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08 17:22:3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学现象及原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历史课堂;低效现象;原因浅析
新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学必须适应时展的步伐,转换教学方法,突破旧的教学模式,因此新课程改革给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甘肃省是2010年秋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的,经过三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看到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投入与产出不成正例,学生负担沉重而且也收获甚少,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现象成为制约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瓶颈。为此笔者就当前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低效现象进行透析,寻求其成因,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一、历史课堂无效或低效教学的现象透视
1.三维目标被割裂
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进而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机制。但是课程实施中却出现了三维目标的割裂现象,这既不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没有价值的,是低效和无效的。
2.教材内容被冷落
课程资源开发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课程意识的确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学从内涵到外延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学科味不浓,教材受到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充分被挖掘出来。
3.课堂活动被扭曲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变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典型表现在“自主”变成“自流”,只赋权却不增能,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合作探究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变成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
4.教与学关系被定格
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始终处于定格的关系,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教师的教支配、控制,甚至替代学生的学,学的独立品格逐渐丧失,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
5.课堂预设与生成发生冲突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但是,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两者的冲突现象,要么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课堂教学缺乏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要么是生成过多,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空,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
6.教师的无效教学行为冲击常态课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不但要注重课改的“形”,更要注重课改的“神”,而真实、扎实、朴实的常态课堂是最有效的教学途径。但正因为常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也相对比较“随意”,延用老模式、老课件,备课不扎实,教学效率不高等现象比比皆是。
二、历史课堂教学低效现象的成因
1.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薄弱
历史新课程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适应高中历史的专题教学。但甘肃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实行开卷考试,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校、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养成了过分依赖课本的习惯,造成历史基础知识薄弱,笔者曾对高一学生进校时历史基础知识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的学生连哪一年结束都不知道。这一状况无疑给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2.历史教材本身存在着诸多不足
高中历史新课改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通史体例转变为模块专题式体例,这种体例解决了原来初、高中历史课程“螺旋式”“循环式”的教学弊端,但也存在诸多的不足。(1)时空跨越性大,淡化了历史学科的时序性,从而造成学生对历史时空感的困惑。(2)割裂了历史的整体性,淡化了历史学科的全面性,使我们的学生只见“线”而不见“面”。同一个历史事件被割裂成若干块,或在同一个模块的几个专题中分别叙述它的几个侧面,甚至分在几个模块中来叙述。如,的内容,在必修Ⅰ“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介绍,在必修Ⅱ“伟大的历史转折”中也涉及,在必修Ⅲ《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中也要讲,把体现政治、经济、文化的同一历史事件割裂为三部分,人为地造成了内容的不完整。这种体例的教学,往往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3.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着不足
(1)教学目标片面化,重知识轻能力。历史课堂教学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是什么”,二是“为什么”。大部分教师在讲课时总是聚焦在“是什么”的层面上,与目标的能力主线背道而驰。(2)教学内容曲解化,重创新走极端。教学内容主要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施,因此要合理的处理教学内容,但有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却走上了“曲解”的轨道,随意曲解历史的本意。如对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物评价客观公正审视,无可厚非,但有的学生以“人文主义”“尊重人权”为幌子,为秦桧进行“”。凡此种种,均被教师冠以“创新”的头衔,予以推崇。这种所谓的创新是对历史知识的曲解,它不仅不能启迪人们的思维,相反还会误导人们的是非观和价值观。(3)教学方法“热闹”化,重形式轻实质。教学方法主要是解决“怎样教”的问题。目前历史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误区突出表现在课堂上过分“热闹”。如表演法、讨论法、合作法等,课堂看似十分“热闹”,学生积极参与,但实际上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表演的内容不合适,对没有意义的历史内容进行表演,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二是表演时间过长,没有留给学生时间充分思考;三是表演中角色的定位与成型,使绝大部分学生永远处于观众的角色,从而使“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成为一句空话。