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0 16:48: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儿童钢琴启蒙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启蒙阶段;钢琴;音乐教学;教学强化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06-02
在当今文化的熏陶下,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在启蒙阶段中融入钢琴这门音乐课程的重要性。所以为儿童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增强其学习钢琴的能力非常必要,能够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牢基础。钢琴学习属于音乐教学范畴,在启蒙教育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每个人的音乐素养都应该从小开始培养,但是很多家长和教师都误认为学钢琴就是反复练习,这种做法反而使得儿童产生抵触情绪,本文通过分析儿童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儿童钢琴学习的兴趣。
一、钢琴教学中影响儿童音乐兴趣的因素
(一)孩子沦为学习的机器
在中国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所有家长都有共同的思想,即望女成凤、望子成龙,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家长们在孩子启蒙阶段就给孩子报很多的培训班,一个孩子可能要同时上4到5个培训班,包括:音乐、美术、奥数、国际象棋和语文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彻底沦为学习的机器,对任何科目的学习都产生厌倦情绪,即使孩子原来对钢琴感兴趣,也没有精力和心情去学好。
(二)教学模式落后
相对于国外,我国在音乐启蒙发展上比较晚,而且目前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现阶段钢琴的学习。如今,我国钢琴教学使用模式主要是一对一,即一个老师教导一个儿童,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给儿童提供针对性的教学,但是却不利于培养儿童创新能力,很多儿童对于这种按部就班、手把手教学的模式不感兴趣。
(三)师资力量薄弱
启蒙教育阶段,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教师,因此,在儿童钢琴学习,其启蒙老师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国内儿童音乐教师师资力量比较薄弱。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当今社会对钢琴启蒙老师需求大,而启蒙钢琴教师缺少,很多启蒙培训机构和家长找不到优秀的老师,只能退而求其次,导致很多没有受过专业启蒙教育培训和素质较低的人成为钢琴启蒙老师,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儿童音乐兴趣培养的欠缺。
二、培养儿童钢琴学习中兴趣的必要手段
(一)培养儿童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在面对儿童的启蒙教育时,应该保持理智,不跟风不随波逐流,听从儿童意见,给儿童合理报培训班。钢琴是乐器之王,其优美的旋律会吸引很多儿童的注意,促使儿童学习乐趣的培养,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够对钢琴的学习抱有积极的心态。
(二)丰富教学模式
我国的钢琴启蒙老师,应该摒弃陈旧教学模式,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以丰富钢琴启蒙教学模式。例如,钢琴启蒙老师可以以日本铃木音乐教育理论为创新基础,铃木教学法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音乐教学法之一,在20世纪中叶,由日本著名音乐家铃木镇一创立。该教学法强调使用乐器有效的表达感情,培养儿童的音乐素养以及完善儿童的人格,同时,该教学法认为钢琴的学习不是单调的反复练习,而是应该为儿童多创造听的机会,即以听为主,促使儿童先学会模仿和听,这样孩子才能更深入的接触音乐、认识音乐和学习音乐,进而激发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三)打造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
教师专业素养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专业知识素养、教学素养、师德素养和心理素养,因此,打造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引进国外优秀的钢琴教师,以培养出更具有专业知识素养的教师。其次,借鉴国外优秀理论,用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例如,降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运用到钢琴教学中,该理论极具独特性,认为音乐教育应该采用全新、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同时,该理论认为,儿童不应为学而学,应以提升自我的音乐修养为目标,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教师如果能够灵活运用这套教学理论,那么一定能够使孩子的钢琴启蒙受到更好的教导。再者,教师一定要把自我师德培养好,尊重儿童,不因任何原因有差别的对待儿童。最后,教师应该加强心理素养,秉承着教书育人这个神圣的使命,同时,以豁达的心态、健全的性格、愉快的心境、百折不挠的勇气、乐观向上、乐于助人等品质影响儿童,并以热爱生活、积极的人生态度带动儿童。
(四)创新培养儿童音乐兴趣教学模式
1.合理编排课时。钢琴课程设置一般为每周2个课时连续授课,从单次学时来说,90分钟教授一个内容是很充分的;但是从周课时来说,大部分儿童认为一周只有2个课时时间相对较少,使得每次学习结束,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技能复习与练习,导致儿童新内容忘了旧内容,教学效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巩固,不利于儿童的发展。因此,在不影响其他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钢琴教学的周课时,例如,每周增加一个课时或者每两周增加两个课时,专门抽出一些时间安排旧内容的复习、练习,提高教学效果。
2.优化教学组织实施方式。教学的组织实施形式关乎儿童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学目标是否能达成,因此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儿童性别、钢琴功底、儿童的接受能力以及教学计划安排等。具体教学组织过程中,对基础不同的儿童,因材施教,实施分层式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儿童在其能力范围之内都能学到最多的钢琴知识。对钢琴功底较弱的儿童,将其单独编组进行多次、重复教学,通过强化训练提升其能力。
3.拓宽教学内容。现阶段,大部分的儿童均认为,钢琴课程内容是偏向技能训练,对音乐美学、艺术欣赏等与钢琴有关的周边内容涉及较少,这对于培养儿童钢琴教学中音乐兴趣的目标是不相符的。因此,教学中不但要重视钢琴技能学习,也要增加理论知识教学,例如选择一些钢琴欣赏、音乐欣赏等内容,使得儿童能够趋向于全面发展,有利于其学习兴趣的培养。
4.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手段,在重技能的同时也能增加教学趣味性。以音乐为切入口,引导儿童深入感知、体验各类音乐,进而伴着音乐节奏做出有节律的肢体动作,使其能充分感受钢琴之美。另外,可以采用观看歌舞剧或钢琴游戏等方法,激发儿童对钢琴的学习欲望,达到将“要我学”转变“我要学”的教学目的。
钢琴启蒙教学不再单纯以学为主,而是以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兴趣为主,教师们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联想、模仿,从而激发其兴趣,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促使孩子体会到钢琴之美。钢琴的启蒙教育属于音乐领域,所以,为了强化儿童钢琴教学兴趣的培养,教师应该从音乐入手,首先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其次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促使孩子把儿童钢琴学习当成兴趣爱好来学习,而不是强逼的去枯燥、反复练习。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把孩子的钢琴教好。
参考文献:
[1]李荣辉.浅析音乐教学中游戏的意义和作用[J].辽宁教育,2010(06).
