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育管理内容

教育管理内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22 10:18: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育管理内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教育管理内容

第1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管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农业机械管理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本课程内容涉及农业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各类作业机械,包括这些机械的工作原理、设计、实际使用、实际管理及应用等知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管理课程内容的改革问题也日渐显露。为推动农业机械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为重点,凭借多年的教学实践,不断从课程内容建设和教学方法实践等方面进行改革尝试和探索。

一、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中实际岗位技能专项训练过少。农业机械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学科,课程内容包括农业机械牌证管理、驾驶操作人员管理、农业机组运用管理、农业机械化生产管理、农业机器技术维护以及农机油料管理等。但是课程内容只强调理论知识,对实际岗位所需技能专项训练编入过少,忽视了社会各企业、工厂对学生素质和技能的要求。比如,在农机管理的过程当中,对于操纵机械人员教育管理的理论比较详细,而对于机械的零配件和售后维修技术等方面的介绍就比较少;对收割机、插秧机、铡草机等对人身财产安全可能造成危害的农机的管理方面描述不够详细,这就留下了安全隐患。

2.课程涉及内容过广、过杂。农业机械管理课程涉及的内容过多、知识面广而杂乱,涉及农机种类过于繁多,但是由于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差异、农作物的种植种类不同及播种、收获季节不同等,该书的实用性大打折扣,也同时给学生加大了课业负担。比如,南方的农业以水稻为主,都是水田,主要使用的水稻收割机,而北方的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旱田作物,所使用的农机与南方的也不相同,因此,本书的内容相对来说不够实用。

3.课程教学书面化、理论化。农业机械管理的目的是学习农业机械和管理方式,这就要求学生对农业耕作方式、作物的播种和收获时间、各种地形的农机使用及收割方式等有全面的了解,而传统教学主要是在教室里面对面授课,所讲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对现在农村的了解不够,许多学生对农业耕作等方面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们很难通过书本熟悉真实的农机管理方式。在如今重视基础、强调能力的教育改革背景下,书面化、理论化的教学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的教育要求。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案

1.课程内容中增加实际岗位技能专项训练。教材编写者应该尽快在书中增加实际岗位技能专项训练内容。农业机械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际联系很紧密的学科,专业性很强。由于学生毕业都要从事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所以跟实践接轨迫在眉睫,把课堂所学与实际技能联系起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每一节课程的末尾加设实际岗位技能专项训练模块,这个专项模块应该尽量贴近实际操作,最好是实际案例。比如,农机维修与维护方面,多安排学生参与相关的培训与技能交流。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机从技术层面、零部件精密程度等方面都在不断进步,让学生在上学期间打好基础,对以后管理工作益处多多。

2.精简课程内容,增加实用性。农业机械管理课程的内容理论偏旧,内容偏多,影响实用性,新课程内容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学到对以后工作真正有用的东西,学以致用。比如,农机在不同季节的使用与保养问题:在冬季农机应先启动发动机,再加冷却水,因为天气寒冷发动机若不能启动,冷却水就会上冻,所以要先启动发动机预热达到40~50℃时,再熄火加水,加满水后还要等到水温升高后再行驶,以避散热器降温使冷却水结冰;而夏季操作农机要注意防止发动机温度过高,在使用中如果发动机“开锅”,很可能是因为水箱缺水,这时要马上停止运行并保持低速运转,等水温降到70℃左右,再加入冷却水,同时注意当温度升高时油料、油粘度会下降。

3.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在讲解书本知识的同时,可以安排学生去农村学习,在田间地头亲眼看各种农业机械的工作过程,请农机专家现场讲解农机工作和管理的问题。由于农业机械的管理主要包括质量管理、行政管理和职能管理三方面,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去各个相关部门实习,在工作一线熟悉所学知识。在一些实践环节采取实习的方法,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带学生去农业生产现场,让他们看到并动手操作书本上介绍的设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广大教师队伍和教育研究者不断对农业机械管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改革,已经逐步探索出适合本专业课程教学的最新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境和学生素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情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了加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发掘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美

