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业污染现状

工业污染现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29 11:10: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业污染现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工业污染现状

第1篇

1 污染源分析

由于公司成立时间长、经历多次合并重组等历史原因,该企业环保基础工作相对薄弱,为了全面了解该企业污染现状,工作期间,针对该企业的环保现状调研工作制定了详细的调研计划,对企业高压生产单元有代表性的门站、调压站,低压生产单元的调压站(箱)及企业下属各主要办公地点及等生产单元和办公区域进行了系统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企业污染排放现状总结如下。

生产性污染排放主要包括噪声、固体废弃物和废气。噪声源主要来源于高压生产单元的门站及各中高压调压站,根据GB 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城镇燃气压力分级见表1。根据调研结果,门站、中高压调压站的地理位置分布可按以下特点分类:(1)站点无人值守、运行高噪声但是周围无敏感点。(2)运行产生的噪声高且周边靠近敏感点。(3)在建但是尚未投入运行并处于敏感点附近。生产性固体废弃物主要是高压生产过程中过滤工序定期更换滤芯产生的废弃滤芯,废弃滤芯由滤芯供应厂家回收处理。废气主要是超压装置排放的放散天然气、加臭装置逸散的加臭剂。

生活污染源排放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废水主要是各办公区产生的生活废水,设置食堂的办公区还产生一定量含油废水,由化粪池、隔油池等设施预处理后外排,废水排入市政管道或所在小区的污水管道。废气主要是采暖制冷系统的锅炉、直燃机等附属系统设施产生的天然气燃烧废气。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各办公区域产生的办公生活垃圾,置于市政配套的垃圾桶等设施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2 污染排放特点分析

2.1 生产性污染排放特点

2.1.1 重点污染源筛选

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门站过滤工艺产生的废弃滤芯,输入气源需要做净化处理,起净化作用的滤芯需要定期更换才能保证过滤效果,废弃滤芯由滤芯供应厂家回收处理。

生产性废气主要是放散天然气、逸散的加臭剂,放散装置主要是为系统检修等情况下放空管内残留天然气、保障安全作业的措施,属于偶发现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较小。根据GB 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城镇燃气应具有可以察觉的臭味,城镇燃气加臭剂和燃气混合在一起后应具有特殊的臭味;加臭剂不应对人体、管道或与其接触的材料有害;加臭剂的燃烧产物不应对人体呼吸有害,并不应腐蚀或伤害与此燃烧产物经常接触的材料。天然气本身无色无味,易燃易爆,在输送或使用过程中,一旦泄漏很难被发现,加入燃气中的加臭剂起到燃气泄漏时的示警作用。因此,加臭剂储存输送机添加过程中虽有少量逸散,但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城镇燃气生产与供应企业生产过程中,低压运行单元的噪音非常低,调研过程中发现,在调压站(箱)界外1 m基本听不到设备运行产生的噪音,而高压生产单元尤其是中高压调压站(箱)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非常刺耳,对外界产生比较明显的噪声污染。

综合调研结果分析,城镇燃气生产与供应企业生产性污染排放以高压生产单元调压设施产生的噪声污染为特征污染物。噪声污染防治主要是以防止噪声对噪声源周边的噪声敏感点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根据调研过程中掌握的各类强噪声源地理位置分布等特?c,对于第一类源点,由于无人值守且周边没有噪声敏感点,可以考虑暂不处理,对于第三类源点,建设过程中已经采取了降噪措施。因此,第二类强噪声源点应作为该项目噪声污染防治的重点关注对象。

2.1.2 重点污染源排污现状

该项目审核范围内,中高压调压站(箱)总共有100多处,门站8处,其中已经做过降噪处理的调压站(箱)6处,根据中高压调压站(箱)地理位置特点,结合一线生产人员对周边噪声敏感点影响对象的反应,该项目最终确定有代表性的中高压调压站21处、门站1处开展运行噪声检测工作。为了反应降噪改造的降噪效果,选择的中高压调压站中包含了1处经过降噪改造的调压站。根据调压站运行特点,噪声检测工作选择正常工况及特殊工况(供暖季)两个代表性运行时段开展噪声检测,同时,由于调压站昼夜均运行,因此,每种运行工况下均进行了昼间和夜间噪声监测。

经过大量的检测工作,最终获得有效检测数据为22处共328份数据样本,根据检测结果,燃气生产与供应企业噪声排放主要有以下特点。

(1)正常工况下,大部分调压站(箱)运行噪声能够满足厂界噪声排放限值要求,但是也存在噪声排放超标现象。

(2)夜间随着用气量降低,厂界噪声排放值普遍比白天厂界噪声有所下降,平均降低5 dB(A)左右,最高下降15 dB(A),但是也存在个别测点夜间的厂界噪声排放值与白天持平甚至略高的现象,分析原因,可能是白天测试时间不在居民做饭洗浴等用气高峰时段,因此出现夜间噪声排放值与比白天厂界噪声持平的现象。

(3)进入采暖季,用气负荷增加,厂界噪声排放也随之增加,根据数据样本分析,平均增幅2.5 dB(A)左右,最高增幅可达13 dB(A),尤其周边用气对象为居民小区的调压站,由于进入冬季之后,供暖设施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增加明显,导致噪声排放增加明显。

(4)门站运行产生的噪声并不高,白天厂界噪声在55 dB(A)以下,夜间运行的厂界噪声不超过50 dB(A),如果门站周边没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厂界噪声基本可以满足要求。

