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医院景观环境设计

医院景观环境设计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18 10:18: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医院景观环境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医院景观环境设计

第1篇

关键词:景观没计;生态环境;植物景观

一、植物景观设计

一般情况下,园林景观的优劣与否,除部分限制于天时地利外,更多的取决于造园的设计者是否匠心独运,是否能巧妙的运用地域和环境上的特点,融自身的审美观念于其中,自树一帜。因此,设计于前,布局于后;选材于前,施工于后;造景于前,融合于后。当然,不计效果和投入的现在造园,是不可取的,不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的造园,也是浅薄和无区,必难为时代流芳。“设”者,陈设,设置,筹划之意;“计”者,计谋,策略之意。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一)园林设计原则。=强调设计与服务意识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所希盼的掌声来自使用者的信任与满意;设计的职责是创造特性。正如每个人都以其相貌、笔迹或说话方式上表现其各自独特个性一样,园林景观也是如此;注重研究地域人文及自然特征。并作为景观形式或语言及内容创新的源泉;环境和人的舒适感依赖于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平衡。人性化的需求带来景观的多元化和空间个性化的差异,但它们也不是完全孤立的,设计时尽可能地融入景观的总体次序,整合为一体。

(二)我国的园林设计理念。我国园林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体现了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蕴。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园林设计讲究多种技巧,而整体理念始终一贯,即人与环境的和谐。关于这一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专门的学问来研究,即“风水学”。因为现代过激的文化理念,现代人将传统的“风水学”弃之如遗。风水学固然有很多糟糠,但也保留了许多有益的内容,我们应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而不宜一味地盲目否定。

二、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景观效果

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顺应自然,掌握自然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育,其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等是搞好植物造景的基础。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环境因子对植物个体的生态作用,形成其生态习性。

植物造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为题材来创作景观的,必须从自然植物群落汲取创作灵感,造景中栽培群落的种植设计,必须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一群落的组成成分、外貌、季相,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与分层现象,群落中各植物种间的关系等。

对植物景观的欣赏。西欧古典园林中,植物景观多是规则式。其根源始于体现人类征服一切的思想,植物被整修成各种几何体及鸟兽形,在总体布局上植物景观与建筑的线条、外形乃至体量协调一致;东方自然式植物景观,模拟自然景观及田园风光,结合地形、水体、道路来组织植物景观,体现植物自然个体美及群体美,从宏观季相变化到枝叶花果刺等细致的欣赏。自然式植物景观体现宁静、深远、活泼的气氛。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向往自然,追求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植物美,在植物造景中提倡自然美,创造自然的植物景观已成为新的潮流。

中国古典园林不同于曾风靡英伦的自然式园林,在于提炼和意境的营造一即“深远含蓄内秀的诗画园林”,从王摩诘的辋川别墅到避暑山庄的知鱼桥,莫不如此,而园林意境如果仅靠山水建筑,不过行尸走肉而已,只有在缤纷多彩、婀娜多姿的植物点缀下,才得以焕发生机。我国历代园林都很注重植物景观的营造,选择植物题材更有许多传统手法和独到之处 在植物造景中深受山水诗画、哲学思想及习俗的影响。选择植物重视“品格”,形式注重色、香、韵,还要具有画意。

中国古代形成了山水诗画与文人写意山水园林,模仿自然,贯穿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其立意多为清高隐逸,超世脱俗 其中“三境界”观(生境,画境、意境)对植物造景的影响最大。反映在植物造景中则是要求仿照自然状态错落有致地组合成人工群落,与山石、水体等一同形成神似自然状态的环境。运用植物的特征姿态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而产生比拟、联想,作为情感或表达意境。植物由于生长环境和抗御外界环境变化能力不同,在人观念中留下了不同的性格特征。如松刚强、高洁,梅坚挺、孤高,竹刚直、清高,菊傲雪凌霜,兰超尘绝俗,荷清白无染人们对花草树木的鉴赏.从形式美升华到意境美。

三、植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人类战胜自然的同时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大片绿地被占用.树木被砍伐.导致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自然灾害恶性发生.泥石流、海啸、沙尘暴……幸运的是,人类已经从受到的惩罚中逐渐清醒,认识到植树造林除了能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而且对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温度、湿度以及净化空气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植物能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因此人们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对所居住的周边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珍视生命、珍惜曾经拥有的绿色家园.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住在园林式的城市.住在园林式的小区,成为人们的向往。而当今世界对园林这一概念已不仅是局限在公园或风景点中,从国土规划就开始注重植物景观.首先保护自然植被,其次进行有目的地规划、栽植大片绿带。

自然群落都有独特的种类、外貌、层次、结构。环境越优越,群落植物种类就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而栽培群落是按人的意愿将同种、异种的植物配植在一起形成,根据人的生产、观赏、改善环境等需要而组成。造景中栽培群落的设计,要遵循自然群落发展规律,从其组成、结构中借鉴。切忌单纯追求艺术效果及人为要求,不顾植物习性,硬凑那些违反自然规律的群落。

重视园林建筑,而轻视植物,这在以往的园林建设及设计中屡见不鲜。而今人口密度、环境条件、人的喜好时尚都有很大变化,因此我们在园林建设中除应保留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部分,还需提倡和发扬符合潮流的植物造景内容。当前人们逐渐接受园林植物造景的观点,许多城郊营造森林公园,尝试植物群落设计。伴随着旅游热,大批自然保护区、风景区纷纷成立。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全面铺开,景观建设快速发展,需要新增大批合格的园林绿地。高水平设计、高质量选苗、高标准施工已成为创园林城的质量目标。要充分掌握及利用园林植物资源来规划设计,引种选育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植物品种,注意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及人居环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美。

