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

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20 10:49: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10]ChrisRyan、谷慧敏:旅游业对北京互通的社会影响—以环境变化为例[J].中国旅游研究,2007(6).

[11]崔晓明、Chris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6).

[12]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5]MommaasHans.CulturalClustersandthePost-industrialCity:TowardstheRemappingofUrbanCulturalPolicy,UrbanStudies[J].2004,41(3).

[16]孙根年: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商业研究,2005(18).

[17]

[18]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9]沙莲香: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20]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崔晓明、张红: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1).

[22]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

第2篇

一、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文化生态旅游的探讨比较少,其概念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黄安民等(2000)提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学习、研究、考察、欣赏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区域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刘少和等(2004)则认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生态资源为体验对象,旅游活动各方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旅游形式或产品,是生态旅游的新发展和文化旅游的特殊形式。刘清泗等(1999)把文化生态旅游视为生态旅游的一种,将其定义为: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要以保护当地的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开展旅游活动。在此基础上,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通过反馈机制进一步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上述三个概念对文化生态旅游的表述和理解有着明显的差异,第一个概念着重强调了出游目的是体验旅游地文化,而第二个则强调了旅游活动与旅游地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第三个则提出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综合以上观点,笔者把文化生态旅游定义为: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以旅游者、旅游地和谐相处,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为目的,使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

二、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1.体现地域特色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条件,其文化景观必然带有浓厚的地域特

色,同时在一定的地域背景人们形成了特定的世界观、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如人际交往习俗、服饰、饮食习俗、住居习俗、建筑习俗、婚嫁习俗等等。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往往是追求一种文化的认同或者文化的差异。因此,旅游产品只要能够把地域文化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对旅游者就会有吸引力。

2.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原则

在充分考察和分析旅游地旅游文化全貌的基础上,提取其精华,以旅游文化的精髓为开发突破口,实施有重点、带动效应显著的开发策略;对初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进一步转化、优化、深化,提高其产品档次和素质;对旅游文化中尚未引起重视,但又具有深厚潜力的资源,应加大开发力度,使之脱颖而出。

3.旅游者与旅游地和谐共处原则

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与影响是通过文化的作用而实现的,人类的文化越发达,人对环境的利用越广泛,其影响也就越大越深入,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种文化要素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固有的联系,系统内部有着独特的物质和信息流及系统的反馈调控机制。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遵循文化生态学原则,要有利于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良性发展,要实现旅游者与旅游地的和谐共处。在这个和谐的大系统里面,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地居民、政府各自都有应担负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

4.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

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的。开发的旅游产品既要满足游客的文化认知需求,又要防止对旅游地的文化生态完整性、文化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应严禁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利用。

三、文化生态旅游开发要点

1.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与发掘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包括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形成的各种人文景观及其形成的特定文化,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物质的人文景观如文物古迹、建筑工程等;非物质的文化吸引物如民风民俗、故事传说等。

总体来讲,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蕴涵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中,自然景观要注重其科学内涵、美学内涵和附会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人文景观中的文化发掘则要注重其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特殊性和传统性。

2.注重原生态,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共同构筑了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只有保护好文化产生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文化的发展才会延续,保护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同等重要。开展文化生态旅游,与自然生态旅游相辅相成,充实生态旅游的内涵,使生态旅游变得更加完整。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化生成的生态特征之一是多样性,保护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地域文化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文化演变规律及发展生态旅游标准来进行文化嫁接和文化保护,其中物质性文化生态资源需要防止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地域文化需要继承发展,需要在相关人力资源方面做必要的投入。

3.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系列

文化生态旅游的产品系列主要包括:宗教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文物古迹游、寻根谒祖旅游、乡村体验旅游等。

四、玉林都峤山的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1.都峤山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都峤山位于广西玉林市容县,是国家AAAA级景区。都峤山是我国道教第20洞天,远在汉代即有刘根、华子期等人入山修道,相传晋朝葛洪也曾在山中炼丹。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都峤山又成为佛教圣地。唐代山中建有相当规模的九寺十三观。灵景寺古时即为海内名寺。其后宋朝又在宝元岩中筑殿塑造和奉祀孔子及其弟子,于是都峤山便成为佛、道、儒三家并兴之地。此外,历代名人赞誉都峤山的诗文很多,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写的广西的游记中,最长那部分就是都峤山游记。都峤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发育有秀美、壮丽的丹霞地貌景观,山顶峰丛等地质地貌景观十分典型。

2.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方向

根据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及其旅游开发现状,都峤山应围绕“三教胜地·丹霞奇葩”的文化主题进行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打造,主导方向包括:努力打造丹霞地貌地质公园;深挖宗教内涵,打造宗教圣地;发掘、修复历史遗留古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

3.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1)宗教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打造宗教圣地

宗教的万物平等、贵生、天人合一、构建人间仙境等观点与实践,既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态,还营造成了许多洞天福地,成为今人旅游观光、陶冶情操的生态示范园。

①目前都峤山的宗教旅游还只是停留在 “看庙拜佛”的层次上,寺庙缺少人气。要改变这种情况,需注重动态参与项目的策划。除开展一般游览活动外,还要开发并形成多种与宗教节日、宗教规仪活动有关的动态参与项目,可以在宗教节日举行不等规模的庙会,组织有兴趣的游客参与参禅、浴佛、食斋、放生等佛事活动,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和文化生态旅游的深入开展。近年,都峤山举办了斋食文化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以说为开发参与项目开了一个好头。

②深挖宗教文化内涵,因势利导,让宗教信徒和民众在旅游中通过外在的他律和内在的自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把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地质地貌科普旅游——提升景区文化品味,普及科普知识

都峤山要发展地质地貌科普旅游,首先要尽快对都峤山旅游资源开展全面详尽的综合考察,重点在中区和东区,在详尽了解全区的地质地貌水文生物等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按照申报地质公园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旅游规划。都峤山的地质价值主要在于有重要观赏和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申报都峤山地质公园是把它的科学内容化作重要旅游资源的非常有效的方式,既要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文化娱乐的场所,又要建成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学研究与科普的基地。

①加强对旅游区工作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的文化素质教育,导游词中可以多穿插一些浅显易懂的地质地貌科普知识;

②结合旅游区建设,对较为重要的地质地貌景观挂牌介绍,使一般散客也能够很方便地了解科普内容;

