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汉语言文学的劣势

汉语言文学的劣势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20 11:38: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汉语言文学的劣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汉语言文学的劣势

第1篇

要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才容易落实,这是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重要过程。所以教学内容必须科学、合理、高可行性。然而,过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是文学概论、文学作品、文学史等,这样的教育已经完全脱离了社会的需要,远离了当代社会发展的轨道,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毕业后无法融入社会,脱离实际,只做些文字游戏。

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做语文老师工作是大部分同学的首选。但是,根据中国学校的本专业来看,将语言和文学的理论教学看得很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成了第一目标,在这方面费了很大的功夫。实践这一重要的科学理论在文学教育中却忽略了。很多大学都会用很大一部分时间来开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课程,语文教育学这些实践性课程则相对薄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面对窘境,学不能以致用。

实践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提高自己能力的方式方法,对于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要通过理论的系统化专业学习,还要通过实践课程掌握扎实的社会知识。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化学习的学生来说“做什么”和“怎么做”变得尤为重要,如果不去实践,即使有很强的专业力量,也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没有方向地随处乱撞。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以前的方式就是在学生上学的最后一年去实践一个月的时间,这样的实践方式可能对某一些学生有一些用处,但这只是给了学生一个实践的机会而已,并没有告诉学生实践是什么,很多同学不能从学生的观念转变到一个工作者的观念,等到自己适合工作者的环境时,已经为时晚矣。

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要先从学生的观念上入手,也就是说让学生一进大学就明白四年后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在大学四年间,时时刻刻都是学生的实习期间。这就解决了学生不能从实践中成功变换角色的问题。当代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了。

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学生也要熟练运用现代媒体,这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第2篇

关键词: 农林类高校 卓越文科人才 培养模式 探索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642.0 文献标识码:A

浙江海洋大学是以海洋为特色,理学、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农林类综合性本科高校。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方向)是在原高职文秘专业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201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4年被列入学校首批“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全校唯一入选的文科类专业。当初我们提出的目标就是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建立起科学、系统、严格、高端的文秘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宽厚国际视野、综合素质良好、文秘技能熟练、语言交际能力突出,能在党政系统、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胜任各种文秘岗位的具有卓越竞争实力的高端文秘人才。以职场文秘技能掌握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突破口,通过技能化训练、证书化驱动、标准化管理、国际化提升等教手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如期达到既定目标,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在十多年高职文秘专业办学经验基础上参考借鉴兄弟院校的做法,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对农林类高校中卓越文科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尝试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卓越文科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原有的高职文秘是浙江省师范院校中最早开办的非师范专业,1992年到2006年间累计招收了9届专科生,师资力量比较齐全,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办学经验,与当地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为更好地服务于舟山群岛新区的开发和建设,2012年起以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方向)的名义招收本科生。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学院组织相关教师到长三角地区的一些院校进行调研走访,在反复论证和综合权衡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既博采众长又独具海大特色的卓越文科人才培养方案。近些年来,随着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和完善,据悉很多高校都已经相继把文秘方向独立设置为秘书学专业,我们学校经过周密调研,决定还是保留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方向)的,名义继续招生,所以这套人才培养方案是融合了汉语言文学和秘书学两个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学科优势,既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又要兼顾秘书学的基本素质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就业竞争力,力求全面发展。

从总体上来看,我校高级文秘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强化语言能力特别是英语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开设常规的大学英语、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等基础课程以外,我们还开设了演讲与口才、英语语音语调、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应用文写作,此外还在选修课中开设了韩国语和日语等课程。其中韩国语初阶和中阶、英语口语安排了外教亲自授课。在后续的修订过程中,我们还谈判与面试技巧等实用性课程,进一步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是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教学计划中,除了开设写作基础课程以外,还有党政机关公文写作、经济应用文写作、新闻写作、申论写作、创意写作等一系列课程。为了增加学生平时写作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设置上也凸显了写作能力训练的重要地位。大一阶段要求每位学生坚持写中英文日记,加大平时的督查力度,落实专人进行检查批阅和点评;大二大三短学期集中进行大型调查报告、大型工作计划与总结的写作训练,然后进行应用文过关考核,只有通过考试获得证书才能取得相应的学分。

二、狠抓落实,把实践教学环节落到实处

为了把卓越人才计划落实到位,我们根据学校总体要求和自身专业设计,将教学计划中的实践环节共分为下列几个模块:素质拓展模块(包括军训、文学阅读等环节)、基础技能模块(包括公关礼仪、演讲口才、英语听力与口语、书写技能等环节)、专业技能模块(包括会务策划训练实践、应用文过关、大型调查报告写作训练、大型工作计划与总结写作训练等环节)、专业综合能力模块(包括专业中期设计、毕业设计、秘书资格证书考试训练等环节)、综合实习模块(包括行业认知实习、校内综合实习和校外综合实习)以及创新创业实践模块,在每个模块都设定了最低选修学分和必修学分,确保学生既要修满必需的学分,又可以根据自身专长强化优势环节。

为了确保实践教学的成效,我们要求每个环节的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制定比较切实可行的操作和考核方案。比如,公关礼仪训练,学院要求除了学生懂得和掌握基本的礼仪常识和规范以外,平时要多多接触任课教师和学院教辅学工和行政人员,因为考核时除了礼仪理论过关以外还有一项就是要有三位以上任课和两位以上行政教辅人员叫得出学生名字才算是考核通过,这就迫使学生平时与学院教工多交流沟通,要调动多种手段让老师记住自己。再比如校内实习,时间跨度一年,以前是学院统一分配到校内各部门各学院各单位,结果出现了有的学生每天事情很多,有的学生整天无所事事,有的学生真正学到了东西,有的学生一无所获等不平衡不协调现象。从13级学生开始,学院提倡让学生自己找校内实习部门和指导老师,同时也完善了校内实习的质量考核指标,包括实习的总学时和必须完成的相关应用文数量以及调研成果。14级开始由学院统一设定调研主题,要求学生结合校内实习,详细调研学校现有本科专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分管院长、系主任、专业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在校生、毕业生等不同人士的实地走访座谈,对我校该专业的历史发展、基本概况、发展规划、师生评价以及在国内省内的排名和影响等情况有比较全面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完成本科专业调研报告。到今年暑假前,全班同学都已经完成学校30多个本科专业的调研报告初稿,大家利用假期与指导老师协商完善与补充,准备在9月份开学初期正式定稿。

三、主动出击,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展示文秘学生的风采

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秘书礼仪规范,学院给文秘方向的学生订制了职业装,要求学生在学校一些重要会议和活动时必须着正装出席,这样很容易就可以辨认出来的,这就促使学生经常规范自己的日常言行举止,增进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为了给学生提供展示形象的机会和舞台,院系领导主动与学校有关部门联系,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让文秘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机会。比如,学生穿正装拍摄了公关礼仪的相关视频,就出现在了学校申大宣传片中;在学校举办或承办的各类国内国际大型活动和学术会议中,都可以看见参与会务礼仪接待、会议引导和记录等工作的文秘学生;在校内各种文娱活动和学科竞赛中也经常看到文秘学子的身影。为了提高文秘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交流水平,每年留学生进校的一两个月,我们与国际交流合作处等单位密切协作,给每个留学生配备一个文秘学生,要求他们在特定时间内负责留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交流,这样下来效果很明显,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文秘学生的英语水平都提高很快,而且中外学生彼此之间都成了好朋友好伙伴。此外,为了适应国际化教育的趋势,学院每年安排几位学生到韩国群山大学等高校进行访学研修。目前累计已有近20名文秘学生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境外的学习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因材施教,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和毕业设计等教学和实践环节

考虑到本本专业的特殊性,学院要求对本专业学生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毕业设计等环节都进行相应的改革。比如,汉语言文学类基础课程,由于课时量比中文专业有所压缩,所以提倡开卷、半开卷、小论文、调研报告、策划方案、面试、笔试、小型答辩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评价;实践性环节则采用任课教师单独实施与考核小组集中测试相结合等方式,一次性过关以后发给相关证书,没有过关的同学有多次考核机会直到顺利过关拿到证书和相应的学分。