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授地理科学知识,在文艺百花园中有一枝绮丽的花,就是讴歌祖国山河美的诗篇、游记、传说、故事,就是一幅幅山水画卷,而美学教学是通过对地理事物的了解,发现地理学科的美学价值,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感染学生,引起美感,进而陶冶美的心灵。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美。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为海洋。浩瀚的海洋,汹涌波涛似有千钧力,滚滚巨流犹如万重山,它不仅是富饶的宝库,美丽的海底世界更是令人神往。至于占地球面积29%的陆地,尤其多彩多姿。无论是幽深的亚马孙河原始森林,或是莽莽的非洲热带草原上,或是令人生畏的沼泽地, 听着虎啸猿啼、狮吼狼嚎、马嘶鹿鸣,你都会觉得自己置身在一个原始而奔放的世界。被誉为“大自然宫殿”的阿尔卑斯山;被称为“贝多芬交响曲”的维多利亚大瀑布;中国东北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地森林茂密,一派“林海雪原”的景象……广袤世界,千姿百态。这就是让人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美。

2.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美。“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多少年来,人类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大地母亲神圣的怀抱里,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宏伟蓝图。如果说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力量的象征,那么印度的泰姬陵可以说是表现出一种美的旋律。更有世界奇迹万里长城,敦煌千佛洞,拉萨布达拉宫,玲珑剔透的苏州园林,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建筑宏伟,造型独特,无与伦比,尤其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所有这一切,它们都是大地之子——人类的智慧结晶。

3.和谐统一的地理规律美。天体运行、气候变迁、四季交替、沧海桑田之变化……太阳系里的九大行星一边自转,还几乎在同一平面上绕太阳公转,旋转的速度和轨道也几乎没有差错。分布在赤道两侧的热带雨林带,终年高温多雨,林木郁郁葱葱,植物多、飞禽走兽也多。分布在热带雨林带南北两侧的热带草原带,那里气温终年很高,一年分干、湿两季:湿季时,草类、树木茂盛,原野一片葱绿,有许多食草类动物,如羚羊、斑马等在各处游荡;干季时草黄叶落,很难见到生物踪影……所有这一切,不仅使人得到一种更为满足的理性美的享受,还使人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人类的那种和谐统一的地理规律的韵律美。

二、锤炼地理教学语言美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重要的工具。”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悦耳动听的声音使人在听觉上产生美感,在心理上产生愉悦和兴奋。世界上众多的地理事物和地理景象,绝大部分不能被学生直观感知。因此,更多的还要依靠教师倾注感情和充满魅力的语言,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清晰准确的表达,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使学生陶醉在情景的艺术环境中,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理状态下学习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理解,而且也让学生获得很好的艺术美的享受。

1.开头美。新课导入是一种艺术,是课堂教学结构中的重要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富有美感的新课导入,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创造一种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期待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因此,教学之始教师要根据学生爱美的心理特征,用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去展示地理课中表现出来的名山大川的险峻之美和雄壮之美、亭台楼阁的艺术之美、广袤无垠的自然之美、人类创造环境的智慧之美,以此唤起学生的审美愉悦,使之产生酷爱、眷恋的心情。

2.过程美。要把地理教学与美学内容结合得好,除了以美学知识充实教学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课堂上能否进行美的教学,这主要体现在美的教学形态、美的教学语言、美的教学形式等要素上。美的教学形态是美的教学品格的重要因素,表现着教师的心态、品格、气质和修养,对激发受教育者求知欲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教学形态的美首先表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仪表的静态美和表情、举止、姿态等的动态美。教师在课堂上衣着发式整洁、大方、自然、庄重,能透露出时代气息和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质,使学生感到真诚可敬,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3.提问美。课堂提问是熔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炉的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是人们对孔子教学方法中带有美感的称赞。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提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解明之。”可见追求提问艺术的完美是非常重要的。含而不露的提问美应坚持做到语言不繁,语速平缓,吐字清晰,难易适度,面向全体,时机捕捉得当,留有余地,正面诱导,气氛和谐。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精神振奋,感情激奋,思维活跃,既诱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又可以为学生创造展示才智的机会。 转贴于

