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4 10:42: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对次贷危机的理解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作者:辛乔利 孙兆东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年初,一场在大洋彼岸刮起的始料未及的金融飓风,几乎波及了全球经济的各个角落,远至挪威偏僻的小岛,大到世界顶级的金融巨头,广至全球的金融市场,不断遭受冲击。天知道将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态仍在延续,灾难没有停歇,至今还没有人能准确预知它的最终结局。但有人早就嗅到了其中的奥妙。本书通过对金融故事的生动讲述和专业解读,首次全面系统地回顾了从“次贷危机”到“次债危机”产生和蔓延的过程,探索了危机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成因,让读者在把握次贷、次债、衍生产品等金融脉络的同时,了解到“次贷危机”背后的秘密,感受经济的跌宕起伏,体会金融家的百味情愫……
严格地说,谁都不可能准确地预见未来。但理清了一些基本的脉络,显然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次贷危机的走向。次贷危机的爆发和《次贷危机》一书的及时出版,为中国金融界在金融创新进程中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控制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遇。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
《最权威商务礼仪课》
作者:(美)杰奎琳•惠特摩尔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为了能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界中取得成功,你就需要了解商业的规则。因为,要想在竞争中获胜,你就必须了解规则。礼仪就是一套规则和指导,让你在个人生活和职业道路中的各种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更富有成效、更加便于管理同时更有意义。
这本书是全美销量第一的商务礼仪教材,作者是美国最权威商务礼仪学校校长。本书在美国获得广泛认可和高度美誉,美国各大高校、企业、机构、团体争相订购。棕榈滩礼仪学校以本书为基础教材,配合dvd等视听课程,为摩托罗拉等百余家大公司培训数以千计的员工和高管,为伊利诺伊理工大等10余所美国南部高校训练数以千计的新生和毕业生。
《二十几岁决定女人一生命运》
作者:李亚莉尹娜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二十几岁打理好人生的脉络,三十岁以后才能一帆风顺。
二十几岁,青春经不起你的一再蹉跎;二十几岁,长得漂亮不如活得精彩;二十几岁,形象的好坏决定着你的成功或失败;二十几岁好好工作才能保障幸福;二十几岁,不要等到“攒”下了所有的苦,再来享受幸福;二十几岁,学会理财胜过嫁给亿万富翁;二十几岁,怕就怕“未老先衰”;二十几岁,需要趁着年轻搭建人脉;二十几岁,在爱情面前需要慎重选择终身。
想要在二十几岁前赢得未来?这绝对是一本20几岁女性把握青春幸福的必修读本。
《经营未来:李明博自传》
作者:李明博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从一个清理垃圾卖苦力的工读学生,到敢于迎接挑战的学生会主席,到作为现代建设的最高经营者带领现代集团成长为韩国最优秀的企业,到成为首尔市长,再到当选为韩国总统,创造了“工薪族神话”的李明博在现代韩国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
无论做任何事,李明博都会竭尽全力;在任何危机、挑战面前,李明博都会毅然迎上前去。这种姿态,正是韩国人在几十年时间内实现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在本书中,李明博生动讲述了自己的人生成长过程和奋斗历程,生动诠释了自己的价值观核心-挑战精神,诠释了企业和政府职员所应分别具有的主人意识和经营意识。
4月卓越网经管类图书畅销榜
1、《杜拉拉升职记(新版)》
2、《牛奶可乐经济学》
3、《马云点评创业》
4、《野蛮生长》
5、《货币战争》
6、《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下)》
7、《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
8、《短线点金(之二)--破解股价的运行轨迹》
【关键词】次贷危机 中国经济 房地产 金融创新
2007年7月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受到重创,欧洲、日本以及其他新兴国家等的经济在危机的传导机制下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在这样的世界经济环境下,次贷危机演化的趋势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一、次级贷款风波
1.次级贷款的形成
理解次级债的生成和其证券化的过程,可以找出美国在金融创新、信贷结构、价值评估和业内监管的脉络,对分析其对金融体系和实际经济的潜在影响有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1)次级按揭贷款
美国房屋贷中的次级贷款申请者信用评分较低;由于其债务与收入比超过55%;所申请的贷款金额与房地产价值比率超过85%,且不要求出具收入证明文件。因此这类贷款人的违约率通常会比优质客户和次优客户的违约率要高出很多。
为了吸引更多低收入者购买房产,借入次级贷款,美国的房贷金融机构开发出多种按揭贷款品种。所有这些房贷产品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最初几年还款利率很低,称为“诱惑性利率”,而几年后(诱惑期过后)利率将重新设定,借款者的还款压力会骤然上升。由此可知,其违约率高也是绝非偶然。
(2)金融机构购买次级贷款债权
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给购房者后,并不准备长期大量持有这些贷款,等待其履约,而是在赚取一定费用后尽量将贷款债权转卖出去,以尽快回收现金流,并规避违约风险。而这些贷款债权的买方则是华尔街的大型投行等金融机构。投行购买了住房抵押贷款债权后,也无意长期持有这些资产,而是对其进行证券化处理。
那么,谁是最终购买cdo的投资者呢?购买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种类很多,大多是实力较大的金融机构,其中追求“高收益-高风险”的对冲基金成为其持有并活跃交易的主力,也有稳健型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投资者。地域范围则是以金融业发达的欧美国家为主,遍及全球。
2.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
在次级贷款结构中,表面上看,从贷款到证券化再到销售,其运行机制为单一轨道。但实际上,次级债的一级市场和销售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刺激机制。在二级市场上金融机构之间借助复杂的金融创新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杠杆效应,导致了一级市场上短期内贷款大量增加。由于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资金流向美国,刺激了住宅价格短期显著上升,是整个机制得以启动的直接动因。正如纽联储总裁盖斯纳在回顾危机发生的宏观经济背景时指出,在整体宽松的金融环境下,用于信用风险交易的大量创新工具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而这都建立在其有持续流动性提供机制的前提下。当流动性状况在某一局部发生逆转时,就引发了市场连锁式的崩溃。
二、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美国次贷风波在全球范围内的波及,根本原因是全球金融资本通过各种渠道的渗透,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波及全球。但由于我国资本项下的管制,内地金融体系受到的直接冲击很小,中国一些金融机构因拥有相关金融产品而有所损失,但这些损失有限且都在可消化范围内。通过改革金融体系、加强相关监管措施,目前中国金融企业比亚洲金融风暴时更为健康,较小的损失并不会影响它们的盈利能力和股价。
2.次贷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次贷危机带给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远比我国金融行业在危机中遭受的直接损失严重的多。真正原因并不是次贷风波自身,而是其背后的全球经济。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美国次贷危机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严峻的挑战。
首先,中国是一个出口带动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企业受外部影响的程度很大,欧美国家经济下行风险肯定会影响中国的出口和增长。随着对全球经济悲观的预期,我国的出口领域将受到严重的冲击。
其次,欧美的扩张性救市政策与中国在通胀和宏观调控的压力下的紧缩性货币政策相矛盾。美联储及欧洲各主要经济体为解决流动性紧缩,缓解滞涨压力,连续降息。而中国央行则不得不持续运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进而采取加息等紧缩的货币政策,来回收来自国外的套利套汇的大量资金涌入。
三、次贷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借鉴
1.次贷对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借鉴
美国次贷危机打破了国内房地产市场中“住房按揭贷款是优质资产”的神话。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宏观上看,房地产市场有涨有跌,中国及各地方政府应该着手于通过财政政策稳定房价。政府应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避免过分投机使房价上涨过大,出现资本泡沫,同时又要稳定房价,防止大量投机性资本的撤离,使资产价值被低估。泡沫的破灭不仅会打击持有者的消费信心,将大量贷款陷于违约压力之中,也会拖累经济发展,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使中国重蹈美国次贷危机的复撤。
2.次贷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借鉴
美国次级债危机是美国金融体系下对资本证券化市场和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监控不力的后果,其给中国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在贷款抵押、信用评级、监管体系、风险管理等领域都有借鉴意义,中国金融机构应特别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基本资产的质量;(2)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3)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审慎经营,强化风险意识;(4)应重新对金融评级及中介机构定位并加强管理;(5)防患各环节的道德风险;(6)要防范流动性出现突然枯竭。
3.中国的金融创新之路
自1970年美国第一次发行住房抵押贷款以来,随着投资银行业务的创新、法律监管环境的完善和机构投资群体的成长,资产证券化市场迅速发展并成为美国资本市场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次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危机,并不意味着资产证券化的失败。资产证券化对发起人来说,可以降低资金成本、改善资本结构,从而有利于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财务状况。而对投资者来说,资产证券化则提供了一种投资选择。合理规范的投资可以扩大投资规模,使投资产品多样化,从而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因此,资产证券化本身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风险控制是有着积极作用的。我国金融业虽然尚不成熟,但是可以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和失败教训,促进金融创新和证券化在我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
虽然,中国在这次次贷危机中损失不大,但是次贷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和影响不可忽视。我们应该将此次危机作为前车之鉴,在资本项目陆续开放并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不断完美我国的金融体制,加强经济结构调整,转化中国长期赖以增长的粗放扩张型经济,有效刺激内需,降低对出口贸易的依赖,稳定房地产市场,稳健地发展金融资本市场,中国必将进一步走向世界强国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雷曜.次贷危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176-178.