而尤为重要的是,表演极易忽视教师的指导,使课堂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4)教学手段无效化,舍重点逐新鲜。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虽有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动态感好、信息量大等独特优势,但在多媒体教学中常出现这种情形:多媒体一打开,它就成了主角,教师退居二线,沦为“鼠标手”,学生成为看客,袖手旁观。这样既冲淡了历史味,又降低了教师的个人魅力,更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剥夺。(5)教学评价简单化,重表扬缺引导。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的评价是历史课堂教学必不可分的环节,评价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新课程标准推行的过程中,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出现对学生评价简单、有失全面的现象,对学生所有回答都用“好”“不错”“真棒”等来判决。其实,学生的回答由于认知水平所限,会有部分认识存在缺陷与不足,教师一味表扬,有失中肯和真诚,另外教师对评价全部包办,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6)常态课堂教学随意化,重讲解轻参与。许多常态课中,常常出现一系列不理性现象,如导入盲目,徒有形式为导而导,有形无神,缺少教学的计划性、科学性和严密性,影响教学效果。讲解上一讲到底、面面俱到,撒手放羊、忽视指导、环节松散、讲练不当,忽视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分析,包办学生理解探究的思维过程,致使学生死记硬背和囫囵吞枣,淡化了对学生思维探究能力的培养。
考法一:教材基本实验的综合考查。一般以选择、填空等形式,考查教材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例:2010年四川高考第2题)
应对策略: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考纲要求的所有教材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考法二:实验原理的考查。(例:2007年全国卷I第30题第11小题:据实验的背景写科学依据)
应对策略:明确实验原理的概念、设计原则、及表述内容,从而确定解决方法。
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思路,实验基本原理是设计性实验的基础,要研究实验,只有明确实验的原理,才能真正掌握实验的关键、操作的要点,进而进行实验的设计、改造和创新。
实验原理的设计原则:1.科学性:实验原理首先要遵循实验的科学性原则。实验中涉及到的实验设计依据必须是经前人证明的科学理论。如还原糖的鉴定,还原糖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的沉淀,淀粉的鉴定,淀粉遇碘变蓝,这都是科学理论。2.可行性:可行性主要是指从仪器选取、实验条件和操作等方面来看,实验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能否达到实验目的。3.安全性:实验方案的实施要安全可靠,不会对仪器、人身及周围环境造成危害,成功率高。4.简便性:实验便于操作、读数及数据处理。5.精确性:实验的误差应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若有多种可行的实验方案,应选择误差较小的方案。
实验原理的表述的内容:实验设计的整体思路,即通过……达到……的目的;还包括实验现象与结果出现的原因以及重要实验步骤设计的根据等。一般有两种题型:一种是知道实验的目的和材料写实验原理:1.自变量的作用的科学依据。2.操作自变量的原理。3.因变量获得的原量。另一种是做完了实验,根据实验的过程和步骤等写实验原理:
1.写出为什么这样操作?
2.写出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
考法三:实验步骤的设计与完善。(例:2008年四川高考第29题)
应对策略:在遵循实验设计五大原则(即,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可重复性原则)的基础上,应用简洁科学的语言叙述,一般如下叙述:
1.分组标号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宜的材料器具,选材应保持条件相同。将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可分两组或若干组,并进行明确标记,如用甲、乙、丙或A、B、C或1、2、3,使人一目了然,便于实验的观察、统计、比较和叙述。常用语言模板如:选择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随机等量分组,编号A、B、C等;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甲、乙,各加入等量的某溶液;选择年龄、体重、性别、健康状况相同的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1、2、3等。
2.对照处理
根据实验的要求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处理,除实验变量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培养、饲养等条件要相同且适宜,即控制无关变量。要注意能体现“单一变量”的词语的准确使用,例如“等量”、“相同”、“适宜”等词语。
3.培养、观察、记录
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对象,观察、记录、统计、比较实验数据和现象。如果实验现象是隐蔽的,必须找出具体的检测方法,以显现实验结果,便于观察。
考法四:实验结果的统计、预测和结论的得出。(例:2009年全国卷132题)
应对策略:实验结果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收集到的数据,如实验对象呈现的特殊颜色、气味、形态、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实验结果应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是实验反应的客观存在。实验结论是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合理迁移,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而得出的定性表述,是对以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的“规律性”认识。实验的假设是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论、事实,对所研究的对象设想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性的答案或解释。实验结果预测一般与假设相对应:若实验结果与预测一致,则得出与假设一致的结论,即假设成立,反之,假设不成立。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和结论不唯一,需分情况讨论: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结果无显著差异,实验结论为:实验变量对结果无影响;若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或效果)有明显差异,则得出实验变量对结果有影响的实验结论。
考法五:实验的评价及改进。(2010四川高考30题。)
应对策略:
1.实验评价——“五看”评价法
一看对照:先看有无对照;若有对照则需看对照是否合理:实验变量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有标记;是否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是否排除了干扰因素。
二看步骤:步骤的顺序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完整;具体操作有无违反生物学基本原理。
三看验证:实验结果的验证日标是否准确;验证方法是否得当。
四看材料:生物学材料选择是否得当;实验器材选择是否合理;药剂选择、使用、用量是否准确。五看条件:是否需要搅拌、加热等;实验所需的温度、光照等条件是否合理。
2.实验改进
