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4 10:03: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中外合资企业;积极影响;应对策略
自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外资企业涌入我国投资办厂。这让中外合资企业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而企业内部存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冲突。现如今,怎样巧妙地去应对中西文化差异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众多中外合资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才能够正确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制定适宜的、合乎企业文化的应对策略,我们就必须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探索适合中外合资企业的跨文化企业管理模式,把中外合资企业经营的更好,更适应现代化潮流。
一、中外合资企业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企业的文化特征与它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形成也正是因为它们的渊源有所不同。这些渊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因素之一。古人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耕国家,有庞大的农业人口,因此从文化上就容易形成自给自足、满足于现状,不求上进的惰性,并且缺乏探索与冒险精神。另外,中国地大物博,东西南北环境差异很大,因此不同区域的人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个性特质。而西方人不同,他们更注重人对自然的征服力。西方的大多数国家是处于一种开放的海洋形地理环境,他们的工商业与航海业相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比较发达,但是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与地理条件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上的需求,因此人们若要生存,就必须向自然界去索取自然生活的一些资源,去发掘自然界一切可用的物质。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便产生了一种对自然界的探索欲与征服欲。同时,海洋形的地理环境周边的山峰海啸与动荡不安,也让西方人养成了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一种张扬的个性。
(二)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的表达包括口头和书面两个方面。在语言表达方面,中国人表达方式的口气一般含蓄委婉,但又给西方人一种排外的感觉;而西方人直来直去,让人觉得简单大方。在书面表达方面,中国人比较重视用词的严谨和含蓄,给人一种多样性与模糊不清的感觉,而对句式的要求比较宽松,强调以神统形;而西方人很重视句式的排列,从个体上把握事物,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实现认识与理解事物的目的,他们强调以形传意。
(三)价值观念
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大家都是轻个人,重集体的思想观念。而西方人恰恰相反,他们轻集体,重个人。中西方就人生本位的认识,便出现了集体本位主义和个人本位主义的极大差别。西方人重视个人价值,强调自我和独立见识。首先,他们认为,在这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每个人的生存质量都取决于他们的能力,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其次,西方人不喜欢帮助他人,在他们眼里,帮助他人不仅会干涉别人的私事,而且很有可能会被别人当作是一种施舍行为,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自找麻烦。而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中国文化推崇的是一种乐于助人的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在中国,乐于帮助他人,关心别人被大家认为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是大事小事还是家事私事都喜欢主动关心对方,而这种行为在西方则会被认为“多管闲事”。
(四)风俗习惯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风俗习惯这一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服饰礼仪、互赠礼品的差异尤为明显。在西方国家的正式场合下,男士通常都穿保守风格的西装,搭配就是白衬衫、领带,他们很喜欢黑色,所以通常穿黑色的皮鞋,女士在正式场合都穿礼服套装,外出都会戴耳环等首饰。平时情况下,人们都喜欢穿休闲装,比如T恤搭配牛仔服。现在中国人的穿着打扮都往西方穿着的风格趋势发展,以往比较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都已经不符合潮流趋势了,现在正式场合的男女着装和西方国家的穿衣风格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中西国家在互赠礼品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在我们平常生活中,朋友、同事生日、对对方表示感谢等情况下会赠送礼品,我们收到礼物不会立即拆开,认为当面拆开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西方人就不会这样,他们一收到礼物就会当面拆开,认为这是表达对对方的尊重。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中外合资企业的积极影响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会给中外合资企业的日常运营带来非常显著的影响。如果我们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文化差异反而会成为有利因素,如:新的管理思维、管理视角、管理理念等等。
(一)中外合资企业更易于增强员工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当中外合资企业分析
当前所处的政治、社会、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的时候,开始预测本行业或本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的时候,对它进行的评价的时候,中西方文化差异会让这些问题变得更加简单,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会使中外合资企业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问题进行剖析,多方面、多层次的进行理解,进行认识,使中外合资企业能够用多种观点去看待问题,对其分析的更加全面,更加透彻,更加深刻。西方的思维观念更多的是创新,教育也以创新为主,着重体现在经营管理上,他们鼓励研发部门,给予研发部门很高的薪水,让他们研究新产品,使新产品进入市场,就是一种很好的加强技术、创新的管理活动。
(二)使中外合资企业具有更多选择
在同一个问题上,不同的文化对它都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中外文化差异的存在可以使中外合资企业具有更多的选择。所谓更多的选择,我们大家都知道就是使中外合资企业管理上的弹性增加了,有更多的选择,既然是合资企业,那么在销售这一块,公司的产品既可以卖到国内,也可以卖到国外,增加了产品的销路;还有就是在原材料采购和企业培训人才这一块,因为是中外合资,企业培训人才的时候可以到国外总部培训,同时增加了中外合资企业解决问题的技巧及应对方案,与此同时,中外文化差异的存在使中外合资企业的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快捷;有了文化差异的存在,让企业的文化建设变得更加朝气蓬勃,更加高效的促进了企业间沟通机制。
(三)中外合资企业更易于在国际市场上取得发展
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内部的管理层人员经过长期的磨练,对中外合资企业的了解进一步加深,深刻体会到中外合资企业的生存之道,也非常明白中外合资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中外合资的管理者能够自觉地进行角色转换,对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能够更恰当的理解,比如说,中美合资企业,能够了解美国人的需求,根据顾客的需求研发出新产品,同时能够制定出符合具有顾客民族特点的市场规划,开发出迎合顾客兴趣和爱好的产品和服务。但恰恰因为中外文化差异的存在,让中外合资企业的员工在面对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变得更加从容、自信。
三、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如何巧妙的应对中西文化差异
现代社会中,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中西方的联系更加紧密。而中外合资企业的中西文化碰撞和摩擦正是因为文化差异引起的。那么我们如何巧妙的去应对这些文化冲突,缓解企业中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企业必须制定高效可取的应对策略。
(一)分析和识别中西文化差异
解决中西文化差异的首要关键便是分析和识别它们的文化差异。在中外合资企业中,文化冲突的类型分为不同的程度和类型,在消除文化冲突方面也有轻重之分。中外合资企业的中外双方应该互相尊重,互相了解。“只有相互的了解,才能在产生冲突时很快的理解对方,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了解对方的行为模式和原则,减少相互的文化偏见和误解。”所以,在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特点以后,中外双方可以开展研讨会、联谊会等形式来使双方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对方的文化,促进中外双方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让双方了解对方的文化,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双方的误解与矛盾,加强双方的信任与友谊,从而有利于发挥多元文化的优势,改善企业的管理,提高企业的效益。
(二)建立有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
中外合资企业中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若是想让它融合为一体,最好的方法便是建立有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中西方人的价值观必然是不同的,因此中外合资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并不应该消除文化差异,而是应该在尊重和保留双方文化底蕴和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利用文化差异多样性这一特点建立一个全新的中西方的共享文化,中外合资企业可以在一定的文化程度上保留着中国西方不同的文化模式。这样可以减少企业的文化摩擦,建立共同的管理文化。
(三)管理人员进行跨文化培训
在中外合资企业中,若发生文化冲突,那么中外双方的管理人员都不免有不足之处。毕竟外方的员工不了解当地的语言文化、做事方式,而中国的管理人员一般情况下很难在这方面做到纽带的作用。因此,中外合资企业对管理人员的跨文化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对中国特征的理性的分析能力,从而了解和熟悉影响人们行为的文化因素。当然,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被培训的员工在接受培训的时候是否有机会充分的接触其他文化并与外方人员沟通与互动。被培训的人员也需要自身的体会来加强对其他文化的真正理解。
五、结论
作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中外合资企业在对外贸易发展以及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中外合资企业同时也是中西文化的融合的桥梁和纽带。中外合资企业中的跨文化管理包含了很多复杂的问题,最主要的便是中西文化差异。“既然文化差异是无法回避的事实,那么在跨文化传播与交际中认知、理解、接受与尊重他人的文化和差异就是我们应该也是必须采取的态度。”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从企业自身着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多元化,寻找科学的方法和管理手段去提高外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水平,减少中西方文化的冲突,采取高效可取的管理策略,应对现代社会中激烈的竞争。
参考文献
[1]高菲.中德跨文化交际对待冲突的差异及解决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0:99.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02
语言和文化是人们常用的两个词汇。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没有语言也就不可能有文化,同时语言也是保存文化、交流文化和反映文化不可缺少的工具。反之,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也深受着不同文化的影响。二者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相互依靠,相辅相成。因此,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学习语言决不能与学习社会文化知识割裂开来。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不仅要进行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还要让学生了解其深层次的文化意义。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文化差异。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群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节日文化的差异等。