2.2 生活污染源排放特?c

生活污染源排放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

生活废水主要是各办公区产生的生活废水,其中,大部分办公区分布在一些住宅小区内,生活污水排入小区污水管道,随小区污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没有独立的污水排放系统。具备独立排污口的办公区,设置了化粪池、隔油池等设施预处理后外排。生活污水具有排放量较小、污染因子为COD、BOD等常规污染物,并且均纳入市政污水管网,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较小。

生活污染源产生的废气主要是采暖制冷系统的锅炉、直燃机等附属设施产生的天然气燃烧废气。为加强对锅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北京市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要求的北京市地方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1/139-2015),提高了对锅炉烟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重点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要求。根据北京市地方标准新的要求,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为80 mg/L、二氧化硫排放限值为10 mg/L,该企业锅炉设施目前没有采取低氮排放措施,排放现状无法满足新的排放要求。

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各办公区域产生的办公生活垃圾,置于市政配套的垃圾桶等设施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可以得到妥善处置,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较小。

综上分析,生活污染源关注重点是锅炉等设施排放的燃烧废气。

3 重点环保措施及其减排效果

通过对该企业污染源现状及其排放特点的调研分析,此轮清洁生产按照以下原则优先安排此轮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实施的减排措施:优先安排对周边的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大的污染源,优先安排改造后环境效益明显的改造项目,优先安排实施地方排放标准排放限值要求达标排放的减排措施。

3.1 强噪声源降噪措施及处理效果

根据此次检测结果,向企业领导汇报之后,提出降噪改造计划,得到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项目组与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组讨论,最终确定周边有居民小区等需要保护的噪声敏感点,非采暖季噪声就存在超标现象等噪声污染突出的调压站列入改造计划。此轮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分步实施对5处高压调压站进行降噪改造。

城市燃气行业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调压站内的燃气管线、调压计量等设备,燃气在管道内高速输送,产生较高的流体动力学噪声,以调压火车为主的调压段产生机械振动噪声和流体动力学噪声[1]。

结合已经实施的降噪改造措施经验,调压设施降噪的有效措施主要是采取多层裹覆降噪系统[2],根据噪声检测结果,经过降噪处理的调压站可以使调压间内的噪音值降低20~30 dB。降噪改造后,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对周边声环境功能区要求,把厂界噪声对周边的影响降低到国家标准运行范围内。同时,经过降噪改造,使调压间工作环境噪声低于85 dB,满足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4部分:噪声》工作环境噪声接触限值要求,保护工人职业健康。

3.2 锅炉烟气低氮改造及氮氧化物减排效果

通过对该企业锅炉设施调研及排放烟气成分检测,经过项目组与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组讨论,最终确定此轮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首先对4个面积较大的办公地点的锅炉、直燃机进行低氮改造。

目前现行有效的低氮改造措施包括设备整机更换、燃烧机更换低氮燃烧机、低氮燃烧器+脱销装置等改造方法,结合4处地点的设备使用年限、设备运行现状、经济投入等因素综合比选,最终分别采取超低氮燃烧器+SCR低氮脱硝设备联合处理,设备整机更新两种方式对各处设备分别进行低氮改造。对排放烟气进行烟气成分检测结果显示:采取超低氮燃烧器和SCR低氮脱硝设备联合处理后,排放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可以达到30 mg/m3以下,能够达到地方标准远期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设备整机更新改造措施,排放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可以达到80 mg/m3以下,也能够满足地方标准现行排放限值要求。

同时,低氮改造方案实施后,锅炉效率明显提高,同期对比,可以实现20%左右的天然气节约。提高设备能效、减少天然气消耗,可以从源头降低废气产生量,从而减少NOx、SO2等污染物的排放,达到了清洁生产从源头控制、减少污染排放的理念。

第2篇

关键词:宁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a)-0043-0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es in ningxia rapidly, Coal power metallurgy chemical industry and accelerate the key projects, General industrial solid wast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s increasingly highlighted。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Have done a lot of work on solid waste management,Have also made some achievements。Based on general industri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and disposal facilities status in ningxia were analyzed,Some worth thinking about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management and disposal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of ningxia;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是相对危险废物而言的,该文所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已经丧失原有利用价值,并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废弃物质。主要包括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冶炼废渣、化工废渣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是我国现行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的依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是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的建设、运行、监督管理的规范标准。

1 现状

1.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情况

近年来,宁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编制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细则》;部分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或建成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开发建设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平台,落实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企业的主体责任、申报登记、全程监管等制度。

1.2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宁夏2014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 693.89万t,利用量2 927.58万t,综合利用率79.25%(见表1)。

2014年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已经超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目标“‘十二五’末,全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5% ”,但仍存在较多问题。

2 存在问题

(1)各地区产出量、利用率不均衡。受资源条件的限制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宁夏各地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综合利用情况明显不均衡。例如,石嘴山市的粉煤灰产生量大,综合利用率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粉煤灰产生量大,但利用率高;中卫市冶炼废渣特别是金属镁还原渣产生量大,利用率低。

(2)综合利用形势严峻,缺乏全面系统规划。宁夏的支柱产业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煤电、煤焦化、煤化工、冶金等,均产生大量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国内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途径仅有水泥、商品混泥土、新型墙材,其他行业的利用量小并且技术有限。综合利用产品又容易受到市场、季节、社会接受程度等的影响,造成宁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压力大,综合利用形式十分严峻。现有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原料关联度弱,缺乏统一规划协调,不利于资源循环利用。

(3)资源综合利用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国家虽然出台了部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和鼓励政策,但资源化利用技术复杂,社会效益明显而经济效益不大。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不足以调动处置利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积极性。另外,处置利用优惠政策是针对部分产品进行税收优惠,产品数量少,条件严格,真正获得的优惠支持有限,而且缺乏持续性。

