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环境生态学概念

环境生态学概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22 10:18: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环境生态学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环境生态学概念

第1篇

关键词:野外实践;多媒体教学;生态文明建设;参与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36-02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一门应用面广且应用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生态学研究对象广泛,包括从分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到景观乃至全球等各个层次,涉及多个分支学科。同时生态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又形成了生理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交叉学科,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在人类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水土流失、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入侵以及有害污染物质等问题,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党的十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就是为了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在现阶段对生态学的研究、教学和科学普及过程中更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可以说,生态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以及农学等相关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过程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影响了部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因此探讨生态学教学策略有利于更好地传授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可以培养学生在面对实际生态环境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概念图教学

概念图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教授(Joseph D. Novak)等人提出,是用概念、连接以及表示概念间关系的连接词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主要包括节点、连线、连接词和层级结构等四个基本要素。将概念图引入到生态学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组织和构建知识框架,使知识概括化、网络化、显性化、可视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概念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和策略,可以建立章节间的内在联系。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经典生态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本科生态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部分出现的一系列概念,如: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等,学生往往不容易把它们的从属关系弄清楚。另外,理清错综复杂的种内关系(种内竞争、社会行为等)和种间关系(竞争、捕食、寄生、共生等)也是生态学教学的难点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尝试构建概念图,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对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这样学生可以以概念图的形式学习概念之间的同异和内在联系,使得知识层次清晰、结构性强,达到知识的总结和归纳效果,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也增强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性。其次,利用概念图进行对比复习,利于区分易混淆的概念。生态学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基本概念和定义,其中有不少容易混淆的概念,如:生境、栖息地、生态位、领域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概念图对几个概念进行对比,用线段或箭头连接各概念,并逐一分析线段两端概念之间的关系,明确彼此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十分利于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外,概念图在生态学前沿领域研究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概念图可以帮助建立探究的思维模型,并通过探究过程形成新的科学认知图式。

二、互动式教学

顾名思义,互动式教学就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积极参与、互相感应、共同促进的双向沟通方式来进行授课。传统的教学法通常是教师单方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这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授课的激情和教学效果都受到影响。互动式教学可以转换师生角色,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恰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法的不足。例如让学生参与授课,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知识点,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消化和课件准备,再讲授给其他学生,最后由教师补充和评论。虽然学生只讲授几十分钟的课程,但整个过程他们需要到图书馆查阅大量资料,深入地理解分析并严密组织语言,这样可以大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潜能。目前,我国面临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如雾霾、水污染、土地功能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让学生选取身边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案例,搜集文字和图片资料,从成因、造成的后果以及解决方案等几个方面向大家详细讲解,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起到科普和宣传的作用。

另外,教师确定主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也是互动式教学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各种知识、想法、观点可以在学生和教师之间自由地交流,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方式可以及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在今后的授课中针对性更强,学生也可以了解其他同学的思想,开拓自己的视野和思路,使得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充实。

三、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方式也在逐步多元化,并对生态学教学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过去的黑板和投影等传统的教学形式正逐步被数字化的教材、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所取代。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俱佳,使学生置身于音像和语音中进行直观学习,大大增强了他们对复杂生态过程的理解和感受,全方位地调动他们的情绪和注意力。例如,在讲授生物与环境这一章节中生物对低温的适应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选取美国“Discovery”纪录片中“北极曝光”的视频片段,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普通人在北极的极端低温下将会在十几分钟内死亡,然而北极熊却能够在冰面生活并在冰冷的海水中畅游。视频中用模拟图解的方式讲述了北极熊身体表面具有几十厘米厚的脂肪层和保暖的毛发,重点指出北极熊的毛不是白色而是透明色,这样更容易保持身体热量。在运动发热时,北极熊甚至需要在冰面上打滚来使身体降温。几分钟的短片可以大大活跃理论课堂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们对知识点的印象十分深刻。诚然,多媒体教学具有许多优势,如信息量大、显示内容生动及节省板书时间等,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多媒体相对浅白的图片表现形式可能会对抽象思维活动产生抑制作用。因此教师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要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不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进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野外实践教学

生态学作为当今发展最快、影响人类生活最广泛的自然科学,实践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生态过程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生物群落和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实地观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对象也通常是自然生态系统或野生动植物,因此野外实习是生态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现阶段我们的本科学生绝大部分是九零后,无论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都缺乏生活经历和生产实践经验,对生态学现象缺乏感性认识。生态学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将书本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方法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野外工作技能,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艰苦奋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可利用校园绿化或森林公园等场所设置实验,带领学生学习野外调查植物群落的方法,如测定乔木和灌木的高度、胸径和冠幅估算生物量,在草地上划定样方调查草本植物多度、盖度、频度等。野外实践教学也可以重点关注本地区和学生周边的生态问题,如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大气和水污染、生物入侵和极端气候等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生态学实验中,由于各种环境条件控制极其复杂,生物对环境反应的敏感性也不尽相同,实验往往会出现差异性的结果。因此要让学生树立不能简单地用“成功”或“失败”来衡量实验结果的意识,只要严格按照正确方法实验,最大可能消除仪器和人为误差的影响,运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其实验结果就是可信的。在野外实践教学中,可以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学生之间互相协调互相帮助,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认识他人的长处和自身的不足,利于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为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五、参与科研项目

