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4 11:41: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道路交通预防和建议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交通安全教育;事故预防;处罚;实施
中图分类号:D035.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011-02
0引言
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通常而言,道路交通事故是一个个体事件。然而,随着我国机动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交通事故已经成为社会各层次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其具备了社会性的属性。长期以来,道路交通事故防控的主要措施和方法侧重于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出发,如从道路线形设计、车辆智能化、交通管制等等。实际情况却是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5,事故率居高不下。可见,我国当前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当前的道路交通事故防控体系亟待完善。
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在事故预防与处罚体系中的作用比较薄弱,与世界前沿不匹配、不协调。然而,国外的实践表明交通安全教育是提高社会群体交通安全意识和行为的有效途径,是能够从根本上预防交通事故发生或减轻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有效办法之一。
1我国当前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当然,我国所采用的交通安全教育体系也是采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体系并无本质区别[1-4]。其主要不同点在于实施方式及实施效果。
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是交通警察到学校讲课,但这种方式没有形成制度,不能做到常效;教师也在儿童及青少年阶段交通安全教育方面有所涉及,但深入程度和量度都较为有限;国内甚至连一个主题公园都难以找到,凸显该方面的差距。
社会教育主要包含突击性和日常性两种类型。突击性安全教育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展的有目的的整顿活动,如“百日会战”、“冬季安全活动月”、“节日安全活动周”等,其目的是有针对性地体现人们注意交通安全。但此类教育效果不仅不显著,且往往缺乏规划与协调。日常性的教育以综合整治及广泛宣传、社会教育与单位教育相结合、公安机动车对申领驾驶证者的教育与培训、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安全宣传;日常性的交通安全教育往往是表面形式大于实际效果,如综合整治后交通违法事件回升率高、对轻度交通违法人员的教育极度贫乏、对除驾驶人以外的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教育效果极为有限、对驾驶证申领者的安全教育形式单一且意象薄弱。总体来说,我国的交通安全教育的模式和手段仍较为局限,尤其是教育效果较为有限。
2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作用
道路交通事故中,由于驾驶人原因造成的事故所占比例较大,数据显示由于驾驶人的过错等原因造成死亡人数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60%以上。由此可见,驾驶人及其它交通参与者对系统安全性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加强对交通参与者的管理、教育对整体交通安全形势的改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1 交通安全教育在事故预防中的作用长期以来,无论是我国政府还是科研人员都始终强调道路交通安全与道路交通条件的关系,把事故预防和减少事故的措施重点放在加强道路交通建设、交通管理上,而忽视了交通安全教育与宣传对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证交通安全所能够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期这种做法对我国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交通安全的提升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然而,21世纪前后,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呈现了逐年递增的态势,显然交通安全改善措施与方法出现了“瓶颈”,这也从某些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交通安全教育匮乏的链锁反应。
无论是西方国家经验,还是过去几十年国内发展历程,都表明了交通安全教育与宣传在事故预防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我国未来的交通安全条件的改善将起到举重若轻的影响。
因此,在我国未来的交通事故防控体系中,交通安全教育属于第一层次的范畴,是严格交通管理措施、提高车辆效能、提高道路主动安全等第二层次措施的根本和基础。
2.2 交通安全教育在事故处罚中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
显然,交通安全教育仍然没有被列入交通违法处罚范畴,更别谈其实施方式和形式。对于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罚款、警告、扣证显然难以给交通违法者以多么深刻的印象和感触。
以教代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被证明了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处罚方式。笔者认为,交通安全教育是一种较为实际、效果明显的事故处罚方式,尤其是对于抱有侥幸心里的交通参与者。其应成为我国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列入法律的范畴并给出具体实施办法。
3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实施方式探讨
我国交通安全教育实施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交通管理单位专门教育等三种主要方式组成。
3.1 学校教育针对儿童、青少年不同阶段从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等三个方面构筑学校交通安全教育方案和实施计划,编写相关教材并组织教学实施。
并且,在实施方式上应针对不同群体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建议修建交通安全教育主题公园、交通安全教育博物馆、交通安全教育学校等。同时,应以规范条文等形式保证每个阶段不同群体的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的实施及实施质量。
3.2 社会教育校教育是交通安全教育的基础。然而,只有发挥相关部门特别是新闻媒体和社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交通安全教育深入千家万户。
充分利用相关部门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介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与宣传。可以通过设置专题教育栏目和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强化教育等。
社区化教育是教育组织体系中的一种有效形式。交通安全社区教育和宣传具有广泛性、长期性、主动性和可行性等优势,应作为未来我国交通安全社会化教育重要模式。
3.3 交通管理单位专业教育首先,通过与其他单位的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其次,强化对驾驶人进行的交通安全教育,把好初考驾驶员教育培训和初次申领驾驶证考核关。最后,坚持不懈地开展针对驾驶人和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教育。我国当前交通事故违法处罚形式以罚款、扣分、行事责任为主,缺少回炉教育环节或者流于形式。建议将以教代罚、社区劳动(尤其是照顾交通事故致残人员)、大客(货)车驾驶人定期教育等形式纳入交通安全范畴并加以实施。
4结论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体系及实施方式等的分析,探讨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在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与处罚中的作用及实施方式等问题。得到如下结论:
①分析并指出了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体系构成及实施效果中存在的问题;②提出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作为未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防控体系重点措施和违法处罚的重要手段,并纳入法律范畴;③提出了三种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实施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川,朱孟金,胡晓亮.基于网络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2):135-140.