(4)贮存处置设施设计有待完善。宁夏部分工业园区建成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大多贮存处置场项目科研或环评设计是综合性的,分区建设,分区贮存不同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但这种设计给后续的管理和综合利用造成一定隐患。有的建设运营者由于各种原因先建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的某一区(例如粉煤灰贮存区),其他各区没有建成的情况下,会把各种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混合堆存,环保部门发现后给予一定的处罚,但混合堆存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无法分开,不利于以后的资源化综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隐患;另外,贮存处置场周边未设计建设绿化带,以至于运输车辆无论从哪个方向都可以通行。

(5)历史遗留问题有待解决。宁夏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起步晚,80年代末90年代初投入运行的个别企业,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尚有堆存,有待进一步消化。

3 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修订《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建立健全地方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把宁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贮存、处置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法制化,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确立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明确政府各部门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职能。建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机制,为实现从污染的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的根本性转变提供法律保障。修订《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设计成单一性的,各种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均规划建设各自的贮存处置场,由不同的企业建设运营。运行前在每个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周围(留一面用于运输车辆通行)建设一定宽度的防护林带,以防运输车辆随意通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混合堆存。

(2)建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信息共享平台。在现有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平台基础上,增加资源化综合利用信息共享模块。建立政府、职能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信息共享平台,解决资源化利用不均衡、企业原料关联度不强的问题。对于历史遗留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由政府出资,规范化贮存或资源化综合利用。

(3)建立健全资源化综合利用激励机制。运用经济政策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减轻企业在资源化综合利用中的成本,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条件。从减免税、增加财政资金扶持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工作,扶持资源节约型、环境改善型企业的健康发展,严格执行国家对资源化综合利用做出的各项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形成循环经济激励机制。对利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给予补贴、财政贴息等政策,以调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4)建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基金。为有效利用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营造循环经济氛围,建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基金。由地方财政、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企业共同出资,存入专户,专款专用,用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的建设、管理及维护,以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补偿、奖励等费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还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从顶层设计上对管理措施进行细化;完善贮存、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信息共享平台;并由政府牵头,健全资源化综合利用激励机制,运用经济政策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减轻企业在资源化综合利用中的成本。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修订)[Z].

第3篇

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是通过研究区域的自然及经济社会特征,建立能够满足生态需求和社会需求,保证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在工业污染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建立具有特色的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首先,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通过经济增长与工业三废的EKC曲线拟合,发现经济增长与工业三废并没有到达EKC曲线的顶点,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随着经济的增长,工业三废排放量的压力还会继续加大,环境污染依然会继续恶化。其次,的工业企业多为能耗型企业,企业管理水平不完善,技术含量不高,不仅污染了环境,还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建立工业污染的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定性及定量评价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而且通过对现状的介绍及未来的预测,能够了解该区域发展成效及未来的趋势,进而为政府制定宏观指导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加强对工业企业污染的监控力度,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同步转变。再次,工业为经济腾飞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工业污染,因此,建立特色的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有利于工业企业了解当前工业污染的状况,进而加强工业企业保护环境减少工业污染的社会责任意识,理解并支持国家及当地政府的环保政策,在生产的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工业污染的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的理论设计

工业污染的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本文根据能源、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遵循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代表性、完备性、可操作性、适用性原则,利用联合国建立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从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状态、生态环境响应三个方面构建工业污染的生态环境指标体系。指标由目标层、系统层、子系统层以及指标层构成。本文根据工业污染下生态环境预警评价的需要以及资料搜集的可行性,选取如下31个指标(表1)作为指标层的评价指标。文中除CO2排放经济规模效应数据外,其他数据均来源于《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挖掘版)。CO2排放经济规模效应根据LMDI计算方法计算得出。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第4篇

关键词:德阳市;大气污染物;排放;分析

前言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介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而大气污染物则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而排入大气的并对人类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德阳市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地处东经103°45′~105°15′北纬30°31′~31°42′之间。全市形状为西北~东南向菱 形延伸,长约162,宽62,幅员面积59542。近年来,随着大力发展工业,而德阳又是一个重工业城市,许多大型重工业企业由于产量的急剧增加排放入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总量呈上升趋势,德阳市正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

一、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

1、主要污染物

德阳市大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但以SO2、NOX、PM10这三种污染物含量最多,影响范围也最广。其中NOX: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等气体污染物以固体或液体微粒形式存在于空气介质中的分散体,自分子大小到大于l0微米粒径的各种微粒,有飘尘、降尘等。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各类燃料的燃烧,其次是工艺过程和运转过程中的排放。

2、主要污染源

影响德阳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污染源比较多,大体上可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流动污染源三大类。生活污染源主要包括居民生活炉灶、取暖锅炉等,其排放方式属无组织排放,源强分布和人口分布基本一致。工业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锅炉、窑炉及工艺生产运转中的排放源,重点工业源主要分布中国第二重型机械厂,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等几大厂区,对德阳市的大气污染有很大的影响。流动污染源包括机动车辆、火车等排放源。据统计,德阳市现有各种机动车35万辆,加上每天过境车6-7万辆每天排出大量尾气,致使城区空气中氮氧化物指标的平均浓度比十年增加了60%。[1]

3、监测数据

2012年度,德阳市环境监测站对德阳市市区进行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空气污染指数平均值为72,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全年符合三级以上标准的天数占全年的98.1%,空气质量状况良好。2012年度降水未检测到酸雨。

2011-2012年德阳市监测站对市区大气监测结果如下:

表1 德阳市2011年大气环境质量统计表

4、数据分析及结果

通过以上的统计数据可大致得出几项主要大气污染指标近两年来的变化情况:

①二氧化硫

②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与2011年相比略有下降,但仍高于平均排放量;市区年平均值为0.093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