③开展原始风光考察探险游,目前都峤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仅限于其西区和东北区一带,大部分地区还未进行开发,自然环境保持相对原始状态,只要适当选线,劈开荆棘,编排内容,便可以组织“回归自然”原始风光探险考察旅游。

(3)历史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增多旅游亮点

建于明代的“七十二房井”是珍贵的历史遗迹,但现在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反而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应该尽快将这些古民居妥善地保护起来,并在其旁边修建仿制品,立标识牌介绍古民居的来龙去脉。这样,不仅充实了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的内容,也能让游客深刻体会先人生活的艰辛,对游客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都峤山文化底蕴深厚,但目前能够展示给游客的只有很少的内容。还需要继续搜集、挖掘先人留下来的珍贵石刻字画、建筑、房舍、古诗文等,以进一步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含量。

4.文化环境保护的内容

旅游者在旅游区内的文化体验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如果文化物质载体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或消失,文化延续所需要的条件就不再满足,从而体现的文化就会有不等程度的流失。都峤山属于丹霞地貌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加强对文化载体的保护就更具实际意义,具体的保护对象有:

(1)植被与水体:植被与水体是丹山碧水、绿树鲜花组合景观的重要要素,都峤山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故植被与水体的保护就非常重要;

(2)地质地貌景观:是最能体现都峤山丹霞地貌美学、科学价值的物质载体;

(3)文物古迹:如“七十二房井”、寺庙等;(4)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居、生产生活方式等。

参考文献:

周正刚: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J].求索.2004(11):107-109

黄安民 李洪波:文化生态旅游初探[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3):56-58

刘少和 张伟强: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矛盾及其克服[J].思想战线,2004,3(30):122-125

刘清泗 刘 敏:易县旅游文化生态的特点及开发研究[C].全国第14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长白山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讨会,1999.7

彭 华:关于旅游地文化开发的探讨[J].旅游学刊,1998(3):43-46

第3篇

关键词:旅游资源;特色;高新区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159-02

旅游资源的本质在于吸引力。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大部分省市先后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或重点产业,提出了优先发展旅游的战略,各旅游目的地都在努力挖掘自身特色和优势,促进旅游经济增长。当前对于高新区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高新区旅游开发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本文以苏州高新区为例,对其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展开初步研究,以期为高新区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所谓“特色旅游资源”,是指在地方旅游发展过程中,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为当地旅游业利用以产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体现地方独特风格和色彩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苏州高新区地处苏州古城西侧,沪宁旅游带黄金分割点上,东临京杭大运河,南邻吴中区,北接相城区,西至太湖,总面积258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苏州西部都市中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随着苏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高新区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战略目标,使旅游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苏州高新区特色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苏州高新区自然资源以“一湖(太湖)、一山(阳山)”为主;人文旅游资源则围绕“一河(京杭大运河)”而展开,其他自然与人文资源交错点缀其间,构成高新区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的旅游资源结构,为旅游产品的深入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富有特色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特色自然旅游资源

山地自然旅游资源――以阳山、大石山等山地景观为代表的山地自然旅游资源;

珍稀生物旅游资源――以白马涧桃花水母为代表的珍稀生物旅游资源;

湖岛生态旅游资源――以太湖、大小贡山岛等湖岛资源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资源。

从高新区资源状况看,集聚度高、特色鲜明、感召力强的主要是特色自然旅游资源,“真山真水园中城”已成为描述高新区的经典话语,阳山、大石山等山地自然资源如同明珠镶嵌于苏州的城市之中,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环境良好;太湖旅游资源尚未开发,保持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旅游后发优势明显;白马涧桃花水母被誉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作为世界级珍稀生物,其自身的价值不言而喻,是高新区特色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特色人文旅游资源

刺绣、玉雕等工艺类文化旅游资源――以镇湖刺绣、缂丝,东渚玉石雕,通安、浒墅关草席等为代表的工艺类文化旅游资源;

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以京杭大运河为主轴,串联浒墅关文昌阁、枫桥、横塘老镇等为代表的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

高新区历史文化悠久,其特色人文旅游资源主要为两类,即以刺绣、石雕等为代表的传统工艺类文化旅游资源和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刺绣作为苏州传统手工工艺,已成为高新区代表性文化因子和符号,2006年首届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全面展示了中国刺绣的文化魅力;大运河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资源,目前正在由国家统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江苏也正着力开发大运河旅游,因此高新区应借势而为,努力成为大运河旅游线的重要一环。

(三)特色社会旅游资源

创业教育类社会旅游资源――以中国苏州留学人员创业园、国际教育园为代表的创业教育类社会旅游资源;

高科技产业类社会旅游资源――以高新区科技城、环保产业园等高科技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类社会旅游资源;

会展类社会旅游资源――以高新国际汽车城会展中心为代表的会展类社会旅游资源。

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导向留下了许多特色的社会旅游资源,秉承高新区发展脉络,将这些特色社会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可以彰显高新区的区域个性文化,而随着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现代人求新求异的观念在旅游中得到相当体现,这些特色社会资源能够充分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的心理,因此,可以成为高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一极。

二、苏州高新区旅游资源开发指向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种旅游活动的开展,都要以一定的旅游资源作为基础,因此,必须从更高层面上看待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新的观念指导旅游开发。

第一,树立开放的旅游资源观。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时代性特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旅游资源的范畴在不断扩大。就高新区自身而言,其众多的特色产业优势资源使其旅游资源的界定早已超出国家标准,因此在高新区旅游开发中,应在国家规范的基础上,采取“跳出资源看资源”的战略,树立开放的旅游资源观,诸如上述的各类社会旅游资源,突出高新区“科技、生态、人文”的特点,促进高新区旅游资源更好开发。

第二,旅游资源开发的选择性。高新区旅游开发必须走“品牌之路、精品之路”,尤其要注重开发建设出自己的拳头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对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认真筛选,推出有市场前景、具有较高旅游价值的重点景区、重点项目,实施政策、资金的倾斜,集中优势的人力、财力和精力,突出几个亮点,创建出精品品牌,带动其他资源的开发,在重点开发建设的同时,在条件具备、市场有保障的前提下积极指导其他资源开发建设。

第三,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追求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一致。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要注重生态环境、自然风貌、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建立一整套利益分配共享和旅游开发后果评估机制,最终建立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的良性发展模式。高新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主要在经济上引导产业结构向良性化调整;在环境上开发与保护并重,塑造优美的旅游环境。