第3篇

关键词 沿边高校 语言国际化 俄语教学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在高等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新建高校特别是沿边地区的新建高校要想在全国的高等教育中获得立足之地,唯有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而语言教学的国际化作为彰显高校国际化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途径俨然已成为沿边新建高校的不二选择。本文通过考察、分析满洲里学院俄语教学的现状和效果,试图为满洲里学院的外语教学国际化以致为沿边新建高校外语教学的国际化特色办学寻找出一条更为科学、可行的路径。

1 沿边高校的地缘优势与语言国际化

沿边地区高校的成立和发展往往是沿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结果。沿边高校远离祖国内地的现实注定了其具有难以摆脱的地理劣势,也就决定了其人文积淀和经济基础往往无法与内地其它地区的高校相媲美。由于远离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教育中心,沿边地区的高校并不具备任何办学的文化优势和教育优势,当然,沿边地区的高校也往往远离国家的学术中心。所以,从国内高校的角度来说,沿边高校也不具备地理上的优势。但如果从国际化办学的角度来说,如果站在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教育资源和市场的角度来说,沿边地区的高校又具有毗邻陆路国家的天然地缘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其在对外合作办学上的人文优势和教育优势,具备了充分利用境内特别是境外两个教育市场的便利条件和优势。满洲里学院作为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的一所“国门大学”,在远离国内经济、教育中心的同时,也具备了毗邻俄蒙两国教育市场的地缘优势,自然亦就更需充分利用境内境外的三种教育资源优势。为凸显学院的办学和教学特色,学院理应选择以语言的国际化即俄语教学作为彰显学院办学的一大国际化途径。

2 俄语教学在满洲里学院的全面推行

满洲里学院自2008年创院伊始就将俄语教学作为凸显学院国际化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学院引进教师的过程中,优先考虑从国外特别是从俄罗斯归国的教师,在录用非俄语专业教师的过程中也倾向于以俄语作为第一外语的教师。为加强俄语专业的教学,学院聘用了数名来自俄罗斯知名院校的外籍教师,并将本学院最强大的俄语师资团队配给俄语专业的教学和学科建设。在非俄语专业的学分设置和课程教学设置上全面开设并加大对俄语教学的重视,在学院本专科所有的非俄语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旅游管理、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艺术设计等中开设俄语课程并作为各专业的必修课。自2008年建院以来,俄语教学在各专业的推已形成惯例并贯彻至今且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学院积极推行俄语教学的模式在专业俄语和非专业俄语中的运用,如学院开设了经贸俄语、旅游俄语等课程,充分做到了俄语+专业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3 俄语教学在满洲里学院推行的效果

自2008年创院以来,学院在俄语教学特别是在俄语专业的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学院俄语专业四级和八级的一次过关率始终保持在同类院校俄语专业的前列,学院所培养出的俄语专业的毕业生也受到了国内外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学院还派出优秀俄语专业学生多次参加全国高校俄语大赛并取得佳绩。得益于学院全面推行俄语教学的效果,也有一部分学院非俄语专业毕业生凭借俄语在国内外经济大潮中搏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如2012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的杜景明同学在毕业一年后凭借自己在学院所学的俄语优势建立起了大德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在与俄罗斯人的贸易中取得了不菲的公司业绩。

但从学院俄语教学特别是非俄语专业的教学效果来看,俄语教学在非俄语专业教学的推行过程并不顺利,推行的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通过对在校大学生俄语学习者的实际调查得知,大部分非俄语专业的学习者存在一个学习热情递减的轨迹走势,即他们初入学时会抱着对俄语的好奇感能够接受俄语的教学,但随着时间的拉长、俄语学习难度的增加以及其它学习课程紧张程度的加剧,绝大部分学生就会出现对俄语学习的厌倦感和较强的抵触情绪,如通过对本科2012级旅游管理班、2012级汉语言文学班和2012级行政管理班的学生调查发现,每个班级中90%以上的学生皆对于俄语的学习缺少兴趣,学习的过程疲于应付或者仅仅是为了通过俄语课程考试,而一旦俄语的必修课结束,相当一部分学生基本将俄语全部忘掉。对于非俄语专业的专科学生来说,其学习的热情则更低,如对2013级报关班、2013级金融班和2013级酒店管理班的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对俄语教学存在厌学、避学的现象而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领域。目前,俄语教学的教材选用对于非俄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也不尽科学,当前学院非俄语专业的俄语教材与俄语专业的教材都是采用东方大学俄语(综合),这就在某种程度直接加大了非俄语专业学习的难度,影响了后者俄语学习的热情。从俄语教学课时的设置上来看,非俄语专业学习的课时基本设定为每周两课时,这与俄语专业每周二十左右课时具有较大差距,自然难以保证非俄语专业俄语教学保质保量地完成。从俄语教学的社会应用性来说,对于非俄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后能够以俄语作为谋生、求职以及事业发展手段的学生相对不是特别多。故从俄语教学在非俄语专业的教学兴趣、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课时的分配以及俄语教学的功效上来说,学院仍需在俄语教学国际化的特色方面进一步思考,以便找出一条更加科学、可行的俄语教学路径。

第4篇

20*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与20*年1.2%的比例接近。*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为1.9%,*1.7%,*1.5%。而*、*、*、*等省份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排名靠后。自主创业的主要地区是就业比较困难的中西部地区,主要城市类型是地级及以下城市。总体而言,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越是大城市,就业环境越好,自主创业的比例越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最多的是工科类,其次是财经管理2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类。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零售行业和文体娱乐业,其月收入大大高于受雇应届毕业生的月收入。

调查结果表明,20*届大学毕业生中,来自“私营企业主”、“企业经理人员”、“个体工商户”等家庭的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见图三)。大学毕业生创业受其家庭的企业家文化影响较大。而且,其创业资金82%以上依靠父母、亲友和个人储蓄,来自商业性风险投资和政府资助的只占1%。所以,有创业意愿但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毕业生就不容易实现创业梦想,政府需要在启动资金方面帮助经济困难的创业者。

20*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认为,创业理想是创业的最重要动力(41%-48%),而不是找不到工作才创业(12%-15%),而大学期间对其创业帮助最大的是假期实习和课外兼职,学校、政府提供的创业培训和咨询以及大学的模拟创业活动也有显著帮助,如创业大赛等等。所以,高校可以加强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培养和相关的创业比赛活动。

2、本科院校就业率有所下降,高职院校持平

该报告,20*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比起2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20*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为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约为434万。2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即所谓的啃老族,该报告中定义为待定族)(见图一、图二)。

此外,20*年就业报告还,20*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上*。

3、工学、管理学就业率最高,法学和哲学最低

20*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和管理学(见图四),最低的是法学和哲学,高职高专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资源开发与测绘,最低2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的是旅游和文化管理。20*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失业人数为10.75万人,占本科失业量的35.9%,其中有8个专业同时也是20*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10个高职高专专业失业人数为14.67万,占了高职高专失业量的34.2%。其中7个专业同时是20*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

此外,20*年就业报告还,统计数据表明,制造业雇用了本科毕业生的27%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31%,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就业行业。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是2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

4、本科生收入下降,男女同工不同酬

20*届本科毕业生的收入明显下降,“211”院校的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是2549元、非“211”本科院校为2030元、高职高专为1647元,而20*届这三类大学毕业生收入分别为2949元、2282元、1735元,20*届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下降幅度分别为14%、11%、5%,本科毕业生收入下降特别明显。20*届本科毕业生的半年后月收入经济学大类最高、医学类最低,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是公安大类、半年后月收入最低是医药卫生大类。

虽然20*届大学毕业生男女之间的就业率没有明显差别,但即便在女性毕业生占优势的专业中,男性毕业生薪资全部高于女性,可能存在同工不同酬的薪资歧视。20*届大学毕业生中,同层次、同专业男女生的平均月收入最大差距接近800元。