四、结语

运用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园林绿化建设首先不能盲目听从不切实际的主观意念.要按照生态园林的观念去创造园林景观.建设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要体现以植物造景为主体.按植物多样性及其生态位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注意维护、改造自然植物群落的同时.建立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注重植物的生长发育、枝叶和形态变化、开花结实、衰老以致死亡等演替过程;把握景观的动态性.结合运用园林美学原理.营造出优美的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园林景观.构建融生态、艺术、科学、文化为一体的绿色环境。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医疗风险;风险预警; 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5200(2016)05-012-03

[Abstract] Accurate screening the patients at high risk, and comprehensive display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high-risk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medical risk, prevent medical acciden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ideas, basic framework and function modules of our own hospital developed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with the help of computer, the risk evaluation model is set up automatically and the data is extracted from the based system in hospital, which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real-time, dynamic warning of medical risk in patients. The system has been successfully on-line for nearly 2 years, and achieved good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Key words] medical risk; risk early warning;information system

目前,医疗风险预警临床实践研究较少,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1-2],提出切实可行的预警措施,且可早期便捷普遍应用的研究较少[3]。医疗风险预警的目的在于减少医疗事故,降低医疗风险为患者、医院、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4-5]。

2014年,我院自主研发、编制了一套住院患者医疗意外医疗事故风险预警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住院患者病情危重程度评估(具有实时性、自动性),病情风险趋势分析等功能。系统可为医院多个部门提供使用服务,如医务科利用此软件实时关注医院中病情复杂、危重的住院患者,可以通过软件的趋势图了解全院高危风险患者总体情况,及时启动医疗应急预案。科主任、住院医师可以通过这套系统,对于本科室病情复杂的危重患者做到一目了然。

至今,该系统已上线运行2年,经考察系统对患者评估分数与患者实际危重程度具有一致性;系统可反映出潜在高危患者,这些患者在临床表现中病情稳定,但是系统中评分较高;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提示对高危患者高度关注,提示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意外医疗事件发生,在保证正确处置高风险患者,规范医疗行为上取得了较好效果,社会和经济效益良好。此住院患者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临床辅助决策的重要工具,现对其开发应用过程进行总结。

1 系统设计思路

1.1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SQL Server拥有易用性、可伸缩性、可与其他服务器软件紧密关联的集成性、适用于决策支持的数据仓库功能等优点[6-7]。

1.2 风险因素设定及评分规则定义

采用德尔菲专家论证法和回归分析法[8],确定11大类病情预警规则:病人一般情况、不良事件、各类评估单、病情信息、易发事件、药品情况、材料情况、危机值、特殊菌株、院感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到预警规则明细以及相对应的条件分值。病人病情基础分值为0,各项预警规则加权总分为病人病情预警风险值,分值越高风险越大。预警规则下设22项规则项目,共计1000多条规则明细和条件分值。

1.3 软件编程实现

运行架构采用传统C/S 结构,即广泛应用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通过该结构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

为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采用集中式存储和分布式应用构架,设计了用户账号及密码存储体系,各局域网用户需通过账号授权获得使用权限,并通过身份认证进入系统获取相关资源。为保证数据安全,对数据库及服务器运行环境进行备份。

2 系统架构

2.1 系统总体设计框架

利用SQL SERVER的SSIS工具对医院现有各大系统的数据库进行数据抽取,将清洗过的数据存入中间表。对照系统内置的风险评估规则,由计算机后台即时计算出全院患者的风险指数并排序。再依据预警标准,筛选出高风险患者并自动预警提示。

系统运行流程图示如图1所示。

2.2 系统模块

日常业务模块对应医生填报、病情预警显示、病情信息明细显示、风险趋势图示等功能;系统规则设置模块主要用于维护风险规则的名称、分类、权重、明细归类等功能;系统维护模块主要用于维护数据库、人员账号权限、参数设置等功能。具体模块设置如图2所示。

3 系统特点

3.1 自动挖掘

系统设计时,采取自动的数据抽取过程,保证数据同步和实时性。从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 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移动护理系统中的数据、电子病历系统(EMR)中抽取的数据是异构的,通过SQL SERVER的SSIS进行数据抽取,并且通过SQL SERVER的任务来定时抽取,每天从基础系统中同步抽取数据三次,保证了数据实时性的要求。

3.2 动态预警

系统运行时,将抽取出来的数据,进入病情评估模型运算,按照得出的总分数,由高到低显示患者信息。预警标准为预警各指标都达到风险临界值,即患者加权平均分在50分以上。干预措施分为调整治疗方案、请求会诊、死亡风险预案(告知家属)[9]。医生可参考风险指标明细确定采取何种干预措施。医务处管理者可根据全院高危患者的数量和发展趋势启动院内预警预案,如床位数量、应急专家、感染防控、医疗器械和耗材储备等[10]。

