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儿童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

儿童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15 10:13: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儿童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儿童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

第1篇

1儿童心理的发展 

1.1儿童的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由客观的一些刺激所引起的,它一般无法直接观察到,需要通过外在的行为特征才能间接地表现出来,而这个中间反应的环节称为心理活动。例如,老师通过学生上课时的面部表情来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今天的课堂知识,也会通过下课后的作业完成情况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已讲授的内容要点。 

儿童的注意力也是心理的一种表现。一般将儿童的注意力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2种。有意注意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去想注意的一种状态,此状态需要费一些努力才可完成。无意注意则是一种通过客观刺激所吸引来的,这个客观刺激可以是新鲜的、有趣的也可以是孩子自己所感兴趣的亦或是不感兴趣的,属于一种被动的吸引来的注意,这个则不需要费神。 

1.2儿童心理的发展 

经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有2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儿童在其现阶段所能够达到的某一种智力和知识方面的水平,其二是儿童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某种动机或是需求。 

儿童到了一定的年纪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教学,从而开拓其思维能力。通过启发式教育,培养孩子面对问题时候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并且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在参加活动和交流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从不同的感觉器官中,例如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来更好的接触信息,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 

2儿童对于游乐场的需求 

2.1儿童心理学融入游乐场 

游乐场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愉快、放松、自由且敞开心扉的一个公共场所,在其中体会娱乐设施所能带来的快乐和满足。这也正式游乐场的设计更要将儿童心理学考虑在内的一大原因。如果将游乐场比作一个机器人,那么这个机器人能否健全的工作全要靠它的中枢线路是否完整,儿童心理学就相当于是这个机器人的中枢线路,有了它机器人才能够更好地运行。换言之,如果在设计游乐场时,考虑到儿童心理学的因素,那么这个儿童游乐场才是更符合孩子身心健康的游乐场。 

2.2游乐场对儿童的意义 

每当儿童在游乐场玩耍时,不仅可以玩一些游乐场内已有的游乐设施,直观地感受到玩耍时的快乐,而且在玩其它一些游戏时,可以在自己所幻想的情境中自由的分配角色,体验不同的角色所带来的快乐,例如不同职业的体验,医生、老师、司机、厨师等,在角色体验的同时,不会受到现实生活中许多条件的限制,又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通过这种游戏来体验一些情感关系,还可以满足认知方面的欲望。 

在游乐场玩耍时,可以满足孩子对未知领域探索的欲望的实现,推动孩子对知识探索的渴望。同样,在玩耍的过程中,面对突发的问题状况或者是游戏中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去分析解决问题,在游戏中锻炼孩子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当然在游戏中,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在没有成人的帮助下,学会处理一些情绪,学会自我控制的能力的锻炼等。 

第2篇

关 键 词:儿童舞蹈创编 儿童心理 适应性研究

儿童舞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一件好的舞蹈作品,不仅能使儿童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从而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而目前,一些不顾实际、忽视儿童心理特征、生搬硬套成年人的舞蹈之现象,致使儿童舞蹈园地这块沃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一些污染。因此,要使儿童舞蹈这块园地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富有个性、富有特色,所有热爱儿童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儿童舞蹈创编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把握儿童的心理要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儿童喜欢看、愿意演且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作品来。

一、研究儿童心理要求,是儿童舞蹈创编的条件

儿童世界,五彩缤纷,斑驳陆离。在这个世界里,儿童舞蹈则以其神奇的想象、美妙的意境、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把孩子们带进了一座艺术的殿堂,使他们在趣味高尚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作为儿童舞蹈的创作人员,不仅要有一颗纯净明亮的童心和对儿童赤诚的爱心,更重要的是要体验儿童的心灵世界,明确儿童的心理要求,善用儿童的视角来洞察生活、观察社会。只有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儿童、认识儿童舞蹈,儿童舞蹈的创作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研究儿童心理要求,极大限度地做好儿童舞蹈的创作工作要切实把握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1.个体性与整体性相兼顾的原则。当前,一些儿童舞蹈的创作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就是忽视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有些儿童舞蹈教学、创编人员把眼睛只盯在极少数儿童的身上,只注重其中少数“明星”的培养,而忽视了整个儿童群体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的心理要求。因此,儿童舞蹈教学的课程设置要坚持面向整体,充分体现儿童舞蹈教学的整体性;在培养“明星”的同时,要着眼于全体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要求,提高孩子们的整体素质。

2.持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原则。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指出:一切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阶段,即:“了解当前活动的阶段”“运用各种实物来完成活动的阶段”“有外部语言参加的、依靠表象来完成活动的阶段”“只靠内部语言参加而在脑子里完成活动的阶段”“智力活动过程的简约化的阶段”。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分析儿童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同样对儿童舞蹈的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年级的儿童的学习与表演的内容进行设计编创。从而做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培养在有序中渐进。与此同时,要重视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与个性,突出重点课程,避免重复,反映不同阶段儿童舞蹈的创编特点,帮助儿童在一定的时限内了解掌握更多、更全的舞蹈知识和技能技巧。

3.先进性与实效性相呼应的原则。儿童无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是一个迅速成长的时期。儿童从出生时起,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制约影响下,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从一个幼稚无知的个体,渐渐成为一个有思想观点、知识文化的社会成员。儿童这一心理特征告诉我们对儿童实施健康的、先进向上的文化教育十分重要和必要。同样的道理,儿童舞蹈的创编,在作品主题的设置、技巧的安排、动律的设计等方面都应该坚持先进性与实效性相呼应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多地创作出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优秀作品。只有这样,儿童舞蹈的教育教学、创作编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适应儿童心理特点,是儿童舞蹈创编的基础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儿童被动学习,求知欲受到压抑,积极性受影响,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儿童舞蹈本是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其基本意图是启发儿童自由发挥,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方式,激发儿童对舞蹈乃至整个学业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儿童进行即兴式地创造活动,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激活儿童的创新意识,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但当前,儿童舞蹈的创作,同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一味地强调赛事与活动的参与,使创作存在舞蹈“成人化”、舞蹈结构“繁杂化”、舞蹈语言“怪异化”、舞蹈表演“模式化”等现象,因此,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做好儿童舞蹈的创作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契合儿童模仿的心理特征,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喜欢模仿是儿童的本性。儿童不到一岁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到了两岁的时候,能模仿复杂的动作,到三四岁乃至更大的时候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快了。解放军与英雄是孩子们尤其是男生最喜爱、最崇拜的形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儿童舞蹈《长大我也要当兵》的创作灵感来源于1998年抗洪救灾中一个真实事件:一个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之久的小女孩,被武警官兵顺利营救了。笔者在语汇设计上运用了大量的军人集合、敬礼、列队等操练动作,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儿童对军人的模仿热情,排练积极性空前高涨,舞台表演生动而成功。

