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30 11:22: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地理教学措施和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单一的学科知识应很难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解决,这就使得能够将多学科知识进行交叉运用的符合性人才,成为了社会急需的一种人力资源。在高中阶段,地理学科有着知识内容丰富、课程结构复杂,学科综合性强的特点,因此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学成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从高中地理教学现状来看,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已经成为了地理教学的一种创新模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问题进行探究。
1 地理学科与数学学科之间的关系
数学学科与地理学科之间的联系,是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研究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对数学学科与地理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在徐建华所著的《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中,地理学和数学中的几何学被认为是同为研究地表问题的学科(在来自希腊文的西方文字中,几何学有“测地术”的含义)[1]。从地理学科的发展来看,数学方法的运用,是解释地理现象的发展内在机制和运动规律的重要因素,这就说明数学思想方法是促进地理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来看,气象学、地质学和地震学等学科的发展,也离不开数学学科的帮助,因此学科与地理学科之间存在着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数学学科与地理学科之间的关系就为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提供了便利条件。
2 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2.1 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主要指的是在某一问题不能通过统一标准进行一次性解决的情况下,通过对问题进行划分,对划分出的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对应方法进行处理的数学思想[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数学思想也可以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渗透,例如教师在讲解地球运动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会告诉学生,某地的经度数除以15,将结果四舍五入以后,取整所得的结果就是该地的时区。针对学生对计算时区过程中的四舍五入问题难以理解的现象,教师就可以通过对时区计算公式的余数问题进行分类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解。
2.2 归纳思想
归纳思想主要是通过对特殊例子进行分析,通过舍去非本质因素和次要因素的方式,从事物本质联系中概括普遍性结论的方式[3]。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一些地理规律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归纳思想的应用,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昼夜长短的变化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对春秋分日、夏至日和冬至日的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对昼夜长短问题进行归纳。
3 数学思想方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通过对新的数学教学大纲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产生的思维变化过程,成为了新数学教学大纲中较为重要的因素,这就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的理性认识过程,成为了教育界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这样,在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就应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方式,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针对教材中提到的“由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规律”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地球仪的方式,让学生对由赤道到两级的热量差异进行了解,在对热量差异进行了解以后,学生会发现,热量差异是影响植被分布的重要因素。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对既影响热量变化又影响植被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学生经过分析以后得出结论,气候因素是影响热量变化和植被分布的重要因素。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逻辑推理的数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渗透,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渗透,学生对由赤道到两极的植被分布情况进行了充分的了解。这就表明数学思想的应用,是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除此以外,在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渗透。
4 数学思想方法在地理教学渗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影响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的重要因素,因此数学思想方法调查渗透过程中,教师要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进行注意:首先,在数学方法的渗透过程中,地理教师要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量。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高中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这样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相关的数学思想进行了解,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旁听数学课的方式,对自身的数学知识进行丰富,以便让数学思想方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渗透。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要对数学思想的渗透程度进行把握,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地理学科知识点的讲解,是课堂的主要教学目标,数学思想的渗透是为提升地理课堂的教学有效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了过多的数学思想,那么,地理课就已经变成了数学课,因此,只有十分必要的情况下,地理教师才能利用大量的时间对数学思想进行了解。
5 结论
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逻辑推理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归纳思想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应用的数学思想。在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过程中,地理教师对数学思想的渗透情况进行控制,以避免流于形式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郭姝媛.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D].华东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高中地理 创新 教学
实践表明,在高中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由于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进一步提升高中地理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一、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意识淡薄
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的创新意识淡薄,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较慢,并且大多数教师仍然坚持着“多讲,成绩就越好”的思想。正因如此,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以传授知识为重点,忽略了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方式老化
在如今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总是习惯性地采用旧有的教学方法,这就导致在教学中无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甚至一些教师仍一味地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甚者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与进步,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力,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地理成绩。
二、高中地理创新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更加重视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因此,在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来进行高中地理创新教学,诸如利用创新来揭开高中地理的神秘面纱,或者利用情境创设的形式来提升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新型的教学环境,更好地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下文将针对现今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几方面的解决措施:
