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06 10:22: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企业财务风险内涵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具体而言:企业的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内容,其中筹资风险是由于筹资过程和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筹资运用效果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投资风险是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由于投资环境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而使实际投资利润率小于预计投资利润率的风险。可以说,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几乎都是在风险和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离开了风险因素,也就无法正确评价企业报酬的高低。
二、企业财务风险现状
我国的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盈利水平普遍低下,亏损较为严重,有的甚至达到了资不抵债的危险边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忽视财务风险是大多数企业经营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只有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进行研究,善于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进行科学预测,有预见性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使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限度,才能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
1、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 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这主要存在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关系中,很多集团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关系十分混乱,资金使用没有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四、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企业要敢于冒风险。风险与收益同在,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高风险必然带来高收益。企业不敢于冒风险,那可能会失去很多契机,因为风险的存在,也会给企业带来获取高额利润的机会。但同时,企业一定要学会控制风险,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针对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财务风险:
1、要增强企业资产流动性。一是贮存流动资产,即在资产组合中保持一定比例的易变现资产。二是购入流动资产,即通过销售流动性存货来实现变动性。企业必须权衡利弊得失,以合理的方式取得流动性资产,通过企业资产结构的合理搭配和筹资能力的合理运用,以最低的成本避免由于流动资金短缺和流动资金过剩而招致的损失。
2、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企业冒险总会存在风险,企业不能为了持续的追求高利润,不计后果,大肆投资举债,增加财务负担,利润多少不是衡量一企业强与弱的唯一标准。过度负债不仅会背上沉重的利息包袱,而且一旦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中断、阻塞、资金周转发生困难,不能按时偿债,企业将面临丧失信誉,负责赔偿的风险,甚至导致破产。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然后才是高额利润。应排除一切不利于生存发展的各种因素,不能冒生存受威胁的风险,要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来控制风险。
3、要选择最有利的资本结构。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资本结构,以最低资金成本,最小风险程度,取得最大的投资收益,在风险和利益之间寻求最佳配合。在有利的市场环境中,采取进取型策略,并对可能的风险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可以适当多借入资金;在不利的环境中,应谨慎从事,耐心等待有利时机的转化,以此组织调整资本结构,并做到胸中有数,机动灵活,可以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
4、要控制负债比例,防范筹资风险。筹资活动是企业资金流转的起点,而过度举债也是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受市场环境变化、银行贷款利率的提高、资金运用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将会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所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而产生企业筹资方面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主要有二大类:一是股东、出资人的投资。二是借入的资金。股东和出资人投资的资金,可以被企业长期使用,不存在还本问题,但是其风险存在于投资效益的不确定性和投资者对预期股价和股利的期望值降低方面。对于企业借入资金,在资金使用效益不佳的情况下,会给企业带来不能偿还到期借款本息的风险。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在综合考虑资金成本、财务风险、信息传递等各种因素,企业应选择以下投资顺序来控制财务风险,使企业财务风险降到最低。首先,企业筹资应选择内部积累,这种方式筹资难度小,风险小,保密性好,能为企业保留更多的借款能力。其次,如果企业从外部筹资,应首选发行一般公司债券,其次是发行股票,因为普通股票发行成本高于债务发行成本,外部筹资最后的选择是向银行借款,把还本付息的财务压力降到最低程度。
5、要正确地进行投资决策,控制投资风险。企业需要正确地进行工程项目、证券投资、对外投资决策,防止发生投资亏损、现金流量出现负数、资产减值和资金沉淀的情况。在投资前进行科学的论证,合理的进行投资组合回避风险,控制风险,分散风险策略和适度的接受风险。
关键词:财务风险;内部控制;财务预警;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财务状况出现问题,给企业经济利益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失,形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资金运转的整个过程当中。企业的资金运转过程包括筹资、投资以及资金分配等各个环节,财务风险可能潜藏在任何一个环节。企业财务风险即可以来自企业自身,也可以来自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 企业的财务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财务风险。
财务活动主要有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按照企业的活动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可以概括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筹资风险主要是指在企业负债经营的条件下,若企业不能按时偿本付息,就会导致企业落入财务困境,发生破产的可能性。投资风险一般是由于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而使企业的项目发生经济损失以及由此带来的无法收回投资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资金回收风险则是指在企业销售或者提供相应服务后,由于款项回收、存货控制等方面出现问题,导致企业发生财务损失的可能性。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经过企业的收益分配后,企业产生不利经营活动的可能性。这些对财务风险的界定主要是结合过程和动态来认识企业的财务风险从更为广泛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一种经济风险,是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对企业的所有影响最终都集中体现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货币化的表现形态。企业财务风险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1)客观性:财务风险是伴随企业经营活动客观存在的。只要存在资金的运动,企业必然会存在财务风险,因而,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
