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服装专业教学

服装专业教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1-30 23:04: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服装专业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服装专业教学

第1篇

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其美术技能水平与美院学生差别悬殊,怎样结合服装设计学科特点,构建素描教学的训练模式,培养基础扎实、创造能力强的设计人才,就成为服装设计学科教学普遍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一、我国素描素质教育现状

服装设计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之一的素描课程,究竟应该如何围绕本专业的特点进行素描课程教学,直至目前各院校似乎都感到较模糊的,有的是完全沿袭了俄罗斯的素描教学法,这套教学体系严格地按照内容繁简依次逐步进行训练。这种专业技能训练,针对性较差,除了个别悟性好的学生,能将素描灵活应用于服装设计绘画,大多数学生都出现了问题。有的从另一极端完全把此课程砍掉。

针对目前服装设计专业中素描教学的现状,认为有必要进行多方面探讨,更有必要对现代服装专业设计中的素描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二、服装设计专业中素描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服装专业的教师,既是教师又是设计师;要具有一定的服装设计体验或经验;在教学中;能对学生的创意提出中

肯建议。服装设计教学需要这样的一批教师勇敢承担起素描素质教育变革的责任。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实践体会,结合相关资料,粗浅地认为素描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阶段针对性地进行。

第一阶段,我们可以将形态各异、材质不同的器皿任意摆放在同一平面上,要求在静物对话中可以引导学生们想像它们因彼此的不同而发生了一系列的关系。学生们会自然而然地分析静物各自的特点,创造性地将这些物品有机的组合在一起,要求画面构图要有变化、有新意、多样统一、均衡和谐、透视正确,以线的虚实变化表现出形体的内外部重构关系以及重叠关系。这种训练提高了学生绘画的主观能动性。表达了不同质感物体的个性,还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活力。

第二阶段,与服装设计最紧密相连的是人物素描。传统教育多是模特一动不动的,老师在一旁强调素描的透视关系,画出的作品也是一动不动的表情。而服装是多变的,哪怕是同一套服装不同的人穿着都会有不同的风格。所以,为启发想像力,可鼓励学生观看各类型的动态表演,要求学生边看边速写,记录感受最深的表情或动作,培养学生立刻捕捉动态的能力,在设计服装时,才能立体考虑问题。服装在不同场合,不同心情下穿着,能衬托出人物的不同气质。

第三阶段,创新是一种源于对感知把握到原形潜在变异的洞悉,通过素描过程的造型演变,创造出具有深层意义的新的形象。为了充分地达到对自然世界多元的、多层次的本质认识,广泛地发掘和获得富于创意的设计思路,我们还可以通过物象各种性质的观察、分析、联想引发出不同性质的创意设计表现。例如:从自然物体的结构的各种性质中引出线条意象的变化;从形体是有机的同时又是可分的性质中引出有机构成的变化;从物质的肌理特征中引出纹理组织的变化这几个阶段的任务是将学生创意思维打开,从静物、人物、风景素描上训练观察的方法,注重服装和人物结合后的形象感受。特别强调思维的推理性、逻辑性和有序性。这种符合设计需要的思维方式及造型思路,不仅能够使素描造型严谨、规范,而且还能大大拓宽其造型的表现力。

三、服装效果图中不同形式素描的运用

素描画法的服装画,首先要研究人体的构造,明白人体内在结构关系与外观形式的整体感,从而对服装画进行认识与创造,体现了科学与美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而画法基本上是以线画面为手段,以表现形体、结构、,明暗、空间、质感为目的的一种画法。

写实素描可以把服装绘画的十分真实,突出了一种写实的效果,真实再现人物或服装的良好视觉效果,并将一般视觉难以观察和发现的形象,以写实的方式集中强调地表现出来,在于皮肤或服装的质感、肌理等作细致的刻画,更加突出服装的功能和实用。

装饰素描是以素描的表现形式对被装饰物着重于形式美感方面的思考和加工处理。例如在时装画中对服装进行概括、取舍、归纳、组合来表现浓厚的设计意识、创新理念和形式美感。把服装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及多点透视法对服装或人体进行重叠、穿插、透叠以及运用平展法表现服装的艺术手法,使画面特征更加突出,创造出具有形式美感的视觉图像。

