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9 17:30: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健康干预策略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图分类号: G 807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6-0505-06 文献标志码: A
Research of the Intervention System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n the Physical Health of Adlescents:Analysis Baesd on the Results in Tianjin
WANG Xuguang,WANG Yang,WANG Yuan,ZHANG Fenggang,LIN Kailin,LV Xingzu,BAI Changke
Abstract:Proceeding from the behavior and lifestyle factors as the core elements which affect the physical health of young people,the present research conducts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es of the physical health status,the related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these behaviors of adlescents in Tianjin with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questionnaire,interview,field research,symposia,etc.Baesd on the results analyses above,we set to build an intervention system which puts the physical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of young children at the core by using health management,health promotion,social ecology theory and methods.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system,so as to cultivate the health behaviors and improve physical health of adlesents in Tianjin,as well as to provide specific cases for the promotion of physical health of adlescents in China.
Key words:adolescents;physical health;intervention system;physical fitness;family environment;school health environment
收稿日期:2013-07-03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10CTY008)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王旭光,女,天津人,教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后。
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问题没有出现根本扭转。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当前清晰认识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问题,深入分析影响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索并建立起切实有效的综合性干预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思路
当代社会,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下降的核心因素是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生命最初的20年所形成的行为模式与个人、公众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1]。青少年儿童正处于快速生长和发育时期,也是健康行为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影响其健康的行为因素进行有效干预,促进其养成健康的行为模式,对提高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水平和促进其终身健康都具有深远意义;因此,课题组以影响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的核心要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为切入点,以天津市6~19岁青少年儿童为调查对象,深入调查和分析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状况,体质健康相关行为情况,并调查分析影响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的学校、家庭和社区等环境因素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促进等理论与方法,探索提出以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行为模式形成为目标的、综合性的干预体系,分析实施策略,以期为促进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行为的养成和体质健康水平提高提供参考。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和专家调查方法
课题组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拟制了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指标体系和调查问卷,并通过专家调查等方法,确定了调查内容,制定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1.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将调查对象限定为6~19岁中小学生。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天津市18个区县中随机选择5个区(县),每个区(县)选择普通和重点各1所小学、初中和高中(有的学校为完全中学,包括初中、高中;有1所学校包括小学和初中),在每所学校的每个年级中随机选择1个班的学生(河西区为市内中心区,因样本同质性高随机选择了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学校),总计为5区县22所中小学3 2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取了这些学生的体检和体质健康监测成绩,对学生及其家长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学校相关情况设计了开放式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时间是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运用SPSS 16.0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样本分布见表1。
表 1 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1.2.3 访谈和座谈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天津市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学校健康环境、家庭因素、社区和相关社会组织活动情况,课题组对问卷调查的每区(县)至少各一所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学校体育与健康工作主管领导、体育、健康教育课教师等进行了座谈和访谈;对学校所在社区卫生医院、街道、各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等相关组织进行实地考察,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和座谈。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天津市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状况
体质是人体的质量,是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从结构上看,体质包括5个要素,即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生理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心理发育水平及适应能力[2]。体质健康是指构成体质的各要素处于良好和谐状态。课题组为了客观反映天津市学生体质与健康情况,通过调取学生每学年体检卡片和体育课上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项目所进行的体质健康监测成绩,并辅以亚健康问卷调查来反映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指标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高标准体重)、身体机能(肺活量体重指数)、身体素质(速度灵巧类、力量、柔韧、耐力等)及学生身体、心理、精神状态的亚健康情况。
2.1.1 身体形态
总体上,学生身体形态的匀称度还需提高,身体匀称的学生比例仅为36.3%;“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学生与“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较高,分别达到37.8%和25.8%,肥胖率为19.1%,即在所调查的学生当中5个就有近1个肥胖儿童,每3孩子中就有1个较低体重或营养不良。从性别分组来看,男、女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女生肥胖率比男生低10.4%。从城乡分组看,农村孩子肥胖率略低于城市孩子。
2.1.2 身体机能——肺活量体重指数
肺活量体重指数是通过人体自身的肺活量与体重的比值,亦即每kg体重的肺活量的相对值来反映肺活量水平及用以对不同个体与群体进行客观的定量比较分析。从总体上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不合格率高达到23.6%。农村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等级要好于城镇学生,女生略好于男生。
2.1.3 学生身体素质
耐力素质是指机体维持长时间工作或运动而不疲劳的能力,总体上耐力素质不合格比例较高,达到21.1%。从城乡分组来看,农村学生的耐力素质明显好于城镇学生。男生、女生无显著差别。
总体上看,学生柔韧素质较好(总体不合格率仅为3.9%)。城、乡的学生有显著性差异,城市好于农村(优秀率高出农村3.2%,不合格率低于农村4.1%),女生略好于男生(优秀率高出男生0.8%,不合格率低于男生1%。)。
力量素质指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通过握力、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测试项目来反映。从总体上来看,学生优秀率19.5%,良好率35.4%,合格率31.6%,不合格率为13.4%。农村学生的力量素质好于城镇学生,女生略好于男生。
学生速度灵巧素质,通过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来反映学生速度灵巧素质状况。从总体上来看,学生优秀率24.2%,良好率28.8%,合格率31.5%,不合格率为15.6%。农村学生速度灵巧素质明显要好于城镇学生,女生略好于男生的水平。
学生亚健康情况:学生身体上亚健康问题突出,常常觉得疲倦、乏力的学生比例为32.2%,运动时常常感到气短的学生比例为23.9%,经常反复出现“感冒”学生的比例为15.9%,入睡困难学生的比例为14.6%。其次,心理亚健康问题也值得关注。经常或总是觉得精神不振、情绪低沉学生占15.7%,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学生占12.7%,经常感到孤单的学生比例为16.3%,闲暇时不知道做什么的学生比例为19.8%。从家庭类型来看,单亲家庭孩子的亚健康状况比核心家庭和大家庭要突出。
2.2 天津市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相关行为情况
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人类个体和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既包括个体内在的特征和过程,例如性格、情感、信念、价值、动机、感知觉及其他认知元素,也包括外显活动,行为方式和习惯,通常可以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3]。课题组主要从个人健康知识、健康责任行为、营养饮食、身体活动和身体锻炼、日常学习和生活习惯(包括压力处置)几个方面反映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相关行为情况。
2.2.1 营养饮食
运用主因素分析方法,课题组主要从饮食规律情况(早餐、三餐定时定量等),零食、软饮料、麦当劳、肯德基西式快餐等不健康饮食行为情况,食用蔬菜、水果、肉、鱼等营养素是否全面和均衡情况来反映学生的营养饮食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除初中生(天天吃早餐的比例为68.2%)外,“天天都吃”早餐的学生占到了约80%或以上。早餐情况在不同家庭类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单亲家庭的学生情况明显不如大家庭和核心家庭学生。学生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是,不饿或不想吃(42.7%)、没有足够时间吃(32.3%)。有39.6%高中组学生因“没有足够的时间”而不吃早餐,比例最高。总体上,三餐做到定时定量的学生占到55.4%,有28.8%学生喜欢吃就多吃,不喜欢吃就少吃。不同年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初中生三餐定时定量不足50%,情况最差。城乡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城镇学生饮食规律情况好于农村。
总体上,学生喝碳酸饮料,吃西式快餐、吃零食等不健康饮食行为急需改善。每天吃1次及以上零食的学生占55.4%,喝碳酸饮料每天1次及以上的学生占到了13.9%。学生吃麦当劳等西式快餐每周1次及以上学生占18.7%。城乡有明显差异,农村学生情况好于城市学生。
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学生)营养均衡情况还有待提高。每天喝牛奶250 mL及以上的学生仅有37.5%,城乡学生每天吃蔬菜1种及以下比例分别占到25.7%和59.1%。城乡学生每天吃1种及以上水果的比例分别占到71.9%和56.1%,城乡间有显著差异。城乡学生每天吃鱼、肉一次及以上比例分别占到48.8%和33.1%,在营养均衡方面城乡之间有显著差异。
2.2.2 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
课题组从学生身体活动和锻炼情况、体育课质量情况2个方面反映学生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7 d内每天运动30 min达到3 d及以上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为49.7%,不足一半。城乡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城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情况好于农村学生。过去7 d,平均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未达到每天1 h的学生超过一半,达到5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男生前3位的是足、篮、排球(54.5%)、乒羽(34.7%)、短跑(30.3%);女生前3位的是游戏(55.6%)、短跑(35.5%)、健身操(27.4%)。制约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占44.0%)和缺乏兴趣(占29.8%)。学生的课余休闲活动(多项选择)依次为:看电视、阅读、上网、体育活动、文艺活动。总体上,休闲活动以静态休闲活动为主。
体育课的质量。从学生感受来看,体育课程的愉快和满意度较高,83.4%的学生感觉十分愉快和愉快;80.3%的学生感觉满意和十分满意,但是运动负荷偏小比较明显;有43.2%的学生感觉很轻松或者说不清。总体上看学生运动量不足,休闲活动以静态休闲活动为主,课业负担重和没有兴趣成为制约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
2.2.3 学习和日常生活