(一)中西方文化中群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
中国历史悠久,经历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中国人向来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一种极其平和的精神状态,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同时,中国人还具有“天人和一”的思想,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强调天地之和、天人合一、人际之和。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和”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这就必然使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
相比较而言,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历史悠久,气象万千。西方文化发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统治。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后又产生了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而这些都促使了西方人个体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以“争”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总的来说,西方文化就是突出个体,强调个人价值的文化模式。西方文化经过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长期统治,阿拉伯文化的融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出现了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经过17世纪的科学革命,18世纪的启蒙运动,现代西方文化到19世纪臻于成熟,并向全世界扩张。西方文化在20世纪面临着来自内外多方面的挑战。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只反映了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方面,表现出其躁动不安的情绪,远远不能概括其全貌。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以“争”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自然科学和科研为核心的文化发展观。总的来说,西方文化就是突出细节、突出个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二)中西方文化中社会关系的差异
中国的社会关系看起来要比西方社会复杂的多。单从称谓上来看,中国人对于称谓的表达非常具体严格。这是因为中国经历了两三千年之久的封建统治。这种封建社会高度重视血缘关系,特别强调等级间的差异,提倡长幼、尊卑有序。亲属关系亲疏,长幼和性别等万面不同,权力和义务也随着出现区别,故称谓区分得严格而细密。而比较来看,英语中的称谓比汉语中要少得多。例如,uncle一词,对应汉语的叔叔;伯父;伯伯;舅父;姨丈;姑父等。而英语中的称谓不多,除dad,mum,grandpa,grandma,uncle,aunt等几个常用称谓外,其它的几乎不用。
同时,西方式的家庭结构也比较简单。父母以及未成年孩子组成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作法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实际上,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小孩子常常通过打工等手段自己赚零花钱,甚至是学费,孩子为此也感到非常自豪。但由于这种独立,有时也会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而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但由于过度呵护,往往忽视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大多数中国的孩子都是靠父母的资助完成学业的。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
(三)中西方文化中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社会礼仪,但又有着明显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交际方式的差异;餐饮礼仪的差异;服饰礼仪的差异;个人人生观的差异等几方面。这里以交际方式中的问候语为例。由于中西方问候语也会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常常造成交际失灵或产生误解。汉语中一些打招呼的形式往往使初来乍到的外国人感到不可思议。比如:中国人爱用“吃过饭了?”这样一些话来打招呼,这是极为平淡、俗套、常见的日常问候语。而这种问候语直译过来却是无法被说英语的人接受的。在英语里的寒暄语常常是评论或预测天气状况,这是由于除了英国人的地理位置对天气特别敏感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天气永远是一个非个人的话题。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How old are you? How much do you make? Are you married?等谈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家庭情况等问题的话题,是不礼貌的。因为这些话题属于个人隐私范畴,所以常常忌讳别人问及。而对于中国人来讲,这些话题都是极为平常的。可以拉近说话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亲近感。
(四)中西方文化中节日文化的差异
节日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也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点。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多年,长期处于自然经济和农业社会,其传统节日大多带有浓厚农耕文明色彩。如我们的七个主要节日:春节、端午节、七夕节、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与农业节气有关的重要农事节日。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西方文化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其传统节日起源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比如Easter复活节.春分过后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就是复活节,一般在3月底或4月初。这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一个宗教节日。再如Valentine's Day情人节是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Christmas圣诞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在众多的西方节日里,与基督教有关的占了38个至多,可见,宗教对于西方文化的影响非常之大。当然,西方节日中也有和农业有关的节日,但他们以农业为主的节日的历史不如中国漫长。在节庆方式上也存在明显文化差异,如庆祝方式、饮食、衣着都有很大的不同。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只有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快更准确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才能更准确学习和运用英语,从而大大提高英语教师教、学生学的效率。传统英语教学是应试性教学。因此要求英语教师要端正英语教学思想,使英语教学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与需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训练和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指引学生比较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常见的差异,从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懂得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才能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语言。
(一)从英语语言本身入手,引领学生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既不能抛开文化进行纯语言技巧训练,也不可固守传统,将文化只看作是语言学习的背景知识。而应从英语语言本身入手,引领学生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比如:教师在讲解dragon一词时,可以把西方人看待龙的看法讲解一下。对于中国人来说,龙具有比较美好的象征含义,而在西方却是集所有邪恶于一身,有翼,利爪的怪物,是恐怖与邪恶的象征。再如,对中国人来说,黄色是尊贵之色。而英语中yellow则含有胆小卑怯之意。例如:a yellow dog (美)可鄙的人,卑鄙的人;a yellow livered(美)胆小鬼。教师如能自始至终地将文化的理解和语言的传授并重起来,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感悟到英语学习的过程正是感受其文化的过程。
(二)拓展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渊源,并解释这种差异的现象的由来
汉语中的词汇、典故多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而西方人的典故则多出于《圣经》、莎士比亚戏剧和希腊、罗马神话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二者有着很大的不同。例如,许多英语典故就来自基督教的《圣经》中的人物或事件。如《圣经》中的“Solomon”(所罗门)和“Old Adam”(老亚当)分别被用来指代智慧的人和人类本性的罪恶。如果我们对《圣经》一无所知的话,就很难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了。
(三)将两种语言文化的比较贯穿于英语教学之中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使学生有意识地认识到采用比较文化这一方法的优势所在。诚然,仅仅认识到这一点还是远远不够,教师还应将两种语言文化的比较贯穿于英语教学之中。比如,教师在谈及万圣节的文化习俗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同中国的中元节作比较:1、节日的目的:万圣节主要是驱鬼,现在则变成狂欢的时节,中国的中元节是以祭祀为主;2、活动的形式不同:万圣节是为小孩子增添的娱乐节目,中元节就比较带点信仰节日。驱鬼,祭拜;3、节日的气氛不同:万圣节气氛很欢乐另类的狂欢。中元节是为了祭已逝者,气氛沉重.。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就可以从两种独特的文化习惯中更好地掌握两种独特的语言。
(四)指导学生如何在课余时间多角度地感受英语语言文化
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西方文化的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尽可能充分感受语言文化。但是,公共教学只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完成。因此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化的意识的同时,又要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在课余时间多角度地感受英语语言文化,将课堂教学同学生的课余时间相结合。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语言实践活动:如举办英语晚会,英语竞赛,英语角等;也可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文化知识和风土人情;利用电影电视引导学生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情况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强化学习西方文化的意识,其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也会相应提升。
总之,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中西方文化无论从萌芽、发展到现在的格局无疑是各具特色,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强调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学生理解所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论文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世界日趋全球化。人类正面临一个全新的国际生活,人们之间的交往,无论是商务贸易,还是社会活动,甚至私人交际的机会都比以前多起来,而语言架起了人们沟通的桥梁。随着历史的沉积,社会的发展变迁,中西方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习俗。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要真正掌握英语交际能力,必须要对英语语言文化有所了解。如果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只注重形式,忽视文化差异,就会导致语言使用不当,甚至造成误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对文化差异的感悟能力,增强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
1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感受到中西文化差异给学习和使用英语带来的影响。这些差异往往存在于民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性格特征等,例如下几点。
1.1民俗差异.