实验改进是指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亡提出准确方案,常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若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要根据实验目的、原理,确定应设置的对照实验类型,进行补充。
(2)若操作步骤颠倒,应根据已有生物学知识进行调换。
(3)若实验条件错误,要根据实验的可行性、安全性进行调整,同时注意语言叙述的严密性。
关键词: 物理知识 生产生活 密切联系 广泛应用
物理知识是我国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还有很多物质知识是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总结而来的,因此可以说是我国人类智慧的结晶。人们在生活中会接触很多物理知识。力学知识就是其中之一,重力、摩擦力等力学知识的应用随处可见,杠杆的应用也非常普遍,压强的应用极其广泛。热学知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光、声现象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更是应用广泛,电学知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一定要联系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将其与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分析,对我们更好地认识物理、使用物理,借助物理知识改造世界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力学知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力学物理知识中,重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比如,农村盖房砌墙的时候,通常都会进行墙壁垂直测试,那么这个时候就会使用到重锤线;而体育活动中,人们打排球,每次排球被拍打出去,都会以抛物线的形式下落;另外农村盖房的时候也会进行夯实,夯实这个环节没有重力作用是不能实现的。人们生活中如果没有重力则将是另外一个样子,就如宇航员在太空舱中一样,喝水的时候水会飘出来,所有物品都不会老老实实地待在桌子上,都会浮在空中,并且果实成熟之后会在重力作用之下向下掉落,这也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原因。
摩擦力是随处可见的力学知识之一,比如,人们走路、骑自行车及运输车辆的运行都依靠摩擦力。摩擦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力学种类,对人类既有好处又有坏处,摩擦力有大也有小,相对光滑的地面上,人们行走起来会比较容易,而摩擦力太大的地面就会相对困难。在雪地上行驶的车辆,由于摩擦小,因此非常容易打滑,甚至出现交通事故。汽车轮胎上有很多纹路,这些纹路与鞋底面的纹路同样都是为了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设计的,机械零件的运转都会定期进行,这样是为了减少部件摩擦力,减少设备磨损,实现设备顺利运行,摩擦力对人类有利有弊,因此应该科学应用。
再来就是杠杆原理,这个原理的应用也非常常见,人们吃饭时用到的筷子、跷跷板、农民铡草用的铡刀等,都利用这个原理。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巧妙运用原理为自己提供了很多方便,节省了很多力气,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压强的应用极其广泛。比如,人们滑雪时使用的滑雪板宽度很大,就是为了减小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强,使其不会陷入雪中。而缝扣子的针多为尖尖的针头,则是为了减小压强,使其能快速穿入衣物。使用吸管喝水、抽水灌溉都利用的大气压强的原理等。
二、热学知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人们生活中热学知识也非常普遍,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热学物理知识,如一日三餐都需要加热,如果没有加热就无法实现饭菜成熟;冬季房屋取暖也离不开热学物理知识,人们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及暖手袋等都利用物理热学知识,柴油发动机运行的时候,水箱里必须装满水。家用电器的盖子或者外壳一般都有一个孔,这些都是热学知识在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案例。另外,农作物在种植的过程中往往采用温室大棚,冬季花朵需要搬入室内,室外很多树木会被裹上厚的“衣服”,这些同样是热学知识的应用。在人们对热学知识了解更深入的形势下,热学知识的应用将更普遍,并且应用效果将越来越好。
三、光、声现象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光、声现象是人类生存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人们需要阳光,植物也需要阳光。夜晚要开灯,电视电影都是利用光学原理播放的。另外,穿衣镜、望远镜及眼镜等工具是利用光学原理。下过雨的天空会出现漂亮的彩虹,这就是光的折射。还有人们啧啧称奇的海市蜃楼、日食及月食等自然现象都是光学现象。车辆是现在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夜晚车辆需要借助光线行进,都会设计远光灯、近光灯及示宽灯或者雾灯等。我国根据光学原理对各种灯光的使用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规范。手电筒采用聚光原理实现了光的直线传播,白炽灯则通过光照在反光环的照射实现照明。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原理,通过调节入射角大小完成聚光。
四、电学知识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最后,就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更密切的电学知识。日常生产和生活都与电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电人类社会将陷入不可预知的恐慌,同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电视电脑的运行需要电,交通运输、农业生产需要电,煮饭做菜需要电,可以说现代社会中几乎没有一个领域是能离开电运行的。因此教育中大力普及用电常识,让学生对电的好处及电的危险有深入认识,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电,都非常必要。
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阔,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重力、摩擦力等力学知识的应用随处可见,杠杆应用也是非常普遍的,压强应用极其广泛。热学知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光、声现象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更是应用广泛,电学知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使其为人类社会造福。通过以上阐述的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能够看出全面分析和学习这些物理知识,才能更好地对其加以利用。在物理学知识的普及过程中,必须让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问题,更好地体现和感受物理知识,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合理地使用物理学知识,并帮助他们树立尊重科学、探究科学、应用科学的观念。
参考文献:
[1]李克和.演示实验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0).
[2]郑式源.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7(06).
[3]刘国义.谈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01).
[4]周月琴.培养初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几点做法[J].物理教师,1994(01).
