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有机蔬菜的市场现状

有机蔬菜的市场现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15 15:48: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有机蔬菜的市场现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有机蔬菜的市场现状

第1篇

关键词:蔬菜产业;现状;问题;对策;辽宁瓦房店

辽东半岛中部西侧的瓦房店市是辽宁省大连市的一个县级市,此地依山傍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气候优势,比较适合种植蔬菜。近年来,蔬菜产业迅速发展,设施蔬菜面积大幅度增加,蔬菜的产量逐年增长,带来的市场经济效益也在逐年稳步增长中,蔬菜产业正在向着优质尧高效尧安全的方向发展。

1瓦房店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近20年,瓦房店市露地蔬菜田逐年减少,设施蔬菜面积增加,菜田面积稳定在1万hm2左右,露地蔬菜与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基本维持在1颐4。截至2015年,建设省级育苗中心建设项目2个,分别为三台满族乡大连伊甸生态农业科技博览有限公司和九龙街道大连飞凡农业有限公司花卉育苗中心。

1.1蔬菜播种面积大

蔬菜种植业的播种面积基本呈现上涨趋势,覆盖的区域乡镇也在逐渐增广加大之中。各年份蔬菜种植面积如下院1997年6974hm2尧1998年6943hm2尧1999年6749hm2尧2000年7377hm2尧2001年9094hm2尧2002年7997hm2尧2003年7983hm2尧2004年6801hm2尧2005年7758hm2尧2006年8070hm2尧2007年9804hm2尧2008年8842hm2尧2009年8979hm2尧2010年9456hm2尧2011年9611hm2尧2012年9782hm2尧2013年10500hm2尧2014年9100hm2。由此可以看出,蔬菜播种面积除个别年份出现下降的情况,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

1.2四季均衡生产,蔬菜商品率高

随着设施农业面积的增长,种植蔬菜不再严重受外界气候条件的限制,瓦房店基本实现四季蔬菜均衡供应,全年产量逐步增高。各年份蔬菜产量如下院1997年26.5万t尧1998年32.4万t尧1999年34.4万t尧2000年37.9万t尧2001年40万t尧2002年42.0万t尧2003年47.2万t尧2004年51.9万t尧2005年51.9万t;2006年60.1万t尧2007年65.0万t尧2008年65.3万t尧2009年66.5万t尧2010年68.2万t尧2011年68.8万t尧2012年70.1万t尧2013年72.5万t尧2014年69.6万t。由此表明,瓦房店市蔬菜产量近20年基本是升高的走势,从1997年到2007年,蔬菜产量实现翻一番,之后蔬菜产量呈现一个平稳缓速的增长趋势,实现蔬菜自给自足,在市场上占有有力的竞争位置。

1.3蔬菜品种繁多

境内蔬菜沿袭栽培品种分23类,品种数量无考;发展到1985年已经有36类,138个品种。至2005年,新增蔬菜品种80余个,目前,品种数量仍在大量增加。

1.4部分区域由产量主导型向质量效益主导型转化

本地供应蔬菜数量完全可以达到本地人们的需求,还可以供应大连等地区的需求,随着供需矛盾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注重蔬菜产品质量,产品质量与市场效益等关系更加密切,优质的蔬菜产品有更好的市场和发展前景,从而导致有些区域蔬菜生产从产量主导型向着质量效益主导型转化,发展更广阔更高品质的市场。

1.5蔬菜生产科技含量有较大提高

随着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新型技术在生产中逐渐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瓦房店近些年来,坚持进行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工作,从农民的意识与认识抓起,每一年坚持搞科普大集,开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发放各类科普资料。积极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为诸多乡镇购买农业监测仪等先进的设备及仪器。开展科技培训尧科技下乡活动,把先进的实用的科学技术传递到农民手中,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贡献率。

2存在的问题

2.1各乡镇蔬菜生产发展不平衡

一是瓦房店市内蔬菜发展存在区域性,蔬菜生产主要靠元台镇尧老虎屯尧太阳办尧三台乡尧谢屯镇尧祝华办尧泡崖乡尧九龙办尧杨家乡尧瓦窝镇等乡镇,得利寺尧松树镇尧驼山乡等乡镇蔬菜数量甚少。二是生产作物和品种比较单一。目前,蔬菜生产主要集中在黄瓜尧番茄尧辣椒尧茄子尧芸豆等几大作物和品种上,造成市场种类单一,致使蔬菜生产在生产规模尧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上远不如发达城市。

2.2基础建设比较落后

由于瓦房店市保护地发展比较早,早期建造的温室存在结构尧布局不合理的问题,造成保温性能差尧采光性能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冬季温室蔬菜的栽培管理,从而使产量下降,病虫害发生严重,品质下降,产值降低,削弱了广大菜农的种菜积极性。

2.3蔬菜质量安全有待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蔬菜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食品安全在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蔬菜生产过程中农民滥用农药尧化肥以促进生长,促进产量增长,造成农药残留严重超标,进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经济发展。合理施用农药尧化肥,以生态环保的方式促进蔬菜生长是应当考虑的问题。

2.4蔬菜产业信息化建设滞后

目前,瓦房店蔬菜产尧加尧销等网络信息建设比较滞后,农民了解供求信息尧市场信息等渠道不畅通,农民合作组织构建与蔬菜生产发展不匹配,造成农民选择优良品种难尧掌握国家惠农政策难尧了解市场需求难,已经严重影响瓦房店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

3对策

3.1做好蔬菜产业规划,调整品种结构

结合瓦房店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按照产业化的要求,满足市场的需求,合理统筹规划,把蔬菜种植重点从生产效益转向产业化效益,推动结构升级尧产业升级,搞好无公害蔬菜基地项目,扩大大棚生产规模,加大有机蔬菜发展力度,加强创建自主地区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3.2严把质量关,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制定严格的蔬菜质量生产标准,教育农民把生产高质量蔬菜成为一种自觉意识,收购尧加工企业把好质量关,形成农民尧协会尧企业诚信经营,树立质量尧品牌意识,生产高质量高标准的蔬菜产品,严格把好市场大关,促使瓦房店蔬菜产业进入大流通尧大市场销售。