在中国,由于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人们非常重视亲属关系,重视辈分的长幼,对老人的称呼不能直呼其名,每一个亲属都有一个称呼。而在英语中,兄弟、姐妹、表(堂)兄弟、表(堂)姐妹等称呼简单的归为brother,sister,cousin。
1.2打招呼的方式
在我国熟人相见打招呼的方式很多,像最常见的“吃了吗?”、“到哪去?”实际上我们对就针对句子的回答不感兴趣,仅仅是寒暄的一种方式。而对西方人来说,见面就问这样的话,他们会感到很奇怪,要么他们感到这些句子涉及到个人的隐私而反感,要么他们会给与答复。他们打招呼的方式更常用谈论天气。如:“Nice day,jsn’t it?”、“Yes,marvelous.”不用表露自己的感情,也不谈论自己的私事,选择天气这个中性的话题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
1.3谦虚的表达方式
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对长辈和上司惟恐不尊,更不愿意过分表现自己,他们在接受赞扬时会推辞甚至自贬,而西方人会接受。如:在中国,有人表扬你,“你的英语说的真好。”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好、不好”或“很一般”。在说英语的国家,对“Your English is perfect!”的回答却是“Thank You.”,如果你的回答是“Oh,no,my English ispoor.”会让对方莫名其妙。
1.4接受礼物
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往往推辞一番,而且不能当客人的面打开,以免显得不礼貌。西方主人收到礼物时会当客人的面打开并称赞一番。表示对客人的感谢。常会说“Oh,how nice,thank you.”、“Oh,Ilike it,thank you.”等。
2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消除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要消除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就要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学生能清楚意识到文化的差异,英语这种语言工具才能使用得当,更好的发挥传递信息的作用。
2.1依托教材,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中西方历史及社会发展史,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通过对本民族和其他国家历史的了解和学习,学生更能理解和尊重他国的文化现象,减少对其一些文化现象的误解和偏见。如:高职高专《英语》第三册(WesternHolidays}这一课讲述了圣诞节的起源和庆贺方式。文章涉及到《圣经故事和与圣诞节有关的风俗习惯,如:基督教徒、圣诞礼物、感恩节等。学生在学这一课时如果对西方文化了解少的话,会觉得文章苦涩难懂。如果对圣经的故事有所了解的话,就会知道Jesus,Chirst,Chirsmas,Thanksgiving day的历史渊源,会体会西方人在这一天(fullofjoy andgaiety,loveandlaughter,hospitalityandgoodwild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同时学生在学习中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与之比较,会发现他们的起源和庆贺方式的异同。在了解和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与之相关的词汇和语言使用环境,最终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
2.2鼓励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
成熟全面的了解文化背景对语言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量的阅读。除了在阅读技巧方面给学生指点外,还要合理选材,挑选优秀作品。无论是小说、散文、剧本还是社会学,语言学方面的书都很好。很多文学作品不仅生动的刻画出社会各个,各个阶层的人民的生活,而且语言生动丰富,通过阅读学生对文化的了解更全面,深刻,学生不仅能了解风土人情的差异,还能了解另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甚至价值观上的差异。而且学生在了解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学到了语言知识。在以后使用英语中更能准确的选择语言形式。比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语言风趣幽默,其中有不少是他自己创造的,直到现在还在传说,引用。而有些作品中常出现用颜色来形象的表达每一种含义。如:in thered(负债),whitelie(善意的谎言),blue-eyedboy(特别得宠之人),green-eyed(嫉妒)等。这些短语在文章中不难猜出他们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级价值观念的变化,很多语言不断派生出来,他们首先出现在报刊,电视广播里,有的还会成为流行语,如:on the ball(勤奋),walk on air(非常高兴),costan arm and leg(t~常昂贵)等,他们的字面含义和真正的含义相差甚远,但是在语言环境中就不难理解。
2.3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说出或写出中国式的英语,这是因为学生总是用母语思维,然后译成英语,母语的干扰造成了语言的误差。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语法结构和句型,加强词汇学习,否则学生张口或提笔时过多的考虑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与否,从而阻碍了连贯思维,甚至会减少学英语的兴趣。其次是利用图片、照片、画册来介绍国外的艺术、文化、风俗习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组织学生观看英语教学片和电影等。学生遇到听不懂的词,通过画面的提示会猜出他们的含义。在看过电影和录像之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讨论和交换意见看法。在情景交融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也会跟着情节走,被动的思维变成主动的思维。另外在课余还可组织学生排练英语小话剧或举办英语晚会,让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还可让学生做翻译练习,在词汇的选择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别,长期有意识的训练会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2.4在教学过程中。多涉及词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思维方式 礼貌 原则 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为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人们常常使用某些方法和手段对语言进行调节。礼貌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在实际交际中必须遵守的一种准则。无论中西方,大家对于礼貌都十分重视。但是在交际中,由于大家对礼貌的理解不一样,表达礼貌的方式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西方迥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差异,作为深层次隐性文化的民族思维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语言形式。
思维方式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主要涉及语言、艺术、历史、哲学、美学等各个领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刘长林(1990)认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那些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对待事物的审美取向和公认的观点,就叫做该民族的思维方式。”王颖(2011)则认为:“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的双层结构,其表层结构表现为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这包含着人的情感、意志和潜意识等;而其表层机构的外观表现就是我们熟知的语言。”思维方式不仅影响文化,而且影响着各种语言现象。
一、国内外最早的礼貌原则研究成果
礼貌原则最早是在西方社会形成体系的。他们对于“礼貌原则”进行了很多评论,并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学说。
“Cooperative principle”(合作原则)最早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H.P.Grice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因此,他提出了会话中的“Cooperative principle”。其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l)量的准则(quantity);(2)质的准则(quality);(3)切题准则(relation);(4)方式准则(manner)。这个原则有很大的解释力,但是不能说明在语言交际中人们为什么要有意地违反会话规则而以含蓄地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1983年,Leech提出了“Politeness principle”(礼貌原则),其具体阐述准则为:(1)策略准则;(2)宽宏准则;(3)赞扬准则;(4)谦虚准则;(5)赞同准则;(6)同情准则。Brown,Levinson也提出了face-saving theory(面子理论)。他们首先设定参加交际活动的人都是典型人,即“一个具有面子需求的理性人”,典型人所具有的“面子”即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它分为消极面子和积极面子两类。
