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5 15:48: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历史教学指导思想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方法 创新 设计
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调查,可以发现许多历史教师普遍认为历史学课是“小科、副科”,只把历史教学的任务局限在单纯历史知识的讲授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同时,一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由于方法不当,极大的挫伤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与认识,忽视了学生对历史学科课外兴趣活动的要求。因此,必须尽快落实和加强历史课外兴趣活动课的实践与研究工作,使历史学科离我们的生活更近,更加有血有肉充满活力。
一、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意义
通过有效开展历史课外兴趣活动,可以把学生在历史课上引发的情感冲动、形象的感染,上升为对历史的反思、理性的思维,逐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觉悟程度,达到进一步深化教育效果的根本目的。
1.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学习历史应是该是一件兴趣盎然的事情。但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初中历史教学严重程式化,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呈下降趋势。调查表明:中学生对历史教材和历史教师最不满意的是“讲大道理太多,缺乏趣味性、现实性”。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能源”,初中历史教学当然应下功夫研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持久兴趣的途径和方法。近几年来我们按照“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激情引发”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中学历史课外教学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过去学习文化史方面:诸子百家思想等,因教材缺乏生动的史实,学生学习感到枯燥、生硬、难懂,不愿学习。而通过历史故事会,学生在讲述这些历史人物时,必然涉及这些人物的思想,这就使这些人物变得栩栩如生了。又如,老师通过讲授乡土历史,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历史上的一幕幕,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就在我们身边”。总之,通过历史课外兴趣活动,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了对教材的理解,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出现了学生课后争购和阅读历史书籍的可喜现象。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几年来的历史课外兴趣活动课的实践证明,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课外兴趣活动是历史教学的一个有机的延伸和补充。可以使学生更好、更深入的了解、体会历史,感受历史。
3.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师。要搞好素质教育,就必须提高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而历史课外兴趣活动课的实施,正是提高历史教师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它可以更好的促进教师整合历史资源,多方位、多角度的使学生认识感知历史。
二、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
1.以学生主体兴趣出发进行课程设计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班级中常会有一些学生怕历史,感到难学。如果教师一上课就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为设计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我搜集大量有关资料,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提炼出一段符合学生口味的开场白。授课时,抓住这节课的课标题,分析它与学习目标的关系,从而理解出这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从简单的课文标题入手,除了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还可清晰的明确学习重点。
学习历史事件的过程,学生往往会觉得烦琐、抽象、枯燥。部分同学接触大量时间、人物、事件以后,觉得难以记忆,感觉比较乏味,而另一方面这些学生只愿意听,乐于记生动形象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学时,我把教材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与学生已有的旧知相联系,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场面,以此帮助学生化难为易,优化教学过程。富有趣味性的历史小故事以及探究性问题都让学生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2.以追求最佳教学效果出精心设计教学课程
我们常说: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对于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一般都有强烈的好胜心,成绩再差的学生,只要他从周围的竞争氛围中找到动力,是会促进自己进步的。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学生会因老师的提问而认真看书,积极动脑筋想问题,不敢松懈。我采用的是抽签提问法,使人人都感觉到自己有可能被抽中,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答题水平,每次提问都打分(不公布),记入平时成绩。提问既可以让学生口头回答,也可以让学生作书面回答和写在黑板上,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又要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老师就要设计精简的授课重点。
三、总结
以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初中历史教材为蓝本和载体,立足于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化、趣化课程内容及资源,着重突出历史学科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让历史学科从生活中来,再回归到生活中去。改变学生对历史学科枯燥无味的错误认识,使历史学科离生活更近,更加有血有肉充满活力,抓住学生的心。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生;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又称能力分组教学。研究证明,按照能力分组进行教学,可以因材施教,从而避免由于“一刀切”所造成差生吃不了,好生吃不饱的现象。