二、污染原因分析

根据德阳市2013年度各种行业污染物排放量排序,进行重点行业分析。废气重点源按行业划分情况(见下表):

从上表可知,废气排放总量按行业排序依次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值得一提的是,在德阳这样一个重工业城市中,中国第二重型机械厂,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等大型支柱产业对德阳市大气环境污染所做出的“贡献”却不是最大的,反倒是一些零散的民营化工企业对德阳市的大气污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4]

三、大气污染治理对策

针对德阳市的大气污染排放现状结合本地的工厂企业的排放特点,根据相关标准就德阳市本地工厂、公司制定出具体治理对策。

1、对污染极其严重的企业,加大治污力度和采取关停措施

对于污染极其严重且公司效益差如:什邡华利水泥柿子坪分厂由于其粉尘污染量大大超过了国家排放标准,并且其地理位置位于市区,不利于城市发展,故对其实行关闭;德阳水泥厂,企业的废气(粉尘、烟尘)污染相当严重,由于设备陈旧,生产效率低下,建议德阳市环境保护局督促其在限期内完成治理任务,实现达标排放。否则应对该厂实行停厂关闭的处理。

2、对污染达标或有望达标的企业,进行定期监控及设备改造

为巩固和提高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成果,德阳市环境保护局应以污染负荷占全市工业污染65%的企业为重点,对已经达标或有望达标的企业如:广汉市川汉冶金炉料有限公司、四川省什邡华利水泥有限公司、四川省什邡市蓥涪水泥厂、什邡桂湖水泥有限公司、孝泉水泥厂、四川省绵竹桂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德阳旌湖水泥厂、德阳铸钢厂、龙蟒磷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二分厂等进行定期监控,并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源排放的各种主要污染物要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对其中企业的设备改造也应按其自身污染情况和污染物种类进行。

对于钢铁企业如:德阳铸钢厂,应增加除尘设施。

结束语:德阳市粗放型化工企业众多,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且治理投入高、难度大。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在规划上建立一批布局合理,建设规范的工业生产园区,实行工业分行业进入生产园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应该分为无污染工业发展区、轻污染工业发展区、重污染工业发展区,防止工业用地与生活、文化办公用地交叉混杂,防止无污染、轻污染工业区与重污染工业区交叉混杂。同时,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严格控制磷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生产规模,逐步削减现有生产规模,加快发展资源和能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量低的产业,达到增产不增污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划财务司.环境统计概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9.

[2]德阳市环境保护局规划财务室.德阳市2000年至2011年环境统计年报及分析报告,2001~2011.

第5篇

Key Words

关键词:环境规制;区域创新;面板数据;实证研究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2.02.012

引言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2010年,中国GDP接近40万亿元,可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总量大国。但是,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都开始反思这些经济成就背后的环境成本。在过去的30多年,我们的经济方式是资源掠夺式的粗放型经济,在取得经济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如果将这些成本计入我国经济发展中,我们取得的成绩将大打折扣。近年来,我国为了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始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并且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中央和各地都出台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制度,约束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且加大了对污染进行处理的投资,以维持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有效的环境政策能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有效减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环境规制的两种截然相反观点

通常观点认为,环境规制一方面会增加企业在污染治理上的成本,另一方面会使得企业为减少污染而加大相关方面的技术改进的投资,因此环境规制不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而波特假说的观点却与此截然相反,波特认为环境规制虽然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也会激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将带来“创新补偿”,这种创新补偿将大于环境规制带来的成本,反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两种论点究竟哪一种正确,关键就在于环境规制是否真的能够激励创新的产生,国内外学者为此进行了很多相关研究。

(一)国外倾向实证分析的研究

支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如Jaffe和Palner(1997)全面考察了企业的整体研发活动情况,运用美国企业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早期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论显示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的整体研发支出有显著的正效应,但专利数量与环境规制政策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联系,因此,环境规制政策所引致的企业研发活动并不具有明显的效率;[1]Bhanagar和Cohen(1999)考察了从1983年至1992年间美国制造行业在面对环境规制的约束下从事环保型研发活动的情况,实证结果表明环境监测活动的增加并未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促进作用。同时,支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为“波特假说”作出了佐证。[2]如:Lanjouw和Mody(1996)运用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环境规制的加强可促进技术创新;[3]Carmen·E和Robert Innes(2006)用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定量表示环境规制政策的强度,利用美国1989年至2002年127个制造行业的数据检验了企业污染排放量和环保型技术专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污染物排放量和环保型技术专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认为美国环境规制政策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4]Lanoie等人(2007)对欧盟约4200家工厂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表明,环境规制不仅可以促进某些种类的环境创新,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引发降低成本的创新。[5]

(二)国内侧重面板数据的研究

国内学者开展此项研究相对较晚,一部分学者认为环境规制是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条件,如熊鹏(2005)通过评价波特假说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之争,认为实现波特假说应考虑实际执行情况,即强调适当标准的制定与严格的执行两方面。实际执行情况不佳就无法激发出企业主动创新的诱因,适当的环保标准和严格的执行会激发企业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6]赵红(2008)利用产业和工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对研发支出与发明有显著正效应,并且还具有滞后效应,这表明环境规制在中长期的技术创新中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还有学者着重研究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7]黄德春和刘志彪(2006)在Robert模型中引入技术系数,模型表明环境规制在给一些企业带来额外费用的同时,也会激发一些创新,可以部分或全部地抵消这些费用造成的成本增加,这暗合了“波特假说”——环境规制能使受规制的企业受益,并通过海尔集团的技术创新案例印证了这一点。[8]谢垩(2008)运用统计数据,检验、分析了环境规制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工业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污染物排放减少使技术进步下降,污染治理投资增加不显著地推进技术进步;污染物排放减少使技术效率提高,增加污染治理投资只是程度很弱地减少技术效率。[9]李强和聂锐(2009)通过1999-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核心创新指标有显著的正效应,环境强度每提高1,发明专利数量与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就分别增加0.17和0.07。[10]