适应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家们认为,儿童生来是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来拿。到了四五岁,好奇动作就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来了,他总要停下看看;听见外面锣鼓声响,他也要去看看。柏拉图说过,“好奇是知识之门”,儿童若不好奇,就不会去接触事物,不与事物接触,就明白不了事物的性质和状况了。所以作为一名创作者,要注重培养儿童爱看、爱问、爱思考的习惯。在创作过程中,在舞蹈构图的设计上要极大限度地满足孩子们的表现欲与好奇感,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适应儿童好玩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生来就好动,甚至以游戏为生命。儿童舞蹈的创作必须注意儿童好动的心理要求,用良好的教学方式来使儿童得到充分的运动;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教以健康有益的舞蹈动作。“扬鞭策马”这个词对儿童而言比较陌生,但这种动作对儿童而言并不陌生,充满了游戏性。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笔者创作了儿童舞蹈《耍戏》,表现了一群儿童对京剧中的马鞭由最初好奇,到喜形于色的模仿,再到尽兴尽趣的玩耍这一过程。饶有情趣地把儿童好玩的心理在舞蹈作品中流露得淋漓尽致。

适应儿童合群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喜欢群居,常与同伴游玩,到了五六岁,这个合群心理就发展得更强烈。儿童舞蹈的创作要积极利用这一特点,选择良好的舞蹈题材,编排适合他们心理状态的集体舞蹈,以安慰孩子的寂寞,促进儿童诚恳、忠厚等优良个性品质的发展。舞蹈《拔萝卜》就是笔者根据童谣创作编排的一个舞蹈。庞大的拔萝卜的队伍,符合儿童合群心理特点。孩子们在排练时简直是欣喜若狂。朴实的生活实践与活泼的舞蹈语汇的巧妙转换,不仅教育了学生要热爱劳动,更培养了他们从小就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良好品德。实践证明,儿童对这类型的舞蹈特别感兴趣。

适应儿童好强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做事喜欢成功,所以给儿童所做的事不可太难。太难,使其灰心,以致下次不愿再做而且阻碍其进步。儿童舞蹈的教学、创编人员应创造条件,充分培养儿童表演的兴趣及自信心。通过良好的创作,带动孩子们的积极参与,通过舞蹈的成功演出满足孩子们好强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转贴于

三、把握儿童心理状态,是儿童舞蹈创作的关键

所谓儿童心理状态,是指儿童在心理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形态。儿童舞蹈题材是儿童舞蹈创作的源泉。因此,我们要把握儿童的心理状态,挖掘和选取能体现审美体验价值与创造性发展价值的儿童舞蹈题材。

选择的题材,要合“童心”。儿童舞蹈的创作编排,要从确定主题入手。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任何一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都对他们有一定的启示,这就成为了我们构思一部作品的素材。儿童舞蹈的选材应始终追寻儿童思维的奇特性,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心理状态中,所想所做的形态中选材用材;在追求主题的新颖性及教育性的同时,依据“求童心,唤童趣”的原则来选材用材。在诸多素材中,我们最常见的是直接从儿童本身的形象中或从儿童本身的生活片段中来选择,再经过提炼、加工,让其成为反映儿童热爱劳动、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主题作品。或者通过拟人化的形象来体现人的思想形象。如:儿童舞蹈《可爱的企鹅》,借“企鹅”表现出可爱、笨拙、滑稽,等等。这些题材符合儿童心理状态,儿童易理解,好模仿,也喜欢表演。

选取的音乐,要合“童意”。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儿童舞蹈的音乐选取要注意曲调明朗、简单、形象化且节奏感强,歌词要顺口、好懂、押韵且富有感染力。这样,孩子们听后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产生想跳、爱跳的欲望。屠洪刚一曲响彻云霄的《中国功夫》较好地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以武强身,顽强不屈的精神。虽然是成人歌曲,但这首歌歌词通俗押韵,琅琅上口,正好符合孩子们好动的心理状态。笔者在《中国娃》的创作中,选取了此音乐。当音乐响起时,孩子们便即兴舞蹈起来,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兴趣极浓。

选用的动作,要合“童趣”。儿童舞蹈的动作应从儿童心理、生理、年龄、兴趣等特点出发,不应过于繁琐,过于复杂。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地适合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尽可能地适应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根据这一要求,在儿童舞蹈动作的选用上应该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动作,可以从民族、民间舞中提取动作,可以借鉴中国古典舞蹈或其他与舞蹈艺术有共同之处的一些艺术门类的动作。这些天然宝藏都是我们创作儿童舞蹈的极好素材。《龙舟乐》在创作中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整个舞蹈从舞蹈形态上,首先从稀稀拉拉、散散漫漫的观龙舟开始,再到嘻嘻哈哈、拉拉扯扯的嬉龙舟,进而到整整齐齐、认认真真的赛龙舟为止。这其中的动作大都取之于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动作。从而让孩子们在由散漫到拧成一股绳的动作表演过程中,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会胜利的重大意义。

四、开发儿童心理宝藏,是儿童舞蹈创作的目的

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不仅对儿童教育、儿童医保、儿童文艺等社会实践领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而且对于开发儿童心理宝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同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儿童舞蹈创作要在研究儿童心理的特点及其规律上下工夫,不断吸收世界各民族舞蹈的文化精髓,不断拓宽儿童舞蹈文化的视野,超越自我舞蹈文化的传统。站在开发儿童心理宝藏的高度,极大限度地开启儿童心灵的窗户,拓展儿童思维的空间,达到提高儿童智商的目的。

开发儿童的兴趣,让儿童热爱舞蹈。兴趣,是儿童学习舞蹈的基本动力,是儿童与舞蹈保持密切联系、用舞蹈美化人生的前提。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认为:“兴趣是能力的源泉,教育者的根本是使受教育者产生爱好。”但是,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呢?在儿童舞蹈创作中,要根据儿童好幻想、好奇心强、好提问等心理特征,设计好趣味性多样的教学活动,利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孩子们对舞蹈的兴趣。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到舞蹈的本领,在玩乐中享受舞蹈的美感,在愉快的心境与环境中与舞蹈建立密切联系,并用舞蹈美化自己的童年生活。从而在愉快的舞蹈学习中提高艺术素养,在舞美的阳光沐浴下,不断完善自己人格的建构,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调动儿童的情绪,让儿童热衷舞蹈。儿童的情绪体验非常丰富。儿童心理学家们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成年人能体验到的情绪,学前期儿童就基本上已能体验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加,高级情绪活动也进一步发展。因此,儿童舞蹈创作的工作人员,要着意遴选一些能体现儿童风貌的优秀舞蹈作品,特别是一些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的优秀歌曲、地方戏曲、曲艺、民歌、童谣、民间故事、民间乐曲,以及人们熟知的舞蹈故事、享誉国内外的优秀舞蹈作品等。让孩子们在感受这浓浓舞美的氛围中,调动心理情绪,加深对舞蹈艺术的了解,对人生的热爱,不断营造健康向上的思想情绪。

