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8 10:18: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育心理学探讨的主要问题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问题的提出
动机是指激起一个人去行动或者抑制这个行动的一种意图、打算或心理上的冲动。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导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
现阶段,由于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逐渐萌生厌学心理。我们在调查“你为什么要学习”的问题时,很多人回答“爸爸妈我来的”、“不读书没事干”、“人家来了我也只好来了”等诸如此类的话。也就是说,很多学生来学习是被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所驱使。虽然这种现象不是很普遍,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明确、坚定的学习目的是不争的事实。
基于这些考虑,我们把课题确定在农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上,通过对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探究未知世界,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习动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各种学习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教育心理学指出: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教学理论强调:一个完整的动机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动机的内在需求、外在诱因和自我中介调节作用。因而,动机也可以定义为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需求与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
关于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问题,谓之熟悉是因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谓之陌生是因为其涉及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问题,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意取而又不好言传的方面。课题组立项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出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和激发策略,使之明确化,改变学生厌学的现状。所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如何在新的条件下培养、激发和维持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是目前教育界新的课题,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
3研究目标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和训练的刺激,激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兴趣和愿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把“要我学习”的被动局面变成“我要学习”的主动局面,深深影响学习的结果。
(2)教师的研究目的是使学生爱学、乐学、好学、会学;计划寻找和探讨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3)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发展起主导的作用。其目的是把学校、家庭和社会有目的、有组织的联系起来,学生原来已初步形成的正确动机的萌芽可以得到巩固、深化,原来不正确的动机则能得到改正。
4研究措施
我们在了解了影响学生学习动机低落的因素之后,有的放矢,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活动。具体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认识学习的意义,明确学习的目的
认识是动机的形成、发展与激发的内在条件,而行动目的则是动机的指向或追逐所在。因此,学校教师应在实际教育中设法促使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并把提出的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真正变为学生的明确的学习目的,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推动学习活动有效进行。
4.2引发强烈的求知欲,提高积极的学习热情
求知欲、活动热情是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形成、发展和得以激发的重要心理因素。教师应设法,如给学生提供新知识的逻辑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和新颖的教学方法等,就可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保持积极的学习热情,进而产生新的学习动机和激发起学习动机的强力推动作用。
4.3利用动机的迁移作用,发展学生新的学习需要
迁移是心理的相互影响。对于学习缺乏自觉性、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的学生,可以利用他对其它活动的积极兴趣,因势利导地将其迁移到学习上来。如把不爱学习而非喜欢课外科技制作的学生之活动动机,不失时?C地转移到学习上去,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并能发展学生新的学习需要。因此,利用迁移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条有效途径。
4.4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人在感到已掌握的活动方式对于达到新目的不够用时而需要进行思维并力所能及解决问题的学习情境。创设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学校教师应适时、积极而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以提高学习效率。
4.5恰当利用学习结果反馈,有效强化学习的动力
研究表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的实际结果,能产生相当大的作用。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反馈自己的学习结果,恰当总结出经验教训,提出新的学习目标,是十分有益的,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激发加强学习的动机。
【关键词】学生心理;课堂提问;艺术价值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而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常规方法,也是语文教学的一条串针线,然而提问又是教师的一大忧患。提问是对教师的整体能力展现的严峻挑战。所以语文课堂提问既体现了一个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材掌握程度,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情况,尤其是学生的学习心理动态变化。因此揣摩和研究学生心理是提高语文课堂提问艺术价值的重要手段。
一、从学生心理方面来看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意义
学生心理对语文课堂提问的影响特大,能否打开学生的思维门扉,关键在于语文课堂提问是否把握学生心理动态特征。语文课堂是一种交流艺术,师生要短短的课堂上达到交流的目的,最关键的是从学生心理动态来探讨课堂提问。
(一)语文课堂提问有利于催化思考
思维起始于问题,就如理论来自实践一样。因此没有问题,就无法思考,问题不断地产生同时思维也在不断的创新。王夫之在《四书训义》中说到:“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即学愈广博,则思维愈开阔,思维产生于困惑就会勤于思考问题。孔子《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思维达到一定的困惑就会思考,勤于学习。通过王夫之和孔子告诉我们思维要活跃、要创新,就要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因而语文课堂选择提问是最佳的方法和手段。
(二)语文课堂提问有利于知识的浓缩和归纳
创设情境往往是通过不确定性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而那种不确定来自已知的与未知的之间,认识与不认识的,熟悉的与陌生的事物之间的差距。就因为那种差距而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是懂非懂,一知半解得不确定性问题情境产生矛盾、疑惑、惊讶而诱发爱好和兴趣。
(三)语文课堂提问有利于调节课堂节奏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课堂提问,只是一味地讲,而不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那么就会导致课堂效果差,课堂没有任何生气,失去课堂的节奏美。因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主体元素和认识体系而构成的,而教师和学生又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者,并且他们是独立存在的实体。他们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互相作用的。教师要认识教学过程是否合理,就必须通过提问,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信息来了解课堂的效果,反馈信息一定要重视质量,而不要去看反馈的形式,同时切忌走如“满堂问”的误区。
二、从学生心理来探讨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语文课堂提问是非常讲究艺术的,陶行知曾云:“发明千千万,起点在疑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蠢。”巧妙的提问,能点燃智慧的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要善导善控。必须致力提高问的艺术,即贵在善问。其实,语文教师困惑的问题常常是“问什么,怎么问”。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动态变化,提问要掌握三个方面:
(一)提问要精要简
