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命的统一性

生命的统一性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10 16:48: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命的统一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第1篇

【关键词】生命周期 企业 社会责任 差异性

一、企业生命周期

企业如同人一样具有生命力,成长和发展是企业关注的主要目标,任何一个企业从其成立的那一刻起,就在不断的寻求成长和发展的机会。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基本上会经过四个阶段――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四个阶段的也被称为企业的四个生命周期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危机,当然对社会的贡献也不尽相同。

(一)初创期

在初创期,由于企业刚刚成立,进入市场的方式主要是自主创新或者引进、模仿。组织结构简单,生产规模小,经营者与管理者合二为一,技术尚不成熟,产品质量也不是很稳定,市场份额低,资金主要来源于创业者和风险投资人,固定成本较大,盈利能力偏低,现金流转不顺,经常出现财务困难,常常面临着生存压力,企业的发展受到创业者自身的限制,他们掌握核心技术或技能。

(二)成长期

渡过初创期,就进入了成长期。成长期里企业拥有自己的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具有自己企业的特色;特色产品激发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也不断增强,净利润增长速度也在加快。快速的发展也带来很多问题,如企业管理层盲目自大、增长速度难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相关决策过于集中,管理制度不健全、预算不合理、政策不切实际等等,这些情况很容易让企业处于危机状态。

(三)成熟期

步入成熟期,企业达到了最佳状态,拥有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财力、丰富的人力资,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企业能够有效地制定日常业务流程并合理配置资源,具备很强的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形成了自己的盈利模式。同时,融资渠道多样化,资产结构合理,现金流转顺畅,资本结构政策稳健。但是,成熟期后期,也会出现一些不好的现象,如原有产品的市场慢慢变得饱和,生产能力略显过剩;企业各项成本开始增加,效益呈下滑趋势,此阶段易骄傲自满、产生、创新精神减弱。

(四)衰退期

滑入衰退期,企业各项工作都进入下滑阶段,如产品市场占有率快速下降,新产品试制失败,或者没有得到消费者认可;管理阶层和部门之间的矛盾也开始出现,管理层开始滋生和本位主义,各部门不肯承担自己的责任,出现问题就相互推诿,导致员工士气低落;利润出现负增长,股票价格下跌,银行信用贷款收紧,企业融资能力逐渐下降。

二、企I社会责任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出现于19世纪的西方社会。主要是由于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问题频繁出现,如企业为追求利润,在处理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方面,不断暴露出诸多问题――产品质量不达标、偷税漏税、侵害员工权益、拖欠货款、污染环境与破坏生态等。企业的不良表现引起了社会各方展开对社会责任的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为了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也为了促进我国经济良好健康发展,我国学者对社会责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我国最早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进行界定的是《企业社会责任》一书。该书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寻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尽最大能力满足各种社会需要、解决出现的问题,即为了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根本利益所必须承担的各项义务。在我国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中,主张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其各利益相关者,包括所有者、顾客、员工、供应商、社区、政府等及自然环境所承担的责任,进而保证企业自身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投资者、供销商、债权人、员工、迄今为止,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核心观点是一致的,即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一定要与企业自身的核心业务相结合、要与企业内部管理和经营相结合。也就是说,企业的管理经营战略和方案一定是在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都负责任的基础上实施的,这样企业和社会才能长期受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会依据企业所处行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没有统一的、规范的文本来说明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及其侧重点。比如,钢铁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是保证安全生产、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等,主要是因为该类企业有较长的供应链以及内部复杂的制造过程。再如旅游企业,其供应链很短,旅游者是旅游资源的消费者,因此保护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与旅游服务,从而实现游客价值最大化则是旅游企业的主要社会责任。又如B2B企业更多关注供应链问题;餐饮企业应该注重食品安全;石化企业和造纸企业应该做到零污染。

三、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一)初创期的履行情况

是否承担社会责任是支撑新生企业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从成立的那一刻起,就必须承担对顾客、供应商、员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相应义务和责任。

处于初创期的企业,生存并立足是其第一目标。在这一时期,鉴于产品及其生产工艺均未定型,管理制度还未健全等原因,大部分企业处于无利润甚至负利润状态,即便有部分收入,也是入不敷出,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仍是资金不足。企业管理者的基本目标是通过低成本高利润来以提高投资者的收益,以此获得广大股东的支持,得到更大的发展。因此,处于初创期的企业一定会以严肃性、科学性指标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充分评估项目的实施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考虑财务上的可行性,考虑市场消费者的认可度等等,会更好地履行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同时为企业赢得良好的声誉。

(二)成长期的履行情况

渡过艰难的创业期,企业发展相对稳定,这个时候的企业目标也在发生改变。一方面,由于企业经济实力增强,而且在市场中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本时期的主要目标就是寻求各种途径对现有的市场加以巩固、现有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展,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企业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通过解决不同问题也提高了其社会责任意识,企业会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承担各项社会责任,既包括法律法规强制性的责任,也包括自愿的非强制性的责任。

(三)成熟期的履行情况

经过成长期的快速发展,企业各个方面都趋于成熟,也形成了比较完善、成熟的监控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用来监控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且监控的重点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各项行为的落实情况。企业管理者的目标也转变为实现企业长期利润最大化,不再是实现股东短期利润最大化;在这一时期,企业已经意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基本能做到将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相融合,两者相互促进。社会责任的目标已从法律法规强制性的社会责任转变为自愿性的社会责任。企业经营理念上的主流价值取向上升到公平公正的价格、优质优量的产品和服务、良好的供应商关系等。满足了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最终也履行了对企业股东的责任,实现了股东的最大利益。

(四)衰退期的履行情况

滑入衰退期的企业大都因为要想尽办法拯救企业而无暇顾及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处于这个时期的企业需要拼尽全力去攫取市场利润,往往会忽视消费者的利益。他们经常采用财务欺诈与财务造假等手段,更有甚者偷税、漏税,欺骗消费者,欺骗投资者,损害债权人利益,损害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在环境保护和社区建设方面的投入大大减少,导致企业与社区的关系开始紧张,甚者恶化。同时,为了降到成本而采取的大量裁员的行为,激起员工对企业的不满情绪,久而久之员工对企业失去了信心,导致劳资矛盾加剧。那些没有有效行为落实社会责任的企业最终会消亡;而能够积极采取措施,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最终可能会成功蜕变,成为一个全新的企业生命体。

四、总结

尽管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拥有不同的目标,其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是为了保证企业能长久生存,并对投资人、顾客、员工、供应商、社区、政府等各利益相关者负责,不论知识、信息的结构与素质存在多大差异,每个企业都应该做到保护环境、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真\对待消费者,不欺骗政府等等,更应该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参考资料

[1]董千里,王东方.企业规模、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2.

