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15 15:48: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第1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05-03

随着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脚步的加速,知识结构的调整也日益加剧。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综合国力的加强,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培养。近年来,不少高等学校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改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技术与手段等措施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但由于培养活动过于零散,素质考核缺少统一标准,各种渠道缺乏整合,导致培养效果大打折扣。为了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保证高校创新素质培养的效果,构建一个科学化、系统化、合理化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型迫在眉睫。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生视角切入,分析创新素质指标的重要性,以期得出一个相对合理有效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型。

一、创新素质培养现状

伴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增加,诸多高校开始将目光转向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开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增加科目中的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活动等,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受到了社会和学校的高度关注。同时,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高校学生开始积极参加各类创新比赛,参与导师的创新课题等,希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

虽然创新素质培养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多,实行的范围逐渐扩大,但它依然存在一定问题。从学校来看:学生创新活动的评价和奖励机制不够健全;教师的指导和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创新培养活动的内容不够完善等。从学生来看:对创新素质的认识和定位比较模糊;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各方面能力有待提高等。

二、创新素质培养模型构建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所涉创新素质指标进行数据分析,为构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型提供基础。

1.指标体系设定。创新素质涵盖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四个方面,创新型人才既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需要具备优秀的个人品质。文章根据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创新人才素质的特点,选择了知识素质、思维素质、能力素质和个性素质四个一级指标进行研究。其中知识素质指标包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交叉学科知识,思维素质指标包括、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思维,能力素质指标包括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经验迁移能力、洞察力、分析力、记忆力,个性素质指标包括责任心、好奇心、自信心、自控性、勤勉性、谦逊性、质疑性。

2.指标的数据获取与处理。文章以江南大学各学院研究生为对象,发放了100份正式问卷,回收问卷87份,其中有效问卷7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9%。根据问卷的设计格式,制定了由4个一级指标与2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指标体系,指标的测量采用五分量表法,利用5个测量等级:不重要、较不重要、重要、很重要、极其重要,对素质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为便于计算,将主观评价进行量化并按等级由高到低依次赋值为1、2、3、4和5。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三、指标的数据分析

1.重要性分析。在调查问卷中,数值3表示的意义为中等重要,即意味着那些低于3的数值所对应的素质指标重要程度相对而言要次于其他素质指标。因而,按照素质模型是体现重要素质特征的原则,将重要程度得分均值低于3的素质指标从前期的备选素质指标系列中删除。被删除的6项素质指标分别为:思维素质指标中的形象思维(评价得分均值2.886)和辩证思维(评价得分均值2.810);能力素质指标中的经验迁移能力(评价得分均值2.785)和记忆力(评价得分均值2.734);个性素质指标中的自控性(评价得分均值2.671)和谦逊性(评价得分均值2.570)。

2.信度分析。文章采用Cronbachα系数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一般而言Cronbachα系数达到0.8以上认为测量信度相当高,Cronbachα系数达到0.7以上即被认为信度较好,而Cronbachα系数在0.6以上则为可接受信度。指标总体信度为0.753,知识素质、思维素质、能力素质和个性素质四个维度的信度分析情况分别为:知识素质的Cronbachα系数为0.619;思维素质的Cronbachα系数为0.700;能力素质的Cronbachα系数为0.697;个性素质的Cronbachα系数为0.721,说明素质指标内部各自的可靠性理想,被试者对各素质指标重要程度的评价具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问卷测试满足信度要求。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创新素质指标重要程度的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最终在知识体系、思维方式、能力特质以及个性素质四个方面提炼出体现创新特征的19个素质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创新素质模型的框架构成体系。其中知识素质指标包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思维素质指标包括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素质指标包括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洞察力和分析力,个性素质指标包括责任心、好奇心、自信心、勤勉性和质疑性。

为推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加快创新人才建设,根据文章得出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型框架,本文给出以下建议。

1.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推行创新教学。高等学校应该开展创新教育理论学习,使教师了解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重要性和必要性,抛弃过去只重视知识传授的传统教育理念,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2.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拓展创新思维。学生要具备创新能力,就必须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良好的创新心理素质。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智力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

3.塑造学生创新人格,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增强学生的创新情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以创新活动的成败作为考核标准,而是以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形成所起到的作用作为考核标准,并对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贡献的指导教师给予激励。

参考文献:

[1]吕科建,王东东,杨立芳.大学生创新能力“六性”培养的评价及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2,(24):140-153.

[2]段步玉.试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自我培养[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2):36-39.

[3]黄牧怡.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系统[J].江苏高教,2009,(3):79-81.

[4]郭文海,钟天送.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述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6):17-18.

[5]叶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建构探究[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2):69-70.

[6]唐仁春.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综合素质多重视角评价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7]廖志豪.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素质的视角[J].泰山学院学报,2010,32(2):109-114.

[8]刘巧芝.大学生创新素质综合评价与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4):90-93.

[9]张韵君.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三维模式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6):583-586.