第2篇

广东省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数量不断攀升领全国之先,日渐突出的环境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因而审视生态的声音也日益高涨。因此,景观生态学适时地被人们寄予了厚望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景观生态学在整合城市资源、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方面有着很特别的意义,尤其在改善生态环境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更显得独特。景观生态学从最初造园观赏过渡到重视环境保护,再过渡到重视生态建设为主,其核心在于促进环境的协调发展,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因此,运用景观生态学进行城市绿道设计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创建高质量的社会和生活环境。本文欲以珠海绿道工程为例,阐述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道设计中的应用技术。

2、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原理

2.1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Ecology)一词,人们公认为是德国生物地理学家特罗尔(CarlTrol1)于1939年撰写的“LuftbildplamandokologischeBodenforschung”一文中首次提出的,表示支配一个地区不同地域单位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关分析,是对景观中环境关系的研究。

2.2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

景观生态学原理很多,在此仅涉及到与景观密切相关联的原理,就本文而言就城市绿道设计所关涉到的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相应原则性的阐述与介绍。其一,景观生态学景观概念,认为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的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人工干扰斑块,城市视为一个景观单元,是由基质、廊道、斑块等结构要素构成,且能共同完成生态系统所承担的生产、生活及还原自净等功能。其二,景观生态学斑块理论,可以解释城市对绿地的尺度、数量、形状、位置进行因地制宜的整合。并通过能量、物质和生物的正常循环和流动,构建完善的生态循环系统。通过合理设置廊道(绿道)以分割设置不同大小的斑块,使得物种呈现多样性,从而实现保护生态的重要目标。其三,景观生态学廊道理论,认为绿色廊道建设和各类块状绿地的连接度的不断加强,利用运输和各种防护林带建设,不仅可以发挥走廊应有的分隔作用,更能够体现廊道理论中的核心保护作用。其四,根据景观生态学基质理论,认为基质控制影响着生境斑块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强化和缓冲生境斑块的“岛屿化”效应,并控制整个景观的连接度,以影响斑块之间物种的迁移。因此,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在城市绿道设计中的应用技术研究,能为我们的城市景观创造一个新的空间发展模式,从而使得城市绿道设计得到提升。

3、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珠海绿道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技术

3.1珠海绿道工程规划设计概述

珠海市绿道工程规模宏大分为三个层级。第一个层级为区域绿道(省立)。早在2010年,广东省全面启动珠三角绿道网建设并制定了《珠三角绿道网总体规划和技术指导》之时,珠海市即制定了《珠三角区域绿道珠海段建设规划》,在秉承珠三角绿道网规划思想及挖掘本地特色的基础上编制并实施完成,其中1号绿道定位为西海岸山海休闲绿道,总长约282公里,其在珠海段全长54.38公里;4号绿道以生态和都市休闲为特点,全长约220公里,其中珠海段28.16公里。以此区域绿道共长为82.54公里。第二个层级为城市绿道,珠海市政府还制定了《珠海市绿道建设总体规划》,规划总长达220公里。第三个层级为社区绿道,是珠海市域内各行政区的《绿道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全长共计300公里。综合起来在珠海市版图内,形成了区域绿道(省立)--城市绿道—社区绿道的三级绿道路网络体系,全长达600公里。本工程建成后,在极大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同时,还对实现珠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能极大地满足国内外广大游客的高层次、质量型、休闲型的消费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2绿道设计中景观生态学原理及方法的应用

在绿道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其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珠海自然绿色生态廊道、滨河景观廊道、滨海景观带的有机结合和保留,形成整体生态空间格局。这种结合和保留原有景观的做法,充分应用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有利于保持本土动植物群落,维持生物多样性,使城市的居民能够更加亲近大自然。在规划设计中,还充分考虑城市各组团的功能定位,依托组团的优势资源,打造独特具特色的珠海城市绿道网络。这种做法也很好地体现了景观生态学关于各构成要素间的物质、能量和相关信息的流动和转移的规律,通过绿道网络,最大可能地让资源得到有益的流动,而使景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更为难得的是,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将其服务对象设定为以人为主体,充分考虑居民步行的可达性与便捷性,把可达范围设定在500—1000米内。从而充分体现了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目的和目标是构建以人为本,高质量的人的生活环境。在总体上,珠海市绿道工程整体景观设计是以景观生态学理念中的“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模式概念为基础的。通过绿道设计将源、流、展三要素结合,营造了具有空间层次的景观生态格局。从景观生态学斑块理论来看,可以看出绿道设计中的组团串联,正是斑块理念融入城市绿道设计的体现。在保持原有自然生态景观之时,又将人工景观融合在内,有力地体现了绿道设计中环境资源斑块的作用。第三,基于绿色廊道功能与作用考虑,绿道网络的选线即反映了景观生态学廊道理论的相关原理和方法。通过多因子叠加分析,作为绿道网的规划设计划依据。这样一方面保持绿道与环境的统一与和谐,不至于显得过于突兀,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景观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与其他要素相联系,保持景观的整体性。很好地体现景观生态学的规划理念“环山滨水、通廊串联、单元式使用”,形成“四纵—两横—二环--六岛”的空间格局。

4、结语

第3篇

关键词:生态公园;自然;趋势;

Abstract:To the emerging park type, the Necessity of ecological park’s building and the Eco-efficiency, social-efficiency, aesthetic effectiveness after the building have been recognized. But the conception, connot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ecological park have not been unified yet, so we write this paper to elaborate the ecological park’s conception, connotation, origin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we hope it can advance the research of ecological parks.