【关键词】物理现象教学 观察 实验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142-01
物理现象教学是物理课堂教学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自然的物理现象、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观察、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概括出物理现象的本质,从中找出物理现象的规律,了解物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为进一步思维加工提供了思考的线索和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概念和规律。
一 构造现象
现象是本质的必然反映。任何原理描述的都是事物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其规律通过彼此间的变化及现象来反映。教学中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感知,分析其原因,挖掘其本质,从而揭示原理内容。让学生通过现象的直感和分析推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有些原理比较抽象,生活中相关的现象又难以看到,教学中应设计相关实验构造特殊现象让学生体验,如,声音、颜色、形状、体积、质量、热量、光电、位置、状态、动静、快慢的变化等,或者是通过仪表显示相关数据的变化。现象的构造必须直观、生动,具有对比性、可重复性,以简单易懂为原则,尽可能让现象直观反映原理本质。
二 夸大现象
有些变化规律在生活中不易觉察,必须通过专门的方法和仪器来反映。如,物体受弹性力的作用,不论大小均会发生形变,倘力太小或物体具有刚体特性,形变将难以觉察,可以设计实验通过毛细管来夸大体积的变化或光线偏转来“放大”。为测定地球的质量密度、万有引力常量,卡文迪许精心设计实验方法,用光线的偏转来“放大”库仑扭秤的微小偏转;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将环境变化、某些量的微小变化转变为电信号,然后予以“放大”以便观察。
三 量化现象
通过现象来描述的科学规律大多是一种定性的判断,许多规律需要采集数据,用数据和数学关系来描述,或用图表来形象地说明。如,欧姆定律、功率公式、焦耳定律、阿基米德原理、动量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等。采用数学公式、图表、图形等多种形式来量化现象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因此,通过精确量化相关现象来说明问题,通过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来描述原理,对强化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而且在教学研究中,一些深层次的规律已经远离日常生活,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挖掘。
四 分析预测的现象
某些规律是理想化的结果,是在实验基础上的抽象。由于时间、条件的限制,技术的制约,至多不过是通过具体的精确的实验操作来逼近,必须以现有实验事实为根据,充分利用大脑思维,展开想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或提前做出某种预测,以便指导今后的研究,并尽快找到事实根据,这在科学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如,牛顿第一定律、光线、场与场线、质点、点电荷、绝对黑体、理想气体等理想化模型的建立;海王星、冥王星未发现前的预测等。科学就是这样,没有深刻的逻辑推理和具有开拓性的预测,即便迎面走来,也会擦肩而过,失之交臂,最终也捕捉不到科学的规律。教学实验引导学生预测,虽然不具备以上重要意义,但这种做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今后有机会从事科学研究和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分析现象、数据,不错过细微的变化,不放弃一个反常的数据,成功了要确认成功的环境条件、仪器状态、操作方法,失败了要分析失败的原因,如何去克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 比较现象
许多规律的描述都是直接或间接对不同量之间关系的描述,如,相关的力学量、电学量、热学量、光学量等。因而,实验设计应尽可能将这些量用比较直观的现象来反映或直接用仪表来测定,以便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通过控制变量或状态来实验,若条件允许的话尽可能用多套装置同时比较,这样学生观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通过求同比、求异思维,分析、鉴别,得出正确的结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很多都是通过实验的对比、分析得出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比较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原因和结果。
六 利用生活现象
关键词:新课程 实验教学 实验原则 实验改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研究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许多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的引入都是从实验探究展开并最终由实验加以验证的。《新课标》立足于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所以,采用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必由之路,其中的必要性和目的有诸多专家和学者都已论述过,这里不再赘述,这里就实验教学中应该注重的原则和教材部分演示实验的改进作进一步论述。
1.新课程中化学实验的设置情况
化学实验在新课程的高中化学课程中是以两种方式来加以组织的。一种是分散的方式,即将化学实验分散在《化学1》和《化学2》及《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等相应的模块课程内容中;另一种是集中的方式,即将化学实验单独作为一个课程模块——《实验化学》,以此来强化化学学科特征,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实验教学的原则
教学实验和科研实验生产实验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相似性:他们都必须遵循相同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差异性:目的不一样,科研生产实验有具体的科研目的生产目的。而教学实验主要是要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科学原理和实验探究的方法。所以教学实验受教学目标、教学场地、教学时间、教学课堂、教学效果、考试等条件的限制,与普通科研实验又本质的区别,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2.1科学性
教学实验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教给学生的实验原理和方法都必须具有科学性。教给学生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必须经过多次检验并证明确实可行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使学生掌握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
2.2实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产生如下的实验教学的方法,这些方法各有长短,具体如下:
老师课堂演示实验:优点是实验效果明显,节约时间,直接交给学生正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缺点是学生参与性弱,有部分基础差的学生趁机开小差,坐在后面的学生可能看不到实验现象。
