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8 14:52: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业机械化措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机产品质量差
农机工业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品种不全,除少数机种外,普遍存在使用性和可靠性较差的问题,与国外产品有很大差距,农民对国产农机产品的评价是“能用、爱坏、常修”。我国农机企业多而散、规模小,大部分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动力和科研开发能力,农机产品处于低水平恶性竞争状态,制约了农机工业的发展。目前,国内使用的牧草种植收获机械、饲草饲料青贮机械、设施农业机械、特色农产品采摘和加工包装机械等新型适用的高性能、多功能、高价值农业机械,基本上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2.地区之间农业机械化水平严重不平衡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体现了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有别于经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这就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平衡性。由于我国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的差异,存在着土地相对稀缺与农村劳动力过剩,且农村人均投入水平较低、存在着地域间的差别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在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生产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下,将体现出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区域,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数量较多,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相对于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慢,农机拥有量少,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3.农机化投入不足
农民实际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实施购机补贴政策的地区,享受补贴的农民只占申请补贴农民的几十分之一。同时,农村机耕道路和标准化农田建设滞后,农机化推广示范专项经费投入不足,许多农机化新技术难以大面积示范推广。
二、解决措施
1.加强农机化标准体系建设
尽快完善农业机械化的检测、鉴定、监控和标准化体系,提高国家对产品标准、作业质量标准的管理水平;强化质量监督体系建设,提高农机化标准实施单位的执行能力,建立有效的技术壁垒。一方面建立农机化标准体系,促进农机产品性能、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维护农机用户的合法权益,保护农机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的质量检测体系,提高农机化标准实施单位的执行能力。农机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特别是随着我国农机产品平均关税水平的进一步下调和国外农机产品的大量进入,如何保护农机工业发展,限制国外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劣质产品冲击性涌入,消除对我国农机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应当依托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机鉴定系统,增加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购置、更新检测仪器、设备,加强实验室建设。
2.建立技术推广体系
近几年来政府都一直在强调农机合作社的重要性,其地位在农业扶植项目中可以充分得到体现。农机合作社很好地连接了农机用户和农业机械市场,使得当地的农业经济和农村整体发展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农机合作社改变了原有的农村农业发展模式,调整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向也提高了农户的收入。农机合作社大幅度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也拓宽了农机业务的服务规模。农机合作社可以说是将农村现有的优质资源加以整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2农机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农村农业发展中的一种新型产物,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以下问题。
2.1农机合作社的有效资源难以优化使用
农机合作社虽然是以农业合作为主,但是也是需要盈利的合作组织,农机合作社主要经济投入是依靠农民入股或者以物投资的方式来建立健全农机合作社。除了投入资金以外农户还可以将自家的农机、农具、土地甚至厂房一类的物资,作为加入农机合作社的凭证。农机合作社中,社员可以从社内得到分红,合作社也采取着民主化的管理形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满足每一位合作社成员的经营意愿。一旦出现意见分歧,农机合作社就难以将有效的资源优化使用[1]。
2.2农机合作社的服务成本与风险不断增大
农机合作社的服务大多是对外服务,有时还会出现跨区域作业的情况。对外作业区域较广,地域较大,会使农用机械过度耗损,增加农机合作社的服务成本,增加前期的投入,后期的收入风险也会相应增大。再加上农机合作社在建立时,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一旦在后期的作业中产生问题,前期的投入就得不到回报,合作社的服务成本与风险都会不断增大[2]。
2.3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
合作社是在农村组建一个可以整合所有农村农机资源的合作平台,其既能提高农机服务水平,又能增加经济效益。不过,农机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与现实存在很大的差距。首先,农机合作社很难融资。农机合作社在跨区域作业时,需要功率大的农业机械,这些农业机械往往价格偏高,单靠当地的农机合作社是无法完全承担的。其次,因为我国农村农田的基本情况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所以农机合作社的作业条件很难改善,扩大农业生产存在一定的难度[3-4]。
3农机合作社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部门在政策法规上要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要不断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法规。在人力、物力、资金及各项建设上都要给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便利。
3.2提高作业水平,优化服务质量
各地的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水平也不尽相同,要因地制宜,根据各省实际情况进项合理的规划和调整。要倡导发展多样化、市场化的合作形式,使其符合当地发展的实际需要,顺应先进大范围内的发展方向。
3.3加快土地流转进程
农村土地现有的流转速度不达标,无法满足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当务之急还是要加快土地的流转进程。如果土地规划的基础不改变,那么合作社的发展道路也会受到阻碍,各级政府应加大劳动力转移的力度,加快土地流转的进度。当土地的规模较小和大机械作业的矛盾得到解决时,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才能有效地拓宽。
3.4提高农机合作社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能力
农机合作社以人为本,农机合作社要想发展离不开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是影响农机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管理人员全面能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加大农机合作社中管理人员的日常培训,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考核,使得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和管理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才能促进农机合作社的整体发展。