摘 要 2007年底,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向国外扩散,到2008年9月份以后,危机迅速由美国传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各国。由此,危机全面爆发并波及全球股市进而影响实体经济,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而作为此次危机的核心问题:资产证券化,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本文通过对资产证券化的两种基本功能在金融危机中所起的负面效应的研究,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这一高度发达的金融衍生工具,从而看目前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的问题,并给我们的资产证券化一点启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资产证券化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随后逐渐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此次危机,并非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也非次级债危机,它的全称应当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危机”,仅从字面上就可看到,理解这场危机的关键不仅在于“次贷”,而且在于“证券化”。
它是将缺乏流动性但未来有着稳定净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真实销售、破产隔离、信用增级和有限追索等机制,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资产支持债券的金融行为。上世纪末华尔街最流行的一句名言是“只要有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足见那时资产证券化的普遍及疯狂。它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令华尔街的投资家们如此痴迷于证券化呢。总体说来,是具有以下两个基本作用: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功能以及资产证券化的增大流动。
但资产证券化的这两个基本功能在次贷危机中却起到了负面作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一下这种负面作用:
第一,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功能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
1.风险转移功能促使了系统性风险的积累。所谓系统性风险,就是一个事件在一连串的机构和市场构成的系统中引起一系列损失的可能性。在本次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功能在促使系统性风险的积累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 风险转移功能导致了信用评级机构的违规运作。在次贷危机中,和抵押贷款经纪人相似,信用评级机构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收入,不惜和抵押贷款经纪人以及抵押贷款机构进行勾结,盲目提高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由此导致证券化产品信用等级的虚高,误导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第二,资产证券化的增大流动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
1. 增大流动导致了抵押贷款机构的道德风险。抵押贷款机构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这一功能来增大自己的流动性,但在本次次贷危机中,这一基本功能被过度滥用了。为了使利润水平增加,抵押贷款机构会有更大的动机来发放抵押贷款,这样在运作中就忽视了对初始借款人信用等级和财务状况的调查,放松了对抵押贷款资产的监督,由此导致了运作中的道德风险。
2. 增大流动导致了资产价格的泡沫。抵押贷款机构通过资产证券化的增大流动为其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这样他们就有足够的资金来发放抵押贷款,导致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入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引起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巨大的资产泡沫就形成了。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美国房地产市场确实存在巨大的泡沫,而资产证券化的增大流动是泡沫形成的罪魁祸首。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在金融危机中,我国似乎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其主要是因为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正处于试点阶段,证券化明显不足。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我觉得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资产证券化相关法律法规,强化金融监管。我国目前已出台诸多有关法律法规为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法律支持。但是,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还缺乏相应的风险评估流程以及风险控制制度。所以,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是发展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的重要保障。
(2)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和评级制度对资产证券的发行和交易至关重要。评级体系建设要把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综合起来考虑,复合结构产品要和传统证券的评级加以区分,评级制度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作用也相当重要。
(3)证券化产品结构设计应避免短视,要充分考虑宏观经济背景。只有经过完整的经济周期的检验,产品的风险才能充分被识别和衡量。在证券化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特点。设计过程应充分考虑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外部冲击。要根据当前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提供相关产品。
事实上,仔细分析美国抵押贷款和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市场的问题后就会发现,证券化本身并非“罪魁祸首”,资产证券化只是个工具,是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怎么利用,怎么控制,怎么监管。正如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所说:“真正应当怪罪的不是资产证券化本身,而是将大量不良次级贷资产证券化”。
2007年发生在美国这场金融风暴,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这场灾难使得很多人对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发展产生怀疑和担忧。毋庸置疑,这种高度发达的金融衍生产品背后必然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但中国与美国的国情不同,中国与美国的证券化程度也不同。与美国相比,中国正在证券化试点过程,选取的资产是正常的抵押贷款。不仅如此,中美两国的房地产状况也有明显差异,前者蓬勃向上,而后者正在走下坡路。但当然,中国的确可以汲取美国在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方面的经验教训,但因此“投鼠忌器”“打退堂鼓”则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刘英奎.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时代经贸.2008(6).
