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艺术审美文化

艺术审美文化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19 10:32: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艺术审美文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艺术审美文化

第1篇

佑民寺作为南昌市现存最完整的且唯一的佛教寺庙,创建历史悠久,是南昌传统民俗的象征之一。作为南昌地区的代表性寺庙建筑,与南昌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通过对佑民寺审美上的分析,从平面布局、空间组织、装饰艺术等方面来阐述其美学价值,并且希望能够加强对佑民寺建筑佛教文化的认识,促进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同时也对佛教寺庙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南昌;佑民寺;装饰艺术;审美分析;佛教文化

佑民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兴盛于唐朝,它为南朝梁代豫章王师葛鲟所建,原为豫章王蔚综之师葛鲟之私宅,因“镇蛟龙”捐献为寺。佑民寺规模宏大,香火旺盛,是南昌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该寺庙特色的平面布局、充满秩序的空间组织、多种多样的图案以及华丽的色彩装饰,把佛教寺庙建筑的装饰艺术表现到了极致,使其成为南昌地区历史文化特色建筑。经过一千四百多年来的几毁几建,被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建筑风格也体现着佛教建筑鲜明的色彩,并从中反映出诸多的美学价值和佛教文化意义。

一、佑民寺建筑装饰艺术的审美分析

1.总体平面布局及严谨、统一

佑民寺经历多次的迭修迭废,历代的规模都不尽相同,现如今佑民寺建筑总体规模约为800~900平方米,佑民寺内分为主殿及左右侧殿两大建筑群。主殿内的建筑包含了正门、天王殿、铜佛殿、大雄宝殿、法堂等,而侧殿内的建筑有客堂、大寮、齐堂、库房、马祖书林、观音殿、祖师殿、伽蓝殿、乐师殿等。大雄宝殿左右两侧上方分别建有钟楼和鼓楼。从总体平面布局来看,整个佑民寺中的建筑均以轴线贯穿,将主要殿堂都建立在轴线上,全部建筑前低后高,主次分明,体现严谨、统一,具有着和谐、统一整体的审美特征。这种轴线的形式创造了一种极为完整、严谨的建筑美形式,它具有向心性、整体性、秩序性的特点。更加的强调了佛的法力无边,反映出人世间建筑艺术的神秘美感。建筑的中部位置为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主要建筑物,为寺庙的中心。宝殿左右两侧布置钟、鼓楼,使大雄宝殿更成为这条轴线上的重中之重。大雄宝殿作为寺庙的中心位置,是重要活动的场所,院落与左右两侧的配殿层层递进,主要是对主殿的烘托与陪衬。而天王殿、铜佛寺及法堂布局在正殿的前后,但是气势上相比于正殿略微,有些佛寺在正殿前后,同时也是加强了对正殿的渲染作用。

2.空间组织的秩序原则

建筑的排列与围合组成了空间,在一个建筑群的空间内部,因其性质不同、服务对象不同,相应建筑的形态、大小和装饰也不相同,在空间的秩序上,每个建筑之间都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强调了空间的统一与整体,营造和谐美的空间氛围。佑民寺以轴线为中心的院落式布局,因受到了封建礼教的影响,其以有序的空间组织形式存在,在一定的条件下使整个空间达到平衡成为整体,而依靠这些方法使整个空间的形态达到合理的组合,营造空间组织的秩序原则美,这些方法即:轴线与对称、协调与对比、重复与变化等。

3.牌坊、横梁、门窗装饰艺术特征

中国各地的佛教建筑,因其地域性的影响,在装饰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佑民寺建筑在南昌地区其豪放朴拙的社会文化影响下,其装饰呈现出质朴大气、古雅内蕴的艺术风格。年代不同,所形成的建筑风格也各不相同,建筑的屋顶、横梁、门窗等的装饰各具特色,包含着不同的形式美和意蕴美。

(1)牌坊:双龙绕脊

正门牌坊的装饰采用了较复杂的形式,装饰十分丰富,正脊的中间位置雕刻着“双龙”,龙形的身体由首至尾交织环绕在屋脊中。整体造型精美庄重,构成节奏丰富而和谐,外观上弧度优美,与屋檐形成厚重和轻灵的对比,龙首相聚处与龙珠相连,形成了“双龙戏珠”的视觉效果,节奏十分丰富,韵律和谐。正脊两侧为鱼龙形式鸱吻,这种形式在很多寺庙建筑上都得到广泛运用,造型流畅、优美,装饰细节精致,翼角采用的是龙头形式,身体采用的是鱼的形式,龙的上吻向上翅起,赋予建筑轻盈感,两龙首互相观望,气势十足。牌坊两边小脊上则采用的是较简约的形式,脊饰为镂空的雕花形式,翼角为卷草纹向上翘起,简约优美,富有韵律美,垂脊的两侧装饰为脊兽,几只脊兽并排而列,气势凶悍,以显示其威严,使寺庙具有庄严、肃穆之感。

(2)横梁:彩绘纹样

铜佛殿的横梁面装饰采用了大量的彩绘纹样,整体装饰风格精致庄重,细节处理十分精美,样式纷繁复杂,色彩华丽、高贵。彩绘两端形式一样,中轴对称,整个色彩的运用为绿色、蓝色和红色,再加以黄色点缀,中间杂留白轮廓,作为过渡,层次清晰,颜色十分的艳丽、庄重。

(3)门窗:镂空结构

在门窗的装饰上镂空是非常常见的手段,其使用历史之悠久,镂空常给人一种灵透之感,富有穿透力。佑民寺在门窗的装饰图案主要采用的是几何回形纹、方形、圆形和植物花卉纹等等,其装饰纹样并不复杂,给人的感觉是稳定端庄、和谐优美,它主要采用多变形式以及各种组合形式,几何图案作为装饰纹样的特点主要是:规律性强、富于节奏韵律感,大面积的使用,视觉冲击力十分强烈,具有整体性、统一性。

二、佑民寺佛教文化研究

每个阶段的佛教文化传播都有着相应的传说产生,“镇龙传说”,“马祖弘法”在南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些传说促进了佛教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是名族化、地方化的文化产物,成为了南昌地区佛教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千百年来,佑民寺见证着南昌的兴衰废替,沉淀着南昌太多的历史文化,蕴含着南昌深深的风土民情,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占据着颇为重要的地位。佑民寺作为佛教盛地,已经成了南昌风俗民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佑民寺作为南昌传统民俗的象征,蕴含着南昌的佛教文化内涵,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人们对佛教文化的重视,使得寺庙建筑得以很好的保存下去,如今的佑民寺虽无往日的那般盛况,但是,每逢初一十五、过年过节和佛教的重大节日,都会有大批的南昌市民前去烧香礼佛,敬献香钱,从而寄托着人们对佛教的虔诚之心。