3.3改善蔬菜基地建设

加大老旧蔬菜基地的棚室改造和道路建设,使棚室建设更具科学性尧合理性,为蔬菜产业的稳步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4实施科教兴农,加大科技投入

加快引进和推广新兴技术尧优质品种等促进蔬菜产业发展。自主开发推广因地制宜的优质高效益型生产技术体系,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4]。积极引进新尧特尧优蔬菜品种,加速蔬菜品种更新换代,进而提高良种利用率,提高瓦房店地区良种覆盖率。加快设施栽培尧无公害栽培尧秋延后春提早栽培尧有机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大标准化程度的培训力度,推广应用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及有机肥,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尧化肥等,进而保证食品安全。

3.5培养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开发力

积极培养尧引进尧扶持尧发展蔬菜储运营销和加工企业,培养龙头企业带动全是市蔬菜产业平稳全面的发展,建立农户尧企业尧市场蔬菜规模化生产营销运作模式,逐渐使农户尧企业尧服务组织之间成为一个相互依存尧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4参考文献

[1]柳代善.洋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探讨[J].农技服务,2016,33(1)院23-24.

[2]王春明.辽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经济,2006(9)院32-33.

[3]李月.对鞍山市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建议[J].农业经济,2006(2)院28.

第2篇

1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1专业化蔬菜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宣化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蔬菜产业是近年来全县种植业中农民自主投入较多、经济效益比较高、发展速度最快的优势产业之一。目前,已建成了大仓盖宏盛蔬菜基地、双庙温室蔬菜基地、中信黄羊滩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温室蔬菜种植基地。形成了以沙岭子、大仓盖、江家屯为主的城郊蔬菜生产区;西南部以崞村为主的露天蔬菜生产区以及以深井、赵川、李家堡等地为主的错季设施蔬菜生产区。2011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 466.67 hm2,其中设施蔬菜800 hm2。

1.2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先后在深井镇、赵川镇、沙岭子镇等几个大的乡镇成立了6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产前有合作社统一组织调运生产物资,既保证了质量,方便了菜农,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后组织统一销售,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菜的积极性,促进了宣化县蔬菜产业的发展。

1.3建立健全蔬菜质量检测体系

2008年投资60万元建设了农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室面积100 m2,配备了色谱仪、原子吸收仪等贵重仪器。2010年加大投资,购买了紫外线可见光度仪、土壤水分测定仪、叶绿素仪、定氮仪等仪器设备。中心检测项目全、覆盖面广,具备土壤、肥料、三聚氰胺、蔬菜等多个项目的检测能力。各乡镇同时也建立了无公害蔬菜速测室,实现了场所、仪器、人员三到位。检测体系主要负责全县蔬菜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工作,禁止了在蔬菜产区销售和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为蔬菜质量安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保证了宣化县蔬菜的质量安全。

1.4产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近年来,宣化县不断增加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对蔬菜生产实行全程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求,不断引进新、特、优蔬菜品种,如番茄有上海908、百利,圆白菜有春甘3号,芹菜有高优特、文图拉、佛罗里达638,洋葱有金黄冠等。同时在每年蔬菜销售旺季(7―10月)开辟了蔬菜运销绿色通道,每年发放绿色通道卡2 000张以上,保证了全县蔬菜的及时销售,维护了菜农的利益。

2存在的问题

2.1种植规模小

种植规模相对较小,上规模蔬菜基地少,其规模效应没有充分显现,形成不了成方连片的无公害蔬菜大棚生产带。2011年全县保护地蔬菜生产面积仅有1 113.33 hm2,其中日光温室面积720 hm2,大、中棚面积246.67 hm2,小拱棚面积146.67 hm2。日光温室面积只占当年全县菜田面积的13.0%,大、中棚面积只占当年全县菜田面积的 4.5%,二者相加占比重也仅 17.5%。

2.2市场意识不强,市场信息不灵

随着全国蔬菜大市场大流通体系的建立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多样化要求,市场需求的变化频率增强、市场需求变化的预测难度加大。由于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宣化县蔬菜产区的结构不能随着市场变化而及时调整,导致蔬菜生产的季节性过剩,影响菜农种菜的积极性。

2.3龙头企业少,产业化经营功能弱

目前,蔬菜生产现状与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很不相称,究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带动力强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对蔬菜的精加工和开发力度不够;企业与基地缺乏紧密的利益和约束机制,市场在低水平徘徊,缺乏名牌效应。

3发展对策

3.1开展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

在大力开展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有机蔬菜,其战略目标是:宣化县绿色蔬菜面积在2011年5 466.67 hm2的基础上,到2015年,全县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1万hm2,其中设施蔬菜面积4 333.33 hm2(日光温室1 333.33 hm2,塑料拱棚3 000 hm2),产品商品化处理和精深加工率达到60%以上。形成3个蔬菜优势产区,培育9个蔬菜生产重点乡(镇),建成6个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绿色、有机蔬菜认证率达70%。建成3个蔬菜物流交易市场,将蔬菜产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1-2]。

3.2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化经营

突出抓好龙头企业的培育,通过扩大开放引龙头、政策扶持壮龙头,建设一批集蔬菜生产、加工、贮藏、销售、开发于一体的龙头企业,提高蔬菜深加工能力,形成龙头企业与农户“风险公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使宣化县蔬菜生产逐步向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专业化服务、品牌化销售的方向发展。

3.3做大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

牢固树立品牌意识,使蔬菜产品拥有自己的商标和品牌,通过品牌效应去占领市场,提高蔬菜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与销售工作和净菜上市,对宣化县的甜椒、李二香瓜、蘑菇等地方特色农产品要逐步进行商标注册,扩大宣传。创建区域特色农业大品牌,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3-4]。

3.4加强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产销衔接

在优势产区选择若干重点乡村配备计算机等相关设施,优先建立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及时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服务,开展主要蔬菜产销形势的预测预报,使农户及时掌握市场、了解市场,减少市场波动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同时在农牧局建立功能齐全、反应灵敏的优势农产品市场预警系统,在优势农产品受到外来产品冲击或外销受阻时,能及时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为农民提销信息,以避免盲目生产。

4参考文献

[1] 俞慧玲,吴春红,张丽华.云和县黄源乡高山蔬菜产业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J].丽水农业科技,2006(1):4-5.