20*年就业报告还,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子女越有可能进入好的大学;父母一方是研究生的子女进入“211”大学的比例是父母是初中学历及以下的两倍以上。专业人员和管理阶层家庭的子女就读“211”高校的几率较高,农民和民工的子女就读高职高专的几率较高。这种差别可能是录取中的非成绩因素造成的,综合素质的高考改革可能会让农民与农民工的孩子具有更大的录取劣势,可以考虑建立帮助教育弱势背景学生的社会补偿机制,以保证享有高等教育质量上的社会公平。

此外,调查数据表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企业经理人员、办事人员家庭的毕业生求职成功的最主要渠道是“通过亲朋好友得到招聘信息”,而不是像其他家庭的毕业生求职成功的最主要渠道为“大学招聘会”。相比之下,无业与失业人员家庭的子女就业率最低,而其高考分并不低于其他家庭的子女,每拿到一份工作邀请所需要的求职份数最多、求职成本最高,来自无业与失业人员家庭的毕业生需要得到更强的就业服务。

5、大学毕业生亟须改进沟通和创新能力

20*届大学毕业生五大类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工作要求较好的依次为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较低的为应用分析能力、管理能力。而本科毕业生亟须改进的基本工作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谈判技能和说服他人等;高职毕业生则是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和说服他人。这些亟须改进的能力归属于沟通和创新能力。

统计分析表明,本科与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对雇主的满意程度分别为70%和68%;“工作要求与压力”不满意度最低,不满意度最高的是“薪资福利”和“个人发展空间”。其中,20*届大学毕业生对“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类雇主的满意度最高,对“民营企业/个体”类雇主的满意度最低。然而民营企业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雇主。20*届大学毕业生对不同规模雇主的满意度的总体趋势是:雇主规模越大,满意度越高。

综述:民营经济成理工科就业市场

统计的就业率是指大学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率,此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趋于稳定。据统计显示,20*届大学毕业生约1/3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20*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较往届有所下降。

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2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但工学、管理学就业率分别为90%和89%,成为20*年就业率最高的两个专业。最低的两个专业是法学和哲学,就业率为79%和76%。

蓝皮书,20*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失业人数为10.75万人,占了本科失业量的35.9%。

其中有8个专业同时也是20*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包括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

蓝皮书的作者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介绍说,就业蓝皮书抽样人数达到44.4万人,回收有效问卷21.8万份。共涉及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0所高校或分部分院的1196个专业。

异议:国家就业形势存在变数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博士今天解释说,就业情况与高校当年招生规模、师资力量及学生家庭条件和校友等各种关系均有联系。

因此,就业好与坏要看各方面的条件影响,经济条件只是一个外在因素,工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否一直好下去,还很难下定论。

20*年开始,国家开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制造业密集地区进行政策扶持,经过几年的发展,制造业行业对人才需求比较大,是制造业吸纳毕业生众多的原因之一。

从大的趋势来看,毕业生更多的将去往企业,而不是考公务员。因此工学应该会持续热下去,但是持续时间目前还不好说。

对于现在的高考学生来说,4年后哪种专业能成为就业热门目前还很难下定论。但是,能够看到的是,民营经济一定会成为热点,应该成为吸纳毕业生的最大群体。

第5篇

杭州市翻译产业MTI培养策略接轨翻译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语言或文字翻译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其概念,相应地翻译产业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层、边缘层及相关层。其中,翻译产业的核心层指传统的人工翻译服务,如笔译、口译、手语翻译等。翻译产业的边缘层指以翻译服务为主体或目的,需要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的,如软件和网页的本地化,计算机辅助翻译,机器翻译等。翻译产业的相关层指其他与翻译相关的活动,以研发、生产或销售其他产品为主导的一系列活动,如翻译培训、图书、影视作品翻译,翻译软件、翻译机器的研发、生产或销售。

随着国际国内市场交流与融合步伐的加快,中国翻译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翻译产业正作为一支新兴的生力军登上我国的经济舞台,成为文化经济中仅次于教育行业的又一新兴产业。然而,我们了解到,一方面,是蓬勃发展的翻译产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适应翻译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仍然较为滞后,形成了高校内外一冷一热的反差。南京大学许钧教授认为:“如果不去了解市场、接近市场,关注市场的需要,那么我们的教育也许会与社会的需求脱节,我们培养的人才也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最终我们的翻译教育也有可能因为脱离现实、远离市场而遭到市场的淘汰。”因此,如何结合翻译市场需求,发挥正规教育的优势进行MTI翻译硕士培养策略研究,是各大高校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本文以此为背景,调查和审视杭州市翻译产业与MTI高校培养策略,并就两者的有效衔接提出相关对策。

一、杭州市翻译产业的发展潜力

作为经济大省――浙江省的省会城市,杭州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文化旅游贸易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根据杭州市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杭州市全年生产总值8843.52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5.4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661.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416.12亿元,分别增长1.5%、7.4%和9.0%。人均生产总值94566元,增长7.4%。按国家公布的2013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271美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3U45.8U50.9调整为2013年的3.2U43.9U52.9。

由此可见,当前杭州市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高且增速最快。随着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逐步凸显,发展第三产业的任务已被提到政府工作日程上来,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重要环节。在这种背景下,翻译产业在杭州有其自身的发展潜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需求,二是动漫业的新兴,三是商贸业的促进。

1.旅游业的发展

杭州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每年吸引着大批的中外游客。从旅游方面的数据来看,2013年全年,杭州市实现旅游总收入达160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316.01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9409.14万人次,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高。截至2013年末,全市各类旅行社达632家,增长4.3%。星级宾馆达到208家,其中五星级酒店23家,四星级酒店45家。A级景区42个,其中5A级景点3个,4A级景点27个。杭州市被国家旅游局连续评为“最佳旅游城市”。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杭州市的翻译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潜力,从导游陪同口译、接机接待口译到旅游景点宣传册的翻译,从西湖申遗成功和大运河申遗的推进到各大景区标牌翻译的勘误,这些都需要专业的翻译人才在背后提供强大的支撑。

2.动漫业的新兴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动漫产业,被国际市场公认为是全球最炙手可热的朝阳产业。对于杭州市,动漫产业的发展更为年轻。从2005年杭州市举办第一届国际动漫节提出打造“动漫之都”之后,杭州以一个城市前所未有的热情迎接“动漫”。杭州市拥有一个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杭州滨江区动画产业基地,一个国家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杭州西湖区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以及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3个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2013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359.51亿元,增长18%,高于全市GDP增速10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9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6.3%,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文化创意产业在杭州GDP中所占的比重,已经领先于商贸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而跃居首位。到目前为止,杭州动漫游戏产业已基本形成了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格局。

动漫产业的兴起同样为杭州市的翻译产业带来了契机,就每年一度在杭举行的中国国际动漫节来说,参会、参赛和参展的国家和地区达61个之多,其中的会、展会、交易会、高峰论坛等都离不开翻译的积极参与和辛勤劳动。

3.商贸业的促进

作为浙江省商贸经济的轴心,杭州市的贸易发展一直呈直线式上升。2013年,杭州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50.71亿美元,增长5.5%。实到外资52.76亿美元,增长6.4%。到2013年末,全市累计设立各类境外投资企业(机构)967个,其中非贸易企业303个。全年境外合同投资27.27亿美元,其中非贸易性投资25.57亿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8亿美元,增长45.7%。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35.64亿美元,增长20.1%。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415项,合同外资91.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5%;实到外资52.76亿美元,增长6.4%。新批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31个,总投资125.35亿美元,占新批外商项目总投资的88.3%。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5个,截至2013年年末,共有102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杭投资167个项目。杭州市被世界银行连续评为“投资环境最佳城市”。

商贸业的促进也为杭州市的翻译产业注入了活力。无论是进出口贸易、招商引资还是境外投资,其中涉及的商务洽谈、贸易往来、规章流程、合同文本、法律法规都少不了翻译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杭州市翻译产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随着旅游业、对外贸易、高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翻译产业在杭州市的经济结构中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截至2013年底,杭州市翻译公司共有80家,其中2013年新注册的翻译公司14家,另有5家出现名称变更。这些翻译公司主要集中在西湖区、下城区、上城区、江干区。外地翻译公司在杭州成立办事处或分公司的约占15%左右,大部分翻译公司属于本土建造。