(2)不确定性: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企业价值活动的全过程。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指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和潜在性,财务风险是人们不能够进行准确预见的,它可能会由于企业内部或外部某些因素的变化而随之变化,因此,财务风险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3)可控制性:企业的财务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虽然可能会引发财务危机的爆发,但是由于财务风险具有可控制性的特征,所以只要企业在财务风险阶段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和预测手段,还是可以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或是减少危机发生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4)双重性:企业财务风险的双重性是指财务风险既有损失的一面,又有收益的一面。财务风险的这一特性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财务风险,既要看到财务风险的危害性,提高风险的控制能力,避免风险损失;同时也要加强对财务风险规律的探索和研究,准确把握时机,进行科学决策,谋取风险报酬。
(5)可预测性:由于财务风险伴随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可以通过大量收集以往企业中产生较大财务风险时的相关资料和财务数据,借助概率统计的方法,运对企业内部是否存在较大财务风险进行判断和预测。
(4)可度量性:通过运用一些数学方法是可以对财务风险进行度量的,财务风险的可度量性就决定了企业可以通过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5)全局性:由于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并在多种财务关系上体现出来。所以,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控制应从生产经营的各个资金运动环节着手,分析可能潜藏的风险并制定出相对应的控制策略。
3、财务风险控制目标与防范措施
3. 1财务风险控制目标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了保证这个目标顺利实现就必须保证企业的财务状况最优化。从财务风险的本质出发,明确财务风险控制目标,并采取正确的控制措施,形成科学、系统的风险控制体系。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图1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图
3.2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财务风险控制的目的是在企业总体经营目标下,根据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将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任何企业都不可能脱离外部环境而单独存在,外部环境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客观存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着财务风险,虽然财务风险的发生具有客观性,但企业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及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掌握这些因素变化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利用对企业发展有利的机会,避开对企业发展不利的风险。风险防范措施:
(1)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
认真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体内容,以及这些工作流程中都存在怎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对实现企业目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针对这些风险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现有的规章制度是否涵盖了规避该业务流程所有风险的控制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查缺补漏,使健全后的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一个系统性、包容性、完整性、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内部控制制度。
(2)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激励和约束都是为了达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企业内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目的就是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在企业管理中片面强调激励或者约束都是不科学的,只有二者配合运用才能达到管理目标。就激励机制来说,应包括物质与精神激励两个方面。物质激励主要解决物质动力问题,即满足有关人员的物质需求,主要包括二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如工资加奖金、职位消费、年薪等;以非货币形态表现的,如期权或直接发放股权;其他形式,如各种保险等。精神激励主要解决有关人员的精神需求,可采用目标激励、政治激励、荣誉激励等。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如独立董事制度及奖惩制度等。特别是奖惩制度可采取罚款、赔偿、扣减奖金等货币形式,也可采用行政处分等形式。
(3)建立切实可行的投资决策机制
投资决策失误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投资决策机制可以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降低决策风险。一方面要规范项目投资程序,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防止因投资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在投资决策中不仅要考虑投资机会和风险、企业发展目标和阶段、现有投资规模和结构及经营管理状况,还必须考虑财务匹配因素。即在企业经营或投资又一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编排有可能的情况下,企业投资的项目可以多一些,业务发展的速度可以快一些;在现金流量偏紧的情况下,就要注意控制投资规模和掌握好业务发展的节奏,尽量减少与主业经营没有直接联系的投资项目,适当减少长期投资,将资金集中于主业竞争优势的培育方面,或兼顾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从而保证公司资金的良性循环,使公司业务成长得到稳健财务的支持。
(4)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是企业关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具体规定,内容涉及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的设立、企业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人员配备、各职能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权利和职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等方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健全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本身就己经消除了一部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无法设想在一个企业,如果体制不清,组织机构重复,权责不明,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很难健康良好。所以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对企业防范财务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5)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的出现总是有所表象,通过将那些早于风险发生的指标如出现巨额亏损、速动比率恶化及销售急剧下降等汇总起来,综合应用信息管理技术,将财务风险前期指标进行监控、分析和预警。预警系统存在于企业所有部门,以企业相关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利用财务、金融及管理相关理论技术为平台,采用比率分析法,数学模型,提前发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潜存的财务风险,向相关管理者发出预警信息,以便管理者采取相应措施提前应对风险。预警是事前防范措施,对企业而言这种风险处理模式效果最好,“防患于未然”,企业成本消耗最小,损失最小。因此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最好措施是事前防范。
参考文献:
[1]马艳杰. 浅析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J]. 经营管理者 , 2011,(20) :227
[2]杜翠华. 刍议加强企业财务管理[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 2011,(09) :91-92
[3]晁江华. 对提高外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考[J]. 时代金融 , 2011,(21) :48,112
[4]朱耀珍.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 时代金融 , 2011,(32) :104-105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企业内部、市场经济因素、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作用下,财务运行系统偏离预期目标而出现企业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企业要想稳定、健康地发展,就必须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
