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数码行业前景分析

数码行业前景分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06 11:29: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数码行业前景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数码行业前景分析

第1篇

关键词:分期购物;SPSS;发展前景

一、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的发展现状

(一)基本数据概况

调查的对象主要为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江西机电学院的大学生,采取以现场走访调查为主、网络问卷为辅的方式进行调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大学生消费能力较低,消费水平以中低档为主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下的占36%,1000~2000元(包括1000)的占58%,2000~3000元(包括3000)占4%,3000元以上的仅占2%。

在调查对象中,除了小部分的大学生通过课外兼职以及奖助学金获取其他的生活费,大部分的大学生除了父母给予外,并无其他生活费来源。由此看来,绝大多数的学生需要依赖父母来获得生活费,他们并不能做到经济上的独立。如果父母给予的生活费不多,或是自己有其他较大的支出时,大学生会产生相应的资金短缺。可见,大学生的消费能力相对较低。消费水平只能停留在中低档水平。

2. 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有44.44%的学生对分期购物平台并不了解,占绝大部分的比重。而通过校园了解到的占24.22%,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的占14.81%,朋友同学介绍及其他方面共计占16.52%。这反映出使用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的人数还不多,分期购物平台还需要进一步的推广。

3. 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发展的前景比较乐观

63.64%的大学生对于未来用于分期购物平台的费用不确定,而坚持未来用于分期购物平台的费用会增加的占30%,仅存在6.36%的大学生认为用于分期购物平台的费用会减少。因此可以预测,未来大学生用于分期购物消费的金额会逐渐增多,分期购物平台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二、分期购物平台的发展前景

(一)使用人数增长化

由表2可以看出,调查人群中,关于在大学期间是否有过分期购物的经历及未来用于网购的费用是否会增加的问题,没有但是想尝试的大学生有59.4%选择了不确定,35.3%选择了增加;有且经常使用了的大学生有40.6%的不确定,46.9%选择了增加;有且经常使用的大学生有78.6%选择了增加。说明有过分期购物经历的大学生大多数趋向于增加分期购物的费用。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以及接受新型消费模式的速度,加上各个平台在高校的推广,所以预测未来几年,使用网络分期购物的大学生将越来越多。

(二)宣传方式多样化

在对南昌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时,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对分期购物平台并不了解,而通过校园了解到的占五分之一,这反映出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还需要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来做进一步的推广,特别是需要加大线上宣传力度,如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实现线上与线下宣传的一体化。同时商家可以较多地采用减息免息、免服务费,商品降价来辅助宣传,增加用户。

(三)网络分期购物市场规范化

调查结果如图1显示,受访大学生普遍关注分期购物平台的产品质量问题,其他各项因素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今后网络分期购物平台运营商将会继续加强与实体商店的合作,确保产品质量,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使分期购物市场的规范化、制度化,促进网络分期购物行业健康、长远发展。

三、建议

(一)对大学生的建议

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目前分期购物平台上提供的产品主要是一些高档化妆品、数码产品等,这些产品对大学生群体具有很大诱惑力,而大学生由于急需某种商品却自有资金有限,或是跟风于身边的同学朋友而选择分期购买。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享受这一新型消费模式的同时,懂得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消费,以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

(二)对网络分期购物平台运营商的建议

创新营销模式,加强售后服务。分期乐、趣分期等分期购物平台目前主要通过校园的宣传,今后可以使用多样化的促销方式,通过更加新颖的营销模式,例如提供减息免息、免服务费、商品降价等优惠条件,寻求更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丰富使用者的购物体验。同时,为提高大学生对分期购物平台的认知度,平台运营商应增加商品种类,关注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开发书籍、网络课程的市场,加强产品及服务质量的维护,为广大学生消费者谋福利。

(三)对政府的建议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网络分期购物市场规范化。国家有关部门应在运营商的信息保密、产品质量审核环节、消费者的售后权益维护等方面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应明确消费者的还贷法律责任,推动网络分期购物市场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真正为有需要且有信用度好的大学生提供福利。

参考文献:

[1]张雅博. 大学生网络分期付款消费情况现状调查――以洛阳市三所高校为例[J].对外经贸,20015(09).

[2]郭琳娜.大学生网络分期消费产品发展现状、原因及利弊分析[J].中国市场,2015(16).

[3]黄敏.巨头掘金校园分期支付市场个性化定制顺应消费需求[J].经理人,2015(B12).

第2篇

关键词:纺织工程;数字化;印花工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于纺织等生活用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字化印花工艺的应用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但是数字化印花工艺的发展尚未成熟,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技术人员应该正视这些缺陷,结合印花工艺的实际过程,应用数字化的手段,不断开发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数字化印花技术。

一、数字化印花工艺发展现状

1、国际数字化印花工艺发展现状

数字化印花工艺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印染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近些年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国际印花市场主要按大洲进行划分,主要的市场板块有亚太地区、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市场。近些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印花技术在全球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技术和经济等因素的原因,数字化印花技术首先是从北美和欧洲发展起来的,因此数字化印花工艺在欧洲和北美发展比较迅速,工艺比较先进,技术相对较为成熟。但是近些年来,由于经济趋势等因素的影响,北美纺织业出现了萎缩现象,拉丁美洲额纺织业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亚太地区的数字化印染占全球印花总量的一般以上,其中中国和印度位居前列。

2、我国数字化印花工艺的发展现状

印染行业是纺织业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纺织行业中居于主导地位。2000年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印染行业抓住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革,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现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印染布生产国家、消费国家和出口国家。

数字化印花工艺在我国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陆续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但是仍然属于研究阶段,并没有真正的应用于工业生产。直到2000年我国研究出了第一台数码喷墨印花机标志着我国印花工艺进入了数字化的时代。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印花工艺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各种类型的数字化印花设备相继问世,同时促进了我国数字化印花工艺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很多技术仍然不太成熟,在数字化印花工艺在我国印染总量中占据的比重较少,规模以上的数字化印花企业也是凤毛麟角。

二、纺织品的数字化印花工艺前景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数字化印花工艺和设备在未来也会获得快速的发展与进步。数字化印花工艺较传统的印花工艺而言有着很多优势,这是保障数字化印花工艺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1、调色更加智能化

调色师数字化印花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印花工艺中主要依靠专业的调色人员根据工作经验进行实际的调色,但是这种调色方式存在一定的误差,很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印染的质量。但是应用数字化技术之后调色问题会迎刃而解,随着数字化印花工艺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程度会逐步加大,调色环节不是传统的人工调色而是根据实际的要求,计算机进行自动调色,最终调出最终的色泽,这是数字化印花工艺发展的必然趋势。

2、上浆更加均

上浆也是印花工艺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这也是进行数字化印花的前提与基础。因为上浆的目的是防止印染过程中墨水的渗化,这一环节对于印花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印染技术是进行人工上浆,在实际的过程中会存在“纬斜”、“皱印”、“不均匀”、“不平挺”等问题,这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数字化印染技术的发展趋势就是研发出更加科学的自动上浆方式,解决这种问题,实现上浆过程的自动化与均一化,保证印染质量。