(一)创新―神秘
长久以来,高中地理作为主科以外的学科,大多数教师都是非专业的地理教师,他们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地理教学指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新课的方式方法无非是以下两种:(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2)同学们,今天老师讲授的内容是……这样的开场白,让课堂潜移默化地变成了教师为主的单向教学模式,无法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使得整个课堂枯燥乏味。除此之外,教师在讲到翻书的问题上也始终一成不变,始终使用“同学们,请翻到……”这样的语句,课堂缺乏新意以及创造力,学生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始终保持积极性。
为改变这一现状,在一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使用一些相对新颖的方式作为开场白,如可以采取新闻评论引入法、趣闻引入法以及头脑风暴引入法等。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正式讲课之前,给学生一定的课题进行讨论,或者给学生讲述一个相关的趣事趣闻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关注,让学生对即将开始的课堂讲解充满兴趣。这样的新课引入,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进行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以及各种图片为学生呈现相关的课本内容,让学生提前感受新课内容中的描述,从而有效地为后续的教育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这之后,教师还可以提出几个同新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关系中,教师一向是高高在上的形象,而学生则是一味地跟随教师的思维进行思考,但是,真正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平等和谐的。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地化被动为主动,从而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好地进行学习。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多多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为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创新地理教学势在必行。作为教师,我们应利用各种手段创新教学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此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全面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聂小彤.高中地理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8).
[2]谢上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0).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尤其在教育改革得到全面实施后,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会暴露出些许问题。当代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如今更提倡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能够真正实现全面发展,而传统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均难以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因此,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更好地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成了教育界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
众所周知,教学方式单一是我国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其主要是由于大部分教师依然处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另外,由于我国校园建设方面的资金不足,很多学校依然没有全面实施新媒体教学。除此之外,评价体系也有待完善,此种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当代学生共鸣,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尤其高中地理知识较之初中地理知识而言,更具深度更考验学生的理解能力,若教师无法及时改善教学方式,极容易影响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信心,从而影响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
2.教师综合素质及能力有待提升
新课程背景下,教育领域有许多方面均发生了改变,而此种改变使得教育界对教师的各方面要求也有了明显提升,不难发现,我国一直存在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不仅是由于近年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增大的原因,同时也是由于高质量、强能力的教师越来越少。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难以适应新式教学方式,而能够适应当代教学方式的新教师却通常存在教学能力不佳的现象,以上情况均导致高中地理教学问题频出,因此,今后在开展地理教学时,不仅要注重促进学生成长,同时也要为相关教师提供参与培训的机会,提升教学能力。
二、新课程背景下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相关措施
1.改变教学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应充分实现新课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摒弃“填鸭式”教学,并积极引进先进教育理念、新型教学方式,如,开展小组教学、增加实践课程等。另外,高中地理知识较为抽象,若教师单单依靠讲解理论知识的方式,只能使学生迅速记下相关结论,却难以了解其中的奥妙,教学源于生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多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如,太阳每天的变化等,如此不仅能够增加地理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等。
2.丰富教学方法
如今新媒体教学得到了教师以及学生的喜爱,其可以有效丰富教学资源,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弊端,高中地理知识独有的特性使得教师往往难以用文字将其表述清楚,同时学生也难以理解相关内容,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视频、音频或3D技术等将知识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学校尚未全面普及新媒体教学,因此,今后应加强此方面的建设。
3.营造学习氛围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与学生拉近距离,并利用地理小知识来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地理课堂中不再感受到学习压力以及教师给的压力。相关研究表明,学生的心情、所处的环境等均会影响学习效果,并且创造出“没有距离的课堂”也可以使学生畅所欲言,便于教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4.丰富评价体系
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我国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过于片面,只关注学习成绩,此种评价方式对于当代教育以及当代社会而言并不十分适合,既不具备全面性、合理性,也会对学生造成一定伤害,尤其高中生正处于情感敏感期,教师的评价能够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应丰富评价体系,在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添加其他评价指标,并在评价过程中多多使用带有激励性作用的话语。
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已经渐渐由单纯的学历、经验转化为全能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而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创新教育,因此,今后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此重视起来,通过引导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索、自行分析知识难点等,并为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践课程,为学生布置合理的课堂作业,促使学生将理论寓于实践。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开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机会或项目,使其能够在实践中成长。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往往存在难教、难懂的现象,此现象的出现不仅与学科自身特点相关,同样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尤其对于当代学生而言,当代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而新课程背景的出现也打破了传统教育局面,虽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尤其对于各个地理教师而言,若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使学生学习成绩得到大范围提升,不仅要改变教育理念,也要不断丰富自身,提升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丹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36(4):72.