三、结语

佛教寺庙建筑历史悠久而深远,佑民寺作为南昌地区代表性佛教建筑,具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丰富多样的审美艺术价值。轴线式的平面布局,充满秩序美的空间组织,以及丰富多彩的艺术装饰,使佑民寺成为寺庙建筑艺术的瑰宝。它既蕴含着古老的寺庙建筑文化,又有着现代建筑的理念,地域性的特色。对佑民寺建筑的研究,能够更好的了解佛教寺庙建筑的历史和文化,才能使多样化的建筑文化和艺术更好的保留和展现,同时又可以对佛教寺庙建筑的保护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传统佛教寺庙建筑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高婷 单位:南昌大学

参考文献:

[1]杜?.潮州广济桥建筑装饰艺术的审美向度与文化意蕴[J].美术大观,2014(2).

[2]伍国正吴越.传统民居庭院的文化审美意蕴[J].华中建筑,2011(8).

[3]袁玲丽.重庆华岩寺建筑装饰特征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2014(11).

第2篇

    “艺术”一词来源于英文“art”,英文“art”又来源于拉丁语的“ars”。技巧、技术、非天然的、人造的就是制作出来的艺术。《2l世纪大英汉词典》对“art”一词做如下解释:(1)(与自然相对而言的)人工,人为,人的创造力;(2)(工匠的)技术,技能,技艺,技巧;(3)(需要技术、工艺的)行业,职业,手工艺;(4)艺术,文艺(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5)美术(尤指绘画、绘图、版画、雕塑等);(6)L称]艺术(作)品;美术(作)品;画,油画,水彩画;雕像,塑像,铸像等;(7)(一门)人文科学;(8)(特殊)本领,方法,诀窍,手腕,手段;(9)广占语]学问,知识。可见,艺术是个涵盖面很广的词语。艺术中的文化因素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和历史、地域、政治、道德、宗教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带有民族的差异性。例如在艺术上,中国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客观;中国人追求“意”,而西方人讲究“形”;中国艺术体现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哲学思想,西方更崇拜人的力量,相信人可以征服一切,在艺术上注重的是人性。

    二、差异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艺术差异的文化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哲学思想的不同。中国古代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主张“以人合天”,一切应顺其自然,强调张扬自然与人的天性,不可人为强制,反对“以人灭天”。孔孟之道讲究“仁”、“礼”,主要在自身修养,通过知天、事天,即天人合一。故中国古代生存意识异常发达,形象思维非常突出,注重直观感觉,不注重对外在世界真理的认识,而注重人生的感悟和修养。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视自然宇宙及赢物皆为有情,即所谓“天地含情,万物化生”,因此,中国艺术,无论诗词赋画,都强调物我一律的“自然观照”,即以自然为表现主体,将人的感情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以达到主客交融,达到“物我合一”。西方哲学则以“天人相分”、“人定胜天”为前提,其根本出发点不同于中国。西方哲学以本体论和认识论为基本内容,以逻辑分析为主要方法,带有科学精神和宗教幻想,充满理性色彩,以求真、求知为主旨。西方哲学侧重于认识世界,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核心是认识世界的自然本质和规律。因此,在艺术和审美文化方面就必然注重摹仿自然,把艺术的本质看成是对自然的摹仿。西方把外在世界作为人的对象,主体站在自然之外去冷静、客观地观察、研究、思考、分析它。

    2.隋唐时期,佛教传人,大量佛教词语随之而来,其“轮回报应”的思想被儒道思想所接受并被消化。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盛极一时,影响波及各个阶层,中国文化渐渐吸收了佛教文化成分。隋唐之前,儒道两教在中国居统治地位,汉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多与此相关,如“太极”、“道”等,其精神也可见于日常语言当中,如“尊天命”、“行孝道”、“听天由命”等,产生了大量与佛教有关的艺术形式。欧洲人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几乎都信仰基督教,他们视那些不信基督教的人为异端,对待这些人他们从不心慈手软,虽然耶稣基督告诫人们要宽容,可好像在这些人身上却不适用。他们的那种宗教狂热让我假不能理解,他们可以为了一个远在天边的圣城,举行无数次的远征;他们可以用烈火烧死那些不信教的异端。在西方,由于价值的源泉最终来自上帝,所以基督教在艺术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3.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中西艺术的差异。中国温带的农业文明及其长期稳定的自然耕作使得中国以土地为生,强化了热爱自然的心态,而中囝地大物博、地形地貌复杂多变,为艺术提供了无限的背景,梅、兰、竹、菊、高山、流水等均以“自然”为题材,以物为点景。“明月照积雪”、“大江日月流”、“池塘生春草”、“秋菊有佳色”等,尤其在山水中,在溪畔或桥上绘一人物,这只是点缀而已,其目的在于描写广大无限的自然风景,中国的象征性意境山水及现代绘画则是中庸、简洁、含蓄地表达意蕴与精神。英国是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属于温带海洋气候。由于是岛国和受来自大西洋暖湿气候的影响,艺术上也就有了与大海和西风相关的特定性。在孤岛环境中,当外来人侵者登陆海岸时,岛内民族决无逃跑退路和自然庇护场所,抢先登上制高点,主动出击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欧洲文化定型地域在地中海北侧的希腊与土耳其之间的“爱琴海”岛屿上。长期的海岛生态经验使欧洲民族对付外来入侵者,只能抢先占领制高点,只能“主动出击”、“先发制人”。

    4.审美观的不同,在西方,西方的审美观念是随着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发展的,其存在的基础是西方的哲学体系。西方人的艺术观念是简单、明晰而富于理性的,崇尚克服自然美的缺陷以达到艺术的形式美,认为只有将自然美以特征化、理性化、抽象化,才可能提升至艺术美的高度。西方哲学家以究其所以然的科学态度,先在天文学、物理学中对世界物质做出了精确的度量,后又从数学的立场得出物质存在的形态观念,确立了审美观。其主导思想认为:万物有数而生,一定的数量关系造就了宇宙的秩序,形成自然的和谐;宇宙、自然、人、艺术都统一于由数和由一定的数量关系构成;数是和谐的模式,派生出完美、比例、尺度、均衡、秩序、对比、统一等原则,将对和谐的追求具体化视为视觉的审美观念。中国的审美文化,从一开始就以“天人合一”的精神为根本,强调艺术源于主体本心,反对简单地基仿外物。

