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技创新的建议

科技创新的建议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17 15:24: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技创新的建议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科技创新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城市;科技体制;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一、深化改革科技管理制度

首先,改革科技计划体制,强化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市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工作程序,明确科技计划决策目标,落实科技计划执行责任,强化科技计划执行的效果评估论证,并对科技计划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尤其对于重大科技项目而言,要加强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和绩效考核等关键环节的监控。其次,建立专家咨询论证制度,降低重大科技项目决策风险。市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积极组织技术专家、财务审计专家、创新管理专家、市场营销专家等专业人士,定期召开科技研讨会议,让专业人士对本市科技创新与发展出谋划策。同时,成立专家咨询小组,负责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并提出专业的咨询意见。再次,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人才评价体制,促使人才资本参与收益分配,调动起科技人才工作的积极性。此外,积极搭建科技人才发展平台,鼓励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二、构建多元化的科技金融体系

科技金融体系的构建必须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投融资决策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促使社会资源向技术创新领域聚集,从而构建起多元化的科技金融体系。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构建:一方面,发挥政策性金融工具的作用,建立起商业银行对科技创新活动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积极扶持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的创立,主动学习国际先进的风险资本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市财政部门应针对科技研发与创新设立专项资金和引导基金,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民间资金流入到科技投资领域,为拓宽企业科研经费筹集渠道提供有力保障。

三、大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是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策略,应当结合城市的现实需要和发展战略,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平台,提高对优势产业的服务水平,具体包括:首先,建设科技创新信息平台。地方政府应积极建设科技创新信息网,在信息网上及时最新的国家、省、市技术创新产业政策、技术创新动态、项目动态等信息,使相关部门和人员全面掌握科研动态,防止因重复研究造成资源浪费。其次,建立技术研发平台。地方政府应当依托龙头企业和重点科研院所,在电子信息、制造业、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建设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为全面提升城市科技研发能力提供基础设施条件。再次,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充分整合利用科研机构、高校、核心企业的资源,在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专业化产业基地等区域内建设公共实验、检测评价、生物医药中试孵化等平台,构建起开放共享、功能齐全的技术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技术服务项目。最后,建设企业孵化平台。进一步优化大学生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为高成长性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技术合作、融资投资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创新与改革科技评价机制

(一)完善科技管理工作评价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科技管理工作效率和效果,应创新性地改进科技管理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在原本以科研成果产出和产业化等指标为考核重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能够客观评价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工作绩效的指标。具体如下:其一,增加科技资源投入与产出评价指标。该指标要从资金、人力、时间等层面出发,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在科技资源投入与产出中的管理行为有效性进行评价。其二,增加产出与影响评价指标。该指标要从直接产出、短期社会影响、间接社会影响、长期社会影响等层面出发,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实施科技管理行为的扩张力进行考核。其三,增加资金使用效率评价指标。该指标要从资金分配的合理性、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投入产出比等层面出发,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率进行考核。其四,增加组织和管理评价指标。该指标主要对政府科技部门的组织能力、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履行部门职能情况进行考核。

(二)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制

科技成果评价体制是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重要部分,在指导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笔者建议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对科技成果评价体制进行改进和完善。首先,建立新的评价标准体系,使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科技成果评价。例如以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为评价标准,对应用基础研究成果进行评价;以是否取得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授权为评价标准,对生产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等。必须注意的是,不得对没有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市场认可的成果进行评价。其次,改革现行科技成果鉴定方式,转变以往以会议鉴定为主的鉴定体制,大力推行检测、函审与应用单位评价相结合的鉴定方式,从而确保鉴定程序和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再次,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拓宽科技成果登记和评奖渠道,转变以往只将科技成果鉴定作为唯一评定依据的做法,逐步纳入发明专利证书、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论文、权威机构项目评估报告等评定依据。

结语

总而言之,科技体制是自主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城市作为科技创新的载体,必须从城市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出发,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在科技体制改革中,要充分发挥市政府的引导作用,逐步建立健全科技管理制度、科技金融体系、科技创新平台以及科技评价机制,从而推动城市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争当先锋。

参考文献

[1]傅诚德.科技体制及其改革的若干思考[J].石油科技论坛,2010(06).

[2]黄文琦.张红辉.宁波市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03).