3.3 快速响应

系统运算时,将数据加工与数据显示相分离,确保快速响应的用户体验。在根据住院患者病情情况打分排序的时候,每一个患者病情分值计算要考虑到种种影响病情的因素和权重[11],计算颇为费时,系统在数据抽取之后,就把所有在院患者的病情分值计算出来,这个过程是通过SQL SERVER的作业任务触发的。用户需要的时候,直接将病情分值排序显示即可。这种数据加工与数据显示相分离的设计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获取结果很快速。

4 系统功能

4.1 预警功能

根据预警规则,系统将住院患者的医疗风险值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分值计算,并按照分值高低进行排序。用户登录后,主界面即显示当前高风险患者住院号、姓名、年龄、科室、床号和风险评估分数。

4.2 查询功能

用户登录后,可对单个高风险患者对应指标进行查询,风险因素类别、风险因素明细,都有对应的详细数据指标对照(图3)。

4.3 风险趋势分析

系统可以进行历史信息检索,对全院一段时期或者跨多个年度进行风险趋势分析,也可以对单个科室进行一段时期或者跨多个年度进行风险趋势分析,风险趋势主要综合高危风险患者数量、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运算。

5 小结及完善方向

5.1 能够挖掘海量数据信息重要的决策分析价值

住院患者风险预警系统,将原有不同软件系统中海量数据进行整合和处理,把病情复杂、有潜在医疗风险的患者筛选出来,使数据得到了充分的二次利用,发挥数据信息重要的决策分析价值,医疗管理者及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活动中对这些患者给予重点关注,从实际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提高医疗安全、减轻经济损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2 能够构建相关的资料库进行风险趋势化分析

从电子病历系统中抽取的数据,可以通过全文检索技术进行有价值的文本提取。有了每个个体患者的风险值和指标后,可以进行风险的趋势化分析,为研究医疗风险的早期征兆、成因规律、发生背景、过程和后果影响等提供重要信息[12],使管理者能够及时进行风险转移,更好地化解、分散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5.3 系统进一步完善方向

建立健全可靠、有效的实时监控系统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探索性的工作。提高住院患者风险预警管理水平应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医疗风险量化模型建立[13],

实现风险因素的识别及量化,确立风险因素的计算机表示及参数,规则参数及风险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定义。各个信息系统中涉及到风险因素的相关基础数据的提取、转化,并存储到医疗风险预警的数据库中,特别是文字记录(包含电子病历)的提取、分析及处理,以及在临床运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可行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蔡燕颜,姜仁仁.早期预警评价系统用于基层医院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5,22(2):76-78.

[2] 王东红.我国医疗风险预警研究现状分析与展望[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2):28-30.

[3] 李男君.关于对医疗机构风险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7):122-123.

[4] 肖艳.强化医疗风险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2989-2990.

[5] 毕桂泉,王再岭.医院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初探[J].医院管理杂志,2014,21(2):144-145.

[6] 闫平.基于SQL Server的数据仓库性能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D].上海:东华大学,2014.

[7] 王龙雪.基于SSH2应用系统的SSIS整合方案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

[8] 吴国松,李洋,柳丽影,等.基于Delphi法的医疗风险识别技术评价研究[J].中国医院,2014,18(4):25-27.

[9] 吴茜,龚美芳,田梅梅,等.住院患者护理风险预警控制体系的建立及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5):581-584.

[10] 魏玉梅.关于医疗质量风险预防体系的构建[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1):197-197.

[11] 任静.医疗风险识别与防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22(3):26-28.

第3篇

急性脑梗死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银杏达莫注射液是银杏叶提取物和双嘧达莫的复合制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清除自由基等多环节的作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是神经元损伤的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脑脊液或血清NSE水平可反映神经系统损伤的程度[1]。本研究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组银杏达莫注射液和对照组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前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于发病后48 h内人院,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年龄59~76(68±8.4)岁,男34例,女16例,对照组年龄59~77(67±9.1)岁,男31例,女1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比性。入组患者均为高血压性脑梗死,按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并经头颅MRI检查证实。病例排除标准:血液疾病、动脉炎、肿瘤引起的脑梗死,合并肺部肿瘤、中枢神经系肿瘤及重度昏迷病例。

1.2研究步骤 在应用相同药物进行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改善循环、及应用脑保护药物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14d,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牡丹江友博公司)40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14d,根据病情使用降血压、降血糖药和脱水剂,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NSE浓度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试剂盒为瑞士罗氏公司原装进口试剂盒,分析仪器: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治疗前及治疗14d时,两组患者均根据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

1.3资料处理与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采用等级分组资料的Ridit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14dNSE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处理。P

2结果

2.1使用等级分组资料的Ridit分析,P

由表2可知,P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灶中心坏死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大量死亡,导致大量的NSE经血脑屏障入血,使血NSE含量增高。故血液中NSE上升可反映出脑神经细胞受损[3]。NSE与病情严重程度紧密相关,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越重、梗死体积越大,血清NSE水平越高。

银杏达莫注射液为银杏叶提取物并在此基础上加人双密达莫的复合制剂,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银杏黄酮苷、银杏苦内酯、白果内酯和双密达莫。银杏达莫选择性拈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引起的血管收缩痉挛、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与红细胞聚集,从而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血栓形成,亦可清除多种自由基,防止自由基浓度过高形成"瀑布式"自由基连锁反应;并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梗死区域的侧支循环,从而恢复半暗区濒死脑细胞,减轻再灌注损伤,改善神经功能。本研究显示,应用银杏达莫治疗后治疗组NSE浓度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银杏达莫具有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浓度,减轻神经细胞损伤、改善微循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Lafon-Cazal M,Bougault I,steinberg R,et a1.Measurement 0f gamma-enolase,a new method for selective quantification 0f neurotoxicity independently from glial lysis[J].Brain Res,l992,593(1):63-68.