第3篇

关键词:艺术审美视阈 城市文化形象 设计 范式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艺术审美视阈下城市文化形象设计范式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 HB13YS010

“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文化的集中反映和具体表现,是包括历史文化传统、自然环境、城市建筑、人文环境、社会制度、社会生活、风尚习惯、文明礼仪、精神信仰等在内的所有文化意象的复合体,具有深层的文化结构和精神内蕴,是城市性格的集中显现,也是整个城市文化高度抽象后的精神指向,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象征力量。”[1]而作为城市文化形象之一的建筑,其设计不仅要追求实用性和技术性,也更应该追求艺术性和审美性,以直观性和可感性强的特点更好地传达一个城市的韵味。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艺术审美视阈下城市建筑的设计提供几个范式。

18世纪德国的哲学家谢林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突出强调了建筑语言的表现性特征。建筑,不仅仅是可视可触的外在实体,也在表现丰富的内在精神,它是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高度统一而产生的和谐。北京天坛,为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祷丰年专用。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著名的祈年殿在最北方,这是天坛内最宏伟、最华丽的建筑,也是想象中离天最近的地方。天坛充分传达着天、地、神、人四者统一的中国古代精神,是中国古人沉思冥想、静观宇宙生命、弃绝自我融入自然的精神指向。1998年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所以,在城市建筑的设计上,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它把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传达出来。不仅能用眼睛看,更要让人用心去体悟、去揣摩一个城市的厚重,这是建筑应该担负起的责任。

一座城市的文化传统、时代风貌,也会在作为城市文化形象之一的建筑上得以感性地显现。换言之,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应该在这座城市的建筑上有所表现。身处其中,建筑应该可以让人感怀到历史的丰富和厚重,感受到这座城市曾经的光荣和梦想,让心灵在历史的浸润中得以饱满地面对今天的生活,和对未来保有信心满满。所以,在城市建筑的设计中,传统和现代的交织与碰撞以及对未来的昭示,都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子。比如胡同之于北京,胡同作为北京古老文化的积淀和载体,对于今天的北京而言,仍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鉴于此,即使今天北京的建筑设计,也应该是在维护传统情结的基础上展现它作为国际大都市和首都的时代风貌,也只有此,才能让它更有吸引力。再如江南水乡,廊街岸柳、深巷老宅、小桥流水、茶馆、染坊、典当、戏台、道观、寺庙都是与之血肉相连的特定的文化符号。脱离这些古老文化的载体,它的建筑将大为逊色甚至仅仅是一堆物质性建筑材料的堆砌而已。而山东潍坊,更是充分利用风筝、剪纸字画、板桥故居等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旧城改造,通过不同凡响的文化构思,实现了城市本身的转变,对于其他城市而言,不失为一个成功的借鉴。所以城市建筑的设计,必须要学会吸收借鉴历史文化积淀中的营养,并赋予传统新的时代风貌的精髓,融会贯通,让历史文化脉络的发展在它身上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而这种表现,也是这座城市通向未来的物质化了的精神导向。

一座城市,首先向别人做出自我介绍和形象展示的,还是建筑。说到底,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身份象征和标签,而且不同城市的建筑,又都是个性鲜明。因为一座城市连同它的文化形象,都是一定地域一定时期的民风、民俗、审美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视觉呈现。因为“富有个性特色的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长期发展的历史结果和自然流露,好比茶水之于老成都,六朝烟水气之于南京的担夫,这种形象本身植根于城市文化悠久丰厚的土壤之中,具有广泛的市民基础……”[1]这就如一看到金字塔就自然而然地想到埃及一样,金字塔已经成为埃及的象征。古埃及人认为住房只是临时的住所,而死后的坟墓才是永恒的家。这种对待生与死的独特认识,使得古埃及人热衷于陵墓的建造和装饰,并发挥到极致。古老的金字塔,就在造型与非造型的交织中,服务着古埃及人灵魂不死的观念,实现了由一个世界向另一个世界的转换。金字塔之于埃及,正如埃及之于金字塔,二者已经无法分割。金字塔不仅是古埃及人生命永恒观念的简朴象征,也是埃及历史文化的象征,是埃及的纪念碑。其他的再如泰姬陵之于印度、悉尼歌剧院之于悉尼等等不一枚举。所以,建筑设计必须体现独特的地域风情特色,应该努力让建筑成为一坐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象征或者是身份标签。它应该是这样的一个窗口,通过它,人们一眼就能捕捉到一座城市一个地区或者是一个国家的特点,把这座城市这个地区或者是这个国家放在一个由特定的时代、种族和环境融合而成的大背景中去解读,去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中国古典美学追求天人统一,即主张人与自然是亲和亲子的关系。对这种理论的现代诠释就是和谐,许多中国古代的建筑杰作也高度凝聚了这一美学理念,这也是现代城市设计中应该考虑的一个因素。一是为了传统艺术精神的传承,二是追求建筑本身“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之美,也是大美。建筑的和谐,首先表现为与当地自然的和谐,协调自然环境与人工建筑之间的关系。如大家熟知的悉尼歌剧院,由三组巨大的壳片组成的外观,如海上扬起的风帆,与周围环境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似乎要带着人们的音乐梦想起航,一切是那么的自然和谐。协调处理好建筑与社会的关系,也是这种和谐理念的一种体现。建筑,同其他任何艺术一样,都是与时代精神交融的产物。比如欧洲的哥特式建筑,就是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精神的反映,是否定现实生活,否定人的正常的情感和欲望,而将一切寄希望于渺茫的来世生活的宗教情怀的精神折射。哥特式建筑中那高耸入云的尖塔,那光怪陆离的内部空间,就企图要把人的灵魂带向虚无缥缈的天国世界。任何建筑,就其功能而言,首先是实用价值的追求,而审美是要依附于实用的。所以,建筑的设计,还要考虑到它与人的和谐,既要满足于人们在生活中的某种现实需要,又能体现出人们特定的美学追求,即从物质和精神上都要促成建筑与人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的实现。如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既为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们营造出返璞归真、天然野趣的自然境界,又是他们所追求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齐一的美学思想的诗意体现。在建筑设计中,只有做到建筑与自然、社会、人的和谐,才能促成一个大和谐、大一统的“天人统一”的理想境界的实现,给人以诗意地栖居。

建筑,连同其他城市文化形象,在艺术审美视阈下是以审美客体的方式存在的,是城市审美文化和公众审美文化的典型体现,反过来又会对审美主体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相对于其他的城市文化形象,建筑作用的发挥又是那样的随时随地。所以,建筑的设计,更应该注重与城市文化精神的内在统一。