学生厌恶问题多,对“满堂问”的语文教学传统模式学生心理极不支持。他们对肤浅的提问视为没水平的提问,对于过难得问题他们疑为是教师故弄玄虚。因此在设计问题时,依托教材,精心设计,抓住主要问题,凝练提问语言,精心构思提问及点评。这才能让学生用心去学、有问有答、有思有得、有说有听、有疑有解、有评有得。
(二)提问要巧要活
抓住学生懒惰、好奇、要强等心理特征。提问时,要把握问题难易层次。做到曲直相宜问答,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问巧在设问内容有创意、抓住发问的时机、掌控问答的时间和范畴、正确的引导回答和巧妙的点评。这都属于巧妙提问整体范畴。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效的把握学生心理进行设疑、巧问,是教师积厚薄发的一种高水平的艺术表现。
(三)讲究幽默
幽默是德、才、学、识、智、情等诸多因素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瞬间闪现出光彩夺目的语言火花。幽默是一种形象而含蓄的艺术,它让人在笑声中明辨是非,增长智慧。学生喜欢幽默,乐于接受幽默,然而我们教学中缺乏幽默这种教学手段。一些老师习惯于居高临下地板起面孔枯燥乏味的说教,而不善于用灰谐有趣的幽默去创设一种宽松和谐育人的气氛。因此教师应把幽默引进课堂,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知。教师授课富有幽默感,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避免出现单调沉闷、枯燥乏味的教学局面。如一位教师讲授《守财奴》这篇课文,分析小说人物葛朗台在生命临终前仍然坐在密室前守着财宝这一情节,他用灰谐的口吻说:“你们看人家葛朗台在奄奄一息之际仍然坚守在工作的岗位上,恪尽守职、无怨无悔,我们从他身上发现了什么?有哪些方面值得学习,有哪些方面应该否定。”
(四)提问要有丰富想象力
语文课程既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灵活多变的课程。语文课堂提问要依托于教材合理构思想象,把握中国文化悠久历史渊源,归纳构想想象要具有前瞻性,同时还要注重人文情感的思考。
三、结语
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的,它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之一,是师生进行教与学双边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语文课堂提问是一门复杂多变的艺术,作为教师要掌握它,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课外知识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技巧。研究语文课堂提问的真正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优化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力。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韦志成,韦敏.语文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2]徐胜三.中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任顺元.心理效应学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美)林格伦.课堂教学心理学[M].章志光,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5]崔智.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法[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
论文摘要: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结构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与兼职相结合;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的要求应包括:专业强、观念新、心理素质好;军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目标包括知识与理论、技能及理念的培训,重点是理念的培训;培养方法包括校本培训、远程教育、体验反思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后两者为重点。
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建设是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结构如何、有什么要求、如何培训,这些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的结构
要建立专、兼职相结合,普及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
(一)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师资力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6 000~7 500名学生中至少应该配有1名心理学专职人员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专职的学校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教师,在美国叫"学校心理士"(school psychologist),在日本叫"心理专家"或者"学校心理相谈家",属"心理学专业技术工作者"范畴。
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优化学员的心理品质,培养健全人格,帮助学员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促进学员全面健康发展。因此,作为专职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员或心理专家主要承担两项工作:一是心理教育,即通过必修课、选修课、讲座等形式对学员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这就要求他们具备心理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二是心理咨询,即通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协助学员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同时对心理问题严重者进行鉴别诊断,以做到及时转介,这又要求他们掌握相应的心理诊断、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活动和训练理论,熟练运用心理咨洵和心理活动技巧。
(二)心理健康教育兼职师资力量
在专职心理健康教员之外,军队院校还需聘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员。兼职教员是指学院正式聘用的,能够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要建立一支比例合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这既能够有效补充专职教员队伍的不足,又能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
二、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的要求
要保证军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良好发展,必须拥有一支专业硬、观念新、心理素质好的教员队伍。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的要求应包括:
(一)专业强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首先必须具备深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包括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健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心理统计等基础学科知识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式方法、技能技巧等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还应了解一些医学心理学、精神心理学、治疗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其次是自如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包括心理教育、测量、统计、咨询、调查、研究的能力。另外也包括一些非专业能力,如言语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调控能力等。
(二)观念新
知识和技能之外,对教育教学实践有重大影响的是教员个人头脑中的"内隐理论",即理念问题。它随时随地会以无意识的方式影响着教员的教育教学思维和课堂教学策略。教育家阿瑟·阔伯斯说过:"影响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也许莫过于教师他自己相信什么。"这充分说明了教育观念对塑造教师行为的重要作用。因此,一个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者在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的同时,更要加强对教育观念的重塑。具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具有的观念是:
1、充分尊重学员的观念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员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习环境的开发者,学员学习过程的帮助者、调控者和评价者。在此过程中,首要的是接纳与尊重。要采取真诚、同情的态度,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接纳、理解对方,这样才能建立信任感与安全感。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讨论、反思等方法,帮助学员自我探索,做出符合自己内心意愿的判断和选择。
2、最大限度地保护来访学生的利益的观念
要严格坚持保密原则。在不危害别人和当事人的前提下必须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不经当事人的同意,不得将其情况向任何人透露(法律规定除外),这是对当事人个人权利和利益的最大尊重,也是心理咨询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同时还是咨询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3、致力于来访学生的自我成长的观念