1.1违章驾驶、操作现象严重
随着拖拉机等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导致各类严重违法、违章行为大量存在。买车不挂牌、开车不办证的“黑车非驾”现象屡禁不绝;违章载人、客货混装现象相当普遍;不遵守交通法规、违章驾驶、随意行驶,频频导致事故发生。不按照使用要求随意操作、违章使用农业机械,造成大量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
1.2驾驶、操作人员技术能力偏低
由于很多驾驶操作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农业机械的如何使用都是通过使用者之间口口相传,或者自行摸索、“自学成才”,很多驾驶操作人员只会使用,而不懂如何对农业机械进行有效、良好的保养,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的技术、经济和安全性能,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一旦遇到机械故障或紧急情况,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容易酿成安全事故。
1.3农业机械质量参差不齐
近年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农村拥有广泛的消费市场。不容忽视的是,各类农业机械的大量生产,造成生产厂家多、种类多、品牌多,也使得产品质量鱼龙混杂。无论是主机还是配件,经常发现假冒伪劣产品,侵害了广大使用者的经济利益,并经常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2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措施
农机监理部门作为农机车辆、驾驶员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是法律法规赋予的神圣职责,要以对人民群众认真负责的态度抓实、抓好。
2.1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意识
农业机械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一方面由于法律法规没有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很大程度是由于相当一部分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认为农业机械速度慢、可操作性强,不易发生生产事故,而形成安全意识淡薄。因此,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驾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是当务之急。农机监理部门要组织宣传队伍,深入农村、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机生产一线开展宣传教育。要通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月”、“送安全下乡”、建设农机安全村等活动,多层次、多方位地向农民和驾驶操作人员宣传农机法律、法规,宣传违规操作、无证驾驶、无牌上路的危害性,使广大农民群众从思想上受感触、受震动,扩大教育面,让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重视安全生产,切实绷紧安全这根弦。同时,通过营造农机安全生产舆论氛围,形成全社会重视、全民参与的良好环境,以达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目的。
2.2抓好源头治理,根除农机安全生产隐患
农机监理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切实履行好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要组织人员上门服务,逐村、逐户做好农机保有量的排查摸底工作,详细登记造册。帮助无牌、无证车辆办理登记入户手续,督促未参加年度检验车辆参加年检,使“黑车”无“藏身之地”,报废车无法上路。要加强“田检”,对检查发现的违章行为,及早纠正,坚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彻底根除农机安全生产隐患。
2.3加强市场管理,确保农机产品质量
农机监理部门要协调农机管理、农技推广等部门,履行好农机法规赋予农机部门的职责,加强对农机市场管理及农机产品质量检查,使鉴定、培训、修理和推广相互配合,共同提高。同时,要密切与公安、工商、质量监督等部门的配合,加强对农机生产企业、农机市场产品及从业人员加强监管、搞好服务,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坚决打击。农机监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对拖拉机进行初检入户和例行年度检验,对未达到安全标准的拖拉机不予登记入户,不予核发检验合格标志,并责令其限期修复,对严重老化或难以修复的拖拉机要强制报废。
2.4实施技能培训,全面提高驾驶员素质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经济增长 影响 措施
农业的机械化指的是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机械来代替人力的生产过程,进而实现农业经济的有效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农业机械不仅能够加强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土地产出率,还能解放大量的劳动力,在根本上减轻农民的负担,而且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所以说,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着直接的影响,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农业经济的有效发展。本文从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出发,重点研究了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措施。
一、农业机械化水平给农业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
(一)生产效率的提升
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就是利用先进的机械化设备来替代传统的人力和牲畜力,进行播种、施肥以及各种各样的农耕工作,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还实现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另外,通过先进机械化工具的使用,还能提高复种的指数以及土地利用率。机械化设备在喷洒农药、播种以及施肥时,能够准确把握工作时机,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加强劳动生产的效率。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来说,农业机械化是最关键的基础,所以非常适合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从而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和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能够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加强经济效益的提升,还能在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收入。另外,在实现农业机械化之后,还能充分解放农民的双手,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拓宽了农民的就业渠道,而且在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三)规模效益的呈现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上升,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机械作业量,还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机械损耗,促进了农业生产活动和机械化规模效益的完美结合。通过先进的大型农业机械设备的运用,起到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减少农业生产成本的作用。农业的机械化和规模化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先进的机械设备能够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转变,而且在农业规模化的基础上,还能对农业生产的各个要素进行合理配置。所以说,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上升以及规模化的实现,能够切实减少农业的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措施
