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行业财务分析

行业财务分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07 15:43: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行业财务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行业财务分析

第1篇

财务分析就是根据企业财务报告中反映出来的财务指标,通过深入剖析企业的经营成果,归纳总结出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得失利弊,为企业管理的改善和经济决策的优化提供依据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分析的依据是单位的管理现状和财务指标,其宗旨是投资的合理化和投资的合理化。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建筑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相当一部分技术还是比较成熟的,其财务分析的方法和特点必须同时符合财务分析的一般特点和企业自身的特性。

二、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特点

(1)更加突出建筑企业的独特性。建筑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发展能力等共同决定了其综合能力,通常用流动比率、速冻比率和存货周转率等指标来表示。盈利能力指的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通过权益利润率、资产利润率、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来衡量。资产运营能力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和保障。

建筑企业不同,其能力状态也有所区别,因此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企业的独特性。

(2)更加突出材料利用率。建筑企业是以消耗材料的方式来提供服务的,这与一般的服务性行业不同,因此,在对资产运营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要注重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要结合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方式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状。对材料利用率分析的重视,可以增强材料节约意识、企业上下节约蔚然成风,进而达到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的目的,引领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发展健康、稳定了,建筑企业才有能力进行扩大再生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具体说来,建筑行业在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更加注重进购材料的价格变化,综合考虑单位价格的最大化和进购数量的合理化,最大限度的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3)更加突出企业风险分析。投资和风险是一对孪生姐妹,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建筑企业亦是如此。建筑企业的风险由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组成。建筑企业的财务分析,对风险分析相当重视。在对财务进行全面的分析基础上,突出当前企业经营和财务风险的状况,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建筑企业的财务分析要求在第一时间发现企业的风险,这就在经济发展变化敏锐性上给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要求。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将目前经济发展的规律紧密结合起来,采取积极措施遏制企业朝着不良方向发展。

三、建筑行业财务分析的方法

(1)更新财务管理理念。由于经营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为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必须得到确立,更新陈旧的财务管理理念,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控制、决策和预测方面的作用,提高资金利用的合理性,严格控制成本,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建筑企业在承接实际项目时,具有生产周期长、投入成本高等特点,且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增大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不仅会给建设方案的实施带来难度,严重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企业破产等后果。所以,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摒弃陈旧的管理理念,在观念上和现代管理意识接轨,提高识别风险的能力,对于企业风险的化解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实现财务管理制度的现代化。首先,在保证建筑企业朝着正常、良性方向发展的基础上,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力度,引进国外先进的财务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必须与国家的国家关于财务管理的方针、政策相适应。财务管理在制度应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财务理论的创新而不断改进和完善,进而实现财务管理的现代化。

其次,财务管理体制的现代化还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立起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系统。信息技术的普及给现代管理体制的完善提供便利条件。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充分利用,它可以让总部实时了解到当前的财务状况,大大方便了综合比较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第三,增加资金投入由于对财务人员的培训,让他们界都先进管理理念的洗礼,培养现代化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力,促进管理制向现代化、科学化转变。

(3)贯彻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给企业预算来年的财务支出情况的准确性提出了要求,同时也是企业顺利发展的保障。建筑行业的财务控制主要向内部审核和财务预算集中,财务人员必须对次年的财务支出进行准确及时的估算,进而对财务分配进行合理安排。要做好预算工作,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以收入定支出,优质资源向优势部门倾斜,暂时恢复亏损项目和部门的士气,进而对其状态进行调整。对于建筑企业的生产性部门,工作的重点就是对成本进行控制,而对于经营性单位则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效益上。

二是,确保预算的严肃性,统筹安排,量入为出。在利润总目标的基础之上进行年度分目标的制定,严格控制和审核每一项费用的支出,严防浪费。

第2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重要性;财务报表;分析法;财务指标

一、企业财务分析的目的

财务分析,一般都是基于三大报表层面,是通过财务报表的数据对本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分析比较;数据的对比是财务分析的基本形式,通过数据对比一是可以找出企业自身不同区间、不同纬度等差异;二是通过对本企业数据对标同行业平均值的差异;以及行业内标杆公司的差距。总而言之,通过一系列各种纬度的数据对比才能更直观的看出指标的差异,差异有多大。企业可将关注点先放在低于行业指标的项目,作为重点去分析,更精准的深入进一步剖析,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便起到了财务分析的目的———让分析数据成为管理者可以读懂的语言,快速做出有效对策和决策。

二、财务分析在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分析未形成体系

财务分析还是需要系统化建立,将企业目标及定位清晰。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仅停留在财务报表层面使用财务管理指标计算对比,套用指标大小的含义。而对这些数字背后更深层次说明的问题还是剖析得不够深入及精准;这样就会导致只有出现了问题,相关部门才会对此问题重视,这种仅仅在表面的财务分析,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财务分析。这些年来,随着新兴业务的不断涌现,各种业务模式、类型也是综合且多变的,若还是停留在对单一业务类型的分析,不能够对企业整体的业务模块总体平衡及优化,那企业就无法有针对性的、分阶段性的发力。企业应建立适合企业本身的财务分析体系,这样才能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2.财务分析不够深入,需提高与业务的融合度

财务分析理论并不能完全生搬硬套。也就是说,财务指标虽然有固定公式,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性使用这些指标,机械化的将通用的财务分析理论模式硬生生的套用在所在企业的实际业务上,并不一定适用,比如相对性指标投资收益率指标(ROI)虽然没有达到企业的设定标准,但是绝对性指标剩余收益(RI)还是比现有的项目绝对数收益更高,所以还是建议选用该项目,如果是放弃就是放弃了一个绝对收益较高的项目。所以企业还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业务特色、发展状况进行落地转化,精准分析。举例说明,流动比率公式为流动资产比流动负债,这一财务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还负债的能力。通常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反之则弱。但是实际情况,比如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是很多以赊销方式销售的企业重点管理的工作,因为对于信用账期较长的,为了促进销售使用赊销的都是很有可能收不回来,尽管提了坏账准备,但是对于剩余没有计提坏账的账款,也未必就一定可以收回。对于超期很久的应收账款未能收回,已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需要去融资。那在分析流动比率的时候,还能将应收账款算进去吗,如果算该算多少合适呢?这就需要与业务有高度的信息沟通。其实,每项财务指标与具体业务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关性,财务人员必须积极向业务端延伸,在不熟悉业务运作流程的情况下,闭门造车仅凭书本的理论知识完成公式及图表的分析运算,是没有更多的参考实用价值的和说服力的,例如:某科技玩具公司在几个玩具项目立项过程中,需要测算ROI,项目投入不包含沉没成本已经高达50万元,销售各渠道给出了预计市场销量,采购部给出了产品硬件成本,那么利润的部分就是计算销售多少件玩具可以覆盖50万元的投资总额。简单的计算是很容易的,但是需综合考虑,单项玩具如果是若干年后才利润覆盖前期投入,那除了实物成本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增值,比如:良好的口碑(减少了市场推广费用);与市场其他同类玩具是否有互补性或者兼容性;该项目如果取得政府的扶持那这部分如何使用,如何履行社会责任;还有机会成本之说,如果这50万元不用于研发该益智玩具而是研发编程玩具,投入市场当年就可以盈利,那企业丧失的机会成本又是多少呢?这些都需要财务分析人员通过与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售后等业务部门综合分析研究目标玩具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推测分析。所以财务分析必须要建立在熟悉实际业务运作基础上,结合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和企业的战略思维,才能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改善措施,脱离了业务又脱离了市场的财务分析是不具备有利价值的。总之,财务人员要有扎实全面的财务知识,又能结合企业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并在工作中应主动积极与业务部门保持沟通,加强通过对业务的熟悉,剖析对财务分析结果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关系;避免分析数据与实际业务不符,从而形成有理有据的分析结论。如业务层面发现疑问,财务分析人员也应从整体利益出发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为下一个分析周期的业务提供优化指导,实现财务分析是做好业务的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优化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建议