表现素描是表现主义绘画的延伸,以突出、集中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在服装画绘画中常表现为扭曲和夸张、色彩的强烈和主观,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在服装画运用这种画法可以通过对服装的典型选择、集中与概括,使表现的效果图引起人们的情绪共鸣,使服装更加生动和可用性。

服装效果图是一种适应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然后才是满足精神的需要,表现的内容主要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可视形象。中国有非常悠久与优美的文化资产,足以为作为创造自我的设计风格丰沛素材,属于中华特色的美将会是中国设计与竞争力最大的内涵。

第2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服装专业;教学改革

中职院校作为我国最传统的人才培养基地,其本身具有较大的群众基础优势。然而,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也相对增多,中职院校面临的竞争也逐渐激烈化。为了保证中职院校的社会形象,其必须要通过多个平台来展现其教学质量。职业院校的内部竞争比较激烈,各个院校为了彰显自身的实力,每一年都会开展一些技能大赛来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可以说,每年的技能大赛是各个职业学校展示自己的管理水平、师资力量、技能训练水平的一个重要平台。技能大赛作为最直观的技能展示平台,也成为中职院校教学关注的核心点。

一、开展以技能大赛为引领的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从整体上来说,技能竞赛是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彰显职业教育特色与成果的重要途径。同时,其也是职业院校得到社会认可的必然途径。再者,随着当前社会人才竞争的激烈化,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均对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个要求下,中职院校必须要就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尤其要注重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开展,从而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人才评价与选拔制度,为社会输送更为优质的人才。自然,中职服装专业也具有自身的技能大赛,且每年都有学生和老师参加这项竞赛。但是,从近几年的中职院校参赛状况而言,多数学生学习质量欠佳,教师水平较低。且在比赛完结后,也并没有对其进行研究,从而使得部分缺失环节长期存在。再者,该种技能大赛针对人群有限,考核区域相对受制,自然部分院校都没有认识到技能大赛的重要性。鉴于此,笔者认为,必须要提升中职院校对该项竞赛的重视,方可以为学院教学提出新的方向,也为学院发展提供一定的渠道。

二、以技能大赛为引领的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一)优化教材,引入《服装CAD》的教学内容及专业基础课程

就目前的中职院校服装专业教学来说,其使用的教材多以理论性内容居多,在这种教材的使用中,教师虽然能够相对轻松地开展教学,但是,学生却未必能够有效地领悟知识且与实践融合。尤其是在一些基础性知识教学上,其过于理论化使得很多学生都无法将其与技能大赛相联系,自然在参赛时,就欠缺信心与实力。故而,笔者认为,应当适当地调整中职院校服装专业教材,以院校的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技能大赛的需求为依据,适当地将其调整为适合当前社会发展与技能大赛考核需求的教材。

(二)调整思维,引导学生对技能大赛的正确认识

随着技能大赛的连续举办,其影响力也逐渐提高。但是,多数学生认为,技能大赛不过是一项业余比赛,其缺乏专业的认可能力。在这个大赛中所取得的成绩与自身的学习水平无法联系起来,这就很容易使得学生的参赛积极性受损。然而,我国目前致力于“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创建,也就是说技能大赛必然会成为职业院校教学考核的一个项目。因此,必须要调整学生的思维,让其具有积极参赛的想法,并愿意为大赛努力。

(三)优化师资,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就我国当前的中职院校师资力量而言,多数学校的师资相对薄弱。其中的教师要么缺乏对应的教学能力,要么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从而使得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笔者认为,要想实现以技能大赛为核心的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教师本身作为其中的主体,其执行力的高低影响着改革效果。因此,中职院校需要不断地优化其教师质量,从教师考核到教师评估等多个环节,来提升教师的专业性,以保证其教学质量。再者,部分中职院校的教师其教学态度存在偏差,从而使得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过于消极。中职院校必须要提高其竞赛思想,并且适当地创设奖励机制,以为其教学积极性作出一定的帮助。