第4篇

关键词:新加坡;医疗建筑;环境设计

0前言

新加坡国土面积为716.1平方公里(世界排名197名),总人口约547万人(世界排名114名),人口密度达到7615人/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3名)。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说:“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有阳光就够了。”新加坡这座小城,利用阳光、风等上帝赐予的财富,通过环境设计的手段减少建筑能源消耗,始终在绿色节能的道路上探索前进。在新加坡这样一个人口密度高、资源短缺、幸福指数低的国家,凭借强烈的能源危机意识、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短时间内将其打造成绿色的“花园城市”,医疗保健体系达到亚洲第1名、全球第6名,[1]拥有8间公立医院,以及包括肿瘤、心脏、眼科、皮肤、脑科和口腔护理在内的6家专科医疗中心。其中邱德拔医院已经获得15个新加坡和国际的设计奖项,包括著名的新加坡总统设计年度大奖、新加坡建筑师设计奖和年度建筑奖;黄廷芳医院获得新加坡绿色建筑最高级别奖“绿色建筑标志白金奖”;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是新加坡最大的国立医院之一,拥有31个病区,900张床位。

1新加坡医院设计

新加坡位于北纬1°20′,具有持续炎热、潮湿的气候与丰富的年降雨量。年平均温度年平均值26.6°C(每月平均温度有1.1°C左右的温差,昼夜温差从23°C到34°C)。年平均相对湿度80.4%(最高值82%和最低值79%)。因为新加坡只有716.1平方公里大小的国土面积,气候条件在不同地区区别不大。新加坡还有两个轻微变化的季风季节:东北季风(11月至5月)和西南季风(5月至9月)。新加坡炎热和潮湿的气候决定了需要合并减少建筑热负荷等生物气候和被动策略的优化建设方向与合并遮阳篷保持自然通风热舒适的医疗环境。

1.1立体花园式——邱德拔医院

邱德拔医院的前身是亚历山大康复中心,在新加坡义顺地区的一个巨大的湖边。为保持其园林式康复空间的传统,拼接其独特的环境优势,英国RMJM建筑事务所萌生出营造“花园医院”的一个构思。让患者在建筑与景观的融合中,在医院与社区的融合中忘记他们是在接受治疗。为了达到这样一种融合的目标,邱德拔医院不设围墙,社区居民可以进入医院享用美食广场、商店、操场,甚至屋顶菜园,居民可以到医院锻炼,下课的学生可以到医院公共空间复习功课,让医院成为社区的一部分;全方位立体绿化覆盖到下沉庭院、花池、露台、阳台、屋顶花园,并且病房设有花台。大规模的下沉庭院中心舞台引入光和绿色植物;铝制的遮阳篷和轻型货架提供耐候性,同时庭院、屋顶花园和全高度玻璃承受慷慨的采光和通风。“花园中的医院,医院中的花园”就是市民给邱德拔医院的最高评价。自2010年项目竣工以来,新加坡卫生部的调查显示:环境优美的邱德拔医院获得了病人86%的满意度。在1万1000多名受访病人与看护者中,邱德拔医院也是最多人愿意推荐的公共医院之一。

1.2建筑与景观的融合——黄廷芳医院

2015年6月30日正式投入服务的黄廷芳医院以及裕廊社区医院位于新加坡西部裕廊东地铁站旁,是一所拥有700个床位的综合医院,与毗邻的拥有400张床位的裕廊社区医院共同组成了裕廊医疗集团。医院临近地铁站,被商业建筑环绕,嘈杂的场地位置是黄廷芳医院最大的挑战。于是香港HOK与新加坡CPG集团决定采用由内而外的设计方法,以病人为中心。尽可能地多创建花园空间,尽可能在病人窗外景观上发挥创造性,尽量为病人及员工减轻来自道路和周边的购物商场的噪音。于是“让每一位患者都拥有一扇窗”的概念应运而生。每张病床都紧靠窗户,并且可以看到外面的绿色植物,这样的设计相信可以帮助病患更快的恢复健康,这也是在众多公立医院中唯一采用这一设计的医院。

1.3细节决定品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成立于1985年,是新加坡最大的国立医院之一。医院总体分三期建设,目前拥有1200多个床位。已投入运作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医疗中心就坐落在肯特岗地铁站上方。值得注意的是,国大医院与其他医院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在于它精妙的细节化设计:医院入口连贯的雨棚系统在多雨的新加坡显得特别的重要。虽然空间并不“高大上”,但这个条形使大堂显得亲切、实用、舒服。卫生间的设计尤为自豪,室内外地坪是平的,方便人员行走而不会因此而摔倒,当然地面排水组织也非常合理和充分。

