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19 10:32: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等职业教育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

第1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文化

社会学理论认为,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高等职业教育文化作为一种具体的文化形态,其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只能是建立在高等职业教育这一主体之上的,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类型、功能定位和运行模式,正确认识和科学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就成为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

教育社会学告诉我们,随着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产生的根本动因是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需要,而不仅仅是行业企业技术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也就是说时展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功用,不仅是要培养高技能人才,而且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建立人力资源强国,这就构成了我们明晰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的基点。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逐步明晰的服务定位表明,高等职业教育不是培训教育,而是与普通高等教育学术性、工程性人才培养并立的另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是一套独立的高等教育体系,其培养目标是实用性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独特的教育类型,它的产生和迅猛发展,根本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只重学术性和工程性教育的旧有格局。将职业教育引入高等教育系统,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纳入了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这一方面完善了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丰富了高等教育的教育内涵和教育功能,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职业教育的教育层次,从而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两军并立的新型格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既是高等教育一次丰富――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这一分支,也是职业教育的一次提升――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这一层次。

从这一基点出发,我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应该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国家高等教育序列,高等职业院校是在高等教育阶段与普通高等院校并立的国民教育机构,其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中的高层次人才,在教育层次上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尽管其现在还只有大学教育的专科层次,但这不应该妨碍我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处于大学层次的理解),这一点显示并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定位,即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门类的高等教育阶段,亦即大学阶段;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门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育人目标,强调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注重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育。这一点显示并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定位,即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门类。

二、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双重属性

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这一双重属性,也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双重属性。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层次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应该是一种大学文化,是大学文化内涵的丰富;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类型则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应该是一种职业文化,是职业教育文化层次的提升。上述二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就构成了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建设的基本支点,基于这一理解,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概括,所谓高等职业教育文化,乃是具有大学文化精神和品位的职业教育文化。也可以说是具有职业文化内涵和特征的大学文化。

建设具有大学文化品位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要在文化层次上超越传统的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文化。高等职业教育文化是关于大学的文化,要立足大学文化的层次要求来诠释和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其所有的文化符号、价值、规范都必须建立在大学的文化层次之上,体现出大学的教育水平、精神境界和人文关怀。这是职业教育进入高等教育层次的必然要求,更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其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内核要体现大学文化的基本精神。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建设一定要把作为大学文化精神的基本要素,诸如追求理想、崇尚真理、关心社会、热爱人民、严谨求是、敬业笃学、勇于创新等同样熔铸进自身的群体价值观念。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进而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丰富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内涵,创新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理念和基本精神。

建设具有职业文化内涵和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同样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在内涵上要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文化。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能性人才为主的教育类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方式、教学手段和就业面向等等方面,都有别于以学术性和工程性人才培养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必须要强化适应技能性人才培养的精神理念和文化氛围建设,体现出职业教育文化的特征。其二是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内涵要融人职业文化的要素。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面向,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一线的必然联系。高等职业教育在文化建设上,必须加强院校与行业企业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接受行业企业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辐射,在大学文化层面上,融人职业文化符号、价值、规范。积淀和熔铸大学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有机融合的文化内涵,营造和强化适应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

三、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和高等职业院校文化

从文化的意义和建设实践来看,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同样具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高职教育文化,是指产生于高职教育这一教育类型的文化,是高职教育和文化的结合,这一文化是建立在高职教育这一类型主体之上的,并反映和影响着高职教育的整个领域,显示着高职教育的共性。狭义的高职教育文化则是指具体的高等职业院校文化,专指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文化个性化的一面。即广义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建设的根本,每一所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都必须围绕和体现这一文化主旨;同时,每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又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即在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符号、价值、规范,即狭义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培育狭义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生存基础和发展保证。

第2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30-01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类型之一,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获得快速的发展,在办学规模和人才培养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十分的关注,希望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能够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要不断的提高改革的效率,加强专业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凸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特色,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自身的改革贡献。

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中要以转变教学观念为改革的方向,在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特色的基础上树立人才观和教学观。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要以服务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主要的目标。提高人才的素养和质量,加大对搞技术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但在实际的专业教学改革中,教学观念的转变程度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不断的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为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准确的定位,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另外在高等职业专业教学的改革中还应当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并将这种观念融入在专业的教学当中,探索多种模式的教学,将学历教学与非学历教学结合起来,多方面的筹措办学的经费,建立起相应的办学体制。在改革中逐步的淡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界限,不断的满足社会的需求为目标的教学。高等职业教学专业教学还应当开办终身教育的场所,为社会中的职业人提供终身学习和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

2.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需要准确的定位专业的培养目标,加强专业的特色建设,不断的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从而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在专业的设置上以满足社会对岗位人员的需求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围绕行业的经济发展对岗位和职业人员的需要来进行专业的教育改革,从而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要首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把人才培养作为专业教育的目标。从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来看,有些专业的设置过于宽泛,没有职业的针对性,有些高等职业教育学校设置某些专业纯粹是为了招生,这样的专业课程设置脱离了职业教育的本质,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要培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并重点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专业的教学改革中要从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入手,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对社会岗位的适应能力。高职职业教育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围绕地方或行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培养目标要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

3.培养多样化的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改革核心是培养多样化的人才。从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特性上来看,专业的教学具有多样性,这也决定了在人才培养上也要注重人才的多样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中对人才的岗位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要适应社会岗位的发展需求,培养多样化、多层次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具有很大的实践性,这决定了高等职业专业教学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人才,在专业实践课程中多设置一些实验和实训课程,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高职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培养将科学、工程、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如"一产"重点培养农业生产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小型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和市场营销人才等;"二产"重点培养技术员、高级技师、市场营销和企业基层管理人员、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级智能工人等;"三产"重点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和业务人才等。根据基层职业岗位的需要,应当培养大批懂市场、懂企业、懂专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高职高专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要面向地方或行业所需要的职业岗位。就这个意义来说,高职高专教育也是就业教育,教学过程主要为学生从业服务;但也不能把高职职业教育说成是终结教育,也要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高职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职业特征鲜明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类型。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上,应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特征。

4.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要把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作为核心,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特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利用这一特点设计教学过程,重点培养知识、能力和素养。建设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教学体系,突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专业特色,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另其次在专业教学中要全面贯穿素质教育的理念,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大力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将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过程,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应坚定不移的贯穿素质教育,从而为学生未来的社会岗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应该尽快建立教育软件资料库。教育软件太少,好的教育软件更少,怎么让老师看到最好的教育软件?那就要建立教育软件资料库,减少低水平、重复性开发教育软件造成的大量浪费。开发教育软件应该是个国家行为、企业行为,这几年,北京科利华等教育软件公司在对教育及教育软件的理解上比较深刻,他们不仅建立了自己的教育研究中心,而且还能够把各方面的专家和第一线优秀教师的群体智慧融合起来。正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他们开发的"CSC电子备课系统",使老师们可以拿到最好的特级教师的教案。老师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通过这套系统所提供的大量素材编写出各种不同的新教案。

总结: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应当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教育观念引领教学改革,准确定位改革的目标,培养多样化的职业人才,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建松.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基于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J]. 中国高教研究,2010,(11):73-76.