Keywords:ecological park; nature; trend;

中图分类号: G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园林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许多城市,绿地建设速度大幅度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但是,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的转型过程中以及城市园林的建设过程中,我国在环境和资源等很多方面也付出了很大代价,生态环境失调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幸运的是,人类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一种新型的公园类型——生态公园的建设应运而生。对于生态公园,我们应该从其概念到内涵、从其起源到发展趋势来逐步认识。

一、生态公园的概念

虽然目前生态公园的建设正在积极开展,但对于生态公园概念的理解,不同人的观点不同。

张庆费等(2002年)认为城市生态公园是利用市区的荒地或废弃地以及城郊地区,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借鉴自然植被的结构和过程进行公园绿地设计、建设和管理,通过以土和水为主的自然环境差异性,构建多样并具地域特色的生境类型,并利用管理演替(managed succession)技术 ,促使公园形成以潜在植被为基础,与野生动物友好共存的生物多样性,形成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逐渐达到自然、高效、稳定和经济的绿地结构【1】。

周波等(2003年)认为城市生态公园是自然化的公园。即依据生态学原理设计建造公园,通过以土和水为主的自然环境差异性。构建多样并具地域特色的生境类型(景观异质性),充分利用城市生物多样性,形成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逐渐达到自然、高效、稳定和经济的景观结构【2】。

谢佐桂(2004年)认为生态公园就是在满足公众游览、观光、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顺应(或恢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充分考虑和利用生物之间的空间需求、生存竞争、食物链等【3】。

通过对上面的情况进行综述,笔者这样理解生态公园:生态公园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借鉴和模仿自然界中的植被结构,建成的能够最大限度恢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且能够满足人类提供休闲游憩兼有较好地域景观特色的绿地系统。

二、生态公园的内涵

对于生态公园的内涵,可以从其整体性、多样性、过程性三个方面来理解:

1.整体性。现代生态哲学把原来人与自然对立的二元论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设计中把人与自然环境做整体考虑。同时,又注意把设计区域与周围环境做整体考虑,使其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这样形成的城市生态公园不再一是个封闭的、孤立循环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流动通过城市、市域层次结构最终纳于地球整个循环系统中。基于这种认识,生态公园的建设不再局限于运用生态学原理构建植物群落或如何改善生态公园的环境,而是以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为目的,分层次整体考虑。

2.多样性。现代生态哲学认为每个物种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对维持整个生态系统健康存在都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这提示我们不要仅仅从人类的角度评价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公园的营建要根据基址的环境来进行,而基址环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影响,不同基址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不同,所建立的生态公园也就表现出了多样性。对于这里多样性的理解不仅仅局限在生物多样性此外,还包含景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等。而这种多样性正是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反映。

3.过程性。生态公园的物质环境建设是一个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舞台,而在这个舞台上展示的是生物群落的演替以及与人之间的互动。这个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触而就。而这个过程正是生态公园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的过程,所以从生态公园的环境建设的完工到其真正发挥生态效益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生态公园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生态公园的建设最早可以追溯到生态学这门学科建设,“生态学”(Ecology)源于希腊文中“Oikons”,其在科学上的意义于19世纪60年代被提出,后来最终形成其科学含义即“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到了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发达的国家:美、英、日三国先后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引起了人们对由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的关注,并开始反思关于环境的问题。而生态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研究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生态学逐渐被引入到环境建设的过程中来,在城市环境中的公园建设也逐渐引入生态学的概念。

世界上最早利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生态公园建设的国家是英国,早在1977年,在伦敦塔桥附近建造的William Curtis生态公园,其原址为停放货车的场地上,通过栽植适宜植物品种和植被的自然演变,最终形成了生物多样性,无脊椎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逐渐增多,到1984年,在此发现的蝴蝶就达21种【4】。之后,伦敦开始了一系列的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尝试,先后在废弃地、市中区建筑密集地区等建造了10余个生态公园,其中包括1985年建成的Gamely Street Natural Park 。这为生态公园的建设内容、建设程序和设计模式提供了参考价值。

此后,世界掀起了一场生态公园建设的,各地纷纷出现生态公园成功建设的范例,

至于生态公园的分类有许多种,应用比较的广泛的是把生态公园分为:保护型、修复型、改善型、综合型四类4。而笔者比较倾向于下面这种分类方法:

1.以城市废弃地再利用为特色的生态公园:如加拿大多伦多外港区汤普森公园(1989年)、德国杜伊斯堡风景园(PeterLatz 设计1994)、中国广东中山岐江公园(俞孔坚等设计2000)这些公园原来都是工业废弃地,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综合设计,改造成了良性循环的动态生态系统。而建成的公园在很大程度上都保留或强调了原来废弃设施的自然特征,并且把其塑造成具有纪念意义的公园雕塑,在不改变原来基质的基本情况下,通过合理引进动植物种类,既给人以历史感,又改善了原来的生态环境,为该区域的更新与发展提供了基础。