第2篇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249 文献标识码:A

一、整合现有文化职能部门并加以创新,即“大部制体制改革”

无论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在体制机制方面,跨部门跨行业的整合创新,是现代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必要出路。而我们政府的各个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文化产品进出口的审批程序及手续复杂,不利于文化产品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进行文化职能部门改革势在必行,将多方面行政关系交由一个大的部门管理,有利于内部事务的协调,节省行政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行政资源浪费、多条管理和条块分割的现象。

比如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大部制体制改革”教育部门可以积极协调各高校、各研究机构实现跨校、跨院系人才培养。由于当前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人才匮乏,如懂金融但不懂艺术、懂艺术但不懂管理、懂技术但不懂艺术等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实现人才的跨专业跨院校培养,对于培育能够适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尤为重要。

二、积极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为了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政府需要积极引导、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各级政府部门都需要加大对文化科技的工作支持与投资力度,多渠道吸纳资金,鼓励科技创新,与此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方针政策,切实保护文化知识产权,争取在关键领域形成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确立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远战略,建立科技创新的保障措施,完善与科技创新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大力促进高新技术创新,发展高、精、尖等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文化产业,加快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新技术向文化成果的快速转化,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使我国在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与传播等各个环节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增强对文化产业市场的引导力度,鼓励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通过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保护传统民族文化资源并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丰富文化产品数量,扩大文化消费选择空间,积极发挥消费政策的正向引导作用,鼓励与倡导全社会进行文化消费,引导文化企业找对突破口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进而为中国文化产业拓展市场提供根本支持。

三、加快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性机制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责任实体只能是文化企业,因此,各文化企业需要增强忧患意识与竞争意识,在企业发展战略上不能鼠目寸光,抱有得过且过心理,搞“一锤子买卖”,做吃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老本”的生意,而要有长远的发展计划与布局,加大企业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与高校、科研单位强强联合,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有力促进科技创新,使传统文化资源在新形势下焕发生机,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其次,需要发挥文化企业的集群效应。根据各地的地方特色,合理规划文化产业园区,通过文化企业的集聚推动资源共享,降低生产成本,培育创新氛围与环境,进而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与高新技术的文化产业集团,增强文化企业的规模化与集约化水平。再者,文化企业要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发展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充分利用国际文化市场,通过参与国际产业项目、合作立项、共同投资开发以及扩张兼并,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科学技术,汲取国外文化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大力培养文化科技人才

21世纪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创意的源泉,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现代文化产业作为高技术与文化高度关联的领域,对专门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构成有着特殊的要求,这种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已成为夺取文化产业未来制高点的制胜因素。” 当前,我国整体科学文化水平较低,人口科学素养还有待提高,在知识、信息、智力密集型的文化产业类型中还缺乏掌握相关技术的核心人才,人才短缺现象极端严重。由于缺乏高素质人才,我国的文化产业还不具备足够的发展动力,导致许多产业还处于蹈袭发达国家的低级模仿状态,难以真正与之抗衡、一较高下。因此,当前亟需加强文化科技人才的培养,根据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大中专院校、培训机构、国际合作办学与科研交流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快培养一批适应数字化、信息化环境的高科技人才,形成一支能够担当起中国未来文化产业发展重任的高端人才队伍,使中国文化产业在研发、生产与传播等多个环节都能拥有相关的高新技术,进而促进中国整个文化产业的腾飞。

五、抓住数字互联网时代的大好机遇

数字技术与传统技术不断对接产生出许多新业态、新创意,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三网融合不断升级,大数据时代到来的今天,国内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新技术、新创意、新业态的市场发育程度还不完善,因此,科技的创新的发展空间与前景都值得期待。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

第3篇

关键词:市地级 科技创新 服务平台 建设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提供服务的重要渠道。我国对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逐渐加强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以逐渐提高社会科技服务水平。信息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社会各个方面,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利用。进行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能够促进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推进社会进步。

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内涵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积极利用了多种先进科学技术,主要用于科研和技术开发等活动的重要科研组织和机构,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能够将众多的科学研究成果和信息进行整合,为科研人员提供较好的信息参考,通过该平台,任何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都能够及时了解到相关信息,该平台还具有较为明显的载体多样性,运行机制较为新颖,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色和优势。随着众多发达国家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脚步加快,我国也逐渐认识到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推进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重要支撑,能够为增强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水平提供重要的前提准备条件。区域科技创新能够逐步提高科技管理的效率,而现如今对于区域科技管理工作还不够完善,各个系统建设工作还不够到位,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信息系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能够对各种科技信息的相互流动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同时能够成为国家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

