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07 15:43: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境外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各自为政阶段。各油田施工单位在国际工程市场中展露头角,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国际工程项目经验不足,没有实行统一管理,各单位独立作战,从项目启动、资金准备、税务策划、财务风险防范等,都或多或少存在混乱局面,影响了单位在境外市场的拓展。强化管理阶段。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优化境外市场竞争,提高境外工程项目运作效率,强化项目管理,各油田企业都成立了境外项目统一管理和协调机构。从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入手,统一境外项目财务管理和核算,明确境外项目会计业务流程、收入、成本计算等操作行为,明确境外项目物资的采购供应单位、结算单位、结算流程等。通过一系列的业务操作规范的执行,使国际石油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体系得到修改和完善,变得日益成熟,实现了国际工程项目监控和控制,提升了财务核算和管理水平。
二、国际石油工程财务管理特点
搞好国际石油工程项目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是顺利开展国际工程和有效运作的保证,由于国际石油工程项目有其不确定、风险大、周期长等自身的特点,在进行国际石油工程财务管理的时候,公司总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要结合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积极借鉴国内石油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经验,积极解当地的财务、税收法律法规,不断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补充,使他更加我们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求。财务核算管理的双重性特点,由于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财务有自身的特殊性,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石油企业作为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实施主体,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所以从事国际石油工程管理必须要求企业建立两套财务核算和信息报告制度,以满足不同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需求。
三、国际化石油工程财务管理的思考
1.加强对外帐的统一管理
现阶段,很多企业为了抵抗与日俱增的风险,不得不寻找更高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理念,努力地做到集中有效地管理,增强企业的整体优势,向资源一体化整合的方向努力,必须追球新型的企业管理方面以及理念,因此而得到在市场中更大的竞争优势首先,集中管理企业资源,比如有效的管理企业资金,企业资金是企业中,流动性最强的一种资源,通过对于资金的管理,可以掌控最基本的企业财务状况,增强对于企业集团的控制已经使用效率,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各种资金使用资源浪费情况,非常显著地增加了集团在与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其次,集中有效的企业信息,比如企业的财务信息,企业的财务信息是对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已经整体的经营状况整体的经营的一个有力的表述,通过对于财务信息的管理,可以有效的避免企业中由于各种财务政策不同,和人为操作因素不同,造成的财务信息不准确,也可以改进因为操作端比较多,各种财务报表合并延期时间较长所造成的,财务信息滞后等风险。利用以的各种优势,准确的财务信息可以为集团公司的决策提供非常有根据的依靠,更好的改善各种企业经营和财务上面管理存在的问题。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2.建立财务资金集中管理体系
总公司所采用的存款方式,就是发吧系统各个公司的资金集中起来,祈祷自己综合管理的作用,根据各个公司的经营模式,以及各个公司对于资金使用状况的需求,从而做到合理的分配使用。通过与对资金的集中管理,可以有效宏观的控制整个总公司资金系统的合理使用,提高效率,扩大公司的经营规模,找准最好的投资方向,整体提高总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模式。
3.提高国际化工程财务人员素质
一、目前海外工程项目内部会计工作的现状分析
1.1 业进行世界范围内的工程建设时间还不够长。企业内部适应海外工程项目的会计人才储备不足。先进的国际管理理念并没有为我所用。企业执行仍然是比较片面、狭隘的财务管理理念,可能会导致会计控制的不得力造成成本核算、验工计价、资金流等企业运行的关键要素的失控,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
1.2 目前我国高校没有培养海外工程项目会计专业设置。进行海外会计核算的会计人员学习的理论知识仅限于国内工程的会计核算。对于海外这个特殊的环境背景,没有现成的会计处理经验。只是充当一般的记账员、出纳等职能,并没有起到会计的控制职能。同时由于海外项目管理层对于会计管理职能的不重视造成了会计工作的简单化,并没有参与到项目的管理工作中去,没有实现会计的管理功能。
1.3 我国的海外工程会计监管非常困难,会计风险意识非常薄弱。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由于不可预知的因素多、高风险、难以掌控的特点,同时受所在国政局、国际货币汇率的影响以及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在企业内部存在体制不健全、管理混乱、管理成本高、权责不明等现象影响海外企业会计工作。
1.4 规范海外项目运作的法规相对匮乏。由于国际上各个国家的会计法规不尽相同、执行的标准也不一样,如何在既遵守项目所在国法律法规基础上探索符合我国企业特点又适应国外项目要求的财经制度,成为企业会计制度的一大难题。要找到这三方面的结合点并且从法规上来规定才能够从根本上满足我国会计工作对于海外工程财务管理的工作。
二、如何提高我国海外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研究
2.1 创新财务管理体制,加强会计的内部控制作用。财务管理体制集权管理和分权管理二者为核心、全面处理企业财务纵向各层次之间财权关系的体系,也称为企业财务组织体制。集权与分权的管理应该既具有灵活性同时兼顾统一性,因而是企业纵向财务结构设计的重大问题。
为了为充分发挥境外财务组的整体优势,切实履行集中管理境外财务工作的职能,结合境外业务实际情况,可以对财务组进行相应岗位设置,并且对每个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的界定如下图1。首先财务经理岗位应该是海外项目财务管理的决策机制,是实现会计控制的核心,它应该由具有海外会计管理经验的人来担当。同时依据海外项目的具体来设置境外的财务组,具体分工应该由成本核算、收入核算、经费报销、纳税会计、出纳、会计信息化这六大会计岗位设置。每个岗位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
这种岗位设置使得财务控制权集中在财务经理岗位上,下属的各会计职能岗位分工明确,便于进行会计控制管理。