三、苏州高新区旅游资源开发方向

(一)加强旅游资源的集聚整合,注重区域内外的互补联动

虽然高新区旅游资源在大空间上呈现集聚化态势,但在小空间上则表现出点多、分散的格局,以人文资源为例,除镇湖刺绣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外,其他的人文旅游资源品位度不高,市场影响力有限,因此,高新区应以整合意识统领旅游资源开发,如在运河开发上,以运河为主轴,串联沿河景点,集中打造运河文化带。同时重视与其他区域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组合开发,以周边成熟景区为依托,突出差异,聚集人气,形成内部整合,外部联动的动态发展格局。

(二)以市场发展为导向,以快乐、轻松、休闲为开发基调

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在进行市场――产品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开发高新区旅游产品,并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致力于引导消费和创造新的旅游需求。高新区应以自然生态山水为基础,在产品开发和体系结构上,以现代城市休闲理念为指导,以快乐、轻松、休闲为开发基调,进一步突出休闲旅游特色,在旅游开发中实现文化轻松化,生态休闲化,打造苏州乃至长三角的休闲新天堂。

(三)重视充满野趣的自然资源在休闲旅游中的重要地位

现代社会人们开始乐于回到充满原始野趣的自然环境中,这种回归心理形成了人们休闲旅游的重要驱动力。高新区“真山真水”的城市形象向人们展示了区内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白鹭群翔,芦苇荡漾的太湖沿岸湿地,百草丛生,百鸟争鸣的秀色青山,使高新区在长三角的城市丛林中独具特色,在太湖周边日益人工化的大环境下,高新区应着力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凸显自然野趣概念,以城市丛林中的自然特色为基础,营造野趣化的休闲旅游氛围,推动高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四、苏州高新区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苏州高新区旅游发展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应将政府主导作为高新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性政策,对此政府部门及相关旅游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第一,成立“高新区旅游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管理全区旅游产业的发展。由旅游、宣传、交通、林业、水文、环保、卫生、文化等部门组成“综合执法大队”,对全区旅游业发展和营运环境进行综合执法检查,同时成立“高新区旅游协会”等其他民间行业组织,共同推进高新区旅游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第二,政府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对旅游建设项目提供一定的信贷支持,形成多元化旅游投资格局;高新区应积极争取政府资金的投入,努力将众多投资资金向旅游开发延伸,综合设立高新区旅游项目资金库,鼓励区内外各类企业和社会各界投资高新区旅游;尽快建立起一套效益驱动、投向明确、产权清晰、政策配套的产业投资机制,建立和积累高新区旅游业发展基金,可以按旅游经营实体营业额的一定比例进行收取,主要用于非盈利性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项目建设。

第三,严格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条例,严格控制有污染项目的建设,防止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破坏。高新区建设的旅游活动项目必须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要增设相应的垃圾,与污水收集、处理方式,防止水体污染,各类污水要实行统一处理达标后排放实施“活水”、“清水”工程。

第四,目前高新区旅游业发展的层次还较低,急需通过各种手段引进和培养人才,因此,必须制定相关的旅游管理人员培训计划,聘请专家开设旅游开发与管理培训班或选送旅游管理人员外出参加相关培训班的学习,可与苏州大学等省内或省外高校进行合作,为高新区旅游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曹敏娜,王兴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功能定位研究[J].人文地理,2003,(2):37-41.

[2]陈家祥.国家高新区功能演化与发展对策研究[J].人文地理,2009,(2):78-83.

[3]王树海,闫耀民.国家高新区未来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3):84-88.

第4篇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一词的最早出现可追溯至1965年,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环境伦理观开始向旅游领域渗透,随着旅游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其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大,人们对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也日益关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将环保与旅游作为研究对象的新的旅游方式。但对于“生态旅游”这一新词语,世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将之定义为:以生态为基础理论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生态旅游学会则解释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认为:生态旅游应为倡导爱护环境,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感受自然及文化地域。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的概念可以这样归纳: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它包括三重含义:

1、经历的质量----提供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即享受自然、认识自然、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生态旅游以回归大自然为基调,于是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旅游对象物,必须有特定的旅游观赏,如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人文文化等,以满足人们享受自然、认识自然的需求。生态旅游不仅能使旅游者返璞归真,享受大自然,在清新、开阔、洁净的环境中修养身心,而且能够了解、研究特定区域内的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历史特征,使旅游者从中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2、资源的质量----保护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

生态旅游,就是让游人在良好生态环境中或旅游游览,或度假休息,或健康疗养;同时认识自然,了解生态,丰富知识,进而增强环境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更自觉地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可见,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旅游方式,它同传统旅游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生态旅游必须具有促进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点。因此,生态旅游又要有目的地提高旅游景区的旅游环境质量,使人们在享受、认识自然的同时,又能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其根本宗旨就是贴近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平衡。生态旅游必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在维护良好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旅游,生态旅游不能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必须要保持旅游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和保持生态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有序发展,保持好优异的自然环境。

3、生活的质量---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即通过旅游开发,为旅游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有效发展经济,能够使当地居民在生态环境质量不降低的基础上,在经济上、财政上获得益处。

(二)生态旅游的特点

1、自然性:指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它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指旅游者所到的旅游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人口相对稀少,由于受化影响程度较低,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

第二,是指在这个区域内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保留纯自然原始状态的系统,对于旅游者具有心理文化上的吸引力。因为使旅游者选择去某地旅游的共同心理特征是了解、观察、体验有别于他们本土文化模式的异域文化;

第三,指在上述两个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特种旅游项目和线路,要体现特定的旅游生态环境特征相对集中、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条件和谐相存的要求,项目和线路能够使旅游者体验到过去未曾体验到的心理感受。

2、保护性:和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现代生态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保护性。现代生态旅游的保护性体现在旅游业中的方方面面,对于旅游开发规划者来说,保护性体现在遵循自然生态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上;对于旅游开发商来说,保护性体现在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将资源的价值纳入成本核算,在科学的规划开发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对于管理者而言,保护性体现在资源环境容量范围内的旅游利用,杜绝短期经济行为,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对于游客,保护性则体现在环境意识和自身的素质,珍视自然赋予人类的物质及精神价值,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3、参与性:生态旅游的参与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之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崇尚高雅文化,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同时,通过参与来保证旅游者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和充分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生态旅游是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的一种旅游活动。所以,生态旅游还要求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组织及研究者广泛参与旅游决策与管理,从而提高旅游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有利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高品位与普及性:在生态旅游开展的早期,生态旅游的参与者多为特定族群,一般来说是具有较高的教育背景或文化素养的人。但近些年生态旅游发展的现实却表现出生态旅游正朝着普及化的方向发展,参加生态旅游的游客已不仅仅只限于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上层人士,越来越多的普通工人、职员、学生等都加入到生态旅游的队伍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修身养性的生态旅游将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生态旅游者的队伍还将不断地扩大。