[2] 孙玉文,刘淑娴.高山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1999,27(6):607-608.

第3篇

【摘要】 目的: 了解贵州省贵阳市市售蔬菜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为进一步保障居民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50份蔬菜样品中15种有机氯的含量。结果: 各类蔬菜样品中均检出有机氯农药,各种有机氯的检出率达到8%~40%,有机氯类农药残留以α-硫丹、β-666、狄氏剂、γ-666为主;三类蔬菜之间有机农药的残留量依次为:根茎类、叶类、果实类。结论: 贵州省贵阳市市售蔬菜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现状不容乐观;蔬菜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来源于土壤。

【关键词】 蔬菜; 农药残留量; 杀虫药,有机氯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 residues on vegetables in Guizhou province, so as to provide basis for health protection of residents. Methods: The contents of 15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n 50 specimens of vegetables were tested by using vapor phase chromatography method (GB/ T.5009.146-2003). Results: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 residues were found in all of the vegetable specimens, and the detection rates of these pesticides were 8%~40%. The main categories of the pesticide residues were α-sulfur, β-666, dieldrin and γ-666. Conclusions: The situation of the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 residues on market vegetables does not allow us to be optimistic, 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elevant authority should pay high attention, and adopt powerful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situation.

[Key words] vegetables; pesticide residues; insecticides,organochlorine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已逐渐重视蔬菜的质量问题。由于有机氯类农药在环境中的强持留性和在脂肪中的高度累积性,因食用被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而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1986年我国就在农业上全面禁止使用有机氯农药,但禁用20年后的今天,仍可从各种环境介质样本中检出有机氯农药残留物[1,2]。为了解贵阳市蔬菜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情况,对市场上销售的蔬菜中15种有机氯的残留进行检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根据贵阳市蔬菜基地的分布状况,抽取了3个蔬菜基地的50份蔬菜样品(其中叶类13份、根茎类20份、果实类17份)进行检测。

1.2 检测依据

GB/T.5009.146-2003

1.3 仪器设备

气相色谱仪(安捷伦6890,美国);色谱柱:石英弹性毛细管柱OV-101,0.25 mm×15 m;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组织粉碎机、旋转蒸发仪、布氏漏斗、抽滤瓶、分液漏斗、层析柱

1.4 试剂

农药标样购于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包括:六六六4种异构体(α-666、β-666、γ-666、δ-666)、滴滴涕4种异构体(OP-DDD、PP-DDT、PP-DDE、OP-DDT)、七氯、六氯苯、艾氏剂、环氧七氯、α-硫丹、狄氏剂、异狄氏剂,均为分析纯,纯度为99.9%;其他试剂:石油醚、丙酮、无水硫酸钠、弗罗里硅土,均为分析纯。

1.5 样本处理

准确称取100 g蔬菜,剪刀剪碎,组织粉碎机制备成匀浆,取20 g匀浆,加入30 ml丙酮、30 ml石油醚,摇匀10 min,抽滤,滤液移入250 ml分液漏斗中,加入100 ml 20 g/L的硫酸钠溶液,充分摇匀,静置分层,将下层溶液转移到另一250 ml分液漏斗中,用20 ml石油醚萃取,合并3次萃取的石油醚层,经无水硫酸钠层,旋转蒸发仪上浓缩至2 ml,加入已处理过的净化柱中,用100 ml石油醚加乙酸乙酯(95 ml+5 ml)洗脱,收集洗脱液于蒸馏瓶中,于旋转蒸发仪上浓缩近干,用少量石油醚多次溶解残渣于刻度离心管中,定溶至1.0 ml,供气相色谱分析。

1.6 气相色谱条件

1.6.1 气体流速 氮气40 ml/min,尾吹气60 ml/min,分流比为1∶50。程序升温至230 ℃保持30 min;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50 ℃。

1.6.2 色谱分析 吸取1 μl试样液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高,重复1次。根据组分在色谱上的出峰时间与标准组分比较定性,用外标法与标准组分比较定量。

1.7 统计处理

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15种有机氯标准品检测结果

由图1可见,在检测条件下,六六六、DDT各异构体能清晰分离,所检测的15种有机氯的出峰顺序:六氯苯、α-666、γ-666、七氯、艾氏剂、β-666、δ-666、环氧七氯、α-硫丹、PP-DDE、狄氏剂、OP-DDT、异狄氏剂、OP-DDD、PP-DDT。

2.2 50份蔬菜有机氯农药残留检出情况

由表1可见,所采50份蔬菜样本中,15种有机氯农药均有检出,检出率在8%~40%,其中以α-硫丹、β-666、狄氏剂、γ-666等为主。

2.3 不同类蔬菜中有机氯残留状况由表2可见,三类蔬菜之间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农药残留量依次为:根茎类、叶类、果实类。

3 讨论

农药残留问题,直接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机氯自上世纪80年代禁用以来,直至今日仍可从环境介质和人体中发现,有机氯引起中毒事件国内时有报道[3,4]。本次对贵州省贵阳市3个蔬菜批发市场的50个蔬菜样本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检测,发现市售蔬菜中存在有机氯农药的污染,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达到10%~44%,其中α-硫丹、β-666、狄氏剂、γ-666是主要的残留类型。