即使杭州市的翻译产业在不断发展,其相对于国内大都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深圳等地来说,还是非常落后的。这与杭州市和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极不相称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翻译服务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从调查情况来看,杭州市的翻译服务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拥有10人以上的专职人员的企业不到20%,而国内已经有数家翻译服务企业成为上市公司。

2.翻译服务企业管理欠完善。从调查情况来看,杭州市的大部分翻译服务企业中兼职人员大大超出专职人员。这些兼职人员分布在各行各业,并且各有不同的分工。有些翻译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几乎没有办公场所。这对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是很不利的。

3.翻译服务企业准入门槛低。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注册翻译公司的门槛非常低,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门槛,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注册翻译公司。这些翻译公司为了承揽业务、追求利润,往往进行恶性的价格竞争,然后提供劣质的翻译服务。如此反复,恶性循环。

4.优秀翻译人才缺乏。从调查情况来看,人才缺乏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总体而言翻译市场整体价格偏低,很难留住高素质的翻译人员,从而造成了翻译人才的大量流失。二是就翻译本身的性质而言,只有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成为优秀的翻译从业人员。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工作的艰辛,很多翻译人员逃离了这个行业,这同时也造成了优秀翻译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三是翻译人才的培养培训相对落后。国内高校开设翻译专业,可以弥补翻译人才的不足,而浙江省的80所高校中,开设MTI和BTI的至今总共只有7所高校,其中在杭的高校只有4家。此外,杭州地区的翻译培训也非常薄弱,从事专业翻译培训的机构少得可怜。而且翻译培训也往往只停留在考证的层面上,缺乏翻译实践的培训。这些都对杭州市优秀翻译人才的输入起到了阻碍。

5.竞争激烈。从调查情况来看,由于目前浙江的翻译市场发展还不健全,有些企业倾向于选择周边城市诸如上海、南京的翻译,这些翻译公司从而介入杭州翻译市场的竞争。而对一些跨国公司而言,境外翻译公司往往成了最佳选择。事实上,境外翻译公司起步早,发展得更成熟,因此具备先进的管理经验、人力和实力,这对杭州市的本土翻译公司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三、杭州市MTI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研究

前文提到,在杭的MTI和BTI高校有4家,而MTI高校仅有2家,分别是浙江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笔者对两者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

在专业方向上,浙江大学仅开设了笔译专业,而浙江工商大学兼有笔译和口译专业。在培养目标上,浙江大学明确提出:“特别培养旅游翻译、新闻翻译、法律翻译和文化与文学翻译等特殊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笔译人才。”浙江工商大学则强调:“具备在商贸、政府涉外、法律、新闻传播等专门领域从事专业笔译、口译的能力。”可见,两所高校的侧重有所不同。在课程设置上,浙江大学根据四个笔译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特色核心课程,包括:旅游方向――旅游翻译:实践与理论,旅游英汉互译,旅游英语导译,国际旅游导译,旅游作品翻译,国际旅游推广译介(项目)。新闻方向――新闻英汉编译,新闻翻译:理论与实践,新闻英汉翻译,新闻汉英翻译,新闻传媒导论,新闻英汉汉英编译(项目)。法律方向――法律文本翻译,英汉法律互译:理论与实践,法律英译汉基础,法律汉译英基础,法律与法学导论,涉外法律翻译(项目)。文化与文学方向――文化与文学翻译(C-E),汉语言文学,多体裁文学英汉互译,楹联、诗歌及文化英译,汉语散文、小小说英译,中国典籍英译,文化与文学英译(项目)。而浙江工商大学的必修课程则没有很好地强调专业方向特色,包括:口笔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中国语言与文化,翻译与文化,商贸翻译评论,高级商务口译实务,英汉同声传译,汉英同声传译。在选修课程上,有政府文本翻译、经贸文本翻译等适应培养方向的课程,但是少之甚少。

总体来说,杭州市的两所MTI高校的培养现状各有其优势与劣势。浙江大学的优势在于专业领域分类方向非常明确,课程设置详尽科学。其劣势在于仅局限于单一的笔译培养,而且特色领域并未全面考虑杭州市翻译产业的发展潜力。浙江工商大学的优势在于口译与笔译的两者并重,双层培养。劣势在于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高度分离,专业领域特色并未突出,且未将杭州市翻译产业的发展潜力纳入考虑。

四、杭州市MTI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策略与翻译市场相接轨的方案

根据杭州市两大MTI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现状,结合杭州市翻译产业的需求,针对杭州市翻译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将有助于杭州市翻译产业的发展。

1.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本校的专业特色进行教学改革。例如,浙江大学可以进一步细化其旅游翻译方向的课程,增设如导游口译、接机接待口译等涉及旅游口译的课程。同时,其文化与文学方向的中国典故翻译、诗词翻译课程与旅游翻译方向又有着内容上的交叉,可以将两者融合起来。相应地,浙江工商大学可依托其强大的专业优势,培养商贸翻译人才,开设商务翻译、合同文本翻译、法律文本翻译、国际贸易翻译、机械五金翻译、银行翻译等课程。同时这两所高校应结合新兴产业动漫业,开设动漫影视翻译、字幕翻译、展会翻译等相关课程。

2.高校应重视实践环节,与翻译公司合作。杭州的两大MTI高校应与翻译公司合作,使翻译硕士学生有不少于半年的时间在翻译公司内部实习,真正与翻译市场接轨,学习翻译实践的多方面经验,解决各种实际的翻译问题。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和磨砺自己的核心翻译能力,也使得个人的翻译心理能力、人格统协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市场的检验和历练。(陈吉荣、李丙奎,2010)同时,对翻译公司而言,他们可以借此机会熟悉和了解未来的翻译人员,以便从中选择优秀人才,免除了翻译试用期,合格的MTI翻译硕士一毕业就可以直接上岗,对翻译公司和翻译人员来说是双赢的政策,极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么做,对杭州市整个翻译产业的发展来说,从时间和质量两方面都提供了最佳效应。

3.高校应抓住契机,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作为时尚大都市的杭州市,其政府每年承办的国际会议、赛事、活动数不胜数。例如,每年一度的西湖国际博览会、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国国际微电影展、杭州国际烟花大会、杭州国际茶博览会,还有曾经举办的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杭州国际毅行大会、杭州国际马拉松赛、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世界文化大会、中非合作论坛等。在这些重大的涉外活动中,翻译所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杭州市高校应与政府合作,使翻译硕士学生有机会参与到这类会议活动中,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实战能力。

五、结语

作为浙江省的经济纽带,杭州市的第三产业发展和国际交流保证了翻译市场的巨大需求。尽管杭州市的翻译产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近年来翻译行业还是在迅速发展的。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优秀翻译人才的缺乏之间的矛盾对高校MTI翻译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翻译硕士课程建设和翻译实践培训,注重MTI培养策略研究,将对杭州市的翻译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第6篇

“红花多,绿叶少!”