(三)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把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两大类型。

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一是地文生态旅游资源,包括:(1)地质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如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火山、地震遗迹等;(2)地貌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如山岳景观、岩溶景观、海岸地貌等。二是水体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温泉、瀑布、海滨等。三是气候天象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宜人的气候、天象奇观等。四是生物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古树名木与奇花异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等。

第5篇

关键词:旅游环境,环境问题,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一、 旅游环境

(一) 旅游环境的概念

旅游环境是个外延和内涵都十分广泛的话题。具体的的说,其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的概念。广义的旅游环境是指人类生活所依托和生活的空间环境,也就是我们人类和万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以及人类自身创造的各种人文环境。狭义的旅游环境是指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中所接触到的各种空间形态,主要包括交通环境、服务接待环境、旅游地的景观资源环境、气候环境等。

(二) 旅游资源的特征

1. 旅游资源的脆弱性

所谓脆弱性是指很容易遭到毁坏和损坏,由此导致旅游环境的退化、恶化和毁灭,失去旅游功能。旅游资源既有自然形成的,也有人为造就的。其很容易遭受到来自外界的侵蚀和毁坏是最明显和共同的特征。旅游资源是经过漫长的时间积累,改变而形成现在的形态,它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需要妈妈的细心呵护一样,我们在进行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不要让自己的行为去伤害和毁坏它。

2. 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所谓不可再生性是指某些自然旅游资源本身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由大自然雕塑造就而成的。但是在人类短暂的人生经历中只要稍不注意和注重,这些自然景观就会遭受破坏,毁于一旦。尽管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可以在现有的情况下复制出一模一样的造型,但是那毕竟不是大自然的杰作,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观赏价值。动物和植物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表现最为明显。

(三) 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旅游的发展依赖着先天的或者后天的环境资源。在各国的经济收入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我也必须清楚的看到,旅游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破坏和污染问题。不断涌入的旅游人群,不断修建的旅游设施都给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水污染、噪声污染、旅游资源锐减等环境问题。

环境的保护仅仅靠政府部门每年对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的拨付是远远不够的。而旅游业的充分、适当、合理、合法的发展能为环境保护获取更多的资金保证,继而更好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所以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个既对立又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 我国旅游景区存在的环境问题

(一) 旅游区域的环境污染严重

伴随着有人进入旅游景区,为便利游客使用而不断革新、不断增加的交通工具、旅游设施给景区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如汽车、货车、火车、飞机、游艇等排放的尾气、烟尘;众多游客呼出的二氧化碳;旅游区内的宾馆、饭店等生活锅炉排出的废气等。

旅游区的旅游人数不断增加,但是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却不完善。导致了很多游客乱扔果皮纸屑的现象出现,使景区成了十足的垃圾场,不但破坏景区风景格调,还造成视觉污染。景区内产生的废水、废弃物不能及时处理导致景区内的水体体质恶化、景观退化。据丽江市环境监测站披露,因为排污管道不完善,古城内的玉河水质已经从原来可以饮用的一、二类水质降低为三类和四类水质,其中主要是生活污染造成的氨氮和大肠杆菌指标超标。①

(二) 旅游资源遭到破坏

在景区里面,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人们盲目的修建各种旅游设施,引进各种先进技术,举办各种商业活动,改变或者破坏了旅游区内原有的文化、民族风俗。

游客们在景区内的乱刻乱画、随意践踏;在景区内开采石矿,毁灭风景;人工截流修建水库,致使瀑布永久消失;人为火灾,导致森林植被和古树名木毁于一旦等等这些行为都让景区内的各种环境资源遭受严重损坏。

(三) 旅游区内社会治安难以保证

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景区内的社会治安每况愈下。偷盗、诈骗、抢劫、走私、贩毒、、勒索等违法现象大量出现。

(四) 旅游区内社会治安难以保证

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景区内的社会治安每况愈下。偷盗、诈骗、抢劫、走私、贩毒、、勒索等违法现象大量出现。

三、 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随着旅游这一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发挥的作用,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会越发明显,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解决好这一问题,让其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不论是排污收费制度还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其真正落实对旅游景区环境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切实贯彻该政策,正在做到从源头上保护旅游景区的环境。

(二)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旅游环境对当代人类的生活尤其重要,所以旅游景区环境的保护不论是对当地居民还是对外地游客、地方政府、投资企业都是不容推卸的责任。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如宣传手册、定期讲座、定期考核等方式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当地居民应该认识到保护好现有的环境资源,才可以实现其长远的利益价值,竟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不要遇山开山,遇河挖河,改变了自然原有的面貌,也损害了自然资源所具有的观赏价值。外来游客、投资企业等也应该端正自己对旅游景区环境的态度,认识到保护好了现有的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三) 适当限制游客数量

旅游景区内的环境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游客数量一旦超过了旅游景区环境的承载能力,带来了将是对环境的致命性毁坏。我们可以采取诸如此类的方法去限制旅游景区内的游客,如在旅游旺季到那些景区环境脆弱,景区环境狭小的地方去旅游,旅游者需提前在网上申请并预定,当申请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景区就应该停止售票。其他想去该地的游客只好等到下个时间提前申请预定。如对于已经做出游客数量限制的旅游景区应该不定期检查,以确保当地政府为了经济收入而不限制游客数量的情况出现。

(四) 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制

面对我国出现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立的局面,可以考虑建立合理的旅游产权制度。建立合理的旅游产权制度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旅游资源市场由两级市场构成,一级是旅游资源经济所有权的出让市场,旅游资源管理部门把旅游资源一定年限的经济所有权出让给开发商,管理部门收取出让费,让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通过市场交换得以实现。由于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属于世界自然或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人类共同的财富例外,其产权应由国家所有,不应在市场交易范围内。二级市场是旅游资源使用权的流转市场,取得旅游资源所有权的开发商可以把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开发商。产权的可转让性,使资源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在全社会自由流动,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确保公平与效率,会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②

四、 结束语

总之,旅游发展同旅游环保应相互协调,而不应相互对立。有效环境保护是为了更好、更持续地发展旅游。旅游环境的恶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境是旅游的基础,没有好的环境,旅游产业也就不复存在,要把旅游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大事来抓,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明确权责分工,普及旅游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辛建荣,唐嘉耀.旅游环境问题及其了持续发扎对策[J].