参考文献

[1] 高小康,耿波.都市形象与城市精神[A]//胡惠林,刘士林.都

第4篇

关键词:青花瓷;人文精神;审美

一、中国的青花艺术

青花,一般学者认为起源于唐宋,但由于工艺的不成熟等诸多因素,保存至今的实物极少,图饰也较为简单。而到了元代青花的制作工艺便已趋向成熟,官府督造的景德镇窑出现了青花、釉里红、红釉、蓝釉、卵白釉瓷器。针对海外贸易的特殊需要,生产了大量青花瓷器,且远销外邦,蜚声海外。明清时期,显著的变化开始在诸瓷器窑出现,各大瓷窑逐渐衰落,只有景德镇窑作为全国的瓷业中心长盛不衰。在康乾盛世更是发展到顶峰,其中尤以白地青花瓷占主要地位。青花瓷的装饰纹样有吉祥纹样、花卉纹样、山水纹样、人物纹样、花鸟纹样等,这些装饰花纹都代表着一定的人文精神,花纹装饰在洁白的器皿上审美研究极高。

二、中东地区的青花艺术

元代征服阿拉伯地区,伊拉克、土耳其、伊朗等都属于元代藩属国范围。同时,元代早期北方诸窑(钧窑、磁州窑等)和南方(景德镇窑、龙泉窑和少量福建窑和吉州窑)仍然出口东南亚和阿拉伯地区。但由于这些产品的一成不变,导致出口销量逐渐疲软。元代中期大约仁宗时期也只有龙泉窑和景德镇青花瓷是大宗出口商品,其次北方磁州窑也有零星出口(海外喜欢有图画的瓷品),其他窑口基本转向国内市场。而阿拉伯地区的色釉陶器相比唐、宋同时期产品已经有很大进步。尤其装饰上普遍受到推荐(尤其伊朗地区的青花陶器)。元代政府为了拉动海外的巨大市场,也为了捍卫中国瓷器的世界独特地位,为了宗教和文化产品对海外藩属国的文化影响力,结合蒙古统治者自身尚蓝尚白的一些民族习惯,必须考虑推出代表国家实力和文化(宗教)影响力的载体物,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自然是瓷器。在这种背景下,元青花在元代中期逐渐试验成功,虽然有阿拉伯影响的因素,除青花钴料依赖进口而外,元青花的文化背景、装饰构图、纹饰绘画、瓷器工艺都属于本土发掘,大量借鉴和结合中国历代传统工艺和传统纹饰基础上进行创新。人们不禁要问:元青花受到阿拉伯青花彩绘陶器的影响没有?阿拉伯工匠来中国景德镇参与的机会有没有呢?我想阿拉伯地区与中国从唐代就开始文化交流,元代时期的阿拉伯人很多穿梭于两个地区,影响自然是有的,但不是主要因素。因为,从核心利益、政治、宗教、文化战略考虑,参与的程度很有限。我们都知道,古代对瓷器制作和烧制工艺是极其保密的,这是中国称为瓷国唯一的核心技术,也是国家和民生利益的重要内容之一。否则,元青花从诞生到成熟就不会经历28年漫长的摸索期和发展期了。如果有阿拉伯的烧制青花陶器工匠参与,能用得了28年时间吗?

三、人们赋予青花瓷的人文精神及审美研究

元青花瓷器和中东国家的关系有很多问题,要深入研究,但元朝的青花瓷图案花纹具有中国固有的传统动物纹特点,这也是反映了中国本土的人文精神及审美研究,而缠枝莲和回文、水波纹等等,也被历代所应用,多见的仰覆莲纹饰在唐代已经出现。应当特别指出的是,青花瓷团中的莲池水禽、芭蕉竹石、庭院花鸟等,都强烈反映了中国江南地区所有的景色,表达了人们对江南水乡的思念、热爱之情。古代青花瓷上绘制的江南景色,对我们研究江南美景提供了很好的活化石。此外,元青花的人物故事装饰图案也很多,主要来源于元曲剧本的版画图及《三国演义》的桃园结义、三顾茅庐以及岳阳楼、唐太宗、百花亭和前面提到的鬼谷子下山等等。因此,元青花的图纹基本上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装饰有的是表现人的忠义精神、有的是对统治者的敬畏之情,这都是把人们的精神寄托于青花瓷上。作为后人我们应该具备对先人作品的美能欣赏,研究装饰艺术和图文特点。现代的青花瓷装饰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发生巨大变迁。上世纪时期青花装饰突变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青花大王王步先生,他的泼墨分水技法把中国写意画表现得淋漓尽致。以及当代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陆如先生,他的青花艺术采用写意国画入瓷,写意画中有墨分五彩之笔韵,陆如先生画青花也能做到青花分五色的精彩,青花一笔下去也有浓淡干湿焦。陆如先生最具代表的作品当属梅兰竹菊四君子,这表达了陆先生高风亮节的精神。陆先生的作品用笔娴熟,线条优美,井字八法的构图,主次分明的布局堪称完美。

四、总结

我们在研究先辈们的青花瓷作品时,既要欣赏也要对其装饰所赋予的人文精神进行剖析。吸收精华,这样则能利于自己的创作。

参考文献:

[1]吴莉.中西结合[J].陶瓷研究,2014(07):62—62.

第5篇

关键词:文化审美情趣;美术艺术设计;意义;分析

中图分类号:J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197-01

文化审美情趣是在一定时期,一定的社会群体以及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对美的最基本感知和看法,它直接引导着人们的具体审美意识以及审美情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审美需求以及审美观念。考虑到美术艺术设计是人审美观念的集中展示,因此,文化审美情趣对美术艺术设计的风格和表现形式起着关键性作用。受信息全球化的影响,现代人们的文化审美情趣发生了一定改变,这也就在无形中影响了现代的美术艺术设计。

一、现代社会中美术艺术设计更趋于人性化和个性化

在以往的美术艺术作品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往往更在乎设计的合理性与功能性,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通常是以作品本身为核心,而忽视作品使用者的需求。随着人们文化审美情趣的转变以及“以人为本”理念的广泛推行,人们对美术艺术设计的需求也开始重视“以人为本”,因为任何的艺术设计都是服务于人的,人作为美术艺术作品的使用者,应该有一定的主体权利。任何忽略以人为需求的作品创作都是与现代文化审美情趣相背离的。若要实现美术艺术作品的人性化,就要在作品设计阶段倾注更多的情感与文化内涵等相对感性的内容,来综合作品理性机械的一面,使作品更具人性化色彩,最终实现物和人的有机结合。