3、渗色问题不再存在

现代的数字化印花技术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纸张印刷的四分色原理,利用四种颜色在三维空间的立体交叉与反射来表现各种自然光的各种色彩。但是现阶段数字化印染技术印花后的纺织物鲜活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一些颜色混合较多的地方出现严重的灰度,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数字化印染工艺中出现相互渗色的原因。为了数字化印花技术的发展趋势就是不断的改进工艺与技术,避免渗色问题的出现,从而保证数字化印花工艺印染的纺织物的质量。

4、避免正反色问题

数字化印花技术在印染过程中只能停留在织物表面,导致正反面色差大,使比较疏松的织物,经过摩擦或缝纫时,产生反面没有颜色的丝翻到正面来的问题,俗称“反丝”,影响了织物的外观,甚至无法被消费者接受。如果加大给墨量,改善反面渗透,虽然使“反丝”情况有所好转,但会影响所印图案的清晰度。

随着数字化印花工艺的不断发展,这种正反色问题会逐步消除,在进行印染的过程中实现更加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可以给纺织物进行更加精准的染色,从而便面正反色问题的出现。

5、设备通用性更强,设备要求更低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印花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现在使用的数字化印花设备已经是第四代设备。这些设备相互之间的通用性不强,相应的耗材也没有实现通用,这种情况严重的制约了我国数字化印染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研发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设备,使各种数字化设备的耗材等方面可以通用,因此来促进我国数字化印花技术的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数字化印花技术在耗材、技术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充分的重视这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此来推动我国纺织品的数字化印花工艺的快速发展。

三、结论

印花布图案设计同其它艺术一样,必须不断创新,紧跟社会潮流,才不至于在艺术长河中衰落。印花图案的创新与变化,必须结合生产工艺,结合装饰实用,结合消费者喜好,结合现代科技,充分发挥印染图案设计的特征,才能设计出更多、更好、更新的印花图案。

第3篇

网页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截止2012年,全球网站数量为2.55亿个,仅智联招聘网页相关从业人员就不少于3万名。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网页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网站设计的发展,网页设计越来越趋向于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网页的艺术设计,逐渐被网站建设者所重视。然而目前很多艺术类高校在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上没有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以及未来学生就业需求特点,往往会采取和计算机专业一样的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没有将应用软件与艺术课程相结合,民办高校在实践课程方面也处于落后状态,学生设计制作的基本是假设的课题,使设计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设计流程,无法真实的了解目前的市场需求。

从智联网电子商务类招聘信息中可以看出电子商务网站越来越重视艺术设计这方面的影响,网站美术视觉效果布局设计能够使网站的技术和与艺术相结合,旨在于让自己的网站更具个性化,并能吸引更多的新客人来访,同时可以让在美丽的网页下心情变的愉快, 网站美术视觉效果布局设计让网站规划得更完善和现代,这是一种时代的需要,也是网站本身的需要,让网站在如今激烈的竞争中更好的突显出自己的风格和优势。

网站建设中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1.网页艺术设计的特点

设计活动中包含着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在确立了网页的主题后,首先要明确和熟悉设计的对象和构成的要素。艺术设计涉及的具体内容很多,可以概括为试听元素和版式设计两个方面。视听元素主要包括:文本、背景、按钮、图像、表格、颜色、导航工具、背景音乐、动态影像等。网页的版式设计在网页的艺术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谓网页的版式设计,是在有限的屏幕空间上将视听多媒体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的表现出来,是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点的视听传达方式。

2.网页艺术设计的原则

(1) 定位准确

网页设计的第一步,就是明确设计的主题,有明确的主题,并按照视觉心理规律和形式将主题主动地传达给观赏者。诉求的目的,是使主题在适当的环境里被人们即时地理解和接受,以满足人们的实用和需求。这就要求视觉设计不但要单纯、简练、清晰和精确,而且在强调艺术性的同时,更应该注重通过独特的风格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鲜明地突出设计主题,使浏览者产生不同的心理刺激和感受。

(2) 技术与艺术结合

设计是主观和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技术主要表现为客观因素,艺术创意主要表现为主观因素,网页设计者应积极主动地掌握现有的各种网络技术规律,注重技术和艺术紧密结合,网页设计的许多视觉效果都需要技术的支持才能实现,网页技术应该为网页内容和形式的表达服务,如果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网页设计的艺术表现空间会大打折扣。同时要避免滥用技术,将各种特效,不管是否有利于网页内容和形式的表达,全部都置于页面中,会造成内容与形式的脱节,不利于网页主题的表达。

网页艺术设计人才的市场岗位需求

1. 市场需求现状与岗位要求

国内电子商务公司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负责公司电子商务整体形象设计,把握B2C网站、淘宝店铺等品牌网店的整体风格和视觉呈现,运用专业的审美观配合市场营销部门制定相应的营销和设计策略等。

大多数公司企业在岗位要求应聘者具有很好的平面美术功底和网页设计创新意识; 能够独立完成网页设计及网页前台制作; 能准确理解需求,灵活运用艺术表现力,可以很快适应多种不同风格的商业需求;熟练运用Dreamwaver、Flash、Photoshop,Illustrator等图形设计与网页编辑软件等,从这些职位要求不难看出都对网页艺术设计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

2.就业市场前景分析与展望

艺术设计与电子商务的跨界合作研究是建立在国内的电子商务已经越来越重视与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合作,文艺风格的电子商务正在成为一个新的行业趋势。如:2012年5月6日,由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主办、互联网快时尚品牌凡客诚品战略合作、三里屯VILLAGE合作举办的“正能量青年节”文化活动在北京落下帷幕,凡客诚品携带的600余件以“正能量”为主题所设计的自有品牌T恤衫--VT被一抢而空。据悉,为了提高电商与艺术设计跨界合作的可能性,凡客诚品还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平台“用户创造价值”的特点,开放了网站的设计平台,吸纳有想法有创意的年轻人及团队进入。仅在今年的VT设计活动中,就吸纳了来自设计、绘画、电影、摄影、文学与环保等多元文化领域的200多位设计师。

网页艺术设计的课程改革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电子商务领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和专业提升平台,让互联网时尚与艺术更为紧密地结合,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时下的国内电商已经越来越重视与文化领域的跨界合作,文艺风格的电商正在成为一个新的行业趋势。这些进一步的体现了网页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总结语

第4篇

关键词: BIM;建筑业;进度管理;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F407.9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Although BIM technology has widely been applied to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China it is still in its initial exploration,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which, especially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hase, is not yet ma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summarizes its application advantage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in the schedule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opinions to promote BIM technology. Furthermore, the author attempts to explain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China, in order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BIM’s more extensive applications to Chinese construction industry.