[2]黄亚萍.学前儿童钢琴教育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11).
[3]李艳.浅谈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特点与音乐教学方法的改进[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0).
[4]夏炜焱.儿童学习钢琴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7(04).
[5]卢蕾.论儿童学习钢琴[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S1).
【关键词】幼儿;钢琴启蒙;兴趣培养;有效途径
目前,幼儿的钢琴启蒙教育已经成为提升幼儿艺术素养、实施美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在百度百科中,“启蒙”意为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故亦将“启蒙”称为“入门”。在幼儿钢琴学习过程中,启蒙教学即为“钢琴入门”教学。对于幼儿来说,一切知识与技能的启蒙,都是学习的第一步,决定着未来对事物的理解是否正确。钢琴学习是现今社会开发儿童智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钢琴启蒙阶段是儿童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钢琴本身具有无可替代的丰富表现力,同时钢琴学习能让儿童觉得尤为轻松,没有负担。学习钢琴不仅能使儿童的脑、眼、手、脚、耳乃至全身进行协调配合,还能使儿童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听辨能力以及观察力、注意力和忍耐力等各方面都得到明显的发展。
一、培养学琴兴趣的重要性
万事开头难,钢琴学习也是如此。钢琴“启蒙”又称为钢琴“入门”,目的是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在整个教学中,时常听到家长说:启蒙教学是从零开始的,是最无关紧要的,因此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了。钢琴启蒙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前途。钢琴学习犹如盖高楼大厦,要先打好地基,如果地基不结实或者打歪了,楼是盖不高的,即使勉强盖上去了,迟早也会倒塌。成功的启蒙教学首先是使学生热爱钢琴艺术,继而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有这么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仅对孩子,对成年人也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玩耍的时候状态是积极的,是很专注的,正是因为兴趣所在。换一句话说,很好地培养了孩子在启蒙阶段对钢琴、对艺术的兴趣,难道还怕学不好吗?
二、传统幼儿钢琴教学的弊端
在我国,钢琴教育是随着改革开放迅速发展起来的。钢琴日益得到普及,全国都开始慢慢注重幼儿钢琴教育,然而正规的、合格的钢琴教师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壮大的琴童队伍的需求。于是出现了师资队伍鱼目混珠、参差不齐的情况。目前,许多钢琴老师特别是半路出家的钢琴老师还在用20多年前的学琴方法来进行钢琴启蒙教学。要知道社会在进步,时代在进步,高校的老师每年都会参加各种优质培训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及教学水平,钢琴老师难道是个例外?还在用20年前的方式进行钢琴教学显然非常不合适。(一)启蒙教学没有声部概念,“一团浆糊”。所有的理念应该在一开始就树立,而不是后期再修改和添加。比如在培养孩子的认谱习惯时,只注重音符和节奏,而没有强调观察的重要性,不观察拍号、谱号、调号、指法等,导致后期孩子的练习不完整,频频出错,不连贯。这正是因为最初的启蒙教育阶段没有帮孩子养成认真读谱的好习惯,声部概念也是如此。不要害怕孩子不理解、不要担心孩子不能完成,优美的音乐就是多线条、不同色彩的。只注重用手指把音弹对,那就是“一团浆糊”。这样的音乐又怎么谈得上兴趣培养呢?(二)“灌输”式的启蒙教学。多数老师在教钢琴时,就是把自己的音乐想法“喂”给学生,但在艺术领域,“灌输”和“栽培”是完全不相干的两种方式。仅仅教学生乐谱上每个具体的音或乐句要怎么弹,让学生慢慢学,然后反复练习,逐渐达到标准,之后又开始学习下一首曲子,再把上述过程重复一次。我想大多数人都有类似问题。乐曲弹奏出来是什么样老师应该很明确,这种教学方法一开始见效较快,但后劲不足,这就有点像为学生裹上一层比较漂亮的包装纸,其实只有表面功夫,没有实际内容。(三)过多强调手型的固定。钢琴制作是十分科学的,也非常适合人体构架。我们最放松的时候,就是最佳的弹奏状态。而多数老师过于强调手型的状态:握苹果的形状、指尖站立、高抬指等,枯燥的动作练降低了孩子学琴的积极性,同时也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手型的保持可以在练习过程中自然习得,重在教师用何种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在枯燥的动作练习中固化僵硬的手型。
三、增强幼儿钢琴启蒙教学趣味性的有效途径
在钢琴教育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在钢琴启蒙阶段找到学习钢琴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已成为提高钢琴学习成效的关键所在。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抑制了孩子们学琴的热情,打消了其积极性。那么,如何增强幼儿钢琴启蒙教学的趣味性呢?(一)钢琴启蒙与音乐教学法完美融合。幼儿天生热爱音乐,音乐伴随着幼儿的生活和成长,活泼的他们对音乐有着天然的亲近和向往。幼儿音乐教育能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审美能力,同时能激活幼儿大脑功能以及促进幼儿心理发展、身体健康等,在诸多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学习钢琴与学习音乐同理,重在感受、倾听和亲身参与。学习音乐之初,掌握节奏是关键。但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使理论性的乐理内容具有趣味性,从而让孩子们接受而不反感呢?那就是融入音乐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亲身参与,因为自身的感受和思考很关键。孩子天生爱玩,在音乐活动中有目的地玩、有意义地玩,不知不觉便能轻松牢固地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为例:1.节奏的感受运用音乐教学法,可以借助念词、声势、打击乐等方法进行节奏练习。比如第一乐段可以单独把节奏部分提炼出来,制作相关图谱,配合念词、声势或者打击乐的方式进行节奏练习。找到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组合的节奏特点。2.音乐情绪的感受运用音乐教学法,感受乐曲中音乐情绪的起伏变化,用律动、声势等方式,以《土耳其进行曲》为背景音乐,设计合理的音乐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亲身参与,感受音乐的变化。3.曲式段落的感受运用音乐教学法,感受乐曲A、B、A的三段曲式,每一段根据节奏以及旋律走向设计合理的活动让幼儿参与,同时引导幼儿把握音乐的结构概念。4.活动游戏化孩子天生就爱玩,所以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使趣味性的内容体现在“玩”上面,在玩中自然习得知识内容,在玩中学习巩固音乐知识,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二)教学新理念、新思路。用指尖弹琴,说的就是贴着键用指尖触键,以确保第一个关节不会塌。触键时摁住琴键,就像按电梯楼层一样,这样指尖会产生一种向上力,使得后面的关节凸出来,形成一个牢固的拱形。此外,手腕轻轻地向下会辅助拱形的形成,也有助于弹出柔和且饱满的音色。学生通过这种弹奏法形成了放松的手型(通常与读谱的基本能力同步进行)后,就可以开始引入高抬指训练。扎实的技术基础是钢琴弹奏的前提。但是技术是表现艺术形象的渠道,没有清晰的艺术形象,技术就成为无源之水了。清晰的艺术形象就要依靠乐谱——首先是节奏和音符的最基本的要求;然后是与情感表达有关的力度和速度的要求;最后再到音色变化和节奏变化的细致入微的处理要求。学生心中的艺术形象从无到有,也会依次经历此过程。