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当前证券市场的现状与趋势

当前证券市场的现状与趋势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08 17:22: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当前证券市场的现状与趋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当前证券市场的现状与趋势

第1篇

关键词:证券市场 国际化 股市

一、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立法的必要性

尽管国际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是由私人性质的市场转变而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证券市场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化性质的法治市场,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所有的这些都源于不断对相关法律进行完善和修订,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经济早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背景,对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立法方式进行分析,是国家化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及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

(一)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是国际金融市场竞争的需求

国际金融中心竞争早已存在,但没有明确的时间,但是我们可以知道金融发展的全球化使得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随着国际市场中上市资源的不断扩大,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也在日益加剧,虽然我国最初发展上市公司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引进外资促进自身经济发展,但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因而被很多学者以及国际金融中心认可。

随着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和建成国际证券市场的法制化成为现阶段发展的重要课题,而且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实际竞争力。面对着证券市场竞争力,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问题,要提高国际金融综新的复合型,就要依据法律制度对其进行规定和规范。

(二)证券市场有待完善的要求

首先,提升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数据,2007年80多家红筹股的利润就超过了1000家A股公司所获得利润的70%。如此巨大的差距,给我们新的启示,根据这些报告,我们可以知道境外的红筹股公司相比国内的A股公司具有更强的盈利能力。如果这样的红筹股公司能够跨境上市,对于中国的投资者而言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借助世界公司的成长机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利益。

其次,我国的证券市场结构规划有待完善,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大多数都来源于金融股所占比重太大。尽管股票市场要防止出现流动性泛滥的情况,同时也要保证股票市场的一定活跃性。金融股所占市场比例过大,就容易造成流动性不好而导致的板块效应的出现,因而提高了金融系统的风险。因而寻找外国的跨境公司上市,减少金融股的市场比重,促进其平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股票市场的活跃,降低了金融系统的风险。

再次,证券市场操作管理有待加强。通过对证券交易所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A股公司单位账面上现实的故宫权益价格与成熟市场的价格相比存在很大差距,A股公司的权益价格远远高于成熟市场的价格,因此,A股公司很可能存在股市泡沫。这种投资氛围不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如果这种股市泡沫不能够很好地解决,将会对股市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引起这种股市泡沫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资本流动性太低,投资者缺乏宽广的投资渠道,因而拓宽投资渠道对投资者以及金融市场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立法方式选择

(一)中外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路径差异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不但其形成是私法自治的结果,而且其国际化路径也同样是一个自然推进的过程。因为,在私法自治理念的支撑下,对于外国公司跨境上市发达国家在最初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允许通过私法自治的方式进行上市,即使在后来通过立法来规范证券市场也同样继续坚持着私法自治。因此,发达国家对于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推进实际上是完全按照市场化的路径进行的,其立法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证券市场自治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而采取的经验积累。

我国证券市场的建立过程走的是一条不同于发达国家的路径,即证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政府推动的结果,而不是市场自身发展的结果。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向市场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过程意味着我国对于证券市场的发展一直面临着监管市场和培育市场的双重任务。因此,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立法应是渐进式和探索式的。

(二)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阶段性立法选择

在实践阶段,我国应该按照边实践边立法的方式允许外国公司直接跨境上市,但为了防止允许外国公司跨境上市对市场的负面影响,我国允许外国公司跨境上市应按照便于控制的方式先易后难。通过在实践阶段分批次地允许外国公司跨境上

市后,我国应在实践中通过证券交易所的动态立法不断调整监管方式,积累监管经验,同时加强对动态立法的研究。在更高层面的立法过程中,要不断地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开放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展开研究,并将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我国其他法律的对接研究综合考虑。

此外,不管是实践阶段的证券交易所的规则制定和法律制定,还是最终的全面立法阶段的法律制定,任何时候的证券市场国际化立法都可能面临着与其他法律的冲突问题。这意味着在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阶段性立法方式中必须考虑和现有其他法律的对接,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总结

总之,我国在政府推动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中,面临着证券市场培育和监管的双重任务,因而不能只考虑对证券市场的监管问题,而应同时或者更应考虑证券市场的培育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怡雯.上交所考虑吸引大型跨国公司上市[N].国际金融报,2007-11-20(1)

第2篇

关键词:证券市场;自律监管;行政监管

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证券市场特有的筹集资金、资产重组、公司价值发现及风险提示等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健康、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由于证券市场运作机制复杂、资本虚拟性等原因,产生风险的可能性极大。实践表明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可以提高运行效率,防范和化解风险,使证券市场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一、公共利益论简述

公共利益论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之后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监管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而公众利益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维护公众利益只能由国家法律授权的机构来行使。市场难免存在缺陷,纯粹的自由市场必然会导致自然垄断与社会福利的损失,并且还存在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公平问题。在现实经济中通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市场失灵:自然垄断。假设在社会理想的产出水平下,只有一个厂商从事生产,该产业的生产成本最小化,那么此时的市场就是自然垄断市场。处于该行业中的每个公司都会在利益驱动下争相兼并扩张,之后形成垄断市场而不是自由竞争的市场。垄断者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商品价格超过边际成本而获取超额利润,必然带来导致市场效率的丧失。"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未被交易双方包括在内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在提供商品及服务时,如果社会利益或成本与私人利益或成本之间存在差异,那么自由竞争就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尽管私人之间可能通过协议来解决外部效应问题,但达成协议的交易费用往往过高,而市场监管却能有效地消除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在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分布往往不对称,一般而言生产者比消费者拥有更多的信息。生产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不是按优质优价的原则来出售商品。这样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下,销售质量更好的生产者被迫退出市场以逃避损失,而质量较差的生产者则乘机占领市场,出现“劣货驱逐良货”的现象。信息不对称要求更多的信息披露,使消费者能够据此区分产品质量的高下,监管正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法。由于市场存在上述缺陷,公共利益论认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对其实施监管能提高公共利益。

二、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前,证券市场监管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体改委、国家工商局等其他政府机构及上海、深圳两地地方政府参与管理的形式。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以后,证券监管由国务院证券委负责,中国证监会作为证券委的执行机构,承担起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任务。国务院撤销了证券委,同年确认中国证监会为证券监管的主管机关。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证券法律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如《公司法》、《国库券条例》、《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证券市场禁入制度》等一系列证券法律法规均已颁布执行。作为根本大法的《证券法》的出台,进一步确立了中国证券市场法律规范的框架。以沪深交易所设立为标志,中国证券市场短短十几年走过了国外证券市场上百年的自然演进的发展过程,应当说政府的积极推进功不可没,然而毋庸讳言,年轻的中国证券市场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监管制度缺乏长远规划。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成绩斐然。然而,由于市场发展迅猛,政府监管部门疲于应付大量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不经意忽略了对市场发展急待解决的根本的监管制度建设。为了尽快解决一些短期凸#显的问题,往往采取急救办法,甚至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调控市场,虽然暂时缓和了事态,但是很可能为日后的市场发展和监管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隐患。监管存在滞后性和弱效性。尽管我国证券监管机构近年来加大了对欺诈与操纵的打击力度,但行政监管往往是事后监管,监管存在显著的滞后性和弱效性。

