检验科专家教授进校开专题讲座,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学习到前沿的实践知识。
(三)开创校院合作模式
校院合作模式在我国的部分高职院校中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果,将校企合作模式运用于医学检验专业,不仅提供给了学生实训的机会,也能够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利用医院的资源打造一个准备室、实验室、仪器室一体化的实训基地。加强理论转化为实际,增加学生进行见习的机会,提高进入实习状态。同时,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例如,湖北某高校积极与当地多个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创建了一个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局面,高职院校利用医院的各项设备,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减小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压力,医院则能够吸收更多的检验人才。
(四)加强学研结合
高职院校可以寻求与科研机构合作,一方面锻炼了高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另一方面科研机构能够利用更多人才进行科学研究。[3]例如,河北省沧州市某高职院校与医院的教研机构从2004年起就进行了深入合作,其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的领先水平,多篇,还获得了多个奖项。整个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教师提高了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在进行科研的基础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医院的科研机构还可以在高校内建设实训基地,加深课程内涵。某高职院校在认识到实训基地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之后,用5年的时间建设了一个软硬件设备齐全、多媒体技术先进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训环境。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了实训之后,更好地理解了课程内容,其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整体的成绩也得到提高。
(五)进行“四位一体”改革
通过在课程内容、专业考证、行业标准以及技能提升四个方面提高医学检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将考证内容穿课程内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适当引进考证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通过引入行业标准和开展技能竞赛活动,一方面让学生提前了解行业标准,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竞赛提高学生的检验技能。
(六)调研学生实习情况
实习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首先,制定完善的实习教学计划能够有效保证学生实习的顺利进行。其次,对学生进行实际的实习调研则能够为之后的工作提供实际数据。例如,湖南长沙市某高职院校对实习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调整,首先是认真调研了学生能够进行实习的所有医院,将具体的某医院划分在具体教师的管辖范围之内,保证每个医院都有教师负责,并且教师定期进行实习检查,教务处实行不定期检查制,要求学生定期上交实习报告并且要求教师定期的与实习学生进行实习情况交流,保证实习期间学生能够正常实习,通过交流让教师与学校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
三、结语
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优化师资力量、开创校院合作模式、加强学研结合、调研学生实习情况,逐渐形成了学校、医院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从课程体系的改革开始,为实训基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医院选择与高职院校合作,加强了科研技术水平,保证了人力资源的充足,这开拓出了一个学校、医院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家秀,侯云华,杨学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152.
【关键词】 医学检验 职业道德教育 措施和途径
1检验科医生在医疗行为中的特点及存在的矛盾
医学检验工作在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医疗行为中检验科医生和临床医生不同,检验科医生较少直接接触患者,主要是对患者各种标本进行检验,临床医生根据检验科提供的检验结果,对患者疾病进行诊疗;但是在检验过程中所用的标本的种类多,采集和运送中间环节多,容易发生纠纷。其次在检验分析过程中,由于检验方法、试剂、仪器的选择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娴熟度等影响会导致检验结果的异常,容易造成与患者间及临床医生间的纠纷。如若检验科提供的数据资料不准确,就会影响临床医生对疾病的有效诊疗,而影响患者的诊疗效果,造成检验科医生与临床医生以及患者之间的矛盾连锁发生。
2. 检验工作中常存在的医患纠纷
检验科经常碰到的纠纷一般有两种,一是与患者间的直接纠纷,二是与临床科室间的纠纷。检验工作与临床科室存在较大差异,检验科主要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检验数据资料,以此作为临床分析和诊断疾病的基础,这就要求检验结果必须真实、准确、可靠。检验科一旦发生纠纷不仅影响患者的就医检查权利,影响临床医生对疾病的正确诊疗,导致患者造成各种损失,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和经济损失,医院为了解决纠纷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1]。
3. 目前检验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过于笼统,书面化,形式化[2] ,教学主要落在德育课教师的身上,使职业教育和专业教师脱钩,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情感的培育;医学伦理学等相关课程开设也较少,重理论、轻实践的医德教育方式使学生知行难以统一,学生对教师灌输的道德信念无法主动认知和内化,无法实现自觉的道德行为。医德教育内容陈旧,缺乏创新,目标单一。
4.医学检验技术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医学检验医生为临床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直接服务于患者和临床,因此对检验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更高,为使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就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在以后的临床实习乃至临床工作中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群体,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在社会层面,职业道德水平是衡量从业者素质高低的核心要素。职业道德教育对各行各业都是必需的、有益的。它有助于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在高职学校层面,学校办学起点较低.生源素质不太理想;不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培养长远看会影响学生整体素质、就业前景及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因此医学检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重要而必要的[3]。
5.提高高职院校检验学生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医患矛盾,保证检验工作质量,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在培养职业道德的过程中,既需要检验者自身的主观努力,也需要外界施加一定的影响。
5.1在实践中加强自我医德修养,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作风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加强医德教育,通过医德教育,可以提高认识,培养医德情感,锻炼意志,树立坚定的医德信念,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加强医德监督,可采用舆论和制度两种方式对检验工作者医德行为的,对检验工作者通过自我医德修养、接受医德教育后的效果进行监督,有利于深化医德修养,同时有利于促使检验工作者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4]。检验人员在从标本的采集到检验、检验后必须严肃认真、细致准确;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具体地说,采集的标本要符合检验要求,接收标本要认真查对;操作时,仪器、试剂和标本要适宜;按操作规程进行,结果可疑要复查;填报结果要准确。任何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工作质量。
5. 2 急患者所急的同情心并对患者一视同仁,尊重患者人格。检验工作往往先于诊断和治疗工作,因此报告必须及时,这就要求检验人员要平等地对待患者,尊重其人格,要力争以最快的速度出优质的检验结果;以便临床医生尽早明确诊断,高效治疗患者。
5.3 检验人员要刻苦钻研检验技术,检验人员的医德和技术是决定检验工作质量好坏的关键和重要因素,检验技术是基础,医德是保证。因此,要求检验人员既要有高尚的医德,同时又要有过硬的技术。故检验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好专业知识也要注重职业道德的学习和培养;使之在校学习期间更好的把职业德育培养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改变传统意义上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忽略道德情感的培养模式。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培养良好职业道德习惯,通过营造职业道德的大环境来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医疗环境及医患关系等因素下,加强检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时不可待,高校和社会要改进教育方法,积极营造氛围让其在临床实习中尽快适应检验工作,从而获得良好的就业计机会,在临床工作中更优质的完成检验工作。
参考文献:
[1] 杨惠聪,林洁.检验科医患关系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10年06期
[2] 闾秋敏.高职学生道德观念缺失的原因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8):146―148.
