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5 11:40: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影视创作的意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电视电影;个性化;创作
1996年电影频道正式开播,1998年参照国外电视台为电视播出拍摄电影的经验启动电视电影的拍摄,十年来电视电影已经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人们已经习惯了打开电视看电影的娱乐方式。吴贻弓:“夫‘电视电影’者,顾名思义,就立意、创作、摄制、传播乃至接受诸端而言,既有别于多集电视,亦另类于影院电影。”电影追求以大投资制造视听奇观;电视剧以长篇幅来展现阔大壮观的历史或者细腻感人的家庭故事。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随着影视合流的不断深化和自身艺术技术的进步,逐渐脱颖为一种具有独立美学特征的新艺术样式和重要的电影产业。在电视电影依靠电视媒介不断扩展影视艺术空间和市场空间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电视电影自身艺术创作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影片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充分发挥其独特的美学特征,更好的繁荣和发展电视电影事业。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现阶段电视电影的个性化创作。
一、利用热点题材、新闻题材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提高收视率
十年来,为电视播出而制作的电视电影,以其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迅速反映生活,给观众带来最鲜活的感动,形成了电视电影自身的创作特点。截止至2008年底,电视电影产量达1108部。现实生活题材占81%,革命历史题材占4.5%,古装武侠等占12%,其他占2.5%。许多作品取得良好的收视成绩:收视率超过2%的有三百三十多部次,其中现实题材一百五十多部次。
在电视机前,人们身处家庭环境却有切实的自我意识和现实感,完全不同于身处影院中的那种暂时遗忘自我的状态。由此,我以为电视电影的独特意境需要更多来自日常生活实况,来自大众关注和思考的社会现象,包括相当宽泛的世界范围的现实社会动向和人类相通的情感。因为普通观众喜欢看这些现实题材的电视电影,他希望从电视电影当中找到对自己生活的一种写照,找到对当下情感的一种需求和体验。
作为电视媒体,电视节目主要以真实性、及时性吸引观众;只有利用新闻题材或热点问题才能够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提高收视率,使得电视电影能够更好的发展。它以小投资、短周期,精制作为生产方式,保证这类题材的时效性以及一定人群的收视率。无论电影还是电视系列剧对于新闻纪实性作品的创作相对于电视电影创作有着难以逾越的障碍。电视电影要以现实题材和纪实性风格取胜,记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接近大众的生活,侧重对情感的细腻表现增强文艺类型的吸引力;改编真实案例,追求逼真、恐怖、纪实、刺激,兼有打斗场面。追求情节的曲折和惊险性,注重故事性、细节表现和叙事张力。通过不同领域现实题材电视电影的创作,这些作品涵盖了农村、工业、军旅、城乡文化等多个领域,叙述或平缓或急促、或轻盈或厚重,与中国观众的审美实现了对接,获得了很好的收视效果。
二、塑造富有魅力的人物提升艺术价值
塑造有魅力、有价值、有生活的人物,反映各个领域人们的生活状态、内心世界,是电视电影发挥其独特美学特质和个性化创作的重要手段。以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内容去塑造富有魅力的人物可以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这也符合为最广泛的大众拍电影的创作需要。电视电影在创作过程中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努力提升对典型人物的塑造,使得每个人物都能够鲜活的生活在特定的故事情节之中,作品中的人物应当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鲜明的唯一,让大众沉浸在主人公的故事世界之中的同时,更受他们经历的感动、对生活的感怀,对人格魅力的吸引,制作更多优秀的电视电影作品呈现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以生动可感的人物和现实深刻体验传达出创作者对现实的独特理解。影片《金牌工人》中全国劳模徐振国的现代工人气质以及新时期改革者常局长的远见。《督察队长》中的督察队长沈泉和刑侦队长朱豪是观众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新警察形象,有很强的职业素养,也和普通人一样遭受着生活实实在在的压力。《天籁》中的新“草原姐妹”央金和她的同学根嘎、扎西,还有那影响着藏区人民生活、忠实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的天籁之音拉姆。
电视电影更多地选择现实题材,选择小人物、普通人作为主人公,也是由电视电影低成本所决定的。如李迅所讲,低成本既是一种限定,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就是面对当下中国的观众,满足当下中国观众的心理需求。这种可能性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
三、依靠完美的叙事增加可看性
电视电影在将电视媒介与电影相结合后产生了新的特质,即在媒介和内容结合后形成了新的艺术定位和审美品格。相对于电影而言电视电影讲述的故事是“小”的,不会像电影那样依靠视听奇观来达到震撼的效果,走超现实主义的路线,但这种“小”只是指电视电影所描述的故事是日常化的。题材贴近现实,而不是像电影那样给人创造的是幻化的世界,除了本身就是魔幻题材的影片之外,其他题材的处理也都是非日常生活化的。但也不能像电视剧那样用很长的篇幅来展现阔大壮观的历史或者细腻感人的家庭故事,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电视电影所讲述的“小”故事更加凝练,情节更具有吸引力,表现自己的独特审美特质。所以要想吸引电视屏幕前的观众就必须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故事结构、戏剧冲突、风格化的表演来刻画出鲜明的人物性格,展现并深化故事的主题。如影片《十八个手印》影片构思巧妙、影像完整大气、对白精彩,利用不同叙事线索的铺陈与推动,将那个风雨欲来的特定历史时刻完整准确的定格于荧屏。《生死抉择》、《横空出世》利用剧烈的情节冲突,在矛盾和斗争中展示丰富的人物性格。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
四、利用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增强电视电影的艺术魅力