[10]曹颖颐.大学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第2篇

关键字:创新素质特征误区对策

一、创新素质的基本特征

创新素质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特指人的创新活动稳定化的身心成分。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主要体现在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三个方面,1)创新品质是创新素质的重要条件。以追求创新,旨在鼓励发现新问题及解决新问题,同时具备敢于否定和批判的精神,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及心理素质。2)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动力源泉。它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善于抓往机遇的能力,以提升自己的思维高度,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及变通性。3)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最终目标。与实际动手能力相似,主要是使大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敢于运用创新的方法,积极进行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进取心,竞争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真正具备为社会服务的献身精神。

二、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2.1进行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当前我国的科技水平还滞后于发达国家,要加快我国的科技发展,就必须重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2.2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是增强竞争力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但那些个人能力发展全面,尤其创新素质突出的大学生却有着很强的竞争力,受到社会、企业的青睐与重视。近几年来,我校凡参加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英语演讲、机械创新设计、“挑战杯”、广告创意、力学竞赛等竞赛的学生,大多数学生毕业之际即能被用人单位聘任。因为他们参与此类竞赛或培训后,其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明显高于其他学生。事实证明,创新素质是大学生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三、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误区

目前,地方普通高校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与重点高校、老牌高校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存在明显差异,如全国各类竞赛、英语和计算机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等均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地方普通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认识不足、管理跟不上,主要的误区表现在:

3.1对创新素质认识不足,放松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有部分人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天赋”、与生俱来的,或者只有精英才能具备的,从而不注重对大多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训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也有人觉得大学生经常参与创新活动会减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捡了芝麻丢掉西瓜”的结果。因此对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开展不是积极支持,而是进行推辞、限制。也有的人认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的各种科技活动或竞赛活动,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进行指导、培训的部分教师,认为花费这些时间、精力,还不如自己去搞教学、科研,在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上也存在敷衍了事的消极情绪。

3.2忽视创新教育方式,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高等学校的专业教育趋向细化现象,新专业设置不断出现,但目前地方普通高校专业设置中仍存在规定课程多,选修课程少,课时比例不恰当等现象。由于缺少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束缚了学生思维扩展,不利于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特别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有些地方高校仍把大学生当作“满堂灌”的对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缺乏求异精神、创新思维,使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无法实现。

3.3创新实践活动减少,获取创新能力降低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靠大学生亲身参加实践来实现。大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不仅可以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运用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引导大学生有组织的深入社会生产实际,去了解社会,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优势和位置,去发展改变自己,这样对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现在有些地方普通高校,对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视不够,或只作为常规性或阶段性的实践活动来应付,由于大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学校投入不足,造成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低的后果。

3.4忽视情感教育,造成大学生综合素质滑坡

大学生创新素质是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综合,也是能力、精神、人格等方面的综合,创新素质的大学生一定首先要具备有理想、有抱负、有知识、有能力的条件。目前在高校扩招、网络普及等新形势下,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而地方普通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尤其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还未落到实处,有些大学生在心理上、情感上或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导致学习缺乏动力,生活缺乏理性,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和综合素质整体滑坡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

四、对策

4.1树立科学的创新素质观,充分激发高校和师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关键在于创新意识,要激发起高校和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高校作为传播和创造知识的中心,理应肩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要在科教兴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理应是具备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管理部门理应尽可能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给予政策、财政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科学的创新素质观,真正实现高校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4.2改革创新教育模式,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改革创新教育模式,既不能否定也不能淡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必须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教育理念,在课程体系上,改革课程结构,构建引导创新的课程和教学模式,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比例,注重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宽口径的专业层面上打好知识基础,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养适应能力,在整体培训上提高综合素质。

近几年来,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尝试。如2007年修订本科人才方案时,对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进行适当整合,突出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培养,突出专业应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自学与实践给出时间和空间。特别是要求学生至少选修8学分的跨专业文化素质课程,即理工科学生至少修满3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文科学生至少修满3学分自然科学类课程,其余5学分按照学校创新学分和技能学分管理条例,通过参加课外创新实验项目、教学竞赛、发表学术论文作品、考取各类资格证书来获取学分。从2009届毕业生开始,遵照《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意见》,要求非艺术类专业本科学生在校期间,至少选修1门公共艺术类限定课程。通过这些改革,促进了大学生文理知识渗透和融通,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情操,确保提高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3建立科学管理方法,激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必须要对旧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大学生素质培养管理方法,确保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同时,把学生各项服务工作落到实处,积极营造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的良好环境。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地方高校理应把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并作为重要课题来建设,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勇于进取、积极探索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人才,为他们步入社会、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家才.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教育创新,2004(9).

[2]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第3篇

由于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心理适应、自我意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重新塑造和完善自己;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调节;创新心理素质;培养

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要问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节,予以正确引导,使之渐趋平衡并向良性循环体系发展。在此基础上着力开发大学生的创新心理,加紧对创新心理素质的引导和培养。

一、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人际交往问题

在大学,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汇集成一个社会的群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他们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摩擦,这难免会引起一部分学生的不快。他们远离父母本来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了人际关系不和谐或发生其他冲突,就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孤独感,从而会产生压抑和焦虑。

2、心理适应问题

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学生会出现矛盾、困惑的心理。一部分学生对现实情况感到很失落,还有一部分学生不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学生从原来依赖父母的小家庭,走入相对自立的大学集体生活,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孤独感。

3、自我意识问题

学生对如何克服自己的缺点,发挥优点感到迷茫。有些学生看到班上有些能力较强、多才多艺的同学,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一无是处,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知道自己不足,但却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己。而且这些学生对于他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是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其内心很大的应激反应和情绪波动,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三、大学生心理调适及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

1、心理调适

(1)及时耐心的心理疏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焦虑比较严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学生从中觉察到心理发育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及所致的冲突,从而帮助学生重新塑造和完善自己。

(2)使其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尽快融入集体。适当地给学生安排一些日常班级工作,增强其责任感,同时也可以转移其注意力。转移注意力在心理保健中是必不可少的,当心绪不佳时,多参与一些集体活动,换换环境,换个想法,因为新异刺激可以忘却不良的情绪。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与沟通能力。交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社会性需要,它不仅是利益和物质的交流,也是情感与思想的交流。

2、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正处在一个重要发展时期,从深层次和发展取向上看,它正面临着一个教育模式构建的课题。这种模式的构建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这种模式构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自觉参与和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现代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把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实践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中心任务都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完成此任务,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学科知识中关于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2)强化课外教育指导的基本环节。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课外教育。要通过多种媒体的广泛宣传,面向全体学生,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通过主题心理报告、专题心理讲座、心理沙龙,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以及自我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3)倡导主体自我教育。事实上,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被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体现其主体参与,并树立其主体意识,其教育目的才得以实现。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要积极倡导主体自我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在课外教育指导中,辅导员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个人成长小组”等各种社团活动,使学生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促进心理健康自觉意识得到不断的增强,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消除负面情绪的心理困惑,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变化,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其核心在于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而新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向教育提出的要求,只有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才能使我们有能力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并且保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阵地,目前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都非常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无论从大学本身的教育功能还是从时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勇.论大学生心理素质建设.青年探索,1999.04.