1 应明确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
在历史教学中,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智力差异、思维差异、学习差异以及兴趣、爱好、动机、性格等的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佳的发展状况,达到分层递进、全面提高的教学效果,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适合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条件,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承认差异,发展个性,着眼未来”,实现目标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2 初中历史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历史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既有内在的要求,又有外在的客观必要性。
2.1 初中历史实施分层次教学是其学科特点的要求
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克服传统课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端,确定了新课程应该十分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需要,特别关注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是更新历史课程面貌的关键所在。为此,历史教学应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同时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注意到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这些都要求历史教育者在课堂中充分尊重个性的差异,分层次教学,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其本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发展。
2.2 初中历史实施分层教学是现实社会的要求
当今有个奇怪的社会现象:在影视面前,人们往往对历史题材的作品情有独钟;在茶余饭后,人们谈论的话题往往也跟历史有关。可在调查中,最不受学生欢迎及重视的课当中就有历史这门学科。究其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应试教育的历史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学环节的整齐划一,从而让多数学生丧失了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其主要原因。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大多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这种体制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统一。而近年来,一些学校经过大规模的扩招后,班级学生数量超饱和,学生的生源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变化,学习态度的差异和学习基础的差异都十分明显,这种差异不但表现在纵向的,与过去的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和学习模式的不一样,也表现在横向的,同一群体之间的分化程度有了很大变化,加之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观盘踞人们心间,同时社会的浮躁情绪对学校教育也有显著的影响,这些现实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如果历史教学仍片面强调学科知识齐步走而不因材施教,那它将永远没有出路。
3 初中历史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
3.1 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和接受水平,跟踪学生各个阶段的测试成绩制成详表分析,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层比例大概为3:5:2,A层学生为优等生,特点是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层学生为中等生,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层学生为后进生,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事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明白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了解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并可以结合每一次考试进行流动和变化,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地作些调整,即消除学生的心理不平衡状态,也是鼓励进步的学生,鞭策暂时落后的学生;
3.2 分层备课
首先是教学目标分层,备课应根据《课标》和《考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的可能性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相适应的分层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立足全体学生。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制定号教学计划,编排好教学内容,确定好教学方法,设计号教学过程。针对学生的实际,每一层次采取不同的难度,不同的进度,不同的课堂提问和技能训练,作业要求体现梯度,设置分层练习、作业、或反馈检测题。以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吃饱、吃好。
3.3 分层授课
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中心环节。根据备课组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同时努力为优生突破和差生达标创造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宗旨,做好分层设疑,分层释疑,分层练习,分层指导,分层反馈,分层纳入知识系统等六个教学环节。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
3.4 分层训练
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如:将《导学与训练》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拓展题。使各层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3.5 分层测试