关键词:大学生 专业满意度
一、引言
教育问题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如何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办学生满意的教育一直是众多高校所追求的目标。在我国,有许多对大学生所学专业满意度课题的调查和研究,对其原因进行了系统而仔细的分析,而后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已有的研究表明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大学生普遍出现学习热情下降、学习动力不足等现象,甚至有些同学因为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性格也随之变得暴躁,再加上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 ,专业设置是否适合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能够提高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已经成为高校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此研究主要针对以上问题,意在为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服务提供合理化的建议,让高校的教育服务从更深层次、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二、文献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文献分析
目前的学术界对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针对某一特定学科类别的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研究。如马利军,钱育佳(2009)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的满意度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出了非医学专业的满意度较医学专业的低,且满意度在年级与生源上存在差异。
(2) 针对某个特定因素与专业满意度的关系的研究。主要研究不同年级与专业满意度、就业与专业满意度、专业满意度与学习积极性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例如樊明成(2011)发现当前中国大学新生对专业满意度差异非常大,从对大学新生的专业满意度的调研结果中发现许多专业中只有少数大学新生对就读专业满意。姚琳(2010)分析了就业问题对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影响,并在研究中发现就业前景与专业满意度成正相关。王海燕;李宝富(2011)认为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将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信心,进而影响到学习效率与效果,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学习的积极性与专业满意度直接相关。
(3) 对影响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综合性研究。如梁盼盼、于婕(2011)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从专业感兴趣程度、性别、专业种类差异、年级差异、就业形势差异、学校对专业的重视程度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专业满意度的因素。
由上述文献分析可知,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反过来,专业满意度会影响到学习积极性以及转专业的需求。
(二)假设提出
笔者在此将影响专业满意的度的因素划分为三个方面,继而提出了相应假设,见图1。
具体假设为:
自身因素 假设H1:大学生所学课程性质不同,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不同
假设H2:大学生所处的年级不同,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不同
假设H3:大学生所填报志愿批次不同,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不同
假设H4: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不同
学校因素 假设H5:大学生对教学设施的评价不同,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不同
假设H6:大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同,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不同
假设H7:大学生对课程设置的评价不同,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不同
社会因素 假设H8:大学生对社会需求的评价不同,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不同
专业满意度产生的影响
假设H9: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不同,学习积极性不同
假设H10: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不同,报考建议不同
假设H11: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不同,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意愿不同
三、调研方案与过程
针对调查目的与调查内容,本调研从影响专业满意度的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专业满意度带来的影响四个方面初步设计了36个题项,其中满意程度的评价采取李克特的5分量表法,将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刻度分别记为5分、4分、3分、2分和1分,以便于统计分析。
此次调研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访谈和问卷的预调查,根据反馈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修订,删除了15个题项,最后形成了21个题项的问卷,进而投入正式调查。在抽样方法上,我们采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调查法和面谈访问法。本次调研问卷调查确定了800个样本,而在样本选择上,按照年级、文理科、男女生的比例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问卷回收789份,回收率为98.6%。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1.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总体状况(如表1)
由图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中,有292个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表现为满意,占调查总体的37%;有394个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评价为一般,占调查总体的50%。从总体上来看,我校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
我校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的综合评分为3.27,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介于一般与满意之间。
2. 大学生对教育服务各因素的满意度(如表2)