Keywords: BIM ;Building industry; Progress Management; Developmental Prospects

1.引言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最初发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建筑与计算机学院(Georgia Tech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Computing)的查克伊士曼博士(Chuck Eastman, ph.D)提出。他认为此模型不仅应该包括几何、功能、构件性能等信息,还应包括建造过程、施工进度、维护管理等过程信息,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都应该整合到建筑模型中[23]。BIM的定义和解释有很多种版本,不断演化,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解。2002年,Autodesk公司首先提出“建筑信息模型”的概念,认为建筑信息模型是在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创建和使用的“可计算数码信息”[25]。2009年《The Business Value of BIM》市场调研报告中,认为“BIM是利用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的过程”。美国国家BIM标准对BIM的定义比较完整:BIM是一个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能够分享建设项目的信息,能够为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在项目的不同阶段,项目的不同利益相关方可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协同作业[26]。

BIM技术将会作为建筑业信息化下一阶段发展的支撑技术,然而与CAD相比较,因为BIM不仅改变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的手段,而且还同时改变了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内容。因此,对BIM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实施都要比CAD来得困难和复杂,所以,其对建筑业的影响也比CAD广。我国香港地区已经将BIM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并于2009年成立香港 BIM 学会。在国内,已有一定数量的项目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上使用BIM技术,例如上海中心项目对项目设计、施工和运营全过程进行规划,成为第一个业主主导、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应用BIM的标杆。

2. BIM技术在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Eastman[1]在BIM手册中分析了支持项目计划与控制的4D模型创建途径,总结了4D模型应用给项目带来的益处,并提出了BIM支持的项目计划与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Marx[2]和Konig提出了加快建设模拟过程的方法,并引入SiteSim Editor的4D工具进行分析证明。Tauscher,Mikulakova,Beucke和 Konig提出基于IFC标准建筑信息模型的施工进度计划生成方法,有助于项目管理者利用模型信息进行施工计划,从而实现快速4D模M,减少使用者与系统的后续交互。

Tulke,Hanff[3]提出基于BIM计算活动持续时间的模型,应用此模型可进行项目进度计划安排。

Amir H. Behzadan[4]等通过在土木工程教学中应用增强现实技术(AR:Augmented Reality,AR),描述了将AR技术结合BIM技术应用到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和进度管理中,并提出了应用AR技术的相关软件和硬件要求。

Alvarado,Lacouture[5]在分析BIM功能及应用BIM技术进行进度计划编制基础上,构建AEC+FM集成框架,提出应用BIM技术进行集成进度计划安排的方法。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应用优势层面

赵彬[6]等人在分析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现存问题基础上,发现问题的成因,然后对比传统进度管理技术与基于BIM的4D技术的差异,论证了基于BIM的4D施工模M技术在进度管理中应用的优越性。

王雪青[7]等人研究发现,自动化创建的BIM实时施工模型可以动态的跟踪项目进展情况,能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减少建模工作量。提出基于BIM实时施工模型的4D模拟,是一个动态的4D模拟过程,可作为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动态控制的有效工具,能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率和效益。

张建平[8]等人根据我国施工管理特点和实际需求,提出了工程施工BIM应用的技术架构、系统流程和应对措施,并将BIM与4D技术相结合,自主研发建筑施工BIM建模系统和基于BIM的4D施工项目管理系列软件,从而形成一套工程施工BIM应用整体实施方案。

马新利[9]介绍了BIM技术和4D虚拟建造的概念,阐述了BIM技术应用的优点,参照国外BIM软件和应用情况,系统探讨了基于BIM技术的国产建设工程施工进度动态控制软件的整体架构、操作流程和控制要点,对国产施工进度控制软件的开发、及其工程应用实际提供参考。

王刚[10]通过探讨什么是BIM,分析BIM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阐明BIM与项目管理之间的关系。发现了BIM技术对工程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都有很多优势。

何清华[11]在总结原有进度管理系统存在的不足和阐述现有BIM及其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BIM的进度管理系统的框架,通过研究创建了一种可视化、能促进多目标协同优化的进度管理系统。

王青薇[12]研究发现,自动化创建的BIM实时施工模型可以动态的跟踪项目进展情况,能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减少建模工作量。提出基于BIM实时施工模型的4D模拟,是一个动态的4D模拟过程,可作为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动态控制的有效工具,能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率和效益。

吕玉惠[13]基于BIM技术,结合施工项目的特点,提出多要素集成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研究具体的系统结构和主要功能,讨论系统的应用流程,研究成果可作为进一步研发施工项目多要素集成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

2.2.2 应用障碍层面

何耀[14]、陈花军[15]发现BIM技术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在中国因为引入时间较短,能够充分利用的标准化BIM对象库不足,建立BIM模型所需输入的数据源不足,而且BIM的经济成本较高。

何清华[16]分析BIM在建筑业的应用障碍中发现BIM的推广环境尚不成熟,我国现有的建筑行业体制不统一,缺乏较完善的BIM应用标准。BIM应用过程中缺少协同设计,项目运作缺少统筹管理。

马智亮[17]认为BIM技术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虽然已经得到应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BIM技术涉及面比较广,施工企业相关人员很难把握。施工企业不能利用上游的模型信息,应用BIM技术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且利用BIM技术的效益不明显。

欧阳东[18]探讨了BIM技术,发现其应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如BIM文件的法律责任问题,BIM技术规范和标准问题,BIM的应用和交付问题,BIM技术软件的不完善问题,BIM技术文件建设档案存档问题等。

潘佳怡[19]通过对国内外 BIM 相关文献的查阅和专家访谈,确定建筑业 BIM发展的普遍阻碍因素,进而对中国建筑业的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得出41项阻碍中国建筑业BIM发展的因素。使用层次分析法对阻碍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出其中15个因素为关键阻碍因素。

2.2.3 发展趋势层面

张晓菲[20]通过引入基于国际工业标准IFC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并总结分析此项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来对BIM技术的发展前景做出分析与思考。BIM的技术发展趋势表现在用BIM自动检查代码一致性与可施工性正在成为可能。

王欣[21]在浅议BIM技术应用时提出BIM技术的发展趋势会从单一项目BIM技术实施发展到企业BIM技术实施,最后将落实到整个产业供应链的BIM技术实施,3D设计模型基础上增加施工进度4D及成本形成5D技术。

张春霞[22]将BIM技术与各参与方相互作用,构成了BIM技术系统。系统内各参与方的相互作用会促使BIM技术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功能上不断完善,通过系统的开放性与交互性不断提升BIM技术的运用范围和应用领域。

3.BIM技术在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述评

(1)BIM技术在进度管理中具有很大优势

国内外关于BIM技术在建设项目进度管理中的研究现状,多集中在4D模拟实现。目前,通过第三方软件的开发,实现了BIM模型与进度信息的关联,从而创建四维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动态施工过程模拟、实时进度跟踪等功能支持项目计划与进度控制。基于BIM技术的进度管理通过虚拟施工过程进行反复的模拟,让那些在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模拟的环境中提前发生,逐一修改,并提前制定应对措施,使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最优,再用来指导实际的醒目施工,从而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完成。

(2)BIM技术在发展中也存在问题

虽然BIM技术发展已有一段时间,但是其推广还不是很广泛,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目前,BIM技术正逐渐应用于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但仍处于初级探索中,尤其是在施工阶段的研究及应用尚不成熟。国内基于BIM技术的进度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少,而且研究范围较窄;仅有少数项目进度管理中应用BIM技术,由于BIM技术的复杂度,涉及面比较广泛,施工企业对BIM技术的认知尚不深。而且BIM技术的推广环境还不够成熟,相关标准、文件还不够全面。