(一)实现机械化的创新和发展
在我国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的特点主要包括科技含量高、效益高、能耗低等,如果能够对农业机械化设备进行合理的使用,不仅能够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还能加大机械化设备的工作量。所以,要想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一定要加强先进设备和技术的使用,对设备的结构进行改造,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有效增长。另外,我国政府还可以针对农业机械制定相关的政策方案,将先进的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结合在一起,实现机械化的创新,同时还应该实施奖惩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激励,使其与实际的农业生产需求相结合,做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相关工作,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再有,农业机械化的自行研发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工作应该同时进行,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理念和研发手段的基础上,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创新和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上升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还起到了推动性作用,但是,在我国一些农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仍然没有实现全面的机械化。要想利用农业机械化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让农村地区认识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明确农业机械化带来的便捷性,从而提高农村农业生产的效率,实现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另外,政府部门还应该重点关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其提供相应的资金补助和政策支持,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添加机械化的设备,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政府部门还应该按照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实现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三)建立健全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由农业走向市场的一条必经之路,而且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业机械化的作用能够将非常零散的农户经营与农业的服务市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经营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加强农业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增长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农业机械化的提升。要想建立健全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一定要不断探索农业机械化服务的途径,对机械化服务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变的机械化。所以说,健全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对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个地区的农民一定要对其引起重视,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不仅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率、高产出,还能解放大量的劳动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一定要从实现机械化的创新和发展、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建立健全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实现农村经济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赫.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山西农经,2016,06:65
关键词:推广农业机械化;脱贫攻坚;意义;可行性;具体措施
1推广农业机械化对脱贫攻坚意义
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大范围推广,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推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现代社会,各类新兴技术得到快速研发和运用,各行各业的发展因此得到了巨大的助力,百姓的需求标准随之提高。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传统农业的发展多受限制,产量不高、生产效率较低,与群众日益提高的粮食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再者,因为传统生产方式、农民科技素养和市场发展不充分的原因,农机推广也面临一定的阻碍,导致机械化推广速度较慢。因此,推广农业机械化,是解决农业发展瓶颈,带动农村经济进步的重要动力[1]。
2通过推广农业机械化实现脱贫攻坚的可行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全面进步,但城乡差距却在发展中被进一步拉大,城市地区产业结构更为完善,经济投入量更大,而农村地区一直以来经济相对落后,科技化后劲不足,农业经济多受掣肘。但进入21世纪,国家政策得到了明显的调节,农村地区的发展更受重视,扶贫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所在。此外,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力度的加大,也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2]。基于此,通过农业机械的大量普及,实现现代化生产,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指日可待。
3促进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具体措施
3.1加大资金投入
由于农业机械本身科技含量高,需要充足的资金打基础,以此完成机械设备的采购、农民意识的全面普及、合作社的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整体较慢,政府财政收入相对紧张,无法达到农业机械化全面推广的基本需求。因此,政府要适当加大对机械设备采购方面的补贴力度,根据推广量、机械化水平和带来的产量大小等指标,明确相关的补贴政策,尤其注意把政策向贫困群众方面的倾斜[3]。而通过补贴形式,各地政府和百姓的工作积极性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增强其农业机械化意识。此外,在推广的中后期,还要持续跟进资金投入工作,培育更多盈利项目,向自助化趋势发展[4]。
3.2针对性的开展宣传
促进农业的机械化推广,要结合当地经济条件、百姓生活水平和市场结构等基本情况,加强宣传工作,使百姓了解农业机械化,形成科学的机械化生产意识。在推广工作中,当地政府要结合地区实际,安排专职人员调查农业实情,了解群众购买农机等的意愿和阻碍因素,进而采取经济补贴、贷款等应对措施。此外,在宣传过程中,要创新方法,提升活动的趣味性,吸引群众的注意,展示会、现场机械操作演示、组织群众实地参观等是常见的宣传形式。
3.3加强合作社建设
为促进农机推广、服务、指导和盈利等多项内容的同步化发展,提高推广效率,政府应该建立符合群众需要的农业机械化推广合作社。此举能够为推广服务提供便利条件,使群众通过合作社进行生产交流,针对设备采购及使用、设备性能和作物适用性等内容进行自由探讨。而且,以合作社为契机,通过团体性、组织性活动推广农业机械化,举办农村教学、集体购机优惠和机械操作培训等活动,能够进一步提升群众购机的积极性。