1.完善的财务分析制度

提升财务分析人员的风险意识是一种主观方面的动因,而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分析制度则是企业发展的客观上的要求,提升财务人员的素质能够促进财务分析人员的主动性,而通过建立财务分析制度则是通过制度上要求财务人员必须要这么做。目前很多企业的财务分析制度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从下面几点进行进一步完善,其一要在企业建立具体的财务分析岗位,需要培养专门的财务分析人员来担任。其二要对财务分析的工作责任明确化,要让财务分析人员的最终的财务分析目的和任务,增强财务分析人员的责任感。其三就是要在制度上要明确分析质量上的要求及标准,防范财务分析人员混日子的心态。指导财务分析人员以公司整体战略层面为核心,综合平衡所处的行业对标企业的所有营运过程单元模块并有效结合市场、社会、政治等因素影响,即从全局或宏观层面兼顾总体平衡与成效,达到全方位的辐射效应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分析制度。

2.财务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

财务分析常用基本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首先,可以从所处企业的历史经营资料入手,作为借鉴和参考的。在分析时,可将具有关联性的财务指标进行的合理验证;对于偏离正常的指标,可再采用其他分析方法去或立足其他纬度进行分析验证。比如,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结合;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比较分析与因素分析法结合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充分证明财务结果是否可靠,避免片面的分析造成分析结果的偏差。即对于同一项分析目的,可以同时使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其次,对于未来的财务分析很多都需要通过对各类外部资料进行分析,还有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资料进一步研究,那么提升这部分资料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有利于提升财务分析对企业未来经营活动可能产生的风险的准确分析。因此需要通过实际取证调查、访谈等的方法来获得第一手资料,另外还需要加大企业的诚信及保密制度的建设,提升数据造假成本,保护真实信息提供者及企业的安全,以此来提升财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除此之外,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挖掘技术也在迅猛发展,目前可常见的数据挖掘算法分为:聚类算法,关联规则提取算法,决策树算法,分类和神经网络等。数据挖掘技术可以用于客户群体的分类、市场分析、企业海量数据挖掘分析、客户信用记分等。企业财务分析可以通过掌握应用前景以及几种常见的数据挖掘方法,以高效数据挖掘联合模型为核心,辅助建立适合所在企业的财务分析系统,为投资者和企业决策者等企业利益相关方提供非常全面准确的企业财务状况和营运状况。

3.利用财务分析结论为企业提供增值

财务分析应发挥财务管理与规划的效应。比如:在一家化妆品代运营企业,股东们往往对企业提出比行业更高的存货周转率指标,则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更加关注这一指标,不断思考影响存货周转率不良的种种因素,此时财务分析就需发挥其财务管理效应,针对目前库存状况,订单成本、存在积压库存等原因进行分析,并以科学使用经济订货量等方法来提高存货周转率或者使用JIT的方法以需定产等。简言之,财务人员将分析结论用于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提供管理层有用信息以便去改善不良情况实现增值。成为公司管理至关重要的部分。

第3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分析

如何加强和完善财务分析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很多企业由于管理层对财务分析不够重视,配备资源不足,财务工作还是停留在核算会计阶段,财务分析不只是分析数据,更重要的是分析数据背后的人。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人,了解企业,了解企业相关业务,引领我们做好公司治理工作。

(一)财务分析要结合业务量(产量)进行

如果只是纯粹的财务数据,没有很好的与业务结合的业务数据,这样对企业的业务发展和整体经营分析起不到多大作用,是没有生命力的财务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在做财务分析之前,必须收集好业务相关资料、销售分析等,作为财务分析一个独立内容,列明生产经营指标,对影响生产经营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使管理层基本了解企业业务概况与未来发展趋势。

(二)财务报表的分析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

1、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一般来说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有四种:一是比较分析法,它是指将实际数据同特定的各种标准相比较,从数量上确定其差异,并进行差异分析或趋势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二是趋势分析法,为了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原因、性质,帮助预测未来的一种分析方法。主要有横向分析、纵向分析,趋势百分率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三是因素分析法,指确定影响因素,测量其影响程度,查明指标变动原因一种分析方法,主要有连环替代法和差额计算法。四是比率分析法,比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数字计算出来的。这些分析方法各有所长,财务人员在分析时要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运用。

2、对三张企业财务报表主表及其附表的具体分析。

(1)偿债能力。

反映偿债能力主要有三个指标,流动比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率,代表企业用其流动资产偿还到期债务的保障程度。流动比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强,但过高的流动比率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率低下,经营效益不高;速动比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由于扣除了存货、待摊费用等流动性较差的项目,速动比率代表了直接的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表示在企业的全部资金来源中,从债权人方面取得数额所占比重,代表企业对债务的承担能力和偿还债务的保障能力。该指标越低,偿债能力越强。但过低的资产负债比率表明企业没有很好地利用其资产,经营效益低下。

(2)营运能力。

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通常有以下三个: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或商品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是评价公司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和运营效率的综合性指标。通常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周转天数越低,资金流动性越强,存货的管理效率越高;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产品或商品赊销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的应收账款变现速度和管理效率。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总资产周转率,是指销售收入与总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这一比率可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如果这个比率较低,则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较差。

(3)盈利能力。

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三个:营业毛利率是指营业毛利与营业收入之比,直接反映了企业营业获利能力。营业毛利率越高,获利能力越强,企业如没有足够大的毛利率,就很可能陷入亏损状态;总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一定期间内实现的利润净额与该时期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表示每百元资产能创造的净利润额。总资产收益率越高,表明资产利用的效益越好,盈利能力越强,财务管理水平越高;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利润净额与平均所有者权益之比,表明企业所有者所获收益的水平。其次、资产结构的分析,货币资金占总资产的比重,以及负债比重等,一方面货币资金闲置会影响企业总资产收益率;一方面企业负债比重大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第三,对利润表中的营业成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项目,结合附表进行分析。一般采用与上年同期进行对比,重点分析差异大的项目,原因分析要具体和透彻,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成本费用是公司治理永恒的主题,任何企业都不例外。第四,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和评价公司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公司未来现金流量。该分析可以将其划分三部分来分析: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分析各块现金净流量情况,对未来现金计划和需求进行说明。

3、重视对特殊项目的分析。

作为财务分析人员比任何人更了解公司的经营运作状况,对特殊项目全面、深入的分析,对于公司治理意义非凡。特殊项目范围广泛,财务分析人员结合企业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

4、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主要是分析各生产经营指标和财务指标的预算完成情况,和主要责任人考核业绩完成情况,重点分析与预算的差异较大的项目,分析主客观原因,采取有利措施,及时改进。