二、现代社会中美术艺术设计更注重“形式美”和“内涵美”

在过去的美术艺术设计中,出于功能性以及商业性的考量,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会比较注重作品的外在美,而忽视了对作品内涵的建设,这就使得作品虽然具有光彩夺目的外在设计,却缺乏对人们内心的冲击,单纯的外在很难长时间吸引人的目光。如今,在新的文化审美情趣作用下,人们越发的重视美术艺术设计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兼具性,在欣赏美的同时还能感受到美。这就需要相关的美术艺术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投入更多心血,将创作面尽量的延伸,运用更多具有隐喻色彩以及审美情调的设计手法,将作品设计触及到人的内心深处,以便更好的从多个角度诠释作品设计内涵。

三、现代社会中美术艺术设计更趋于简约性且更具冲击力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氛围下,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上的放松和享受。在繁重的精神压力和生活压力作用下,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需求越发的简洁化,因为简洁明快的美术艺术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紧绷的神经,因此简约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美术艺术设计的又一要求。要做到简约化,就要求美术艺术设计者在进行艺术设计时尽量的将设计理念以最简洁明了的方式表达出来,与此同时还要不失美感。艺术要想持续的流传下去,脱离不了一定的商业性。作为美术艺术设计本身,要想具有一定的商业性就要具有吸引消费者的实力,而视觉冲击力恰恰是一件作品吸引人的直观感受。适当的视觉冲击,可以舒缓和释放内心的压力和疲倦,有助于作品的商业化。

四、现代社会中美术艺术设计更趋于民族化和全球化的统一

所谓美术艺术设计的民族化,是指本民族的审美与艺术风格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形成的自身艺术特点。在如今,民族化与全球化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文化审美情趣的重要原因。两者在本质上并不矛盾,对于美术艺术设计的长远发展而言,两者应该得到有效的结合,博采众长,对民族文化有足够的自信心,然后走向全球化。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审美情趣下,美术艺术设计不管是在具体的表现形式,还是在表达内涵上都呈现出一定的变革。较之于以往的美术艺术设计,现代社会中的美术艺术设计在审美情趣的影响下更注重作品的“人性化”、艺术性以及文化内涵。并且越发的强调作品的艺术性、功能性、商业性以及审美性的全方面统一。因此,在现代美术艺术作品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以紧跟时代脚步以文化审美情趣为导向,不断进行设计理念的创新,不断完善设计方法,逐步实现文化审美情趣同美术艺术设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才能处理好美术艺术设计与人以及日常生活的关系,才能使之更好的服务于人,更好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陈峰.简析现代审美观念对艺术设计的影响[J].现代装饰(理论),2013(12).

[2]阚力.浅谈雍正皇帝的审美情趣对青花纹饰的影响[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04).

[3]顾振美.感悟审美经验于艺术设计之影响[A].山东纺织工程学会十二届第二次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11(3).

第6篇

【关键词】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审美;探究

1“文化建筑”与“审美”的科学内涵

①文化建筑质量水平的高低与否直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水准,因此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聚焦于文化建筑的类型与特色上来,毕竟它是归属于公共建筑的范畴,因此好的文化建筑可以提升整个城市的艺术氛围,例如风景建筑、纪念建筑、展览建筑等;②审美自始至终是创作优秀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更加精准的指引设计师良好的把握群众眼界与心理的趋势性与独特性,它也是客观存在的体验与感受;③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仅要维系好广大民众的视觉秩序,更要拥有灵活自如的自然环境调节能力,进而给人营造舒适的感觉。

2当代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

2.1文化传递的融合性与信息传达的发散性

就前者来说,文化传递的融合性是使得建筑的整体风格更具有灵动感,继承东方传统建筑中的流畅自然,更加直观的呈现给观众绚丽多姿的视觉盛宴,并同时揉合西方建筑的浪漫主义色彩与强调对比的感觉,使得文化建筑环境设计的给人以更加猛烈的冲击感,还要体现出时间与空间的三维感,将文化传递的融合性表达的淋漓尽致。就后者来说,信息传达的发散性是对于多元艺术需求的一种展现,因为文化涵盖着社会各个阶层的文化交流活动,这就需要借助于科学合理的环境艺术设计来敏锐的感知某个特定时刻的审美状态,信息传递的发散性通常往往注重把山水、植物、花鸟鱼虫、人以及各式各样的建筑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有利于充分展现出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深厚内涵与独特魅力,通过物质手段并配合美学原理来尽可能的满足广大居住者的舒适好感度并积极营造温馨和谐的室内室外环境。

2.2审美主体的大众性与文化传达的抽象性与模糊性

一方面,审美主体的大众性指的是文化建筑依托于自身的公共文化特性来博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度与赞赏度,因为世间万事万物的主角核心就是人,文化建筑的受益者也是人,所以相关的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当竭尽所能来展示环境与人类的共处空间并不断的弘扬传统文化,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另一方面,文化传达的模糊性与抽象性主要指的就是以人与建筑的共存关系为切入点,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就是难以琢磨出细致的覆盖范围,而且文化传递还具有限制性与非限制性的特点,难以用清晰准确的言语将文化建筑表达出来,但是却可以用身心感触的到,这种感觉又是因人而异且变化多端的,这就在客观上需要人们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力与创造力,将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审美完整的体现出来。

3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需求

3.1多样化艺术的审美需求

在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需求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典型突出的就是多样化艺术的审美需求,它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用户相比于单调乏味的建筑风格往往更倾向于富有变化性的艺术文化风格体验,这就需要借助于环境艺术这个平台来展示更多元丰富的文化建筑内容与风格,需要设计师营造出完美自然的环境氛围。除此之外,审美知觉的直观性与信息传达的多维性也是影响多样化艺术审美需求的重要因素,极强的感知与渲染力可以使受众完成对文化的接受与传播。②人们对于文化建筑的体验更多的聚焦于综合性、复合型的多种感官体验,这有利于更加接近于自然纯朴的效果并且给人以心灵上与精神上的净化

3.2自由快乐、动态的审美需求

所谓的自由快乐审美需求就是最真实的贴近生活,而不再是那种虚无缥缈的梦幻型艺术猜测,核心理念就是尽可能的使得广大民众的身心得到放松且压力得到缓解,并通过审美思想升华与开拓环境艺术设计来实现对文化建筑美的向往与追求,要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再者,所谓的动态审美需求就是打破传统意义上静止的审美思想,使得互动形式的艺术创作与开放的文化氛围来双向的加强文化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站在欣赏者的视角变化来构建灵动且充满生机活力的艺术意境,从而为文化建设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研究提供较好的素材,阴影与光线角度的变化也是一种动态的审美需求,希望相关的建筑设计人员对此引起广泛的关注与重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进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不同的且多样化的价值观在当今时代引领了不同的审美趋势,建筑行业更是如此,要想赋予建筑更加浓厚的文化气息并使其焕发出极大的吸引力与旺盛力,就必须要迎合大众的独特审美需求,使得新颖绚丽的文化建筑在根系本土文化的同时又紧跟潮流变迁,因此,必须要了解与掌握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黄浩,任坤,王静.从审美角度分析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2015(11):197~199.