分层测试是衡量分层次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平时在班内进行模拟测试时,可以尝试把试卷分为A、B两种,或可以将试卷分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题三部分。基础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各层学生都要做。提高题考查的是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A、B两层学生必做,C层学生选做;综合题考查的是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满分为20分,A层学生必做,B、C层学生选做。这样改变试卷和标准来衡量学生的现状,使各层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可避免优生常因得高分而产生的骄傲自满的思想。
3.6 分层评价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尤为重要。分层次教学是使所有学生通过教学都有所学、有所得,从而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为了更好地发挥分层互促的作用,在评价中也应进行分层,对C层学生侧重表扬,B层学生侧重鼓励,A层学生侧重促其发展,让每位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学习成绩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成绩进步的给予升级,退步的则降级,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我们分层教学中要了解与掌握的。教学不但要因材施教,而且也要量体裁衣。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
【关键词】历史 活动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086-01
近年来,中学历史教学中新增加了历史活动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活动课已成为当前历史学科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课的开设,能使学生主动地寻找和发现知识,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培养能力,有利于历史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无疑是一件好事。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笔者及全校历史专业教师对初中年级历史活动课的教学进行大胆尝试和运用。
经过实践,效果却不甚理想。我校初中历史活动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诸多问题:(1)对历史活动课缺乏足够的重视,许多教师对初中历史活动课设置的重要意义、性质和作用并不明确,所以在上课时教学内容重复,影响教学效果。(2)相当一部分教师不能把握“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这一宗旨,把活动课上成普通课,甚至根本不上,这就违背了当初决定开设活动课的初衷。(3)活动课的内容很少涉及中考考点,这就更容易被教师忽视,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差。所以,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和理解活动课显得尤为重要。
一 历史活动课的内涵
历史活动课以课程为依托,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中的“以活动促发展”为指导思想的一种教学模式。初中历史活动课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成为积极的参与者。为了更好地开展历史活动课,笔者对历史活动课的实践做了一些粗浅的探究。
二 实践历史活动课
1.进行社会调查,获取历史知识
社会调查的途径有很多,课堂教学由于空间、时间、环境的限制,时间长了就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兴趣,丧失应有的活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适度让学生走出教室,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每学一段历史,就组织学生通过走访或观看影像资料,尽可能多地了解历史遗迹,也可以指导学生调查自己家乡或身边的一些相关的历史情况,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总结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2.寻找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走出教室的历史课,固然受学生欢迎。但学生的主要活动是课堂学习,课外活动只能适当开展,而且课外活动还要受到许多其他条件的限制,因此课堂才是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
第一,观看电影、电视。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直观、形象地再现某些重大的历史场景或历史活动,让学生完整地观看历史纪录片,也可以让学生看一些电影片断,通过看电影让学生穿越时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
第二,举行成语沙龙竞赛。历史知识中包含的成语、典故非常多。适时让学生搜集整理,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当节课本知识的理解深度,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
第三,编演课本历史剧。现代学生不喜欢看戏剧,但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扮演历史人物,许多学生会踊跃参与。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选取既有趣味又有哲理的相关史料,让学生自己编演。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能力。
第四,组织历史辩论会。如对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特别是那些历史上有争议的内容,可以先让学生搜集材料、筛选材料、提炼观点,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辩论。通过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各抒己见,使道理越争越明,印象越争越深。既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述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3.关注热点,开展学科渗透活动
历史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因此,教师应时刻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三 反思历史活动课
1.准备充分,方法得当
活动课的课前准备工作相当繁琐复杂,且工作量大。对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这也是活动课难以大规模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教师不仅要搜集整理大量的资料,而且还要制作课件,组织学生查找相应的资料,对学生进行分组,还要考虑各种突发事件、活动的步骤方法等等。