2.以保护和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生态公园。如日本京都的梅小路公园(1996)、德国卡塞尔市的奥尔公园(米勒设计1981)加拿大多伦多市Tommy Thompson。这类公园都是建立或大或小的不受人为干扰的自然保护,利用残留的自然资源和人工系统,恢复和保护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向公众展示城市中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意义,起到宣传和保护的意义。

3.将技术、艺术、生态结合起来的生态公园。典型代表公园是:美国华盛顿州Renton的水园、中国四川成都活水公园等。二者都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净化处理,同时把艺术手法引入到设计中,体现出了独特的美感和自然系统的组织性与能动性。

4.生态与文化相结合为特色的生态公园,这是生态公园发展趋势。从整个设计发展趋势来看,设计更注重文化的进入,目前整个设计界也比较公认没有文化设计是没有活力的设计;只有有文化的设计,才更具有活力和建设意义。主要代表为日本名古屋2005年世博(Expo)生态公园,其中除了自然保护区外,还建有生态村、文化艺术交流馆、生态剧场等文化设施,从而达到将生态保护与本土的文化相结合。1998年建成的韩国首尔生态公园,也是在建设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加入了大量的文化内涵。

我国生态公园的建设中也已经有所起步,在各大城市的建设规划中,生态公园建设已被提上日程。那么如何构建生态公园成为当前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

四、生态公园建设的方法及措施

1.用生态学原理指导生态公园建设。生态公园与一般性公园的根本性区别就在于其“生态性”,而这种生态性的形成是依靠生态学原理指导建设的。从生态学的体系来看,这种生态性应该满足三个不同层面的标准:①.对宏观尺度而言,它的生态过程、能源和物质的使用是有利于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的。②.对于中观尺度而言,它的环境建构是符合生态原则的,生态环境系统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合理性的特征,具有自我演替发展的能力。③.对于微观尺度而言,它的具体空间和实体形象能充分考虑到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个体的互动关系,能唤起人对于生态意象的文化体验和美学感受【2】。

2.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生态公园建设。空间是生态公园表现的形式,空间图示的语言是生态公园设计的主要表达方式。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新兴学科。其研究核心是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5】。景观生态学中可以应用的理论主要有: ①“斑块—廊道—基底”模式及相关理论、②景观格局理论、③关于物种—面积关系的理论、④尺度与等级理论。

3.把文化融入生态公园设计。

生态保护并非生态公园的唯一目标,为人提供适宜的文化活动场所也同样重要。生态公园应表达出与其生态内涵相一致的形式,能够为人所理解和接受,给人以潜在的文化熏陶和直观的美学享受,所以要把文化融入生态公园的设计。文化也具有多样性,它不仅仅是指历史文化,还包含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其它文化等。

4.体现地域特色的植物群落特色。

生态公园目的就是通过生态学原理的指导,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从而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来保护和改善环境,最大程度的发挥其生态效益。而要想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就要选择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物种,以乡土树种为主,合理引进外来的适生树种,体现地域植物群落的特色。

生态公园的理论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领域,对它的理解深度也会因人、因地有所差异。本文主要是从最基本的概念、内涵、起源、分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对生态公园的解析,进一步推进对生态公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庆费 张峻毅城市生态公园初探生态学杂志2002,21(3):61~64

[2]周波 娄裔琳 金丽 崔欣城市生态公园生物学教学2003年(第28卷)第11期54-55

[3]谢佐桂 杨义标 王勇进试论“生态公园”建设与管理广东园林 20044 6-9

第4篇

关键词:生态体育;产生与发展;探究

生态体育源于古代“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它不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运动方式,长期、系统、科学的锻炼方法,而且能提高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不同种族的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是,对于生态、体育、生态体育在概念上的界定以及生态体育具体的产生与发展阶段,人们的认知还很模糊。

一、生态体育的概念

生态体育是指体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所构建的关系或联系的体育活动,通过在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的体育运动,来展示人类的健康体格,体现人类在体育运动中对自然——社会这一生态环境的关怀,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维护世界的和谐与发展。生态体育概念的产生对探究生态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二、生态体育的产生

生态体育的产生不仅经历了生态、生态学的发展历程,还受到学校体育多维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规范生态环境、体育生态手段)的影响。生态、生态学概念的相继提出和发展、学校体育的多维生态系统促进了生态体育的产生。

(一)体育运动的生态本性

生态环境是体育运动产生的摇篮。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价值不仅在于人的自身价值——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还在于让人类的能量有所开发和释放,从根本上说,体育是人向自身、社会、自然索求生态平衡的过程。在体育运动中,无论是对抗、竞技体育,还是自然养生、保健式体育,其起源与发展实质上都具有一定的生态意义。参与自然养生、保健式体育的人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参与对抗、竞技体育的人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征服、改造关系。因此,参与体育运动的有机体无论是为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还是为了维护和遵循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完整,都会体现体育运动的生态性,生态体育应运而生。

(二)学校体育多维的生态系统

1.学校体育具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条件,对青少年身体的发展、知识的积累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不仅对学生的心理、行为、情趣有着不同的影响,铸就学生不同的行为习惯、文化态度,还体现了学校的文化特色、办学特点。体育院校的建设与发展必将受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学校体育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也势必促进生态体育的产生。

2.学校体育具有的社会生态系统

社会环境是人类所特有的生活环境。整个社会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学校体育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生态系统。同时,学校体育这个很小的社会环境孕育着生态体育,推动着生态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例如: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社区体育也为学校服务,这就是生态体育产生的体现。