电视电影所要表现的故事往往是贴近现实的。这要求我们在结构影片时不能脱离实际的生活面貌,但在镜头语言的描绘中也要注重电视电影艺术性的挖掘,注重艺术上的锤炼,避免造成艺术上的缺失。充分发挥电视媒介的特点,利用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去增强电视电影的艺术性,也要考虑到自身的特点,避免完全照搬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北京电影学院倪震教授认为,“电视电影的一个特征是造型和影像需要较高的表现力,需要一定的电影味儿和影调效果。它不像长篇连续剧主要用情节和台词去吸引观众,影像方面平淡化处理亦能奏效。电视电影虽然由于成本限制,但它们需追求一部电影的所有艺术指标,只是要躲避大场面、奇观化、超惊奇的视觉效果。”
从艺术标准方面来看,专门为电视电影创作的剧本既要区别于电影的题材,又要有电影剧本那样严谨的结构和独特的电影语言及较高品位的内涵,有比电视剧更深化的主题;电视电影要找到自己本土化的民族文化的空间,注意发挥艺术的个性,在叙事方式、节奏和文化含量方面向电影靠拢;选材方面还应具有平民视点与国民视角,避免庸俗化。注意电视电影的视听语言特性,从画面的构图、镜头运动、视听节奏、音乐构成等方面营造一种电影感,形成一种风格化的形式。电视电影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电影艺术文本的一种补缺,甚或是电影艺术文本另一种形式的再生。所以,对电视电影的艺术要求必然趋近于电影艺术的普遍标准。
关键词:戏剧表演;影视表演;创作角度;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J8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19-2
一、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异同的研究背景
试着把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进行一个比较它们的相同之处,首先是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都是“三位一体”的艺术,就是说,演员既是创作材料也是工具,同时还是创造者,三合一,称“三位一体”,也叫做二度创作。演员们利用自身内外的条件创造角色的途径是一致的。戏剧表演和影视剧表演都需要假定性。众所周知,戏剧表演是在“第四堵墙”内进行的,这道“墙”外面是真实的现实世界,为了让观众进入置身于戏中,“墙”内的演员必须做到“真看真听真感觉”,而这个表演前提就是假定性的。
二、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主要共同点分析
(一)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同是综合艺术
无论是电影还是戏剧都是多个艺术部门的集体创作的成果。戏剧有舞台灯光、舞台音响、音效、舞台美术、化妆、服装道具等部门的合作,电影电视同样也有灯光、摄影、音效、道具、服装、录音等创作部门的综合配合,另外还有剪辑、洗印等电影技术的支持,所以两者均属综合艺术。
(二)对演员训练的一致性
无论是影视演员还是戏剧舞台演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性“三位一体”,即演员自己既是创作者主体和用以进行创作的工具材料,又是完成了的创作对象,两者都是用表演这个表现过程去塑造剧作家所提供的人物;创作角度也是以演员自身肌体和情感为创作材料去创造角色。因此,在对演员的训练方面两者基本是一致的:解放天性(松弛与控制、木偶练习、动物练习、小丑练习等)――元素训练(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信念感与真实感、感受力与适应力、交流、判断、规定情境与动作等)――元素综合练习――观察生活练习――小品(单人、双人、多人)――片段――独幕戏、大戏的排练和演出――影视拍摄实践。
(三)创作原理和方法及创作技巧的不谋而合
“组织行动是演员最基本的技巧,也是最高的技巧。”无论是在电影演员还是舞台演员的培养过程中,我们都是由组织简单的行动练习到组织自我行动,最终到组织角色人物的行动。
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要通过音乐的长短、强弱有规律的变化而形成的。节奏是音乐中最有活力的一个因素,是音乐发展的推动力。它不但影响旋律的特性,也影响和声的性质。不同的节奏体现出不同的力度、风格和情感。在表演中,也有一个节奏的问题,一是角色的情感本身有节奏,演员必须准确掌握这个节奏的原因、过程及结果;二是演员表现角色的节奏,这里有表演的速度和力度问题。动作的快慢、强弱、大小、轻重、顿歇等的处理就有节奏。表演越是到了一个高妙的境界,节奏问题就越是突出。
三、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主要异同点分析
(一)影视表演的无序性与戏剧表演的连续性
影视表演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表演的时无序性。而戏剧表演最大的特点,恰恰与影视表演相反,是它在表演时的连续性。由于戏剧表演必须在一个假定环境中演出,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中完成,所以戏剧演员的表演必须从头到尾一气呵成,中间排除更换场景不能有任何的中断。因为如果忽然中断表演的话,无论是演员的情感,还是观众的热情也都会随之中断。而影视表演就不一样,因为有摄影机的介入,可以在导演不满意,或是演员表演失误的情况下重来。从而就导致了两种表演形式的连续性和有序性。不过戏剧表演的连续性,却给演员带来了好处,因为戏剧演员可以在舞台上完整地表达角色,而且通过表演自然地逐步地递进式地自我展开,演员可以连续地不受约束地进行表演和表达情感。
(二)导演和演员在两种表演中存在的方式不同
在面对观众,与观众直接进行交流的戏剧舞台上,演员才是起到主导地位的存在。因为在正式演出的舞台上,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意外,导演都要遵从戏剧表演的连续性,而不能中断演出。只能靠演员自身的经验、技巧,以及灵活的头脑去降低,或是减小舞台事故对整部戏的进程和节奏所造成的影响。而在影视表演中,则不是这样,因为演员的表演并不是直面观众的,是在有摄影技术介入的情况下,通过导演最后的剪辑,以及各种技术处理后才会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所以在影视剧当中,导演才是真正起到决定性因素的所在。
(三)两种表演形式对于时空关系的差异
在戏剧表演艺术中,对于空间只能有一个既定的选择( 即舞台空间 ) ,所以不论我们在舞台上如何去用各种手段(灯光、道具、布景)去表现或是改变,观众得到的也只能是一个假定意义的空间(舞台),对于所有的戏剧艺术的创作者来说,他们都要遵循和服从这个先天性的空间对于舞台的限制。一个假定的舞台空间就是戏剧表演无法打破的生存环境。在剧场里的戏剧表演与假定的舞台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于戏剧舞台技术性的要求,使表演中的假定性因素可以被戏剧表演相对稳定接纳。而从观众们观赏的角度讲,观看戏剧的观众走进剧场,就在自身的意识中引入了一种假定性。在这个被特定和限制的空间里,观众在接受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戏剧表演的假定的内容产生自己的联想,从而产生真实感,最终达到两者的共鸣。而影视就不同于戏剧艺术。
参考文献:
[1]黄娅.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J].快乐阅读,2012,(18).
[2]王力维.浅谈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区别[J].甘肃高师学报,2012,(06).