2.组织实施,活而不乱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异常兴奋,场面常出现混乱。如何使活动课课堂做到气氛活跃而又能有序地进行,这就要看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组织管理能力了。学生的回答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超出已编写好的教学设计,这时教师的博学和临场发挥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要做“平等交流中的首席”,始终把握好尺度、进度和节奏,要大致上朝着你的教学设计方向走。
3.总结经验,及时反馈
近年,中学历史教学界存在着一种互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历史课不受重视,学生学习历史缺乏兴趣;另一方面是每年一度的高考中,历史试题大有越来越难的趋势,其中有些题目本来是用来考研究生的,却拿来考高中生。教师学生拿到成绩,总不免英雄气短。许多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抱怨:我们没有多少时间进行正规的教学,几乎每年都在紧张的复习备考中度过。
出现这种矛盾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前者,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因为历史课不好学,学生对历史缺少兴趣,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老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虽然十分重视历史,将历史列入总统规定的所有初高中必修的五门核心课程,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据美国全国人文科学捐款基金会对部分大学生抽查后公布的调查报告(1989年10月10日)中披露:当抽查问及“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这句名言时,竟有1/4的人认为语出美国宪法;当问及杜鲁门哪年发动朝鲜战争时,近60%的学生都回答说不知道;有50%的学生不清楚美国南北战争发生的年代。东方近邻如日本,这方面的情形同样不妙,“历史课在(学生)不喜欢的课程中占据首位,这种情况由来已久了。历史教师也因历史课很不容易教而感到苦恼。学生们不喜欢的内容又是什么呢?人们都说,那就是一些不要求思考的历史用语、重要事项的罗列和强记的课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办、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179页)。为改变这种状况,世界范围内,人们正在进行不懈的努力。
令人疑惑的是后者。诚如一位教育学者所指出的,“如果说教学工作是学校主体的话,那么课程与考试就是左右学校教学的两翼。课程是实施教学工作的蓝图,考试则是评价教学工作的镜子。”(吕达:《英国义务教育阶段考试制度的改革》,载《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第6期)。课程改革必然要引起考试制度的改革,考试制度改革的成败,不仅反过来影响课程改革的进程,而且必将对教学产生导向作用。中国80年代中期以来的课程改革,为中小学历史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是公认的事实。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新一轮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已于新近颁布并出版发行。与新大纲配套的高中教科书试验本,也以崭新的面貌陆续与广大师生见面。然而,近些年的高考,虽然在历史学科考试测量的目标、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有所改进,在注重考查考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尤其注重考查学科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历史课的重视,但也确实存在不够完善之处,客观上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为大学历史专业选拔人才的命题指导思想,既不切合大学大文科选拔人才的要求,也不利于中学历史教学高考命题人员主要由大学历史系教师组成,他们重视学术研究,命题首先注重考查“一个中学毕业生在历史学科中将进入大学文科历史系学习历史时所应具备的学习潜能”,而不是考虑一个中学毕业生在历史学科中将进入大学大文科各专业学习时所应具备的学习潜能,表现出明显服务于大学历史专业的倾向。几年来材料解析这一题型占分比例越来越重的趋势,是这种倾向的突出表现之一。用分析、解析某一材料的手段来测试考生的能力,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很古老的测试方法,但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引进中学历史教学与测试领域,却是近十年的事情,最早出现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4月出版的《初级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练习册》当中。我们认为,适当地采用这种题型进行训练,给学生接触文字材料的机会,有助于锻炼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但是,把它作为一种固定题型运用于高考,将所占比分逐年增加至总分的24%,要求考生从材料中学究式地寻找微言大义,与科举制似有相近之处。这种测试方法,多大程度上符合大学大文科各专业选拔人才的要求,我们且不去深究,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即这种超出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试方法,程度不同地影响了正常的中学历史教学。为帮助学生应付这类题型,“老师(只好)搞题海战术,你去年考卷上出了一道A类题,我就让学生复习时做100道、200道这种题。这就是完全不顾教学规律的所谓‘应试教育’,对于命题本身,也会走向僵化、单调、脱离实际,甚至‘新八股’的死胡同”(《国家教委考试中心负责人谈高考命题》,见《光明日报》1996年7月11日第2版)。了解了这些,就不难理解近年有关材料解析的小册子为何泛滥成灾了。这一题型在高考中的出现与固定,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加大了老师的教学难度。
1995年的高考历史试卷中,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30分,39行一千多字。过大的文字量,占去学生过多的时间,使全套试卷所能容纳的信息量相对减少。例如,第一题有关司南和指南针的材料一和材料二,因与教科书叙述和所引材料基本重复,实属多此一举,使第①问缺乏效度;第③④问,因答案过于宽泛无定,既不严谨,也不唯一,缺乏信度。这一题型,是高考历史服务于大学历史专业选拔人才指导思想的产物,个别命题人员对此颇为得意地说:材料解析题测试功能的宽阔,广为人们所肯定。一份中学历史杂志载文评论这种题型功能时,曾指出:“高考试题中出现这种题型,是一个创造。它不仅可以为大专院校历史系挑选优秀生提供依据,而且对今后中学历史教学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材料解析题这一题型的功能,随着逐年的实践,其材料来源不断被扩宽,其功能也逐年拓展,其〖ZZ(〗绝对难度也越来越大。他们对自己的只为大学历史系挑选人才服务的指导思想并不讳言。如此下去,中学历史教学只好将中学生当成准大学历史系学生来培养。人们不免思忖,大学历史系每年招多少学生,在大学文科招生总量中占多大比重?以历史系的选拔标准要求所有文科专业的考生,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有强人所难之嫌?由此可见,这类试题的导向作用越大,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负面影响就会越严重。