2新加坡医疗环境设计特点

通过对以上三家医院的针对性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新加坡医疗环境设计的特点:紧凑的规划布局、严谨的建筑美学、完善的医疗工艺、先进的设计理念、多元的共享空间、生态的景观体系、高效的信息系统。在空间利用方面,邱德拔医院充分利用每一个空间来创造绿色医疗环境。它的每一层楼都布满了绿色,使人放松和振作。医院由三座大楼组成,围合着一层以及地下一层的下沉式庭院;黄庭芳医院独特的扇形楼面布局保证了医院的每个病人,无论住在哪种类型的病房,其床位前都有自己的、“面向花园”的“专属”窗户;国大医院入口连贯的雨棚系统以及架空层的利用对于炎热多雨的地区值得借鉴。在采光通风方面,邱德拔医院病房楼的朝向利于“捕捉”盛行的北风和东南风,使进入室内的风速达到至少0.6m/s,给病人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温度,同时减少了60%的空调使用能耗;黄廷芳医院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来分析日晒、遮阳、通风气流和比较风流动模拟病房。在节能减排方面,邱德拔医院在东、西两面安装了严格设计的外部遮阳篷,使用了高性能玻璃窗和最佳保温隔热的不透明外墙。在绿植景观方面,邱德拔医院建筑外立面的景观墙布满了使用滴管过滤系统的气生植物,形成室外卫生间的私密屏风,室外的浅水植物为生态池塘提供了主要的水循环过滤系统;黄廷芳医院开启“一床一窗且一花台”的模式,让病人参与到种植花草的过程中来,形成了健康的、阳光的活动氛围。在导向标识方面,邱德拔医院采用清晰、明快、醒目的指示标识;黄廷芳医院的门诊房间号的字特别大,而且有不同的颜色,确实方便病人特别是老年病人就诊;国大医院护士站与候诊区标识清晰、色彩鲜艳明快,而且用色彩标识食物的健康指数。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曾自豪地将新加坡的医院建设总结为,“在确保人人都享有必要的医疗照顾的同时,我们并没大量地耗费资源,也没有让病人等待过长时间。”新加坡就是这样一个将有限资源无限利用、引领绿色建模新潮流的一个优秀典范。新加坡的医院传达给我们的启示不仅是对于传统医院定义的更新,也是对传统绿色建筑与景观的更新,这使我国医疗环境设计领域看到了前进的方向与学习的动力。尤其是对我国华南地区的借鉴意义更大、影响更为深远。医疗环境不仅仅起到一个治疗装置的作用,同时应该和现代医疗技术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那些人类本身就具备的“治愈力”,这一设计理念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崔磊,段建军,王玉嘉.对新加坡医疗保健体系的分析与思考[J].建筑技艺,2014.

第5篇

一、居住区的性质与规模

我国居住形态从初期由于缺乏经验而借鉴西方邻里单位,学习苏联街坊的布置,直到小区规划理论的出现并传入我国被广泛地采用及积极发展的今天,总结这段走过的道路,有必要给小区下个定义。白德懋在《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一书中,将居住区划分为三级: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团。

1.居住区

居住区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居住地段。在居住区内设有比较完整的日常性和经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这些设施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要求。

2.居住小区

简称小区,有别于工业或其他小区。小区应是居住区道路(也可是城市一般道路)所包围的日常性生活居住单位。小区内设有日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日常生活必须;但经常性的设施,如规模较大的邮局,购物超市、医院等还得去小区外解决。

3.住宅组团

是居住区的基本居住单位,由若干栋住宅组成。其规模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或里弄委员会),300-700户,1000至2500人。住宅组团内可设一些直接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如小百货、烟杂店、卫生站和自行车存放处等微型服务设施。一般不设幼儿园、百货商店等公共设施,以免把嘈杂的人流、车流和噪音带进来而影响居住环境。

二、居住区景观的构成

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景观设计的要点。

1.绿化

居住区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

2.道路设计

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了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按使用功能划分,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为车行道和宅间人行道;按铺装材质划分,居住区道路又可分为混凝土路、沥青路以及各种石材仿石材铺装路等等。居住区道路尤其是宅间路,其往往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坐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居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

3.驳岸

河道驳岸起到防洪泻洪,防护堤岸的作用。在硬质景观设计中如能巧妙地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章,通过河道的宽窄和形态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再辅以灯光、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则可形成区内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

4.铺地

广场铺地在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它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目前在居住区中铺地材料有几种,如:广场砖、石材、混凝土砌块、装饰混凝土、卵石、木材等等。

5.小品

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

三、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探析

规划设计过程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空间组织立意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

(2)体现地方特征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

(3)使用现代材料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

(4)点线面相结合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

四、对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总结和认识

当今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一方面使人的社会分工更趋细化,合作更为广泛,更能左右环境;另一方面,也使人更为独立,一切东西――水、电、新闻、邮件、广告、甚至基于电脑的工作都可以直通家中,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与交往变得更加简单和稀少,人与社会和自然环境更为分离。但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更渴望回归自然,怀念里弄、胡同那种富有人情味的社区生活。

因此,以人为本的“人”其范畴包括社会的人、历史的人、文化的人、生物的人、不同阶层的人和不同地域的人等等。

1.强调居住区环境景观的共享性

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是设计的首要目的。首先在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人们都能够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共享居住区的环境资源;其次,加强院落空间的领域性,利用各种环境要素丰富空间的层次,为人们提供相认、交流的场所;从而创造安静温馨、优美、祥和安全的居家环境。

2.居住区环境景观突出文脉的延续性

崇尚历史和文化是近年来居住区环境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策划和规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3.环境景观的艺术性向多元化发展

随着设计师们的日益成熟,盲目模仿、抄袭现象逐渐趋少;居住区环境设计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方便、健康与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要为人所用。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景观有机融合。