学生直接实验:优点是学生参与性强,缺点是实验准备工作量大,消耗时长,错误的操作方法不能及时更正。
学生课堂演示实验:优点是学生参与性强,错误的操作方法能及时更正。缺点是实验效果可能不明显,消耗时间长,坐在后面的学生可能看不到实验现象。
学生课堂实验:具体做法是,学生按座位分成几个组,一般七八个人为一组,每一组给一套实验,按照老师讲解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实验探究。优点是学生参与性强,效果明显,缺点是实验准备工作量大,消耗时间长。
灵活运用以上实验教学方法,有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不能一味节约时间,都采用老师课堂演示,甚至直接讲解实验。
2.3操作简易性,现象明显性
教学实验必须操作简单并且有明显的实验现象,这样才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将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几处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地方作如下改进,改进后效果非常明显。
2.3.1《化学1》47页,实验3-2,“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
缺点:1、只有坩埚周围的几个人看得见钠的燃烧,大部分学生都看不到钠燃烧的现象。
缺点:2、坩埚容易炸裂,实验成本太高。
改进:用老教材的方法,用石棉网代替坩埚,一是燃烧现象便于观察,效果明显,二是不会炸裂坩埚,成本低廉。
2.3.2《化学1》50页,科学探究“铁粉与水蒸汽的反应”,用图3-8的方法是很难做出现象,肥皂泡很难点燃起来。
改进:用还原铁粉与熟石灰1:1混合物代替纯还原铁粉再来做实验,效果非常明显。原理:Ca(OH)2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水蒸气加大了水蒸气与还原铁粉的接触,从而使反应更容易进行,肥皂泡很容易被点燃。
2.3.3《化学选修5》54页实验3-4:“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里逐滴加入饱和溴水,边加边振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缺点:由于生成的三溴苯酚要溶解在苯酚中,所以如果苯酚溶液浓度稍大一点,即使加了很多溴水也很难看到白色沉淀现象。
将原实验改进为:向盛有2-3ml溴水的试管里逐滴加入苯酚稀溶液,边加边振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优点:效果非常明显,加一两滴苯酚溶液就能看到大量的白色沉淀,而且还能看到白色沉淀逐渐减溶解在苯酚溶液中的过程。
关键词: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能力
一、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对部分性质实验和不太复杂的演示实验,在讲清原理及注意事项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上台操作演示,既能起到引领示范和检查操作是否规范的作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做乙醛的银镜反应实验时,让两名学生登台操作,其余学生仔细观察,做完后让学生点评哪些地方做得不对、不准确、这时如果实验现象与理论不符,(如,实验中无银镜出现只产生黑色沉淀),让学生分析原因,通过分析讨论,既明确了原理,又加深了印象。
二、重视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和实验现象的描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往往不准确、不全面,甚至丢三落四、词不达意。这就要求我们在做演示实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每步操作的作用,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例如,化学必修一【实验1-4】萃取和分液可设计如下思考题,①为什么选用四氯化碳做萃取剂?②加入碘水和四氯化碳后振荡分液漏斗的方法?③振荡后放在铁圈上静止的目的是什么?④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颈上的小孔的目的是什么?⑤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此项操作应注意什么?⑥上层液体如何取出?通过设置问题,提醒学生注意关键点,进而在实验表述时,做到步骤齐全,要点清楚。
三、改某些演示实验为边讲边实验,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实验能力
因演示实验学生不能直接动手,不能发现学生的疑难问题和操作错误,也不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应尽可能将一些演示实验,如,一些无机物的性质和检验;离子反应;盐类的水解等,改为边讲边实验,在教师示范和指导下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
四、把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本的演示实验多为验证某一性质而设置的,如果把其中的部分实验改为用探究的方法,通过实验去展现性质,会使学生记忆更加牢固,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从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如,学习苯分子结构时,引出凯库勒式后,让学生分析推断它的化学性质,提出该烃不饱和具有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结论,然后进行实验,结果明显不符。这种情况下,学生因产生疑问,就会主动寻找原因。通过教师的引导,展示一些数据(如键长、键能、键角等),学生就能得到苯分子的特殊结构。
五、补充一些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材中有些内容,没有安排演示实验,学生学习起来较难理解、掌握,也没有兴趣。可在教学中尝试补充一部分演示实验。
例如,(1)在胶体性质一节,教材在科学视野里只画了胶体电泳的实验装置图,没有安排演示实验,我做了演示实验,几分钟就出现了明显变化,学生看了深信无疑。(2)在讲钠与盐溶液反应的性质时,补充了钠与硫酸铜溶液、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演示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反应原理,总结反应规律,易于接受并印象深刻。(3)在讲铁盐与亚铁盐的性质时补充了氯化铁溶液与碘化钾溶液、氯化亚铁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演示实验。(4)在讲铝盐与偏铝酸盐的性质时补充了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偏铝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加入顺序不同反应现象及原理不同,进而可画出沉淀变化曲线。眼见为实,演示实验使学生深信无疑,记忆更加牢固。
六、改进演示实验装置,增强实验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一些课堂演示实验,对于个别现象不明显,操作复杂、有污染且安全性差的实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并设计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改进,这样不仅使学生已学的知识得到巩固,而且还能学会突破和创新。如,Fe(OH)2的制备,因Fe(OH)2在空气中易氧化,4Fe(OH)2+O2+2H2O=4Fe(OH)3,故Fe(OH)2在水中稳定存在的寿命只有几秒钟,在制取Fe(OH)2时,为得到稳定的便于观察其颜色,可引导学生从亚铁盐易被氧化、尽量减少NaOH溶液的溶氧量和避免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反应混合液等方面改进操作。