由表中计算的各项平均分可知,在教学设施、教学质量、课程设置这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价中,教学质量所得平均分最高,可见湖北文理学院学生对本校的教学质量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在其他的方面也要加以改进。
对学校基础设施的满意度:据了解,湖北文理学院学生对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基本满意,但是,在教学设施方面有许多建议,如教学楼需要新建、多媒体设备要及时保修等。
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大部分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表中数据显示教师教学水平的平均分要高于教学管理水平,但部分学生反映师资力量不够,有些专业缺乏专业教师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待加强。因此学校应该将教学和管理两手抓,不可偏废其一。
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由表中数据可知,大部分同学反映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还是比较合理的,很明显可以看出实践能力提高度的评价相对较低,因此教学应该注意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访谈中我们又了解到,部分同学反映课程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如大部分专业课安排在大二、大三,导致学习任务加重;大一的通识教育内容应该多样化,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专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 自身因素
(1)课程性质对专业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①目前课程性质对专业满意度的影响
将在校大学生的目前课程性质与对专业的满意度并做成折线图(如图2)
由折线图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对专业的满意度评价为满意的。经卡方检验P=0.007
②高中课程性质对专业满意度的影响
将在校大学生的高中课程性质与对专业的满意度进行交叉分析(如表3)
②高中课程性质对专业满意度的影响
由上表可知,在对专业的满意度评价为满意及以上的人中,理科生占84.9%,文科生占91.7%,卡方检验P=0.018
由上面交叉表,可以看出,文科生在总体上的满意度要比理科生高。
(2)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专业满意度的影响
将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与对专业的满意度进行交叉分析(如表4)
由交叉表可知,不同年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有一定的差异。其中2年级和3年级对专业的满意度情况基本相似,但2年级略高于3年级;1年级对专业满意度要高于2、3年级,且相差的百分比颇大,即所处年级对专业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年级越高,对专业的满意度越低。卡方检验分析,有P=0.012
(3)第几志愿对专业满意度的影响
经分析知,填报第一志愿的同学对专业的满意度在一般到非常满意之间高于其他志愿的比例;与此类似,填报第二或第三志愿的同学又高于第四或第五志愿,因此可以推断出填报志愿的批次越高,对专业满意度的评价越高。经卡方检验分析,有P=0.043
(4)刚入学的兴趣和目前兴趣对专业满意度的影响
将刚入学兴趣和目前兴趣与专业满意度进行相关性分析(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大学生目前的学习兴趣与对专业的满意度的相关性要更大一点。
因为本次调查的变量为5个等级的定序变量,因此,我们采用非参数方法――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来衡量和检验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计算出Spearman秩相关系数后,要对该系数进行检验,此时的原假设为:两变量不相关。在满足原假设的前提下,若是小样本,则服从Spearman分布;在大样本下,统计量Z= Rs*sqrt(n-1)近似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如果|Z|>Za(即显著性水平为a时的Z值),则可拒绝原假设,接受研究假设。
本次研究中a=0.01, Za=2.58。Za/ sqrt(n-1)=2.58/sqrt(789-1)=0.09。即如果计算的两个变量之间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Rs>0.09或Rs
专业满意度与刚入学的兴趣以及目前的学习兴趣之间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均大于0.09,因此,假设H4得到验证。其中,目前的学习兴趣与专业满意度的相关性更强。
再将刚入学的兴趣和目前兴趣进行交叉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专业的兴趣随着入学时间的推移而减弱,这跟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逐渐降低是一致的。
2. 学校因素
将学校因素各项目与专业满意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专业满意度与学校因素各方面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均大于0.09,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在学校因素的3个项目中,课程设置与专业满意度的相关性整体较高一些。在教学设施这一项目中,实习基地与专业满意度的相关性较高;在教学质量这一项目中,教学管理水平与专业满意度的相关性较高;在课程设置这一项目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合理度、课程对专业知识的帮助度、实践能力提高度与专业满意度的相关性较高,其中相关性最高的是实践能力提高度。各个相关系数均大于0,说明与专业满意度呈正相关,假设H5、H6、H7得到验证。
3. 社会因素
对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与专业满意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与对专业满意度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253>0.09,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说明社会需要与专业满意度是正相关的,假设H8得到验证。
(三)大学生专业满意度产生的影响
(1)专业满意度对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将大学生专业满意度与学习的积极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学习积极性与对专业满意度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270>0.09,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而相关系数大于0,说明专业满意度与学习积极性呈正相关,即对所学专业越满意,学习的积极性也越高,假设H9得到验证。
(2)专业满意度对报考专业建议的影响
将专业满意度与对报考本专业的建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报考建议与对专业满意度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229>0.09,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且相关系数大于0,说明专业满意度与报考建议呈正相关,对于专业不满意的大学生很不建议他人报考自己所学专业;对于专业满意度较高的则很建议他人报考本专业,假设H10得到验证。
(3)专业满意度与从事本专业工作意愿的分析