4.居住区环境设计向可持续的生态的方向发展

第6篇

医院,古往今来它不知为人类编织了多少悲欢离合,这是一个与生命密切相关的地方,从呱呱坠地到驾鹤西逸,这更是一个人们求得精神庇护与病痛解脱的地方。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几万平方米、十几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医疗建筑如雨后春笋,各大医院除引进高水平的技术人才、购买先进的医疗设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医疗流程外,人性化的环境设计也被越来越多的决策者关注。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四诊”疗法,到西汉时期的阴阳五行能解释出人体的生理,到我们熟知的张仲景、华佗都为中医行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发展到今天,中医行业在保留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也大量运用高科技仪器和先进的技术,更好地承载救死扶伤的使命。体现对生命的关爱,体现对人性的尊重,要如家一般的温馨,要如田园般的祥和,同时还要表达出空间环境的文化和艺术品位,注重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以此愉悦患者的感官,放松其紧张的情绪,融关怀于每个细节,融亲情于每个空间,大气却不张扬,独特却不怪诞,豪华却不雷同于商业空间,清新却不流于简陋――这是我们多年来对现代医院室内环境设计的理念追求。并付诸实践于卫生部北京医院高级干部住院楼,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楼一、二期,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住院楼,四川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楼外科楼,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楼,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门诊楼等项目。

在中医特色医院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通过对建筑环境及平立面的研究,对中国文化及中医药文化的精神提炼,将中医文化通过不同空间和不同形式的展示,营造出一个舒适、宁静、符合中国人审美的现代中医院。以往项目均以简洁为主,这样可以减少由于视线干扰而引起的心理不适,也便于医疗器械的摆放,从而不影响功能的使用。充分考虑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通过材料质感及色彩的选用,消除传统西医院由于机械及色彩给人带来的冰冷感觉,减弱病人的恐惧心理,从而营造亲切宁静的就医环境。另外,我们将园艺景观自然的引入室内,从而减少病患的紧张心理,也改善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

在这个空间里,无论是病人、医护还是家属,都希望有一个亲切的环境,所以我们通过对空间尺度、材料色彩的把握、配饰的选用,来营造一个亲切的氛围。

空间的细分和照明的革新使建筑变得更加绿色环保,我们通过多年来对医院空间设计的经验积累,取长补短,精细安排,使设计少留遗憾,达到高效实用的目的。防眩光筒灯和LED光源的运用,创造了舒适的光环境、提高了视觉效能,从而对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感受产生积极的影响。考究的装饰材料和先进的安装工艺,我们在保证装饰材料满足防火要求的基础上满足于环保要求,将80%以上有二次污染的装修材料和现场工艺,改为工厂化作业和现场拼装的新施工工艺。我们在这方面的设计积累了很多经验,并可提供施工指导。

第7篇

【关键词】医院户外空间;园林植物;景观规划

目前,随着人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在医院的户外空间规划中,已经越来越注重营造绿色环境,有效提高医院的环境质量,并逐渐改变了人们长久以来将医院视为单纯医疗场所的观念,认识到绿化不仅仅是一种提升形象的手段。医学模式的改变,也让人们意识到,植物景观对于患者的康复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医院的户外空间园林植物景观,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替代医学,得到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

1在医院环境中植物所起到的作用

植物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它们能够释放氧气,将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吸收掉,同时降温增湿防尘。除此之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植物不仅限于这些作用,还包括下列功效。

1.1营造绿色景观环境,可以使人类满足向往自然的天性人类始终是属于自然的,置身自然界可以重新焕发生命力。身在医院会令人们处于紧张焦虑之中,不利于疾病的康复,而面对优美的植物景观,可以将医院的功能性质弱化,安抚和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疾病,从而加速康复。应根据季节的不同,相应选择不同树种,设计不同分布位置。例如,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应保证有足够的树荫,而冬季则要求尽量多留住阳光,秋季应有赏心悦目的斑驳树影供人欣赏,因此可在选择较早落叶的大树冠树种,且应注意太阳的高度和投射方向,灵活选择栽种位置。

1.2利用植物可产生大量负离子经研究表明,负离子经皮肤的刺激或者经由呼吸道,引发神经反射,平稳血压,对血清素浓度进行调节,提高新陈代谢及抗病能力。在医院环境中,由于使用了多种医疗设备,造成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电磁辐射,而空气浑浊导致大量阳离子的出现,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有着严重干扰,身处这样的环境,人们容易出现头痛疲倦、神经衰弱。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不利于健康。而增加室外植物的种类,有助于增加负离子浓度,提高湿度,有助于人们平稳呼吸,降低血压及体温,促进患者康复,并使医护人员的疲劳有所缓解,减轻工作压力,确保身体健康。

1.3植物以自身美感带给人们愉悦和享受户外植物景观,是选用不同的植物,以多变的色彩和形状呈现多种搭配组合,从而营造优美的环境,为患者带来绚丽的色彩、优美祥和的声音以及变幻斑斓的光影,使人心境平和、清爽、幸福。此外,不同植物及花卉的色彩能够对不同身体部位或者器官的疾病产生缓解作用。例如,浅蓝色能够令高热患者退热,褐色可以提升低血压患者的血压,红色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环,缓解神经麻痹及忧郁症的症状;橙色可以促进食欲;粉红色有着镇静、舒缓的作用。