总之,教师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尽力去改进、增加和创新一些演示实验,才能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化学原理变得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才能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实验更好的服务于教学,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知新。中学化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陈锡恩。浅议化学演示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思路[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5(9):19-20
[3]徐永波,吴俊刚。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M]。四川:民主与教育出版社,1998
[4]秦庆。演示实验教学功能与实施策略探讨[J]。教育。科研,2008(6):75
近年来,高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运用图表内容或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而这方面的能力不足是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的一大软肋。通过地图、坐标图、示意图、各种图示、电子地图甚至漫画图能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反映、描绘、说明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具有独特作用。因此,运用好图示教学,无论是对素质教育还是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技巧都有重要帮助。
一、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地理教学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
如: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
通过此模式图,使学生一目了然了解四个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不同原因、规律及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既形象又直观。
二、建立坐标图,突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发展过程、变化特点和原因规律,是地理教学地理学习的主要方法
①②③④四条曲线分别表示气旋、反气旋和冷锋、暖锋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及天气特点的变化。用坐标图这种特殊的呈现形式,展现地理知识,使学生特别感兴趣,易懂易学易理解。
三、画出示意图,揭示地理现象地理事物地理原理的内涵、规,律和特点,是地理教学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
利用此图,直观、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可方便地帮助学生掌握其运动方向、位置、规律、周期。还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等知识点,使抽象难懂的地理原理地理现象地理概念形象化、直观化。
四、利用漫画图,反映地理问题以及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概念及其关系,是地理教学地理学习的辅助手段和方法
如:漫画《啊,地球出汗了》通俗易懂地诠释了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教师把漫画与教材教学内容巧妙结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讨论推理、得出结论,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五、图示教学应用策略与注意事项
1.先给出图示,然后由学生口述或书写出图所揭示的原理或规律、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教师再进行点评、讲解、分析、补充、归纳。
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做到: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表达清楚;用词准确科学到位、语言简洁规范合理、语句通顺流畅明了;一定要用书面语,切忌用口头语。
2.先由学生自主学习或教师讲解之后,再要求学生动手画出示意图。
关键词:数学;现代经济;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6-0006-03
引言
数学方法的引入成为推动现代经济分析的重要力量。作为现代经济分析对象的社会经济行为与经济现象很难在人为控制的实验环境中重复进行,它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出较大的复杂性和动态演变性。数学在现代经济分析中的应用面临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数学工具的滥用和误用反而影响了现代经济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对现代经济分析中的数学应用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对现代经济分析中数学方法应用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并有相关文献发表。已有文献注意到现代经济分析中的数学化问题,甚至有文献从诺贝尔奖获得者角度分析数据在现代经济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学者指出计量经济模型存在误区,有学者强调数学在现代经济多元化分析方法中存在的不同极端化问题,还有文献关注数学方法在不同经济学分支中的作用,也有学者在分析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中关注数学方法应用问题。本文以现有文献为基础,探讨数学在现代经济分析中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方向。
一、数学在现代经济分析中的作用
现代经济分析的形成和发展与数学方法的引入密不可分,没有数学方法的引入和应用就没有现代经济分析方法。数学在现代经济分析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大量数理分析模型的构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应用,从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两个方面推动着现代经济分析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具体而言,数学在现代经济分析中发挥着如下五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数学方法的引入使得现代经济分析能够简化研究对象,抓住复杂社会经济现象中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变量,进而探讨关键因素与关键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和相关关系。数学方法在简化现代经济分析方面发挥了三方面作用:一是抓住关键变量,忽略次要变量,简化变量种类和数量,使得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与因果分析变的可能和简便;二是通过观察关键变量的变化分析社会经济运行总体特征和规律,能够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和消极影响;三是抓住人类经济活动与社会经济现象的主要特征,分析人类经济活动与社会经济现象变化的主要特征与规律。
