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4 11:41: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物材料的定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新技术在国外一般称之为高技术(HighTechnology),而在我国则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高新技术是具有国际可比性的高技术的概念,广义的高新技术,则包括“高技术”和“新技术”。
高技术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国内外目前关于高技术、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业的界定没有统一的定义,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关于高技术,有以下一些代表性观点:
美国学者的定义。美国学者D.Crane指出:应用研究如果同科学有联系,那么它有时被称为高技术;如果没有联系,它就被称为低技术。美国的J.Utterback认为:高技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所指,冷藏技术、电器、汽车和航空技术,都曾是不同时期的高技术,高技术不局限于电子学、计算机、生物工程、材料、激光、海洋工程等六个领域。美国《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辞典增补9000词》定义高技术是:使用或包含尖端方法或仪器用途的技术。
日本学者的定义:建立在当代尖端技术和下一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即为高技术。日本学者津曲辰一郎认为高技术是经济过程中的主导技术,他将高技术定义为下述技术的总称:①为提高现有商品功能的必要的中心技术;②具有能赋予产品以新功能的主导技术;③构成下一代产品基础的技术。
国内学者的观点。高技术是指能带来高效益、具有高增殖作用,并且能向经济和社会广泛渗透的技术,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涌现的新技术群的核心。王伯鲁提出枚举定义法,即当代高技术领域是指: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与机器人、生物技术(包括制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包括核技术)、航空和航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
从以上各种定义可以看出,高技术应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不同时代的高技术内涵是不同的。现代高技术应反映如下3个方面的要求:
从技术的结构看,高技术是尖端技术,其主要原理建立于人类最新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技术,这一点有别于传统技术,传统技术是经验的积累;从时间上看,高技术是新技术,是以最新成就为基础的技术;从与科学的关系来看,高技术是基于科学的发现而产生的技术,即高技术是Science-based技术。
因此,高技术是一种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最新尖端技术。必须强调,新技术不一定是高技术,新技术仅仅代表了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对新颖的技术形态,而不是技术内涵的革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所谓高技术,是指运用当代最新科学知识和尖端技术而形成的技术群,它们构成新一代产品的基础技术和主导技术,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有重大影响,具高增殖作用和广泛的渗透功能。
2高新技术产品的界定
美国科学基金会的定义:高技术产品是指每1000名职工中有25名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并把3.5%以上的净销售额用于研究开发而生产的新产品。
美国商务部依据某类产品销售额中R&D支出的比重和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为标准确定的高技术产品为:①导弹以及航空器;②无线电及电视接收设备;③通讯设备;④电子元器件;⑤飞机及零部件;⑥办公设备及计算、会计仪器;⑦军械用品;⑧医药制品;⑨工业用无机化工制品;⑩专用设备及科学仪器;(11)发动机及涡轮机;(12)塑料材料及其合成制品,合成纤维及其他人造纤维(不包括玻璃制品)。美国海关合作理事会在以往对高技术产品定义和分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定性分析,对高技术产品进一步筛选,把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产品定义为高技术产品:①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属于所确定的高技术领域;②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包括高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破。据此所确定的技术10大领域为:①生物技术;②生命科学技术;③光电技术;④计算机及通信技术;⑤电子技术;⑥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⑦材料设备技术;⑧航天技术;⑨武器技术;⑩核技术。
广东省“高技术企业统计方法研究”课题组认为:符合下述条件的①、②、③、④中的任一项及⑤、⑥两项者,即为高技术产品:①(在国际或国内)首次应用新科学原理生产的产品;②(在国内或省内)首先应用我国独创的新工艺或国际上最新工艺,并使产品质量或功能或劳动生产率、成本有显著改进的产品;③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生物品种,并使质量或劳动生产率或成本或功能有显著改进的产品;④符合国家或有关部门公布的高技术产品目录;⑤符合国际标准或技术先进国家标准,若无国际标准,则应根据具体情况符合国家、专业、地方或企业标准;⑥达到本年代技术先进水平。
我们认为,所谓高技术产品,是以高技术为主导技术而生产的具有新的用途和性能,或质量、劳动生产率、成本有显著改进的产品。
3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