步入新世纪以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造就了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的复兴。计算机辅助技术、数字处理技术、模拟技术、追踪动作技术等不同数字技术层面在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中的广泛应用所塑造的神奇画面景象,为观众带来了美轮美奂的视觉大餐,同时也在未知元素的具象化、魔幻与现实环境的再现和重构、运动造型以及创作思想拓展等方面对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创作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
数字技术;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思想
电影是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艺术,近年来,随着互动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电影的创造者在时空的构建上不断进行创新,促进了电影形式的丰富和精彩[1]。随着数字处理技术的迅速进步,电影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依靠电脑制作或处理而产生的虚拟影像,虽然并不对应真实世界的物象,但是却能塑造极其逼真的画面。数字技术的成熟和完善极大拓展了电影创作表现手法,特别是魔幻现实主义电影领域,数字技术的推动和影响作用不容忽视。甚至可以说正是数字技术技术的出现和广泛运用,才使新千年以来,魔幻电影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兴起[2]。与传统手法相比,数字技术在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中的应用,对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在电影数字技术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成熟后,我们已经迎来一个全新的电影数字技术美学时代[3]。因此从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对未来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未知元素的具象化成为现实可能
电影艺术的出现,使人类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也正是由于电影创作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才给观众盛上一暮暮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但是传统电影艺术受制于技术限制,并不是我们的脑海对所有未知的事物的“成像”都可以具象化,这也成为制约电影艺术特别是魔幻现实主义电影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数字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图像生成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使人们的这种想象力具象化成得以实现,同时也给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工具,进一步丰富了电影的视觉语言形式。以著名的魔幻现实主义影片《阿凡达》为例,片中的植物螺旋叶、潘多拉星球、普罗米修斯飞船等一系列人类想象中的概念,都是不可触摸的未知事物,如果依靠传统的电影拍摄手段,不仅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结果也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但是在计算机图像生成技术的支撑下,影片拍摄过程中所绘制的华丽画面,凸显了对新的生命形态的深邃挖掘。其中潘多拉星球吸引人类的重要原因就是矿物元素Unobtanium,这些科幻式的信息充分展现出人类对外太空星球的想象和期待,而计算机图像生成技术能够依据设计师的想象将这外星事物具象化,从而塑造出极具美感同时又充满神圣或恐惧感的画面。
二、对魔幻、现实环境的再现与重新构架
场景环境造型是重要的电影视觉语言,对魔幻现实主义影片的创作具有重要作用[4]。在数字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许多我们在现实中未曾目睹过的奇观异景都可以通过数字合成技术变为现实影像。例如电影《阿凡达》中的美术造型,基本上都是通过从未见过的魔幻场景营造出来的。传统的场景环境造型都是依靠设计师的想象来绘制气氛图,但是结果经常不尽人意,现在利用电脑绘制数字化场景氛围,不仅简单快捷,修改自如,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比手绘更逼真的效果。随着计算机虚拟技术的发展,目前可以通过将计算机产生的文本、图像甚至视频或场景实时嵌入到真实世界,建立虚拟与真实之间的联系,从而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相互融合并叠加成一个画面,展示出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双重信息,实现这两种信息的补充、叠加,来渲染影片气氛,增强真实感。影片《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上崇山峻岭的全景,并不是全部经过计算机虚拟出来的场景环境,在影片制作过程中,不仅塑造了人类未曾见过的奇怪的植被与建筑,同时也不乏真实构建的丛林场景,这种真实与虚幻的相互结合,不仅给观众前所未有的视觉观感,同时也不至于使观众觉得过分脱离现实。所有这些场景中,近景和真实的角色都是通过在影棚中人工搭建的实景进行拍摄的,然后再结合虚拟场景,将两种虚实不同的素材合融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画面。从影片效果上来看,这种虚实结合多个时空形象逼真、自然流畅,没有明显的雕琢痕迹。影片中的那些超现代化的场景,则是在巨大的场地进行前期实景拍摄,再利用虚拟的装备模型与实拍进行合成,最后依靠影像处理技术进一步做细节上的处理。最后展现到屏幕上的是充满魔幻色彩的超现代的震撼场景。
三、从非常规视角呈现数字化运动造型的虚拟动态
电影中的内部画面是运动的,但是电影运动造型需要在变化的画面上体现出视觉化运动方式,并依此营造运动的审美现实,因此运动造型的本质是一种基于视觉运动方式的艺术造型。由此可见,与画面连续变化产生在视觉暂留以及运动幻觉的物理学定律不同,影像运动造型的本质在于其艺术化的特质,是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系统概念。特别是动作类的电影中,不仅需要运用角色、道具以及色彩变化这些客观因素产生运动效果,同时还需要积极利用摄影设备以及摄影技术参与运动效果营造。在数字技术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数字虚拟技术对影片运动造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贯穿影片拍摄、剪辑和后期特殊效果的各个流程。利用数字技术,虚拟的空间环境、动作捕捉轨迹以及变幻光影效果在现代电影创作中成为可能,特别是可以利用非镜头性技术手段建立动线形态和非常态视角的画面。在传统电影技术中,镜头或周边设备的位移运动,造成工作空间的摄影机运动轨迹,称为“动线”,动线的不同构成形式对拍摄形成的画面运动面貌可以产生深刻影响,并决定观众观影过程中的视觉体验。“非常规视角”指与日常生活经验相异的视觉行为习惯。“非常规视角”在二维银幕上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延续情节发展,同时也对塑造反映影片故事情节的环境空间关系与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影片《阿凡达》中男主角骑着狮鹰翼兽从天而降的场景中,正是由于数字合成技术对画面的有效处理,才使无论虚拟还是现实的人和物都具有了自己的动作,而这组镜头也依靠虚拟动态的运动造型,产生了超强的视觉冲击力,带给观众不同凡响的视觉体验。从技术角度来审视这组镜头的运动轨迹,也只有数字合成技术才能做到运动造型上的繁而不乱,这种在三维空间中游刃有余运动方式是传统摄影机难以做到的。