(3)BIM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BIM已渗透到软件公司、咨询公司、科研院校、设计院、施工单位、地产企业等建筑业相关机构中。伴随建筑企业对BIM人才的需求,相关商业培训和咨询机构已经逐步出现。另外,我国“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已对BIM技术进行相关研究,课题为“基于BIM的下一代建筑工程应用软件研究”,“十二五”科技计划更是在研究广度和深度上加大对BIM技术的研究[24]。BIM技术必将在建筑领域有所突破,引领建筑信息技术走向更高层次,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集成化程度。

4.小结

本文着重分析了BIM技术在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BIM技术的引入为进度管理过程带来很大改善,4D模拟施工能够反复观察,找出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从而改进施工进度,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然而根据研究现状发现当前国内外BIM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还存在建模困难、应用软件不配套等问题,BIM技术在进度管理中的应用还不够成熟。所以还应当加大对BIM技术在这方面的研究探讨。我国BIM技术的推广环境不够成熟,因此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措施,如制定相关政策,规范等多推广BIM技术的引用,推动基于BIM的各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建筑业进入信息时代。

参考文献

[1] Chuck Eastman, Paul Teicholz, Rafael Sacks, Kathleen Liston.BIM Handbook: A Guide to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for Owners, Managers, Designers, Engineers and Contractors[M].NY: John Wiley and Sons,2008:93-460.

[2]Tauscher,Mikulakova,Beucke,K?nig.(2009).Automated generation of construction schedules based on the IFC object model. 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666-674.

[3] Tulke,J., Hanff, J. (2007). 4D Construction Sequence Planning-New Process and Data Model.CIB-W78 2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Maribor.

[4] Amir H.Behzadan, Asif Iqbal, Vineet R.Kamat. A collaborative augmented reality based modeling environment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education[C].Proceedings - Winter Simulation Conference, 2011, 3568-3576

[5] Ospina-Alvarado,A.M., Castro-Lacouture,D.(2010). Interaction of processes and phases in project scheduling using BIM for AECFM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Research Congress,939-947.

[6] 赵彬、王友群、牛博生. 基于 BIM 的 4D 虚拟建造技术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11(9):93-95.

[7] 王雪青、张康照、谢银.基于BIM实时施工模型的4D[J]广西大学学报,2012(8)

[8] 张建平、李丁、林佳瑞、颜钢文.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2(8)

[9] 马新利.基于BIM技术的建设工程施工进度动态控制的探讨[J],2012(9)

[10] 王刚、高燕辉,BIM时代的项目管理[J].建筑经济,2011(6)

[11] 何清华、韩翔宇.基于 BIM 的进度管理系统框架构建和流程设计[J].项目管理技术,2011,9(9):96-99.

[12] 王青薇、建平.基于 BIM 的工程进度计划编制[J].商场现代化,2010,(35).

[13] 吕玉惠、俞启元、张尚.基于BIM的施工项目多要素集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2013,8(370).

[14] 何耀、田伟.浅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障碍及对策[M].建筑工程.

[15] 陈花军.BIM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M].工程科技.

[16] 何清华、钱丽丽、段运峰、李永奎.BIM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及障碍研究[N].工程管理学报.2012,02(1)

[17] 马智亮.BIM 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问题和对策[J].中国建设信息,2010(4).

[18] 欧阳东、、赵瑷琳.BIM技术―第二次建筑设计革命[M]

[19] 潘佳怡、赵源煜.中国建筑业BIM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N].工程管理学报,2012,02(1)

[20] 张晓菲、周寅超.BIM技术应用领域及其前景分析[J].建筑科学.2010,10(2).

[21] 王欣.浅议BIM技术应用[J].学术交流,2012(1).

[22] 张春霞.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障碍研究[J]建筑经济,2011(9).

[23] 李玉娟.BIM 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

[24] 牛博生.BIM技术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2012

[25] 丁士昭、马继伟、陈建国.建设工程信息化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0.

[26] 何关培、王轶群,应宇垦.BIM 总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4

第5篇

关键词:抄表 计量 采集器 远传

自动抄表(AutomaticMeterReading-AMR)是指利用微电子和计算机网络、传感等技术自动读取和处理表计数据,将城市居民的用水、电、气信息加以综合处理的系统。自动抄表技术使各水、电、气公司及物业管理部门从根本上解决了入户抄表收费给用户和抄表人员带来的麻烦,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纷。准确而便捷的收费系统,不但能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也适应现代用户对用水、用电、用气缴费的需求。

根据建设部的要求和设计标准,具备水、电、煤气三表远程自动计量系统是智能化小区的必备条件之一。但是在具体的实施操作过程中因为市场上的产品五花八门,品种繁多而且互不兼容。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平台可供使用,因此各个厂商的产品必须是成套安装,这样就使集成商只能根据所选的产品进行针对性的工程方案设计,一旦设计定型所选用的产品很难更改,如果要更改必须进行重新设计、施工,这样导致了集成变成了几套系统的堆砌而无法实现其中某些设备、线路以及软件的整合。因此这个行业到现在为止一直是一个举步维艰的行业,总的来看,这个行业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行业,对于开发商来说这无疑是最需要斟酌。

一.远程自动抄表系统概述

现在最常见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是采用分线制集中抄表方式,即由采集器定时顺序采集来自多路分线连接的水、电、气表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存储,各采集器之间采用总线制连接,最后连接至计算机。其典型特点是各户表通过分户线连接至采集器位置。系统一般分为四层次结构;现场采集器、服务器(区域管理器)、通信控制器、管理器中心,部分产品还会附带一个掌抄器。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1.现场采集仪器:完成对现场表具输出数据的采集,一般一个采集器可以对多个基表进行采集。但是目前支持一个采集器对几种不同种类的基表同时进行采集的产品不是很多。

2.服务器(区域管理器):以多机通信方式采集数据采集器中的表数据,然后进行处理、存储,并通过通信总线与总控制室的系统管理中心的计算机相连。一个服务器可以连接几十个数据采集器(视系统通信方式定)。

3.通信控制器:连接服务器与管理中心的计算机对信号进行协议转换。

4.管理中心:管理中心由多媒体计算机和系统管理软件组成。安装在物业管理中心处。

系统管理软件一般有如下功能:

Ø查询管理网络中任一用户的表数和各月用量及应缴的费用。

Ø查询某一栋楼当月各表的数码及总费用。

Ø修改各户各表底数和修改户主的姓名。

Ø查询上月费率,输入本月费率。

Ø报表打印,按月、按季打印出某单元、某用户的用量及费用。

Ø打印各用户月用量及应缴费用的通知单。

Ø在已经创建的数据库文件上增加新用户的各表数据。

系统管理软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编制,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可以借助internet技术,将管理中心的计算机与电力、水、煤气或其他代收费部门的网络相连接实现网上抄收,上网用户可以在线查询自己的费用情况,方便实用,并可扩展到电子商务,实现网上付费。不过目前要实现到这一地步还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发展过程。

二.现状

远程抄表系统的发展已有十多年了,但实际应用状况却差强人意,许多已安装自动抄表系统的楼盘由于计量不准确最后不得不又返回到人工抄表的老路上来,虽然产生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仔细分析,根据现在表具的生产原理出现这种情况是必然的。