[2] 贾景德,辛申伟.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02):90-91+98.

第3篇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社会认可度不高

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是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柱,受到家长及学生的热烈追捧。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却有点儿尴尬,虽然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社会认可度却并不高。初中毕业生在面对继续接受教育选择时,如果能进入到普通高中学习,那么大多数人会选择普通高中,只有极少数家长和学生才会选择把职业教育作为继续学习的方式。对于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来说,职业教育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他们看来,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种较低层次的教育,相比较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存在升学途径狭窄、就业岗位工资低、晋升机会少等劣势。以上多种因素共同造成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偏低。

(二)毕业生就业难

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学生数量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巨大。但另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却频频出现“用工荒”现象,多数企业表示急缺应用技术型人才。究其原因,关键在于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协调。从企业方面来说,需要懂技术、会操作、适应性强、有发展后劲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然而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在设置专业时,以学校已具备的相关实验室、设备和在岗教师的专业特征为依据,教学以理论为主。在这种情况下,院校虽然能够完成所开设课程的教学,但这种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及完成情况能否培养学生的适应性和创造性,能否培养出适应岗位需求的人才,一切只能靠社会检验。当今社会需要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水平较高的人才,人们的关注点已由“能否接受高等教育”转向“高等院校能否提供高品质的教育”,这些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院校发展定位不明确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职业院校在教育经费、教学管理、办学规模、师资队伍等方面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存在先天性的不足。职业院校大部分是由各类中等职业院校、成人院校转制或者升格而成,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办学模式和明确的办学特色,尤其在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方面,盲目地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例如,在培养目标方面,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学校开设的专业理论课程与日后学生的就业关系不大,特别是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学校培养目标较为单一。从目前发展状况来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仅有专科层次的,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还未建立。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用人单位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已经不能满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或并入高等职业院校,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校,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这将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二、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匮乏,是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适应性和服务性等特征,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充分促进毕业生就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党的十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各种教育类型中,职业教育同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也最为直接,它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权威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7月,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共计1327所,每年招生人数达300余万人,在校生超过10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累计为国家培养了超过1500万技能型人才,为社会提供培训超过2500万人次。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在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存在着人才培养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类型相适应的问题。转型,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由数量级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重新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三、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探索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等,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同时明确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中指出: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坚持开放合作,广泛吸纳外部各种有效经验和做法,实现从粗放规模型向有特色、有质量的内涵型发展。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需要促进产教融合,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以提高就业质量为办学标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根本,把促进就业作为办学导向,把提高学生能力作为办学目标,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制度,使职业教育目标由工具性向人本性方向发展。

(二)高等职业院校转型发展的新要求

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时,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融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更好地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1.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受中国传统“学而优则仕”思想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种低层次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去当工人,而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则是管理层人才;再加上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加偏向选择高学历的应聘者,长此以往,造成人们对学历和文凭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甚至过分崇拜,高学历、文凭被人们认为是好就业的必要条件,更加恶化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排斥,阻碍了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事实上,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是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型的劳动者,对具有创新性和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除了对学历的基本要求以外,对能力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要引导社会逐步形成“大人才观”,改变过去“唯学历论”的观念,提高技能型人才在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地位。教育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协调社会中的各种有效资源,在社会中营造尊重技能型人才的氛围,消除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在劳动环境、社会保障与晋升空间等方面的差距,转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2.创新教育教学机制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够适应实际工作、具有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特点的角度来说,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在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想改变毕业生就业率低下的状况,就需要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学生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到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中,形成专业体系和教学改革新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职业院校要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面向市场,办好优势专业,调整改造与需求不对接的专业。建立产业技术颈部驱动课程改革机制,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机制,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按照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安排技术和实训课程;推动教学流程改革,依据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推动教学方法改革,运用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从业兴趣,发挥企业办学的作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推动校企联合招生和联合培养。

3.明确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关于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原则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属于在高中阶段基础上进行的一类专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其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这类人才的主要作用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在第一线从事管理和运用工作。”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学习型社会、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是既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又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类型,有其特定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创新和突破,打破原有普通高等教育固化的专业性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建立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职业教育体系,使职业教育真正服务于社会发展需求。

第4篇

[关键词]高职文化 新型大学 文化重构 文化特质

[作者简介]赵惠莉(1981- ),女,河北邯郸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学;顾坤华(1957- ),男,江苏扬州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学。(江苏 南京 211168)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转型研究”(课题编号:DGA090260)、2013年度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高职文化建设的研究”(课题编号:JSJMY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023-03

高职院校是崛起于新型工业化时代的一种新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也在职业教育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引领性和高端性作用。今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正从“扩张论”走向“内涵论”,从“经验论”走向“制度论”;教育教学正从“工具论”走向“人本论”,从“认识论”走向“生命论”;教学内容正从“既成论”走向“生成论”,从“传授论”走向“对话论”;教学管理正从“行政论”走向“服务论”,从“刚性论”走向“柔性论”。因此,高职文化建设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具有什么样的地位,是事关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高职文化重构的语境

高职文化是一种哲学、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气质、一种形象、一种品质,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被高职人普遍认同、内化和奉行,具有个性鲜明的文化特质,既有大学的普遍特点,又有高职的独特要义。

