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双减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双减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19 11:24: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双减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双减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第1篇

关键词:减温器 弯头 裂纹 冲刷

中图分类号:TK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268-02

一、概述

1.根据电网公司“两个细侧”要求,电厂在实际运行中机组负荷升降速率较快,由原3000~5000/min,现在变化为8000~9000/min,极限情况为机组从150MW十几分钟或二十分钟升至300MW,且机组负荷升降的变化频率较频繁,致使再热减温水投入量大。

2.按照电厂原设计煤种及电力设计院和锅炉厂设计要求,再热减温水是在机组启停过程中投入使用,且运行过程中主要靠调整燃烧器控制汽温变化方式,再热减温器减温水使用只做为微调辅助手段。因此,再热减温水从设计上取自给水泵抽头,即除氧器的除氧水,其压力和温度相对较低,容易控制,而没有取高加后给水,从节能角度也是合适的。

3.但最近几年燃烧煤质情况发生变化,主要是燃烧煤质发热量变化较大,运行时调整燃烧器角度有限情况下,采用了加大减温水方法来控制汽温措施,加大了减温水投入量。由于煤质的不断劣化,和“两个细则”的运行调整方式,在实际运行中蒸汽温度调整频繁,使得局部超温现象不断发生,大量再热减温水频繁投入到蒸汽中,使得再热减温器材质受到冷如交变应力的影响而不断发生裂纹,振动等缺陷,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弯头内壁网状裂纹产生的原因

1.温差造成弯头内壁形成热应力。即减温水温度是150~170℃,而弯头内部介质蒸汽最高温度可达到400℃,造成温差较大,在内壁形成温差应力,且再热减温水压力(6~10MPa)相对于蒸汽介质压力(2~3.5MPa)高,经过往复多次循环后形成热交变应力,在弯头内壁形成网状疲劳裂纹。提高减温水温度,取高加后给水,温度提高,压力同样也会升高,需要增加减压阀和控制阀,存在一定风险,需核算调研印证。

2.原来的弯头存在双条对接焊缝且内表面光洁度不好,在内壁表面焊缝及凹坑部位发现疲劳裂纹较深。同时弯头材料金相组织中夹杂物也会影响材料的抗疲劳性能。如下图

原设计弯头为碳钢材料(20G钢)是满足运行条件要求的,但会带来较多问题,建议更换无缝合金弯头管件,对弯头内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增加光洁度,以提高弯头的抗疲劳性能。控制弯头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和热处理工艺指标以及金相组织特征等。如左图

3.按照原设计要求,再热减温水不需大量投入,结构符合设计要求。现在实际情况中,需要投入大量减温水保证锅炉正常运行,从锅炉结构设计上无法改变减温器联箱长度,增加减温水雾化行程,以减少内壁温差应力。考虑减温器喷头结构型式,亦可采用双喷头式,(目前我厂采用多孔式)增加雾化效果和控制减温水流量,可进一步降低减温水压力,减少减温水雾化行程,防止减温水直接与弯头内壁接触,降低内壁温差应力,同时也保证锅炉受热面及出口汽温。

4.优化机组运行方案,这与机组运行工况变化情况相关,调整起来比较困难、费事,在保证机组安全情况下,尽量优化运行措施,减少减温水投入。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思路和建议

早期的CE结构的再热蒸汽减温器是单孔的悬臂式喷头,这种喷头在减温水量不大的情况下,是安全的。

由于实用煤种发生较大变化,加上锅炉启停频繁,使得再热蒸汽减温器时常处于高负荷状态,在减温水大的情况下,由于喷头是单孔结构,使得减温水在喷出后,不能充分地雾化,在重力的作用下,水珠击打到套筒内壁和减温器后面的大弯头内壁,导致内壁出现冷热交替,导致产生交变应力,进而产生裂纹,裂纹进一步扩展导致泄漏。由于选用的材料是20G的,材质比较低,在这种恶劣条件下,更容易失效。这种结构的减温器已经在多家电厂出现问题。如下图

图三

图四

图五

需对锅炉再热器减温器及导气管弯头进行综合改造,建议将再热蒸汽减温器材料升级到12Cr1MoV,从而提高了集箱的强度等级,同时应从优化减温水的雾化方式,改进喷管的结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将原来的单孔结构,改为多孔结构,避免水珠击打在减温器套筒内壁上及弯头上,使得减温器套筒内壁上及弯头存在交变应力,进而发展出现裂纹。如将喷管的支撑形式由原来的单支点固定的结构,改为可滑动的简支梁结构,也可有效地控制喷管与管接头的间隙,改善喷管的受力状态,避免了喷管的断裂。还可以把套筒与主管道的连接方式进行优化,采用直接在主管道内壁上焊接销柱,而不是在主管道上开孔,减少了密封焊缝的数量,避免发生在开孔位置经常开裂漏汽的事故。

四、解决方案的实施

1.将再热蒸汽减温器导气管原有的20G材料升级为12Cr1MoV,提高了减温器导气管的强度等级。

2.优化了减温水的雾化方式,改进了喷管的结构,由原来的单孔结构,改为了多孔结构,避免了水珠击打在减温器套筒内壁上及弯头上,避免了减温器套筒内壁上及弯头存在交变应力,进而发展出现裂纹。

3.优化了喷管的支撑形式,由原来的从单支点固定的简支结构,这种结构容易造成喷管晃动,改为可滑动的简支梁结构,有效地控制喷管与管接头的间隙,极大地改善了喷管的受力状态,避免了喷管的断裂。

4.套筒与主管道的连接方式进行优化,采用直接在主管道内壁上焊接销柱,而不是在主管道上开孔,避免了以前在开孔位置经常开裂漏汽的事故。

5.将原有定位销改为插入式定位装置,防止了由于减温水喷出后的反作用力造成的喷管振动,防止出现喷管振动造成的减温器筒体形成的振动疲劳裂纹的产生。

6.将垂直连接段材质由20G改为12GrMoV,以便于与高温再热器入口段三通焊接(三通材质为12GrMoV)

7.出口弯头材质由20G改为12GrMoV并且有原来的两片对口焊接改为整体锻造,加强了弯头的强度和提高了材质的温度上限,减少了冷热交变应力造疲劳裂情况的发生。如下图

五、方案实施后的效果分析

1.再热蒸汽减温器材料升级和结构优化的技术改造后,优化了减温水的雾化方式,避免了水珠击打在减温器套筒内壁上及弯头上,避免了减温器套筒内壁上及弯头存在交变应力,进而发展出现裂纹。

