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1 10:37: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管理学基本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顶岗实习 管理模式
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首先是对实验实训课和基础理论的课时比进行了规定(一般要求1:1),其中实习环节更是有明确的要求,特别是顶岗实习,一般要求至少一个学期(半学年)。所以,除去外语、艺术等小专业以外,其他专业都安排了至少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部分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甚至达到了一个学年(两个学期)。一方面,通过顶岗实习,能够让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去经受锻炼,获得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企业生产实际中巩固了专业知识,提升了专业理论水平,从而实现顶岗实习的预期效果。
1.学院顶岗实习管理组织结构
学院对顶岗实习采取顶岗实习领导小组负责的办法,在二级学院安排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时,成立相应的实习领导小组,这个小组一般由二级学院院长任组长,负责顶岗实习的领导工作,相关专业的教研室主任任副组长,全面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安排相关的专业课任课教师和辅导员负责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同时,指派学生会干部、班干部等成立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小组,在学生中间进行自我管理。另外,聘请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学生在企业期间学习工作的管理与指导工作。基本框架如下图(图1):
2.顶岗实习管理系统
顶岗实习,是将学生送到企业,完成本应该在学校完成的教学任务。所以,顶岗实习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但是由于参与其中的各个方面人员都有(学校教师、学生,学生家长,企业方面的人员)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为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加强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如图2所示:
3.学院顶岗实习的管理流程
1.顶岗实习前期工作
(1)顶岗实习单位推荐
学生顶岗实习的推荐工作主要由学院、各二级学院就业办负责组织,学工办协办,学院学生工作处和教务处对其进行监督。
(2)学校根据顶岗实习单位的条件和要求,通知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报名,经过双向选择,确定实习单位。
(3)学生一旦确定了实习单位,就不得随意变更。如有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必须向指导教师提交书面申请,指导教师签字系就业办审批同意后方可变更实习单位。
(4)学生根据实习单位和岗位要求,填写《顶岗实习审批表》。
2.顶岗实习准备工作
(1)制定实习计划
各二级学院指定的校内指导教师,在接受顶岗实习教学任务后,根据实纲和实际实习岗位的情况,制定实习专项任务和实习进程表。
(2)进行学生安全教育
顶岗实习期间,指导教师负责进行学生的安全教育,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认识与安全意识。校外实训单位安排安全专职人员对实习人员(师生)进行现场安全教育。校内指导教师加强安全巡视,负责对实习人员整个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
(3)学生填写《顶岗实习安全责任书》。
3.顶岗实习安排
(1)实习指导
指导教师定期指导学生,检查实习进度和质量。在业务指导中应注意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
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结束后指导学生撰写实结或论文,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和水平;
指导教师定期到学生实习单位进行指导和检查,以掌握学生的动态。要求至少每周应与实习生所在单位或与实习生本人联系一次;
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要积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与学生常沟通、常交流,关心他们的业务锻炼、能力培养。提醒实习中注意事项,定期检查实习进度,反馈实习意见,帮助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2)学生管理
负责学生的人身、财物、现场安全、往返交通等安全管理工作;
了解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和思想动态,对学生的一些思想问题及时解决,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协助学生办理好各项相关实习手续,如入职、食宿、假勤、辞工、往返交通等;
负责对学生在实习期间考勤、工作情况的考核和督促;
组织学生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和促进校企关系的文体活动;
每周向顶岗实习主管领导做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遇到重大问题要及时汇报;
(3)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负责评定学生顶岗实习成绩。校内导师依据实习巡视情况、学生上交的《学生顶岗实习日志扎实习专项任务检查与答辩评定学校考核成绩,校外实习导师对实习学生的劳动态度、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工作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给出岗位考核成绩。学校指导教师负责汇总企业和学校考核成绩,给出学生顶岗实习综合成绩,于实习结束 1周内网上录入成绩并报教务处。
(4)教学文件要求
顶岗实习教学文件主要包括顶岗实习教学大纲,顶岗实习任务书、指导书,学生顶岗实习日志,顶岗实习教师周志,顶岗实结,顶岗实习考核成绩表等。
顶岗实习教学大纲是顶岗实习活动的指导性文件,由专业教研室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要求制订,其内容包括:实习任务要求,实习内容和方式限定,学习单位的选择要求,实习成绩的评定等。
顶岗实习任务书、指导书是顶岗实习教学活动中明确学生实习任务,并为学生实习提供指导和参考的文件,由专业教研室根据大纲要求选择或组织编写,要体现针对性和实用性。
学生顶岗实习日志是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记录每天的工作和学习情况,用于学生自我评价和成绩评定的依据。由学校统一设计格式与内容。
顶岗实习教师周志是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工作的记录,每周一次,作为学生考核和教师考核的依据。由学校统一设计格式与内容。
顶岗实结是由指导教师对整个顶岗实习工作进行的总结。
顶岗实习考核成绩表主要用于检查考核学生实习状况,规范实习学生及其指导老师的教学活动。由各系根据实习类型和内容设计格式与内容,确定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
其主要流程如图3所示:
参考文献:
[1] 常月琴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探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
[2] 朱春瑜等.系部顶岗实习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9
作者简介:
一、乐理知识的实践性
基本乐理知识作为学习音乐艺术的基本知识,其系统性的规律皆源于对音乐艺术表现规律的把握。音乐理论来源于音乐实践并应用于实践,则是乐理知识实践性的最直接体现。所以乐理知识的实践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这些知识的来源。乐理知识是对音乐艺术规律的总结,因此对于乐理知识的认识和把握不能脱离音乐作品孤立存在,不能把乐理作为数学知识教授给学生,乐理知识的学习应该更多地和活的音乐作品分析联系起来。如,对于节奏节拍的理解,2/4拍不是数学意义的四分之二,而是音乐旋律进行中的强弱规律,它包含音的长短和强弱两方面的意义。因此,理解节奏节拍应把其融入具体的音乐作品中,体会不同节奏节拍的音乐所产生的不一样的音乐体验。再如对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的把握,更多地应该与人的听觉联系起来,比较不同音程的协和度,与具体的音响效果联系起来。