1.高职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精髓。高等职业教育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思想解放的产物,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生命力。高等职业教育是在职业大学、五年制高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探索、大胆革新、深度转型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社会文化现象。尤其是在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不足、公众认可度较低的文化环境下,高职人秉持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热情和执著,努力突破现有制度和政策的“瓶颈”,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开垦一片新的天地,其曲折艰辛的发展历程甚至要超过一些著名大学的发展历程。高职人的积极进取精神在日渐沉淀中滋养并丰富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主导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高职文化是高职办学的信仰追求、高职师生的精神风貌、高职院校的灵魂寄托,深刻反映高等职业教育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发展轨迹,引领高职院校治学理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体现高职院校的品质、品格和品位。

2.高职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质的诠释。高职院校作为大学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类型,有着不同的教育体验、不同的创意人生和不同的缤纷未来。低进高出、人尽其用,使被传统高等教育招生“边缘化”的青年群体找到了人生与事业成长的天地。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为全国近900万个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零”的突破,实现了人类社会追求体面和更有尊严生活的梦想。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大学框架下的职业导向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既有“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核,又有“职业文化”的个性特质。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体现大学文化精神、大学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坚持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重视大学文化和职业精神对学生的熏陶,强化学生职业素养、职业实践、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促进人人成才。

3.高职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支撑。构建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急需高职文化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以高职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约束力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高职教育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和运行模式,不断形成价值取向和理性诉求,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因此,最为迫切的就是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满足毕业生继续深造的强烈愿望,探索建立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专科)教育、应用本科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相衔接、“类型”特征鲜明、“层次”结构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4.高职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制度的保障。新的转型期高职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构建反映个性差异、体现多元需求并被广泛认同的现代大学制度和现代学校制度日益紧迫。2012年7月,教育部颁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首次特别强调指出:“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建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因此,要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适度允许办学质量高、社会信誉好的高职院校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本科,以及专业硕士、专业博士教育,切实解决高职教育的“断头教育”问题,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多层次、多元化、高端化、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文化重构的品质

高职文化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宗旨、使命、职能、办学方向、培养、社会责任以及运行模式的理性审视,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成为一种追求真理、追求理想、追求学问的文化,一种具有求真务实、强烈批判意识的文化。

1.高职文化的人文性。高等职业教育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在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注重知识和技能创造能力培养的同时提升学生心性修养,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

2.高职文化的创新性。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驱动式的一种教育类型,在世界高端文化教育的博弈中,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不断完善,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式学习,并尽可能提供才智发展的空间和技术创新的机会。

3.高职文化的特色性。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类型,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质量标准、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各方面都有着自己深刻的内涵。因而,特色是高职发展的“生命线”,是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的综合体现。

4.高职文化的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强调知识和技能开发,适应职业岗位需要,养成奉献的敬业精神、公平的办事原则、诚恳的待人方式、干练的工作作风、高尚的道德情操,其中培养职业能力是文化之本,锻造职业精神是文化之魂,营造产学研合作生态是文化之基。

5.高职文化的跨界性。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是连接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桥梁,而高职文化则体现了学校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区域经济文化、职业文化、工业文化、产业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等的高度融合,在深层次的跨文化沉思中,让工业文化进教育、产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

三、高职文化重构的困惑

高职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向心力、感染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但是,由于高职教育的“先天不足”“底蕴不深”,必然会在办学理念、生源构成、专业设置等多方面制约高职文化的健康发展,从而影响高职特色的彰显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1.高等职业教育本质异化。毫无疑问,“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但在实践中往往过多强调“职业性”,而忽视了“教育性”。高职教育是造就某一行业具备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研发革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但专门人才并不排斥人文教育,如果缺乏文化批判精神,如何创新,如何超越?如果忽略了素质教育这个育人的根本,一味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注重专业实用性和职业定向性,使学生几乎丧失作为独立自主个体的地位,由“人”而变成“非人”,成为一种“知识的存储器”或一种“等待加工的产品”,则会出现人文苍白、道德缺失、精神虚无、文化贫乏、主体使命偏移、社会责任淡薄、文化认知单一等负面现象。

2.高等职业教育功能弱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起步较晚、底子差、基础弱,教育质量与社会期望有很大的差距,在管理体制、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属性表现得不突出,甚至有部分人将“高职”类型等同于“专科”层次,在急功近利等浮躁情绪的影响下出现了诸多问题:高职教育缺乏独立完整的法律体系,相关政策法规极不配套,规范层面与文化认知层面合法性缺失,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高职文化中理性追求、人文关怀、崇尚学问、勇于创新的大学精神严重不足,高职文化研究至今仍是空白,甚至有“文化贫血”“文化沙漠”的倾向,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薄弱环节。

3.高职文化内涵狭义化。长期以来,业内常常用“高职校园文化”来替代“高职文化”,而这种认识既不到位、也不全面,绝不能用形式替代内容,更不能用活动替代精神。应注重精神导向,从理念、制度、行为、物质等多方面构建高职院校组织文化。因为,“校园”不是一个“组织实体”,而是一个“活动场所”,“高职院校”才是一个“独立的组织实体”。绝不能用形式替代内容,更不能用活动替代精神,而应注重精神导向,从理念、制度、行为、物质等多方面构建高职院校组织文化。犹如“大学文化”是组织文化一样,“高职文化”也是一种组织文化,校园文化只是高职文化的活动载体和物质文化的表现形式,还处于高职文化的表层,难以触及高职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层面。

4.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功利化。多年来,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始终模糊且飘忽不定,与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存在着交叉重复和混淆不清,既不很准确,也不很明晰,在表述上几经变更、不断变化,从“技术性”到“技能型”再到“高技能型”,进而到“高端技能型”,直至“高级技术技能型”和“专家级技术技能性”,现虽将专科层次基本稳定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定位上,但仍局限于技能教育的培养,轻视基础理论和文化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忽视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由于过重的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导向,加之过多的技能训练和职业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精神贫乏、文化素质低下、竞争能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5.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短视化。高等职业教育传统的“快餐式”人才培养已很难适应时展的步伐,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核心竞争力及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教育不能片面地将职业教育理解为就业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就业,而应着眼长远,为学生职业生活做好准备,为学生终身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服务,注重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培养自主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四、高职文化重构的路径