大学生是否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与专业满意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从事本专业工作与对专业满意度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251>0.09,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且相关系数大于0,说明专业满意度与从事本专业工作意愿呈正相关,对自己所学专业满意度高的大学生都比较愿意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相反地,对于不是十分满意(包括很不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都不太愿意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假设H11得到验证。
(4)打算转专业的原因
由于专业满意度比较低的同学有转专业趋势,所以我们将大学生转专业的原因进行分析,由下表(如表6)可以看出,有42%的大学生想转专业是由于对目前的专业不感兴趣,其次,就是认为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不好,还有少部分学生是由于目前的专业课程学习困难。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分析
通过这次对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自身因素方面
(1)文科生对专业的满意度普遍比理科生要高。其中可能与文科生的课程难度相对较低并且课程内容丰富易学有关。(2)专业满意度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降低。这一点与梁盼盼在文献《大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及启示: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中的结论是相反的。在梁盼盼的研究中,分析的结论是当大学生年级越高时,对专业的满意度越高。这可能与我校办学层次不够高、学生缺乏专业引导,同时学生学习上比较浮躁、学习兴趣降低有关。(3)填报志愿的批次越靠前、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越高的大学生对专业均表现出了较高的满意度。
2. 学校因素方面
(4)对教学设施、教学质量、课程设置满意度越高的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也较高。因为教学设施事关教学的质量,从而使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3. 社会因素方面
(5)社会需求的评价越高,对专业的满意度越高。社会需求就业情况相关联,该专业的社会需求越高,学生学习起来更有信心、有动力,专业的满意度必然会增高。
4. 专业满意度产生的影响
(6)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高,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也会促使在校大学生建议他人报考本专业,这就是品牌效应。(7)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度高则较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这样一来,在平时的学习也会比较认真,以后在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就会更得心应手。
(二)建议
综合以上结论,我们从学生、学校及社会的角度出发从专业信息指导、教学服务,以及就业指导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专业信息指导方面
(1)开辟多种信息渠道,为高中生提供完善的专业信息。从我们的调研结果看,大多数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的了解程度不够。鉴于此,高校应该开辟多种信息渠道,向广大高中生传播完善的专业信息。(2)加强对大学新生的专业教育。大多数新生对自己所学专业都只有感性的认识,所以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培养他们对专业的兴趣是很有必要的。
2.教学服务方面
(3)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学设施的建设。经分析发现,在教学因素中,教师教学水平还有待加强;而在教学设施方面,实习基地建设与专业的满意度相关性较高,因此学校应针对自身办学条件,加大对实习基地的建设。(4)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专业内畅通的交流机制。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自己实践能力提高的程度很低。因此学校可以定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注重专业内畅通的交流机制的建立,以强化在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5)实现大学生专业选择自由化,课程学习自主化。数据显示专业满意度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降低。为此,国家可以制定自择专业课程机制,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3.就业指导方面
(6)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面向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经调查,我们发现社会需求对专业满意度的影响很大。对此,学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就业工作的理论指导;二是要完善六大体系(就业指导、就业市场、就业信息、就业援助、创业扶持和支撑保障)。学校可通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马利军,钱育佳.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J].医学教育探索2009(06):724-727
[2] 周敏.农科类大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及启示[J].农业教育研究2008(03):7-9
[3] 樊明成.我国大学新生的专业满意度与专业选择调查分析[J].教育与考试2011(05):61-64
[4] 姚琳.大学生专业满意度与就业信心相关性的调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92-94
[5] 李丹琳等.甘肃省4所高校学生就业心态及专业满意度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01):41-42
[6] 覃卫东,罗英.高职学生专业满意度及就业前景信心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思考[J].广西农学报2007(06): 64-67
在我国,基本上所有以医科大学或医学院命名的高等院校,都以西医为主攻方向。其中有诞生于西学东渐之风中底蕴非凡的老牌名校,有各地医学教育支柱性的头牌,也有崭露头角的新生力量。这些院校开设专业众多,就业去向宽泛,科研成果较卓著,年年受考生热捧。如此众多的医科院校,又有何特点呢?
医科院校的五驾马车
特色突出,打造自己的王牌
毋庸置疑,医科院校的最大特色在于医学类专业,但医学类专业又可细分为名目众多的专业或方向。各医科院校立足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大了对优势专业的投入力度,使得学校特色更加突出。徐州医学院坐镇历史古城,麻醉学专业同样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现在,它与医学影像学专业成为学校的“镇院之宝”。其实从1993 年起,学校在麻醉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面就分别与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生。地处山城的重庆医科大学,其临床医学的实力不容小觑,强势专业――医学检验,在全国范围内罕见对手。重医更在其基础上大力发展传染病学、临床医学,从而形成了“一超两强”的专业发展特征。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广西医科大学打出临床医学加耳鼻喉的主打专业,并围绕这两大特色专业申报新专业,进行学科群建设,在该领域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涉猎广泛,成就医学通才