1.前端表具先天不足

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抄表系统种类虽然繁多,但基本结构及原理都大同小异。就目前广泛使用的脉冲发信表(水表、气表)基本上采用干簧管或霍耳元件传感器,工作原理简单,即在原机械表的转动齿轮或指针上放置磁铁,将传感器固定在其附近某一位置,齿轮或指针转动带动磁铁转动,当磁铁靠近又离开传感器时,输出一个周期的脉冲信号。采集设备通过累计脉冲表发出的脉冲信号进行累计和换算,转换出用户的用水、用电、用气量。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远传的系统,其可靠性取决于脉冲发信表发信、脉冲信号传输以及系统计量的可靠性。现实证明,这些环节的可靠性是无法保证的,使用中常会存在着以下弊端:

1)从理论上讲,远传表输出的脉冲数与齿轮或指针的转动次数成一一对应关系,然而现场条件却难以达到理想状态,由于表盘的抖动和传输过程的电磁干扰等因素,易引起脉冲丢失或多计脉冲。因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脉冲计数方式的抄表数据与表具现场读数值不一致,系统需要不断的修正,易引起管理部门与用户的纠纷。

2)表具传感器的的安装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目前一些水表生产厂家从传感器厂家购入传感器后自行安装,由于水表中指针为金属指针由于安装不慎,水表安装运行后甚至会出现指针给磁铁吸到磁铁上的问题导致了现场的读数和脉冲抄表的计数出现很大的出入。

3)由于传感器是覆盖在表盘上安装的,安装了传感器后甚至直接影响了现场读表。所以厂家在安装传感器的时候安装的角度也是该考虑的。

2.脉冲信号传输

1)脉冲表发出的脉冲信号,需通过信号线传输至采集器,如果传输距离过长,或者因连线质量不好、屏蔽作用不强信号失真,则不可避免造成系统计数错误。

3.系统计量

1)由于脉冲计数的累加性特点,系统采集器上的记忆脉冲的电子存储元件数据易受干扰,影响数据精确。

2)远程抄表系统是通过不间断地累计对应脉冲表远程发来的脉冲来进行计量的,这就首先要求系统初始值设置必须正确,即人工抄读每只远传表的表盘实际读数后,将表的实际值准确无误地输入到数据采集器,目前所使用的抄表设备一般有两种设置方式:一种是通过掌机将现场读数先输入掌机中,然后通过掌机将数据通过红外接口输入采集器。这种设置由于不是实时计数,对于运行中的系统当用户用量比较大时不可避免的存在误差。另外一种是直接在管理计算机端通过软件实现,进行基数设置时需要使用对讲机进行实时设置。这样设置不存在误差。

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必须要求电源及线路状态始终完好,不允许停电,如果采集器掉电或出现其他严重故障则会使该采集器上的所有户表数据丢失,集中抄表的风险无法有效分散。现在的抄表系统一般都自带蓄电池。但实际运用中蓄电池持续的时间往往都不是很理想,一旦停电必须对抄表的基数进行重新设置。所以抄表系统的供电一定要保证,一旦这些必要条件不具备,系统计数便不可避免地与机械表的读数出现误差。

基于以上原因,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采用累计脉冲的方式进行计量的抄表方式,显然是不能成为今后主流发展的趋势。目前的抄表系统前期的技术问题是根源,是由于其产品设计上的先天不足,用它直接作为计量收费的依据,必然招致无穷无尽的麻烦。

转贴于 三.前景展望

抄表系统要达到可靠、准确运行的要求,必须解决其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问题,而要真正解决准确性及可靠性问题,就必须改变以脉冲信号累计为计量方式的抄表方式。近年来市场上推出了无源总线制的智能型直读表抄表系统,这种直读式抄表系统将代表了今后抄表系统发展的一个方向。智能型直读表具是在传统的表具内加装直接读表的电子模块,其可行性和适用性都是原有脉冲表及分线型抄表系统不可比拟的,主要有以下功能特点:

1)无源总线制直读表直接感应表具的窗口值,即直接“读取”窗口值,不需要脉冲转换、累计、换算,没有累计误差。解决了目前以累计脉冲方式工作的系统易受干扰而导致读数和系统累计计量值不一致的问题。

2)系统在抄表时不需设置表底数、表常数等参数,无需存储数据,真正实现了“读表”计量。

3)直读表具内的电子模块与表具内的计读器等装置没有机械接触,不影响计量精度。直接传送数字信号而非脉冲信号,抗干扰性好。不仅不受机械振动影响,同时也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所以在复杂的使用环境下能稳定、准确、可靠地实现计量。

4)表具内没有电源,直读装置在抄表瞬间加电工作。表具的电子部分平时不工作,读表瞬间由采集器或手持终端通过网络布线供电。由于内部不设电源避免了传统方式由于供电不稳定或故障引起的计量误差及大量的维护工作。使得整机故障率和功耗大大降低,使用寿命更长。

综上特点,直读远传表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表具,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表具必须具备直接输出数据的功能,系统采用总线制结构将成为主流。

四.结束语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民用计量表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随着行业技术标准的不断成熟规范、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抄表设备监管力度、市场引导等不断加强。将抄表系统及相关配套产品纳入重点计量器具范围,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也将是必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远程抄表系统将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成熟,抄表系统的春天也将会来临。

1)秦兆海,周鑫华《智能楼宇技术设计与施工》P494

2)hc360慧聪网水工业行业频道《自动抄表系统的未来之路》

第6篇

关键词:P2P网贷 大学生 策略建议

P2P网络借贷是一种依托互联网,将资金的借贷通过互联网平台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相比于传统的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借贷模式,P2P网络借贷快捷方便、成本低、效率高、发展潜力巨大。它综合了互联网和民间小额借贷的优势,主要面向小微企业融资和个体经营消费贷款,弥补了我国传统金融借贷服务的不足,对促进资金流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市场

据统计,2015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约为3500万左右。而在这些大学生中,由于学业、消费、创业等一系列原因,超过8成都或多或少有资金短缺的情况。但另一方面没有收入来源,没有固定的抵押资产又使得大学生从很难通过传统的金融借贷服务来获取资金。正是当前大学生资金需求量大与市场可供给资金少的矛盾促进了大学生P2P网络借贷市场不断壮大。

伴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大学生人数增加,大学生P2P网络借贷市场也在不断的壮大。一方面大学生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却缺少固定的收入来源,大学生往往会有购物、培训、旅游、创业、出国等贷款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知识文化程度较高、身份信息易确认、有家庭经济支持、违约风险小。所以总的来看大学生网络贷款市场潜力巨大,发展迅猛。

二、大学生网络贷款平台模式分析

就当前的大学生网络贷款平台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学生助学贷款平台,学生消费贷款平台和学生创业贷款平台。助学、消费、创业也是目前大学生对资金需求大的最主要因素。在这三种类型中又以学生消费贷款平台发展最快,许多分期付款商城都建立了自己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为大学生量身定做打包好的贷款包,并从中获得了持续的现金流。创业贷款和助学贷款往往会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由于政策的支持,大学生可以以较低贷款利率从银行获得资金,从而留给网贷平台的利润空间较小,所以创业贷款和消费贷款产品在网贷平台并不常见。