【摘 要】高中地理是高中知识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学科,是文科综合中最难以掌握的学科。随着高中地理的教学改革在不断推进,发现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导学案教学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针对高中地理导学案方法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导学案;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措施
前言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改革的步伐在逐步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是我国社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03年教育部颁布新的课程标准之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速度在逐步加快。导学案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提出的教学方法。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研读和理解,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出相应的学案,学生根据老师制定的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提前的理解和预习,发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带着问题进入课堂。高中地理的知识体系相对复杂,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将导学案方法引进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之中,对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1.导学案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
1.1导学案教学可以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003年我国教育部门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新课标指出,现代教育教学的过程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主题,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要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导学案这种教学方式,就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对于促进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1.2导学案教学可以促进合作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导学案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制定和设计的学案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学习和合作学习,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和全体同学以及老师进行相关的交流与合作,最终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1.3导学案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提升
高中地理的知识体系相对复杂,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应用导学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提升。在导学案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与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还要进行积极的发言与讨论,这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总之,导学案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2.我国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导学案的实施现状
2.1教师制定学案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中地理教师由于业务水平和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制约,造成很多高中地理教师在制定学案的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设计出的学案缺乏科学性,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甚至造成了教学主次不分的情况,不利于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推进。
2.2学生逐步淡化记课堂笔记的意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导学案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在授课之前会给学生发放相应的学案,这些学案中会把知识体系和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标注,这就给一些喜欢偷懒的学生以可乘之机。由于学案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因此有些学生记课堂笔记的意识逐步淡化,反而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
2.3学生利用学案进行课前充分预习没有得到保障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会将相应的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充分的预习,但是预习的过程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但是,由于各种方面的因素,往往造成学生不能把这种预习习惯持之以恒,或者在预习的过程中根本就是草草了事,不能做到充分预习。
3.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3.1进一步提高教师设计学案的水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是学案设计者,学案设计的水平直接影响着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切实提高高中地理教师设计学案的水平。提高地理教师设计学案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学校应该定期的组织学案设计的培训,邀请相关的专家对学案设计的方法与原则进行讲授,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设计学案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引进一些水平较高的高中地理学案,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让地理教师学习这些优秀学案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最终提高高中地理教师设计学案的水平。
3.2学案和课堂笔记相结合
课堂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内容,让学生的思路与老师的思路保持一致,避免开小差的现象;另外课堂笔记是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思考和加工的基础上得来的要比学案的内容更加深刻。由于高中地理知识点相对比较繁琐,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案和课堂笔记相结合,以此来推进高中地理教学改革。
3.3督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
导学案应用的前提就是学生对于知识的充分预习,在对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课前预习的基础之上才能体现导学案教学方法的价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预习时间摆在课前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让学生之间先互相讨论。交流知识和答疑解惑,或者索性把基础习题在后20分钟里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几分钟用来答疑解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预习的可见性,教师可以起到相应的督导作用,从而保障预习效果。
结论
导学案教学方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对于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导学案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切实推进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晓,杨军辉,翟禄新.新课标背景下地理教学导入模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8):34.