2.2 推行全面预算控制。对海外项目除了进行发展战略控制和经营控制外,更应着重进行财务控制,其核心就是财务集中管理,而财务集中的核心又是资金的集中管理。主要采取的措施:
一是建立强有力的财务集中控制系统,借助统一集团企业内部ERP系统和国际银行的电子银行系统等工具,实行合理有效的权限控制制度。从资金的预算上来说,目前海外工程会计的预算上报流程已经在ERP中实现了,通过国际银行的电子银行系统工具对海外资金预算进行有效的控制。
二是通过内部财务制度的规范与所在国的具体会计制度相结合,通过统一的会计软件,实现集中核算,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对账务进行集约化处理。
三是强化海外项目的预算管理,将海外人员的绩效管理与项目的预算管理紧密结合,确保预算得到真正落实。通过对预算调整的审批,国内企业能及时掌握海外项目的各种动态,对发生的财务状况及时作出反应。
四是强化资金管理作用,根据海外项目及当地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国际银行高效的电子银行系统,实施统收统支或现金集合库等方式,以达到资金聚而不死、风险最小的理想状态,资金的管理应该包括境外的账户管理、资金管理和资金的内部控制管理。 境外账户的管理,首先应该在所在国签约一家银行作为境外机构的结算账户,作为工程的日常施工结算使用。同时在会计权限设置上对于资金结算账户应该由项目经理和海外财务负责人共同管理,相互监督。境外资金管理应该境外账户资金管理实行“超限额资金上存”。中国银行上存资金管理规定为增强总行对全系统资金集中统一调度的能力,同时,提高分行资金调度的灵活性,特制定如下规定: 上存资金的限额与期限档次分行上存总行资金,上存金额为1000万元的整倍数。对上存资金实行期限管理,分为活期、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十二个月五种期限。上存资金的条件和手续上存资金的期限由分行根据自身资金状况、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需要自行选择确定。
五是海外工程资金内部控制。境外财务组应当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资金支付流程设计如下:
1. 业务经办人员准备付款原始单据和付款申请单;
2. 项目经理审核付款原始单据和付款申请单并签字确认;
3. 中方财务经理审核付款原始单据和付款申请单并签字确认;
4. 项目部负责人审核付款原始单据和付款申请单并签字确认;
5. 出纳人员根据已审核付款原始单据和付款申请单填写支票完毕后,并在付款申请单签名;
6. 支票领取人在支票根和记账凭证相关栏目签字后取得支票,出纳人员拷贝支票并作为记账凭证附件。
2.3 财务人员集中管理
对于海外项目工程控制来说,做好财务人员的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应该从国内会计人员的选派、任用,规范任用会计人员,对于工程地的外方会计人员完全按照属地的制度进行管理。
(一) 中方财务人员的集中化管理
1. 实行海外工程项目人员统一委派制度。作为海外工程项目的国内主管单位应该做好统一的财务人员委派制度,对派出的人员实行统一的管理。没有特殊情况,项目工程部不能自行聘用国内会计人员进驻海外。如果确实有需要增加人员,也应该报主管单位批准。对于统一委派的海外人员应该对主管单位负责,起到核算和监督海外工程项目的作用。同时应该对受派项目的主要领导负责,为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2. 对于统一委派到海外机构的财务人员实行述职制度。应该在每年年终的三个月内向海外工程的管理机构进行述职,详细报告海外工程的进展情况,以及年内工作情况。管理机构通过对其述职的考核,决定是否继续聘用,海外会计人员只有办理了续聘手续才能继续工作。并且述职的内容作为奖惩的参考依据。
3. 建立境外财务人员的定期轮岗制度。作为国内委派到国外的财务会计人员。由于长期处在国外远离亲人,并且供作强度大。思想压力是比较大的,出于人性化的管理思想。主管单位应该随时了解这部分人的思想心力变化情况。可以让他们与国内的会计人员进行适当的轮岗,这样就可以让他们身在海外也不至于因为担忧家人情况而影响工作。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的财务人员国际化。
4. 对于财务会计人员的选择,应该实行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的机制来加强国际性的会计队伍的建设。对于内部人员的培训应该从国际化的会计法规,海外会计经验入手培训自己的国际化会计队伍。对于外聘人员,要实行公开招标,需要有一定的海外工作经验,懂外语。最好是打造自己的国际化会计队伍,拓宽选聘范围,进行全球化选聘。
5. 外方财务人员的管理。海外项目的财务人员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当地的会计人员。财务管理的本土化,是跨国经营,规避政策风险的有效手段。但是在聘用上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宗教、民族思想意识的差别。
2.4 加强海外项目的风险管理。海外项目的特殊性使得风险管理在其会计控制中非常重要。对于海外应收账款的管理,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应该高度关注。没有建立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使得应收账款成为海外工程项目会计管理的一大难题。其中有些是因为相关领导由于害怕影响合作关系人为地对于应收账款的不顾。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在海外工程管理人员更替时,企业管理者为了使其账面好看,故意留存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害怕应收账款变为坏账而不去催还。这样就造成海外应收账款的坏账率的居高不下。另外由于外汇波动的影响,对于海外企业来说也是很大的风险隐患。并且有逐渐扩大的可能。所以海外工程会计人员应该高度关注两国的汇率变动情况。汇率风险的基本表现形式有:外汇交易风险、外汇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
外汇交易风险,是指企业或个人在交割、清算对外债权债务时因汇率变动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折算风险(Conversion Risk)
折算风险又称“会计风险”或“转换风险”。是指企业把外币余额折算为本国货币时,由于汇率变动导致会计帐簿上的有关项目发生变动的风险。
经济风险(economic exposure),指由于外汇汇率变动使企业在将来特定时期的收益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即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的损失程度。
关键词:国际承包工程 财务 管理
■一、国际承包工程财务管理
国际承包工程,是通过国际公开招标竞争进行建设的工程项目,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承包工程所处地域在境外,其业主是外国政府、组织或个人,需要经过激烈的国际投标和竞标而取得,项目业主的意念强,合同约束为刚性,承包商效益要求唯一以及受跨国经营因素的影响。
国际承包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工程项目各项资金的筹集、使用、耗费、收入和分配,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促使工程项目以尽量少的投入,实现尽可能多的产出的管理过程。
■二、国际承包工程财务管理的特点
与国内工程承包项目相比,国际工程承包项目财务管理的最大特点是要考虑外汇风险、多国项目融资、跨国资本预算、国际投资环境的评价等特殊问题。
1、国际承包工程具有两套账制度