美国方面的研究。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定义:研究试制费和科技人员与职工总数的比例,比整个制造业高出1倍以上的产业,即为高技术产业。美国国立科学财团的定义为:研究和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重为3.5%以上,职工中每千人中有25人以上的科学家和高级工程师的产业,即为高技术产业。美国商务部的定义为:研究开发费用在总附加值中所占的比重为10%以上,而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总职工中所占的比重为10%以上的产业,即为高技术产业。美国学者纳尔逊(R.Nelson)在《高技术政策的五国比较》一书中指出:所谓高技术产业是指那些以大量投入研究与发展资金,以及迅速的技术进步为主要标志的产业。美国学者戴曼斯叙(D.Dimancescu)在《高技术》杂志上指出:对高技术企业的定义,主要依据两大特点: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高;二是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发展的投资比例高。这两大特点又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东西,即知识密集,这是高技术产业的一个必要成份,也是技术持续创新的必需。美国学者杜迪(F.D.Doody)和芒塞(H.B.Muntser)认为,高技术部类可以被定义为是一类体现出高增长率、高额的研究与开发费用、高附加价值、强烈的出口导向和劳务密集(这里专指高技能的劳务)的生产技术公司。
在英国,高技术产业被认为是一组包含新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许多位于科学和技术进步前沿的其它技术的产业群体。
法国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当一种产品使用生产线生产,具有高素质劳动力队伍,拥有一定的市场且已形成新分支产业时,才能称其为高技术产业。
在加拿大,高新技术产业被定义为是一种技术水平相对高的生产部门,这种相对高的技术水平通过劳动力的技术素质或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来反映。
在澳大利亚,科学与技术部将高技术产业定义为投入大量研究与开发经费,与科学技术人员联系紧密,产生新产品并且有科学或技术背景企业的产业。
在日本,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的定义为:能节约资源和能源,技术密度高,技术革新速度快,且由于增长能力强,能在将来拥有一定水平的市场规模,能对相关产业产生较大波及效果的产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R&D密集度(R&D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作为界定高技术产业的标准,将相对于其他制造业而言具有较高R&D密集度的产业定义为高技术产业。
《欧盟科学技术指标报告》把有很高的经济增长率和国际竞争能力,有较大的就业潜力,同时R&D投入高于所有部门平均水平的航空航天制造业、化工产品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科学仪器制造业等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或先导产业。
在中国,目前采取的主要是概括法,也叫例举法,即按技术类型定义高技术产业。《中国科技产业》公布的目录包括:①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②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③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④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⑤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⑥能源科学和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⑦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⑧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⑨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⑩医药科学和生物科学工程;(11)其它的新工艺、新技术。
从以上各种定义可以看出,高技术产业具有以下4项特点:
它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所用的设备、材料涉及到现代技术领域的许多尖端成果;它是资本高度密集型产业,其科研费用和设备投资大,产品的附加值高;它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科技开发人员和富有创新精神的经营管理人员;它的产品具有国际性和前景良好的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高技术产业是指由高技术成果转化形成的具有知识密集、R&D投入高、附加价值高、增长速度快、技术进步快等特征的先导型产业。
【参考文献】
1蔡莉,王新.高技术产业的划分及发展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2)
摘 要: 极端微生物的研究对探索生命的起源、微生物的育种及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极端微生物的研究及其应用,从定义、分类与应用前景几个方面,介绍部分极端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情况。
关键词:极端微生物;极端环境;分类;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q9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0.006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些绝大多数生物都无法生存的极端环境,诸如高温、低温、高酸、高碱、高盐、高毒、高渗、高压、干旱或高辐射强度等环境。凡依赖于这些极端环境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微生物,称为嗜极菌或极端微生物。由于它们在细胞内造、生理、生化、遗传和种系进化上的突出特性,不仅在基础理论研究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际应用上有着巨大的潜力[1]。
1 嗜热微生物
1.1 嗜热微生物的定义及分布
嗜热微生物也被称为嗜热菌或者高温菌。嗜热微生物主要分布于温泉、堆肥、煤堆、有机物堆、强烈太阳辐射加热的地面、地热区土壤以及陆地和海底火山口等高温环境[2]。
1.2 嗜热微生物的分类
嗜热微生物分为耐热菌、兼性嗜热菌、专性嗜热菌、极端嗜热菌、超嗜热菌,根据嗜热微生物对高温环境的耐受程度不同,学者们作如下的区分(表1)。
1.3 嗜热微生物的应用
1.3.1 嗜热酶及超级嗜热酶 嗜热酶(55~80 ℃)和超级嗜热酶(80~113 ℃)具有与普通化学催化剂不同的高催化效率、很强的底物专一性、在高温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等优点。这些酶在食品工业、造纸工业、烟草业、石油开采、医药工业、环境保护、液体燃料的开采、能源利用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3.2 抗生素 嗜热微生物生活在高温环境中,能够产生多种特殊的代谢产物,其中有一部分是抗生素类,为目前抗生素的开发和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1.3.3 嗜热微生物菌体及其它活性物质 嗜热微生物菌体可直接用于工业生产,同时嗜热微生物在高温的条件下还会产生维生素等物质。