关键词:高中教学;地理课程;创新教学;实践探讨.
高中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等问题的一门学科,其综合性比较强,知识跨度以及知识量都特别大,因此教学的难度以及学生学习的难度也比较大。这门学科应该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相连的学科,但是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学还停留在不是书本就是习题的狭隘的教学方法之中。一些学校的教师还是以单向的灌输知识为主,在教学方法上没有点创新。这种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今的教育模式,必须对高中地理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型的改革。下面本文就针对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和进行创新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运用怎样的措施进行创新教学进行分析。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1.高中学生不断减少的现状。据了解,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人口出生率下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新出生人口逐年减少,导致适龄高中生减少。不过,除了人口因素外,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已经成为导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锐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20万,当年有750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所占比例为73.5%。这就导致高中考生不断减少,使高中地理教育呈现教育不足的现状。
2.高中地理课程设置的现状。经过一定的调查和分析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在我国大多数的高中对地理的课程设置是每周三节,甚至有的学校地理课程的设置只是为了应付会考的到来只设置两节课。对于地理课程的授课知识量来说,这些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地理课程的需要。所以说地理教学现在的课程设置状况是很严峻的,急需要得到妥善的解决。
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过程过于死板,教学内容以及过程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以及注意力;课堂的氛围过于低沉,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致地理教学效率的低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是必须得到解决的事情,如果无法很好地改善现状对地理教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二、高中地理创新教学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兴趣明显不足,缺乏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实践能力非常薄弱,这些都是传统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说地理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不断地研究以及创新新教学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于地理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对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
1.地理创新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被学生所接受,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不理解地理知识,更没有好好掌握地理知识。学生无法在课堂中对知识进行积累。这对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来说是非常的不利的,应该得到解决。而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恰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创新地理课堂是非常必要的。
2.地理创新教学可以使教师的授课进度和质量得到提高。因为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对知识不能有一个很好的掌握以及理解,所以导致教师的授课进度缓慢而且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而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进而使教师的授课进度和质量得到改善。所以说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3.地理创新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高中生都喜欢创新,不喜欢陈旧没有新意的东西,而传统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毫无新意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而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富有新意的东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三、高中地理创新教学的实施措施
1.通过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授课内容都是书本上的知识点和内容,没有对相关的课外知识进行适当的添加,这样的方法会让学生产生一种麻木的感觉,认为书本就已经包含了全部的知识。其实不是这样的,教师要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丰富授课内容,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补充一些类似的知识,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这种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
例如,教师在对气象灾害进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丰富自己的授课内容,在讲每一种灾害的时候都可以适当地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进行一些恰当的结合,通过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或者新闻里经常提到的一些气象灾害进行分析,讲解每一种灾害的特征和现象,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
2.通过运用多媒体进行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地理是一门丰富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这个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课堂上要讲解的内容清楚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通过生动的画面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最大的知识收获。而且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对高中地理教学来说是非常有效的。
例如,对陆地环境进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把地球的内部圈层以及岩石圈的范围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上,让学生可以直观观察,在学生进行观察之后再进行讲解可以使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和记忆所讲授的知识点,进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
3.通过模式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来进行地理教学的创新。陈旧的教学都是教师说教式教学,教师处于课堂的主动地位,而学生是被动地听课,一节课下来可能所有的时间都是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和教师没有进行过任何交流。这样的教学方法应该完全被取替,由教师进行创新和改革。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授课的过程中与学生多交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融入课堂,真正地与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从而达到创新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对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进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与学生互动,一起讨论各个地区的环境和各个地区的发展情况,由学生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再由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找出错误的地方由教师改正,这样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让学生对这一章的知识进行学习,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更深的理解,达到创新教学的效果。
总之,创新教学是我国高中教学中一个不变的主题,只有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保持教育的活性,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为国家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为学生以后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所以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创新教学的应用是非常重要以及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谢上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0(10).