二、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现实情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在实际实施中也越来越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对于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起步较晚,对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中涉及到的很多技术方面的工作还不到位,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包含的内容还不够充实广泛。我国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对于高水平的研发机构还很缺乏。现代科技的发展进程逐渐加快,想要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就需要不断提高我国各个研发部门的研发水平,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众多的研发机构总体水平还较低,难以真正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柱。成立一些国家级的高水平研发机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研发成效。资源共享机制的缺乏是我国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对于加快平台建设起到了一定负面影响。资源共享,能够有效提高科技研究人员对于众多研究成果的认知水平,还能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众多发达国家在进行保障现代科技资源共享时采用的主要手段是法律法规,而我国由于对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统一完备的资源共享的保障机制。

三、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重点内容

第一,建立有效的人才机制。我国在推进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工作时,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较高。建立健全完善有效的技术人才支撑机制,是我国在进行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时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人才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拥有了大量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才能尽可能地抢占科技的制高点,才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加强对于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统筹规划。通过建设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能够真正为人才创新、科技进步提供重要作用,对于涉及到的各个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增强科技创新工作的效率。加强统筹协调和规划建设,能够有效突出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重要地位。

第三,增强政府的主导作用。由政府进行相应的引导工作,能够进一步保证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建设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突出地方特点,进行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政策,能够为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能够为创新服务平台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一定的保障作用。

第四,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建立有别于纯粹行政管理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吸收、整合人才资源、技术资源、资本资源,逐步形成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立的社会公信力和社会资源。建立理事会领导下的项目事业部[7]独立运行、单项核算的工作模式,以科技创新为目标,以技术服务为手段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和创新服务力。

四、结束语

现代社会,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了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需要不断提高社会科技创新水平,增强创新实力。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已经成为现代众多国家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提高科技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为国家聚集众多高端专业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准备条件。我国对于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我国该项工作起步较晚,对于国家级的高水平研发机构、相对完善的资源共享机制还比较缺乏,需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从而提高我国整体的科技创新水平。

参考文献:

[1]刘E.浅论市地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2(5):175-176

[2]邹蓟,杨帆.对中小城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4(3):246-247

[3]李建花,张红辉.宁波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状及完善[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2014(9):24-34

[4]李军红.驻马店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创新科技, 2013(10):55-56

[5]安鹏.市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研究[N].科技创新导报, 2015(16):18 15:06:15

第4篇

【关键词】钳工一体化;教学;科技创新;实践

1前言

钳工是机械加工中难以完成的工种,特别是装配钳工,它关系着产品的质量问题。然而,我们只有懂得装配钳工的加工工艺规程,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益。所以,钳工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仍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技术。

2钳工一体化教学的现状

技工学校的学生抽象能力思维和知识水平较差,他们以能掌握一门技术,到社会上能谋生,求发展为目标。作为钳工专业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创设适应学生认识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开始有兴趣学习技术,觉得有可能学好,能学好,点燃心中的希望。

3理论与实践

3.1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的学习领域为内容,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教学形式。将课堂讲授内容以书面形式发给学生。从图纸分析为导入点展开课题内容,将专业基础课进行纵向整合。再次复习前面的基本知识。针对评分表的具体要求,如何利用检验量具进行测绘,在课堂内进行当场演示,边示范边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对象的重要特征和重要方向,使他们在后面的自己动手操作中有相应的正确的模仿行为,掌握操作要领。让每组学生占一个固定工位,编上号,分发工件毛坯和量具,学生自己备好工具和量具,自己动手操作加工。在操作训练中采用“导生制”,即确定每组有一名技能好的学生做小老师,帮助本组同学完成加工零件,解决了实训中学生多老师无法每个照应的问题。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中錾、锯、锉、孔加工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形成。基本操作技能是专业技能分解后的局部动作,相对简单,易于掌握。通过老师讲解、示范,使学生由简单机械的模仿到逐步地熟练掌握。在这一过程,学生会出现较多的失误和多余动作,一旦养成习惯则难以纠正。因此,学生开始练习时,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姿势动作的正确性,及时指出问题并予以纠正。只有当学生初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后,老师才可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