[2]刘彩霞.论交通安全教育[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0(5):47-49.
1.成立镇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站,确定分管交通的领导担任交管站站长,全面负责指导、协调、督促辖区各单位落实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交通安全大检查。
2、落实镇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组织召开会议,督促各单位落实道路交通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并根据会议要求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3.各单位、各行政村要强化日常管理。督促辖区所有单位车辆登记备案,备案率达到100%。每月25日前,由交管站通报本辖区交通安全情况,包括交通事故、交通违法行为超标、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及本地区交通安全形势等内容。
4、各行政村、各职能单位要加强对所辖区域道路的维护,积极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收集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各类信息,对存在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确保道路平整,设施完备。
5、驻镇单位应积极参加镇交通安全委员会和交警中队组织的交通安全活动,配合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履行责任制的单位,按规定责令其限期改正,如逾期不改则禁止其机动车上路行驶。
6、定期组织各村、单位,围绕市交通安全工作重点,加强对村民和职工的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杜绝重大、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乱点、堵点、事故黑点治理,维护交通秩序及重大活动勤务路线周边秩序;适时动员各单位开展交通安全公益活动。
7.交管站要将辖区内建筑(道路)施工、危险化学品运输、交通违法超标、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和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等单位,作为工作重点进行走访,要建立走访工作档案,每季度走访率达到100%。
8、对发生重大、特大亡人事故的单位,由镇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配合市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做到发生一起,查处一起。
9、建立校车户籍化管理制度,建立监管档案。*交警中队与使用校车的学校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督促学校与校车驾驶员、乘坐校车学生的家长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每月核查校车驾驶人安全行车状况,凡不具备规定资格的驾驶人,不得驾驶校车;学校要在假期前对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防范意识。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加强我镇交通安全组织,增强村民和职工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督促各单位全面履行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有效控制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防止单位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死亡人数不超过控制指标。
三、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村、单位要充分认清当前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把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各项预防工作的思想认识提高到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以及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上来,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2、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各村、单位要切实履行各自职能,并对其它部门提出的工作建议要虚心采纳,及早解决。同时,部门间要重视相互合作,加强联系,资源共享,双向互动,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工作难点和问题。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路径隐患;建议
里耶镇位于湖南省武陵山腹地,湘、鄂、川、黔四省在此交界,隶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在土家语里是开拓这片土地的意思。里耶逢农历一、四、七为赶集日,四省边区人民在此赶集,这里有神奇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民族风情,是乡村生态旅游地的最佳去处,但这里的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工具主要是农用车,安全隐患较多。
一、四省边区乡村生态旅游的路径安全隐患分析