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助人自助。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学员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因此,整个教育过程都要致力于调动学员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其自我反思、自我改善、自我实现的能力,最终促使其在教育过程中学会成长。
4、提倡个性发展的观念
著名教育家、博士生导师钟启泉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个性发展"。个性,是一个人得以区别于他人的标识,是一个人最为宝贵的心理品质,是创造力的原始力和心理依托,也是判定一个人是否真正拥有自己的尺度。我们应尽力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应尊重学员的个性和人格。学员需要有发挥其能力的自由环境,以便激起更充分的探索和思考。
(三)心理素质好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员自身应具有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心态;具有豁达宽容的包容心;具有调节控制表达情绪的能力;具有理性客观全面看待问题的认知能力;具有知难而上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具有真诚、友善、开明、合作的人格;具有亲切、热情、宽容、善良的个性品质。这样才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较好的处理与学员的互动关系、引导学员理性看待问题,同时也作为榜样潜移默化学员的心理状态。
三、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的培养
(一)培养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教育培训,不是学历教育或学位教育,而是一种职业技能培训,因此要将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技能教育相结合,同时重视心理健康教员基本教育观念的重塑。
一是知识和理论的培养。包括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理论。二是技能的培养。主要包括心理诊断、心理测量、心理统计、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技能。三是理念的培养。与一般的知识、技能培训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不仅需要解决知识和技能层面的问题,更要解决观念、信念层面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涉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作用、内容、对象、方法、途径等的认识。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就会有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和行为。同时,理念还包括对人对事对生活对工作基本的观念。若持一种开放、通达、包容、理解的态度,热爱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甘于奉献,尊重学员的人格和意愿,便有利于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以及积极的氛围,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预期效果。
(二)培养方法
培养方法主要包括:校本培训、远程教育、体验反思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其中,校本培训主要依托本院校相关资源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远程教育主要借助远程网络上的相关资源和机构进行远程培养。重点是体验反思式培训、参与式培训。
体验反思式培训和参与式培训是对传统培训的创新和发展。传统的培训是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中心,以"专家讲授"为主要模式,以讲解和讨论为主要方法的一种培训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传递知识和培训技能,但难以重塑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不仅需要解决知识层面的问题,更要解决观念、信念层面的问题,所以仅靠传统的培训模式是远远不够的。
所谓体验反思式培训是指以受训者为中心,让受训者先体验心理辅导活动、先实践行动研究,再在心理辅导与行动研究过程中,让受训者以自己的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的理念、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提高受训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心理辅导能力发展的培训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创造一种真诚、民主、合作、共情的环境,引导和帮助学员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活动。所以心理辅导理念的培训中确实要突出教员的自我探索和自我体验,从自我探索和自我体验中不断进行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尊重接纳他人,建立真诚信任的人际关系,相信他人有积极向上的潜力。参与式培训便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参与式培训强调受训人员的参与、体现出以人为本、注重多向交流资源共享、充分尊重受训者、受训者体验的是平等和温暖的人际关系。其特点为:第一,通过需求评估,确定培训内容。第二,受训人员参与培训活动。不但在内容制定上而且培训活动的组织上也让受训人员参与,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和发挥其积极性。第三,全员参与。除了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的专业性之外,还要进行学院教员全员培训,要走普及化的道路。第四,多维评估。要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评价,要将自评与他评、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总之,在培训中,一要加强培训目标的人本化;二是实现培训内容的综合化,突破以往只重理论指导或只重技能训练的片面性,同时重视教师基本教育观念的重塑;三是注重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可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体验游戏、个案分析、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丰富培训手段、增强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冯铁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政策建议[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2]廖全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08,(1).
【关键词】汉语;第二语言;学习动机;述评
学习动机是决定第二语言(二语)学习成败的一个关键性的个体差异因素。20 世纪50年代末开始,加拿大学者Gardner和Lambert 率先开启对二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他们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构建的研究方法,成为长期主导二语学习动机研究的经典模式。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Gardner等人的经典模式受到挑战。国外学者们普遍认识到单一视角研究带来的诸多局限,于是广泛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除了社会心理学外,还从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等多视角对二语学习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研究视野得以扩展。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理论的构建、发展和相关研究,为国内外汉语作为二语的学习者动机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
一、汉语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一)研究的启动
汉语作为二语的学习者动机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始于20世纪80-90年代。究其原因,在此以前,汉语的国际影响力有限,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虽然早已起步,但主要是针对西方国家的语言学习者,很少涉及亚洲国家的语言学习者,而针对汉语学习者的动机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尽管如此,发端于美国的一些研究毕竟开启了汉语学习者动机研究的新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王及耳(1980)介绍了当时美国关于汉语学习者动机的调查结果;美国休斯顿大学的Xiaohong Wen(1997)对美国高校亚裔背景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结构以及动机因素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美国斯坦福大学的Sung&Padilla(1998)调查了美国加州公立学校学生学习汉语、日语和韩语的动机。