1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
1.1经营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都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出发进行及时的调账,而市场风险的形成,正是因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没有深入研究或者说不够理解市场需求,并且在其做出错误或者不完善的经营策略后,而导致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的一种情况。一般而言,经营风险主要集中在市场定位、企业采购、产品生产、业务管理等四个环节。而经营风险中虽然有些风险不直接涉及财务,但是最终都还是会转变成财务风险。
1.2筹资风险
当前,很多企业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或是占领市场,都会选择进行筹资来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资金量。但是,市场是无情的,筹资活动虽然可以提高企业的资金储备便于企业发展,却也隐藏着改变或影响企业决策、多方分成降低企业利润率、筹资过多利用率却比较低下等隐性问题。而这些问题,最终也会转化成企业的财务问题。
1.3投资风险
投资与筹资是两个正好相反的概念,但是两者有一点很像,都会带来企业的财务风险。在企业投资的过程中,如果投资策略正好符合市场环境,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多的盈利。而如果企业的投资决策出现了错误或偏差,则很容易让企业面临回款困难甚至破产风险。
2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2.1企业内部原因
2.1.1企业管理层出现了决策偏差
当企业的管理层出现决策偏差的时候,企业财务风险的三个基本类型,包括经营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都是有可能发生的。管理层如果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和对企业发展的预判,做出不合理的决策,肯定会让企业经营状况受到影响,届时,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环紧扣一环,最终形成了一定的财务问题,也继而影响了企业的下一步发展。
2.1.2企业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不能避免的。但是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却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理好企业的现金流就万事大吉,在企业财务出现异常或做财务审核时不够谨慎、细心,不能见微知著地发现问题,以至于最终造成大的财务风险。还有一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盲目地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只关注眼前的得失,却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打算,做出很多草率的财务决定,这也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
2.1.3企业缺乏明确的制度规定,权责不明
很多的中国企业仍然在照搬照抄外国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但是它们又没有很深入地去理解和执行,以至于这样的企业只是有一个企业的空架子,却没有相对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部门与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很多时候缺乏沟通,权责不明、管理混乱、利润分配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率较低。这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财务增长,甚至还有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收益下降。
2.1.4企业管理者制定的收益分配方案不合理
目前很多企业实行的是股份制分配政策,但是当股份制分配政策制定的分配比不合理的时候,就会影响企业的变现能力和债务偿还能力。所以有的时候即使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是盈利的,但是也可能由于收益分配比制定得不合理而导致企业现金流出现短缺,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2外部原因
2.2.1商业银行的利率变化
很多企业为了扩大生产都会选择向银行进行商业贷款,商业贷款虽然可以促进生产经营行为的扩张,但是另一方面也让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企业贷款需要还本付息,按期支付,但是有时候,利率的变化却会使得企业面临着因利率上扬而无法按期还本付息的风险。更有可能在企业产品利润下降这一雪上加霜的情况下,让企业因资不抵债而被迫破产或清算。
2.2.2合作企业出现不守信用或还款能力丧失的情况
市场经济企业不可能是独立的孤岛,肯定需要与其他的企业合作共赢。但是某些情况下,有的企业却很不讲信用,货款到期,仍不还款。还有的时候,合作企业虽然有心还款,却因为自身的财务问题而无力还款。这些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企业资金断流,进而出现财务危机。
2.2.3国内市场的宏观经济状况出现变化
影响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外因就是国内市场的宏观经济状况出现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物价的高低起伏、当前市场的总体经济形势、行业的兴起和衰落、国家的政策调整等。
2.2.4国际汇率变化
对外贸易企业参与了国际市场的经济活动,所以它们除了需要把控国内市场的宏观经济状况,还需要企业的财务人员了解当前的国际汇率情况。但是有些企业在这方面不够重视,最终出现的问题就是汇率变化造成企业利润下降。
3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防范措施
3.1提高企业管理层的管理和决策水平
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除了市场因素外,最主要的是企业的管理层的管理和决策是否科学合理。正所谓,同行不同利,生产经营同样产品的企业为什么有的利润高有的利润低?排除市场原因,肯定绝大部分的原因都在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是否科学合理。因此,应该制定内部决策责任制,确保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和决策内容是经过市场调研和深思熟虑之后得出的对企业发展最为有利的,合理、科学和具有长远眼光的正确决策。
3.2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机制和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意识
首先,拥有一整套完整的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机制可以对财务人员起到参考和风险评估作用,当遇到财务问题的时候,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就不会没有工作依据而妄下决定。可以根据企业的规定,从最专业的角度出发,择优选择合理和正确的解决方案,避免企业因为财务问题而产生企业危机。其次,这个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机制设立时,还应该设计一个应急方案,让企业真正遭遇资金周转困局时,可以通过过往研究出来的资金运行规律应急补救现在的资金缺口,避免企业因一时的周转不灵而产生更巨大的经济损失。最后,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的风险防控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的执行,因此,增加财务人员财务风险防控方面的培训也显得非常重要。
3.3合理安排企业的资本结构和实行多元化经营策略
企业可以通过各种财务指标分析确定负债资本和股权资本的最佳比例,达到资本结构最优,并实现财务杠杆效应的最大化。例如,在行业的上升期,企业可以增加负债促进生产,以便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当行业不景气时,则应该降低负债额度,以减少企业负债带来的经营压力。另外,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究竟是前途大好还是有可能会不景气,很多时候确实是不好判断的。所以在企业主业突出的前提下,可以考虑结合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企业特点,进行多元化经营、投资,以分散财务风险。
3.4提高企业对宏观经济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有的时候保证自身不出问题简单,但是保障宏观环境不出问题真是不可能的,毕竟市场不是一个企业的,它是由无数的企业和经济活动参与者以及消费者共同构成的。因此,我们要想把握宏观经济的脉搏,就必须了解市场的发展变化规律,并且制定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同时,我们需要适时调整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和财务管理政策,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4结论
总之,只要我们在日常的企业管理工作中牢固树立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并且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处理机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任宪金,张玉梅.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J].新财经:理论版,2012(2).