另一方面,乐理知识学习的最后过程总是要回归到音乐实践中的。只有把乐理知识融入之后的音乐学习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乐理知识学习的意义,才能让学到的音乐知识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才能对音乐作品及音乐实践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如,对于音的四种基本性质(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及高低)的理解,似乎很好理解。在教学中,用不同的强弱关系、不同的乐器演奏来体会同样的旋律,那么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将会变得更加深刻。对于中国传统音乐中二度加小三度的旋律进行这一音程进行特征的理解,可以拿一个典型的中国作品做例子,分析它的旋律进行,将这一规律性的知识点与具体的音乐作品相结合,理论知识将变得生动而具体。
二、指导音乐实践是乐理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
很多学生不重视乐理知识的学习,就在于对乐理知识的实践性认识不足。指导音乐实践活动是乐理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音乐实践活动包括音乐认识、音乐表演及音乐创作等几类活动。而对于目前高等院校的大多数音乐学习者来说,音乐实践的学习包括声乐、器乐技能的学习,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同风格音乐的认识和理解,各种风格体裁音乐作品的创作等。而乐理知识的基础性也恰恰表现在对这些音乐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中。
1.指导音乐认识实践活动的学习
对音乐艺术的认识,离不开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理解。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接触到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乐理中的基础知识会对这些音乐的风格把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兰花花》是我国陕北地区非常流行的一首民歌,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那么,是什么让它具有了陕北地区粗犷、凄凉、奔放的特色的呢?分析一下它的乐谱,你会发现,在作品的第一句就有一个明显的四度音程的跳进,再加上这个旋律的整体下行,使得这首民歌具有了丰富的陕北特色。把四度音程放在具体的音乐作品中分析,才能让我们更加感性地意识到音程对于音乐旋律风格的形成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在音乐认知过程中,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而这个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乐理知识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乐理知识的掌握,为深入理解音乐作品、分析音乐作品及欣赏音乐作品提供了前提。
2.指导音乐表演技能及音乐表演中艺术处理的学习
不管是声乐演唱还是器乐演奏,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处理都是音乐表演中的重中之重。同一首音乐作品因为艺术处理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来。而为了表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我们的艺术处理首先要尊重作曲家的创作。而这一创作意图的体现往往是根据乐谱体现出来。对于乐谱的分析,包括对于作品中一些音乐记号的处理、音乐的节奏节拍、强弱力度及调式调性、曲式结构的分析等。分析的深度如何,取决于表演者对于音乐知识的把握。学习乐理知识,也更多地为表演技能的提高服务。例如对于钢琴伴奏的要求,在具有一定的钢琴演奏技能的基础上,分析作品的调式调性、曲式结构,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和声基础,能设计一定的节奏型进行音乐陈述。在这个综合能力当中,乐理知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3.指导音乐创作实践活动的学习
音乐创作一般被认为是比较难把握的实践活动,需要创作者能够利用深厚的理论基础,展示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其中的理论基础包括音乐知识的熟练掌握、各种音乐风格展现的不同方式和不同手段。同样是五声调式,中国的五声调式就不同于日本的五声调式,如中国的角调式和日本的都节调式,每个音在这两种不同的调式中具有不同的调式意义。那么,创作不同风格的中国音乐和日本音乐,在处理调式中的每个音、旋律进行中音和音之间的音程关系时是有很大差别的。而对这些差别的把握离不开乐理知识中对调式调性的掌握。因此,音乐创作实践活动也要以熟练掌握乐理知识为前提。
三、乐理教学中理论知识实践性的体现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通过以上对乐理知识实践性的分析,在乐理教学中理论知识实践性的体现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如何体现这一实践性,如图所示:
1.通过已有的音乐积累理解乐理知识,把乐理知识作为音乐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音乐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个学生在进入乐理课堂之前,不管有没有学过乐理知识,他们总是有着一定的音乐积累的。以这些音乐积累为学习乐理知识的基础,通过体验这些音乐的旋律,总结这些音乐中可发现的规律,归结为一定的“基础理论”,然后把这些知识提炼为乐理中的知识。音值组合法一直是乐理教学中的难点。这一知识的学习是在认识音符、节奏节拍的基础之上来学习的。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分析大量的、书写正规的、短小的乐谱。总结出这些乐谱书写的规律。这些规律即是音值组合的规律。这样的教学过程,首先体现了学习音值组合法的目的,学习音值组合法的目的就是书写更加简洁易识的乐谱。其次,养成了学生读谱时认真观察乐谱的习惯。在分析乐谱中音符的组合时,其实也是在认识音乐节奏的强弱和音符时值的长短。
2.教学中把理论学习融入音乐实践活动中,促进理论知识的把握和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
在乐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音乐实践活动处处都应有所体现。乐理知识可以和任何一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相结合,用音乐实践来鉴定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如解释在解释大调式和小调式的色彩不同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调式的音乐作品来欣赏,通过音乐来感受大调式的明亮和小调式的暗淡柔和。而这种通过音乐体验到的音乐色彩感,要比讲解形象生动得多,也能给学生留下更加直接的印象。转调是比较难理解的知识,一般学校的音乐院系也不把它作为重点来讲。但是转调在听觉上却是非常明显。在很多歌曲的创作中转调极其常用。所以,对于转调知识的理解,除了理论知识上的讲解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音乐作品中能判断出在什么地方音乐的发展进行了转调。而这种转调的感性体验把枯燥的理论学习变成了有趣的听觉游戏。
注释:
①王岚,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 3
②李金华,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1
③童忠良,黄钟,2007.1
④仲崇连,艺术百家,2008.1
⑤吕湘,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报,2004.3
参考文献
[1]王晓燕. 乐理教材编排与认知心理学的关联探微[J]. 广东 技术师范学院学.2008.8.