1.道路通行条件、基础设施滞后。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三农”政策的落实,四省边区农村基本上通了公路,农村公路网已逐步形成,但这些公路90%以上都是毛路(简易公路),坑坑洼洼,弯多路急,无安全警示牌,遇下雨天,稍有不慎,就有翻车的危险。四省边区山高路远,有些公路建在崇山峻岭之间,清晨雾气严重,最多能看到50米远,但老百姓赶集都想最早到里耶,占个有利位置进行农副产品交易,驾驶员因利益驱使也想多跑几趟,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置于脑后,强行上路者较多。旅游目的地也无明显的标志牌,旅游者靠询问的方式到达,目的地也无规划,卫生条件差,牲畜粪便到处可见。
2.农用车非法载客现象突出。四省边区因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农村公交一下子难以形成,而农用车对于买车者和坐车者都经济实惠,因此农用车成了四省边区农民朋友乘坐的主要交通工具,而旅游者有些地方也不得已乘坐此车,安全无保障。
3.套牌、假牌、无证无牌车辆较多。在里耶赶集日,笔者看到,套牌、假牌、无牌车辆到处停放。四省边区车主自认为处于“金三角”位置,多数手续不怎么齐全。如果湖南抓交通整治,车主就跑湖北;如果湖北抓交通整治,车主就跑四川;有的车主只跑村级路,不进城。多数司机存在侥幸心理,不办证、不上户,更谈不上培训,自认为会开车就上路,能躲则躲,能藏则藏,造成四省边区套牌、假牌、无证无牌等混乱局面。
4.驾驶员素养差。由于四省边区特殊的地理位置,驾证获取渠道呈多元化趋势,有的司机故意异地办理,有的甚至哪里便宜哪里好办就在哪儿办理。四省边区交警部门又因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无形中展开了市场利益的争夺战,培训宣传工作不是很到位,导致驾驶员素质低下,交通法规意识淡薄,因此违章违规或肇事逃逸现象时有发生。
四省边区人民豪爽,遇到亲戚朋友就坐下来喝几杯酒以示友好,驾驶员也不例外。个别驾驶员自认为少喝点没什么事,把亲戚朋友人民的生命置于脑后,笔者几次听到个别司机喝酒时说什么“喝酒后我的车还开得好一点”等豪言壮语。
5.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难以落到实处。由于四省边区线长面广,隐患较多,个别乡镇搞一次道路交通整治,驾驶员就玩起了“躲猫猫”,治标没治本。
笔者经过实地调查,四省边区交警部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不是很到位,以里耶镇为例,里耶交警中队正式工作人员仅仅3人,而他们管辖区域是龙山县里耶镇(岩冲乡、八面乡、长潭乡)、内溪乡、贾市乡、隆头乡、苗市乡,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四省边区交警部门一个共同特点是:城里交警不愿到乡下来,乡下交警又只想往城里去,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无形中成为盲区。
二、搞好四省边区乡村生态旅游路径的对策建议
1.建立协调机制。四省边区应公安部牵头,把四省边区交通部门召集拢来共同制定管理目标、实施方案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笔者认为,首先要完善上层机构设置, 搞好边区县交通局的工作,强化交警部门的职能作用,定期召集公路、交警、城建、农机等部门召开安全协调会,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形成边区道路交通齐抓共管的局面;其次是夯实基础,各乡镇安监、农机、交警等部门应加大编制和经费投入,当地派出所协助,有序管理;三是统一证、照等手续办理的价格,实行户籍在哪就在哪办理的原则,避免办证混乱局面,也便于交警部门的管理。
2.成立农村交警支队,进行社会化管理。四省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应延伸拓展至农村,应在各村道主要路口成立农村交警支队,聘请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做交通协管员,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对农用车数量及驾驶员进行摸底,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设立举报箱,对未办证、报废车辆上路、肇事逃逸等举报属实者有奖,加大社会化监管力度,把安全隐患在源头上就予以扼杀。
3.添置检测设备,严查洒后驾车。四省边区车辆检测设备不是很齐全,多数还是沿用80年代中期的老产品,办事效率低下。我建议购置新世纪的高科技产品,如酒精测试仪、雷达测速仪、对讲机等,检测司机驾驶员是否饮酒,是否超速行驶等,并进行重拳打击。
4.搞好固定执勤和流动执勤。针对四省边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驾驶员普遍“躲猫猫”的侥幸心态,边区乡镇应进行固定执勤和流动执勤的混合运用,点线结合,不定时不定点地进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农用车非法载客。
5.创新宣传模式。笔者经过实地考察,认为四省边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应根据乡村的特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分时段、分地域,有重点地策划宣传活动,如编唱土家山歌、利用苗家挂图等形式,寓教于乐,把《道路交通安全法》宣传到位,提高边区农民朋友的交通法制意识。
三、结语
四省边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艰巨任务,线长面广,单靠有限的交警力量是难以消除安全隐患的,只要农民朋友自觉学习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提高防范意识,随时注意安全,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鑫.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规律特点及预防对策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11).