滞后性。从违规行为的发生到监管机构做出处罚,往往历时弥久,监管行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如“中科创业”、“亿安科技”操纵股价行为在发生数年以后才被发现,而“琼民源”事件的查处过程竟长达两年。另一方面,监管力量相对有限,调查费用不菲,一些市场欺诈行为未被处理,成为漏网之鱼,使违法者产生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弱效性。对违规行为处罚显得过轻。如民源海南公司动用银行贷款和透支操纵“琼民源”股价非法获利))万元,查处后除了没收非法所得以外,仅处以警告和罚款了事。实际上,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却转嫁到公司股东身上,并无过错的中小股东往往受害最深。对应承担直接责任的违规公司的高管人员处罚过轻,弱化了监管效果。"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目前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决定了中国证监会是证券市场的唯一监管机构,一方面提高了证券监管决策实施的权威性,但另一方面却可能有损决策的科学性。我国的证券监管机构作为政府代表,除了承担监管职责以外,还担负着培育和完善证券市场的职能,而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焦点问题———金融体系的创新与改革———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这些背景决定了不同领域的金融法规政策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和制约性。比如,证监会的某项措施可能符合单一证券监管目标的最优化,但由于与其他金融管理机构处于分割状态,其监管决策未必能达到国家整体金融及经济发展的最佳效果,因此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在所难免。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不够完善。海外成熟的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投资者教育机制。对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强教育,尤其是加强市场风险教育,有利于投资者熟悉市场、认识市场运作的客观规律,就像对适龄儿童进行系统的免疫接种一样,打预防针对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大有好处。投资者诉讼机制。投资者可以通过集团诉讼等方式,对作出虚假信息披露的公司提讼,并且比较容易获得相应的赔偿。投资者赔偿机制。国外的证券市场通常设有赔偿基金:一方面,可以提高投资者入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构建防范系统风险的缓冲机制,由市场风险引起的损失可以得到有效的赔偿。目前,我国的投资者教育机制刚刚起步,投资者诉讼机制和赔偿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并发挥作用。

三、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

 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预见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监管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高效率的证券监管是保障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以下从监管法律制度建设、上市公司监管、独立董事制度、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对策和建议:对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建设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确立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进一步明确证券监管机构法律地位的条款和细则;加强立法建设,增强证券监管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备性和配套性,提高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增强证券监管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化法制内容的实效性;-’建立健全证券监管法律法规的实施机制,杜绝有法不依的现象,加大执法力度;适应证券网络化和市场开放的发展趋势,尽快制订适宜的相关监管规章制度。!从规范和发展两方面抓好上市公司的监管工作。在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同时,努力为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监管激励上市公司持续发展。加强证监会派出机构监管职能,建立健全派出机构监管绩效考评机制。重点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增强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制度建设,切实搞好上市公司监管工作。"独立董事制度。首先,确立独立董事应有的社会地位,提高独立董事参与上市公司最大决策的程度,培育并建立独立董事人才库;其次,明确区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不同职责,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中的作用;最后,加强关于独立董事的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的监督,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外部环境。#建立一个主体多元化,结构多层次,相互协调又相互制衡的高效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逐步改变目前仅由证监会单方面垄断监管规则制订的局面,缩小行政监管直接作用于市场的范围。让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等自律监管主体来填补行政监管收缩后留下的空白,强化自律监管对行政监管的制衡,多方面约束并尽可能减少政府机构执法中腐败现象的发生。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以外,值得一提的是,对监管者的监督在我国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因此要努力推动监管的法制化和市场化,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包括内部制衡机制和外部制衡机制,保障公众及媒体的监督权力,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参考文献:

曹凤岐等,证券投资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郑燕洪,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与市场纪律———国际金融监管新趋势的模型解析特区经济

第3篇

关键词:证券市场;自律监管;行政监管

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证券市场特有的筹集资金、资产重组、公司价值发现及风险提示等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健康、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由于证券市场运作机制复杂、资本虚拟性等原因,产生风险的可能性极大。实践表明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可以提高运行效率,防范和化解风险,使证券市场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一、公共利益论简述

公共利益论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之后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监管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而公众利益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维护公众利益只能由国家法律授权的机构来行使。市场难免存在缺陷,纯粹的自由市场必然会导致自然垄断与社会福利的损失,并且还存在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公平问题。在现实经济中通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市场失灵:自然垄断。假设在社会理想的产出水平下,只有一个厂商从事生产,该产业的生产成本最小化,那么此时的市场就是自然垄断市场。处于该行业中的每个公司都会在利益驱动下争相兼并扩张,之后形成垄断市场而不是自由竞争的市场。垄断者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商品价格超过边际成本而获取超额利润,必然带来导致市场效率的丧失。"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未被交易双方包括在内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在提供商品及服务时,如果社会利益或成本与私人利益或成本之间存在差异,那么自由竞争就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尽管私人之间可能通过协议来解决外部效应问题,但达成协议的交易费用往往过高,而市场监管却能有效地消除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在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分布往往不对称,一般而言生产者比消费者拥有更多的信息。生产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不是按优质优价的原则来出售商品。这样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下,销售质量更好的生产者被迫退出市场以逃避损失,而质量较差的生产者则乘机占领市场,出现“劣货驱逐良货”的现象。信息不对称要求更多的信息披露,使消费者能够据此区分产品质量的高下,监管正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法。由于市场存在上述缺陷,公共利益论认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对其实施监管能提高公共利益。

二、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前,证券市场监管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体改委、国家工商局等其他政府机构及上海、深圳两地地方政府参与管理的形式。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以后,证券监管由国务院证券委负责,中国证监会作为证券委的执行机构,承担起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任务。国务院撤销了证券委,同年确认中国证监会为证券监管的主管机关。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证券法律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如《公司法》、《国库券条例》、《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证券市场禁入制度》等一系列证券法律法规均已颁布执行。作为根本大法的《证券法》的出台,进一步确立了中国证券市场法律规范的框架。以沪深交易所设立为标志,中国证券市场短短十几年走过了国外证券市场上百年的自然演进的发展过程,应当说政府的积极推进功不可没,然而毋庸讳言,年轻的中国证券市场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监管制度缺乏长远规划。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成绩斐然。然而,由于市场发展迅猛,政府监管部门疲于应付大量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不经意忽略了对市场发展急待解决的根本的监管制度建设。为了尽快解决一些短期凸#显的问题,往往采取急救办法,甚至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调控市场,虽然暂时缓和了事态,但是很可能为日后的市场发展和监管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隐患。监管存在滞后性和弱效性。尽管我国证券监管机构近年来加大了对欺诈与操纵的打击力度,但行政监管往往是事后监管,监管存在显著的滞后性和弱效性。

滞后性。从违规行为的发生到监管机构做出处罚,往往历时弥久,监管行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如“中科创业”、“亿安科技”操纵股价行为在发生数年以后才被发现,而“琼民源”事件的查处过程竟长达两年。另一方面,监管力量相对有限,调查费用不菲,一些市场欺诈行为未被处理,成为漏网之鱼,使违法者产生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弱效性。对违规行为处罚显得过轻。如民源海南公司动用银行贷款和透支操纵“琼民源”股价非法获利))万元,查处后除了没收非法所得以外,仅处以警告和罚款了事。实际上,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却转嫁到公司股东身上,并无过错的中小股东往往受害最深。对应承担直接责任的违规公司的高管人员处罚过轻,弱化了监管效果。"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目前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决定了中国证监会是证券市场的唯一监管机构,一方面提高了证券监管决策实施的权威性,但另一方面却可能有损决策的科学性。我国的证券监管机构作为政府代表,除了承担监管职责以外,还担负着培育和完善证券市场的职能,而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焦点问题———金融体系的创新与改革———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这些背景决定了不同领域的金融法规政策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和制约性。比如,证监会的某项措施可能符合单一证券监管目标的最优化,但由于与其他金融管理机构处于分割状态,其监管决策未必能达到国家整体金融及经济发展的最佳效果,因此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在所难免。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不够完善。海外成熟的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投资者教育机制。对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强教育,尤其是加强市场风险教育,有利于投资者熟悉市场、认识市场运作的客观规律,就像对适龄儿童进行系统的免疫接种一样,打预防针对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大有好处。投资者诉讼机制。投资者可以通过集团诉讼等方式,对作出虚假信息披露的公司提讼,并且比较容易获得相应的赔偿。投资者赔偿机制。国外的证券市场通常设有赔偿基金:一方面,可以提高投资者入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构建防范系统风险的缓冲机制,由市场风险引起的损失可以得到有效的赔偿。目前,我国的投资者教育机制刚刚起步,投资者诉讼机制和赔偿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并发挥作用。