(四)改革教学管理,优化中职院校的自我定位

中职院校作为非普通教育的人才培养场所,在生源上存在一定的文化缺失。这就使得部分中职院校逐渐将其定位为差生接纳所,该种思想的引导很容易导致其在整个教学中丧失应有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得不到较好的教学培养。而在竞赛的引导下,中职院校逐渐发现了证明自身的渠道,自然在教学方式上需要进行调整。同理,学校对自身的定位科学且准确,学生与教师方能够正视自身的地位,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总之,技能大赛的举办为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也为其教学成果与特色展示提供了新的平台。但是,很多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该项竞赛的重要性,从而使得其在教学中也没有加以重视和落实相关教学,自然,其在教学方向上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故而,笔者认为,明确该项竞赛对教学的意义,并且针对其提出教学改革方案的具体措施,方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布阿斯古丽•阿卜来提.技能大赛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过程中的引领[J].职教通讯,2016(17):26-27.

[2]江雪.基于技能大赛引领,促进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以我校为例浅谈中职服装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J].中学教学参考,2015(24):127-127.

第3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服装CAD;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523-4

《服装CAD》是中职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学习成衣设计、成衣结构设计等课程后开设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的制版能力。随着服装CAD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快《服装CAD》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出适应服装企业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服装CAD》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对市内、外中职学校服装专业的调研,在《服装CAD》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讲解、演示为主,教学内容以CAD软件的操作应用为主,没有结合服装企业岗位的生产项目来进行操作技能的讲解和训练,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主体性没有得到体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够独立地完成设计任务。

(二)课程衔接不够紧密

在课程建设中,没有对接服装企业岗位需求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在《服装CAD》课程教学过程中,仅把CAD软件作为一个设计工具进行操作过程的讲授,没有与其他前、后续专业课程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缺乏与实践教学的紧密衔接。

(三)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在课程考核中,一般是以完成实训报告和期末理论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这种方式很难考察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弱化了学习过程和实践环节在课程考核评价中的重要性,不能够对实践教学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服装CAD》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基于工作过程优化课程设置

通过企业调研,明确岗位典型工作任眨对接岗位需求系统化设置课程。根据部颁专业教学标准,《服装CAD》课程的前、后续课程主要有:《服装画技法》、《服装材料识别》、《成衣设计》、《成衣结构设计》、《成衣制作》等,《服装CAD》是对前面所学课程的复习和总结,应用CAD软件完成服装的款式设计、结构设计、打板、排料等操作,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学生学习完成衣结构设计、成衣设计等专业课程,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把专业课程分为从自主创意设计到样板制作,再到成衣设计、制作,这样课程的衔接就更加紧密和系统化,学生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学习中逐步增强职业能力。

(二)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协调与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与同伴合作,在合作中“获取资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反馈评价”,在亲自“动手做”的实践中,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习得对应的专业知识。目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1.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模式的核心理念。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必须密切联系工作任务,建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知识结构,做到知识与任务的整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包括四个步骤: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估任务。

2.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载体,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把以软件操作讲授为目标转向以实践项目为目标,依据循序渐进原则确定教学项目,结合专业课程建设做好教学项目设计是项目教学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模拟服装企业生产实际情况,教师给出任务工单,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对客户订单的服装结构分析,运用服装CAD软件完成服装打板、推板、排料等过程。通过小组间的学习、讨论,可以互相促进,互相学习。通过小组汇报展示,教师可以有效掌握小组成员学习情况,也可以使同学们互相了解进程,并给其他小组提供学习建议。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以“实例分析”为载体进行知识和技能教学。教师选择经典服装款式作为案例进行教学,对所举案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讲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生动又具体,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根据所举案例的服装款式进行上机实践训练,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行动导向教学中的评价是一种过程性、激励性、发展性、职业导向性的多元评价。在课程教学评价中要着重改进以下两个方面:

1.注重过程考核。针对课程考核评价中对实践环节技能考核不够重视和全面的问题,将考核评价分为过程考评和期末考评。过程考评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提问、分组竞赛、实训项目作品和实训报告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应知和应会技能,过程考评成绩在综合成绩评定中占60%。通过强化过程考核,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打下扎实的岗位基础技能。