河北省内一所师范类高校招生人员从现场发出感叹说。该校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年计划招生328人,其中招录男生仅63人。

近6年来,此专业男女生比例一直在此基数上徘徊。而在代表高层次人才的“硕博研究生”培养上,男生几乎完败。如某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招收女生108名,男生12名;2010级男生14人,女生118人;2011级男生18人,女生131人。“阴盛阳衰”的情况在一些文科院系表现尤为明显,中国传媒大学老师介绍,该校男女研究生比例为1∶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顾海兵去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讲学,得知该校的男女生比例为2∶8之后大吃一惊。“上个世纪90年代,我在招研究生时,一般20个人里头有三四个女生,现在一半以上都是女生。”某些文科院系的男女生比例失衡超过他想象。

在一些男生占据绝对优势的传统工科院校,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面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以省内某工科院校为例,多年前该校男女比例是7∶1,现在这个数字将近2∶1。诸如机械、锻造,这些过去被戏称为“打铁匠”的专业,“准女工匠”的身影在持续增多。

从2007年开始,国内普通高校招生中的女生数量首次超过男生,之后一直出现压倒性数量优势。“以前工科院系女生是‘国宝’,现在文科院系的男生成了‘国宝’。”

高校女生不仅在数量上超越男生,入学成绩和校内表现亦让人刮目相看。以公众关注的高考状元为例,1999年,各省高考状元男生占65.22%,女生占34.78%;10年后为男生占47%,女生占53%。

在参与社团组织和奖学金分配上,文科院系的女生更是独占鳌头,近几年来,在教育部所颁发的国家奖学金获奖者中,女生获奖比例远高于男生,部分师范院校的男女获奖比例甚至达到惊人的1∶10以上。

过去,女大学生数量剧增一直被视为男女受教育差距缩小,是教育公平和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大学女生增多,并不表明女性地位在提高。”面对来势汹汹的女生潮,一些学者对此表示了审慎的乐观。

男女排队招生

顾海兵注意到,大学生男女比例失调是个全球性问题,在人们眼中更应该接受高等教育的男生,成绩能够达到招生底线或有上大学愿望的男生数量正在衰减。

以高等教育最发达的美国为例,近年来申请上大学的优秀男生一直出现短缺现象。为了保持足够多的男生,美国新生入学的成绩并不完全根据成绩而定。部分学校坚持男女应在同等条件下入学,造成的结果是女生人数占到近2/3。

在西方,人才评价的多元化,学校对男生降格以求,并没有招致过多的非议。而在中国,相关做法是质疑的对象。

近两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在提前批次的录取上,在划定最低分数线的情况下,采取了男女区别录取的方法。如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在广东的理科女生投档线632分,比男生投档线588分高出44分。

同考不同分,这一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有人认为它涉嫌歧视女性,有违教育公平。来自高校方面的回应说,此举是为了平衡男女比例,是自主办学的体现。国际上名校的招生,对男生都有一定倾斜。“我们知道,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对于教学、学生成长、人际关系等方面不利,但可挑选的男生少,不能放着高分的女生不要。”上述师范类院校负责人说,他们仍然坚持男女在同等条件下入学。在部分高校,男女生比例是个敏感话题,校方往往不会公开宣称在某些政策上偏向男生。

一位高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男女分别排队录取上过分苛责大学并不可取。学校之所以偏爱男生更多可能从就业考虑,因为目前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更偏爱男生,女生就业相对处于劣势,而就业率的高低是教育行政部门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参考,就业率低可能会引来黄牌。

基础教育“娘子军”日甚

大学“阴盛阳衰”固然有其存在的国际背景,在中国却突显出鲜明的本土特色。

一位师范大学的教育工作者对目前地方师范院校出现男女比例几何式落差表现出深深忧虑。“且不说女生过多对课堂气氛等影响,这些学生将来很多都要走进中小学课堂,会进一步加剧中小学教师‘娘子军’现象。”

幼儿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娘子军”现象,已蔚然成风。在石家庄市的多家公立幼儿园,公示牌上显示,除了炊事员和保安为男性外,师资均为“女儿国”;小学校园内仍然是“红肥绿瘦”,为数不多的男老师多为爷爷辈。

女教师虽有细心、敬业等长处,社会各界还是担心,男教师稀少的失衡状况会让校园缺少阳刚之气,男孩子更易变得娘娘腔,失去毅力和勇气,也会影响到教师心理健康,女教师普遍存在抑郁、焦虑症状。

石家庄某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告诉记者,目前手头没有男女教师数量的详细统计,但小学女教师占绝大多数已是不争的事实,区里也想在义务教育阶段多引入一些男教师来平衡性别,而师范院校的供给出现了问题,男教师,特别是综合评定为优秀的男师范毕业生凤毛麟角,这种短缺近年来有加剧趋势。

上述师范院校学者说,并非地方师范院校不想招更多的男生,之所以这些院校对男生的吸引力差,是教育长期投入不足的恶果。“在世俗的眼光里,男孩子对成功和财富更为渴求,女孩子往往图一份安稳的工作,目前的农村中小学教职还仅仅是一份安稳的工作。我们教育投入占GDP(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喊了多年,一直难以兑现,中小学教师待遇和公务员相比事实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很难吸引到优秀的男生投身基础教育。”

在基础教育阶段,男生就已居于劣势。相关部门对城乡的抽样调查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女生总体成绩明显优于男生。从2008年开始,北京市小升初试行优秀生推荐入学政策,在被推荐的优秀生中,女生比例明显高于男生。专家担心,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教师充实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对教学和学生成长都不利,尤其是众多男生“伤不起”。

“师范院校女生多得让人难以忍受。”一位师范院校的老师抱怨道,现在他一走进课堂,就见到女生们齐刷刷坐在前排,认真听讲做笔记,为数不多的男生懒洋洋地蜷缩于某个角落,一抬头的工夫,还有人溜号了。

“男孩危机”背后的创新危机

“大学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只是表象,其背后是教育领域的深层次危机问题。”顾海兵说。

他认为,现行的教育观念和选拔模式相对更适合女孩子的性格心理特点。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往往要求学生做听话的好孩子,调皮捣蛋容易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男生天性独立爱冒险,不愿意受控制,不按常理出牌,不愿意照老师圈定的规矩行事,这样的举动往往得不到老师的包容,因为常受批评,得不到鼓励,不受重视,久而久之,学习兴趣会减弱,人也会变得懈怠,甚至和学校产生对立情绪。而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服从,讲究按部就班,相对获得好感的机会更多,更易在鼓励和嘉许中获得正能量。

另一方面,现行的应试教育和评价导向对那些“野性难驯”的男生杀伤力颇大。从小学开始,学生守望着大量必修课,遵循标准答案。特别是对文科类专业来说,肯用功、记忆力好的女生容易考出好成绩,男孩精力旺盛却无处发挥。进入大学后,有2∕3的课程依然是必修课,学生将大量精力花费在必修课上,指定标准答案,他们没有充足时间考虑自己真正偏好的领域。加之大学里诸多社会实践课缺乏量化的考核指标,一些综合考评的加分方式根本无法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

“真正的大学,70%以上都应当是选修课,利用选修课来引导学生,而不是以灌输式的必修课来管住学生,更不是以统一的模式和标准分数论英雄的地方。”顾海兵认为,目前的“男孩危机”,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某些教育制度扼杀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危机,喜欢冒险的雄性完全败给了按部就班的女性。

一些富爱冒险的男孩在竞争中提前出局,远离学校,很难简单地判断这对他个人是有利还是有害。“如果孟非在大学里学一圈,可能就毁了,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第7篇

[关键词]专业英语课程;认知状况;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234-02

一、引言

2001年9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本科院校应该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并要涉及到一些高新技术的专业。争取在三年内,这些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高等教育要培养创新人型才,而双语教学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有效的途径(石慧,201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199) 以下简称《大纲》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规定专业英语教学不再是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还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

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王白英(2013)和王培等人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高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尽相同,虽有一部分人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可是因为其他原因,如缺乏对英语的兴趣、对专业英语的时间投入较少和专业知识基础不好等导致专业英语学习效果不好;还有部分人的英语水平根本就达不到大学英语四级,另外精力投入不足,努力程度不够。这样较差的英语基础大大降低了他们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

陈华(2013)对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比较明确、投入的时间少,没有形成晨读的习惯、班级内部英语学习的氛围不理想;关于一些英语基本技能方面,学生掌握的英语词汇量少、口语表达能力很弱、写作能力较弱等问题突出。对于这些问题他提出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应该需求进一步巩固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够使英语教学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深入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提高口语的交际能力,要把英语当作一种交际工具,能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有利影响等措施。

以上是对于双语教学的研究,这些对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主要对两个班级,一个班级已经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一个班级还未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对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必要性的影响因素,最后利用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二、变量选择与计量模型

本文研究采用的数据是来安徽财经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两个班级大学二年级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一共发放60份问卷,实际回收55份,回收率和有效率是91.67%。58%以上的受访学生认为开设此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受访学生中61%的学生是女生,39%的样本是男生,女生样本比男生多。受访者的平均年龄是21.78岁,最大的是24岁,最小年龄是19岁。受访者最近一次的大学英语四级成绩的最高分是556分,最低分是0分,明显最低分和最高分的差距是非常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异。英语水平的差异较大,对于大学生接受专业英语知识也有较大的影响。受访学生中63%是来自农村的生源地,比来自城市的学生多26%。在60位受访者中,51%的学生已经接受了专业英语课程,49%的学生还未有专业英语课程。55%的受访者会选择将各种已经学习的课程,如社会保障、西方经济学、数学、统计等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归纳、贯穿到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中。本文使用变量的定义和描述性统计见表1.