2 嗜冷微生物
2.1 嗜冷微生物的定义
嗜冷微生物是适应低温环境生活的一类极端微生物[3]。
2.2 嗜冷微生物的分类
嗜冷微生物分为专性嗜冷菌、兼性嗜冷菌、极端嗜冷菌、耐冷菌,根据嗜冷微生物对低温环境的耐受程度不同,学者们作如下的区分(表2)。
2.3 嗜冷微生物的应用
2.3.1 环境保护方面 通过嗜冷微生物产生的冷适应酶来实现低温下的污染物生物降解。
2.3.2 食品方面 嗜冷微生物常用于牛奶加工业、果汁提取工艺、肉类加工业、烘培面包工艺、乳酪制造业等食品制作方面。
2.3.3 生物技术方面 嗜冷微生物也用于生物降解或生物催化。混合培养的专一嗜冷微生物在污染环境中扩增和接种产生的酶可提高不耐火化学药品的降解能力。由于嗜冷微生物的特殊蛋白质结构,嗜冷微生物在生物催化方向上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和更好的应用前景。
3 嗜酸微生物
3.1 嗜酸微生物的分布及定义
自然界存在许多强酸环境,如废煤堆及其排出水、酸性温泉、废铜矿、生物沥滤堆及酸性土壤等。其中,许多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也会产生酸性环境。生长在酸性环境中的微生物被称为嗜酸微生物[4]。
3.2 嗜酸微生物的分类
嗜酸微生物分为嗜酸型、耐酸型、极端嗜酸微生物,根据嗜酸微生物对酸性环境的耐受程度不同,学者们作如下的区分(表3)。
3.3 嗜酸微生物的应用
3.3.1 在冶金方面的应用 冶金方面利用嗜酸微生物是将贫矿和尾矿中金属溶出并回收,即我们常说的生物湿法冶金。
3.3.2 环境保护应用 利用嗜酸微生物处理重金属,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而且处理成本比传统方法要降低很多。
3.3.3 能源应用 利用嗜酸微生物为催化剂,可以构建成为微生物燃料电池。
4 嗜碱微生物
4.1 嗜碱微生物的定义
一般把最适生长ph值在9.0以上的微生物称嗜碱微生物[5],其所耐ph值可高达10~12。到目前为止,嗜碱微生物还没有确切的定义。
4.2 嗜碱微生物的分类
嗜碱微生物分为嗜碱菌、耐碱菌、专性嗜碱菌、兼性嗜碱菌,根据嗜碱微生物对碱性环境的耐受程度不同,学者们作如下的区分(表4)。
4.3 嗜碱微生物的应用
4.3.1 发酵工业 嗜碱微生物可以作为许多酶制剂的生产菌。如洗涤剂酶和环糊精的生产都是利用嗜碱微生物的胞外酶获得的。
4.3.2 造纸工业 嗜碱微生物被应用于革脱脂、造纸木浆脱脂等。
4.3.3 其他方面 嗜碱微生物和碱性纤维素酶在碱性废水处理、化妆品、皮革和食品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用途。在环境保护方面嗜碱微生物可发挥巨大作用;碱性淀粉酶可用于纺织品退浆及淀粉作粘接剂时的粘度调节剂;用于皮革工业中的脱毛工艺以提高脱毛效率和质量,利用嗜碱微生物进行苎麻脱胶。
5 嗜盐微生物
5.1 嗜盐微生物的分布及定义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含有高浓度盐分的环境,如美国犹他大盐湖(盐度为2.2 %)、著名的死海(盐度为2.5%)、里海(盐度为1.7%)、海湾和沿海的礁石池塘等。在这些高盐环境中仍然存在许多抗高渗透压微生物,即嗜盐微生物。
5.2 嗜盐微生物的分类
嗜盐微生物分为弱嗜盐微生物、中度嗜盐微生物、极端嗜盐微生物,各自最适生长盐浓度如表5。
5.3 嗜盐微生物的应用
利用菌体发酵,可生产高聚化合物。除去工业废水中的磷酸盐,用于开发盐碱、生产嗜盐酶。嗜盐古菌和紫膜蛋白能通过构型的改变储存信息,可作为生物计算机芯片的新材料,还可用于高盐污水的处理。
6 嗜压微生物
6.1 嗜压微生物的定义
需要高压才能良好生长的微生物称嗜压微生物。最适生长压力为正常压力,但能耐受高压的微生物被称为耐压微生物。
6.2 嗜压微生物的分类
嗜压微生物分为耐压菌、嗜压菌、极端嗜压菌,各自的最低生长压、最适生长压、最高生长压如表6。
6.3 嗜压微生物的应用
耐高温和厌氧生长的嗜压菌有望用于油井下产气增压和降低原油粘度,借以提高采油率。日本发现的深海鱼类肠道内的嗜压古细菌,80%以上的菌株可以生产epa和dha,最高产量可达36%和24%。已经有人通过基因重组,使这些菌有效生产dha。另外,嗜压菌还可以用于高压生物
反应器。
7 抗辐射微生物
7.1 抗辐射微生物的定义
对于辐射这一不良环境因素仅有抗性或者是耐受性,而并非具有“嗜好”,我们将这一类微生物称为抗辐射微生物。
7.2 抗辐射微生物的分类
抗辐射微生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异常球菌属的抗辐射微生物,另一类是其他属的原核抗辐射微生物。
异常球菌属的抗辐射微生物是包含抗辐射微生物最多的属,截止至目前为止,已经报道了48个种。而其他属的原核抗辐射微生物以thermococcus和红色杆菌属的抗辐射微生物的辐射抗性水平最高。
7.3 抗辐射微生物的应用
在环境工程方面的应用: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污染环境的监测。在医学方面的应用:抗氧化药物的开发、疫苗的开发应用、保健品的开发。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培育具有抗辐射特性的农作物。在其它领域的应用:防晒化妆品的开发、航空航天防辐射宇航服的设计、电化学制造业中表面金属和氧化物纳米阵列的制造。
综上所述,抗辐射微生物的研究在诸多的领域是具有意义的。尽管这些研究还有许多未转变为工业生物技术,但是应用的前景广阔。
8 嗜金属微生物
8.1 嗜金属微生物的定义
嗜金属微生物是一种以金属为食来维持自身的正常新陈代谢,并且将金属以单质的形式从化合物中游离出来,并富集到一起的微生物。
8.2 嗜金属微生物的分类
嗜金属微生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好氧性菌(好气腐蚀菌),二是厌氧性菌(厌气腐蚀菌)。好气腐蚀菌是指有氧存在才能生长繁殖的腐蚀菌,如铁细菌、硫杆菌(其中包括氧化硫硫杆菌、脱氮硫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等。厌气腐蚀菌是指不需要氧存在就能生长繁殖的腐蚀菌,如硫酸盐还原菌。
8.3 嗜金属微生物的应用
嗜金属微生物对金属的腐蚀并非嗜金属微生物本身直接对金属或金属材料的直接作用,而是嗜金属微生物为了维持自身的正常生命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之前我们的研究方向一直都关注在如何对嗜金属微生物产生的后果进行防治的方面,目前对嗜金属微生物的研究方向已经日趋多元化了,更多的学者发现了嗜金属微生物的益处。我们可以通过嗜金属微生物除去水中的重金属,如cr6+、cr3+、zn2+、cu2+、ni2+、cd2+等,甚至包括水中的非金属as3+、as5+都可以通过嗜金属微生物进行去除。在冶金工业中利用嗜金属微生物,也是我们目前对嗜金属微生物的一项利用。还有科学家发现,嗜金属微生物很有可能与黄金的形成有关。
9 展 望
学者们对于极端微生物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极端微生物的研究发展速度是很快的,目前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展现出了极端微生物广阔的研究与应用前景。但是极端微生物大量投入工业化生产的技术目前尚不成熟,因此,我们对于极端微生物的深入研究和如何将这些极端微生物更好地运用于工业生产,将其转化成为工程菌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陈朝银,刘丽,贲昆龙.栖热菌属热稳定dna聚合酶[j].生物技术,2001(4):31-34.