启发儿童的思维,让儿童热心舞蹈。就思维来说,儿童的思维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孩子在三岁以前,思维是通过实物,伴随着动作来实现的。心理学上称之为动作思维。三岁以后,随着经验的积累,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了,借助物体形象或表象来思考。到了学龄前末期和学龄初期,孩子的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和发展。这个时期,儿童往往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对事物做出直观、具体的概括,能对生活中经历的事物进行正确的推理和判断。因此,儿童舞蹈创作,要注意掌握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教育。要从绚丽多彩、生灵飞动、淳厚幽远、积淀丰厚的文化中寻找启发儿童思维的突破口,使他们能尽情地展开思维的翅膀,飞向蓝天,塑造辉煌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李伯泰,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 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皮亚杰,傅统先.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3]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朱智贤.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第3篇

当一个学者决定做妈妈

陈鲁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山东的乡村度过的,虽然她的父母都是知名大学毕业,来自大城市上海,但在那个特殊时期,几乎所有成年人对于子女的教育都实在是无心顾及。陈鲁说自己的童年与同龄人大体相似,放养,漫山遍野地跑,接触大自然很多,无忧且快乐。1988年,陈鲁从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继续在学校攻读语言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语言学里有一个分支是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陈鲁在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在那个年代,一个学者要更换自己的专业在国内很难实现,而美国的心理学专业总是乐于接收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人,陈鲁于是专程赴美学习心理学,5年完成全部课程,于1998年获得纽约大学发展和认知心理学博士学位。

2002年,36岁的陈鲁博士已经在纽约市立大学任教4年,从事儿童心理学研究近10年,周围很多美国夫妇都流行不生小孩,丁克着或者领养着,同样过得很快乐,陈鲁也开始考虑,自己是应该效法这些夫妇,还是应该生一个属于自己和丈夫大卫的孩子。

由于夫妇俩都是心理学家,来往的圈子里有不少都是心理咨询师。有一次陈鲁向一个心理医生敞开心扉的时候聊到要孩子的意义,那个医生说:“意义在于亲自观察和见证一个生命的成长。”这句话对陈鲁的触动很大,虽然此前她作为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学者,常常会和孩子们打交道,观察他们的行为,研究他们的心理,但接触的时间毕竟有限,如果是自己的孩子,肯定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更为打动陈鲁,让她终于打定主意要做一个母亲的,是让现在的陈鲁常常挂在嘴边的一段经历:当时,陈鲁在纽约追踪研究刚从中国移民美国的儿童,有一次陈鲁见到一个刚刚从武汉到纽约的6岁小女孩,像很多新移民,女孩因为听不懂老师说什么,身边没有熟悉的小朋友,所以很怕上学,一家三口睡在一张铺在地上的床垫上,条件很苦。但是,当陈鲁问小女孩喜不喜欢美国的时候,小女孩毫不犹豫地说:“喜欢,因为美国有爸爸妈妈!”那一刻,陈鲁真正领悟到了孩子的含义:如果世界上有一个人会不讲任何条件,只认准跟定了你,那就是你的孩子。

分享从育儿日记开始

2002年,陈鲁生下女儿莉莉。

作为一个学者的陈鲁坚持写育儿日记,记录下女儿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作为一个妈妈,陈鲁发现,即使已经研究儿童心理10年,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的智力和情感,还是不断带给她惊喜。

在女儿1岁到3岁之间,作为学者的陈鲁想在孩子语言快速发展的阶段详细记录下如何同时学到中文和英文,她遵循规范的研究程序,准确及时地每天记录下女儿说的新词新句,不光一字不差,还记录下她是和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作为妈妈的陈鲁,偶尔回过头去翻阅这些日记时发现,日记里面充满了一个两三岁孩子与大人的交流。

在女儿3岁以后,随着孩子和大人交流的内容越来越广和深,陈鲁常常被这种交流的力量震撼。每天晚上,趁莉莉睡觉之后的一点空闲,陈鲁都会把交流双方的对话以及前因后果一字不差地写下来。有时候,她怕等到晚上睡觉前忘记,甚至在交流的当时,随手抓来皱巴巴的餐巾纸或者报纸、火车票等一切能找到的小纸头,用尽量不让孩子注意的方式把对话记录下来。

亲友是陈鲁育儿日记的第一读者。陈鲁的妹妹也是一名母亲,看了陈鲁的育儿日记之后深受启发,主动请缨把日记手稿输入电脑,并且鼓励陈鲁把育儿日记与更多的妈妈们分享。在越来越多的亲朋好友鼓励下,陈鲁渐渐认识到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用现代心理学分析重新组织结构,更将多年来儿童心理研究的宝贵案例添加其中,最后,一本私人育儿日记逐渐变成了一本对孩子未来真正负责的实用育儿经《0-6岁A+育儿法》。

和孩子相处丰富和完善了自我

莉莉两三岁时,陈鲁不止一次刚在一个会议上穿着正装对着听众侃侃而谈,一回家便马上被孩子要求乖乖地趴在地上东嗅嗅、西闻闻,外加几声狗叫。开始时,这种反差让作为学者的陈鲁自己也觉得怪怪的,但几次之后就尝到了甜头,这种生活多丰富啊,多层次分明、有张有弛啊。也就是在和莉莉的相处中,陈鲁得出了一个结论:和孩子成年累月的玩耍中,受益的绝不只是孩子,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世界和心灵。

家长也是人,家长有时会很累,会受伤害,会不小心犯错误,会在感情上迷茫。这些事很多都和孩子无关,可孩子会感受到家长的情绪,会看到家长似乎无缘无故发火、发呆、不理睬自己、心不在焉、说话出尔反尔。如果这时家长不解释自己的心境,孩子会误解:她不爱我了?她觉得我很讨厌,我肯定做错了什么。家长有时会被孩子弄得很烦心,甚至气得要疯掉,对孩子感到失望,这种时候,如果家长选择拐弯抹角、冷嘲热讽或者关门憋气,孩子会在猜测、郁闷、恐惧中浪费很多时间,并永远没有机会了解到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实:父母也是人,也有人的各种需求和感情,我的行为会影响他们。为了避免误解造成的种种感情纠结,家长要及时向孩子说明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并解释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和想法。家长的这种沟通努力,不仅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明白很多事情可以说出来,说出来时的态度方法可以是正面的,说出来后大家是可以理解的,与此同时,对于成年人自己的性格朝正面方向完善,也相当有意义。

换言之,育儿的同时,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成长,找到更为丰富和完善的自我,这就是陈鲁的经验。

Q&A

孩子要必备6种心理能力

Q=《成都女报》A=陈鲁

Q:现在育儿、家教方面的书很多,大部分都是家长教育自己孩子的经历。比如孩子上了某个名牌大学了,妈妈写自己教育孩子的成功过程。您的育儿方法和她们的有什么不同呢?