两套账制度是国际承包工程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显著特征。一方面,国际承包工程的执行主体是我国企业,其财务核算系统和会计信息报告系统的设置、运行必须遵循我国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等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国际承包工程施工和管理均在国外,又必须遵循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制度法规。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两套财务核算和信息报告系统,以满足两方面对国际承包工程会计核算工作的要求。
2、记账本位币多元化
国际承包工程的主要会计业务在国外发生,外币业务占全部经济业务的绝大部分,所以一般采用工程所在国家或地区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也可以用美元作为记账本位币。
3、资金结算手段多样化
不同于国内工程资金结算的支票、汇票、汇兑等手段,国际承包工程资金结算采用国际汇款、信用证、保函等结算方式。信用证方式,程序比较复杂,如果用得好,能达到融通资金的效果,但若不熟悉信用证结算的程序和特点,则可能给项目造成重大损失,损害承包商信誉。
4、工程结算的法律规范性
国际承包工程从工程合同签订、设备物资的采购、工程价款的结算到工程索赔,都要注重法律的约束力。任何经济业务的实施都要求有书面文件,即合同、确认信函等。
5、对财务人员的要求高
(1)对中方财务人员的要求
除了会计法中对财务人员的要求外,国际承包工程境外工作的财务工作人员还应了解西方财务会计知识,熟悉工程项目所在国的财经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掌握做外账的方法和技巧,熟悉工程合同基本条款和相关条款,较好的外语听、说、读、写等能力,以及必须遵守当地法律和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等。
(2)对聘请的当地会计师的相关要求
国际承包工程在财务核算上要遵循当地税收政策,建立规范的账务处理系统,聘请当地注册会计师作为咨询师和顾问。对会计师具体要求包括具有合法的执业资格,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能为项目提供会计服务;具有一定的良好社会关系,特别是与税务、财政部门方面的关系;能够保守承包方企业秘密。 此外,还应要求会计师为企业提供财务政策、税收政策等相关内容的文件,制订符合当地规定的会计处理办法。
■三、国际承包工程财务管理的策略
1、加强项目制度建设,制定必要的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项目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是实施项目的有力保障。财务管理制度是工程项目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有效运作的保证,也是项目财务管理的前提。因此应该依据我国和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制定必要的财务管理制度。
2、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资金是工程项目的血液,现金流是工程项目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因此资金管理是国际承包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国际承包工程的财务管理必须以资金管理为中心。
(1)积极拓展融资渠道
国际承包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了项目需要充足的资金做保证,融资的渠道有多种:公司总部统一从国内融资,从项目所在国金融机构融资,从业主处取得资金支持等。
(2)合理调配利用资金
国际承包工程项目前期大量采购急需资金,项目后期回收大量的结算资金,合理调度使用资金是项目资金管理的关键,应选择合适的开户银行,建立资金预算制度,利用有限的资金创造更多的效益。
(3)加强资金的风险管理
国际承包工程所在国大多是局势动荡的不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企业在保证项目正常施工的前提下,要尽量减少库存现金,尽量少留当地币,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安全、合适的途径,将多余资金汇回公司总部。
3、做好工程项目费用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工程项目施工全部活动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反映了承包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各方面的综合成果。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要根据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特点和承包经营模式采用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办法,确定有效的成本核算和控制体系,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首先应由工程专业人员和财务人员共同对项目各个阶段的设备物资、零配件、人工等成本费用制定详细的预算和计划。然后落实到项目的设备物资部门、财务部门以及施工队组,明确各项资源的消耗定额和施工机械配置,明确完成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尽量控制成本费用。
4、完善结算管理,减少项目的资金成本
工程结算贯穿于工程项目实施的始终,在项目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工程项目的投标报价开始,工程实施中的每阶段,到工程竣工后的总结算,工程项目的执行过程,也就是工程款的结算过程。国际承包工程结算具有严格的法律性,承包项目的财会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合同的重要性,慎重签订合同,认真执行合同。根据合同规定的条款,按工程进度的已完工作量或已完分部、分项工作量,编制工程结算账单,报经咨询工程师确认,再由业主审核后支付给承包商工程结算款,减少项目的资金成本。
5、熟悉和研究税收政策,合理避税
熟悉当地税收法律法规和工程合同中有关纳税条款,避免因不熟悉法律法规和工程合同中有关纳税的条款导致项口多缴税或被罚款。认真研究各项减免税收的法律法规及会计账务处理的方法,正确选择各种合法避税和抵免税收的途径和措施,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合理避税。
6、重视工程索赔,做好索赔准备工作
当合同规定的索赔情况出现时,承包商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咨询工程师和业主发出索赔通知,并提交索赔金额和索赔依据等详细资料。索赔一般比较复杂,需要提供大量详实的财务资料,因此,项目从开工时就应该做好索赔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财务部门,从建立财务核算开始就应该着手准备索赔可能需要的财务资料。
■四、结语
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财务管理,需要紧密结合承包项目的具体模式,从项目的实际出发,从源头上严格把关,将财务风险控制于公司可承受范围之内,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加强管理,严格核算。保证全面实现项目的财务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汪浩.国际承包工程的财务管理[J].中国有色金属,2006(11)
[2]张翠芬.国际承包工程中财务管理应注意的问题[J].对外经贸财会,2004 (08)