[2]姜建清.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
Ps:我们的寒假作业有一项是:对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各国政府对其采取的救助措施,谈谈自己对2008年金融风暴的看法和观点(论文形式,2000字左右)。以下是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议论文论文:
一、我所理解的“金融危机”成因
我认为导致次贷危机的原因是美国政府的目光短浅和过于自信。
1.次贷危机的产生
根据资料,我了解到,所有的一切都起源于“次贷危机”。1999年,互联网开始流行。在布什时代,互联网的热潮逐渐退去了,美国要寻找新的经济活力。于是,他们将目光集中在了房地产上。政府提供60倍的按揭贷款。所以申请贷款的人越来越多。2007年,美国人的按揭贷款已和国内生产总值一样大。而且,后来有很多申请贷款的人无法还款,这种无法还款的比率越来越高,引发了次贷危机。
2.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
次贷危机,是不足以产生金融危机的。2000年,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法律监管不是很完善的CDS信用违约互换,CDS成为了最时髦的金融产品。因为没有很强的法律监管,CDS这个金融产品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发生次贷危机的同时,还发生了一些事情。以前美国证监会规定只有在股票上涨时才可以卖空,现在股票下跌时也可以卖空。这个变化加速了股票的下滑。以上内容加上次贷危机、CDS的膨胀和大企业的降息,引发了金融危机。
3.我的观点和想法
这次金融危机是政策上失误所造成的后果。政府在决定按揭贷款这一政策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一政策的弊端,没有为自己的决策留后路,而是一味地追求经济腾飞。政府、组织似乎是照顾了中低收入的人民,却使企业与公司亏损、破产。经济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从小商铺到企业,从股票到银行……一环连一环,一个环会影响相邻的两个环。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事情发生得太快,连政府都来不及控制,只能花费大把的资金追随在事态后面,试图控制大局。
次贷危机的“危”在于贷款款额过大,就算人民把贷款全部还清,国内生产总值就全部赔进去了,美国的经济将无法自给。何况,人民无法还清贷款。再加上,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不断降息,会导致通货膨胀;钱不值钱,贷款的窟窿不但没有变化,还有可能会缓慢变大,形成了恶性循环。从上述资料看,政府似乎是非常富裕的,但是那些资金都是从各种税中来的,且其中企业、公司所交的税占大多数。很多企业、公司都因为政府的降息,导致收入减少,股票也因为美国证监会的政策改变而一路下跌,越下跌,卖空的人越多,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把企业、公司的本金全部抵消了。而且美国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发达国家,每个国家几乎都和美国有各个方面的关联,美国出了事,世界必定都会受影响;因此美国的金融风暴就刮遍了全球。
二、各国政府如何面对金融危机
“救市”这个词是在“金融危机”后出现的。“救市”的意思就是对金融危机采取救助措施。
平息金融风暴的方法我并不十分了解,但是我认为现在各国政府使用的方法只能缓解暂时发生的状况。要真正平息金融风暴,我认为需要长一些的时间。毕竟金融风暴就是慢慢到来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等待以及在最短的时间内酝酿出最好的解决方法。
1.各国采取的措施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定的救市措施。主要采取措施的是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举几个例子:
德国政府将拿出最多5000亿欧元用于救市,英国政府宣布向皇家苏格兰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和莱斯银行注资370亿英镑,法国将拿出最多3600亿欧元用于金融救助。而美国则已拨出7000亿美元救市,还有4500亿备用。政府只有拨出大量的资金,才能填补贷款和股票下跌形成的经济漏洞。
这些出资救市的国家基本上是发达国家,而我们生活的亚洲似乎没有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这对我们来说算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2.我的观点和想法
如上述观点一样,我认为金融风暴不是能轻易平息的。其实美国政府拨款救市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要维持国家正常运作,还有安定民心,重新给予企业、公司信心的作用。它要告诉人们:“既然这个经济漏洞已经出现了,就要有耐心,有信心。”
我认为除美国外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应该循序渐进,不要浪费太多资金用于环缓解暂时的经济困难,应该想办法让大企业、公司恢复运作能力,因为一个国家的财力大部分是靠这些企业、公司作基础的。
而关于美国的救市措施80年前,美国也曾经有过一次经济大萧条。当时的政府就通过把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分开营业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保证了储蓄用户的利益。再经过时间的磨合,和财富的积累,使美国的经济又飞上了世界的顶端。然而现在,我们又面临了更大的金融危机,所以,我认为美国的企业家、政府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救市计划。我认为美国政府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第二步才去考虑怎样填补经济漏洞,最后再考虑如何使美国经济再度腾飞。
三、金融危机的影响议论文总结和疑问
1.金融危机的影响议论文总结
对于这次金融风暴的成因,我的观点是:这是政策有漏洞导致的全球性灾难。而对于各国救助措施我的观点是:每个国家都应该循序渐进,制定长远的计划,保证人民生活质量,并且尽快让企业恢复生产力,拉动经济的脚步。
2.疑问
[论文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金融业和集体经济,还对人们的理论体系产生冲击,使自由主义政策受到挑战。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由次级贷款业务的扩张和美国房价下跌的现实引起,但从制度上来说,根本原因在于金融衍生品的本质特征和衍生金融市场缺乏监管导致的投机泛滥。无论是当前的救市政策,还是未来的风险防范,政府干预都将是必然选择。
2008年9月集中爆发了被称为“华尔街风暴”的金融危机,其影响之大、范围之广,使得人们将之与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相提并论。
9月7日,曾占据美国房贷市场半壁江山的房利美和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第三大投行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9月21日,美国第一大投行高盛和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加上今年3月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至此,美国前五大投行已“全军覆没”。其它的金融巨头也未能幸免:9月16日,世界最大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告急;9月25日,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接管;9月29日,美联银行被花旗银行收购……金融机构纷纷倒闭不仅意味着“华尔街模式”的覆灭,而且引发了人们对于金融市场的深刻反思。
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10月23日表示,信贷危机“与我所能想象的任何情形相比,涉及面都要大得多”。在回答美国众议院监督委员会主席沃克斯曼(henry waxman)的问题时,美联储前主席表示,他从自己的思路中“发现了一个缺陷”。格林斯潘说:“当时我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假定各机构(具体来讲就是银行和其它企业)的自我利益决定了,它们是保护自己股东利益的最佳方面。”[1]
格林斯潘曾经是神话般的人物,他1987年8月开始担任美联储主席,并且史无前例的四次连任,历经四位总统。他导引下的美国经济经历过两次衰退、一次股市泡沫和一次历史上最长的增长期,在克林顿时代创造出了“零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奇迹。美国媒体曾经毫不掩饰的宣称:“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联储主席就行。”
由于格林斯潘对美国经济政策的影响力,人们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清算”到他头上也不奇怪,那么格林斯潘错在何处?他的错误对今天的危机应当负多大的责任?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投机与扩张--华尔街模式的本质
长久以来,以大摩和高盛为代表的一批从事证券买卖、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同时比从事储蓄和贷款业务的传统银行受到更少监管的独立投行,一直是华尔街的“形象代言人”。 他们以少量资金投入,通过杠杆作用,对各种衍生证券进行炒作,以小博大,极短时间内实现牟取暴利。在这样的模式下,风险也随着一次次交易进行而累计、扩大,最终爆发出来。
金融衍生产品主要的积极作用是“对冲”投资损失,或者说规避风险,但并不是消除风险,只不过把一部分人的风险转移到另一部分人头上。比如商业银行为居民提供住房贷款,就面临着居民违约的风险;为了转移风险,商业银行将这些贷款合同卖给房地美、房利美和投资银行等机构;投资银行当然不能成为最终的风险承担者,它一方面将贷款处理成债务抵押债券cdo(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卖给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金、对冲基金等在内的全球投资者,让债券持有者来分担房贷的风险;另一方面,投行创造出“信用违约保险”cds(credit default swap),让保险公司如aig等为这种次债提供担保。
金融衍生产品的另一个作用是投机和套利,炒家除了会投机升跌,还会投机波幅。在1995年时,衍生金融工具投机得到臭名远播。尼克·李森,巴林银行的一名交易员,造成13亿美元的损失,导致这家有数百年历史的金融机构破产。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无法还贷的风险很高。随着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次贷购房者的还贷负担不断加重,同时美国房价下跌,使次贷购房者难以通过出售或抵押住房来获得融资,这样,越来越多的次贷购房者无力还贷。于是,房贷机构(商业银行)形成了大量的次贷坏账;“两房”、投资银行、全球各类投资者手中的大批次债由于失去偿付来源而大幅贬值,金融危机从此汹涌袭来。
“把钱借给能还钱的人。”是人类第一间银行大门柱上刻的唯一一句话。可是今天这些世界顶尖的银行家们竟集体把钱借给低收入者,投资银行给把贷款做成债券并且给予很高的等级,保险公司甚至为这种债券担保,为什么?