[3] 唐兵,唐晓峰,彭珍荣,等.嗜冷菌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02(1):51-53.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生物学概念 教学策略
1.生物学概念的重要性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学思维和理论体系的基本单位,是对生物学事实共同属性的归纳概括,因此如何有效地对概念掌握和运用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
2.生物概念教学策略
2.1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实践证明:利用感性材料,如用多媒体、实物、模型、实验等,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更能为概念教学奠定扎实的感性基础,有利于开展有效的概念教学。
2.1.1实验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归纳
“科学来自实验,概念源于实践”。实验既是生物学科的基本特征,又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探究科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概念是物质或事物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而这一本质属性又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实验活动,在进行对比、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
例如:《血管》一节,为了加强对动脉和静脉概念的归纳和理解,我让学生进行了以下实验:每组找一位学生,先观察手臂上的静脉,再摸一摸手腕,感受动脉的跳动。用橡胶管扎紧这个人的前臂,过一会儿,摸一摸手腕,感觉它的跳动有什么变化,观察橡胶管以上和以下的部位静脉有何变化。这样通过实验现象,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很容易判断出动脉、静脉的血液流向,总结出动脉、静脉的概念,并且记忆深刻。
例如:讲解组织的定义时,先通过学生自制的洋葱表皮、番茄果肉细胞等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再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导管和筛管细胞等,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归纳很容易得出并理解组织的概念。
例如:在讲反射的定义时:先让学生两人一组做膝跳反射实验,然后结合实验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反射?学生讨论后,得出:反射的主体必须是人或动物,必须有神经系统参与,必须有刺激,而且是规律性的反应。通过实验学生对反射的定义能够真正理解。关于草履虫、含羞草、鲫鱼对刺激发生反应的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光合作用这一概念,实际包含了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对初中生来说,能将这三方面有机联系起来,归纳出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即基本掌握了光合作用的概念,而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是通过探究性实验和演示实验得出的,学生在观察及实验过程中已对有关的原料和产物等有较深印象和理解,再引导学生将这些实验结论归纳在一起,找出内在联系,光合作用的概念便水到渠成。
2.1.2利用实物引出概念
例如:对“水产动物”概念教学时,教师先出示买来的虾蛄、海蟹、墨斗鱼等实物,让学生观察并且进行提问:1.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2.它们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学生作答后我继续提问:你认为什么样的动物是水产动物?学生能很顺利地回答出:生活在水中对人类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野生或养殖的动物就是水产动物。利用实物刺激思维,很容易得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再如讲单性花、两性花概念时,给每组同学发一些油菜花和黄瓜花,让学生观察其不同并进行分析,很容易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定义。这种实物结合问题提问既生活化又可激发学生解决概念的兴趣。
2.2运用比较法,把握概念本质。
比较法是指“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的认识方法。它是各种认识和思维的基础,感性认识需要它,理性认识更需要它。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利用比较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其思维空间,因而有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免疫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这两个概念,我在引导学生分析完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后,提出问题: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有何共同点?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都是生下来就有的,都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这样顺理成章地得出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然后分析第三道防线,问:第三道防线和第一道,第二道防线的区别是什么?通过学生讨论得出,第三道防线是后天形成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从而引出特异性免疫的定义。通过异中求同比较和同中求异比较对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异同的认识会更深刻、更全面。这种方法在讲动脉血和静脉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血浆和血清、警戒色和保护色、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等成对相关概念时,都可运用,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3类比法有利于对陌生概念的理解。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通过生动形象的类比,可帮助学生在陌生的概念和熟知的事物之间建起适当联系,从而可较好地促进新概念的顺利内化。
例如:《多细胞生物体》教学内容中,出现了组织、器官、系统等一系列的新概念,对于这些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但是如果运用类比法教学则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把生物体比喻成一个大厦,那么系统则是一层层的楼房,器官则是一个个房间,组织则是每个房间的墙面,细胞则是一块块的砖。再如把保护色比作便于隐蔽的迷彩服,把警戒色比作令人敬畏的警服;将拟态比作隐瞒身份的伪装,等等。通过这样巧妙的类比,再陌生的概念也显得浅易易懂了。