[2] 刘舸,高艾华.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现实重要意义.教学研究,2000.04.

[3] 侯彩霞.强化心理素质,从培养自信心开始.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2004.

第4篇

一对创新素质的认识与思考

创新素质是一种整体素质,它以人的内在生理和心理为基础,在外部条件的协调作用下,经长期社会实践而逐步形成[2]。它由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要素组成,而各要素又按一定关系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系统,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升华和最高体现。

(一)积极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开始阶段,反映的是创新型人才对创新的认识水平,它是人们对创新活动的一种理性意识,由创造动机、创造情感、创造兴趣和创造意志等因素构成。表现为具有敢于怀疑一切、渴求创新、不恪守成规,不迷信权威的强烈意识,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因和出发点,贯穿于创新活动全过程。

(二)敏捷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智力结构的关键,表现为一种善于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反复地分析和探索,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发现或发明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件事情或某种事物的独立的、发散的思维活动。它是积极主动地运用独特新颖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是创新的灵魂,其具有敏感性、流畅性、求异性、灵活性、独特性、综合性等特征。

(三)科学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一些心理特征,它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范畴,指能够将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综合运用,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勇气、信心和智慧,其包括批判精神、开拓精神、冒险精神、务实精神等。

(四)良好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实施系统,是指把创新思维产生的结果转化为有价值的新成果的能力。它是人在创新活动中总体活动水平的体现,是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在实践中的确证和外化,是能否顺利开展创新活动的关键[3],主要包括创造能力、领悟能力、应变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实践能力等。

(五)优秀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个性特征,它是在长期创新教育和自我训练后形成的,指人所具有的某些对创新能力发展和创新任务完成起促进或保证作用的人格特质[4],主要表现为浓厚的认知兴趣、较强的自信心和冒险精神,以及感情丰富、独立性强等。

二校园文化和大学生创新素质

(一)对大学校园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大学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学校各种文明的总和。它在社会先进文化的指导下,以校园精神为底蕴,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通过课外素质教育活动的形式,以传承育人、精神渗透为目的,体现和彰显校园精神。

大学校园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部分组成。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部分,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形成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它主要包括校容校貌、教学手段、科研条件、课外文化体育科技活动及校园文化的载体等。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间层次,集中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要求,它起着规范、约束学校组织和人员的作用,规定了学校成员在学校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包括学习制度、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等。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不仅对其它校园文化起支配和导向作用,还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体系的形成。它集中体现为学校理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和集体舆论等成分。它包括学校目标、学校精神、教育思想、校风学风等。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1物质文化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物质基础

物质文化包括校园文化景观、教学科研及活动硬件设施等。优美的校园环境使人精神振奋、触发灵感、启迪想象。先进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硬件设备为教师的创新教学、科研人员的创新研究、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便利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合作互动的第一课堂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制度文化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保障

在高校,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校园主体的行为,就必然导致纪律涣散、秩序混乱,甚至滋生各种不利于创新的因素,放任和过分自由都不利创新素质的培养,只有严格有序的制度才能保证教育的顺利实施,而灵活弹性的制度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3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精神导向

大学精神是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大学最珍贵的文化。当一所学校将创新教育作为自己的大学精神时,它就会促使学校将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并将这种理念渗透到每个校园主体的头脑中,贯穿于办学的全过程。创新的校园文化必将营造一个处处有创新、人人争创新、时时有创新的环境氛围,而在这种创新的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下,必然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创新观念,争取创新行动。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功能的缺失

(一)校园精神文化缺少创新导向

在我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部分高校采用同一种教育理念培养人才,希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通才。在共性教育的指导下所培养的人才均是一个版本,没有自己的特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渐被僵化、创新思维很难被激发出来,创新能力也很难得到提高,创新素质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二)校园制度文化缺少创新理念

首先,当前大学制度文化强调管理的作用大大超越其教育引导功能。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建立的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不是平等、合作的交往关系,在这些制度文化下成长的学生,思想被约束,大多是一些循规蹈矩的守成者,他们倾向于从众与服从,少有创新和突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5]其次,制度文化体制僵化,束缚创新人才的培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使原有的制度文化在新的环境和时代背景下显得不合时宜,甚至陈旧僵化,但它又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制度文化不能与时俱进严重影响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抑制其创新潜能的发挥,也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第三,校园制度文化评价体系不合理。传统评价体系重学生成绩,大多停留在结论的评价上,往往忽视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这严重损害了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因素,挫伤了创新教学的积极性,间接扼杀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三)校园物质文化缺少创新保障

首先,高校在扩建新校区,在求新求大的同时,往往忽略在环境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内涵,学生很难从文化景观中体会到学校精神;其次,大多数高校教学和科研设备相对陈旧,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素质很难得到真正地提高;第三,大学生课外活动大多呈现出重数量、轻质量,重过程、轻效果,重形式、轻内涵,重娱乐、轻学术等特点,缺乏创新思维,活动内容和形式片面追求娱乐性,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但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四基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一)丰富精神文化建设,指引创新方向