追逐利益固然是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则可以用心理学的一个规律解释:群体在做同一件事情时,个体容易丧失自我。于是人们相信:只要美国地位不变,全世界的人就都想去美国定居,美国的土地有限,那么房子价格总是要上升的,只要住房还在,我的贷款就不会收不回来。
次贷危机之所以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是金融衍生市场的高杠杆性。衍生产品的交易采用保证金制度(margin),即交易所需的最低资金只需满足基础资产价值的某个百分比。以雷曼兄弟为例,从2004年到2007年,雷曼炒作的资产负债表高达3000亿美元,主要是通过购买住宅和商业房地产贷款证券作支撑的后盾。而同一期间,雷曼只增加了60亿美元的股本--相对3000亿,可说微乎其微。所以,雷曼的资产从极高位的24倍资本,增加到了更高位的31倍。反过来,如果投资总价值下降3%,那股东的权益便完全被销除一空。[2]
二、新自由主义--格林斯潘拒绝监管衍生金融市场
既然认识到了衍生金融市场本身的高风险,以及银行家及投资精英可能利用专业知识和影响对其他投资者作出不当引导,那么首先想到遏制危机的重要办法就是加强市场监管。然而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强调减少政府对金融、劳动力市场的干预,从而埋下了危机的祸根。
20世纪90年代,有些人声称,衍生品市场已变得如此庞大,并且难以理解。为了金融系统的整体安全,他们要求联邦政府介入,加强衍生品监管。无论是会见政府官员、出席国会听证会,还是在听众云集的场合发表演讲,格林斯潘一直坚决反对限制衍生品交易。他希望这一问题由华尔街自行解决。[3]格林斯潘一方面信奉市场的力量,相信华尔街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行为是可靠的,因为他们都应该是自己机构利益的最佳代表;另一方面,他认为与个人私利相比,政府的干预会是“邪恶的”。1998年,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因衍生品投资而陷入破产境地,引起一场金融风暴。但在格林斯潘施压下,美国国会仍然宣布冻结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6个月监管权力。
格林斯潘对华尔街的信任并非毫无理由--经济学基本假设之一就是“理性人”: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知道什么是有利的,什么是不利的,并且总是趋利避害。所以华尔街精英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声誉,把握好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然而,他低估了市场扩张的力量,一个人冒险固然不是明智之举,拉上其他人一起“摊薄”风险之后,人们的行为就要大胆得多。正是有投行的分析、金融创新作为支撑,商业银行才一再扩大次贷业务;而投行有了保险公司、商业银行以及其他投资者作为客户,金融创新之举也越来越多。当经济不再增长,资金链断裂,自然是一损俱损。
在反对一切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的政策下,政府放弃了对市场的有效监管,金融市场的高风险性也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高度自由最终导致金融风险爆发,对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三、政策导向的变化--金融危机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仅仅是大量金融机构的倒闭、危及实体经济,还将改变经济政策导向。从格林斯潘“认错”来看,金融危机将促使人们重视金融监管,背离自由导向的市场原则。
自现代经济学产生的三百年间,西方国家一直强调自由市场的力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曾频频指责其他国家比如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市场的优点非常明显,能够促进效率,而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以自我为中心的盲目扩张容易导致危机。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是一例,这次金融危机也是。
理论在现实面前总是虚弱的,尽管美国一再推销“让金融体系自己寻找平衡点”的自由主义金融政策,但是自由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拉美债务危机;美国储蓄和贷款危机;斯堪的纳维亚银行业危机;美国房地产危机;日本房地产泡沫和随后的金融危机;墨西哥龙舌兰危机;亚洲和俄罗斯金融危机;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破产;“网络泡沫”;以及现在的“次贷危机”。金融自由化的好处明显:让很多人变得格外富有,但坏处也是明显的:危机频繁并且代价高昂。
于是在金融危机面前,白宫毫不犹豫的举起了干预大旗:10月14日,美国政府宣布向银行注资2500亿美元,同时为银行新债提供担保;10月21日,美联储表示,将动用多至5400亿美元,用于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购买短期债务,以扶持美国金融体系的一大关键支柱;推行从陷于困境的金融企业买入问题资产的7000亿美元计划;[4]等等。
美国政府这次市场干预的政策力度堪称历史之最,对我们也有重要启示。首先,市场自由是相对的,比信奉自由主义更重要的是把握好国家在经济中的职责,那就是维持经济稳定,尤其注重行业监管的力度,预防危机的发生--多数人相信,如果美国政府重视金融市场的风险,对金融衍生品加以管制,那么次贷危机不会扩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第二,金融危机的关键是如何恢复信用,政府注资私人银行最主要的作用不在于提供资金,而在于给出一个信号:政府将对银行贷款提供担保。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美元本位制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的困扰乃至灾难的风险急剧增加,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传递效应,这已是关系到我国金融战略和中国整体发展战略的问题。尤其是我国正处于金融市场改革的重要时期,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制订政策、如何对待衍生金融市场,都需要更加谨慎的考虑。
参考文献
[1]引自《格林斯潘“认错”》,ft中文网,2008-10-24
[2]引自《希望,华尔街模式的消失》,扬子正如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保险业 影响与对策
一、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警示
第一,由于次级抵押贷款和相关证券产品存在着系统性风险,保险公司出售的相关抵押贷款保险和金融担保保险产品引发了巨额保险赔付。在抵押贷款保险方面,位居美国按揭贷款保险市场份额第一位的按揭保险商MGIC(Investment Corp)2007年第四季度共亏损14.7亿美元。在单一风险方面,世界第四大债券保险商FGIC2007年第三季度净损失6,530万美元;世界最大的债券保险商Ambac公司在2007年第四季度的损失高达32.6亿美元。在信用违约掉期方面,截至2008年6月底,全球“保险巨擎”AIG一年内信贷违约掉期业务累计亏损达250亿美元,其他业务亏损累计达150亿美元。
第二,由于所持有的次级债券产品大幅度贬值,所持有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股票在金融危机中不断下跌,保险公司遭受巨大的投资损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次贷占美国整个房地产贷款的14.1%,大约在1.1万亿到1.2万亿美元,根据高盛的测算,其坏账就高达4000亿美元。到2006年,60%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实施了证券化,总量为6万亿美元,其中次贷为8400亿美元,约占14%。而保险公司持有的相关次级债券产品约占19%。如果考虑到保险公司投资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股票和债券比例占保险公司整个投资组合的权重相当大的因素,加上其他金融机构股价下跌或破产带来的损失,保险业因金融危机遭受的投资损失将更加惨重。
第三,保险业市场形象受损和消费者信心受挫引发的退保潮。次贷危机是美国的国家信用危机,及全球性信用与信心危机。以经营风险为要件、以安全稳健为前提的保险业,受利益驱动承保投机性很强的次级贷款和次级债券等信用风险很大的金融产品,无疑极大地损坏了美国保险业的市场形象和声誉。2008年9月18日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美国国际集团(AIG)危机,触发AIG香港子公司友邦保险(AIA)出现客户退单潮。在此危急存亡之际,美国联邦储备局最终决定向AIG注资八百五十亿美元力挽狂澜,香港友邦客户退单情况逐渐趋缓。2008年9月道琼斯公司宣布,AIG将被卡夫食品公司置换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第四,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引发的经济衰退会殃及保险业的长期发展。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意味着国际上一场大规模的金融调整将不可避免,恰恰印证了国内学界普遍的观点:次贷危机“深不可测,尚未见底”。此次金融危机可能引发美国经济长时期的衰退或停滞,对美国保险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视。一旦金融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造成长时间的衰退或停滞,将直接关联到美国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家庭的收入,从而降低企业和个人的保险购买力,影响保险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