西方学者对礼貌原则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是他们主要以英语为起点,普遍性不够,对于其他语言很难有说服力。因此,我国学者顾曰国先生(1990)在借鉴了西方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国土壤,根据中国特有的文化特点和价值观念,将礼貌原则归纳为尊重(respectfulness)、谦逊(modesty)、态度热情(attitudinal warmth)和文雅(refinement)。后来他又提出了如下的汉语文化的礼貌准则:(1)贬己重人准则;(2)称呼准则;(3)文雅准则;(4)求同准则。
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礼貌原则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交际中,交际双方从各自认为的礼貌方式出发,善意地、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是却经常遇到很尴尬的情况,这就是深层次的思维方式在起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思维方式着手研究对比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为中西跨文化交际提供帮助。
二、礼貌原则在中西语用中的不同及其同思维方式的关系
在中西方语言中,有着大致相同的语言现象,如礼貌用语中的称呼语、赞扬用语、恭维用语和感谢用语等。本文从中西的思维方式差异来对比以下这些礼貌用语的不同。
1.英汉称谓礼貌使用的不同
(1)英语中无论指称自己和他人一般只用通常的名词,没有特殊的前缀,如:my home(我家),his sister(他妹妹),而汉语则侧重于贬己尊人,指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事,用谦语,如“卑”(卑职)、“敝”(敝姓);指称他人或他人有关的人事,则用敬语,如“令”(令堂、令尊),等等。
(2)称谓家中亲属时,英美人倾向于使用名字直接称呼,而中国人大多习惯用亲属关系来称呼家中亲属,如“大姐”、“小舅舅”等。在称呼中还进一步区分是父方亲戚还是母方亲戚,年龄要比父母大还是小,如:“伯伯”、“叔叔”等,而英美人却无此习惯。西方人对于汉语的称呼语常常感到很头痛。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西方人善于开拓进取,利用资源。同时,由于基督教的洗礼,他们讲究人生而平等,认为平等对待任何人正是对人坦诚、尊重他人的表现,所以他们推崇平等一致的人际关系。对于他们来说,“人为本,名为用”,名字是一个代称而已,没有任何其他意义。相比较而言,中国受到儒家思想几千年的熏陶和教育,“尊名分,讲人伦”,交往时特别看重社会地位,讲究礼仪,有着几千年的“上尊下卑”的礼貌习惯,所以中国的称呼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称呼而已,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国的集体主义取向推崇“和”,更多的是考虑别人怎么看、怎么做,这样的思维方式表现在语言中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称呼方式,别人在尊位,而自己在卑位,因而中西在称谓系统的礼貌使用上存在着明显反差。
2.英汉中礼貌的称赞及回应的不同
每一种文化中都普遍存在着称赞及回应,但由于文化内涵的不同,礼貌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1)在英语中,当面称赞女士外貌或服饰是礼貌的,而在汉语中却被视为不当之举。这样的称赞在汉语文化中是折损了听者的面子。我曾经在汉语课堂上遇到一个场景:留学生在练习用“越来越……”造句的时候造出了很尴尬的句子,其中一个德国留学生说了一句“老师越来越漂亮。”,后面的留学生们就开始效仿,“老师的皮肤越来越好。”“老师越来越帅。”,等等。这些句子当然都是没有语法错误的,上课的老师知道这是留学生们表达礼貌的方式,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不同,可是对于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来讲,虽然老师口头上回答的是“Thank you.”,但在内心深处还是觉得接受不了,总认为在课堂上这样讲话很伤面子。
(2)英汉面对对方的称赞的礼貌回应有所不同。在英语中,如果夸奖女孩裙子漂亮,她一定会大方承认,觉得说话人表扬了自己,肯定了自己的眼光。可是中国女孩子往往会回答说:“不,不,只是一条普通的裙子而已。”这样的回答来说才是礼貌的,会给别人留下一种谦虚的印象。
在个人主义取向的观念影响下,西方人强调个人的作用,敢于承认事实,以事实为依据。同时,在思辨性思维的作用下,交际中多注意谈话的内容和实质,不注意外在的表现,说话直来直去。同时,他们的感情十分外露,表达方式也比较直接,但是这样的方式对于生性内敛的中国人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群体主义取向使得人们讲究群体的力量,在集体中也看重和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所以中国人并不喜欢当众表现自己,即使是优点,也喜欢轻描淡写地讨论,绝对没有西方人那样浓墨重彩的表现方式。
3.英汉中对他人表示感谢的礼貌方式有所不同
(1)在受到别人帮助表示感激时,英语文化倾向于肯定对方的付出以表谢意,如“Thank you for your great help.”,而汉语文化中倾向于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以表歉意,如“很抱歉给您带来这么多麻烦”。
(2)在家庭内部成员的道谢方式上也存在不同。西方的家庭成员之间,无论是谁接受了帮助都要表示感谢,而中国家庭成员之间很少说表示感谢。
西方人热情开朗,感情外露,同时亲人间界限明确,家庭观念较薄弱,家庭成员之间也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即使是亲人也要“明算账”。相比而言,中国人少说感谢,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比较重,认为大家都是一家人,没有必要把感谢挂在嘴上;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天性保守,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强调一种“尽在不言中”的感觉,打破了这样的美感,反而显得关系生疏、不亲近。
4.英汉邀请礼貌和回绝表达存在不同
西方人在邀请别人时往往简单而直接,如美国人在邀请别人时会说:“我明天晚上有个聚会,如果你想来就来吧。”如果对方想去就会直接接受,如果对方拒绝,邀请者也通常不会发出第二次邀请。可是相同的情况发生在中国人之间就不是一次邀请就算邀请了,邀请与被邀请就像是打太极一样,讲究你来我往,往往要经历好几次邀请和推辞才算邀请结束。这是因为在汉语文化中,面对“邀请”这种表示好意的行为,受邀者从来不会第一次被邀请就直接接受,那样会显得过于急切,是不礼貌的;反复推辞几次才是礼貌的行为。而邀请者也不能在第一次被拒以后就停止邀请,也一定要反复邀请几次,以示真诚。
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线型思维,他们的说话方式表现为直截了当,简洁明了,干净利落,认为这样直接的方式就是礼貌,拖拖拉拉既浪费时间,又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型思维,说话方式表现为迂回曲折,九曲十八弯,直接邀请表现得太迫切,不符合中国人含蓄的习惯,让人难以接受。
三、存在差异的原因
中西礼貌原则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思维方式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标准和语言习惯。“思维方式是一种深层次的隐性文化,它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已经深入到民族语言之中”(王治理,2008)。语言取决于思维,特定的思维方式造就了特定的语言方式,不同民族的思维差异也就导致了不同语言的差异。
西方的思维方式以个人取向为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强调与众不同、独一无二,完全不依赖别人而存在。同时,他们的思维还表现为直线型思维和分析型思维。直线型思维讲究直接,绝不拖泥带水,分析型思维讲究实证考察。这样的思维方式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语言系统。因此西方人表现礼貌也非常直率、大胆且实际。
中国的思维方式以集体主义趋向为主,家国观念很强烈,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分子,虽然也承认个人的力量,但是更看重集体中的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国人非常注重面子,即使要否定对方,也一定要先表扬听话人的优点,在不伤及听话人面子的情况下委婉地提出缺点和改正意见,否则就是不尊重。同时,在螺旋形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中国人对于要说的话、表达的思想总是进行铺垫、渲染、解释、修饰等,表现在邀请语中尤其明显。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思维方式对于中西礼貌原则的影响很大,同时也影响着语言的其他方面。礼貌原则源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礼貌方式。在当今的跨文化交际中,虽然我们面对西方人的称赞会笑着回答“Thank you.”,他们对于我们的表扬也会说句“哪里哪里,您过奖了。”,但是,这些都只是最表层的文化现象,任何语言都是深层的文化,仅仅了解表面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深层次地了解了语言现象的根源才有可能更好地处理好不同文化冲击下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更好地避免文化碰撞、交际失误和人际冲突等问题,使得交际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
[2]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3]易洪川.汉语的礼貌原则与交际文化[J].语言研究与运用,1991,(8).