1凝练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独有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取向,是大学的核心灵魂和发展动力。它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有特色的且相对稳定的,并为大学人所认同、遵循、追求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等组成的体系。大学精神包括自由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创新精神。[6]创新精神是大学在社会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大学要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办学思想、教学管理等方面塑造自我,办出特色,没有创新是不行的。因此,大学精神的凝练,应该将创新精神作为主要的核心价值观,并以这种价值观为导向,指引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我国大学在各自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正是这些极具个性魅力的大学精神及其综合形成的大学文化,影响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创新人才。

2树立以学生为根本的创新育人理念

以学生为根本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育人模式,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发展,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首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创新教学理念。把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积极开辟各种途径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本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学校在制定各种教育方案和进行各种教学实践时,都必须将各项创新教育的计划措施落实、抓好;其次,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创新管理理念。要转变管理观念,对学生言传身教,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创新服务理念。服务部门要增强育人意识,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不断改进服务态度,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良好的保障。[7]

(二)夯实物质文化建设,构筑创新氛围

1优化校园环境,彰显大学创新精神

高校校园环境要“传达一种崇尚广博、深邃、自然的文化气息”,要让大学生“在这种文化气息的熏陶和鼓励下自由、自觉地学习人类文明的各种知识,进行理性思考和探讨,然后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中积极地进行创造。”[8]因此,大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应以科学观念为导向,传达创新理念,彰显创新特色,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大学创新精神,丰富创新内涵,让环境具有生命力,“会说话、能育人”,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导向功能、育人功能和熏陶功能,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合理配置资源,驱使创新动力激发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步从“精英教育”过度到“大众教育”,而这种转变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全民素质得到提升。因此,高校教育资源在分配上要加大普通专业的对扶持力度,防范个别品牌专业的过度投资,要重视对青年教师和后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避免少数专家和优秀学生“垄断”教育资源。要使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专业成为资源投放的重点,为全体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物质基础。

3搭建创业平台,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高校正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以此来增加就业途径。而创新和创业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在高校应将创业教育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积极开拓办学新思路:(1)开拓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走校企联合办学道路。开拓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大学生创业成果产业化;(2)建立健全创业组织机构,为学生创业实战提供物质保障。引导学生成立互补型团队,吸引风险投资的扶持,在共同创业的过程中,促进团队成员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完善制度文化建设,搭建创新平台

有突破性的创新必然具有超常规的特点,这种创新在某些方面与既有制度相矛盾,旧有的一些制度文化严重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旧有不合时宜的制度文化,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制度保障。

1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制度

完备的学校管理制度是校园文化活动顺利开展并达到预定教育目的的保障,而这些管理制度的完善体现在:完善经费保障和使用制度,特别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素质的科研活动经费保障;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基地支持机制,鼓励学生在各种类型的活动中参与实践、接受锻炼、努力创新,加快成长成才。另外,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知识结构体系的优化,还需要通过建设专业结构综合化的文化活动来实现。

2健全创新教育激励制度

高校要逐步完善政策,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管理机制,改善育人环境。(1)建立创新的教师激励机制。在制度的建设中,让以创新教学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制度建设的全过程,优先考虑学科创新发展的需要,将创新渗透到每个人的思想中;通过用人机制,把以育人为己任,以学术为生命的教师充实到学校师资队伍中,让这部分教师以科学的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严谨的治学方法做学生的表率,使学生始终处于浓厚的学术氛围之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对在创新教学和科研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提高待遇,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2)建立创新的学生奖励体系。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树立向传统观念、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将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学校对学生奖励的重要依据。

3创建创新教学评价机制

形成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核心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学的评价要超越以往的终结性评价,更注重过程评价,不仅要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更要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大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全程的、长期的、动态的评价,通过评价体制的改革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参考文献

[1].在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11-25.

[2]燕良轼.创新素质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11,12.

[3]马新妍.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视野下的校园文化建设[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

[4]张继德.大学生科技素质判据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6):124.

[5]陈秀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

[6]肖海涛.大学何以为“大”[J].江苏高教,2001(2):21-24.

第5篇

关键词:杭商精神;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279-04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分析

1.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需求要求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取得飞速的发展,同时在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经济正处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创新创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另外,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了新的就业危机,政府对此也提出了“以创业促就业”的方针。大学生既是新就业大军,也是高层次的人力资源,他们将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因此,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当中很重要的部分。

2.中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要注重素质培养。不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都还属起步阶段,在具体内容上比较重视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较少涉及。国际上,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三个方面的培养。根据对影响创业因素的调查研究发现,创新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是很重要的影响因子。因此,我们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应当落在赋予学生一种创新创业的精神上,应当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教育。

3.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需充分挖掘当地企业家精神文化资源。杭州具有“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之称,杭州企业家即杭商资源非常丰富。探索和分析杭商及杭商文化精神的形成和特征,可以使我们明晰企业家成长的路径、具体化企业家精神,并且探索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人才之路。对杭商的研究,从胡雪岩到马云,对个体的研究很多,但我们的研究不仅仅是针对个体的,而是试图从全体杭商的角度去提炼一种精神。因为个别人的成功具有不可复制性,我们希望通过一群人――杭商的成长轨迹,寻找普遍的规律,可以借鉴的东西,并且把引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当中。

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杭州老字号发展现状、传承常青的秘密,对比当代杭州企业家,从而解析杭商精神的精髓和内涵;并通过挖掘杭商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探究创新创业需要怎样的文化精神?并找出创新创业教育素质培养的关键点。

二、文化伦理、精神文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史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经济活动是人类利用资源改造世界的一种高级活动,在活动中,人们结成了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也形成了很多维护这种关系的规则、制度,这些制度有正式的,如法律、法规等,也有非正式的,如植根于人们理念之中的行为规范、道德理念、价值取向、思维习惯等,从大的层面讲就是各种文化。文化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都有明显的影响,也进而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学界对此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一)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基本决定因素