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务分析;应用问题;对策

一、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涵义和特点

(一)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涵义

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是银行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指依据相关财务信息并结合一定财务环境,采用特定的分析技术与方法,通过揭示影响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因素,寻求资源有效利用和增收节支的办法;通过揭示财务指标形成的原因,反映经营管理和风险抵御能力提升的要点。可以说,财务分析是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活动乃至整个经营管理活动中,做出预测、计划、控制、考核等行为的内在前提和基础。

(二)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特点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和信用的特殊企业,其财务分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财务环境分析是基础。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其经营活动更多受到财务环境特别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影响,只有密切结合环境分析,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变动的深层次原因,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二是“三性”分析是主要内容。“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是商业银行是日常经营的基本原则,涉及资金运用、资产质量、财务收支等方方面面,“三性”分析理所当然成为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三是风险分析占据主要地位。商业银行是典型的高杠杆、高风险企业,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等多种风险,一旦发生损失,其本质的高杠杆性将会迅速产生放大效应,造成严重后果。所以,风险分析对商业银行来说至关重要。

二、商业银行财务分析应用问题

(一)财务分析体系构建不全面

从我国商业银行财务分析实践来看,尚存在分析体系构建不全面的桎梏。一方面是财务分析指标及目标考核指标的设置缺乏严谨性及科学性,尤其是缺乏安全性和流动性指标分析,同时表外业务分析也是缺失项,这将很难适应当前银行业务快速发展趋势下防范潜藏风险的需要;另外在目标考核指标中也存在绝对额指标过多,相对额指标过少的问题,造成指标缺乏连续性及稳定性。因此,商业银行财务分析表现出仅是肤浅的财务收支数据分析及相关指标的堆砌罗列,缺乏纵深性、全面性和综合性的分析,其价值无法得到深入挖掘与有效利用。另一方面是财务分析方法相对比较传统和单一,只是基于简单的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更多体现出的是对财务报表的静态性分析,往往是粗略的定量分析和以主观判断代替的定性分析结合,非常缺乏细化、严密、系统的分析方法。这样一来,商业银行的宏观环境、同业及非同业竞争、内部控制等方面就被忽视或被低估,就无法科学预知未来银行的走势,财务分析的效能将大打折扣。

(二)财务人员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偏低

商业银行的财务分析人员应当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及财务会计理论基础、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及综合素质。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人员仍然以核算型、守财型、执行型为主,距离管控型、创新型、决策支持型尚存在很大的差距;在重业务轻管理的倾向影响下,财务分析人员的价值创造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在现行教育体系下,财务分析人员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较为熟悉,而跨专业的综合能力相对薄弱,对信贷、资金、风控、渠道等业务条线缺乏深入理解,主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的能力也异常匮乏,这就导致财务分析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行为性缺陷。再者,随着大数据时代带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的多元化,监管机构要求的数据全量化和高质化,意味着财务分析技术必须要与时俱进,但大部分商业银行财务人员信息素养较低,难以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做好财务分析工作,导致商业银行转型升级进程受到了阻滞。

三、解决对策和方法介绍

(一)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分析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可借鉴国际财务分析体系改革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能充分容纳银行特殊业务信息的、具有银行业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一是外部分析与内部分析融会贯通。外部分析应结合财务管理涉及的重点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宏观环境、监管要求、经济政策、市场竞争等,这样才能提升发展战略的高度,增强管理视角的全面性和前瞻性;从内部而言,也应从资产负债全面分析出发,将包括预算管理、资产负债管理、资本管理、定价管理、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甚至市场营销在内的主要管理内容,作为整个财务分析的对象范围,强化财务分析的综合性和纵深性,便于及时通过资本分配、风险资产配置等财务手段进行干预和控制。二是在现有银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加入评价流动性、安全性、风险性系列的表内外指标。如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率、大额风险暴露、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资产充足率、表外加权风险资产等,要始终对商业银行表内外业务蕴涵的高风险保持高度警惕,通过日常重点监测,防患于未然,以维持长远稳健安全发展。三是建立全面分析和专题分析相结合的财务分析制度。力求做到每季度一次详细分析,每半年、年度一次全面分析,重大事项专题分析,并科学选择和综合运用多种财务分析方法,以“分析思维”指导开展各项工作,有利于推进各项精细化管理措施的执行与落地。

(二)强化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及分析能力

商业银行财务人员分析能力的提高首先应源于自身对财务工作的深刻认知,透彻理解金融政策及会计理论和准则要求,并对时代环境变化保持敏锐性,在分析判断过程中不断积累,逐步提升专业素养。从银行整体层面,要为财务分析人员提供成长的空间和平台。首先,要更加重视财务分析人员培养。高级管理层要配备充足的财务分析人员,建立专业化、精细化的财务分析团队,甚至组建跨部门、跨条线分析团队,发挥整体协同效应,全面提升财务分析价值创造力。要定期组织召开财务分析培训会和研讨会,推进总行及各分支机构财务分析人员的轮训、交流制度,为财务分析人员提供适宜的成长平台,建立培养常态机制。其次,从财务分析人员自身角度,要努力提升综合业务素质。除了要具备积极主动的财务意识和分析意识,能站在财务战略的高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之外,又要具有创新意识,对市场和数据拥有独特的解读能力,并为之进行战略规划,将传统的职能管理与业务协同管理相融合;要切实提升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能力,把财务分析管控与企业战略决策支持结合起来,不仅要关注财务指标,还要关注非财务指标;不仅要关注硬资产价值,还要关注软资产价值;不仅要关注过去,更要关注未来,从而真正实现从传统财务分析到价值创造分析的突破和跨越。

第5篇

关键词:中小型饲料企业;财务管理;改革与创新

截止2015年12月,全国获得饲料生产许可的企业数量不到7000家,最近两年退出市场的中小企业开始增多,30%的下降幅度前所未有。全国饲料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不到35%,行业整体效率偏低。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与盈利周期性波动,饲料行业梯队形成,大企业规模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中大型企业寻求扩张,小企业份额被挤出。中小型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想要实现扩张,不断发展,生存下去,必须改进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

一、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1.企业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财务,企业的财务能更好地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所以对财务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各个生产环节离不开的资金,所以财务管理也是一种价值管理。

2.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的是经济效益

加强财务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通过各种营运能力分析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增加资金利用效率,因此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就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

3.财务管理有利于使会计信息更加符合相关使用者的要求

财务管理环节要开展财务分析,对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并对未来财务活动及其结果作出预计。通过这一系列财务管理环节,使企业能够向外界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使信息更加符合使用者的要求。

4.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改进企业经营中的不足,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财务管理通过分析、评价、对比各种财务指标以及所处的企业环境,能反映企业经营者的决策是否正确、执行是否合理、经营结果是否实现。能促使财务部门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企业零问题,健康发展。

二、我国中小型饲料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缺乏正确认识

现在的一些饲料企业的财务特别是一些中、小型饲料企业,财务机构设置简单,财务制度不够健全,缺乏财务管理体制、财务管理理念。这些企业的领导认为只设置出纳和会计就可以承担企业的所有财务工作,使得财务工作只停留在现金的账、实相符上,每月结账时财务数据平衡上,缺少对财务数据的分析、评价、总结,使得反馈出来的财务信息对相关决策的帮助不大,领导层只能凭感觉做计划、决策,给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

2.对资金的管理力度不够

对于中小型饲料企业而言财务管理的重心之一便是资金的管理。资金相当于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但是许多企业却不能很好地管理这些资金,只关注资金存在的重要性,却不知道如何持有及有效运用资金,不懂得怎样让钱变成钱,让企业的血管丰盈起来。没有风险危机感,认为只要现在有钱花就行了,不能考虑企业长远发展需求。在资金的运用中,没有对客户的等级以及资质进行调查,也没有对其进行跟踪管理,并且没有完善的风险预案。这样缺乏理智的运用资金,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发生。