[2]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关键词:学籍管理;预警机制;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11-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与推进,高校生源数量、质量、教学管理模式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学分制的实施,使得学生在专业方向、课程安排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同时也对学生的自我学习、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严峻性日益彰显。学籍管理预警机制就是应运而生的一种管理模式,其目的是在正面教育的基础上,改传统的“事后处理型”管理为“事前、事中预防型”管理,预先警示,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让学籍管理工作更加人性化、规范化。
一、建立学籍管理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1.学生学习现状。大学生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个体的自主性,但部分学生仍停留在被动接受知识的思维模式,不知道如何自主学习,跟不上学习进程,导致学业成绩一落千丈;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前途没有规划,对专业及专业教学体系、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不了解,加之受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对学习不够投入。学分制下对学生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同学之间的学业进程不尽一致,选课、考试、成绩、学籍等信息需要学生自行在学分制平台获取,在此模式下如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就极有可能不能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从而导致延长学制甚至是退学这种严重的后果。
2.学籍问题情况。以我校本科生为例,目前,我校学籍处理分三个档次:学业警告、退学警告、退学。对于学期取得学分少于12学分者,给予学业警告(毕业学期除外);累计二次被学业警告,给予退学警告;累计三次被学业警告者,给予退学处理。
下表为近5年我校本科生学籍处理情况。(以下数据均来自教学文件)
(1)从上表可以明显的看到,有各类学籍问题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以受到学业警告的学生为例,2013年、2014年受到学业警告的学生数分别为2010年的1.6倍、1.75倍,为2011年的1.4倍、1.55倍,这样的增长势头势必严重影响到我校的教学质量及学习风气。
(2)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受到退学处理的学生数有一个明显的减少,主要原因是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教学管理人员、学生辅导员及时邀请受到退学处理的学生家长到校,和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对于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有强烈学习意愿的学生,允许其试读,家长参与监督。实践证明,在这一环节由于有家长的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学习及退学政策的关注度,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效果和促进作用。
学生的学籍出现问题,已经属于学业中很严重的情况。通过预警机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指导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所以,建立健全学籍管理预警机制,势在必行。
二、学籍管理预警机制的内涵
学籍管理预警机制从学生是预警的主体出发,针对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不良情况,及时告知学生本人及家长,及时预警,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通过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调,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籍管理预警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新生入学预警。入学预警是学籍预警工作的重要基础,新生刚一入学,对大学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不甚了解,此时,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违纪处分等各种管理规章制度的学习与宣讲,组织专业有影响力的教授进行专业发展前景的报告,使得学生尽快了解学校的各项制度,明确本专业的发展目标,尽早给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一个合理的整体规划。
2.课堂考勤预警。学生的学习、生活和高中相比要自由和开放许多,这时由于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逃课、缺课成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建立考勤预警机制,可以对学生能否按时上课进行监督和警示。具体为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出勤率进行统计,当该课程的出勤率达不到要求时,对学生提出口头警告,如警告无效,任课教师可在课堂上公示学生名字,取消学生该门课程的考试资格,且不得参加补考。考勤预警机制的实施,使教师能够及早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干预,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3.学生选课预警。学分制的推行更加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有很大的选课自,可以构建适合自己兴趣和爱好的课程体系,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但部分学生对这种培养模式缺乏了解,对先修和后续课程的要求不很明确,选课时避重就轻,出现选课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选课预警机制明确要求导师对学生选课进行充分的指导,提高选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4.期末成绩预警。每学期末,教学管理人员对学生本学期的成绩进行统计、归纳,将不及格课程达到一定数量或所修学分达不到12分的学生,及时通知辅导员及学生本人,并告知其学校的学籍处理政策。对学生成绩进行预警后,促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利用假期查漏补缺,为下学期开学前补考做好准备。
5.学业学籍预警。教学管理人员在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上学期所修学分进行统计、审核,根据学校学籍处理规定进行学业警告、退学警告、退学处理三种类型的学籍处理。对于受到警告的学生,除了下达《学业警告通知书》、《退学警告通知书》、《退学处理通知书》外,还要和学生进行预警谈话,帮助制订阶段学习计划,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心理辅导。
2012年开始,我校实行了试读制度。退学处理的学生在收到退学处理通知书5个工作日内可提出书面申请,进行陈述和申辩,如该生仍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家长要积极配合督促,经本人申请,学院与学生及家长签订《学籍处理(退学)学生试读承诺书》。实践表明,家长参与监督后,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警示效果较为显著。
6.毕业预审预警。大四第一学期初,根据学生的专业培养方案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对毕业班学生所修学分进行预审,统计出学生尚未修够的学分及科目并及时预警,督促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查漏补缺,确保学业顺利完成,尽量避免降级等延长学制的情况发生。
总之,学籍管理预警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实施需要任课教师、辅导员、导师、教学管理人员与家长、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家庭、学校三方相结合的教育功能,形成教育合力,体现教育管理的人性化,这是学籍管理工作的又一次重要探索。
参考文献:
[1]李银树.高校主动性学籍管理工作浅析[J].管理工程师,2011,(3):27-29.
[2]姚娜.高校学籍预警系统建构初探[J].才智,2011,(12):263.