传统经济学家主要以亚当・斯密、萨谬尔森为代表,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原因归于生产要素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20世纪初,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率先从文化伦理角度研究经济发展,提出了文化伦理、精神文化等内在因素影响说。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分析了基督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的关系。他认为,资本主义兴起基本上是一种植根于的文化现象。宗教改革孕育了“‘资本主义精神”,进而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文化伦理、精神文化等内在因素如何影响经济发展

1.宏观上:不同文化背景催生不同经济制度。新经济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阿夫纳・格雷夫,在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研究10―14世纪地中海地区马格里布商人和热那亚商人的交易方式时,认为造成同一地区两群不同的商人,会发展出两套完全不同的经济制度选择,是因为:经济制度必然与文化信仰相连,商人们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内生出不同的经济制度。 文化作为非正式制度通过影响正式制度推进经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林毅夫在进一步研究了由历史文化环境熏陶形成的人的基本素质潜能,如价值取向、行为范式、道德准则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他们把道德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旨趣、行为习惯等因素归为非正式制度范畴。这些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演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相关变量。在旧制度消亡、新制度确立的过程中,需要社会中人们的共识及相应的行为来支撑。制度的维系也需要人们的共识和行为支撑。能达成这种共识的背后的因素就是文化。

2.微观上:文化通过影响经济主体――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推动经济发展。20世纪初期,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以“创新” 为核心内容的经济发展理论。他指出,文化通过影响经济主体――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推动经济发展。因为经济发展的真谛是资源使用方式的进步――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之所以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企业家具备一种不同于常人的品质,即“创新精神”,亦叫做“企业家精神”。 文化通过影响经济主体――劳动者人力资本要素推动经济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期,经济学家舒尔兹研究发现:曾经起重要作用的土地和资本等物质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下降,而曾经依附和被支配于土地与资本的人的技术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对生产过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把人力资本对应文化的内容归结为知识人力资本和素质人力资本。知识人力资本由一个人所具有的系统或局部的知识所构成,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获得与传承,也能够通过文字和图形来外化、传递、保存。素质人力资本由一个人的信仰、习惯、价值观等非知识性的因素所构成,是在特定文化环境和知识传统长期培养和熏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正是通过对人们一生都会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和习俗,来秉承不同区域人群以不同特性,进而通过这些经济主体的不同行为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

(三)内在因素文化影响经济发展的具体途径

文化精神对经济过程的影响,是通过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导向、规约、激励三种途径发生的。

导向:文化精神为经济行为主体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参照系,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把人们引向有价值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因此,不同文化精神背景下的人群会出现不同的社会经济活动取向。

规约:特定的文化精神构成经济行为主体的潜在的行为规范,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使不同文化精神背景下的人群的社会经济活动维持不同的秩序风格。

激励:文化精神往往构成社会行为主体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内在动源,为他们提供克服困难、解决疑难、忍受劳苦的心理暗示与信念支撑。

综上,本文将从分析影响经济发展的文化精神因素入手,建立文化精神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模型,并在这个理论模型基础上,分析作为经济主体之一的杭商及其蕴涵的杭商文化精神的形成及特征。

三、杭商及杭商文化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

(一)杭商的概念

关于“杭商”有两种概念:一种解释是按经营者原籍划分,原籍是杭州的经营者,称作“杭商”;另一种是按经营地划分,即不管经营者原籍是何处,只要他在杭州经营,他就是“杭商”。也就是,只要是杭州户籍的商人或者商人集团以及来杭州发展创业的外籍工商人士都可称为“杭商”。杭商是以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悠久的历史传统为依托,有一种前瞻性的眼光独辟蹊径,能传承杭商精神,不断创新,勇于开拓。

(二)杭商及杭商文化精神的形成

1.杭商及杭商文化正式制度成因。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治经济等正式制度上一直是“重农轻商”,而在非正式制度上,重伦理而缺乏契约传统,所以,中国的商业经济一直不发达。最初只是在一些自然条件允许的地方有商业活动,比如港口城市,一些交通便利的集散地。杭州作为隋朝京杭运河的一个端点,较早孕育了商业活动;到了北宋,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南宋又成为王朝的建都地,人口的增多带来了商业的繁荣。据《武林旧事》等书记载,南宋时的杭州商业有440行,各种交易甚盛,万物所聚,应有尽有。对外贸易相当发达,有日本、高丽、波斯、大食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之有使节往来和贸易关系,朝廷专设“市舶司”以主其事。那个时期的杭州,已经是全国的商业中心了,杭商也随之迎来一个活跃期。到明清两代,以清河坊为中心辐射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商业街区。从这个角度说,杭商的历史非常久远。

而当代杭商的曜然而出,是受改革开放制度影响。杭州城市的优势以及投资环境成为了杭州经济和杭商发展的肥沃土壤。杭州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国的企业家来杭州发展经济,同时杭州周边县市区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经济规模和企业影响力在全国都走在前列。杭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一股重要力量。

2.杭商及杭商文化的文化成因。杭商及杭商文化也有着非正式制度文化伦理的成因。正如催生传统商帮的是明清正式经济制度的变化,而让晋商、徽商等商帮从众多商帮中脱颖而出的是文化伦理等非正式制度一样。不论是传统的杭商文化还是现在的杭商文化,都是杭商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逐渐积淀而形成的。杭商文化并不能等同于商业文化,它是杭州区域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综合。

从区域文化讲,杭州地属长三角区域,其文化归属于吴越文化,据学者研究,吴越文化核心价值理念有:内在自觉的开放心态;超越自我的突破意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简约朴素的平民风度;个体本位的经济理性;顺应环境、随机应变的柔性心理;勤俭刻苦、劳作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谐中庸、隐忍自谦的处世态度;自然无为、绵绵似水、柔弱胜刚的商战伎俩;不尚意气、工于算计、谋定而后动的行为范式。