此次检测蔬菜样品的采样时间是12月份,由于天气寒冷,蔬菜生长过程中尚未开始使用农药杀虫,提示蔬菜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主要来源于土壤。土壤中农药残留的高低,与农药用量、农药种类及土壤环境条件、农作物对土壤残留的吸收及作物种类等因素有关。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类蔬菜中有机氯残留量的分析发现,有机氯的残留量大小依次是根茎类、叶类、果实类,说明不同类的蔬菜对有机氯农药的富集作用是不一样的,根茎类、叶类、果实类是由下向上的不同部位,根据其有机氯的残留量情况,说明它们是由底部向上转移的,也说明了表1 蔬菜中不同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检出情况蔬菜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来源于土壤,本检测结果与文献报道相一致[5]。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是控制农药残留超标的重要环节。剧毒、高毒类杀虫剂农药用量过大、易储留是造成蔬菜残留量超标而引起中毒的客观原因。此外,在我国生产的所有农药制剂中,乳油、可湿性粉剂等剂型占60%以上,也成为影响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因素。各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宣传和教育,要利用各种媒介,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国家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和进行农业综合防治,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蔬菜水果市场的卫生监督,不定期、经常性地进行抽查,以求从根本上保证人民食菜安全。引导消费者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购买绿色无公害蔬菜、水果,并根据蔬菜类别及食用习惯选择针对性的消除农药残留的方法,如采用清水、盐水浸泡、去皮食用、沸水烫后再烹调食用等方法,尽可能、有效地去除残留农药。表2 不同类蔬菜中有机氯残留状况(1)相互两两比较,P

参考文献

[1]龚钟明,董元华,安琼,等.无锡鼋头渚夜鹭卵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及其环境指示意义[J].环境科学,2001(2):110-113.

[2]袁旭音.太湖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特征及风险评估[J].环境科学,2003(1):121-125.

[3]张荣全,李彦.我国蔬菜中农药残留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蔬菜,2001(6):4-5.

第4篇

[关键词] 临洮县新添镇 菜贱伤农 分析 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001-01

2014年又有十几个省份的蔬菜出现滞销,而且北方居多,涉及的品种有大白菜、菜花、卷心菜(甘蓝)、冬瓜、南瓜、西红柿、胡萝卜等常见蔬菜。全国十多种常见蔬菜的平均批发价格均有下降,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 新添镇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我的家乡在临洮县新添镇,农民主要靠种菜来致富。由于人多地少,农业基础薄弱,长期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由于人们勤劳致富,大力种植蔬菜,土豆,药材等农业经济作物,发展养殖业,家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在川区,有水浇地,高温棚,塑料大棚等种植技术,使得农民经济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有好多村子家家有彩电冰箱、农业机械、甚至有的农民都买了小轿车。

但是,2011至2014年“菜贱伤农”的现象是的家乡农民致富的步伐大幅减缓,喜获丰收的甘蓝、芹菜、大白菜、油白菜,萝卜、菜花等价格却大幅下跌,几分钱一斤的滞销甚至引起菜农将丰收的芹菜、甘蓝铲掉,倒在河道里当垃圾,更有个别走向极端的菜农绝望自杀。

2014年国庆节期间,我帮父母去卖甘蓝,三个人近乎一天的劳动,还有一辆三轮车;减去 15元的过磅费,拿到手的只有139元。连农民工一个人一天的工资都不如!更别说这两千斤甘蓝种子、肥料、农药等前期的投入和劳动力。对此,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2 菜贱伤农的原因

2.1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技得到迅速发展,高温棚、塑料大棚种植技术已经非常普遍,蔬菜产量大幅度提高;再加上气候原因,是的南、北方蔬菜同时上市,影响了蔬菜销路及价格。

2.2 由于农民知识的局限,使得其对市场很难有准确的判断。今年什么蔬菜价格好,明年大家都种植哪一种蔬菜;从而该种蔬菜的籽种,专用肥,农药等投资大幅度提高;然而蔬菜成熟后,供大于求;再加上农民个体种植,讨价还价能力不高,又相互挤兑;价格非常便宜,形成“大小年”现象。

2.3 农业病虫害增加,过量喷洒农药,过量使用经济肥料已经同一块土地连续几年都种植同一种蔬菜,对土壤形成了恶性循环。有好多蔬菜成熟前就已腐烂,为了增加收入,农民将变质腐烂的蔬菜“包装”出售,“参假”,给韭菜、韭黄、葱等蔬菜里面卷上土,更有甚者将石头装在包装韭黄的纸箱里。在市场上形成恶性循环。

2.4 蔬菜流通环节过多,人工费、运输费过高,使得“菜贱伤农”的现象与“菜贵伤民”的现象同时从在。虽然政府对于运输蔬菜的车辆免收高速过路费,但是由于蔬菜运输流通环节很多,所需人工劳动多,无形中增加了蔬菜的销售价格。收购时需要代办费,收完还要包装,这也得花钱,完了在装车这又得花装卸费,运输费,销售市场管理费,甚至还要缴纳代办费,然后蔬菜才能批发给零售的菜贩,再剔除损坏变质的蔬菜,蔬菜到了吃菜人的篮子中已经身价数倍。

3 改变“菜贱伤农”的几点建议

3.1 在政府倡导下,大力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社,调整蔬菜品种、洋芋、药材的种植结构,统一销售,稳定市场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由于交通发展迅速,村村通了硬化的水泥路,收购蔬菜的大卡车直接可以开到地头来,在一个小村庄形成小的地头市场,这为菜农卖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另一方面,使得同种蔬菜形成了最大的挤兑出售。由于地头市场小,价格极不稳定使得菜贩的收益是菜农收益的好几倍,甚至几十倍。