3.概念的应用与深化
掌握概念往往是学习的开始,而应用概念则是学习的深入,是课堂教学和解决问题不可缺少的过程。
有些概念,如新陈代谢、基因、生物圈等,其内涵往往很丰富,不可能一次或在一个阶段完全加以揭示。因此,必须有意识、有步骤地安排教学,使得学生能逐步深入全面地掌握和理解,如细胞的分化,七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就有一定困难。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如在学习种子的萌发、根尖的生长、茎的形成等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巩固和强化这一概念,使得学生能加深对它的理解。
又如:新陈代谢这一概念,很难在一节课里把它完全讲清楚。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循环、消化、泌尿等章节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内容,那么,再进行新陈代谢的学习时,就不难接受这一概念了。
美国针对食品包装中抗菌剂的法规历经数次改变才走到今天,本文将阐明该国当前关于抗菌剂的规定与法规,特别是用于食品包装中的抗菌剂。
对食品和食品包装中使用的抗菌剂进行监管
《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FDC Act)第301节规定,州际贸易中禁止引入任何掺假的食物。第201节将食品添加剂定义为一种能够在食品组成部分中被合理使用并预期其效果的物质。作为监管机构的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根据法案第409节对食品添加剂进行管理,并根据第402条(a)(2)(C)对未按照法规使用添加剂、与食品接触不安全、掺假等行动进行判定。
从历史上看,FDA除了对粗加工农产品(RACs)以外的食品包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安全性的司法管辖,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在国会的授权下对粗加工农产品(RACs)中使用药物的安全性进行监管。因此,FDA根据《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第409条来监管食品加工和食品包装材料中抗菌剂的安全,而EPA则根据第408条来作为判断粗加工农产品是否安全的依据。
除了规范与调节食物中使用农药的安全范围,国会决定所有农药产品,包括抗菌剂的生产和使用,都需要在严密的监控下获得许可方案,这个决定被称为农药注册过程监管。根据《联邦杀虫剂、杀真菌剂和灭鼠剂法》(FIFRA)规定,农药的生产和销售在州际贸易中是被禁止的,除非该产品已经通过EPA的注册。EPA对注册产品需要进行严格、彻底的审查,包括产品的组成、生产过程、使用效果等,并需要进行该农药产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破坏的潜在风险评估。
某种程度上FIFRA在将农药定义为任何物质或物质的混合物用于预防、破坏、驱除、减轻虫害。判定一种物质是否为农药,取决于该注册产品的用途是否用于杀虫。术语害虫的部分定义为:
(1)任何昆虫、啮齿动物、线虫、杂草等;
(2)任何以其他形式存在的陆地或水生动植物生命体。
因此,在FIFRA的定义下,如真菌、细菌和病毒是作为微生物存在,而不是害虫。所以,针对这些微生物所生产的杀虫剂产品不需要注册。一般而言,FDA将这些产品归类为药品。此外,根据《美国联邦法规汇编》第40章第152.5条,EPA声明称食品加工中的微生物也不是FIFRA定义的害虫。所以,用于加工食品的抗菌剂不属于农药范畴,不需要在EPA进行注册,由FDA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进行监管。此外,少量的抗菌剂作为防腐剂用于食品包装材料被认为不需要进行注册。
抗菌剂在食品相关应用程序的规定中需为一个整洁的软包装。EPA规范粗加工农产品(RACs)中农药的使用,FDA监管食品加工中用作防腐剂的食品包装材料。然而,1996年通过的《1996年食品品质保护法》(FQPA),被已故的参议员丹尼尔莫伊尼汉称之为意外后果法则。
对食品和食品包装中使用的抗菌剂进行规范
《1996年食品品质保护法》(FQPA)的主要目的是替代《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FDC Act)中食品禁止添加致癌农药风险可忽略不计的条文。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规范农药在食品及食品相关应用程序中安全使用规范的管辖权从FDA转移至EPA。虽然EPA决定不在加工食品中行使抗菌剂管辖权,但是它仍主张在食品包装和食品接触表面执行抗菌剂管辖。
所以说,用于食品包装和产品的抗菌剂旨在消毒与清洁接触食物的表面。美国国会试图通过《1998年抗菌素监管技术矫正法》(ARTCA)来纠正FDA的管辖权向EPA转移。遗憾的是,法律只是监管工作的一部分,事实证明,一旦机构掌握了部分权利后再让其放弃是很困难的。
从本质而言,ARTCA是通过分割FDA对抗菌剂在食品安全中的使用问题而建立的,而EPA是注册抗菌剂产品的权威机构。ARTCA试图通过定义农药化学一词来划定EPA对化学品的限定,并将其明确排除在FDC法案第201节的食品添加剂之外。ARTCA的本质是排除粗加工农产品(RACs)中抗菌剂的农药化学残留,此抗菌剂农残在被认为是食品添加剂的情况下,FDA将根据FDC法案第409节进行监管。但EPA仍对RACs保持其管辖权。
虽然食品包装材料中抗菌剂的农药残留也被排除在农药化学残留的定义之外,但是,这些产品的安全性可根据FDC法案第409节来确定。尽管对抗菌剂农残安全的管辖转移回FDA,但是此类用于杀虫的产品也必须在EPA注册。
EPA保留了食品安全的管辖权,并延迟了对FDA用于接触食品表面抗菌剂安全问题的审批。此类抗菌剂并没有持续的效果或持续的效果在没有接触到食品的部分并不存在,然而,抗菌剂的目的是希望永久或半永久的保证食品包装材料安全,以减降低食品污染的风险,如工作台面、切割板、传送带等。用于食品包装与食品接触制品的抗菌剂不需要FDA的审批,相反,这些产品的残留物或食品残渣必须符合FDC法案第408节的规定,并由EPA进行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EPA表明要放弃对食品包装安全的管辖权,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做到。在ARTCA审核通过并开始执行后,EPA认为尽管它不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产品审核标准,但是仍然需要通过FQPA和FIFRA来判断抗菌剂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包括那些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注册过的内容。尽管FDA可以判定食品包装的安全性,但是EPA认为这远远不够,FQPA需要使用不同的风险评估程序。
总之,通过FDA审核通过的食品包装抗菌剂其目的都是持续消灭接触食品过程中的细菌,包括生产助剂、材料防腐剂等都有消毒的作用。虽然抗菌剂和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受FDA监管,但是这些产品仍属农药范畴,需要经过EPA的审核注册与风险评估。食品与食品包装中抗菌剂相关法规摘要
本文一直努力澄清抗菌剂在食品应用程序中的双重管辖与监管,但此问题依旧不甚清晰。以下是FDC法案、FIFRA、FQPA修订法案和ARTCA的修订法案的部分内容:
除乙烯和环氧丙烷外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食品包装材料抗菌剂由EPA根据FDC法案第409条进行审核与监管;