由此可见,对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目前并未形成一致的结论。基于此,本文以中国30省区为研究单位,利用2002-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环境规制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其结论对于区域创新机制的形成富有启示。

二、我国创新水平和环境规制的研究现状

在本部分,我们对我国的创新水平和环境规制现状进行分析,来探究目前我国的创新水平和环境规制强度的变迁。

(一)我国创新水平的现状

对2002-2009年之间的我国的总体创新水平做一个线性折图,如图1所示。可知,我国的创新在2002-2009年的区间内,一直呈现为增加的趋势,而且从2005年开始增加趋势出现了明显的上升。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我国创新分布的格局,我们还按2009年的创新数量进行了省区排名,如表1所示。2009年我国创新能力最强的省区是江苏省,三项专利申请批准数达到了87286个,与第10名湖北的创新数量相差接近8倍。而且排在前三的省区与排在其后的省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前三名省区之间的创新数量差距还在10000之间,而第三的浙江和第四名的上海差距有45032个。表1呈现出的另一个特点是,沿海省区的创新水平较高,创新力排在前6的省区都是沿海省区,排在7到10位的省区是中西部省区。由此可见,我国的创新不仅在东中西区域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在各区域内部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我国环境规制的现状

我国每年都在环境治理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图2呈现了我国在治理污染上的资金投入的变化趋势。由图2可以看出,2002-2007年间我国的工业污染投资费用一直是逐年增加的,2008年与2007年的水平几乎是持平的,而2009年的投入出现了大幅度的减少。同样,我们也按2009年的工业污染投资进行了省区排名,结果如表2所示。

2009年我国工业污染投资最高的省区是山东省,列在二、三名的是山西省和湖北省。对比表1和表2,虽然工业污染投资完成投资的前十名和中国创新力前十名的省区有6个共同的省区,但表面上看,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联系。

三、我国创新水平和环境规制的实证分析

为了探究环境规制与创新水平之间究竟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我们利用2002-2009年间的我国30个省区(由于数据部分年份缺失,对的数据进行了剔除)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来进行实证研究。这里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投入和产出的过程,其投入品通常包括资本、人力和其他的一些因素,而产出品就是创新。由于本文要考察的是环境规制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资本和人力的基础上,在解释变量中加入环境规制因素。对于一个创新过程,如果采用函数形式来表达,那么函数形式应当如下:

上式中,Y表示产出,也就是创新;L表示创新过程的劳动力投入;K表示创新过程的资本投入;A表示环境规制因素。

因此,我们的回归模型也可以转化表示为:

其中Y表示创新产出,我们使用各省市三项专利批准的个数来衡量。i表示第i个省,t表示第t年。表示第i省第t年的人力投入,在本文中将采用中国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来衡量,单位是人年;表示第i省第t年的科研研发资本投入,我们选用中国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对其进行衡量;表示对创新具有影响的环境规制因素,我们使用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来度量环境规制的严格程度。

我们使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回归,采用了截面固定效应模型,而且处理界面数据时使用了界面加权处理,结果如表3。在表3中,使用截面加权处理回归的回归拟合度达到了0.9,相比于未使用的截面加权处理回归要高,且使用截面加权处理后的Durbin-Watson值也较大,因此使用截面加权处理的回归更好。

从表3可以看出,变量A表示环境规制,它的系数显著地大于0,说明环境规制有利于创新的产生,这与许多经验研究相符。A的系数的估计值为0.0047,说明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提高1元,用区域创新来衡量的产出提高0.0047%。K表示资金投入,它的系数显著地大于0,表示科研研发资金投入对区域创新产出产生正的影响,这与现实相吻合。L表示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力投入,显著地大于0,这个结果也很容易接受。另外,我们可以看到环境规制对于区域创新的影响要弱于人力和资金投入,可能的原因是人力和资金投入是直接对区域创新的产出产生影响,而且我们必须看到环境规制对于产出的影响是显著的,也是不可忽视的提高区域创新产出的途径之一。

四、我国创新水平和环境规制的政策建议

从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针对工业污染防治的环境规制对创新产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利用30个省区8年的专利批准的个数、创新人力及资本投资、工业污染治理等数据估计了环境规制对于创新产品产生的影响,主要检验了经济性规制对于创新的影响,得到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提高1万元,用创新来衡量的产出提高0.5%以及直接的创新资本和人力投入都会显著地增加创新产出的结果。本文的实证研究支持和补充说明了波特假设的观点:环境规制会激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带来“创新补偿”。针对本文的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如下的政策建议:

(一)逐步加强环境规制

通过加强环境规制,促进企业的创新,获取创新补偿。环境规制的标准制定要合理适度,过低的标准不能起到促进企业创新的目的,反而会带来企业的低效率和过重的环境污染,而过高的标准又会过分加重企业的负担,降低生产效率,使得企业难以生存。就我国现状而言,环境规制标准明显偏低,因此有必要提高环境规制标准。规制标准一次性提高过快会令企业难以适应,影响到我国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可以采取逐步加强,循序渐进的方式,既能保证企业的生产也能刺激企业的创新,而且还可以通过市场的反应,来判断规制强度的合理性。