一流的高职院校要有一流的文化,一流的文化是一流的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支撑。谁把握了文化发展方向,谁掌握了文化战略资源,谁占领了文化内涵制高点,谁撬动了文化力量杠杆,谁就赢得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1.理念引领,锻造高职精神文化。高职精神文化是对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功能定位、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等基本问题的哲学抽象和核心价值取向,是学校整体形象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高职精神文化不仅需要领导层的执著追求和潜心培植,还需要教师的文化传承和言传身教,更需要学生的心智历练和躬身践行,使其成为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

2.顶层设计,创造高职制度文化。高职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思想品德的规范化,把握各个制度要素的合理性和制度体系的科学性,以高职文化的内涵规定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内容,以高职文化的特征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各项规章。高等职业教育急需建立与普通高等教育“横向等值”“纵向贯通”“多向转换”“类型突出”“个性鲜明”的独立完整体系;遵循现代产业发展规律,引入市场机制,完善政行校企合作制度;遵循现代教育发展规律,扩大办学自,完善现代学校制度;遵循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遵循现代人才培养规律,拓宽学生成才渠道,完善招考制度。

3.回归人性,打造高职校本文化。高职校本文化是结合本校发展,挖掘、总结、概括、提炼自身特色的文化基因。高职教育的最终价值体现在面向人人,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传授学生职业知识、技能与能力,更要注重职业道德、情感和心性的熏陶;不仅要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的劳动力,更要注重培养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的能力;不仅要培养为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做贡献的实用型人才,更要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4.追求卓越,铸造高职品牌文化。高职品牌文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导航仪”,指引着学校发展的方向;是高职院校发展的“辐射源”,烘托着学校内涵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黏合剂”,凝聚着学校发展的各种优质资源。高职院校共同的发展背景、共同的战略规划、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发展的趋同化。因此,必须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和特色化,树立品牌理念,反映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和办学规律;必须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高尚的精神导向,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精神境界,促进学校品牌的铸就;必须以错位发展的策略,谋求学校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优质的高职院校,努力寻求和定位生存与发展空间。

5.以身作则,塑造高职形象文化。高职形象文化是高职院校教师风采的生动展示。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文化的引导者,教师的高尚情操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起到隐性的榜样作用。高职院校不仅要有大师更要有大爱,如果失去了大爱,还谈何“精神家园”。教师要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学习、教人生存、教人成长、教人发展,使自身在“知识”“能力”和“人格”三方面积极引导和影响学生。

6.躬行实践,构造高职创业文化。高职创业文化植根于商业性生态系统,是高职教育通过真实的职场环境,培育创业精神、感受创业氛围、经历创业岗位、接受创业训练,让学生敬业、勤业、创业和立业的文化活动。高职院校搭建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科技产业园区和大学生创业广场,与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紧密合作,组织学生面向社会参与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倡导“做中学、学中做”,培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和学生个人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文化活动,帮助学生追求财富、创造价值、成就梦想。

7.潜移默化,营造高职环境文化。高职环境文化是通过环境的渗透性、潜在性,以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来实现对人塑造的物质文化。高职文化建设要充分关注学校“硬”文化氛围,设计和规划校园的物质环境,同时还应充分注重学校“软”文化氛围,优化校园的精神环境和心理环境,做到软硬件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开展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创造文化氛围,陶冶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形成自己的文化认同,培养学生熟练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文化知识、广博的生活知识,以及理性的批判意识和永无止境的探索追求精神。

8.科学发展,建造生态文化。高职生态文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和谐、协调、平衡发展的综合系统,是高职院校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大学已成为提升大众生态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传播绿色思想和绿色文化的摇篮,这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以及学生的行为规范有着深刻的影响,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态环境正处于日趋恶化的尴尬境地:资源配置不公,招生录取不公,社会待遇不公,难入社会主流,沦为“二流教育”“三等公民”,尤其是职业教育体系“链条断裂”“结构失衡”,使得高职教育成为没有上升通道和发展前景的“终结教育”,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症结”。因此,必须明确高职院校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担负的使命和实现路径,以及生态文明教育进入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和实现举措,真正回归“大学之道”,建设层次多元、结构合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构建一种既不重复中专办学形态、也不简单照搬普通本科大学的高职院校办学新模式,追求信息时代和谐共赢的大学新文化,开创人类生态环境的新文明。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通过社会功能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社会服务理念、技术创新精神等,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淀成独具个性、特色鲜明的高职文化内核:以“开拓进取、经世致用、崇德尚能、知行合一”为核心价值的精神文化,以“兼容并蓄、破立并举、刚柔并济、公平民主”为核心架构的制度文化,以“协同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德才兼备”为核心特征的行为文化,以“和谐校园、科技园区、实训基地、服务平台”为核心载体的物质文化。在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转型期,高职文化重构要以大学理念兴校、以职业精神立校、以文化建设强校为宗旨,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培养合格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给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以正能量,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大潮中勇担重任。

[参考文献]

[1]石芬芳,胡类明.基于高等教育层类视角的高职文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7).

[2]唐林伟.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

[3]刘洪一.中国特色高职文化的建构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

第5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现状;问题;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160-01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劳动力结构中中高级技术人才比例相对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结构的升级。同时当前社会依然存在初高中毕业生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和职业教育就进入岗位工作,导致目前我国劳动力综合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低下的现状。

(一)应用性人才紧缺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加大,数量以及结构上的紧缺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同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不协调性加重了社会压力。

(二)职业教育缺乏活力

我国工业化正迅猛发展,但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缺乏紧密联系,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职业教育缺少企业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撑。财政上的束缚,导致其发展缺乏活力。

(三)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

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之处在于在学习中更加注重实践学习以及专门技能学习,但当前职业教育过于学历化,当今教育的环境以学历规范各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教育原有的特色。

(四)职业教育发展势头正旺

新时期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济合理化趋势加大了我国对外向型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世界国际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供求不平衡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同时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导致考生在填报志愿上倾向于将择业放在首位,多选择热门专业及就业率高的院校,出现供求状态不平衡现象。

(二)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存在偏差

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偏差导致对学生及家长的吸引力不够而降低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个人需求。教育部在99年颁布的新高职政策导致社会层面上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出现误解,加上普通院校与职业教育缺少相应的衔接,使得仅有极少数的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能够继续深造,而大多数只能投身到社会工作中。