[2]徐婉璐.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J].商业经济,2017(2).
[3]牛宝菊.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1(8).
[4]秦利荣.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分析[J].时代金融,2016(20).
【关键词】 财务风险;企业;成因;措施
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一个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该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表现为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企业财务风险包括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风险。财务成果即收益财务状况即企业的偿债、营运、获利等能力。财务风险与资金的筹措、运用、管理以及安全密切相关,对其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通常被称为筹资风险,它是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风险。广义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外部环节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
首先,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企业作为一个财务主体必然面临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导致企业财务机制不稳定并可能带来财务损失,必须对财务风险加以控制;同时企业完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现实的。因此,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其次,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由于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受有限因素的影响,如果对具体风险的相关因素充分了解并有效控制,则可以控制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
二、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特别是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二)现代经济社会的不稳定性
现代经济社会的不稳定性,主要来自社会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等上层建筑改革和变迁。如同政治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一样,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同样是相互紧密联系,相互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政治体制及经济体制不稳定性均对社会发展进步、经济增长及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等体制性不稳定性风险是企业、政府、社会及个人所共同面临的最大外部风险因素之一。
(三)企业产品销售市场的风险
企业产品销售市场风险,是指企业在产品市场销售过程中,由于市场及相关的外部环境变化所产生的不确定性,而导致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及销售价格达不到预期的市场效果,从而影响企业财务收益甚至及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企业产品市场需求、销售量、市场占有率、销售价格、销售利润及销售回款情况等,均从不同方面对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所占企业现金流入量的比重较大,是企业现金流的主要来源和核心部分,因此,企业产品销售市场风险是影响企业现金流和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风险之一。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构建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
建立科学的财务决策体制的核心是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决策程序的构建问题。要在充分发挥民主,并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系统分析方法为手段,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使决策者的主观意志与客观实际达到完美统一。为了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必须建立一个由专家、技术人员、管理者和职工代表参加的决策领导机构,这是企业进行正确投资决策的关键,必须有一支作风好、技术硬、懂管理、会经营、有创新能力的决策者队伍。决策者对风险的自控是指决策者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自身缺陷,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充分掌握所需信息,严格按照科学决策的标准与程序来实施决策。决策者的自控核心是提高自身决策水平,其中的关键环节是根据决策的特点来改善自身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自身的失误。而就群体决策而言,除了每个参与决策者做好上述工作外,还应针对群体决策的特点,合理确定决策群体的规模,加强决策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并明确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
(二)对资金使用过程中资金成本风险进行控制
在企业使用资金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企业当初无法预料的情况,从而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发生改变,引起企业资金结构的变化,进而改变了当初的预期资金成本,造成企业资金成本风险的发生。因此,企业应关注当前的企业经营状况及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政策等做出必要的调整,防止企业资金成本风险的发生。另外,可能由于企业的经营比预期的好,形成的利润比预期利润多,导致权益资金成本的增加。企业应根据实际经营情况,提前做出判断,及时做出股利分配政策的调整或增加公积金等方式适当降低税后利润,减少权益资金成本支出,达到控制资金成本风险的目的。
1、担保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
1.1受保公司。受保公司是担保企业财务风险的最大来源之一,由于受保公司往往是中小微型企业,企业的信誉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因而一旦企业故意诈骗贷款,没有将贷款用于商业用途,得到贷款之后直接人间蒸发,从而导致第三方担保企业的损失。当然也有企业伪造自己的会计报表,利用虚假的会计报表来掩盖经营不善的情况,从而获取更多的贷款,但是却没有对应的偿还能力,也会导致担保企业的损失。
1.2抵押物价值评估的不实。当前有的企业为了获得银行贷款,同担保企业进行不正当的交易,受保企业需要多少带宽,就让担保企业更改财产的评估价值,从而增大了第三方担保企业的财务风险。再者,由于第三方担保企业的面向的是各个行业的企业,因而在工作方面难免存在疏忽,如果有企业通过租赁的方式来获得一些资产,然后以这些资产作为抵押品向第三方担保企业展示,如果不进行仔细的核查,同样会导致抵押物的价值评估不实,增大担保企业财务风险。
1.3合作银行的风险。对于当前我国的银行行业来说,银行行业与贷款企业之间其实是处在不平等的地位的,银行想要通过贷款来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又不想承担贷款可能的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可能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银行拒绝贷款或者提前要求回收贷款,如果受保企业不能及时偿还贷款,就需要第三方担保企业偿还,容易导致担保企业的资金链条断裂,增加了担保企业的财务风险。
1.4担保企业从业人员素质。担保行业是利润较大的行业,担保企业同样鱼龙混杂,担保企业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参差不齐,而担保企业的客户就是各行各业的人员,担保企业从业人员的经验不够,很可能导致产生失败的担保项目。更有甚者受保企业和担保企业的从业人员相勾结,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虚估受保企业的财产价值,帮助受保企业获取更多的贷款,让一些本不符合担保的公司得到担保,就很可能发生受保企业无法及时偿还银行的贷款,增大担保企业财务风险,