2.改进了喷管的结构,特别是喷管的支撑形式由原来的悬臂梁结构,改为可滑动的简支梁结构,极大地改善了喷管的受力状态,避免了喷管的断裂。相应的降低了维护成本,减少了非计划停运,提高了机组的可靠性,实际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是巨大的。

六、总结

随着发电企业以及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检修、试验等各个单位对火力发电厂燃煤机组金属监督工作以及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金属监督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使用经验的日趋丰富,今后金属监督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广,重点越来越突出,保障体系逐渐完善,我们要不断的对关键设备进行针对性的长期跟踪,使金属监督工作更加趋于实用有效,不断提高电站锅炉的使用寿命,为机组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技术保障环境。

参考文献

[1]唐晓飞,《燃煤发电机组压力管道爆漏分析》华北电力技术ISSN 1003-9171,2010年

[2]唐晓飞,《张家口发电厂3号机组中温再热器增容改造经验分析》火电厂全面性热力系统优化设计与能效评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年

[3]唐晓飞,《吹灰蒸汽对炉内受热面的吹损的分析》华北电力技术,2008年

第2篇

(生态环境分局 辛乐)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东部产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为抢抓机遇,我市建立一区三园,领导外出组团招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更好的服务我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分局紧紧围绕市上中心工作,结合工作实际,改进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方式,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品质,为我市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主要工作

“项目要落地,环保是关键”,为保证市上谋划的重大项目能如期落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生态环境分局从大局出发、提前谋篇布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助力我市经济高速发展。

(一)靠前服务,保障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一是做好项目环评审批。为帮助投资客商尽快办理环评手续,生态环境部门在项目备案后,由备案单位推送信息,生态环境分局根据项目情况为企业提供代办,为企业推荐效率高、质量好、价格优的环评单位,并进行跟踪督办,确保投资客商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环评手续办理。2020年至今,生态环境分局共办理环评报告书3个、报告表18个,登记表468个,没有出现因环评审批手续滞后而影响项目建设的情况。二是帮办排污许可证。自2021年《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地方排污许可证已停止核发,所有排污单位统一办理国家排污,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单位不得排污。为保证我市企业都能正常投入生产,我市邀请环保专家在玉门老市区、东镇建化园区进行专门授课,指导排污单位办理排污许可证。同时,安排两名工作人员负责在线服务,为企业答疑解惑,提供保姆式贴身服务,止目前,我市已取得排污许可证的单位86家,办理简化登记手续138家,23家企业正在办理排污许可证。

(二)强化能力,切实提升环境管理水平。2020年以来,生态环境分局积极向上申请资金,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先后争取了配备VOC走航车1台、应急监测车1台,网格化空气质量监测预警系统、地下水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环境风险源调查项目、环境监测网建设项目,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项目、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等一批项目,累计争取资金8000余万元。建立全面覆盖、立体监测、智能分析的监管网络,实现了对本地环境状况的动态管理,用详实、准确的数据全面、精准反映本地环境状况,为政府科学规划发展、合理布局产业、污染综合防治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撑。

(三)加强监管,严格执法保障环境安全。做好环境风险管控,避免发生各类环境安全事故,是保障园区、企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分局按照“严管就是厚爱”的原则,多措并举,严格执法。一是认真开展执法检查。今年以来,开展企业复工复产、执法专项检查,检查化工企业150余次,抽查“双随机”企业36家,立案查处6起,办结5起,行政处罚63.7万元。二是积极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在“环保管家”技术支持下,每季度开展一次化工园区专项检查,查找环境安全隐患,消除环境安全风险。三是督促环境问题整改。针对酒泉市政府环境问题督查组反馈给我市的91个点位225个问题,生态环境分局与各乡镇、部门和工业园区密切配合,集中开展问题整改,至目前,已经完成了74个点位199个问题的整改,问题整改率达到了88%。四是完善两法衔接机制。为更好的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生态环境分局与公安、法院、检查院签订《关于印发<玉门市环境执法联动协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办法》,构建两法衔接平台,夯实了合作基础,为今后合力打击环境犯罪搭建合作平台。五是建立企业白名单制度。为了减少对企业运营的干扰,生态环境分局监管白名单制度,将59户环保措施到位、环境管理优秀的企业纳入环保正面清单,减少日常监察,做到无事不扰。

(四)超前谋划,提前准备预留发展空间。自我国庄严承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今后温室气体放将成为制约各地经济发展的“紧箍咒”,为了保证我市经济有充足发展空间,生态环境分局认真研判政策趋势,预先谋篇布局,采取腾笼换鸟、汰弱留强的方式,对辖区内能耗高、污染大、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依法采取措施,先后关停小化工6家、历史遗留土炼油作坊12家、历史遗留的土石灰窑29家、粘土砖厂4家,清理10蒸吨以下小锅炉47台套,推行农村清洁取暖,改造1400余户,在全市各乡镇新建35座污水站,建设老市区、建化工业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通过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等有效措施,减少辖区内企业污染物排放,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环境容量。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生态环境分局在服务全市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过度,增加企业运营负担。在服务过程中,同一个项目,多个单位均有帮办事项,在实际帮办对接过程中,存在多个部门反复多次对接业主,调度项目进展的情况,让业主不堪其扰、引发业主反感情绪,过度帮办服务反而增加了企业负担。

(二)时限过短,影响个别环评办理。由于多次压缩环评办理时限,目前环评办理时限较短,个别环评手续无法按期办结。比如,有些化工项目环评审批事项的完成时限为10个工作日,项目由酒泉市生态环境局审批,在审批过程中,还需要环评公司修改补充、提交专家审定、酒泉市生态环境综合事务中心出具评估报告、业主报批、酒泉市政务大厅受理、酒泉生态环境局会议研究、网站拟审批公示等多个程序,由于程序繁杂,难以保证按期完成办理。

(三)调研不足,服务内容不精准。不少企业落户我市工业园区后,生态环境分局只注重前期服务,较少跟进实施后期服务,比如一些企业在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置困难,或是法规政策、环保技术遇到难题,环保部门主动服务较少。还有些企业遇到物流困难或生产设备、设施购置困难,也没有及时向市政府反映相关情况。

三、意见及建议

针对目前反映出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从工作机制、工作方式、项目帮办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企业真正能通过服务省心省力,解决问题,减少精力支出,安心谋划发展。

(一)完善服务机制。要提高服务精准度,更正多部门分头更进项目的工作方式,建议确立一个牵头部门,由牵头部门定期将交办项目的前期手续办理进度统一调度后反馈,避免多个部门同时调度打扰业主的情况。