课题组将所调查的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因素分为压力处置行为 、学习和睡眠、卫生习惯3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学生能够较好处理压力,但是也有30%左右的学生还不善于处理压力。学生的睡眠时间普遍不足,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低于8 h的学生占总数的34.5%。学生每天作业课业负担普遍较重,高中年级的学生平均课业时间在3 h以上的占到了37%,小学1~4年级的学生平均课业时间超过1 h的比例也趋近了一半,小学5、6年级的学生平均课业时间超过1 h占60.1%,初中学生平均课业时间超过1 h占71.3%。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个人卫生意识较强,95%以上的学生能够做到每天刷牙1次及以上,88%的学生能够做到饭前便后经常洗手。
2.2.4 个人健康责任行为
个人健康责任行为是个体自觉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和相关行为。课题组从积极向上乐观态度,调控体重、关注健康资讯等行为,喜欢和亲人保持联络、注意维持良好人际关系3个方面来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保持积极向上乐观态度和喜欢和亲人保持联络两方面总体较好,80%左右的学生能够经常和总是做到;但是学生在体重过轻或过重会努力调整、阅读有关促进健康的资讯、尽量选择少添加物的食品、每天站立或坐着都会保持抬头挺胸的姿势等具体行为方面还需加强,仅是有时或偶尔注意这些方面的比例都超过了20%。
2.2.5 个人体质与健康知识
个人体质与健康知识调查,我们主要围绕科学健身、运动饮食、体重控制等方面的知识设置了8个调查题目,调查显示40%的学生健康知识缺乏或匮乏。青少年儿童个人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从整体上来看还有待提高。
2.3 影响天津市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及其相关行为的环境因素情况
课题组借鉴国外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4-5],在社会生态学理论视角下,主要从个人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地域等)、家庭环境(家庭社会经济环境,家庭结构,父母的态度、知识、行为、教养方式等)、学校环境(学校的体育、健康教育、卫生服务、相关物质和人文环境等)、社区环境(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文化活动等)、社会组织(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保健所等相关社会组织的作用)等角度具体分析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相关行为的环境因素情况。
2.3.1 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一个重要载体和责任主体,课题组借鉴学校健康促进理论,主要从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学校健康环境(采光等硬件条件和师生关系、卫生保健服务等软环境)几方面来分析[6]。
2.3.1.1 学校体育情况
学校体育主要包括体育课、课间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竞赛等。从总体上看,天津市学校体育工作基本能够按照国家的规定开展,但体育课存在课时不足,偶尔被挤占,学生活动量不足,运动强度不够的现象。各学校基本能做到每天组织一次25~30 min大课间活动,但也存在大课间学生实际活动时间少、一些学校受到场地小学生多等制约,大课间活动提升难度较大。目前,学校组织课外体育活动主要以体育活动课、体育兴趣小组、小型竞赛活动为主,活动时间一般为每周1~2次。少数学校在学生放学后组织学生自愿参加乒乓球、跆拳道、游泳、健美操等项目的俱乐部活动。也有少数学校利用社区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但大多数学校或由于人均操场使用面积不足,或怕学生受伤及学生的课业负担重等多种原因开展学生课外、校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开展得并不普遍。学校体育从总体上难以充分满足学生需求。
2.3.1.2 健康教育开展情况
学校健康教育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健康教育活动,使儿童青少年掌握常见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水平的目的。目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影响,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学校的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康需求之间有非常大的差距。
目前天津市大多数学校能够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在课程设置中安排健康教育课程,但实际上课随意性大,课时得不到保障,一些学校不能按照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完成规定的内容。健康教育课的内容不够丰富、考核方式往往流于形式。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宣讲为主,利用专业机构少,学生缺少实践环节,影响了学生有效地将健康知识转化为健康行为和技能。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学校健康教育授课教师不足,大多由体育教师、班主任、校医或其他任课教师兼任,学校没有独立的健康教育教师编制,健康教育教师不能按照教师系列晋升职称等都严重影响了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培养。健康教育督导缺乏实效,往往流于形式。
2.3.1.3 学校健康环境情况
学校健康环境是激发和促进学生参加有益健康的活动、主动培养健康意识的外部环境,它与师生身体和精神健康关系密切[7]。我们主要从学校硬件环境、人际环境和相关制度环境角度来分析。
学校硬件环境方面,我们通过学生的满意度对教室采光、教室设备、教室通风、教室照明、教室噪声、教室温度、教室桌椅、校园卫生、食堂环境、体育场地和器材10个方面进行调查。另外,也通过对学校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来了解学校运动场地等相关情况。调查结果显示:75%以上的学生对学校的校园环境和学习生活设施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但是超过30%的学生对教室的噪音和学校食堂就餐条件感觉一般和不满意(包括很不满意)。其次,也有超过20%的学生对教室通风、温度、课座椅、校园卫生、学校体育场地和运动器材感觉一般和不满意(包括很不满意)。学生午餐质量差、学校课桌椅定期调整不及时、多媒体陈旧不清晰等问题给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的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挑战。体育场地狭小也是一些学校面临的突出问题。学校人际环境整体情况较好。学校在体检、防病、食品安全等制度方面重视程度较高,执行情况较好;但在体育活动、健康教育方面、作息时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方面,重视程度不够,执行中还存在不足。
2.3.1.4 学校卫生保健与体质健康服务工作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实施与评价情况。各学校都能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对学生开展测试工作;因为测试成绩与学校工作、三好学生评定、学生毕业等挂钩,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监测后的管理(指导)不充分的现象普遍,普遍缺少对学生和家长具体指导。学校将监测结果上报各区县教育局,通常缺少相关部门或研究机构对学校体质健康监测成绩的深入分析和对相关工作的具体指导。
学生体检一般由学校委托有资质的社区医院开展。目前,学生体检工作主要依据《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每学年开展,整体来看情况较好;但也有农村地区,由于教育经费不足,高中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检工作没有在每学年都开展。目前,由于人力、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学生群体和个体较为深入的健康评价和提出健康促进对策建议的工作在学校中没有开展。
2.3.2 家庭环境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家长的健康素养有待提高。57.3%的家长健康知识匮乏。高达88.7%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对自己进行健康知识教育的普及。而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相关联络和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不足。80.3%家长印象中学校未开展过相关活动。家长的相关行为还需改善。家长的体育运动不足,父母在过去7 d里,每天参加30 min以上的体育活动达到3 d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9.8%和27.2%,比例不到30%。家人定期体检情况还需提高,从来不体检的占17.1%,偶尔检查的有56.8%。
2.3.3 社区环境和相关社会组织情况
参与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主要有基层社区、基层社区卫生院,各区县卫生局及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育局及其健康保健所,以及体育协会、青年团、妇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社会组织。调查显示:目前社区的环境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可供青少年儿童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不足(41.0%和33.4%学生认为社区体育场地和健身设施差和非常差),缺乏青少年儿童健身活动的组织等;此外,社区针对青少年儿童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很少。目前,由于学生课业负担重等原因,一些社会组织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等希望对学校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等活动,往往并不受学校欢迎。社区医院工作的重点人群主要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由于人力等方面的限制,目前针对青少年儿童开展的相关服务较少。近年来,许多专业的医疗机构加大了投入,大幅提升了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水准。如果相关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能够相互连接,建立起信息共享、咨询服务、转诊等渠道,加强对青少年儿童近视预防、生长发育评估和促进、心理健康等工作,将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近年来一些健身俱乐部、体育项目协会等积极开展青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但由于缺少相关政策倾斜,这些组织活动的普及性、广泛性、规范性等还难以满足青少年儿童需求。
3 结论
1)学生体质健康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超重及肥胖检出率高,身体匀称学生仅略高于1/3,学生身体机能(肺活量体重指数)不合格率高(23.6%)。运动素质中,身体柔韧素质较好,耐力素质不合格率高。学生身体亚健康问题突出,心理亚健康问题也值得关注。
2)从总体上看,学生体质健康相关知识还有待提升;选择对体质健康有益的行为方式的责任意识还需加强;在具体行为方面,学生体育活动量不足、吃西式快餐和饮用软饮料问题突出、农村地区学生营养均衡状况不佳、近3层的学生不善于处理压力、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等问题也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3)受到应试教育、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教育条件、人们健康素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挑战:①学校环境(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健康环境、卫生保健服务等),家庭环境(家长的知识和行为)、社区环境(社区场地设施、体育组织、卫生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等)与学生健康成长和体质健康行为模式形成的需求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②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和有效机制,相关社会组织如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服务机构、体育社会团体、健身俱乐部等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上作用发挥不充分。学校与家长、社区和相关社会组织在对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上联络不足,尚未形成合力与长效机制。③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存在重“检”而忽视后续管理问题,体质健康检查和体检后的数据主要停留于学生整体层次的分析,针对不同群体和个体的体质健康分析、后续的教育、指导和行为方式干预等工作不足,急需探索有效开展方式。
4 对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体系和实施策略的思考
现代社会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原因由生物遗传因素转变为生活方式、环境、医疗服务、遗传等多种综合因素,其中,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占到50%以上。这样仅依靠传统的医疗模式难以解决现代人的健康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人们提出了旨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提供环境支持的健康促进策略。健康促进强调多部门的合作,旨在结合健康教育和环境的支持,使民众能采取有益健康的行动及生活方式[8]。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运用健康促进、健康管理等理论和方法,建立起切实有效的可操作的综合性的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和干预体系,既是干预学生体质健康行为模式形成,促进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有效抓手,又是各类组织分工协作,形成促进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的合力和长效机制有效途径。
4.1 对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体系的思考
我们将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体系定义为,以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行为模式的形成为目标,以学校健康促进为载体,联合家庭、社区、社会相关组织,在社会环境和政策的支持下,构建学校、社区、家庭、社会相关组织网络化、信息化的体质健康信息搜集、风险因素分析与评估、体质健康相关行为干预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的循环的综合性的服务和促进体系,如图1所示。
核心目标:在政策支持和环境保障下,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相关组织相互合作的一体化的网络化的体质健康管理和干预体系,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行为的养成和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工作要点:
1)学校。以学校健康促进建设为载体,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学校健康环境;体检、体质健康监测和卫生服务;学校与家庭、社区和相关组织的合作;员工的健康促进等,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学校内部、外部环境。
2)家庭。与学校共享学生体质健康信息,接受学校、专家系统、专业组织的指导,提高家长的体质健康相关知识、态度、技能,促进家庭健康行为模式的形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家庭环境保障。