3.学校体育的规范生态环境系统

规范环境是人类在群体生活中所形成和持有的态度、观念等。规范环境不但规范个人的生活和行为,而且使个人的精神有所寄托,从而把握生活的目的和生命的意义。使学校体育在文化生态环境中产生与发展。学校体育在规范生态环境下产生与发展必将使学校体育更具生态化,体育活动也会在生态环境下发展,生态体育的产生也将是必然。

4.体育手段的生态系统

体育手段的生态化是指采用符合教育规律、人们身心发展规律的绿色教育手段以及以人为本的体育措施和方法。学校体育手段的生态化首先表现在使用了生态型体育器材和产品,从而减少尘土、噪音对人体的伤害。其次,体育教学的方法、手段、教辅用具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再次,良好的师生关系如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等,都是一种生态关系,如果这种关系失衡,就会使体育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因此,体育手段具有生态性,生态体育在体育手段的推动下也将会产生和发展。

三、生态体育的发展过程

(一)生物有机体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

赫克尔生态学概念(生态学是关于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外部世界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的提出,与生物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是生物学发展范围扩大的体现。生态学的概念提出之后,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生态的内涵也逐渐扩大。之前,生态的内涵仅限于生物有机体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之后它演变为生物种群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后来又发展到生物群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最后催生了生态系统概念的出现。随着生态学范围的扩展,体育锻炼涉及环境问题,生态体育也被人们提及。

(二)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

生态内涵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环境问题的出现反映了人类与其他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失衡。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人们不得不把目光逐渐从生物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转移到人类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上来。随着全球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激增、自然生态恶化等现象的出现,一些学者开始用生态体育可持续的观点来重新认识、思考和解决体育锻炼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生态体育在这一阶段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三)人类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关系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

1.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阶段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劳动使人类得以进化,而且也使人与动物、植物等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关系。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环境开始对人类宣战,环境问题成为全人类、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成为现代生态学的核心内容,并由此引发各种相关学科的生态理论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问题是现代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的环境失衡的结果,生态环境的危机不仅仅是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危机,同时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危机,它直接危及人的生存。至此可以看出,自然界的动植物和环境为主体的生态环境研究发展到了以人、自然界和社会为主体的生态环境研究。这使生态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生态体育也随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2.人类与人文环境的关系阶段

无论是生态学向其他学科的渗透,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对生态学的借鉴,以及生态学从多学科到跨学科的整体研究,学术界系统、整体、有机、开放、动态、发展、跨学科的生态研究,无论是作为一种理论还是一种方法论,对“人——自然——社会”的整体研究,将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至此,生态研究进入了自然、人文环境的综合研究。当然,这些领域的研究是一种拓展的生态观念,同时又是拓宽深化的人文观念,并在各自的相关领域理论研究中有所突破。体育作为与自然、人文环境密不可分的学科,同样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生态体育在此阶段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研究生态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不仅能为体育更有效的发展提供保障,也为生态体育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生态体育体系后,体育与生态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将有利于避免不和谐因素的产生。首先,生态效益将是最立竿见影的。有了生态体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保障,体育公共基础设施的设计与建设将更符合生态要求,材料选用将向绿色产品看齐。此外,在能源、生物营养、垃圾处理等方面广泛开发利用高科技使其更加符合环保的要求。总之,生态体育体系的建立将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态效益。因此,对生态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宋言奇.浅析“生态”内涵及主体的演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5).

[2]许传宝.体育生态学——绿色体育的理论基础[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4).

第5篇

【关键词】多功能景观概念;可持续景观;规划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对生活景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现代景观生成过程中,不再局限于自然景观的营造,而是将一些社会人文景观也融入其中,具有很强的区域特色文化属性和特征。在目前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可持续发展景观概念的出现,能够在生态保护规划的基础上,有效提高环境保护水平,最大程度降低环境污染。而且在推行这个规划的过程中, 同时将自然资源保护、传统景观文化以及现代美学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还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因此,本文从景观生态学与可持续景观规划理论出发,探讨其在城市景观建设过程中的作用,针对在可持续景观规划中应用多功能景观概念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益解决建议和对策。

一、景观生态学与可持续景观规划

景观生态学主要以景观单元类型为研究对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景观生态学主要通过分析特定空间结构和景观形态尺度之间的关系,来合理规划景观体系和布局,以促进生态景观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即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这二者构成了人类生态总系统,其主要功能和目的是促使土地规划和利用更加科学合理,以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可持续景观规划主要围绕景观生态学理论开展工作,以人类活动场所和地域景观布局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方法,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来解决现实中各种复杂的经过造型问题,同时用景观概念来丰富城市生态发展理论体系,以促进城市美学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景观生态学与可持续景观规划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共存的关系。

二、多功能景观新理论在城市景观可持续规划中的作用

多功能景观新理论的建立和应用,有效提高了城市景观规划水平,促进了城市景观体系的完善和健全,促使其朝着全面健康方向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景观的整体性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充分吸收了地域景观特征和发展经验,可以说是在传统景观系统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借助多学科知识交叉,通过人类社会与自然共同发展来形成新的世界观和理论体系,使得城市景观体系的规划和布局能够提高人与周边环境的融入水平,打造具有时空高度统一的城市生态体系。在整个景观结构当中,主要由无机物实体空间和有机体的生命空间交叉形成。这些有机物和无机物在长时间的融合中,根据时空次序自发组成了特定的结合体,也就是生态景观理论体系中的格式塔理论。在整个格式塔结构中,具有同一属性的物质能够结合在一起,它们有效丰富了地域的景观文化内容和体系。 在实际融合过程中,其内涵和内容已覆盖了多个领域,将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美学等多个学科知识和精髓融入其中,打造了独特的地域景观特征。