1.4芬芳气味能够辅助治疗康复花卉及各种芳香植物可以释放出杀菌抗菌的有益物质,同时芬芳的气味能够安抚患者情绪,减轻病痛,舒缓疲劳,起到辅助康复的作用。例如,丁香花的香气能够对牙痛有缓解镇痛的作用,薄荷则能够止咳祛痰,松柏类树种所挥发出的芳香物质能够醒脑提神,栽种桂花可以起到清肺解郁的作用,茉莉花有助于消除人们的疲劳,兰花可以缓解忧郁烦躁的情绪,在医院户外环境中设计相应的花卉植物,能够利用植物的药理作用,达到保健辅助的目的。

2植物景观规划原则

2.1符合生态过程的设计任何景观设计均应与当地的生态过程相互协调,将对环境破坏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即园林景观的设计应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持减少对资源的破坏,维持原有的水体及营养循环,从而确保建立起的植物群落能够稳定可持续发展,符合生态学的原理,比如选择互利共生的植物种类进行搭配,能够令阳光、水分及矿物质获得最好的利用,从而使医院户外环境和谐优美,良性发展。

2.2强调设计的可参与性应从参与性的角度出发,设计令人们多种感官均能感受到的植物景观,详细言之包括:

2.2.1视觉设计以花形花色为主要观赏位置的植物,或者具有较长观赏时间的树木或灌木,能够提供阴凉或树叶较大可以摆动的树木。

2.2.2嗅觉可以选择香花植物建立起芳香的氛围,起到安神镇定、抑制情绪波动的作用。例如,可以选择桂花、薰衣草、迷迭香、丁香、广玉兰、含笑等植物,治疗失眠或烦躁等不良症状。

2.2.3听觉树木的叶片可以营造出音响效果,能够增加文化氛围,例如松树、响叶杨、芭蕉等植物;触觉。可以通过不同质地的植物营造各种质感。例如能够躺卧的宽阔草坪,或者粗糙肥厚的叶片、半透明的纸质膜状的叶片,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能够更好滴感受自然带给人们的愉悦。

2.3选择安全或具有杀菌效果的植物

2.3.1安全性应选择不宜出现病虫害的植物,且不产生污染环境的飞絮、刺激性气味、各种脱落物,防止因过敏反应造成不良后果;

2.3.2杀菌效果在进行景观设计是,可选择能够分泌出杀菌素的植物,杀灭真菌、原生动物、细菌等致病因素,降低患者感染率。例如冷杉、云杉、侧柏、桧柏、龙柏、雪松、黑松、桂香柳、月桂、黄栌、刺槐、盐肤木等及部分蔷薇科的植物,有助于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硫,分泌杀菌素杀灭白喉、霍乱、痢疾、肺结核等病原菌,防止患者出现交叉感染,有利于康复治疗的开展。

3园林能够制造不同类型的风景区域

3.1户外空间设计硬质景观小品在绿化中开辟硬质铺装道路、放置石桌椅、运动器材等设施,供患者休息、活动、晒太阳、散步之用。同时设计装饰型的园林小品建筑,如回廊、景观亭、亲水平台,并在不同区域放置花盆、花架、景墙等绿化装饰的景观,这些园林设计精巧多变,可以利用自身的特点表现不同的风景,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既能美化环境,又能使患者在院治疗期间放松心情,增强信心。

3.2利用人工引水或自然水体设计水景观可充分利用自然水源、雨水收集或医院循环用水设计跌水、喷泉、水池等水造景,并以水中的鱼类和水流、水声、水的色彩以及水的姿态,带来视觉上的冲击,烘托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还能够增加空气湿度,净化尘埃。

4结语

赏心悦目的植物景观能够满足人们的生理及心理需要,令医院中的医患双方都保持心境愉悦,从而缓解压力,促进康复治疗,甚至能够协助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起到药物无法达到的治疗作用,因此,在医院户外空间的园林景观规划过程中,不应仅仅考虑美观这一简单目的,而是应该提升到治疗与美观并重的高度,创造一个和谐优美的治疗环境,为人们的健康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乔磊,周丽,雷维群,矫明阳.基于园林植物的康复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02):73-75.

第8篇

关键词:医院;康复性园林;环境设计;植物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的代价是人居环境恶化和现代人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医院已经成为一座城市最为“繁荣”的场所。园林绿地,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对医院整体环境和各类型使用者的影响开始被重视。良好的园林环境有助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医院的康复性园林环境设计应运而生。

1、医院康复性园林及其意义

康复性园林是与治疗与康复相关的景观环境类型,包括与治疗或康复相关的物质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环境所包围的场所,因能达到身体、心理与精神的康复而得名,医疗花园、疗养花园、冥想花园、体验花园、复健花园等,都属于该种园林类型。

1.1医院康复性园林的特点

针对于医院的康复性园林的特点之一是“自然”。不同于城市广场,自然因素是康复性园林的主要组成部分,植物、水体等在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有起到滞尘抑菌作用的植物,有能产生负氧离子的植物与水;另一方面,良好的自然景色对生理特性的适应、合拍能够产生特定的感受,从而促进健康。

医院康复性园林的特点之二是“互动”。由于康复性园林的使用者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生理或心理的问题,康复性园林需要通过一定的色彩、有节律的声音、方向的气味,宜人的质感刺激并改善使用者的感官;康复性园林还需要通过可操作性强的互动使人从自身的不良状态中剥离出来,分散与对身心不适的注意力。