二、历史命题即使改变了为大学历史专业选拔人才服务的倾向,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负面影响也会大于积极导向作用
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是青少年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年龄段,在学校教育进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都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这一时期,课程繁多,课时总量有限,各科教育内容的平衡应摆在首要地位,因而各种矛盾相对集中。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后三年或四年,学生只在小学社会课中学过点滴的历史,这一阶段的历史课担负着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能力的任务,是打基础的好时机;高中阶段,学生素质有所提高,历史课的三项任务没有根本变化,但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即一方面要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中等水平的人才。既要满足大学历史专业的选拔要求,又要顾及大学其他各专业的选拔要求,更要符合其他各行各业对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历史课基础教育的性质没有变化,面向的是大多数,所以任何拔苗助长,只抓“40%”,不顾全体的做法,都将有损于基础教育的办学性质,影响正规的中学历史教学。
受现行高考体制的制约,历史高考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与普通高中毕业生会考不同,是选拔考试,其目的是为普通高等学校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新生提供考试分数。普通高等学校要从当年的考生中选拔40%左右的新生,因此,考试还须在全体考生的成绩中,从高分到低分‘拉开距离’,特别要在40%上下‘拉开距离’。高考试题的水平(或难度),是由全体考生,特别是成绩在前40%左右考生的水平决定的”。事实上,只要上了高中,几乎没有学生甘居60%之列,也没有哪位教师单纯只抓40%,于是,高考试题的难度,也就成了中学历史教学对所有学生的要求。如此居高不下的难度,使广大学生忽视基本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训练,逐步陷入片面追求高、难、深畸形发展的境地。
中学历史教学,无论初中还是高中,最主要的任务是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培养基本的历史学科的能力。“‘基本’这个词,含有‘普通而强有力的适应性之意。’学生所学的知识越是基本的,就越能不断地扩充和加深,并对新问题的适用性越宽广,知识越是归纳为定义、原理和法则,越是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掌握了“基本”的,就易于理解和掌握整个学科,有助于记忆,有助于从已知到未知,促进知识迁移,有助于缩小高层次知识与低层次知识间的差距。历史高考因为“特别要在40%上下拉开距离”,所以不免脱离基本的学生、基本的知识与能力。在长期的考试导向作用的影响下,中学历史教学也只好偏离“基本”,实施“应试教育”。这种情形不单影响高中,而且贻害初中。由于决定能否在高考中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将要进入的高中学校的质量,大多数初中的学生都面临巨大压力,千方百计要在这个既高度平均主义,又竞争十分激烈的体系中上一所好高中。为了准备中考,许多学校只好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集中大量时间复习备考。因历史往往被排斥于中考科目之外,历史课仅有的每周两课时理所当然地“临时”取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历史学科课时都得不到保证,何谈“基本”,何求兴趣与能力?长此以往,历史教学大纲所设计的蓝图,只好遗憾地留下若干空白。
三、历史高考引发出对历史教科书地位与作用的两种不切实际的看法
关键词:高效;方法;引入
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耳闻目睹、读读写写、讲讲练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做,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在上历史课时,结合师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历史课的语文教学法
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作品的产生都依赖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努力反映某一时期的社会现实。而历史内容都需要依靠文学的形式记录下来,只有少量是以实物的形式记录的。因此,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是可行的。从贾谊的《过秦论》中了解到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清朝的腐败历史中认识到《红楼梦》的伟大意义。历史与语文课的共性实在是太多了。
运用一些语文的教学方法在历史课中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如:让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划段落,抓中心,分层次,归大意,写提纲要点,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地点、场景、情节等要素来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再现历史的过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采用议论文、说明文的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充分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以及历史观点。实践证明,历史教学参考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很有益处的。
二、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知识串联法,就是如何抓住历史线索。历史知识一般由几个基本要素构成,简言之就是谁在什么时候在哪儿做了什么事。历史课必须把这些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我们可以取其中一项作为线索,就可以把相关知识串联起来。
例如:以时间为线索,可以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为线索,按一定地点、区域或国别来讲授历史;以人物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还可以以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分清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线索是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有条不紊的,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历史 学习
一、对历史新教材的认识