3)社区。与学校共享学生体质健康信息,加强社区青少年儿童健康促进工作的组织、场地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在社区中设有专人负责青少年健康促进工作,广泛组织和开展青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健康教育。加强社区基层医院对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服务。
4)社会相关组织。充分发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保健所、青少年体育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在学生体质健康和危险因素监测、分析和干预计划制订中的作用,加强对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干预工作所需的物质环境建设、师资培训和培养,学生群体和个体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等工作的指导。加强专业卫生服务机构,体育协会、健身俱乐部等社会组织与学校密切联合,加强他们在学校学生的健康教育、健康活动、体育活动、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作用。
5)加强政策支持。建立教育、体育、卫生等部门联合的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国和区域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整体规划;转换对学校相关工作的评估监督方式、方法,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引导,促进网络化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体系和各类组织相互合作的“长效化”运行机制建设。
6)加强环境保障。加强场地设施的规划建设,加强媒体的宣传引导,推动和促进社会规范(法律法规、价值观念、大众行为模式等)的转换,使青少年儿童的健康行为选择更为便利。
图 1 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干预体系组织结构
4.2 具体实施策略分析
1)完善青少年儿童体检和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增加对学生体质健康危险因素(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例如身体活动、营养饮食、家庭环境等)的监测,探索形成学生、家庭、学校、社区(社区基层医院)、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业务主管部门(教育、卫生、体育等)共享的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系统和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在学生体检、体质健康监测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健康教育课等途径增加对学生体质健康相关风险因素(尤其行为生活方式、相关环境因素的监测,例如补充遗传病史、家庭环境情况、个人行为生活方式情况等内容)调查。整合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体检、学生健康风险因素调查、基层社区医院的居民健康档案和相关卫生医疗服务机构疾病诊治、疫苗接种等学生体质健康信息,形成共享的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系统,探索实现学生个人健康管理端口,家庭服务端口,学校管理平台,教育卫生体育等政府机构管理平台,卫生服务机构使用端口(不同端口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的信息应用系统,实现学生健康档案、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体质健康促进、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网络化的体质健康与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2)加强政策和环境支持,以学校健康促进为载体,提升各项工作品质,并建立起学校、家庭、社区和相关社会组织有机联络的一体化的综合性干预体系。
学校是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主要服务载体和责任主体,但其自身往往受到多重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有效应对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建议政府深入探索,以学生体质健康需求为导向,不断转变对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服务等工作的督导和评估模式,加强体育和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加大政策支持和学生营养午餐等经费投入,加强学校与社区、社会相关组织合作和有机联系的机制建设,加强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宣传,提高政府部门、学校、家庭、社会组织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促进社会规范的转变,切实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学校内、外部环境。
3)加强组织领导和整体规划,为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体系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在国家层面,建议成立由教育、体育、卫生等部门联合组成的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领导小组,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制定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整体规划、活动计划、保障措施,将地方(区域)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工作列为对地方政府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地方层面,不同区域的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促进领导小组可以委托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保健所、青少年体育研究中心等联合组成专家系统,在对学生整体体质健康和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后,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整体规划、具体的干预计划和保障措施等。例如,设定干预目标,重点干预群体和干预领域、拟定干预或活动计划(如营养午餐配给计划,学校体育活动计划、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计划、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计划、家长学校等),制订场地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等保障措施。通过加强对区域相关工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对区域文化和社会规范引领。
体质健康问题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通过教育、社会环境、法律法规、政策转变来改变社会规范,使健康行为成为整个社会的标准,进而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习惯。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社会每一个部分的参与,作为计划的一部分,共同促进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行为的形成,为其终身健康提供保障[9]。
致谢:课题调研中得到天津市相关区县教委、相关学校、天津市民盟、天津市关工委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青少年的健康与成长[M].徐允诚,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会.体质测定[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 华西医科大学.健康行为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4] Lee-Lan Y.Child and adolescent behaviour in long-term evolution (CABLE):a school-based health lifestyle study[J].Promotion & Education,2002(9):33.
[5] Lucie R.EcologicalModelsRevisited:Their Usesand Evolution in Health Promotion Over Two Decades[J].Annu Rev Public Health,2011(32):307.
[6] 吕姿之.学校健康促进[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9):683-685.
[7] 赵彩凤.有效学校健康促进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10):41-42.
【关键词】 学习;精神卫生;干预性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1-0087-02
学习能力低下并非学习障碍。美国学习障碍联合委员会曾认为学习障碍是多种异源性失调,表现为听、说、读、写、推理和数学能力的获得和使用方面的明显障碍[1]。而学习能力低下主要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达到教学目标要求[2]。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要让学生获得与其智力相应的学习效果。本研究试图探讨个体心理干预和学校干预对小学生学习能力改善的作用,从而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5年8月从遵义市随机抽取415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01人,对照组214人。
1.2 测量工具 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等编制并修订的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FAT)问卷[3]。问卷由在校的学习方法、在家的学习方法、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与教师的关系、家庭环境6个因子构成,折半相关系数在0.76~0.88之间,重测相关系数在0.75~0.90之间。
1.3 实验步骤
1.3.1 前测 心理干预前采用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FAT)问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并根据心理测试结果制定心理干预方案。
1.3.2 心理干预 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每3周1次,连续18个月的心理干预。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心理游戏和团体咨询,内容主要为如何正确对待教师的批评,如何与父母、教师和学生进行交往,情绪调节,感觉统合训练,学习方法指导,自我管理训练,归因及自信训练等;学校设置多种形式支持系统,校长直接参与组织课题开展, 班主任和相关任课教师对干预对象的生活和学习给予足够的关注,情感上予以长期支持;对首次心理测验中需要进行及时心理干预的同学给予关注,如有需要便给予个别心理辅导;向实验组学生及教师公布心理教师的联系电话,随时接听咨询电话。
1.3.3 效果评价 干预时间为18个月左右,干预结束后再次用FAT问卷进行评定,调查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
1.3.4 统计方法 将测验结果整理后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6. 0统计包进行t检验。
2 结果
由表1可见,实验组学生在干预前、后在校学习方法、在家学习方法得分和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健康、与教师的关系、家庭环境的得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学生在前测和后测上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学习能力的改善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学习方法、心理健康、与教师的关系和家庭环境的改善几个方面,这表明心理干预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切实可行的作用。
在本次制定的心理干预方案中,认知调节和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克服和补偿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偏倚,通过视、听通道的激活和整合,使其学习建立专门化的通道[4];对人际关系的指导,可以改善学生学习的环境,为其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交往与归属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在满足该需求的基础上,人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人际关系的指导还可以为学生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提供基础。学习方法指导和自我管理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指主动的学习者在对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认识基础上,对学习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便达到一定学习目标的过程[5]。学习策略有2种基本成分:一种是基本策略,即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领会和记忆策略;另一种是辅策略,即学习者为维持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而采用的诸如学习计划与安排、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等策略[6]。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习困难儿童具备基本学习策略,缺乏辅学习策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会制定计划,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因此通过学习方法指导和自我管理训练可帮助学生改善学习策略并提高其自我监控的能力,通过归因及自信训练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困难学生往往把学习成功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如运气、他人的帮助等,而将失败归之于自己能力不行(更多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7]。在研究中通过团体训练法和强化矫正法组织学生分析和讨论学习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对学习做出正确的归因,并对于学生的积极归因给予肯定和奖励,对其消极的归因或较少做出积极的归因时,适当地给予暗示和引导,促使其形成正性的归因倾向。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增强自信心的行为训练方法,以增强其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与此同时,要求学校教师对干预对象的生活和学习给予足够的关注,形成多种形式支持系统,有助学生学习能力改善效果的维持。
一般来说,阻碍学生学习能力是个人、学校和家庭的共同结果所导致。但在本研究中,由于时间和干预人员的有限以及学生家长不能长期及时参与的缘故,未能对学生家庭进行干预,这是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学习困难儿童的行为和学习也有明显的影响[8]。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时不能用单一的手段,而必须从个体、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结合进行,效果会更加显著。
4 参考文献
[1] 牛卫华,张梅玲.西方有关学习困难问题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2000,23(1):115-116.