为学生梳理钢琴演奏的核心知识点,然后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反复磨练的机会,使他们最终建立起自己的艺术形象。虽然“梳理钢琴演奏的核心知识点”听上去像是探测太平洋的水流一样困难,但实际上并不复杂。首要的技能是听辨、思考和弹奏复调音乐。(三)使用合适的教材。在一百多年前,钢琴启蒙教学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教材可供选择,大多数钢琴老师都是现编现教的。但是将这种方式拿到现在来看,大家都感觉难度太大,难道是我们现代人变傻了?还是古代人比我们更聪明?首先对于多声部教学而言,巴赫的作品是非常有必要学习的。启蒙阶段可以先接触《巴赫初级钢琴曲集》。这里面的作品并不全是巴赫创作的作品,但是这套教材里的曲子非常好听,复调因素比较少,舞蹈因素比较多,有利于孩子们对“音乐之父”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其次,核心知识点是音乐表现力。用富有音乐表现力的练习曲来锻炼孩子,这样可以一举两得。常规教材是纯技巧性的练习曲,比如车尔尼、拜厄的练习曲,但是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孩子练习是比较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这类练习曲音乐表现力不够丰富,没有太多的旋律。可以尝试用布格缪勒、海勒和克拉莫的作品取而代之。最后,关于乐曲结构的理解。《小奏鸣曲集》非常适合用作教材。奏鸣曲要学整套,而且要在慢乐章中多下功夫,这样更有助于提升音乐素养。一旦孩子对某种风格的音乐有了初步的认识(一般弹了一两遍之后),便能慢慢感知乐曲的结构。(四)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氛围。当了家长后才深有体会,在学习艺术的道路上贵在坚持。每周上课的坚持、每天练琴的坚持、每次训练的坚持,好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在幼儿钢琴启蒙阶段,家长是最为重要的角色。要知道孩子们天生爱玩,孩子们的兴趣是不断变化的,即使是有兴趣的事物,只要遇到困难就会退缩。对于钢琴而言,要想真正培养兴趣,一般要学习一至两年,能够弹奏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获得了成就感之后,才会慢慢有兴趣。老师教授得再好,孩子缺少课后的练习,知识得不到巩固,那也是徒劳无功。此外练琴时的环境也很重要。充满嘈杂的电视声、小朋友的嬉笑声等等,必然无法很好地感受音乐、聆听音乐。所以,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好氛围与好环境的营造。
参考文献:
[1]郭亦勤,王勤.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J].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2]陈蓉.音乐教学法教程[J].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3]赵洪,王珊珊.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课程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4]王任梅,边霞.我国儿童艺术教育的变革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对两个纲要的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2,(2).
关键词:钢琴; 启蒙教育; 音乐教育
当今社会,钢琴在全世界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成为儿童学龄前音乐教育的首选乐器。钢琴这一乐器之王,通常被人们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从它那88个琴键中所流淌出的美妙旋律令世间无数人为之倾倒和折服。钢琴成为学龄前音乐教育的首先乐器一方面是因为钢琴本身就具有其他乐器无可比拟的丰富表现力。从古典音乐时期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到浪漫主义时期的肖邦、李斯特、舒曼,一直追溯到现在,无数的音乐巨匠为之付出毕生的心血,他们谱写出的许多旷世之作,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使我们受益良多。另一方面是因为钢琴是所有乐器中唯一能让儿童以最轻松、最没有负担的姿势坐着演奏的乐器。更重要的是科学家们长期研究表明:学习钢琴,是开发右半脑和儿童智力最有效的途径。学习钢琴不仅使儿童的脑、眼、手、脚、耳乃至全身心投入并协调配合,还能使儿童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指挥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以及观察力、注意力、忍耐力等方面都得到明显的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素质基础。
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对象多为学龄前儿童,一般以五岁左右开始学琴为宜。年龄过小,柔软的手指难以适应钢琴键盘的重量;年龄过大,则会错过脑神经发育的最佳时期。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对幼儿进行钢琴启蒙教育呢?要培养幼儿正确的弹奏姿势。从小就用科学的弹奏姿势弹琴,日后才能渐渐体会到正确地运用身体的重量和力量来触键和发声,提高弹奏的准确性。保持正确的弹奏姿势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身体要与键盘的中央对正,坐的端正而不僵硬,上身略向前倾。前倾的目的是为了弹奏时把全身的力量都能转移到两只手的指尖上。但脊椎骨不可弯曲,背部和肩部要松而不懈。
二、双手放在键盘上时要使肘部和前臂的高度与键盘一致。
三、坐的距离要上身略向前倾,双臂自然下垂,左右肘部自然放松并稍向身体外侧展开;下身则注意大腿根到膝盖应略呈坡状倾斜,膝盖的位置在琴边下,双脚略向前伸。
四、手型应放松,手指自然弯曲,用指端肉垫部分触键。掌关节自然拱起,像是虚握着一个圆球,手腕大约与键盘平行。大拇指第一关节仅以指侧端触及琴键靠边缘的位置,无名指和小指要注意端正。
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第一阶段,应先让儿童学习非连音(nonlegato)奏法,体会重量落下,用手和手臂的重量去触键。要运用不同的指法,左右手及五个手指必须搞清楚弹奏。切不可过于要求声音的"结实"而造成孩子用手腕、手臂或身体的力量去砸琴。
学习非连音奏法的关键是体会放松的感觉,只有在学会放松的基础上才能进入到第二阶段--学习连音(legato)奏法。连音奏法的关键是重心的移动。学习连音奏法要特别注意音与音的连接,第二个键下去的同时放第一个键,即后一音未弹下去之前,前一下手指不能离键。
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第三阶段是学习跳音(staccato)奏法。跳音奏法不像非连音奏法和连音奏法那样单一,可分为手腕跳音、手指跳音、手臂跳音等多种。
当学完三种奏法后,将三种奏法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练习。这时常常需要双手同时用不同的奏法弹奏时值不同与音高不同的音。对于年龄幼小的儿童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因此特别要强调分手练习,在单手练得准确而熟练后再双手合练,这样就可以避免走弯路。
幼儿钢琴启蒙教学还应注意两个方面:教材的选用和家长的配合与辅导。
在选用幼儿钢琴启蒙教材时,要全面衡量教材编写和使用中反映出来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教材孩子不爱弹,有些教材尽管具备了较强的科学性和趣味性,但如果对启蒙孩子的具体情况不合适,教师本人对教材尚未吃透、未能掌握的话,仍不适合选用。