三、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

 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预见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监管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高效率的证券监管是保障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以下从监管法律制度建设、上市公司监管、独立董事制度、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对策和建议:对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建设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确立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进一步明确证券监管机构法律地位的条款和细则;加强立法建设,增强证券监管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备性和配套性,提高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增强证券监管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化法制内容的实效性;-’建立健全证券监管法律法规的实施机制,杜绝有法不依的现象,加大执法力度;适应证券网络化和市场开放的发展趋势,尽快制订适宜的相关监管规章制度。!从规范和发展两方面抓好上市公司的监管工作。在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同时,努力为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监管激励上市公司持续发展。加强证监会派出机构监管职能,建立健全派出机构监管绩效考评机制。重点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增强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制度建设,切实搞好上市公司监管工作。"独立董事制度。首先,确立独立董事应有的社会地位,提高独立董事参与上市公司最大决策的程度,培育并建立独立董事人才库;其次,明确区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不同职责,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中的作用;最后,加强关于独立董事的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的监督,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外部环境。#建立一个主体多元化,结构多层次,相互协调又相互制衡的高效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逐步改变目前仅由证监会单方面垄断监管规则制订的局面,缩小行政监管直接作用于市场的范围。让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等自律监管主体来填补行政监管收缩后留下的空白,强化自律监管对行政监管的制衡,多方面约束并尽可能减少政府机构执法中腐败现象的发生。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以外,值得一提的是,对监管者的监督在我国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因此要努力推动监管的法制化和市场化,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包括内部制衡机制和外部制衡机制,保障公众及媒体的监督权力,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参考文献:

曹凤岐等,证券投资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郑燕洪,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与市场纪律———国际金融监管新趋势的模型解析特区经济

第4篇

证券市场国际化是指以证券为媒介的国际间资本流动,即证券发行、证券交易、证券投资超越一国的界限,实现国际间的自由化,原来一国性的证券市场变成了国际性的证券市场。世界各主要证券市场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这主要表现为世界各大证券交易所已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上市公司、各国竞相建立创业板市场、各国证券交易所寻求大联盟。2000年,纳斯达克上市的4829家公司中有429家外国公司;纽约交易所上市的2592家公司中有405家外国公司;伦敦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0%,外国公司的市值占全部上市公司市值的66%;其他市场外国公司的比例分别为阿姆斯特丹40%,布鲁塞尔 42%,瑞士42%,新西兰34%。欧洲的巴黎、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三大交易所一直在寻求结盟;伦敦、法兰克福、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也在探讨合并;纳斯达克近年来一直在尝试将其市场延伸至日本东京和香港;新加坡证交所与美国证交所的合作也在拟议之中。随着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与开放,我国证券市场也逐步国际化,这使得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关联程度提高,相互更加明显。中国加入WTO以后,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面对这一新的发展趋势,我们要认真,针对当前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现状,制订全面合理的步骤与对策,最终实现我国证券市场的真正开放与发展。

一、证券市场国际化使中国证券市场

与国际证券市场关联程度提高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的生产、贸易、市场等各方面都参与了国际分工,同时也带动了筹资和投资的国际化。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组织形式,为了获取国际比较利益而进行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融资,对证券市场国际化也提出了直接的要求。此外,资产选择在国际范围内的、宽松的市场环境、金融创新与投资工具的加速发展、制度的规范与统一、技术与证券交易技术的迅猛发展,都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重要原因。

从我国经济具体情况来看,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实行了更为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经济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他们不仅希望通过直接投资的形式参与我国的经济建设,而且还希望通过证券市场来进行更深入、广泛。灵活的投资。我国的上市公司和新兴,也希望到海外证券市场筹资、投资,积极参与国际发展与竞争。因此,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必将进一步发展。就当前情况来看,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已经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关联稷度日益提高。我国证券市场和国际证券市场在整体市场走势、产业结构发展方面都表现了明显的关联性,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态势日益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走向的重要背景和因素之一。

1.整体市场走势头联

证券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它一方面表明宏观经济走向决定股市,另一方面表明证券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能够提前反映经济周期的变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都会在证券市场上显现,而各国经济贸易的关联性使得国际化的各国证券市场整体市场走势互相关联,相互影响。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走势尤其是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美国证券市场的走势,对世界各国的证券市场尤其是开放度高的证券市场的走势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美国纽约证券市场的道琼斯指数、NASDAQ指数已经成为对各国证券市场走势预期的重要指标。经济全球化使得证券市场波动性的溢出效应即市场价格上的波动性从美国证券市场传递到其他国家的证券市场越来越明显。美国的经济运行状况、其采取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各方面都会或多或少的引起国际证券市场的波动,由于全球信息的快速传播,这种影响越来越直接,中国的证券市场同样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此外,中国证券市场还会受到亚洲各邻国和香港地区等与我国经济关系紧密的证券市场影响。

2.产业结构发展关联

人类进步的不同时期都伴随着不同产业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从农业经济、经济发展到现在以信息产业、生命科学等高新技术产业为进步、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知识经济。这些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代表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它们的蓬勃发展带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经济、最先进的国家,其证券市场上不同产业的发展和调整反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投资理念对整个世界范围内产业兴衰的理解。美国的NASDAQ市场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证券市场,高新技术企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和投资回报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关联性使得各国证券市场中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越来越大,高科技板块的发展异军突起。最近,NASDAQ市场的下挫直接影响了我国高科技企业在中国证券市场和海外上市的表现,产业结构发展的关联性十分明显。

二、中国证券而场国际化的现状

从一国的角度来看,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外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国际性金融机构在本国的证券发行和本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国际性金融机构在外国的证券发行,这是国际证券筹资;二是外国投资者对本国的证券投资和本国投资者对外国的证券投资,这是国际证券投资;三是一国对外国证券业经营者(包括证券的发行者、投资者、中介机构)进出本国证券业自由化的规定和本国证券业经营者向外国发展,这是证券商及其业务的国际化。一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可能更注重证券市场筹资功能突破国界,但从国际化程度高的证券市场看,则更倾向于筹资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国际化。,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国际证券筹资上。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步伐是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对外发行国际债券开始的。1991年底第一只B股——上海电真空B股发行上市,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重大步骤。截至2001年2月9日,我国B股上市公司有114家。此外,我国还发行了H股、红筹股、N股和ADS(美国存托凭证)、国际债务,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但是,从国际证券投资来看,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很低。一方面,中国证券市场的主体A股市场不对外国投资者开放,外国投资者只能进入B股市场,B股市场规模小、流动性差、信息披露工作不到位,目前,B股市值仅为A股2.8%左右,这些严重影响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兴趣。另一方面,国内投资者不能直接投资国外证券市场,我国券商规模小、竞争力差,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的也只是少数。所以,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中国证券市场远远未达到投资主体的国际化。

我国即将加入WTO,WTO对证券业的市场准入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以及透明度原则都作了相应的规定。按照这些原则,中国加入WTO以后,允许外资少量持股(起初为对33%,三年后增加到 49%)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从事基金管理业务,享受与国内基金管理公司相同待遇;当国内证券商业务范围扩大时,中外合资证券商亦可享有相同待遇:外资少量持股(33%)的中外合资证券商将可承销国内证券发行,承销并交易以外币计价的有价证券。

面对我国证券市场目前发展的状况以及加入WTO后将面对的市场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快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步伐,逐步缩小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差距,使证券市场同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相适应。

三、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障得

中国证券市场走向国际化的现实障碍具体表现为:

1.我国证券市场规模偏小

从纵向看,中国证券市场扩张较快,但从横向看,中国证券市场的规模和融资水平却还处于较低水平,难以抵御国际化的风险。(1)上市公司数量少。1994 年,世界范围内拥有500家上市公司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达14个,其中,拥有1000家上市公司以上的国家达7个(具体情况是:美国7770家,印度 7000家,日本2205家,英国2070家,加拿大1185家,澳大利亚1144家,捷克1024家)。中国1994年只有291家,列世界第22位。直到1999年底,中国才超过1000家。(2)上市公司规模小。1994年,世界各国上市公司平均规模就达到了较高水平。例如,日本、瑞士、瑞典、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美国分别为16.8、11.9、11.4、11.3、9.88.9.6.5亿美元。中国仅为1.5亿美元,列世界第36位。中国上市公司规模这些年虽有迅速扩大之势,但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准。(3)资本证券化水平较低。评判证券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资本证券化率:证券市场市值总价/国内生产总值(GDP),而我国证券市场市值占GDP的比重不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其他新型市场。1999年底,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31.5%;若以流通股市值,其比例仅为10%。而在1997年,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股票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就接近或超过100%,例如,美国为147%,英国为156%,加拿大为106%,香港为150%,日本为53%,德国为39%。

2.证券市场结构性缺陷突出

我国的证券市场缺陷主要表现在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证券市场不是依靠投资对象的权利与义务划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而是按投资主体的身份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等。在上市公司中,能够流通的股本平均只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6%左右,有74%左右的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国家股、法人股转配的部分不能流通,而且在可流通股的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占绝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只是极少部分。同一根据其发行股票的对象、地点不同,又分为A股、B股、H 股、N股,不仅A、B股市场相分离,作为我国股票市场主体的A股市场不允许外国投资者进入,也不允许外国的公司来中国上市,而且B股市场也不统一,上海和深圳的B股市场分别用美元和港币交易。这种结构性的缺陷扭曲了证券的变现机制、市场评价机制和资本运营机制,使得我国证券市场高投机性、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无法成为真正的开放市场。

3.管制较严,人民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

证券市场国际化是以证券为媒介的国际间流动,必然会受到货币兑换制度和出入境制度的。我国现阶段实行较严的金融管制,汇率决定机制没有完全市场化,投资者参与投资的证券资产流动性和收益性无法保证,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排斥了国际证券资本。此外,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还造成A、B股市场分离。

4.中国证券市场的不够规范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较短,其架构和监管制度与国际证券市场存在较大的差距。市场的规范化和透明度不够,仍然存在许多非市场化的操作,行政干预色彩还很浓厚。而且,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有效、及时,制度没有完全按照国际化的标准统一。

四、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给中国证券市场不仅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外资进入,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拓宽融资渠道,大大缓解证券市场发展中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为企业上市提供更大的机会;新的技术、经验、管理及新的金融产品和经营理念也随着开放被引进,我国证券机构也可抓住机遇开拓国际证券市场。开放带来了竞争,这对证券公司、上市公司、证券监督管理部门都将是一个促进和提高。引入外资券商及投资者,从业者的多元化和平等竞争,将促使证券市场有序健康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证券市场国际化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一些功能齐全、信誉优良、实力雄厚、手段先进的外资证券公司的进入,证券市场份额争夺将日趋激烈,上市公司也将受到巨大冲击,而且由于新兴市场国家资源和资金相对贫乏,技术相对落后,很容易遭受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因此,面对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历史趋势时,我们要制订合理的战略选择。

1.循序渐进的逐步推进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

根据中国证券市场的现实情况,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既要促进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又要保证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实施。我们可以借鉴韩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B股市场为起点,分阶段、按比例将外资引入股市,逐步实现A、B股的合并,推进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渐进式发展。我们可以从有限度的开放阶段逐步推进,直到全面开放阶段,实现中国证券市场的真正国际化。

2.扩大市场规模,按照国际惯例规范证券市场

大力发展国内证券市场,努力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基础,也是提高中国证券市场抵御国际资本冲击能力的重要保证。证券市场规范化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对证券市场的法律、会计准则、上市公司进行改革和调整,规范证券发行和证券交易市场,逐步向WTO准则靠拢,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

第5篇

摘要:1990年我国证券市场成立以后,我国高校纷纷设立证券投资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期望值也在逐步提高。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财观、拓展大学生的市场经济知识、提高他们的理财能力显得非常重要。文章通过讲述证券市场,分析当代大学生对待证券市场的现状,提醒当代大学生正确对待证券市场的大风暴,并为社会、学校、家长正确引导在校大学生进入证券市场提供一些建议,实现有价值的投资。

关键词:证券市场;当代大学生;建议;价值

引言

现当代,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证券投资作为现代金融业一项非常重要的投资方式,不断得到金融行业相关人员及社会知识份子的热动关注。证券市场具有投机性强、风险性高的特点,其发展状况关系到经济的全局和社会的稳定,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已由过去单一依靠货币市场转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结合的新的运行机制。实践证明,它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我国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发挥着显著的积极作用。但我国证券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

近几年来,大学生炒股的热情高涨,和校园外的气氛一样,炒股热席卷了大江南北的各高校。炒股似乎已经成为如今大学生的又一门必修课。但与此同时也频繁显现出各种各样的风险事件,为广大民众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中的知识份子,在面对证券市场时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风险性,造成了自身财产的损失,为此,需要对当代大学生做出一些建议和提醒。

1.证券市场的发展

1.1证券市场概述

证券是多种经济权益凭证的统称,因此,广义上的证券市场指的是所有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狭义上,也是最活跃的证券市场指的是资本证券市场、货币证券市场和商品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是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各种有价证券发行和买卖的场所。证券市场通过证券信用的方式融通资金,通过证券的买卖活动引导资金流动,我国证券市场的诞生石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解决资本供求矛盾和流动性而产生的市场。证券市场以证券发行和交易的方式实现了筹资与投资的对接,有效地化解了资本的供求矛盾和资本结构调整的难题。在现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证券市场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和调节货币资金的运动,而且对整个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1.2证券市场在我国兴起及发展

中国证券市场的萌芽出现在清末。19世纪70年代后,清政府洋务派兴办了一些股份制企业,随着这些企业的出现,股票应运而生,为便利这些股票的转让交易,证券市场也随即产生。我国最早的证券交易市场是创立于光绪末年、由上海外商组织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众业公所”1919年北京成立了证券交易所,这是全国第一家专营证券业务的交易所。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式营业。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市。2010年3月3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接受融资融券交易的申报。2010年4月16日,我国股指期货开始上市交易。截止2013年8月,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达2489家,沪、深市场价值达到20.6万亿元。2014年11月17日,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沪港通)开通仪式在上海、香港同时举行。伴随沪港通试点启动,沪港两地证券市场成功实现联通,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

2.当代部分大学生参与证券市场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在高速发展导致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兴盛。随着2014年沪港通的实现,中国的证券业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4年,A股市场表现峰回路转,上证指数开盘于2112点,随后最低探至2014年3月12日的1974点,随后经历四个月的横向窄幅整理,自7月18日起,股市迎来一轮久违的牛市,上证指数持续上涨,于12月29日盘中达到了3223.86点的年度峰值。进入2015年,A股进入真正的牛市,时隔7年,上证指数于4月10日重新站上4000点大关。自2月9日至4月11日,A股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上攻了近1000点,涨幅达31.16%。在一个新的起点,震荡和拉锯,振奋与纠结,充满着诱惑与变数。而股指期货扩容在即,短期对相应的指数标的估值产生压力。但在机构们的眼中,长期而言,A股走牛的基础和逻辑并未改变,股权融资大时代呼啸而来,一个繁荣的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升级中的重要舞台。面对证券市场的火热进行,一些大学生也雄心勃勃的加入到了证券市场的行列中,扮演者炒股者的角色。就以“2015年第二届“大智慧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来说,经过一个星期的报名,本次报名仅财经学院报名人数就达到了301人,占该院非毕业生总人数的20%。男女比例约为:1:6,本次比赛采取的是网上虚拟买卖,每个选手有50万元的虚拟可用资金,最后以总资产的多少进行排名,很多参赛选手就满仓持股或者一味追高,最后导致资金亏损严重,但也有一些选手采取分散风险的战略,将资金分为购买股票、债券、期货。