第一,金融危机造成我国保费收入的增幅放缓。2008年10月24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1-9月份全国各地的保费收入情况。第一季度,借着牛市的余波,投连险产品销售异常火爆,导致了第一季度保险收入的大幅上涨,理财型产品成为投资主流。到了第二季度,受国际金融环境恶化的影响,我国股市持续走低,导致了投连险收益节节缩水,甚至出现亏损。投资者继续购买投连险的热情消退,甚至出现了退保现象。第三季度,全国保费收入增速保持下降趋势,投资型产品风光不再,许多公司都纷纷下调了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加之8月保监会开始整顿和控制银保渠道,导致了寿险保费增速的下降。
第二,金融危机造成国内寿险三巨头不同程度的亏损或业绩大幅下滑,太保鉴于市场因素放弃在港融资机会。股市暴跌,保险公司损失惨重。国内最大机构投资者中国人寿(601628)及其竞争对手中国平安(601318)同时公告三季报。根据三季报,中国平安受直接投资比利时富通股权的影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78亿元;而中国人寿在国内资本市场也损失惨重,营业利润直降55.71%。中国太保三季度首次出现投资巨额亏损15亿元。太保鉴于市场持续低迷导致香港和内地新股发行困难而放弃在港融资机会。
第三,受累于A股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低迷,三季度三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证券投资均出现了较大亏损,保险公司面临巨大的投资压力。我国股市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持续低迷,三季度三家上市保险公司证券投资均出现了较大亏损,从而拖累了公司整体业绩。7-9月,只有国寿实现了23.39亿元净利润,但是比上年同期亦下降了70.1%。平安和太保由于计提大额减值准备,导致7-9月业绩亏损78.07亿元和16.36亿元,而上年同期则是盈利36.16亿元和19.26亿元。
第四,AIG风波引发人们对保险公司的长期信任危机,投连险缩水再现退保潮,万能险“无能”。(1)市场信心受挫。AIG、美国大都会人寿、荷兰国际集团(ING)、德国安联集团等国际保险巨头集体受创,许多公司陷入危机不能自拔,同样给国内消费者烙下了“保险公司不保险”的深刻印象。加上国内保险公司自身诚信度不高、偿付能力不足等困扰行业发展的问题没有解决的背景下,无疑沉重打击了公众对保险业的市场信心。虽然保监会一再声称“直至9月底,中国保险业未持有次级债、两房债等问题债券和衍生产品,也未持有QDII产品。”但国寿、平安、太平洋三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依然连续暴跌,直至跌破发行价。(2)投连险巨亏。资本市场在金融海啸影响下跌宕起伏,与股市波动密切相关的投连险账户净值更是“飞流直下”。令保险界闻风色变的投连险退保风潮在天津、山东等地卷土重来,投连险销售被保监部门紧急叫停。生命人寿、海康保险等多家保险商接连遭遇集中投诉、退保等恶性事件,个别保险商的投连险退保率甚至超过了50%。(3)万能险“无能”。利息率降低、保险公司的总体投资收益下降,致使大多数万能险产品的结算利率也在大幅下滑。在央行降息消息公布之前,各家保险公司公布的9月份万能险结算利率就已经全线下降,从上半年巅峰时的6%左右下降至现在的4%-5%,最低的仅维持在2.5%。
三、我国保险业应对金融危机防控风险的对策
第一,区分“借鉴”与“盲目追随”,辩证看待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产品源起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海啸,不仅暴露出美国金融保险业自身存在的缺陷,同时也反映了其他国家追随美国模式、参与次贷利益分配的盲从性和片面性。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模式、实现我国保险业跨越式发展应注意“引进借鉴”与“自主创新”并重,切忌照抄照搬、东施效颦,固然美国模式或发达国家模式有其先进性,但却不是万能的。“重引进借鉴,轻自主创新”无异于“重形似而不重神似”,盲目追随的结果已经在美国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遭受集体重创的事实中再一次得到印证。目前我国保险业学习、借鉴、模仿有余,而自主创新不足,今后保险业的学习借鉴更应在尊重我国国情和市场客观环境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在学习借鉴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应辩证看待美国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进程中诞生的金融衍生产品。脱离特定环境背景盲目照抄照搬,盲目肯定与仰视美国金融自由化如何自由,金融创新如何高级,工程技术如何复杂深奥,金融衍生品如何繁多神秘,进而自愧不如是万万不可取的。
第二,强调保险投资策略的稳健性和安全性,避免盲目的投资多元化和海外扩张,绝不能片面理解保险业国际化。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在金融危机造成金融市场投资环境急剧恶化的背景下,我国保险公司将面临巨大的投资压力。因此更应强调保险投资策略的稳健性和安全性,避免盲目的投资多元化和海外扩张,绝不能片面理解保险业国际化。这次金融危机的蔓延则向人们昭示了国际化的负面效应,处于次贷市场国际化的国家在次贷繁荣时期都赚得盆满钵满,而危机爆发时染指次贷关系的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陷入金融危机的漩涡中。反思我国保险业未来国际化进程,即不能因此次金融危机国际化程度低、所受影响有限而盲目自得,也不能因噎废食,成为放缓我国保险业进军国际市场步伐的理由。更应该全面度量参与全球化的利弊,以安全和稳定为前提,加强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提高危机处理和应对能力。
第三,杜绝监管真空,坚定地推进偿付能力监管改革和完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保险巨擎”AIG在受到金融风险的波及后顷刻之间濒临倒塌,衍生金融产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尽管美国拥有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监管体系,而对衍生金融产品的监管存在真空,使市场的不规范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纠正,风险积累最终引发危机。反观中国的保险监管存在两大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方面是前台监管偏重于市场准入,而疏于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另一方面是后台监管一旦抓不到位,就会使监管资源错配,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金融企业的营运活力。因此,今后我国保险监管既要防止因美国金融监管暴露的问题重蹈市场行为监管的覆辙,又要避免以市场发展要求倒逼监管政策松动的片面倾向。一方面对前台业务监管全面覆盖不留真空,并对前台业务适度放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另一方面对后台监管强化而严厉,要更加坚定地推进偿付能力监管改革和完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第四,培育有效预警系统性风险的信用评级机构。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因未能及早明确提示次贷投资风险而备受质疑。而随着次贷危机转化为更大范围的金融危机,这些评级机构对相关公司资信等级的频繁调整又遭受诟病,对市场震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加快信用评级制度建设刻不容缓。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并且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有效预警系统性风险,切实发挥信用评级的外部监督作用。
第五,保险经营要理性回归,“保障”才是保险的基本功能。在资本市场火爆的情况下,许多保险公司在营销策略上,把保险当基金卖,把投资型险种当寿险卖,再加上市场营销员销售传达环节的误导,以致大多数购买投资型产品的客户是将保险视为投资工具,而且抱有相当高的投资预期。各种非传统寿险产品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寿险的不足,增加了寿险与其他理财工具的竞争力,满足了人们对多功能理财工具的需求。但是,保障功能才是保险的基本功能,投资功能只是其附加功能,如过分注重、宣传寿险的投资功能,必然会忽略保险的真正意义。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不断蔓延,AIG因非保险业务陷入破产边缘,更应深刻认识到:保险经营与消费要回归理性,保障才是保险最基本的功能,这种功能是其他任何金融工具都无法替代的,也是保险行业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当务之急应是保险公司持之以恒地降低趸缴产品和投资理财型险种的比例,提高期缴产品和保障型险种的比例,以降低保险经营风险。
第六,随着全球金融业的发展,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相互融合、渗透,金融混业经营的国际发展趋势愈演愈烈,然而,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保险业应坚持自己的发展步调和特色。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保险业务虽然没有出现问题,但是金融衍生产品带来的灾难却殃及鱼池。国内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本身经营时间较短,对寿险经营的规律认识不足,从业人员也相对缺乏经验,现在还不具备大力扩张领域的条件,而是需要大力推进寿险专业化经营,加强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和能力的提升,现阶段还需专注保险主业经营。
【参考文献】
[1] 李娅、张倩:AIG被接管对我国保险业的警示[J].保险研究,2008(11).