[4]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宗教数字喜好文化差异
数字作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其已不再单纯是一种工具,在此过程中数字更是成为了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关于数字的探讨已不再局限于功能。除了前人将数字与谐音、审美心理、社会习俗结合起来研究之外,将数字放在宗教文化背景下研究,从而比较两种文化在宗教方面的差异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1.喜欢的数字
中西方都有自己喜欢的数字,这些数字作为代表符号背后隐藏着不同的文化因素。中国人喜欢的数字较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双数,另一类是单数中的一、九。西方喜欢数字相对集中,即三、七。
1.1中国人喜欢的数字
在日常生活中涉及到数字时,中国人尤其喜欢运用特定的数字,东拼西凑也要达到喜欢的数字。
1.1.1双数
中国文化历来喜欢双数(四除外),如双喜临门,好事成双,等等,在送礼的时候喜欢送成双成对的礼物,尤其在婚礼中,双数更是有吉祥的寓意,有祝福两人同心同德,携手到老之意。如六,六六大顺,随着个别地区方言影响加大,八因与“发”谐音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再比如十全十美,寓意圆满。
1.1.2一、九
除了双数外,中国人还喜欢数字一和九。喜欢一如:一马当先、一表人才、一见如故,一在中国文化中有汉字“首”与之对应,“首”字的运用如首屈一指、文章魁首等都有吉祥的意思。“九”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美好的寓意,如一言九鼎、九五之尊、九重天、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在这一天要与亲人登高、赏菊、插茱萸,寓意长长久久、健康长寿。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便是以重阳节为内容。
1.1.3西方喜欢的数字:三和七
西方文化喜欢三,常常有Thethirdtime’scharm(第三次准灵)、Numberthreeisalwaysfortunate(第三号一定运气好)。构思于《圣经》的著作《神曲》整部书分为三个部分天堂、地狱、炼狱,每部分33篇。西方文化同样喜欢七,如Whenshegotmarried,shefeltthatshewasinherseventhheaven.(当结婚时,她感觉她处在无限幸福中)Theseventhsonofaseventhson。(显要的后代。)可见,三和七两个数字在西方中寓意美好、吉利。
2.忌讳的数字
与喜欢的数字相对的便是忌讳的数字。中西方在各自文化背景下都有忌讳的数字。中国文化忌讳的数字主要是四和七,西方文化忌讳的数字为十三。
2.1中国文化忌讳的数字:四、七
四、七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吉祥的数字,人们的手机号、车牌号有意识地避开四、七,选择结婚日期也回避带四、七的日子,尤其忌讳四和七连用,四七容易让人联想到死去,从而使人感觉到晦气。
2.2西方文化忌讳的数字:十三
十三在西方文化中是大忌,是一个不祥的符号,许多文学作品常用十三这个意象表示厄运,如《睡美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尽量回避这个数字,因回避数字十三造成的顺序断裂普遍存在。如高楼的十二层之上便是十四层,宴会厅餐桌的十二号接着就是十四号等。
3.中西方文化的区别:是否具有宗教性
从对数字的不同喜好可以推断出中西方各自背后的文化内涵,从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可看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特点:是否具有宗教性
3.1数字喜好背后的文化内涵
中国人喜欢双数因为它代表着对称、均衡,对称和均衡意味着稳定。这种审美观念不仅体现在数字上,在其他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在建筑上,以故宫为例。故宫整个建筑群严格遵循对称原则,其重要的建筑都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其他建筑则对称、均衡地分布左右,形成一个十分稳定的建筑群。在诗歌上,杜甫诗歌是一个典型例子,其绝句十分严谨、对仗工整,确立了盛唐诗歌的秩序。这种审美观可追溯到传统文化中,中华文化传统十分重视两种事物相对应而存在。首先是道家,其太极图案由一阴一阳两极组成,《易传·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即是阴阳,许多事物都能和它对应起来,如雌雄、男女、日夜、刚柔等等,八卦中的每一卦也都是由阴爻和阳爻组成。其次是儒家,论语中许多地方都体现出两种事物对应存在的思想。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强调文采和质朴的两者相互结合才能成为君子。再如:“发乎情,止乎礼”强调情与礼的结合才符合男女之间交往规范。
中国人喜欢一,其一是因为一在几个数字之中为首,为第一,带有胜利、成功的意思。其二,源于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价值观,陆九渊曾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中国封建社会是农耕社会,十分依赖自然,中国传统的自然观不是把自然当作抗衡的对手和必须驾驭的奴隶,而是作为恩人、朋友有深切的感念之情,即使灾害频发也依然敬畏自然。不论哪一流派都把自然看作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情感共鸣的友情宇宙。其三,一还代表统一,对统一的喜好源自于中国文化的统一性。中国历史从传说时期的华夏集团、东夷集团、蛮夷集团开始就不断寻求统一,其结果便是形成了如今56个民族的融合与统一。对九的喜爱,一方面因为它与“久”谐音,寓意着长长久久,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其二,中国人最喜阴阳之说,二者之中又最喜“阳”,而九是十个数字中极阳之数。其三,九还代表着尊贵无上,如九五之尊,一言九鼎,《易经》乾卦记载“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五代表着皇帝、皇位历来备受统治者喜爱,如故宫绝大多数的门钉都是9行9列。中国经历长期的封建社会,这些观念到现在仍在影响人们。
不喜欢四、七因为其代表着不祥,希望借回避他们回避厄运。其原因在于四与死谐音,被认为会带来晦气、厄运。不喜欢七原因有二,其一是七作为单数,相对双数而言不受喜欢。其二,七这个数字与丧葬仪礼相关,死者去世时间按7计数,第一个七天为头七,七七四十九天的七个七都要准时祭奠亡魂。与四相同,和死亡有联系便被忌讳。
西方文化喜欢三、七是因为在圣经中有吉祥的寓意,其背后的文化缘由有四,一是基督教教义之一:三位一体说。此教义认为上帝是由圣父、圣子、圣灵组成的三位一体。教义之二的修德爱人说。其中对上帝的德包括信、爱、望三德。二是宗教礼仪:基督教认为礼仪必须有三大要素:①有形体可见的外在仪式。②赋予盛宠。③由耶稣亲自定位,三者缺一不可。圣洗有三种形式,其中之一的浸水礼需要领洗者的头三次按入水中或将水淋在头上。圣体仪式分为预祭、正祭、末祭、三个部分。其三,西方认为一切事物都由三部分组成,如世界是由大地、海洋、天空三部分组成,大自然是由动物、植物、矿物三部分组成,人具有肉体、心灵、精神三重性等等。最后,西方文化深受古希腊、罗马文化影响,在古罗马宗教中存在三联神,即朱庇特、玛尔斯、奎里努斯。虽然三随着时间的发展三联神的具有内容有所改变但总数三一直保持不变。
西方文化同样喜欢七,认为其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上帝创世说中,上帝用六天创造了世界。第七天休息,于是一周有七天,第七天为星期日。上帝降下洪水淹没人家时,吩咐诺亚造船,洁净的畜类要带七公七母,他用七天造好,在船上第七天放出鸽子。可见七在宗教中寓意着生机、吉祥。其次,在宗教礼仪中,基督教主要教派之一的东正教奉行七件圣事:圣洗、坚振、圣体、告解、终缚、神品和婚配。其中坚振的含义是增加上帝的恩宠并再度赋予圣神七恩。可见基督教的内容与形式都与七渊源颇深。
忌讳十三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宗教原因:作为耶稣第13个弟子的犹大为了钱财将其出卖,导致死亡。由此13代表着不幸、背叛。其次,仍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在天国款待战士英灵的聚会上,12神祇聚餐,不速之客罗基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灾难,使光神巴尔德丧生,由此13代表着灾难。正是在宗教和神话的影响下,西方对13这个数字敬谢不敏。
3.2宗教性
中西方对数字不同喜好反应出不同文化内涵,而这两种不同内涵的差异在于:是否具有宗教性,宗教性来自于发自内心的虔信。中国文化不具备宗教性,其对数字的喜爱与否完全出自人的需要,出于人的内心。
中国先秦文化儒道互补,孔子的怀疑论和对现实生活的肯定如“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和庄子遗世独立、潇洒悠然的人格理想2共同构成了先秦理性精神。前者重视实用功利讲究入世、后者要求超越功利自然无为。先秦理性精神将人从巫术、从远古图腾中解放出来,树立了理性态度的风范。中国缺乏宗教性,并不意味着缺乏宗教,佛教在中国传播很广。佛教精神、佛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但中国的佛教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被世俗化了,其變文由最初的舍身饲虎发展到宣传孝道,甚至到后期佛教被官方吸收,僧侣也像政府官员一样评等级、领俸禄。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化是是由神到人的转化。中国人往往以使用实用主义的态度对神,即拜神是从人的自身出发,希望满足自身利益。
相比较而言,西方文化是具有宗教性的文化。其对数字的喜爱主要来源于宗教寓意,出于对宗教发自内心的虔信,喜欢三、七是因为在圣经中有吉祥的寓意,不喜欢十三是因为在圣经中有着不祥的寓意。西方文化中的宗教性与基督教有莫大关联,基督教在西方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从非法到合法,由被统治阶级的宗教到统治阶级的宗教、由奴隶主阶级的宗教到封建主阶级的宗教和资产阶级宗教。在这个过程中漫长的中世纪产生了尤为重要的影响,神权与王权的斗争中宗教思想一直在发展,从早期的教父哲学、经院哲学到近现代基督教社会思潮的存在主义神学、世俗哲学。而其宗教思想之所以能对人们产生极大影响一方面因为其与哲学相结合,与西方文化环境相融合,从理论的角度巩固自身地位。另一方面,其宗教思想、教义也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更加贴合人的需要。与其他宗教相比,基督教充分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洗礼,肯定现实的世俗生活,基督教宗教生活和仪式灵活。