本文采用Logistic模型检验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必要性的影响因素。模型的因变量是受访者关于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必要性的认识,如果认为非常有必要,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自变量为个人特征变量。自变量包括个人的性别、年龄、最近一次参加大学英语四级的成绩、出身、是否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以及是否将各种已经学习的课程,如社会保障、西方经济学、数学、统计等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归纳、贯穿到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中。具体计量模型如下:

(1)

方程式(1)中,左边的表示第表示r个受访者对于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必要性的判断,它是受一系列因素影响的隐函数,其实际值是我们无法观察到的。

三、实证结果

表2是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必要性的计量回归结果。性别变量的系数值是-0.1462,这表明对于开设专业英语课程态度上存在性别的差异,男性对开设此课程的重视度比女性高。这样现象原因可能是在财经大学中,男生的开拓思维能力比女生强,;男性和女性在认知能力和专业兴趣方面也存在着差别,男性在技术和实验等方面明显优于女性,并且相对于男性来说想象力更加丰富,他们更加理性化,注重实践能力,因此学习专业英语效率比女生高,而女生对待专业英语课程一般都是在于兴趣爱好和学习要求。这一发现给学校开展专业英语课程给与一定的提醒,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应该注重男性和女性的差别,积极发挥男性的优势,想办法改变女性的学习劣势状况,以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年龄变量的系数值是-0.0084,这说明年龄变量对是否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影响成负相关的影响。即随着受访学生年龄的增长,则认为开设社会保障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在不断的降低,反而年龄较小的受访学生对开设社会保障英语课程的意愿比年龄大的学生要大。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教育投资的折旧率也在不断增加,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同一个班级内年龄较大的学生比较更多的关注将来的就业,他们认为自己太大了,和年纪小的同学比较以后在考研肯定是出于劣势。就年龄这点来说,教育的工作者应该对年龄偏大的同学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明白,在大学中的学习,年龄不是问题所在。反而年龄越大更应该加大丢知识的渴求。

受访者最近参加的大学英语四级成绩的系数值是0.0008,大学英语成绩变量的结果表明,这表明大学英语成绩这个变量对同学选择社会保障英语课程呈正面影响,即大学四级英语成绩较高的同学,认为社会保障英语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较高,反而大学英语成绩较低的同学很少人赞同开设此英语课程。社会保障英语课程,是以英文为载体的课程,它是借助英语这个语言工具,结合规范的实证分析的经济学方法,将本专业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点都融入进去。这相对于中文课程,不仅需要具备较好的额英语基本功,还应该具备大量的和社会保障相关的专业英语的知识。因为中国之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大学生深受其害,他们在英语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方面有着比较目扎实的基础,但是,英文口语交流和听力明显较差,有些学生甚至在日常生活的英语交流都无法进行,大多的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都是“哑巴英语”,好多学生根本就不敢张口说英语,这对于英语的学习来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即使具备一定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多数也只是英文较少字数的短文阅读和写作,对于长篇英文阅读和写作则有较强的恐惧感和不适应。良好的英文功底需要长期的积累,不仅在英语的写作和阅读方面需要加强,发音和口语也是不可缺少的,这是学习生活保障英语课程的基础。这就要在将来的专业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英语水平,根据学生的具体英语能力进行教学。否则,盲目的开设社会保障不仅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学生出身这一变量的系数值是-0.0119这样的数据表明学生的生源地为城市户口对开设此课程起到正面的作用。这样的计量结果表明户口在城市地区的学生与户口在农村的学生相比较而言更倾向于开设专业英语新课程。生源地为农村地区的学生与城市地区的学生相比较而言,后者在大学之前接受的教育条件比前者更加优越,他们的英语基础比较好,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对专业英语课程更加给予肯定。但是在现实中开设此课程是对全部学生开设的,来自农村的学生更应该重视此课程,在将来的学习中弥补之前的不足,教育工作者也应该重视这点差别,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是否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这一变量的系数值是0.1253,这表明已经在进行专业英语课程的学生更加肯定此课程,反而那些还没有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学生对此课程的肯定不及前者。可能是因为已经在接受此课程的学生在上这一课程的过程中对专业英语课程的了解不断的加深,更加清楚和明白这一课程的意义。而那些还没有开设这一课程的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了解还只是停留在感知上,只是从朋友、老师或网上得到的片面了解。

在是否希望本课程将各种已经学习的课程,如社会保障、西方经济学、数学、统计等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归纳、贯穿到本课程的学习中这一变量的系数值是0.3572,这样的数值表明希望本课程将各种已经学习的课程,如社会保障、西方经济学、数学、统计等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归纳、贯穿到本课程的学习中的学生更倾向于开设这样的英语课程。原因可能是他们对整个知识框架了解较清楚,对各个学科脉络之间关系了解较深入。他们更希望可以借用另外一门课程来丰富自己的知识。而那些不会归纳的学生对那些已学知识认识的不够透彻,还不清楚之间的联系,因此对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四、总结与建议

本文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认为是否有必要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对认为是否有必要开设专业英语态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为了使课程专业英语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打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教师需要积极的创造互动的课堂环境,积极与英文不好的同学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学习兴趣,还会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第二,区分清楚专业英语课程和英语课程之间的差别。导致学生不接受社会保障英语教学的原因之一就是对社会保障专业英语课程和普通的大学英语课程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没有很好的把握。第三,改善教学方案。教师应该针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 陈思本,大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反应,高教探索,2007年第3期.

[2] 石慧,论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第15期.

[3] 王晶晶、张莉力、白丽娟,基于专业英语教学实践的关于双语教学方法的思考,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年第15期.

第8篇

(一)数量分布上的不均衡据

笔者统计,2012年全国仅有24所院校专门培养特教师资,以平均每校每年50名毕业生统计,每年培养的毕业生也不过千余人,而且这些毕业生还可能由于升学、另择他业等原因离开特殊教育的岗位,远远无法满足我国目前特殊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其次,特殊教育师资数量分布存在地域性不均衡。地域因素会极大地影响教师的流向,越是贫困的地区和学校,特殊教育的师资缺口越大。从历届已毕业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来看,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留在大中城市,且主要在一些经济发展位于全国前列的城市,很少有人去西部落后地区。例如,戴光英对西南师范大学已毕业特殊教育本科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毕业生中从事特殊教育一线工作的,去向沿海地区城市的占18•18%,去向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占72•72%,去向中等城市的占9•09%,没有流向县乡镇的学生。