第3篇

我个人的理解“节能技术改造奖励资金”是对企业现有的生产工艺过程存在的、没有被利用的余热、余压采用先进实用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利用后,实现了节能、减排、环保效益的经济活动的支持和鼓励,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我们的建议呢奖励资金合理利用,真正要它的发挥鼓励作用,对于节能效果显著,投资收益合理的项目建议采用商业化运作的方式推广,政府为企业牵线搭桥解决融资贷款困难或指导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实施。将奖励资金用在节能效果显著,但投资回收期长,技术改造风险大,符合国家地区发展规划要求的项目上面,资金的使用偏向商业化推广有难度的技术改造项目上。使节能技改奖励资金发挥奖励资金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针对20__年的申请项目,从支持鼓励推广模式来看,我们认为第一项公司余热余压利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第八项公司发电厂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改工程项目余热利用节能改造都可考虑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来实施。

从技术方面来看,本次申报的项目中有6个以上的工程涉及电机节能,其中有5个采用电机变频节能。电机变频节能方面呢,不是所有的泵都可以做变频节能,具体哪些泵适合做变频节能,建议参考《风机、泵类负载变频调速节电传动系统及其应用条件》(gb/t21056-)。另外,第十四项公司电机节能技改项目计划将大量的电机(556台)更换为高效电机,电机的节能不一定要全部换为高效电机,改变电机的运行调节方式(如变频)也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方式。具体采用什么手段,要具体比较分析。

另外,我们认为第二项公司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术改造工程的余热回收工艺上应作充分论证,炉渣余热回收方式多种,换热器直接回收、热泵间接回收等方式都可实现,建议从系统的可靠性方面多做考虑,充分论证后再决策。

第五项公司的项目采用水轮机、废热蒸汽轮机作为原动力取代电机驱动风机水泵方面都是比较好的节能措施,直接利用势能和热能做功,中间免去发电环节,能源的加工转换环节少了,能量的损失相应减少。同时在使用中,可彻底解决电机启动时的冲击电流对电网的危害,可大量支持鼓励。

第八项,拆去锅炉,汽轮机的高压缸抽汽供热的方式是否经济合理,值得探讨。两台生活锅炉只需要生活热水,完全可以发电再抽取蒸汽供应,也可以考虑采用吸收式热泵将汽轮机冷凝热量回收以提供热水,满足生活用热水需要,同时增加发电量。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第十一项公司没有明确余热蒸汽的利用,看不出问题。

第十四项,纺织公司的中央空调还可考虑中央空调的其他一些节能技术的应用。例如双温温湿分控技术,在这些行业里面的应用时非常成熟的。这方面我们可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第4篇

通村路建设工程预算应执行国家和地方制定的“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标准”。审计应在掌握国家和省给予通村路工程建设补助资金上限条件下,依照所在省指定的《乡村公路设计有关标准》,区分不同级别的村公路进行审核评价。比如目前通村路工程审核期工程财政资金上限为10万元/km,依照规划文件和图纸查证拟兴建公路泥土路为基础修建的村村“通达工程”还是双车道路面且直通城镇的“通畅工程”;如是通达工程,审核其每公里加宽、挖填土方、基础砌筑材料(砂土煤渣或天然砂砾或手摆片石)、路面铺筑材料(泥结碎石路面或级配砂砾或红砖),按现行路桥建筑工程预算调整价格计算造价,确定财政资金是否不足是否有筹资预案,是否有要求农民集资意向和方案;如属兴建“通畅工程”,除了前述建设材料外,还须评审其原路况处治费用合理性、住房拆迁和林地耕地占用费补偿标准及措施合规性,还要论证铺设基层的必要性(基层硬度达标可不设)和评价面层指标是否切实降到适当低点等。

二、建设单位筹集资金措施合理性

通村路工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财政拨款不足,资金缺口难平。审计重点评价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是否向农民进行了“硬摊派”性质的集资,集资额度是否合理,手续是否合规,使用是否恰当且定期公开;对批准修建“通畅工程”公路的财政资金缺口较大确需农村自筹资金的,评审其是否采取了如下三方面合理措施:一是激励农民自愿捐献。乡镇政府应本着“建设农村路农民人人有责”的指导思想,号召行政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举行党员、村民代表议事会,统一农民思想认识;政府相关部门可在坚决不搞硬性摊派集资、不碰农民负担“高压线”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和措施,唤起农民的自觉意识,让他们感悟到通村路是造福农民、振兴农业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发展工程,心甘情愿地捐献义务工和钱物。二是动员城镇职工支援。通过宣传让大家认识到作为“衣食父母”的广大农民群众,在2004年税费改革前的45年中,农民以年人均不过几十、几百元的纯收入却人均纳税十几到几十元供养着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而城镇干部职工年收入近万元却不需要纳税(当年月薪不超过800元不予征税),在农村急需修路的关键时刻,城镇职工理所当然应出一份力、献一份爱。三是发动社会力量资助。对有条件的地区,应建议充分发挥好民间资本作用,充分动员企业大户、有识之士、家乡外出工作和经商人员等慷慨解囊,奉献爱心。

三、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效果性

通村路工程关系到“三农”问题解决,因此既是国家实施的惠民工程,也是建设单位和施工者从事的“良心工程”。审计机构对检查中发现的违反财经法纪问题,应如实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披露和评价,政府审计局承办的案件应签发《审计处理决定》,严格执行审计处理,涉嫌犯罪案件要坚决移交司法机关查办;审计事务所受托审计要坚持原则,依法秉公发表审计意见和建议,以便于委托方据以作出处理决定。鉴于违规问题直接涉及到对行为人的责任追究,而且极有可能牵涉到多个部门利益甚至是部分领导责任问题,客观要求审计机构在作出追缴资金、补缴税款、核减工程造价和罚款等定性和处理意见时,一定严格掌握法规政策尺度,努力规避审计风险。特别是审计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在发表审计意见时,要严格掌握分寸,按充分有利的证据说话,并严谨措辞,认真研究,不越位评价是非功过,不擅自定性结论,应只就查验事实披露,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点到为止,避免引发不必要的风险打击。此外,对通村路工程专项资金使用上的财务管理混乱现象,同一乡镇范围的工程造价、路面硬度和宽度等差距过大现象,应做出客观的审计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便有关部门做出相应处理或修订管理措施。