四、对当代电影人创作思想的全方位拓展
数字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拯救”了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同时也改变了这类电影的传统制作流程[5]。由于技术的进步,新世纪以来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通过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逐步改变着全世界电影受众群体的观影习惯。随着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当代电影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创作者在创作思想上也不断进步,这主要表现在电影创作中对技术的大胆创新以及基于这种创新过程的思想思考。另一方面,随着这些从未有过的创作思想的积累,促使电影创作者结合技术来尝试更多的创新。技术和思想上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导致创作思想本身质的飞跃,进一步引发了魔幻现实主义影片从技术到模式上和形式上的普遍创新,因此传统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从角色制定、场景规划、场面调度以及叙事方式等方面都展示出不同的创作特征。分析上世纪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我们不难看到,其中应用的那些传统手段在目前来看都已经落后了。特别是由于当时没有数字技术支撑,很多恢弘的场景和魔法般的角色人物都只能停留在想象层面,甚至由于技术所限,这些造型还不曾出现在角色设计师们的大脑中,现在来看即使他们的想象如此丰富,也难以摆脱现实框架。例如影片《绿野仙踪》中的主要角色都是普通人直接拍摄,当然就更谈不上什么后期处理了。当今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中,人物角色变得夸张和不可思议,他们不仅能完成一些看似不合理的动作,甚至能完美的变形、变身,我们在惊叹于发达的数字制作技术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正是数字技术的进步激活和放飞了电影艺术家丰富的想象神经。例如影片《太阳照常升起》中一望无际花海的场景,如从传统创作思想来考虑问题,他们很难想象到这样宏大的场景,因为要搭建这样一个花海,利用传统技术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五、结语
【关键词】形式美;艺术创作;作用;摄影艺术
一、形式美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一)形式美的色彩特点。摄影作品中的色彩搭配是给人的第一视觉冲击,也是摄影构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摄影艺术创作过程中要注重色彩的搭配,要与作品的内容相一致,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充分发挥色彩在摄影作品中的作用。合理的色彩搭配能够将摄影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传递给观赏者。色彩是感情的进一步升华,暖色调搭配从视觉上就给人一种温暖和亲近的感觉,若再配以情调一致的图片内容,则会大大增强摄影作品的情感表现力和感染力[1]。另外,不同的文化对色彩有不同的偏好,不同的人对颜色也有不同的喜好,所以这就要求摄影师要有一定的审美基础,这样才能在摄影艺术创作过程中合理运用色彩搭配,充分发挥形式美的优点。(二)形式美的线条和表现形式。形式美中的每个细节都有着细腻的情感划分,不同的线条所代表的情感也不同。因此,探究形式美在摄影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时,必须考虑到线条的运用。在构图中合理运用线条特征,使摄影画面更加形象化,富有生命力,从而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形式美的线条特征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在运用过程中要和情景结合,与内容统一,让观赏者能够透过作品的外在形式发掘其背后蕴含的思想,从而让摄影作品升华到摄影艺术品。
二、形式美在摄影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一)丰富摄影作品的独特情感。摄影作为一种贴近生活的艺术,是摄影师精神情感的载体,也是摄影师与观赏者精神沟通的桥梁,单调的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无法将摄影师内心真实的情感准确传递给观赏者。因此,在摄影艺术创作中运用形式美的构图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将摄影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融为一体,增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将摄影师的内心情感完美表现出来,创造出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品,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摄影作品。优秀的摄影师懂得如何利用形式美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在特定的摄影作品中表现出不一样的艺术感,增强作品的画面感,使观赏者在看到作品时,就能够获取到摄影师在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情感,并反思自我,从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如何在不同的摄影作品中结合形式美的不同特点表达独特的情感,不仅需要摄影师具备过硬的摄影技术,还需要摄影师自身的审美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以及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二)增强摄影作品中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摄影艺术讲究内在表现和外在表现的和谐统一,注重内在美与形式美的相互融合。很多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都能够将作品的表现形式与作品内容达到和谐统一,从而大大提高摄影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摄影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不能分离开来,内容是作品的直观表现,若缺失了表现形式的修饰就会让整个摄影作品显得空洞乏味[2]。如果过多注重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而忽略了摄影作品内容,会让一些与摄影作品内容无关的景象掺杂进来,从而抢占了作品的中心,使作品显得杂乱无章。形式美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将摄影作品的中心内容凸显出来,并对其加工优化,使其更加富有表现力、感染力和生命力。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恰当运用形式美的构图色彩和线条特征,不仅可以更加完美地展现摄影作品的艺术性,提升摄影作品的艺术价值,还能够帮助摄影师将作品中寄托的情感和思想更好地传达给观赏者。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影视艺术;发展机遇;盗版问题