A:我也经常遇到家长问这样的问题。每一个孩子是不一样的,但孩子也有共同的心理特征,就像人与人之间比人和其他动物长得更像一样。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的是规律,告诉我们一种趋势,这是大多数儿童都遵循的。如果儿童的发展没有规律可循,儿童心理学研究就不存在了。对于孩子,家长应该既承认扎实、系统的儿童心理学研究,用这个总体规律作为育儿的指导,也要了解具体的环境会造成某些孩子偏离这个规律,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对待。

Q:简言之,“0~6岁A+育儿法”究竟是什么样的方法呢?

A: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是A级的宝宝,在他们生命的前6年,父母和家庭能够给予他们的影响太大了,如果父母能够善加引导,让孩子拥有6个心理能力,孩子就能升级为一个A+的孩子。我在《0~6岁A+育儿法》提出的6岁的孩子必备的6种心理能力是:健康的自主意识、对家人和环境的安全感、对生命的爱心和同情心、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口语能力、感情自调能力和注意力。现在的社会瞬息万变,作为家长,我们无法预知孩子今后要面对的世界是什么样的,需要什么能力,但是具备了这6点的孩子无论社会的需求是什么,都可以很快学习,很快适应。我们家长要给予孩子的正是这样的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

第4篇

关键词:发展性教学理论;认知理论;心理发展

达维多夫是维果茨基学派后继者之一,曾当过艾利康宁的助手,俄罗斯著名的教育心理学专家,积极置身于50年代开始的前苏联初等教育改革行列的前沿,对儿童发展性教学和教育进行了长达25年之久的研究。“发展性教学理论”以维果茨基有关教学与发展问题的研究理论为依据,并利用了列昂捷夫的活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这一理论是由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及科研集体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构建而成的,因此,被称为达维多夫“发展性教学理论”。

一、发展性教学理论基础分析

(一)关于心理起源与心理发展的理论

在心理起源与心理发展方面,达维多夫继承了维果茨基的思想,他认为,人的心理发展首要的是人的活动,意识的形成过程,其核心是活动的形成过程,人的意识正是随着活动的变化而发展的。达维多夫进一步研究并设计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新年龄常模。通过实验证明:儿童心理发展是在“儿童-社会”系统中,即在儿童与社会的联系系统中实现的,儿童与实物的关系是以成人为中介的。

(二)关于活动的理论

在继承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的同时,达维多夫认为,活动理论研究者往往位于历史文化观之外,应把研究活动的文化历史观点纳入活动理论的范畴,要探索各种活动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中的相互关系,在一定历史时期某些具体活动的特殊意义。这就必须要求进行跨学科地整理,从哲学的、历史的、社会的、心理的、文化的、民族的观点进行分析,这为完善与发展活动理论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三)关于教学与发展的理论

达维多夫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概念,其实质就是教师通过教学引导儿童,使其达到最大限度的心理发展,发展性教学是以活动理论为支撑的。达维多夫把活动理论作为一个分析学习方法的途径,将活动理论提出的内容作为一种实践的方案。他指出,发展性教学和教育过程本身并不能直接使儿童得到发展,只有具有相应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才能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在教学和人的心理发展之间总是存在着人的活动。强调“教育与教学的总的目的在于形成儿童一定的、完整的活动类型和相应的活动能力,以保证儿童的个性得到完整的发展。”

发展性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理论思维。达维多夫认为只有理论思维才是发达的人所特有的思维,理论思维是创新的基础,没有创新精神的人永远也只能是一个执行者。学习活动的内容是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活动掌握理论知识,发展学生的理论认识和理论思维的基础。

达维多夫认为,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学生集体完成学习活动。在集体性学习活动中有对话、争论、讨论,也就是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经常性的完整的社会性相互影响,学生间的讨论使学生完全掌握表现社会文化准则的概念、价值、技能。在集体性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断地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技巧,这就标志着学生已经形成个体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的成果是学生在活动完成过程中产生自我变化活动,这种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基础是教学问题。达维多夫本人选取的切入点是现代小学低年级学生,重点研究其理论思维的发展。达维多夫认为,要彻底改革传统教学,教育以知性一经验思维为依据的逻辑一心理学基础,为此以个体发展,以培养学生理论思维为目的的教学,必须注意形成儿童具有整体结构的活动类型和相应的活动能力。

达维多夫认为,传统的小学教学不能真正的影响小学生智力的发展,因为这种教学着眼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现有水平,忽视了最近发展区的作用。为此,主张开设活动教学,应该根据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的叙述逻辑重建教学内容以及学习活动结构,从而使教学有效地作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潜在水平,即心理的最近发展区。由此出发,达维多发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教学原则:(1)掌握一般与抽象性质的知识应先于了解比较局部与具体的知识;(2)知识不能作为现成的东西传授给学生;(3)应善于揭示教材中最初发生的普遍关系;(4)善于凭借物质形式再现普遍关系,以便于研究;(5)善于将普遍关系具体化;(6)善于完成智力动作与外部动作之间的相互转化。

达维多夫有关学习的理论原理,是在多年来对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实验研究中得到确认的,前苏联心理学通常把这一长期系统的研究方法称为“形成性实验法”。该方法要求:建立专门的实验机构,要有专门人员对各种发展性教学教育方式进行长时期研究;预先对所要形成的新的心理形成物的内容及其形成的心理学一教育学手段和途径进行设计并加以模式化,研究人员应积极地干预他所研究的心理过程;从发展趋势着眼,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的内容、方法与组织,重新构建作为社会能力范本的小学学科内容,并按内容的逻辑所规定的方式有目的地组织作为再现――占有活动的小学生学习活动。