2.1盲目入市,随波逐流

大学生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对于证券市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再者专业老师通过对学生“理论+模拟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得广大专业学生及部分非专业学生开始进入证券投资行业。因为部分同学的入市,从而更多的大学生也紧随其后,都希望能够在证券市场去争取自己在大学生涯的第一桶金。

2.2风险意识单薄

证券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影响证券价格波动的因素发生变动,从而引起证券价格波动,使市场参与主体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实际上,风险管理是证券投资领域永恒的话题,从最早的荷兰郁金香泡沫事件到后来的1929年美国的股灾,从日本和台湾地区20世纪80年代后期股市泡沫的破裂到中国股市的“5.30”事件,无不演绎着这样的真理:当牛市的热潮慢慢退去的时候人们才会发现,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生存下来才是最重要的,投资应当追求的是与适度风险水平相匹配的收益率。伴随着人民币升值的加速、美国次级债危机等事件的影响日益扩大,现阶段证券市场的调整让人们重新审视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新的特点。俗话说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作为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在认为自己拥有一定的证券知识和先机条件的基础上不断涌入投资股票、基金、期货的行列中,没有更好的了解到证券市场存在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当蒙受一定的损失后还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自身投资只是运气不好。

2.3资本投入较大

随着2015年我国证券市场总体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如股票市场出现“牛市”,一些大学生认为世纪来了,应该趁着市场好加入投入资本,希望能够大捞一笔。所以部分大学生开始将自己好几个月的生活费投入证券市场,有一部分的投入资本达到万元以上,少者也有几千元之多,这对于还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将是很大的一笔钱,手中没有足够资金的学生就借钱、贷款投资,所以此种风气导致大学生加入证券市场的趋势愈演愈烈,也成为大家课前课后、差钱饭后讨论的主要议题。

2.4力求追高,资本损失严重

有些投资较高的学生股民的资金来源大多是家里人从炒股资金中抽出来额外提供的,这些新股民在尝试的时候也有碰壁的时候。有人损失了投资总额的20%――30%,更有一些已赔了一半。而在和这些炒股的同学交谈时问及炒股损失对他们的影响,几位同学都认为更多的是积极方面的影响:当他们在股市中赚取了一些小钱的时候还心存积极乐观的态度,认为股市将会继续上涨,所以以为追高,最后的结果是不仅将所赚资金投入,而且将自己的本钱也赔进,结果是得不偿失。

2.5贯注投资,荒废学业

对于所有的投资者来说,不管资金投入大或少,着都是自身的关注点,那么对于大学生投资者来说更是将很大一部分的注意力投入到自己所投资的项目。不仅是成为他们茶余饭后所讨论的主题,更是他们在上课下课关注的焦点。对于股票来说,大部分大学生投资的都是股票,所以他们在上课期间就会时时刻刻关注所买股票的走势,相当于说是全神贯注,有部分区域信号不佳,也存在着逃课去观看股票走势,种种现象表明这些情况对于正在大学接受教育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为一些所谓的小盈利而浪费了自己接受学习的时间。

3.大学生怎样对待证券市场

3.1前期

前期是一个知识储存的过程,为中期进行证券投资做好铺垫。

3.1.1增加证券市场相关知识

首先必须了解一些基本的证券知识。了解证券市场中可以投资的工具,如股票、基金、期货等,以及对各项投资工具的特征、投资方式、风险性都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也可以去学校的图书馆去借几本有关证券的书,也可以去网上了解相关证券比赛。知道股票中各个图线的意思,分析投资回报,以及各个公司财务报表与业绩。多听听分析师的评论,向股票炒的好的人请教学习,再去定论你要买的股票。

3.1.2了解证券市场存在的风险性

证券市场中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存在直接左右着投资者决策的选择和对市场中各种规避手段的运用。在资本市场中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标准普尔、道琼斯等著名中介机构都定期公布哥上市企业的系统性风险系数,为投资者公布上市公司的系统性风险,同时为投资组合管理提供了资产选择与风险控制的基本信息。因此,研究证券市场风险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1.3对于证券投资有一个很好的前期规划

在进行投资之前就应该对自己所投资的领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也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说要有一个成熟的战略选择,是应该投资股票、债权、基金,还是期货,都要有一个好的计划,并对自己所计划的项目进行不断考察。众所周知的古神巴菲特,他的成功就来自于他犀利的眼光、冷静的思考以及完美的计划。所以在建立投资计划时,投资者宜先行了解投资的目的和承受能力等因素,而后才能树立成熟的投资理念。

3.2中期

3.2.1投资项目的谨慎性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句话在告诫我们要对证券市场存在着敬畏的心里,一旦决定参与到证券市场这个金钱游戏当中,对于自己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操作都应该谨慎进行,大学生应结合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运用技术分析,对股票、期货等证券的走向及价格作出正确的预测。应该具有理性的投资理念,证券欺诈之所以能够得逞,往往与股民的错误投资理念有关,例如盲目跟风,追涨杀跌,贪婪急躁,迷信轻信等。正确的投资理念应该是不贪不躁,知足长乐,先考虑风险再期望利润,头脑清醒独立判断,三分技术七分涵养,选时重于选股等等。

3.2.2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组织投资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要知道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而组织投资,对于那些家庭经济状况一般,不要盲目参与证券投资,对于家庭经济状况不错的,可以试着参与证券投资,不要投入过多。对于初次投资者,可以在自己能够承受经济损失的范围内进行投资,切勿因为现在证券市场出现好的发展状态就大量投资,证券市场存在着非常的不稳定性,一旦损失也不会对自己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就像自从15年开始,我国股市就开始持续上涨,目前已达到4300多点,这让不少的人眼红,所以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说开始出现了全名皆股的现象,这一方是在说我国股市在不断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在告诫广大股民要辩证的看待此种现象,也要冷静的组织投资。

3.2.3及时了解当前经济形势政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政策也会影响着经济走势,所以应及时的关注当前经济形势。当前很多项目出现大的波动都是因为国家政策或者内部的重大决策而导致,不要做一个闭目投资者,要及时的关注自己所投资的项目及所投资股票的企业有无重大调整或变化,这会严重的影响到自己的投资计划。

3.2.4了解最新经济信息,调整投资计划

2015年05月07日15:20:12中财网消息:在沪综指触及4500点后,市场出现本轮行情中少有的调整走势。驱动此轮牛市的杠杆资金也悄然发生变化。由于A股市值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市场剧烈波动,券商机构逐渐谨慎起来。近期已有多家券商对两融保证金比例上调,不少大市值股票折算率被降至零,通过限制两融规模来防范风险。个股方面跌多涨少,新进股民开始出现一定幅度的亏损。当前,随便买什么都会赚钱的阶段已经过去,为避免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需要专业投资内参为投资者厘清前进的方向。

及时快速的了解证券市场的动态是必要的,针对自己所投资的项目做出好的调整,可以挽救不必要的损失,当前证券市场极其不稳定,这也极大的蒙蔽了很多在校大学生投资的双眼,导致损失惨重。

4.结语

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变化一直是人们最关注的热点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的今天,资本市场似乎悄然成为人们金融博弈的核心平台。作为大学生毫无疑问也是这个平台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要用理智的心态去参与证券市场。因此,首先要明确其投资目的(本金保障、资本增值、经常性收益、经验积累);其次要深知证券市场存在的风险性并具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再次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及技术分析技巧;最后要有冷静对待证券市场的头脑及理智的心态;相信只要具备以上条件,大学生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将会遇到少些阻力,在遇到比较好的市场条件下也会有些盈利。(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莉珍.如何应对大学生炒股现象[J].科学之友(B)版,2015,(5):110,125

[2]吴晓求.证券投资学.(第四版)2015,(05):118,128

[3]黄国情.我国证券市场信用风险防范对策[J].2015,(4).