[2] 戴斌荣.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障碍与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9(6):46-49.
[3] 周步成.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1991:5.
[4] 高华,祝英禄,孙梦月,等.认知和感觉统合训练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干预作用.中国临床康复,2005,9(20):110-111.
[5] 周永垒,张奇,韩玉昌.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策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3(3):55-59.
[6]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5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7] NUNEZ JC,GONZALEZ-PIENDA JA,GONZALEZ-PUMARIEGA S,et al.Subgroups of attributional profiles in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and their relation to self-concept and academic goals.Learn Disabil Res Pract,2005,20(2):86-97.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学 干预策略 实验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04-03
本研究是在湖北省各层次高校不同体质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认知及态度的调查分析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科普干预和课堂教学干预策略。
通过一个学期的干预教育,以期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终身体育的意识,科学地掌握健身的方法,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并探索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干预教育的可行性。
1、实验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本研究的干预实验是根据湖北省高校分布情况,选择重点大学、普通院校和独立院校3所高校为实验点,从每所样本学校随机抽取2010级学生中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在60分以下者18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90人,实施体育教学干预测量;对照组90人,实施传统常规教学模式。
1.2 实验内容与实验设计
1.2.1 科普教育干预
本实验持续16周。在体育课外,每3周举办一次体育理论知识讲座。
讲授内容包括:体育基础常识、保健基础理论、运动知识三部分(每次讲座时间100分钟)。在第16周安排一场体育理论知识测试。
1.2.2 体育锻炼行为干预
在体育课上,改变授课形式,增加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趣味性游戏和比赛等,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同时,采用丰富多彩的教法,并积极引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体育技能。在实验的中期和后期安排两次趣味性比赛。
1.3 实验处理与数理统计
问卷信度采用重测法,结构效度采用评判者评价法、内容效度采用专家审核法。发放问卷540份,回收540份,其中有效问卷512份,有效率94.8%。
在实验前、后记录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水平、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体育技能的掌握等情况,以了解干预教育对大学生体质及体育意识与行为的影响,验证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干预策略是否有效可行。
2、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
从表2、表3中可看出,实验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在95%的置信度下虽略有差异,但无显著性意义(P
在经过4个月的教学干预后,无论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体育健康测试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试验组学生提高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2.2 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
体育意识是人们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对体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以及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的精神活动总和,它的强弱直接影响个体的体育行为。
通过表4中关于体育意识问题中的体育的兴趣、体育态度、情感体验等问题的组间对比,可看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差异不明显。实验后组间对比以及试验组实验前后对比均显示出显著性差异。
从表5两组体育意识的总体对比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相关显著性水平P>0.05,说明两组在实验前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组间对比以及试验组实验前后对比P值均
2.3 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体育锻炼的行为态度决定了体育锻炼的密度,而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与体育锻炼的密度有明显的相关性。
表6中的数据显示出试验组学生在实验前后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在实验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每周3次以上为比较标准)的人数明显增多,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也明显增加。
同时表中还显示出在实验前两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密度几乎没有差异,而实验后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从表7两组体育行为的总体对比中可看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相关显著性水平P>0.05,说明两组在实验前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组间对比以及试验组实验千年后对比P值均
这更一步说明,体育行为习惯的形成常常与人们对体育活动的理解、认识、兴趣和自信心等紧密相关,当人们的兴趣、认识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其行为改变,即从被动参与体育行为变成自觉行为。
2.4 对学生健康认知的影响
在对增进健康方面的问卷调查中,试验组在实验前的回答排序是:注意饮食,保证睡眠,有规律的生活,参加体育锻炼等;而在实验后的回答有了明显变化,排序是:参加体育锻炼,有规律的生活,注意饮食,保证睡眠等,说明通过干预教育,多数学生已认识到了锻炼对自身健康带来的好处,从而更愿意把参加体育锻炼作为增进身体健康的方式。同时也说明,我们运用的干预教育对学生施加的影响是有效可行的,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3、结论与建议
(1)干预教学在增强学生的体质、提升学生对自身健康的认知能力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效果。
1 调查情况
对市内七区28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调查,每个区随机抽出4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青岛市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评估标准进行评估打分,取4所机构的平均分为该区得分。
2 问题分析
2.1 在调查中发现约有6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在三个年度中基本没有变化,并且没有在社区诊断的基础上制定计划,缺乏目标性和科学性。
2.2 干预策略随意、方法简单、不灵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教育策略主要集中在组织社区义诊、发放宣传材料、出版宣传栏和组织讲座几个方面,缺乏科学系统的方法。
2.3 调查中发现8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价方面有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效果评价无有效依据缺乏代表性,更有2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不掌握效果评价方法,故而没有开展效果评价工作。
3 总结
3.2健康教育(干预)策略:[3]在确定了健康教育目标后,就要确定达到目标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即干预策略。教育(干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3.2.1确定教育方法:可将教育方法分为信息传播类、行为干预类和社区组织方法三大类。要考虑这些方法是否容易为受教育者所接受?方法是否简便?效率与效果如何?是否经济?
3.2.2确定教育内容:计划中的教育内容,应针对目标人群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项目的目的和要求来确定,要讲究教育内容的科学性、针对性、通俗性和实用性。
3.2.3确定教育材料:健康教育活动教育材料主要有视听材料和印刷材料两大类。可购买出版发行物,也可自行编印。不论选择哪一种教材,其内容设计都必须符合教育(干预)内容的要求。
3.2.4组织与培训:以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为主体,吸收政府各部门、基层组织、各级医药卫生部门、大众传播部门、学校等参加,对执行计划的各类人员,要根据工作性质和担任的任务,分别进行培训,以保证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质量。
3.3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评价:[2]效果评价就是针对健康教育项目活动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评估。通常,一项健康教育计划活动实施之后,较早出现变化的是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态度、信念的转变,然后才是行为的改变,而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变化则是远期效应。因此,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又可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效果评价。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教育项目服务中目前重点讨论近、中期效果评价。
3.3.1近期效果评价 一项健康教育计划活动的近期效果,重点表现在目标人群知识、态度、信念的变化上,因此,近期效果评价,主要针对知识、信念、态度的变化进行评估。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知识合格率、卫生知识平均分数、健康信念形成率等。
卫生知识知晓率(正确率)=知晓(或正确回答)某项卫生知识人数/被调查的总人数× 100%
卫生知识合格率=卫生知识测试(考核)达到合格标准的人数/被测试(考核)的总人数×100%
卫生知识平均分数=被调查者卫生知识测试总分/被调查测试的总人数× 100%
健康信念(态度)形成率=形成某信念(态度)的人数/被调查者总人数× 100%
3.3.2中期效果评价健康教育的中期效果主要指目标人群行为的改变,评价的指标有:健康行为形成率、行为改变率等[4]。
健康行为形成率=形成某种特定健康行为的人数/被调查的总人数×100%
【关键词】 心理工作;危机干预;策略研究;地震伤员;卫勤保障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strategies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for the wounded from quake area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capacity of mental crisis intervention in the military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upport. MethodsThe data on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for 14 first-level wounded from WenChuan quake area were collected.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strategies for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were studied,which mainly include the formation of a crisis intervention team,the process , specific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experts supervision and storage of psychological files. ResultsSRQ of first evaluation was over 10 in three cases. Much emphasis was palced on two cases with their SRQ scores rising from 0 to 10 ,11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treatment. All the wounded were up to the national diagnosis standard when they left hospital and returned to their hometown for recuperation after active medical treatment and crisis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no PTSD and other mental disorders.ConclusionI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grasp skills and occasion of intervention. As a part of actual intervention, the data show representative individual case and universal entirety.