(三)高等职业教育缺乏自身特色

改革开放后国家放宽对高等教育院校的审批政策,目前全国已审批通过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近千所,同时在招生方面没有健全的体制,时而出现给生源学校“回扣”的现象,社会声誉严重受损,学生逆反情绪强烈。同时,由于多数的新成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实践相对较短,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没有形成自身发展的特色,部分专业的设置重复或不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使得学生缺少市场竞争力,加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

(四)高等职业教育先天条件落后

现有的大部分职业技术学院是将原有的专科院校与中专甚至小中专合并而成的,缺少完善的教育设施,教学质量及管理体制远远不能达到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及良好的办学条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先天条件的落后导致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出现偏差,损害了其声誉。

三、适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之路

(一)走人才培养多样化道路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处于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及培养模式出现差异性,各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形成了明显的区域特征。经济高度发达的沿海地区应加强人员的职业培训和技能训练,以满足当地对高层次应用型、工艺型、智能型技术工人的需求。对于工业欠发达地区,应致力于为广大劳动者创造就业岗位,提供就业空间,使劳动者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

(二)走办学模式多元化道路

采取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如综合高中模式、中学后模式、企校联合办学模式、社区模式等,多元化的办学模式不断拓宽各级职业教育的入口和出口,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将促进就业结构调整及专业技术水平升级,同时可客观反映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进而促使新的办学模式更加多元化更加合理化,到达双向受益。

(三)走特色发展道路

高等教育的分化与整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合理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分化,不仅可以扩充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而且将突出其办学特色,实现层次化办学,划分出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同时细化专业设置,剔除重复性专业,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增强其适应性,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四)走发展与调整紧密结合的新道路

首先,以发展的眼光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战略目标以适应扩大招生的总形势。其次,在注重教育质量的同时,加大对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良好的学习条件是关键。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非学历教育规模,注重职业培训及技能训练。最终形成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完善我国整体教育体系格局。

(五)走政府调控式发展道路

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各级政府应当对高等职业教育加以重视,将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其优先发展,提高其社会地位。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整体统筹布局,优化教学资源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监控,建立督导评估制度,制定办学条件评估和教育教学水平评估标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正规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仁忠.演变、内涵界定及类型: 职业教育概念再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8(1).

[2]顾远飞.高等职业教育的弱公共性特征及其发展政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2).

[3]朱振国,刘茜.2008年全国教育系统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近4000万人次[N].光明日报,2009-4-22.

第6篇

类型,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所谓教育类型指的是基于相同教育特征的教育种类。在我国,高中教育阶段有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以及中等专业学校或技工学校等教育机构,这意味着基于机构的普通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活动,是两种类型的中等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同样,高中后的高等教育阶段,有学术性大学、工程性大学,以及应用性大学、职业性大学,如职业技术学院等。如果把学术性大学和工程性大学统称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话,那么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职业性大学则被称为高等职业教育。从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考虑,倘若把应用性大学也纳入高等职业教育范畴的话,那么在高等教育阶段,也存在着基于机构的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这两种教育活动。

教育类型不同的第一标志,在于培养目标的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是就业导向的教育,因此,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就业导向这一培养目标是显性存在的。同样,对普通高等教育,就业导向这一培养目标,却是非显性存在的。由此,培养目标指向“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应遵循基于职业属性的教育规律:融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于一体。由这一目标决定的教育规律,既体现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宏观层面,又体现在专业建设的职业分析、课程开发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实施的行动学习、实习实训的职业情境、学习评价的需求定向和师资培养的“双师”素质等微观层面。

教育类型不同的第二标志,在于课程内涵的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集中体现在致力于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施计划———课程结构的特征之中。形式为内容服务。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动态的课程结构,不同于普通教育基于学科知识系统化的静态的课程结构,它同样具有普适性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推出的“国际教育分类”,将高等教育阶段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需要高技术要求专门化”的普通高等教育,称之为5A教育,与之相应的是基于知识储备的课程;而将面向“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即“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高等职业教育,称之为5B教育,与之相应的是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这两类教育是以课程为依据分类的。

模糊不同教育类型的培养目标,混淆不同教育类型的课程内涵,将会导致处于发展中的高等职业职业教育的衰落。在我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在现代化教育资源还不十分丰富的情况下,如果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与普通高等教育没有区别,例如,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与学术性大学没有区别,那就意味着学术性大学可以替代职业技术学院。换句话说,如果普通高等教育可以取而代之,则高等职业教育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因此,只有清醒地把握自己的类型定位,使高等职业教育在系统特征上成为无法替代的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够生存。

二、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类型中的层次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空间

层次表现为具有相属关系之事物的次序,诸如重叠、高低、递进和表里等结构形态,是相属事物组成的系统内部结构不同等级的范畴。教育层次则指的是基于递进教育结构的教育范畴。在我国,已经构建了一个涵盖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系统。初等职业教育是属于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这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发展的梯度性决定了在老少边穷地区,为使部分适龄初中毕业生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还需开办一定数量的初等职业学校。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是中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体,目前在校生已占高中阶段的42%。而高等教育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则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或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近年来发展迅速,学校数已占高等学校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世界上这一独一无二的由纵向递进的三个层次组成的职业教育系统,清晰地表明,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存在着因循自身进化规律的运行时空。这就是所谓职业教育类型中的教育层次的概念。

教育层次不同的第一标志,在于教育功能的差别。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其鲜明的职业属性,诠释了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的层次,与劳动分工的层次之间所存在的天然而紧密的联系。职业活动的专业化和专业化,使得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呈现层次性的特点。这种层次性集中表现为工作过程的复杂程度。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比中等职业教育“高”,高就高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的综合、全面程度及其所显现的责任、价值功能,高于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实质上反映了工作过程复杂程度的高低。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活动的功能层次上的差别,本质上是真实职业活动功能层次的本源性映射。教育层次不同的第二标志,在于教育内容的差别。

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的课程内涵,以其鲜明的职业属性,显现了职业教育的教育内容的层次,与工作范畴的层次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而具体的联系。职业活动的作用域和集成度,使得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活动范畴呈现层次性的要求。这种层次性集中表现为工作过程的深度广度。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内容比中等职业教育“高”,高就高在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要有能力驾驭策略层面的工作过程,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一般只需有能力把握经验层面的工作过程。经验层面的职业活动往往是“点”和“线”的,策略层面的职业活动则常常是“面”和“体”的,实质上反映了工作过程深广程度的大小。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活动的内容层次上的差别,本质上是真实职业活动内容层次的整合性迁移。