(四)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达维多夫利用了维果茨基学派关于儿童心理学发展分期问题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他进一步指出:(1)心理发展各阶段所特有的主导活动正是与该阶段个体的发展密切相关的。(2)作为个体心理发展分期依据的是具有整体性结构的主导活动类型的更替。每一个新的主导活动类型都是在前一主导活动类型内部产生并取代它。(3)每个年龄期所特有的儿童的主导活动类型决定着首先发生于该年龄期的新的心理形成物的产生。它们标志着儿童心理、意识发展的质的飞跃并同时反映出在新的基础上对儿童的整个个性进行改造的性质。(4)儿童的心理发展可以缓慢、平稳、渐进的方式与急速、剧烈、飞跃的方式进行。(5)儿童期一系列主导活动类型形成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作为儿童个性内部基础的创造的需要与创造能力。因此,以活动的发展为依据的儿童心理发展分期应成为分析个性发展的基础。

达维多夫依据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把儿童期划分为6个时期,即:婴儿期0-1岁,主导活动类型为与成人直接的、情感的交往;先学前期1-3岁,主导活动类型为对象操纵动作;学前期3-6岁,主导活动类型为游戏活动;学龄初期6-10岁,主导活动类型是学习活动;学龄中期10-15岁,主导活动类型是社会公益活动;学龄晚期15-17、18岁,主导活动类型是学习和职业活动。

儿童心理发展是按两类主导活动交替进行的,第一类以儿童的需要、动机的发展为主,包括婴儿期、学前期和学龄中期三个阶段;第二类以儿童的智力、认识

的发展为主,包括先学前期、学龄初期和学龄晚期三个阶段。这种分期标准坚持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整体性,强调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的品质依赖于这个阶段的主导活动。

达维多夫认为,由于上述各个阶段发展的结果,培养和巩固了学生以后积极从事生产活动和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所必需的道德品质与世界观形成的心理基础。这些品质表现在相应的需要和能力之中:合理地安排并根据需要逐步完善自己的劳动能力,在高标准的道德准则和道德理想基础上进行集体交往的需要和能力,深思熟虑地解决生活问题的需要和能力等。

二、达维多夫对认知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达维多夫是活动理论早期的重要倡导者之一。在继承维果茨基和列昂捷夫活动理论的同时,达维多夫指出,要把文化的、历史的观点纳入活动理论的范畴,要研究活动在人类的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提出进行跨学科的整合,这就为完善活动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

达维多夫创立的“发展性教学理论”是建立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之上的,并以活动理论为支撑。他把教育教学同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从学习活动中区分出学习的主要结构成分――活动的需要、动机、任务、行动和操作,并对行动和操作的具体类型进行了研究。达维多夫指出,发展性教学要与具体的实现条件相结合,否则是空洞的。这些条件包括:在一定年龄阶段出现和发展的主要心理形成物;一定时期的主导活动,它决定相应心理形成物的产生和发展;共同实现这种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与其他活动类型的相互关系;能够确定心理形成物发展水平的方法体系;心理形成物的发展水平与主导活动和与之密切相关其他活动类型之间的关系。

达维多夫认为,前苏联的教学忽视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并未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他提倡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强调培养儿童的理论思维,使儿童能够应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学会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探寻其本质特征。学生在学校主要是集体完成学习活动,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儿童将外部的活动成果内化,形成相应的活动能力。促进个性的发展。针对传统教学论的衔接性、量力性、意识性、直观性原则,相应的提出了质变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和对象性原则。

由此达维多夫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了长期的实验研究。“发展性教学理论”用活动理论来指导教学,为在实践中应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开辟了道路。

在维果茨基和列昂捷夫的儿童心理学发展分期理论基础上,达维多夫进一步阐明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并依据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把儿童期划分为婴儿期、先学前期、学前期、学龄初期、学龄中期和学龄晚期6个时期,并指出各时期的主导活动类型,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按两类主导活动交替进行的,完善了儿童心理发展理论。达维多夫是一个教学改革的实践者,正是他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其它成员的努力,才使得这一学派的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并不断发展。

研究表明,达维多夫的实验研究证实了维果茨基关于儿童的教学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论原理,并具体地表明了作为小学生主导活动类型的学习活动对儿童理论意识和理论思维基础形成与发展的实质性影响。达维多夫主张通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逻辑――心理学基础的改革,充分开发学生智力发展的潜力,促进理论思维的发展。为此,他的实验设计被喻为“智力加速度计划”。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性教学体系在俄罗斯社会获得了广泛认可,成立了一些试验学校和试验班级,并引起了国际心理学界的关注。实验证明,发展性教学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理论思维的发展,而且在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符合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发展性教学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新发现,在教育心理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界对待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的可能性与发展规律性的看法,是前苏联初等教育改革的理论支柱。

达维多夫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也引起了前苏联国内外学术界的较大争议。达维多夫本人也强调,发展性教学理论尚处于发展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需求问题研究不足,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实验班级。

三、发展性教学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达维多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在当代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很大的启示。

第一,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理论思维

发展性教学理论强调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一种主动、能动和具有个体特点的活动。主要表现为理论思维在教学中的认识活动,教学不仅要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和再现,也要实现对知识的变革和改造,只有这样,才能使知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引导学生去主动解决问题。

第二,教学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形成

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活动具有个体化的特点,因此教学应当考虑到不同个体认识方式的不同,而不是以同一种认识方式要求所有的学生。达维多夫认为,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有助于形成儿童的行为规范,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在集体中互相交流情感和表现个性特征,有助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个性形成,同时对他们的道德观念、生活标准和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当代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更需要创新人才。理论思维是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基础,发展性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这也符合我国的素质教育要求。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写算的技能。这些技能是必需的,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运用科学方法,设置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5篇

儿童心理学中所指的“儿童”这一概念是广义的,它是指孩子出生到成熟(18岁)之间的整个阶段。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18岁前各个年龄期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诸如:儿童各年龄期的音乐感知(包括:音乐听觉的音高感、音长感、音强感、音色感等)和绝对音高感知的培养与发展;不同年龄儿童的音乐记忆和适应儿童的科学记忆方法;儿童由浅到深的音乐想象发展及培养;儿童最初的音乐思维方式及对儿童的音乐思维启发与诱导;儿童音乐表演时的情感表达;意志在儿童学习音乐时的作用与培养;儿童气质和性格对音乐学习、演唱演奏的影响及调整;儿童音乐能力的健全与发展;上述诸方面都是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的范围。随着儿童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其研究内容还会不断增加和深入。

儿童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首先,儿童的各种音乐活动都是受其不同年龄的心理因素所支配的。因此,对儿童音乐心理的研究,对提高与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活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这门学科可以对儿童音乐教育工作提供心理理论的指导,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了解不同年龄的儿童音乐心理特点和规律,科学地进行音乐教学。还可帮助教师总结儿童音乐教育经验,提高音乐教学自觉性与水平。