2、担保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2.1对受保公司进行严格的保前调查。担保企业想要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就必须对受保公司进行严格的保前调查,调查受保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从财务报表中掌握各种财务指标正确分析公司的财务风险,避免中小微型企业贷款后携款人间蒸发的情况。而为了避免受保公司使用伪造的财务报表来获取贷款,有必要提升担保公司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使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辨别伪造财务报表的能力,降低担保企业的财务风险。
2.2争取与银行建立风险共同承担机制。当前银行与担保企业是处在不平等的市场地位的,这对于担保企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为担保企业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为此担保企业要争取银行建立风险共同承担机制,一旦社保公司无法及时偿还贷款的时候,银行也应该承担相应的风险,从而降低担保企业的财务损失。
2.3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对应的策略。国家政策是对银行的行为影响较大的因素,也对担保行业的影响比较大,对于担保企业来说,要想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需要密切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及时根据国家政策的改变来制定对应的策略,尽量避免盲目扩张。
2.4强化业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在担保企业中业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对于担保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重大,如果担保企业业务人员职业素质不够高,无法及时发现受保企业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对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进行合理应对,也就无法帮助担保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甚至还有可能业务人员与受保企业同流合污骗取银行贷款。因此,企业有必要定时强化对于业务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培训他们的财务、法律及其管理能力,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财务风险(finacialrisk)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
财务风险有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决策理论学家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是风险的狭义定义。日本学者龟井利明认为,风险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这种观点认为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它既可能给活动主体带来威胁,也可能带来机会,这就是广义风险的概念。关于财务风险的两种不同的观点,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观点.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
(一)利率风险
企业通过借贷形成的资本金,必须按规定到期偿还本金和利息,因此,利率的变动使企业面临着因利率上升而无法按期偿付本金和利息的风险,严重时会导致企业因资不抵债而进行破产或清算。
(二)投资风险
企业以货币资金、实物资产以及无形资产进行投资,由于不确定因素致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目标而发生的风险。其主要表现为有价证券的变现风险、购买力风险和收益收益。造成各种投资风险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政治经济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投资决策失误风险、证券市场风险等。
(三)流动性风险
企业的流动性资产应当保持一定的比例,以保证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债务偿付能力。存在大量固定资产和不能变现的有价证券的企业,很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因为资金的周转速度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销售循环,进而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偿还能力。
(四)信用风险
企业在资金的收回过程中产生的,当交易的对方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履行时就会产生信用风险。由于市场经济中有一部分企业履行债务的意识比较淡漠,付款方到期不能偿还货款,造成销售方的损失。
(五)收益风险
由于管理者制定不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而给生产经营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其中最重要的是股利分配政策,股利政策的制定不当会影响企业的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当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时企业的再投资将发生困难,影响生产经营。因此,收益分配活动风险是现金流量的不协调风险。
(六)汇率风险
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还将面临汇率的风险。汇率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收益,以外币融资的企业会面临债务增加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既有外部原因也有自身原因。
(一)外部原因
1、企业的财务管理不适应国家宏观环境的变化。财务管理受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企业无法控制的,任何一个环境因素的突变都有可能使陷入财务风险中。比如银行调高贷款利率,就会使偿还的利息上升,这样势必会加大企业的偿债风险。
2、利率水平和外汇汇率水平的影响。首先,企业以负债借入的资金,当合同利率固定时,市场利率的下降会使企业按合同水平支付较高的利息;当合同采用浮动利率时,市场利率上升会使企业支付利息的压力加大。其次,如果采用外币融资,那么浮动利率的变化也会使企业导致产生财务风险。再次,汇率的变化还会影响进出口企业收益的变化。
(二)内部原因
1、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在筹资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筹资成本,更多的采用债务融资,从而导致债权资本在总资本的比例过高,一当资金链断掉,企业无法及时偿还到期债务,从而陷入财务困境。
2、企业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传统的财务管理中,财务人员认为只要合理利用企业的各项资金企业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没有意识到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导到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
3、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目前,部分企业在财务决策中,主要依赖管理者的经验和主观决策。尤其在项目投资缺乏可行性论证。
4、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企业的流动资产比例偏低,即便是在流动资产中,存货的比例相对较大,甚至有一部分超储积压商品。由于的存货的变现能力弱,大量的存货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管理费用,也降低了企业流动资金的比重,不利于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同时,长期持有存货还面临由于市场价格下降而导致的减值损失的风险。另外,企业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销售收入,在商品销售过程常采用赊销方式,在收回应收账款的过程中,一方面债务人长期占用本企业的资金,从而影响本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对客户的资信状况和经营情况不够了解,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不能收回,形成坏账损失。