3.对成本的监控不足

对于大多中小型饲料企业都有考虑到要降低成本,但是只注重某一局部成本的降低,不能从企业整体考虑,实现多环节成本的综合最低值,影响企业价值的实现。如由于材料成本是饲料企业的重要支出之一,所以一般中小型饲料企业会只注重采购成本的降低,不考虑生产环节中的损耗。

4.岗位设置及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

财务管理既突出财务又体现了管理,简单的岗位设置就不再适应相应的需要,财务人员的配备也有待优化。

三、改革、创新办法

1.增加领导层的关注度,健全财务制度,整合财务部门

(1)增加关注

要让企业的领导懂得财务管理对政策的指导作用;其次让各个部门懂得财务管理有助于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更有助于部门之间的制约与监督;最后让基层职工懂得财务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个人利益的重要保证。通过上述理念的加强,才有助于财务工作的后续开展与进行。

(2)健全财务制度

优化本来就有的会计核算和监督制度,形成新的财务管理制度,这样要引进财会稽核制度、财务组织制度、全面预算制度、财务分析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一系列相关的财务制度,不光要机械引进,还要死制度用活,用到好处。

(3)整合财务部门

优化财务部岗位设置,增设财务分析相应的财务管理岗位,引进具备财务分析能力的高素质财务人员,具备相应的饲料企业财务经验的人员。

2.要强化企业资金管理

(1)加强资金管理,制定筹资方案

在科学合理预计资金需要量:资金既要满足营运周转的需要,又要满足投资发展的需要,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加强资金管理的前提下,深刻认识各种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特点、性质以及与企业要求的适应性,制定最合理的筹资方案,并根据企业情况不断调整相关方案。

(2)要切实加强投资管理

对于中小型饲料企业的投资活动要增加,但不能盲目进行,要进行投资的可行性研究,各种投资评价指标分析之后进行。可以利用原料价格的波动,低价买进饲料用的材料,再高价卖出,这也是一种投资活动,但是进行之前要分析可行性。

3.加强企业整体成本的监控

可以设置专门的成本监控岗位及人员,成本控制的着眼点应该精细到企业各部门、各环节,从流程中来控制,从企业整体来控制,实现整体成本最低值。

4.实现有效信息化,根据需要更新财务软件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带动了饲料企业在信息化财务管理方面的发展。饲料企业实行信息化财务管理可以有效的协调各个企业之间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饲料企业附加值的增长以及预期成长效益的增长,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饲料企业的价值。信息化的实现有利于财务数据的形成、加工与整理,有利于企业内部相关信息的需求,有利于管理层更好地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解决了中小型饲料企业需要生存、需要壮大的迫切需要,但现在大多数中小型饲料企业的相关财务等数据软件只是在有的状态下,没有跟上企业的实际需要,不懂得更新与升级,那么中小型饲料企业现在迫切需要加大这方面的重视与投入。

5.注重风险管理与价值基础

在知识经济发展迅猛的大环境下,需要企业时刻具备风险意识,考虑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运用风险,促进企业进行会计管理理念的更新转变,促进会计与管理的结合,使管理者实现由注重利润的经营观念到注重企业长期利润创造的转变,这样就能使饲料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投资者等各方面实现有效的交流,使企业能够了解市场动向,将多余的钱投出去,以更少的代价换来更多的钱,实现钱生钱,真正发现企业价值增长的原因,从而能够正确的做出决策。

参考文献:

[1]何红梅.信息化财务管理在饲料企业中的应用[J].饲料工业,2015,(15):95-101.

[2]吴忠华.新型饲料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J].中国牧业通讯.

第6篇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城市出租车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租汽车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形式逐渐发展成大规模的出租企业,对出租汽车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为了促进出租汽车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企业科学化、正规化管理,必须结根据我国出租车行业市场情况,以及出租汽车企业运营模式的差异特点,分析出租车行业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建立科学、完善的出租汽车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二、北京市出租车行业风险分析

1.北京市出租车行业的市场风险分析

截止至2013年底,北京市出租汽车企业共有252家之多,同时逐渐形成了以银建集团为首的出租车行业市场发展格局。然而,随着北京市出租车行业的发展,行业之间出现过度竞争的局面,司机收入下降以及道路交通拥堵等问题严重,使得北京市出租车行业存在相当多的市场风险。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出租汽车企业提供了生存的条件,换言之,市场经济能够直接作用于出租行业的发展。然而,市场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若出租汽车企业无法掌握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那么企业就会面临诸多的经营管理风险。市场风险是当前出租车行业面临的最大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出租汽车企业的产权不够明确,并没有坚持“以员工为本”的原则,忽略了出租车司机的主体地位,而片面注重出租车承包人的权利和作用,进而使得出租汽车企业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方面、财产成果的分配方面以及人才聘用方面存在短期行为。其次,缺乏有效的监管出租车承包人的规章制度,大部分出租汽车企业通过以包代管的方式管理承包人,却没有重视对承包人的行为约束,使得一部分出租车承包人包盈不包亏,甚至出现了违法经营的情况。最后,出租汽车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将某些市场风险转移到出租车承包人身上,一旦出现承包人无法承担、企业也无法承担的情况,最终只能依靠政府来承担。

2.北京市出租车行业的财务风险分析

从整体上看,出租车行业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出租汽车企业负债经营的决策失误,以及在市场影响下的企业经营管理局势的恶化。然而,出租汽车企业资产结构的不平衡才是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最终原因。在举债方面,出租汽车企业因依靠财务杠杆而使得到期无法偿还债务,从而让企业面临财务危机,严重者甚至使企业面临破产。此外,企业借款的增加使得企业收益的波动性加大,当出租汽车企业的借款利率高于息税前利润率,或者息税前利润率降低时,企业负债会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进而造成企业亏损。在投资风险方面,大部分出租汽车企业经营模式与经营范围相对单一,通过出租车承包经营,向各个承包人收取一定的押金,这些押金并没有用来进行投资,而是存入银行中,若出现通货膨胀,则会给出租汽车企业造成资金损失。

三、北京市出租车行业财务管理对策

1.成立财务预算管理机构

出租汽车企业可以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并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人来担任预算管理委员会会长,实行问责制,全面负责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其他各部门负责人则是该委员会的主要成员,负责审核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并完成企业年度预算审批工作。企业财务部门作为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下属执行部门,协助预算管理委员会完成预算的编制工作。出租汽车企业预算管委会需要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出发,在企业预算编制原则和编制制度的基础上,广泛收集整个企业的各项财务收支信息与收支明细,对全部的财务收支信息情况做出详细的分类汇总报告。并且,针对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市场发展现状、政府的规章制度、出租车行业的运营特点和企业自身的运营条件等方面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完成企业整体的预算编制工作,并交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委员及董事会审批。待审批通过后,财务部门要根据审批的预算情况,将责任落实到企业各个部门中。