这种文化富含工商文化的特征,成为滋生杭商和杭商精神的精神土壤。尤其是这种传统文化蕴涵的自主创新精神与现代经济具有内在的兼容性,它对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具有内源性的影响。正是这些潜藏在意识深处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新的经济制度条件下的复苏,造就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民间企业家,从而为民营工业的发展做好了人力资本方面的准备。

(三)杭商文化精神的特征分析

1.老杭商文化精神的特征。传统的杭商文化属于商帮文化,正如大多数中国传统商帮文化一样,杭商文化也是以儒家文化为依据,主张用儒意通商,诚信是传统杭商最基本经商原则。这从他们的核心价值经商理念可以看出:传统杭商信守“义利并重”的价值观念,以义为利,义中取利,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因而在生意场上处处受益。

正如前文所述,杭州商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至今,仍有很多有着几百年经营历史的老字号,这些老字号便是杭州传统商业的代表。杭州老字号独特的商业文化便是他们经久不衰的立身之本。本课题组对现存的老字号进行走访,发现大多杭州老字号经营内容各不相同,有炒茶叶、龙须糖、定胜糕、弹棉花等等,但他们都秉承“戒欺”的经营理念,并且一直践行着这一理念,因此在业内社会上有着很好的口碑。

最早的杭州老字号人物代表――红顶商人胡雪岩,是杭商的典型代表和杭商精神的最佳诠释。从胡雪岩的成长足迹看,他从一个钱庄跑堂的小伙计到一品红顶商人,从白手起家到富可敌国,与其母亲对他传统的教育息息相关。这从他的办实业以兴国、办药店以济民可见一斑。而胡庆余堂的堂训“戒欺”二字,成为这家老店百年不衰的秘诀,也成了杭商精神的最早诠释。

杭商精神除了体现在老字号的经营理念上外,作为一种观念也应该体现人们对他的认知、认可上,据此,我们特别在市民及老字号商家中作了专项调查。根据调查显示,与史料整理对比可知,两者关于杭商的诠释完全吻合,杭商精神的最本质特征就是戒欺,也就是诚信。老杭商对于杭州的贡献不仅在于其对杭州经济的贡献,更在于其特殊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文化传承。

2.新杭商文化精神特征基本分析。通过走访调查,在人们的观念中对新杭商的特点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精致和谐、大气开放、务实、脚踏实地。而对于杭商精神的分析,企业家们都认为杭商精神的精髓就是诚信、务实。这也是一百三十多年前的杭州商人胡雪岩讲的“戒欺”,是杭商文化精神的精髓所在。这种传统在新杭商身上得到了传承。另外,作为“浙商”中的一分子,浙商精神同样也体现在杭商身上,如: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奋发图强的自强精神,不图虚名的务实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吐故纳新的包容精神。此外,杭州城市人文精神也体现在杭商身上。“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城市人文精神,“宁静致远、淡泊名利、关注民生、以民为本”的杭州人精神,即“杭铁头精神”,是杭州发展的精神内核,构成了杭州生活品质的个性特征。这也是杭商精神的基本特征。

如今,杭州提出创业在杭州,其中杭州文化人创业的楷模,杭州“和谐创业”的典范,当代杭商的杰出代表新杭商马云,在总结自己成功秘诀时提到“有梦想、有激情、有社会责任感”经营理念。“有梦想、有激情、有责任感”不仅是“马云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杭商精神”的具体体现。从马云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老杭商“诚信和务实”精神的传承,也看到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城市人文精神的体现,更看到了“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争一流、宽容失败”的杭州特色创业创新文化精神的发展。将这些综合起来,便是杭商精神的最新体现。

四、杭商文化精神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启示

(一)启示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重点应放在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上

从杭商形成和成功看,文化精神的作用不容忽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人,会有创新创业的实际行动并取得成功。我们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在技能层面,更多的是一种模拟活动,而在创新创业的意识培养上很少有涉及。

这种创新创业精神也就是前面总结的新老杭商文化精神,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资源,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新老杭商创新创业精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老杭商在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情感意志、知识能力、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共性:在价值观念上,以人的基本需要为基础,以创造财富、发展事业、实现个人发展和追求成就的社会性需要为主要内容,以创业企业家个人自我实现的动机为主导和灵魂;在思想观念上,以市场观念为基础,以功利效率和优胜劣汰观念为主要内容,以勇于开拓、敢冒风险为主导;情感意志上,以一般人的情感态度为基础,以积极热情、稳定执著为主要内容,以坚韧、敏锐、理智为主导;在知识能力上,以知识面宽广为基础,以职业技能专、精为特色;在行为方式上,以创造性思维为基础,以创新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竞争为主导,等等。二是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创新创业精神元素:奋发向上、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自力更生、有所作为的自强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吾日三省吾身”的自省精神等等。

(二)启示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方式上应注重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

一个人的信仰、习惯、价值观等非知识性的因素,是在特定文化环境和知识传统长期培养和熏陶下形成的。因此,要塑造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必定要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同时,校园文化作为开放的文化系统,必然对古往今来的社会价值观念、知识体系、道德标准、行为模式、文化传统进行吸取和继承,从而形成有特色的文化体系。

一是宣传氛围,即在教师和学生中进行广泛的创新创业宣传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融进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创业意识。具体可以组织大学生看与创业相关的影视资料,或者到企业实地去看,让他们认识了解创业过程,激发创业热情与冲动。也可以请创业者讲创业历程、组织大学生召开创业座谈会,请创业成功者或者学生中的创业实践者与大学生交流;与创业人士面对面沟通,感受创业者的人格、信念、精神和情怀;组织大学生写创业计划。

二是文化氛围。首先,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2年第78号建议中指出:“文化作为能动的过程,以相互尊重和宽容的精神,通过适当的手段促进广泛的参与和创造性”。其次,在大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创业活动,如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者学术讲座、创业者培训班,建立创业教育网站等,形成一种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高校团委、学生会可成立创业者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等组织,通过社团沙龙的组织管理、公共活动的设计组织、报刊杂志的创意策划、学术研究的立项申请、法律或金融实践的模拟等相关活动来渲染创业氛围。我们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决不仅仅在于培养一些企业家,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观念和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以创业为荣、主动创业,在创业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84-100.