5、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现状是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合一起,也就是职能没有彻底划分,未能有效的对资金的投资和收回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内部控制度形同虚设,必然造成财务风险的加剧。
三、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可以通过下列指标进行监控:
第一,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控制在2左右,最低不应低于1。
第二,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扣除存货后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某一时点动用随时可变现资产,立即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低于1则认为短期偿债能力偏低。
第三,现金流量指标。是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到期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的比率,这一比率表明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比率越高,企业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好。
第四,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的比率,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负债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并反映企业对债权人投入资本的保证程度。通常该比率应以低为好,但当企业经营前景较为乐观时,可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以获取负债经营所带来的收益若企业前景不佳,则应减少负债,降低负债率,以降低财务风险。
第五,应收账款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的比率,该指标也是流动比率的补充,用于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的快慢。企业的应收账款的周转率越高,平均收款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收回越快,企业变现能力越强,所涉及的财务风险就越小。
第六,存货周转率。是指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该指标是流动比率的补充。拥有衡量企业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次数反映企业购、产、销平衡效率的一种尺度。由于存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一半,有时,尽管流动比率很高,但存货变观能力较差,从而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一般来说存货周转速度越高,表明企业变现能力越强。
第七,利息保障倍数。是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包括财务费用与资本化利息)的比率,利用这一比率,可以测试债权人投入资本的风险。一般情况下,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息税前利润为债务利息的倍数越大,企业有充足的能力还本付息。
四、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企业对宏观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讲,是难以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对企业自身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办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合理安排企业的资本结构
片面追求财务杠杆效应而增加负债是不科学的,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应当通过各种财务指标分析确定负债资本和股权资本的最佳比例,达到资本结构最优。并实现财务杠杆效应的最大化。此外,企业在行业发展不景气时,应降低负债额度,以避免收益下降或负债压力增大的风险;在企业在行业持续发展阶段,企业应增加负债促进生产,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三)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
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企业要建立以资本增值为核心,包括财务效益状况、资本运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等的企业绩效评价体制,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经营者的业绩,明确奖惩标准与经营业绩挂钩,以激励经营者维护出资者的利益,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同时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四)实行多元化经营分散企业风险
企业在突出主业的前提下,可以结合自身的人力、财力与技术研制和开发能力,适应涉足多元化经营和多元化投资,分散财务风险。
(五)采用风险转移法来降低企业风险
转移风险的方式很多,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一般来说,风险转移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即企业就某项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交纳保险费。非保险转移是指将某种特定的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在对外投资时,企业可以采用联营投资方式,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在投资建造固定资产时,企业可以采用出包方式建造,将建造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转移给承包方。采用发行股票方式筹集资金的企业,选择包销
方式发行,可以把发行失败的风险转移给承销商。采用举债方式筹集资金,企业可以与其他单位达成相互担保协议,将部分债务风险转移给担保方。赊销比重较大的企业,对大宗赊销可及时与债务人达成还款协议,以转移还账带来的财务风险。对企业闲置的资产,采用出租或立即售出的处理方式,可以将资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承租方或购买方。
(六)提高财务决策水平
为了防范风险,企业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运用经济模型进行决策,坚决杜绝主观决策而产生财务风险。根据模型选择风险小而收益较大的财务决策方案来规避风险。
五、结论
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财务风险的加剧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应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应当综合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产的原因,并积极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来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琳.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科技信息,2010(34).
2、黄锦亮,白帆.论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J].财会研究,2004(6).
3、邱玉兴,邵仲岩.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管理[J].商业财会,2003(9).