[2]罗东新.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J].学周刊,2013(09).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环境教育
面对当今社会出现的酸雨、沙尘暴、雾霾等恶劣天气和自然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努力想改变现状。我认为除了采取一些措施以外,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高中学生马上就要升入大学并步入社会,是未来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在高中地理课上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可以为以后打好基础。
当前,环境问题日益加重,加强对全民的环境教育是刻不容缓的,而利用教育实施是行之有效的,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1.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环境状况并不乐观。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向自然界索取的自然资源也越来越多,给全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也极大地破坏了生态平衡,为历史所淘汰。如今,土地荒漠化、酸雨、雾霾、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要想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入手进行环境教育。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让青少年认识到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从而在生活与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教学改革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高中地理课不但是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还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科目。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学生不仅要通过教师讲授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能够把所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做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灵活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需具备丰富的地理专业理论知识,能够深入理解地理教材的内涵,深入浅出地通过地理课本上各个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其与环境的结合点,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其责任感。将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结合,挖掘地理课本上的环境教育资源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基本方向,高中地理要重视这个方向,落实素质教育。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入环境教育是可行的
环境教育与多个学科都有联系,地理与它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高中地理课程中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有较为详细的描述,这一学科特性决定了它与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紧密相连。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拥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便利条件。环境教育是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渗透在高中地理的每一个细节中。无论是教学资料,还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都不会显得突兀,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进而有所行动。
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具体方法
1.转变理念,营造气氛。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课本上所列出的内容。但在如今的素质教育下,这一观念已经不合时宜。高中地理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转变教学理念,在给学生讲授基本的地理知识的同时,渗透环境教育。高中学生的理解力、洞察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让他们了解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认真备课,挖掘现有教材中蕴藏的环境教育要素,并尽可能地将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和地理课本上的某些知识点结合起来,给学生营造出环境教育无处不在的氛围,让环境教育真正成为地理教育的一部分,从而为更好地实施环境教育创设条件。
2.以教材为基础,渗透环境教育。高中地理知识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知识点繁多而零碎,要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并记忆这些知识,教师必须依据教材要求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来为学生讲授,并在授课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与环境教育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例如,在带领学生学气环境这一章节时,教师可根据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把雾霾、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引入课堂,具体地来分析、探讨每一种大气问题的成因以及它的解决措施;在讲解我国的气候类型时,教师可以以当地的气候类型为例,在学生掌握了这节课必要的知识点以外,通过视频或图片详细介绍当地所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3.创新方法,提高效率。在课标的要求中,高中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是一体的,是相互融合、彼此渗透的,而不应该被区别对待。高中地理课堂不但要着重于培养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要将环境教育有意无意地穿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在努力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地理学习氛围的同时,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展示当前的自然状况和资源情况,给学生提供讨论话题,让学生围绕当前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相应的环保对策。通过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氛围中来,激发学生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其学习效率。
课堂情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地理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自身感官,更清楚地认识到地理知识的魅力所在,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高度,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课堂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地理知识更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缩短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创新和完善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手段。如在讲解我国区域划分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阅读分析教材资料,并分组讨论。其次教师用生动的多媒体图片展示我国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现状,形成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多媒体的使用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同时不出课堂就感受到自然资源的优美感观。学生通过查看地理软件、读图表、分析对比,了解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并且找出形成地理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成就、问题及措施,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相当巨大,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现有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地理知识敏感度不高的问题,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日常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的作用。在课堂情境教学过程中,学生既能够看得见,又能够摸得着,还能够唤醒对日常学习的愉悦感,展现出其对学习的影响,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日常地理知识。可以说课堂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件主动、快乐的事情。如讲解陆地环境的组成中的陆地水时,可以让学生于课前对陆地水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做一个利于讲解的设备,将大地的环境完全照搬到课堂教学模拟器中,这里还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分类讲解。分类讲解陆地水的供给,如大气降水补给、季节性极雪融水补给、河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的调蓄作用,另外还有冰川补给等类型。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情境教学的优势。课堂情境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实现因材施教,有的高中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更偏向于文科,有的学生则更偏重于理工科,地理课程既有文科内容又有理工科内容,能够使学生不断的提升自身素质,完善日常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增强日常教学效果。从高中地理教学现状看,课堂情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概念及地理原理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真正发挥课堂情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从而使高中地理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真实需求,从这个角度看,可以发现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增强,不仅需要将高中地理知识更完善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还要将这些高中地理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让高中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有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这样才能促使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增强。