[3]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4.

[4]舒尔兹.报酬递增的源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李成勋.商帮、商帮文化和培育京商文化特色[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10-13.

[6]杨涌泉.中国十大商帮探秘:第1版[M].北京:管理出版社,2005.

[7]邢伟,俞海山,等.中国传统商帮文化的当代诠释[J].特区经济,2009,(1):277-279.

[8]Johnston,Alastair Iain: Culture Realism:Strategic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9]杨轶清.从浙商演变看商帮文化[EB/OL].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省略,2006-11-03.

[10]蒯大申.城市以生活品质论输赢[G]//王国平.生活品质之城――杭州城市品牌诞生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35.

[11]道格拉斯・诺斯.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第6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素质教育 实践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朱卫芳(1974- ),女,河北大名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和英美文学;柏平(1963- ),女,山东临清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法律。(河北 邯郸 056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邯郸市社科规划课题“邯郸建设背景下创新型英语实用人才培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305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175-02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愈显严重。企业对招聘对象的要求更加苛刻,主要查看学生是否有实践创新能力,是否有工作经验,能否很快实现职位对接等。因此,正确定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寻求素质教育模式下培养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核心课题。

一、高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及相互关系

现代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转化,学习将成为个人生存、竞争、发展和完善的第一需要。素质教育是我国实施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身心潜能和个性发展。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应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素质。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创新教育又被提上了日程。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强调对当代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高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完善自我和适应社会的目的。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其责任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实践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全面素质发展包括创新素质,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全面素质教育的提升。所以说,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两者是一致的。高职院校要积极顺应时代需要,结合实际全面开展素质教育,重视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二、高职素质教育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困惑

1.体现“能力为本,素质为魂”的教育理念。我国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素质教育,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全面素质发展教育。高职教育必须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体现“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理念。高职素质教育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到素质教育过程中,使“创新”成为一种思维习惯,成为大学生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少高职院校只重视职业能力的训练、忽视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不能适应培养目标需要,影响了高职毕业生就业和发展。高职院校应注重 “能力为本”的同时,体现“素质为魂”的理念,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这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所必需的,也是时展和社会的需求。

2.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贯穿人才培养整个过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不是只针对极少数优秀生,也不是只针对某个教学环节。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做人、求知、生活和审美,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某一个教学环节的任务,应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课堂和实践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注重公共基础课堂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和宣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二阶段,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加强学生知识储备,适当增加部分专业课程和前沿学科课程,为参加创新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三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创新实践,确定选题开展研究,并完成相应的研究活动。

3.高职创新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是许多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之一,高职院校当然也可以培养创新人才。但创新人才是在工作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高校所确定的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只能是一个对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预期目标。高职院校预期目标应该是培养基层创新人才,即社会物质生产、社会服务、精神生产和文化传播一线工作人员,其价值体现在企业技术改良、工艺改进、文化知识物化等过程中,创造基层文化与精神财富,改良局部社会风气等。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重点不应是创新人才的选拔,而应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不同潜质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成长的空间和机会,最终成为真正的创新人才,成为推动社会科学文化不断发展进步的主要力量。

三、高职院校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途径

第7篇

关键词:学习;创新能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5-0032-02

由于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也是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学习在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本文试图从大学生学习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因素

1.学习目标的片面性。在学习的定位上,多数学生一般都是将知识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其实,知识既不是学习的唯一目标,也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是促进生命完满和谐、发展和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人的情感,陶冶品性,提高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格,才能使大学生获得人生命所具有的全部意义,健康、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

2.学习方式的单一。目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学习,而且以课堂学习为主,个人自学为主。通过这种学习,大学生可以学习和继承前人已经发现的知识,获得个体经验,但其创新能力是难以形成与发展的。以接受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使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化,它妨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阻隔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3.学习内容的窄化。大学阶段,主要是专业教育阶段,目的是为大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方面的基础。这种专业教育使得大学教育,分科过细,知识成点线结构。大学阶段这种分科过细、专业性太强的学习内容,导致大学生知识面狭窄,限制了大学生的思路,不利于大学生成才。正如怀海特所指出的那样:“最糟糕的那种教育一定是以一种或两种特定科学为基础……往往只向学生灌输这些特定学科的狭隘的成果……一个人如果只了解自己所学的学科,把它作为这种学科特有的一套固定程序,那么,他实际上并不懂那门学科。他缺乏丰富的思维,不能很快领悟完全不同的思想概念的含义。他将无所发现,在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时也将反应迟钝。”[2]

4.学习动机的外在化和功利化。据调查,当前大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动机是:为得到一个好职位、出人头地、报答父母、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等,多涉及自我及个人利益方面。[3]学习动机的外在化和功利性,造成大学生学习目标价值追求的近视或短浅,学习心态的浮躁,学习行为的短期化倾向,妨碍了需要以长期、稳定的学习作支撑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罗马俱乐部的三位成员在《回答未来的挑战》一书中指出:“当代学习的不足,导致了人类状况的恶化和人类差距的扩大。我们的学习方式是令人震惊的落后,这种状况是个体和社会在对付全球问题的挑战方面,都未能做好准备。这种学习上的失败,意味着人类在作好准备方面,仍处于全世界都不发达的水平……学习的失败从根本上说是我们一切问题的问题,这是因为这种失败限制了我们对付全球性问题中的其他每个问题的能力。”