3.2培养学生综合技能是钳工一体化教学的又一重要阶段

老师要根据实训的内容与要求,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课题练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了解,认知,促进学生迅速提高技能,做到熟能生巧。在训练中,制作一个小锤或锉配件让其熟悉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配合精度,做得好的表扬,并将其工件收入“展示厅”以资鼓励,做的差者予以纠正、分析原因,得出经验。让学生对照这一标准,了解实训要求。老师用这一标准,方便评判学生技能水平,成绩,学生能发现自己的技能不足,以立即改进和改正。

3.3编写一体化教材

目前的教材多而杂,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一体化的教学要求,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教材是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和信息来源,没有好的一体化教材就很难取得良好的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打破了原有学科界限,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要求由技能训练的需要来确定,目前与之相配套的教材相对较少,现行使用的理论教材版本主要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钳工工艺学》,实践教学主要围绕劳动出版社出版的《钳工技能训练》,而在钳工实习过程中涉及的知识是广泛的,包括《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加工常识》、《金属材料学》等。

3.4建设一体化教学场所

在钳工实习车间合理地安排理论教学区域,我们不是简单的把教室和车间合在一起,注重真实性、综合性和整体性,除提供机床和课桌等常规教学设备外,还提供专业书籍、维修等专业资料,把常用的加工方法、安全注意事项,有的上墙,有的做成电子文稿,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遇到困难时能及时找到解决办法。

3.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兴趣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动力,是钳工教学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在钳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精心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要教会学生带着问题态度去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如:有些同学对锉削和钻削非常感兴趣,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然后带领学生到钳工实训室参观,让他们看到真实的钳工工具和量具,并联系理论知识进行现场识别、讲解、示范,等学生具备条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进行试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提高授课效率。

4教学评价和反思一体化

学生通过评价别人的同时也认识了自己的成功与不足,从中得到了启示和进步,这样做也保证了评价的客观准确性;结果评价重在学生完成的零件的质量,然后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评价,这样的评价全面客观,对于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结语

通过实践证明,钳工一体化教学的科技创新与实践是必要的。当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没有定论,也没有照搬照套的公式,既不能象德国那样,也不能象英国那样,需要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走自己的路,培训出好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全国职业培训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2008.

第5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项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而随之而来的是对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将进一步加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对其展开深入研究,找到有效促进两者平衡关系的发展方法。科技创新在促进社会节能减排以及循环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该文重点研究了科技创新促进构建节能减排机制的途径,从而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科技创新 节能减排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a)-005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如何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加快节能减排机制的发展,这对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长远意义。而在节能减排发展的着手点中,科技创新是促进节能减排机制发展的核心举措[1]。因此,政府与企业必须充分重视科技创新研究,最大可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功用,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节能减排机制的发展。

1 我国节能减排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挑战

虽然我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进行了节能减排的发展,也取得了较多建设成果,但目前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发展形势与挑战。首先,我国节能减排问题已经处于较为严峻的境地,我国重大战略资源消耗对外依赖度较高,而由于相关技术的落后造成节能减排工作无法较好地达到预期,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已经成为了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而现有的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已经不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2]。其次,世界各国已经将环境保护列为了重要的发展问题,全球气候环境的恶化也进一步加深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在这一发展环境下,世界其他国家必将以环境保护的名义进一步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施压,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国际形势。同时,受到国际金融环境恶化的冲击,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较大的不利影响,国际石油、矿产等重要资源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使得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将面临较大挑战,我国出口增速不断减缓,产业发展压力较大,这也将进一步影响我国节能减排进程的推进。为了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的稳步增长,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等一系列发展规划,强调要通过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并采取有力的发展措施推动节能环保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从而切实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在我国的稳步发展。

2 节能减排的发展路径

进行节能减排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加快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重点发展多种经营、第三产业等生产业,以专业化分工与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进行这些产业的发展与建设,同时还应重点进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与发展,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与生产设备,从而提高高级产业的生产效率;其次还应该重视发展生活业,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生活服务需求[3]。二是强化技术创新,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广产业关键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通过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交流,建设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并重点进行部分标准示范企业建设从而达到较好的示范作用,企业与科研院校必须围绕资源高效利用、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产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三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于企业而言,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考核指标,以此为标准对企业的节能减排发展进行考核与评估,并以区域减排指标为基础,具体细化到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节能减排指标,从而能够对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节能监督,同时也能够较好地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企业中,对于考核结果不良的企业进行重点整改,并给予考核优秀的企业一定的奖励,从而达到较好的节能减排发展效果。