四、工程款结算控制公开性

主要评价各乡镇在通村路工程财务管理方面是否建立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办理工程结算是否取得了完税票据,是否依据了齐全的工程竣工验收文件,是否履行了规定的工程结算报批手续等;农业经管站是否对工程项目欠款专门立户挂账,有无执行村务公开制度,是否存在重复支付工程款等违规现象等。

五、工程建设管理有效性

审计主要围绕项目招标、施工与维修养护管理几方面进行评价。评价乡镇政府有无严格合同签订控制措施,规范通村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统一踏查,统一预算,统一定价,统一招标,统一制定施工合同;主要领导是否积极参与通村路工程建设管理,深入现场了解工程进度、路面铺设状况、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等;是否建立了加强通村路后期维修、保养和管护工作有效制度,如政府维修责任与农民养护义务的制度等,并落到实处;是否建立健全了通村路工程建设和维修养护的有关资料管理和保存制度。

六、结论

第5篇

关键词:城乡供水一体化;现状;制约因素;建议中图分类号:TV674文献标识码:A

一、城乡供水基本情况

该市的城乡供水工作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由慢到快、由追求量到追求质、由追求质到追求优的发展过程。目前,已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市、比较完备的城乡供水保障体系。

(一)水资源情况。该市多年平均年降雨量601毫米。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0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73亿立方米,地下水3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为0.67亿立方米。

(二)供水水源地情况。该市饮用水源地共分地下饮用水源地和地表饮用水源地两部分,分别是云山丈岭井群和崮山井群。云山丈岭井群位于云山镇丈岭村东北,小沽河西岸,年供水量为1150万立方米;崮山井群位于原崔召镇沙梁、鱼脊山等村,年可供水量为580万立方米。平度市现有地表饮用水源地7处,分别是尹府水库、黄山水库、黄同水库、大泽山水库、双山水库、淄阳水库和双庙水库。其中,尹府和黄山两座水库主要为城区兴平水厂供水,年可供水量分别为7380万立方米和830万立方米;双山水库为店子镇供水水源地,年供水量为615万立方米,主要为店子镇供水。其它4座水库均为备用水源地。辖区大部分乡镇供水水源以及农村饮用水主要取自地下水。此外,该市还有为青岛提供饮用水任务的大沽河饮用水源地,通过近年来水质监测结果发现,除因农业生产面源污染造成总氮超标外,PH值等20余项指标全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标准,符合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要求。

(三)供水设施设备情况。目前,该市城乡供水主要有南村、兴平、云山、崮山等较大水厂4座和1处高位水池,日供水量为500立方米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15处,累计日供水能力达18.45万立方米;各大水厂均建有比较完备的水处理设施、水质监测设施设备和预警监控系统,为城乡集中供水提供了安全保障。

(四)镇村供水情况。目前,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镇村供水工程主要分为集中供水工程和单村供水工程,其中:集中供水的1337个村庄,单村供水的441个村庄。

(五)供水体制机制情况。根据不同的供水形式,该市供水管理分为3种形式:一是市自来水公司管理,这类村庄直接使用城区自来水,其水费收取和管网(村外或小区外)维护均由市自来水公司负责。二是镇水利站管理,这类村庄使用城区自来水水源或本镇集中供水站水源,其城区至本镇的城市供水主管道由市自来水公司负责维护管理,本镇内供水管网由镇水利站负责维护管理,水费收取实行保本微利、本镇定价原则,各镇水费价格不一,一般在3-5元/立方米。三是本村管理,这类村庄主要是指单村供水村庄,其水费收取和管网维护均由本村负责,各村水费价格一般为1.5元/立方米。

二、城乡供水一体化情况

近年来,该市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供水工程建设,先后组织实施了西四镇供水、村村通自来水、农村除氟改水、农村规模化供水、城乡供水管网改造等一批城乡饮水安全工程,累计解决了1214个村庄、79.1万人的吃水困难问题。截止2012年底,全市城市供水管网已经覆盖了城区及蓼兰、兰底、白埠、门村等13个镇(原区划),达到了日供水量2.3万立方米的规模;全市1788个村庄累计有1781个安装了自来水。今年正在实施的总投资2915万元的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和古岘镇规模化供水工程,可解决96所学校、9个村庄、7.7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工程正在实施中。同时,总投资1.24亿元的农村规模化供水二期工程已经进入招标程序,工程竣工后可使双山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0.8万立方米,将店子镇原有集中供水管网61个村庄(3.4万人)并入规模化供水管网,并新增解决18个村庄、1.2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明村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1万立方米,将明村镇原有集中供水管网80个村庄(4.46万人)并入规模化供水管网,并新增解决35个村庄、3.9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在开展供水工程建设的同事,强化供水管理。一是抓好水源供应。坚持优先使用地表水的原则,加大了对尹府水库、黄山水库、双山水库等地表水的有效利用。二是抓好水质检测。各供水水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坚持定期对水源地水、进厂原水、出厂水、管网水进行规定指标检测,并随时进行水质抽检;各镇集中供水站一般每半年或每季度化验1次水质,确保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三是加强水源地保护。严格划定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明确规定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从事开山采石、排污、集中堆放垃圾等活动。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对饮用水源地保护范围内的污染源和企业排污口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实现了对污染隐患的动态管理。四是抓好应急管理。编制了《平度市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饮用水源地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等预案,建立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同时,实行24小时供水应急服务制度,对城区供水发生的漏水、爆管、水质变化等事件,随报随修,最低限度地减少不利影响。

三、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虽然在城乡供水一体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工程标准低,资金投入较少。近年来,该市通过投融资建设了一大批自来水工程,但受设计水平、建设标准等历史条件限制,再加上资金等问题制约,2004年底以前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农村自来水工程,经过三十多年的运行,大多数已经达到了设计年限,部分村庄自来水已停止运行或报废,存在用水安全隐患,这类村庄全市共有259个,广大群众迫切要求进行维修改造。城市供水配水管网因老化失修等因素影响也经常出现爆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给居民正常生活带来了不便。同时,当前国家对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还是实行补政策,有一半的建设资金需要地方和群众自筹解决,这部分资金很难筹集到位,对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和范围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是管理难度大,制度建设滞后。自来水工程面对着成千上万的用户,历史传统遗留下来的大锅水思想,还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这就给水费收缴带来一定的困难。上万公里的自来水管网铺设在地下,生产建设活动极易造成设施的破坏和水量的流失,甚至有部分群众为了一己之私,私接乱拉供水管道,也给自来水工程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损失。同时,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使得农村自来水管理缺乏法规、政策依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正常管理。