在国内,由于这一时期对外汉语教学处于恢复和发展时期,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于教学实践,特别是理论研究的重点还处于“教”方面,而非“学”方面,对学习者的研究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而针对汉语学习者动机的研究还属于空白。不过,有学者认为,2000年以前国内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属于早期研究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对来华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进行分类和描写。笔者认为,将学习目的研究归结为学习动机研究,属于纠缠杂糅。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也就是说,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原因和出发点,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学习目的则是学习活动所追求的结果、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没有无动机的目的,也没有无目的的动机。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但绝非同一概念。虽然2000年以前国内学者对来华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进行了分类和调查,但不属于学习动机研究的范畴。如高彦德等(1993)参照了吕必松(1986)的分类法,对北京语言学院汉语专业留学生的学习目的进行了分类和调查,其中以“为了解中国”和“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两个问卷选择题项来考察被试者的非职业目的,但分析时他又指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是发达国家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动机之一。可见,当时国内学界尚未厘清学习目的与学习动机的关系,也尚未开启汉语学习动机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汉语国际推广步伐的加快和国际上“汉语热”的持续升温,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开始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国内学界不仅启动了相关研究,而且很快成为了该研究领域的主力。其中,徐子亮(2000)通过调查,对来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动机和目的分别进行了分类,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各类动机进行了描述,较为清楚地区分了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关系。王爱平(2000)和高海洋(2000)则首先运用国外二语动机理论对汉语学习动机及其相关因素开展了研究。此后,对汉语学习动机的研究无论是在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还是在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不断拓展,从而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1. 从研究对象方面看
(1)涵盖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汉语学习者。首先,专门针对不同国家汉语学习者动机的调查比较多。(2)涉及了华裔与非华裔汉语学习者。一是研究中大都区分了学习者的华裔与非华裔背景。二是有不少专门针对华裔汉语学习者动机的研究。(3)考察了不同学习期限、进修形式、学龄阶段、汉语水平,以及学历与非学历、汉语专业与其他专业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2. 从研究内容方面看
(1)对学习动机类型进行分类与调查。目前有两种分类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基于国外学者的动机理论模式,“自上而下”式的分类。如曹贤文等(2002)根据Biggs的分类,把外国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冯小钉(2003)根据Gardner 的经典模式,把短期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融入性和工具性两类。王永昌(2011)根据Gardner和Noels的方法,把泰国本土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融入型、工具型、外部和内部动机四类。第二种方式是采用因子分析法,“自下而上”地分类。如孟伟(2007)通过自行编制问卷,按照因子分析的结果,将外国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命名为文化融入、学习情境、工具、外在压力、成果和教育六种类型。可见,由于研究者们依据的理论不同,方法、手段各异,因而在汉语学习动机的分类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2)考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孟伟(2007)调查发现,外国留学生的外在压力动机与其汉语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刘宁(2010)对美国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其内部动机与汉语学习成绩存在显著相关性,外部动机与汉语学习成绩没有显著相关。丁淑花(2013)调查发现,法国汉语学习者的内在兴趣型、可行性型和获取信息型动机与汉语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出国工具型、学习情境型、个人发展型和学业型动机与汉语学习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
(3)探索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等其他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的相互关系。高海洋(2000)调查分析了来华学习汉语的韩国学生的态度、动机、性格、焦虑等情感因素之间,以及动机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发现学习者的动机与其对说目的语社团的态度相关,但它不影响学习者学习策略的选择。詹文芳(2011)对泰国本土学习汉语的大、中学生的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差异不大;女生的学习动机总体上高于男生;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普遍高于高中生等。
(4)探索教师如何激发和维系学习者动机的相关策略。龚莺(2004)、张柯(2008)、彭磊磊 (2013)等分别对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进行调查后,提出了教师激发和维系学习者动机的相关教学策略。其中,龚莺(2004)提出,应引导学生形成对目的语社团更加积极和开放的态度,在教学中设立循序渐进的学习任务等。
(5)探讨学习动机研究对汉语国际传播与推广的作用与意义。贺阳(2008)阐述了汉语学习动机的激发对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王敏(2012)论证了学习动机对汉语推广的影响,并就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三)研究特点
1. 研究始于国外,盛于国内。进入2000年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学界的介入和重视,以学位论文为主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通过中国知网检索,2000-2013年在各类期刊上共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6篇,收录相关研究的学位论文69篇。其中,2011-2013年有期刊论文26篇,学位论文54篇。
2. 在研究方法、内容和手段上,一是研究者们普遍应用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理论的最新成果,不再局限于Gardner 等人的经典模式,研究视角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得到拓展。二是研究中除了主要采用定量的问卷调查方法以外,也结合了访谈、观察等定性调查研究方法。在调查问卷的技术分析上,大都运用国际上通用的SPSS统计软件,使用T检测、方差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较为复杂而精细的统计手段与工具。
3. 从研究对象来看,既有目的语环境下的汉语学习者,即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也有非目的语环境下的汉语学习者,即在国外将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本土学习者。尤其是对后者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一大热点。随着汉语国际推广步伐的加快,大量外派教师和汉语教学志愿者赴海外任教,他们结合教学实践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成为针对非目的语环境下汉语学习者动机研究的主力。其中,研究者中有不少是在国内攻读相关专业的外国学生。对不同语境下汉语学习者动机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理论,而且有助于汉语的国际传播与推广。
二、当前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尽管三十多年来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值得引起学界的关注。
(一)对二语学习动机的定义缺乏一致性
动机是决定二语学习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性的个体差异因素,对此学者们不会持有异议。但对什么是动机,其组成成分有哪些等等,一直在二语学界存在着分歧。如:Gardner(1985)认为,动机包括目标、努力的行为、达到目标的愿望和在相应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Ellis(1994)将动机定义为学习者由于需要或愿望而投入学语的努力;Dornyei(1998)将动机视为由诱因引起行动,并且该行动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可持续下去,直至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针对Gardner的观点,Selinker指出动机中不应该包括努力的行为。Dornyei(1994)也指出,“态度”与“动机”是心理学不同分支的关键术语,在心理学文献中往往不会一起使用。可见,学者们对动机理解和定义的分歧导致了相同的动机术语其涵义可能不同,研究者貌似讨论相同术语的东西,实则大相径庭,但在研究过程中人们又往往进行横向比较或交叉验证,出现了诸多相互矛盾的研究结论,从而严重阻碍了研究成果的整合。因此,对二语学习动机进行科学统一的定义,确定动机的构成成分并厘清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是今后包括汉语在内的二语学习动机研究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探讨不足,缺乏自身的理论建模