一、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而来的,利用数字、移动、网络等各项技术,同时对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终端进行合理应用,为用户提供影视作品的一种新形态。[1]因此,新媒体也被称作数字化媒体。新媒体时代,在影视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新媒体时代的影响。
二、新媒体时代下影视艺术创作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下,影视艺术创作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盗版问题
盗版问题是新媒体时代下影视艺术创作面临的最严重的一项挑战。新媒体时代下,影视艺术面临的盗版问题尤为严重,虽然随着相关制度的完善,盗版现象得到一定的遏制,但盗版问题仍然十分严峻。[2]
(二)管理不到位
现阶段,影视制作者主要依据出售版权的方式回收成本,而购买版权的电视台主要依据广告方式营利。而观众缴纳电视费、网络通信费并不会使影视创作者获益。新媒体环境下,因为缺少合理的管理体系,影视艺术在市场运作过程中会面临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对其发展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制约。
(三)内容创新不足
新媒体时代加快了影视艺术的发展脚步,影视艺术创作过程中,可以合理地对其他影视艺术作品进行借鉴,在具体创作中,合理地对这些艺术作品进行应用,能够提高影视艺术作品的质量,这原本应是影视艺术作品创作的一条有效途径。[3]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类型的影视作品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响后,就会出现大量相似的影视作品。例如,近几年宫廷戏大火,各种不同类型的宫廷戏层出不穷,作品的质量也良莠不齐。一些作品中融入的独立元素有限,影视艺术作品中的许多内容都存在抄袭的情况,这对影视艺术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新媒体时代下影视艺术创作迎来的机遇
(一)影视创作门槛低
传统时代下,影视制作的成本高,并且运行过程十分复杂,这让许多影视工作者无法继续创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质量影视作品的出现。而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影视制作成本大幅度降低,许多低成本的作品也取得了成功。例如,“陈翔六点半”就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4]新媒体时代使影视创作成了“普通人”触手可及的梦想,只要是具有影视艺术创作能力的人,就可以在影视艺术创作中一展身手,通过不断努力、尝试,获得成功。
(二)影视作品创作多元化
许多在传统时代无法走进大众视野的影视作品无法在传统主流媒体上播出,而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束缚,具有不同特点的影视作品可以在新媒体上传播,这给影视作品创作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影视创作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进行创作,具体创作可以依据自身的见解和兴趣展开。新媒体时代下,艺术作品创作的限制条件相对更加宽松。
(三)播放渠道更宽松
传统媒体环境下,影视作品从制作到发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也会导致受众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这就是影视制作方需要承受的巨大风险。新媒体时代扩宽了影视艺术作品的发行渠道,营销也更加多元化,在效果上也比传统媒体时代更好。传统媒体环境下,影视艺术作品创作者单方面地将作品推给观众,最终得到的反馈十分有限,而在新媒体时代下,受众具有控制权、选择权,同时,创作者也可以与观众进行适当的交流。发行方式的转变,使影视艺术作品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传播。
(四)判定市场对影视作品的接受度
传统媒环境下,通常通过票房、发行量、收视率衡量一部影视作品是否被市场接受,以及市场对其的接受程度,而新媒体时代下,出现了一个衡量影视艺术作品受市场青睐程度的新标准,即“点击量”。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获得大量的点击量,点击量高也就意味着作品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创作者也就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5]此外,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网民的评价、点赞也是衡量影视作品的一项重要标准。在多种不同类型的衡量、评价下,影视作品受到市场的青睐的程度将会变得更加透明。通常来说,衡量影视艺术作品是否成功,可以以下两项标准来判断。一是作品的市场反应情况,也就是作品得到的市场关注、欢迎、接受程度。二是作品自身的艺术程度,也就是作品所体现出来的艺术价值。两项标准缺一不可。在新媒体时代,对于艺术作品的“叫座”与“叫好”一样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衡量。新媒体时代下,对影视艺术作品质量的提升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对影视艺术作品的思想性进行全面考虑。新媒体时代下,影视创作者应对新媒体简洁、轻松的特点进行合理应用,寓教于乐,从而使思想性的传播变得更加轻松,使观众更容易接受。第二,加强对艺术作品艺术性的重视。影视作品最终的艺术性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创作者在艺术方面的造诣,创作者功底是否深厚决定了影视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新媒体时代下,影视艺术创造门槛有所降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允许艺术水平低的作品进入市场,这也不是低水平艺术作品泛滥的理由。浮躁、功利态度导致一些影视创作者在自身能力还较差的情况下就进行创作,结果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情况,引来骂声一片。[6]新媒体时代下,应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让更多影视工作人员参与学习,并且,要对影视工作者的价值观、艺术观进行培养,使其能够在功利、浮躁的大时代中静下心来,创造出不仅有市场,而且有艺术性的高质量作品。第三,做好对影视艺术作品市场化程度的把握。影视作品在市场上就是一种商品,其拥有自身的受众。影视艺术作品播出后想要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受众群体定位是什么,这些内容在影视艺术作品拍摄前就要明确。一部影视艺术作品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只有明确受众的定位,并且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应的创作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摘 要:艺术市场是艺术消费的集散地,它的构建左右着艺术生产力的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对艺术市场供求关系的把握,有助于艺术资源预判调控,促进艺术发展。上世纪的中国油画艺术市场,四大天王的作品赢得了肯定。他们的油画创作影响着艺术市场的格局,带动了油画鉴赏的风向。这个世纪,艺术市场的供求两端的极不稳定,艺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日益加剧,油画创作数量的加剧并不意味着艺术市场有大量需求。事实证明,艺术市场的三大变革,仅交易方式的改变,都会给油画创作带来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艺术市场;油画创作;艺术发展
第一章 源流:艺术市场与油画创作的关系