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对农村土地进行统一种植、管理,统一出售蔬菜;对于农民以土地使用权的形式入股分红。聘请有经验的农民作为顾问,请年轻力壮的作为劳力,对他们,按照劳动程度发给工资。成立蔬菜出售方面的合作社,对蔬菜进行统一评定等级,再定价格,统一销售。这样就可以稳定市场价格,最大程度的提高农民收入。

3.2 镇政府倡导,村委会大力宣传,种植绿色蔬菜、有机蔬菜。大力减少经济肥、农药的使用量,发展养殖业,使用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打造“新添”品牌的绿色有机蔬菜。

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农药、化肥已成为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投资。但近几年,由于市场经济推动作用,使得农药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不仅种植出了有毒的农产品,也对耕地土壤结构形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因此为了农种植绿色环保的蔬菜,形成“新添”品牌的绿色有机蔬菜,就必须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发展养殖业,使农民有肥可施。

3.3 疏通销售渠道,实施“农超对接”。

成立蔬菜销售合作社,到全县甚至省、市个超市联系时令蔬菜直销点,减少蔬菜销售流通环节,是菜农得到最大的收益,是市民吃上新鲜的蔬菜。

新添镇有康家崖、崖湾、三十墩等三个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建成气调库50多个,可在某种蔬菜集中上市期间,如果价格便宜,大量收购储藏,调节市场价格;待到过了这种蔬菜成熟期,在投入市场销售。从而增加菜农收入。

3.4招商引资,实施蔬菜、洋芋、药材等农业产品深加工,招收剩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

一个拳头大小的洋芋,加工成薯片后,其身价可以反几百倍;一小袋榨菜可以买一元甚至几元,一斤只不过是洗净切片的党参、当归等,价格就要翻上好几倍。

第5篇

关键词:云南省 蔬菜产业 培植

一、云南省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云南省以自身资源条件为基础,已经把蔬菜产业列为了重点培植的支柱产业之一,全省对蔬菜产业的培植也有了较为突出的改进。首先,云南省已经开始逐渐建设蔬菜产业基地,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次,云南省逐渐加快了农业的标准化生产进程,不仅可以提升蔬菜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也为发展无公害蔬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云南省初步形成了蔬菜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引进了一些外地的农产品公司,将本省的蔬菜产业推广开来。

二、云南省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云南省的蔬菜产业培植中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云南省的蔬菜产业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还存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云南省蔬菜产业培植的意识不强

由于在很多人看来,蔬菜产业的培植只是一个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而对大局的财政增长没有很明显的帮助,因此人们蔬菜产业培植的持续发展没有较强的意识,同时,也缺乏责任心和知识水平,缺乏有力的发展措施和扶持政策。因此,尽管云南省的部分地区逐渐开展了蔬菜培植工作,但力度不够,人们的发展眼光不够到位,这些直接影响着农业市场的价格需求。制约着全省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云南省蔬菜产品的销售不稳定

虽然云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各个地区都有蔬菜培植基地,但是这些基地一般都建在乡镇地区,而这些蔬菜也恰恰只能满足本地居民的生活购买需要,无法适应大宗批发交易。云南省的蔬菜种植地域不稳定,人口居住地域不稳定,直接导致了建立科学型联网的大宗批发交易市场的难度,使得当地蔬菜的销售力度不均衡。

(三)、云南省对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的意识差距较大

当前整个蔬菜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了绿色、有机、无公害的标准化生产时代。但云南省的广大农民依然主要是沿袭着传统的耕作模式,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意识不强,种植粗放,产品品种不新,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能力,结果导致了该省蔬菜产业培植的相对落后。

三、加快云南省蔬菜产业培植发展的对策

由于蔬菜产品涉及千家万户的餐桌问题,也关系着社会民生的菜篮子安全问题,因此,蔬菜产业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朝阳产业,也是一个极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蔬菜产品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

(一)、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培植设施

目前,云南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基本的实效,这为发展蔬菜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从云南省的自然特征来看,气候温和,很难掌握温度的高低和气候的变化,因此只能跟随节令生产常规蔬菜产品,这就使产品失去了竞争优势和进入市场的先机。因此,要想加强该省的蔬菜产业,就必须走大棚生产的道路,用现代农业科技手段解决四季节令对生产的制约,使产品时刻满足市场需求。

(二)、加大蔬菜产业培植的生产规模

云南省发展蔬菜产业虽然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现实基础的,但从全省的经济基础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蔬菜产业的发展是很有潜力的。而目前我们所需要的是适应科技化大生产的培植条件,努力形成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生产环境。因地制宜的发展蔬菜产业基地的改进。

(三)、加大对蔬菜产业的基础投入

要认真研究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机制,找准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加大对产业的投入。在建立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也要安排适当的经费,开展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及推广。努力将零散的小生产基地合并成有规模的大型示范区,将蔬菜新品种的培植作为重点,不断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不断扩大本省蔬菜的种植量,提高蔬菜种植的质量,将有信誉、有保障的蔬菜推向市场。

(四)、不断提高蔬菜的经济效益

蔬菜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水平的竞争。就目前云南省蔬菜产业的现状来看,品种绝大多数依然是传统常规的老品种,大路货;生产手段是沿袭多年的土办法,老套路,致使产品质量一般化,效益出不来。要培植蔬菜产业,就必须增加产业内部科技含量,提高群众种菜经济效益。一是要加强蔬菜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引进,培训提高,转行等方式,建设一支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蔬菜科技人才队伍;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网络,从新品种的引进推广抓起,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三是要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培训,通过广播、讲座、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提高种植户的科技意识和生产水平。

(五)、把蔬菜产业培植与旅游产业开发结合起来

要把蔬菜产业的培植发展与云南省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建设文化云南,把生态旅游作为全省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蔬菜文化和观赏蔬菜。让游客在体验历史文化,品味自然风光的同时,到田园采瓜摘菜,享受田园生活,增强产业活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丰收。

(六)、加快蔬菜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步伐

由于云南省工业企业较少,因此空气及水体质量相对较好,光照比较充足,因此云南省应该坚定不移地走绿色、有机、无公害的特色蔬菜产业发展道路。按照无公害化生产标准,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定期、不定期对蔬菜产品实行产地监测,提倡使用农家肥、生物农药,在已认证的基地和蔬菜无公害品种基础上,依托已认证的品牌,携手知名商家、超市、农贸市场建立姚安无公害蔬菜品种直销专柜等,打造品牌效益,提升产业档次,树立云南省蔬菜产品的对外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 王艳,周云龙.提高中国蔬菜与水果业国际竞争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09(3).