原来的材料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内容多、程度深、观念陈旧等问题突出。而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新教材,围绕三个维度尤其把情感目标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以学生发展为主”。我们从教材的使用情况认识到,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确实是把“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教育理论作为整套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经过比较,我认为,新教材与旧教材有以下几个显著的区别。
1.课文设计独具匠心,突出了以学生为主题的教育理念。
这套教材在课文设计和编写体例上独具匠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纠正了教材只是教师“教本”的片面做法,而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教材每课的体例大体包括:导语(传说、故事,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文、资料(增强历史真实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材料阅读”(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供学生自行阅读)、动脑筋(生动有趣的问题,使学生的思想机器开动起来)、活动与探究、课后自由阅读卡(把课堂教学与课后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与技能,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几个学习栏目。这样的课文设计和编排,使新的历史教科书真正变成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学本。
2.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
这套教材切实贯彻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课文意设置了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栏目;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每一个学习单元都设有活动课,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这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活动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图文并茂,有很强的可读性。
在注重课程内容改革的同时,本套教材在课文的呈现方式上,注重图表的有效运用,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适宜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大幅度增加了历史知识表述中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对遥远的历史有一种切实的感受,真正做到融科学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
4.历史主线清晰,学习主题明确。
如七年级上册内容,每个单元的题目就是几个朝代的特点;八年级上册,每个单元一个主题,条理非常清晰,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这一体系下,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构建,基本消除了现有历史课程中存在的“难、繁、偏、旧”现象,适应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二. 教学方法和观念的改变
1.由“传授型”向“导向型”的转换
以前课堂上的情况是:一节课老师一个人讲完,滔滔不绝、一气呵成,还生怕学生没听够,生怕知识点没讲透,生怕考点没讲到。老师挺喜欢讲的一句话是:“只要你们跟着老师的上课、复习的步伐,你们一定能考一个好成绩”。学生则一个个无精打采,小话不断,呵欠连天。课改之后,“三段式教学”模式中老师的角色更多的象一个导演,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组织、引导、示范和协调的作用。我们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引导学生学习,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将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让他们改变"学历史只要背就行"的观念。
2.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之中
历史课本中有许多现成的结论,如“……的历史意义”“对……的评价”等,学生有的并不赞同,有的不明所然。这就要求教师将得出结论的过程、自己的思维过程尽量的暴露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分析、讨论中来,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和探究知识。
3.利用课本中的活动课和学习与探究内容,有计划的开展历史课的研究性学习。
4.由“专业课”向“综合课”转变
作为历史教师在从事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努力寻求历史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政治和地理等的交叉点,突破学科的封闭,使个学科相互渗透,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 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1.自主学习:各种各样的调查表明,历史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但历史课却是学生不喜欢上的。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学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而是通过老师的灌输被动的来获得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大部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新的课改要求这种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2.合作学习: 新的课改别提现了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在新的课改目标中有一点是(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事实上增设的学习与探究课说明了这一点。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这次改革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新课程对课程结构的选择,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改革的实践最终将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上。由此可见,个性化教育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了一个大的发展,并且发展迅速。