从哲学角度看,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从经济学角度看,艺术具有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艺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改造”世界的媒介。艺术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人类社会活动与艺术相互影响,有什么样的社会活动,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艺术市场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在艺术投资者将艺术品实现商业价值的过程中形成的。[1]
(一)“艺术市场”的理论与概念
艺术市场从狭义上说,只指艺术交易的场所。在章利国先生著述的《艺术市场学》书中,有诸多对艺术市场的划分方式,都离不开交易。其中按交易的存在方式的划分法,笔者认为更为符合市场经济氛围,也更为简约有力。其分为:现实市场、潜在市场和未来市场。艺术市场从广义上来说,也指艺术品在进行商业化的运作系统。
中国的艺术市场渊源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后期,交易方式是物物交换。在汉代,出现艺术品的雏形,即“佣画”和“佣书”。南宋市井有谚语“买王得羊,不失所望”,说的是王献之与羊欣师徒。在唐代,经济高速发展,艺术市场迅速成形。到了宋代,出现了“常卖”,包括当代艺术市场中称为艺术经纪的“牙侩”和艺术投资者的“粥书者”。到了元代,市场经济意识在艺术家和艺术投资者脑中尤为强烈。有文评价赵孟\“写字必得钱,然后乐为之书”。明朝,商品经济发展,进一步带动了艺术市场的繁荣。清朝是艺术市场发展的高峰阶段,市场化趋于完善。历经各朝代,都证明了艺术市场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1]
(二)“油画创作”与“艺术市场”的关系
油画创作,按贾涛先生在《艺术概论》中艺术创作过程论来看,是指油画艺术家,通过油画的方式,运用画框等媒介进行创造审美形象的过程。[2]如果要按创作时间来,油画创作也可以具体指油画艺术家创作完成的具备审美价值的油画作品。诚然,如果油画艺术家追求极致,油画创作会一直停留在艺术修改阶段。
第二章 油画创作作为艺术生产,所产生的油画作品,从经济学角度看,只有通过艺术商业运作在艺术市场上体现商业价值,才能成为油画艺术商品。否则它只是“席勒-斯宾赛游戏说”里的自由的游戏、自我的娱乐,仅具备文化价值。只有当油画创作以艺术品的方式,遵循艺术市场的运作规则,参与进行商业价值交换时,才与艺术市场有关系。就这个过程而言,油画创作是艺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品,它们相辅相成,离开艺术市场的油画创作不是艺术品,没有油画创作艺术品的艺术市场,也不叫艺术市场。
第三章 问题:艺术市场与油画创作的矛盾
上世纪的中国油画艺术市场,四大天王的作品赢得了肯定。他们的油画创作影响着艺术市场的格局,带动了油画创作的风向。这个世纪,艺术市场的供求两端的极不稳定,艺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日益加剧,油画创作数量的加剧并不意味着艺术市场有大量需求。哲学角度说,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适应时代选择改善生产关系,会取得生产力的快速进步。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是相互转化、依存的辩证关系,当艺术市场中生产与消费任何一端出现问题时,都会影响到另外一端。
(一)“艺术市场”的艺术消费现状
艺术消费,从文化角度看,是指艺术欣赏;从商业角度看,是指艺术品购买。艺术消费者主要分布在个人,群体消费两个方面。[1]从消费意图来看,个人消费偏重于装饰和欣赏,而群体消费如收藏家、艺术投资者以及集团客户,则偏重于艺术品的收藏、增值和公关;从消费者专业角度看,内行人士购买多余外行购买人士,在消费金额上,内行人士也占主导地位;从消费者粘度来看,有长期的投资的计划购买,也有一时兴起的即兴购买,而计划购买占主要支撑。无论油画艺术品消费者层次怎么样,都依赖其自身的经济情况。
(二)“油画创作”的艺术生产现状
经历2011年艺术市场发展小高峰,中国的油画艺术家的油画产量迅速增长。同时带动油画材料生产的发展,在未来的5年中,油画材料价格预测会呈持续上升趋势。中国的专业画廊有3366家,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的大芬村,拥有8000多名画家和画师,1240家画廊及油画经营公司等推介机构,每年产量在都百万张以上,但是从成交额度看,平均每张作品的价格在几百元人民币,大部分作品并不属于“油画创作”的范畴。而兼顾商业和艺术价值的全国三大油画生产地之一的海沧,拥有油画中介机构500多家,是全国最大的手工油画产地,原创油画艺术家只占油画行业从业人数的3%。相邻的莆田,作为世界三大油画产地之一,油画生产占世界年产量的30%,拥有近2万画家和画师,产值15亿,艺术机构80家。从2013年全国拍卖结果看,纯美术作品收入占拍卖收入的75%。
以上数据显示了油画产业链的蓬勃发展,但是也不难看出,“油画创作”范畴内的艺术家人数很少,能进入艺术市场拍卖拥有文化产权的原创油画更少。中国油画产业链和其他经济产业链存在同样的问题,就是走进了“中国制造”的盲区,还没有形成具有文化艺术品产权的世界艺术竞争优势。
第四章 变革:艺术市场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指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是大势所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发育与发展是其核心,而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发展的突破口是艺术品投资基金。[5]
(一)“艺术市场”的三大变革:交易场所、方式与对象
(二)“油画创作”的三大影响:创作主体、风格与价值取向
艺术市场的两端,无论是艺术生产还是艺术消费,只要一端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另一端。艺术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特殊活动方式,生产力总是伴随生产关系不断发展变化。油画艺术品的金融化趋势,会直接影响到油画艺术创作。油画艺术源于生活并全面反映生活。油画艺术品在艺术市场中交易,当交易方式发生了变化,艺术消费者发生了变化,自然辨证的会影响到油画艺术生产。
从创作主体上来说,不在拘泥于只有艺术大师才可以,因为艺术品投资基金就是存在投资风险的投资方式。相对于长期投资来说,潜在油画艺术大师的创作,从增值角度看更具潜力。三大油画生产基地的大部分画师,都可能参与到和画家一样的油画艺术创作中去。
艺术市场是艺术消费的集散地,它的构建左右着艺术生产力的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对艺术市场供求关系的把握,有助于艺术资源预判调控;对潜在艺术消费者的研究,是促进艺术品交易方式转型的外在要求;对艺术市场中艺术品产权交易的探索,是油画创作的外在动力。无论艺术市场的两端哪头发生变化,对与之适应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研究,是艺术发展科学性的必然要求。(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艺术市场学》,章利国,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4
关键词:影视创作声音
声音,是听觉艺术的物质构成材料,是寓有艺术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物质媒介。影视作品中的声音是影视“声画艺术”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区别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之一。影视作品中的声音丰富多彩,但目前对声音的分类方法并不统一。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的孙欣在其《影视同期声录音》一书中按照《电影艺术词典》与《现代影视技术辞典》中对声音的分类方法,认为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分为语言、音乐、音响三大类。我认为这种分类应是比较清楚和全面的。