三是水环境质量下降,影响工程正常使用寿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用水量的急剧增加,导致地下水超采,水源污染加重,从而降低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影响了农村自来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加剧了工程的报废速度。该市胶莱河、泽河两岸,如明村、同和、李园等区域,自来水工程建设起步较早,但吃水困难现象有增无减,原因多为水源地枯竭或水质变坏。采矿和生产生活污染也是近年来造成吃水困难的主要因素,其中石墨、石材开采、蔬菜淹制、化肥农药的滥用以及生活垃圾,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比如该市田庄镇因石墨开采加工,造成了大面积的水源地污染,新河镇因海水入侵逐年扩大,原新河镇区域内很难找出一处合格的水源地。

四是水源供应不足,影响供水保证率。受经济发展、城镇扩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因素影响,城乡供水需水量持续增加,致使水源供应与水厂净水处理能力不相适应,不能有效满足供水需要。特别是城市中心区兴平水厂,现有净水处理能力10万立方米/日,而水源供应能力仅为4万立方米/日,远远不能满足水厂生产需求,急需增加水源输送能力。

四、意见与建议

为进一步抓好城乡饮水安全工作,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下面四项工作需要进一步提升:

(一)进一步完善规划,提高建设质量。供水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全市小城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和工业园区的发展,对供水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对原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规划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完善,以满足新的供水需求。

(二)制定管理办法,提高管理水平。一是合理确定水价,强化水费计收和管理。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供水价格。集中供水水价由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二是制定可操作性强的供水管理办法,使供水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增强供水管理的实效,特别要为查处破坏供水设备设施、污染水源水质、私拉乱接水管、不交水费等行为提供处罚依据。三是积极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供水管理模式,加快以明晰产权为主要内容的供水管理制度改革,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制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检测制度,促进水厂规范化管理,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

第6篇

1建立优化思路和方案

合成氨装置是能量密集型的高耗能装置,其能量系统的优化思路通常是侧重于生产过程的用能优化。塔西南化肥厂在总结多年生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原设计和现有的设备单元,运用节点分析方法制订了如下的优化思路:快装锅炉停运,引入电力工程部的4.2MPa蒸汽,引入量在50t/h左右;同时将富余的1.6MPa蒸汽以10t/h返送电力工程部,由此实现节约天然气和电,达到公司整体节能的目的。根据方案思路,分析了塔西南化肥厂不同等级蒸汽的用途,能量综合优化方案框架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如果电力工程部输入足够量的4.2MPa蒸汽,将使化肥厂的快装锅炉停运,并能返送1.6MPa蒸汽给电力工程部;而回收的冷凝液又可通过水处理外送电力工程部,由此形成能源的热联合与循环利用,节约了电、水以及天然气。

2方案实施

2.1输出4.2MPa蒸汽的工艺调整措施

该项目实施之前,电力工程部的运行模式是两台中压锅炉、两台双压锅炉和10t应急锅炉并列运行,双压锅炉产出的高压蒸汽直接送化肥厂,产出的低压蒸汽一部分作为采暖系统汽水换热器热源,一部分作为除氧器除氧用;中压锅炉产出的蒸汽则直接送往各用户,中压减温减压器处于备用状态,两条高压蒸汽母线为一备一用。此时的高、中压蒸汽用量均为30~35t/h,运行期间通过调整燃机负荷、投用锅炉补燃或调解三通挡板开度等措施来满足用户需求。为实施厂级间热联合,建立能源梯级利用模式,自2007年7月起,电力工程部在保证各项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分两个阶段实施蒸汽互供。

2.1.1设备调整第一阶段:电力工程部单方面蒸汽外供,充分利用电力工程部锅炉余热,降低塔西南化肥厂快装锅炉负荷,减少天然气消耗。为实现充分利用电力工程部余热来替代直烧式锅炉用天然气燃烧产生蒸汽,电力工程部调整运行方式,锅炉仍采用并列运行,4.2MPa蒸汽采用双母线运行,保证了蒸汽各系统稳定。锅炉不带补燃的条件下,产蒸汽为63t/h(1.6MPa蒸汽33t/h,4.2MPa蒸汽30t/h),其中中压蒸汽需求35t/h,通过减温减压器补充中压蒸汽供应,其他4.2MPa蒸汽全部供给化肥厂,蒸汽量约为28t/h。为了保证蒸汽系统稳定和应急需要,电力工程部增加了一台锅炉的补燃,实际外供蒸汽量为30~35t/h,其中28t/h完全利用锅炉余热。第二阶段:电力工程部和化肥厂实现蒸汽互供的最优运行方式。为进一步优化系统运行,电力工程部和塔西南化肥厂深入分析和调研,最终实现了蒸汽互供,即电力工程部继续增加4.2MPa蒸汽供应量,同时塔西南化肥厂将富裕的1.6MPa蒸汽返供至电力工程部中压蒸汽母管,以满足中压蒸汽供应为此,电力工程部生产运行模式调整为三台双压锅炉、一台中压锅炉和10t应急锅炉并列运行,4.2MPa蒸汽依然采用双母线运行。锅炉不带补燃的条件下,每台锅炉的蒸发量为15t/h,10t锅炉自动运行蒸发量3t/h,化肥厂返供中压蒸汽量为10t/h,合计73t/h(1.6MPa蒸汽28t/h,4.2MPa蒸汽45t/h)。在夏季,4.2MPa蒸汽全部供给化肥厂,蒸汽量约为38t/h。为保证蒸汽系统稳定和应急需要,电力工程部增加了两台锅炉的补燃,实际外供蒸汽量为40~45t/h,其中38t/h完全利用锅炉余热。

2.1.2工艺要求电力工程部送化肥厂4.2MPa蒸汽流量的波动范围必须小于1t,温度控制在383℃以上(塔西南化肥厂合成蒸汽温度显示),且压力稳定。

2.2合成氨装置的工艺调整

电力工程部4.2MPa蒸汽进入化肥厂合成装置中压管网,并停运快装锅炉时,合成氨装置的蒸汽系统平衡模式和工艺需重新建立。

2.2.1存在的问题如果电力工程部1台双压锅炉燃机出现异常而不能正常运行,供化肥厂的4.2MPa流量不能保证,需要改变热力运行方式。停运快装锅炉后,化肥厂合成装置精制水用量将由170t/h下降到160t/h,使利用预热锅炉给水降低脱碳入口工艺气温度的换热器(106-C)出现冷量不足,低变气锅炉给水换热器(106-C)工艺气温度将由正常时的79~82℃(指标控制81℃)达到86℃;贫液温度也由72℃(指标控制71℃)继续上涨。现场精制水不仅无法调整,而且还将影响脱碳系统二氧化碳的吸收效果,有可能导致能耗增高。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化肥厂将合格的冷凝液与脱盐水混合,一部分做外供脱盐水,一部分做精制水的原料。但因快装锅炉停运,电力工程部送出的4.2MPa蒸汽量加大,导致冷凝液回收量增加,促使脱盐水温度升高,夏季超过50℃(指标≤50℃),严重影响末端用户的冷却效果。