(二)结构配置上的不均衡

结构配置上的不均衡首先表现在年龄结构的不均衡。总体来看,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特殊教育教师的年龄结构趋向以中青年为主,结构较为合理。以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为例,其主力集中在25-44岁之间,占全部教师的六成以上。这部分教师大都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是各个学校的中坚力量。而在西部和偏远地区,特殊教育师资的年龄结构还存在严重问题。例如,李镇译和勾柏频的调查显示,在贵州办学历史比较悠久的安顺盲聋哑学校,40岁以上的教师占48%,30岁以下的教师仅5%,教师队伍严重老化;而新开办的六盘水市特殊教育学校,40岁以下的教师占70%,虽年富力强但教学经验少,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不高。除年龄结构不均衡外,学历结构不合理问题也较突出。从国家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学历水平呈现出逐年提高的态势,但总体水平不高。以2012年为例,特殊教育专任教师43697人,其中:专科学历17665人,占40•4%;本科学历22480人,占51•4%;本科层次人数稍过半,专科层次人数依然占相当比重。虽然目前专科层次已符合国家的最低学历标准,但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对教师学历要求的总体趋势已然向本科方向发展,这与整体趋势的发展是不相吻合的。另外,虽然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层次人数不多,但仍削弱了教师的整体水平,而且研究生毕业人数仅占1•4%,高学历教师非常缺乏。另外,学科结构不均衡是特殊教育师资配置不均衡的又一突出表现。在各地对特殊教育师资的实证调查中,很多特殊学校均反映缺乏律动、艺术、体育、英语、职业技术、康复等学科的教师。例如,王辉等人对江苏省特殊教育教师初始学历的调查显示,初始学历为音乐、体育、美术、中文、英语、数学、信息技术、听力语言康复的教师所占的比例均不到3%。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特殊学校除了聘请代课教师外,只能跨学科安排教学。比如,李凤英等人对广东省特殊学校的调查显示,职业技术类课程由非专业教师教学,英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从事数学科目的教学,且这种类似现象在特殊教育学校还普遍存在。

(三)质量发展上的不均衡

1.专业化程度低。

(1)特殊学校教师专业素质不高。根据王雁等人的研究显示:在所调查的145所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中,“初始学历专业为特殊教育的教师占有效样本的31•9%,非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占有效样本的68•1%;目前学历专业为特殊教育的教师占有效样本的21•8%,非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占有效样本的78•1%”。这些数据说明,大部分特殊教育教师在入职前,并未系统学习过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特殊教育方面的基本专业素质。虽然很多教师工作后会采取多种形式继续深造,获得第二学历,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他们所选择的专业大多是普通教育领域内的,仍然较少接受特殊教育的系统培训,特殊教育专业素质实质性提升程度不高。另外,即使是具有特殊教育专业学历的教师,其实践性专业技能也是比较缺乏的。由于我国在特殊教育师资的教育培训上采取综合性、不分类的方式,培养出来的教师熟悉特殊教育领域内的理论知识、基本教学原则,可以对特殊儿童进行一般的、适合个别需要的教学和辅导,但是却缺乏如语文、数学、英语类的专科知识,也缺乏针对身心缺陷的康复教育和劳动职业技能教育的实践知识。这些教师在承担特殊学校语文、数学、英语等核心课程或是康复、职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时,显示出较大的局限性。

(2)随班就读教师普遍缺乏特殊教育知识。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全国在校残疾儿童37•88万人,其中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为19•65万人,占在校残疾儿童的51•9%①。大多数残疾儿童都在普通班就读。根据国家的要求:“随班就读班级的任课教师,应当具备特殊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随班就读班级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但在我国目前的教师教育中,绝大多数高校的普通师范生并没有被要求必须修习特殊教育的学分。汪海萍的研究显示:在她所调查的137所师范院校中,只有19所即13•9%的院校开设了特殊教育必修或选修课,且这19所师范院校中坚持每学年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很少,“即使每学年都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院校,也受重视程度、师资、学时等条件的制约,规模很小”。普通小学随班就读教师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缺乏,专业素质不高,既造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困难,也影响到了他们对随读残疾儿童的接纳。例如,于玉东等人对河北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现状进行调查时就发现,77.5%的随班就读教师因对残疾儿童不了解,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这些残疾儿童而不愿接纳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2.在职培训少且效果不理想。在职培训应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也是师资培养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据王雁等人对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入职后,约有90%的教师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但其中“接受过1-5次培训的为44•0%,接受过6-10次培训的为20•3%,接受过11次以上培训的为25•7%”。特殊教育教师接受在职培训的数量是非常不够的。而这其中又存在区域上的不平衡,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教师在职培训的机会明显多于西部落后地区。而对于随班就读的教师来说,在职培训特殊教育知识的机会就更少了。邓猛在对湖北省的随班就读教师调研时发现,只有4%的农村随班就读教师接受过短暂的、系统的专业培训,71%没有接受任何相关培训,15%仅接受过少于一周的培训,不仅城市有67%的教师没有接受过任何特殊教育培训,而且几乎没有教师受过系统的培训[12]。

二、特殊教育师资非均衡发展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教育发展失衡的根本原因。这种发展的不均衡表现在东、中、西部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城市与农村之间发展不均衡,以及各阶层之间发展上存在差异。这些差距不仅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导致教育经费投入及师资发展的不均衡。例如,上海、广东等沿海地区的特教经费投入明显高于甘肃、青海等西部内陆地区,在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拨款甚至只能维持教师的基本工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大中专院校学生择业时普遍“双向选择”,教师的配置不再是政府主导的定向配置,而是逐渐走向开放、多元的市场调节,优越的工作环境、较高的收入回报、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教育理念等吸引着优秀毕业生和骨干教师;反之,如若失去待遇和环境的吸引,农村和落后地区成为人们纷纷逃离的地方。

(二)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二元分割,且二者的发展相差悬殊

虽然近些年我们一直在呼吁、追求“全民教育”、“全纳教育”、“教育平等”,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壁垒依然没有打破,发展速度和质量也相差悬殊,远未形成均衡、完整的全民教育体系。受传统精英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教育更多地倾向于不断甄别、筛选,择出优等生进行重点培养,而将落后者淘汰掉,残疾与其他处于弱势的学生自然也处于被忽视的境地,所谓的“全纳教育”还只是学者们在图纸上描绘的蓝图而已。并且,教育财政和教师人事制度也都向所谓的重点校、示范校倾斜,从而导致了残疾学生和正常学生之间、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之间、普通师资培养和特教师资培养之间的“马太效应”更为突出,甚至还有少数师范大学中的特殊教育专业因为专业人才少、学科基础差、学院不重视等原因,在与其他学科相比时经常处于劣势,处境维艰。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之间壁垒森严、二元分割,也使得普通师资和特殊师资的培养体系各自为政、相互独立,普通师范生的课程中少有系统的特殊教育的知识,普通教师的职后培训鲜有涉及特殊教育的内容,教师资格的考核也未包含特殊教育的成分。这显然无法满足普通班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需要,与“教育平等”的目标相去甚远。

(三)培养模式单一,脱离市场需求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是专门、定向模式下的师资培养,以教育课程体系为知识框架,开设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让学生能具备丰富的特殊教育理论。虽然这在改革开放初期极大地促进了特殊教育师资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变迁,特殊教育的发展,这种带有单一、定向性的特殊师范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困境,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近年来,特殊教育学校在招聘教师时更倾向于选择数学、中文、计算机、康复等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对缺乏学科课程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特教专业学生的需求开始降温。另外,如今特殊教育对象不仅只是传统的三类特殊儿童,脑瘫、自闭症、学习障碍、多重障碍等多种类型的特殊儿童也都纳入到特殊教育的范畴。不仅“特殊教育师范教育的培养体系和目标更新缓慢,培养出来的师资缺乏新生残障门类教育、康复方面理论经验,跟不上市场的需要,造成专业人才培养的‘断层’”;而且这种沿袭多年的职前教育模式还很少考虑到教师职后培训的需要,而职后教育又多专注于学历提高,少有对教师职前教育背景的研究,其结果是:职前与职后教育在多有重复的同时,对教师职业素养的某些缺憾和空白点却无法涉及。