从借款人的范围上看,P2P网络借贷平台更倾向于选择本科以上学历的优质在校大学生,相对而言他们的综合素质高,违约风险小。学历越高,学校名气越大,专业越好,P2P网贷平台审核速率也往往越快,贷款的额度也会越大。更有一些网贷平台无论你是在校大学生或者是应届生,只要你拥有学历,满足一定的年龄要求,钱款使用合理就会给你放款。相对于消费和创业贷款,助学贷款要求低一点,借款人范围也越广。

从贷款申请和审核上看,P2P网络借贷平台效率要高于银行贷款,相对方便快捷,一般只需要大学生提供学历学籍证明,视频认证等来确定大学生在校身份,不需要提供相关抵押品。创业贷款一般需要提供相关的完整创业计划书,P2P贷款平台需要通过专人对计划书可行性评估,确定额度;助学贷款一般有年龄的限制,需要提供家庭经济情况证明,进行背景评估;消费类贷款一般需要提供学生半年或者一年的银行账单情况,从而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评估考量,并借助个人信用风险分析系统审核。

在借款额度与期限上,不同网贷平台差异较大,借款额度最低100元,最高可达到500万元,一般大学生借款额度在1000元到10万元之间,借款的额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借来资金的用途,创业所给予的额度一般要高于普通消费贷款额度;在期限上,各平台也有差异,最低一个月,最高可达三年,一般不超过学生在校年限。

在利率与手续费上,纯P2P网贷平台年化利率在10-25%左右,像分期乐,趣分期等分期类购物平台年化利率更高,可达到20%以上。从不同贷款类型来看,创业类贷款和助学贷款利率和手续费较低,这也是因为政府对创业和助学有政策支持,所以银行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资金,从而P2P平台利润较少,利率也较低。而对于消费类贷款利率则比较高,因为大学生无法获得信用卡,银行渠道获取资金难,只能通过P2P网贷平台,从而利率较高,而其中又以分期消费产品利率最高,可达到20%以上。不同时间段也不一样,开学期间P2P网贷平台为了吸引学生眼球,也会适当降低利率和手续费水平。

在还款方式上,P2P网贷平台和大学生在合同开始生效前就会制定好还款方式,主要有分期还款或者是分月还款,支持使用第三方渠道支付,但往往需要一定的提现和服务费。具体又可以分为等额本金和等额等息还款方式。等额本金法每月的还款额不同,它是将贷款额按还款的总月数均分,再加上上期剩余本金的月利息,形成一个月还款额,所以等额本金法第一个月的还款额最多,尔后逐月减少,越还越少。而等额等息法每月的还款额相同,在月供中“本金与利息”的分配比例中,前半段时期所还的利息比例大、本金比例小,还款期限过半后逐步转为本金比例大、利息比例小。相比较而言,等额等息还款利率要比等额本金还款利率高很多。

三、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利弊

P2P网络贷款平台以其特有的快捷方便等特点与大学生紧密相连,受到大学生的追捧。但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到大学生网络贷款是一把双刃剑。

1.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积极影响

(1)为大学生创业融资提供了新渠道

对于有创业投资想法的大学生,由于没有收入来源,没有抵押的资产,很难获取资金,即使拥有一些好的项目也因为资金的供应不足导致无法开展下去。虽然政府会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政策支持,但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银行手续的繁杂,以及资金时间的滞后等等都会造成急需资金的大学生无路可走。P2P网络借贷平台效率高,往往只需要学生提供身份证,学生证,学籍等一系列证明在校大学生的材料即可以很快获得资金。效率高,速度快,手续少使得越来越多大学生青睐这样一个平台。

(2)满足了大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资本需求

虽然国家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继续教育大力支持,也提供了很多的贷款优惠政策,但往往对学生的背景要求较高,同时名额也较少,很难落实到实处。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助学贷款相对而言对于申请贷款对象范围要宽,既包括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也包括经济不是特别困难的大学生,并且资金的使用用途更加宽泛,除了支付专业学业的费用外,还可以用于学业技能培训或者是出国留学。

(3)增强了大学生的管理资产能力

大学生通过P2P网络贷款平台获取资金的同时也要面对着还款时候的压力,这促进了大学生管理资产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在贷款之前需要提前做出规划,了解相关的利率支付方式,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评估是否能在规定时间还款,并对自己的消费合理支配。

2.大学生网络贷款的消极影响

(1)高额的利率增加了大学生还贷压力

P2P网络贷款虽然为学生提供了资金,但与之而来的高利率也让大学生举步维艰。以趣分期等为代表的分期产品看似优惠方便,但背后隐藏的高额年化利率却是可怕的,高达20%以上,再加上一定的服务费和提现费都增加了大学生还款压力。一旦逾期未还清款项,不仅要缴纳滞纳金,更严重的甚至会记录到国家征信系统,成为一生的污点。

(2)引起盲目超前消费和攀比现象

由于P2P网络贷款方便简单,很多学生在贷款之前往往不去定位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超前消费。尤其数码3C产品这块,更新换代快,很多大学生为了跟上潮流,和周边同学攀比,就盲目选取分期付款,通过欺骗父母,节食等一系列不科学的方式来获取资金还款,这都是不可取的。

(3)审核不规范所引发的资金流失问题

现在市面上P2P网贷平台众多,相互之间信息共享少,很多P2P网贷平台缺少合理的科学的大学生审核机制,很多大学生可以在多个网贷平台重复贷款,虽然每一家贷的款项不多,但汇集到一起就是一笔不小的数量,当学生无力偿还时,就会导致这笔资金的流失。

(4)不安全因素带来的信息的泄露

目前很多P2P网贷平台机制还不够完善,也缺少相应的监管,很多打着给学生贷款的幌子获取学生的信息,还有一些网贷平台由于员工的泄密,黑客的攻击等等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信息泄露的风险。

四、大学生网络贷款平台的使用策略以及监管建议

对于P2P网贷平台这种新兴的金融模式的不断壮大,我们既要认识到它为大学生带来的快捷方便的服务,也要对它的不良影响加以规避改进。

一方面大学生在网络贷款之前要充分考虑到各类因素。对于消费类贷款首先要思考自己的消费是否必要,切不可因为攀比心理盲目消费,然后结合自身情况计算高额利率自己能否支付得起,选择最合理的方案;对于创业类贷款要对自己的项目收益与P2P贷款的高额利息进行对比评估,制定切合自己的还款方式;对于助学类贷款,要对多家网贷平台考量,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网贷平台。

另一方面国家政府也要加大对P2P网贷平台的监管力度,打击以假贷款为幌子获取学生信息的网贷平台,同时要督促P2P网贷平台风险建设,防止泄露大学生的相关信息,规范P2P网贷平台审核机制,防止审核不完善带来的资金的流失。

大学生网络贷款市场还是很有潜力的,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只有真正把这些问题逐一解决,这样一个新兴的金融模式才能继续壮大。

参考文献:

[1]卜巍.一种面向在校大学生的新型互联网个人网络贷款系统(P2S系统)[J].办公自动化杂志,2015(315):47-48.

[2]邓秀焕.大学生信贷消费市场前景分析[J].现代商场,2015(17):282-284.