从专业设置来看,医科类院校的专业门类主要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但从其开设课程来看,这些专业并非孤立的,而是在学习内容上,互有涉猎。因为,没有哪个医生只懂得一门科学。临床医学专业以实践操作为重点,既要有西医知识,又要学习一定的中医内容,以解决实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问题为主要任务。同时,还要在实践中学习开药方治病的能力。基础医学专业需要学习的内容更加广泛,既要学习解剖、生物学,又要了解细胞、组织方面的内容,中医、中药的一些知识也需要掌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主要是为各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卫生行政管理机关、检验局培养人才,处理比较大规模的疾病问题,特别是传染病。预防医学专业的学习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同时,还要处理大量疫情数据,统计学的知识就必不可少了。
潜心习医,做好吃苦准备
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似乎就注定了医生这个职业是份“苦差事”,在医科院校,学生们也差不多要过上几年“苦行僧”的生活。在学校,我们要翻看一本又一本厚厚的医书,背诵一个又一个从未听过的专业名词,做一次又一次在常人看来恐怖异常的实验,毕业后漫长的成长岁月,我们要忍受坐穿冷板凳的煎熬,平复第一次上手术台的紧张,精神和生理上巨大的压力自始至终都会伴随着我们的职业成长。
记得中山大学医学院的一位同学就这样感慨:“中山医里都是学习的狂人!”因此,也才有了“学医最苦,当兵最累”的坊间传言。每每采访医科院校师生,他们总会说:“想当医生?先做好吃苦的准备。”的确,短则五年,长则八载的学医时光,耐不住寂寞的人又怎能熬得住那其间的酸甜苦辣。如果仅是从事医药类的商业活动,那么本科水平便基本足够,但如果是想投身医疗事业,那便要考虑打“持久战”。
实践性强,在学校和医院间成长
在医科院校学习,实验、实习是常常挂在嘴边的词。医学类专业是实践性超强的专业之一,这也使得他们的实践课程比别的专业多出近一倍。医学院校的学生基本从大四开始都要到学校附属医院进行临床课程的学习,有些院校甚至更早;大五时到各附属医院和实习医院进行实习,跟随医院的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观摩学习。这时的实习就跟做大夫一样,前期的理论知识全部派上用场,这也要求习医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着高度的责任心,以医者的妙手仁心为己立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态度应对问题。
不要简单地以为医科院校数量众多的附属医院只是为学校创收和给学生提供实训场地而已。实习医院和非直属的附属医院负责培养学生实习,直属的附属医院则负责所属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工作。因此对于医科院校而言,其直属医院等级越高,对学习和研究越有利;数量越多,选择也越多。所以想深造的同学一定要关注直属医院的数量和等级。
就业多维,但需积累经验
医科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理想似乎很单一,几乎每个学生毕业后都想进入公立的大型医院工作,他们看中的多是大医院的先进条件和更多的专业培训。但事实并不是如此美好。越是大型的公立医院,其人员流动性越小,对人才的吸收就越有限。更为重要的一点,临床类的工作不仅注重能力,而且非常重视实际的操作经验,越是知名的医院自然越看重这一点,这对应届毕业生来说也是个不利的因素。
虽然大家的就业理想比较单一,但并不意味着专业的就业去向就是唯一的。如果学习基础医学,可以到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科研机构或大型医药企业从事教学、医学研究等工作。如果对疾病预防、食品卫生检验等感兴趣,就可选择预防医学,毕业后选择到医疗预防部门和卫生检验部门从事疾病预防、食品卫生检验和管理等工作。选择了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的同学,就可到各级医院和康复医院从事诊治和科研等工作,也可到医学院校从事教学工作。
就行业而言,任何工作都是跟经验分不开的。在医生这个“越老越吃香”的行当里,二者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要想做医生,新人需要更多的实践锻炼,这个过程也许会比较长。进小医院可能没有大医院那么好的培训条件,但可以有更多接触实际操作的机会,只有自身实力提升了,才有提高外界条件的基础。
医科院校列传
在我国,医科院校的分布极为广泛,作为强国的科学,基本上每个省、每座大中城市都会有一两所医科院校。以北京为例,就有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医学部和首都医科大学等。目前,在我国独立建制的四十多所医科院校中,综合考量诸如学科实力、办学历史、录取分数等各方因素,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档次。
【第一梯队】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
处于第一档次的这三所院校都历史悠久,学科实力和科研实力雄厚,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第一军医大学,现已划归地方政府管理。这三所院校录取分数相对较高。
【院校风采】首都医科大学,浓缩的精华
首都医科大学的学生提及学校时难免有些许抱怨:校园小、校门小,好在教学楼比高中的楼高。但他们也会用“我们不用担心迟到”来自我安慰。的确,在首医大,从学校一头走到另一头只需十分钟,就连学校的操场也是在校外的马路对面。但是,校园小,却丝毫不影响学校品牌和治学水平。
首医大拥有的附属医院遍布北京市,拥有10多所三甲医院。换言之,北京一半多的三甲医院都是首医大附属的,如此庞大和高质量的附属医院体系在全国医科院校中是少有的。同时,学校还拥有多个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2005年,以该校王晓民教授为项目首席科学家的“神经变性病的机制和防治的基础研究”获得科技部制定和实施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立项,该项目联合了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十余家实力雄厚的科研单位。首医大的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更是学校王牌专业,神经科学在国内独占鳌头,如此阵势不禁让我们叹服“浓缩才是精华”。
【第二梯队】南京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宁夏医学院、海南医学院等
这一梯队的院校多为省属院校,在省内具有较大威望和影响力。学校特色鲜明,注重产学研结合,毕业生在本地区就业具有较强优势。
【院校风采】南京医科大学
该校在省内知名度和报考热度都愈来愈水涨船高,规模不是很大,但学科在省属高校中全面发展的程度却令人惊叹,许多专业名列前茅。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09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学校的基础医学位列第九,临床医学位列第十四,口腔医学位列第八、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位列第四,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了认可。
此外,学校的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儿科医学方向)、口腔医学三个七年制专业为本硕连读,第一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或河海大学学习基础课。而法医学(医学司法鉴定方向)和公共事业管理(卫生法学方向)为双学位班,前四年就读于本校,分别获医学和管理学学士学位;后两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这两个专业就业也不错,但课程较难,解剖学等某些教材是全英文版本的。