(二)优化环境规制工具

根据国外现实经验,适当的环境规制工具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创新和生产的改善。因此,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进一步加强研究,为市场提供更多更有效的环境规制工具。比如税收减免制度,对于企业在污染治理上取得一定成绩的企业,可以采取适当减免税收的政策来促进企业在技术上的创新,但对于企业创新成果的鉴定要公开透明;征收污染税,根据企业排污量将惩罚模式转换为交纳污染税的形式,这样可以令企业自主衡量排污量和污染税对企业效益的影响,也可以允许污染份额进入市场进行交易,让市场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当然,还有其他的规制工具,就要依靠专业人士来进行开发了。

(三)促进环保行业发展

环保行业的发展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专业人才,二是环保企业。在目前市场没有动力的背景下,国家应当加大对环保行业科技行业的投入,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环保科技人才,在我国的科技创新队伍中注入环保因素,让我国的创新更加呈现环境友好化。例如和上面的措施一起施行,能让企业更加重视环保人才的重要性;等到市场成熟时,环保人才的培养就可以依靠市场驱动了。而对于环保公司,特别是专业从事环保科技创新的企业,政府应当采取扶持政策,促进这类企业的发展,在资金贷款和税收减免方面提供支持。比如扩大对环保公司贷款的金额或者降低贷款的门槛,也可在税收方面给予减免。

(四)实行差异化环境管制

污染不可避免地伴随工业生产而产生,而不同的行业由于自身的行业特征,污染产生的具体情况又有所不同。如果采取单一的环境管制,所有行业都是同一口径,这样是不合理的。因此应当对不同行业宜采用不同的具体环境规制。比如一些在生产中必然产生污染的行业,并不是技术的改进就能减少污染,这类企业适合采用低污染税起征点和高税率。较大的税收压力能够减少这类企业的数量,促进行业采用大公司的模式,通过规模效应来应对高环境成本,这样能够有效地控制污染源,便于集中处理。而对于一些通过科技可以明显改善污染状况的行业,应当采取高税率和税收补贴双管齐下的方式,从而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Jafe A B, Palmer K.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innovation:A panel data study[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7,79(4):610-619.

[2]Brunnerier S B, Cohen M A. Deterinants of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3(2):278-293.

[3]Lanjouw J O, Mody A. Innov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Diffusion of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ve Technology[J]. Research Policy,1996 (4):549-571.

[4]Carmen E, Robert Innes.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An Empirical Test of Bi-Directional Effects[C].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 Association, 2005.

[5]Paul Lanoie, Jérémy Laurent-Lucchetti, Nick Johnstone, Stefan Ambec. Environmental Policy,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New Insights on the Porter Hypothesis[J]. CIRANO Working Papers, 2007(19).

[6]熊鹏.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评波特假说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之争[J].当代经济管理,2005(5):80-84.

[7]赵红.环境规制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3):35-40.

[8]黄德春,刘志彪.环境规制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波特假设的企业竞争优势构建[J].中国工业经济,2006(3):100-106.

第6篇

关键词:湟源县;地表水环境;现状;污染来源

湟源县位于我国黄土高原最西端日月山下,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最西边的一个县,由于其处于湟水流域上游地带,致使流域表面受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工业污染、交通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为当地地表水环境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大防治力度,制定完善的防治措施才能得以解决,本文也会对当地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污染来源进行详细的阐述,为当地政府解决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治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1 湟源县的主要水系情况及污染情况

湟水河是黄河上游的一条较大支流,是湟源县的主要过境河流,县境内河长41.5公里,流域面积1509平方公里,湟水河湟源境内一级支流有药水河、申中河、拉拉河等7条,二级支流有白水河、寺滩河等6条,分布范围较广,流域面积较宽。随着近年来湟源县工业及农业的大力发展,地表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尤其是湟水河流域的污染,其具体污染调查情况(调查范围为河道两岸100米之内)。

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所示,可见湟源县所有河流的源头段的水质较好,都属于地表水Ⅱ类水质,但出境段的水质都属于地表水Ⅲ类水质,并呈现逐步恶化的趋势,相关部门必须采取对应的污染防治措施,才能保证地表水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体以上。

2 湟源县地表水环境污染来源

2.1 湟源县地表水污染源比重表

2.2 生活污染源主要来自村庄、农家院(餐饮)、学校等污染源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经济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的加剧,导致生活污染源对水体影响越来越严重,生活污染源占44%,主要来自河道两岸村庄、农业院餐饮等污染因素,村民综合素质有限,在河道内随意倾倒垃圾、直排生活污水、河道内清洗衣物、拖布;河道两岸季节性农家院越来越多,生活污水、垃圾、人畜粪便直接或间接进入河流。

2.3 工业污染源主要来自水泥厂、铁合金厂、污水处理厂、水电站、制砖厂、煤炭销售场、预制板厂、汽车修理厂、采沙场、陈醋厂等污染

自改革开放以来,县城内各企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由于其分布不均匀,致使中小型企业分布在乡镇河道两岸,规模以上企业都集中在工业园区,规上企业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全部进入城市管网,最终由县城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工业污染源占40%污染来源主要集中水电站、制砖厂、煤炭销售场、预制板厂、汽车修理厂、采沙场、洗沙厂等中小微企业,生活、生产污水,生活、生产垃圾等对地表水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尤其湟水河湟源段沿岸分布11家水电站,严重影响水体淤泥的自然沉降、水体生物正常活动、水体的自净能力。

2.4 农业污染源主要来自蔬菜集中种植地、苗圃、畜禽养殖场等污染源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肉类的消费需求也是越来越多,加剧了农村养殖业的发展。目前湟源县养殖户每年不断的增长。为了节约成本,取得更大的利益,养殖户会把一些废弃物直接排放到河水中,使其形成富营养化的河流,加剧地表水环境的污染。蔬菜种植地、苗圃等数量不断增长,农户对农药和化肥不科学的使用对水体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2.5 交通污染源主要来自国省道、青藏铁路、乡村硬化路等污染源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交通越来越便利,车辆越来越多,交通运输越来越复杂。主要影响有路基开挖、施工,水土流失,所有道路车辆行驶中洒落的煤、生活垃圾、柴油、机油等垃圾最终经过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污染地表水环境。