RACs中抗菌剂残留由EPA根据FDC法案第408条进行审核与监管,食品加工设 施中使用抗菌剂由FDA根据FDC法案第409条进行审核与监管;
关键词:可降解塑料;发展现状;环保;可持续发展;发展前景
塑料因其质量轻巧、取材容易、化学稳定性好、价格低廉以及用途广泛等优点与木材、水泥、钢铁并列为四大支柱材料,其用途已渗透至国民经济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近年来塑料工业发展迅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用量也在迅猛增加,但因废弃塑料难于降解,由其引发的“白色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另据有关环保人士称,我国仅包装用塑料每年用量已超过400万吨,每年仅涉及日常生活的消费快餐盒达60亿只,方便面碗50亿只,我国仅包装垃圾将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大力发展和推广可降解塑料制品对于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可降解塑料的定义及其特点
可降解塑料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其化学结构发生变化,并用标准的测试方法能测定其物质性能变化的材料。通过光或微生物,将塑料高分子链切碎为小分子,并最终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成为塑料的降解过程。按照降解机理分类,可降解塑料可分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和光、生物降解塑料。
可降解塑料的优点:(1)材料天然,无毒性,透气性能好;(2)任何废弃物处理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例如:焚化、掩埋、堆肥等),均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3)具有同以石油为基质的传统塑料材料的物理性能及使用方法,可以取代传统塑料材料;(4)可降解塑料丢弃后,经堆肥或掩埋处理可由微生物完全降解。
二、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环境保护的全球化,世界各国对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均已成为其研究的热点之一。各国以光降解和生物降解机理为基础,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对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欧美许多公司在生物降解包装材料的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行业。英国超市已大量推广使用淀粉系列、聚乳酸系列可生物降解购物袋及食品包装袋,每年消费已达260亿个以上。
我国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初研究的是光降解塑料,随后又开发出了生物降解塑料,之后又研究开发了光一生物双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的研究最早,已有将近30年的历史,技术较为成熟,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以及包装方面。光降解塑料可分为合成型光降解塑料和添加型光降解塑料,合成型光降解塑料主要包括烯烃、一氧化碳以及烯酮单体的共聚物。添加型光降解塑料是通过添加光敏剂或光分解剂促进聚合物加快光降解,添加剂有羰基甲基酮类,金属化合物,含芳烃环结构物、过氧化物、卤化物和颜料等。生物降解塑料包括聚酯和多糖两大类,如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甲壳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都可被微生物完全降解。聚乳酸制品是典型的合成高分子生物降解塑料,其降解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产品已在农业、食品、服装加工、医疗卫生等行业广泛应用。光一生物降解塑料兼具光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的优点,是一种理性的可降解塑料,我国研制开发的可降解地膜已基本达到了各方面的技术要求,并正在开发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可降解塑料是传统的塑料用品,如包装品、一次性用品等。目前国内已大力实施沙漠化治理、荒山绿化、固土工程等,一次性塑料用品的用量将大大提高,这对可降解塑料的生产是个良好的机遇。其发展也将广泛渗透至文具、玩具、日常用品、管道用品、医疗卫生等方面。尽管国家意志大力推广可降解塑料产品,但可降解塑料在市场上仍不多见,市场占有率低。这主要是国内可降解塑料技术还较不成熟,大部分成果处于推广示范阶段,许多从事可降解塑料的公司企业停产倒闭,大规模生产的阶段还未到来;另外国内缺乏相应的标准,造成有些厂家生产出的可降解塑料质量不稳定,阻碍了可降解产品的推广以及新技术的开发。除此之外,可降解塑料制品价格较传统塑料高,为一些使用塑料制品的商家提供窃机,也给假冒伪劣留有生存空间。
三、我国今后可降解塑料发展的方向
尽管目前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制品中市场占有率不高,但因其独特的可降解,对环境无污染或无二次污染的性能,其发展前景甚为广阔,与此对应的科技研究以及生产应用研究仍在大力展开。
可降解塑料主要应用于短期以及一次性的包装材料,如垃圾袋、购物袋、食品包装袋、快餐餐具、医疗卫生用品、农业用品等,这些领域以后也将是可降解塑料应用和推广的重点。
在降解塑料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究其发展趋势,一下几个方面值得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用纤维素、淀粉、甲壳素、木质素等天然高分子材料制取生物降解塑料,改良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技术及产品功能;利用技术成熟的精细化工合成技术合成生物降解塑料,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结合绿色及天然材料和成天然可降解材料;研究可降解塑料的微生物培养,通过现有方法寻找可合成塑料的微生物,以及可降解塑料的微生物,在生物方面提高可降解塑料的生产性;对可降解塑料改性提高其应用性能也将是以后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摘要: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近年来城市化的加剧,城市生态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城市自然湿地也面临生态退化的威胁,人们开始认识到湿地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人工湿地的应用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关键词:城市 湿地 景观
一、城市湿地的定义
目前,对湿地还没有1个科学的、统一的定义,使用比较广泛的是Ramsar《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该定义是对湿地的广义定义,是以对湿地的管理为目的而定义的。从科学研究角度该定义是不够准确的,因此,很多湿地研究学者都提出了湿地的不同定义,国际上对湿地的定义达60多种。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湿地下过定义,比较有影响的是佟凤勤、刘兴土和赵魁义提出的湿地定义,提出了构成湿地的3个要素:有积水、过湿地和适生生物,并给出水深2m以内,积水期长达4个月以上等量化指标。孙广友等[10]认为,湿地是地球表层的地理综合体,是地表经常过湿或被浅水体(一般深度