长期以来,国内外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大都基于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理论及其研究模式,借鉴、效仿和验证性的调查分析较多,结合汉语作为二语习得的特点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缺乏自身的理论建模。在此情况下,大量出现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所依据的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理论模式是否完全符合汉语习得的特点本身是个问题。况且,不少研究者只是选择性地引入了国外多家学者的理论模式中的一些成分来搭建自己的研究模型。由于国外不同学者对动机的理解可能不同,所罗列的动机成分及其对这些成分的解释各异,而把来自不同理论模式下的一些概念,甚至是不同涵义的同一术语置于一个研究模型中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导致了一些动机成分在概念上的重叠和界定不清的问题,研究结果也往往相互矛盾,难以形成一般性的结论,最终难以对激发学习者的动机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具体可行的办法。因此,未来的汉语学习动机研究需要在广泛借鉴的基础上,加强相关的理论探讨,构建自身的理论研究模式,并开展实证研究。
(三)以实证研究具体化的定量研究为主,过分依赖自我报告式的问卷调查法
问卷测量尽管能较为有效地帮助研究者推断被试者的学习动机这一复杂的心理活动,但其出现的问题也显而易见:(1)由于受被试者的态度、情绪等因素的影响,被试者能否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回答问题存疑,从而使问卷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难以保证。(2)调查的样本都较小,缺乏自上而下的、涵盖各地区和各类学校、各类学习者群体的大样本调查。(3)在测量工具方面,研究者大都根据Gardner等国外学者编制的量表,或选取其中的一部分题项,或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也有研究者自行编制调查问卷。无论是选取或改编国外量表,还是自编的测量工具,很多都未见信效度报告。(4)目前普遍采取一次性的问卷测量,考察的是被试者在某一时间点的动机状况,从而使研究局限于横断、静态的共时研究的维度,没能揭示动机动态变化和可塑的特性。因此,今后的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应该将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中,需要解决问卷调查法在应用上的一些不足以外,还应该进一步重视将自然观察、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更多地结合到研究中,使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有机结合,相互帮助和验证,扬长避短,提高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四)对汉语学习动机策略的研究不足
Dornyei(1994)在构建二语学习三层次理论模式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现,就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和维系二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出了三十条策略,从而最早提出二语动机策略这一术语。在随后的研究中,Dornyei(2001)指出二语动机策略应包含两个维度:一个是二语动机教学策略,其使用主体是教师;另一个是二语动机学习策略(又称为自我激励或自我调控策略),其执行者是学习者本人。目前,汉语学习动机研究中多关注动机教学策略,忽略了动机学习策略。而动机教学策略的提出多基于理论层面论述和教学经验的探讨,这些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是否有效,尚需今后进行实验性的验证。
(五)汉语学习动机研究与汉语国际推广之间的关系研究有待加强
当前,随着汉语加快走向世界,对外汉语教学在发展战略上已全方位向汉语国际推广转变。汉语国际推广以对外汉语教学为载体,离不开对学科规律的探索和把握。因此,汉语学习动机研究不仅要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更要立足于汉语国际推广的需要,探求汉语学习者的需求、愿望、目的等相关因素,为汉语国际推广在政策、策略和目标上提供决策依据。目前,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也主要停留在论述其重要性的层面上,对于如何运用动机研究的成果服务于汉语国际推广的问题仍有待于加强研究。
三、结语
汉语学习动机研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总体上还处于学习、借鉴的阶段。结合汉语作为二语教与学的特点,构建汉语学习动机理论及其研究模式亟待解决,另外在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各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或细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蓬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美]王及耳.美国汉语研究的意图及目标[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4).
[2] [美]Xiaohong Wen. Motiva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with Students of Chinese[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97(2).
[3] [美]Hyekyung Sung , Amado M. Padilla. Student Motivation, Parental Attitudes, and Involvement in the Learning of Asian Languages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8(2).
[4] 高媛媛.国内近二十年来汉语学习动机研究述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5).
[5] 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 高彦德,李国强,郭旭.外国人学习与使用汉语情况调查研究报告[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7] 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M].北京:华语出版社,2000.
[8] 王爱平.东南亚华裔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汉语学习动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9] 高海洋.第二语言习得情感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0.
[10] 龚莺.日本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4.
[11] 郭亚萍.印尼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12] 王茂.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13] 黄年丰.外国来华留学生学习动机调查和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9).
[14] 张柯.试论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与教学策略[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15] 向琴.非洲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16] 候创创.初级阶段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基于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视野下的对比[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8.
[17] 陈天序.非目的语环境下泰国与美国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4).
[18] 刘霜.泰国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以泰国勿洞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2.
[19] [美]温晓虹.汉语为外语的学习情感态度、动机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3(1).
[20] 方舒,宋兴川.文化背景对东南亚华裔学生华文学习的影响[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21] 孟伟.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及与成绩间关系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2] 付冬梅.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1.
[23] 高丹.泰国大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与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2.
[24] 曹贤文,吴淮南.留学生的几项个体差异变量与学习成就的相关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3).
[25] 冯小钉.短期留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2).
[26] [泰]王永昌.泰国蓝康恒(国立)大学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27] 丁淑花.法国汉语学习者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28] 刘宁.美国大学生学习汉语动机和学习成绩相关性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29] 詹文芳.泰国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30] 彭磊磊.从认知视角研究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3.
[31] 贺阳.汉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汉语国际传播[J].语言文字应用,2008(2).
[32] 王敏.汉语学习动机和汉语推广策略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33] Gardner,R.C.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Baltimore,MD: Edward Arnold,1985:50.
[34] Ellis,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715.
[35] Dornyei, Z. 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J]. Language Teaching ,1998(31):118.