4.小结美。课堂小结是教师富有艺术性的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重在点睛。”教师富有美感的“点睛”之笔,可强化主题,升华知识,让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诱发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更趋完美。如在学习完“自然保护区”专题的时候,可结合教学内容播放中国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教学短片,一方面可以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愫,同时也打破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充满自豪感的气氛中结束一节课的学习,那种枯燥无味的空对空的说教便荡然无存了。

以上这些就要求教师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在平时注意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尽量作到:语言准确、吐字清楚、叙述问题条理得当、言文有据、逻辑性强,善于运用恰当的比喻、描述,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具体化,使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三、增强地理教学手段艺术美

1.通过教师的“三板”功夫表现美。地理学科的“三板”主要指板书、板画及板图,它具有展示知识结构,突出教学重点,控制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等多种功能,精心设计的板书板 能让学生获得知识美,艺术美的熏陶。教学中板书必须工整、重点突出,注重色彩的搭配。使学生在色彩的感觉中加深对地理本身的理解,如红色一般多指暖流、夏季风,蓝色多指寒流、冬季风,黄色则表示山脉高原等。另外板图在地理课中能起到独特的作用,如讲意大利时,可首先在黑板上画出意大利象一只漂亮长筒靴的轮廊图,指出这只“靴子”是欧洲的一个大半岛——亚平宁半岛伸进了地中海,正好在踢足球,那足球是西西里、撒丁岛。上述空间建立后,然后用不同色彩粉笔画出城市、物产、火山等,使学生仿佛在上美术课,将地理教学的美学蕴涵充分地发掘了出来,寓教学于娱乐之中,寓教学于美学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此类轮廓的联想在地理教学中还有很多,如中国地图象报鸣的雄鸡,英国象蹲着的一个狮子等等。

2.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再造美。多媒体的运用,使课堂由静变动,更能激发学生的美感。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教学形式单一;而多媒体教学能克服这一缺陷,给学生营造一个丰富、轻松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内容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地理课堂教学生动、直观、形象。多媒体的人机交互、文、图、声、像并茂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服高中学生想象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较差的缺点。如我在讲解内蒙古大草原辽阔的牧区时,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的歌词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优美词句制作成多媒体,把学生引进了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境界中去,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第3篇

《管理学》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它既具有应用的广泛性与实践的艺术性特点,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抽象性,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既要重视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又要重视管理理论的应用,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和运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管理学》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管理学课程的改革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管理学自身的发展、以及学生的特点相结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管理学》课程是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开课时间早,教学内容前置于其他课程,因此做好《管理学》课程内容设计至关重要。我们从以下方面入手对《管理学》课程内容进行了总体设计:

1.妥善处理与后续课程的关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我们对《管理学》从课程体系上进行了科学的界定,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将原来隶属于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的内容,安排到具体的专业课程中去学习,并吸取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样,使得目前的《管理学》课程的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从而既保证了《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又建立了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并为它们的教学活动预留了所需的空间。

2.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大信息量。一是做好《管理学》课程优秀教材选用。我们选用的《管理学》课程教材是高教出版社周三多教授主编的教材,并结合斯蒂芬•P•罗宾斯编写的《管理学》教材。其内容不断更新,信息量大,从而使我们的学生得到的管理学知识始终处于世界前沿领域,与国际接轨;二是数字化处理管理学的课程内容。本着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原则,把新开发的管理学教学基本文件针对不同授课对象进行了数字化处理,与多种媒体形式进行整合,形成了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该教学课件把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管理实践中的不同问题。

3.适时调整课程教学大纲。一是从提高管理类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出发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调整,注重培养学生通用管理能力,如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协调等能力;二是压缩基本理论讲解,增加实践环节课时,如增加案例分析、管理实验等实践环节课时量。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管理学》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案例讨论、ERP沙盘模拟、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对理论和方法的理解。鼓励学生不但向教师和书本学习,更要重视向实践学习、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形成一种刻苦钻研理论、师生交流互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融合的良好学风和氛围。具体如下:

1.采用灵活的方式、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引用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尤其是本地优秀企业的数据和实例。

2.坚持团队合作,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材、命题和考试等,课程组成员对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学模式等经常进行研讨、沟通和交流。

3.以课程论文形式加大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测试,通过论文的写作,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考察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4.采用案例教学法,同时配合一些情景模拟等其他互动式教学方法,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掌握。

三、教学条件的改革

管理学课程教学条件的改革主要从实践教学开展和教学软硬件设施建设两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如下:

1.依托现代商务实践教学基地,引进当前国际最流行、具有明显实效的“沙盘模拟实战训练”模式。采用教师指导与学生团队合作相结合,采取学生分组完成,学生在决策中灵活运用管理理论与方法,自选路径,每个小组完成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教师帮助各小组角色分工、明确规则,并进行沙盘初始化,带领模拟第一年决策,编制报表。通过企业模拟运行,使学生能在模拟实战中愉快地体验经营技巧,学习经营知识,提高管理水平。

2.收集、归类、整合管理学网络课程资源。一是在资源环境的建设中,我们收集和整合与管理学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源,既有学术水平较高的研究性论文,又有生动的案例,使学生在人性化的网络环境中既能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能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充分结合网络资源的优势,收集与课程内容结合紧密的资料,从而使得课程教学形式多样化、生动化,开阔学生视野,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便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二是我们进行了管理学课程网站功能扩展和资源库的建设。

管理学课程网站资源库由课程大纲、媒体教学、案例习题、前沿动态、视频课堂等七个模块组成,管理学课程网站设立交互功能,由学习评价、在线答疑、实践教学3个模块组成。

3.通过局域网(校园网)和互联网等进行教学,一是通过管理学课程网站,使课程信息和课程计划、大纲、内容和各章节的电子讲稿、PPT讲稿得以在网上呈现。二是通过互联网下载公司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及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变化等。

4.建立了合理的教学团队,课程组成员在研究方向、教学经历、学历、年龄、职称等方面形成互补,形成浓郁的学术氛围,教师以科研带动教学,学生以小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学,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管理学课程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创造性、柔性,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掌握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综合评价,为此,需要对管理学课程的考核进行改革,把实践应用考核作为质量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4篇

关键词:地理;教师发展;班级管理;班级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102-02 收稿日期:2016-10-21

作者简介:白子睿(1996―),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地理科学。

班级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如何对班级进行合适的管理,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都至关重要。而班级的任课教师无疑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任课教师中,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工作和成效,对于其他学科,尤其是地理这种小学科,分析其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较少。然而地理教师通过结合学科自身优势特点,探究其在班级管理中的内容并付诸实践,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班级管理会收获更多。

一、地理教师角色分析

1.边缘化,认同感低

众所周知,地理学科无论是在初中还是高中,都属于小学科。因此在课表的课程设置和安排上相比其他学科较少,在期末考试、中考、高考中分值所占比例也不大。这无疑会导致学生形成对于地理学科的轻视心态。同时地理教师与学生接触交流机会较少,难以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中学教学中,地理教师在班级中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和重视,在教育教学中的存在感少之又少。

2.人数少,工作量大

地理学科在我国的发展相比其他学科较晚,认知度也较低,但其后发展十分迅速。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地理教师的人才培养一直都偏少,很多学校都出现地理教师极其稀缺的情况。因此,地理学科的教师承担着更多班级的教学任务量。以河北巨鹿中学为例,平均每名初高中地理老师每周任教14~19课时。巨大的工作课时量使中学地理教师身心俱疲,无暇顾及教学之外的其他工作。

二、地理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内容

谈到班级管理,人们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在班主任和班干部的工作行为上。那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是否也要注重班级管理呢?事实表明,正如班级里非正式群体在班级规章制度的遵守、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良好班风的建设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地理教师更是班级建设的助推力,为班级管理增砖添瓦。那么,地理教师要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呢?