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根据湖滨街道党工委的工作部署,青年路社区在7月29日召开了党员社区工作者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吴大观精神所蕴含的内涵非常丰富,他献身事业、自强不息的崇高品质,克己奉献、大气达观的为人风范,卓然独立、淡泊明志的天地人格,吸引、感染、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学习吴大观,就是要把吴大观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习他敬业、专业、精业的职业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创造一流社区的实际行动中去。敬业,即用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是职业精神的首要内涵,是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的集中体现。吴大观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他把68年的光阴倾注到了钟爱的航空动力事业上,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劳,与其说凭借的是毅力,不如说是价值观使然,他说:“紧张工作是最大幸福,攻关胜利是最大快乐。学习吴大观,就要学习他的这种忘我的敬业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投身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向吴大观那样热爱自己的岗位,尽心尽力地服务好社区居民,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面对群众的需求和困难,要在第一时间去协调、去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要做好解释工作。特别是目前青年路社区面临30幢庭院的改善、社区办公大楼睦邻会所的打造、即将开始的三无坊巷9号11号的危旧房改善、地铁围边的动迁、浣纱路、开元路的整治和中河的整治等工作的开展,工程的质量,安全成了居民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如何协调好各类矛盾,让居民满意的同时,使工程保质保量地如期完成,就要充分发挥“草根质监站”民间义务监督员的作用,让居民自己来管理自己的事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使政府的实事工程真正成为老百姓的满意工本文程。
我们要学习吴大观同志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奋发有为,不断创新的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作为社区的主任,更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要结合社区的特色,创出青年路社区”一家亲”睦邻文化品牌,结合建国60周年开展共话祖国新貌,共享邻里亲情活动;征集我与共和国共成长60年邻里故事,举办盛世中华庆祝建国60周年邻居节文艺汇演;组织邻里开展“祖国颂”系列歌咏活动;举办庆祝建国60周年专题邻里书画展;在党员中开展“共和国不会忘记”为主题的系列慰问活动等,通过活动凝聚民族力量,增进邻里和谐,促进和谐社区创建。学习吴大观要自觉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丰富、视野开阔、居民满意、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LIBGuides 学科的服务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185-02
一直以来,澳大利亚大学图书馆随着信息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变化,为读者提供的全方位的学科服务。墨尔本大学图书馆利用LIBGuides平台从学科门户导航、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程的教学资源以及个性化服务等角度开展了一站式信息服务工作,尤其值得借鉴学习。
1 墨尔本大学图书馆基本情况
1.1 基本情况
作为澳洲最古老和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目前墨尔本大学正努力通过改革和创新, 使学校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好的大学。从2008年开始墨大推行课程和学制改革, 追求课程的深度和广度、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以及国际化和交叉性的融合,在这种背景之下,墨大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尤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服务,以适应课程改革后的学科发展。[1]墨大图书馆由多个学科图书馆组成,包括Baillieu图书馆、Brownless生物医学图书馆、建筑和设计图书馆、法律图书馆、兽医学图书馆、土地和环境图书馆等。多学科图书馆的模式主要是在物理空间上方便读者借阅符合学科专业需求的文献资源,而在虚实空间图书馆只有统一的网页,不同学科数字文献资源的需求主要由基于LIBGuides的学科服务平台来满足。墨大图书馆的Guides共了200多个,并定期更新和不断增加,参与建设LIBGuides的馆员为面向不同学科60余位馆员,馆员工作在不同的部门,除了本部门的工作外,每人平均都要承担多个Guides的制作。墨大图书馆的Guides内容广泛主要包括学科导航、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素养教育培训以及嵌入课程的教学资源,而其中数量众多的学科导航和嵌入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源两项工作尤为突出。
1.2 实地考察
在墨尔本期间,墨大图书馆的馆员Bick-har Yeung引领笔者参观了她工作的Baillieu图书馆。进入图书馆,计算机以及复印扫描等设备随处可用,咨询馆员在大厅处随时为读者解决问题,尤其是将咨询台划分为网络和书目两个不同内容的咨询区域。Bick-har Yeung馆员为以其服务的学科东亚研究为例,介绍了如何开展嵌入课程学科服务。由于长期在图书馆东亚部工作,Bick-har Yeung馆员与从事东亚相关课程教授的教师联系密切,建筑学院开设ABPL 90146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in East Asia这门课的教授在开课前,将需求告诉她,制作完成guides后,Bick-har Yeung将在开课前采用2至3次专题讲座的形式为学生讲解本课程guides的使用。Bick-har Yeung馆员告诉笔者由于ABPL 90146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in East Asia这门课讲授的是东亚古建筑保护,因此学生在上课期间需要参考大量的中文语种的资源,因此除了介绍课程涉及的中国大量古建筑、石窟、墓葬等信息外,还要把中文数据库中关于古建筑保护的学术论文呈现给学生。因此Bick-har Yeung针对这门课制作的guides包括了19个栏目,其中有石窟介绍、遗存保护以及中文字体如何安装、学术参考书目、论文以及中国世界遗产站点导航等。
2 基于LIBGuides的学科服务工作
墨大图书馆基于LIBGuides的学科服务平台突出的优势和特色,主要为(1)数量众多、内容广泛以及涉及本校所有学科的学科导航;(2)嵌入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源。
2.1 数量众多的学科导航
墨大图书馆投入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制作了240多个guides,几乎覆盖学校所有的学科以及开设的相关专业。学科导航可以从学科角度浏览大量的学科信息指南。同时,LibGuides允许快速嵌入各种检索系统,包括馆藏检索、跨库检索和Web检索。每个学科指南根据学科专业的不同设置相应的栏目。如会计学就包括期刊全文及数据库、图书、字典与百科全书、新闻、公司及行业信息、学会、学术能力等栏目。学科导航除了大量的学科信息指南外还有涉及到各种内容的信息素养教育的guides。
2.2 嵌入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源
墨大图书馆的馆员与教师密切联系,在学科平台的支持下根据本校课程设置,以guides形式呈现课程学习指导。学科馆员在开课前,与主讲教师深入沟通,充分了解课程信息以及教师对课程相关参考信息资源的需求后,在guides首页全面呈现课程背景资料,并收集、整理课程相关的数据库、重点图书、核心期刊、学科背景资料等信息,利用教学课程学习模块快速描述、一键,指导用户课前预先了解课程信息、在线自学、课后利用参考信息完成作业和进行相关研究。
3 基于LIBGuides的学科服务之启示
3.1 细节化服务以及营造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普遍服务启示
墨大图书馆极为务实,为了方便学科读者,在校区内临近学院设置学科分馆,其中建筑图书馆就设置在建筑学院之内。(1)图书馆从务实出发细节化服务。为了使读者在书库关闭后可以继续使用图书馆计算机设备和阅览座位,馆员下班后,放下悬挂式卷轴隔离墙,读者就可以使用图书馆到深夜。从而节省了人力资源,又实现节假日不闭馆,馆舍开放时间长。(2)在书库里为了使读者随时了解分类法,每隔一定的书架,就会贴有分类法的说明。同时,处处贴着如有问题请到大厅咨询台询问的温馨提示。(3)在各个分馆咨询台后面设置有借期7天的教学参考书书架以及预约图书书架,以方便读者。(4)图书馆为了营造数字化学习环境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计算机、复印扫描设备,在各个分馆计算机设备随处可见,尤其是为了节省空间,各个分馆的设备因地制宜的安放。(5)为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图书馆为各种设备配备详尽细致的使用说明。仅举一例,笔者曾发现有这样一个说明,内容为此处的设备已移至左边。(6)各个分馆内都设有配备信息设备的学习讨论空间。学生可以通过预约系统预约使用。(7)以强大的信息技术能力营造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读者可以预约学习馆内课堂讲授的信息素养培训课程,课程内容不仅包括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还包括SPASS信息分析软件以及文献管理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等。