二、转变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1.合理定位,树立“知识―能力―人格―创新”四位一体的学习目标体系

学习的最终目的和最高追求是创新。创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人类借助于创新,获得发展的“不竭之源”。整个人类的文化史、文明史,从本质而言,就是一部创新史和创造史。创新,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和渗透到学习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结果,它是学习活动的目的所在;[4]作为一种动力,它推动和激励大学生学习的进行。然而,大学生要创新,必须将其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上,把知识内化为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知识、能力与创新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等关系。知识既是学习的目的,更是获取新知识、形成能力和进行创新的手段;创新的核心问题,不是知识问题,也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价值取向问题,是人格问题;自信、勇敢、良好的情绪和性格、坚强的毅力、敢于质疑、专注、好奇等等人格因素,是创新的心理基础,也是掌握知识、发挥能力、进行创新的前提条件。因此,大学生的应把知识、能力、人格、创新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学习的目标,使学习成为培养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活动。

2.构建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5]

大学生要构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能够把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充分发挥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多样性。没有一种学习方式是完美无缺的,学习方式也不是唯一的。学习时,大学生应当把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使其能相得益彰,取长补短。

第二,反思性。大学生的学习要提倡反思性学习。好问、喜思是反思性学习的表现,探究是反思性学习的基本特征。而好问、喜思和探究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学习中,敢于怀疑,不迷信权威,不盲从教师和书本,凡事问个究竟,善于思考,是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的核心所在。

第三,个性化。一方面,创新性人才是有个性的人,只有把人的个性充分展示和弘扬,才会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和潜能,体现人的最高本质――创造性。另一方面,每个大学生都存在感知、思维、想象等方面的差异,所以不能让大学生去适应某种学习方式,而应让大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特点、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学习方式,扬长避短,达到有效学习。尊重大学生的个性,为大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才能体现以生为本,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变革高校课程,开设综合性课程,拓宽知识面,提高大学生学习质量

知识面广博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当今世界,创新点往往出现在学科与学科交界处,谁拥有的知识越丰富,谁发现新知识的机会就越多,谁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就越大。高校由于分科过细,专业化太强,导致大学生知识面窄小,成为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瓶颈”。改革高校的课程设置,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文理渗透,帮助大学生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以拓展思路,寻求新的支撑点。综合性课程,既能使大学生整体地对待世界,又能让大学生多角度地认识世界,获得对世界的全面的、统一的感知,扩大大学生的信息知识范围。只有质量高的知识越多,迁移越快,越能进行创新。因为“只有质量高的知识才是有利于创造潜能的知识,在知识的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知识的量与创造性成正比关系”。[6]据我国学者张庆林等的研究,具有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策略化的知识才是质量高的知识。大学生学习,必须注意把学习内容整合,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构建高质量的知识,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深厚的知识基础。

4.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驱力,提升大学生的内在品质

学习是提升个人内在精神品质、丰富人性的重要手段,是激发个人潜能、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的主要途径,是人生命和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体现。学习不纯粹是个体为了获得一些外在的东西,更是为了促使个人实现理想、追逐生命意义、展示个人才智、彰显人的最高本质――创新的基本方式。大学生的学习应注重个人内在品质的提炼,把内在与外在结合起来,从而想学、肯学、乐学,品味学习知识的意蕴,享受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萌发出创新的欲望和冲动,在强烈的创新欲望驱使下,不受约束,不受羁绊,自由选择,大胆思索,去尝试,去实践,去做一做,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楼世洲,周国权,潘正文.培养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J].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1(5):88.

[2]怀海特.教育目的[M].上海:三联书店,2002:92-93.

[3]胡启先,易法建,范晓玲.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155.

[4]屈林岩,王言根,宋毅,何旭明.大学生学习改革与创新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6):19.

第8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素质模型 培育路径

2015年10月,总理对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等为目的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素质培育,是新形势下国家对高校提出的要求,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的路径,也是高校当前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必要性

首先,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是高校适应社会需求、深化改革、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必然之举。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如何与时俱进,改变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青年人才的有效培养是高校面临的严峻现实问题。当前,创新创业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新兴内容,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建立在诸多学科交叉基础上的一门综合应用型社会科学。高校如何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既是高校改革的目标与任务,又是其改革的有力推手。

其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可有效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的人数节节攀升。大学生就业不再是高校毕业工作的一部分,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是一个社会问题。高校科学有序地开展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可以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行为,积极开展自主创业活动,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而且可以带动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

此外,凭借高校优质的资源和师资力量,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推进高校的产学研[1]。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构建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构成要素很多,本文将其分解为两类:创新素质和创业素质。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特点和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可行性,结合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如下表所示。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路径分析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路径的研究很多,不难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培育路径可以选择。本文选择从高校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开展素质培育路径的研究。

首先,高校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高校教育要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彰显个性,将创新创业素质培育视作同专业知识教育一样重要[2]。高校首先自身要有这个思想上的转变,拓宽学生的学习平台,方能引导学生摒弃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萌发创新意识,保持创新精神,提高创新创业的能力。

其次,高校要加强创新创业素质培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我国的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起步较晚,长期以来,高校没有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方面的专业老师,有些学校是由就业指导教师完成授课的。由于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业实践经验,给学生授课时,多数是纸上谈兵,教与学的效果都不佳。高校应尽快充实创新创业素质培育的师资队伍,加大投入力度,不仅要强化对现有授课教师的培训,而且要聘请创业者、企业家、企业高管、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作为特聘教师,给学生授课。

最后,高校要努力完善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实践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不能脱离课堂教学,但绝对不能仅仅依靠课堂。请创业者授课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强校企联合,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育实践基地,建立并完善创新创业项目与资金的互动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孵化器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