电影走过了百年的历史,经历了“戏剧的电影”、“文学的电影”、“画面的艺术”,终于走向了“视听艺术”的阶段。我们可以看到个有趣的现象,是当初曾激烈反对过声音的电影,如今高度重视声音的运用。八九十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电影业借高科技的威力,以炫人耳目的视听效果再度复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环绕声的使用,它以无以伦比的感染力彻底征服了观众。
实际上,声音是一种有效的可以在人脑中形成空间形象的手段。在影视制作中,我们可以用它来表达和揭示影视主题。就声音而言,当我们一提到电影《大话西游》周星驰那段经典对白“曾经有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后来才后悔,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讲三个字:我爱你!如果一定要在这份爱加上个日期,我希望是一万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且被人们频频用作互侃的玩笑。而就音乐而言,它的表现力几乎是无限的,它可以表情,亦可以表意,或者表达某个情景和场景。例如,当我们听到《二泉映月》时,我们会从乐曲中感到一种凄凉和悲苦,这就是表情我们还可以从中体会到旧社会艺人那种辛酸的生活和心灵的痛苦,这就是表意我们还可以通过这支乐曲联想到凄楚萧瑟的江南风景,联想到那个瞎子阿炳在大街小巷卖艺的情景。也就是说,通过人的耳朵和大脑,原本看不见的音乐可以转化成人的视觉,而且视觉所展现的场景随音乐的变化而变化,就如电影画面的移动、切换、转场一样。音响是比音乐更具形象性的声音,它的空间造型比音乐来得更具体、更真实、更易把握,例如,汽车的喇叭声,大海的潮水声,刮大风和吹微微细风的不同风声,自由市场鼎沸的人声等,当人们一听到这声音时便会联想到它所对应的场景。一般讲,音响会增强画面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如果将一种音响加载在另一画面上,那么画面原有的空间就被大大扩展了,画面的意义也更加丰富。例如,画面是旧社会一位十八九的女孩在大街上卖身葬父,而画面外传来的声音是同情声,还有啧啧的讥讽声。虽然在画面上看不到这些发出不同声音的人,但在观众的想象中这些人是在围观着这个女孩。而在这里由于同情声和啧啧的讥讽声的运用,画面的空间被扩大了,使这个卖身葬父的女孩的这个画面中不再单调而是丰富了画面的内涵。从上述例证中可以看出,声音不但具有创造画面形象的能力,而且如果将特定的声音加载或赋予某一画面上,那么画面原本具有的意义和内涵不但被丰富了、生动了,而且也可能被改变和修饰。除了空间上的造型作用外,声音还可用来对画面的表现进行补充和丰富。一段好听的旋律,在人们心中唤起的联想可能比一幅画面所唤起的联想更为丰富和生动。因为音乐更具抽象性,它给人的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富有理性的美感情绪,它可以使每个观众根据自己的体验、志趣和爱好去展开联想,通过联想而补充丰富画面,使画面更加生动、更富有表现力。音乐不但具有空间上的造型功能,而且具有很强的表情功能,这种表情具有强烈的感情和情绪色彩,这是画面所无法表达的。在影视制作中巧妙地利用音乐的表情作用,可以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调动观众参与片中情节、内容的积极性。例如像《卡萨布兰卡》,还有《毕业生》中的《寂寞无声》,都是大家一听到这熟悉的旋律马上回忆起这经典的影片内容,以及影片所塑造的经典人物。
尽管声音具有与画面相同的造型和表意功能,但在表达方式上与画面却有很大不同。这些不同点首先表现在声音不能准确地表达某一具体场景或事物。例如,我们无法通过一段音乐准确表达出布达拉宫的外形、色调和建筑风格,而一幅布达拉宫的静态画面却能轻而易举地做到这一点。即使我们用语言来描绘它也不如这幅动态画面来的直观。可见,声音对于事物或事情的描述具有不准确性和宽泛性。人们听到一段音乐时,只能说“它听起来像什么”,或者说“我从中感到了什么”。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经验理解音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经验理解音乐,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音乐形象描述出来。其描述的细节会因人而异,千差万别,但描述的意境和情感却惊人的相似和雷同。
声音在表达形象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影视制作中具有了特殊的地位和独特的表现力。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讨论声音在影视制作中的运用。
1.运用声音表达和渲染主题
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被认为是有史以来表现战争题材的作品中最逼真的一部。片子在一开始的诺曼底登陆作战一场中,用惊心动魄的音响效果把战争的残酷、惨烈表现的淋漓尽致。看过此片的人们很难忘记那子弹摄入水中、打进肉体的可怕效果。导演和音响设计人员还两次使用了“主观音响”的手段,一次是登陆作战中,一次是在桥头遭遇战中,刻画人物在恐怖的战争场面中无法忍受处于短暂“失聪”状态的心理感受,本片的音响运用不但使观众加强的对画面难忘的效果也起到了揭示和深化统一主题的作用。
2.运用声音调动观众情绪
相对于画面而言,音乐是最能调动人的情绪的工具。在某些情况下,用音乐进行气氛的营造和渲染比用纯粹画面更有效,更能抓住观众的心理。在电影《泰坦尼克》的结尾导演使用了该篇的主题曲《我心依旧》不但恰当地表现了电影主人公处在那种环境下的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且调动了观众的情感,使影片主题和人的精神得到升华。
在《泰坦尼克》中,这段音乐被几次用到,正是由于巧妙地运用了具有有带有一些伤感的乐曲不但实现了故事情节上的过渡和转场,而且将主人公杰克和露丝在泰坦尼克号这艘轮船上发生的短暂但是刻骨铭心的爱情得到了升华,也表现出了杰克为爱牺牲的伟大、露丝对杰克的无限怀念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和对于失去杰克的无限痛苦,并把这份痛苦化作生存下去的勇气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这比任何人为的表演、痛哭、解说都来得简洁、巧妙和含蓄。
当然,我们在影视制作中不能过分地夸大声音的作用。毕竟,任何影视制作都是以视觉画面为主的编辑艺术。只有当我们对影视表现的各个元素的特性有所了解掌握后,我们才能在影视制作中科学地运用这些元素,并发挥它们各自的表现优势。声音的特性及其巨大的应用潜力还有待我们在实践中认真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摘要:中国近代的摄影艺术创作中不乏有蕴含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佳作,这些摄影艺术作品展现出中国传统虚实观念的印记,留出观者以更多的思考空间,从而营造出意蕴高雅清新脱俗地艺术风貌。本文通过分析摄影艺术创作中虚实观念形成的美学根源,从而探究摄影创作中的审美诉求,试图探究摄影艺术中虚实观念的形成与艺术创作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摄影艺术;虚实观;摄影创作
1“虚实观”的由来及美学本质
1.1“虚实观”是中国哲学思想中重要的一个观点,这种哲学的观点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意识。“虚实观”是老、庄思想中的一部分,老、庄哲学观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道”,“道”包含着“虚实统一”的关系。“虚”其实就是“无”,即是对于空白的理解。最早提出“有无”概念的是老子,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说到:“天下万物皆生于有,有生于无”。[1]在中国几千年的艺术史中“虚实相生”一直是历代艺术家们所不断研究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中国艺术的发展史中,很早就有以虚代实的艺术手法了。