[3]黄小中.浅谈国际承包工程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J].施工企业管理,2000 (9)
关键词:资金风险 汇率风险 税务风险 财务策划
随着国内各地高难度的地标性建筑不断涌现,国内工程企业的建筑水平和项目管理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国内行之有效的、成熟的管理经验、管理班子搬到境外却可能“水土不服”。尽管遵循同样的国际会计准则,项目财务工作看似适应性较强,实则国与国之间外汇管制、资金监管、税制及征管制度等巨大差异对项目财务管理提出严峻的挑战。谋定而后动,成功的前期财务筹划将有效保障工程进度,保证项目的财务收益。
本文尝试将前期财务筹划分为合同谈判阶段(签约前)和开工准备阶段(签约后)两个时间段,对境外项目财务管理的三大风险:资金、汇率和税务风险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资金风险
本文所指资金风险主要是指外汇自由兑换和资金流通风险。目前企业承接的境外项目以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主,这些国家往往执行相对严格的外汇管制,资金流入和流出都存在一定障碍,具体表现为:流入方面,汇款路径复杂,耗时较长。比如由于存在联合国制裁,向某非洲国家汇划项目营运资金正常耗时超过十个工作日,还存在中转行调查不通过被退回的风险。流出则存在更多限制,例如尽管印尼允许印尼货币自由兑换外币,但外汇必须在市场上取得,政府并不保证供应汇出所需的外汇,由于印尼国家外债负担较重,当地银行能够兑换的美元数量有限,外资企业可能需要等待较长时间;而上述某非洲国家则需要获得相关部门的同意才能够进行国际支付,第三国采购必须预留足够时间。一般而言,项目所在国外汇兑换和流通政策可以通过我国驻外经商处网站或者该国政府信息平台获得,有助于企业对项目资金风险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进入到项目谈判期间,财务筹划应当注重更为具体的规定以便提出有效策略:
(一)签约前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协商采用第三方自由港离岸账户进行部分工程款结算以节省资金在途时间;如果必须在项目所在国设立常设机构、开立账户全额收款,充分利用业主方的当地资源,约定由业主承担申请换汇额度等相关责任;支付条款谈判需充分考虑资金流通可能损耗的时间。
(二)签约后
设立项目管理机构财务管理制度,根据当地经济活动商业惯例和相关规定对内部管理规定进行相应调整。例如,银行体系完善的地区可以使用支票或者转账作为主要结算支付手段,但在某些经济落后国家的边远地区,无论多大金额的交易都使用现金交易,遇到类似情形需要增加复核程序、采购人员定期轮换等补偿机制。同时,要对当地支付相关的特殊规定予以重视,比如伊朗规定一定金额以上的交易不仅必须通过银行结算,还需定期向税务局报备。类似细枝末节的问题应当在项目管理内控中有所体现。
二、汇率风险
随着企业“走出去”深度、广度和速度的提升,在不同国家分支机构、项目资产、负债及资本金的货币错配就会形成外汇敞口,对汇率风险的管理实质就是对外汇敞口的管理。
(一)签约前
基本原则应当是充分使用母公司的“资金池”来匹配项目之间同币种的资金需求,尽量控制敞口规模。汇率风险防范甚至可以提前到项目策划阶段:研究当地货币是否与美元挂钩、汇率走势情况如何、总体经济形势是否看好;对项目中当地货币、美元和人民币的使用比例应当有一个大致的判断,为合同条款中结算币种和比例的确定提供依据。
(二)签约后
一旦合同项目进入执行阶段,供应商和分包单位实际上就和总承包商成为了利益共同体,因此在对劳务、专业分包和材料供应商的合同洽谈务必要引入风险共担的概念,结算币种、比例和时点条款可以参考与业主的总承包合同进行商谈。同时,企业可以结合汇率走势的总体判断,选择适当的套期保值工具进一步规避风险。
三、税务风险
由于境外工程项目对于承包商的本地化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激烈竞争,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BOT、PPP等建设+投资形式的项目中来,税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签约前
在新进入一个市场,或者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税制、税收征管体制不熟悉的情况下,专业机构一般建议承包商在合同中约定,当地税收由业主承担。当然,随着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境外分支机构属地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流转税在税收中比重日益增大,企业更倾向于分国别进行整体税务筹划。在这个过程中,考虑到BEPS行动计划对国际税务体系的影响,常设机构的设置以及业务整合都是需要考虑到因素。
(二)签约后
总体来讲,签约后税务风险防范侧重于与当地税收征管机构的衔接及一些惠政策的落实。即便是约定了当地税收由业主承担,企业在项目执行阶段仍然面临一些税务难题:例如,增值税是由承包商现行垫付、按期向业主报销,还是由业主代为申报;特定利用国家优惠政策融资实施的免税项目是先征后免,还是由业主直接向相关机构申请免税证明;工程设备机械短期入境时作临时申报、后因种种原因导致设备超期未能出境而项目执行单位已经变更,固定资产权属变更后的税务补缴通过何种方式进行等。
在国际经济形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已经不短,建设+投资的回收期相对更长,项目资金、汇率、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贯穿项目始终,但是抓住项目签约前策划和开工前准备这两个节点对于项目后期运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境外施工企业 账务管理
一、账务管理分类
根据中资企业财务报告报送对象的不同,可以简单地分为境外项目所在国账务与中国会计准则下核算的账务,其中境外项目所在国账务在实际中称为“外账”,中国会计准则下核算的账务称为“内账”。
二、前期调研
当一家中资施工企业进入新的境外市场,其财务人员需对该国的会计准则、税法、外汇政策等进行前期调研,以便于分析采用合适的账务管理模式。
(一)所在国会计准则
了解所在国的会计准则,主要了解关于建造合同、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会计科目体系、资产减值准备等方面与中国会计准则的具体差异,针对实务中的经济活动进行一一对比,以便于区分内外账核算的范围。
(二)税法
所在国税法主要应从施工行业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预扣税、关税等了解其征税的范围、税基、税率、申报与缴税期限,以便于在所在国依法纳税、合规经营。
(三)外汇政策
了解所在国关于外汇管制方面的法律法规,是否对资金自由兑换、出境限制、外币资金在本国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范围及程度。以上政策有可能关系到建账涉及本位币的选择及后续资金保值等工作,可以通过与国际化的商业银行、当地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咨询,尽快收集、了解、掌握相关的政策。
三、选择合适的财务软件
施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员紧缺,大部分企业不可能委派过多的中方财务人员,而日常财务工作又非常繁琐,这就需要企业在选择财务软件时应适应公司逐步属地化经营。所以在选择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软件的语言
财务软件按语言分为中文版和英文版,随着施工企业境外经营业务的扩张,属地化经营越来越成熟,这要求在财务软件的选择上不能再单纯地使用中文版,而应该向使用程度更高的英文版转换,以实现不同国籍的财务人员均可使用的目标。
(二)财务软件的应用环境
财务软件按硬件结构类型划分可划分为单机版财务软件和网络版财务软件。