4结论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我们人类社会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相应的创造才能的总和,它统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一目了然,看得见,摸得着,是硬文化;精神文化,是抽象的,是人类各种意识形态观念的集合,属于文化的深层次结构,关乎精神活动的部分,是软文化。简言之,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物质、社会和精神生活。“文化精神”乃隐藏于文化现象之后的“根本文化”,它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提供着养分。中西方文化都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但因为有着不同的文化精神渊源,使其精神文化具有了差异性,而精神文化的不同必然导致物质文化发展的差异性。当我们为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绵延不绝而欣然之时,也应当正视西方文化在最近五百年的不断发展且有超越中国文化的趋势。武汉大学赵林教授曾提到,“中国的文化并不是落后于西方,只是一直在平稳发展,而西方文化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后迅速发展,才超越了中国的文化进程”。中国文化发展正面临着这样严峻的考题:一面是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强烈,一面是现有的某些文化单位活力不足;一面是加入wto以后势必放开的国内文化市场,一面是国内文化单位与国外文化企业的悬殊实力。中国在经济、外交上重返世界舞台中央,如果只是物质财富的剧增、经济格局的重塑,而没有伴随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传播,推助中华文化的弘扬,那么,中国的话语权如何彰显、主动权如何体现?笔者认为,任何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有其生存、发展的社会历史的土壤,种种文化现实都与中国文化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文化要大繁荣,思想要大解放”的今天,如何中兴文化精神,这就须对我国文化精神的现状进行深思,进而明辨之。
一 “天人合一”相对于“天人相分”思想渊源的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的源头在于: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西方文化主张“天人相分”。相对“天人相分”,“天人合一”更具积极性,它在客观上告诉人们,不能违背或超越自然规律,毫无节制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应在顺应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让人与自然和其他生物和谐共存。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些难题:透支自然资源而导致的生态失衡、经济的粗放式发展衍生的环境污染等;同时,它也有保守的一面:轻自然、重人文,在对自然界的利用方面缺乏主动性、创造性。这也是中国科学技术相对于西方科学技术处于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而西方文化主张的“天人相分”一方面过分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或者滥用科技,给人类和社会带来重大的乃至灾难性的影响,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另一方面,其“征服自然”的观念又引导着西方人积极地利用和开发自然,其结果就是工业革命和科技时代的到来以及物质文明的繁荣,进而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同时,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需要以物质水平的提高为基础。由此可见,征服自然是创造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动力。
中西方文化思想渊源的差异性决定了两者文化精神的差异。首先,西方各国是由统一的欧洲帝国分裂而成的,它们独自发展,也兼容并蓄,这使得西方人具有变革意识,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就是这种变革意识的结果。而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基本上处于大一统的状态中;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诞生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背景下,这让中国人易于自我满足,缺乏开拓意识,缺乏变革意识,往往落入循规蹈矩的模式。其次,中西方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不同。西方传统文化由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所构成,两者皆主张人应该积极进取、善于从自我的行动中体现自身价值,同时也应该博爱,关爱身边的一切。而中国传统文化则由儒、道、释三家文化构成,其中儒家提倡入世思想,认为人是社会的一份子,人只能按照既定的社会规则来为人处世;道家文化则侧重呈现现实社会不尽人意之处,从而得出结论:人只有回归自然,才能找回自我;而源自印度的佛家认为,人须依附佛祖,应断绝七情六欲,人的幸福在于来世、在于彼岸。由此可见,西方传统文化注重人的行动性,勇于挑战,开创新的世界;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注重强调人们生活的稳定性,思想的顺从性,从而缺乏一种浓烈的征服意识和竞争意识,这必然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国文化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二 “家族本位”相对于“个体为本”的文化特征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本位”观念的核心是重家庭、集体,轻个人、小我,强调个体在群众中的义务和责任,十分推崇人与人之间的仁爱,提倡并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突出表现在将“贵和尚中”和“仁义礼智信”作为协调人与人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人们注重贵和尚中,主张将不同的事物尽量做平衡。这种思想使中国人总是崇尚以谦让的态度对待他人,讲求宽容大度,主张中庸,不偏不倚,不走极端,这种识大体、顾大局、重和谐、求稳定的思想对家庭本身而言,能达到家庭的天伦和谐。如果这种观念能引申至全世界,人们都能切实做到团结、协作,小我服从大我,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这对全人类的和谐共处是极有现实意义的。
而西方文化宣扬的是“个体为本”,即以人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主张人格尊严、个性解放,以实现人的现实利益为最高原则。18世纪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创立了“天赋人权”的理论,把生命、财产、自由、平等视为天所赋予的人权,这些思想成为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主调,也成为西方奉行个人本位的依据。西方的“个体本位”思想,容易导致亲情淡漠、结构松散,家庭缺乏凝聚力、社会的稳定性不够。但同时它强调的是自由、平等、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注重自我生存空间的发展。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西方民众更为外向、激进,敢于突破自我、更善于通过自身的开拓进而来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证实自身潜力、证明自我价值在社会中的体现。这对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体创造价值的实现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对于西方,中国传统的生活范围是封闭式的,即注重家庭、家族、本乡本土;因此中国民众更关注的是自我、小我。这表现在内心世界的平衡,而这种平衡又多体现在知足常乐和精神胜利法的心态上。再就是注重自我道德的完善,不论这种道德完善是否合情合理,只知“吾日三省吾身”,这不仅不利于个人能动性的创造和发挥,易使个性受到压抑,有时甚至会造成个性的泯灭。在家族本位的社会中,由于这种深重的家族情结结成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层出不穷,而这必然导致在文化发展进程中,牵制着某些文化精神的行进的结果。
三 新的历史环境下的中国文化精神的自我更新
在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对于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先进的事物,如在西方发展起来的现代数学与自然科学以及民主的社会政治体制,我们可以加以引用及借鉴,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中国文化是否兼容这些事物?现有的文化资源是否有利于促进我们接受这一切?民主自由的政治体制到底能否与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兼容?我们的文化资源是会妨碍接受这一切,还是会促进接受这一切?事实上,文化与民主是否融合取决于我们从自身的历史资源中获取哪些因素来进行重新诠释和扩大扩充。
转贴于
首先,我们要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精髓进行审视。在文化进程中,我们不能执守周朝礼乐的外在形式,不能把历史与境域的某些落后的文化,当成了文化本身;否则,必然会导致我们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唯有真正领会了孔子的仁学核心,唯有真正领会了《道德经》的精髓,我们才能把民主体制与我们的文化相兼容,也才能切实把握住文化的根本精神。因此,如果要关注中国文化的精神,我们就必须正视历史事实,并且用新的眼界、从新的高度真正地从根本上解读我们的文化历史及其精髓。
其次,我们要完成新的文化环境中文化精神的“复活”。在整个文化历史进程中,文化精神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各种因素会影响文化精神的更新和发展,如果我们把一些不适应某个阶段的文化思想置于这个阶段,就会把一些糟粕当作精华,从而得出我们的文化精神不如西方的不科学的结论。由此可见,文化作为一种应对机制,应在更新的环境中自我更新、自我成长,并从原有的文化资源中汲取某些因素,从而更好地把握环境,完成环境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1.引言