第二,数学方法的引入有利于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的统一和完善,解释现代经济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数学方法具有严密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能够完善经济分析方法,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范现代经济分析的基本工具,使得各种研究工具和方法之间具有可比性、可选择性和可转换性,促进各种经济分析方法之间的分工合作、相互补充、相互配合与相互促进;二是准确定义现代经济分析中基本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例如需求(demand)、供给(supply)、偏好(preference)、效用(utility)等的界定,使得学术界在使用这些概念时能够取得共识,避免歧义的产生和无效的学术论争;三是能够对现代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进行科学阐释、论证与说明,明确界定原理的应用范围和边界,例如对供求原理(law of demand and supply)、萨伊定理(Say’s law)、凯恩斯定理(Keynesian law)等进行规范化与形式化。
第三,数学方法的引入可以在特定假设条件下对现代经济分析中的相关命题和结论进行逻辑证明,既可以证实也可以证伪。现代经济分析需要借助一定的数学工具,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逻辑一致性地得出相关命题、引理与定理。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数学工具特别是数学方程对设定的经济环境进行精确描述,排除各种模糊状态,界定各种变量及其相互关系;二是利用数学工具从假设条件逻辑一致性地推导出相应结论,能够检验推理过程的逻辑性和准确性,从而对推理过程证实或者证伪;三是对现代经济分析结论进行逻辑检验,分析特定结论或者命题成立的前提条件,对结论或者命题进行证实与证伪。
第四,数学方法的引入可以对现代经济分析得出的各种定理、命题、原理进行实证检验,考察现代经济分析是否与现实人类经济活动或者社会经济实际相吻合。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数学方法来选择合适的样本数据或者典型案例,为实证分析提供科学、合理、可靠、准确的经验证据;二是构建计量经济分析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分析理论模型与现实数据之间相互拟合的程度;三是利用数学方法对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理论解释与政策分析,对经济分析结论、命题和原理进行评价,探讨改进的可能方向。任何现代经济理论、结论、定理和命题都必须对现实的人类经济活动或者社会经济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如果不具有解释力,则必然丧失理论价值。
第五,数学方法的引入还可以拓展现代经济分析的思路与框架,对人类经济活动及相关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科学描述,减少模糊性和误差。这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弥补定性研究或者描述性研究在准确性和精确性方面的不足,提高其解释力和准确性;二是把原来没有纳入或者难以纳入的人类经济活动及相关社会经济现象纳入到现有的现代经济分析框架之中,扩大现有理论或者分析框架的解释范围;三是建立新的理论或者解释框架,对已有理论进行拓展和创新,对新出现的人类经济或者及相关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科学解释;四是对不同的理论及分析框架进行比较和综合,推动现代经济分析理论不断进步和演化;五是为各种经济活动主体特别是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决策提供方法论工具,减少决策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简言之,数学在现代经济分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没有现代数学的引入,则现代经济分析技术不可能进步如此迅速,也不可能在诸多社会科学门类中保持持续的领先地位。
二、数学在现代经济分析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数学方法的引入也可能导致现代经济分析对象的复杂化或者简单化,弱化了现代经济分析能力。除了社会经济现象中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变量,还存在大量的非关键变量和次要变量,但这些变量也处于不断演化之中,也有可能转化为关键因素或者关键变量,变量的演化和转化也可能对已有的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产生冲击和消极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抓关键变量和忽略次要变量的方法有可能产生遗漏,简化变量种类和数量有可能使得分析简单化,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与因果分析结论可能远离现实;二是通过观察关键变量的变化分析社会经济运行总体特征和规律时可能忽略次要变量转化为关键变量的可能性,使得分析结论难以经受实践检验;三是在抓人类经济活动与社会经济现象的主要特征的同时,可能忽略了一些虽然表面次要,实际上且发挥了关键性影响的特征,使得经济分析产生误差与偏差。
第二,数学方法的引入虽然可能有利于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的统一和完善,也可能导致简单化和教条化,使得发展出的诸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脱离人类经济活动及相关社会经济现象的实际。数学方法在发挥严密性和逻辑性强特点的同时,也可能对其他科学研究方法产生排挤效应,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虽然各种研究工具和方法之间具有某种可比性、可选择性和可转换性的特征与可能性,但各种分析工具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冲突、不协调和相互排挤现象,有可能导致研究思路的混乱;二是虽然现代数学方法在准确定义现代经济分析中基本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不同的数学方法之间也可能导致混乱和模糊,不仅不能够达成共识,反而可能导致歧义的产生和成本较高的学术沟通障碍;三是虽然能够对现代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进行科学阐释、论证与说明并明确界定原理的应用范围和边界,但也可能导致学术研究的僵化和教条化,出现现代经济分析中“洋八股”与“土八股”现象,阻碍学术进步。
第三,数学方法的引入虽然可能在特定假设条件下对现代经济分析中的相关命题和结论进行逻辑证明,但也存在既不能够证实也不能够证伪的可能性和现象。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通过数学工具特别是数学方程对设定的经济环境进行描述过程中,不同的学者或者学派采取不同的描述方法,导致各种描述方法和变量分析的不统一与不规范,产生较大歧义;二是在利用数学工具从假设条件逻辑一致性地推导出相应结论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各种错误和失误,进而产生各种谬误并影响经济活动主体的相关决策,产生误导甚至带来各种冲突、成本与损害;三是应用数学方法对现代经济分析结论进行逻辑检验的过程中可能面临数学工具不足或者偏差太大的可能性,限制了思想的进步。