[36] Dornyei, Z. Motivation and motivat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78).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主要的科目,通过数学的学习,培养小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创造精神、探索精神。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召唤下,全国掀起了一场基础教育改革热潮,改革力度大、层次深、影响范围广。此次改革,力图改变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无效、低效的现象,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工作。质量和效益问题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没有质量和效益的教育是没有存在价值的。教育质量的好坏和效益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教育自身改革的成败,更关系到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研究有效教学问题就凸显出特别的现实意义。因此,研究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显得极为重要。
一、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研究者认为,高级动物人类的思维,不是先天遗传生成的,否定遗传决定论,认为它应当是后天跟生存的环境互相作用而生成的产物,即“刺激——反应”式,之间的链接叫强化。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良好行为采取积极的强化手段(如表彰和鼓励),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能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最早是有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下,借助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同时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他高举“实用主义”教育旗帜,其著名的观点是“从做中学”,他认为应当pinqi 传统的单一授受的教学模式,应该转变教师的角色,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进步,让学生喜欢上学习,强调两者之间的互动。从而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模糊不清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明确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却无法准确掌握这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些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欠缺,教师容易唱高调、走形式,不仅没有起到实质作用,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
(二)预设繁多的教学内容
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一节课只有40分钟的上课时间,但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是及其多的,而很多教师就无法准确把握好重难点的教学内容,从而预设了更多杂乱无章的内容,使学生无法学到有效的知识。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过于繁多,使课堂形成了“一言堂”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受到限制,个性得不到发挥,如此的预设是不合理、不可取的。
(三)单一落后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落后,评价途径以“他评”为主,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手段依赖笔纸测试,试题内容有教师、学校、政府负责;评价内容是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忽视全面评价;评价功能过于强调对学生的甄别和选拔,强化了学生之间的层次。这种被过渡窄化,评价目的被扭曲,评价结果被简单化的评价方式和标准不能完全、正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成长,甚至还摧毁了学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造成以上这几种问题的出现,原因在于我国的应试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国家的政策等。这些问题造就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低效、无效现象的产生。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归因可以得出,教师普遍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是造成教学低效的原因。因此,笔者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清晰定位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统一的教学内容、多元化的评价策略。
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清晰准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有教学目标起定向作用的。因此,清晰准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前提。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只要这样,才能理出清晰准确的教学目标。其次、理清三维目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正确把握三维目标的内涵对教师科学制定教学目标非常重要。再次、教师要灵活设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了适应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二)重难点统一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学目标,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剪接、重组、挖掘和超越,在此基础上正确把握重难点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自主地掌握教学内容。新课程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了《智力的结构》,他在书中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至少具有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视觉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这八项智能。此理论说明,我们不能简单地按传统的智力测试来仅仅评价学生的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因此,改变单一的评价内容和手段,实行多元化的评价策略是教学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奇,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刘广富.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J].走进新课改,2007(1-2).
一、亲情误区容易导致不良结果
“望子成龙”成为中国家庭一种极为普遍的心理情结,也是家庭亲情付出的主要目的。心理学试验证明,教育过程中存在一种“皮格马利翁”现象,即对受教育者良好预期与教育结果呈正相关。教育的展开首先需要好的设计,但良好的预期并不等于良好结果,好设计得以实现还需要好的教育方法。家庭中浓浓的亲情,是道德教育的美好资源,但是教育方法上的迷失,却使许多家庭丧失了亲情资源的开发价值,许多家长困惑不已、一味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
误区之一:溺爱。家庭溺爱在中国独生子女家庭中比较常见,它容易导致未成年人的过分依赖感,它常常会使家庭教育丧失建立关怀德育的最佳时期。所谓依赖感是人类在自身生存历史中对各种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信任、依附、恐惧、担心、安慰、感谢等种种与生存相关的感觉综合。依赖感是未成年人常常表现的一种情感,随着人的生命成长过程,它逐渐由孩童对具体对象的依赖,扩展为对整个生命寻求根本庇护和归宿的愿望,由生存的客观需要转化为心理的主观需要。依赖感是人类的一种正常情感。引导得好,它可以成为互相关爱和寻求信仰的基础。引导得不好,它容易向坏的方面发展,使未成年人逐渐消解自我,而丧失独立的行为能力。在溺爱环境中生长的孩子不懂得关心他人,难以亲近社会,容易变得越来越自私。如此下去,在这种溺爱环境中教育中所必须具有的权威力量就会逐渐地、悄然地丧失了。