很多心理学家把这段时期称为“危机期”或“矛盾动荡期”,甚至有人把它比喻为“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里的一条小船”。随着生理和智力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变化,初中生在个性发展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具体表现在自我意识高涨;情绪情感产生矛盾;有时对一些外在力量予以排斥;日常生活以及与父母同伴的关系发生转变;孤独,压抑的心境随之产生等等。总体来说,初中生个性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不平衡性,极端性或偏执性,消极成分占很大比例,因此,特别需要父母,教师及社会其他教育力量予以悉心指导和帮助。因此在初中阶实践个性化教育对于初中生的个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当前世界正加快向多极化发展,经济结构和社会分工日趋复杂化,这对人才培养提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当前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电脑网络的广泛应用为受教育个性发展提供了便利。
个性是一个多角度多视野的概念。教育领域内的个性是与共性相对的概念,包括人的独特性、主体性、创造性,及社会性。教育学认为人的个性有优劣之分,教育应当发展优良个性转化不良个性。个性不仅表现在心理层面,并且表现在行为层面。
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别,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了解其兴趣、爱好和特长,并根据社会要求适应其能力水平进行教育,使之得到发展,而反对强求划一式的教育。”
教育史上个性化教育的思想自古就有。早在公元前5世纪,孔子就认为学生“有的长于德性,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文学。”西方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助产术”被认为是最早的个性化教学。
当代,更有众多流派和教育实践探讨了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形成了关于个性教育的多元化观点。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把个性化教学落实在具体的学科、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呢?
首先,初中生对于历史课的学习有着浓厚兴趣,有着旺盛的求知欲,抓住学生旺盛的求知欲,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充分发挥初中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形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扬。
其次,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丰富有趣,更贴近学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在加上许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了许多历史知识,只要把已有的知识和学生的求知需求相结合就能实现个性化的教育。第一,历史的个性化教学,最终落实在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中。虽然我们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但也要防止由“教师中心”的极端滑向“学生中心”的极端。所以,在实际的“个性化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仍起着科学的联结活动双方的关键的引导作用。第二,尊重学生,刨设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师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确定学生的主体观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个性自由、健康、快乐的发展为宗旨,这一点已为绝大多数的教师认识,故不赘述。同时,教师要努力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做好教学的先期准备: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习惯以及家庭生活背景,尤其是学生的历史学习方面的差异。正所谓:“知其心”才能“救其失”。第三,培养学生的个性。在以往“应试教育”的桎梏下,我们教师担心与“教参”、与考试的标准答案不符,所以只能将教参的答案照搬了事,埋没了自己的思想。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便是解放了教师,倡导教师的素质发展带动学生的素质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要敢于破除陈规陋习,敢于张扬个性,敢于用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来诠释知识,敢于把自己对历史、对生活的真实想法、真实理解讲出了,用教师的个性色彩来铺就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灵活处理教材、教参和自己的思想认识,不必向以往一样看权威的眼色、看考试的风向教学,要实事求是地表达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当然,个性化教育在我国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学生个性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艰难的话题,通过对于现状的分析,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改革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加强个性教育理论研究,不能把个性教育看作仅仅是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特长,个性教育是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积极的个性品质。同时,个性化教育的对立面是“划一性教育”,而不是集体主义教育,个性教育是尽可能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更好地承担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
2、个性化教育要将学生的个性培养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里,学校教育也不仅仅是指课堂教育,还要注重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对广义的教育活动而言,则必须面向社会开放,不断从社会中汲取养料,利用社会的各种成果来实施个性化教育。
论文摘要:如何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街接问题,是街课程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可以尝试以具体教学实戏为基袖,在初高中知识结构层面、学生认知层面及课程理念等方面进行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街接与整合,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学习高中历史.