1.班级组织建设――地理小组的建设

小组活动在许多学科中都得到了良好的实践运用。小组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抛出问题,组内互相帮助讨论学习,组间相互竞争比拼争优,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地理学习之中。地理涉及的内容范围广,时间弹性大。因此,针对不同地理基础的学生,因材施教,创建富有个性的地理兴趣小组,就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例如“地方时”“农业区位因素”“土地荒漠化”等,组织兴趣小组进行研究学习、开展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2.班级制度管理――地理教学课堂秩序

在自由、平等、民主的班级环境氛围内,建立与班级地理小组相呼应的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参与型的地理课堂教学秩序。由于地理小学科的特点,学生易出现两种极端课程秩序:随意自由与沉默不语。在地理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建立特色地理课堂制度,如岗位轮换、值日课代表、奖励发言、自主学习、讨论学习、探究学习等,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这样一来,作为一种教育性管理组织,意蕴在于保障学生参与管理的权利和自由,让学生在参与管理中,得到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

3.班级教学管理――地理教学工作

地理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和教育专业素养在地理教学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学识渊博、技能良好的老师在学生中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对于专任地理教师而言,拥有地理学科及其相关联的知识是必备的职业素养,而且要能够将地理学科教学内容纳入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去思考与实践。“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同时,地理的学科特点又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知识和时事紧密结合,活用到地理教学工作之中。

4.班级活动管理――地理课外活动组织

地理学科的特点注定与生活联系密切。在地理教材的内容编写中,就十分注重地理活动的开展。课程改革后的新教材中,不再传统地一味讲授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而是添加了不少活动课,穿插在知识内容的传授中,其中许多内容在实际生活中都能得到印证。例如,学习气温气候的变化规律、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时,教师都可以带领学生去公园、社区,深入自然、社会,探究学习。积极开展地理课外活动,运用锻炼法,注意地理教师在其中的引导作用、监督作用、促进作用,学生更能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三、地理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1.提升专业素质,做好教学工作,树立良好形象和班级威望

较高水平的专业素质是作为一个教师的立身之本。由于地理学科的发展长期不受重视,大部分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尽如人意,很多非地理专业的老师一代课就是多年。教师的职业素养较低,这也不免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忽视甚至不满态度,难以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和班级威望。因此,地理教师要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具备完整的地理知识和扎实的从教技能。

2.严慈相济,关爱学生

作为小学科,多数地理教师对学生采取“放任型”的态度,学生满不在乎,老师得过且过。殊不知,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无论其教授学科是主科还是副科,都应该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中,且要做到具有针对性。正如全国模范教师桂贤娣老师的“因生给爱十法”中所说的“体弱生爱在关心,病残生爱在得体,过失生爱在信任,屡错生爱在耐心”。在班级管理中,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做学生良师益友,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合格地理老师的基本要求。

3.注意教师的自我反思

反思,是作为当代教师的良好习惯之一。反思不仅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更需要反思常规工作管理。常规工作管理,主要指班级管理中协调的有效性、计划的有效性、组织的有效性。这些班级常规工作管理事务虽然看起来小,却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在班级和学生中的形象和威信。对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事务处理,要善于思考,勤于总结。这样一来,在班级管理中,地理老师将会显现出更多更大的亮点。

总之,地理教师在做到知识体系完整、教学素养完备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身在班级管理和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担任小学科的教师并不意味着松懈,而是提供了更多自我探索发现的机会与空间。作为班级管理的“配角”,一步步走过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的教师发展阶段,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

参考文献:

第5篇

论文摘要:改革解剖学教学内容是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革调整了课程内容,以适应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高等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可界定为“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卫生保健需求的实用性技术型高级护理专门人才”[1]。我校是全国72所护理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之一,自2002年招收普通专科护理专业以来,解剖学教学内容一直是照搬临床医学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共用同一种教材),很多内容相对护理专业“偏多、偏深、不实用”,与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差距很大[2],不能适应实用性技术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解剖学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我校解剖教研室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在试点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教学内容上的改革进行阐述。