医院康复性园林的特点之三是“人性化”。康复性园林的使用人群涵盖患者、亚健康人士及健康人士三个梯度,其中,健康人员包括医疗机构中的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与探访者,其在设计与使用中,充分考虑到各梯度人群的使用需要,以及各年龄层的使用者需求。

1.2医院康复性园林的作用

医院康复性园林对于使用者的积极作用主要在于生理意义、精神意义与社会意义三部分。其中,生理上的意义在于自然疗法与园艺活动,包括植物的色、香、味、质,自然界风、雨、鸟、虫对感官的刺激以及适当的在医院康复性园林中组织的园艺劳作;精神方面的意义是凭借园林自然景色消除患者的不安与急躁情绪,消除医护人员紧张的工作压力;社会意义是通过医院康复性园林,为患者、患者家属、探访者等提供一处交流互动的空间,改善医院环境,有效提高医院口碑与知名度。

2.医院康复性园林环境设计

园林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功能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和美学性原则。考虑到医院的特殊环境以及场所的使用者类型,医院康复性园林设计还需融入简洁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与整体性原则,在设计时主要分为步行空间、休憩空间和运动空间三个主要部分进行。

2.1步行空间

散步是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与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休闲方式,步行空间的设计最基础、最重要的要求是道路的设计。在道路设计时,一是要充分考虑道路的线形与布置,利用道路引导人们视线与行径,确保人们移动的明确性,确保场地的完整性;二是要顾及行动不便的患者或残障人士,要求步行路面安全、平缓、无障碍;三是在园路铺装的材料选择上,要求防水、防滑、防眩光,不宜采用卵石等凹凸不平的材料。

2.2休憩空间

医院的康复性园林需要保证足够的休憩空间。休憩空间的设计除了保证休憩设施的舒适度外,还需要为使用者带来视觉上的愉悦。一是要保证植物的形态、气味、质感、季节变化和色彩多样化;二是要提供不同类型的空间,空间不同的私密程度;三是减少空间的复杂程度,减少额外的使用压力;四是休憩空间的设计需要与医院的环境、文化相协调,使医院康复性园林环境为人所接受和喜爱。

2.3运动空间

运动空间主要设置一些健身设施,也可利用植物的栽植与园艺活动的组织让使用者有更多地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从而改善和调节使用者身体和心理机能。运动空间要避免设施对行动不便人群和小孩的伤害,环境的营造要有安全感和舒适度,其位置的选择应提供易于到达的、舒适方便的连接,保证空间的可达性。

3、医院康复性园林植物设计

本人所在的医院现状条件是三幢房屋建筑占据了医院的相当一部分面积,可用于绿化的面积十分有限,对于类似的客观环境,康复性园林只能通过合理栽植植物,丰富场所空间,提高我院绿化率,将有限的空间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一方面,通过植物的层次设计,在有限空间内营造健康的小气候环境,提供一定的疗养保健功能,起到小范围内的空间减噪效果,避免三幢建筑之间的噪音干扰,使康复园林环境变得安静,为人提供舒适健康的环境;另一方面,植物的合理配置可以用有限的面积营造诸如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私密空间等不同类型空间。此外,植物是园艺疗法的物质基础,尽可能在该处空间提高植物种类,利用不同类型植物刺激人们的视觉、触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使人全方位地感受细节所带来的趣味,从而锻炼肌体、舒缓心情。

3.1生态性设计

医院康复性园林要求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四季的景观,但也需要根据具体的生境,适地适树,合理地选择乡土树种,并注意抗污染树种的配置使用,如榆树、侧柏、垂柳等。

由于生态学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植物的生态性设计要求合理配置植物层次,一是要利用乔、灌、草的合理搭配营造自然稳定群落,二是群落的设计要结合各类植物的生长习性,以保证各植物处于适合自身的良好生境中。

针对本院绿化场所有限的情况,生态性设计可以通过植物的乔灌草配置,巧妙地通过植物遮掩丰富空间数量与类型,确保步行空间、休憩空间与运动空间的完整,提高场所灵活性。

3.2保健性设计

医院康复性园林的植物群落保健性设计体现在植物的气味、功效和色彩几个方面。

有些植物能散发促进人体身心健康的芳香气体,有助于一些疾病的康复,有些植物本身就是良好的药材,在设计时在了解植物特点、习性、观赏价值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具有保健性能的植物资源,合理配植适宜不同人群的芳香、药用植物,通过完成植物群落的保健性设计,满足人们养生、观赏、休憩、保健等多方面需求。例如,根据风向确定植物栽植方位,将植物分层、分隔配置,防止不同芳香类植物混合后气味混杂;根据不同植物芳香气味的相生相克关系合理配置,增强保健效果。我院所处的杭州地区,可在院中栽植桂花与香樟,两种植物的搭配种植可为患者提供消炎止痛作用。

3.3意境设计

结合古典园林文人雅士们对植物寄予的文化信息,在医院康复性园林中栽植能够表达一定内涵与意境的植物种类。如雄伟苍劲的松柏,不涟不妖的荷花,清雅高洁的桂花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将使用者的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到外界植物中,从而改善心境。

医院康复性园林的设计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人们对环境与健康要求的不断增强,该研究领域将不断拓宽延伸,最终结合康复性园林自身特点与内容,找到适合其发展的清晰脉络,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具体化的医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