3.2 内容丰富的学科导航
墨大图书馆建立了覆盖12个主题的246个guides,因此建设学科导航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了提高效率各馆应该结合学校重点以及特色专业建设学科guides。一般而言guides应该包括学科参考信息、数据库、书目信息等同时也应建设针对不同的特色学科满足学科信息需求的特定栏目,如墨大图书馆的会计学除了常规栏目还设立公司及行业信息、专业字典和百科全书等栏目。以数个guides作为主页,使主页能以清晰的分类显示非常丰富的资源,从而揭示学科资源整体布局以引导用户进行资源发现。
3.3 在线信息素养教育
建立基于学科服务平台的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信息素养培训界面。以便解决用户在识别、获取、筛选和有效利用信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与线下培训互补优化信息素养培训效果。信息素养教育培训界面应该分类呈现在LIBGuides主界面,类别包括学科、不同层次用户、培训主题、资源类型、通用和专业素养教育资料。培训内容包含信息检索、信息组织、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培训方案,为用户提升信息素养提供总体指导。培训方式包括允许用户无缝检索OPAC、数据库和课件库,便捷获取多媒体类型的图书馆使用指南、数据库演示视频、讲座课件等资料。
3.4 嵌入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源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立的基于LIBGuides学科服务平台基本上都未建立嵌入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源的guides。而墨大图书馆由于其嵌入课程的guides为学生学习课程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支撑作用。馆员密切与学院教师联系并在其的支持下,根据本校课程设置,以guides形式呈现指导课程学习的教学参考资源。由具有学科背景的学科馆员收集、整理课程相关的数据库、重点图书、核心期刊、课程背景、符合课程特色的定制信息等。利用平台指导用户课前预习、自学课程、完成课后作业和开展相关研究。Guides与学校的教务系统无缝连接实现信息融合和共享。同时定期收集整理课程课件、讲义、习题、试卷等资源,不仅包括本校的教学资源还应包括开放获取类型的教学资源。
3.5 融入Web 3.0元素
墨大图书馆LibGuides完全融入Web 3.0元素,因此墨大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平台体现了开放、参与、分享和创造的精神,贴近用户,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我国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LibGuides的开放融合能力,在平台中融入Web 3.0元素。(1)包括嵌入式的RSS博客订阅、指导和教育视频、播客及屏播或截屏视频。(2)图书馆员将RSS订阅直接嵌入图书馆目录,在指南上即刻提醒读者新增馆藏。方便读者检索处于LibGuides任何地方的RSS订阅,查看本学科主题有哪些新增信息资源。(3)嵌入在线聊天和小工具,从而实现读者获取研究和参考问题的即问即答服务。LibGuides的“widGets”能支持创建者将图书馆资源嵌入任何博客、网址、社会网络和课件系统。因此通过Lib-Guides嵌入的小工具,图书馆员可在任何地方联系用户,并扩大图书馆在互联网上的存在范围和提高馆员与用户的互动能力。
【关键词】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原发性高血压2级;治疗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加之迅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我国高血压病发病率,已呈逐年上升和低龄化趋势,是心、脑血管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合理选择安全有效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理想目标,是减少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应用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2级患者,疗效显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2级患者90例,高血压诊断标准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1],即收缩压(SBP)160~179 mm Hg和(或)舒张压(DBP)100~109 mm Hg的原发性高血压2级患者,并排除各类继发性高血压和急进性高血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35~70岁,平均(56.57±8.23)岁,病程1年~20年,平均(9.64±4.35)年;对照组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34~70岁,平均(56.75±8.47)岁,病程0.5年~20年,平均(9.55±4.06)年。两组间治疗前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①继发性高血压;②严重心衰患者(NYHA分级IV);③对硝苯啶高敏者、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过敏者、有血管神经性水肿者;④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⑤高血钾、肾功能衰竭、肾功脉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及二尖瓣狭窄者;⑥合用保钾利尿剂或同时补钾者;⑦失去随访或中断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停用原降压药及血管活性药1周,两组患者可常规予以限钠、戒烟和酒、注意劳逸结合,治疗时可配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治疗组采用贝那普利(商品名:洛丁新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起始剂量10 mg/次,1次/d,硝苯地平缓释片(商品名:圣通平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起始剂量10 mg/次,1次/12 h;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生产厂家、起始剂量和用法同治疗组。两组以后药物剂量根据血压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调整。两组疗程均为4周,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每天采用袖带式水银柱血压计统一以坐位测右侧肱动脉血压,测前静坐15 min,2次/d(8:00~11:00,15:00~16:30)。用药前后均测定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血离子、肝肾功能和心电图。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①参照2004年全国心血管会议修订的高血压疗效判定的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除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如收缩压高则同时降至正常;有效:舒张压下降虽
1.5 统计学处理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x ±s )表示,两组用药前后差异用 t 检验,用药后组间差异用 χ2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从表1中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34例,占76%,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24例,占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4.84, P
2.2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比较见表2。
表1
表2