4、周朝琦,赵遂群.企业财务战略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建筑企业 财务风险防范 财务风险预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同时不可避免地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风险。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财务管理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核心,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各项财务管理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控制的因素,使得企业实际成本、收益与预算成本、收益发生背离,因而存在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财务管理工作是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的,如何有效地对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管理与防范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必须掌握自身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分析影响因素,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管理方法,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一、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类型
(一)外部财务风险
1、 政策与市场风险
市场经济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建筑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其财务管理必然受到政策与市场风险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到处都是拔地而起的楼盘,建筑资源相对就较为缺乏。在投标过程中,很多建筑企业为了中标,竞相压价,不惜以成本价承包工程,甚至是低于成本价的非正常报价。暗箱操作、地方保护等非正当竞争行为也是屡见不鲜,严重混乱了建筑市场的秩序,造成了价格扭曲的经济现象,不符合价值规律。建筑企业的经济利润得不到保障给工程施工、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仅影响工程质量,还会使建筑企业面临财务亏损的风险。
2、 合同风险
项目施工合同是一切建筑行为的依据,是企业财务风险的源头。很多企业急于揽到工程,不惜签下不平等的合同条款,陷入合同陷进,有些业主为了转嫁建筑材料价格变动风险强迫建筑企业在招标时签订固定造价合同。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出现的考虑不周全设计不合理的地方,业主提出变更要求时,如果不对合同进行续签,就会引起在结算价款和合同履行上的纠纷。以上种种情况都会使得建筑企业在工程初期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成为建筑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风险。
3、 成本风险
建筑工程工期长、覆盖面广,其成本包含了直接人工费用、直接材料费用、施工机械使用费用、施工间接费用、管理费用等多项内容,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在投标报价时已经确定了工程造价,无法再进行更改,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材料价格变动、工人工资变动、设备价格变动等因素都影响着施工成本,使得建筑企业的利润空间下降。无论是各因素价格的变动,还是管理无效,亦或多种因素的交叉影响都会使得施工成本增加,建筑企业面临成本超支的风险。
4、 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包括资金短缺风险、资金筹措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等。建筑工程工期长工程量大,需要大量的资金以保证施工进度不受影响。一旦资金紧缺就会造成工人工资无法支付、材料无法采购等问题,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甚至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建筑企业资金筹措主要通过银行抵押贷款方式,这种方式相对于股权融资有利息支出抵税效应的积极作用,财务杠杆较小。但是,过多的债务融资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当工程利润率较低时,将存在资不抵债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主要来源于业主大量拖欠工程款,不履行项目合同,将自身的投资成本与投资风险转嫁给建筑企业。大量的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不仅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还会使建筑企业发生坏账风险,影响企业的收益。
(二)内部财务风险
1、 内部控制风险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很多企业片面地追求利润的增长,忽略了财务风险的控制,对项目工程风险评估不到位,风险管理严重缺失。对于市场价格变动等情况不能有效适应,不能与市场经济体制无缝接轨,各部门之间财务状况混乱,制约着管理水平的提高,造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 资金管理风险
建筑工程项目工期长、资金占用量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造成资金沉淀,影响着资金周转,使得资金使用效率低。盲目的固定资产构建、不科学的对外投资等都使得资金的运用超过企业的承受范围,造成严重的财务风险。
二、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外部财务风险防范
1、 政策与市场风险防范
建筑企业在投标初期要建立严格的风险评估机制,关注国家政策动态,掌握市场变动方向,尤其是材料、设备、人工价格变动。深入研究和分析所取得的招标文件,把握业主的主要意图,仔细审查设计图纸并全面复核工程量,充分考虑风险成本,明确企业的风险承受范围。对于有不公平条款、业主信誉不高、业主资金不到位的工程坚决不承接,保障建筑市场的秩序同时规避自身的财务风险。
2、合同风险防范
所签订的合同是后续诸多风险发生的源头,因此在签订合同前就要将后续财务风险的存在与否、发生与否提前锁定。企业管理层与项目管理人员要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和履约意识,不断推敲合同条款,对合同进行查漏补缺,尽量控制压缩对自己不利的条款内容。在签订合同时,要尽量减少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如何可以通过洽谈权、审查权、批准权三权独立的方式对管理人员进行制约,增加合同的严谨性。对于不公平条款、工程拨付结算条款等一定要仔细斟酌,明确权利责任的划分,避免日后出现经济纠纷。
3、 成本风险防范
在施工过程中,要落实项目成本管理的机构和人员,明确其权责分工。综合考虑工期、施工环境、市场波动、目标责任等因素,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做好成本的预算与控制。结合相关技术措施纠正成本管理中的偏差。加强成本的预算控制,推行责任管理制,预算员、材料员、成本核算员等各部门进行分工合作编制成本控制计划。根据成本控制计划编制月度、年度计划,分解项目成本管理目标,定期对工程的成本控制进行核查,对于不利因素及时纠察原因、果断采取措施。最后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尤其是建设单位与监理公司的关系,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将工程成本控制在最低,规避成本亏损的风险。
4、 资金风险防范
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应该对资金进行统一的管理调度,成立内部资金结算中心,规范资金的结算纪律,将零散的资金集中化,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严格划分内部总会计师、主任会计师、项目会计师的职责权限,建立资金预算制度、资金划拨制度、资金管理评价制度,保证资金一定时期内流入量与流出量匹配,规范资金业务流程。盘活现有存量资金、解决大量资金沉淀状况,定期进行大规模的清产核资工作,了解企业各种资产使用状况,调整资金使用状态,将闲置资金投入到急需的工程项目中去。
在资金筹措时要对工程的利润率以及银行贷款利率进行仔细考察,审核企业的债务清偿能力,控制企业贷款与担保规模,有效控制企业负债风险。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清理拖欠工程款的各项管理制度,与建设单位保持良好的关系,确保拖欠工程款的顺利足额回收。对于不同的拖欠工程款,实施不同的合法收账策略,力争账款回收成本最低化。
(二)内部风险防范
做好内部财务风险的防范首先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控制制度。采用恰当的财务风险监测指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实施实时监控。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防止出现决策风险从而带来财务风险。改革完善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制度,对包括普通员工在内的企业人员实行激励制度,为他们制定个人目标、部门目标、企业整体目标,并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滚动预算编制,根据执行结果与预算之间的差额,寻找原因,客观地对员工进行激励与约束,防范企业在内部控制与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财务风险。