模糊不同教育层次的教育功能,混淆不同教育层次的教育内容,将会制约处于改革中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层次是系统的基本属性,每一层次都有自身的质和量的规定,它是对系统结构的“解剖”。一般来说,高一级层次对于次一级层次具有依赖性并具有包含或包容关系,犹如工作过程实施的策略建立在经验之上,一方面表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与中等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衔接沟通关系,这是系统内部结构有序性决定的层次进化;另一方面显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内容与中等职业教育存在深刻的量质演变关联,前者所要求的理论知识要多于后者,这是系统内部结构的差异性决定的层次进化。但是必须指出两点,一是本末倒置问题。区分高等和中等的前提,不是理论知识的多少,而是职业分析的结果。理论知识的多少,是工作过程分析的“末”,而不是“本”。否则,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将重归普通教育的模式。二是系统发展问题。层次的产生即“新质”的产生,由原质到新质,系统总是以层次结构变化的形式向前推进的。不同的教育层次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和教育内容,这正是职业教育系统完整性的具体体现。因此,只有清醒地把握自己的层次定位,使高等职业教育在系统结构上形成无法取代的教育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够发展。

三、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理性的支撑

(一)教育与培训的区别

培训的教育学指称,是培养、训练,它是由社会机构提供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专门训练活动;或者说,培训是“通过正式的、有组织的或有指导的方式而不是一般监督、工作革新或经验,获得与工作要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引自陈天希)。英文training一词更多地指出,培训是一种实践性的学习。而教育的教育学解释,专指由教育机构提供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素质培养活动,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或者说,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叶澜)。英文education(源于拉丁语educare,“引出”之意)一词更多的强调,教育是一种引导性的学习。教育和培训的核心都是一种学习,但是并不意味着,教育与培训之间可以划等号。恰恰相反,教育包容了培训,在内涵上与培训存在着许多质性的不同。由于既存在着显性的,即机构形式的,例如由教育机构或社会机构提供的正规或非正规的教育和培训;又存在着隐性的.即非机构形式的,例如采取自学或家庭方式的教育和培训,这里集中讨论的是显性机构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之间的区别与差异。

作为培训举办者的社会机构,可以是多元的社会组织,例如企业、学校、社团、机关甚至个人,在实施培训时并不要求其具备强制性的法律上认可的资质;而作为教育举办者的教育机构,却必须是特许的专门组织,例如学校、政府、部分企事业单位或社团等,在实施教育时一定要求其具备强制性的法律上认可的资格。因此,社会机构开展的培训,更多地注重其所代表的组织的利益;而教育机构开展的教育,则更多地关注其所体现的公众的利益。

培训是社会机构面向特定的受众,针对社会发展所特有的专门性问题,通过实践性的训练方式所采取的旨在缩小目标与现状间潜在差距的措施,重点是提高受众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强调工作能力的提升与物化。教育是教育机构面向广泛的受众,针对个性成长所特有的普适性问题,通过引导性的传授方式所采取的旨在夯实现实与未来间发展基础的措施,重点是培养受众满足个性需求的能力,强调人类文明的传递与转化。

总体来看,培训与教育的区别在于:一是在目标层面,培训注重组织近期发展的需要,而教育关注个性长远发展的诉求;二是在内容层面,培训注重实用工作能力的训练,而教育关注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三是在过程层面,培训注重组织自身文化的认同,而教育关注人类普遍价值的张扬;四是在时间层面,培训注重较短期限成效的突显,而教育关注长期持续效果的延展;五是在结果层面,培训注重专门资格资质的认证,而教育关注学历学位证书的获取;六是在评估层面,培训注重社会需求目标的满足,而教育关注个性需求目标的实现。显然,培训更多地发挥着改善和提高个体具体的技能、知识、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的作用,它是组织文化的传递,总是与组织的成长紧密相关的;而教育更多地发挥着传承和提升普适的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作用(教育研究杂志),它是人类文明的传递(杜威),总是与个人的成长紧密相关的。“教育在时空经纬中扮演的就是代际传承和同代传播的任务。这是教育的宿命,更是教育的使命”(王晋、柳海民)。综上所述,培训更多地显现功利的性质,而教育则更多地具备人本的性质。

(二)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区别

职业教育意义上的培训与教育,即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其定义和概念也同样具有多种版本(周勇、王川)。但是,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不仅具有与一般教育意义上的培训与教育的共性特征,即:第一,职业教育包含和包容了职业培训,如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教育涵盖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诠释那样;第二,职业教育意义上的培训与教育的差异也包含和包容了一般教育意义上的培训与教育的区别,而且还更多地突显了职业培训作为一种培训类型,特别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所具有的鲜明的个性特点。职业培训,是一种按照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对受培训者进行职业知识与实际技能培养和训练的社会活动。根据受培训者的身份及其培训目标,可将职业培训分为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两大类:其一是定位于职前范畴的,旨在使没有职业经历的青年适龄者培养、训练成为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力的合格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其二是定位于职后范畴的,旨在使具备一定职业经历的在职劳动者训练、提升成为适应新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需要的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为使论述更加清晰,这里把职前培训作为辨析的重点。基于此,职业培训的基本目标是职业性的,主要是指向委托培训的社会组织(如企业)的需求的,因此,对受培训者来说,是指向社会组织需要的适应性“有业”。

职业教育,则是一种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元三);或者更精确地说,“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在基础教育之上为引导部分学生掌握在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中从业所需的实际技能、知识和认识的教育服务”,“职业教育是部分人终身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一个阶段、一个重点”(欧阳河)。这表明,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既是职业性的,也是教育性的:其一,受教育者要籍此获得从业资格;其二,受教育者也要籍此得以全面发展。因此,对受教育者来说,这既是指向社会组织需要的适应性“有业”,更是指向个性发展需要的主体性“乐业”,尤其是设计性“创业”。