[2]白龙,王丽雅,霍迪.从审美角度浅析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J].设计艺术研究,2016(17):133~135.

第7篇

“写意”是我国古典艺术审美中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艺术审美特质之一。其概念源自于我国国画艺术中的一种绘画理念与手法,指的是在绘画的过程中注重画作神态的表现与作者个人意识的表达,不苛求和局限于细致的工笔。“写意”是一种形式简明,而内涵和意蕴丰富、深刻的美术表现理念和手法。写意也是我国艺术领域最重要、最核心的审美特质、审美思想与审美气质之一,对我国传统艺术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成为我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最为显著的区别之一。写意审美特质与精神反映在具体的绘画艺术上,表现为对绘画的对象或者说客体不做具体形象上的细节描绘和刻画,不拘泥和局限于绘画客体与对象的细节描写,而将捕捉绘画客体的精神、气质及韵味作为出发点,通过抽象化和意象化的线条和点缀性的色彩准确生动的将客体的内在神韵准确鲜明的展现出来,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散而神不散”,达到一种“传神”的状态、目的和境界。这种写意的理念与手法绝不代表对于绘画客体具体形状的忽视或忽略,恰恰相反,只有在对物体的具体形态与细节有足够细致的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深入的理解其真正的精髓,这也是写意的首要基础和根据。反映在音乐层面上,写意则表现为我国传统音乐对于线性旋律之美的极致追求与表现,以及在音乐节奏上的独特处理理念和方式。与西方音乐注重立体性、整体性、和声性的纵向音乐不同,我国传统音乐更加注重音乐横向上的韵律与美感,也就是音乐旋律的走向与美感。无论古今中外,节奏都是音乐的当之无愧的核心音乐和灵魂。在很大程度上,对于节奏的处理和表现方式最能展示一个民族的音乐艺术特征与审美特质。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在音乐节奏上更加全面和清晰的展现出传统绘画艺术中的写意精神,表现出鲜明的“形散而神不散”的审美特质与风格。整体而言,我国的传统古典音乐在节奏方面不追求速度上的完全一致,而注重整体节奏上的把握和控制,在具体的艺术表现处理上往往会留给演奏者较大的自由处理空间,这就给了演奏者更加自由和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同时也对演奏者提出了更高的艺术要求。因为与绘画艺术上的写意手法一致,这种节奏上的自由度不代表无根据的随意性与任意发挥。恰恰相反,这种自由度首先是必须建立在对于音乐节奏的精准掌握基础之上。演奏者需要准确的了解和掌握音乐作品的思想、精神、情感、内涵及气质,然后在原有的节奏框架内进行个性化的自我发挥与二度创作,达到写意的音乐意境。古筝,作为我国历史传承最为久远、受众面最为广泛的、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族乐器之一,承载和蕴含着极为全面和深刻的写意特质与精神。同时也更加全面、深刻、鲜明的体现出我国音乐艺术审美趋向在整体上与西方音乐艺术的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精神形成最为显著的对比与区别,展现出鲜明的自我个性与特色,表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音乐艺术层面上独有的思想、思维、精神、个性与气质。与我国其他的传统民族乐器相比,写意的审美气质在古筝艺术中有着较为独特的表现方式,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古筝作为一种音色变化丰富、音域宽广、和声性最强的民族乐器,必然具有自身最为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更加全面、深刻的境界与状态。具体而言,与其他单旋律传统民族乐器或具有一定和声性的传统民族乐器相比,古筝在音乐与和声性上都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但这并不是说古筝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族乐器已经开始背离了我国民族艺术的写意审美精神与审美特质,开始向和声性、立体性、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的音乐转换,具有了完全不同的音乐审美特质。相反,古筝作为一种常见的、流传范围极广的弹拨乐器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千年的发展,其基本的乐器形态与艺术形态早已固定下来,而其相对较强的和声性不是为了从写意性向现实性转换,而是要用这种和声性衬托和强化写意性的音乐美感与审美特质。这就涉及到了音乐艺术表现的目的性,也就是说,古筝和声性的核心目的在于更好的表现写意性的音乐美感,和声性是其更好表现写意性美感的手段和辅助方式,其根本的审美特质与内涵并没有改变,反而在和声性的衬托和辅助下更加清晰、鲜明,完全的展现出来。

二、古筝艺术具有“雅俗共赏”的审美特质

“雅”与“俗”是我国古代音乐艺术最为重要的艺术审美标准之一。其代表着两种不同的音乐审美标准与审美定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一种审美等级与阶层上的划分与区别。顾名思义,雅乐,指的是我国古时宫廷贵族所演奏和欣赏的音乐或典礼乐舞,而俗乐则指的是民间的音乐艺术。虽然从根本上来讲,我国传统音乐中的“雅乐”皆源自或来自于被称为“俗乐”的民间音乐,只是在表现形式和规格上有所提升,但在站在民族文化的高度,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而言,对于音乐“雅”与“俗”的等级划分,在我国传统的艺术审美思想与理念中一直有着清晰的划分、界定和审美认知与定位。从我国传统文化对于音乐艺术的主流审美方式与审美标准来说,这种对于音乐的审美标准与审美界定具有极为强烈和浓厚的人文性特征与色彩,对于人们的思想、精神及情感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就是在这种大的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下,古筝却凭借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力与艺术包容性在极大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审美标准的划分与界定,成为一种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能够接受和喜爱的器乐艺术。我国古代社会各个时期的文人墨客、风雅之士都对古筝予以极大的热情,并将古筝融入于自身诗词歌赋的创作之中。同时,古筝也深入了民间的各个层面和角落,包括职业艺妓的才艺表演、勾栏瓦肆等娱乐场所的公共演出,甚至是最为“接地气”的一些酒楼、茶馆,都能见到古筝的身影。时至今日,更为如此。古筝艺术不仅能够登上国际级、国家级等大型文艺演出的舞台,同时也出现在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小型文艺活动之中,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愉悦。古筝一方面具有鲜明的古典、优雅的整体风格与审美特质,另一方面又具有多元的艺术表现力与艺术包容性,这就使古筝艺术能够在传统文化的审美体系中极大程度上打破固有的审美标准与界定,从而具有和表现出传统民族器乐艺术中所少有的“雅俗共赏”的审美特质与内涵。这也是古筝艺术能够经受住历史长河的考验,至今仍具有蓬勃的艺术生命力和可持续的艺术发展力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三、古筝艺术具有文化传承的艺术属性和审美特质