[2]宋春燕.关于旅游对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3]王会芳,许学丽.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J].北方环境,2010.

[4]刘丽梅.我国旅游景区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

[5]郭兴会,牛颖徽.论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J].土木建筑文库,2011.

[6]郑金虎,朱丽君.旅游环境问题议[J].陇东学院学报,2011.

[7]卫秋明,郭向荣.我国旅游环境问题经济分析及对策[J].财经视点,2011.

[8]赵飞虎.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J].中国集团经济,2010.

[9]徐行.旅游开发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对策[J].经济论坛,2010.

注解

第6篇

[关键词]海南省滨海旅游发展现状对策

自90年代以来,滨海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无论是在接待旅游人数方面,还是在旅游收入方面,都对我国旅游业做出了巨大贡献。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滨海旅游以其独特优势,必将成为引领我国旅游发展的强劲动力。海南省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有着发展滨海旅游的先天优势。自1988年建省以来,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热带滨海旅游资源,海南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中国旅游度假的热点地区。

一、滨海旅游的概念

滨海是陆地系统和海洋系统的接合部,是海陆相互作用而变化的活跃地带。滨海地带主要包括由海湾、岛屿、半岛或海湾形成的内陆水道,处于海陆两个生态环境的交界处。

滨海旅游(coastal tourism)概括为在海岸、离岸水面上发生的全面的旅游、休闲娱乐活动,包括海岸上住宿、餐饮、食品工业、第二住宅的发展,基础设施支撑的海岸发展和旅游活动,例如休闲游船、依托海岸的生态旅游、豪华游船、游泳、休闲渔业、浮潜和潜水。

二、海南省滨海旅游发展现状

1.滨海旅资源开发现状

(1)滨海旅游资源状况

参照2003年我国出台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在确定调查范围的基础上(沿海12个县市),对海南滨海地区进行了旅游资源普查,共调查旅游景点259个,调查旅游资源单体近600多个。

(2)海南滨海旅游资源分布特征

从总体上看,海南滨海地区旅游资源类型多、数量大,除了冰雪旅游资源和草原与草地旅游资源外,基本包含了全部旅游资源主类和亚类。但各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地区分布都不均衡。东部沿海6个县市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滨海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为226个,占评价总数的7661%,西部6个县市滨海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为62个,仅占评价总数的21.02%,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为7个,占评价总数的2.37%。在优良级滨海旅游资源单体中,东部6县市有119个,占全部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80.41%,西部6县市有24个,仅占16.21%,西沙群岛有5个,占3.38%。在所有滨海12个县市中,三亚市滨海旅游资源单体和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数量最多,其次是海口、万宁、文昌、琼海等地。

2.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状况

海南滨海旅游景区集中了绝大多数海南旅游资源的精华,且开发历史较早。旅游产品和线路相对成熟。目前海南有36个A级旅游景区点,位于滨海地区的有28个,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8家,3A级景区11家,2A级景区3家,1A级景区2家,在建2家。

3.滨海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海南省凭借着其独特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开发了种类繁多、各色各样的滨海旅游产品。不仅有传统的滨海观光产品,也有其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根据滨海旅游活动特点、滨海旅游资源组合、滨海旅游产品的内涵及滨海旅游需求趋势,在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把海南省滨海旅游产品大致归纳为6大类、264,类(表3)。

4.滨海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现状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批国内外顶级酒店品牌纷纷进驻,海南的酒店数量快速增长。截止到目前。全省共有星级酒店364家。其中五星级酒店61家,四星级酒店101家,三星级酒店131家,客房54235间,床位92042张:共有旅行社202家。其中国际旅行社49家,国内旅行社153家;共有景区80多家,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10家;高尔夫球场23家;以及为数众多的旅游商场和免税商场。目前,海南形成的旅游年接待能力已超过2500万人次。

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9064公里,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动脉。

“三纵四横”国省干线为主骨架,县乡村道支干相联,贯通东西南北、辐射全岛的公路网络格局。铁路建设也实现历史性突破,建成了从南到北的西环铁路和跨越琼州海峡的粤海铁路。以旅游观光为主的东环城际快速客运铁路也于2011年12月建成通车,西环高铁也在规划建设之中。航空事业发展异常迅猛,按照国际民航组织4E标准先后修建了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近500条。全省现有大小港口24个,其中以海口、三亚、八所、杨浦四大港口为最大。国内航线可到达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各港口,国际航线可到达俄罗斯、日本、朝鲜、东南亚、非洲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5.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

海南的旅游业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发展起来的,从1988年建省至今,海南旅游业经过22年的发展,各项旅游指标都有了飞跃增长,旅游收入明显增加,并逐步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海南近年来滨海地区旅游收入情况表(表4)。

三、海南省滨海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滨海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开发程度较低

旅游产品结构是指旅游产品的构成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国内外旅游产品的发展历程,可以将旅游产品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和专门层次。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滨海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绝大多数滨海旅游产品处于初级开发阶段,产品结构单一,以基础层次的热带滨海观光、民族风情观赏、海上游乐等旅游产品为主,提高层次的热带滨海度假旅游产品虽已有发展,但仍未能形成主要旅游产品。高端层次的邮轮和游艇也处于起步阶段。

2.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力度不协调

热带滨海旅游资源是海南独特的旅游资源,作为海岛型的旅游目的地其生态环境是比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随着海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滨海旅游资源在未经合理规划的情况了进行了大规模的粗放开发,造成极大的破坏。一些滨海景区开发利用少,实际产出与资源丰富程度不协调,难以将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旅游者生态环保意识淡薄,加上一些滨海旅游地超容量接待游客,造成海滩垃圾遍地、海洋水体遭受污染和沿岸植被的破坏。许多固体垃圾未得到及时的回收处理,造成岛上生态坏境恶化,大量游客参与亲水式潜水项目,并且缺乏对珊瑚礁资源保护的知识,使珊瑚礁遭到严重破坏。