【Key words】Psychological work;Crisis intervention;Strategy study;The wounded from quake area;Medical support
为研究提高我军应急作战卫勤保障工作中心理危机干预的应用与绩效,对我院14例来自“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中一级受灾伤员的心理危机干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探讨有关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使用时机以及具体方法。
1方法
1.1资料与对象伤员来自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的一级受灾者,掩埋时间1~3 d不等,被救出后在当地简阳人民医院进行初期伤情处理。5月28日转送到我院,共14人。其中,男性5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51岁,平均69岁。四肢骨伤11例,腰椎伤1例,骨盆伤3例,肋骨伤3例,颅底骨伤1例,有内科情况8例,褥疮4例。病情分类为重型8例,需要再次手术者6例。
1.2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形成成员为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者,并接受当地心理卫生协会统一培训,登记注册上岗,以本单位为核心共6位咨询师参加,另聘请2名精神科专家担任技术指导。
1.3心理危机干预基本流程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是优先处理病人的躯体创伤。在这次地震伤员的心理救援工作中,心理干预是配合临床医生工作。基本流程是:参与病区查房,了解躯体疾病诊断及治疗情况伤员心理状况问卷评估(采用精神问题自评问卷,简称SRQ)SRQ阳性,个别/小组干预SRQ再评估SRQ阳性,个别/小组再干预专家督导及干预SRQ再评估SRQ总评估阴性;对SRQ评估阴性者,给予健康教育,保持SRQ总评估阴性。
1.4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应用策略将伤员集中安排在一个病区相邻的4个病房里,每2~3人1间。每个伤员由一名亲属或指派一位专职人员护理,杜绝无关人员入内,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干扰,保持医疗工作整齐有序。用“一对一”的心理访谈法完成SRQ评估(他评),满分20分,7分以下为“阴性”,8分以上为“阳性”,需要心理干预。对“阴性”结果,只给予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识、与治疗相关的副反应、治疗预后等知识内容。具体的心理干预措施有:倾诉-倾听;帮助回忆,促使必要的情绪宣泄;向伤员提供必要的信息,共同分析事件,合理安排处置计划;及时引导伤员接受有效的帮助;组织适度的体育锻炼和景观游览等。具体方法要视伤员的情况而定。如:亲人丧失以后的心理反应;地震灾难所致的强烈情绪反应与躯体不适,甚至消极行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对治疗不合作;损伤性医疗如截肢、毁容等导致的情绪问题;儿童或老年人在灾难中的特殊心理反应等,都需要进行比较特殊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这个阶段的心理干预从原则上讲是急性期的危机干预,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原则。如果伤员有严重的情绪问题、睡眠问题甚至出现精神病性症状,需要建议临床医生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
1.5专家组的督导为了保障心理干预的有效性,专门设置了专家组。对心理咨询师在干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提供后续的技术援助与专业指导。如有2名伤员经过一个阶段的心理干预后效果不好,我们及时请示专家,每周2次对咨询师给予督导,并对其心理干预提出指导意见,供咨询师在下一阶段治疗中参考。
1.6心理文档的管理心理咨询师责任到人,每2人一组负责具体伤员,对重点伤员建立交接班制度以便干预有连续性。每次干预情况做工作记录,所有心理文档按保密原则专人负责保管,不放入病历中。
2结果
1)本组14例伤员初评10分以上者3例;7分以下者11例,其中5例0分。
2)3例10分以上者,入院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睡眠差、总感觉房子在摇地在动、易惊吓、手抖、紧张不安、思维不清晰等,其中1例家有遇难者。入院后给予支持、安抚、接纳、理解、共情等支持性心理干预,症状控制。1周后复评2例降到7分以下,1例2周后复评7分以下,以后复评保持在正常分值以下。
3)11例正常者中有2例住院中出现情绪低落,SRQ分数由0分上升到10分、11分,被列为重点干预对象。
4)全部伤员在两个月内,经过积极的医疗救治和心理危机干预,达到国家颁布的出院诊断标准,安返回乡疗养。
3讨论
3.1心理危机干预作为军队卫勤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突发公共危机性事件中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对于预防、控制和减缓灾难的社会心理影响;促进灾后心理健康重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众心理健康有着积极作用。掌握和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技巧与使用时机,是这次全国性的大范围抗震救灾实战演练的一个机遇,也是人类社会与自然斗争的一份财富。分享经验与体会,更多的是积累与收获。本组资料虽然案例不多,却也参与了整个演练的一部分,其个案具有代表性,整体具有普遍性。
3.2严格专业化队伍与心理咨询师的自身素质,是保证心理危机干预有效性的前提心理危机干预涉及到建立关系、咨询技巧、职业道德、保密原则等多项专业知识,面对的是极容易受伤害的弱势群体。因此,心理咨询师需要经过专业培训获得资格并具有良好的素质。要求咨询师掌握好各种技巧,娴熟应用,而不拘泥刻板。
3.3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应用策略对于整个干预工作的有效性起着决定作用Elkin等提出了三种基本的危机干预模式,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这三种模式为不同的危机干预策略和方法奠定了基础[1-2]。我们将这三种模式整合应用于实践,取得较好效果,如樊富珉报道的结果[3]。本组伤员除个体危机外还受集体潜意识的影响。社会支持系统对群体性危机干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慰问体现了这一功效。群体危机干预需要规范程序与流程,把握诊断时机,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措施。心理诊断按照先躯体再心理,先器质再功能,从重到轻的原则逐一排查。心理咨询师要和临床医生密切配合,所有干预内容都必须是对伤员有利的。
3.4 心理危机干预也要向全体参加人员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宣教 咨询师的陪伴是有限的,医护人员、伤员家属、护工、志愿者等是整个救治过程中伤员的密切关系者,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能直接影响伤员的情绪。如:关注他们在照顾好伤员的同时如何照顾好自己,学会合理化宣泄,提高情绪耐受力,避免负性情绪相互感染;不要做不能兑现的承诺;不要以好奇、个人需要为目的去探询话题;告诉他们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以说,以及如何用肢体言语等。
3.5案例分析例1,女,81岁。左食指毁损伤术后,女儿陪伴。入院第5天(6月2日),情绪低落,咽不下食物,想哭,不说话,女儿接通家乡电话也不想接听,容易流泪,表情淡漠,不愿与人对视。心理咨询师给予积极关注、倾听、陪伴、心理支持等干预。心理专家来院指导,排除抑郁症、老年性痴呆。认为该伤员对自身状态认识不清(指躯体),有阵发性焦虑,给予口服黛力新1片/d。2 d后情绪有所好转,能主动谈话,脸上露笑容,坐起吃饭。情绪保持平稳,1周后SRQ由11分降至2分。例2,男,60岁,单身。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由1位女护工照顾。入院时,性格开朗,谈笑自如,环境适应良好。6月11日,因需要再次手术调整固定位置,产生忧虑、紧张、担心。表现沉默,不配合治疗。躯体症状有双手麻木、无力、握力差、手抖,说话口齿不清,全身皮肤出汗,颜面潮红,腿部肌肉跳动,小便失禁等。经内科会诊,颅CT检查排除脑血管疾病。当天下午,心理咨询师与心理专家共同对伤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采取和经管医生沟通,解释并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与预后关系,将手术方案的决定权与选择权交给本人,在其得到尊重和理解后,情绪开始放松,出现主动思维并与咨询师交谈自己的想法,勇敢地为自己的手术作出了选择并签下知情同意书。术后1周SRQ由10分降至1分,生活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Cilliland BE,James RK.肖水源,译.危机干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童辉杰,杨雪龙.关于严重突发事件危机干预的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3,21(4):382-386.