儿童音乐心理学具有上述科学性与应用性。但是,这门学科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广大中、小学和幼儿音乐教师站在儿童音乐教育的第一线,应义不容辞地承担建设这个学科的责任。怎样研究与应用儿童音乐心理学呢?首先,应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以此作为理论指导。同时,还应对儿童心理学有概括的认识,因为这门学科可使儿童音乐心理学趋向理论化与系统化。更重要的是进行实际的研究,对儿童学习音乐进行分期、分步骤的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做出系统的记录,这就是观察法。与孩子们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兴趣喜好、情绪、能力与毅力等,做出记录,对各种问题,作出科学的答复,这就是谈话法。实验法是当今最普遍采用的科学的方法之一,也是我们应大力提倡的方法。其做法是规定一定的时间、地点、命题,必要时要设置对照实验,经过测量,取得数据,再用统计的方法做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与结论。以上介绍的方法不是孤立进行的,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注意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对每个发展,都要进行观察、思考与研究,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下面简单介绍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一些音乐心理特征。

乳儿期(出生—1岁):这个时期乳儿的音乐听觉反应不太精细,也较缓慢。满两个月时就能区别一般的铃声或门声,有高低音的反应。三个月时有可能区分彼此相距八度音程的音调。五至七个月时能对大三度和小三度的音程有所辨别。在满周岁时孩子有的有较好的节奏感,能用准确的身躯动作表现出来。

婴儿期(1岁—3岁):即先学前期。四度、五度音程可以辨认,出现了最初的学习音乐活动,可以模仿成人歌唱或弹琴拉琴动作。这时音乐记忆迅速发展,可以记住两三个乐句。有对音乐兴趣的表现。在这个时期可以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开始阶段。

幼儿期(3岁—7岁):即学前期。这时期儿童的感知能力发展较快,除各种音程外,还可听辨一些简单的和弦。可以记住八到十六小节的乐曲。可以完整地演唱、演奏一般的乐曲。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增大。

童年期(7岁—12岁):即小学阶段,又称学龄初期。已有观察音乐现象的能力,注意观看别人的音乐演奏、演唱。也能听辨较难辨别的和弦音。音乐记忆内容与篇幅增大,音乐想象开始自由地活动。在练习时能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并能产生美好的音乐前程的理想。

少年期(12岁—15岁):即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这时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进步迅猛。记忆、思维、能力、意志、兴趣都趋向成熟。

第6篇

控制人口政策是我国的长期国策,那么二十几年来随之涌现的近一亿的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重视和关注的焦点。智力发育、身体发展,在优越的环境下呈上升趋势,而心理的健康发展,道德行为的培养等方面却被大多数家长所忽视。

人生最初几年的身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特别在体育、音乐、艺术、语言、数学和科技等方面,其才能的发展已证明早期教育具有巨大威力。绝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家长已经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惜一切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同时也有些家长操之过急的行为,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首先,儿童心理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指导。儿童心理的发展存在着极大的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的发挥需要外力的影响,特别是教育的指导。离开教育,儿童心理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某学院曾对幼儿数概念发展的水平作过一次凋查,调查结果说明,受过幼儿教育和未受过幼儿教育的农村儿童在计数、数序和运算能力的发展水平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未受过教育的六岁半儿童,较同年龄受过幼儿教育的儿童数概念的发展晚两年。其中离城市较远的贫困山区又较市郊儿童晚半年以上。这些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因为山区教育条件差一些,还没有进行学前教育,他们掌握数概念较缓慢。与此同时,我国的幼儿教育制度在不断地完善,先后制定了《幼儿教育纲要》、新大纲、和五大领域的教学改革,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活动内容。然而,在我们对独生子女家长的一次调查中,70%的家长认为大纲所要求的太简单,我们孩子还可以接受比这更难的知识。家长是这样认为的,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孩子本应很快乐的接受学习,但如果超出这个年龄特点的知识范围,孩子很容易失去注意力或感到吃力。科学的教育计划指导着心理得到应用的发展,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违背教育的科学性。

其次,教育必须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教育要发挥作用必须掌握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儿童有求知欲强、好奇心重、喜爱探索的特点,如果循循善诱方法得当,是能促进幼儿智能和个性品质的发展的。可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城市家长都希望孩子接受高等教育,不少家长希望孩子出国留学。为此许多家长在幼儿园阶段就对孩子提出许多要求,让孩子认字、做标本,学习绘画、练习书法等,给孩子心理上、身体上施加了极大的压力。有些要求不符和孩子的兴趣,孩子费了很大的力气也不能实现,常常是屡遭挫折和失败,结果是丧失信心害怕学习。这些违反科学的做法,对孩子身心发展都是很不利的。

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曾就对独生子女教育提出几条建议,其中有一条就谈到:“儿童心理发展和儿童教育措施,是有一定规律的。父母应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同时,儿童教育工作又是一门艺术,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不是随随便便,漫不经心,就可以做好的。做父母的要有计划、有预见、有耐心、有方法技巧的去进行这一工作。”

第7篇

印象素描:这位外表帅气、充满活力的老爸既不是私企老板,也不是外企白领,而是一位儿童心理学博士。这确实和一般人心目中学究气十足的“博士”印象相差甚巨。刚当了老爸不久的他,也完全没像我想象得那样拿着“智力量表”、按照他的研究方向在打造“天才”婴儿,而是用一种比普通人更普通,比一般父母更放松的心态在养育宝宝。

怀孕篇

智“斗”博士准妈妈

师出同门的两位儿童心理学博士成了神仙眷属。没过多久,他们又荣升为准父母。别看他们在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面不分高低,但是,对于真正要“实践”孕育宝宝这件事儿,博士准妈妈似乎很瞧不上博士爸爸的“纸上谈兵”。

进入“实战”的博士准妈妈,和所有的准妈妈一样,有时为了肚子里的宝贝多动或少动了几下而焦虑,有时又会因为生理原因而心情烦躁。其实博士爸爸懂得不少,但面对妻子的不信任目光,他改变了“战术”:在妻子的周围建立起一道安全的社会支持网,让她放松下来。每天晚上,他会有意识地陪妻子下楼到聚集孕妇的花园里散步,鼓励她去和其他的准妈妈一起聊天、交流。他还给自己认识的当过妈妈或者正在怀孕的同事、朋友打电话,请她们经常给自己的妻子讲讲她们的怀孕经历。这些出自博士爸爸的“招数”,都以博士妈妈不易察觉的形式有效地帮她起到了减压、放松的作用。