2.注重多元化评价。在过程考评时,要将学生、小组、教师评价结合起来进行多元评价。针对教学项目设计好项目实施评价表,在任务完成后,分别由学生本人、小组长和教师进行评分,按比例计入平时成绩。采用多元化评价,既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有利于调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班级整体教学目标。

第4篇

关键词:服装 教改 技能 培养 人才

一、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

以工学结合职教专业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切入点,职业学校提高学生技能重要的是师资、设备、实习三个环节。为提升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学校搭建了三个平台。

1. 项目教学为手段的实训平台

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一个项目是项计划好的有固定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工作。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较完整的作品。项目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实践性。加强职教师资技能培训也是“做中学”的职业课程教学过程。在培训过程中,通过演示讲解、典型引路、专题研讨和单兵教练、骨干培训、分层推进等多种形式和方法,“边做边教”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边做边学”地学会课程教学设计,实现“做、学、教”相结合,注重实效,使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学会“做中学”,在课程教学中实践“做中学”,也保证学生在“做”中培养和提高能力。

2. 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研平台

为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以服装某一项目教学内容为载体,针对同一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采用一课多构,同课异人、集体备课等,对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性教学,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各个方面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教研活动,活动形式有:说课、上公开课、上研讨课、上引路课等;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促使教师反思,在反思中进行总结,在总结后全面提高教学能力。

3.校企合作为导向的交流平台

我校采用的服装项目教学包含了服装CAD设计、打板、裁剪、服装缝制工艺等。教学过程中以一个个的项目导入教学,开展较为系统的从理论到实践各个环节的学习,为此,对现有的专业教师结合下企业实践这一环节进行方向性培训学习,使每个服装教师掌握一门较为精通的技术。学校正在开展校企合作为教师深入企业、和企业对人才需求标准搭建平台。

二、理清服装专业课改的整体思路

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不断强化课程意识,建立职业教育课程不断创新的有效机制为新课改的整体思路;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专业课程改革主旨,以核心课程开发为专业教材建设主体,以教学项目设计为专业教学改革重点、为服装专业课改的基本思路;结合服装专业特色,以前校后厂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企业和学校深度融通,基于服装企业工作过程构建集职业素质培养、专业能力训练和岗位综合能力提升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对我校服装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改革。

三、构建服装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

1.构建以教学项目为载体的“核心课程”主干体系

“教学项目”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内容包括该项目所需要的相关实践性知识和理论知识、拓展性知识、实际操作与练习等内容,旨在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教学新思路。“教学项目”将原来的学科型课程组织形成调整为项目型组织形式。如服装专业《服装结构设计》新课程中按照生产一线的要求,设计了16个“教学项目”:服装款式图绘制、服装CAD设计、服装打板、排料、辅料、裁剪练习等。

2.明确以循序渐进为原则的“核心技能”培养策略

学校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高一年级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基本功训练,高二年级开始实施项目教学,先明确项目标准,然后服装样板制作,再是工艺制作。内容安排上,先基础后扩展,扩展内容较灵活,款式变化较新,要求与市场接轨

我校的服装专业课程主要有:服装绘画技法,服装设计基础,服装材料学,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工艺制作等等。这些课程对应了服装设计与制作技术技能的培养过程,而它们都应该与企业的项目任务紧密联系。例如在我校服装工艺制作课程的标准化目标课程教学和管理方面,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中对于各个年段的具体要求,定时、定人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的课程教学和课程管理,并进行达标考核。它一共确立了八个基本技能目标,即:1.手工针法,2.女裙,3.男西裤,4.女衬衫,5.男衬衫,6.茄克衫,7.女西装、8.男西装,9.男大衣,10.女大衣。这些技术技能目标既要符合教材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应当与服装企业的各款《工艺制单》的要求相联系相符合。课程模块的标准化目标教学和管理如果能很好地与服装企业的项目任务(特别是不断更新的项目任务)相融合相联系,就必然会给课程改革注入新鲜的活力,会给课改带来具体的、实质性的变化。