3 以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发展的重要性

一是不断扩大内需,保证节能减排和经济可以得到共同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当前科技的主要任务。通过不断实践,可以发现科技的进步是克服经济危机的重要方式,同样每一次的经济危机都必然会带来新的技术革命,并让经济获得新的力量。

二是提高经济循环发展,对节能减排效果进行优化,就必须发展科技创新。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优化节能减排的过程中,科技技术有了更广泛的发展范围和空间,不管是汽车工艺的创新还是能源的再生、经济循环以及控污减排等技术的研发,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将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社会,并大力开展友好型社会所需要的技术、设备和产品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撑。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科技部在科研费用上的投入已经高达百亿元[4]。

三是可以加快创新产业的发展,保证经济可以得到稳定发展。通过稳定增长、社会结构调节、保证群众可以获得更多的优惠,在面临金融危机时可以更好地发挥出科技在其中的引导作用。同时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科技和经济之间的融合。科技的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整个社会,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在新兴产业中有着重要的贡献,并保证社会经济可以得到循环发展。

4 以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机制的构建策略

在以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机制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以下4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制定合理的循环经济相关科技的发展规划,从目前的气候变化趋势、社会发展形式以及产业发展需求等多个方面考虑,制定全面、合理的发展规划,从而为今后的节能减排工作制定全方位的发展框架。二是要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政府必须充分重视对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建设,推动以煤气化联合循环为核心的能源发展技术,并加快调整我国能源结构,更加广泛地推广取得的有益科技成果,从而有效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与技术发展,政府必须承担起对环保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引导责任,给予该类产业足够的经济与资金支持,从而真正推动我国环保技术的普及与发展[5]。三是要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平台与联盟建设,要重点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与服务平台,重点进行产业节能技术的发展与服务,并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推动以企业发展为目的的科技创新发展工作。四是坚持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举措,节能减排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工作,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在社会各层面、各产业领域广泛地展开技术创新,并提高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意识,最终真正形成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

5 结语

文章首先探究了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挑战,包括严峻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气候恶化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文章进一步分析了科技创新在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中具有的重要性,认为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扩大内需、促进循环经济以及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具体的以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发展的构建策略。希望此文对节能减排机制构建的研究,能够对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价值、促进节能减排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忠华,霍奕彤.以科技创新促进沈阳节能减排机制的构建[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584-587.

[2] 查国强.以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实践与探索[J].山东冶金,2012(1):49-51,54.

[3] 李军红.依靠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J].创新科技,2012 (7):28-29.

[4] 蒋桂芳.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研究[J].创新科技,2012(6):14-15.

第6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推广

中图分类号:P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340-0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带来,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的进行改进。针对不同的问题,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解决,不断加大科技动力,提升科技创新,积极推动现代化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建设。随着农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农业科技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也在不断的研究,就目前来说,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讨论的重点。

1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深化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改革,有利于推断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建设,也是现代农业能够赖以生存的基础。就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而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是保障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保持农产品能够长期进行供给的基础,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客观要求。

1.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进步,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农业生物科技的进步,新的农业科技开始出现。在目前的农业发展中,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农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分散管理以及不可控的缺点,农业管理变得更加的集中,农业的可控性也在逐渐加强,在发展上具有了一定的优势。另外,农业科技创新,对生产领域的拓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由传统的食物生产发展为动植物生产,再到如今的微生物生产,生产领域的种类、形式和地域都有了一定的改变。同时,随着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使得工厂化种植以及养殖业也开始发展起来,使得农业的产量得到极大的提高,经济效益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由此可以看出,农业科技的创新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认识到农业科技的重要性,逐渐开始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在农业生产上不断推广新的农业科技,使得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加快。而我国在农业科技的发展方面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还处于劣势,我国对农业科技的相关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科学技术向农业科技转化的力度不够,从而使得农业科技推广受到严重的阻碍,相关的农业科技人才也存在不足的现象,使得我国的农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要想改善这种局面,就要不断的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农业无论在体制上还是在发展模式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在竞争中,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2.保持农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确保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历史经验证明,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改善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该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人口规模庞大、耕地和水等农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总体低下且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现实国情,这决定了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强劲动力。