3.4建立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服务需要融合现代化的科技,建立信息化多维的网络服务系统,扩大推广面积、加强社会效率。网络信息化服务系统中应该包括国家政策、合作社最新活动、人员交流平台和农业机械化的使用说明等。虽然农村的科技发展速度较慢,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建立信息化服务系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由于信息化服务系统的用户较多,服务范围较广,工作人员需要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和用户使用秩序的维护,利用防火墙、密码设置和进入权限等方式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制定服务范围、建立交流群进行秩序维护和用户调节。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经济增长;生产方式转变
1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
(1)提高生产效率。
农业实现机械化就是以先进的机械化工具,代替以往的畜力以及人力生产,从事播种施肥、抗旱抗涝以及翻土平地等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增长。通过先进的机械化工具,可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机械化设备可以更加科学地把握喷洒农药、施肥以及播种的时机,提高农业生产质量,间接地提高劳动效率。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实现科技化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中推广高科技生产手段和工具,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健康、稳定的增长。
(2)呈现规模效益。
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作业量,进而降低农业生产的机械损耗量,更好地将生产活动和机械化的规模效益充分结合。利用先进的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以及单位。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与农业实现规模化是互相促进的关系,通过先进的机械设备可以加快农业向规模化转型,而在农业规模化的前提下,可以更加合理的配置各种农业生产要素。农业实现机械化以及规模化,可以充分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增长。
(3)解放农村生产力。
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机械化生产,可以充分降低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要,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有效降低农村生产力对土地的依赖性,给农业居民提供工作空间,增加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可以将农村居民从土地中脱离出来,进而从事培育或者养殖等高附加值、高经济利润的行业。同时,农村居民也可以投入到城市建设中,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还可以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还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力量。
2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措施
(1)推动机械化创新发展。
农业机械化具有科技含量高、消耗低、效益高、效率高等特点,合理地应用农业机械设备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增加设备的工作量,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程度,一定要利用先进技术对其进行科学的改造,优化设备结构。我国政府一定要出台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政策方针,将先进技术和农业机械化充分结合,深化科技创新制度,同时还要实行奖励制度,鼓励科技创新人员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需求,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的研发以及应用工作,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要不断坚持农业机械化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同时进行,实现科研机构和农机企业展开共同研发和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和研究手段,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创新取得突破进展,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2)加大机械化投入力度。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经济中起到的作用也日趋明显,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偏远山区的农村还没有实现机械化。因此,想要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经济整体增长,农业部门一定要继续重视农业机械化,并且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我国农村可以全面实现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的土地利用率、劳动力利用率以及生产产出率,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实现整体增长。同时,我国政府要给予农业机械化一定的财政支持,成立专项使用资金,为农民购买农用机械提供资金补贴,提供优惠政策。各地政府还要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地域特色,结合农业机械化程度,制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政策方针,促进当地农业机械化程度实现整体提高,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增长。
(3)提高机械化的社会服务水平。
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农业机械化,可以充分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村劳动力、技术水平以及社会形态等多方面实现转变,因此,想要利用农业机械化,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一定要提高机械化的社会服务水平。在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过程中,会有效降低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相关需求,促使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针对这种情况,政府一定要建立科学的劳动力安置政策,解决由于农业机械化导致的劳动力剩余问题,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当前,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农业机械化,缺乏科学的制度对其进行管理,有关部门一定要引起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进行管理和规范,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社会服务水平。由于当前我国农民的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对农业机械化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对机械的使用不能完全掌握,针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强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对机械的使用能力和重视程度,提高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实现农业机械化更好为社会服务,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3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技已经成为了社会的重要生产力,在我国全力解决三农问题的背景下,农业实现机械化的程度,对农业经济增长起到的作用越加关键。农业机械化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为农村经济的繁荣提供条件。通过分析和研究,文章提出通过农业机械化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措施:推进机械化科学技术的创新、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机械化的社会服务水平,促进我国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地增长。