四、开发服装专业的校本教材

加强校本教材建设,促进反映企业的主要生产环节和工艺的校本研究,这是由以实践为主体的课程内容与形式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为此,学校提出了服装专业课程教学实行项目化、任务化教学法的教学改革,并编写了《服装专业学生技能过关标准》校本教材,该教材注重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与用人企业了解企业生产需要,学校每学期对过关项目进行专业技能的系统训练,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从设计、打板、生产工艺单等各个环节的学习与实训。加强学生从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到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的提高,并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在开发中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课程目标明确

以校本教材安排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的导向,使学生具有审视服装平面款式图的结构组成、各部位比例关系和具体尺码及分辨结构可分解性的能力。具有能根据工艺单打样的能力。熟练运用各种缝纫设备设备,打板,掌握成衣制作,掌握服装产品质量检验要领。

2.教材结构合理

教材由服装理论基础知识、基础项目及拓展项目三大部分组成,每个项目包括样品原样、项目操作流程、课后作业三项内容。

3.教材特色鲜明

第5篇

关键词:摒弃传统教学 任务式清单教学 顶岗实习

在目前的服装行业中,随着企业高科技技术设备不断完善,各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服装行业的迅猛发展,服装一线工人非常紧缺,而中职服装毕业生又不能马上适应企业。面对这种现状,作为中职学校的服装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要下一番脑筋,对服装专业进行大胆改革、大胆创新,使得中职学生一毕业就能和企业接轨,能适应企业的需要,那么如何摆脱目前的困境呢?

分析教学原因,摒弃传统的教学形式在教学模式上,服装专业部分课程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教学大纲过于老套没有新意,教学内容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其注重纸上谈兵的传授,也就是中职教师在大学里学习的内容,毕业后再教给学生,一届届的轮回,不进工厂,不了解市场,更是很少充实新的知识,有的即使培训也只能学到一些肤浅的知识,或者一直传授一些很抽象的所谓的理论,殊不知这些东西早已淘汰。不科学的的理论,忽视企业实践的重要性和市场的导向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与企业的要求相去甚远。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教材的选择上,造成了知识的狭窄性,教学内容不适应企业需要,不实用,没有针对性。服装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要求专业教师除了要有扎实且不断更新的理论储备,而且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实践经验恰恰是大部分专业教师的软肋,成为了课堂上的教学空白。这种局面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从当今的服装专业招聘信息可以看出,中初级技术人员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多数企业为了节约人才培养成本,更青睐适应性强能够直接上手的技术人才。但是目前的中初级技术人员,即使是服装专业科班出身,其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也不尽如人意,以打板、放码等技术工作为例,能适应服装企业实际生产需要的人才少之又少。

在教学方法上,以理论教学为中心,死板教条,纸上谈兵,都是一些很抽象的教学内容,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圈在实习车间,按照老师所讲的知识和示范动作进行操作,只能一件件死做衣服,就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学得很枯燥,不感兴趣,还有的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好高骛远,谈不上学习劲头,更不用说能学到多少专业知识掌握多少专业知识,因为没有像工厂里的运作模式进行教学,没有一种氛围和环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其中,学生学得很抽象,没有吸引力,而且所学的浅薄知识根本不适应企业所用,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只在校园内完成,还没有完全摆脱普通教育的模式。

教学设备、实践设施的陈旧与缺乏影响了教学效果,没有真正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需要的是对该行业了解的、懂点技术的能上手做的中职学生,现在毕业的中职学生连这最基本的都做不到,那就造成教学课程与企业需求的脱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好任务式清单教学学校在确定课改方案之前,应组织相关人员到服装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在课改制定过程中,应做到教学实际与调研实践相结合。