(2)多层次分级概念。城市生态景观体系具有多层次分级特征,每个层次和结构都对应不同的特点, 这些特点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与地方文化、经济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即使在同一个时空范围内, 整体中的每个层次都体现了不同的身份和特点。在多层次分级中, 整体中的每个层次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子系统彼此之间具有分离性和联系性。景观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具有开阔的视野,正确处理好不同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矛盾。 从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大到一个区域性的生态圈,还是小到一个社区生态景观系统,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体现动态、多层次的特征,在覆盖不同层次和含义的同时,还直入到人们感性思维中。

(3)生成次序理论与景观特征

在构建景观系统的过程中,由于景观系统具有高度复杂性特点,使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相互交融,这些是传统的机械组合和布局方式所不能够实现的,需要景观设计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和突破。面对不同的景观系统构建要求,怎样最好突出这些景观系统潜在的价值属性,直接影响到到其对地方传统文化、景观设计理念的呈现效果。换句话说,在长时间的浸润和沉淀下,景观系统会逐渐形成一些比较个性化的特征,同时与社区居民的生活的联系性变得的更加紧密起来。这一切不仅促进了城市景观的向前发展,还为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切入点和方向。

(4)人类生态总系统概念与景观思想

多功能景观理论体系的成熟和完善,意味着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知识、心理的有机融合和发展,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景观设计者思维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将城市景观设计理论推向新的发展高度。此外,结合传统城市景观有关理论, 大大突破了既有的景观思维,使其逐渐朝着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方向发展,客观的呈现社会发展历史, 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景观设计,促使其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在分析和总结人类生态总系统概念的基础上,以景观建筑学与环境哲学理论为分析工具, 城市景观设计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性化空间设计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这也是对城市景观质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评判要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多功能景观概念, 在提高城市景观规划科学合理性的同时,也有效压缩了景观建设工程成本,增强了景观的生命力,促使其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城市景观设计人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城市景观规划理论,不断提高景观的价值属性和可持续发展功能,为提升社会精神文化和社会审美学水平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紫雯.多功能景观概念在可持续景观规划中的运用[J].城市划,2008(2).

第6篇

1.1景观设计的概念

按照百度百科名片的定义:景观设计与规划是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景观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景观设计包括:会展展览设计、艺术景观设计、空间道具设计、节日气氛设计。

1.2景观设计的属性

一是自然属性,它必须作为一个有光、形、色、体的可感因素,一定的空间形态,较为独立的并易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二是社会属性,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有观赏功能,改善环境及使用功能,可以通过其内涵,引发人的情感、意趣、联想、移情等心理反映,即所谓景观效应。

1.3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

景观设计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综合学科,融合了社会行为学、人类文化学、艺术、建筑学、当代科技、历史学、心理学、地域学、自然、地理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并且相互交叉渗透。

1.4景观设计的宗旨

景观设计的宗旨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休闲、活动的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而景观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

2景观设计的生态化概念

2.1景观设计生态化概念的产生景观设计生态化是景观学和生态学两种科学的观点结合产生的,一种是地理学的景观,另一种是生物学的(生态学的)。景观的概念引入生态学带来了新概念框架,发展成为一个由生态学,地理学,森林学,野生生物管理,城市规划等等多种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的重要价值在于为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2.2景观设计生态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生态平衡,更适宜人居生态系统平衡是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把这些生物与环境统一起来,构成为一个生态功能单位。实际上就是在生物群落的基础上加上非生物的环境成分(如阳光,湿度、温度、土壤、各种有机体或无机物质等)所构成的。

2.3当前生态规划设计趋势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规划设计思想方法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人居环境发展规律,以持续发展为目标主要目的在于利用自然生态过程与循环、共生、竞争等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关心、人和社会协调关系,从而提高人类居住、工作、休闲、交流、健身、无了、美学及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质量。目前条件下,景观的“生态设计”还未成熟,处于过渡期,需要更清晰的概念、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明确的原则与标准,这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和不断的实践。

3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原则

3.1多种文化元素综合的原则

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文化元素,它们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只有整合多学科共同研究、分工协作,才能保证一个景观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创造出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质量景观。

3.2珍惜和保护资源的原则

景观设计中要坚持珍惜和保护资源的原则,要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自然过程,如光、风、水等,大大节约能源。

3.3以人为本原则

景观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景观生态设计要体现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为高产值需要,也为审美需要。

3.4本土性原则

本土性原则的要求是:首先,应尊重传统文化和本土知识,吸取当地的经验。景观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应考虑当地和其文化传承;其次,应接纳和顺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并且不要试图去改变这些自然环境条件。

第7篇

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融合的产物。教育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及方法,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与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研究构成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主体、教育活动、生态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教育的发展规律及趋势的科学。[1]