3.旅游公共服务不完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旅游公共服务是指在旅游目的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由政府或其他组织等服务主体为旅行前、旅行中、旅行后的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提供的,具有明显公共性的,满足旅游者共同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总称。海南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在不断完善中,目前只在海口设有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中心机

关性质比较强。在公共旅游服务网站方面尽管有不少官方以及企业性质的旅游网络,但功能比较单一,很难实现与旅游企业的无障碍对接。在主要的机场,码头、车站都缺少必要的旅游咨询服务网点。海南现在虽然在部分旅游接待设施方面已达到国际水平,但是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在景区、旅行社、旅游餐饮、旅游商场等方面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都需要提高。

4.利益主体关系不明确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主要有五大利益主体,分别是当地居民、地方政府、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作为利益主体的当地居民,应该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最大受益者,而实际情况是当地居民很少或没有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不能明显的体会到良好的旅游社会环境、市场环境、生态环境能为他们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这也造成了欺客宰客、态度恶劣等对游客的不友好行为,以及随地吐痰、乱扔乱放、不遵守交通规则等不文明行为的时常发生。这也间接影响了旅游者的利益,给旅游者带来了不满意的旅游经历。旅游企业在滨海旅游开发中的主力军的地位,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要加以明确。旅游从业人员作为为旅游财富的创造者,其重要作用也要得到重视与尊重。

四、海南省滨海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1.丰富产品体系,满足旅游者多元化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并趋向于体验性、参与性旅游产品。为此,需要依托海南现有的滨海旅游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按照国际化旅游目的地标准改造和升级。同时借鉴国际海岛开发经验,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多元综合性发展,注重对自然安静休闲、历史文化游览、独特景观游览、健康休闲、时尚高端旅游、运动休闲等多种度假类型产品的开发,并形成不同层次的旅游产品,既有高端旅游产品,也有很多适于大众的中端旅游产品。

2.加强资源的保护力度,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

滨海旅游环境是一个相对脆弱的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也会从根本上动摇滨海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为了尽量减少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滨海旅游开发中应研究滨海旅游环境承载力,并将旅游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上,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加强滨海旅游的理论研究,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制定科学的滨海旅游开发规划,尤其要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作为衡量旅游开发威败的标准之一加强规划,尽可能减少因随意性和盲目性带来的破坏。对旅游发展负有责任的政府机构、协会、环境方面的非政府组织应通力合作,加强可行性研究,拟定发展框架,完善旅游规则,实现海南省可持续旅游发展。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保持海南岛的地方特色,维护滨海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

3.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制定旅游服务质量标准

建立具有旅游咨询、预定和多种服务功能的线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线上旅游网站,整合网络资源,推进网上、网下公益性旅游咨询同有偿服务有机结合和相互配套。推广无线高速宽带网络和探索旅游业数字化,促进新型电子旅游服务业形成;建立以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为主的旅游基础设施服务系统;形成以旅游景区道路连接线、旅游交通引导标识为主的旅游公共交通服务系统;形成以危机管理、安全救助为主的旅游配套服务系统。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旅游服务质量标准体系。贯彻落实国家和行业对旅游服务的相关标准。旅游企业要编制服务质量手册,完善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

4.注重旅游形象建设,完善营销体系建设

由于旅游产品的无形性特点使得消费者不能象传统型的消费活动一样可以直观的挑选商品并在付款后形成快速消费。因此购买过程中旅游产品的品牌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显的尤为重要。在当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形象塑造已成为旅游地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关键。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旅游产品要靠形象的传播,使其为潜在旅游者所认知,从而产生旅游动机。并最终实现出游计划。国外旅游研究表明,形象是吸引旅游者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第7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外部不经济性;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163-02

一、概述

乡村旅游起源于现代旅游业,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已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并且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其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也逐渐地丰富起来,大众旅游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乡村旅游在旅游业的地位也越发的重要了起来。同时乡村旅游的外部不经济性也越发的突显了出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尤其是关于乡村旅游外部不经济性及其内化问题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乡村旅游的外部不经济的表现

1.乡村旅游开发的外部不经济表现。乡村旅游开发的外部不经济表现有四个方面:破坏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过度开发和盲目利用乡村旅游资源;严重污染乡村旅游环境;冲击乡村旅游本地居民的文化传统

乡村旅游的开发具有高回报性,诱发了一些投资主体头脑发热,盲目跟风,一拥而上,给乡村带来了无法弥补的破坏。很多乡村在景区开发利用中,不进行详细的旅游资源与环境条件的调查、评估,不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过度的商业化和城市化已使很多乡村旅游景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复存在。众所周知,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废气污染等各类污染。如不采取排污措施,将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将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进入,导致对乡村本土文化的冲击。这种同化和退化导致城乡差别的日趋缩小甚至最终消失,乡村旅游不复存在。

2.乡村旅游消费的外部不经济表现。乡村旅游消费的外部不经济表现有两个方面:超量游客拥挤对环境的破坏 ;游客人为地对环境的破坏。

就像桥有一个最大承受的重量,过了就会支撑不住坍塌一样,乡村旅游景区同样也有最大的游客容量,只有当人数不超过这个限定值时,才不会降低乡村旅游环境的质量。乡村旅游景区超容量的接待了游客,使游客无法在很好的旅游氛围中享受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精彩体验。由于中国受教育水平还是比较低,国民素质还普遍不高,社会公德意识和自觉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还是比较浅薄,在乡村旅游景区还是时有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践踏草地、对景观随意刻划等人为破坏的现象。

三、乡村旅游外部不经济的根源

1.乡村旅游开发的外部不经济根源。乡村旅游开发的外部不经济根源主要有:乡村旅游资源产权模糊和虚置;乡村旅游开发者的有限理性;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体制弊端;乡村旅游的无价或低价观。

乡村旅游资源产权模糊和虚置通常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乡村旅游资源的“公共物品”自然属性决定了很难界定其有效产权。二是乡村旅游资源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其产权的虚置。乡村旅游开发者对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当,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不会像其他产业那样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些误区将导致很多开发中的非理性破坏行为。目前中国旅游景区的管理格局从宏观来看是: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多头管理、体制不顺。这样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构导致了资源的闲置或浪费、旅游资源的无序、低效地开发与经营。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旅游资源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是属于所有人的,所以没有价值。旅游开发者在无偿或低价占有、开发和经营时就产生了外部不经济。