二、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作用
只有健康的湿地才有健康的人类。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就是维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就是支撑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的体现。首先,能充分利用湿地植物以及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净化城市污染物,疏导雨水的排放,调节微气候,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环境。其次,为动植物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湿地由于生态环境独特,决定了其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第三,满足城市居民欣赏自然、享受自然和对自然的情感依赖,以及更好地利用湿地丰富的景观要素、物种多样性,对公众进行环保宣传和湿地的生态重要性教育,提高人们的湿地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城市人工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城市人工湿地景观的设计需按整体性原则,统一规划,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和实施目标,因地制宜。而不是强调统一的标准。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湿地范围湿生环境,还应考虑到周边城市功能带的衔接问题,要同时处理好自然生态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之间的矛盾问题。设计要尽可能的同时兼顾当前的利益和长远利益。
2.地方性原则。本质上,城市湿地景观设计应该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与结合,实现滨水湿地及其户外空间的生态设计。城市人工湿地景观设计需要对当地的自然生态过程进行有效适应和结合。这就要求应该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景观设计必须首先考虑当地人的传统文化,尊重当地的传统生活习惯和民俗风情,以及当地人的审美取向。其中,乡土植物和乡土材料的使用就显的至关事要。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在当地生长,而具管理和维护的成本最少。只有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有效适应的本地物种,才能有效的保持地域生态的平衡。景观设计中要体现“乡土”韵味,植物配置尽量采用当地乡土植物,仅以外来植物作为点缀,采用自然式栽植的方式。
3.人文性原则。城市人工湿地景观设计要尊重人文历史,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要根据当地的人文风情,和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来进行湿地景观的设计。保持风土人情也是城市人工湿地景观设计的目标所在,只有通过恰当的景观设计手法,全方位利用各种湿地设计要素,以铺地,湿地人工小品,甚至是与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发展史密切相关的特色农业文化充当文化的载体,才能充分挖掘出所在城市的历史人文文化体验。
四、城市湿地资源的保护对策
1.科学的湿地景观设计。维护湿地生境的生态安全是城市湿地治理的重要措施。作为市民重要的娱乐休闲场所,在恢复及重建湿地生境时,应通过科学的设计,保护和利用湿地环境。1)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分析干扰类型和作用机制,通过科学地规划设计,控制干扰的发生及扩散,保护城市现有的湿地。2)合理设计湿地坡面。湿地坡面是水陆过渡区,不合理的坡面设计会增加湿地的危险系数,降低其生态、娱乐功能。很多护坡采用水泥、毛石硬化,建造堤坝,使市民与水面遥遥相望,无法满足人们的亲水性。
2.以本地乡土物种为主。乡土物种是适宜生长于本地生境的物种。利用本地物种可营造乡土风景,也可节约成本,盲目引进外来物种易给当地湿地原有生物带来不利影响。生物入侵造成本地物种多样性的消失及物种绝灭。在引入外来物种之前,须分析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引进物种的利益与风险评估,建立严格的监管体制及检疫体系。
3.适时监测和调控。在湿地生境退化和丧失较为严重的区域,可通过恢复和重建湿地生境来维持其特有功能。例如,一些工业区中的湿地具有控制污染的环境功能,城市公共绿地中的湿地可为鸟类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具有供人们娱乐、休闲的社会功能。在恢复此类湿地生态系统时应选择容易栽培的乡土物种,另外还必须建立调控机制和评价体系,对城市湿地进行持续的测定和调控。
城市湿地对城市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湿地的景观规划也就显的尤其的重要,我们只有好好的珍惜我们身边的自然资源才能建设出人居环境最好的城市。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孟亚凡.湿地及其在高科技园区中营造[J].中国园林,2001(2):26-28.
在康德那里,先验知性范畴和感性直观必须有“先验图式”的连接方能产生知识,所谓的“概念无直观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如果没有“先验图式”的沟通作用,“概念”和“直观”只能化为虚无。他认为,康德将认识的材料,即来源于物自体的刺激与人的先天知性能力截然分开的做法,一方面导向不可知,一方面无法摆脱实体的二元论的符合论的知识观。卡西尔直接从中介入手,吸收康德知识论的批判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将认识严格限定在经验现象界,坚持严格的生成论真理观,依据先验的普遍性、必然性确定知识的真理性。卡西尔认为,符号形式是人的精神的先天结构,没有无形式的感性材料也没有无感性材料的形式,一个感知在形成过程中意义也同时得以呈现,意识必须通过符号才能达到对对象的把握,反之,意识所得到的就是对象的符号。单纯从感知出发或者从自明的公理出发达到对真理的把握被证明是走不通的,但是感觉是知识的来源、逻辑形式是认识的必备工具则是得到承认的,哪怕是休谟。把二者进行结合是康德的“哥白尼革命”,康德通过“先验图型”将先验范畴和感性直观结合起来,所以,在康德哲学中先验形式是与感性材料是分离的,原因在于他们来自不同质的外物,先验范畴来自先天,只不过与经验相关而属于先天与经验之间的先验范围;感性材料则来自不可知的物自体。而作为第三者的“先验图型”之所以能起到沟通作用,在于它具有二者的性质,作为一个统一体“先验图型”就具有先验和感性的成分,并不能再分。所以,作为“先验图型”的发挥的符号本身就内在的结合了形式与直观经验。
二、意义:人的本质生成的文化世界