第2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创作;苏珊・朗格;生命形式;中国书画艺术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周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机”、“活力”、“生命”是中国艺术的创作原则与批评原则。同时,它也是美国符号学美学家苏珊・朗格(1895―1982)美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一书中对此进行了专门而深入的探讨,她在此书中提出“生命形式说”,认为要想使一种艺术品形式成为一种生命的形式,必须具备与有机体相同的生命性特征,即运动性、节奏性、生长性、有机统一性。苏珊・朗格还特别强调线条在表现生命形式中的重要意义,对于作为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中国书画艺术来说,其“生命形式说”与中国书画艺术的生命性追求有颇多契合之处。本文拟从苏珊・朗格所说的生命性特征即运动性、节奏性、生长性、统一性等方面来剖析对中国书画艺术形式的生命性。

(一)运动性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性是其生命的最直接标志,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说:“一个生命的形式也是一种运动的形式。一个有机体也如同一个瀑布,只有在不断地运动中才能存在,它的固定性并不是由材料本身的永久性造成的,而是由其中的机能性造成的。”也就是说,生命的本质在于它的运动性,运动性是生命本身的机能。

需要指出的是,在音乐、舞蹈、戏剧等时间性艺术中,都从时间中绵延的形象里体现了运动性。而在书法、绘画等空间性艺术中,其形象是一次性直接呈现的,并没有真正的运动。苏珊・朗格从心理效果的角度来论述运动的特征。她认为,抽象的静止的线条具有表现运动的功能。

因此,中国书画艺术以线条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天然具有生命的动感。而塑造生命的动感也是中国书画艺术的追求,谢赫的绘画六法中即以“气韵生动”为绘画的总原则。

同时,苏珊・朗格认为空间艺术中的运动不是表现为“位移”,而是我们能够感觉到的变化。“所谓运动,是从这一个姿态到另一个姿态的转变” 。在中国书画艺术也强调把变化作为其内在要求,艺术家经常以繁简、干湿、浓淡、曲直等相反相成的参错变化之道来表现生命的动感。如清人钱杜说:“赵松雪《松下老子图》,一松―瓦,―藤榻,―人物而已。松极繁,石极简,藤榻极繁,人物极简;人物中衣褶极简,带与冠履极繁,即此可悟参错之道。”(钱杜《松壶画忆》)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曰:“若平直相似,状若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尔!”

(二)节奏性

节奏性也是生命性的表现。如呼吸和心跳,昼夜往复,四季更替等都体现了节奏性。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认为节奏与时间无关,它是机体的机能。“节奏的本质是紧随着前事件完成的后事件的准备……节奏是前过程转化而来的新的紧张的建立。它们根本不需要均匀的时间,但是其产生新转折点的位置,必须是前过程的结尾中固有的。”也就是“当前一个事件的结尾构成了后一个事件的开端时,节奏便产生了。”

可以看出,节奏是对立统一的结果。中国书画艺术作为节奏的艺术,则通过线条的快慢迟速、起伏顿挫,组织的疏密浓淡等相反相成、参差变化的关系来呈现出一阴一阳、抑扬顿挫、回环往复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孙过庭在《书谱》中强调“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也是从点画的起伏变化中寻求节奏感。首尾相接也是书法表现节奏感的手段,姜夔《续书谱》中说:“字有藏锋出锋之异,粲然盈褚,欲其首尾相应,上下相接为佳。”通过变化、接应等结构形式使艺术形象成为一个有机的充满节奏感的整体。

从根本上说,中国书画艺术中的节奏也是体证宇宙节奏的体现,《周易》曾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是中国人的宇宙观,也是中国人的艺术观,如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一文中所说:“中国人抚爱万物,与万物同其节奏:‘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庄子语)。我们宇宙既是一阴一阳、一虚一实的生命节奏,所以它根本上是虚灵的时空合一体,是流荡着的生动气韵。哲人、诗人、画家,对于这世界是‘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庄子语)。‘体尽无穷’是已经证人生命的无穷节奏,画面中表现出无尽的律动,如空中的乐奏。”

(三)生长性

生长性反映了事物生长、发展、消亡的过程,表现为一种具有方向性的运动。在静态艺术中,生长性不是体现在时间上的运动和变化过程,它是一种心理效果,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认为:“静态艺术中的‘动势’不是一种位移,而是凭借各种方式都可令人察觉或想象的变化。所以艺术中具有方向性的运动就表现出生命形式的生长性特征。”

书画艺术表现出的生长性的方向就在于它永远向其对立面转化中呈现出的具有方向性的“势”。这种态势是一种力的趋势,由于这种力的趋势使线条在静止处仍给人延伸生长的感觉。可以看出,势是一种阴阳两种力量的作用与反作用中形成的“张力”,是具有“包孕性的片刻”,它体现了事物的生长性,给人回味无穷之感。因此,在艺术创作和批评中多主张取“势”,特别是在书法艺术中,从执笔运笔到谋篇布局都在造“势”。中国书法在运笔时讲究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欲右先左、欲下先上”等动作规范和准则都是为了“势”的形成。蔡邕论书有“九势”,即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等,其宗旨是在阴阳对立中形成“势”的感觉,如其所言:“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曰:“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也是同样的道理。这种具有“势”的作品无疑是一个活的充满动感的具有生长性的生命体。汉崔瑗《草书势》中就论述这种书法之象:“观其法象,俯仰有仪;……兽跛鸟踌,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志在飞移”、“将奔未驰”都生动传神的体现了艺术形象引而不发的动势和生长性。

(四)有机统一性

有机统一性是生命体的一个重要特征。苏珊・朗格认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每个部分都依赖着其它部分,各构成要素之间是一种有机的结合。有机统一性是通过运动性、节奏性和生长性表现出来的。

中国书画艺术的有机统一性体现为对立变化中的统一,在视觉上彼此承接、彼此呼应,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也可以说,其有机统一性是通过对立、变化及其形成的运动和节奏形成的,它是通过线与线、点与点之间的组合所形成的内在的动态的统一。尽管每个点、线都是一个独立的、静止的单位,彼此是孤立的,互不相连,但在视觉上其前后呼应、上下交错的结构形式给人以整体感和生命力。

第3篇

学习了哲学,我们知道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哲学的基石。但这只是书本上文字告诉我们的,看了《宇宙与人》这部影片,我才明白“世界是物质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影片中说,自从人类发现了基因的结构,就可以相信哪怕是尘埃,只要经过特别精致的编排,就能缔造出生命这样的高级物质形态,而且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它就能演化出智能。

我觉得这段话说得很好,它用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向我们诠释了世界是物质的,生物起源于物质,物质是人类起源的基石。

在中学课本里,我们学习了生物的起源,明白了单细胞生物到智能的人类是如何一步步进化的。孰不知地球源于太阳,太阳才是真正的生命的缔造者。宇宙是那么地神奇,在众多星球中,它选择了地球,给了它生命,这更是奇迹。看了影片,我们明白了,这种奇迹其实也是有它一定的必然性,因为地球特殊的构造为生命的出现提供了机遇。

自然界中,四种相互作用力的存在维系着整个宇宙。太阳为地球创造了生命,但由于力的存在,或许曾经地球也被这种力毁灭过,又诞生生命。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向我们揭示着那些奥秘。宇宙创造了人类,人类发展了,又去研究宇宙,或许这就是哲学吧!