第7篇

关键词:消费金融;创新发展;服务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6(10)-0004-05

一、消费金融发展状况

当前由于全球经济的低迷以及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我国三驾马车中投资与出口都呈现出疲软之态,而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并为消费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消费金融机构较快发展

消费金融,从广义上来讲,主要包括四大领域:房贷、汽车金融、信用卡和消费贷款。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已形成由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额信贷公司等参与的多元化消费金融业态。消费金融机构在融资的便利性、及时性上更加优越和快捷,一方面扩展了贷款的投放范围,另一方面有效刺激需求,自身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2015年末,我国共有25家汽车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强化公司治理能力建设,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进一步发挥促进汽车生产和销售、满足居民购车和升级换代需求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实现业务稳健发展。2015年,汽车金融公司累计发放经销商批发贷款6210.25亿元,对应车辆超365万台;累计发放零售贷款2572.87亿元,对应车辆近293万台;累计发放新能源汽车贷款21.21亿元,同比增长94.94%,对应车辆11592台。

2015年末,我国共有12家消费金融公司,主要面向消费领域提供融资。消费金融公司充分发挥差异化金融服务优势,创新金融产品,将业务拓展至三四线城市,重点满足消费者在耐用消费品、旅游、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信贷需求,提高了消费信贷产品的普惠性和可获得性。2015年,消费金融公司累计服务客户超过710万人,累计发放贷款598.71亿元。其中,5万元以下的989万笔,占全部贷款的94.05%。

(二)房地产信贷、网贷、信用卡快速增长

当前房地产信贷的金额最大,远远超出汽车金融、信用卡和消费贷款。这与近年来我国房价持续高企,房屋总价要远高于汽车、旅游、教育以及日常支出有关。截至2015年末,房地产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21.01万亿元,同比增长21%,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为14.18万亿元,同比增长23.2%。

随着我国网贷行业监管政策及实施细则逐步落实,网贷行业不断整合,行业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业务总体呈现扩张趋势。截至2016年6月末,运营平台2943家,贷款余额5957亿元,比一季度末增加843亿元,上半年累计发放贷款7393亿元;运营平台累计参与人数2833万人,比一季度末增加474万人。

2015年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54.42亿张,同比增长10.25%;受理市场环境持续完善,全年银行卡渗透率47.96%,比上年上升0.26个百分点。信用卡信贷规模继续增长,授信总额7.08万亿,同比增长26.43% ;期末偿信贷余额3.09万亿元,同比增长32.05%。

二、消费金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消费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从目前中国的现状来看,传统观念还是主导着国人的行为。消费金融这种提前消费的观念在中国还并不能被大众群体接受。经济学的经典理论认为,观念的东西都有很大的 “刚性”,短期内可以视为一个不变的量。从消费习惯上来看,中国人依然对“透支未来”持谨慎心理。

例如,我国信用卡的参与率高,这说明信用卡在城市居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日益普及,有相当一部分人群选择信用卡作为日常支付的手段。但统计显示,信用卡信贷负债额度比较低,占家庭每月平均支出总额的 13.5%,这一方面说明在日常消费中,信用卡的支付功能受到了渠道的限制,另一方面说明信用卡的信贷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当前更多地是承担支付的功能,其信贷功能仍有深度挖掘的空间。

汽车金融的参与率最低,仅有2.3%,金额也远远低于房贷,这可能是由于汽车本身价值相对较低,而且保值功能远远低于住房,多数家庭购买汽车仅仅为了消费,而不会像购买住房时具有投资的动机,所以在购买汽车时会倾向于选择全额购买或者不购买。

(二)消费金融机构需要加快创新步伐

目前,中国的消费金融公司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法律法规障碍。虽然有关法规对消费金融公司的运行做了相关规定,但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建设在短期内还难以完成。由于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无担保、无抵押消费贷款模式在我国实践的时间较短,因此缺乏相关的例如借款人违约处理、客户信用状况查询等体系和制度法规,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是信用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落后的市场往往存在道德风险,由于消费金融涉及的贷款量大、贷款人群的层次不高,收入相对较低,所以道德风险就显得尤为突出。面对道德风险,金融系统往往采取提高贷款利率的方法降低损失,但这样会引起另外一种风险――逆向选择,从而吸引了更多有信用瑕疵的群体,最终使得消费金融公司的借贷市场变成了“柠檬市场”。

三是消费金融公司面临融资渠道窄、融资难等问题。消费金融公司按有关规定不能吸收公众存款,除了自己的资本金之外,可以通过境内同业拆借、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以及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进行融资。但这依然无法消除消费金融公司自身融资渠道窄、融资难的困境。

四是自身信贷体系不完善。一个具有良好风险控制能力的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同时还要有健全的风险管理办法。在市场优胜劣汰规律的支配下,专业从事消费金融的公司由于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信用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很难与传统银行进行竞争。

五是产品定位有一定局限性。相对于其他金融信贷产品,消费金融公司的最大特点是小额、短期、无担保和抵押,这决定了其业务范围不能包含汽车和房屋等金额高、风险大的大宗商品,而只面向家电、旅游、婚庆、教育、装修等消费事项。目前中国消费信贷市场80%以上是房贷和汽车贷款,其他消费信贷,如教育、旅游、婚庆等,一般的商业银行也提供相关服务,所以从产品覆盖范围上看,消费金融公司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三、消费金融发展前景

(一)消费金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经济增长和转型促使消费金融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2010年起,中国经济总量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担当了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作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头架马车,消费升级的步伐一直在加快。数据显示,当一国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消费就将进入快速增长期。2015我国人均GDP约合8016美元,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3.7万美元以上的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随着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城镇化、消费观念加快转变,消费金融市场未来有巨大的释放空间。

2.政策利好促进消费金融发展。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消费金融: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2016年3月17日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到,“健全以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以及“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和多业态中小微金融组织”。3月30日,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从积极培育发展消费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推进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加大对新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改善优化消费金融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新消费领域的细化政策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金融创新营造良好的货币环境。央行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合理的流动性,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同时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成长。通过“精准滴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1.10万亿元,同比增长11.4%;狭义货币(M1)余额45.45万亿元,同比增长25.3%。

3.人口结构和消费观念改变促进消费金融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消费增长的机会。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2.22亿,占比达到16.2%。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将会有4亿老年人口;同时,保障基金的抚养比例将由当前的3:1变为1.3:1。老龄化社会需要养老、住房、医疗,以及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消费,同时由于中国养老准备不足,今后一个很重要的改革措施就是推出对于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税收的支持和激励政策,鼓励更多人在税收激励下为未来养老做准备。各项政策措施将会促进中国养老基金的快速增长,也会释放出消费金融的巨大空间。

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促使消费升级。在政策与消费需求的双重刺激下,消费金融正迎来大发展时期。高中低端各层次客户人群的消费习惯更加开放,也敢于尝试新的消费方式,讲究效率。随着消费观念的升级和消费习惯的转变,消费者对消费信贷的需求也在多样化,消费金融产品创新的不断涌现,正好使得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空白得到弥补。

4.金融市场化改革推进消费金融发展。金融的市场化改革推进速度非常快,牌照的管制越来越放松,将会促进消费金融创新和运营模式多样化。截至2015年末,银行业资产总额为199.2万亿元,2016年第一季度末达到208.6万亿元。2015年末,保险业总资产12.4万亿元。2015年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迈入15万亿时代;全国39家金融租赁公司的总资产近1.5万亿元;各类消费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和贷款规模也迅速增加。消费金融市场上不同期限、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各种产品也越来越多,促进消费金融多样化发展。