在我国传统文化对于艺术的审美体系、审美标准与审美认知中,音乐除了要具有娱乐功能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还具有对人的思想、精神、思维、道德、品行的教化功能和作用。在我国传统艺术价值观体系中,音乐艺术的文化传承与教育,或者说教化作用与功能甚至超过了音乐的娱乐功能属性,成为衡量音乐艺术的首要审美标准。这种艺术价值观与艺术欣赏思维也深深地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那么,在我国传统音乐艺术中,一种音乐表现形式、一部音乐作品、一次音乐表演,是否具有足够的人文属性的审美内涵与特质,就成为衡量其艺术审美标准高度、品质优劣的最重要标准之一。而从这个角度来讲,古筝艺术完全做到了在保证极强娱乐性的同时又具有丰富、深邃的传统文化内涵与文化传承功能,对于人们有着极高的文化教育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古筝艺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蕴含了极为深厚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属性,承载并以音乐的形式记录和抽象地反映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比如曲子《高山流水》反映出我国古时文人的志趣高雅;《渔舟唱晚》表现出的拉动人民辛勤劳作与乐观精神;《寒鸦戏水》表现出我国潮州地区乡间的美丽、安逸的乡间景致和人们悠然、从容的生活状态与心态;《出水莲》表现出我国古时文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格与情怀等,充分反映出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与人文思想。我国曲艺艺术通过有声的文字与表演,用一些具体的戏曲曲艺故事影响人们的思维、思想,使人们接受一种较为直接的文化价值观,这是我国曲艺艺术最为重要的艺术作用,也是与西方歌剧艺术最显著的区别之一。从音乐欣赏与审美的角度来讲,我国曲艺艺术的欣赏方式和标准,除了要具有足够的娱乐性与专业性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其主体内容要具有足够的戏剧性、思想性,并要蕴含足够丰富和深刻的思想性,从而能够对人们产生重要的教育,或者说教化作用。古筝艺术在这方面与我国的戏曲艺术在审美理念、审美标准、审美属性、审美内涵基本一致,只是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古筝将这些文化内涵与人文属性内化与抽象的音乐作品与音乐表现,通过一种抽象化的方式将这些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精神、思维方式、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时至今日,古筝艺术仍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可和喜爱。很多人喜爱学习古筝,一方面是因为其令人动容的音乐魅力和在弹奏时所表现出的优雅气质,同时更在于通过学习古筝能够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修养,进而影响自己的生活态度,使生活更加美好。当前,我国的很多民族器乐艺术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日渐式微,但古筝艺术却凭借自身独特的审美特质“逆势而上”,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市场和空间。古筝艺术无疑要更加充分的发挥、发扬和强化自身的这种艺术属性与审美特质,在我国的传统民族传承事业中承担更多的责任,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审美;意境

油画艺术历经500多年传入中国,又经过了在本土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艺术种类。而作为油画大家族中的油画风景已成为中国油画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主要脉络之一。从传入中国的一开始,油画的“本土化,民族化”探索就一直伴随着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风景油画因其与中国传统山水画表现对象一样都是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更容易寄托画家的情感情思,因此得到油画家以及民众的青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油画风景的深刻认识理解以及中国油画风景的真正繁荣兴盛却是进几十年的事,其典型特征就是在油画风景创作中自觉追求盎然的诗情画意。中国油画风景对艺术审美意境的溯求体现在三大方面:

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绘画审美意境的影响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起源于古代先贤探究天地变化之道的著作---《易经》,基于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以本体生命的感悟,来体察宇宙万物变化的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思想,中国宇宙观确立了天地万物之间密切关联的统一体,具有独特的东方气质和审美意境。因而中国人体察自然万物,研究万物本体在自身追寻“道”的同时,彼此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和关联的。由此衍生的老庄哲学认为“道”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体,人要以顺应规律为主,突出了人在宇宙中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对于中国油画家的风景绘画创作过程而言,本质上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要使得所画景物得到鲜明而充分的表达,作为画家主体必须升华自身的精神境界,提高自身的艺术追求,才可能创造出真正的富有艺术境界和充满精神力量的作品。在这样的哲学思想影响下,中国艺术家在自我探究天地人三者和谐统一关系的过程中,通过绘画展现出来的世界观认识则集中体现这一原则。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朴素的中国哲学思想逐步影响到艺术家的审美观,即崇尚自然和谐的审美意识,这是形成中国油画风景艺术审美意境的重要思想文化背景。

二、对自然景物的认知高度与审美意境表现方式;

1自然与风景绘画的对象

油画风景绘画的繁荣时期来自于十九世纪欧洲绘画革命后,很多画家走出画室进行外光写生,使得油画色彩获得了重要发展。西方的油画风景是以客观再现自然风景为目的,因而追求色彩结构本身的表现力, 以反映视觉印象为宗旨。[1](67)画家们在变化丰富的自然景观中写生,画面也充满了自然的味道,色彩的实践与理论在这一时期得到繁荣发展,产生了大批著名的风景画家。画家们热衷于表现他们热爱的生活,以自我独特的色彩视觉表达对世界的感受。观众可以从大量的现存欧洲油画艺术品中可以感受到,通过画家描绘的自然界景物,已不单纯表达其自身固有的审美意义,而是充满画家个人情感的艺术作品。基于这一层面的追求与中国传统文化审美颇有些相似之处。在这些艺术作品中,艺术作品自成一个精神世界,让人们不自觉地去探索和追求美的感受。