首先,专业教师要下企业锻炼实习,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熟悉企业的管理制度,参与企业的文化氛围,深入了解企业对各岗位工种的具体要求,拓展专业视野。教师可以掌握生产单位和部门的任务情况以及这些任务是通过哪些科技手段来实现的。必要的情况下,学校可以使企业的《任务书》或《任务单》走进校园,带到课堂上辅助教学,具体方式上可灵活运用,例如聘请企业技师定期到学校指点教学,与教师配合完成清单任务。任务式清单教学需要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现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教学,既有共同之处,同时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基本上知道每个学生适合做什么工作,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的衔接,教师与技师的同堂,教学方式与生产设备的相互补充。重新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下好任务式清单教学。

第6篇

[关键词]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128-0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发展,服装企业市场竞争也不断加剧,因此,对中职服装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教师在中职服装专业课教学中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内容和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技巧,以更加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实践来满足服装市场的需求。

一、中职服装教育现状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服装产业也在不断进行优化升级,企业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目前的中职服装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占据主动地位,以讲授为主,缺乏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只注重对知识的讲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却被忽视。这样的教学方式令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其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无法适应和满足企业的实际运作,这样会导致学生在进入企业后需要重新学习,严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同时也违背了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中职服装专业课的重要作用

我国的服装生产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服装的消费量在拉动我国消费增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服装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直以来,中职教育承担着为企业输送市场、技术、设计等人才的任务。中职服装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工艺操作、排版设计等技术能力,因此,教师在中职服装专业课教学中,必须运用不同的教学技巧,让学生能够拥有现代设计理念,通过学习实践不断进行创新设计,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情趣得以提高,M而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

三、中职服装专业课教学技巧

1.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感

第一,提疑激趣的教学方法。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因此,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营造一种激发性、创造性的艺术创作情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谁来做等多角度提出问题,使学生进行思考,进而提出解决措施。

第二,比较观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时,教师需要加以引导,这样能够更加明确地比较不同自然事物之间的异同,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来确立自己的设计主题;学生在进行社会生活观察时同样需要教师的引导,按照年龄、性别、职业、场合等不同方面,通过对不同服装特点的比较区分,让学生切实体会蕴含在不同服装中的不同生活文化。

第三,分析作品的教学方法。在中职服装专业课上,集中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的作品来进行资源共享,让作品创作者全面介绍作品的创作意图、制作过程,而班级其他同学作为评审来分析和评价其作品,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工艺课教学效率

示范是工艺课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它在教学实践的全过程被应用。如果要想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那么必须对错综复杂、层次繁多的工艺难点进行层层分解。然而,教师在中职服装工艺课教学中,不能仅仅注重示范教学,对学生加以引导也同等重要。所以,需要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充分运用,以此来提高工艺课教学效率。由于在具体操作中,服装工艺较复杂,仅仅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与示范就想让学生掌握全部工艺流程是很难做到的。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把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让学生理解的复杂工艺流程以多媒体课件、录像等形式呈现出来,通过直观教具与样品的结合,让学生不但对所学内容更加容易理解,还可以掌握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3.运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服装设计;教学模式;设计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消费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人们对于所购买的服装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来看,还无法切实地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服装人才市场的缺乏也一直是近几年来服装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近些年来,我国根据这种情况针对高职院校开展了相关的教学模式会议,各个高职院校也对其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是从近几年来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服装设计教学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要想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从根本上解决该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出适合自身长远发展的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该文就教学模式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设计,并提出相关的创新策略,希望可以对同行业教育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1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目前我国服装设计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虽然在近些年中各大高职院校都在不断地对其进行改革,但是由于受到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我国该专业教学工作的改革并没有充分发挥出真正的作用。现在各个高职院校普遍都将该专业的教学工作减少了一年的时间,这就意味着学生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对该专业的相关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了该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学质量水平。(1)我国高职院校在进行该专业教学时,其教学思想还较为传统,这是与专业发展理念相斥的。该专业是一个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但是高职院校却以理论的教学模式为主来对学生进行培养,这就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但是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并没有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就无法满足岗位需求,从而不能实现自身在专业领域的长远发展,这对该专业自身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2)我国高职院校在该专业教学工作方面,教学模式还较为单一僵化,学生无法通过学校的教育来拓展自己的专业视域、活跃设计思维,这会对学生在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学校在对教师进行教育时,将更多的教育内容放在应付考试这一项上,从而导致学生只知道所学的内容是否为考试中的关键点,而无法将这些内容应用到服装设计工作中来。该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学生只会对知识死记硬背,而不会对其进行有效应用,是远远达不到服装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的。学生没有服装设计工作的基本专业素质,就更别说在该项工作中得到自身的发展,设计出可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发展的服装了。