幼儿钢琴启蒙教学的成败还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孩子的天赋与勤奋;二是钢琴教师的水平与态度;三是家长的配合与辅导。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主要落实在孩子上课时间以外的全部练习的辅导中。学龄前幼儿接受钢琴启蒙教育,就像刚刚学走路一样,需要父母的帮助。但这样的帮助既不是喂饭式的包办代替,也不能是巴掌加尺子的强迫威逼。现在有不少的家长已经认识到了辅导的重要性,从孩子学琴起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跟孩子一起学。琴童家长不仅要掌握一点识谱和弹奏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正确的辅导方法,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要尽早有步骤地培养孩子独立练琴的能力,要帮助孩子学会安排每天的练琴内容和重点难点。家长要在孩子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研究具体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幼儿钢琴;启蒙教学;学习过程
在如今的社会教育领域中,从幼儿园到小学乃至于中学都在推广素质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各项活动在各个幼儿园开展起来。首屈一指的就是乐器培养,而钢琴则是众多家长选择最多的乐器之一,通过几年的探索,我园结合实际运行模式:小班化教学,三教一保的强大师资配备,从2011年开始了钢琴的园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也正是想以钢琴教育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为起
点,为钢琴教育能在幼儿园顺利开展夯实基础。
一、培养兴趣,感受音乐氛围
幼儿兴趣的培养是多元化的,对于钢琴来说,笔者认为要么是先天性对钢琴这种乐器有特别的好感,从而激发了孩子学习钢琴的兴趣,要么就是在对孩子进行钢琴启蒙中,对钢琴的声音或是通过观摩表演家的演奏而产生的兴趣感,也就是说,只要在幼儿园里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和开展好各类展示活动,并给予积极的指导,那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就会更加地表现出来。
1.环境设置:我们努力创设“会说话的墙面”,唱响一系列“流淌的音符”互动旋律,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对音乐艺术产生深厚的兴趣。
2.生活氛围:在园级工作室“流动的音符”――音乐资源开发站的建设上,我们还充分利用幼儿用早点、午餐、甜蜜水果餐、午后点心的时候会放上舒缓的钢琴曲,午后幼儿起床会用温柔的音乐将梦中的孩子唤醒,在每周五的家长入园接待日,我们会放上轻快的音乐,增进亲子感情、协调家园氛围。在平日里我们的老师创编了很多有趣的即兴伴奏加以调节,这也是幼儿学习钢琴前的必要基础。
3.人文环境:幼儿园最大的人文环境应该是师幼建构的关系氛围,所以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是决定人文环境的第一要素。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倡导: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强求孩子需要完成一首曲子的进度,更多的是关注孩子们的玩性。
因为只有抓住了兴趣点,才能够使孩子们有更好的发展。
二、创造机会,打造开心课程
我园将钢琴启蒙课程内容有效渗入一日活动:钢琴音乐特色课程。由钢琴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安排好每天的上琴计划,不强求孩子们的学习进度,更关注孩子们的玩性,只有抓住了兴趣,才能够更好地发展。
三、精选教材,激发学习热情
钢琴教材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和基础的巩固。在幼儿园的启蒙阶段,要重视对钢琴教材的适度调查,从而选取适合幼儿弹奏的教材,以我园为例,在选择教材上我们注意三点:
1.趣味性强。在学前教育的年龄段,我们面对的是幼龄儿童,因此充分考虑到此阶段幼儿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的差异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兴趣,趣味的选择尤为重要。
2.幼儿熟悉。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穿插一些幼儿熟悉、曲调简单的小乐曲,让幼儿在训练的过程中追求。
3.四手联弹。大班的孩子在经过一年的钢琴训练后,我们会在以前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四首联弹的演奏练习,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形式,可以训练幼儿的听觉和合作能力。并且因为比起两只手弹更加丰富和有趣,还有一定的合作意识,能提高幼儿的弹奏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
四、研讨教学,提升教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推进每一个孩子的钢琴技能,钢琴教师必须定期开展钢琴教学研讨,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中,我们有了以下的共识:
1.在平日的钢琴一对一授课中,通过要求幼儿重点细致地练习某首曲子外,针对能力强的幼儿我们会同时布置幼儿熟悉的简单歌曲作为课外曲目,做到因材施教。
2.通过对背景乐曲知识的掌握,以“故事”的形式理解音乐,加深幼儿对乐曲的了解和兴趣。
3.4~6岁的幼儿重在模仿,不要讲授过多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作为幼儿园的钢琴课,我们会以游戏、写写画画的方式学习理论,多讲浅显易懂的形象化语言,多多模仿教师的动作,告诉幼儿正确方法,加以练习。
幼儿园尝试着进行钢琴启蒙教育,不是为了成为下一个郎朗,
下一个李云迪,而是希望通过钢琴教育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原则,丰富幼儿自身的艺术底蕴,提高整体的艺术素养。在钢琴各类教学和展示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独立性和毅力,训练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反应力,学会自我情绪的初步调节,陶冶情操,成为一个能开心生活、开心学习、开心做人,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内涵、有道德的全能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儿童;目标意识;规范化;兴趣
一树立正确的目标意识
对于尚未懂事的儿童来说,学习钢琴的目的可以归纳为兴趣。兴趣使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弹奏出美妙的音乐,用他们的话来说:我喜欢弹钢琴。这句简单的话语就是学生钢琴人生最珍贵的开始。
一般来说,0-6周岁是儿童乐感训练的最佳时期,父母可以6岁前给孩子开始系统地钢琴学习。家长们及其所能为孩子提供学习的最佳条件--买昂贵的钢琴,请名师教学。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在学琴前家长应具备怎样的思想意识呢?我觉得,第一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可以说是家长鼓励孩子学习钢琴的最好哦的理由。但在具体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两种极端,对于钢琴学习是十分不利的。要么过于宠爱孩子,把严谨的钢琴学习当成一种消费式的学习,认为学生学着玩的,不必太认真。这种意识会很快传染给准备学琴或正在学琴的学生,其结果不但没有帮助孩子学好钢琴,反而使散漫、懒惰、华而不实等不良习性在无知的学生身上滋长。要么把家长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孩子,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钢琴家,所以快马加鞭的让学生练习钢琴,这样不仅使学生失去如初的兴趣,对钢琴产生厌恶感,甚至会使很多优秀的学生早早离开钢琴艺术大厦。家长的一颗平常心,是十分重要的。第二家长要给学生作好思想工作,要让学生明白学习钢琴是一项伟大而必须付出艰辛的事,学琴之后在每天的固定时间里必须练习。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把练琴当作每天的必修课,把每天练琴培养成为一种习惯。第三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定练琴细则及奖罚条例,这一点对今后处理学生钢琴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时会起很大的作用。制定具体的内容可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求助父母》一书,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二科学的入门学习