2 信息化建设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重要作用

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装备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社会管理等相关领域,使信息资源获得充分开发、应用和推广的过程。随着信息化的推进,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在农业科技领域全面渗透、快速应用,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的“倍增器”、农村进步的“催化剂”、农民增收的“加速器”。

1.信息化建设提升农业科技资源共享水平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赋予科技资源开发利用以崭新的生命力与发展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有效组织和开展科技服务的主要形式。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中,信息化建设能够提供可共享的高性能计算设备和分布式数据库服务,提高农业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

2.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好地实现农业科技协同研发

现代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越来越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共同完成,以团队形式开展的协同科研,将大大提高科学研究的产出效率。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化协同科研提供了必要条件,使得科学研究工作可以在跨地域、跨学科的虚拟团队、共同体中进行。

3.信息化建设能够助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推动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满足新阶段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信息化时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农业和农村,推广农业科技,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

3 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对策和措施

1.按照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要求,深化农业科技创新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要为农业科研机构装备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以及能够储存海量数据的存储设备,扩充和升级现有的网络系统,建立和完善贯通全国农业科研院所的农业科研信息化基础网络;在制度和政策上,建立农业信息采集和规范,进一步完善网络运行、维护和管理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提升农业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

2.以信息化建设提升种业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科技兴农,良种先行。抓好种业科技创新,也离不开信息化建设。要运用信息技术强化科研院所、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信息化育种平台,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大型骨干企业,保障主要农作物供种安全、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要积极推进种业信息网络建设,扩大种业信息网络覆盖范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收集和处理国内外最新的种业科技信息,开发先进的种业信息技术,促进种业信息化建设。

3.提高农业科研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的信息素养。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强农兴农的中坚力量。农业科研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是农业农村人才中的骨干,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主力军。随着信息技术深入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亟需一大批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懂现代农业技术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农业院校要积极建设农业信息管理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成为培养农业信息人才的主渠道、主阵地。

4 结语

总而言之,以信息化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信息化建设对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在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以达到促进农业发展的目的,从而使得我国的现代化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工信部,农业部,科技部,商务部,文化部.农业农村信息化行动计划(2010―2012年)[R].2010

第7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 设计 质量 发展 措施 设计参数

1 概述

建筑结构设计是确保建筑质量的首要步骤,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来说,由于建筑层数较多而且结构容易出现复杂情况,因此在进行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尤其多。本文将结合笔者结构设计实践经验,探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以及提出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结构水平的相应处理措施。建筑设计要以人为本,坚持建筑本原,回归建筑理性,建筑设计必须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空间环境,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条件及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房屋建筑设计优化理念注重以实际为准则,根据工程建设的基本状况,以计划成本控制为中心来进行建筑优化设计,通过对各种不同的影响变量参数中的若干关键参数的科学计算,确立最终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优化结果方案。

2 房屋建筑设计的创新分析

建筑设计创新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创新研究成果和方法,从设计创新活动本身的宏观发展过程和设计师进行设计创新的微观创作手法两方面展开。建筑应当融入自然环境,使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建筑设计必须从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角度去把握设计理念和方向,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毋庸置疑,我国房地产行业近年来创新的步伐有所加快,在园区地产、商业地产、文化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方面涌现出了一批创新成果。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长期以来存在的城镇化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在建筑上表现为一高三低,即资源能耗消耗高,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创新成果转化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建筑设计创新。其一,开展建筑设计创新是落实节能减排基本国策的必然要求,设计在国家工程建设中落实节能减排基本国策具有先导和灵魂作用,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规划设计、标准规范、技术推广、建设运营和产业支撑等方面全面推出绿色建筑行动,以及作为主导思想的主要内容写进了方案,因此必须从新的高度去认识建筑设计创新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其二,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成为带动设计创新的主体。作为建筑市场的主体,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设立创新中承担着推动者的角色,建筑是整个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以对历史责任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大力推动设计创新,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开发建设绿色环保生态的建筑。其三,建筑设计师要有创新意识,在创新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发展的动力,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创新是体现建筑设计师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筑设计师的作品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必须依靠建筑师的创造性设计,因此建筑设计师必须树立起强烈的意识,与自身所具有的综合素质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土中,潜心进行创造性设计,对设计作品负责,体现自身的价值。其四,加强建筑文化自信,在汲取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展设计创新。