[2] 孙祁祥、郑伟、肖志光:保险业与美国金融危机:角色及反思[J].保险研究,2008(11).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市场金融改革中国崛起
一、次贷危机
(一)次贷定义
美国监管当局认为,次级债的含义就是贷款给那些不够银行发放贷款标准的人,让他们去买房,所以称为“次级”。据美国监管当局调查,这些次级贷款并不是商业银行发放的,而是不受监管的贷款公司发放的,他们是不需要注册的贷款公司。那么,为什么这些小公司能够发放那么多贷款呢?这是次级债危机的关键。这些小的贷款公司发放贷款之后,把卖给有特殊目的的投资机构,或者叫打包公司。
这些打包公司把款打包分成A、B、C、D四档,交给评级公司进行评级。假如有100个次级债客户,其中有很多人不能偿还贷款,但是肯定不会全部都不还。假设有20%的人能偿还,把这20个人选出来打包,这20个人还款概率是99%,按照穆迪和标普的评价标准评为3A;另外还有20%的人还款概率是80%,评为1A;30%的人可能还不上,评为3B;其他的人评为C或者垃圾级,这就是资产证券化。也就是说,打包变成一包资产以后,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再分类卖给不同的人。这样投资者也很放心。例如,社保基金追求安全和高回报,可以选择3A级的债券,风险投资者可以选择3B级,很明显,这是“创新”。[8]对于这些信用无法得到保障的债券,发行者自然希望卖到越远的地方越好。因此,到最后谁是“创新”的受害者?谁是损失的承担者?毋庸置疑,是那些购买者,是欧洲的投资者,也包括我们中国的银行。
(二)次贷的传导机制
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是:住房者/借款人从贷款人这里借到钱,贷款人将贷款转给特殊目的公司(就是SPV),SPV找到承销人把贷款打包并证券化,经过评级公司评级,该证券就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市场上的购买者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等,也有一些个人投资者。
美国次贷确实分散了风险。美国的金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和金融创新都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次贷这样一种创新使得美国不够住房抵押贷款标准的居民买到了房子,同时通过贷款打包、证券化将风险分散到了全世界。谁是这次美国次贷危机最终的埋单者?现在看来,最终的埋单者中包括了欧洲国家的银行,当然美国自身也承担了部分损失。
我们需要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这种创新将风险分散到了全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创新的成功之处。另一方面是负面的影响也扩散到了全世界。美国仅仅1.5万亿美元的次贷就搅动了全球的金融市场,影响范围是非常大的。次贷危机起源于利率的上升,房价由上升转为下降,形势发生了逆转。传导的导火索是评级的下调。信息不对称使次贷衍生产品投资人对评级机构有较高的依赖度。评级机构只能用建立在历史数据之上的计量模型来推算违约概率。一旦房价、利率变化,模型原有的假设条件不复存在,评级机构需要对模型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这次受到次贷危机冲击的首先是美国按揭贷款银行和公司。次贷违约率13.33%,直接贷款损失约1730亿美元。美国按揭贷款市场的投资损失共计2820亿美元,其中投资次贷的损失2040亿美元,损失率10.8%。美国市场次贷规模只有1.5万亿美元,与此相关的证券化产品在市场上还是少数,但是其传染效应和由此造成的流动性的紧张与恐慌心理却蔓延到整个市场。另外一类损失者是购买了次贷衍生产品的各国银行、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等,比如德国的银行就做次贷管道比较多。我们中国的银行在这个市场投资数量比较小,投资策略比较保守,所持产品的信用等级比较高,投资期限也比较长,所承担的次贷损失只占非常小的一个比例。次贷危机的冲击是一个过程。投资者如果持有到期则损失就会小一些。相比之下,如果投资期限比较短,不得不在高折价的情况下卖出,所受损失就比较大。第三类受害者是虽未购买次贷衍生产品,但依靠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融资的银行。比如被媒体报道最多的英国北岩银行。北岩银行存款很少,但是发放了很多住房抵押贷款,它的资金来源就是不断在市场上发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由于次贷问题的冲击,北岩银行即使愿意付出很高的利率也不能将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发行出去,票据的承销商无法兑现承诺,造成北岩银行的现金流断裂,进而引发银行挤兑。
次贷危机正开始渗透到实体经济。渗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主要是房价。房价下跌使得整个形势雪上加霜。房价越跌,次贷借款人的房子就越难以销售出去,还款就出现困难。这时银行就可能把他们的房子拿来强制拍卖,这就导致房价进一步下跌。房价的下跌使得次贷借款人的负资产上升,进一步加深次贷危机。
二、金融创新
(一)金融创新是次贷危机出现的根源
次贷危机的根源在哪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是金融创新的结果。在金融市场上,当一个新产品出现的时候,就可能出现泡沫和危机。新产品在市场上从来没有出现过,面临定价的问题。例如,2000年美国科技泡沫的破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不知道新经济的概念如何定价。有些公司只要说自己是“新经济”的概念,即使没有盈利,也可以上市,股价可以达到100、200甚至上千美元。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后来的投资者发现新经济的概念不值那么多钱时,泡沫就破灭了。美国次贷危机有两个比较新的特点。首先,很多银行或者贷款机构发放了次级房地产贷款,转身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把次级房地产贷款的风险转嫁给次级债的投资者。第二,次级债本身和金融衍生工具、结构性金融产品混在一起,使得次贷危机包机整个金融市场。很多金融衍生工具、结构性金融产品里混合了回报高、风险大的次级债。这些金融衍生工具、结构性金融产品的大发展,使得整个市场对次级债风险的承受能力大大提高。这次危机给我们的一个教训:新的金融产品、新的概念,都隐藏着一些危机。如果因为惧怕危机,不让新产品出台,这些产品就永远不会出现,金融市场的效率也很难提高。所以,在新产品出现的时候,需要有特殊的监管政策。这个监管政策不能限制新产品的存在,而是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衡量新产品的风险在哪里,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二)中国金融市场的现状
A.大局中的中国金融市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的金融体系的建立,中国的金融市场在不断探索中发展。目前,一个初具规模、分工明确的金融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建立了较完善的货币市场中国的货币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自1996年6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同业拆借利率上限,全面放开拆借利率。统一拆借市场的形成,结束了市场分割、多头拆借的局面,规范了各金融机构的拆借行为,提高了银行之间融通资金的效率,推进了利率市场化,并为中央银行加强宏观调控提供了条件。1997年6月,中国建立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允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回购和现券买卖。到2001年底,债券回购累计交易量达6.1万亿元,现券交易累计交易量为1597.6亿元。第二,资本市场在规范中发展1990年10月和1991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经过12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债券和股票为主体的多种证券形式并存,包括证券交易所、市场中介机构和监管机构初步健全的全国性资本市场体系,有关交易规则和监管办法也正在日益完善。