综上所述,课堂情境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来说,有着巨大的作用,不仅改善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使高中地理教学变得更具体形象。对于学习高中地理的学生来说,在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增进他们对抽象地理概念的理解,改变他们在课堂中被动掌握高中地理知识的状况,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地理知识到主动学习地理的转变,通过使用课堂情境,发现课堂情境教学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增强日常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让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从课堂情境的应用效果看,其在未来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利用。
作者:饶粤飞工作单位:中山市东升镇高级中学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收到极大的挑战,但传统应试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根深蒂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今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地理应试教育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在创新意识和个性健康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能力运用和生产实践方面关注不足。这显然不利于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一、彻底突破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所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把学生变成了机械式的被动接受者。此种教学误区,容易促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听课不积极投入,把课业当成负担,每做地理练习就心烦。
1.突破这种教学误区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的主动性为主要方向。教学的实质应是在教师的点拨下,启发学生合理地从多角度展开思维,从多方面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把知识向能力方面迁移和能力向应用方面迁移。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看、去说、去做、去想。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发挥点拨作用。把传授变为导学,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同时构建地理师生互动的地理课堂也至关重要,课堂是师生之间动态交往的场所,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教育实践基地,也是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的人生舞台。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快乐和谐的课堂,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同时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区域性、综合性特征,地理教育内容的广阔性,地理环境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为地理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天然的优势。师生的互动不仅一要有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课堂上,偶尔引用一两旬歌曲,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实现了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活了课堂教学。二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有时是决定学生对课程感兴趣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学生讨厌老师,连带反应就是老师教的课程也不喜欢。反之如果学生喜欢老师,那么老师教的课程也自然喜欢。所以搞好师生关系也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二、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学势在必行
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根本的教学目标,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的重要途径。地理教育的价值目标,最重要的有二:其一是要让学生拥有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其二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如果说前者重点在于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话,那么后者的关键就在于观念的形成了,因此在地理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目光的焦点集中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那些抽象的地理原理上。容易忽略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有关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地理课程强调的是人地关系,通过学习地理形成正确的天地观念,认识自然环境的美、了解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与相互影响,关注未来的生活和环境质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国民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理解是自身发展、服务社会的最基本知识素质,也是最重要的国民素质之一。
地理课程帮助学生形成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法制意识,“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环保教育以课堂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课堂中,在学习了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之后,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课外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到社会中去做调查分析,直观地认识环境问题,并思考应如何来解决问题,提高自己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培养保护环境、防治污染、节约用水等良好的环境观念和自觉自律的行为规范。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是地理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地理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作用于生活,这是不变的真理。高中地理的教学也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传统的地理教学就是课堂教学,偏重于理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必须将学生的学术课程学习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技能学习与个性发展融合起来。新的教学模式则应强调地理学科的实践,变闭合式课堂教学为开放式课堂教学。例如:组织学生依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观察当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现象的变化及特征;开展地理要素单向调查;启发学生写地理调查报告和小论文;指导学生收集与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和新闻等。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参观访问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技能实用性的范围,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如今虽然大力倡导新课程的改革,但是新课程的改革还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完善和提高自身知识能力的结构水平。在综合化的思想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科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必将对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吴传武.《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反思》
[2]丁利.《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