与其他产业相比,建筑业生产周期长、流动性高、涉及面广,在成本的预算及考核、资金筹措、产品价格形成等众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要想对建筑行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规避,就必须弄清财务风险的类型、产生的原因,从意识上、制度上进行规范,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工作。
参考文献:
[1]孙益华.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J].新财经.2012(08)
关键词:财务管理建筑企业风险防范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企业不断改革,尤其对于决策风险防范和国有资产流失方面的问题日益重视。如何从制度上防范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使建筑企业财务状况按照预期的财务目标转化,这是很多财务管理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建筑企业财务风险与控制
这里所说的财务风险是指的建筑企业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立现代企业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所必然出现和面对的问题,财务风险本身也是建筑企业经营状况真实的反映,财务风险一般具备三个特点,其一就是财务风险存在于整个建筑项目,从前期的规划立项、工程效益分析到工程项目的实际运作、交工使用,都涉及到了财务管理的风险,谨慎管理每个环节每一笔资金,就可以确保工程项目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其二就是财务风险的产生一般是伴随着市场的经济条件而产生的。其三就是所谓的“风险”就是指的企业在经营运作过程中而潜在的损失的可能性。那么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一方面表现为此项损失是否会发生,另外一方面则表现产生损失的情况下财务损失量的大小。
如何使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得到健全,如何防范企业的业务活动中各个环节。近年来,随着发展政策监管的加强,对建筑企业,尤其是对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关注越来越多,政府职能部门对国有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也日益强化。国有建筑企业已失去体制和行业垄断这两个规避风险的屏障。因此,国有建筑企业只有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科学的策略和方法来及时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控制建筑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它包含了企业经营效率、效果和风险管理等内容。国有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往往时间跨度长、规模大、工艺复杂,项目离总部较远且高度分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特点将使其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离开了内部控制,财务风险防范则无从谈起。
二、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
建筑企业广义的财务风险含义都涉及了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中的: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收回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等,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举债融资时候所产生的风险,所以又称为融资风险,也就是企业负债经营时面临的到期无法还本付息的财务危机及资不抵债的破产危机等。由此可见,在资金筹集方面、资金运用方面、资金的累积分配方面等财务活动都有可能产生财务风险。
三、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方法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归纳总结出,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方法主要有:
1、财务风险的会计(审计)防范方法
1)需要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首先需要加强会计的基础工作,基础工作包括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的核算水平,要求会计人员尽量全面、及时、准确的反映建筑企业经济业务。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为建筑企业管理提供信息的职能是利用会计信息防范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当务之急。
2)必须强化会计制度的约束。建筑企业作为市场中的一个经济主体来说,其财务风险水平直接会受市场风险的影响,那么创造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对于建筑企业稳定财务运行、降低财务风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一点来看,强化会计制度的约束对防范建筑企业财务风险起着间接的作用。
3)需进一步强化审计的监督。建筑企业的外部审计监督可以有效的减少甚至避免建筑企业内部有可能发生的会计差错和的行为,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建筑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从而降低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内部审计是建筑企业内部对会计控制的再控制,它通过评价会计控制来督促会计部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会计控制,从而力求将对建筑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差错减少到最小。
2、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于财务方法主要是运用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以对建筑企业财务活动的不同方面的控制达到对企业财务风险整体控制的目的。
1)建筑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
一个企业需要正确选择出合适自己的筹资方式,从而合理的确定财务结构。在现代建筑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所占比例偏高;在债务结构中,短期债务比例偏高,企业筹资渠道的单一性,增加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企业在选择筹资方式时要考虑筹资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合理确定财务结构,即要合理确定债务资金与自有资金、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的比例关系。
2)建筑企业投资风险的防范
我们的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其特点决定了应收账款的存在,这是其必然性,企业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在应收账款中要做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建筑企业的投资周期一般较长,从而也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投资决策的预期效果受到影响,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应加强可行性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投资风险进行认真分析。
3)风险和防范。
在建筑企业管理中,我们要充分的利用筹集资金成本较低的优势,降低企业综合资本成本,从而有效防范收益分配对企业未来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3、风险产生的制度基础
在建筑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制度基础包括两点:其一是企业财务运行机制,其二是企业内部的委托关系,两者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都有重要意义。
如何去完善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其一是要认真的搞好企业财务活动的参与人和影响者的相关活动,其二是进行控制和反映,做好预防工作,预防可能避免的偏差,使企业财务活动围绕一定的目标进行。
4、制度约束因素
在现实中,委托人目标的实现就面临着风险。委托关系双方之间一般存在着利益矛盾和信息不对称现象,人他们受到的利益诱惑可能远大于委托人所提供的激励水平,由于人他们掌握了很多的信息,其所采取的逆向选择行为也可能远非委托人制定的约束条件能够约束。故此,制度约束因素特别重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出有效的控制制度是建筑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有力保障。预防为主,加强控制是建筑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基本要求,我们要不断努力,把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到最小,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制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