规范的入门是学习好钢琴的基础,是钢琴艺术发展的基石.初学时应严格要求基本知识.良好的开始会使学生少走很多的弯路。
坐姿:身体要放松的坐在琴凳上,肩膀放松,手臂成圆弧状,微微打开,腿成“T”字型,上身略向前倾。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先叹一口气,而后轻轻地拍拍学生的后肩,同时要和学生亲切的交谈,便于学生消除紧张的情绪,身体很自然的达到放松的状态。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经常轻轻地拍拍学生的后肩,放松的练琴状态会很快养成习惯。
手型:首先,手指的三个关节要立起来(凸出),手里想握着一个鸡蛋,这个步骤的要领是手要放松打开。其次,手腕与白键相平行,这里要明确的是手指落键的力量来源是手臂的重力,为了保持手臂的力量能够充分的利用,手腕要与白键相平行,过高或过低都人为的为力量的传递制造一个“坎儿”。第三,虎口放松打开,这一点如果学生能够做好,就能够容易掌握1指的触键点,也为今后“转指练习”作好准备。第四,手心向外圆,因为人的五个手指是有长有短的,如果按照手指自然的放在琴键上,手面是呈“坡”状,手的重心不会与手心在一条重垂线上,手心向外圆,5指向手心抓一些,那么手的重心在琴键上的状态相对就比较平衡。就像人站在地上要走好,首先要站稳了,手型的整个状态要放松,舒展。
落指练习:学生在清楚了手型的状态之后,就要开始落指练习。第一步,起手。手由手腕处提起,完全的放松。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把手摇一摇,手回很快的达到放松状态。在教学中,学生会出现大臂紧张的情况,可在课后加强手臂放松训练。第二步,直接落指,把整个手臂的力量落在指尖上,这一点是落指练习的难点,老师要特别细心的与学生交流。第三步,检查手型是否规范,在练习一段时间后可将三步改为二步,第一步,起手放松,第二步,落指,触键时手即成型。落指练习中比较合理的手指练习顺序为3指,2指,1指,4指,5指。
这里强调了识谱习惯有三个:一是提前看谱,前一个音落下的时候,眼睛要看着下一个音符。遇到休止符,要在下一个音的位置作休止。二是边弹边唱,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音准,而且可以使他们自己发现弹琴中的错误。自弹自唱,本身就是一项技能。三是慢练,学生在练琴时不能一开始就追求速度,学生要明确的弹琴速度是建立在其钢琴基本功上的,认为把曲子弹的快就是弹的好是十分错误的。学生在慢练的同时,可以明确的做好“起手”、“落指”、等基本要求,也可以使曲子的节奏弹的很准。以上三点在学生今后的钢琴学习中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三 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随着我国钢琴普及教育的发展,引进和编写的启蒙教材越来越丰富,一方面为启蒙教学提供了参考、选择的余地,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教材选择的难度。教材对于教学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始儿童启蒙教学前,教师先要做好教材的准备工作。在目前较流行的儿童启蒙教材中,大致可以分成三种五线谱入门类型,即高音谱表入门法、中央C入门法、多音入门法。传统的启蒙教材《拜厄钢琴基本教程》用的就是高音谱表入门法。目前在国内广泛应用的《汤姆森浅易钢琴教程》1-5册是从中央C开始入门,同时学习高低音谱表,逐步向高、低音扩展。多音入门法是近年来国外采用的一种新方法,亦称为多调性入门法,是让儿音掌握五线谱中“线”与“间”之间与“键”和“键”之间的相互关系,打破C大调音阶的局限去熟悉十二个调性的不同单位和键盘。这类入门法的教材在国内尚未普及。此外,还有音程入门法和各种综合入门法等。在选择儿童钢琴启蒙教材时既要考虑到某一入门法的特点和局限,更要全面衡量教材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当然,在正确选择优秀的教材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怎样使用教材,包括各种教材的横向搭配。适时加入《拜厄钢琴基本教程》以加强连音奏法的训练,加入《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尽早开始视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的训练。在第三册中大量的世界名曲将大大拓宽孩子的音乐视野,在儿童钢琴启蒙教学完成第一阶段非连音奏法后,便可以适时开始对孩子实施基本功训练--手指练习。基本功的训练要靠积累,所以要及早开始。基本功训练比较枯燥乏味,故要少而精。李斐岚编写的《儿童钢琴手指练习》吸取了国外众多钢琴手指练习的精华,结合了中国儿童生理和智力上的特点:在使用中,只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选择练习,长期坚持,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钢琴的学习不仅促进了学生生理上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心理,从我对钢琴生涯的感触来讲,学习钢琴不仅修养身心,养成良好的心境,遇事能够沉着冷静,而且在多年的学习中也培养我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在我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矛盾,老师自身不仅要具备坚定的信念还要培养学生长期坚持不懈的毅力。有了这些珍贵的精神,在老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一生所需要的勇敢、自信、自检、坚持不懈……会伴着钢琴的征途滋长。
参考文献:
[1]陈震《班主任新思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10 第1版
[2]林恩.克拉克著姚梅林、姚相林译《求助父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4 第1版
关键词:钢琴;启蒙教育;音乐感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钢琴慢慢普及到千家万户。新的研究数据显示,我国至今拥有的钢琴数量总数已经达到二百多万台,几乎占世界总量的十分之一。现今,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鼓励他们学习钢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钢琴,其中幼儿和初学者在学习钢琴人数中占的比例是最大的。钢琴在现在的教育领域中,已经成为很多学习者喜欢的乐器。
一、我国钢琴启蒙教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钢琴艺术已经家喻户晓,很多人开始学习钢琴,家长的心态开始逐渐地转变,把弹钢琴当成是一种良好的兴趣来对少儿进行培养,使少儿可以陶冶情操,提升艺术素养。虽然学习钢琴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每个人学习钢琴的目的以及不同人自身的天分却是不一样的。因此,钢琴教学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的不同。现今,我国出现很多钢琴培训机构,在钢琴启蒙教育上占很大比例,逐渐变成钢琴教学的渠道之一。
二、钢琴启蒙教育的意义
钢琴教育对学生养成高尚的情操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能表达自身思想感情的艺术。
1.提高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听辨力和记忆力
学习钢琴不仅需要双手在琴键上和谐地配合,同时还需要眼、耳、脚的相互配合。为使眼、耳、手、脚等器官协调配合,少儿需要对乐谱反反复复地练习。练习过程可以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听力和记忆力有所提高,为以后学生的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