母乳喂养具有安全、健康、经济等优点,是婴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措施,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4~6个月的婴儿母乳喂养率至少达到80%[1]。但是目前我国母乳喂养率离这个标准相差甚远,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剖宫产率高,剖宫产后产妇因疼痛等原因哺乳延迟,乳汁分泌少。笔者所在科针对此现状,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提高其对母乳喂养的依从性以及认知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行足月剖宫产的初产妇300例,营养状态良好,发育正常,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无母乳喂养禁忌证。新生儿体重2500~4000 g,出生时Apgar评分大于7分。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两组产妇在孕周、营养情况、一般状态、受教育程度、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全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策略包括产前教育及心理干预、喂哺方式干预、饮食干预、疼痛干预。
1.2.1 产前教育及产后心理干预 在产前按照设计好的系统健康教育内容,利用科普宣传册、录像等形式与产妇进行交流指导,强调母乳喂养的优点,使产妇及家属获得感性认知,消除对母乳喂养的思想顾虑,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达到产后能积极主动配合母乳喂养的目的。产妇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应通过专业知识的指导取得产妇的信任。
面对弱小的婴儿,很多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因无照顾婴儿的经验而有无能为力的挫折感,并产生焦虑情绪。责任护士巡视病房应注意产妇的情绪波动,宣教产哺乳和护理婴儿的正确方法。鼓励产妇的亲近的朋友和家人前来探望,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利用母乳喂养成功的案例使之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有目的地主动关心和指导能减轻产妇产后压力,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促进乳汁分泌的重要因素。
1.2.2 喂哺方式干预 提倡“三早”,即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有利于促进子宫收缩、促进乳汁分泌。多数产妇在分娩后5 d内的乳汁比较少,呈淡黄色,略稠,称之为初乳。初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比成熟乳高,尤其含有丰富的抗体,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所以早期即使乳汁很少也要坚持喂哺。婴儿刚出生时觅乳反应最灵敏,而剖宫产的产妇此时却因术后伤口疼痛的原因,往往不予哺乳。在产后6 h内,由责任护士协助完成一次完整哺乳,具体方式为母亲一手抱住婴儿胸腹部,一手托住婴儿额部,俯趴在产妇胸部吸吮。6 h后,指导产妇半坐卧位,在腹部放置软枕,将婴儿放在枕上,一手环抱婴儿,另一手托起哺乳。产后初期,婴儿吸吮能力较弱,以后会逐渐延长,鼓励产妇不能轻易放弃。在最初的几天可采取半卧位,以后采用坐位,具体喂哺方法为产妇用一只手抱着婴儿,将婴儿的头放在手腕的内侧,后背贴着手腕,产妇的手托着婴儿屁股,角度应该在45度左右,另一只手可以托起,以控制喂哺的角度同时也会防止将婴儿的鼻孔堵住造成窒息。哺乳之后将婴儿的上身直立,靠在母亲肩上,轻轻按摩,排出空气。
1.2.3 饮食干预 剖宫产术后6 h后,就可以少量多次进食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米汤、鱼汤等,可以补充能量,促进肠蠕动。蛋乳制品、蛋类等食物易引起腹胀,此时应尽量少吃。排便后鼓励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少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还要注意不能食用麦芽、韭菜等影响乳汁分泌的食物,以防退乳。
1.2.4 疼痛干预 术后6 h后,协助产妇及早翻身活动,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并鼓励产妇可采取舒适的,可以减轻疼痛。术后24 h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保持病房内的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通风良好,使产妇感觉到舒适。也可以让产妇听喜欢的音乐和看喜欢的电视,转移对切口的注意力,有利于缓解疼痛。
1.2.5 护理干预 在首次哺乳前需温水及肥皂洗干净,尤其是。如处结痂,可以先涂抹油脂片刻,待浸软后再清洗干净。如呈凹陷状,可在分娩前使用牵引法进行矫正。如果分娩前没有达到理想的纠正,在产后应再次采取一些纠正措施,可在每次哺乳之后轻轻提拉,以矫正凹陷。婴儿的吸吮反射是最原始的神经反射,提倡母婴同室,提倡早吸吮,早哺乳,婴儿有力的吸吮可以刺激乳汁的分泌,并可以促进子宫的收缩,有利于产后的尽快恢复。鼓励按需哺乳,哺乳时要吸空一侧,再吸吮另外一侧。当乳汁丰盈后,要防止胀满。乳汁淤积可导致急性乳腺炎,所以在每次哺乳后应挤去多余的乳汁。要注意保护,因为皲裂也可能诱发乳腺炎,可以在每次哺乳之后,将一些乳汁涂在上轻轻按摩,也可以用特制的罩保护,再让婴儿吸吮,但是罩一定要紧贴不能漏气,否则不仅吸不出乳汁,反而易将空气吸入胃内。
1.2.6 出院后访视干预 在随访中心建立产妇资料库,在产妇出院后将产妇资料备案,按规定对产妇进行电话随访。同时也将随访中心母乳喂养咨询热线告知产妇,随时答疑解惑,帮助并支持其出院后进行母乳喂养。在产妇出院后半月、1个月分别进行上门访视,了解产妇康复及新生儿护理、发育情况,同时巩固母乳喂养指导。
2 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达98.3%,对照组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提倡母乳喂养是九十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提高儿童生存和健康水平的战略举措,卫生保健机构在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哺育喂养越来越受到众多家庭的关注。但是我国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影响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剖腹产术后产妇因疼痛等原因哺乳延迟,乳汁分泌少。因此,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干预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所在科对剖宫产妇制定个体化的护理干预策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3]。总之,母乳喂养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任何一个环节的放松都可能导致母乳喂养的失败[4,5],正确恰当的护理干预策略有助于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参 考 文 献
[1] 林穗方,刘慧燕,胡艳,等.母乳喂养婴儿体格发育及铁营养状况纵向观察结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9):678-680.
[2] 范绿湖.母乳喂养率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2):52.
[3] 郭静.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5(26):79-80.
[4] 薛新东,杜立中.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0-7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strategy on the improvement of nurses' implementation of elevating the head of bed to 30°-45° during the cours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study the benefits of th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strategy. Methods 40 cases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 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Huizhou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4 were selected, the cases checked for 750 times wer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were conducted, training of nurses was organized, operational guidelines and publicity plan were developed, head 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ous and effective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for nurses were conducted;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to improve patient awareness of posture was strengthened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strategy was to improve bedside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elevation 30°-45° implementation. 36 cases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4 in ICU were selected, inspection times of 736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VAP bundle was according to preventive care measure requirements. Head up implementation rate, complication rate were observed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Results The rate of implementation of elevation the head of bed to 30°-45° in control group was 43.4% and that rate in intervention group was 68.8%. Furthermore, the pulmonary complication in interven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strategy can improve nurses' performance of elevating the head of bed and awareness of the position and lower patients' pulmonary complication during the cours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Key word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Head elevation; Position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发表了有关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指南[1],建议在没有医学禁忌的情况下,将患者的床头抬高30°~45°。