[4]宋明春.加入WTO与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完善[J].经济前沿,2015,(5).

第6篇

关键词:QFII 证券市场 人民币升值 信息披露

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制度的全称即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是指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把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汇入,并将其转换为当地货币后,通过严格监督管理的专门帐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其资本利得、买卖价差等经批准后可转换为外汇汇出的过渡性制度安排。

2002年11月5日,我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并于12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截至2009年12月,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已批准了93家海外机构的QFII资格,QFII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证券市场乃至我国的整个金融体系将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QFII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1.有利于优化投资理念,改善投资者结构。

在2002年底,QFII制度未实施之前,我国沪深两市登记的股东数大概为6800万户,其中,机构投资者占比不到1%,而绝大部分是散户投资者。由于散户投资者往往通过二级市场的短线操作获取价差,造成市场交易量大,导致我国证券市场波动剧烈。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除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外,存在大量的个人投资者,他们往往注重股票价差,对股票内在价值及潜在价值缺乏深度分析,公司本身的经营业绩及成长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在QFII制度下,所有参与的境外投资者基本上都是些坚持长期的投资理念、更为关注股票的内在价值及潜在价值理性机构投资者。他们的加入一方面可以壮大我国机构投资者队伍,改善我国证券市场的市场投资结构;另一方面,也将引导国内中小投资者趋于理性,优化投资理念。

2.有利于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QFII作为一种以价值投资为主要投资理念的机构投资者往往偏重内在价值、重视上市公司分红、关注企业的持续的发展潜力。国内那些业绩良好、资产优良、管理完善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得到投资者的重视。这样一来,为了更多的吸引资金,国内上市公司必将加强公司的治理,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由此以来,QFII的进入必然会加大我国国内上市公司的竞争压力,因此对于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行为、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构和提高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 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开发,推动金融创新。

QFII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对金融衍生品有着非常丰富的创新实践和经验,QFII的进入将会加大国内券商、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的竞争。面对外来投资者的挑战,国内的投资者将会投入到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究和开发中,这样将会推进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开发,也将进一步推动金融创新。同时,国内证券投资机构也可以通过和QFII的合作,学习国际金融市场最前沿的理论和实践,提升自身的金融创新能力。

二、我国实行QFII面临的风险

1.国外资本可能加大我国的金融风险

QFII制度本身是一个证券市场国际化、自由化的渐进过程,QFII的进入可能将国外各种金融风险带到我国的金融市场领域,对于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是一个挑战。如果QFII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额中占较大比重,一旦发生国外资本大规模撤离的情况,股票价格必然会急剧下跌,进一步引发我国证券市场低迷,其他外资也将随之撤离,引发一连串连锁效应,甚至可能引发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动荡。

2. 人民币升值预期下金融市场开放速度偏快

目前,我国GDP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贸易,美国成为我国第二大贸易对手国,然而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却不断扩大。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后,经济一直不振,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情况下,美国却一直对我国施加强大的经济压力,不断以各种方式要求我国人民币升值,同时要求我国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然而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一直是较低的成本,人民币的加速升值对我国短期内的经济结构会产生很大影响,然而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状况很难改变。同时,我国证券市场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果进一步加快金融市场的开放步伐,一定会造成我国的外汇储备急增,引发人民币进一步升值预期。

3. QFII 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QFII信息披露较少,而我国国内的公墓型基金却有着严格的信息披露体系,对于QFII的投资方向,资产的具体状况我们很难获取相关信息,有关它的资产信息我们往往只能从季报里获取。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例,在台湾的证券市场外资是其重要的三大法人之一,交易所每天都会披露外资的进出动态,投资者可以比较容易的获取关于外资的信息,这样不仅可以帮主投资者了解QFII的投资方向,而且可以帮助有关监管机构监控QFII的投资行为,防止不法行为的发生。显然,目前我国的QFII信息披露内容与国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内容相比,显然不够。

4.我国金融监管体系面临挑战

目前,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够完善,在实施QFII制度之后,我国金融监管不免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必然会对我们证券市场的波动产生影响:①我国证券市场缺乏对QFII的法律监管体系。当前我国的《证券法》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与之相配套,而直接针对QFII 所颁布的管理办法等都为提升到法律层面,至多属于行政法规范畴。②我国采用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难以适应“混业经营”的国际化趋势。为了适应“混业经营”的监管趋势,使我国监管部门面临着巨大压力。③我国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面临挑战。随着我国对QFII进入条件逐渐放宽,我国QFII的数量不断增加,金融风险逐渐增大,需要监管的内容也不断增加,而我国的金融监管资源却非常有限,为了稳定我国金融市场,我国的金融监管当局将面临极大考验。

三、完善我国QFII的政策建议

1. 坚持稳健的QFII发展道路

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过多,国内流动性过大,人民币的升值预期进一步加大,在当前形势下,若进一步开放更多的QFII 及投资额度,会加快外汇资金的流入,加剧国内流动性过剩,加大我国的外汇政策管理的难度,对我们现行的政策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因此,采取稳健的QFII道路有助于我国的金融稳定和外汇管制。

2. 健全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律规范及约束

目前我国证券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对于外资恶意的获取上市公司控股权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QFII完全可以通过在证券市场收购股份或者通过换股并购等途径来获取上市公司的控股权。2006年8月10日颁布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中,明文规定外国投资者可以收购国内公司股权。目前来看,由于我国法律存在一些灰色地带,外资对于我国国内的上市公司有多种途径合法获取其股权,可能导致外资主导我国上市公司的运营,甚至利用法律漏洞进行圈钱行为。因此,为稳定我国证券市场,必须健全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律规范,防范外资恶意获取上市公司的控股权。

3. 鼓励金融产品创新,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QFII从2002年实施到现在不足十年时间,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对我国资证券市场的影响还不够,投资机构的数量和投资总额都还很小。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国需要进一步开发与之相匹配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在给投资者提供收益的同时,提供一个风险规避、套期保值的市场。多品种的金融衍生产品在给投资者提供多渠道的投资方向的同时,也能释放集中的风险。然而我国目前金融衍生产品种类稀缺,投资品种较少,市场稳定性差。因此,只有加大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研发力度,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才能丰富我国的证券市场的投资工具,适应国际游戏规制,提升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4.规范信息披露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很不规范,证券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操纵行为,投资者很难获取真实的证券信息,上市公司也存在一些弄虚作假行为。根据WTO的国民待遇原则,QFII进入我国必须和国内投资者处于平等地位。我国对QFII的信息披露也很不完善,为此,我国应该建立一套公开透明、层次清晰的信息披露体系。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披露体系,加强QFII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大中介机构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审查力度;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

参考文献:

[1]李建华.QFII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投资策略分析[J].管理评论,2006;3

[2]陈丽萍,郭晓晴.QFII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商业经济,2008;11

[3]张丹.QFII实施现状及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商业研究,2006;2

第7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风险规避

一、证券投资风险

证券投资是一种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就是投资者(法人或自然人)对股票、债券、基金以及相关衍生品等进行购买和出售,从中获取利息、差价的一种投资方式和行为。证券投资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经济和心理风险。对于证券投资所而言,经济风险是需要研究注意的主要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是发行证券主体的变现、违约风险,证券市场中的通货膨胀以及利率等风险。如果投资,风险是一定存在的,在我国这个正在发展却不太成熟的新兴市场,投资者更需掌握投资经验,学会规避风险。

二、证券投资风险的种类划分分

根据证券投资风险的性质,可以划分为系统以及非系统性两种风险。

(一)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指的是由于一些全局性的因素,使得投资的收益出现变化,这种因素会通过相同的方式影响全部的证券收益。这些影响因素不是公司内部的,因此是不能有效控制和回避的,这种系统风险也被称作不可回避风险。由于共同的因素对公司产生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多样化的投资也无法将风险分散开来,所以也将这种风险成为不可分散风险。结合当前证券市场发展实际,系统风险可以划分为市场风险、利率风险和购买力风险。