1.2如东晋顾恺之的作品《洛神赋》,画中飘逸的人物形象融入山水云彩之中,意境高远,又如南宋马远的作品《寒江独钓图》画意平远,一人独钓江中,平静的江面上,四周皆不着墨迹,仅在孤舟边勾出几条轻柔起伏的水波纹,江面的空旷之感油然而生,使人联想无限,以少许胜繁复,手段高明。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不乏运用亦“虚”亦“实”来表现意境的作品,如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明清时期山人朱耷的《荷花水鸟图》、《孤禽图》、《眠鸭图》等诸多作品,皆以大虚大实之景,留与世人无限的遐想。
1.3中国传统的艺术思想认为艺术既要丰富全面地表现自然和生活又要去粗存精,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自然和生活之美,使真与美、内容与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就如同中国美学大家宗白华所说,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美学思想是中国艺术思想中独创的宝贵遗产,值得我们结合艺术的实践来深入地理解和汲取,为我们从生活中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提供借鉴和启示。[2]
2摄影艺术中“虚实”的概念
2.1在中国的摄影艺术中“实”与“虚”如同著名摄影理论家刘半农先生在《半农影谈》中所说的“复写”与“非复写”,还可以说成是“写真”与“写意”,“写真”顾名思义就是反映自然真实的一面,“写意”其实就是表现作者内心深处的想法,体现作者心里所营造的鲜活意境。如《半农影谈》中提到“写意”是一种被寄籍的东西,“被寄籍的东西,原是死的;但到作者把意境寄籍上去之后,就变作了活的”,[3]可见摄影中的“写意”实际上是将被摄物与作者的思考相互融合所呈现的意境,表现的是摄影者自己的思想意识。
2.2在接触摄影艺术创作之初,经常会片面的理解“虚”与“实”的概念,认为摄影中的虚实就只是大光圈所带来的虚化,抑或是仅仅由空气透视所体现出来的空间感,忽略了情感与意趣所产生的画意之美。不同的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在借用摄影作品表达情感时,总能让欣赏者回味悠长,摄影艺术中“虚”与“实”的概念也是一对辩证的关系,是互为补充互为抑制的。摄影艺术中的“虚”与“实”是一种包含了绘画的虚与实、调焦的模糊与清楚、空气透视的远与近、光线的顺光与逆光等所形成的综合关系,传统艺术的精神影响着中国摄影艺术不断的创新,摄影艺术从传统绘画艺术中汲取艺术与思想的精髓,发展和传承着中国艺术精神中独特而精妙的虚实观。
3在摄影艺术创作中对“虚实观”的探索
3.1摄影艺术的本质在于情感的表达,情感通过摄影作品与观赏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在别人不在意的景物中发现美的诗意,于是那些美的瞬间与摄影创作者不期而遇。“虚”与“实”这对关系在摄影中调节着画面的意境,是摄影作品与观赏者沟通的语言。这种语言是一种形象而具有愉悦性的交流方式,跨越了思想、文化和地域而存在,是人的本性对于美的追求。中国的艺术强调意境,讲究以虚代实,运用“虚”寄予艺术作品无限的遐想和审美意味。重“实”而轻“虚”能创造出写实的作品,重“虚”而轻“实”能够创造出富有意味的作品。在摄影创作中很多时候需要更多的不是“实”而是“虚”的意味,画面中以虚代实能为作品带来那么一丝诗意,增加摄影作品的审美价值。在中国摄影史上“虚实”的概念很早就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创作之中。
3.2将中国绘画的原理,应用到摄影上的第一人是郎静山先生,郎静山先生十分注重画面的“虚实”。郎静山的集锦摄影,师法中国画,重视营造意境,在形式上借鉴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表现方法,题材和主题意趣,多取源于古画、诗词,是中国绘画风格和摄影技法的统一,既具有个人的艺术风格,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让摄影作为其承载体,运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语言,传达出的是中国人意识中潜藏的老庄哲学思想。就如郎静山自己所说:“我的创作理念很简单,就是想把好的、美的东西拍出来,呈现给大家,我一直致力在摄影中找一种可以表现美的方法,把美的保留,不美的丢弃,于是就有了集锦的诞生。”[4]郎静山用集锦摄影来表现美的事物,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通过集锦摄影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神兼备得以再现,让虚无缥缈的想象更接近真实之景。
3.3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郎静山一味模仿、拼凑古人的意象,没有艺术创造的意义。且不论有无艺术创造的意义,就郎静山大师对于发扬传统艺术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艺术工作者深思。郎静山的摄影作品中以摄影影调为媒介,仅用黑、白、灰三色,通过气韵生动的黑白意蕴描绘出丰富多姿的山水画意之美,通过“虚实”的穿插将山、水、雾、树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郎静山大师将中国绘画的思想与画意融入摄影创作之中,可以说是开创了运用中国艺术的民族性语言进行摄影创作之先河。在其创造的艺术作品中总是充满了浓厚的道家思想,清新淡雅、与世无争、超凡脱尘的思想境界贯穿于作品之中,用“大虚”给人以无限遐想,制造出隐逸无为的道家风骨。
3.4“虚实相生”的思想运用在摄影艺术中能更直观的表达出中国人的审美倾向与审美价值。通过虚实的融合烘托出画面的层次感,表现大好河山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虚实观的把握可以说是摄影艺术作品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在“虚实”中不断组合变化形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美就通过这样的形式被表现出来。中国近现代摄影艺术创作中的美是延续了千年的画意之美,是集中华民族之精髓的艺术精神。其实追根溯源就是一种以“虚”带“实”的老庄之道,经过摄影艺术家的创作,形成了中国摄影艺术的独特魅力。
4结论
中国摄影艺术对于虚实观的研究从未间断过,中国画的虚实观与意境一直影响着历代摄影艺术的创作者们,他们对于自己摄影作品中画面的“虚实”尤为讲究。摄影创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解读与创新让摄影作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色,画面的变化之中反应出中国艺术对“道”的推崇。纵观摄影艺术的发展,摄影创作者们对道家提倡的“以虚代实,虚实统一”的概念十分重视。无论是作品还是作品的名称都体现出作者对“有”与“无”、“虚”与“实”的深刻理解。可以说虚实观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中国摄影艺术家们的骨髓之中,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潜意识在作品中表达出来,使作品犹如浑然天成意境幽远。虚实观称得上是中国摄影艺术的灵魂,相信在以后更多的摄影作品中依旧能看到那些虚实得体、充满意蕴的摄影艺术作品出现。因为这是来自古人呼唤,是中华民族的标记。相信今后会有更多层出不穷的摄影艺术作品,一定也会带有创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进行深入思考的结果。虚实观念已经深入其骨髓之中,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弼.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中华书局,第1版(2008年12月)第110页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版(1981年6月)第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