科学家们研究太阳系的行星,只想发现有没有生命存在。然而,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和地球最相似的金星,也未成为另一个生命的摇篮。太阳创造了生命,但它也可以毁灭生命,它的强光、强磁场及射线等都是非常可怕的,都是可以将生命彻底毁灭的。

地球上生命的诞生也是经过无数日日夜夜的进化得来的,地球的演变最终产生了生命。地球上环境的完善也是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月球作为地球的天然卫星,它留给我们了足够做美梦的温馨长夜,然而它却由于质量太小而只能成为一颗死行星,或许这就是宇宙的选择。

太阳系那么多颗行星,但却只有在地球上发现了大量生命存在的痕迹,这是宇宙的选择。人类的出现带来了人类文明,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第4篇

此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解释学循环:一方面,是生产(即人类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使人成为一种类存在;但另一方面,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生产者,又恰好是因为他具备类属能力。这一循环既不是自相矛盾,也不是理论缺陷,相反,其中蕴含着马克思思考里的一个关键时刻。马克思自己也意识到了实践与“类生活”( Gattungsleben)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他写道“劳动的客体是类生活的客体化”,而“异化的劳动,因其剥夺了人类生产的客体,也就夺走了人的类生活,夺走了其实际的类属客体性(Gattungsgegenst?ndlichkeit)”。

因此,实践与类生活在同一个循环里彼此从属,互为起源和基础。正因为马克思在他的思想中彻彻底底地体验了这一循环,他才能跟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anschauende Materialismus)保持距离,把“感性”当作实践活动来理解。也就是说,这一循环思想正是马克思思想的根源性体验。那么,类(Gattung)到底是什么意思?人是一种“类存在”(Gattungswesen)究竟意味着什么?

Gattung通常被翻译成“类”或“种”,两个词都来自自然科学领域,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见。但Gattung的意思绝不仅仅是“自然物种”:马克思称正是“类存在”这一特质将人跟动物区分开,并把“类存在”直接跟实践,跟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而非动物的生命活动)联系到一起。如果只有人类才是“类存在”,只有人类才具备类属能力,那么“类”这个词肯定具有比一般自然科学用语更深层的含义。如果不考虑它在西方哲学思想内部的位置和作用,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其独特的回响。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五卷中几乎用了一整卷的篇幅来解释几个名词。他把类(γ?νο?)定义为“连续的生成”(γ?νεσι?συνεχ??)。因此――他补充道――“只要人类存在”的意思就是“只要人类还在连续地生成”。γ?νεσι? συνεχ??一般被翻译为“连续的生成”(continuous generation),但想让这一翻译成立,我们必须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将“生成”理解为“诞生”(origin),而且“连续”也不只是“紧凑、无间断”之意,而应根据其词源,将其解释为“维持统一的(συν?χει)”,“并立・ 结合的(con-tinens)”。γ?νεσι? συνεχ??的意思就是:在存在层面上维持统一性的诞生。“类”则是从属其中的个体(无论从“维持保有统一性”的能动意义上说,还是从“持续保有自身之统一性”的反身意义上讲)诞生的根源性大陆(con-tinente originale)。

因此,人具备类属能力,是一种“类存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对人而言,存在一种根源性的大陆,一条基本原则。在这条原则之下,作为个体的人不会觉得其他个体与自身是疏离的,相反,“类”在每个个体身上都直接并必然地存在,在此意义上,该原则使人成为“人”。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可以说“人是一种类存在……因为他的行动对待现存的、活生生的类就像对待自身一样”,而“说人与其类属存在之间产生了疏离,也就等于说每个人与其他人之间产生了疏离或每个人与人类存在本身产生了疏离。”

从上文可以看出,马克思不是从自然物种的角度,即与个体差异无直接关系的共同自然特征角度来理解“类”(genus)这个词的。为类存在这一人类特性奠定基础的并不是自然科学内涵,而是实践,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马克思更多是从“连续的生成”(γ?νεσι? συνεχ??)所具备的能动意义上,即从诞生(γ?νεσι?)的根本性原理上来理解“类”的概念。该原理在所有个体和行为中建立起人类存在的基础,从而使人成为彼此间保持统合的普遍性存在。

为了弄清楚马克思为什么启用“类”这个词以及具备类属能力这一对人类特性的定义为何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占据了极为关键的地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对“类”的定义。

当黑格尔谈及“类”在有机自然中的价值及其与具体个体性之间的关系时,他说道单个的生命体并不同时也是具有一般性的个体:有机生命的普遍性是纯粹偶然的。他还用了一段演绎推论作比:“两个极端,一边是一般性或作为类属的普遍生命,而……另一边则是作为一般性个体的普遍生命,”但作为中间项的具体的个体只要未能将上述两个极端包含在自身当中,就无法在两者之间进行斡旋调解,从而也就称不上真正的中间项。因此,黑格尔写道,与人类意识不同,“有机自然没有历史;有机自然是从普遍生命直接落入个别存在。”

统合黑格尔哲学系统的根源性力量解体后,“类属”与“个体”、“人的概念”与“人的肉身”之间和解问题就成为年轻的黑格尔派和黑格尔左派思考的核心。他们之所以会对个体与类属的调解特别关心,是因为在一个具体的基础平台上重构人的普遍性也就等于同时解决了精神与自然、作为自然存在的人与作为历史存在的人之间的统一问题。

莫泽斯・ 赫斯(Moses Hess)1845年发表的一份小册子在德国社会主义圈子里引起了很大反响。莫泽斯在文中描述了“最近的哲学家”(施蒂纳[Max Stirner]和鲍威尔[Bruno Bauer])在调解黑格尔演绎推论里对立两项上所做的努力(和失败)。引文如下:

“没有人会主张熟知太阳系的天文学家跟太阳系是一回事。然而,按照最近德国哲学家们的说法,一个人如果掌握了自然和历史的知识,他就应该是‘类’(Gattung),是‘全体’。布希的杂志上写着,每个人都是国家,是全人类。‘每个人都是类,是整体,是全人类,是一切。’哲学家尤利乌斯最近这样写道。‘正如个体是自然整体一样,他也是类属全体。’施蒂纳如是说。”

“自从基督教存在以来,人们就一直试图消除父亲与儿子、神与人、‘人的概念’与‘人的肉身’之间的差别。但正如新教并未能通过打压可见的教会实现这一目标一样……最近的哲学家尽管消灭了不可见的教会,却反过来把‘绝对精神’、‘自我意识’和‘类存在’推上了天堂的位置。”1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第六条里对费尔巴哈的批评正是他没能成功地调解感性个体与普遍性之间的关系。费尔巴哈将存在单纯地理解为“类”(加了引号的Gattung),即“自然地连接起多个个体的沉默的内在普遍性(als innere, stumme, die vielen Individuen natürlich verbindende Allgemeinheit)”。对于马克思而言,作为能动的根本原理,即在生成(γ?νεσι?)意义上(而非作为不活动的物质普遍性)构成人类类属的中间项,是实践,是具有生产性的人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构成了人的类属。也就是说,在实践中进行的生产同时也是人的“自我生产”。换言之,正是这种永远活动并在场的生成(γ?νεσι?)行为在类属中构成并包含了人类,同时建立起了人与自然,以及作为自然存在的人(man as natural being)与作为人的自然存在的人(man as human natural being)之间统一的基础。