[2]赵嫣燕.多措并举 创新机制[J].今日中国论坛,2014,(1).
[3]郑安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比较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2).
一、提高认识,明确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目标
近几年来,我区各街镇、各有关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实现了主要道路交通事故指标连续多年稳中有降,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机动车、驾驶人和道路通车里程不断大量增加,我区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仍然多发,2011年全年达到了17917起,较前年增加1898起,上升了11.85%,年内共上报造成人员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40起,死亡45人,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2起,死亡7人,我区道路交通安全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是部分单位和群众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安全发展的理念还不牢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尚不完善。二是道路交通安全投入不足,一些地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缺乏,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力量还不适应。三是安全监管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有的地方运输车辆存在“只挂靠、不管理”的现象,等等。对此,全区各街镇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要从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大局出发,切实提高对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全民参与”的原则,共同努力推进交通安全设施明显改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道路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营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力争不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恶性道路交通事故,确保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二、把握重点,切实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由于我区农村、山区面积较大,县乡道路纵横交错,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与群众安全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为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区交警大队对我区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地点和路段进行了认真排查,共排查出交通事故多发点段26处。本着积极、可行的原则,区交警大队对上述事故多发点段分别提出了整改建议,制作了整改建议书。各有关责任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尽快整改。重点抓好道路中间隔离设施建设,统一、规范道路隔离设施设置标准,解决道路中心线、车道线、禁止和指示等标志、标线缺失,公路路口标志、标线和减速设施不全,以及显示的管理信息不明确、不合理等问题,以求遏制我区交通事故的多发态势,确保全区道路交通安全。
三、突出难点,强化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各街镇要针对农村公路安全隐患多、交通违法行为突出、交通事故多发、农村学生乘车难等问题,协调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根据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村组织的作用,将文明交通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进一步明确农村基层组织的职责,各村、居委员会要抽调专人负责本辖区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和有关部门合作做好辖区机动车尤其是摩托车的摸底登记和常态管理工作,重点解决农用车、拖拉机违法载人、驾驶无牌无证车辆等突出的安全问题,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农民乐于接受的宣传教育形式,普及交通安全常识,努力培养农民的文明交通素质,提高农民参与文明交通建设的积极性。对于已发生的死亡事故,要立即组织排查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严防类似伤亡事故的再次发生。
四、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道路通行条件
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配套设施。认真贯彻执行《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在新建、改建、扩建道路时应负责投资建设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防撞护栏及其他交通安全设施,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与道路建设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要按照《省农村公路管理条例》的规定,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安全设施,不断提高农村公路安全畅通能力。
五、形成合力,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各街镇、各部门及新闻媒体要建立健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真正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格局。区新闻中心、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建立交通安全公益宣传制度,大力开展交通法制宣传,并协调省市媒体营造浓厚的道路交通安全舆论氛围。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中小学校要落实交通安全教育职责,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尤其是中小学校,要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引导广大中学生及家长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各相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交通安全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营造文明交通的社会舆论环境。