因此,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的质性差异是:职业培训指向职业性就业,而职业教育既指向职业性就业,又指向教育性发展。仅仅满足职业资格的需要,仅仅满足工作岗位的就业需要,或者说,要实现社会需求的功利性目标,职业培训完全能做到。而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还必须满足职业变动的需要,必须满足个性发展的就业需要,或者说,要实现个性需求的人本性目标,职业培训很难做到而职业教育却能做到。然而必须指出,个性需求的满足必须建立在社会需求满足的基础之上,亦即职业教育人本性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职业培训功利性目标实现的基础之上,直白地说,个体发展必须建立在个体就业的基础之上。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下,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这一本质差异突出表现在:

一是实施机构的性质不同———社会机构还是教育机构:所有的企业都有资格开展职业培训,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有资格举办职业教育。只有摒弃纯功利性立志为教育做贡献且获得相应资格的企业,才能成为“教育企业”。于是,教育机构的范畴就由学校扩展至企业。

二是实施目标的指向不同———被动适应还是主动设计:职业培训的目标主要是适应导向的,但职业教育的目标却是设计导向的。应该跳出对工作岗位的被动适应,使个体通过学习有能力主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于是,培养目标就从纯粹的职业人走向完善的社会人。

三是实施行动的重心不同———局部经验还是系统思维:职业培训的实施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但职业教育应关注学生系统思维的训练。必须善于在工作过程的学习中实现技能、知识与价值观的系统整合。于是,学习行为就由局部经验的习得升华为职业综合能力的获取。

四是实施环境的要求不同———复制真实还是集成真实:职业培训注重环境的真实,但职业教育更要求其具备学习功能。强调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不是简单地复制企业,而是集真实、仿真与虚拟一体的生产与教育元素的整合。于是,环境建设就会源于真实而高于真实。

五是实施团队的强势不同———单一能力还是综合能力:职业培训师资有较强实践能力,职业教育师资则应有综合教学能力。促进企业实训教师的职业化和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提高其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于是,师资就由一元结构转向双师结构。

第7篇

关键词:专业群;企业群;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基石,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需求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岗位适应,培养目标明确,避免培养目标的盲目性,培养路径合理,避免了学习与实践的脱节,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方面。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当前和今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要搞好校企合作,必须把校企合作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就必须进入更深层次,“没有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就没有高质量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决定工学结合的程度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促进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安全工程系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提升学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内涵,促进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安全工程系以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为中心的专业群与企业群实施全过程多维度的校企合作,共同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共同实施教学、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共同实施项目研发、共同负责学生就业,促进共同发展。

一、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组织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三个特征:

(1)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特征――高等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级技术人员,即新型的高层次职业技术人员。此类高级技术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

(2)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职业(群)的。

(3)高等职业教育的知识能力特征――技术性。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性”体现在“技术的应用性”、“技术的创造性”、“技术的职业针对性”、“技术与知识的高度复合性”等方面。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体现知识和技术的高度复合性。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组织结构要求能够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主要有四点:组织结构有利于合作目标的实现,需要参与校企合作的人员和组织全部认同;合作组织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组织结构的人员要具有互补性和代表性,要具有鲜明的特征;没有最好的校企合作组织结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不尽相同,努力设计最适宜的组织结构,调动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校企合作的高度融合。

依据不确定性的高低,组织结构的模式可分为垂直式和网络式。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在目前的现代社会中,扁平式的网络化组织结构能更好地发挥校企合作组织结构的功能和作用。校企合作的网络式组织结构实现了多点到多点的信息传递,增加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途径,及时、快捷传递信息,提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沟通效率,有效提高校企合作的整体效率。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组织结构的特点主要有三个:

一是强调合作关系。在校企合作的网络组织结构内,组织结构单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主要通过相互合作完成校企合作的各项任务,不需要通过权威结构单元左右组织的运行。组织结构的维持和持续健康发展也源自于合作关系,通过合作使合作各方从中受益。

二是强调平面结构。平面结构是校企合作组织结构的特征之一,其实质是构建校企合作组织在水平方向上的发展。平面结构更有利于组织单元的协作,有利于组织结构单元的信息沟通,有利于实现组织的弹性。校企合作组织的网络组织的结构单元之间依然存在着上下级的结构关系,但是这种上下级的关系不是组织结构的主要关系。这种平面结构不是简单的点对点的合作关系,而是一种多维度的合作关系。

三是强调创新。这种合作组织关系强化了单元之间的互相协作,使组织内的控制与服从关系弱化,赋予了管理主体、实施主体、协作主体等更多的自由度和更大的创新空间。

二、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

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按照校企合作的组织结构单元的作用可分为:企业为主体的校企合作组织结构和以学校为主体的校企合作组织结构两类。以学校为主体的校企合作组织结构主要有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组织结构主要有德国和日本等国。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实践,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在开展不同程度的校企合作,其中一部分高职院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探索出多种不同的校企合作形式,主要有三种。

1.“企业辅助配合”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由学校制订,学校完成培养的主要任务,企业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完成部分培养任务,主要是企业实践环节部分。

2.“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学校、企业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和计划,共同实施教学计划,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互动,企业工程师走向讲台,教师走向车间,双方实现互利。

3.“校企实质合作型”模式

在“校企实质合作型”模式中,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管理上实行一体化管理。如在学校中建立企业,将企业环境引入学校;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实训基地共享,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研究,共同进行项目开发,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企业文化、职业技能融入岗位,使学生融入企业,真正实现提前就业。

三、专业群与企业群的校企合作模式

专业群是一些专业的集合,一般存在于同一院系中,这些专业具有相同的职业基本技能,表现为具有相同的技术基础课,服务于同一服务或技术领域,具有很大的共性和一定的互补性,是专业集群。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内在诉求,专业群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了广泛的校企合作,但这种合作大都局限于单一专业、单一企业或单一专业、若干企业,专业群之间的教学独立,没有实施协同和融合。

构建以群为单元。专业群对企业群的群对群的校企合作新模式,通过这一纽带链接相关专业和相关企业,实现专业群的共同促进,实现企业群的共同发展,实现专业群指向的培养目标。

专业群与企业群的校企合作组织结构以校企合作理事会为纽带,实现学校、专业、企业、行业负责人的共同参与。见图1。

通过专业群和企业群的校企合作实现岗位能力的交叉递进,突出培养了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逐步加大核心技能和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见图2。

四、成果与经验总结

2012年以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安全工程系以专业群为基点,通过多种途径与中邮时代电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建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燃气集团、北京热力集团、华夏捷通技术培训公司、中国人民财险公司北京分公司六家包容专业群不同专业的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实现“岗位协同效应”和“专业协同效应”功能的开发和效用上迈开了坚实的步伐,通过校企合作理事会充分发挥群体的作用,拓宽了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双方交叉融合、多方位交流,拓展实践教学优势,增强合作实力,促使校企合作从单一走向群体合作,真正实现了共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吕光军.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

[2]欧阳文萍.构建专业群为基点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以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商贸旅游系为例[J].企业导报,2012,(19):187-188.