钢琴教育将培养学生的音乐形象与对少儿道德的培养相互融合,使儿童的心灵在艺术的审美中得到净化与提升,逐渐提高道德修养,加速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3.钢琴教育能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学生在弹钢琴时,运用很多的演奏方法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充分了解音乐的意境。这样学生不仅了解动作与声音的关系,还能学会典型节奏的同时升华自己的情感,能够更充分挖掘学生表演和创新性潜能,建立良好的乐感和高尚的艺术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三、对钢琴启蒙教育中的建议
钢琴启蒙阶段是少儿学习钢琴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启蒙阶段直接影响着今后的发展。少儿钢琴启蒙教学应先从学习正确的弹奏姿势开始,加强弹奏时的感觉,逐渐培养学生的乐感,使学生热爱钢琴艺术,继而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1.注重提高手指弹奏的能力
只有拥有正确的手形才能提高弹奏的能力。幼儿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都会出现手形松垮、手指僵硬、五指过度放松地贴在键上等问题。这是因为他们不清楚手型的感觉,肌肉的控制力弱。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让学生体会双臂自然下垂时双手的感受,并且要求将这种感受保持并放在琴键上。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对放松时的感受和手心空圆、腕平、手指站立的感觉相对比,加强自己弹奏的感觉,加快学习的进度。
2.提高手腕与手臂的协调性
只有手腕和手臂灵活,手指的动作才会灵活。在弹奏的过程中,手腕是否灵巧直接影响着弹奏的效果。手腕存在于手臂和手指之间,起着连接两者的作用,因此在手腕运动时也需要手臂的协调配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手腕、手臂、手指如果没有良好的配合,就会导致手腕很僵、上下移动的情况,教师应该对其多加注意并及时纠正,提醒少儿多加练习,提高少儿手腕和手臂配合的协调性。
3.注重身体的协调作用
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对音乐表现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体现在钢琴弹奏中的与基本坐姿。个人状态的好与坏会对音乐的表达产生影响。如果要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就得规范学生弹奏中的坐姿和。学生在弹奏时上身保持直立感,保持在一个积极并且适合弹奏的状态。上身的前后移动一定随着曲谱的强弱来变化,节奏较强时身体会向前倾一点,用以提高音乐的表现力,较弱时需要保持正直的坐姿,在初级阶段一般尽量避免出现身体后倾的动作。钢琴被人们称作乐器之王,很多音乐大师都在钢琴上付出他们一生的心血,如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舒曼等,他们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使我们从中受益良多。钢琴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专业,它在教学上对社会产生了许多的正能量,现今我们需要像音乐大师们一样专业的人才。钢琴启蒙教学是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有其独特的特性,在这个阶段里学生有没有练好基本功和弹奏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个学琴的过程。因此,良好的钢琴启蒙教育是学生以后能够学好钢琴弹奏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李荔.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探析[J].戏剧之家,2015
[2]张甜梦.浅谈儿童的钢琴启蒙教育[J].音乐时空,2014
一、铃木教学法带来钢琴教学观念的转变
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儿童学习钢琴已经是较普及的音乐学习活动。所谓“心灵手巧”,手指的精细动作发展是幼儿智力发育的基础。然而儿童学琴却难倒了许多家长,随着初学的兴奋转瞬即逝,迎接他们的是艰苦而漫长的陪学、陪练,这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多数家长在承受了沉重的压力,付出了种种艰辛,一两年之后还是无法坚持。究其因目前儿童学琴虽多以素质教育为目的,但也存在不少功利导向。学习钢琴要么为了考级,要么就是争当未来的郎朗,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少琴童成为考级的“成功者”,教育的牺牲品。因此不少家长在辅导孩子练琴时焦急、苦恼、不知所措。“到底为什么而弹钢琴?为什么钢琴不能真正的融入我们的生活吸引我们?”这是每一琴童和家长不得不去正视的问题,也是作为钢琴教师应该反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学习音乐的目的是丰富人的心灵”,通过钢琴让孩子“成才”,也并非是指成名、成家。但昭义教授曾阐述钢琴成才的“意义”:“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锻炼和改造孩子的性格;让孩子懂得礼貌,善于与人交往;在普及的基础上发现一些有天赋的好苗子,通过后天培养,为音乐专业培养后继人才。可见,即使孩子最终没有走向专业化道路,学习钢琴给他们今后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目前,我国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最大弊病就是不从音乐艺术和音乐内容出发,而把钢琴演奏当作一种手艺和技艺去训练。对幼儿钢琴启蒙的教学也是同样:国内琴童从识谱、手型、指法开始学习,最后才是对音乐的感受,这样在枯燥的技术训练中错过了儿童听觉开发的最佳时期,本末倒置。铃木教学法的特别之处在于,从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出发,深刻阐述音乐教育的目的,非常适合于幼儿音乐启蒙阶段的教学。
二、以“听”和“模仿”为主的课堂教学应用
学习音乐最好的方法就是“母语学习法”。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学习体验,首先是不拒绝学习语言,先经过听的积累;然后模仿说出简单的音来,力求模仿的准确;最后组合成词或句子,进度缓慢,并且需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进入写字、语法、阅读的学习。运用学习母语的方法学习钢琴,首先也要从“听”开始,依靠听觉模仿来学习,然后才是演奏和识谱。听觉训练要从幼儿学琴入门阶段开始,拥有听觉的鉴赏力比机械手指训练更为重要。因此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要经常反复地聆听音乐,学习音乐的语言,这样的学习才会生动有趣。可以让幼儿在最放松最自然的情况下,如睡觉、玩耍、吃饭、入睡前及各种半休息的状态下听音乐,就像听大人说话那样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听到音乐。在幼儿学习钢琴后,更要多听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各种风格的钢琴作品。如果年龄允许应该还要多参加有意义的音乐活动,为之后“有意识”的听做铺垫。以下是笔者结合铃木教学法设计的一些钢琴教学活动,旨在更好的运用“听”和“模仿”的手段丰富钢琴课堂教学内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提高敏锐的音乐听辨力
在幼儿钢琴课堂教学中,可以先听辨音色,采用听辨法区分高、低音区,提高幼儿敏锐的音乐听辨力。并通过寻找表达高音和低音的形容词,如“明亮”、“黑暗”等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述高低音区的音色区别。幼儿在学习钢琴后很容易偏重技术而不注意听自己演奏的声音。因此从一开始教师就引导幼儿多听钢琴富有表现力的声音,逐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敏感度,为以后更好的弹奏作铺垫。以“听”为弹奏钢琴的前提,并非传统教学中的识谱。这是教学的一大突破。为了让幼儿能更快熟悉键盘,熟悉钢琴的声音,教师可以设计看图弹奏的教学环节,比如可以将音的高、低,强、中、弱以及音的数量多、少用图表示,教师提示根据音区的高低、强弱的变化、音符的密集,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弹奏,这样创造性的音乐活动是钢琴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看图弹奏可以开拓幼儿的视野,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2、向识谱学习过渡