误区之二:圣人期望的歧途。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四二一”(祖辈四人、父母亲二人、孩子一人)的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导致了高期望值的亲情预期,但是许多家庭却使这种圣人预期走入歧途。中国家庭是圣人期望陷入误区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中国圣人道德文化还没有圆满完成现代的梳理和转型。中国人一直有非常深厚的“圣人情结”,这种情结源自“圣人”文化传统,中国远在甲古文时期就出现了“圣”字。翻开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典籍,圣人二字比比皆是,造作圣人、美化圣人、学做圣人,一直是中国士人的追求与梦想。中国人在“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后,却没有使圣人情结与现代接轨,出现了圣人文化传统的“断裂”,使我们在面对现代化的多元文化碰撞中,对于人文工具的选择难免有些无所适从。二是受到科学主义的严重挤压。圣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既有智商,也有情商。而在技术权威甚嚣尘上的现代社会,教育活动被扭曲成单纯的智化活动;圣人道德教育被片面化,脱离未成年人的“主体”特性,成为“标准件”的制造过程。三是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的条件下,“养儿防老”的观念被不断强化。家庭长辈们把自己的未来、以及自己不能实现的希望全部压在孩子身上。如此这般沉重的压力,孩子当然难以感受到生活的快乐,甚至会产生厌学厌世情绪。在沉重的亲情压力之下,如果孩子想追求快乐,他就会对长辈有抵触,甚至成为逃避学习的“叛逆者”。
误区之三:家长专制主义的偏好。中国是一个崇尚文明的礼仪国家,在“天地君亲师”传统的“礼法”伦理中,树立了家长是亲子交往中的绝对权威的理念,所谓亲子交往指的是长辈与未成年人子女的交往。中国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以及解放后的政治教育的“听话”教育,不断强化了家长和老师对专制权威偏好的意识。在亲子教育过程中,许多家庭沉醉于“严师出高徒”惯性思维,对孩子采取专制主义的教育方法,全然不顾孩子生命成长过程的个性变化和兴趣爱好。结果使许多家长感叹不已:为孩子的前途,心了,我付出了,为什么不能如愿以偿!最早研究家庭教养方式的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的鲍姆利特,他按照控制和温情两个维度,把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麦考比和马丁又进一步把家庭教养分为四类:权威型、专制型、沉溺型和忽视型。他们的研究表明:权威型父母对儿童有较多的温情、较明确的要求,能够在亲子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对儿童的约束,形成较为一致的反应。相比之下,其它类型的教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性发展有更多的负面效应。大量研究表明:专制型教养,控制有余、关爱不足;沉溺型教养,爱得不理智、控制不足;忽视型教养不但存在教育态度问题,还有教养方法的问题;权威型教养,既注意尊重孩子,对他们的美好愿望、合理要求和良好行为,积极肯定、热情支持;也善于对孩子提出明确要求,制定相应的规则,用以控制孩子的不良行为。这是一种既具有权威,又具有温暖亲情的民主教育的好方式。
二、移情把亲情转化为亲社会的精神财富
人是情感动物,也是理性动物。人类情感的基础是亲情,人类理性发展的前提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亲情是一种源自于血缘关系的本源性情感。在传统文化中,血缘亲情成就了中华民族父慈子孝、尊老爱幼、团结和睦、患难与共的家庭美德。它是建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坚固基础。它是个体正面发展的潜能。在探讨个体发展的问题时,必然会涉及到个体的特性问题,也就是人的主体性问题。人的主体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当代美国心理教育学家纳希认为“否认道德发展的主体性就是放弃了任何一个教育的基本角色”。道德教育本质上是利他主义的,有人就误解为德育就是要消解自我。道德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消解自我,而是要消解极端个人主义,从而建立一种有和谐关系的、有效率的、更为合理的自我存在。这种自我是生长在一种有公正、关爱的和谐秩序之中的,它能更有效率地促进自己、他人、社会的和谐发展。
未成年人生命成长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这是正确地实施亲情教育的前提。围绕如何认识未成年人道德发展的问题,西方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几种变化:一是,柯尔伯格在的皮亚杰“认知”心理学基础上提出了“认知-发展”德育理论,他的贡献是提出道德发展不同阶段的定向理论。他认为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有三个水平与六个阶段,每一水平都包含两个阶段。水平之一为前习俗道德,包含两阶段:惩罚与服从,即时平等交换;水平之二为习俗阶段,包含:人际关系和谐,守法习惯与义务意识;水平之三为后习俗水平,包含:社会契约交往,普遍伦理自律。二是,彼德斯在研究皮亚杰、柯尔伯格和弗洛伊德的德育理论后,提出了“认知-情感-意志”的四阶段德育发展理论,未成年人德育发展有非理性、自我中心、因袭性和理性化四个阶段,揭示了非智力因素对德育发展的影响。三是,在20世纪末,纳希提出了习俗与文化对德育的影响问题。四是,霍夫曼又进一步提出了通过移情而实现“关怀与公正”的关怀德育的问题。如果从哲学上来看待人的发展,那么,人从动物界超脱出来是自我意识觉醒的结果。笔者认为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自我意识朦胧时期。主要是4岁之前的前语言期和口头语言期,儿童开始学习把自己与他人、他物区别开来,正是这种自我与他人的混浊状态,几乎没有人能在成年后保持这个时期的记忆。但是,却把模仿来的道德转化成潜意识。第二,自我意识形成时期。主要包括4-14岁,未成年人逐渐有感性化的自我意识,他们开始学会从对象化存在的意义中认识自我。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两个时期对孩子养成正确的道德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两个感性活动时期是特别需要具象工具辅助道德教育的。第三,自我意识理性时期。14以后孩子的思想变得复杂起来,也是自我矛盾最多的时期。孩子自我意识增强,对大人的管束有逆反心理,如果此时期家长缺少有效地与孩子的“沟通”的方式或工具,疏于心理引导,容易使孩子生活在产生不良行为的高危真空中。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改革;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016
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应变能力有待提升
由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后课堂由半封闭式转变成开放式,并且内容变化大,增加了部分新内容,教材中部分内容的跳跃性很大,并给学生留出多处空白去思考,这就要求教师的应变能力和教学水平更高了。但是,在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完整地理解课改的要求。在相当大部分的数学课中,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达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并不清晰,甚至很模糊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暴露出了一部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甚至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课堂改革改成开放式后,对于教师的应变能力要求很高,教师需要根据课堂上的情况变化调整好自己的教学。但是,一部分教师是按照预先设置好的教学步骤来操作,而不能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临时调整教学策略,灵活性比较差。有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非常好的问题,但是教师没有适时地让学生得到点拨和鼓励。
2. 学习方式形式化
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下的课堂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部分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透彻理解这几种学习方式,仅仅停留在形式上。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合作学习形式化,无法达到其基本目标。在数学课堂教学上不管是否有合作的必要,教师都要求合作学习;给学生自主、内化的时间不充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中未能体现点拨、引导的作用;分组不合理,小组内没有明确的分工,小组间缺乏竞争。所以,教师要充分认识新型学习方式,准确落实到课堂学习中。
3. 学生学习兴趣较低
很多学生会普遍认为初中数学内容单调、枯燥、乏味,数学与日常生活毫无联系;学习数学的方法就是记忆和模仿,不用去理解,也不可能真正搞懂。所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兴趣低下,进而课堂参与率较低,学生大多数都是单纯听教师讲,而不去思考。
二、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一堂数学课成功与否,教师的关键在于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能否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变得更足,既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全员参与课堂。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以饱满的热情来组织每一堂数学课,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位学生,做到情绪激昂、语言亲切、富有激情。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能力和团队精神。第三,教师在过程中要引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感知能力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教学的最佳效果与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师备课时应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围绕教学内容展开争论,激励学生积极思考。第四,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予学生适当的成就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内在动力。