既然生成行为本身是人类的本质性起源,那么在其生产行为中的人类就突然进入了一个用任何自然科学年表都无法进入的维度。同时从神(最初的造物主)和自然(人与动物一样同属其中,却完全独立于人类存在的一切)手里解放出来的人如今在生产行为当中,将其自身树立成了人的起源与本质。2因此,我们可以说,上述生成行为也是历史的起源和基础。此处的历史是指人类本质(对于人类而言)成为自然以及自然成为人类的过程。这样一来,历史,作为人的类属和自我生产,便废止了“人类历史以前的自然,除了最近才刚刚成形的澳大利亚环礁以外,自然已经不复存在,”而且通过强调与自然的差异,历史将其自身定义为了“真正的人类自然史”。又因为历史与社会是同义词,马克思便可以做如下论断:所谓社会(其生成行为是实践),就是“人与自然本质上统一的实现,是自然真正的复活,是人类达成的自然主义以及自然达成的人道主义。”也正因为马克思是从这种根源性的原初层面上考察生产,并将生产的异化体验为人类历史上的首要事件,他对实践的定义才能到达人类命运的某个本质性的地平线(即人类存在在大地上的位置乃是生产性质的)。然而,尽管马克思把实践放在了人的根源性维度上,但他对生产本质的思考并未超出现代形而上学的覆盖范围。如果我们问他是什么赋予实践和人类生产以类属能力,使其能够成为人的根源性大陆,或者换句话说,是什么特征使实践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生命活动,马克思给出的答案就会让我们回到有关意志的形而上学。该形而上学起源于亚里士多德对实践(praxis)的定义,即:意志(?ρεξι?)与实践理性(νο?? πρακτικ??)。

马克思把实践跟其他动物的生命活动相比较后得出的定义是:“人将其生命活动本身作为其自身意志和意识的客体”,同时“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类的类属特征。”对于马克思来说,意识是一种派生特征(“意识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产物),而意志的根源性本质却在于作为自然存在、作为生命体的人。亚里士多德说,人是被赋予了逻各斯(λ?γο?)的理性动物(ζ?ον λ?γον?χων)。这个定义中必然包含着对生命体(ζ?ον)的解释。亚里士多德对生命体(即有生命的人)本质特征的定义是意志,其中包含三层意思:欲求、欲望和意念。同样,马克思把人定义为“人的自然存在(human natural being)”也暗示着类似的解释,即:作为自然存在,作为生命体的人。

作为自然存在的人,在马克思看来,其基本特征是冲动(T r i e b)和激情(Leidenschaft)。“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人被部分赋予了自然力(natürliche Kr?fien)和生命力(Lebenskr?ften),也就是说,人是活动的(t?tiges)自然存在;而这些力量在他身上以性情和能力,以各种冲动(Triebe)的形态存在。”;“因此,作为感性客体存在的人是被动的(leidendes),又因为他感受到了这种痛苦(Leiden),他也是充满激情的(leidenschaftliches)存在。激情,是积极指向自身客体的人类最为本质性的力量。”

实践的意识特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退居到派生特征的次要地位,被理解为实践意识或与周围感性环境的直接关系。这时,被定义为冲动和激情的意志就成为实践唯一的本源性特征。人类的生产活动说到底就是生命力,是冲动、剧烈的张力和激情。如此一来,实践的本质,作为人性和历史存在的人的类属特征就退回到作为自然存在的人这一自然科学式的内涵当中。有生命的“人”,进行生产活动的生命体,其根源性本质就是意志。人类生产就是实践。“人普遍地生产。”3

注释:

1. 莫泽斯・赫斯,《最后的哲学家》(达姆施塔特:Leste,1845),pp. 1 2。

第5篇

一、确立生物学科的基本观点

生物科学中,有许多朴实而又博大的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不仅对学好生物学科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求知、生活、做人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每项生物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明确、认同、确立这些基本观点。

(一)唯物的观点

一切生命和生命现象都有其物质基础:生命起源的物质性——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演变而成的。生命的物质性——C、H、O、N、S、P等元素组成了核酸、蛋白质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构成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命现象的物质性——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应激性、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等一切生命现象、生理过程均可给以物质基础上的解释。

(二)辩证统一的观点

自然界、生命、生命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生物有明显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但一切生命均由非生物界中的普通元素组成,且与非生物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细胞和生物体自身结构的统一性——这些自身结构各有其结构和功能的特点,但同时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这是生命科学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如: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分别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统一;脊椎动物前肢的结构与其各自特有的功能相统一;鱼的形态结构适于水中生活;家鸽的形态结构适翔生活,等等。生命活动的辩证统一——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遗传与变异,生长与衰老等,正是在这一系列的矛盾、对立中,生命及生命活动才有 了其完美的、和谐的统一。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着生存斗争,而生存着的生物均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环境,正是这种既斗争又统一的各种复杂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建立了动态平衡。

(三)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

组成生物的物质、生物体本身、生物界都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生物的组成物质是动态变化的——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使生物体每时每刻进行着新旧更换。细胞和生物个体是动态、变化的——他们都有一个发生、成长、衰老、死亡的动态变化过程。细胞和生物个体的结构与生理、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等也是动态、变化、发展的。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是指改组已有知识、经验,从而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成果的思维。其特征是具有高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独特性与求异性、流畅性与变通性、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结合这些特征及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构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落实主导、主体思想,实现课堂教学民主

课堂教学民主是师生共创的,符合“主导、主体”思想,是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间的平等、互助、参与、进步的“精神民主”。它可以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胆地思考、质疑和创新。根据课堂教学民主化思想,生物学科教学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其两大主要形式,即直接式和间接式教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师的直接指导可以在前,起开路带头作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助学习作用;也可以在后,发挥点拨、解惑、答疑作用;教师也可以应用不明示的、非命令式、非结论式、不作详细指导的间接指导:教师可以讲,可以不讲,可以多讲,也可以少讲。这样,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主动思考、质疑:这个生物学概念是否准确、完整,有无例外?这个生物学实验的设计是否科学、有什么干扰因素?该观察结果、生命活动或生理现象如何从本质上作出规律性的解释?等等。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方法

从心理学角度,可以抽引出许多种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具有普遍 性意义的有:发散思维法、集中思维法、逆向思维法、侧向思维法、治弱思维法、统摄思维法、组合思维法、辩证思维法等。生物教学中,这些思维方法的培养途径很多,其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探究、分析、归纳、综合、推断等过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我们可以在新课导入时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侧向思维等;可以在解决教材的重、难点问题时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等;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学时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治弱思维、集中思维、侧向思维等;可以在学习生命现象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概念内涵进一步丰富及外延进一步拓宽的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统摄思维、集中思维、辩证思维等。