[3]别敦荣.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

2011,(11):20-22.

第8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就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略述己见。

一、高职教育的发展定位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究竟应当如何办学,如何定位,找准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并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中求得自身的发展,获得长远的发展动力,这是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要解决这一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地方,服务地方,办出特色”的办学宗旨,面向市场,紧密结合地方人才市场的需求,合理定位,办出特色。

从实践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应定位于企业定向的学历教育、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与求职人员的技能教育。首先,接受地方企业委托,定向培养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所在。其次,高等职业教育应满足在岗职工对较高层次的学历需求和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对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可根据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灵活组织教学内容,采取围绕专题的中短期办班的形式,也可以采取选择教材、组织函授、辅

以讲座的形式,如当前各类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知识及专业外语的培训班等。企业从事技术开发的人员可以带着企业的开发课题进校接受培训,利用学校相对雄厚的科研力量进行攻关。学校也可以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自身的专业条件,组织科研力量走出校门,到企业第一线去办学。学校还可以将实验室、图书馆和校办工厂等科研教学设施对外开放,达到既出人才,又出成果的双重目的。

高等职业教育要办出特色,首先,要办出自己的类型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有两个侧面。其一,它是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二,它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职业教育。其主要目标不是针对具体岗位培养技术工人,而是针对岗位群培养第一线的生产技术员、高级服务人员和基层经营管理人员。其次,要办出中国特色。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应有不同于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基本形成了以下特色:以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教学体系;由学校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设置专业;以“双师型”教师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作为重要保证;以产学研合作作为重要途径。第三,要办出地区特色。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办学,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有利条件,办出有地区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第四,要办出学校特色。目前国内由多路大军共同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这些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根据各自情况办出不同的学校特色。一所学校要有自己独特的亮点,以自己的亮点、优势打造品牌,提升实力,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

在当代社会,对于一个就业者来说,既有社会层面的素质要求,又有职业层面的素质要求,就业者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立足本职工作,适应社会,持续发展,实现自我。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任务就是为产业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他们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与技术创新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从大职教观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动力,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在课程体系的开发及课程教学中始终坚持素质教育观念,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高职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1)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对于就业者来说,做人的道理和工作责任心、敬业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比经验、知识、技能更为重要。后者可以在岗位上、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培养,但前者必须从学校抓起,形成良好的习惯。因此,要通过思想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让他们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2)职业适应能力。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使职业变动和职业技能的更新加快。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出发,既努力让学生掌握各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技术,同时设置专门的课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课程体系建设兼顾多种专业,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做到一专多能;将教育的侧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独立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上,使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不断强化。

(3)善于合作的精神。现代社会日益需要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合作,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高等职业教育要从重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转向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出能够理解他人,善于适应各种人并与之合作的人。

2.高职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应用不只是继承性应用,而是创造性应用,不只是对现有知识、技术、方法的应用,而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是创新的教育,应强调突出个性,重视潜能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然,以往“标准件”的培养模式和“整齐划一”的产品规格已不再适应新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树立“不拘一格育人才”的全新的教育思想,把创新教育作为深入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1)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教育观。创新是指运用个人的创造能力于科学技术、文学创作等领域,从而产生出新的、具有个人和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过程。毫无疑问,它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不仅表现为对新思路、新技术的发明,还表现为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一种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和环境的应变能力。总之,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

(2)实施创新教育,教师是关键。让教师投身于创新教育,主要应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增强教师对实施创新教育的紧迫感。二是教师要有进取精神,切实提高“自我教育力”和“自我上进心”,视终身学习为职业的需要。三是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善于启迪、诱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创新能力人皆有之,但创新能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一是从自身认识经验中获得;二是由有经验者给予方法指导而获得;三是从教育教学中获得。其中,以教育教学中的训练为最有效的方法。为此,确立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应以教育教学活动为主要途径,以训练为主要方式。

3.高职人才创业精神的培养。

创业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受教育者自我谋职或就业能力的教育,是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重要内容。从教育对象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享受着父母为其营造的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几乎没有“劳其筋骨”、“饿其肌肤”的体验,更缺少“苦其心志”的锻炼和考验。因此,注意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已是学校教育不可回避的现实。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使他们毕业后无论是应聘就业,还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都有信心、有勇气、有能力干出一番事业。

(1)注重创业意识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是创业教育的首要内容。在有关创业意识的教育中,应启发学生产生创业需要,即自己创业的要求、愿望和意向。从创业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作用人手,将他们的创业需要升华为创业动机,知道为什么应该创业并树立创业的初步意识,使学生懂得面临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一个人除了拥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还应具有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否则,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就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有时甚至变得毫无意义。

(2)打好创业知识基础。为了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高职院校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采取相应的对策。要着力进行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在创业教育中的主战场作用。职业教育的各门课程都应包括创业教育的内容,尤其是各专业课的教师要注意寓创业教育于专业教学之中,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创业教育。创业知识还应包括怎样选择、怎样建立、怎样管理一个企业的有关知识。

(3)加强创业品质培养。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具有企业家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特征等。创业教育必须加强学生的创业品质培养。诸如有胆识、有风险意识,不优柔寡断,心理承受力强,有敢胜、领先的强烈愿望,并能将这种愿望落实在行动中,成功欲强;能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思考问题,善于从实际出发进行中远期目标规划和近期计划的制订,善于运筹和组织具体工作等等。

(4)开展创业实践体验。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重在实践。为此,高职院校要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磨练学生的创业意志,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劳动的艰辛,品尝自己劳动的收获,学到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另外,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支持,希望政府各部门都来重视、关心、支持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形成有利于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迈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