卡西尔再次提出“人是什么?”的问题。承诺在心理学的内省、生物学的观察和实验,以及历史的研究都没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在《符号形式的哲学》中提供一种方法,“这本书的方法绝不是一种彻底的创新。它并不打算废除而是要补足以往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符号形式的哲学》是以关于人的功能性定义取代实体性定义为前提的,不能以任何构成人的形而上学本质的内在原则来给人下定义,也不能用可以靠经验的观察来确定的天生能力或本能来下定义。人的突出特征,人的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由此,卡西尔把人的本质定义为文化的创造,人是文化的动物。同时,也表明只有在人的文化活动中才能把握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生成是在文化活动中的。
关键词:农场;防护林;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D922.26 文献标识码:A
对于环境保护方面,防护林的作用功不可没,主要体现在其可以巩固泥土,防止土壤流失,净化空气,以及作为防风作用的天然屏障。这样以来,作为防护林种植面积较大的农场则充分吸收到此项优势。在防护林的保护下获得了一系列经济效益以及附加效益。如粮食种植地域收到保护免受风沙侵害,人民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得到保证。从而产量得到保证,农民增产增收。因此防护林的管理至关重要,但随着近几年环境保护意识对防护林的关注有所减弱,管理规章缺乏等问题出现,资产流失等现象比较严重等,防护林保护工程保护又进入我们的实现,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部分。
1 防护林管理现状
国营农场的防护林是指以发挥防护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和灌木丛,按用途分为两种,即农田防护林和护沟、护渠林、护路林等。
现今农场凭借农业工作进展顺利发展迅速,一些农场生活水平已经达到城市级别。防护林的种植和发展也迅速开展并壮大。其特点为规模大而成网状分列。能够覆盖田间地头、居民区等各个地方。有些垦区根据自身具体状况在保证防护林质量数量不下降的情况下边种植、边采伐利用的方式在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下创造了经济价值。有些垦区则动员人力物力投资防护林,将防护林的种植作为一项可发展项目加以开发利用。有一些则完全是为了环境保护而献计献策。防护林事业一片欣欣向荣。
2 防护林会计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资产定义不清,无法规范其核算和管理
不难看到虽然防护林的种植规模小有成效,但是防护林种植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等待处理。如防护林是否属于固定资产,还是属于其他资产来看待。错误的定义也将导致错误的经营模式。使工作难以进行下一步的打算。
2.2 不作资产入账,形成账外财产
有些地区将防护林归为水利一处,这在客观上导致水利工程资本增大,而实际用处却有出入,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负担。
2.3 混淆列支渠道,会计核算随意性大
有的企业无论是拨款还是自筹资金渠道形成的防护林,均将其列入长期待摊费用,在有限的年度内摊销。林木的成材时间较长,在短期将其价值予以摊销,形成实物与价值脱离的现象。还有的从育林基金中列支,育林基金是从利润中提取的,从育林基金列支,实质是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混同起来,降低了利润,而更多的是根本就不进行核算。
2.4 防护林资金管理不到位,虚报防护林面积
防护林财产经营出现的主要问题有费用名目不明确,费用到位不按时,常被非正常转借他用而缺少票据,马虎处理,无法做到正确使用,造成资金浪费甚至流失。
2.5 疏于生长期的管理,达不到预期效果
管理失效这一主观原因,加上气候干旱等客观条件产生的负作用即是防护林面积与质量下降。防护林工程由此产生倒退。
2.6 灾害性预防及预报系统缺乏,导致防护林面积减少。
3 农田防护林的会计核算与管理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防护林的核算与管理:
3.1 严格界定防护林的资产定义
长年累月的经验表明,防护林无疑符合资产定义,即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由于国营农场防护林的功能和特殊性决定了它既不具有固定资产的性质,也不属于资源性资产的范畴。从能效上来讲,防护林的作用为保持生态平衡、净化空气、固化水土、维持大气总体气温等,从农业方面讲则保护了人类居住的地域免受风沙影响,保产增收。从其特性上看,其不属于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因此具有生物资产的特征。按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定,防护林属公益性生物资产范畴,防护林的用途系保持生态环境,稳定水土和空气环境、稳固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除此以外防护林打破了防护、环境保护等用途局限,常成为为了满足人类经济目的存在。这其实是防护林存在的优势所在,但各单位需要注意防护林的公益性优先,不能为了单纯市场性目的损害防护林存在的初衷,甚至造成防护林工程倒退。
3.2 规范防护林的会计核算
企业应按《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和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正确地组织防护林的会计核算。
3.2.1 防护林的确认
防护林的主要作用不是经济效益而是公益,尽管如此,其作为辅助作用优势仍不能忽略,各企业间接从防护林工程得到实惠。所以说防护林作为生物资产同样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
3.2.2 防护林的计量
计算防护林的初始花费应从实际花费中计算,而从外处购得的需要参考买入时的费用、进口税、搬运费等能够划归防护林建设的相关费用参考决定。对于组织或个人非国家性工程需要参照郁闭的植树费、保养费、育种费用、勘测费、保护及设施管理费用等非随意性花费综合评定决出。
4 防护林的核算
防护林应根据管理的需要在“公益性生物资产”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防护林保护需要进行数据化明细化测定。针对若干单位将防护林划归为水利工程一类而获得资金以及农场集体化植树而成的防护林工程,如果是郁闭前则划归农业生产资金范围;若已经郁闭后防护林已经完成则参考现实成本作为以下范畴。即公益性生物资产范畴。树木的生长期时间较久,因此修建防护林的费用往往不能一次性完成派给。对此采用的方法是分三年,每年一次付给。第一期数目比较庞大,第二年则要少于第一年,第三年需要调查成活情况,达到85%则继续支付剩余资金。
4.2 防护林因择伐、间伐或抚育更新而补植发生的后续支出,应计入农业生产成本,郁闭成林后再转入公益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其会计处理方法与营造防护林的处理相同。
4.3 防护林郁闭成林后发生的管护费用,应直接计入营业费用
例 某农场以拨款对公益林进行管护发生材料费500元,支付现金200元。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费用 700
贷:原材料 500
现金 200
同时,借:专项应付款 700
贷:营业费用 700
4.4 实际工作中,防护林还往往兼有用材林、经济用林等特征,所以将郁闭后的防护林转为用材林、经济用林时,应按其账面余额转为消耗性林木资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同时冲减公益林基金。将用材林、经济用林转为防护林时,应按其账面价值转为公益性生物资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