【第三梯队】徐州医学院、郧阳医学院、西安医学院、广州医学院、沈阳医学院、温州医学院、济宁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滨州医学院、泸州医学院、成都医学院、川北医学院、牡丹江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新乡医学院、承德医学院、昆明医学院、长治医学院、赣南医学院、桂林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贵阳医学院、遵义医学院等
第三梯队的医科院校基本上都是地方属的医学院,其主要职责是为当地培养各种急需的医学人才。虽然这类院校的知名度较之前面两个梯度要低一些,但这并不阻碍他们发展自己的特色学科。
【院校风采】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的“温州模式”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自某大学医学院女生700人,临床女生346人(占49.4%),护理女生354人(占50.6%),年龄18~25岁;大一182人,大二199人,大三197人,大四122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在校大学生,既往无精神病史和严重疾病史,愿意参与本次研究者。
1.2调查工具
1.2.1大学生压力源问卷[1]
参考由陶琪编制的大学生压力源问卷,经预调查后变为25个条目,采用5级计分方式,每个条目得分在1~5分之间。
1.2.2简易应对方式问卷[2]
由解亚宁编制,共有20个项目,采用4级计分方式,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1~12个条目为积极应对维度,13~20个条目为消极应对维度,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调查方法
采用团体方式施测,于2010年4月12~15日发放问卷,测试时间约为10min,现场收回。发放问卷时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720份,回收有效问卷700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7.2%。1.4数据处理将所有数据资料输入SPSS11.5for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检验和处理。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方法、t检验、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
2结果
2.1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分析用常见压力源得分运行描述统计分析,各项目得分在1~5分之间。压力源平均得分为(2.98±0.52)分,高于理论中值2.5分。不同专业间压力源平均得分:护理系为(2.94±0.54),临床医学系为(3.02±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5,P=0.057)。不同年级间压力源平均得分:大一为(3.017±0.54),大二为(3.019±0.47),大三为(2.983±0.50),大四为(2.93±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77,P=0.109)。
2.1.1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排名前10位评分
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大于3的条目得分及排序,见表1。2.1.2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差异性分析将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运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下列条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2.2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应对方式测试结果2.2.1应对方式描述性统计分析用简易应对方式得分运行描述统计分析,各项目得分在0~3分之间。得分大于等于2(有时采取)的项目包括:在生活中经受到挫折打击或遇到困难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①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烦恼(2.15±0.78);②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2.11±0.80);③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发现生活中什么重要(2.11±0.79)。这3个项目均为积极应对的条目。1.905,P=0.057)。不同年级间压力源平均得分:大一为(3.017±0.54),大二为(3.019±0.47),大三为(2.983±0.50),大四为(2.93±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77,P=0.109)。2.1.1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排名前10位评分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大于3的条目得分及排序,见表1。
2.1.2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差异性分析
将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运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下列条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2.2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应对方式测试结果
2.2.1应对方式描述性统计分析
用简易应对方式得分运行描述统计分析,各项目得分在0~3分之间。得分大于等于2(有时采取)的项目包括:在生活中经受到挫折打击或遇到困难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①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烦恼(2.15±0.78);②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2.11±0.80);③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发现生活中什么重要(2.11±0.79)。这3个项目均为积极应对的条目。
积极应对方式平均得分为1.91±0.42;消极应对方式平均得分为1.19±0.48。
2.2.2应对方式差异性分析
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应对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3。不同年级间应对方式比较,积极应对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极应对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级间的差异再经LSD两两比较,大一学生得分比大二、大三、大四都小。见表4。
2.3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积极应对方式与压力总分呈负相关(r=-0.273,P﹤0.01)而消极应对方式与压力总分呈正相关(r=0.336,P﹤0.01)。
3讨论
3.1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竞争、就业、学业、家庭期望、经济压力成为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群体压力的主要来源,与查康[3]所调查的女大学生压力和姜海燕等[4]调查的医学院大学生压力事件比较相似。
3.1.1竞争、就业压力“想要获得奖学金或三好学生等荣誉”、“同学间的竞争较激烈”、“毕业找工作很难”分别排第1、4、8位。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竞争加剧,整个社会处于激烈竞争之中。由于连续多年的扩招加大了大学生竞争就业的力度,也是形成大学生诸多压力中最主要的压力源。