第6篇

关键词 设施园艺;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宁夏冷凉区

中图分类号 S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216-02

宁夏冷凉区拥有丰富的光热水资源,全年日照时数累计3 000 h以上,日照百分率为60%~80%[1],夏季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达6个月以上,充足的太阳辐射和长日照利于作物光合作用及有机物形成;干燥的空气利于香气的形成和糖类、色素物质与矿物质累积[2],因此该区是发展设施园艺生产高品质产品的最佳区域之一。目前,设施园艺的发展已成为改善宁夏冷凉区经济落后、提高农村经济效益、改善当地农民生活水平、解决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笔者从宁夏冷凉区设施园艺的优势出发,以现有设施园艺发展状况为基础,分析了宁夏冷凉区设施园艺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提升设施园艺发展水平的对策。

1 宁夏冷凉区设施园艺发展现状

1.1 设施园艺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

宁夏冷凉区有着特殊的自然资源特征,发展设施园艺既有优势,又存在限制因子。有利因素:该区光照充足,光热资源十分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积累,产品糖分含量高,品质好,因此市场竞争力强,是发展有机蔬菜、瓜果和食用菌的优势区域[3];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双重支持,充分调动了当地农民发展设施园艺的积极性。不利因素:该区降雨量少,年蒸发量大,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低,水资源短缺成为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的首要限制因子,再者该区从事设施园艺的人员专业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现代设施园艺的快速发展需求,市场营销人才短缺,销售渠道和目标市场长期不稳定,产品销售渠道不完善。

1.2 园艺设施的类型丰富

根据气候特点、栽培类型、土壤类型、品种要求、市场要求等不同,该地区分别有以下几大类园艺设施大棚:钢架小拱棚、无钢架氧化镁新材料大拱棚、钢架大拱棚、智能育苗温室、大跨度日光温室、改良型二代温室、阴阳温室、无后屋面日光温室、下沉式日光温室、沙漠温室等类型。依据用途和投入产出比及气候特点不同,不同的温室分布区域和特点差异明显。小拱棚主要用于设施辣椒、芹菜和西红柿、西瓜,大拱棚主要用于设施葡萄、枣树、李、杏,日光温室主要用于反季节蔬菜、瓜果栽培。丰富的设施类型实现了以低成本收获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目的[3]。

1.3 产业格局外向化发展

该地区由于具有冬季气温高于北方,夏季气温低于南方的特点,因此可以采取冬菜北上、夏菜南下的外向型发展,各地积极开拓市场,目前已经形成了番茄和辣椒为主的冬菜北上兰州、西宁、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市场;菜心和叶菜为主的蔬菜夏菜南下香港、上海等市场,同时利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交流将菜通过新疆口岸和宁夏保税区直接出口到俄罗斯和中亚穆斯林国家。

2 存在的问题

2.1 水资源匮乏

宁夏各县设施园艺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水资源匮乏。设施内单位面积作物实际需水量高于传统农业,因此水资源的匮乏影响了设施农业面积的扩大[4]。灌溉用水来水时间和设施内作物的需水周期衔接不好,因此作物需水关键期水分亏缺,同时由于水分引起的设施土壤的盐渍化程度增加,继而导致土壤环境恶化,影响了设施园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农民设施种植水平和管理素质低

冷凉区大部分设施种植农户文化素质低,科技意识淡薄,因此蔬菜生产过程中关键技术的掌握和推广受到了严重限制,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冷凉区蔬菜的发展。

2.3 设施内机械化操作程度低

设施内主要靠人工作业,费工费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但农业机械的一次性投入成本高,使用率低,安装和维修难掌握,因此农户不愿购买机具,严重降低了农民设施生产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2.4 水肥浪费严重

冷凉区的设施农业生产目前仍沿袭大水大肥的管理方式,灌溉方式以传统的大水漫灌为主,几乎占总灌溉面积的80%以上,灌溉的粗放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5]。由于该地区土壤贫瘠,农户施肥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对施肥方式、施肥品种、施肥量均不明确,且只注重大量元素完全忽视中、微量元素。漫灌与盲目施肥导致大量氮素淋洗,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导致水土污染,影响作物的品质。

3 对策

3.1 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

滴灌技术在宁夏冷凉区设施中开始普遍应用,对应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也开始被农户接受并开始应用,针对不同作物类型,通过设定灌溉时间、灌水量、灌溉的频率、灌水上下线研究,继而探究不同作物的最佳合理灌溉技术并积极推广小沟出流、膜下灌溉、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3.2 加大销售培训体系

设施农业市场化程度和科技含量都很高,在宁夏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大力发展情况下,通过产销衔接,以销定产的发展思路,立足当地优势,找准目标市场,摸清目标市场所需的紧缺蔬菜类型和数量,鼓励公司和农业合作社、销售大户、经纪人等开拓市场并签订购销协议,实现设施蔬菜生产的最终消费。

重视农业技术和科技产品推广工作,加大对农技推广人员的投人和保障力度,通过设立专项经费来支持农技推广人员深人基层开展设施蔬菜的技术集成示范,进村入户指导培训,加强对农技推广人员工作业绩的监督考核,保证农技推广队伍为设施蔬菜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3 设施农业规范化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科学种菜,选用优质高产的蔬菜品种,同时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指导蔬菜施肥,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农艺技术和农作制度。

采摘后实现蔬菜分级整理、保鲜、加工包装、储运和销售等服务,利用现代化媒体和网络,提供有关农资、批发市场、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预测预报等多种科技信息保证设施蔬菜全程标准化生产和消费,达到安全放心可追溯的效果。

4 参考文献

[1] 孙权,赵晖,张光弟.宁夏南部山区设施园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学研究,2011,32(2):77-82.