单机版财务软件一般指数据管理仅在一台电脑上进行操作,无法与其他用户的财务数据进行共享。该版本适合应用于仅委派一名会计核算人员的项目部。优点是操作速度快,购置成本较低。
网络版财务软件是指各用户可以共同对财务数据分别进行操作,且财务数据可以实现共享。一般情况下又可划分为传统局域网环境财务软件和远程控制环境财务软件。传统网络版财务软件仅能在办公室所在的局域网范围内访问服务器,对财务软件操作,达到财务共享,可适用于人员职责清晰,需要分别处理各自账务的公司总部财务部门。远程控制环境财务软件是更高要求的管理型财务软件,用户可以在更为广阔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操作、共享财务数据,可适用于任何对财务数据管理要求的项目部、公司总部或集团公司,但成本较高、受个别区域网络环境影响较大。
(三)集团对于财务软件应用的限制
目前,一般大型的施工企业集团开发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财务软件,各单位在应用上可选择性就较差,且一般无法满足境外用户的使用要求,这需要向集团提出语言版本的转换需求,加大语言版本的开发力度,集团层面在选择财务软件的同时也应该配合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需求,不断提升财务软件的应用范围,以更好地服务生产经营和财务决策。
(四)软件功能选择
对于境外经营来说,由于涉及的项目会逐步增多,在分工程项目核算的情况下,为便于后续账务管理,应考虑具备以下功能的软件:
(1)凭证的导出、导入;
(2)分项目建账情况下,集成账套可否建立,以便于后续各项目会计科目、辅助信息的统一,便于各账套数据归集至集成账套,以便于数据汇总、查询和报表报送;
(3)财务软件的稳定性,关系到数据查询的准确性、维护成本、报送数据的质量。因而,选择时应重点加以测试。
四、聘请满足国际化管理的外籍会计人员
中资企业在国外拓展业务的过程中,要求人员外语水平高,专业素质水平强,但稳定性较差,而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在非洲、中东、东南亚及南美拓展市场,当地用工成本普遍较中方员工成本低,为迅速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逐步将日常琐碎的财务、税务等工作进行属地化管理成为一种趋势。
一般情况下,聘请国际化管理的外籍会计人员,可以选择在当地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过且英语或中文水平较好的人员,或者在其他中资企业工作过的外籍会计人员,他们一般对会计政策、税务和中方相关的财务管理等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迅速规范外账的管理。
五、分包商管理
(一)分包商分类
在境外经营,分包商可以分为当地企业及中资企业,此处的中资企业指在所在国未注册成立的分支机构;而有注册分支机构的中资企业视为当地企业。
(二)当地分包商管理
境外施工企业在境外选择具备资质的分包商参与项目实施,是最能体现该公司属地化经验管理能力的一个方面,且便于财务管理。一方面对方可以按照所在国的规定提供合格的发票,双方根据税法要求各自申报纳税;另一方面双方核对往来简单,且在核算中不会存在内外账差异。笔者以为,中资施工企业境外经营应优先利用当地优质资源,这样会最大程度地降低境外经营风险。
(三)中资企业分包商管理
中资企业境外经营上往往选择在中国境内经常有业务往来的单位实施项目的分包,而这些分包商一般不具备境外经营的资质。因而,无法在项目所在国注册公司、开立银行账户,为境外账务管理提出了难题。笔者认为,分包商在境外承揽的合同中应规定:
(1)要求实施中开具票据以总包方的名义;
(2)为分包方开具银行账户,实行专款专用,总包控制,确保外账现金流与票据匹配;
(2)分包单位的利润或票据有合同额之间的差额部分产生的税费,由总包方按照所在国税法予以扣缴。
六、外账管理
(一)所在国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差异较小的情况
根据前期调研情况,对可以预见的差异情况设置不同类型的会计凭证。如果所在国接受中国的会计科目体系,可以要求雇用的当地会计人员按照中国的会计科目体系及记账方式进行账务处理,具体分以下几类情况处理。
(1)认同所在国境外发生的费用及所在国境内发生的费用,可直接计入外账处理,登记为A类凭证,作为内外账共用凭证;
(2)不认可境外发生的费用,例如与中资分包单位办理的结算,不在外账中进行账务处理,而仅在内账中录入,登记为B类凭证,作为内账专用凭证;
(3)会计政策与中国会计准则政策在折旧、减值准备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按照各自的准则要求分别登记为B类凭证,作为专用凭证;
(4)中资企业分包单位的费用为便于核算往来、税款等,可根据实际需要,外账中专设登记为C类凭证。若涉及的分包单位过多,可对相应的科目设置“单位往来”核算。
(二)所在国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差异较大的情况
根据所在国的会计准则,无法适用于现有的科目体系,这就要求当地会计完全按照当地会计准则进行记账,以便于报税、审计。
七、内账管理
(一)所在国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差异较小的情况
此种模式下,会计核算体系基本按照中国会计准则记账,利用会计软件将内外账共用凭证即A类凭证转入到内账账务系统,并对支付给中资分包单位的工程款在内账中予以调整,外账专用B和C类凭证不转入内账系统。至此,完成内账凭证的整合,可据此出具财务报表。
(二)所在国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差异较大的情况
此种模式下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方法。
(1)加强对当地有潜力员工的培训,在原始凭证中即登记中国会计准则下的会计科目编码,让对方按此标准录入凭证,并加强凭证复核工作,逐步培训出一名可以正常录入内账凭证的当地会计人员。
(2)在雇佣当地会计不现实的情况下,只能由中方会计或借调集团内部单位会计人员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录入凭证。
一、 责任意识和职业素质
对于驻外财务管理人员,首先,必须具备强列的责任意识,要能够充分意识到驻外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其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延伸和拓展,是代表企业实施对驻外公司的财务管理,因而要切实保证驻外公司财务管理及资产安全有效运行。只有具备强烈得责任意识,才能够在实际工作得开展中,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一般情况下,驻外公司管理人员数量较国内普遍存在配置不足现象。因此,单纯的会计工作已不能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这就要求驻外管理人员必须做到一岗多职、一岗多能。在开展业务时,和当地银行、税务等部门较为流畅的交流和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较好的英语口语理解能力以及较为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驻外会计所必要的职业素养;同时,对于所涉及的常见银行国际结算方式以及所在国当地的相关财务、税务处理等方面亦应有必要的措施。
二、 资金管理及风险防范
资金管理离不开风险管理。汇率风险是对外承包企业的一大风险,汇率风险的防范也是公司资金管理的重中之重。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特点就是应收帐款较多,数额较大,其中大部分是工程款,对我驻外公司而言,各项目签订的币种合同不同。驻外公司在资金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一是加强资金的回收,提高资金风险意识;二是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降低汇率风险;三是驻外公司需解决外汇需求。