一、以系统解剖学为基础,删去部分教学内容

人体解剖学教学要体现护理专业的特点,应树立为临床护理课服务的整体教学观念,体现“必需”、“够用”的原则,删减和压缩对护理工作来说不重要或运用较少的内容。为此我们对传统的系统解剖学内容进行综合和删减,精选教学内容。如运动系统中简明扼要介绍骨的位置和主要的形态结构,略讲肌肉的起止点,删减头颈躯干、四肢远端的细小肌肉等;内脏学中重点阐述与护理专业有关的器官形态、结构和位置,对于与该专业关系较少的器官则简要介绍;脉管学中部分血管的细小分支、淋巴系部分内容等进行了删减,但肘正中静脉、大隐静脉等静脉是临床静脉穿刺、输液的常选部位,肝门静脉及属支与诸多疾病密切联系,与介入治疗有关的动脉等等,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其走向、分支或属支,才能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为此作为重点内容应做到讲“细”、“透”、“深”;感觉器官中删减了内耳的部分内容等;神经系统中明确基本概念,扼要介绍脑和脊髓的形态结构和位置的同时,删减其内部结构中过多过深的内容,周围神经系删减了细小的神经分支和分布等。通过删减使系解内容得到了优化。

二、把部分局部解剖学内容融入系统解剖学中

普通专科护理专业,由于学制较短、学时的限制,我们没有单独开设局部解剖学,但局部解剖学中的部分内容又是护理专业必须应用的基础知识,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我们把局部解剖学里与护理临床应用密切的内容进行精选,实现系解与局解的融会贯通[3]。如表面解剖(重要的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层次结构;臂部、臀部等部位肌肉的层次结构与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颈部气管、甲状腺与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腹壁和腹股沟区的层次结构等。使学生在系统学习了解剖学内容的同时,又了解与护理操作技术相关器官所在区域的层次,有利于护理知识的掌握。

三、增加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临床应用解剖学内容

从护理系实习学生和刚走上护理岗位的人员调查发现,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不是不敢操作就是盲目操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究其原因是解剖学知识不丰富,尤其是与护理操作技术密切相关的解剖结构、毗邻关系不清楚,造成许多人员在操作中的盲目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内容[4],增加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内容,将应用解剖学知识和临床护理操作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内容包括:(1)与注射相关的解剖学知识;(2)与穿刺相关的解剖学知识;(3)与插管技术相关的解剖学知识;(4)与冲洗用药治疗技术相关的解剖学知识;(5)与相关的解剖学知识。特别强调操作部位的选择、结构层次、毗邻关系,使学生对护理操作中的解剖学要点做到心中有数,减少盲目性和失误。这样突出了护理专业的解剖学特点,为培养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术的高级护理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四、增加护理技术操作的解剖实验内容

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技术操作的实现是建立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突出学以致用的原则,为临床护理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依据增加或删减的理论内容,在原来实验课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减少与护理操作技术无关的实验内容,增加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实验内容,依据解剖学知识精心设计实验,如静脉输液术、肌肉(臀肌、三角肌)注射术、心内注射、导尿术、灌肠术、气管切开术、气管插管术、深静脉穿刺术等,我们先让学生在护理学实用解剖标本和护理示教人上观察理解解剖层次结构及毗邻关系,然后模拟临床进行操作,对其操作的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归纳、总结操作中所应用的解剖知识。使学生对所学

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五、体会

5.1在系统解剖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与护理专业紧密联系的局部解剖学内容、临床应用解剖学内容,形成一门内容充实、应用性更强的解剖学课程,该课程既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又体现了护理专业的解剖学特点,同时重视了护理技术操作的解剖学应用,这有利于基础知识向临床护理知识的过渡,为后续的临床各科护理学习做铺垫。

5.2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调整了课程内容,优化了学时分配,解决了基础脱离临床、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缩短了解剖学和临床护理的距离。学生通过学习,普遍反映提高了学习兴趣,开发了智力,开阔了视野,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应志国.对高职护理专业设置护理应用解剖学课程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1):41-61.