3 建筑设计降低造价的措施

①设计要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建筑内部平面、空间高度、建筑立面等使用功能和外形感观的要求。为使一幢好的建筑物诞生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结构体系的选择、传力的途径、构件的布置、构件的选用和材料的使用等。②目前越来越多的建筑体型复杂化、不规则化、结构设计应尽量做到使建筑体型产生规则的结构效应。③学习现行的规范和强制性条文。充分理解条文规范的要求、范围,合理执行规范,并根据实际工程调整方案来节省混凝土和钢筋用量,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④根据地质条件和建筑物上部结构,合理地选择基础类型。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资金有的达到结构工程投资的1/3以上,因此合理的选择基础类型能使建筑造价降低,建设工期缩短,确保结构安全。⑤地面以上的结构形式对建筑物的造价也有很大的影响,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合理选型。⑥钢筋种类选择要引起我们设计人员的重视。

4 结束语

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核心短板就是创新能力不足,这体现在缺乏有利的创新环境、创新转化机制不成熟、创新型人才缺乏、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等方面,因此,建立和完善创新组织机构、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任用机制、设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将成为我国建筑设计行业未来的必由之路。同时要大力推广节能施工等创新技术,加大投入,这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节能减排,还会使建筑行业发展更繁荣,同时促进社会进步。因此,我们要有效利用施工创新技术和先进技术,不断研发新技术,创造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参考文献:

[1]石峰.集成GUD系统的低能耗建筑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2]卢勇.建筑层级化结构初探[D].天津大学,2010.

[3]杨崴.传统民居与当代建筑结合点的探求――中国新型地域性建筑创作研究[J].新建筑,2000(02).

[4]郭煜.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是建筑规划设计的根本原则[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02).

第8篇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五个统一

0 前言

党的十报告中突出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是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模式。高校作为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为根本职能的社会机构,切实构建校园科技创新文化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面对错综复杂的校内外关系,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在物质、价值理念、行为、制度、环境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具体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观念僵化、目标虚化、方法简单化、发展盲目化等问题。因此,高校在科技创新文化实践中必须明晰价值导向、创新思想、伦理道德等相关理念的人文内涵,科学设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机制平台、载体途径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尤其是要厘清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中遇到的几对关键性关系,通过践行五个统一,突破约束、把握重点、统筹兼顾、提升实效。

1 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的统一

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土壤”,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悠远绵长,中国的科学技术曾引领世界潮流。但在另一方面,中华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阻碍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文化因素,从而使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产生“双刃剑”的作用。高校要在科技创新文化中获得突破,必须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的统一,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扬弃。主要需做到以下几个转变:

首先,从尊奉权威到培养批判精神转变。中国传统文化重继承、重经验、重祖宗之法,墨守陈规和讲究等级秩序的儒家传统,使人们养成“尊师听话,信奉经典”的习惯。尊奉权威、过分强调传承正是科学突破与技术创新的障碍,反观近现代以来的多次工业革命,相信自然秩序、敢于怀疑权威、形成批判性氛围,则是实现科技进步、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助推剂。批判性思维的涵育和批判精神的树立应是高校校园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基础。

其次,从“功利至上”到“非功利性”转变。当前,社会上“官本位”、“钱本位”等功利主义思潮日益侵蚀高校肌肤,急功近利、形式主义、浮躁之风等现象在高校中也不乏存在,教师不安做学问、学生无心学知识的校园势必不会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高校是孕育科学、真理、知识和人才的摇篮,它必须找到超越世俗的“非功利性”理想主义,具有自己的风骨和“灵魂”,唯有如此,教师、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志趣的引领下深入思考与探索,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再次,从“文理偏颇”到科学与人文结合转变。历史上经史子集一统天下、八股取士、“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等时期,造成学校中一直存在着很深的“文理”鸿沟,由此导致的教育生态环境失衡短期内难以解决。而双轮驱动的创新文化必须植根于通识教育的土壤中,这就要求高校在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中必须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起来。