(二)消费金融加快创新发展

2015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8.4%,这一比例在近10年来首超50%。2016年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环比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电子商务1-8月比上年同期增长26.7%。消费市场的扩张带动消费金融行业的业务规模、盈利能力、客户群体增长迅速,消费贷款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以中国的人口基数和增长的消费需求,我国消费信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是一个几十万亿级的市场;国内消费金融渗透率可以在未来十年从目前的10%提高至30%甚至更高。

1.参与主体趋于多元化。我国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过程中,消费金融市场参与主体逐步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一是银行加快创新和发展。随着消费市场的发展,个人消费金融将成为银行业务增长的下一个蓝海。个人贷款在银行信贷业务的占比逐步提升,客户需求挖掘和风险管控能力成为业务健康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我国汽车消费金融的市场余额将超过1万亿,以汽车消费贷款为主的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将能稳固占据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二是消费金融公司谋求深度发展。消费市场的欣欣向荣为消费金融公司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广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截至2015年末,包括北银、中银、捷信、海尔和苏宁等20家以上消费金融公司已获得银监会颁发的消费金融牌照,其中由银行主导或者银行参股的占大多数。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为商业银行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惠及的个人客户提供了新的可供选择的服务,可以满足不同群体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三是小额信贷公司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加快发展。小额信贷公司从事消费金融业务有先发的优势,尤其是拥有大数据信用审核体系、风险控制体系的互联网公司,如开辟了国内网络借贷行业的超小额、超短期细分市场的手机贷等。

四是消费企业在消费金融市场将占据重要市场地位。目前中国的消费市场由于受到了国家宏观政策的刺激开始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居民的消费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日俱增,尤其是现在的农村市场,表现出了较以往较强的消费趋势,很多的大型消费品企业开展了一轮又一轮针对农村市场的营销攻势,并且都收到了良好效果。综合国内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京东、天猫的研究案例,以及海外的消费金融企业美国运通、日本乐天的发展状况,消费流通企业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市场地位将逐步提升,并成为未来该领域的核心增长力量。而这种产业链地位的提升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自主开发消费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来自于消费金融公司与消费流通企业之间合作的愈加紧密。

2.业务模式呈现多样化。随着我国各种不同领域企业参与消费金融市场,消费金融从业者的业务模式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消费金融企业的垂直化发展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垂直化包括两个维度的垂直化,行业垂直化和用户层级垂直化。一方面来自于行业的垂直化,了解行业。消费金融领域横跨众多产业,如汽车、旅行、教育、数码、家电、家具、房产等等,各细分领域之间的生产经营模式、产业链格局均有不同发展特征,这对消费金融企业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单一细分领域的垂直化耕耘也更加适合于中小型消费金融企业的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用户层级的垂直化,了解用户。将用户进行分层,分为高中低收入群体,以便明确自身的目标市场定位,了解不同用户的综合性需求。垂直化发展在专业化、需求把握以及风险管理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也会面临所处产业整体衰退或高消费经济下滑等细分领域的市场风险的影响。

银行主要通过信用卡和消费贷款两大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消费金融服务。银行为适应消费市场发展的需要,纷纷加紧推出线上信贷产品,其中比较活跃的有工商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等。

消费金融公司在深化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自身风险管理措施的完善,而且需要同其他金融工具相结合进行金融创新来谋求深度发展,其竞争优势在于围绕特定消费产品,不断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化、全能化的金融服务。消费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通过分支机构网点营业不同,它广泛依托零售商渠道直接对接客户,与商户合作发挥协同效应,能够迅速扩大业务的涵盖范围,并且也为商户留住了那些本来无力一次性付款消费的客户,形成了良性互利共赢关系。例如,它可以与商户合作,将消费金融的申请、使用环节嵌入到消费环境中,贷款资金直接支付给商户,也可以由消费者直接向其申请贷款,审核通过后贷款资金直接打入消费者的银行账户。

消费流通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优势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了解用户。用户的日常行为更多发生在消费流通企业中,因此消费流通企业更容易把控用户的消费行为,包括品类的偏好、价格的偏好以及其他数字化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消费流通企业可以快速发现用户的消费金融需求、了解用户的消费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其还款能力。二是掌控交易。无论资金来自于哪里,交易环节一定是发生在消费流通企业的势能范围内的。一方面是对于产品、物流等信息的掌握,另外一方面掌控交易则进一步明确了贷款资金的实际用途。因此,消费流通企业在产业链上依然有明确的发展优势,并将逐步占据重要的市场地位。

小额信贷公司和电子商务公司的业务模式以互联网消费金融为主,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通过互联网分期购物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分期购物、取现、O2O商户交易、充值等服务,也有部分公司选择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如手机贷已经与网购、租房、招聘、教育、社交等各种不同类型的互联网平台合作,为它们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后者则依托自身平台而推出类信用卡产品。

3.消费金融的互联网化程度逐步加深。消费金融产业的互联网化将成为必然趋势。消费金融的互联网化包括产品的互联网化、风险管理模式的互联网化以及服务模式的互联网化。

一是互联网经济对于传统经济的渗透逐步增强,互联网生态本身存在大量的尚未开发的金融需求,覆盖保险、基金、证券、银行等诸多传统金融领域,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要求在迅速提升。

二是互联网企业全面进入消费金融领域也是互联网化程度加深的重要表现。互联网企业将对现有的消费金融体系产生正向的刺激作用。包括对于用户的教育和使用行为习惯的培养、在产品和服务模式上的创新等等。

三是互联网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包括支付的方式、消费的场景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传统金融必须在服务模式和渠道方面有所创新,才能满足用户对于服务体验的需求,与此同时,互联网也将拓宽企业的服务能力、服务广度和宽度,提升服务效率。

四是伴随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于线下经济的渗透,未来所有的数据都将是可数据化、可被记录的,而数据资产则成为在金融商业模式下可变现的重要资产,数据模型将是互联网金融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工具。

4.加强风控管理和提高效率。互联网在消费金融领域中的快速渗透也带来了新的技术形式和风险管理模式。消费金融产品的单笔交易金额小、应用场景比较分散,风险管控难度大,一些盲目跟风的从业者,因为对风险控制的理解和准备不足,以致很快就被过高的逾期率和坏账率拖垮。因此,消费金融从业者的风控管理能力很重要。如果对每一个消费者都做到贷前贷后线下审查,可能这个过程需要十几天才能完成,这就与传统贷款无异。然而,小额、快速、便捷才是消费金融产品的精髓所在及生存之道。因此,消费金融产品的风险控制以后将会更多依赖于大数据的分析运用,以达到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和高效风控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琼.消费金融公司发展: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对策[J].中国金融,2009,(20):60-63。

[2]王江.消费金融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10,(01):5-29。

[3]许清林.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分析[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02):14-24。

[4]余丽莎.浅谈消费金融及经济增长的关系[J].经济,2016,(06):116-119。

[5]张学江.我国消费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政策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0,(11):35-43。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China’s Consumer Finance

LI De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Beijing 1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