床头抬高、洗手是集束化VAP预防护理措施最有效的措施,但在临床时执行却不理想。刘京涛的调查中,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仅为27.79%[2],影响ICU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临床依从性的最主要原因是医护人员知识培训不足[3]。而机械通气患者疾病的原因,均影响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故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床头抬高,必须采取综合干预策略,保证床头抬高30°~45°的实施,降低机械通气患者的肺部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干预策略对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的实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呼吸ICU 40例机械通气、检查例次750次的患者为干预组,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急诊ICU 36例机械通气、检查例次736次的患者为对照组。两个ICU护理床护比、护士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相当。患者纳入的标准:①机械通气患者,上机时间≥24 h。②无床头抬高禁忌证者。两组患者在受教育程度、性别、年龄、肠内营养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抬高床头30°~45°、口腔护理2~3次、加强鼻饲护理、鼻饲前测胃残余量、加强呼吸机管路的管理等集束化VAP预防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实施以上集束化VAP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针对床头抬高30°~45°实施综合干预策略。干预组床头抬高综合干预策略如下:
1.2.1 机械通气患者不能保持有效的原因 医务人员方面:①护士对床头抬高30°~45°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②护理人力不足,不能及时纠正患者下滑的。患者方面:①患者不知道床头抬高30°~45°的意义,觉得这一不舒服,不接受。②机械通气患者因基础疾病多、二氧化碳(CO2)潴留、气管插管等原因引起患者烦躁,是患者下滑最重要原因。③后勤保障跟不上、操作指引缺少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1.2.2 成立床头抬高管理小组 小组成员6人,护长为组长。负责培训护理人员、制订操作指引、宣传图。每月收集《患者床头抬高评估表》进行分析、质控。负责与医生沟通,及时处理烦躁的患者。制作床头角度指示卡安放于病床两侧,定期检查床头角度指示卡。制作患者健康教育手册。制作《患者认知度调查表》。
1.2.3 组织培训 由护长对小组成员进行规范培训,再延续培训全体护理人员,要求人人掌握。尤其对床头抬高依从性差的护理人员:轮科护士、进修护士、新近定科护士、护生等进行相关知识的重点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和现场操作示范,理论培训主要是学习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对VAP的预防作用、重要性及不良反应、节力原则、床头角度的测量、患者的健康教育;操作示范是学习简易床头角度指示卡的使用、患者摆放、抬人单、翻身枕的使用。每月床头抬高质控分析,内容要求每个护士均要阅读、知晓。
1.2.4 规范机械通气患者的摆放 干预组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改良式法[4]:左侧30°~45°半卧位右侧30°~45°,在左右侧位时床头仍抬高≥30°。为防患者身体下滑,患者臀下垫一软枕。规范摆放操作流程:搬动患者靠近床头取舒适床头抬高30°~45°检查床头角度指示卡了解、满足患者其他需要。对照组患者按机械通气患者常规要求安置。
1.2.5 提高患者的认识度 干预组自行设计《患者认知度调查表》,对神志清醒的机械通气患者给予调查。调查表共有5个问题:①护士为您取的令您舒适吗?②保持床头抬高≥30°,您认为此安全吗?③您了解床头抬高≥30°的意义吗?④您认为床头抬高≥30°,能帮助您早日脱机吗?⑤您愿意主动配合床头抬高≥30°这一吗?患者知道3个以上问题为认知度好,知道2个以下问题为认识度差。干预组针对认知度差的问题,反复对患者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为患者摆放时、家属探视时均给予健康宣教。宣教内容是床头抬高30°~45°的重要性,如何保持舒适、表达自已的需要等。而且把床边所挂的床头抬高宣传图给清醒又能阅读患者的患者阅读。探视时向家属行健康宣教,通过家属鼓励患者,提高患者对的认知度,主动配合床头抬高30°~45°这一。
1.2.6 加强护患沟通 处理患者的烦躁烦躁易致患者下滑,护士要充分认识患者烦躁的原因,针对原因处理患者烦躁。因CO2潴留、缺氧引起患者烦躁,加强与医生沟通,调整呼吸机参数减少人机对抗情况。机械通气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影响患者表达与沟通。制作《机械通气患者需要》宣教图,宣教图涵盖疼痛、各项生理需要的图文。机械通气患者通过阅读宣教图,点击图片,就能表达患者的需要。护士及时了解及满足患者的需要,避免因患者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而烦躁,导致下滑。不影响患者休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听舒缓的音乐或阅读。
1.2.7 物品支持及其他管理策略干预组的机械通气患者 使用抬人单搬动患者。按床位数的3倍准备抬人单的数量,使护士搬动患者时节力。干预组将床头抬高操作指引、宣传图放置于机械通气患者床边,方便护理人员随时阅读,随时指导操作者。宣传图图文并茂告诉操作者机械通气患者白天、喂食、夜晚建议床头抬高的角度;患者下滑时如何处理。设立N班组长,由N班组长对夜间床头抬高进行质控。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床头抬高实施率自行设计《患者床头抬高评估表》 在每天9:00、16:00、23:00、4:00共4个时间段测量记录每个机械通气患者床头角度。床头抬高30°~45°为有效,床头抬高≥30°但患者身体下滑或床头抬高≤30°为无效。床头抬高实施率=使用呼吸机患者4个时间点实际达标的次数/应达标的次数(排除当时有禁忌);有效率=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 误吸、肺不张、VAP的发生率。VAP诊断标准:新出现的或进行性的胸部X线浸润阴影下并符合下列3项中的2项:①发热:体温>38℃;②血WBC升高或降低;③有脓性分泌物[5]。VAP的发生率(‰)=发生VAP例数/患者使用呼吸机天数[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床头抬高的实施率比较
对照组有效实施率为43.4%,干预组有效实施率为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综合干预策略能明显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的实施率。见表2。
2.2 两组患者肺部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误吸、肺不张比较,干预组误吸、肺不张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比较,干预组VAP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3 讨论
综合干预策略能提高患者认知度,保证床头抬高30°~45°的实施。影响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除护理人员的认知水平外,还有患者本身的原因。机械通气患者因基础疾病多、CO2潴留、气管插管不能表达自己的需要等导致烦躁,身体易下滑不能保持有效。而国内医院都存在ICU护理人力不足,何秀霞的研究指出即使ICU床护比1∶2.5~3.0现在也无法满足护理工作的需求[7],护士不能及时纠正机械通气患者≤30°的。干预组采用改良式法,规范的摆放,患者臀下垫一软枕防身体下滑及减少骶尾部的剪切力,使患者感到舒适、安全。并且调查患者认知度,针对性、反复地进行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对护理舒适、安全的需求,从而提高患者认知度。患者知晓床头抬高30°~45°的意义,主配合床头抬高30°~45°这一,避免护士反复纠正患者下滑的[8-13]。
关键词:职业倦怠;干预研究;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G4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4-0113-03
长期以来,职业倦怠一直被认为是影响从业者健康和绩效的危险因素。职业倦怠的不良后果 不但会使个体身心受损,还会表现为一种“溢出”效应,把情感枯萎等负性体验带入到生活 的其它方面[1]。可以说,为这种具有传染性的不良心理状态所付出的代价是惨重 的,对职 业倦怠的引导和干预是必要的。所谓职业倦怠的干预是指通过预防、抑制和治疗等手段帮助 从业者摆脱职业倦怠所带来的困扰,其终极目标在于降低未来发生倦怠的可能性,减缓已经 发生倦怠的危险性。
一、职业倦怠干预研究的现状
总结中西方研究发现,职业倦怠干预分为指向个体的干预和指向组织的干预。
(一)以人为本的个体干预
个体干预基于以下几个设想:首先,学者们倾向于认同职业倦怠更多来源于个体而不是 工作环境[2]。其次,即使不考虑职业倦怠来源,人们也通常认为应对职业倦怠是 个体的责 任,而与组织无关[3]。再次,提倡职业倦怠的个体干预与个体主义盛行的西方社 会生存哲 学相吻合[4]。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对个体进行职业倦怠干预的成本要远远小于 干预组织所付出的[5]。个体干预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大的范畴:一是针对工作现状个体主动协调与工作的关系 ,具体通过改变工作方式、发展防御性应对策略、寻求社会支持等途径实现。如Homer考察 工作时间永久性缩减对职业倦怠的有效干预作用[6]。Hamberger通过对助人行业 工作者时 间管理倾向的考察总结了积极应对对于工作应激和倦怠具有作用[7]。Westman&Etz ion在以 色列的87名蓝领人员中考察了休假对于倦怠的显著改善作用[8]。虽然这些干预训 练的确减 轻了职业倦怠的程度,但并不具备长期效果。二是着眼于加强个体内部资源管理。具体通过 选择轻松的生活方式、改善健康状况、自我分析等几个途径实现。如一项有关音乐治疗技术 对教师倦怠的干预作用的考察证实了音乐疗法的干预作用[9]。VanDierendonck等 从超个体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验证了以心理综合疗法为基础职业倦怠干预在提升幸福感,改善情商值以及实现完满人生方面的持久效果[10]。这些理论上的阐述和个 案研 究的报告极具开创性,但对倦怠干预的整体效果仍有待检验。
(二)以环境为主的组织干预
以环境为主的组织干预基于以下几个设想:首先,引起职业倦怠的最初决定性因素中不 能排除环境因素[11]。其次,在以数量作为工作绩效考核标准的情况下,压力可以 成为一种 动力;而在以质量作为工作绩效考核标准的情况下,高强度压力导致的倦怠则需要组织加以 干预[12]。再次,提倡职业倦怠的组织干预与集体主义盛行的东方社会生存哲学相 吻合[13]。此外,同个人干预相比,组织干预范围更广,效果更明显,潜力更大 [14]。组织干预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从业者的现状组织主动协调与个体的关系 ,通过提供建设性反馈,接纳从业者意见,提供工作训练和工作轮换等实现。如台湾高科技 领域对从业者采用的工作轮换培训技术[15],以及为培养员工抵抗倦怠能力部分企 业开发出 的韧性培养方案[16]。二是着眼于企业内部资源管理,通过明确任务分配,阐明角 色责任, 工作绩效评定合理化等实现。如Elloy等用自我管理团队来对职业倦怠进行干预[17] ,Nico WVan Yperen对公平感的培训等[18]。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多数策略仍处于探 索阶段。