结束语

上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湟源县潜在的水污染问题的重视度,因为其环境污染因素较多,有隐蔽性、随意性、广泛性等诸多污染特点,严重制约了地表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和自净能力。如果不及早对其进行处理和解决,还会加剧地表水水质的退化,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带来一定的威胁。因此地方部门要积极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制定完整的防治规划,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力争将这一严重局面彻底的打压下去,为改善地表水环境作出应尽的贡献和力量。

参考文献

第7篇

1.1农药化肥等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经过对我县一些农村的实地考察,发现很多地方还在使用比较落后的农业种植技术,用普通的喷施机器去灭虫,而且农药都不是生物农药,这些落后的喷施农药灭虫方法不但效果差,而且在很多程度上污染环境,农药不但污染大气,而且通过降雨还会污染水资源,流失到土壤中的农药,还会造成土壤的板结,同时随着农药的不断使用,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大大减小了农药的灭虫功能,但还会杀死很多有益生物,农药残留在庄稼上,被人食用,对人体也会产生极大的伤害。化肥不可能被庄稼全部吸收,这就导致化肥流失,过量的使用化肥会导致水质的富营养化,还会使土壤受到破坏,导致土壤酸性增强,破坏土壤的原有特质结构。

1.2对农药化肥等所带来的污染的防控措施农药化肥等中的化学物质对土壤的危害性极大,为了使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减小到最低,在使用中一定按照科学的方法使用,建议在农村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化肥,这样既减小了对土地的损害,又生产了“绿色食品”,做到环保,健康。

2.妥善处理农村废弃物,做好污水排放问题

农村废弃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家禽牲畜类的粪便等,这些垃圾是病菌传染的主要载体,对人的健康存在威胁,对家禽和牲畜的瘟疫传播有潜在的危险性。在农村地区,废弃物已成为污染的主要来源,环保方面对于农村废弃物处理问题已经提上日程,从现实情况看来,发展沼气工程与无公害农业实现整体化,采用循环再生,实现协调发展是解决农村废弃物污染的主要途径。建议将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与我县农村城镇化发展总体规划相结合,制定政策,加大对农村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是的农村废弃物污染及早得到解决。家禽牲畜类粪便也是一种宝贵的饲料和肥料资源。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通过加工处理成优质饲料或有机复合肥料,开发利用畜禽粪便不仅能变废为宝,不仅可以解决农村粪便类污染问题,还可以减少生产成本,解决农村用能问题,极大地改善污染状况,切断病菌的传染,具有很好的社会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促进我国农村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治理好农村周边乡镇企业的各种污染问题,减少对农村环境的破坏

3.1乡镇企业的主要污染现状及原因我县是山区农业县,我县一直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不懈努力。而县内的一些中小型企业的污染问题一直未得以彻底解决。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趋势的发展,乡镇企业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在污染方面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比如企业水污染,粉尘污染,噪声污染等等。我县乡镇工业行业大都存在人才匮乏,技术水平低和设备简陋等方面的问题。我县乡镇地区企业多数是小规模企业,设备购进的大都是廉价设备,这本身就对环境污染存在潜在的隐患。我县缺少对乡镇地区企业污染及其特点的追踪,加之乡镇工业污染防治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我县的乡镇企业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目前我县绝大部分乡镇没有建立专门的环保机构和队伍,环境一级检测部门不到位,存在环境问题无人问,环境事故无人管的现状。

3.2对与乡镇企业污染情况的处理措施针对我国在法律法规制定中有关农村环境保护针对性不强的现状,加速对乡镇工业污染防治的环境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健全适应乡镇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乡镇工业污染防治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我县应该促进有关政府部门加强这方面工作,为基层职能部门提供法律和政策依据,加强乡镇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和基础体系建设。无论是在乡镇政府,还是在乡镇企业,都要把乡镇环境污染防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实行领导责任制,建立综合环境防治体系,在乡镇政府,或者村级部门,成立专门的环保小组,对环境污染防治重视起来,使农村环境极大得到改善,使我们的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让我们的家园越来月美丽,身体越来越健康。对与小规模的乡镇企业来说,要加大引进高科技人才,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在政府的帮持下,购进新的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减小因设备和技术的问题对环境带来的污染。

4.小结

第8篇

关键词:工业模式 绿色工业 生态城市

1 秦皇岛市工业污染现状

秦皇岛是位于河北省境内的一座风景秀美的旅游城市。作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碧海金沙一直是河北秦皇岛令人艳羡的一张名片。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港城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日益加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秦皇岛市环境统计综合报表上了解到,仅2011年一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就有870.15万吨之多,其中尾矿497.55万吨,炉渣127.16万吨,粉煤灰140.07万吨,冶炼废渣53.53万吨,其他废物51.12万吨,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6182吨;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56302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44737吨,生活二氧化硫排放11565吨;烟尘排放总量18420吨,其中工业烟尘排放11365吨,生活烟尘排放7055吨。这一组清晰的数字,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港城现在的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冲突非常明显,现有的工业模式必须得到有效地改进,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因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对大气环境、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威胁。

2 秦皇岛的主要工业污染源

2.1 建材行业 建材行业是秦皇岛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市中型建材企业数和产值居全省地市首位。其中重点企业有:耀华玻璃集团、浅野水泥、海燕安全玻璃有限公司等。还有一些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效益不佳的小型建材企业。这些建材类企业,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落后等一系列原因,在工业生产的过程当中,会随之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空气污染物,对于秦皇岛的生态环境产生诸多危害。