六、加强领导,健全和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一、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2007年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分别比2006年下降13.6%、8.7%、11.8%和19.5%;2006年福建省共发生交通事故21922起,死亡3871人,受伤25094人。分别占全国的5.79%,4.33%,5.82%,根据福建省1990年―2006年道路交通的统计数据。绘制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万元)统计图,如图1、图2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从1990年到2006年,福建省道路交通发生事故的总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的数值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在1999年至2006年之间事故的总起数、受伤人数出现了明显的波动,而死亡人数呈上升的趋势。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机动车数量的增加:1990年福建省机动车保有量为512455辆。而到2006年机动车z的保有量为5030349辆。根据机动车保有量的统计数据绘出万车事故起数、万车死亡人数、万车受伤人数图,如图2所示。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万车事故起数、万车死亡人数和万车受伤人数并不是呈上升的趋势。而是在波动中有所下降。万车死亡人数从1990年至2006年一直下降。万车亭故起数、万车受伤人数和万车经济损失分别在1997年和2001年出现峰值,从2001年至2006年显著下降。数据波动体现了道路交通安全运行过程中人、车、路以及对三者的监督、管理系统之间的匹配出现时好时坏的状况。
二、道路交通事故特征分析
2.1 事故原因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的事故原因按照事故责任可分为意外、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和乘车人、道路及其他六大类。意外是指自然灾害、机械故障、爆胎等意外事件。2006年福建省共发生交通事故21922起,死亡3871人,受伤25094人,按主要原因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
表1中的统计数表明,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仍然是人的因素,包括机动车驾驶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和乘车人等。由于人的因素导致的事故次数占事故总次数的97.37%,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5.59%,导致的受伤人数占总受伤人数的97.62%。因此,人是道路交通事故控制的主要对象。
驾驶人是机动车的操控者,其本身的安全意识、对生命本身的认知深度,直接影响着驾驶行为。由表1可以看出,机动车驾驶人的原因引发的交通事故在总事故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四项分析指标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2.47%、92.56%、92.89%和95.48%。机动车驾驶人引发的事故统计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由于驾驶人员违章驾驶机动车辆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违章驾驶主要包括酒后驾车、违章超车、违章掉头、违章占道行使、违章载人、违反交通信号等共22类。由于驾驶技术/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仅占12.91%。违章驾驶和驾驶有问题的机动车都是机动车驾驶人对事故的产生和安全生产认识上的不足所导致的。
2.2 事故发生时间分析
在时间序列上,道路交通运输的事故发生是变化的。图3和图4分别显示了2006年福建省道路交通月平均事故和一天中每小时的事故变化趋势。
从图3中可以看出,事故次数和受伤人数1、2、10月份较其他月份明显增加,呈“鞍型”分布,即年末年初月份事故和受伤人数较多。中间月份事故相对较少。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变化规律不明显。随机性较大。
图4统计曲线表明,从7-8点钟到20-21点钟道路运输事故发生次数和受伤人数呈上升趋势,在20-21点钟达到最高峰。此后开始下降。死亡人数在19-20点这一时间段出现显著峰值。也是在20点钟达到最大值。
2.3事故发生地分析
车行使区域的地势、地形是车运行的大环境。根据地形把车经过的地区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区。图5是2006年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在这三类地区的统计数据。
图5 2006年建省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地区统计图
根据图5中的数据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在平原地区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最多;在丘陵地区死亡人数最多,经济损失最大。路是车运行的主体环境,路况得好坏直接影响着车的运行安全。我国将道路分为城市道路和公路。城市道路又分为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公路分为告诉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以及等外公路。2006年福建省在各种道路上交通事故统计分布如图6所示。
图6中各种道路按照四个指标的统计结果表明,在二、三级公路和主干路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最多。居前三位。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经济损失最大。
三、道路交通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3.1基本思路
(1)对策以效能为原则。安全问题的严峻性与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以效能为原则来指导我们的对策选择。坚持以效能为原则,就是要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全面系统分析和重点选择相结合。全面分析引发交通事故的因素,根据现实情况有针对性的寻求可能的对策。
(2)管理方式以预防为主的原则。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管理具有事后处理为主。事前预防为辅的特点,而且以纠正行为为主要管理手段。数据表明。这种交通安全管理方式没有有效的遏制交通事故的上升趋势。因此,必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的内在规律予以调整,即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切实落实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3)管理体制以公共管理为主。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在本质是一项综合管理。要求国家立法,部门分工合理,政府统一协调。
3.2 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措施
(1)加强人的管理,尤其是驾驶员的管理
驾驶员是道路交通管理系统人,车,道路环境三要素中对交通安全影响最大的因素。因此,强化驾驶员管理,应放在道理交通安全生产对策的首要位置,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驾驶人员的管理。
A、加强驾驶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教育,使其深刻认识到违章驾驶的严重后果;二是加强驾驶技术的培训,从而减少马路杀手。
B、加强运行过程的监管。省能心理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违章就是为了省能。加强运行过程的监管,从道路、机车等硬件措施和管理方式上从而减少驾驶人员省能的机会和可能性。加大监管力度的时间段主要是一年中的1、2月份和7―12月份;一天中7-24点。尤其是18-21点。监管部门应该根据这一特点安排好监管人员。
C、加大惩处力度,即增加驾驶人员违章的成本。
(2)加强二、三级公路、主干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与管理道路的建设与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道路的基础建设,既要为车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二是道路的安全建设,包括安全标识、监控系统、救援系统等的建设。建设和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二、三级公路、主干路和高速公路。要加强运输过程中的管理力度,把警力由城镇推向路面。提高对路面交通的控制和监管能力。