二、职业倦怠干预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倦怠干预缺乏针对性
像“心理健康”一样,职业倦怠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的研究领域。研究者根据各自的 理解对职业倦怠提出了纷杂的界定,出现了诸如倦怠、应激和抑郁概念的混淆[19] 。当一个 概念包含的内容过于宽泛的时候,它就已经不能表达任何具体含义了。这造成了职业倦怠干 预研究者各自为政,职业倦怠的干预缺乏针对性。表面上都在进行职业倦怠研究,但实际的 研究内容却大相径庭。为了对症下药,需要对职业倦怠加以准确定义。也就是说,欲对职业 倦怠的防治提出合理化建议,首先要对倦怠的总体表现和不同侧面进行精确描述,以便于职 业倦怠干预研究者之间能够相互对话。
(二)职业倦怠干预效果不显著
各种形式的职业倦怠干预的最终目的在于对职业倦怠的预防和治疗产生积极效果。然而多 数干预的效果却并不显著,要么只是在短期内缓解了倦怠的程度,要么只是对倦怠某一因素 发 生作用。职业倦怠干预效果甚微的最主要原因来源于对职业倦怠干预的目标缺乏统一的标准 [20] 。大部分干预训练还是囿于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来做的,颇有见地的的干预训练非常少见。 即使有些倦怠干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阐述和个案研究的报告,并研发了具体的干预策略和 技术,但也只是建设性的意见,并未被广泛接受认同。
(三)职业倦怠干预理论和实践相脱离
从探索性、描述性、应用性的“常识心理学”角度对职业倦怠干预加以普及加速了人们对此 类问题的了解,为有效干预进行了宣传上的准备。但遗憾的是,倦怠自下而上的历史性沿袭 却在实践者和学术研究者之间划分了难以逾越的鸿沟[21]。具体表现在对职业倦怠 干预的分 歧,实践者倾向于从自身经验出发,采取实用主义方式加以处理,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收效。 学术研究者则倾向于从理论出发,认为干预方法应建立在理论证实的基础之上。如Fredenbe rg er和Maslash就是从实践和理论两个不同角度对职业倦怠施加干预。无疑,对职业倦怠加以 干 预不仅存在着理论上的种种障碍,而且要求研究者在掌握理论同时,有必备的实践条件,如 被试、资金等作保证。这无疑为职业倦怠的干预实施和外在推广带来了困难。
(四)国内职业倦怠干预研究还有待深入
随着整合性研究开始出现,职业倦怠干预日益得到重视。尤其以欧美国家最为明显。20 00年的Clinical Psychology杂志出版了一期专刊,专门讨论倦怠的干预与治疗问题。而总 观 我国有关职业倦怠方面的研究,不难发现我国职业倦怠研究相对滞后,很少见到有关职业倦 怠干预的研究。诚然,人类的心灵既是自然的产物,也是文化历史的产物[22]。必 须承认东 西方在制度、文化、观念上存在巨大差异,在注重差异性的同时,要求国内研究者充分利用 国外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本土化特点,加大研究力度。
三、职业倦怠干预研究的趋势
从上述对职业倦怠干预的现状的介绍和对存在的问题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个体干预还 是组织干预都应该考虑到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从发展趋势看,加强对职业倦怠的理解 ,设计有效的干预方法,在理论和实践间架起桥梁,加速职业倦怠干预的本土化研究,结合 “以人为本”和“以环境为主”的干预必将成为今后职业倦怠干预研究的主流。很多研究者 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且提出了人―职匹配理论[23],工作要求―控制理论 [24],工作价值观―职务特征匹配理论等理论[25]。
笔者试图在Schmidtl994年提出的公共健康模型[26]的已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职业 倦怠 的干预设想。这样做的目的并不仅是为了从更深的层次提出倦怠干预的具体方法、手段和策 略,而且试图为今后的干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这一体系化的职业倦怠干预构想包括初级、次级和终极三级防御系统。其中初级防御系 统正如注射疫苗防止疾病发生一样,旨在减轻或消除工作场合的压力源,减少引起职业倦怠 的状况。次级防御系统正如喷洒消毒水抑制病菌传播一样,旨在帮助个体管理和应对职业 倦 怠, 克服倦怠在行业中的盛行。终极防御系统正如接受药物治疗减轻病痛折磨一样,旨在治疗已 被倦 怠击垮的个体,减少倦怠已经带来的负性后果。不难发现,各级干预系统都有各自的出发点 和侧重点。其中,初级防御系统在于以环境特征为主,通过改变环境防止不良情况发生。而 次级和终极防御系统则在于以人为本,通过改变个体或治疗个体对压力的反应从而达到干预 的效果。可以说,对于倦怠的预防和干预主要集中于以环境为主的组织策略和以人为本的个体策略相结合。上述设想既可以用于倦怠的危机干预,也可以用于倦怠的预防。在危机干预中,倦怠已是客观现实,而预防则着眼于倦怠发生的可能性。前者中,我们的目标是要解决现实问题;后者中,我们的目的在于降低未来倦怠的风险并促进个体成长。但不论是在哪种情况下,问题解决的过程都是基本相同的:问题都来源于个体与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解决措施需要把工作环境和个体因素同时联系起来。因此,在对职业倦怠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应以“引导”为主,通过引导来唤起人的心理自觉,通过引导使组织认识到职业劳动是“心”的劳动,只有触及心灵的干预才是最有效的。只有这样,才会充分合理地对个体与组织加以干预,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虽然到目前为止,职业倦怠干预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研究领域,但是它对于职业健康心理的维护作用促使人们不断地研究下去,并且已经在实践应用中显示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Quick J C, Tetric L E.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2: 245~265
[2]Ross E. Preventing burnout among socia l workers employed in the field of AIDS/HIV.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 1993,18 : 91~108
[3]MacBride A. Burnout: Possible? Probable? Preventable? Canada's Menta l Health, 1983, 31(8): 2~3
[4]Heanay C A, Van Ryn M. Broadening the scope of worksit e stress programs: A guiding framework.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9 90, 4:413~420
[5]Grosch W N, Oslen D C. Prevention: Avoiding burnout. In Sussman MB. A perious calling: The hazards of psychotherapy practice. New York: Wiley, 1 995: 275- 287
[6]Homer J B. Worker burnout: A dynamic model with implications for p 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Dynamics Review, 1985, 1: 42~46
[7]Hamberger L K, St one G V. Burnout prevention for human service professionals: Proposal for a syst ematic approach. Journal of Hoslistic Medicine, 1983, 5: 149~162
[8]Westman M, Etz ion D. The impact of vacation and job stress on burnout and absenteeism. Psychol ogy and Health, 2001, 16: 595~606
[9]Kittel F, Leynen K. A study of work stressorsand wellness/health outcomes among Belgian school teachers. Psychology and Heal th, 2003, 18 (4): 501~510
[10]Van Dierendonck D, Garssen B, Visser A. Burnout Preve ntion Through Personal Grow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 2005,12 (1): 62~77
[11]Maslach C, Schaufeli W B, Leiter M P. Job Burnout Annua 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 52: 397~422
[12]Jackson S E,Schuler R S.A meta-analysis and conceptual critique ofresearch on role ambiguity and role conflict in work serrings. Organizational Be 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1985,36:16~78
[13]杨忠芳.如何研究中国人――心理学本土化论文集[G].台湾:桂冠图书股 份有限公司,1997:9~12
[14]甘怡群,等.工作特征对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 06,38(1):92~98.
[15]Hsieh A T,Chao H Y.A reassessment of the erlationship between job s pecialization,job rotation and job burnout:example of Taiwan's high-technology i ndustry.Int.J.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4,15(6):1108~1123
[16]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58~665
[17]Elloy D F,Terpening W,Kohls J.A causal model of burnout among self- managed workteam members.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1,3:321~334
[18]郭思,钟建安.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述评.心理科学[J].2004,27(4):9 31~933
[19]李永鑫,等.倦怠、应激和抑郁.心理科学,200528(4):972~974.
[20]李永鑫,李艺敏.工作倦怠评价标准的初步探讨[J].心理科学,2006,29 (1):148~150.
[22]葛鲁嘉.心理文化论要――中西心理学传统跨文化解析[M].大连:辽宁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5:28~35.
[23]Maslach C,Goldberg J.Prevention of burnout:New Perspectives.Applied& Preventive Psychology,1998,7:63~74
[24]Taris T W,Feij A.Learning and strain among newcomers:A three-wave s tudy on the effects of job demands and job control.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 4,138(6):543~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