参考文献
[1]宋山梅,于海龙.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2008,(11):10-11.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发展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230-01
【前言】农业机械化在实质上,可以看作是普及农业与非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的过程,起到了科技兴农的作用。众所周知,农民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体,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一方面能够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劳动效率;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于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提高劳动效率减少一部分从事劳作的农民,使得他们也有一定的其他经济收入。由此可知,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无论是对于农户个人还是对于整个社会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作用。
1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就目前来看,中国农业机械化呈现一种上升发展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重要成就。首先,我国农机的固定资产值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目前已经达到3000亿元之多。农机设备总量的增加是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的物质保障,同时也可以拓宽农机作业领域。其次,农机服务市场的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拓宽,在服务类别上由粮食作物拓宽到了经济作物领域,此外,还包含着畜牧业与养殖业等方面的服务市场。第三,劳动者的量与质发生了变化。农业劳动者从业比例占全社会从业者的比重,已经降到50%,在数量上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并且,在中国农民中有一大部分已是使用先进农业机械进行生产的新型农民,尤其是在一些东部地区更是如此。
2 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中国农业机械化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总体水平不高
尽管我国近些年来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发展,但目前来看仍处于基本实现的初级阶段,不可否认的我国仍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并且,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数量上占大多数,在一定层面上看,也能够反映出农业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情况仍存在没有根本性质的改变。
2.2 发展不平衡
首先,在环节阶段发展上的不平衡。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业机械化主要在耕种环节表现了较高的水平,但收获环节与耕种环节相比就显得不具有那么高的水平。其次,种类的不平衡。总体来说,机械化水平的发展主要侧重在粮食作物方面,经济作物水平则没有显现出较高的水平。第三,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毫无疑问,在东部与大城市郊区等较发达地区机械化水平较高,而西部与一部分欠发达地区机械化水平较低,此外在粮食主产区机械化也呈现较高水平。
2.3 农业机械工业制造业水平与科研水平的不足
农业机械的制造对于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我国也有着较多的农机制造企业数目。但总体来说,我国整个农机制造业存在着高端产品不足,低端产品过剩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除此之外,农机科研院所与科研人员作为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的软实力,在目前的科技创新能力上也寻找着一些不足。科研院所与人才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从业技术人员在科技创新能力上不足,导致一些较为核心的技术与高端的产品在研发上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3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对策与措施
3.1 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够积极有效的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上加快步伐,进一步优化科技开发资源配置,同时需要发挥好农机科研院所的作用,农业机械的科技创新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有重要意义。
3.2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服务产业化
农机服务产业化能够通过市场合理的配置资源,降低了农业生产中的一部分成本;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机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对于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服务产业化,可以通过拓宽农机服务领域等措施来实现。
3.3 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扶持
政府可以依据市场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完善的关于农业机械化政策的法律法规。对于一些农业机械的购置上需要能够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在一部分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对农业机械的购置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政府需要能够加大财政的补贴与扶持力度。
3.4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差距,需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政府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关于技术的交流合作,积极的借鉴国外经验。对于我国一部分有能力的农业机械企业,可以鼓励它们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如在境外投资办厂,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够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又能够增加我国农业机械产品在国外市场的份额,提升国际竞争力。
总而言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时间里,中国有能力成为世界农机化发展的亮点与新星。而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不仅需要科研院所与科研人员的努力创新,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促进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宝文.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展望――在第七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五届亚洲农机峰会上的讲话(摘要)[J]. 农业机械,2007,22:32-34.