(3)加强机动车的日常维护
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机动车的磨损也会加重。日常的有效维护是保障机动车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加强日常维护的重点就是要求运输企业建立起完善的机动车检修保养制度,并保障其落到实处。
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平安管理,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领导重要批示精神。努力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富平安,根据省政府、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经区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区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农村道路交通平安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依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综合治理、务求实效”总体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影响农村道路交通平安的突出问题。通过治理,使广大农村地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道路通行条件明显改善,行车秩序明显好转,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明显下降,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为建设平安发明平安、疏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组织领导
经区政府研究,为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区农村道路交通平安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协调小组,由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赵亚非任组长,区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大队长刘品任副组长,区公安局、交通局、教体局、农经委、工商分局、平安监管局为成员单位。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公安局交警大队,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工作。专项行动结束后,协调小组自行撤销。各成员单位也要建立相应机制,确保专项行动顺利开展。
三、时间布置
年11月10日至12月31日。
四、整治重点
(一)农村道路、山区公路平安隐患的排查治理。
(二)无牌无证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上路行驶。
(三)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
(四)农村校车、城乡客运车辆超员。
(五)驾驶报废及不符合平安技术规范的校车、客车、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上路行驶。
(六)马路市场的清理整顿。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通行秩序管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分析辖区农村交通事故的特点和规律,科学调配警力和执法装备,突出重点路段和重点时段,通过采取流动巡逻、定点检查等多种执法措施,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影响农村道路交通平安的重点违法行为。
依法从重处分。区农经委根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报的拖拉机道路交通违法情况,1.严查农用车、拖拉机违法载人。对违法载人3人以上的车辆逢车必查。对责任人及时作出处置。
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对严重超员的责成驾驶人转运超员乘车人,2.严查校车、城乡客运车辆超速、超员和驾驶摩托车不戴平安头盔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对行驶速度逾越规定时速50%依法处以罚款。并承担转运费用。对一年内累计2次超员或1次超员50%以上的单位车辆驾驶员由交通部门建议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调离岗位、解聘等处理。
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对依法应当吊销驾驶证的坚决予以吊销。驾驶机件不符合机动车国家平安技术规范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依法予以罚款;驾驶拼装的或者已达到报废规范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依法予以收缴,3.严查无证驾驶和驾驶报废、不符合平安技术规范车辆的行为。对无证驾驶的依法予以罚款。强制报废。
做到快速出警,4.积极受理群众举报。快速调查,及时处置。农村派出所要积极参与农村道路交通平安管理工作,重点协助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加强对农用车的管理和治理。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拓宽宣传渠道,改进宣传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以车主、驾驶人、农村中小学生以及集中出行的农民群众为重点,以道路交通平安知识为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舆论声势,形成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大农村地区交通平安宣传力度,要滚动播出《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平安管理的通告》豫政办〔〕86号)农村地区加油站,农村主要路口增设“严禁农用车、拖拉机违法载人”拒绝乘坐交通平安隐患车辆”等宣传警示标志;公安、农机部门要会同峡窝镇政府及各街道办事处,利用驾驶员警示教育基地对农用车、拖拉机驾驶人面对面地进行一次平安宣传教育,并签订交通平安责任书;教育部门要在全区农村中、小学校组织进行一次“拒乘农用车、拖拉机”平安教育活动,通过剖析事故案例,教育广大师生珍爱生命、平安出行,加强自我防护,防止交通事故发生;媒体和主要道路两旁、农用车车体上公布违法载人有奖举报电话,发动群众举报农用车、拖拉机违法载人问题。通过宣传教育活动,使农村广大交通参与者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三)认真组织排查整治。对排查出的危险路段、隐患点段要建立台账,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和经费,限期进行整改。特别是对交通平安设施和标志标线缺失严重,易发生事故的弯道、坡道和临崖、隧道、涵洞、桥梁等路段,要实施重点排查,务必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留死角和空档。要重点增加设置急弯、陡坡、临崖路段、长下坡路段的警告标志以及三级以下山区公路禁止客运车辆夜间通行等禁令标志,增加施划减速标线或增设减速带。对一时无法整治的道路平安隐患点段,公安部门要空虚一线警力,对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加强警力安排,加大巡逻密度,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要会同相关部门将有关情况向政府报告,提出预防交通事故、消除平安隐患的建议。对重大隐患,要提请政府和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务求完全整治。工商部门要对占道马路市场进行排查,对阻碍交通的集贸市场要有计划地组织搬迁或拆除。交通部门要对国道两侧20米内、县道10米内、乡道5米内的违章建筑予以撤除。