准爸爸,放松胜于百依百顺

“用‘心’照顾准妈妈……

衡量准爸爸合格与否,对妻子好不好,不仅仅在于陪伴她时间的长短,或干了多少活。而是要看他能不能给怀孕的妻子带来安定的感觉和轻松的心情;而且,准爸爸也完全没有必要毫无原则地百依百顺,因为有不开心的时候,才会有开心的体验。只要事情的结果都开心就好了。”

汶川大地震后,刘正奎被任命为中科院心理所抗震救灾北京指挥部组长。他先是冷静地留在后方,迅速地组织专家们开往前线,同时组织后方志愿者培训,编写、出版了系列的《灾区心理自助手册》,组织机构完成了专门给灾区孩子看的心理援助漫画故事书《让我们一起微笑吧》。发起了“我在你身边”爱心卡活动。然后,他又募集了大量适用于心理援助的玩具、影片等。这些基础工作都做牢固后,他才奔赴“前线”。他到灾区后组织的心理援助行动看起来也很轻松,一点儿没有做传统意义上严谨、严肃的心理咨询、谈话。只是组织孩子们画画、做游戏,教孩子们和分到的毛绒玩具说悄悄话……

刘正奎:关注的目光更深远些

任何一种想直接用语言来“打开”灾后孩子心灵的做法都是具有极大风险的。语言在当时的情况下,使用不当,甚至会成为一种撕开孩子伤口的暴力。想和孩子接近,需要轻松的中介,橡皮泥、画笔、玩具和游戏就是最好的中介。我让他们随意画画、和玩具说悄悄话,是一种转移、分离、缓解创伤的形式。孩子的心理援助模式确实和成人的心理咨询不同,但是这种方式才会让孩子感到心理放松,并且最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孩子恢复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从而顺利地进行心灵重建。

这种心理援助需要一个很漫长的时期。孩子的心理问题最集中的爆发期不是马上,而是在大批的关注目光离开灾区后的1 ~ 3 个月之后,而且持续时间要长达5 年左右,甚至更长。所以,更沉重的心理援助任务其实都在后面。我们已经在灾区建立了7 个工作站,会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方式,把对孩子们的心理援助行动长期地进行下去。

婴儿篇

不管照顾只管玩

博士爸爸每天的工作都很紧张,照顾小婴儿的机会不多。回家后,他只管把宝宝抱起来、举起来、倒拎起来,或者把孩子抱在怀里一起“疯”。有时外婆、外公看着好揪心啊,生怕弄伤了宝宝。但是孩子很喜欢这种“疯”法,每次都嘎嘎嘎地笑个不停。前一阵儿宝宝和妈妈回了南方老家,6个月的小家伙第一次发起了高烧,把妈妈急坏了。忙得不可开交的博士爸爸用电话“遥控”起了妈妈:别紧张,只是婴幼儿急疹。给他把衣服脱了降温……虽然老爸还是“飞”去探望了宝宝,但是他到的那天,孩子就已经像他描述的那样:疹子出了,高烧退了。

好爸爸,轻松就做到

“多功能玩具比不上几只气球……

我没给孩子买过什么玩具,那些昂贵的、花里胡哨的、功能非常多的玩具其实还比不上几只气球。把气球拴在孩子的手脚上,他一动气球就动,这个游戏他能玩上好半天。另外,我确实也很少亲自照顾孩子。一般有妈妈、老人、保姆照顾,爸爸也不用在这方面过于细致。我要做的,是用父亲特有的力量,带小婴儿玩好一些动作大的游戏。在小婴儿期,只要每天能回家专心地和宝宝玩上一阵儿,就是好爸爸。”

从参与中央电视台大风车的《非凡少年》栏目开始,刘正奎就触“电”了。至今他仍然是《大风车》栏目的专家顾问。这几年,他还在摸索和研究孩子们最喜欢看的动画片,从国内外上万部动画片中为不同年龄的孩子开出了一份适合其观看的菜单:参与策划了52 集动画片《康吉今天怎么了》。

刘正奎:好动画能“伴随”孩子

把孩子想得很幼稚,做出来的电视节目或者动画片就会很“傻”。还有不少节目,只把教给孩子知识作为要传达的唯一内涵。这些动画片都不可能成为经典。经典的动画片一定是表达了孩子在某一个年龄段的基本情感、成长中的基本任务,回答了他内心对这个世界的疑问,是紧密地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步骤的。所以给孩子看的节目、动画片,其实都和当爸爸一样,看上去并不经意,内涵却要很深刻。不要让动画片消磨了孩子的时光,而要让好的动画片伴随他成长。

未来篇

两位“粗心”的博士

两位儿童心理学家在“教育”上倒是观点一致:怀孕期间从没有进行过胎教,现在也没有进行什么刻意的早教,甚至有时候还很粗枝大叶,宝宝从床上摔下来丝毫不紧张,抱起来放回床上便是,倒是把外公外婆吓得够呛。其实,放松养育的背后给了孩子一个茁壮成长的自由空间。

明智爸爸,让孩子自然成长

“创造力是一种生活方式……

‘天才’不完全依靠遗传或者成长环境,还有一些偶然的原因。我是研究儿童创造力发展的,但是我认为创造力的本质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对待、看待生活的方式。有挫折和创伤的人可能会就其消沉,但对另一些人,则更容易因此而激发出创造力成为‘天才’(比如凡•高);而有轻松的生活态度的人,也是一种‘天才’。因为要做到轻松地对待生活,现在已越来越难了。在众多家长追逐着将自已的孩子培养成‘天才’的道路上,最好别忘了,我们古老的国度还有一句话:顺其自然。其实,关于孩子的成长,在研究上也有众多的问题没有定论。所以,在弄不清楚或弄不懂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让孩子自然成长。”

中国科学院的心理研究所里藏着一个不断建设中的、对公众开放的“心理梦工场”。这是一处非常有趣的心理科技馆,可谓是弥补了中国科技馆里心理学上内容的欠缺。“梦工场”

的总设计师、搭建者正是刘正奎。这里除了有孩子们可以参与的“你能成为飞行员吗”、“过冰河”等好玩的展项,“婴儿眼中的世界”、“换个角度看人”、“菩提树”等项目都是专门为父母而设计的体验项目。