第6篇

1.1 教材内容及地位。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的内容,此部分内容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1)组成细胞的元素。(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与差异性)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3)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是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基础内容,而“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又是“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基础。同时,学好“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也是学习后面“蛋白质”和“核酸”的必不可少的知识。

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②了解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③初步了解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及现象。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归纳、分析、比较的能力。

②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增强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崇尚生命物质和谐之美,珍爱生命。

1.3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要素和化合物。(2)初步了解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及现象。

分析:确定第1个为重点的原因在于可以使学生树立分子水平上的细胞研究的概念;打好这个基础不仅可以使后面的学习比较容易,还能使学生了解到“生化不分家”的学科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确定第2个为重点的原因,实验的预习是做好实验的基础,课堂上的初步学习与课后的自学是预习不可缺少的,为下节实验课程做了奠基。

难点:(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2)初步了解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分析:如何让学生很自然地从大量元素的概念过渡到基本元素,对教师的教学来说是一个难点,可以通过举实例来突破;由于面对的是高一新生,初中实验技能,知识储备都有所不同,可以选择照顾绝大多数学生来进行引导,启发学习。

2. 教学方法

自学导思法――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

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自学导思法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教学程序

下面通过教学程序来谈谈教法、学法的具体应用。

导入:

前一段时间,老师遇到一难题,因为老师不是本地人,初来时,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吃药也不管用,大概持续了五六天后才恢复了正常。那有没有同学知道水土不服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无机环境,比如水,空气,土壤等等都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水由H、O组成等,那么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或生物,其体内的元素与当地环境中,尤其是水土中的元素保持着一致性。这叫人和一切生物与当地元素保持平衡。一旦远离故土到异乡去生活,一时适应不了新地方的元素环境,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新地方水土中的元素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或生物体内,逐渐改变体内的元素含量,使之再次达到新的平衡,水土不服就会逐渐消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那我们人体及各种生物体内到底都有哪些元素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第二章第一节内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 组成细胞的元素。

刚才我们说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的元素组成我们知道H和O,接下来,我们就来比较一下地壳以及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16页左上角。

(1)引导学生从“元素种类”和“元素含量”两方面来看。使学生明白组成。

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组成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进而使学生总结出“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统一性”和“差异性”。教师总结:“统一性”和“差异性”。

(2)教师演示课件。

a.比较不同,引出“鲜重”与“干重”的概念。

b.根据课件引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基本元素”的概念,并举例。

c.作出口诀,留1分钟快速记忆。

(3)小检测。

①黄金搭档中Ca、Fe、Zn、Se(硒)中哪些是大量元素,哪些是微量元素。

②东北虎和非洲象相比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较大。

3.2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刚才我们学习了,组成细胞的元素,那同学们想一下,我们现在做这样一个实验:按严格的细胞个元素含量,比如取一两公斤的最基本的元素-C,按比例加入大量元素-H、O、N、P、S、Ca、Mg、K,再加入一些微量元素,进行搅拌,那同学们想一想在桶里会有生命体或细胞出现吗?(不会)从而导出“化合物”等概念。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设计讨论:

①3分钟讨论17页“思考与讨论”请同学代表作答。(小组讨论,询视学情)

②无机化合物。

a.水,分两部分讲解 a1 液态水(举例)a2 结合水(举例)一旦失水30%有生命危险。

b.无机盐,主要阐述其功能。

③ 有机化合物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组成生命体的重要物质,既是生命活动的实施者有时调解者。(举例)

d.核酸:DNA/RNA

3.3 布置实验任务。

18页-19页实验,教师出示总结的三句口诀,请同学们认真预习实验后,说出其含义,鼓励学生自己再总结更好的口诀。(3分钟记忆)

4. 练习与评价

本节内容为2课时内容,此节为第1课时,第2课时为实验课时,为了避免同学不预习实验,留下“三句口诀”让学生翻译,只有认真研读了实验,才能作答;亦可作为进实验室的口诀,不会背者不得进实验室,学生们渴望做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易”、“趣”、“活”。

另外《名师一号》上的习题也难度适宜,题量适中,也可作为课后作业,学生通过练习对所学知识巩固提高。

5. 教学反思

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第7篇

诚然,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格斯拉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更不是时代的弄潮儿,显得僵硬和迟钝,用一句现代的话说,格斯拉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但这只是从文本内部的统一性得出的肤浅看法。如果作进一步的分析,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什么叫文本解读?仅仅追求文本内部或者作品与现实的统一性不是真正的文本解读,这样只能是从表面滑行到表面;只有从矛盾之处入手,往深刻的内涵突进,这才是真正的文本解读。文本解读要关注文本的内在矛盾,并通过这些内在诸因素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转化,从而实现矛盾因素的统一。

联系文本内容,可以发现文本中有两个矛盾:格斯拉“好像把靴子的本质都缝到靴子里去了”,以致他的靴子因质量好,所以经穿,人们反而不经常到他的店堂去了,这是第一个矛盾;在大公司粗制滥造的时髦靴子冲击下,小手工作坊举步维艰,生意越来越清淡,但格斯拉恪守职业尊严,对待靴子比顾客还认真,认为经久耐穿始终是靴子的第一品质,却不知顾客要的是时尚,以致最后饿死,这是第二个矛盾。

第一个矛盾中,格斯拉手艺好,生意反而清淡,其可怪也欤?人们很少光顾格斯拉的店堂的原因,居然是他的靴子经穿,这是一种很反常的现象。常规情况是,手艺越好,店堂越热闹,甚至出现门庭若市的景象。可是,当格斯拉把靴子的本质都缝到靴子里的时候,靴子不仅成了生活用品,而且成了艺术品。假如格斯拉没有这种艺术家般的执著,尽做一些一般的生活日用品,可能财源滚滚,生意兴隆。但是格斯拉就是格斯拉,格斯拉用自己神妙的手艺换来的是清淡的生意,主要原因就是他太执著于靴子的品质。

同样,第二个矛盾的焦点,也定格于格斯拉过于看重靴子的品质。恪守职业尊严却遭冲击,追求靴子品质却被饿死,表面上看是命运的捉弄,实际上是一种生命的形态。《山海经》中的精卫和夸父,《圣经》中的先知和圣徒,无一不是这种生命形态的体现。这种生命形态折射的是一种殉道者的人生。在格斯拉看来,做靴不是赚钱的途径,甚至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虔诚的宗教情怀的寄托。与其说做靴是他的职业,不如说是他的宗教;与其说品质是他的追求,还不如说是他的信仰。

如果说第一个矛盾侧重于靴子的品质的话,那么第二个矛盾则倾向于人物的品质。小说之所以取名为“品质”,不仅是因为格斯拉制作的靴子质量之高,而且还因为格斯拉本人品质之高,这种品质体现了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

你看格斯拉的相貌:“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曲的,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一些整齐的皱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这正是他的面孔的特征,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在“我”眼里,格斯拉就是一个皮革制成的人――单调、死板、僵硬、迟钝、朴实、严肃――格斯拉与靴子已经高度融合,如此相貌特征,不就是“大智若愚”吗?