(四)加强源头化管理。交通、农机和公安部门要依法进行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和管理工作,严把驾驶员准入关。交通部门要加强城乡客运车辆的运输管理,落实客运企业、客运场站平安生产主体责任,对9座以上客运车辆的运营平安状况集中进行全面检查,杜绝超员客车出站上路。公安部门要将城乡客运驾驶人交通违法情况、交通肇事情况通报给所属运输企业和交通部门,并形成定期通报制度。对交通肇事多、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多的城乡客运企业,交通部门要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停业整顿。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际效果。
(二)明确职责。加强沟通,通力协作,狠抓落实。交通部门要统筹规划城乡公共交通发展布局,根据群众出行的需求,开辟或调整城乡公交线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平安的出行条件;要加强客运场站建设和管理,严禁超员客车出站。公路部门要做好农村道路危险点段的排查整治,撤除公路两侧违法建筑,完善道路标志标线、防撞护栏等安全设施。农机部门要做好拖拉机登记、检验及驾驶员考试、审验工作,加强农机手平安教育,严禁无牌无证和报废拖拉机上路行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道路交通平安监督检查职能,加强310国道及镇办道路管控,严格查处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校车、客车、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农村派出所要加强乡村道路管理、交通平安宣传,制止交通违法行为。教育部门要督促学校落实交通平安防范措施,加强校车管理,消除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平安隐患;严禁使用(租用)报废车辆、平安性能不符合技术标准的车辆接送学生,教育学生不坐超员车。工商部门要搞好道路范围内集贸市场、摊点迁移、清理。宣传、新闻单位要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平安法》河南省农业机械平安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平安管理的通告》豫政办〔〕86号)以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不开违法车、不坐违法车。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单位要严格落实交通平安主体责任,加强对司乘人员的平安教育,落实平安制度,主动整改平安隐患。
【关键词】重要度;权重;模糊数学评价法;层次分析法
一、背景介绍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人们在谈“故”色变的同时,开始寻找诱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因此我们将运用系统评价和分析方法对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进行归纳,认为造成事故的原因既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又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重要度差别。
二、研究任务
通过介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对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进行研究,根据交通事故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对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对策进行初步的探讨和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在该论文中,还将就关系道路安全的系统要素进行系统全面分析,找出其相应的重要度以及权重(所占比例),由其相应的重要度以及权重进行探究道路安全特性和本质,找出其重点因素,从而更好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在道路安全关键因素中着手探讨、研究和解决,从而可以使问题变得简单化、简易化。
三、定性分析过程
从定性的方面对道路系统进行分析,分别从道路的特点、功能、管理、环境等等方面进行一些总结,希望能对该系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能为后续章节的一些定量研究提供一些基础。(1)主要内容。一是道路运输的特点。机动灵活性、普及面广、适应性强、速度快、造价低、运量大。二是道路功能。公路功能、城市道路功能。三是道路结构分析。路基、路面、桥涵、排水系统、隧道、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四是道路管理。交通管理、交通规划。五是人的行为分析。驾驶员方面、非机动(如自行车)方面、行人方面。六是道路环境分析。主导因素是气候条件,恶劣的条件会使道路表面的附着系数显著降低,或影响驾驶员的视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2)分析结论。对道路交通系统有了一定程度地定性了解,知晓了道路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在细化的基础上,大致明白了各个系统要素的组成部分,能够更准确的定性判定其在道路安全评价中的重要性,对其的影响程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为定量安全评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更加准确的确定分目标的各个权重,为道路安全系统的分析过程提供先决条件。
四、定量分析过程
(1)分析方法之模糊评价法—逆向评价。核心思想:{由各要素的权重(比例)各系统要素的重要性}。步骤大致如下:确定道路系统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分目标权重分配法、强制确定法(FD法)之0-10法过程)得出单因素评价矩阵(采用调查形式)得出随机选取人员的评判结果归一化处理。(2)分析方法之层次分析法(正向评价)(AHP法)。核心思想:{由重要度相对重要度对上层次权重(比例)}。步骤大致如下:对构成道路安全评价系统的目的、评价项目(准则)及替代方案(被评对象)等要素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对同一层次各道路系统要素关于上一层次各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据此建立判断矩阵由判断矩阵计算出各道路系统要素对于上一层次道路安全系统的权重(比例)归一化处理。(3)结论。一是在道路系统的四个大因素中,其在道路安全中的所占份额是大致相同的,都在0.25左右。但是在其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即道路管理方面,它的相对权重较大,其对道路安全影响性较强。二是在道路交通系统四个因素中,其对于道路安全的重要度也是大致相同的,大致在0.25左右。
五、建议
道路管理方面:应在整体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道路管理方面的安全性。道路管理主要包括交通管理和交通规划,对应的是交通状况和道路布局。其主要包括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方向、性质和规模,研究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空间分布(包括交通运输布局方式,用地结构和功能,研究交通运输系统个专项工程的规划),交通管理主要从道路养护,道路管理制度,以及一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管理人员的素质等几方面进行入手,还有就是信号的控制,ITS的应用等。道路基本条件方面:应在道路安全可靠性研究中,重点考虑道路基本条件。将道路条件纳入重点范畴,使其内部各项因素的可靠性都处于最大化状态。从而,在各项因素的安全可靠性的保证下,使得整个道路基本条件的可靠性最高,危险性最低,从而使整个道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有很大提升。