2.完善财务管理控制机制

出租汽车企业需要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控制机制,将传统的、形式单一的财务部门进行优化,将财务部门细化为财务管理部门、会计核算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等,使部门职责更加明确。对原来的财务部门人员进行重新整合,根据部门实际对人员进行合理划分,制定各个财务工作岗位的职责明细表,使财务工作更加精确。在财务管理部门中还可以建立资金结算办公室、财务分析和结算办公室、筹资办公室等等下属机构,实现全方位的财务管理目标。在企业的内部审计方面,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审计事宜,需要由财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负责监督和落实,定期对企业市场运营状况、企业财务状况和资金的回报信息等内容进行财务审计,并交由董事会审阅。

3.实现财务信息化控制

出租汽车企业需要通过财务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目的。企业财务信息化平台包括企业的财务账目情况、各项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资料,同时还包括企业的会计科目,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将企业财务信息统一集中在一起,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各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与会计核算部门是需要对企业的所有财务信息与数据资料进行分类管理,每天负责收集整理各个部门的各项数据信息,并上传至企业财务信息化平台,方便上级领导部门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状况以及本企业在出租车行业的运行状况。

4.加强现金流控制

出租汽车企业还需要加强对现金流的控制,安排财务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合理的管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各个结算账户进行科学的监管,通过已有的资金预算程序,将企业在特定时期或特定阶段内的现金流量准确的进行预算。同时,根据所得的现金流预算情况有计划的分流到各个分公司和部门,进一步明确各个月份、季度以及年度的经营所需备用金额。对于出租汽车企业而言,其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往往存在为了适应本企业经营发展需求而事先垫付资金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和市场开发部门应根据对应的资金报批流程根据由上级到下级的方式进行审批,并从下到上的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从而有效的对企业流动资金占用情况进行合理预算,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的流动资金预算目标。

第7篇

【关键词】现金流;盈利能力;财务困境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群体规模的扩大,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经营失败公司的出现,同时也有一定数量公司脱离困境。究其原因,导致企业财务困境形成是由于现金流的短缺造成,但是其原因却是多种多样。通过对困境企业连续年份的现金流、盈利能力等相关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找出其走入困境的原因,对投资者、债权人、公司管理层和政府部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困境的定义

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国外大多数文献对财务困境的定义并不统一,如Altman(1968),Ohlson(1971),Casey和Bartczak等都把企业根据破产法提出破产申请的行为作为企业进入财务困境的标志;而Beave(1966)则把破产、拖欠优先股股利和拖欠债务界定为财务困境。此外,Deakin(1972)认为财务困境公司应该只能包括已经经历破产、无力清偿或为债权人利益而已经进行清算的公司。与国外的研究不同,由于我国的破产法还不够完善,因此我国学者研究中主要将被特别处理(ST公司)视为判断财务困境公司的标准。本文沿用我国主流研究的方法,将被ST公司视为财务困境公司,但是将研究的期限延长,把研究的时间延长到被停牌为止。因此,笔者选取2012年济南某被第二次停牌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下文中以A公司代替。

二、目标公司近年的基本状况

A公司于1993年11月25日在济南成立,当时的主营业务是摩托车及其零配件的生产及销售。公司A股股票于1993年12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3年,A公司由于亏损34亿元,境内外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均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从而被暂停上市。当时的亏损额创造了我国上市公司有史以来单个公司之最,资产总额也减至9.54亿元。随后A公司通过艰难的资本重组,引入新战略投资者等一系列动作于2004年8月9日重新返回资本市场,但是之后的表现并未表现出人们所期望的业绩水平,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地通过非经常性损益的操纵以及新旧准则的转变等手段进行财务报告的粉饰,以勉强维持盈利。

2012年5月17日,A有限公司由于连续三年亏损,自5月23日起暂停上市。并且公布了董事会争取恢复上市的具体措施。

三、A公司财务指标情况

(一)现金流情况现金是上市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保障。现金流不足常常是上市公司危机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现金流不足的公司不仅没有投资的主动权,而且要面临因支付能力不足而导致的财务危机。本文选取每股现金流量和现金流量比率两个比率来反映A公司近六年的现金流情况,因为这两个指标能较好的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每股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这一指标可以很直接的反应企业每股普通股在一个会计年度内赚得的现金流量。当公司的主营业务势头良好,信用风险控制得当,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现金流。如果此时公司处于上升时期,则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加速的作用,如果处于财务困境,则会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走出困境。虽然这个指标不如每股盈余反映的全面,但是在公司处于困境的情况下,每股现金流量指标明显更加的重要。可以看出在近的六年中A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波动幅度不大,07年、10年和11年甚至出现了负数。这其中既有市场萎缩导致的经营不善,也有由于大股东占用资金而导致的资金短缺等原因。

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性现金流量/流动负债。现金流量债务比能够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它表示每一元的短期债务的经营性现金流量的保障程度。从05年之后的数据可以看出,A公司现金流量债务比一直在0左右徘徊,可以说A公司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几乎对短期的偿债需求没有贡献,因此A公司的财务风险可以视为无限大,基本失去了“造血能力”。如果没有股东或、银行和政府的注资或援助,很难维持经营。

(二)营运能力本文选取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来反应A公司的营运能力。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回收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可以减少坏账损失,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企业的偿债能力也能得到加强。从上表中可以看出A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比较低,这是由于企业回收应收账款的效率低造成,从年报中可以看到前五名的应收账款单位均为关联方,且账龄大多在3年以上。这样就使得大量的资金被应收账款占用,企业资金的利用率和资金的正常周转受到负面影响。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平均余额。这个指标反映的是资产总体的利用率。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历年的数据看,A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基本保持在行业平均水平。从上表可以看出,A公司回归资本市场后的几年中资产周转率基本上是呈现上下波动的态势,2008年之后不仅销售收入逐年下降,资产总额也同样呈现减少的趋势。

(三)盈利情况盈利是企业的主要目的之一,关系到企业的存续和发展。本文采用权益净利率和每股收益两个指标来反应A企业的盈利状况,这两个指标有非常好的综合性,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情况。

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权益净利率表示每一元的股东权益能产生的净利润。它所反映的是一个综合收益在股东权益上的体现。这个指标用于困境公司的分析可较全面的反应困境公司状况。A分公司在05年以后这个指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说明股东权益不断的被侵蚀。2008年的净利润小幅上涨,但是从报告披露情况看,这一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并没有增长,净利润为正的主要贡献是营业外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包括股改拨款、增值税返还以及合并产生的营业外收入等,这些收入并不具有持续性,因此之后的几年净利润继续减少。

每股收益=净利润/普通股股数。这一指标反应企业每一股普通股中的利润含有量。如果此指标越高,说明普通股的“含金量”越高。从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A公司在恢复上市后的每股收益任然偏低,前两年还能勉强维持微利,之后由于市场的进一步萎缩以及新准则的颁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公司的亏损越来越严重,每股收益甚至连续三年出现了负数。这说明公司的亏损已经侵蚀了股东权益。2006年之后在市场继续萎缩的情况下,A公司直到2011年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扭转这种局面,其盈利能力继续下滑。

四、A公司的财务分析结论

综合2005年到2011年的财务报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A公司存在着操纵非经常性损益的行为

在06年新准则颁布之前,A公司的惯常手法是通过大量的转回资产减值准备来实现微利。例如05和06年分别转回了1536万和774万元的各项减值准备。实行新准则以后,由于固定资产等的减值损失不能转回等的制约,A公司很难再通过操纵大量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来实现微利。06年以后的报表中A公司主要是通过转回存货跌价准备来抵减生产成本。新准则实施后A公司存货减值损失转回情况如表四所示:可以看出2007年之后A公司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大体上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尤其是2009年和2010年,这两年一共转回了2.8千万的存货跌价准备。而这两年,A公司的原材料采购进一步萎缩,从而使得生产成本进一步减少。