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在其《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教育生态学(education ecology)这一概念,开启了运用生态学理论审视教育领域的先河,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工具。此后,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其中有以研究教育资源的分布为主的英国学者(Eggleston),也有注重对教育、文化和生态危机等宏观教育生态研究的C・A・Browers,还有侧重于微观学校生态研究的古德莱德(Goodlad, J.I)等,其研究日益丰富并不断向纵深发展。[2]

我国的教育生态学研究起步较晚。1990年吴鼎富在其专著《教育生态学》中借用了不少生态学理论、概念和术语,分析了各种教育生态环境及其生态因子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此后,任凯等人也借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深入分析了教育现象。2000年范国睿从文化、人口资源以及环境多个角度阐述教育生态问题。2006年吴林福在其所著的《教育生态管理》一书中对主体、环境、信息、课堂生态、危机的管理作了系统论述。

国内外众多研究的趋势表明,教育生态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用生态学的一些方法切实分析和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育生态学的内涵决定着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一种适应时展的全新教育理念。

二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生态主体人数众多、个体差异大

在研究生英语课堂这一生态环境中,学生是最为重要的生态主体。随着我国研究生的逐年扩招以及研究生培养形式的日益丰富,研究生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教学生态系统中生命体数量的增加导致教学资源短缺,班级规模扩大,课堂效果难以保证;其次,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水平参差不齐,为“因材施教”设置了障碍。

2教学生态环境失衡现象较为普遍

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学生都很难充分接触真实的语境,课堂交际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或过于单一,课堂环境(物理环境、课堂氛围、心理环境等)尚需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人文素养及价值观等常常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影响了教学生态系统的综合平衡。

3学习内容与实际应用失衡

研究生英语课堂应该是一个动态、多元的生态环境。然而,目前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大多仍采用“词汇讲解―――课文分析―――语法强化―――复习巩固”这种单向的、静态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尚未被充分彰显,其语言运用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也没有得到足够提升。另外,研究生英语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尚未被提升到相应高度。这些都违背了课堂生态系统的规律,阻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三教育生态学原理对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针对我国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现状,教师可借助教育生态学中的几大经典理论对目前的研究生英语课堂进行改革,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效能。

1尊重耐度定律及最适度原则,释放课堂压力

根据Shelford的耐度定律(the Law of Tolerance):生命体对其赖以生存的生态因子的耐受度和承受力是有限的,超过或达不到应有的度,都会产生不良的效果。这一原则对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有如下启示:(1)调整课堂规模,创造适宜的生态空间环境。外语教学公认的最佳规模为10―20名学生,不适当的密度将阻碍教育群体的正常活动,导致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之间的失衡,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各大研究生培养机构应加大教育资源及师资的投入,尽可能将教学的规模向“最适度”状态调整;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适当的补偿策略,如在大班授课过程中进行分组学习,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等方式降低“超耐度”的负面影响。(2)调整课程任务设置的数量、难度及时间分配,使之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心理耐度,减少其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培养其自信心及学习兴趣,从而营造轻松、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

2利用多种手段创设交际情境,降低花盆效应

花盆效应,即局部生境效应。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环境。在人为创造的适宜环境条件下,作物和花卉可以长得很好。但是,一旦离开人的精心照顾,其生存能力就会大大削弱,可能出现枯萎甚至死亡。现阶段的研究生英语课堂,正是一个这样的“花盆环境”,缺乏自然的语言环境和文化情境。在老师精心创造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利用书本系统地进行词汇、语法等基本知识的学习。然而,在将这些知识付诸实践时,由于缺乏真实语境的操练,学生往往无法适从,难以完成有效的交际。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营造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生态环境。

第8篇

公元16世纪以前,已有关于生态学知识的记载,但没有形成系统、成文的科学。生物一出现就与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注意到了这种关系,积累了有关生物习性和生态特征的生态学知识。

公元前1200年,我国《尔雅》一书中有草、木两章,记载了176种木本植物和50多种草本植物的形态与生态环境。公元前200年的《管子・地员》中叙述了植物分布的生态现象: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的性质有关,不同质地的土壤,适宜生长的植物各不相同;植物的分布与地势的高低有关。公元前4世纪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粗略描述动物的不同类型的栖居地,还按动物活动的环境类型将其分为陆栖和水栖两类,按其食性分为肉食、草食、杂食和特殊食性4类。之后出现了介绍农牧渔猎知识的专著,如古罗马公元1世纪老普林尼的《博物志》、6世纪中国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均记述了朴素的生态学观点。

二、生态学的建立时期

公元18世纪初到19世纪末,生态学开始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虽然在学科理论、方法和结构上并不成熟。

曾被推举为第一个现代化学家的波义耳在1670年发表了低气压对动物效应的试验,标志着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开端。1792年德国植物学家魏德诺在《草学基础》一书中,详细讨论了气候、水分与高山深谷对植物分布的影响,这本已表现出近代植物地理学的雏形,说明了近代植物地理学的种属植物地理学、生态植物地理学和历史植物地理学三个部分(李继侗,1958)。1807年德国植物学家洪堡在《植物地理学知识》一书中,提出植物群落、群落外貌等概念,并结合气候和地理因子描述了物种的分布规律。1798年,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发表,促进了达尔文“生存斗争”及“物种形成”理论的形成,并促进了“人口统计学”及“种群生态学”的发展。