新课程在历史学科体系上的最大变化是将原来的通史体例改成了专题史休例,新体例的学习是以初中通史体例的学习为基础的,由于目前多数初中并不重视历史,因此学生基础较差,进入高中后不能适应专题史学习。这样,为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便有必要对初高中的教学作适当的整合和优化。下面就以《》一课为例,谈谈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与整合问题。
一、知识结构层面的衔接整合
初中“通史+单元”的形式,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编排。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基本规律。在单元主题突出的同时,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线索性和整体性。高中课程内容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组合,打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模块十专题”形式构建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必修包括政治、经济、文化3大模块共25个专题:选修含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6个摸块。
初中学习是高中继续深化学习的基础,初高中历史课程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简单的重复,为便于整合,把初、高中“”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作一对比:
初中课标列出7条要求,全面而具体,基本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具体表述则侧重于史实,有蜻蜓点水之感,基本不要求深入分析,但力求全面而简约地呈现14年的全部过程。
高中新课程采用专题形式,课标只列出4条要求,主题突出,视野开阔,注重理性思维和探究能力.
学生在初中己经学过,而且是3课时,而高中人教版教材对于只孤零零地列了三个问题,而这三个问题既没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也没有知识内容之间的逻辑性。这样的结构既不利于学生学习,也不利于教师教学。按照这样的教学结构实施教学,很难使学生准确理解伟大的。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如一下:
一、回顾历史—血腥野蛮地侵略(侵华、滔天罪行)
二、探究历史—不屈不挠地抗争(过程、胜利原因、意义、特点)
三、感悟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
整合后的三级标题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首先,主题突出,一目了然,清晰地构画出本课的两条主线。“日军的野蛮侵略”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同时,又突出了新课标的四个主题:“日军侵华罪行”、“全民抗日运动”、“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层次分明,关注过程。
二、学生认知层面的衔接与整合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己初步掌握了的相关史实,同时通过各种媒体,也接收到大量与有关的信息。但这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没有上升到科学的理性认识。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看,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性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高中生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兴趣更广泛和稳定,自主参与的愿望和学习动机更强烈。这一切都为课堂开展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在处理《》的重点问题“不屈不挠的抗争”时采取探究的方法进行,设立了如下探究问趣:
探究一:以新闻会形式来探究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为抗战所做的贡献及其相互关系。
探究二:通过谜语趣闻的方式引出胜利的原因。
探究三:通过资料数据比较分别得出的地位。
探究四:结合以_L分析,简要指出中国的具有哪些特点?
最初这么设计,我还心有余悸,担心学生没有兴趣不堪意去做,即使做也怕做不好。然而事实是学生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不但积极性非常高,而且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程度是相当出色的,也充分休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所以我们更应该去相信学生,更多的给他们发挥的空间,那么学生的收益就不仅仅是高考成绩那么单纯了。
新课改条件一下,我们历史教学尤其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笔者也认为历史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震握卜一一以及震撼之后带来的长久的思考。而仔细品位一下给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冲击,应该是一个绝佳的情感教育素材,所以为使学生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升华,在解决了两大主线之后,又设计了“感悟历史”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反思:
60多年过去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那场罪恶的到底给中日两国带来了什么?中日两国的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又如何?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
1.展示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图片、西德总理勃兰特在波兰下跪图片及文字
2.中国:赵薇日本军旗装图片(我不懂这段历史)
3.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诉讼原告团团长兼总代表、2002年十大年度人物之一的王选图片及文字
课堂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得到哪些感悟?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发言后,教师强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在此基础上,继续给学生以思维扩展的空间,给出法国的一位女记者对日本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纪念活动进行记录的材料,同时教师设问:“如果你是一个第三国家的人,你认为二战给哪国带来的伤害和教训更深刻?是什么让日本强化了灾难而淡化了它的侵略性?是什么让我们过早地忘记了伤痛,而仅仅是几个幸存者微弱的呐喊?作为一个中国人,需要我们更多更多地去思考……刀,以此作为课下延伸.
最后,以配乐朗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作为结语。
经过这一系列的情感冲击,所有学生都不同程度的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所以可以说这堂课应该是比较成功的了。
三、初高中“课程理念”层面的衔接整合
经仔细对比,初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理念都包括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可见,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上具有统一性。在此基础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了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人性的健康发展”的理念,以体现高中历史课程标推的特点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