你看格斯拉的手艺:“那几双靴子太美观了――有一双轻跳舞靴,细长到非言语所能形容的地步;那双带布口的漆皮靴,叫人看了舍不得离开;还有那双褐色长筒马靴,闪着怪异的黑而亮的光辉,虽然是簇新的,看来好像已经穿过一百年了。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在“我”眼里,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他所做的靴子,简直是神妙的工艺。这样的手艺,不就是“大巧若拙”吗?

你看格斯拉的店堂:“人们走进他的店堂,不会像走进一般店铺那样怀着‘请把我要买的东西拿来,让我走吧’的心情,而是心平气和地像走进教堂那样”,“从店堂里二楼楼梯口往下边张望――楼梯口是黑洞洞的,同时透出沁人脾胃的皮革气味”。格斯拉的店堂虽然光线阴暗,气味浓重,却让人心平气和,这无异于净化人灵魂的教堂――最白的东西好似黑垢,格斯拉的店堂,不就是“大白若辱”吗?

你看格斯拉的事业:最初,“他和他哥哥合开一家店,店房有两间打通的铺面”;后来,“店铺外边的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了”;一年后,“当我走近他的店铺所在地时,我发现他的姓氏不见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事到如今――我们很快就要失业了”,格斯拉有自己的梦想,格斯拉把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但是生意还是一年不如一年。虽然格斯拉的事业走下坡路,但他的人格力量却始终在走上坡路,格斯拉的事业,不就是“大成若缺”吗?

你看格斯拉的命运:原先还算有伴,“他和他哥哥合开一家店”;哥哥去世,格斯拉非常难过,显得很苍老、消瘦;过了一年多,“我离去时,他是个六十岁的人,我回来时,他仿佛已经七十五岁了,显得衰老、瘦弱,不断地发抖”; 一个星期以后,我听到“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的”的消息。格斯拉的结局可以说是悲剧性的,但却口碑载道。格斯拉的命运,不就是“大盈若冲”吗?

第8篇

一、“我”的含义与存在论证

“我”与“人”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人也是一个“我”或自我。对于自我概念的定义,现在繁多而很不统一,但本文所论的“我”则是一种深层的自我,与哲学史上的“先验自我”、“纯粹自我”同义,是一切心理经验内容“向我来属”并使之统一的深层精神因素,它构成人之生命的意义核心。

哲学史上,康德首先对于深层之“我”的存在作出论证。他将这种“我”称为“先验的自我”,在其名著《纯粹理性批判》中写道:“如果每一个表象都与其他的表象完全不相干,都是孤立的,与其他表象分离的,那就决不会发生认识这种事情了;认识是一个整体,是包括若干个经过比较、连成一片的表象的。”[2]此文中的“表象”是指各种具体的心理经验内容,如一个物象、一个声音、一个回忆意象等;这些具体表象在位置和时间上本是不同的存在,它们之所以能在心理中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康德认为这乃是“先验自我”的综合作用使然,使认识活动得以进行。由于这个作为先验自我的“我”是“先于经验”的,那么它就是比经验现象(可感的表象活动)更深层次的东西了。与之相仿,后来胡塞尔也认为有“先验的自我”存在。他把人的心理自我(即可经验的心理总体)称为经验的自我,他的“意向性理论”认为,经验自我的意识活动只能指向对象而不能发现自己本身,那么人们又是如何有了自我意识的呢?由是,他必须向“主观深处”迈进,提出“先验自我”的概念,认为先验自我能以经验自我的意识活动本身为意识对象,是人的自我意识的根源。

以上,康德和胡塞尔对于深层的“先验的自我”的提出和论证并不是宗教迷信之说,而是严肃的哲学论证,二人所述的理由也是有理有据的分析,杂多心理经验的整合统一和自我意识的进行在理论上需要有一种深层的自我存在。下面,我们再为深层自我或“我”的存在作两点进一步的解说。

(1)人的心理活动有一种微妙的特性,这就是将所知的一切“向我来属”的特性(即一个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内容都是由一个“我”来知道的并归属于“我”)。对于这一特性,大家是容易理解的,因为所见的一切实际都是“我看见”的,所听到的一切也是“我听到”的,吃喝是“我品味“,受伤是“我疼痛”。总之,一切感觉都是“我在感觉”,一切思想均是“我在思想”,有一个“我”系于纷繁博杂的心理经验之中,使一切被觉知到(感觉到、意识到)的心理内容(指心理学研究的经验现象,下文的“心理内容”也均为此义),都成为“向我来属”的东西(并由“我”统一起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体悟,也包含了这样一层意思。可见,这种将一切所知“向我来属”的心理特性已在人的各色各样的心理活动内容中都打上了一个“我”的印记,使得有一个“我”既存在于一切心理活动内容中而又有别于这些具体的心理内容,成为一种比心理内容更深层次的东西;并且,这个“我”的存在也是可以通过深度的自我意识来洞悟的,而非纯粹推理的逻辑结论。

(2)从心理活动变化的角度来看,“我”与具体的心理内容(表象、映象或观念等)也是不能等同的。因为人的心理内容处于频繁的消失和产生之中但“我”则并不改变。如果“我”直接是一切具体心理内容之总和的话,那么当人的视线转移或思想变化时,就会引起一部分“我”消失和另一部分“我”产生,“我”也会因此而随着心理活动的进行而不断改变以至失去稳定的个性。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尽管心理内容千变万化,但我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的“我”有什么明显的改变和损失——否则,心理活动就不会统一为一个“向我来属”的整体,人生历程也不会有一个稳定的生命核心。这一事实表明,深层之“我”乃是心理活动的万变中之不变因素,它贯穿于变幻不居的一切心理内容之中使之“为我所知”并统为一体。至于如何说明心理内容常变而“我”能够不变的道理,需要另文专题论述,但印度哲学曾以“水与波”的关系来比喻这种道理(波浪常变而水则不变),也有一定的解释力。

以上所述之道理,虽然不够系统,但也己足够证明人的心理中确实有一个深层的“我”存在着,它在人的心理活动和生命意义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人”之概念的必要内涵。不过,“我”之存在是一回事,它能否构成人的一个层面则是另一回事。但我们认为,作为深层自我的“我”可以立为人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层面。因为,“我”虽然存在于心理之中,但它与常规的心理学内容有着显著的区别,也不出现在各种标准的心理学教科书上;作为一门科学的心理学只研究可以经验的并且可以直接或间接观察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的“自我意识”实际是经验的自我意识,只以人的可经验的身心品性为对象而不涉及深层的“我”),深层的“我”则隐含在经验现象的里面,是不可观察到的,只能通过哲学反思或深度的自我意识来把握(深度的自我意识是特定状态下的哲学洞悟),故“我”不能出现在心理学层面上,因而,它自然就排在心理学层面之后了。正象心理也存在于人体和人脑之中但却排列在生物学层面之后了一样。这样,作为社会上互动人群中的角色者是一个完整的“人”,抽去人的身外之物后就是一个生物学的人体,人体的内部有一个心理精神生命,心理精神之中还有一个“我”:角色、身体、心理、“我”构成人的步步内缩的四个层面——由表及里的四个层次。“我”处在人的最底层面,支承着人的心理活动和生命意义,人生的一切甘苦荣辱均由“我”来经受,“我”才是人的真正的“心”。