[2] 王宏丽,邹志荣,周长吉.西北地区设施园艺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8,26(5):377-381.

[3] 张雪艳,高艳明,叶林.浅析宁夏设施园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学研究,2011,32(1):53-57.

第7篇

关键词:都市型;蔬菜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随着城市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就出现了都市农业的理念和做法,我国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入这一概念,比较公认的理解是“地处城市郊区(或者近郊)的农业以及由于市区扩展而划人市区的农业”,它包括城市内镶嵌插花状的小块农田、庭院和阳台绿化,也包括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还包括远郊、甚至环大都市经济圈在内的适宜大都市市场需求的农业。都市农业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业和城市发展关系的反映。都市型蔬菜产业作为都市型农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保证城市居民的蔬菜供应,丰富城市居民的“菜篮子”,而蔬菜产业作为以蔬菜为生产对象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包括蔬菜的种植、加工和服务的系统性经济活动。

1 六合区都市型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道路的逐步深入,六合区蔬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南京市最大的蔬菜基地和南京的叶菜保供基地。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3万hm2,年播种面积近3-2万hm。总产量9.69亿kg,总产值高达12.2亿元,已成为全区高效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随着高效农业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全区蔬菜产业发展呈现出规模化、高效化、品牌化发展的良好势头,已发展了竹镇现代生态农业园区、龙池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等多个具有特色的蔬菜产业园区,形成了万亩叶菜、万亩水芹、万亩设施蔬菜、万亩毛豆、万亩“超大”特色蔬菜等多个品牌蔬菜基地,培育了以超大公司、南京润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蔬菜龙头企业,创建了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基地1 200 hm2,出口创汇达304万美元。全区蔬菜产业重视品质化发展,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蔬菜产品品质,目前已拥有“润康”、“大圣”等多个知名的省市蔬菜品牌。六合区已成为南京市重要的“菜篮子”,蔬菜已成为该区种植业的主导产业。

2六合区发展都市型蔬菜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2.1 发展机遇

2.1.1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拉动产业发展

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代农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一五”以来,六合区社会面貌大为改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化率已达到50%,逐步形成了以第二、三产业促进第一产业发展的局面。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奠定了物质基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又推进了社会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开始投入其中。

2.1.2利好的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中央关于“三农”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为发展都市农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南京市农业定位于都市型现代农业,“十二五”期间:肾通过实施“1115'’工程,大力发展3.3万hm。标准化菜地。江苏省和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六合区都市型蔬菜产业要实现生产设施化、园区化、产业化,同时也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

2.2面临挑战

2.2.1 市场定位低,还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目前,六合区生产的蔬菜主要定位于南京市场,以鲜销为主,较少销往外地如上海等大型城市。虽然在南京城区设有几个直销窗口,也有六合蔬菜的专销市场,但市场辐射面仍旧不大。从蔬菜的销售状况来看,大多粗放鲜销,以大型塑料袋统装贩运或以稻草捆绑上市,蔬菜质量参差不齐,没有分级包装,没有品牌意识。大多数蔬菜贩销户及蔬菜批发市场的运销大户都以自己利益为重,缺乏大局意识,相互封锁信息,无法形成竞争合力,导致蔬菜销售市场仍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2.2.2缺乏规模型蔬菜加工龙头企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六合区从事蔬菜生产的企业不多,规模型的蔬菜加工龙头企业更是匮乏,品牌多,名牌少,市场竞争力不强。以超大、润康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虽然近些年发展很快,但是规模仍然较小,而且不从事蔬菜加工,蔬菜销售多为原产品,生产产品单一,技术和产品上没有突破,导致蔬菜产业的延伸增值能力低,生产效益不高,产业链不长,产业的拉动作用较弱,远远不能适应国际蔬菜加工产品的主流方向,不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2.2.3 组织化程度不高,菜农利益得不到保障

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各类为蔬菜生产、销售服务的经营实体和经纪人应运而生,且逐步扩大。六合区的马集镇、马鞍镇、东沟镇、龙池街道等都分别成立了不同形式的蔬菜产销专业协会,在引导菜农使用新品种、新农药、新化肥、新技术等方面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在蔬菜生产、销售和管理上大都是属于松散型的。相关的协会、合作社没有订单或销售网络,没有发挥协调组织作用,组织化程度较低,菜农的合法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时有发生。

2.2.4产业基础薄弱,抵御风险能力差

蔬菜产业兼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特点,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质量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即所谓的弱质性。六合区大部分蔬菜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仍然落后,近几年虽然成立了一些专业性合作组织,但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低,主要还是靠菜农自行投入进行蔬菜生产,缺乏有效的基础设施投入。现代设施蔬菜是六合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施蔬菜基地大多以钢架大棚为主,建设标准不高,基础配套比较薄弱,设施保险覆盖面小,加上在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上缺乏规范化管理和有效的监控技术,导致本地区的蔬菜产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都比较差。

2.2.5 蔬菜专业技术队伍不稳定,机构不健全

现代蔬菜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专业技术性比较强的行业,但由于本地区蔬菜技术人员配备及专项经费投入都不足,导致该区蔬菜专业技术队伍不稳定,蔬菜行业机构不健全。六合区大多数街镇都缺少从事蔬菜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现有从事蔬菜技术指导的大多都是兼职,技术水平已不适应现代蔬菜生产。农业主管部门也面临着同样的状况,各科室对蔬菜产业的职能既交叉又分散,蔬菜产业发展在宏观上难以调控,经常出现服务、监管跟不上,影响蔬菜产业化发展的步伐。