(四)从业准入资格认定制度不完善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质量对教育的质量可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特殊教育的对象表现特殊且差异较大,这决定了特殊教育教师需要更强的专业性,他们不仅要有规定的学历资格,需要具备对普通教师所要求的一切基本条件,还需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和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能够胜任特殊学校的教学工作。但目前我国对特殊教育的教师仅有学历要求,并没有专门的从业资格要求。这使得特殊学校在招聘新教师时将教师的学历作为首要条件,导致许多未受过特殊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因为没有准入资格的限制,有些地方甚至“为缓解生源减少与教师富余的矛盾,直接将普通中小学部分年轻教师分流到特教学校工作”。这种做法令特殊学校根本无法根据需要补充新的、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师,造成了特教师资专业结构与学科结构的更加不平衡。总体而言,我国特殊教育师资非均衡发展的成因是极其复杂的,涉及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诸多方面,并成为实现教育公平和平等的一个瓶颈。要解决特 殊教育师资均衡发展问题,既需要法制、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健全,还需要教育教学的改革。本文仅从师资培养模式的角度探讨如何在现有条件下使特殊教育的师资获得均衡发展。

三、建构面向教育均衡发展的多元化、可持续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在当前形势下,国家已通过各种形式加大了对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投入和力度,除大力支持和发展现有特殊教育院校外,还鼓励各师范院校与综合性院校增设特殊教育专业,增加培养人数,提高培养质量。虽然国家的经济投入和政策鼓励是非常必要的,但我们更强调转变观念,建立面向教育均衡发展的开放、多元、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一)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的,综合院校参与的,开放、多元的职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倡导的是“师范性”与“学术性”之间的相互融合、优势互补,培养出能针对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不同特殊需要,既可以进行学科综合教学,又能进行语言、运动、感知觉康复以及心理辅导等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具体而言,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可以有以下几种模式。

1.“学科专业课程+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普通师范院校非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其重点在于在普通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融入部分特殊教育课程,或在普通课程中插入特殊教育相关内容,让普通师范生掌握必需的特殊教育知识与技能,以适应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比如:面向全体师范专业学生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模块,并将之设定成为教师教育中的必修课程;在师范生必修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中,增设各类特殊儿童心理特点、教育需要、教学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在公共必修课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等课程中,介绍残疾人保障法的内容,介绍教育平等、教育民主化以及全纳教育的理念;等等。

2.“学历证书+教师证书+特殊教育专业资格证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针对综合院校的学生。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对教师的职前培养,是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同时鼓励其他高等院校积极参与,使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结构和学科结构多样化。这样,综合性院校也开始参与教师教育。“学历证书+教师证书+特殊教育专业资格证书”模式就是针对这类学校的学生的,它强调未来的特殊教育教师必须首先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在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后,再经过特殊教育专业的系统培训,通过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考核后取得特殊教育师资的专业资格证书,获得从业资格。

3.“学科专业+特殊教育专业”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针对的是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在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中融入部分学科专业课程,如数学、语文、康复等,其培养重点是要培养出:既具有丰富的特殊教育一般性理论知识,又具有某具体学科知识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使他们能够在当前特殊教育的对象发生变化,学校对师资的要求逐渐提高的情况下,做好学校的各项教学、研究和康复工作。这样,既能满足各类特殊儿童的不同需求,又可以增加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新设立的教育康复学专业,就是这样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将培养出既具有康复技能又具有特殊教育教学技能的“双师型”人才。前两种模式,既可以解决目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数量少、规模小的问题,又可以改善特殊学校教师学科能力不强的现状,还可以很好地与普通教育进行融合,提高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水平。第三种模式主要解决的是特殊学校教师学科水平不高、专业技能缺乏、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增设学科专业的课程来满足现代特殊学校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二)建构灵活多样、新颖实用的职后师资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但实际情况是“基础教育教师培训远远落后于形势需要,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计划项目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更加广泛的培训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针对特殊教育教师的需要,适应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建构灵活多样、新颖实用、针对性强的教师职后培养模式就非常有必要了。

1.以高校为依托的集中培训模式。“专业化的人才依赖于专业化的培养,学术标准与规范的把握离不开具有较高专业能力的高等特殊教育师范机构及师范大学殊教育专业的参与。”特殊教育师资的职后培训离不开高校在理论、学术研究方面的引领作用。虽然,这种职后培训模式能够在短时间内,有针对性地、大规模地迅速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这种以理论培训和学术研究为特色的高校集中培训模式很容易脱离教师教育的实际,让培训流于形式。我们倡导高校在开展这种集中培训之前,应有专人及时深入到特殊学校调研,针对一线教师的切实需要,结合特殊教育知识的理论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由高校根据所制定的计划有步骤地、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开展理论和实践培训。

2.体现自身特色的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本校教师的需求,密切联系本校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师资培训模式。它比较符合我国地域分布广、培训任务重、经费短缺的实际情况,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重视。学校为保证正常教学的需要,不可能让所有的教师都经常性地外出参加集中培训,并且外派的学习不一定能满足本校教师的需求。这时,校本培训模式就凸显出它的优势。学校通过结合自己的专长和特色,由老教师或骨干教师带领,因地因时对青年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使青年教师在实践中掌握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能力、提高素质,更好地为本校学生服务。这种模式应该成为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的主要模式之一。

3.特殊教育专家巡回指导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选派若干特殊教育的资深专家,在特殊学校或有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之间巡回,就教师在教学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如特殊学生的心理、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如何与家长合作开展教育等,开展各种形式的指导和帮助。目的是及时解决特殊教育教师面临的各种教学问题,增强他们的综合教育水平,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更好地为特殊儿童服务。这种培训形式不仅能从理论上对特殊教育教师进行指导,而且能及时地解决问题,针对性较强,成本也相对较低,是今后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不可缺少的重要模式。

4.远程培训模式。“远程教育模式是利用现代网络手段和信息技术,以多媒体、交互式为特征,远距离、快速度、高质量传送教学声像、图文和数据,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教育方式。”[17]在以往的特殊教育教师培训中,大多采取集中培训的形式,经常出现工作和培训相矛盾或是不能同时进行大面积统一培训的情况,例如不是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能统一参加培训、地处偏远的乡镇教师统一集中有困难等等,这使得集中统一培训的效果受到一定限制。采取远程培训模式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此类问题,教师可以“足不出户”,参加培训又不离岗,灵活地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这样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培训的人数增加了,培训的内容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培训的质量也就会落到实处。当然,远程教育模式很容易流于形式,有调查显示它是教师们最不认可的职后培训模式。所以,要实施这种模式不仅需要政府提供技术支持、合适的教材,还需要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和考核制度。

(三)建构连续、统一和终身化的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

我国很多现有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并不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经过学校的职前培养后,就被假定为具备了特殊教育教师在工作时所必需的所有基本素质,具有一次性、终结性的特点。职前教育不考虑职后教育、终身教育的需要,职后教育也没有系统规划与职前教育的衔接。这种割裂性、分离性、终结性的培养模式会使教师的知识很快陷于陈旧,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受到限制,不仅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甚至还会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各项教育改革的进行。随着终身教育思想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国际上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与在职进修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师资的培养模式从原来的“以课程、教材、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校为中心”、“中小学与大学合作”等培训模式,使教师培训更加紧密地结合中小学教学实践。要使我国特殊教育的师资获得均衡发展,非常有必要改革传统上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分离的状况,应大力提倡在我国现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将教师的培训作为一个连续、统一和终身化的过程,其重点是紧密结合特殊学生的教学实践。近些年,很多普通师范类高校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例如:唐山师范学院与唐山市教育局结合,采取“师范类学生顶岗实习,被顶替教师脱职培训”的模式对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进行培训,河北师范大学也实施了“顶岗实习支教”工程等等,这些新的培养模式的尝试,不仅较好地提高了学生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也促进了农村教育发展。欣喜的是,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在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中也开展了类似的尝试———“小松树”服务计划,其做法是让师范大学生下到贫困地区基层教学一线,以顶岗实习的方式缓解贫困山区特殊教育师资匮乏、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为农村特殊教育输送“新鲜的血液”。这项计划将特殊教育的职前职后教育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还搭建了一个服务农村特殊教育的平台,缓解了老少边穷地区特殊教育落后的现状,实现了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统一,非常好地促进了特殊教育师资的均衡发展。虽然,目前这种模式还处于尝试阶段,也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是,这种强调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有效合作,强调紧密地结合特殊学生教学实践,强调连续、统一和终身化的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应成为我国今后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重要参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