(二)未来的偿债风险高,现金流压力大

2009年A公司转销了11260160.75元的存货跌价准备,年报附注上给出的理由是由于大量存货的耗用将原计提的准备转销。同时应收账款由2008年的36971145.56元减少为264187991.31元,且账龄在1-5年的应收账款比重只有2.8%,附注给出的解释是由于业务量的减少导致材料采购的减少,从而导致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减少。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减少到1042628.96元,还不到2008年的三分之一。所以09年的资产负债率下降并不是公司经营情况出现好转所致,而是A公司在这一年市场萎缩,减少采购同时清理应收账款所导致的结果。

2009年A公司的应收票据较前一年增加了363.28%,原因是大量的使用票据结算,同时应收账款只是减少了12.5%。此外一年内的应付账款比重达到了87.38%,可以看出A公司的现金流压力进一步增大,未来期间的财务风险比较高。2010年的经营现金流量为-30209148.91元,筹资额不到2009年的一半,一年以内的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有3.6亿;2011年这一数字达到了4亿,一年内到期的应付账款的比重为93%,而其他应付款则呈现出两级分化的现象,这说明A公司的现金压力既体现在短期债务清偿困难,又有其他关联方长期占用资金两个方面。

(三)控股股东与关联方占用资金现象比较严重

上市公司具有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等功能,其融资渠道相对较宽,但如果募集而来的资金不能用于生产经营,而长期被大股东和关联方占用,造成经营资金的极度短缺,财务状况恶化,则对上市公司的生存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威胁。经验表明,上市公司股东多通过其他应收账款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A公司08-11年其他应收款情况如表五。

可以看出A公司各年的其他应收款占应收账款的比重在80%以上,且多数有5年以上账龄。这些其他应收账款长期占用了A公司的资金,使得A公司在经营困难时的资金周转余地更加小,从而对生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四)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2012年1月5日,A公司和湖南天雁的资产重组方案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天雁以不到4亿的资本置换A公司超过10亿的总资本。A公司将从摩托车生产企业转为汽车零件生产企业。在2012年A公司第七次披露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通告宣布重组已经全部完成,在目前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前景下,A公司能否顺利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并走出困境还很不确定。

五、财务困境原因分析

通过上述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使A公司陷入困境的原因很多,既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因素.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A公司的现金流压力逐渐增大,并最终导致了危机的发生:

1.内部因素

(1)公司经营策略不当,盲目扩张,投资决策失误

A公司从上世纪末开始大规模扩张,并购了大量的低层次的企业。这些没有合理战略规划并且仓促的并购使得A公司的资金,管理和生产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导致企业的经营一步步的恶化。

(2)管理经营失败

A公司的管理层对企业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在几次重大的战略都没能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从而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首先是在上世纪末,当时摩托车行业已经处于一个盈利稳定,市场饱和的阶段。而这时管理层却没有进行产业升级而是采取“先做大在做强”的思路,并购了几十家产业链低端的企业,失去了占有未来市场的机会。

(3)资产的流动性差

众所周知,维持公司正常运转需要合理的管理和调度资金,如出现了周转困难而没有及时补救就会是财务状况恶化并诱发危机。最近几年A公司的流动资产比率在0.5左右徘徊,在2009虽然有所好转,但是这种好转带有明显的人为操纵的意图。A公司的的应收账款数目巨大,近几年更是一直维持在6-7亿的水平,在一年内需偿还的在10%以上,这就给本来创造现金流能力捉襟见肘的A公司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2.外部因素

使得A公司陷入困境外部因素主要是行业发展因素。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有着景气周期,即:衰退、萧条、复苏、繁荣。整个行业景气周期的影响是非同小可的,在行业低迷的时候,即使是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也难免受到影响,一些实力较弱的上市公司可能渡过难关。目前,摩托车行业普遍萧条,而汽车行业在经历了几年高速膨胀后也已显现出衰退的迹象。A公司和湖南天雁的资产重组后升级成为汽车零件的制造商,从行业发周期来看,这次的资产重组并不被看好。

通过对近几年财务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A公司的财务状况很不理想,一方面企业的经营仍然没有起色,盈利能力不足;另一方面,账龄五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很大比重,企业在未来的偿债压力很大。虽然当前和长安天雁的资产重组已经获得批准,但这次重组很明显是天雁一个借壳上市的方案,所以A公司未来的发展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杜志勇.轻骑集团没落及其引发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9(10):40-41.

[2]张华伦,孙毅.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分析——基于现金流模型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2):58-62.

[3]王宁,张修路.ST轻骑,回天术失灵[J].新理财,2010(4):78-80.

第8篇

关键词:财务比率;待购企业;偿债能力;负债压力;经营效率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8-0193-04

中小企业是广阔的投资市场,为了降低企业收购的风险,必须逐个审核财务报表的各种账目。然而,仅仅分别核查每个账目是不够的,还需通过一定方法分析各个账目、各种会计数据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才能全面了解待购企业的经营绩效和财务状况[1]。运用不同财务比率进行分析,可以把各个孤立的账目有机地连结在一起,从而使它们在彼此联系和相互影响中,显现企业以往的面貌和历程,并为企业的将来发展提供某些启示。财务比率内容很多,它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负债压力、资本结构、经营效率、获利能力和投资收益等情况。对于企业收购者来说,应着重分析以下几方面财务比率。

一、分析显示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

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保持资产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企业为了支付各种到期的债务和费用,必须持有数量足够的现金和银行存款,以便保持和增强偿债能力。收购者分析待购企业的偿债能力,主要可以通过反映企业资产变现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的财务比率来进行。

1.流动资产比率。这是全部流动资产除以全部流动负债得出的比率,用公式表示:

流动资产比率(倍)=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比率,是衡量企业资产流动性和变现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企业偿还短期债务和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企业收购者可以用它分析:待购企业的流动资产是否足以偿付流动负债。从中国目前的资产运行状况来看,工业企业的流动资产比率,宜保持在2倍左右。可以说,这一比率达到和超过2倍,表明资产流动性是充分的;它在1~1.5倍之间,表明资产流动性是不足的;它在1倍以下,可能表明企业偿付债务已有较大困难 [2]。此外,水电、电话、煤气、暖气等公用事业部门,由于采取按月收取费用的方式,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比工业企业快得多,流动资产比率可以保持在较低水平。

收购者为了检验待购企业是否具有正常的资产变现能力,应先了解待购企业所在行业的性质和资产周转特点,以行业流动资产比率的平均数为基础,进行对比分析。如果待购企业的流动资产比率接近行业平均水平,显然是正常的。要是只有行业平均数的一半甚至更低,可能表明企业短期财务状况欠佳,流动资金偏紧,已难以满足支付必需的费用和到期的债务。假若高于行业平均数的一倍或者更多,可能也不是个好现象,尽管偿付债务没有什么问题,但它表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资金运作上过于保守,把过多的资金投向流动资产,将会丧失一些获利机会,也不利于增强企业的实力和后劲。

收购者还应清楚,企业需要维持的正常流动资产比率,究竟高低如何为宜,与其筹措短期资金的能力密切相关。在同一行业中,某企业重信誉,讲信用,赢得合作者的广泛支持,赢得供应商的普遍信赖,很容易筹措到短期资金,那么,它只需保持较低的流动资产比率,也可确保资产运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反之亦然。