从表2中看出两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间治疗2周、4周收缩压、舒张压的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3例偶有轻度干咳,轻度头昏3例、有2例踝部轻度浮肿,对照组有2例偶有轻度干咳、轻度头昏4例,均属症状轻微,未作处理,继续用药症状消失。血尿常规、肝背功能、血糖、血脂治疗前后无变化。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27万人群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经达到18.8%,估计全国患者数约1.6亿,然而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仅30.2%、24.7%、6.1%,依然很低[2]。高血压治疗原则除改善生活行为,高血压2级及以上患者在开始时就可以采用两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处方联合或者固定剂量联合治疗有利于在相对较短时期内达到目标值,也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血压控制目标原则上应将血压降到患者能最大耐受的水平,目前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至少
贝那善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其降压作用主要通过通过抑制周围和组织的ACE,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同时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2]。能逆转心室肥厚和高血压引起的血管结构改变,有利于肾血流动力学效应,在扩血管降压同时对肾功能有改善及保护作用。ACEI有扩张静脉作用,尚可抵消CCB常见的踝部水肿副作用[3]。由于其明确的降压效果以及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ACEI被JNC7首次推荐,作用单纯高血压或Ⅰ期患者一线用药,并且是唯一拥有全部6个强制性适应证(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冠心病高危因素、糖尿病、慢性肾病、预防中风复发)的抗高血压药物[4]。
硝苯地平缓释片是一种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CCB),其直接扩张血管平滑肌或通过阻滞慢通道阻滞钙离子进入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内,从而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降压作用明显,有较好的顺应性,口服1片能维持有效血药浓度12 h,对血脂、血糖、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是目前治疗高血压比较理想的首选药物之一,但单一用药对部分2级、3级高血压治疗效果欠佳[5]。
本研究显示采用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2级患者,治疗组无论在治疗显效方面和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单用贝那普利治疗4周降压仍无效16例患者,除2例失去随访和3例中断治疗者外,余11例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后,血压逐步下降,最终得到有效控制,说明联合用药具有优越性,治疗具有增强作用,较单独应用贝那普利效果更显著,依从性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符合价格效益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1266.
[3] 陈慧,杨柳青,吴晓盈.长效钙拮抗剂与转换酶抑制剂单独和联合使用在降压和副作用方面的比较.高血压杂志,2005年,13(6):326.
论文摘要:体育社会学的方法论原则是与其主干学科社会学相一致的,目前在体育社会研究中广泛运用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体育社会学因果关系的本质存在于决定论与人的自由意志之中。数理统计是关于体育社会现象之间量的相关分析。而逻辑实证则足根据一定的程序和策略来分析变量关系的逻辑方法,它更能考察到体育社会现象中人的社会属性,帮助我们探索到因果关系的本质。这两种方法在体育社会研究的资料分析中各有其特点,在作用上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因此,探究体育社会现象产生、发展、变化中变量之间因果关系时,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的结合是必需的。
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体育社会学是在社会学发展的基础上,伴随着体育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育社会学是以社会学的理论观点为依据,来研究体育社会现象的一门学科。其具体研究领域包括体育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体育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体育和从事体育的主体—人的关系。体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因此它的研究方法论原则是与其主干学科—社会学相一致的。实证研究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主要观点和方法,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广泛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收集人们对体育的态度、行为、观念等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关体育社会现象的因果结论。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具有主观和客观的两个方面,因此在判断现象的因果关系时应充分认识统计分析与逻辑实证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学中因果关系的本质
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等其它科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解释现象。就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来看,它是用社会事实来指出构成一些社会现象的原因。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就在其自己的范围内进行研究,要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而不是用生理的、心理的来解释。
在自然科学中,一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是受自然界其它现象变化的影响,而不受人的意识支配的客观物质运动所决定的。其运动过程可以通过3种最基本的物理量纲—长度、时间、质量及其派生出来的速度、加速度、力等一系列指标体系加以准确的测量。对测量所获得的数据利用自然科学专业知识和数学的方法加以分析研究,认识和发现各种自然现象的本质、发展规律及其发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可以重复出现(有周期性)的自然现象做出准确的预测和预报。这种如马克思所说的学科与数学相结合所达到的完善程度,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所有自然科学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说自然科学所达到的完善程度是由自然现象的客观性,可用标准统一的纲量加以精确测量,以及大量自然现象的可重复性、同质性这样一些基本特征所决定的。
而在社会科学中,社会现象是由在社会历史领域活动着的有意识、有思维、凭激情行动并追求某种目标的人所支配的。由于有人的主观性,由人主观意志所支配的运动过程往往很难用统一标准的来测量。尽管社会学工作者提出并建立了一套社会现象的指标体系,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统一完善的程度。除此之外,很多社会指标本质上就是无法定量的,如性别的男、女差异就无法用定量来表达。从另一方面看,个人的活动带有极大的偶然性。但由有理性的个人的活动所支配的社会现象也可以呈现统计学的规律性。这就像大量无规则运动的分子运动所形成的热物理现象,可以用分子物理学、统计物理学的理论来认识一样。社会现象也可以用对大量个体的观测所获得的信息,来认识其内在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是用社会调查方法来认识社会现象,研究社会运动与发展条件和机制的一个基本思路。