2.2.2方案实施及解决措施为有效规避因引入4.2MPa蒸汽给合成氨装置运行带来的风险,塔西南化肥厂制定了4.2MPa蒸汽中断的应急预案,以此防止辅助锅炉在4.2MPa蒸汽中断后可能带来的超温运行风险。运用工艺安全分析进行危害评估,于2009年做了重大技术变更,实施精制水回用改造,即联通除氧器入口DM1001与冷凝液回收管线SC1003,将换热后的精制水送到水处理系统做冷凝液回收使用(约5t/h),这样直接将精制水做冷凝液回用,解决了系统热量的平衡问题,并减少一台换热器的添置,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外送1.6MPa蒸汽时,根据管网压力和低压管网压力,调整放空设定值或手动操作。同时调整透平105-JT的抽汽量,并保证压缩机105-J的正常运转以及尿素的正常用量。建立4.2MPa蒸汽的在线监测趋势记录线。通过对蒸汽输送数据的监测,塔西南化肥厂合成氨车间的操作人员可提前预知调整界区内蒸汽平衡,或提前联系电力工程部进行补燃调整,有效地防止了因引入4.2MPa蒸汽而产生的波动对合成氨装置以及塔西南化肥厂其他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所可能造成的损失。经过前期充分的准备和协调,以及在公司主管部门、电力工程部的大力支持下,化肥厂在2010年4月13日(之前实行的是快装锅炉不停运)13:00开始实施快装锅炉停用方案,该方案分两步:①先将富裕的1.6MPa蒸汽外送电力工程部(10t/h),同时逐步加大外购电力工程部的4.2MPa蒸汽量,由2009年4~5月份(2010年与2009年同期比较)的28.68t/h提高到43.41t/h左右;②系统平稳后于4月23日13:00快装锅炉全停,外购蒸汽量加大到50t/h,最高达到52.79t/h,外送1.6MPa蒸汽也逐步提高,最高达到15t/h。经过近一个月的运行,装置能耗得到了显著降低,数据对比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快装锅炉停用后,原料气单耗基本相同,但燃料气节省约3.58×104m3/d,纯氮产品能耗降低了11.19kgoe/t氮(kg标油/t氮)。另外快装锅炉的停运,降低了快装锅炉低负荷下运行的安全隐患,且减少了污水排放、废热浪费,减少了环境污染,从公司整体效益看,由于采用的是电力工程部的废热产生蒸汽,也节约了大量天然气。

3节能减排效益

2007年7月~2010年12月实施该项目以来,无论在节能减排效益方面还是在社会和环保效益方面均取得了可观的收益,能耗指标见表2。由表2可知,引入电力蒸汽后,随着引入量和输出量不断增加,塔西南化肥厂燃料气单耗明显下降,由2006年的601.71Nm3/t下降到2010年的535.76Nm3/t,合成氨综合能耗和纯氮产品综合能耗也呈逐年下降趋势,按技措法计算,2010年节能量为1.30×104t标煤,经济效益797.60万元。2007年~2010年累计节能效益2007年7月~2010年12月累计引入电力工程部4.2MPa蒸汽67.77×104t,外送1.6MPa蒸汽2.81×104t,总计65.30×104t;节能4.26×104t标煤;节能价值量为2992.88万元。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经过近四年的实践,塔西南化肥厂和电力工程部两个单位之间实施热联合的模式证明节能成果显著,并且为公司今后持续开展节能减排,应对上游气源递减的严峻形势指明了方向,同时拓展了公司节能减排的思路,即在做好本单元、本单位的节能减排工作同时,也可拓宽视野实行厂级间的节能减排合作,整合资源,形成优势互补或共享,挖掘管理、工艺和设备的潜力,从而使公司的整体节能水平再上新台阶。另外,从2007年7月~2010年12月未发生因引入4.2MPa蒸汽不足而造成装置短停的事件,并且由于互供蒸汽,减少了化肥厂1.6MPa蒸汽和电力工程部余热的放空量,避免了环境污染。

第7篇

关键词:“双困毕业生”;问题;帮扶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079-02

一、建立健全“双困毕业生”帮扶体系的现实意义

随着1998年高校收费全面并轨以及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规模,高校贫困学生的规模也逐年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60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达132-165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25%。随着高校就业制度由统招统分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转变,家庭比较贫困就业又有压力的“双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政府、社会和高校关注的焦点和工作的重点。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于减少社会不平等,贫困阶层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提升自己、改变命运。如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将动摇人们对教育甚至社会公正的信心。可以说,“双困毕业生”能否充分实现就业,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未来。因此,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双困毕业生”帮扶体系迫在眉睫。

二、“双困毕业生”就业主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据人社部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700万人,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再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工业化加快推进所释放出来的富余人口等,更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供需矛盾。目前全国农村大约有1.5亿剩余劳动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城市谋求发展,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对低端岗位的占领,使得大学生可选择的就业范围进一步缩小,相对于所有大学生而言,贫困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

(二)就业市场制度和用人机制尚不健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各种社会资源对毕业生的就业帮助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些地方和单位权权交易、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仍然存在。这样的就业环境,进一步加大了那些家庭经济基础差、社会关系弱、个人素质不拔尖,主要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和城镇低保家庭的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三)不断攀升的就业成本。伴随着就业问题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要想脱颖而出,除了自身所具有的素质外,必要的“包装”显得必不可少,求职成本名目不断增加,主要包括简历制作费、资料收集复印费、面试服装费、美容整容费、招聘会门票费、手机通讯费、交通费、体检费,甚至是人际关系费等,直接经济支出呈攀升之势。尤其是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不断攀升的就业成本使大部分贫困生不堪重负,有的根本就无力支付这些费用,并因此丧失了很多就业机会。

(四)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欠缺。随着高校中学生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贫困学生经济上的困难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和行为。许多贫困学生把自己的时间和自尊全部放在学习上,更加注重学习成绩,要在学习上战胜别人,很少或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从而忽略了实际应用和社会实践等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即使有些贫困生参加过勤工俭学,但由于其目的大多是为了解决经济困难而忽略了综合能力的锻炼,造成了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较差。同时,各类技能考核所需的高额费用也让贫困生望而怯步,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这就导致了尽管有些贫困生成绩优秀,但综合能力的欠缺以及在应聘时的腼腆怯弱导致他们常常很难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双困毕业生”帮扶体系的建议