2.乡村旅游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根源。乡村旅游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根源主要有:乡村旅游资源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乡村旅游规划的不合理性;游客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欠缺;景区的管理力度不够。

乡村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多为准公共品。不考虑他们的行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只会追求个人的边际效益等于个人的边际成本,从而过度或无限使用乡村旅游产品或资源,引发拥挤、污染、破坏等外部不经济性的现象产生。由于乡村旅游不合理规划,在许多景区都出现了旺季人满为患的现象。如果旅游开发者以利润为核心,追求大量游客,就会对乡村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对乡村旅游的环境和资源带来破坏,这样也产生了乡村旅游的外部不经济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之前的高消费、高增长、高浪费的粗放型的消费方式也应该被摒弃了,但仍有许多人固守着从前的消费观念,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观念,给乡村旅游景区带来了外部不经济性。乡村旅游业尚处于我们旅游业的初级阶段,目前大多数乡村旅游景区缺乏大量的资金和专业的管理人才,因而导致乡村旅游的管理力度不够。这样就会使得乡村旅游景区在经营中产生很多的问题。

四、乡村旅游外部不经济性的弱化对策

1.经济激励。可以通过价格调节、税收、征费、补贴等方面进行经济激励。

价格是最直接的调节手段。在游客过量的时候,要使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数量与旅游经营者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均衡,以达到分流部分游客、缓解景区压力的目的。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者征收旅游税,使其旅游开发商的私人成本上升为社会成本,从而使旅游人数得以控制。对那些有利于乡村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行为实现减免税收。收费可以通过对有害于资源、环境的旅游活动,以及对相应的“旅游服务”征收一定的费用,从而使造成乡村旅游外部性的主体承担相应的外部成本或外部效果。实施财政补贴的手段有两种情况:政府根据乡村资源开发者带来的外部性程度为他们提供补贴以及对旅游外部性的受损者进行补贴。

2.体制管理。管理体制需要创新,明晰产权是解决任何经济活动外部性的一大利刃。乡村旅游景区的管理权要明确;乡村旅游景区管理权和使用权要分离;乡村旅游景区监督机制要建立和完善。

利益一体化,是产权重组的一种方式,我们的乡村旅游景区和相关企业在明确了乡村旅游景区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建立广泛的融资渠道,适当的增加投资主体,完善乡村旅游景区经营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股份结构。

3.政府干预。政府干预是政府以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政策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强制的管理和控制,以消除外部不经济行为。

参考文献:

[1]周玲强,黄祖辉.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4,(7).

[2]粟娟.旅游开发的外部性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5,(6):53-55.

[3]敖荣军,龚胜生.旅游业的外部不经济性及其内化研究[J].旅游学科,2002,(3):14-17.

[4]叶红霞.旅游景区开发的外部不经济性及其内化研究[J].经济研究,2007,(8):121-123.

[5]徐芳.旅游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问题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6):104-108.

[6]史清莲.乡村旅游开发的外部不经济及其内化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6,(3):139-141.

[7]陈向红.中国世界遗产地旅游活动中的外部不经济性及其解决途径[J].经济体制改革,2005,(6):152-155.

[8]王素洁.旅游开发经营的外部不经济及其内化探析[J].旅游科学,2006,(1):22-27.

第8篇

1.1环境与旅游环境。环境(environment)是一个综合的、广泛的概念,一般理解为特定区域内各种因素的综合及其相互关系。旅游环境(tourismenvironment)是一切使旅游活动得以存在和进行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分为旅游社会环境、旅游生态环境、旅游经济环境、旅游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环境。旅游环境的持续健康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之一。本文仅讨论旅游生态环境,主要指山东半岛城市群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及其赋存基底。

1.2环境管理与旅游环境管理。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management)是以实现生态可持续为根本目标,研究政府及有关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运用一切手段调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关系,保证生产、生活、生态3个目标协同实现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规律的科学。旅游环境管理(tourismenvironmentalmanagement)是以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经济、法律、以及教育和行政的手段,对一切可能损害旅游环境的行为和活动施加影响,协调旅游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旅游业的发展既满足游客的需求,又保护旅游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1.3旅游环境管理体系。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ourism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简称TEMS)是指以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和当代环境管理的先进思想为指导,围绕对旅游区域内各种环境因素的管理,由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各种管理要素组成的综合的系统,它是旅游区整个管理体系的主体。

区域旅游环境管理体系,是区域旅游综合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区域旅游环境保护方针、目标或政策,而需要的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其目的是通过规范和加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旅游环境管理工作,持续改善区域旅游环境质量,促使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进而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概况及旅游业发展现状

2.1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城市群之一,是中国最接近日、韩两个亚洲发达国家的地区,辖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潍坊、日照和东营8个城市,总面积7.3万km2,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区域地面海拔大部分在300米以下,三面环海,岸线曲折,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平原、滩涂和洼地,黄河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温度11℃~14℃,年降水量650~850mm;水系发源于中部山地,南北分流,独流入海,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地带性土壤为典型棕色森林土(俗称山东棕壤),天然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山东半岛城市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实力较强。山东省2007年推出“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战略,从过去东、中、西横向发展转到侧重北、中、南纵向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处于经济基础雄厚的“一体”,显示出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2旅游业发展现状。

2.2.1旅游资源密集。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全省旅游景区和资源点中,70%以上分布在这里,堪称国内最佳旅游观光度假目的地。该区拥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和长岛等299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占全省总数的87.5%。山岳类旅游资源数量众多,总量占山东省的一半;海滨风光旖旎,港湾海衅连绵,浴场沙细坡缓,岛屿礁石奇美,碧海浩瀚多姿,景点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保存了众多的遗址遗迹,有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在这里留下了履痕、成就和影响;民风民俗资源极其丰富,且富有特色,民间节会数量多。

省会济南,百泉汇集,以“泉城”美誉蜚声海内外;青岛被誉为“黄海明珠”,其海岸风光独具魅力,崂山为道教胜地,古迹众多;烟台的芝罘岛、长岛、养马岛,“人间仙境”蓬莱阁,“海滨花园”威海的刘公岛、成山头,日照山海天风景区是理想的旅游、疗养、度假胜地;“世界风筝都”潍坊民俗风情丰富多彩;淄博的蒲松龄故居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以古老齐文化著称的齐国都城临淄,已逐步成为韩日游客旅游的新热点;东营黄河三角洲和入海口湿地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以入海口湿地为主体的国家自然保护区。