从以上关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特征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科学研究比起自然科学研究来说要复杂得多。尤其在解释某一现象与其它现象的关系方面更是如此,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自然现象是客观的,是可以精确测量的,并具有重复的规律性。所以我们总能找到有关某一自然现象明确的原因与决定因素。如:植物生长这一自然现象是由于有“光合作用”的原因而引起的,而阳光、养分、水则决定了植物的生长。植物本身没有意志来控制其行为,吸收或不吸收阳光、养分和水来控制自己的生长。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也采用与自然科学同样的决定论模式。但是由于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有时候因果关系太隐晦了.我们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数理统计寻找出确切的因果关系。在因果关系研究中,社会学家希望发现哪些因素与哪些别的因素有关,哪些因素造成了别的因素发生变化,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第三个因素变化的影响等等。一般说来,社会学家总是用发生在后的因索去解释发生在前的因素。例如,在探究造成偏见的原因,就要探讨为什么一些人有偏见,另一些人却没有。可接受的原因包括:经济竞争、宗教意识、政治观点、童年经历、受教育类型和时间。如果我们知道受教育程度可以减少偏见,这种因果关系的解释,就是我们所能接受的社会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这种解释的逻辑,说明是否有偏见并不是研究对象自己选择或控制的,他们被一些力量,如童年经历、宗教信仰等无法控制的、甚至觉察不到的因素推到了有或没有偏见的其中一条路上。这就是说,造成是否有偏见的原因是人们无法控制的。有时候,人们对这种推理方式会感到不满,认为偏见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有些人之所以没有偏见是因为他们受过了教育。这就迫使我们对人们上学的原因作进一步的探讨,寻找原因背后的原因。使关于造成偏见的原因的研究进一步深人下去。从这一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本质存在于决定论与自由意志之中,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对引起一些社会现象的原因背后作深人的研究和解释。
2、体育社会学中数理统计和逻辑实证对资料分析的特点
体育社会学中,数理统计是用来证明体育社会现象与体育社会现象之间,或体育社会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之间的,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一个变量与多个变量或多个变量与多个变量的之间的某种关系。通过对按要求收集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我们可知道两个变量是否相关,但我们要进一步知道两个变量在总体中的相关程度,我们还必须进行相关系数统计意义的检验。一般而言,p<0.05提示相关系数具有统计意义,p<0.01表示统计意义很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统计分析是一种定量的分析方法,但任何具体的量都是有质的规定性的,如果不了解量的这种特有的规定性以及数量关系背后的社会背景情况,就可能做出肤浅、错误的甚至是荒谬的解释,因此对于统计结果的分析,有赖于对事物作出的观察和了解,不能凭表面的数据就下结论。体育社会学的数理统计中,即使两个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并且这个指数具有统计意义,我们也不能因此作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的结论。在研究中,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是两个很容易棍淆的概念,若仅仅依据相关系数的高低就作出因果关系的结论是不科学的,要得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的结论,我们必须要满足3个条件:一是自变量必须在因变量之前发生,二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必须存在相关关系。三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不能存在虚假关系。
对于统计结果的解释,要从实事求是的立场出发,与定性资料如社会、历史、文化等背景资料及有关个人态度、动机的资料相结合,并参考其它分析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反映和揭示调查资料所代表的社会现象的本质的、深刻的意义和内容。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社会调查的目的一是通过一些变量来描述调查总体和各个部分的状态、特征和一般过程,说明社会现象“是什么”,二是通过对这些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来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和一般规律,解释社会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发展、变化。变量关系的分析遵循一定的逻辑方法,要采取一定的程序和策略。掌握变量分析的逻辑与策略不仅能使资料分析更深入、更全面而且还能澄清和防止某些逻辑错误,使理论解释更符合实际,或发现新的理论和问题。此外,通过对变量分析思想的把握,还可以培养研究者的想象和分析能力,从而能有效地理出资料的头绪,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料以取得较大的研究成果。
体育社会学研究中,我们常需要知道造成某一社会现象一些原因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使我们深人了解体育的社会学本质,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这就需要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上,对体育社会现象的产生或变化的原因进行逻辑实证,既要从决定论的社会视角,又要充分从人的自由意志支配和人的社会属性特点,赋予看似僵化、稳定、划一的数据以新的活力和内在的逻辑力量。如:有一关于经济收人与体育消费水平的研究,按数理统计的结果,人们的经济收入与体育消费水平呈相关(r=0.8186,p<0.05),由此得出结论:经济收声、的增加可以提高人们体育消费水平。然而这一结论并没有说明人们体育消费的本质原因,提高经济收人未必就能使人们增加体育消费,体育消费受到人的意志影响。在某些人群中还可能出现收人低的体育投人多,而收入高的反而体育投人少的情况。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需要寻找人们经济收入提高的原因,以及不同收入人群的文化背景等因素。
3、体育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分析中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的结合
我国的体育社会学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较晚的学科。社会学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外来引人到中国化的过程。以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初级阶段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改革的实践为立足点,有鉴别地吸取西方符合中国国情的合理的东西,吸取现代科学发展的相关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成长中的中国社会学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这是当代社会学家的使命。这就注定了作为我国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体育社会学,同样也必须努力探求中国化的道路,以求解决中国体育社会的实际问题。从这方面讲,在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中将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解释中国体育社会现象的实际情况。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中,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与人们不参加体育活动相关性最高的是缺乏余暇时间。如果我们仅从数理统计的角度去解释,就会认为若有余暇时间,人们就会参加体育活动。但这种解释无法令人满意地说明人们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因为另一个相应的研究表明,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并没有因为他们有较多的余暇时间。有余暇时间当然是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如果我们结合逻辑实证进一步探讨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就可能作出更深一步的解释。首先,从决定论视角,是否参加体育活动并不是研究对象自己选择或控制的。人们是被一些力量推动而作出是否参加体育活动的选择,而所谓的力量可以是受教育的程度、童年的经历、周围其它人的影响等无法控制的、甚至觉察不到的因素。这就是说,造成是否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是人们无法控制的。然而这种解释往往还是不能令人满意。第二,从个人选择的视角。是否参加体育活动是研究对象自己选择或控制的,人们可以在余暇时间里安排固定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甚至在紧张的工作中抽出一些时间参加体育活动;也可以把余暇时间用于其它事情.而不参加体育活动。这就是说我们还应进一步探讨人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如何,是什么原因造成人们没有余暇时间。实际上中国的文化背景与欧美国家是不同的.人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也可能不如外国人那么强烈。由于中国目前的生产力、经济的发展水平限制,人们在余暇时间更需要做其它事情,如:做家务、学习进修等等。
形考任务4(形考作业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目1
1.(
)是管理中最具有活力、最富有积极性的因素。
选择一项:
D.