参 考 文 献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省、巿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形势发展变化﹐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源头性、根本性问题,不断提升道路交通科学管理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根据上级有关部门文件﹐经研究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事关群众切实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随着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道路交通运量的持续增长,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薄弱、车辆整体安全性能偏低、交通参与者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乡镇路网结构不合理、功能设置不科学﹐行车难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同时,一些行业和单位存在安全意识淡薄、监督管理不到位、安全责任不落实﹐致使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已经成为安全生产领域最大的“杀手”,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巨大人身财产损失。中队要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对于改革发展稳定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始终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摆在重要位置来抓,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切实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抓紧抓实抓到到位。
二、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体系
要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党政领导、部门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体系。
(一)建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建设,镇党委和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相关职能部门为直接责任人。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建设﹐劝导站数量不少于行政村60%的要求,全面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
(二)建立源头管控的部门单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全面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监管、行业管理和指导责任,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切实构建“权责一致、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协调联动机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源头管理取得实效。
三、全面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措施
(一)提高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水平
1.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公路工程和交通安全设施技术规范及行业标准﹐完善各类交通标志、标线﹐科学确定道路限速值﹐全路段设置限速及解除限速标志。2.加强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2014)55号),全面排查现有公路安全隐患﹐对未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的隐患路段﹐一律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保障运行安全。
(二)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1.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建立各类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交通安全警示提示信息平台﹐落实交通违法教育培训工作﹐加大宣传投入﹐实现宣传全覆盖。
2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完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资料,建立交通安全宣传农村大喇叭﹐培养现代交通安全理念。
3.建立道路交通安全诚信管理体系。各村设立交通安全协管员。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办公室负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三、工作职责
镇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措施﹐抓好工作落实,认真分析各村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组织整改,建立交通事故预防的长效机制﹐尽力减少农村交通安全的“盲区“认真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各村设立交通安全协管员。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办公室负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道路交通管理办公室要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认真分析农村交通安全形势﹐积极提出切实可行的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各村交通安全协管员具体负责该村所辖路段的交通管理,各村要认真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工作﹐加大对辖区内公路施工路段﹐危险路段及时养护﹐维修的隐患排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提出整改措施﹐同时做好所辖路段的清障工作﹐坚决杜绝在路面堆放杂物、晾晒农作物等有障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各村的交通安全协管员要高度负责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因工作不负责造成交通安全事故或因不负责给我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造成不良后果﹐镇要逐级追究责任。
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要切实重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大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交通安全知识﹐对道路交通安全实施监督﹐对学校的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特别是接送学生的车辆及驾驶员资质的监督。
四、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
工作任务∶镇成立组织、分解任务目标、明确工作责任;对各村进行摸底,了解当地的经济、道路、车辆、驾驶员等基础情况,要求各村报数据给交通安全协管员。
(二)宣传教育阶段。
采取悬挂条幅、张贴标语、召开会议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宣传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