(一)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培养能力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针对目前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越来越重视的趋势,高校要从多方面入手切实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开设专业,不断更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注重加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课程设置上,相应增加实验课、讨论课和见习课等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上,相同条件下应尽量鼓励一些贫困学生来担任,以锻炼其人际交往和组织能力。吸引和鼓励贫困学生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树立合作观念和团队精神,改变自卑胆怯的心理,逐步树立信心,增强竞争意识。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双困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1.引导“双困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当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特别是普及化时期,要树立大学生就是老百姓的观念,同其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从自身的条件出发,摆正心态,合理定位,降低就业期望值。要树立到基层单位、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的观念,到基层、到农村、到中小企业、到非公有制企业、到西部地区就业。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谋求发展的道路。

2.加强对“双困毕业生”的心理辅导。通过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化解就业心理问题和障碍,提高他们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积极应对就业过程中的挫折。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和人文关怀,注意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观察他们思想和心理上可能产生的不良苗头,疏导他们因就业困难而引发的焦虑和悲观情绪。

3.加强对“双困毕业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从新生入学起,就开始抓职业生涯规划,对“双困生”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除积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外,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帮助贫困大学生正确了解和认识自己,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认清自己的性格、兴趣、气质与外在等个性特征,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选择适当的职业目标。向他们提供简历制作辅导、模拟面试训练、政策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求职技能,提高他们的求职能力。加强对学业和专业技能培训的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和考取资格证书。

(三)构建多层次的就业经济资助体系,进一步降低“双困毕业生”的就业成本。政府和社会、学校要多方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建立健全经济资助体系。高校除了通过正常的奖、贷、助、补、减等资助方式外,还要设立专项的“双困毕业生”就业援助资金,主要用于补助他们在求职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各级政府和部门对报名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和“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的“双困毕业生”,应予以优先安排。各级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开展待就业或失业登记工作,优先安排“双困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要从免费公共服务专项补贴中划出一定比例扶持“双困毕业生”就业。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双困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要将“双困毕业生”纳入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范围。对在各类企业、公益性岗位就业和灵活就业的“双困毕业生”,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积极组织“双困毕业生”参加各类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就业见习,按规定落实培训、鉴定补贴和见习基本生活费补助。自主创业的,可按规定享受小额贷款有关政策。各级政府所属人才中介机构、职业介绍机构举办的供需见面会要免费向“双困毕业生”开放。

(四)就业推荐渠道重点向“双困毕业生”倾斜。高校就业部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贫困毕业生,如通过举办“双困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方式,学校与用人单位建立直接联系,优先对口推荐“双困毕业生”就业。利用高校现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校友会等各种社会资源,广泛发动校友、教师等参与就业工作,优先推荐,重点扶持帮助“双困毕业生”就业。优先选派贫困毕业生去层次较高、规模较大的基地实习。要为贫困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及时便捷、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提供各种就业信息,鼓励他们有目的的应聘,提高应聘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李淑娥.构建高校“双困生”援助体系的几点思考[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27,(1):93-95.

[2]褚惠萍.高校贫困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11):10-12.

第8篇

【关健词】进度计划;项目管理;控制;优化;数字化

1 前言

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施工企业必须通过改善经营、强化管理、提高施工项目管理效率和经营质量来实现盈利目标,从而建立企业信誉,获取企业生存的条件。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在项目的生产全过程中,需要多工种在不同的时间,按一定次序开展施工作业,根据不同的时间和作业内容,安排和规划场地、资金、材料、人力、机械、设备等等,所有这些管理工作都是紧紧围绕费用、进度、质量三大目标展开的。为了合理安排进度,从科学管理要效益,工程人员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在综合大量细致的理论研究后,发明了使用双代号进度计划管理项目的方法。笔者结合多年工程管理实践经验,提出了双代号进度计划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加以应用的一些看法,供同行借鉴。

2 双代号进度计划的特点

我国的双代号进度计划早期由前苏联引入,现在,在原双代号绘制法的基础上,结合了横道图的优点,增加了刻度坐标,成为"双代号时标网络图",在无数重大而复杂的项目上成功进行了运用,取得良好效益。双代号进度计划有以下特点:

2.1编制规范标准化

有一套严格的编制规范,网络计划图表现严谨,标准统一,执行、控制以及调整过程科学合理。

2.2信息量大,读图方便

在西方国家,多数进度控制工作使用横道图与单代号网络图配合的方法。在实际施工中,一个项目可能会分解成几百个工作,采用这种方法,需要很大的绘图纸,读图很麻烦,而在几张很大的图纸间寻找查询的信息,也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同样几百个工作用双代号网络图表示,很小的绘图纸就能显示横道图加单代号网络图所显示出来的所有信息,读图方便很多。

2.3表现直观,使用方便

双代号网络计划既是网络计划,又是水平进度计划,各工作的时间参数和相互关系一目了然。能够清楚地标明计划的时间,在图上直接显示各项工作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和完成时间,工作的自由时差及关键线路。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时确定哪些工作已经完成,哪些工作正在进行及哪些工作将要开始,可以确定同一时间对材料、机械、设备以及人力的需求量。

3 双代号进度计划的应用

我们看到,在建筑行业,从业主方组织项目招标,到监理单位实施进度控制,承包企业投标及组织项目的管理,都离不开双代号进度计划。双代号进度计划已被公认为项目管理中进度控制的最有效方法,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在网络计划应用中的开发和普及,双代号进度计划在项目管理的进度控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1双代号进度计划的编制

(1)编制依据。编制双代号进度计划,一般以下列资料为依据:施工项目的有关工期规定,工程开、竣工时间要求等;施工图纸和有关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和施工部署;投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工程预算资料、企业定额等;现场施工条件资料、总平面布置情况等;建筑材料、设备、机械、人力等资源供应条件和状况;工程所在地气候情况,如冬、雨季时间,当地的施工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

(2)编制原则。双代号进度计划以施工项目竣工交付为总目标,统筹施工全过程,兼顾成本和质量,努力优化施工总工期。编制过程中,须遵循基本建设程序,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特点,科学地确定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充分考虑各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同一时间的交叉等问题;同时应考虑流水作业,注意施工段和工作面的合理划分和搭接;注意主体工程与辅助工程的协调,土建工程与安装工程、管线工程、附属配套工程的配合等等[2]。