2.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如果学生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这就告诉我们,在初中数学课堂改革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只能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是从信息化的社会中掌握,而随着学生接触的知识越多,未知面却大,学生要了解的东西就更多,他要是想具有在信息时代年轻车熟地驾驭知识的本领,就必须具备足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培养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下的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3. 提高数学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教师作为实施教育的主力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进与每一位教师的角色转变和教学水平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学会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会灵活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调整、增删,有计划地安排和实施教学。教师还要对初中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分块整理,梳理归类,变为条理化的、系统的知识点。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背景,要能灵活运用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数学学科教育学、数学学科心理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以及数学教育科研方法等领域的知识。此外,还要通过教师培训活动、与同业人员共同探讨等方式提高各种专业技能。
关键词:动机;动机类型;外语学习的动机与学习成就
一.引言
二语习得,是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的学习。学习动机是语言学习个体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更加深入地从认知心理学、社会学、建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视角对二语学习动机这一重要因素进行了多元化探讨(杨连瑞、李绍鹏2009)。由于它的复杂性,所以涉及到许多相关的因素。其中,学习者自身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动机、文化背景、学习态度方法以及个人努力程度等,直接影响到二语习得的结果。据雅柯伯维茨(Jakobovits)的研究表明,影响二语习得的主要因素是:动机占33%,才能占33%,智力占20%,其他占14%。本文分析了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学习动机,并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力求与大家探讨,以改进并推动我们的教学活动。
二.动机的释义与分类
动机有内在(intrinsic)动机与外在(extrinsic)动机之分,产生两种动机的根源不同。
内在动机来自个人对所做事情本身的兴趣。外在动机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如老师的表扬、惩罚、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等。相对而言,内在动机与长远的成功有联系,外在动机与短期成功相关。动机一般被视为一种内在的动力,一种感情作用,一种促使人们采取行动的欲望。需要有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生理上的需要时一种本能,是人类的基本要求,而心理上的需要则受学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外语学习与后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动机一词的概念可以具体细分。麦克多诺认为,在动机这个总概念下至少应该区分为一下几个变量:1.精力;2.愿意学习的程度;3.持久性;4;兴趣;5.对上课的喜欢程度;6.动力(incentives);7.学会语言的好处。学习者的动机会因以上变量的不同而存在个别差异。布朗指出,仅仅列举动机的一些变量而不研究每个变量与动机中人类基本需要的关系,不会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将动机视为人类需要的满足,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学习者会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有助于探讨人类心理的基本性质,深入了解外语学习的动机及其心理过程。
动机与个人对成功或失败的期望有关,还与他所从事的工作本省的价值有关。一般来说,如果事情成功的把握大,重要性突出,那么,做事的动机也会强烈。动机与个人如何对待工作成就的态度也有联系。动机中的持久性与做事的愿意程度不仅与取得成就的需要有联系,也与把工作成就归与谁有关。
三.语学习动机的产生――外语学习者的交际需要
个人需要和愿望的满足与动机不可分离。外语是交际的工具。掌握一门外语并使用它去进行交际,是学习外语者的一种需要。外语学习者很少有机会在本国使用外语与本族语说话者直接交际。很多人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交际需要。中国人在学校里学习外语便属于这种情况。交际需要不存在,或是学习者看不到语言的交际价值,强烈的学习动机就很难激发起来。在英国,不少的外语学习者由于认识到外语的交际价值,其外语能力达到很高的水平。在英国的中、小学校里,为了鼓励学生学好外语,学校开设专门的课程,使之看到外语是重要的,而且是有价值的交际工具。在我国,如何使学生认识到外语的重要性,感到需要外语工具,并培养起学习外语的兴趣,激发起学习外语的动机,是搞好外语教学,降低淘汰率的最重要的一环。应当引起广泛重视。
加德纳(Gardener,R.,1985)认为,外语学习动机应包括四个方面:目的、学习的努力程度、达到学习目的的愿望以及学习态度。知识下功夫并不等于动机强烈。学习语言的愿望或对语言学习的正确态度也不一定反映动机。一个人也许很想学习外语,有兴趣学,也喜欢学。但是,如果不把这些愿望、兴趣和态度付诸行动,力争达到学习的目的,它们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动机。只有当达到目的的愿望加上正确的态度与努力的行动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才算是有了真正的动机。因此,动机具有目的性,与个人努力、愿望和情感(态度)不可分割。
四.外语学习的动机与学习成就
兰伯特和加德纳(Lambert,W.and Gardner)把学习外语的原因分为结合型原因和工具型原因两大类。调查发现学习愿望上的个别差异与学习态度上的个别差异相关,也与动机的强烈程度相关。有时候,情况也不完全是这样。尽管学习者对学外语的愿望不强烈,学习态度也不好,但是,由于考试即将到来,或者由于教师很严厉,动机的强烈程度也会明显提高。要充分、全面地描述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必须考虑动机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即目的、努力、愿望和态度。这是加德纳一再强调的。他把这四个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用下图表示,图中以法语学习为例。
如图所示,动机的强烈程度受愿望和态度两个部分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可能来自其它的外部因素,如需要的满足、强制性等等。目的与外语学习的原因联系在一起。动机是包括愿望、态度、动机强烈程度在内的一组复合特征。这些特征不一定与原因有关联。原因只与目的相关。
五.结言
二语习得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广泛,学习动机是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个体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光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做的意义远远超出课堂教学的范围,这样的学习成就应该比学到一些语言知识,懂得一些交际知识更重要。它是学习的动力所在,知识和能力的源泉。
参考文献
[1]Brown,H.D.1987.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Second Edition,Prentice-Hall
[2]Gardner R.C.& W.E.Lambert.Motivational Variabl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959(6).
[3]Littlewood,W.T.1984.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CUP
[4]桂诗春1985,《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