我国的幼儿启蒙教学认为识谱是必经之路,一般采用先识谱再弹奏的教学方法。铃木先生不赞成音乐学习从识谱开始,他并不是不看重识谱的技能,而是将读谱比作阅读一般是每个音乐学习者必须具备的技能。他认为在儿童第一年的乐器教学中,不学习乐谱和任何理论知识,完全依靠教师的弹奏和学生的模仿来完成曲目学习。识谱对刚开始接触钢琴的幼儿来说总是很困难的,容易造成疲劳。除了模仿弹奏之外,模仿教师唱谱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人声也是一种乐器,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演唱要比演奏自然得多。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在键盘上进行创作性弹唱,模仿教师的简单弹奏,或是自己随意弹奏,并伴着钢琴开口歌唱,这样将来才能用钢琴来表达内心的歌唱。教师必须明确歌唱教学的重要性,这种能力将伴随儿童终身。匈牙利着名教育学家柯达伊强调:“不先歌唱就开始学乐器的学生,一生中注定没有音乐。”歌唱让幼儿以自然、愉快和他们喜爱的方式接近音乐。
3、辅助节奏教学
节奏通常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幼儿还未学习音符时值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模仿手段完成节奏训练。幼儿的特征是爱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喜欢模仿,问为什么。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动起来”的节奏训练。如教师拍手由幼儿模仿;教师在钢琴上弹节奏型幼儿拍手模仿;教师拍节奏型幼儿在钢琴上弹奏任意单音模仿。此外,借助各类小型打击乐器重复模仿练习。音符的时值、长短知识对于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只有通过模仿方式培养幼儿内心节奏感,才符合学习规律。并且以模仿作为学习节奏的切入点,让课堂充满活力,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玩中学”的方式也易使幼儿对钢琴学习产生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给钢琴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4、建立放松的弹奏意识
弹奏钢琴并不仅仅依靠手指去完成,而是身体与脑的协 调配合。铃木先生说:“身心是一体的,平静之心和智慧之脑依存于平静之体。”身心自然和谐,才能完成充满感情、优美流畅的弹奏。比如在钢琴课堂上可以[专业提供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服务,lunwEN.1kejiAN. c om欢迎您的光临]抓住幼儿好玩的心理特点,设计这样的音乐活动:由教师弹奏一段音乐,启发幼儿注意听音乐速度、强弱等基本要素的变化,然后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模仿各种小动物,比如狮子、大象步伐沉重一些、而小兔子、小鸟灵活轻巧等。幼儿身体随钢琴音乐律动打破传统仅用“手”弹奏钢琴的方法,建立利用“全身”学习钢琴的意识,充分挖掘钢琴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幼儿在钢琴启蒙阶段,很容易由于心理紧张造成弹奏时僵硬。钢琴的设计比起其它乐器更能为人们的弹奏提供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传统钢琴教学中一味强调放松,忽略音乐本体,只考虑抬手指、调整手腕的高度等手型。放松对于幼儿说是较抽象的概念,这样做反而难达到目的,并且容易将钢琴课堂变的无趣、死板。
钢琴教学的内容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一般的学科知识,而是来自于国内外音乐教育界对音乐培养目标理念的共通认识——即“并非通过教化和教导来学习音乐,而是通过音乐活动来享受音乐本身。”克服身体紧张的重要因素就是教会幼儿专注的听,只有专注的听才能获得平静的身心,这对初学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多可以采取很多种令人愉悦的方式达到身心平静的目的。如上述的钢琴教学活动可以将幼儿身心回归到与生俱来的自然状态,先听音乐,继而完成节奏与动作的配合,加深对音乐强弱的体验,才能让身体始终处在一个积极、放松的状态。只有将“听”形成一种习惯幼儿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聆听自己弹奏的声音,根据自己对声音要求,去判断去思考去调整。在幼儿学琴初期教师就应该以这样的原则去消除他们弹奏中容易出现的紧张问题,培养幼儿身体的协调配合,松弛、专心致志的弹奏。
三、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教学创新
一、幼儿钢琴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一)幼儿钢琴教育的重要性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经济的高度发展必然人才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想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而人才的培养必须靠素质教育实现。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能够全面发展,那么音乐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着的。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实际上就是要在心理方面接受极大训练。没有一个好的心理能力,企图有一个好的音乐表现能力是不可能的。
(二)幼儿钢琴教育的发展现状
虽然钢琴传入中国的时间只有一百多年,但现在已经成为很多中国家庭喜爱和练习的乐器之一。中国儿童钢琴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得钢琴教育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钢琴教育事业又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一大批优秀的钢琴家为钢琴教育事业奉献终身,涌现出了大量的中国题材的钢琴作品。
而这个时期,儿童钢琴教育的发展尚属薄弱,专业院校数量少,家庭中更是少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开始对精神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家长都让孩子学习钢琴。“钢琴热”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形成了一个以儿童为主体的钢琴教育新园地,为儿童钢琴教育注入了新活力,大大地促进了儿童钢琴教育的蓬勃发展。
(三)幼儿钢琴教育存在的问题
幼儿钢琴教育虽然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仍然面临一些急于迫切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钢琴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钢琴幼儿数量的增多必将对幼儿钢琴教育的师资力量提出严峻的考验。学钢琴的孩子数量增长速度要远远快于培养一个专业教师所需的时间,哪怕是中央音乐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一定能够马上成为一个合格的钢琴老师,一个优秀的钢琴教师是要有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对钢琴教育的强烈热爱,但在如今的中国这样的教师的数量少之又少,教育素质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钢琴教育的发展。