(一) 保证工程价款及时回收,提高风险意识
对于政府工程项目,应争取在合同中列明相应的工程预付款条款;而非政府工程项目则应先拿到工程预付款后再开始进行施工,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在日常的业务操作过程中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对于政府工程项目出现拖欠工程款情况时,在综合考虑公司的整体工程进展调整及该项目实际实施情况的前提下,做出相应的施工进度调整;而非政府工程项目,在业主明确无法保证按工程进度证书付款的情况下,应立即作出停工调整,最大程度保证工程价款的结算回收。
(二)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汇率风险
将部分沉淀资金在当地银行理财,获得投资收益。在非洲一些国家银行间的投资拆借、定期存款利息较高,所以驻外公司财务人员要保持与当地银行的密切往来,熟悉当地银行的一些规定和操作程序,在保证公司正常运用资金的情况下将部分沉淀资金在银行办理这种理财业务,取得投资收益。但这种投资也存在较大风险,驻外公司要谨慎办理,做好分析与预测,理性判断驻外公司所处的内部环境,深入分析在汇率波动下可能受到的影响,结合所在国的外汇政策、金融机构的外汇工具,做好货币贬值的预测与分析,通过不同渠道,利用各种政策和工具有效地规避汇率风险。
(三) 解决外汇需求
驻外公司最终的经营成果将以利润分配的形式汇回国内,同时,国内的物资设备采购以及中方人员的工资结算等也需要大量的外汇。因此,解决外汇需求问题势在必行。筹措外汇应采取多种渠道,首先,对于部分驻在境外的物资设备采购,采用从当地银行申请信用证或外汇电汇的结算方式,以这种方式结算,可以解决部分外汇的需求;其次,采用银行间托收结算方式;此外,通过和在当地做经援项目的中资公司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政府拖欠这些中资公司工程款的情况下,其更倾向于通过我们兑换其所持有的外汇来解决其资金周转困难,满足驻外公司对外汇的需求,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的双赢效果,减少汇率折算损失,同时降低因拖欠工程款而带来的汇率风险;另外,可以利用财务弹性来防备财务危机。这主要依靠充足的银行授信来提供,对于授信品种多且使用方便的银行有保留的使用授信,而对于那些品种单一或使用不方便的银行,也尽可能地利用起来。
三、 外帐及税务
驻外公司的外帐及税务直接关系到驻外公司业务能否在所在国正常持续经营。外帐处理和税务审计结论不仅直接关系到驻外公司在所在国的工程招标、人员工作居留证以及进口物资的清关等,同时也直接影响到驻外公司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一定重视外帐及税务工作。通过熟悉当地相关帐务处理规范以及税务法规,制定相应的公司外帐处理流程,在遵照当地相关帐务处理规范以及相关税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公司的外帐处理各项税务的申报缴纳,做到合理避税。
(一)外账处理
在外账处理上,一般聘请当地会计公司记账,这样首先可以保证公司出具的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其次,在对外业务往来中,当地会计师可以充分发挥其本土优势,不论从语言还是情感、理解角度,都有较好的效果。在外账会计师的聘用上,还应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即日常对外账目的记账工作由外账会计师来完成,年末的对外财务报表的编制则由中方会计师来完成,其优点在于可以尽可能降低公司对外帐会计师的依赖度,从而达到合理任用当地会计师的目的。
(二)税务
在税务方面,按时申报缴纳各项税费,积极主动配合税务审计事项,并和税务部门保持较好的沟通和联系。
1.个人所得税环节
按照当地税法规定,对当地员工和中方人员工资按月及时结算,正确计算所得税税额,并按期向税务局缴纳个人工资所得税。
2.公司所得税
按当地有关公司所得税预扣预缴的规定,在每年度期末,及时向税务局申报下年度公司所得税,并按季度及时向税务局缴纳;对分包商结算时,及时准确的代扣预扣税,并按期向税务局缴纳,履行好代扣代缴义务;同时,对于日常按规定需要缴纳的车辆税费等均及时缴纳。
关键词:海外总承包 财务风险 防控 措施
海外施工单位在运营中,面临法律法规、政令政策、文化差异等多重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项目施工中多个因素的相互影响容易导致项目施工延期,项目亏损。目前大部分海外工程采用EPC模式运作,工程中标后整体或者切块转包其他没有海外经营权的有实力的集团内公司或者集团外公司进行施工,实施过程中需要按照总包单位的资质对外运作,由此带来在利益不同分割下如何维护企业品牌的问题,由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财务风险防控。
一、充分调研进入国别的法律法规
鉴于不同国家对注册公司的要求不一致,集团公司应该提前规划,在进入市场前期,针对进入所在国企业注册的要求,从税收体系、财政体系进行全面了解,确定公司注册模式是否合理有效。
目前中方企业外出经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结合税收征收模式考虑设立公司模式。目前大部分国别存在的公司结构模式有:股份制、独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多种模式。出于对于本国经济利益的考虑,很多国家对设立公司时要求有一定当地企业参股比例,但是在税收上给予优惠条件;对设立独资企业时审批手续比较复杂,但便于公司管理,目前大型集团企业采用的海外注册公司模式几乎都是外商投资企业的模式,但在税收体系上很少享受到优惠条件。
(2)经营范围的选择。笔者了解了国字头几家大型的国有施工企业,在海外注册的时候,往往先入为主地按照国内细化的行业模式仅仅注册和自己主业相关的经营范围。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经营范围的限制导致公司无法向多元化发展,没有真正地整合好企业资源,发挥集团公司海外触角的功能。笔者认为海外公司注册时需要从集团整体出发,把目前集团涵盖的经营业务全部纳入当地子公司注册范围。
(3)注册资本金的选择。每个国家对注册资本金要求不尽相同。但是对于计划长期运作的施工企业,必须了解工程投标过程中对注册资本金的要求,同时彰显公司实力的体现做出一个合理的投资选择。
二、实施前财税管理模式打造
目前,大型集团海外施工大部分采用EPC模式运作,工程中标后整体或者切块转包其他没有海外经营权的有实力的集团内公司或者集团外公司。从工程技术角度看,施工组织、物资采购等都是整体分包。从对外关系角度看,所有单位使用的是同一个品牌,需要共同维护这个品牌,所有对外申报资料均需按照这个品牌统一申报。从财务角度看,工程的整体分包而财务不能整体分包,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账务体系和税收申报尤为关键,目前90%的企业都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建立的一套核算体系满足财务信息的披露。随着海外公司经营时间的延续,公司在海外设立后没有按照当地会计准则建立一套核算体系导致的税务问题、对外信息披露问题逐渐呈现出来。
目前中方企业在海外经营机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去完善财税管控。
(1)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由于国际货币美元的结算机制的原因,目前大部分海外分支机构沿用援建模式设立账务核算体系,大部分采用美元为本位币、实际使用货币为辅币建立的一套的财务核算体系。随着人民币的国际结算的推行,我们在进入国别时应该充分考虑集团公司的管控模式,采用当地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人民币作为辅币建立一套符合当地会计准则的核算体系,根据不同财务信息的要求不同,按照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对财务信息进行调整。涉及集团内部多家单位同时共建,可以设置多个会计核算主体,需要按照统一记账本位币记账处理。