3六合区都市型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六合区都市型蔬菜产业必须本着“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融入城市”的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引领、科技支撑、高效发展、龙头带动”的基本原则,走精品型、高效益的路子,实施品牌战略,

发展优质无公害有机蔬菜产品,把六合区蔬菜产业建设成为高效、绿色的都市型现代蔬菜产业。未来5年,六合区将重点发展3.3万hm2放心叶菜基地和6.7万hm2设施蔬菜基地,稳定蔬菜年播种面积33.3万hm2,把放心叶菜基地建成江苏省最大的标准化优质叶菜生产基地和南京市淡季优质叶菜保供基地,把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成南京地区最大的设施果菜安全高效生产区。

3.1 加强组织领导,突出规划在蔬菜产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发展都市型蔬菜产业是一项富民强区的系统工程,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把发展都市型蔬菜产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建立一个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各尽其职的工作机制,将发展都市型蔬菜产业列入政府规划,突出规划引导。通过综合协调和宏观指导,明确目标和措施,加大对蔬菜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六合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2加大投资力度,实施名牌战略

要创新投融资渠道,做大做强蔬菜产业。积极争取各项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实施名牌战略,改变粗放、单一的蔬菜销售现状,提高蔬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引进有实力的蔬菜深加工企业和组建联合加工合作组织,促进蔬菜的加工和销售,延伸六合区都市型蔬菜产业链,增加蔬菜产品的附加值。

3.3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发挥龙头企业作用

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产、供、销组织化程度和为农服务能力,保护菜农的根本利益。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支持其创新发展,力争在技术和产品上寻求突破,具备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充分发挥龙头带动辐射作用,促进六合区的蔬菜产业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运作、市场化营销,以营销促发展,逐步实现高效益。

3.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蔬菜生产管理水平

目前,六和区蔬菜种植者多为散户,从业者素质普遍较低。因此,要加大培训力度,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提高菜农从业素质,转变传统经营观念,引导他们自觉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业协会,提高全区蔬菜生产管理整体水平。

3.5推进科技创新,提高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

加强同相关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建设高水平的蔬菜产业科研基地,推进科技创新。加大科研、科技队伍经费上的投入,稳定科技队伍。充分发挥各级蔬菜技术人员的能动性,通过科技创新引导菜农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提高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破解蔬菜生产难题,降低蔬菜生产成本,增加蔬菜种植效益。

参考文献

[1]许春香,朱训永,张琴,等,南京市六合区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园艺文摘,2011,27(4):58-59.

第8篇

关键词:正宁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3-17-02

正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东南部,地处陇东黄土高塬沟壑区,是我国古老的农业发源区域之一。全县辖4镇6乡、94个行政村、67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56万,其中农业人口21.20万人,总面积1 319.50 km2。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土地面积大,光、热、水、气资源丰富,无“三废”污染,自然条件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

1 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

由于农民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缺乏无公害蔬菜生产意识,只注重产量的提高,过量施用化肥,再加上病虫害发生严重,又没掌握防治技术,过于追求防效,大剂量、高毒性、多次数用药等,造成蔬菜产品污染严重,品质下降,给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也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就我国蔬菜副食品供求形势来看,国内市场对蔬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北京、深圳、上海等部分城市还开始蔬菜副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严禁非无公害蔬菜产品入市销售,并逐步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推行。因此,发展无公害生产势在必行。

2 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农药浓度过高

一般日光温室条件下蔬菜病虫害发生严重,用药频率高,是露地蔬菜的2~3倍。

2.1.1 不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 有些菜农不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还有少部分菜农前一天喷药,第二天就拿到市场上去卖。

2.1.2 农药使用浓度普遍偏高 病虫产生抗药性,用药量越来越大,比规定浓度偏高1.5~3倍,病虫害越来越重。蔬菜中农药残留量超标,使蔬菜产生药害。

2.2 化肥用量普遍过大

2.2.1 大量施用化肥 据调查,日光温室棚内施化肥量一般是大田的4.40倍,最高地块是大田的6.20倍。

2.2.2 化肥施用搭配不合理 普遍存在尿素和硝酸铵等氮素化肥施用过多的现象,氮、磷、钾搭配不合理,从而导致蔬菜体内硝酸盐大量积累而超标,造成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再就是滥用生长调节剂,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

3 检测管理体系滞后

正宁县无公害蔬菜生产无检测手段,又无具体生产流通管理办法,是否无公害难以定论。若不加强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管理研究,以及检测、执法体系的建立健全,将严重影响正宁县蔬菜产业的发展。

4 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对策

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政策性、群众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包括生产、流通、加工、贸易等环节,涉及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利益分配与协调的关系。所以,需要农牧、科技、质监、工商、卫生、环保、公安等部门的大力协作和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

4.1 制定标准,规范行为

应结合实际,制定出无公害蔬菜产品标准,以及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使无公害蔬菜生产有章可循,以规范生产者的操作行为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抓手。

4.2 组建机构,全程检测

建议组建“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配置先进的检测设备,建立一支技术精、业务熟的监督和检测队伍,实行全程质量监控,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抽样检测。抽样结果符合了无公害蔬菜产品标准方可上市。

4.3 依靠科技,加强指导

要加强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研究,加强技术培训,加快科技推广,提高技术到位率。要重点推广以抗病品种,高效低毒农药,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规定无公害蔬菜生产上使用的农药品种、用药量、施药次数、施药间隔期等,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推广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平衡施肥比例。

4.4 建好基地,办好龙头企业

要采取行政推动、典型带动、政策鼓动、示范引导等方式,加大投入统筹安排,建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实行重点开发。安排专业技术人员驻点指导生产,检查监督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对生产过程实行全程监控,达到建好基地、带动示范的目的。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发挥龙头辐射带动作用,发展订单农业、走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争创名牌,占领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调动广大菜农生产积极性,促进无公害蔬菜生产健康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