3.1.2家庭期望“家人对我的期望较高”排第2位。此条目得分在4以上的被调查者有494人,占70.6%。即70.6%的女大学生觉得承载家长高期望值是形成她们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3.1.3经济压力“每年要交纳的学费和住宿费较多”、“找不到合适的挣钱机会”、“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分别排第3、7、10位。学生上学的费用一般来自家庭,由于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变化,大学所需费用明显提高。特别是对于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来说则影响更大,他们不仅要面对每年上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且她们都是女生,普遍具有爱美心理,要经受更多的物质上的诱惑,再加上部分同学间消费的相互攀比,也会使她们产生很大的压力。
3.1.4学习压力“上课时有的内容听不懂”、“学业任务繁重”、“想好好学但学不进去”分别排第4、6、9位。主要由于医学课程偏重理科,对于女生来说,若想学好,必须付出比男生更多的努力[5]。还有部分学生感到所学专业非所爱,使她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矛盾痛苦之中。
3.2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差异性分析
3.2.1临床医学系女生在“毕业找工作很难”、“所学的专业就业前景不乐观”感受的压力比护理系女生要大。目前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都比较大,其中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系女生就业压力尤其显著。医科院校本科生的就业单位一般是基层一级医院、较偏远地区的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内心期望值和现实有很大差距。要想分配到较大的二甲或三甲医院,必须要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博士毕业。而临床医学的学制是五年,女大学生本科毕业时平均年龄都要比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大1~2岁,再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又比较困难,所以她们在就业与读研之间难以抉择。而护理专业的学生学制是四年,本科毕业基本都能在二甲或三甲医院就业。因此,临床医学系女生比护理系女生就业压力要大。
3.2.2临床医学系女生在“学业任务繁重”、“家人对我的期望较高”上感受的压力比护理系女生要大。临床医学系比护理系学生的学业任务繁重,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家人对我的期望较高”,这可能与社会对临床医学与护理这两个专业的职业认同不一样,一般观点认为临床医学的发展空间要比护理大有关。
3.2.3护理系女生在“不知道将来适合什么工作”上感受的压力比临床医学系女生要大。通过问卷以及与学生的交流表明,护理系的学生尽管在就业上存在的压力不大,但有相当一部分护理学生不热爱护理专业,对专业的认同感不强,毕业后不想从事护理专业,想改行,可又不知适合或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这与我国现阶段本科毕业的护士与大专、中专毕业的护士所干工作一样,她们感到体现不出自我价值有关。这一点提示我们,在对学生的教学与管理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观教育。也希望有关部门尽早制定法律法规,使护士能按层次、按职称上岗。
3.2.4护理系女生在“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上感受的压力比临床医学系女生要大。这与护理系女生贫困学生所占比例较大有关。由于本科护理学生与临床医学女生相比,学制短一年,毕业后较易找工作,在招生时就吸引了较多的贫困学生。我校临床医学系贫困生大约占到30%~40%,而护理系贫困生大约占到50%左右。
3.2.5护理系女生在“自己的外形不够理想”、“缺乏与异性同学交往的方法”方面感受的压力比临床医学系女生要大。这可能与护理学生为女性单一性别群体,在平时学习、集体活动中缺乏异性同学间的互动和交流,而她们正处于“青年期”[6]渴望与异往,因此对自己的外形和与异往的方法关注较多有关。觉得“自己的外形不够理想”还可能与护理系学生在求职应聘时,用人单位比较注重学生的身高,长相有关。
关键词: 卫校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四个方面
现在的卫校学生都是几乎没有任何门槛就直接报读的,他们与过去通过统考进校的中专生有很大差距,多数学生文化底子薄,综合素质比较差。因为学生的就业率及用人单位的满意率将是对学校质量的检验,也关系到学校的声誉,所以出口畅通度还直接影响到入口问题。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业率又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情况,所以怎样把学生保质保量送出校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们不能等到毕业时才着急,要把所有工作提前做好。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过硬的医护技术是卫校学生的生存根本。大多数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能吃苦耐劳,钻研业务,忠实履行岗位职责,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因此我们的职业教育也要朝着这一方向努力。职业教育本来就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我认为,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就业与创业指导。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我国目前有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7.5亿劳动力,相当于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的总和,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的状况将长期存在。一方面,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应帮助他们了解,正视就业难的形势,使学生认清今后毕业时将会面临的就业压力,让学生清楚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另一方面,应让学生清楚自己选择医护专业是明智的,因为在任何时代,任何经济状况下,医护人员都是不可或缺的。结合我国医护比例的现状,告诉学生护理专业就业前景是相当广阔的。引导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从低层次岗位做起,不应梦想通过一次就业就谋取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卫校学生需要善于发挥自己的就业优势。与大学生相比,卫校学生有务实的就业观和动力能力强的优势,而几乎所有医疗单位都需要动手操作能力强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卫校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既适合横向发展,拓宽择业面和转岗的职业群,如护士、按摩师、育婴师、营养师等,又适合纵向发展,能够晋升的职业,如护士分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医师分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按摩师分中级按摩师、高级按摩师。因此,卫校学生面对就业难的形势不要气馁,而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估,消除过高评价自己或对自己缺乏信心的心理。卫校学生在首次就业时,既要争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按自己规划的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又要正视就业难的现实。应珍惜机会,先解决生存问题,再积累经验,选择理想的岗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应本着“先就业,再择业;先求生存,再求发展”的观念,实事求是地对待社会、工作和自己。首次就业时,择业期望值不宜过高,当就业目标与现实需求之间发生矛盾时,不妨先改变一下目标,争取及时就业,然后在新的职业领域里培养兴趣或积极创造条件,寻找机会继续向既定的长远目标努力。