(2)税务整体筹划。各单位使用同一个品牌公司对外统一申报,由于国别税收体系之间的差异等多方面综合因素,总承包单位应该在项目运营前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牵头做好整体税务筹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了解当地税收体系和集团公司所在国之间的税收差异,做出合理的税务筹划。企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制定税筹策略:第一,投标前,总包单位应介入潜在市场的税务信息的收集。分析中国和所在运营国度之间的所得税和各项税赋的差异,结合合同条款和税收优惠条件,做出低价清关或者高价清关的税收策略判断,制订整体税收筹划方案;第二,根据不同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合同报价过程中充分考虑利责共担的原则签订施工合作协议;第三,深入组织研究经营所在国是否与我国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涉及是否可以抵扣等多方面因素做出税收筹划,必要时可以申请国家税务总局提供国际税务援助,比如华兴水泥集团海外投资。
三、实施过程中资金风险管理
实施过程中,由于资金结构不同,项目受国家财政和外部国际环境的影响较大,如何规避外部环境中对总分包单位的资金风险,是项目施工是否盈利的关键点。
案例:某集团公司在进入安哥拉市场后,所承接项目具有中国优贷政府资金,同时也有当地财政资金。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和欧元贬值的双重压力,当地财政资金紧缩造成项目资金紧张,驻外公司利用集团公司区域资金调配优势和优贷资金的组合方式,通过资金整体筹划,风险共担原则,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成功占领了当地市场。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由于工程项目前期投入较大,项目资金需求前紧后松,整体筹划好项目资金尤为重要,特别是保证前期现场项目资金使用尤为关键。企业需要收支两条线入手做好收入和支出管理,在收支方面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资金管理工作。
在收款方面,应该合理分析工程项目情况,制定合理的收款策略和方法。第一,保函保证金的管理。针对保函银行要求不同,我们必须要力求降低保函保证金的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充分利用集团公司在金融机构的综合授权,办理各种保函。第二,及时收取预付款。境外承包工程一般工程预付款的比率在15%-20%区间。承包商在开立预付保函后,根据合同应及时完善手续,获取预付款。这样就可以解决项目前期费用和设备、物资采购的资金需求。第三,及时收取工程款进度款。工程开工后,承包商应按照合同规定格式和内容定期填报项目实际工程量完成情况申报表,向业主申请工程进度款。第四,及时收回保留金。目前,部分国家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开具质保金保函作为抵押,提前收取工程质保金,节约公司整体资金使用成本。
在支出方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资金管理工作:第一,集中结算、统一资金调度、全面监控资金支付。根据目前大部分集团企业境外资金管理主要资金实行二级资金管理模式,先审批后使用。总包单位应对现场资金使用进行专项审定,采用季度筹划,月度申报的模式,对资金进行整体把控,对项目现金流全过程跟踪,保证现场资金使用;第二,严控合同、实现风险共担。承包工程的资金结构不同,支付方式也不一致。在签订合作单位协议的时候,明确工程款专款专用约束条款,确保资金紧张的协作单位在项目运营过程中资金充裕;第三,全面预算、建立资金预警体系。
四、打造财务团队建设,加强信息沟通
面临整体分包的工程建设,财务团队主要组成人员为由总包单位、协作单位共同组成,然而由于各企业文化氛围不同,行政管理角度不同,各国对财税的要求不同,各单位财务管理方式不同制约财务整体工作的开展,如何建立一个各方认同的财务管控模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财务团队的建设。
(1)建立财务枢纽。总包方应该作为财务管理的中心纽带,兼顾各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制度,保证财务管控模式的开展,同时对不同企业文化进行融合,形成一个共同认知的财务管理团队,建立以总包单位主导的财务管理沟通机制。
(2)建立学习型财务团队。对运营国家和中国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学习,形成财务人员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当地员工和外派员工相互融合,老财务人员传授新财务人员的机制。
(3)完善人员流动机制。海外机构工作中,由于个人家庭生活等多方面原因,人员的流动相对比较频繁,如何保证在人员流动过程中财务工作顺利开展,也是制约财务管控的一个因素,建立一套合理的薪酬体系,完善财务委派机制,建立一个懂管理、懂业务,作风严谨的财务团队,合理安排财务资源,保证财务团队战斗力。
境外国有资产的特点及监管现状
“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迅猛,但由于中国企业在品牌、技术、管理、资金、语言等方面的劣势,与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带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一是境外投资总量小,截至2004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600多亿美元,同期对外直接投资仅为370亿美元,对外投资只占吸收外资的1/15; 二是投资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发达国家单一目的跨国投资的平均金额是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为450万美元,而我国境外企业中方投资 100万美元以下的占90%;三是主要以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主,从总体方面看,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地区分布仍相对集中在亚太经济区、非洲国家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据统计,我国企业有近80%的投资项目位于亚洲;四是海外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境外投资项目盈利、持平和亏损各占1/3,一部分基本持平或亏损的企业实际上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多少经营活动。其尚未撤资、注销的原因是项目报批成本很高,投资者宁可勉强维持,也不愿轻易放弃海外的“窗口”和据点。
与国内的国有资产相比较,境外国有资产监管的难度更大。一是在地理位置上,由于境外资产“天高皇帝远”,在管理模式、人员配置、监控机制等方面,特别是在经营初期,往往是“因陋就简”,很难像境内企业一样健全到位。二是在法律政策上,境外国有资产具有双重管理的特点,即境外国有资产必须同时接受投资国(母国)和投资所在国(东道国)的双重管理。目前,境外许多国家的法律对于外国公司和外国个人在该国设立公司所要求提供的文件和申请程序是不同的,个人在外国设立公司的程序相对简单,而且有的国家(如德国等)只允许外国资本以个人的名义设立公司。因此,许多国有企业均采用以公司的某个个人名义在国外投资注册公司,以规避复杂的申请和审批程序。但是,由于国内企业不了解外国法律,操作程序和法律文件相当不规范,存在相当大的法律风险和国有资产监管风险。三是在管理环境上,境外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受到更多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投资所在国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投资政策、汇率制度、税收制度、文化传统等。