二、“我”的作用分析

说明了“我”,的存在与含义之后,“我”的作用问题就突出出来了。但由于“我”的特殊性质,其作用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将会有绝然不同的评价。下面,我们试从他人和本人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先从他人角度或客观角度上看,由于“我”是深层的精神因素,不能成为经验观察的对象,难以从客观角度来把握,他人也无法认定一个人的深层之“我”是否存在和改变,人格同一性问题也可以不涉及“我”来谈论,所以从他人评判和客观研究的角度上看,“我”对于“人”的存在并无作用可言,因而它也就无须进入“人”之概念的内涵了。

然而,若从本人角度或主观角度上看,“我”则是自己生命的根本和核心,一切心理内容要“向我来属”,一切生活意义要由“我”经受。只要自己的“我”在着,哪怕身相改观、性格易移、记忆丧失,自己的生命就依然存在着,身心变化了的人还是我本人的延续(尽管在他人看来已经是另外一个人了);如果“我”丧失了或改变了,自己的主观生命就立即结束了,即使身体和心理依旧保持也是枉然,这正象《封神演义》中妲己小姐的命运,当她的“我”被狐狸精之“我”替换了以后,虽然在别人看来妲己还活着,可对于她自己来说则已经死了。所以,深层之“我”乃是个人性命攸关的东西,仅有社会、身体和心理三个层次是不够的,“我”才是个人生命的实质所在,有“我”则有自己命在,“我”失则己亡。并且,对于人生来说,本人之主观生命比他人的客观看待重要得多。“我”对于本人或个人生命的至关重要性,也就是其作用所在;人的意义也不能无视个人的主观角度而作纯客观处理,应该考虑“我”的作用。至于如何判定“我”的存在与变化,当身体和心理变化之后,“我”是否可以保持的问题,则属于另外一层问题了,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至少可以认为,“我”是可以在心理变化之中保持不变的,因为人的具体心理内容本来就是时刻变化的东西,人的性格、爱好、信念等在一生中也是变化的,但自己的“我”并未随之而变化(人的一生是同一个“我”乃是大家可以认同的事实,因为“我”也并非完全不可知的东西,可以由深度的自我意识来把握,文学语言中的“自我改变了”之谓则指的是经验自我的变化)。下面,我们就从这种意义上来讨论“我”的一些具体作用。

(1)冰冻人问题。今后的科学技术有可能将人冰冻起来,若干年后再解冻复活,但会摧毁人的记忆和个性。那么,复活者究竟是原来那个人还是一个新人了呢?“邱文”引用卡卢瑟斯(Carruthers)的观点说,因为复活者已经建立了“新的利益、新的人际关系和新的生活”,所以,从第三人称的视角看,她/他就是一个新人了。现在我们再设问:如果从冰冻人的本人角度来看,此人在复活后与冰冻前还是同一个人吗?由于这时人的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都已改变,仅有生物学层面与以前相同,那么根据“邱文”的评判标准(社会层面是一个实体成为“人”的充分条件),冰冻人复活后也应是一个新的人。然而,若联系人的深层之“我”的层面来看,结论将会有所不同:因为“我”乃是个人生命的根本,有“我”在就有本人的命在;如果冰冻技术只是摧毁人的记忆而不改变人之“我”的话,那么此人复活后就还是原来生命的继续,对于其本人来说,还是同一个人,尽管在别人看来已是另一个人了,甚至由于记忆的丧失,其本人也不知道她/他是否与冰冻前为同一个人了;但是只要“我”未改变,个人的主观生命就不会丧失或更换,她/他作为一个人就依然活着(把一个生命的两段有别的经历称为两个人似乎不妥)。另一种情况,若是冰冻技术将人的“我”也改变了的话,那么不管其他三个层面是否改变,此人复活后都将是另一个生命——原先的生命已死了(犹于妲己小姐)。由是,增加了“我”的层面之后,对于冰冻人问题的评判准则将会有所改变,并且这一改变是关键性的:因为,如果冰冻人技术会改变人之“我”的话,那么它将失去存在的意义——无人愿意接受冰冻了;如果它只是毁损人的记忆和性格等心理内容而不改变“我”的话,那就还有人愿意享用这一技术。至于如何鉴定或保证冰冻人技术不会改变人的“我”,这已是具体的科技问题了。

由以上分析我们已经看到,虽然社会层面是一个生命成为一个人的充分条件(“邱文”的结论),但是,社会层面的改变却不是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一个新人)的充分条件,例如,在人从小到老的一生中,其社会层面是屡屡变化的(甚至有巨大变化),而她/他还是同一个人;人的同一性也即人格同一性,实乃自我同一性,只有“我”才是评判人之同一性的真正根据——“我”之改变与否才是人是否变成一个新人的充分必要条件。再从逻辑上看,一个生命成为一个人与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乃是两个不同含义的命题,故而也应该有各自不同的判断准则。