第三,保险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中国保险市场快速发展,保险业务品种日益丰富,保险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保费收入较快增长。商业保险已成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市场的发展在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外汇市场的发展1994年4月,中国在上海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将原来分散的外汇交易集中统一起来,为成功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单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汇率体制奠定了重要的市场基础。8年多来,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效率不断提高,成交规模不断扩大。目前,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办了美元、日元、港币、欧元对人民币的交易。到2001年底,已累计成交各币种折合美元4397.7亿美无其中,2001年各币种外汇交易折合750亿美元。
B.次贷危机中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审视
第一,中国的债券市场。这里指的不是国债,而是公司债券市场,次级房地产贷款实际上是公司债。中国的公司债券市场现在怎么样?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可是,成熟国家的公司债市场规模往往是数倍、数十倍大于股票市场。公司债市场是发达国家应该有的最基本的市场,但我们中国没有。我们有国债市场,但没有公司债市场,更不用说债券评级、打包等配套措施了。
第二,金融市场里一个很重要的价格是利率,目前利率自由化情况怎么样呢?虽然贷款利率有一些上浮的空间,但存款利率还是绑得很死。作为世界上第二经济大国,我们连基本的存贷利率都还没有完全自由化。而利率自由化是金融最基本的特征,当然,利率不能够准确地确定,跟债券市场不完善有很大关系,公司债券的价格隐含了利率。利率尚未自由化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很大问题。
第三,汇率问题。从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到今天,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内,人民币汇率升值了12%,这个速度是快还是慢?大陆官员认为这个速度已经算是挺快的了,而在台湾省,从1986年到1988年,三年时间内台币升值了30%,事后学界都在骂台湾当局,认为它的汇率升值太慢。
第四,对于资本进出的管制,国家现在管制非常紧,即使有黑市,还有私下管道,但从国家的态度看,资本的管制还是非常进。港股直通车也没有放开。总的所来,在过去30年,中国已经变成“世界工厂”,变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于此同时,金融方面的表现不是很好,金融发展尚不能配合实体经济。也许再过15年、20年以后,中国的经济总量和美国一样强大,但20年以后,我们的金融是能否会有进步,基本的公司债市场能否建立起来,真正发挥融资作用,都是值得思考和重视的问题。
(三)中国的金融创新与发展
然而对于中国国内的金融发展与创新,我们通常担心新产品的风险无法控制。人们往往会因为对新产品的风险不了解,而限制它的出台,不去进行尝试。最后虽然看上去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比较小,但另一方面的代价也是很大的。这个代价是,投资者和企业的金融需求满足不了,这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是有害的。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次贷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当次贷危机过去以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会重新认识到金融衍生工具、资产证券化工具的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会出台一些新的监管政策来限制坏的一面,发展好的一面,这本身也是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学习的过程。像美国这样成熟的资本市场,也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对于我们中国来说。这个学习的过程会更长。我们不能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而过分强调资产的安全,试图在试点推进过程中把所以风险都置于我们可控制的范围内。事实上,有些东西如果不实践,永远不知道风险有多大。这是次级房地产贷款危机对国内金融市场的一点启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有各式各样的金融创新,每天都有创新,想不出问题,是不现实的。关键是,当出现问题或者即将出现问题的时候,金融监管单位要有能力处理。入股我们打算事先计划好,把所有的风险都能控制住,再去开放金融市场,这是不会有长足有利发展的。
因此,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创新的启示,还需要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要充分的尽职调查,参与放宽的机构、打包的机构、评级的机构是否尽职?评级机构是否进行了认真的评价?对于各类参与创新的机构是否有足够的制约机制?
第二,要充分披露信息。实际上,即使有些贷款人是没有还款能力的,也有人愿意贷款给他们,有的贷款目的是捐赠性的,就是为了救助没有房子住的穷人。即使穷人没有还款能力,还是要贷的,只是需要披露信息,需要有人告诉他,哪些人是这种人。如果贷款人本来是还不起债的,就不能让本来不想捐赠的那些投资者买这些产品。这是信息不对称问题,投资方和发行方的交易是信息不对称的。只有在对信息完全和准确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风险的判断和定价。信息披露不充分,是引起风险的第二大问题。
第三,是监管。在金融市场上,绝不能认为走向市场化就不要监管。认为市场能自己监管,这是空话,就像足球场一定要有裁判一样,监管的能力、监管的到位程度、监管的覆盖面,是金融创新的三个条件。
第四,在创新复杂产品的过程中,徐呀考虑如何是原始的信息不损失、不遗漏。在中国搞金融创新,业务创新要做,这是目标,同时,监管和协调更要做好。还要强调的是,中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中国当前经济增长中,有60%以上是靠进出口拉动,因此说中国是贸易大国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也稳固的确立。然而再看其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全跟不上中国当前经济的发展节奏。在中国,可以这样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可以比作高级小汽车,而金融的发展状况只能用拖拉机来形容,如果让轿车和拖拉机共同工作来实现经济的飞跃,显然拖拉机不仅起不到积极的作用,还会严重影响轿车的先进。因此我们必须敢于去搞金融创新,不去惧怕问题与风险,并且配合以有效的金融监管机制,那么就会很有效的缓解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不对称的矛盾。
三、结束语
可以这样说,应对危机的具体方法可以有成千上万种,但是我认为无论什么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一贯的自主做法最为关键。只有靠自己的思索和努力,才会获取成功,对于个人是这样,对于一个民族更是如此。中国面对次贷危机,面对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只有保持冷静,认清事物,采取有效的改革创新措施,不断改善和完善自身,才能保持有利地位,实现真正的崛起!