2.2.2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山东半岛城市群的8座城市,基础设施完备,文化、历史、地理和区位、经济结构等各具特色,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旅游特色。半岛城市群区域交通便捷,已形成铁路、公路、海运、空运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京沪铁路纵贯南北,胶济铁路横跨东西,使国内外旅游者便于到山东旅游。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全方位的交通网络为开发半岛城市群的城市旅游、商贸旅游、会展旅游、度假旅游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据统计,2007年半岛城市群8市的国内旅游游客接待量达12890万人次,占全省的63.41%;旅游总收入为926.75亿元、占全省的71.53%。

2.2.3区域旅游环境问题。

2.2.3.1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压力较大。山东半岛城市群横跨鲁东丘陵、鲁中山地和鲁北滨海黄河三角洲,发达的经济也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给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压力。由于半岛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区内径流季节变化大且流域狭小,水资源利用条件差,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35.36×108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自然生态环境日益萎缩,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扩张;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生态承载力不足。

2.2.3.2旅游资源自然衰败速度加快。无论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的发展、变化都会影响其变化,使之受到破坏。山东半岛城市群部分景区旅游游客数量增加迅速,超出了区域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加速了自然衰败的进程。

2.2.3.3旅游量众多,旅游区环境受污染严重。随着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客源市场的不断扩大,人们旅游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对半岛地区旅游环境的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多样性所带来的影响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旅游垃圾的产生和非有效处理引起了旅游景观破坏,旅游资源价值降低。

2.2.3.4部分旅游景区粗放式开发和管理,自然景观遭破坏。部分旅游景区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盲目地进行粗放式的开发。重开发、轻保护,造成了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自然景观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3.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EMS)的构建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EMS)的构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是系统解决区域旅游环境问题的要求,也是提高区域旅游经济效益的要求。根据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多部门参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持续改进等原则,初步建立起了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框架:

3.1环境政策和环境立法管理。法规建设和立法管理,是旅游开发及其环境保护的根本依据所在。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首先要确定环境政策,并建立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以便对要管理的所有活动做出判断。环境政策确定所希望的环境表现水平[8]和开展旅游活动后旅游环境的表现状态。它可以有旅游项目开发与经营对有效的环境管理的各种承诺;这就要求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旅游资源与环境管理制度,在约束经营者管理行为的同时,也为其确立相应的环境政策树立标杆。

3.2完善的旅游环境评价系统。对旅游区进行旅游环境评价是明确其旅游环境管理现状的一种手段。通过专家组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区域的环境问题、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环境行为及有关管理活动的综合调查、监测、分析,将结果形成文件并进行信息交流以确定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的现状,并以此作为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基础。

3.3健全的组织机构。要确保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的健康运行,还要提供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并确定实施该旅游环境管理体系的明确责任与权限。各工作部门要及时进行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并形成相应文件,做好文件管理工作;同时,旅游区要有整套运行控制、应急响应的程序,由各部门负责监管与控制。另外,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全员培训,共同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人员要进行专门能力培训,如污水处理工、环境审核员、生态旅游导游和文物保护人员等。

3.4合理的旅游环境管理计划。首先组织有关人员对区域旅游环境进行初始环境评审,然后根据评审结果,制定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并根据这一系列决策做出有效的环境规划。旅游环境规划是为达到一定时期内旅游环境目标而做出的一系列严密的工作计划,以及全面的、长远的发展纲要。它是应用各种科技信息,在预测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即初审结果)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所做出的带有指令性的最佳方案。

3.5监督和反馈。监督和反馈是实现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健康持续发展的调控与保障措施,但在理论与实践上往往忽视它的重要性。监督是对TEMS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反馈。根据所得出的结果,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以“旅游发展协调程度”为核心的TEMS系统控制优化模型,其基本涵义为:旅游的发展不断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因此需不断地将这些新的信息和数据库已有的信息进行对比与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加以修正,从而使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能朝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演化。

4.保障措施与对策

4.1健全区域旅游法律体系,旅游环境管理系统运行法制化。完善区域旅游环境立法管理,健全旅游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实质,是旅游资源及其环境得以保护的强有力保证。要针对半岛城市群整个区域特有的旅游环境问题,制定出健全、完善、切实可行的法规政策,政府可以出台诸如《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条例》条款,强化半岛城市群TEMS的基础体制,保障半岛城市群TEMS的构建有更完善的法律支撑。

4.2加强区域旅游科学研究,旅游环境保护和管理科学化。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采取综合治理和区域治理技术,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计算每个旅游区的合理的环境容量值,在一景区接纳量可能超过其合理容量值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疏导,将游客分流至其它未饱和景区,促进整个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管理者要充分借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对半岛城市群旅游区进行科学地旅游环境管理。

4.3整合管理组织,区域旅游业发展决策综合化。城市群内部不同个体之间,不同或相同等级的地域单元之间由于行政区划、经济利益、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等因素存在着多种层次的矛盾;另外,由于城市群是一个多种发展成分,多个地域单元组成的城市—区域综合体,内部的旅游基础设施很难有组织的发挥整体效应,因此,基础设施不能共享,往往造成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与管理的障碍。整合区域环境管理组织,就是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促进旅游要素的聚集和重组,把各市的分散优势,整合为半岛整体的竞争优势。

4.4普及环保知识,全社会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主动化。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组织与管理部门要树立风险意识,采用一切必要的宣传和教育手段,通过学校、报纸、电视、电台等,大力进行环保知识宣传,提高旅游者素质。杜绝破坏、践踏旅游资源等不文明的旅游行为,自觉保护旅游景区及区域生态环境。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不只是管理者的任务,也不只是当地居民的任务,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有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使他们愿意接受管理和参与管理。

参考文献

[1]邹统钎.中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8

[2]何桂梅等.新编旅游环境学(第一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3]周一星、杨焕彩.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第一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刘光海、刘佳、王蕾,万荣.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

[5]刘成玉.对创新我国环境管理手段的若干思考[J].生态经济,2006,06

[6]张玉军.浅析我国的区域环境管理体制[J].环境保护,2007,09

[7]顾海波.俄罗斯环境管理体制及其改革评析[J].东北亚论坛,2003,04

[8]杨作精.城市或区域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