1.市场风险,是由于证券市场长期趋势变动而带来的风险。证券市场行情变动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周期的变动在其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社会经济出现阶段性的波动以及循环,一般分为萧条-复苏-繁荣-衰退等阶段。看涨行情中,基本上所有的股票都是价格上涨的,在看跌行情中,股票的价格就呈现下跌趋势。投资者应对市场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势操作,投资于绩优股票。

2.利率风险,是指因利率变动,导致附息资产(如贷款或债券)承担价值波动的风险。证券价格会受到利率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体现的,首先是资金流向的转变,市场利率变高,一些资金会被吸引到银行票据以及储蓄等金融资产中,债券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其次是公司成本的影响,利率增多,公司的融资成本就会增多,若其他条件不变,利润会减少,股息也会减少,使得股价降低。

3.购买力风险,又称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造成物价上涨,货币的实际购买力降低,同时可能造成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水平有下降的风险。通货膨胀使投资的名义收益率不变,而实际收益和价值却在下降。

(二)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说的是个别公司或行业证券产生的影响风险,个性影响因素是主要特征。由于这种风险若要抵消,可以将投资分散得以实现,又可以被称为可分散和可回避风险。非系统风险主要有信用以及经营风险之分。

1.信用风险,是指企业或公司违背信用而不能按照约定让投资者进行还本付息,进而受到的风险,证券发行人无法按期对本金以及利息进行支付,这将会使投资者失去再投资和获利的机会。它是债券的主要风险,投资公司债券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信用方面的风险,要对这种风险进行有效的回避,就需要评级信用,对证券评级的结果进行参考。

2.经营风险,说的是公司经营管理失误而因其盈利水平的变化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它来自于企业内部。大致有几种情况:一是融资不当引起财务风险:二是公司缺乏创新性,只满足于当前的经济以及利润水平;三就是销售决策上产生问题,不科学、合理,没有注重开辟新的市场。

三、证券投资风险的规避措施

(一)投资组合分散风险

通过分散组合来规避非系统风险,从而在面临非系统风险时不至于“满盘皆输”。分散不仅体现在资金分配上,还体现在资本选择上,在投资时,应尽量了解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投资。

(二)健全监管制度,加大执行力度

证券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健全完善的法规来保证健康运行与发展,由于我国法律法规还不太健全,相关部门缺乏有力的监管机制,手法和违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灰色区域。政府应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控,严格监督管理中介机构以及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需要将信息纰漏义务落实到实处,进一步优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对于募集到的资金能够实现高效利用。

(三)降低利率风险

利率作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对宏观经济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金融资产的价格以及利率会对利率产生极为敏感的反应,因此不能有效的回避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固定收益证券的主要风险,也是政府债券的主要风险,它对长期债券的影响大于短期债券。投资者在预见利率要提高时可以减少长期债券和固定利率债券的持有。

(四)采用灵活的投资策略

在投资前,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充分了解投资信息,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在心中权衡比较并且进行相应的风险论证。熟悉债券市场的交易规则、市场规模、投资者的组成。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制定好能够规避风险的投资策略,运用各种有效的投资方法和技巧,例如将证券投资的期限阶梯化、短期化,种类分散化。

(五)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树立正确投资心态

在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大环境下,政府相关部门应把风险教育和证券投资市场的稳定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各类金融部门要主动肩负起社会责任,通过自身丰富的知识以及广泛的资源优势,能够将金融知识等积极的宣传给公众,并保证形式的多样化,满足公众的实际需要,强化社会公众的金融风险识别以及防范能力,这与长期发展的利益需要是相满足的。

四、结语

总而言之,证券投资风险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不确定性,我们能做的更多的是在承认风险客观存在的前提下有效的方法风险。虽然投资是的不确定性比较强,但是依旧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技术方法,总结以往经验,科学的测度风险,扎实利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对收集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寻找规律为投资作借鉴,组合投资分散风险,尽可能避免或减小风险带来的损失和危害。人们应该具有风险意识,认清自己的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审时度势,做出谨慎的最优选择。

参考文献:

[1]李俊清,张凯.我国权证市场投资风险分析[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03).

第8篇

关键词:证券市场开放;短期资本流动;金融体系

一、新兴证券市场短期资本流动风险的传导机制

新兴证券市场在国际化演进中,对资本管制逐步放松,外国资本的大量流入会带来金融资产的迅速扩张。由于新兴证券市场的发育程度普遍较低、金融监管相对薄弱、金融体系不够稳固,因此,资本自由流动的后果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更充分。实践中,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投机资本的肆虐对象。短期资本的频繁进出。加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性。

由于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都是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处于联动状态,一个市场的动荡对其他市场也出现连锁反应,最后导致金融体系的动荡甚至崩溃。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一些新兴经济体过早、过急地开放了本国证券市场,开放后的证券市场就成为国际短期资本快速进出的通道。一方面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证券市场率先对金融动荡作出反应,资本流向转变;另一方面,危机的交叉感染也会通过证券市场蔓延,从而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体系。在整个金融体系比较脆弱的情况下高度开放证券市场与危机发生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短期资本流动风险的传导机制如下图所示:

1、大规模的短期资金流入容易形成资本市场泡沫。

由于短期资本的短期逐利性和投资要求具有充分灵活性的特点。一般会选择进入证券等虚拟经济市场。当大量短期资金流入国内虚拟经济市场,会推高投资产品的价格,制造市场虚假繁荣的假象,由于“羊群效应”引起国内投资者跟风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使虚拟经济进一步脱离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泡沫日益扩大。但是,当国内某种经济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短期资本逆转发生大规模流出时,会使资产类价格迅速下降,“羊群效应”反过来会进一步加剧这种下降箱势,由于新兴证券市场发育不成熟、容量小、缺乏避险工具等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会使资产波动的幅度加大。从而加剧该国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此外,短期资本的大量流入还会增加国内的货币供给量(外汇占款增加),产生“输入性通胀”造成物价发生较大变动,从而也会间接影响到证券市场,引起价格波动。

2、短期国际资本的频繁流动影响外汇市场,造成汇率的波动。

当外国资本流入某国时,在外汇市场表现出来的是外币需求的减少或本币供给的减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导致外汇汇率贬值和本币汇率升值。相反,外国资本流出某国将导致外汇汇率升值和本币汇率贬值。因此,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会造成汇率动荡,而国内证券市场对本币汇率的变动是比较敏感的。当短期资本的流入导致本币汇率升值时,会吸引更多的短期资本流入,进入证券市场,抬高资产价格,形成泡沫,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相反当短期资本流出,导致本币汇率贬值时,会使更多的短期资本撤出证券市场而流出,这样会加剧证券市场价格水平的下降。从而使证券市场发生剧烈波动并影响到其它金融市场。