人
题目2
2.下面哪项不属于幼儿园教师的职责(
)
选择一项:
B.
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
题目3
3.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基础和前提是(
)
选择一项:
A.
满足教师的各种合理需要
题目4
4.幼儿园组织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以柔性的力量,对教职工进行熏陶、感染和引导,这体现出幼儿园组织文化的(
)特点
选择一项:
C.
软约束性
题目5
5.幼儿园中的建筑设计、园徽园服、设施设备等,属于(
)层面的幼儿园组织文化
选择一项:
A.
物质层
题目6
6.
园长以实际行动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身边的每一位组织成员,激发他们以足够的热情和细致来共同搭建完善的组织文化。这使用(
)方法进行组织文化建设
选择一项:
D.
榜样法
题目7
7.公共关系有三个核心要素: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和(
)
选择一项:
B.
传播
题目8
8.幼儿园公共关系存在于幼儿园的任何活动和过程中,需要幼儿园进行长期规划,这体现了幼儿园公共关系的(
)特点?
选择一项:
C.
长期广泛性
题目9
9.下面哪项不是幼儿园公共关系的外部公众(
)
选择一项:
A.
幼儿园的教职工
题目10
10.关于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B.
能代替家长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期末大作业
题目1
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的初步设想(500-800字)(20分)
写作要求: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作为一名幼教机构的管理者,应如何进行幼儿园的组织文化建设。如有幼儿园工作经验,可以以自己所在幼儿园的组织文化为例,谈谈对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的看法。字数在500-800字。
答:首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段来安排,不同年龄段幼儿有不同的特点
一、小班(3-4岁)的孩子刚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一方面,他们不免带有一些婴儿的“痕迹”;
另一方面,由于身心发展迅速,他们又开始具有幼儿期的显著特点。因此,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十分突,所以针对小班幼儿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课前集体上厕,所有些老师一到了时间就开始急吼吼的上课,这样的方法不适合小班的孩子,小班的幼儿上课前一定要全部去上一次厕所,不然中途突然出现孩子叫着要屙尿什么的,即便配班老师静悄悄地单独带去,再好的纪律也会受影响。
2、无关的东西不要让孩子拿,要上课了,就不要让孩子手上还拿着糖、玩具之类的东西,嘴里也不要吃东西,不然孩子的注意力不会集中,也会影响其他孩子。跟孩子讲清楚上课的规矩,不能再吃东西,也不能玩自己的玩具。
3、定位好班上孩子的位置这点很重要,每次活动前给孩子一个固定的点,事先可以在活动场地上贴上及时贴,锻炼孩子记住自己的位置,知道哪个点是自己的,一到活动时间就站在定位点上或者把小板凳搬去自己的点上,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争抢。
4、给孩子鼓励与奖励,上课时要及时表扬那些表现好的孩子,鼓励其他孩子向他学习,准备一些贴画、小红花这样的小奖励发给他们,这样孩子上课的积极性会更高,为了表现自己会自觉做得更好。
5、老师要培养威信,上课时老师的声音不能太小,要让全班的孩子都能听得清楚,平时说话要算话,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无理的要求要讲道理并坚决拒绝,孩子做得不对的要指出并教其改正,做得好的要及时表扬,这样的老师孩子自然愿意听你的话。
二、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相比,有其显著的年龄特征,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好动但还缺少技巧,特别爱游戏而问题不少,非常喜欢模仿,并且模仿出色,语言学习能力大大提高等。
所以对中班幼儿应这样做
1、玩法多样,孩子喜欢新鲜、新奇的东西,我不能忽视孩子喜新厌旧的思想,而这是我们的教育所万万不能忽视的。如何让孩子对同一种活动器械不断的产生兴趣?如何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获得心智的开发?又如何让孩子通过玩来完善自我的心里素质?一物多玩,给了我尤多的启示。一物多玩、创造出新颖、独特的各种玩法,是训练幼儿发散思维,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良好途径。
2、满足幼儿个性需求,如何让不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的孩子并得到不同的发展?具有不同层次性的活动材料提供和使用是关键因素。我根据活动的内容,按照幼儿动作发展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提供不同的材料,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
3、关于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玩法的设计,游戏是一种符号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陈鹤琴先生说:“小孩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户外活动不靠机械的训练和反复锻炼,而是游戏化的教学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才能促进身体的和谐发展。
三、大班幼儿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活动更有目的、有计划,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思维中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开始掌握认知方法,表现与表达方式多样化,合作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注意向同伴学习,规则意识逐步形成,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所以对待大班幼儿应该做到
1、培养幼儿的集体责任感
,大班幼儿已有很强的自理能力,能为集体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如:值日生活动,小小气象员活动等,通过这些来培养幼儿的集体责任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就值日生工作方面,大班幼儿很爱当值日生,兴趣浓,热情高但往往爱抢着做拖地板,巡视之类好玩的事,而对捡角落玩具、擦桌子、挂毛巾稍辛苦的事就不积极、不认真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幼
儿缺乏集体责任感,对应完成的任务,对集体的事情还不能认真负责,并未产生愿意为集体服务的动机,只能按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些活动。于是我无意识地在他们的值日工作中培养热爱集体的情感,使他们初步懂得:当值日生就有责任将每项事情做好,做好每项值日工作是每个值日生应尽的责任。
2、感受集体的力量,正确对待集体与个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