参考文献
[1]易纲: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传导与启示
[2]《经济观察报》李利明:从一个新视角审视次贷危机
[3]邹艺湘:中国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崛起吗,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展望中国2008》,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4]姜波克、杨长江编著:《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5][美]本斯太尔、罗伯特;利坦著《金融国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美]维克多尼德霍夫、劳雷尔;肯纳著《华尔街赌局》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关键词:次贷危机;柠檬市场;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9)09-0034-03
一、危机中的“柠檬市场”风险
(一)“柠檬市场”与信息不对称
“柠檬”一词在美国俚语中指“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柠檬”问题由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之一的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教授提出。“柠檬市场”理论主要是分析和解决在信息不对称状态下市场主体的逆向选择问题。
所谓“柠檬市场”是指这样一种现象:买方不知道卖方的产品的真实质量,只愿按该市场产品质量的平均水平出价;产品质量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卖方只得退出市场,使得该市场所有产品的平均质量下降,买方则相应调低其出价;拥有较高质量产品的卖方不断地退出,买方的出价不断地调低,如此循环往复,该市场最终有可能沦为充斥着“柠檬”的“柠檬市场”。这种现象类似于货币流通当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格雷钦定律 (Gresham’s Law)。
上述过程可以概括为:信息不对称――市场逆选择――劣币驱逐良币――市场交易效率降低――价格争夺战――引发道德危机――市场失灵乃至崩溃。“柠檬市场”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性所导致的“柠檬”问题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效率,甚至会引起市场的失灵,这是逆向选择的必然结果。
(二)次贷危机中的产品质量信息缺失现象
起于2007年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时至今日已演变为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有学者曾经非常形象地概括次贷危机:“次贷”的“原产地”是商业银行和次级贷款抵押公司,“贴牌”贩运的是投资银行,“发证”的是证券评级机构穆迪和标准普尔,最终消费者是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和对冲基金,再加上世界各地的投资者,还包括许多散户,都成了金融“伪劣产品”的受害者。
这个超长产品链条可以进一步解释为:信用低的购房申请人在次级市场寻求贷款――美国新世纪金融等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提供全额贷款和优惠贷款条件――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将贷款打包卖给房利美、房地美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者以贷款为抵押品发行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出售给上述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将所有贷款集中后打包为债务抵押债券――金融机构通过与AIG等保险机构签订债务违约互换协议将风险转嫁的同时提供担保――标准普尔、穆迪等评级公司进行评级――最终作为最具投资价值的产品被出售给投资者。
由于链条过长,次级贷款这种风险很高的垃圾产品,在一次次打包、担保、评级过程中,产品信息逐渐模糊,原始的风险信息被隐藏甚至扭曲,作为最尾端的市场终极消费者几乎无从把握产品质量的初始信息,而只能在华尔街国际级业务精英们的游说下成为次级贷款风险最终的也是最脆弱的承接者。
(三)“柠檬”最终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无论是新世纪等次级抵押贷款公司,还是购买房屋贷款的雷曼兄弟投资公司,或是AIG等国际保险巨头,在CDO产品相关业务决策中,孤注一掷的都是一件事情,那就是作为借款人的低信用购房者能够按时还贷。
事实上,在2007年之前,美国房价的不断上升使得次贷违约率不断下降,从2000年的16.41%下降到2006年的1.71%,违约率的下降使得CDO的价格上涨,次贷市场上的挣钱效应使得越来越多的机构买入次贷这种“柠檬”资产。但自2006年底,随着美联储连续上调利率,以及美国房价下滑,“柠檬”的高风险逐渐显现。这种风险的倒推机制可以概括为:房价下跌并利率上调――次贷借款人停止还款导致违约率大幅上升――银行收回借款人房屋――房屋很难拍卖出去或拍卖款资不抵债――银行因次贷产生大量不良资产――储户信心丧失形成挤兑――银行现金支付压力巨大或宣布破产――CDO价格下跌――持有CDO的金融机构产生巨亏或接受政府援助或被收购或宣布破产,同时拥有CDS的保险公司陷入困境濒临破产。
至此,次贷危机通过银行体系、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中介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渠道和价格渠道,扩散到全球各大市场,导致了投资者的恐慌行为和不良心理预期,加速了危机蔓延,使得次贷危机迅速演化为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并由虚拟经济渐次影响至实体经济。
二、应对“柠檬市场”风险的建议
(一)可靠的信息――“柠檬市场”理论给出的标准疗法
“柠檬市场”理论告诉我们,在此次危机中,由于买卖双方对于金融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购买者只看到市场上升阶段的获利可能而忽视了所隐含的高风险,从而引发了购买者非理性的市场选择,在这个市场上,质量不确定性的结果是,低质量产品的卖者获利较多,而高质量的卖者获利较少,最终次贷这种高风险垃圾产品成为市场的宠儿;反过来,市场的逆向选择又助推了银行机构、中介评级机构、保险公司之间的争夺战,进一步引发道德风险,使次贷产品的市场表现与其真实风险及实际价格持续背离。最终在外部风险因素爆发后,泡沫破裂,市场崩溃。
根据“柠檬市场”理论,经济主体有强烈的动力去抵消有关市场效率信息问题的逆向效应,许多市场机制可以被认为是在试图解决不对称信息问题中出现的。阿尔克洛夫主张防止市场失败的方式,是找到某种传递商品真实价值既便宜又可靠的方法。如仅仅与亲戚朋友交易;提供证明合格的服务记录;通过长期的努力建立品牌让消费者认同;通过设立连锁店建立信誉;在交易中提供担保等等。
阿尔克洛夫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证券市场的情况,认为证券市场上同样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和证券发行商关于证券质量的信息经常存在巨大差异。债务人比未来的债权人拥有更多关于债券安全性的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结果是未来投资者愿意报出一个假定证券仅有某种末履行责任平均风险的价格。低质量证券的卖者将获利较多,而高质量的卖者获利较少。阿克洛夫认为,这种市场不完全性的标准疗法就是可靠的信息。
(二)提升金融产品信息透明度――“柠檬市场”理论的现实启迪
如何避免使我们的金融市场成为充斥着劣质产品的“柠檬市场”,如何培育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从而使价值规律、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使市场真正实现优胜劣汰的功能,“柠檬市场”理论给我们的现实启迪,其核心就是建立完善产生、传递、获取可靠信息的制度机制。通过提升金融产品信息透明度,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市场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间的差距,减少交易摩擦成本,使资本在市场上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买卖双方的共同努力,需要依靠机构与行业自律、政府等第三方的共同监督才可达到。
一是加强机构与行业自律,确保金融产品信息的科学性与其实性。“柠檬市场”的最终结果,是出现全行业的亏损和衰退,对市场内产品及其声誉造成恶劣影响,使其成为伪劣品的代名词,使投资者不再信任“柠檬市场”,从而导致整体市场的崩溃。因此,一方面,需要机构及其从业者,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与道德标准,在机构内部完善业绩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风险防范、社会责任等要素的考量比重,从而使机构设计产出的金融产品能够具备科学性、风险前瞻性,避免利益驱动下的短期行为,同时,对金融产品相关信息真实披露、尽职披露,在机构营销和风险提示之间把握好平衡点,加强对营销网点和人员的专业化培训
管理。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起行业自律组织,通过颁布行业行为标准、组织建立专业化平台集散产品信息、实施高质定高价低质定低价的定价策略等方式,营造良好的行业环境,提倡公平竞争和良性循环。
二是强化政府与社会监督,提高金融产品信息的有效性和可获得性。即便存在行业自律组织,即便了解“柠檬市场”的最终结局,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行业中的机构个体很可能还会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各自为战。因此,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完全依靠机构与行业自律是不现实的。这时,政府公权力的有效介入就成为必需。加强政府层面的监管,引导市场建立良性竞争机制,其核心在于公众可以顺畅地获得对于投资决策具备重要性特质的产品信息,即,市场上的金融产品信息对于公众而言,要同时具备有效性和可获得性。其关键在于提供“标准”和“监测”。一方面,在产品的市场准入以及不同层级产品市场的划分上,政府需制订合理的准入与退出标准,实施动态监测,并将有关“标准”与“监测”的有效信息充分披露给公众。另一方面,尽量避免行政资源的交叉和争夺所导致的多头管理和管理盲点,确保监管机构的独立与统一逐步统一监测口径与披露口径。除此之外,政府监督触角所不及之处,需要社会第三方,包括事实投资者、潜在投资者、信息媒体等社会公众的共同监督,共同完善信息披露的重点内容、披露规则和产品准入条件等。
参考文献
[1]郭其友、张晖萍,2001:《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经济学思想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第23卷第11期。
[2]何崴,2003:《中国股票市场的“柠檬”市场悖论及其行为金融学分析》,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9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