[2]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论坛部分发言摘要[J]. 农机科技推广,2008,10:4-11.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可持续发展 信息化
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21世纪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路。要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重视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
1 当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我国农业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率很低,粮食产量的提高没有消除我国的粮食危机,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2)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带来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等诸多农业环境问题。(3)淡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紧缺,加上农业淡水利用率低,就更加影响了我国的农业发展。(4)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我国农产品加工利用率不及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农产品的安全也存在着较大漏洞,尤其在我国的广大农村。解决这诸多问题靠得是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而农业机械化就是其中的重要法宝之一。
2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农业机械化是合理、充分利用农业淡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由于长期使用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等不科学灌溉方法,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5%左右,每年灌溉浪费的水相当于全国总用水量的40%。所以,开发节水灌溉技术,保护水资源永续利用,对于水资源十分匮乏的我国来说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我国目前推广的节水技术主要有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u形渠道防渗技术、喷灌和微灌技术等。节水机械化技术(喷灌、微灌)与传统地面沟渠灌溉相比,已显示出节水、扩大耕地、增加产量的优越性。诚然,节水机械投资较大,如按移动式、轻小型喷灌机组以及滴灌投资较大,但是,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上认识,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多道投资,积极推进先进节水机械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是合理、充分利用耕地资源的重要手段。由于人口增加、工业交通发展、耕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原因致使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现有耕地中一半以上是中低产田。保护耕地资源,除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抑制耕地过量占用外,应用农业机械拓展新的可耕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也是有效措施之一。开垦荒地、改造中低产耕地和草场、开发滩涂、治理荒沙盐碱无一不需要农业机械。工厂化农业可以人工控制动植物生长的小环境,还可以向立体空间发展以节约有限的耕地,这是近年来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而工厂化农业必须有配套的机械装备。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态环境的防护必要技术之一。在我国,当前主要是不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及地膜的大量使用和焚烧秸秆造成污加剧的问题。农业环境污染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农业机械就是解决遏制农业环境污染的重要方法。(1)发展机械深施肥技术。实施机械深施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增加他们的收入,而且对农业生态环境也有好处,所以,在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深施肥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发展机械精密喷洒农药技术。发展机械精密喷施农药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投入,还会减轻农药残留对人体的伤害,机械精密喷施农药技术对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后应致力于开展对低毒高效农药、精密喷洒技术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以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3)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地表水径流量和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养分,抑制杂草滋长。秸秆还田一般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或带有切碎装置的收获机械直接还田。(4)机械回收地膜技术。有关研究机构正在开发以纸浆或淀粉为原料的可自然降解地膜和地膜清理回收机械。
农业机械化对抵御自然灾害起到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每年都会有很多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在这些自然灾害中,农业机械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国积极发展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农业灌溉机械,农业运输机械等在其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可以说农业机械在抵御农业自然灾害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是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安全问题的重要工程措施。(1)农业机械对农产品产出贡献越来越大。大批禽畜饲养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大中城市郊区养鸡、养猪、养牛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使肉、蛋产量大幅度提高。(2)农业机械对农产品加工和安全问题起到关键性作用。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安全检测,在这里,农产品加工机械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