3、短期国际资本的频繁流动影响利率市场,造成利率的波动。

当短期国际资本流出时,将导致银行贷款的减少和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导致利率的上升。这样,如果发生了大规模的国际资本净流出,利率将出现一个上升的过程。相反,当短期国际资本流人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会导致利率的下降。由于证券市场对利率的敏感程度比较高,因此利率的频繁波动,会直接影响到证券市场。当利率上升时,证券市场价格水平会下降,反之会上升。再加上新兴证券市场本身存在脆弱性,无疑利率的变动会加剧证券市场规模和价格波动,增加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4、短期资本的频繁流动会削弱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实施效果,从而形成较大系统性风险造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克鲁格曼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论:资本的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并存,只能是三者选其二。这就是著名的“三难选择”。它说明了证券市场开放(资本的自由流动)与汇率、利率的关系。按照“三难选择”,在资本市场开放条件下一国政府不能同时控制利率和汇率。如果汇率同定,货币政策只能用来维持固定汇率;如果政府希望使用货币政策来实现围内经济目标,那么汇率就应当由市场来决定。同时控制两者的尝试到目前为止没有成功的案例。在国家不可能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的情况下。那么资本自南流动下只能放弃同定汇率制度,选择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制度作为稳定器的作用就会被削弱。反过来如果希望维持同定汇率制度,货币政策只能刚来维持固定汇率,就会削弱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实施效果。墨两哥和亚洲因发生危机都是维持盯住美元较为刚性的汇率(见表1),而同时这些国家又是证券市场高度开放,国际资本可以较为自由地跨境流动。资本大量流入造成国内资产价格膨胀和通货膨胀,出口产品成本上升,相当于实际汇率升值,随着实际汇率升值反过来造成出口竞争力下降,又导致经常项目出现持续逆差对本币产生贬值压力,当产生本币贬值预期时造成资本外逃,结果本币贬值压力更大,国际收支逆差更大。当靠售外汇储备、提高利率不能维持本币升值时。不得不放弃同定汇率制,金融体系出现剧烈动荡,金融危机在所难免。

二、我国证券市场开放中的短期资本流动风险分析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一直呈现出双顺差格局,外汇储备不断攀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际上,主要经济体为刺激经济普遍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剩。因此。尽管我国对资产项目仍旧实施着较为严格的管制,但是在中美利差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在获得利息、人民币升值收益以及资产价格溢价的诱惑下。国际短期资本还是通过各个渠道进出我国,大规模的短期资本的频繁流动将会给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加大了宏观流动性金融风险,并且对资产价格和人民币汇率造成了冲击。鉴于我国金融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特别是证券市场在规模、流动性、信息透明度以及结构上存在一些同有缺陷,使其在承受大规模短期资本自由流动上存在着脆弱性。具体表现为:

1、证券市场发展不成熟。国际短期资本频繁流动会加剧国内市场波动。

第一,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缺乏层次,难以抵御国际资本冲击的风险。集中表现在市场容量较小,流动性弱:市场体系缺乏层次,可选择的投资品种比较少;市场缺乏做空机制,国际上比较普遍发展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还很不成熟。在这种状况下过快开放证券

市场,面对规模庞大的国际游资。无疑会加剧市场的波动,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者都会暴露于国内和国际市场风险之下,而没有有效的避险工具规避风险。

第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市场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的公正、及时、准确和完整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和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现象,诸如披露不及时,不充分,甚至故意弄虚作假等。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作为上市公司应该如实、系统、及时、完整地披露信息,保持市场的透明度。

信息披露的不充分、不及时也影响到国际短期资本的投资行为。多项实证研究表明,由于受到信息不透明和信息不对称等条件的限制。外国机构投资者在新兴市场上的投资行为并非完全理性。他们广泛采取了正反馈投资策略,并且存在显著的羊群行为。这意味着一个上涨趋势可能吸引巨额资金的持续流入,使得资产价格逐渐脱离基本面,最终产生价格泡沫,而一个下跌趋势可能导致巨额资金的持续流出,最终由于羊群效应导致恐慌性大跌、流动性紧缩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引发或加剧市场波动,最终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第三,证券市场投机过度,市场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存在着高市盈率、高换手率的现象。由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尚不成熟。大量社会资本流向股票市场,造成证券市场的股票价格与本身价值出现严重背离,与国际市场存在较大差异。国内企业在不同市场上市融资。市场价格不同。在A股市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下,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被扭曲。

我国证券市场投机过度还体现在换手率过高,投资多以短线为主;股价指数波动大,暴涨暴跌等现象。证券市场的年换手率一直居高不下,最高时甚至超过900%:而成熟市场年平均换手率都在60%左右。这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交易频度高,投资以短线为主,大多数交易缺乏对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理性判断。由于证券市场的投机性较强,换手率较高直接导致证券市场波动幅度加大,股指暴涨暴跌。在证券市场高市盈率、高换手率和股价指数波动巨大的情况下,即便是在开放市场后国际证券资本流入,那么也只能是持有证券的短期性的投机资本。如果采取双向的资本自由流动,即使考虑到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前景,在极端情况下,就意味着资本大量外流。在“一价定律”机制作用下。国内股价必然出现较大波动,财富蒸发。

2、证券市场开放的相关金融条件不具备,国际游资的冲击会形成较大系统风险造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一国金融改革达到一定的阶段是证券市场成功开放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机制的形成是最为重要的金融改革条件。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尚未完成,改革方向已确定,但目前缺乏有弹性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与证券市场开放不匹配。人民币利率制度改革已实践多年,作为证券市场开放的前提条件,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会较为缓慢。因此,从我国目前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现状来看还不能有力地支持我国证券市场开放进程的快速推进。

就目前而言,虽然人民币汇率在相对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对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是有利的,符合国家利益,但是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很小,近于固定汇率制对于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却是一个限制性的因素。中国汇率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而且市场化的推进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无论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和“三难选择”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墨西哥、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国和受影响国的实证研究,都说明在坚持独立的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很难并存。中国证券市场开放进程中短期资本的频繁跨境流动必须与人民币汇率富有弹性相匹配,否则将会极大地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利率作为经济调节的杠杆作用将会大为削弱,从而会引发一系列的系统风险。

三、防范短期资本流动冲击,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政策建议

1、充分发挥利率――汇率联动效应,减少国际短期资本的套利、套汇机会和预期。

如前所述,套利和套汇机会的产生是热钱流入的基本原因。一国货币的升值压力或与国际市场存在正的利率差时,通常会面临着热钱流入的问题。热钱的持续流入又使原有的经济形势更为复杂。对于我国而言。在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的情况下,为了抑制大量的游资涌入国内给国内经济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应逐步改变利率决定模式,增加汇率弹性。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适当增加汇率弹性。增加投机资本流动收益的不确定性,有利于遏制资本大规模单边流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以及增加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弹性汇率机制的形成还有助于市场均衡汇率的形成,从而减少汇率高估和低估引起的资本投机活动。与此同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利率和汇率之间的调节机制。这样利率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调节短期资本流动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利率――汇率联动效应,市场才能自动消除资本流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才能调节资本流进和流出的规模。

2、加强国际资本流入的可控性。抑制海外投机资本频繁进出本国市场。

伴随着我国资本账户的逐渐开放,未来国际短期资本进出我国金融市场的频率会更高,这必将强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传导机制,国际金融风险的溢出效应增强。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资本跨境流动进行持续监管,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的动态监控,以避免外国投机资本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负面冲击。可以通过资本流出、对外资流入量的直接控制、外资在本国滞留时间的要求,根据外资在本国投资期限的长短制定累进外资收益税率,为外国投资者设立专门的投资市场等方式控制外国证券投资资金的合适量。解决由于资金量加大引起的股市泡沫、币值升值和价格上涨的问题以及解决证券投资资金短期性和波动性问题。

3、加强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金融市场微观基础的建设。是资本市场国际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亚洲金融危机表面上是因为这些国家资本项目管制放松过猛,货币兑换改革过程太快,从而导致金融危机发生。但究其深层原因,是金融微观基础建设薄弱以及金融机构自身存在严重缺陷。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还不完善,存在薄弱环节,因此,从长远角度考虑,要逐步加强证券市场微观基础建设,提高金融系统抵御外部投机资本冲击能力。针对市场建设的薄弱环节,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逐步扩大市场容量,构建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我国证券市场目前无论从市场规模或者机构投资者数量及规模等方面。与成熟的资本市场都存在不小的差距。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机构投资者进入我国证券市场,由此可能导致的市场波动性风险不容忽视。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扩大我国证券市场容量。除了单纯数量上的扩容,更重要的是引入大市值的蓝筹公司来增加市场流动性,从而减小波动性风险。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风险要求的国际资本需要。通过提供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来有效分散潜在的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