刘正奎:先变成孩子,再养孩子

“婴儿眼中的世界”是让成人先拍下自己的影像,然后再通过一个特殊的仪器,就变成了从刚出生的、几个月的及更大些的宝宝的视角来看自己的影像。很多父母终于了解了小婴儿的眼睛里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这能提示大家:在宝宝刚出生时,不必给他看太多玩具,因为他看不清楚。你需要做的就是多把他抱在怀里,多摸摸他,多亲亲他,让他通过肌肤感受爸爸、妈妈。另外,这部仪器还可以把父母的视角“变”到学爬时、学走路时宝宝的视角,看看孩子这个时候能看到什么,能感受到什么。这有助于提示父母学会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真正地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养育孩子。知道所谓的“尊重”孩子,不只是说话方式上的尊重,而应该是从视角上的尊重。真正“变”回孩子,你就会看到每个孩子的特别,找到属于自己的养育方式。

“梦工场”里,还有一个“菩提树”的实验。站在菩提树的画面前,随着音乐和提示慢慢放松,树就会越长越好,枝繁叶茂;如果紧张、生气,画面上的树就会枝叶枯萎,慢慢死掉。这也许能提示我们,无论是生活还是养育,放松是最重要的。

第8篇

儿童心理学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一、儿童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的背景

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是研究儿童的认知、记忆、意志、情感、社会性等心理结构的一门学科。处于成长期的儿童在生理、心理发展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如能有效遵循、利用这些特点,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和方法。不但教学活动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逻辑思维、责任意识、社会意识也会有非常重要的帮助。相反,如果教师不能够很好的了解这些特点,盲目施教,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多负面的消极影响。了解孩子的思维结构特征、认知结构特征、意识结构特征对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往往令教师头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常常让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呆板、空洞的公式让那些满脑子立体形象的家伙心生厌恶。豪无疑问,数学事实上的概念、公式、理论、法则是生硬的,抽象的。这是否意味着课堂教学就必须生硬、抽象。随着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发展,人们对学校数学教育本质进行了深入反思。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渐渐意识到:必须要将数学教学形象化、生活化、逻辑化。才能适应成长期的儿童的思维结构、逻辑结构、认知结构体系。

二、应用儿童的认知结构激发学习兴趣

在心理学领域里,认知指的是人的知觉、感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过程。处于7~11岁的儿童有特殊的认知结构:他们的感觉和知觉都特别敏锐,能够清晰的感觉到事物的变化。尤其是色彩、声音、不同于寻常的事物发展等都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表现为求知欲强,好奇心强。但是注意力却比较差,人的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需要人以一定的意志力、目的性坚持的注意力,而无意注意则不需要意志力来保持的注意力。儿童阶段的意志力处于成长阶段,所以有意注意的坚持力度不够,他们往往很容易就被分散了注意力。他们的逻辑思维力能力差,但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了解了儿童的认知结构,那么究竟应该怎么样利用这些特点来激发他们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呢。第一,要利用教学手段、结合生活实际,最大化的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求知的欲望越强烈,兴趣就越浓。兴趣越浓,学习的动力就越强烈。动力则是满足需要的驱动力量。人们的有意识行为和思想通常都在动机的驱动下去完成。也是兴趣产生的最初来源。同时,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理,鼓励他们大胆地提出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断地激发他们的求知需要。

第二,研究表明,小学生对于学习兴趣有三个特点:一是受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例如,某个老师讲课生动、形象。学生便会兴趣盎然,换另一个老师讲课方法欠佳,学生的兴趣会突然下降。二是他们容易接受外界刺激,所以兴趣广泛,往往什么都想学,样样都感兴趣。却难以持久。三是和教学内容本身的难度有关。过于简单和过于难,都会让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教材的内容很简单,掌握知识不会感到困难,作业负担又不重,他们就会感到没有什么知识可学,因而缺乏学习兴趣。反过来,如果教材内容难于理解,作业过多过深,他们感到负担重,就会产生烦躁、焦虑、畏难的情绪,就会产生抵触学习的行为。以上三个特点都和儿童的认知结构处于成长阶段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们的情绪、意志、认知都非常不稳定,所以在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以后,要采取措施控制他们的学习情绪,使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经常保持饱满、积极、并逐步趋于稳定,变成自觉的潜意识的行为。

第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呢?可以尝试以下方式:首先,将空洞的数学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应用情景教学法。将生活中的某些情景搬到课堂上,或者让学生实际参与其中,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扮演银行职员算利息、超市管理员算利润等。不但可以培养孩子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表达能力、模仿能力也是很大的训练。其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手段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讲课尽可能用儿童语言,做到生动、有趣,富于感染力,易于接受。再次,积极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并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具体指导。

三、根据儿童的智力结构调整教学方式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认识的传授是发生于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他认为社会知识和逻辑数学知识主要不是通过他人来教,而是透过儿童“经历”产生经验去学习的。因此可知,不同的知识其获得的最佳途径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当因人而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不应把现成的知识体系简单的灌给学生,而是形成一种氛围,促使学生做主动地探索着,自己去组织知识体系,发现体系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好的教育应能给儿童提供一个情境,在这一情境中儿童能尝试事物,发现事物的意义;操纵事物,找出事物的原因;提出问题,然后自己解决问题;把事物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并把自己的发现同其他儿童的发现进行对照。这样学习的方式才能促使儿童认知结构的变化和发展。

研究表明,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智力上正在发展数、关系、过程等概念。表现为具有了守恒、分类和排序的能力。明白数目和事物形式的相互关系,通晓物体的数目不会因排列形式不同而改变这个道理。他们刚学会了分类,形成关系概念的基础。它是根据事物的性质或关系对事物进行不同的组合。可依据事物的颜色或形状给事物明确分类。因为刚刚具备了数、序、排列、关系的概念。因此,不太能理解那些复杂的逻辑结构,他们往往凭着直观的意识和辅助的想象来判断问题的答案。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的时候,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结构层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如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宜多采用列表法、图示法、明显对比法来直观的展示问题的形式和结果,而高年级的同学可采用复杂一点求证法、探索法等。

四、应用儿童的思维结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从儿童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应该着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联系性;培养有条理、有依据、思路清晰、因果分明、推理严密、言必有据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在课堂上应配合教学手段,循循善导,应用数学概念帮助学生通过推理、求证、分析得出问题的结论;对照概念、公式、性质、法则、术语、名词,通过再现、对比、辨识、理解来完成解题。

五、根据儿童社会性心理学培养创新意识

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活动中,适当的创造一些场景,让他们亲手在解决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的学生即使拥有较好的成绩,但创造能力、将知识转化成实际生活应用的能力较差。处于儿童阶段的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尤显重要。儿童学生的求知欲强,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比较差,没有养成自已给问题寻找答案的习惯,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灌”知识,就会强化儿童学习的依赖性。因此,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是会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引导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讲讲停停,边讲边问,引导学生在活跃的思维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创新意识。

六、结论

当前,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具有不同以往的心理结构特征,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为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改革的理论依据。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的基础下才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