境外国有资产经营中存在的监管问题
境外国有资产不能保值增值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项目立项决策失误,有的是外部环境变换的影响,有的是因为管理不善,有的是机制不到位,甚至还有一些是主观恶意的国有资产转移。下面,笔者将从经营的角度结合中国境外投资和境外工程,谈一下境外国有资产和工程项目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境外投资最常见的问题是决策管理不够科学,合作伙伴的选择不尽理想。我国有些企业在从事境外投资的过程中,对东道国各方面的情况缺乏全面深入的考察和论证,就盲目地定项目,结果导致投资决策失误。目前有不少企业在选拔境外投资项目考察团成员时,没有将以后负责境外企业经营管理或项目实施的人员吸收过来,有些出国考察团组由于受到经费和时间的限制,在国外停留的时间较短,而需要调查的内容和落实的环节又较多,因此走马观花在所难免,给境外企业投产后留下隐患。
其次,投资目标管理不够明确,具体考核指标不尽合理。我国境外企业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投资目标不够明确。有些国内母公司急于到境外设点,只是着眼于短期业务需要;有的仅仅是为了在境外开设一个“窗口”;甚至有的企业到境外投资的动机是扭曲的,偏离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一些境外企业由于缺乏明确的投资目标,看见什么挣钱就搞什么,导致投资的盲目性很大。境外企业投资目标管理不明确,与国内母公司对其下达的考核指标不合理有内在联系,现在国内母公司对境外企业的考核内容主要是上缴利润和经营规模两项指标,而对资产损益、市场开拓、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等方面则无人考核和监督。
其三,内部管控机制不完善,“以包代管”的问题较普遍。境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一是缺乏境外资产管理责任体系,有的经营人员权责不对称,决策和执行层的权力过大和过于集中,而承担的责任却极为有限;二是不注重依法经营和规范经营,有的经营人员法律观念淡薄,既不懂得用法律保护企业,又难以用法律手段进行事前预防和规避风险,甚至有的违规违法经营;三是企业内控制度不够健全,没有严格的程序,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未将风险管理融于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之中,对投资、财务、客户信用等风险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和有效防控措施;四是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报告和审计制度不落实,有些境外企业在财务上搞“账外账”,利用经营上的一些不规范行为,把“账外账”转为自己的小金库,用于不正当支出,随意挥霍,更有甚者给贪污公款开了方便之门,还有些财务分析报告制度和审计制度不落实或不及时,公司总部不能动态掌握所属境外企业的财务状况,也不能经常性、普遍性地就地开展审计,使很多问题不能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而多是造成较大损失。
从我们目前境外企业的管理方式看,实行承包经营制的较多,这主要是由于境外企业距离较远,境内投资单位鞭长莫及,加上缺乏管理境外分支机构的经验,不得已采取了承包的管理方式,以包代管。由于这种承包制往往是在产权关系不明晰的基础上实行的,因而难以合理界定和保障出资人权益与承包人经营自,反而导致境外负责人的内部寻租行为增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企业资源的浪费。
最后,境外企业人事管理体制不健全,现有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由于缺乏规范的、制度化的用人机制,没有采取竞争择优选派人员,使派到境外企业的某些管理人员不能胜任工作,目前派往境外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尚有待提高,尤其是缺乏政治可靠、业务过硬、熟悉国际市场经济惯例和法规,通晓专业技术知识和外语,富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由于缺乏对驻外人员,特别是主要管理者及业务骨干在外长期稳定工作的激励机制,导致其只关心企业在自己三年任期内的情况,无心从事长期投资经营,造成境外企业的短期行为;我国境外企业往往过多地使用境内派出人员,不重视雇佣当地人员为本企业发展服务,尤其是在高级和中级管理人员中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外国人,当地化经营程度很低。
境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和管理的对策
首先,认真进行境外资产投向战略分析,选准国有资产进入的地域、领域和行业。建议准备“走出去”企业,特别是主要业务面向境外的外经企业,要逐步在境内总部建设战略决策和战略投资中心,研究国有资产在境外的行业走向、保值与增值的途径,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尽可能地规避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等各种潜在风险,不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所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不进入不能形成有效监控的境外市场,不进入在一定时期不能形成规模效益的境外市场。
其次,从产权关系和管控体系入手,以所有权为中心,把握境外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境外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不在于实物量而在于价值量和股权。所以规范境外国家所有权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1、所有权界定,必须根据国际、国内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科学的界定;2、产权登记,取得所有权凭证,并确认境外国有资产占用单位的经营权;3、产权变动审批,凡涉及到境外产权变动的,均应报请有关部门审批;4、产权报告制度,必须建立境外国有资产的存量与分布、增量与变量、投资与效益、净资产与负债的产权报告制度;5、产权交易商品化,国际市场是高度商品化的市场,境外企业产权交易均应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进行,依照国际惯例和当地法律,切实保障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
境外国有资产是属于其境内总公司的,归根到底是属于国家的,因此,已经以个人名义在国外注册公司的企业要检查一下与此相关的法律文件,审核与此信托行为有关的法律文件是否齐全,信托法律文件不齐全或者不规范,要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补签信托协议或者信托申明。对于信托责任的违犯,当事人不仅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而且还要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