在中国绘画历史长河中,山水等自然景物一直是画家们孜孜追求的表现对象。面对华夏民族丰富的自然地貌资源,单纯的景物描写根本不能满足画家的艺术追求,寄情于景,借景抒情是中国画家至高无上的精神渴求。圣人含道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灵趣,是以轩辕、尧、孔…又称仁智之乐焉。[2](p129)这里的山水几等同于当下的风景一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风景的解释为“谓形色可玩赏者”。老子崇尚的自然观,庄子提倡的齐物论等来源于这样的天与人的关系。面对自然,中国画家平静客观地思索着人的渺小和宇宙之道的博大,所寻找的是如何认同客观世界,引导人们如何化繁为简,追寻事物的本质。而“大道”往往蕴藏于这山山水水之间,自古及今,中国的画家们寄情于景,即景生情,以自我生命表达着对“道”的追慕。中国油画风景创作过程中,画家,景物和画作浑然一体的形成精神交流的世界。画家在追求画面中的形与神的和谐统一,同时也是自我境界提升的过程,最终目的是对大“道”的追慕。

2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境追求

几十年来的中国油画风景的繁荣发展,是中国四代油画人的不懈追求所取得的成果。中国油画风景已成为我国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产生大量优秀油画风景艺术作品。中国画家对于自然的本质理解,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油画风景绘画中的对意境美的自由表现。中国画家的意境论,主张“以意为主”,强调表现”,但又要求寓“表现”于描述中,使“意造境生”,令“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通过“摄情”和“写貌物情”达到“摅发人思”,凭借有限的视觉感性形象,在虚实结合中,诱发联想和想象,使览者在感情化的“不尽之境”中,受到感染,领会其“景外意”以至“意外妙”,潜移默化地发挥其审美作用。[3](p236)在风景绘画过程中,画家自觉地加入了个体人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意象,并不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情感带入作品的创作中,表现出历经概括提炼而得到的充满主客体相统一的审美意境作品。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到“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 [4](p130)其中不难看出,古人对于画山水要求“象外之意”,要求中国画家加强自身文化修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到“古今画家,无论轩冕岩穴,其人之品质必高。” [5](p391)的素质要求,然后“超脱物我”达到“澄怀味象”的纯净心境,创作出“意居笔先,妙在画外”的艺术作品,在经过“艺无止境”的精神溯求,达到与宇宙万物之间变化统一的精神交流。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审美对于风景绘画的审美意境的要求尤为重要。

3画面意境的诗意化倾向

以诗情为机由,以画意摅胸臆。后印象派画家高更曾说“ 诗情完全自发地来自事物中, 当人们要画出这种诗情时, 只需任凭自己在梦幻里游戏”。[6](p68)西方艺术家激发艺术创作的触点,或许在于寻找现实物象过程中所迸发出的诗情;与之不同的中国文人画家以画面意境传达诗情的蕴意,并以此作为创作动机的主观情感因素;同时经过精神体验与表现对象的交叉碰撞,得出画面所要表达的灵魂主旨。那些中国大师的抱负是掌握运笔用墨的功夫,使得自己能够趁着灵感的兴之所至,及时写下心目中盘旋的奇观。他们常常是在同一个绢本上写几行诗。画一幅画。所以,在画中寻求细节,然后再把它们跟现实世界进行比较的作法,在中国人看来是幼稚浅薄的。他们是要在画中找到流露出艺术家激情的痕迹。[7] (p153)中国文化式的观察感知世界的诗性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画家观察世界的过程中,感性思维占主导地位。并追崇在与自然的交流中,迸发出创作的灵感。这种由感受到认知,再到主动表现的创作方式,从头至尾充满了诗意化的境界。余拈诗意以为画意,未有景不随时者。满目云山,随时而变,以此哦之,可知画即诗中意,诗非画里禅乎?[8](p55)这充分印证了中国人传统以来的艺术思维和艺术创作方式。

三、继承民族文化性格的影响

1华夏民族的文化溯求

在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文化传统影响下,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观与诗词歌赋具有直接联系。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加深,诸如中国文化中的诗性思维等等,重视人文关怀的精神核心。在我国传统文化意境的影响下,中国油画风景的审美意境具有明确的诗化倾向,从源头上讲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定与传承。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9](p17)强调与自然的交流中,画家本人的主观感受尤为重要,这儿的“受”无疑带有传统文人审美的诗意味在其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审美本身蕴含的诗情化意境。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思维和文化审美趣味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沿着艺术发展的轨迹,实现着中国油画风景艺术的本土化,民族化进程。民族文化传统在油画风景艺术上的反应表现在风景绘画中寻求和谐统一的自然韵律,竭力表现具有独特中国文化意味的审美意境。通过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不断寻找符合自我胸臆的画面景物元素,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和追求。当代中国油画家正努力建立一个全新的视觉艺术角度,向世界艺术领域传达着东方文明民族特有的艺术思维和文化审美。

2兼容并蓄的民族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养份,一直是我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这些优秀文化艺术成果在今天的中国艺术史中均有突出表现。中国油画的成长历程经过几代油画家的努力,积极的通过“派出去”和“请进来”的学习交流方式,竭尽全力的汲取西方油画艺术养份,同时经过几番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反复磨合的过程。形成了当下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审美为基础,东西方艺术成果兼容并蓄的本土化中国油画艺术面貌。崇尚自然的民族艺术审美原则奠定了中国画家以本我的精神自由为基础,超脱自我的心境,提升感知自然的艺术审美能力,追求表现画家符合胸臆画中自然景物,创作出“天人合一”至高境界的民族艺术作品。

中华民族在本土固有的文化审美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与外来民族的文化艺术的传播,碰撞,直至无障碍的融合到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0](p19) 天道运行,处于周而复始的不断变化中,人也应当不懈的努力,完善发展自己。同时通过多重文化艺术的比较与审视,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审美成分,形成符合时代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的多维度文化艺术审美意境,最终形成中国艺术家可以在其中超脱自然,物我两忘的自由艺术境地的大文化环境。

通过对当下中国油画风景作品所呈现艺术审美状况的文化深层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油画风景艺术审美意境体现在这两方面:一、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审美的根深蒂固的影响下,形成风景画题材表现形式,即画面意境表现的特殊性;二、在本土油画风景艺术语言形成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及意境对油画风景的诗意化的影响有着极其重要的反应,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审美情趣的艺术家,对具体自然物象感知的差异性在画面中形成了南北等不同地域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文化艺术思潮大发展的形势下,以中国国油画风景艺术为代表的中国特色艺术阵营的构建显得特别具有积极的意义。彰显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审美素养的神韵,树立鲜明的艺术水准追求和文化价值取向,对于成长在中国大地上的油画风景艺术学派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6]谭天.论油画山水[J].美术学报.1999,24(1):67.

[2][4](唐)张彦远.俞剑华,注译.历代名画记[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129-130.

[3][5]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236-391.

[7](英)贡布里希.范景中,译.艺术的故事[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153.

[8][9][10](清)石涛.周远斌,点教纂注.苦瓜和尚话语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17-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