随着世界联系的不断加强,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然而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中遇到不少误解与挫折。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许多不同的文化特征。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美国是一个只有两百年历史的国家,其主导文化为欧洲文化。由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文化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2.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形式
2.1婚姻观的差异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离婚率较中国高得多。在美国,如果某一对夫妇的婚姻历程能够超过五年,人们就会为此感到吃惊。他们会想,和同一个人相处那么多年不感到乏味吗?而如果有人说自己要结婚,他将要迎娶的是他第五位或第六位妻子时,并没有多少人会感到吃惊。对多数美国人来说,当他们认为夫妻之间已经没有爱情时,就会考虑并最终选择离婚。而中国人受传统伦理观、道德观的束缚,以及考虑到对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特别是对孩子的影响,也许会维持所谓的没有爱情的婚姻。并且从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女子从一而终”的思想至今还影响着很多中国人。
2.2对赞扬的反应的差异。
听到别人的赞扬,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回答不同。如果有人说:“You are soclever!”“Your English is so good!”美国人在表示接受赞扬时,会高兴地说:“Than kyou!”而中国人深信谦虚是人类的美德,往往以“No!No!I’m very clumsy.”和“my English is very poor!”之类的话回答。在美国人看来,中国人断然否定别人的赞扬并言不由衷,有失礼貌;而中国人则认为美国人过于自信,不够虚心。在称赞别人的问题上,也会反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人们常听到美国妇女谈起丈夫工作如何努力,干得怎样出色。她也会夸自己的子女多么聪明,在什么地方的音乐会上演出过,等等。在中国,人们一般不会在外人面前夸赞自己家里的人。
此外,中国人还忌讳男士夸别人的妻子长得漂亮,否则就会认为他不够稳重,对中老年人来说尤其是这样。然而对西方人来说这却很平常,被夸奖的人往往颇为高兴。
2.3称呼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人们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Lucy等),而较少用某某先生、某某小姐等。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可以听到孩子叫年长的人Peter、Helen等,甚至孩子对父母或祖父母也可以这样称呼。学生可以叫老师的名字,老师们对此并不反感,也不认为学生不尊重自己。中国长期以来尊师重教,对于老师,学生是不能当面直呼其名的,否则会被认为是没礼貌没教养的表现。中国人自古以来尊老爱幼,称呼涉及礼貌,按上下、长幼有别的传统体现人际交往的社会关系。中国人常尊称比自己年长的人“您”,在比自己年幼的人的姓前加“小”,如“小李”,以表示亲切。
2.4时间观的差异
在时间观念上,中国是一个以过去取向为主的社会。尊重过去,人们敬老尊师,重经验,重资历,因为这些都与“过去”相关。中国人注重面对过去看问题,因而有“前所未有”、“前车之鉴”之说。美国人则立足于未来。未来取向是他们重要的时间观,在他们看来,将来是更重要的。另外,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赴约时间观念上也存在着些许差别。对于美国人来说,一般的社交时间差是5分钟。如超过5分钟,迟到者就必须向对方表示歉意了。而在赴约方面中国人的时间观念相对较淡薄。但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显著增强,对于正式的社交约会大都准时赴约。
2.5伦理观的差异
传统的中国文化深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主张礼节与孝道,人们行事应符合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人们往往以社会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也是传统中国社会得以正常运作、人际关系得以和谐的重要依据和保证。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美国文化深受基督教思想影响,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美国人认为在家庭中,儿女与父辈之间的关系纯属感情关系,并非必然的道德义务关系。在美国,父母通常只在子女成年之前尽养育之责,而父母年老了子女也没有赡养的义务。
2.6等级观的差异
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确定等级和地位的标准不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例如,晚辈见到长辈或下级见到上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以表示尊重。在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谦卑举止。此外,传统的中国文化有“贬己而尊人”的交际规范,说话时尽量抬高对方的地位。如说话人表达自己的见解后,往往会补充一句,声称那是自己的“拙见”,请求对方“指正”、“帮助”,即便其见解确实很好、很正确。与中国文化不同,美国文化强调平等。美国人认为,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在美国,父子、师生、不同职位的人并无明显尊卑之别。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无不体现平等观念。在美国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较少拘礼,甚至子女对父母都可直呼其名。美国人在谈话中毫无年龄、辈分之顾虑,彼此意见不同时,常是各持己见,不会仅仅因为对方年长或地位高而改变自己的看法。
2.7价值观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主张个人融入集体,依靠集体,团结协作,共谋发展。中国有句古话“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人重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观。美国是以个体主义为基本文化特征的国家,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强调个性原则,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因此,他们主张个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不愿受到别人的干预和限制。个人主义使美国人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去独立地求生存,求发展,而不依赖他人。
2.8其它方面所表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在家庭内部的道谢方式上中国人和西方人人也存在着不同,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很少说谢谢。这并不是说中国人在家庭内部不注意讲礼貌,而是中国人表达谢意的方式较含蓄,不常说出口。而西方国家家庭成员之间无论长幼,只要接受对方的帮助就要表示感谢。
中国人常把提供某种服务或物品等看作是热情周到,比如中国人在宴请别人时爱劝食且不停地为客人添加饭菜以表示热情周到,有时甚至劝酒,使得西方人感到无所适从。而西方人只是会礼貌询问客人是否还需要添加饭菜或饮料。
“你吃了吗?”在汉文化中是一种寒暄语,类似于英语的“Hello”。但对不了解汉文化的美国人来说,此话并非是寒暄语,而会认为是对方想邀请自己吃饭,有可能造成误解。诸如此类的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中国人在倾听别人讲话时,会时不时地插话表示附和或理解。否则,会让讲话者感觉倾听者对此不感兴趣或已经厌烦。而西方人在同样情境下则插话较少,会让讲话者长时间倾诉,而自己只是保持沉默,以示对说话者的尊重。
3.中西文化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中西文化是各具特色的两大文化系统,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中国是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中国人崇尚和谐统一,注重集体的力量。此外,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中国文化倾向于重视过去。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信奉个人主义。其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强调通过个人奋斗达到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
4.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研究文化差异,研究怎样进行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文化没有优劣之分,我们应宽容对待文化差异。在跨文化的交际和沟通过程中,这有助于消除误会,加深感情,促进中美,以及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将有利于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Larry A,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
[4]何自然.认知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6]汪德华.英汉文化差异及思维方式[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43-45.
[7]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8]饶纪红.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江西社会科学,2005,4:165-167.