2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2.1“客户—学校—企业”三者一体的合作模式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可以说是近些年来高职院校一直在探索的一种的教学模式。在服装设计教学中,该专业的课程设计应该始终与企业保持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企业进行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场地保障,让学生在进行实训的过程中按照企业的岗位要求来进行,从而将课程的学习与真实的生产流程进行紧密的联系。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满足了高职院校实践应用型社会人才的教学需求: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服装行业的发展走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帮助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可以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这样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充分锻炼学生在服装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在拓宽学生专业视域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以一个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到该专业的学习中来。学校要在整个教学模式中贯彻“三者一体”的教学模式,这样既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将该专业教学工作与实际生产密切相联,从而使得专业教学工作更加贴近生活,满足高职院校应用实践性人才培养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就业问题。

2.2工作室教学模式设计

服装设计工作室在近些年来受到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并且以工作室为形式的运营团队也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所以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应该设计一个以“教师—课堂—学生”为主的工作室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工作室的运作方式,学校应该选取一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教师,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养与教育。以工作室为主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室模拟工作室环境,教师与学生模拟各个身份进行学习,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教学项目的参与者,教师不单单要对专业知识进行传授,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拓宽专业视域,锻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思维。

2.3教学模式中教学进程的创新

在对学生开展专业知识教育时,教学工作进程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将该专业的教学时间缩短为了一年,这就要求学生要在更少的时间内,去对该专业知识有一个充分的掌握,并可以对其进行灵活应用。所以教学时间缩短的情况下,在教学模式中对教学进程进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效地开展教学进程,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由易到难来逐渐对知识进行掌握,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实践操作,从而锻炼学生的服装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独特的服装设计创新思维,为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3结语

该文对我国高职院校的服装设计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进行探究,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目前我国开展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做出了相应的设计调整以及创新策略。希望可以通过文中的发展来对同行业教育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以便有效地推动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工作的发展。

作者:熊智 单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冯越芳.高职院校服装设计竞赛教学实践与探索——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77-80.

[2]赵旭堃,王景慧.关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报告[J].大众文艺,2015(24):212-214.

[3]白露.关于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思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5(9):265.

[4]侯霞.浅谈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10):82-83.

[5]徐军绒.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发展策略[J].纺织教育.2015(1):28-30.

[6]王朝晖.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J].纺织教育,2011(4):274-275.

第8篇

【关键词】服装教学;菜单式;教学改革

1 实施菜单式分级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包括: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陈列、服装品牌策划、服装贸易、服装质量检验等。所以,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在设计师岗位工作,很多学生会成为制版师、陈列师、工艺师、外贸业务员、面辅料采购员、跟单员等等。因此,服装设计专业开设的课程既有艺术类课程,如服装设计和时装画,又有工科类课程,如服装结构、服装工艺等,还有管理类课程,如服装生产管理。课程的多样性是为了满足不同职业岗位需求,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不同职业岗位对某项技能水平的要求是不同的。以服装制版与工艺制作技能为例,制版师岗位对其要求很高,设计师岗位次之,陈列师和服装贸易等岗位对该项技能要求就比较低了。每个学生个性不同、就业取向不同,他们对每项技能的需求程度也会不同,因此改革服装课堂教学,为不同的学生打造不同的技能培训菜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2 教学现状分析

2.1 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程度、对技能等级的需求有较大差异

学生在高考选择专业时,由于缺少社会工作经验,对未来的就业方向是很模糊的,或者说对职业岗位的认知是非常片面的。进入大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专业从业情况会有一定了解,有的学生逐渐明确了今后的从业方向,求知欲很强;个别学生也会因为不喜欢专业方向,放弃学习,混日子。因此,专业课的教学应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以往的教学是设定一个统一的教学目标,一刀切,有的学生会觉得不感兴趣的课课时太多,要完成的训练太多,感兴趣的课学得太少,吃不饱。所以,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设定,自行在既定的教学目标层次中按照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兴趣爱好选择目标层次,统筹安排学习时间,做到有地放式,才尽其用。