第四,数学方法的引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经济分析得出的各种定理、命题、原理进行实证检验,但受到样本数据收集成本与技术手段的限制,这种检验也只具有相对准确性,还需要不断完善与改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数学方法不一定能够选择合适的样本数据或者典型案例,也并不一定就能够为实证分析提供科学、合理、可靠、准确的经验证据,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这些都需要数学工具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也需要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二是在构建计量经济分析模型并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过程中,因为采取不同的估计和检验方法,得出的结论有可能出现较大偏差,导致分析结论的多样性和多重均衡性,影响到相关判断和评价;三是虽然可以利用数学方法对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理论解释与政策分析,但不同的分析者或者决策者对相同的结论可能产生不同的解读方法与视角,可能丧失科学研究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第五,数学方法的引入虽然可以拓展现代经济分析的思路与框架并对人类经济活动及相关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科学描述,在减少模糊性和误差方面取得一定程度的进步,但也可能超出数学解释应有界限,出现泛数学化、泛模型化的现象,甚至可能出现各种形式的教条化、简单化和过度解读现象,阻碍人类思想进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出现泛定量化、泛精确化研究现象,人类经济活动及相关社会经济现象的某些方面并不是可以完全用数学方法进行精确刻画的,过度定量化可能导致出现用定量方法简单裁决现实问题;二在把新社会经济现象纳入到现有的现代经济分析框架过程中出现用理论剪裁现实,出现“削足适履”、“邯郸学步”等怪现象,导致非理性的理论或者分析框架的解释范围的不当扩大,损害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三是在建立新的理论或者解释框架并对已有理论进行拓展的过程中出现“伪创新”现象,即通过改头换面的重复论述或者“哗众取宠”式的旧理论导入产生“泡沫学术”,不仅不能够推动科学研究进步,反而阻碍真正的理论创新。
三、现代经济分析中的数学应用的改进方向
第一,提高数学方法应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严谨性,防止各种形式的数学工具的误用和滥用。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准确把握社会经济变量的演变规律,正确区分各种变量的类型,防止误用和滥用变量进行相关性与因果性分析;二是不断完善数学分析工具与手段,反制数学工具的误用与滥用;三是在利用数学工具进行经济分析的同时,也不能够放弃其他科学方法,使数学方法与其他科学研究方法之间相互补充与配合。
第二,在把数学原理应用于现代经济分析时,必须充分了解和认识其局限性和存在的多种不足,防止各种误差和偏差的出现。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充分了解各种数学工具使用的条件和局限性,防止数学工具在其非定义领域使用;二是在定义现代经济分析中基本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例时准确而严密,防止歧义,尽可能在学术共同体内部能够达成共识;三是对一些不能用数学工具表述的原理和解释给予尊重,遵循科学研究方法多样化原则。
第三,数学方法必须为分析和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及相关社会经济现象服务,而不是为了显示某种技能和脱离现实的教条服务。如何经过数学方法形式化了的经济理论、结论、定理和命题都必须对现实的人类经济活动或者社会经济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如果因为成为教条或者摆设则必然丧失其解释力和理论应用价值。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通过数学方法选择样本数据时必须保证样本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代表性,同时必须保证案例分析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二是在不到改进计量经济分析模型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方法,尽可能消除因为数学方法使用的误差和偏差;三是利用数学方法对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理论解释与政策分析时,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够简单套用,不断提高政策分析的科学性和应用性。
第四,不断改进和推动数学方法的改进、创新和完善,为现代经济分析提供更为科学和可靠的研究工具,不断拓展现代经济分析的新思路与新框架,不断提高经济学理论的解释力。需要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充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优势,相互配合与相互补充,不断改进和提高经济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在把原来没有纳入或者难以纳入的人类经济活动及相关社会经济现象纳入现代经济分析框架时,需要不断创新并摆脱僵化思想和方法的约束;三是适应现代经济分析的需要,不断开发出新的数学分析工具,不断拓宽数学分析的视野,为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决策提供更为科学、更为准确、更为先进的方法论工具。
结论
现代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分析现代复杂社会经济系统中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演变规律与影响效应,进而研究现代经济系统运行的一般规律并为相关决策主体特别是消费者、企业家和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与经验参考。数学在现代经济分析中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数学工具的滥用和误用反而影响了现代经济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对现代经济分析中的数学应用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现代经济分析的形成和发展与数学方法的引入密不可分,没有数学方法的引入和应用就没有现代经济分析方法。数学在现代经济分析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大量数理分析模型的构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应用,从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两个方面推动着现代经济分析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数学在现代经济分析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制约因素,不仅直接妨碍现代经济分析的进一步发展,也对数学本身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随着现代经济分析中大量数学方法的引入和应用范围的扩展,在充分发挥数学工具严密性、准确性、逻辑性和科学性优势的同时,也必须尽可能避免数学工具误用、泛用与滥用现象的出现。必须不断推进数学方法的进步和创新,为现代经济分析提供更为科学、准确、可靠的研究工具。
参考文献:
[1]李卫华.数学推理方法与现代经济学的杜撰性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1):45-51.
[2]程祖瑞.数学化与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J].学术问题研究,2005,(1):25-29.
[3]张卫国.经济理论、数学应用与经济学语言[J].经济评论,2008,(2):36-44.
[4]韦敏.对经济学数学化的思考[J].财经科学,2003,(3).
[5]赵凌云.经济学数学化的是与非[J].经济学家,1999,(1) .
[6]张文修.经济学研究与数学方法――从诺贝尔奖看数学在经济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J].当代经济科学,2002,(1) .
[7]贾文.认识计量经济模型应走出五大误区[J].财经科学,2003,(3) .
[8]曾国安.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多元化问题的思考[J].经济评论,20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