ぃ酃丶词] 英文原版电影;跨文化交际;语言;文化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2007: 5) 在对学生英语能力的一般要求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2007: 2)可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除了听说等基本语言技能外,还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由美国的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提出,指运用目的语进行有效语言交互活动(Linguistic Interaction)的能力。海姆斯(Hymes)认为拥有交际能力的人不仅需要掌握语言规则本身,还需要掌握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从而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语言交流时既不产生误读,又能讲出适合当时情境的话。
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外语教学已开始普遍使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利用视频材料进行教学和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各种视频材料已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常用形式。而英文电影因其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语言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图文并茂、视、听、说三位一体等呈现出的趣味性成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素材。
一、英文原版电影的特点及优势
(一)语言和场景的真实性
英文原版电影源于现实生活,以使用母语的人们为对象,根据人们真实的生活情境进行制作,具有真实性的特点。一方面,电影材料在语言输入上是真实的。电影展示给我们的不仅有真实的词汇、语音、语调,还有根据人们不同身份、不同特点而设计的各种委婉语、诙谐语以及隐喻、双关语等各种用法;另一方面,以影像资料为媒介的电影展示了真实的非言语行为。为了塑造某个人物,使其表现更符合情境,演员们力争演绎出真实自然的非言语行为,如面部表情、手势以及说话人的距离等。此外,英文原版电影作为一种载体,折射出西方的社会文化、交际方式以及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文化内容。学生通过欣赏英文原版电影,接触到真实的西方文化,更容易掌握到真正的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
(二)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英文原版电影题材广泛,涉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传统习俗、等方方面面,而各种题材展现出会议、聚会、访客等不同生活场景。学生通过欣赏不同题材的英文原版电影,调动大脑中对应的认知区域,体会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下意识地将西方思维和中式思维进行比较,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此外,英文原版电影形式多样,不仅有英文原版电影的教学软件、电影VCD和DVD,还有互联网上的各种在线影院,不仅打破了学生学习的地域限制,而且电影视频上的中英文字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
(三)多方面呈现出的趣味性
电影不仅是语言和文化的载体,而且是艺术的体现。英文原版电影图文并茂,视、听、说三位一体的立体性,曲折或悬疑的故事情节以及呈现出的情感和思想,比任何一种语言教育材料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电影《理智与情感》为例,美丽的英国乡村风景,女主角和男主角的爱情故事,英国19世纪初的社会文化和生活场景以及美妙的钢琴配乐,轻松地把学生带入电影,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刺激学生最大限度地吸收电影里包含的社会、文化、思想等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各种知识。
二、运用英文原版电影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一)英文原版电影的选材
英文原版电影数量繁多,但由于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学生,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选材关系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效果,非常重要。在电影的思想性上,应选择内容健康、思想积极、主题鲜明且具有思想性或幽默感等高水平的电影,如《加菲猫》《阿甘正传》。在材料的难易度上, 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选择视听难度略高于学生总体英语水平的电影材料,且发音清晰,画质优美。在题材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能充分反映西方国家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思维习惯、生活习俗和交际准则等方面的电影。以美国电影为例,《燃情岁月》《当幸福来敲门》《耶稣受难记》等反映西方社会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和宗教的电影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英文原版电影的语言教学
语言层面是跨文化交际最明显的表现。这里的语言指的是广义的语言,既包括词汇、短语、句子的语义层面,又包括非言语行为。
1.语义层面
在所有语言要素中,词汇、短语、句子的语义层面与文化关系最直接,也最明显。以词汇为例,有的学者甚至把词汇分为一般词汇和文化词汇,并明确指出“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张雪松,2006)因此,了解词汇、短语、句子在不同文化里的内涵意义对跨文化交际非常重要。在词汇层面,如“dog”和“狗”的内涵意义在中西方文化里具有明显差异。在西方,“dog”常带有褒义,被认为是人类的忠实朋友,如“lucky dog”被用来形容幸运的家伙。而在汉语中,“狗”虽然也有忠诚的含义,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贬义,如狗腿子、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在句子层面,如“Are you married?”(你结婚了吗?)在西方国家被认为是侵犯隐私,甚至是一种禁忌,而在中国,打听别人结婚与否很常见。在运用英文原版电影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梳理影片中存在着内涵差异的表达(词汇、短语、句子),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2.非言语行为
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人们常常把注意力放在语言使用的得体性上,而忽视了非言语行为。其实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非言语甚至比语言的使用还要重要。著名人类学家Birdwhistell(1970)指出非言语交际占信息传达的65%。非言语行为是自发的、无意识的,其形成既有个人因素,又有群体性的因素,即文化因素。因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国家的人们往往存在非言语行为上的差异。以“OK”为例,在美国文化里表示“很好”,在法国文化里却表示“无价值”。又以会话距离为例,不同国家的人们对会话距离有不同的要求,如美国人的会话距离往往大于中国人。因此,在欣赏英文原版电影时,要指导学生对非言语行为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非言语行为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不同文化导致的非言语行为的差异;二是人物角色本身导致的具有个人特质的非言语行为。由于教学目的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把重点放在第一个方面,即不同文化导致的非言语行为差异。
3.英文原版电影的文化教学
除了通过书本和对外交流等方式了解某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外,人们还可以通过影视对该民族的文化进行研习。如前所述,英文原版电影反映了西方国家真实的社会生活、以及历史地理等众多文化内容,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上具有优势。利用英文原版电影进行文化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差异的微观分析;二是文化差异的宏观透视。前者主要包括某些具体的社交礼仪和生活习俗,是易察觉的、表象的,如时间观念、餐桌礼仪和问候语的差异等。后者是对文化现象源头的探索,触及文化的深层含义,涉及历史、宗教、政治、经济等领域,往往可用于解释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习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以中西文化称赞语为例,中国人一般会否定别人的称赞,这与中国人含蓄内敛的群体性特征有关系,也是“中庸”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体现。而西方人崇尚力量的展示,这从希腊神话里对神的描述就可见一斑。同时,受近代西方社会的民主政治风潮以及自由经济影响,西方人在展示自信和才能方面更直接,如果过于谦虚则被看做是无能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欣赏的影片进行案例分析,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文化,保障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三、教学实践
运用英文原版电影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是片段性的,即在大学英语课程的读写译课程和视听说课程中适当加入运用英文原版电影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也可以是系统性的,如在英文电影欣赏和跨文化交际等选修课程中的运用。笔者以选修课英文电影欣赏为例,运用之前所述的方法进行讲解。在课程开设初,即正式进行电影欣赏活动前设定专门的跨文化交际板块,向学生讲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内容、英文原版电影的特点以及非言语行为等基本概念。在欣赏某一具体电影前,要求学生在课外做足功课。一方面要求学生查阅与电影相关的历史地理和政治经济等背景,这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电影所凸显的信息对学生进行要求。以《阿甘正传》为例,可要求学生查阅电影中出现的几个重大事件以及当时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另一方面,将电影对白文本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外找出文本中具有中西方差异的表达并进行阐释,之后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统计分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从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两个方面设计课堂活动,如在欣赏影片前,告知学生影片中出现非言语行为差异的次数,要求学生进行查找。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作业的统计分析情况,针对学生遗漏和存在误区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欣赏结束后,教师针对电影中的具体内容设计文化方面的问题。对于重要的、典型的表达和非言语行为上的差异以及文化差异,教师还可以补充资料进行扩展,如针对餐桌礼仪,教师可收集多个关于餐桌礼仪的中英文影视片段,补充关于餐桌礼仪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
四、结 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英语原版电影具有真实性、多样性和趣味性的特点,与其他语言教育材料相比,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教学中,教师应从电影选材、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三个方面对英文原版电影进行分析,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高素质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 李世令,刘亚非.浅谈英美原版电影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7(03).
[4] 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 [J].外语界,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