2.幼儿家长观念上存在的误区
在儿童钢琴教育过程中,家长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一些家长有时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要求孩子不停地参加考级来检验孩子的学习程度。但他们不知道,钢琴教育应该属于素质审美教育的范畴,学习钢琴应该是怡情悦性的,应该是一种享受,但一些家长把钢琴教育和文化教育画成了等号,遵循了应试教育的模式,严重的违背了幼儿钢琴教育的初衷。
3.专业的幼儿钢琴教材不够规范
在幼儿钢琴启蒙教材中,外国作品较多,而中国作品较少。即使有一些适合儿童的中国作品,教材也缺乏系统性,缺乏时代的特色。
二、国内外儿童钢琴教育的比较
(一)教育观念的比较教学观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也是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
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具有全局性的指导作用。
1.国内的教学观念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素质教育,钢琴教育的理念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和改进。(1)由一味的追求基本技能观念转变为全面发展的观念。(2)由过去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3)由过去的拿来主义转变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观念。
2.国外的教学观念
由先进的教学观念引出的先进的教学法影响着钢琴教育理念的更新。如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从人本理念出发”,希望学生通过参与而体验音乐的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理念“唤醒儿童天生的音乐本能,培养其节奏感,使其身心和谐发展,感情更臻敏锐细腻”他希望音乐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方法的比较
同样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会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1.国内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在国内,在一节钢琴课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讲授知识性、概念性的内容,学生通过乐曲的反复练习来完成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方式注重教师的说教和学生的勤奋练习,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和不灵活性。
2.国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钢琴演奏,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如果没有勤奋的训练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对于启蒙阶段的教学方法国内国外还是有区别的。国外在启蒙阶段比较推崇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即利用行进式运动的游戏,并采用各种打击乐器来培养节奏感,利用歌唱培养旋律感,而非通过具体的乐曲演奏来练习节奏感和旋律感。用多变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学琴的兴趣。
三、儿童钢琴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钢琴教学创新方法的意义儿童钢琴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能够打破我国传统的钢琴教育模式,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教学实践当中;通过借鉴和学习国外的教学经验提出新型的教学方法。只有创新才能完成幼儿钢琴的教学目标,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如果没有创新,那么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
1.促进儿童创新素质的养成
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儿童创新素质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环境和采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有趣教学情境,以儿童为教学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儿童的创新意识就可以逐渐的养成,并开始进行创新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创新能力和个性逐渐的被激发,最终养成创新素质。
2.实现儿童钢琴教学的艺术潜能开发在儿童钢琴教学的创新中,从教材上来看,首先使儿童在视觉上得到审美的享受随之对钢琴的学习产生兴趣,而后又发展到对音乐产生审美;在教学方法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教学中积极地运用比喻的方式开发儿童的想象潜能,打下创新基础,从而开发了其创新的潜能。
(二)儿童钢琴教学创新方法的实施建议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我们必须把照钢琴学科的特点和儿童的性格特点结合起来去找到合适的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从人的发展要求来看,创新是人价值实现最高体现,它推动着人从现有的生命水平向着更高的生命水平发展,因此,在儿童钢琴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研究势必会引领我国儿童钢琴教学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1.教学方法多样性
幼儿阶段人成长的初级阶段,也是特定阶段。“好动、爱玩”是每一个儿童的特征。这就需要使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针对不同知识点就需变方式去讲解。例如在《只做我自己》在这首乐曲中,学生需掌握切分节奏型、音乐的理解等等,我们试图用分解的方法去讲解:(1)分解乐曲的部分,能唱的地方唱,能弹的地方弹。这样的方法就是老师选择这首乐曲较难的切分音部分,通过先教唱歌开始,然后再教学生这首乐曲的其它部分来演奏。这个时期,学生己能通过唱和弹的配合完成整首乐曲,自己可以感受这首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只有把情感交融到歌曲中,才能很好的完成乐曲最后的弹奏部分。相信每一位小朋友都有愿望听到自己演奏的整首乐曲。这样既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又达到了教学效果。(2)分解内容,换句话说就是分解音乐要素。如培养乐感、练习节奏、读谱认音等等。所以在实际钢琴教学中,分层次的教学练习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2.教学方法的互动性
幼儿对父母尤其是对妈妈的依赖性是很强的。妈妈在,他们就会觉着安心、有安全感,从而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但有时妈妈常常因为想帮助孩子却无从下手而适得其反。如果在上课的过程中,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元素,让妈妈们都有事可做,效果可能就截然不同了。
有小朋友演奏,老师加以简单的伴奏,妈妈帮助指谱,扮演指挥的角色。一首简单的乐曲就可以表演的有声有色了。这样不仅孩子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钢琴带来的乐趣,妈妈们也体会到了天伦之乐,减轻平时工作中的压力。
3.通过多种形式增加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