2.2 企业需要高技术应用型人才

随着服装产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职业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需要的是能够将头脑中的设计创意转化为生产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只懂得纸上谈兵的空想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职业技能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因此,强化服装实践技能的训练,是培养复合型服装专业设计人才的有效途径。然而事实上很多毕业生在短时期内不能满足企业的岗位要求,企业需要对学生再进行培训,毕业生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才能在企业中发挥作用。近几年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赛前各个学院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学生进行高强度的集中训练,涌现了很多技能标兵,这些拔尖人才受到企业的争抢。事实证明,学生通过集中训练,技术水平突飞猛进。这说明通过反复训练,学生是能够达到企业对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而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太低,训练的强度太低,很多学生的潜能没有被挖掘出来,也就是“学而不精”。因此,对服装技能的训练程序和方法进行研究与探索,寻找切实有效的针对学生个体特征的训练方法,无疑是服装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3 菜单式教学的实施

菜单式分级教学是按照不同就业岗位对某项技能要求的高低,把教学目标划分为基础等级和高尖等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方向选择教学目标等级完成自己的专业学习菜单。

3.1 教学对象

菜单式分级教学实施的对象是大二、大三的学生。大一的学生带着对专业一知半解的了解跨入大学校门,对专业学习的课程、对将来就业岗位工作的具体内容是很模糊的。所以大一的学生应按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完成基础课程学习。通过第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就逐渐清晰起来,开始规划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从这个阶段开始实施菜单式分级教学避免了学生选择的盲目性。一些在专业学习中有突出表现的尖子生通过一年的学习也逐渐展露出来。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长项,可能有的学生没有画画基础,时装画不强,但逻辑思维、空间思维能力很强,对结构设计掌握起来很轻松;还有的学生英语基础非常好,对服装贸易感兴趣,将来可以从事服装外贸工作。通过菜单式分级选择,学生有了职业规划自,学习有的放矢,学习积极性高。

3.2 教学实施

3.2.1 分级

菜单式分级教学采用专业课分级菜单式自选的方式。每门课程按照职业岗位对技能水平要求分为AB两级,A级为高尖级,要求学生掌握该项技能较高水平,满足能企业岗位真实需求,实现零距离培养。B级为基础级,学生对该项技能需要知晓,会简单基础操作,满足其他岗位对该项技能常识性了解需要。

3.2.2 选级

所有专业课分级后形成一个专业培养菜单,学生进行按需选择。菜单式分级教学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但这个权利也需受到限制。为了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每门课程设定选级系数。选级系数按照课程的课时,结合课程学分分别设定A B级的级系数。设定一个必须达到的级系数下限,每一位学生必须要选择一些课程达到A级来完成相应的级系数要求。

3.2.3 训练

以往的课程教学给每位同学布置的训练任务是相同的。实行菜单式分级教学,每个学生只需完成相应级别的训练任务。适当缩短课时,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一方面,选择基础级的学生课后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其他高尖级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选择高尖级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更高层次的技能训练,挑战更深领域的知识,老师也可在这些人群里挖掘一些拔尖人才。

3.2.4 考核

菜单式分级教学的考核方式分为AB卷,分值为得分乘级系数。A卷考核内容范围比B卷广,难度要高于B卷。A卷满分分值为100分,级系数为1.0;B卷满分分值也为100分,级系数为08-0.9。实行分级考核,学生要想取得高分,拿到奖学金,必须选择高尖级才能使成绩高于其他同学。这样分数杠杆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引学生选择高尖级学习,掌握更高端的操作技能。

应用菜单式方法来实现分层次教学,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应材施教,应岗施教的教学理念。菜单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引导他们自主深入学习。菜单式教学为优秀学生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学习领域,有利于培养技师型人才。菜单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业,合理分配不同科目学习时间,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也值得高职其它专业借鉴采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