(3)编制程序。编制进度计划需要编制人员对项目本身有一定的了解,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这样,才能在编制过程中清楚项目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计算出较准确的施工工期。

首先要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工程施工的外界条件,研究施工图纸,掌握工程的组成和结构形式,分析各种原始资料,预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第二步是确定施工方案。确定工程的总体安排和部署,明确施工起点流向,划分施工段和施工层,制定施工方案。

第三步是分解施工过程。根据工程内容和施工方案,将工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工序,安排施工顺序,确定工作名称和内容。

第四步是估算工作持续时间。估算每个工序的作业时间,形成双代号进度计划的原始参数。

第五步是绘制计划图。按照双代号进度计划的编制规范,绘出计划图。

(4)虚工作的运用。为了正确表达工作之间的关系,双代号进度计划需要引入虚工作的概念,以虚箭线表示,不消耗任何时间和资源,引用虚工作之后,可以把整个项目的逻辑顺序完整地予以表现。由于正确判定和绘制虚工作比较复杂,因此也就增加了绘制和应用双代号进度计划的难度。虚工作的运用主要解决双代号网络图中表达工作间绘图关系和逻辑关系的要求。根据绘图关系,一对节点最多只能代表一项工作,不可以出现工作重号的现象,当有多项工作同时开始并且同时完成时,需要引入虚工作,而虚工作的个数正是工作数减一,此时,虚工作的运用比较简单。逻辑关系的表达就相对复杂,需要考虑工作间的逻辑联系关系和逻辑断路关系,是使用虚工作的难点。考虑工作间逻辑关系要兼顾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两个方面,工艺关系是根据已确定的施工方法,由于工艺技术要求而使得执行各项工作的前后次序受到严格制约。组织关系是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场地的空间限制、施工时间以及施工设备和其它资源等客观条件,由项目管理部通过组织决策确定的逻辑关系。从工艺关系看,一项工作能否开始,必需具备两个条件,即相应的专业工作队和施工段。组织关系则是在满足工艺关系外,还要求工作的开展满足组织关系的要求。如在流水施工组织方式中,为满足施工过程节奏性、均衡性、连续性作业要求,专业工作队能否投入施工,还需满足组织关系上的流水节拍和流水步距的要求。在具体判定虚工作时,当发现有两项工作既有相同的、又有不同的紧后工作时,需要引入虚工作,当两项工作中只有一项工作具有不同的紧后工作时,则只有一个虚工作;当两项工作分别具有不同的紧后工作时,则需要两个虚工作。

在绘制双代号进度计划时,先进行虚工作的判定将使网络图的绘制快捷而准确,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不论项目复杂程序如何,虚工作的绘制均有规律可循,掌握了这些规律,双代号进度计划的绘制也就容易多了。

3.2双代号进度计划的优化

按上述方法编制的进度计划只是个初步方案,为了满足工期要求,还应按照既定目标对初始方案进行优化,达到工期和资金的最佳配置,在施工项目管理中,通常需要在进度计划编制完成之后,对工作流程以及各个工作的持续时间做出适当调整。

对于工期的优化,一般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来进行。首先计算各工作的时间参数,找出计划中的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按要求工期计算出需要缩短的时间,分析各关键线路上的工作能缩短持续时间的可能性以及能缩短的具体时间,选择缩短持续时间对质量和安全影响不大的工作,或有充足备用资源的工作,以及缩短持续时间增加费用较少的工作,进行调整后重新计算计划工期,直到满足工期要求。另一种是优化流程,如使用流水化施工,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工作面,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资源,有效缩短工期。如果没有流水施工的条件,就使用最大资源量的办法,尽可能的缩短单个分项工程的持续时间,如在工作面允许的前提下,投入最多的的人力、施工机械等同时进行作业。

除进度工期的考虑外,计划编制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费用,按要求工期寻求最低成本的计划安排,即进行费用优化。与工期相关的工程费用涉及直接费和间接费两部分,而工期的压缩会引起夜间施工或在有限的工作面内投入更多人力造成工效降低,而导致直接费的增加;但由于工期缩短,现场管理费、设备租赁费等间接费用会相应减少,两者呈相反走向[3]。同时也应注意到,使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工期与直接费和间接费都会相应发生变化。因此,在费用优化时要将几方面的最佳结合点找到,对应的工期即为最佳工期,实现费用优化所寻求的目标。

此外,可用资源数量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计划第一个月需要一千人同时工作,第二个月只需要一百人,那这种方案肯定是不合理的,实施起来会对施工项目的整体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在资源使用高峰期,可以把一些不影响工期的工作适当延时开工,以使对资源的占用量在一定的时期内尽可能平衡,降低资源调动的难度。资源优化的目的,是要通过优化进度方案,以满足资源限制条件并使工期延长最少。

3.3双代号进度计划的实施

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控制是将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偏差,然后进行反馈调节。双代号进度计划制定后,必须加以执行,项目实际施工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导致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出现偏差。这时,需要对项目的进度计划定期检查和调整,检查的内容既要包括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也要包括非关键工作及其线路。通常先检查关键线路,后检查非关键线路,找出线路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形成施工进度报告。

项目经理部依据进度报告,结合具体情况,及时对进度计划作出调整。包括删除多余的工作,增加新的工作,调整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重新计算关键线路以确定按新计划整个项目的预期结束时间。当发现按新计划不能满足总体目标时,项目经理部要结合现场条件,及时提出计划调整报告,重新安排人力、物力的分配,进行资源重组,以期达到项目总体目标要求。为了避免出现大幅度的方案调整,计划检查人员应适时掌握现场施工进度,及时发现并报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项目经理部及时进行反馈调节,保证后续工作按计划实施。如检查中发现计划中的若干环节已不合理需要作出调整,项目管理部应组织对进度计划按新掌握的条件,作出相应整改,重新安排施工顺序,调整施工力量,计算各工作时间参数,进行网络计划优化,并确定出最终方案继续执行,保证进度控制合理、可行。

4 存在问题及建议

双代号进度计划的理论水平较高,但是实际应用水平并不理想。由于双代号进度计划的编制特点,进度计划的绘制、优化、调整非常繁琐,当计划中工作任务超过一定量时,手工计算关键线路需要很长时间,并且每一次修改单个工作的时间参数,关键线路都需要重新计算,庞大的运算量使得一般的工程不可能完全使用进度图来跟踪进度,限制了双代号进度计划的适用范围。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和替代手工运算,是提高双代号进度计划实际应用水平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