2.2 机电工业 秦皇岛市机电工业的代表企业是海湾公司、旭硝子公司,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小型的机电企业。由于这些机电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布局分散,在原材料的使用与产品制造上会面临很多技术上的制约,加上管理模式的落后,很难顾虑到生产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2.3 化学工业 以中阿化肥为代表的化工行业,是目前投产的国内规模最大的高浓度复合肥企业和亚洲最大复合肥生产基地之一。该行业从原材料到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都会产生大量污染物,极易对土地、水、空气等生态资源造成较严重的破坏。

2.4 食品饮料工业 以骊骅淀粉、金海粮油、正大、鹏泰面粉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企业,在工业生产与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会由于集中程度差、管理模式落后、技术支持不够等因素,忽视很多对于生态环境不利的生产环节和细节,并且普遍存在着“只注重效益,不重视环保”的落后的经营观念。这种落后的工业生产模式,必然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面对秦皇岛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的现状,改变工业发展的旧有模式,发展绿色工业,建设生态城市,是秦皇岛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3 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绿色工业的内涵

所谓“绿色工业”,指的是实现清洁生产、生产绿色产品的工业,即在生产满足人的需要的产品时,能够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自觉保护环境和实现生态平衡。因为一切工业污染都是因为工业生产过程中对资源利用不当或利用不足所导致,所以发展绿色工业的本质就是减少物料消耗,同时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具体地说,发展绿色工业就是要在保持工业化水平不断增长的同时,有效地做到减污增效。这就要求工业企业在不断谋求经济增长、效益提高的同时,不断将绿色管理的理念融合到企业的管理中去,通过引进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与生产运作系统,对原料到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净化,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多赢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近年来,联合国会议上频繁地提出:人类要生存,就得保护大自然,保护好绿色生态环境,提倡低碳、高效、节能、环保、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中国21世纪议程》中也明确指出:实现工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运用科学技术特别是以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模式,使传统生产技术和装备实现现代化。通过有重点地发展高技术,推动清洁生产的发展,提高产品质量,节能减排,使工业产业尽快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因此,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绿色工业,促进秦皇岛市尽快实现生态城市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4 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绿色工业的实践措施

那么如何才能在秦皇岛市真正落实“发展绿色工业,建设生态城市”的科学构想呢?

首先,要明确目标,集中治理工业企业污染源。对于工业企业污染源的治理,要注重“防治结合”,政府部门不仅要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管理力度,还要建成比较完善的陆海统筹的污染综合防治体系,形成完善的环境保护、监管运行机制,以确保陆域污染源得到控制,近岸海域环境明显好转,重点区域的海洋生态系统基本恢复,环境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只有通过系统有效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才能让秦皇岛的海更清、天更蓝,将秦皇岛建设成为中外游客眼中的“最美海岸线”。其次,要加大投资,综合规范工业企业生产线。在强力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的同时,还应全面拓展企业综合整治工作的领域。政府部门要准确系统地把握全市各主要污染源行业企业现状。对于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含量高、经济和环境效益好,经过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洗礼的企业,一方面要通过税收优惠、贷款倾斜等政策给予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外引内联的方式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扩大企业规模。对于那些中小型的工业企业,应采取关、停、并、转的方法,促进产业内适度集中、大企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寻求行业内甚至是跨行业的重组、并购,以实现优势互补。更重要的是,要加大投资,不断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模式,同时利用清洁生产技术的实施应用,打造绿色的企业品牌,提升整体工业产业的生命力。而对于那些超标排放企业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应全部关停,严禁复产,确保在规范行业结构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第三,要加强监督,确保绿色工业持续性。为了确保港城工业企业绿色整治的治理效果,保障发展绿色工业、建设生态城市的顺利进行,政府部门应该创新环境管理工作机制和手段,推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机制,建立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监理制度,还可以向秦皇岛市各县区各企业派驻驻厂监督员,同时派出调查组、暗访组监督企业生产。对于较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钢铁企业、污水处理厂、电力企业脱硫设施,要进行定期的现场监察,以做到及时排除环境污染的隐患。此外,在主要城市区、河道沿岸地区、近岸海域及沿岸地区,应加强垃圾污染物清理,成立专业化保洁队伍,建立保洁长效机制。为了保证整治效果,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法治监督,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不仅仅便于对工业企业进行规范管理,还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提供了制度保障。第四,发展绿色工业,离不开工业企业自身理念的转变与提升。这就要求工业企业,要果断参与到发展绿色工业的大潮中去,以政府的多项支持政策为助力,加快企业生产方式转型,稳步扩大企业规模,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模式,规范生产,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形象与市场竞争力,以不断提高整个行业的发展规模与水平,为秦皇岛的生态城市建设贡献力量。第五,发展绿色工业,建设生态城市,要突出公众参与保护的作用。广大人民对政府和企业的监督,必将为保护秦皇岛市的生态环境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同时,应该加大城市的绿化范围和深度,这样才能将环境保护真正做到位。

在秦皇岛市政府的大力指导与企业的积极配合下,在广大港城人民的积极参与下,秦皇岛市一定能够尽快实现发展绿色工业、建设生态城市的科学构想,继续以渤海明珠的魅力吸引世人的目光!

参考文献:

[1]《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第16卷第6期.2003年12月.

[2]吕永龙.我国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备,2007,(3):38-40.

[3]颜金松,曲格平.近十年生态工程在中国的进展、资源、生态与环境.中国科协2007年学术会年会,2007: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