(2)关于裂脑人问题,也应联系深层之“我”来分析。已有的裂脑入的实验所揭示的各种左右半球不统一的现象,实质上都只是脑功能的分裂,是统一的大脑神经活动被分割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后所表现出来的信息处理功能的不协调,若由此得出裂脑人有两个独立精神的结论是不妥的。因为精神(心理经验统一体)虽然是脑的派生现象并依存于大脑神经活动,但当精神一旦派生出来之后,它就成了另一个层面的存在,故不能把二者当做同一个东西来看待了。特别是,脑功能与精神心理现象各有不同的统一机制:脑功能的统一性以神经联系为机制,不同脑区的活动由大量的神经联系勾通起来而形成一个功能统一体,若神经联系切断,则脑功能也随之失去统一性;精神统一的机制乃康德所述的“先验自我”的统觉作用,是一切心理内容的“向我来属”这一特性而使它们在这个“我“之中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精神,从而,深层的“我”才是精神统一的根据。由是,要评判裂脑人是否有两个精神,首先就要确定裂脑人是否有两个深层的“我”。若裂脑手术能改变人的“我”,即把原先的“我”消灭而产生出两个不同的“我”的话,那么裂脑人就会有两个不同的精神(各属于不同的“我”)。若是裂脑手术并不改变人的“我”的话,那么她/他就还是一个精神(属于原来的“我”);至于这时她/他的行为上的左右不统一现象,乃是由于其脑功能的失统一造成的。脑功能的不统一并不必然等同于精神的分裂,二者已经是两个层面的存在,不完全对应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时(若“我”未改变的话),由两个不相统一的半球同时派生的精神现象(心理经验)仍然由同一个“我”所觉知,向同一个“我”来归属,构成一个精神整体;特殊的是,这个精神整体中的内容不能全部以一个途径统一表达出来(如右半意识域中的观念不能被口述出来),但由于表达属于脑的职能而不是精神本身的职能(精神观念不能直接外显出来,它们只能由脑功能来间接表达于外),故而,裂脑人表达上的缺陷(由神经联系不完全造成)不等于其精神层面不统一。这一点很重要,由此,我们可进一步来理解裂脑人“心理分裂”现象的实质:原来这只是脑的一个表达通路不能对当时的心理经验(精神意识)作完全的表达(需要由两个表达通路分别表达而显得不统一),而不一定是心理经验本身的不统一或已分裂。其实,表达缺陷正常人也存在,例如,我们时常把一个熟悉的字读错或写错,有时说不出一个熟悉的面孔是谁,甚至有时一个劲地寻找就放在眼前的东西,这些身心不统一的现象实际也是由于一时的神经通路出错所造成的,而不是正常人的心理精神不统一。再说,裂脑手术只是割断了两半球之间的神经联系而未改变脑组织的实质结构,因而两个半球中的心理活动基础与手术前是相同的(只是信息量减少了),那么其心理的特性和它的“我”也不会受到实质的改变;裂脑人的日常生活表现也显示,将她/他视为是手术前的同一个人(包括是同一个精神和同一个“我“)更合理些。总之,以上分所表明,研究和评判裂脑人现象,应该考虑人的“我”这一层面的情况,否则就会丢失一个达到正确结论的重要根据。

另外,对于复制人(或克隆人)和人脑移植等问题的看待,也应考虑“我”的因素,关键在于人的深层之“我”是否也被复制或移植。

通过以上几种情况的分析,我们已经看到,人的深层之“我”在看待与评判冰冻人、裂脑人和脑移植等逐渐变成现实的人体高新技术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若抛开“我”而仅从社会、身体和心理三个层面来评判这些问题是不全面的,甚至有重要缺陷,因为“我”在这些技术的施行中是否可以保持不变,乃是这些技术有无应用价值(即是否有人愿意享用)的关键所在。.再则,关于有类似人的功能的计算机到底是否可以称为“计算机人”的问题,也应根据这种计算机内是否也有一个“我”来评判;若是能够肯定它没有“我”的话,那么不论它的功能多么象“人”,实际也只是一部没有主观生命的机器。所以,“我”这一人的层面在理论和现实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诚然由于“我”蕴藏于人的内心深处,只能由自我意识领悟而不容易客观把握,故难成为一个科学规范的研究对象,大多数人民和科学家也都很少问津人的这一层面。但是,不管现今科学如何对待这一层面,在上述各种人体高新技术的评判中,本人生命的视角比他人或社会的视角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人们切身关心的首先乃是自我生命的保存,其次才是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对于人的研究与对于物的研究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这就是对于物只从客观角度把握就行了,但对于人,仅作外在的客观把握是不够的,必须考虑本人主观生命的内在角度。因此,科学难以研究“我”这一层面的状况不是应该否弃这一层面的理由,这种状况的存在只能表明当今科学有缺陷,今后的科学应当发展出研究“我”的方法和把握“我”的技术。对于可以超越经验层面的哲学来说,更应该加强对于“我“的研究,进一步揭示“我”的存在和意义,为今后科学技术在这方面的发展作好理论上的准备。

关于深层之“我”待研究的问题很多,这里只举出与以上内容直接相关的三个来讨论一下:一是应该如何界定“我”与具体心理内容(经验现象)的关系。对此,哲学史上有两种界说模式:主客对立模式和主客同一模式。前者是把“我”当做一个独立自在的精神主体而将经验现象(观念)当作外于“我”的客体,二者分立存在。由于主客对立模式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受到了许多哲学家的批判,因而,主客同一模式得到了更多人的采用。主客同一模式认为,“我”不独立于经验现象而存在,二者本是精神存在的不同方面,犹如水与波的关系。相比之下,主客同一模式更符合唯物主义原则,它使“我”成为精神现象的构成因素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或实体。为了便于科学研究,主客同一模式还可以转换为“质态模式”。此模式是把具体的心理内容视为“我“的具体存在状态,“我“则是构成变化的心理内容的不变的心质,犹如H2O(水分子)与水、冰、雪、汽的关系。“质态模式”比主客同一模式更明确、更合理些,因为具体心理内容(映象、观念等)并非真正的客体(外界事物才是真正的客体),它们乃是认识主体(人)的内在因素,“我”与心理内容共同构成认识过程的终端环节。建立一个好的表述模式有利于对精神现象和自我问题的研究和理解,但到底哪种模式更适合些,尚待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

另一个问题是,作为心理统一和生命核心的深层之“我”是因人而异的还是众生同一的呢?在人们的常识观念中,每个人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我”似乎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但若仔细推敲起来,这在理论上却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具体分析可参见《论“自我”问题的哲学地位》[3]一文。与此相反,在印度哲学中,长期存在一种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我”的观点,这在奥义书中就已提出,近代著名印度哲学家奥罗宾多·高士在其《神圣人生论》和《周天集》中反复论述了人们有一个相同的深层之“我”的观点。这种观点虽然与人们的常识观念很不合拍,但却是深刻的哲学思想,在理论上有更大的解释力。至于究竟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要作定论还需要艰深的长期研究,它将追及生命与世界的本原根底。然而,不管多么艰难,对于这个问题人类是必须要澄清的,因为它关系到其他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最终解决。例如,对于上述各种高新人体技术,“我”是各异的还是相同的,将会导致很不同的评价和对待。又则,如果人们的“我”都是同一的,那么“爱人如已”的道德口号就不只是高尚的良心劝导了,而应是必须执行的律令。再进一步,如果动物心理之“我”与人类之“我”也是同一的(“宇宙一我”)的话,那么保护动物免受痛苦就是人类的天职了。

再一个问题是,“我”与脑或身体的关系是怎样的?首先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结构或信息系统可以有“我”(或统一于“我”的精神心理现象)存在?换言之,是哪些实质结构的区别使得人脑(或人体)中有“我”存在而电脑(或机器人)中没有“我”存在?若能找到这种实质性结构,则可能制造出具有自我精神的机器人,为复制人开创另一条途径。其二,如果人的“我”真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同的“我”),那么“我”的个性是由人体或人脑的哪些因素决定的,它是在基因层次还是在成体层次决定的?换言之,人体或大脑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才会导致其“我”的改变?这个问题的研究在上述各种人体高新技术的评判中尤为重要。当然,这两层问题都是非常艰难的,但若能获得解决则会有巨大的意义,值得哲学和科学努力去研究。从长远观点看,人类最终应该且必须解决这些问题,以对自身获得真正的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邱仁宗:《论“人”的概念》,《哲学研究》1998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