我们还应通过诊断、护理技能实验课、实习,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长观。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积极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充分重视医院实习的教育引导作用,通过实习,学生亲身体验当地经济发展对具有一技之长的卫校学生的需求,实地感受事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深刻认识自己的社会使命,自觉投入医疗卫生事业第一线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长。鼓励某些专业(如高级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到北京、上海、深圳等更需要医疗人才的地方实践、闯荡,掌握更新更先进的医学理念,积累病例经验,为将来回到家乡就业或创业奠定基础。对于某些家庭经济条件好,英语口语流利的护理专业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去国外就业。总之,应鼓励学生把职业作为一生追求的事业,在不断地积累中总结经验,调整、落实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帮助学生掌握求职的基本方法[1]
3.1要求在学生入校时就开始收集就业信息
低年级时,应注重搜集所学专业对应行业及职业群的信息。这有两个作用:一是将其作为确定求职大方向的依据,二是将其作为按职业要求调整自我、提高素质、适应职业的标准,提高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训练的针对性。高年级时,应注重搜集具体用人单位信息。这主要是指医疗卫生单位的发展方向,对聘用人员技术能力的要求、工资待遇、入编、晋升机会等。这也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确定具体医疗单位的依据,二是面试时有利于和招聘者沟通。获得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条[2]: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各大中专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机构、社会实践活动与毕业实习、招聘广告、网上招聘、个人社会关系等。
3.2引导学生掌握面试技巧
面试过程中,应试者在回答所提问题时,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实事求是,正式用语,简洁明了,热情适度,掌握节奏,把握分寸,不指责他人,不与人争执。同一个面试问题并非只有一个答案,而同一个答案并不是在任何面试场合都有效,关键在于应聘者掌握了规律后,对面试的具体情况进行把握,有意识地揣摩面试官提出问题的心理背景,然后投其所好。面试时要掌握谈话的技巧:第一,准备充分,做到有备无患;第二,调整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第三,礼仪周到,显示自己的修养;第四,机智幽默,恰当运用语言艺术;第五,巧妙回答,充分展示自我;第六,借助手势,完整表达自己的意愿。
3.3鼓励学生积极推销自己
在求职中,要鼓励学生消除畏惧心理,积极地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展示自己,尽量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要根据对方需要推销自己。针对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强调自己的优势。比如医院招聘儿科护士,展示自己的护理理论、社交技能就不如介绍自己的儿护技能,对儿童的爱心来得实在。专业特长加上广泛的知识面和兴趣爱好,往往会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第二,要扬长避短地推销自己。了解用人单位看重的是什么,再针对自身进行比较,找到自己的长处,并有意识地向用人单位展现。轻松愉悦地与用人单位沟通,巧妙地展示特长推销自己,是面试成功的首要条件。第三,要多渠道推销自己。推销自己有直接推销和间接推销两种。前者是指由自己向用人单位做自我介绍。例如现场推销、书面推销、网络推销。后者是指借助中介人推荐自己,例如请学校老师、实习带教老师、父母亲友等推荐。
4.鼓励学生为创业做准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指出:“学习和职业的方向指导,应看成是一个连续过程和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帮助每一个人在教育上和职业上作出正确的选择。”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3]。因此,必须对卫校学生进行正确的创业指导教育。
4.1帮助学生分析中职生创业的优势
4.1.1卫校学生接受了与医疗单位有密切联系的职业教育,学习的课程有专业性,优于只接受基础教育的年轻人,又具实践性,强调操作,优于侧重理论学习的大学生。
4.1.2职业教育强调能力本位,卫校学生学习内容针对性强,有一技之长,且熟悉医护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要求,在校期间已经为适应这一行付出许多努力。在此基础上,成功的几率就大得多。
4.1.3学校组织的实验、电教、多媒体课程及实习等活动,为卫校学生更广泛地了解诊所、药店经营创造了条件。
4.1.4卫校学生有务实的创业观念。
4.1.5我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调适心理、训练能力,为创业做好准备。
4.2鼓励学生做创业准备
鉴于以上五点优势,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根据内外条件确定创业时间,既可以毕业后立即创业,又可以“先就业,后创业”,把创业安排为职业生涯规划中后期的某个阶段目标或发展的长远目标。对于涉世未深的卫校学生来说,后一种选择更稳妥。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大好时光,在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三方面做好准备,为职业生涯发展的飞跃打下基础。
4.2.1调试心理,提高能力。帮助学生找到自己与创业者应有的心理素质、创业能力的差距,制订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调适心理、调高能力的计划。要做有心人,有意识地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积累与创业有关的知识,在图书馆、阅览室查阅书刊资料或学习相关知识,在实习中感悟,积极加入学生会,在为同学的服务过程中反思,为缩短自身素质与创业要求的差距不懈努力。
4.2.2学习经营,懂得融资。除了要看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普及读物,还应多到医院、诊所、药店看看,最好利用实习时间,注意、观察管理者对人、财、物的组织和使用。创业者还需考虑资金来源并学会融资。
4.2.3构思项目,编织网络。卫校学生创业一般会选择开诊所、药店、做保健器材营销等,这些都与医护专业知识、技能有密切关系,卫校学生驾轻就熟,创业成功率较高。当然,若要创业成功,往往就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要在这个行业建立人际网络,加强与过去和现在的同学、朋友、师长、亲戚、邻居的沟通。人际关系重在平日的维护,建立人际网络是训练人际交往、合作、适应变化和承受挫折等社会能力的过程。较强的社会能力,不仅是创业者必备的能力,而且是受益终身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乃平等.职业生涯规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