2.速动资产比率。不是用企业的全部流动资产,而是用速动资产部分除以全部流动负债得出的比率,叫做速动资产比率,其公式是:

速动资产比率(倍)=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指可以随时快速用来偿付各种流动负债的资产。它主要表现为,在流动资产中减去存货、预付款和应收账款的倒账部分等。速动资产,是流动资产剔除流动性差、变现能力弱的资产后留下的余额,它可以快速地用于偿付短期债务和随时出现的开支。以它为基础形成的速动资产比率,相对于流动资产比率而言,是衡量企业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更严格的指标,它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快速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所以,收购者用它评估待购企业的偿债能力,要比流动资产比率得出的结果更精确,也更合理。

对正常运转的工业企业来说,速动资产比率以1倍为宜。这一比率达到1倍,说明企业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各种可快速变现的短期资产,与流动负债数量相当,不必动用存货就够偿付各种中短期债务和其他必要的费用,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是较强的。速动资产比率过低或过高,可能都不是好现象。如果在0.5倍以下,说明企业短期资金偏紧,要是无法及时筹措到足够的现款,将会陷入无力偿付短期债务的困境。如果在2倍以上,则表明企业资产结构不够合理,低收益资产比重过高,会导致盈利能力减弱。

3.应收账款周转率。这是一个衡量应收账款转变为现金速度的指标,它反映企业资金的运行效率,也体现企业的偿债能力。应收账款较快转化为现金,它可以用作投资获得更多盈利。应收账款转变为现金的速度较慢,企业流出的现金相应较多,需要筹措的短期资金量就得增大。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企业为了保持必要的支付能力,不得不增加借款,将造成更多的利息支出。应收账款周转率可用下述公式表示: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赊销净值÷平均应收账款净值

(1)

上式中的赊销净值,是销售收入减去现金销售收入和销售折扣,再减去退货价值和赊销商折让等形成的余额。平均应收账款净值,等于期初平均应收账款净值,与期末平均应收账款净值相加,再除以2得出的数字。其中应收账款净值,是应收账款总值减去倒账价值的余额。有时,企业的销售收入很难划分为现金销售收入与赊销收入两块,可以采用变通的办法,以“销售收入”代替“赊销净值”,这样就形成公式二: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净值

(2)

以上两个公式,都能反映应收账款的周转状况。但企业收购者必须清楚,由于被除数不同,它们得出的数值是不一样,相对而言公式一的准确性更高一些。收购者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待购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现状,在可用公式一计算的条件下,应再用公式二复验一次,分别把两个数字,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看看是否正常。

用上述公式为基础继续推导,把一年的天数除以应收账款周转率,可算出收取应收账款的平均时间,这一公式是: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时间(天)=一年(365天)÷应收账款周转率 (3)

应收账款回收时间的多少,取决于其周转速度的快慢。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快,它的回收天数就少,反之亦然。不过,企业收购者必须清楚,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回收时间,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计量标准。因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商品的品质、功能和效用千差万别,各地市场交易存在不同的行为习惯,宏观环境和竞争状态也有一定差异,所以它们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是不一样的。收购者为了核查待购企业应收账款的运行状况,可先取得该企业所在行业的应收账款平均周转率和平均回收时间,再算出待购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大体有三种情况:(1)待购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回收时间,完全符合或基本接近行业平均水平,属于合理状态。它表明企业销售产品的货款回收迅速,应收账款倒账损失少,催收账款的成本低;也表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大,偿债能力强。(2)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待购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过低,回收时间过长,它可能透露出两种信息:其一,客户没能按时支付赊购货款,信用状况欠佳,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倒账风险;其二,企业经销人员对回收货款缺乏有效方法,催款力度不够,致使较多营运资本被束缚于应收账款中,降低了生产经营效率。(3)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待购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过高,回收时间过短。这也不一定是好现象。它可能表明企业对赊销产品提出了过于苛刻的条件,这在短期内尽管可以获得应收账款的高速运转,但从长期看将会影响销售收入和利润的较快增长。

二、分析显示负债压力的财务比率

企业承受的负债压力如何,是债权人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企业收购者需要分析的一项基本内容。企业借入的贷款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可以大体反映企业的负债压力。此外,长期负债占固定资产的比重、利息支付状况、债务本金偿还状况等,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所面临的偿债压力。收购者通过分析显示负债压力的财务比率,可以了解待购企业债务负担是否合理,能否继续从银行获得贷款等。

1.负债比率。企业债务总值与企业资产总值之比,就是负债比率。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负债比率=债务总值÷资产总值×100%

上式中的资产总值,仅指有形资产的全部价值,不含无形资产部分。如果企业财务报表把无形资产也统计在资产总值内,那么在计算负债比率前,应先将其减掉。负债比率高,说明企业承受的负债压力大,需要偿付的利息和债务本金数量多,可以自由灵活使用的流动资金少。还说明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程度低,他们的权益可能已经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不愿意继续为该企业提供资金,这样,企业的融资能力将会受到很大影响。与此相反,企业负债比率低,债务负担轻,贷款的安全性高,谁都愿意为它提供资金,于是企业的融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2.长期负债比率。这是把企业长期负债除以企业固定资产得出的数值。其计算公式是:

长期负债比率=长期负债÷固定资产×100%

企业拥有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可用自有资金和盈余积累来添置,也可通过贷款、借债来购买。而企业获得的长期贷款,一般总是用来购置固定资产的。长期负债比率,显示企业固定资产中长期负债占有多大比重,它反映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的依赖程度。如果这一比率高,表明来自固定资产方面的负债压力重。由于固定资产不易流动,变现能力弱,于是会降低债权人权益的保护程度,他们可能不愿再给企业提供长期资金。如果这一比率低,表明长期负债产生的压力不大,企业还有较大的借债余地和潜力。

3.利息保付率。企业当前可用来付息纳税和自行支配的收益,与本期应付利息支出相比,所得的倍数,叫做利息保付率。其公式如下:

利息保付率(倍)=付息纳税前收益÷利息支出

上式中的付息纳税前收益,等于企业收入报表中的销售毛利,减去营业费用总额和折旧费的余额。这部分收益,用于支付利息和缴纳所得税后,留下来的便是企业可自行支配的纯收益。利息支出,是给债权人所持债券的报酬。企业通常按月支付利息,直接从当月的销售收入中扣除。每月的利息保付率,可从每月收入报表显示的数据算出。季度收入报表或年度收入报表,也能相应算出一季或一年的利息保付率。

利息保付率,是衡量企业本期收益能否确保支付本期利息的指标,它反映企业所承受的付息压力有多大。企业的付息压力,是其负债压力的一个直接而具体的表现。如果一个企业连支付利息都有困难,它怎能偿还债务本金呢?利息保付率,与企业的付息压力成反比。利息保付率高,说明企业的利息负担轻,反之,则说明它的利息负担重。利息保付率高低如何,也关系到债权人收益的安全性大小。为了确保债权人投入资金的安全,要求企业达到一定高度的利息保付率。由于行业的性质差别,不同行业要求达到的利息保付率是不一样的。工业企业要求保持较高的利息保付率,一般需达到6倍左右,而公用事业和服务性部门则可以稍低一些,但通常也需达到3倍以上。收购者把待购企业的利息保付率,与本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可以了解待购企业的付息压力和债务安全程度。