2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统一

从文化的形态来看,包括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高校校园科技创新文化中的物质文化是指为了保障高校科技发展需要所须提供的物质基础以及科技创新合作所形成的物质成果,而非物质文化则包含制度、理念、精神、氛围等层面的文化表现,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俗称“硬件”与“软件”,共同构成高校科技创新文化,不可偏废。高校校园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建设的关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国家对于高等教育愈加重视,带来了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高校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过程中,将建筑设施、仪器设备等等容易衡量的硬件建设项目放在重要位置,淡化甚至忽略了校园文化传承和创新文化育人等隐性文化的建设,从而在制度、理念、大学精神等软件方面出现短板,造成学生人文内涵的缺失,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学生的学术素养、创新能力、人文思想缺失。校园中尽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学生却感觉不到高等教育创新、开放的人文精神,感受不到科技创新的氛围,因而缺乏对校园科技创新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缺乏归属感,缺乏积极主动完善自身、锐意进取的外在精神激励。其次,校园物质文化缺乏活力,缺乏人和物的结合。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物质文化必须与人的活动和思想相结合才能体现精神文化的内涵,否则永远无法达到创新的目标。再次,忽视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是指高校有关校园科技创新建设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包括学校的总体规划、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管理模式、激励机制等形成的纪要、计划、大纲、制度、办法、守则等。制度文化是促进高校规范、稳定、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3 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统一

高校需要从自身的职能与目标着手,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在二者互为依托、融通交汇中促进校园科技文化建设。

高校培养人才的职能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对21世纪人才提出了四个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认为这四种基本学习是人生的支柱,教育应当围绕它们加以组织。而高校也已经或正在成为各国知识创新的中心和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科学研究与创新靠高素质人才来完成,人才培养为科学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而科学研究也为人才培养提供平台,通过科学研究的实践,学生得以更好地成才。

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高校评估及教师评职称主要看科研项目及成果,而对于人才培养的标准与规格则放低标准,特别是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冲击。师生关系变得疏远,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及潜力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发掘。斯坦福大学前任校长卡斯佩认为,“不仅学生从老师那里学习,而且老师也从学生那里学习。在一所研究型大学,研究与教学有一种辩证的关系。”确实如此,在教学中,学生其好奇心及独特的主意往往能激发科研灵感,不仅能够以此兴趣引导学生成长,也可以为教师的视角提供更多的新生力量。而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科研中,能让学生更多接触国内外学术前沿、科技创新素材,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挥。斯坦福大学十分重视让本科生参与研究工作,认为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一环。因此,做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能为创建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文化提供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4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具有过程与结果之分,过程是指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发展路径等,而结果是指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在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中,注重整体性的过程设计,通过多元化的目标达成手段能够更完满地实现目标,而结果的有效运用也能够激励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不断螺旋向上发展,因此,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显得尤为重要。

现阶段,各高校通过整合校内及校外的各种资源,通过对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制度设计、过程控制等手段,成果颇丰。然而,目前成果开发未得到有效运用,在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闭环运转链条中缺少结果反馈的刺激,从而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未能形成对创新文化的有效引领、激励作用。例如,我国高校中,每年都有大量的科研成果产生,但是大部分科研成果并未形成专利,当科研课题结束后,大量的科研成果被埋没,而学术舞弊现象、知识产权不明晰等问题的普遍存在,往往使从事科研工作的个人及组织产生不公平或不受重视之感,特别是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受到重挫,将影响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持久性。因此,在有效控制校园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过程的同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做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才能保持校园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持续地勃勃生机。

5 科技创新文化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从狭义上来讲,高校校园科技创新文化的内涵是指高校中与科技创新有关的物质文化及理念、制度内涵,但从广义上来讲,校园科技创新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外延则涉及到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高校通过文化育人,往往在文化建设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科技创新文化随着时展的需求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与其他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因子,共同肩负育人使命。而科技创新文化不同于其他的校园文化,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自身具有更强的“双重效应”:一般的校园文化活动功能更多地在于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科技创新文化不仅可以起到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作用,还可以更为直接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学风,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将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使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深入人心,赢得广大师生支持及向往。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必须以科技创新理念、科技创新制度、科技创新活动等内容构成,加强高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育,将科技创新寓于学习及生活,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师生积极创新。高校应改善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模式,拓宽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渠道,打造科技创新文化品牌,成为校园文化的“王牌”,在科技创新文化的引领下,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实现科技创新文化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在传统与现代、形式与内容、职能与目标、过程与结果、内涵与外延相统一的实践中,必会取得与时俱进的成效,为自身职能的履行和国家的科技创新事业提供更加坚强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含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03).

基金项目:北京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专项课题《校园科技创新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