进入19世纪之后,生态学得到很快发展并日趋成熟。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促进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使不少生物学家开展了环境诱导生态变异的实验生态学工作。1866年,海克尔提出ecology一词,并首次定义了生态学。1895年丹麦植物学家瓦明的《植物分布学》(1909年经作者本人改写,改名为《植物生态学》),和1898年德国施姆普的《植物地理学》两部划时代著作,全面总结了19世纪末以前生态学的研究成就,标志着生态学已作为一门生物科学的独立分支而诞生。

三、生态学的巩固时期

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动植物生态学并行发展,出版了大量生态学著作和教科书。20世纪50?60年代,传统生态学开始向现代生态学过渡。

动物生态学方面,主要是关于生理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动物群落学和种群研究,尤其是种群调节和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研究。1937年,我国费鸿年的《动物生态学纲要》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动物生态学著作;1949年,阿里等合著的《动物生态学原理》标志着动物生态学进入成熟期。植物生态学方面,主要研究生理生态与群落生态。

这一时期,生态学已基本成为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生态学由植物群落研究向生态系统研究方向迈进。1935年,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生态学发展史上一次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都有了最基本的发展,如埃尔顿的能量金字塔和林德曼的生物营养及十分之一定律。基本的生物生态学学科体系已建立,欧德姆在《生态学基础》中明确提出了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学科体系。

四、现代生态学时期

20 世纪60 年代以后,生态学蓬勃发展。生态学的定义也由“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发展为“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视点,研究生物多样性各种机理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已经从单纯的生物生态学发展到关心人类未来的科W;现代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工程技术的渗透,使生态学从定性走向定量,从部门走向综合与交叉;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高精度的分析测定技术、高分辨率的遥感仪器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生态学获得了新的研究条件。现代生态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如下:

(1)生态系统生态学

国际生物学计划(IBP,1964-1974)是有97个国家参加,包括陆地生产力、淡水生产力、海洋生产力、资源利用和管理等7个领域的生物科学中空前浩大的计划,其中心是全球主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研究。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生态系统形成和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效用,其研究重在认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演变、调控的机制及其空间格局、尺度特征、评估方法。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尺度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等。

(2)系统生态学

系统生态学的发展是系统分析和生态学的结合,它进一步丰富了本学科的方法论,欧德姆甚至称其为生态学发展中的革命。Patten等(1971)的《生态学中的系统分析和模拟》、Smith(1975)的《生态学模型》,Jorgenson(1983,1988)的《生态模型法原理》和H. Odum(1983)的《系统生态学引论》等为这方面的主要专著。

(3)群落生态学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群落生态学有明显发展,由描述群落结构、发展到数量生态学,包括群落的排序和数量分类,并进而探讨群落结构形成的机理。如 Strong等(1984)的《生态群落》、Gee等(1987)的《群落的组织》和Hastings(1988)的《群落生态学》文集。Tilman(1982,1988)则从植物资源竞争模型研究开始探讨群落结构理论,如《资源竞争与植物群落》和《植物对策与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Cohen的《食物网和生态位空间》(1978)、《群落食物网:资料和理论》(1990)和Pimm的《食物网》(1982)等著作,使食物网理论有明显发展,特别是提出一些统计规律和预测模型(如级联模型cascade model)。Schoener(1986)则明确提出《群落生态学的机理性研究:一种新还原论?》。

(4)应用生态学

上世o70年代以来应用生态学迅速发展,涉及多个领域,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很多结合。生态学与环境问题研究相结合,是70年代后期应用生态学最重要的领域。主要著作如:Anderson(1981)的《环境科学用的生态学》,Park(1980)的《生态学与环境管理》、Polunin(1986)的《生态系统的理论与应用》、IUCN(1980)的《世界保护对策:生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发展》等。

生态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生态学。虽然这是还未成熟的学科,但国内外都给以相当重视。它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生物圈的过程与经济过程相互作用方式、调节机制及其经济价值的体现。

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的生产工艺。我国在农业生态工程应用上广为群众按受,创造了许多不同形式,已引起国际上重视,虽然其理论发展还落后于实践。Mitsch(1989)等的《生态工程》是世界上第一本生态工程专著。

人类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研究人类及其活动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虽然70年代已有人类生态学专著出现,如 Sargent(1974)、Ehrlich(1973)和 Smith(1976),以后有Clapham(1981)的《人类生态系统》,但尚未见公认而比较系统的专著。马世骏(1983)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与人类生态系统很接近,而前苏联的《社会生态学》(马尔科夫,1989)大致与人类生态学相一致。人类生态学近年主要研究人体和人群的生理和心理生态健康、不同类型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物质能量代谢过程的健康、区域自然和人文生态服务功能的健康,从涉及人类和动物公共卫生实践到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管理、城乡发展统筹规划等各个接点,应用生态系统原则应对人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此外,农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渔业生态学、放射生态学等都是生态学应用的重要领域。

(5)恢复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

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与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与机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的科学。近年在森林、草地、土壤、湿地、矿区、农业、城市等退化生态系统及极端退化生境恢复与重建的理论与技术等研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

保护生物学主要研究如何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研究领域是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起源/维持/丧失、编目与分类、监测/保护/恢复/持续利用,目前进展较快的研究方向是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估和保护生物地理学、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宏生态学、谱系生物地理学、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NA条形码技术和生物多样性调查/编目/监测等。

(6)产业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