4.债务保付率。企业可用流动资金与到期债务之比,即为债务保付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债务保付率(倍)=可用流动资金÷到期债务

上式中的可用流动资金,等于付息纳税前收益,加上折旧费,再加上用于公益事业或各种赞助支出的摊提费;如果属于煤炭、石油等资源型企业,还得加上资源枯竭补偿费等。到期债务,指长期负债的到期部分,它是需要偿还的债务本金。收购者审查待购企业的财务报表时,可以发现,资产负债表有长期负债的数量,但没有到期债务及其偿还情况的记载。这需向待购企业的会计作进一步了解,若有必要,可让其编制一份企业近五年偿还到期债务的细目表。

债务保付率,是用来衡量企业偿债压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企业可用流动资金,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偿还到期债务的需要,从而显示企业近期承受的偿债压力。债务保付率与企业的偿债压力成反比,而与企业的偿债能力成正比。债务保付率高,说明企业的偿债压力轻,偿债能力强,企业很容易偿还到期的债务本金,也说明债权人所持中长期债券的安全系数大,他们的收益是有保证的。收购者可在算出债务保付率后,参照本行业的平均值,分析待购企业偿债压力究竟处于什么水平。

三、分析显示经营效率的财务比率

同样资产在不同企业中,可以形成大有差别的产出结果和销售收入。企业利用各种投入的资产而形成的产出收入业绩,就是经营效率。收购者通过分析显示经营效率的财务比率,可以看出待购企业的是否实现优化配置各种资源,是否存在提高产出和销售收入的潜力。经营效率是企业业绩管理的基本内容,也是财务分析的重要目标 [3]。显示经营效率的财务比率,带有较大的综合性,它需要把资产负债表与收入报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不同报表中的相关联数据,分析企业资产的运转状况,揭示其配置资源的效率。

1.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把收入报表中的销售收入或销售成本,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平均存货相比较而得出的比率,用公式表示:

存货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存货 (1)

上式中的平均存货,是期初存货,加上期末存货,除以2得出的商。也可由一年内月平均存货相加算出。收入报表中的销售收入,除了销售货物成本外,还包括各种营业费用和利润,是一个内容较复杂的概念。当企业对产品成本加价政策存在一定差异时,用它除以平均存货算出的存货周转率,会有一定偏差。销售收入中的销售货物成本,其主体部分是存货的价值,它的数据是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形成的,不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变动。如果在上述公式中,用“销售货物成本”取代“销售收入”,其计算所得结果,将会更准确地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这样,就有了以下公式:

存货周转率(次)=销售货物成本÷平均存货 (2)

存货周转率反映存货的运行速度。它表明存货通过销售转化为货币资金的快慢如何。收购者可用存货周转率,分析待购企业销售能力的强弱,以及存货是否合理;也可以用它分析待购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以及流动资产的运转效率。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高,意味着存货周转速度快,表明待购企业营销能力强,束缚于存货中的营运资本少,商品没有出现库存积压或滞销现象,销售成本低而盈利多,存货的经营是富有效率的。要是存货周转率低,意味着存货难以顺利卖出去。这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存货在性能、功用、使用年限等内在质量,或在平整、光洁、色泽等外在质量方面有缺陷,不受消费者的欢迎。二是存货数量过多,市场需求有限,造成较严重的供过于求。三是企业销售力量单薄,营销网络不够完善,无法迅速而有效地拓宽市场。存货周转率低,周转速度慢,表明存货变现能力差,将会降低企业的经营效率。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不过,收购者需要明白,尽管存货周转率与企业经营效率成正比,但并不是说,存货周转率越高,企业的经营就一定越好。存货周转率的高低,只有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它才与经营效率相一致。如果存货周转率过高,超过了合理的范围,可能是企业经营效率下降的表现。因为存货周转率过高,可能是由于原材料库存被过量压缩,难以保证正常生产的需要,会出现停工待料的状态,降低了生产效率。也可能是由于库存待售的制成品数量太少,无法维持正常供货的需要,会出现市场脱销的状态,降低了销售效率。收购者还需明白,重工业与轻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与其他轻工业,由于原料来源、生产周期和销售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它们各自要求的存货周转率是大不相同的。也就是,不同行业,存货周转率的合理范围,有不同的标准。收购者在分析待购企业的存货周转率时,可以把它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看看这家企业存货周转率,跟本行业平均值存在多大差距,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以上述公式为基础继续推导,把一年的天数除以存货周转率,可以算出存货的平均周转时间。于是,形成以下公式:

存货平均周转时间(天)=一年(365天)÷存货周转率(3)

存货周转时间,也叫做存货供应时间,表明企业卖掉代表存货的物品需要花费的天数。它反映企业能否顺利销售产品,并及时收回货款。它与存货周转率一样,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要求,相应有不同的平均值。

2.固定资产周转率。把收入报表中的销售收入,除以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算出的数值,就是固定资产周转率。这一财务比率表明单位固定资产能够形成多大销售量,它是衡量企业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家具什物等劳动资料使用状况的指标,收购者可用它分析待购企业固定资产的运行效率。其公式是:

固定资产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固定资产总值 (1)

固定资产是按照磨损程度通过提取折旧的形式,收回投资,实现周转的。它的构成成份复杂,各部分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存在很大差别,折旧时间也长短不一。厂房可使用五六十年,而某些工具仅能用五六年;有的设备刚刚开始提取折旧,有的机器已提完折旧却仍在运转。所以,用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总额,计算固定资产周转率,其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为此,需对上式作点修正,用“固定资产净值”代替“固定资产总值”,形成以下公式:

固定资产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净值 (2)

固定资产作为劳动资料,是为改造特定劳动对象而形成的。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特有或专用的固定资产,并与其他行业相区别,这是不言而喻的事。然而,就同一行业来说,不同企业固定资产的现存总值或净值,也是大有差别的。因为不同企业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有高低,存续时间有长短,折旧费提取有多少,很难形成一个行业内的统一标准。因此,固定资产周转率,不同于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它没有行业平均值可以作为基准参照系。收购者用固定资产周转率分析待购企业经营效率时,很难与其他企业作横向比较,只能通过该企业不同年份的纵向对比来进行。

3.总资产周转率。把收入报表中的销售收入,除以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其计算结果即为总资产周转率。它表明企业投入的每一元资产在一年内能产生多大的销售量,反映企业投入产出的整体情况,是衡量企业全部资产运行效率的指标。用公式表示:

总资产周转率(次)=销售收入÷资产总值

上式的资产总值,是指企业全部有形资产的价值,不包括无形资产。如果待购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值含有无形资产,收购者应将其扣除之后再进行计算。总资产周转率,显示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率,它与企业的投资效益成正比。一般来说,总资产周转率越高,企业全部资产的运行速度越快,带来的投资效益越大。反之亦然。但是企业收购者必须清楚,不同行业对资本投入的需要量,存在巨大差别。例如,相同规模的企业,资本密集型行业所需的投资额,往往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所需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资本密集程度越高的行业,总资产周转率便越低。由于这一原因,不同行业之间,总资产周转率几乎没有什么可比性。当然,本行业内总资产周转率是可以比较的。收购者用总资产周转率分析待购企业的经营效率时,不要作跨行业比较,只宜在行业内进行检验,看它是否接近本行业的平均值。

参考文献:

[1] 张明龙.降低收购企业风险的对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