[2]米志坚.突出护理专业特色的解剖教学创新初探[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13(2):59-60.

第6篇

关键词: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

作者简介:邬丹(1980-),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财务管理;唐蓉(1981-),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企业管理。(江西南昌 330038)

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专项课题(编号:JxJG-12-13-25)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高等院校是教书育人,培养未来人才的地方,所以从事教学的人都知道,对教学内容的科学选择,事实上是教学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内容能否有效革新,能否跟上时展的脚步,做到与时俱进,会影响到教师的教,更加会影响到学生的学。因此本课题组拟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方面进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能更有效的重新确定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内涵、作用及其相关的核算方法。不论从理论的教学研究还是公司的实务操作都能清晰地将两者界定开来。让学的人更好学,用的人更好用。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学科建设,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更能体现因材施教。

二、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内容交叉的原因是相同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并非同时产生,成本会计的产生先于管理会计。十九世纪中叶后期至二十世纪年代,随着英国产业革命的完成,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用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会计人员为了满足企业管理上的需要,起初是在会计账薄之外,用统计的方法来计算成本。此时,成本会计出现了萌芽。从成本会计的方式来看,在早期成本会计阶段,主要是采用分批法或分步法,成本会计制度从成本会计的目的来看,计算产品成本以确定存货成本及销售成本。所以,初创阶段的成本会计也称为记录型成本会计。二十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机械化的大生产取代了作坊式的小生产,竞争日趋激烈,以经验和直觉为核心的传统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生产发展。于是,体现科学管理方式的“泰罗制”取代了旧的落后的“传统管理”,为了泰罗制的实施,“标准成本”、“差异分析”、“预算控制”等这些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相联系的计划、控制方法引进到会计中来,而这也被公认为是管理会计的雏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科学技术大规模地应用于生产,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资本集中加强,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企业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经营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此时,管理会计增加了预测、决策方面的内容而成本会计则提出了目标成本、质成本、作业成本等概念。显而易见,早期的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具有相同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管理会计对企业的全面管理就是从成本管理开始的,随后又扩展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而成本会计一直面向的是对企业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成本管理是它们研究内容的交叉点,而反映到教材上则是内容的重复。所以就课程教材的编排方面,对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交叉重叠内容的界定与区分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对高校课程计划的设计提出了挑战。就课程教材的编排方面,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显得尤为重要。

三、课题研究结果实施方案效果展示

成本管理会计是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结合现代管理会计而形成的一个新领域。现代管理会计脱胎于成本核算,臻于成熟后再回归母体,突破了传统管理会计的界限,使二者更加完善统一。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合并的必然性:管理会计以成本会计为基础。虽然发展中的管理会计拓宽了原有成本会计的预测、决策等职能范畴,具有更广阔的研究领域,但它研究的基础没有改变。管理会计必须利用成本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决策和规划,如果缺乏成本会计作基础,管理会计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变为空中楼阁而无法存在。无论从我国还是从西方来看,理论界对于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界限是模糊的,尤其在西方人的观念中,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同质。如美国著名的斯坦福商学院会计界权威教授查尔斯·T.亨格瑞认为:“现代成本会计也常被称为管理会计”,本项目组将围绕着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由独立课程形成一门相融合的课程,从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设计教学方案,以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其对本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创新能力。

(2)组织并精选教学内容,使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完美结合起来,完善学生的财务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

(3)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信息量,特别是引入成本与管理会计发展的前沿问题。

(4)转换传统授课模式,用启发式代替注入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加强学生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动手能力的培养,除了完善理论授课之外还要加大上机操作的课时量,侧重其核算方法的掌握。

四、课题研究目的及解决方案

本课题旨在通过追朔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发展现状,预测其发展趋势。评析其对现在财务教学活动的影响。通过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经验与总结,针对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这样既促进了教学的发展,也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知识技能。

在后续课题组的调查与研究中我们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追朔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发展起源;

(2)确定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两门学科的交叉部分;

(3)界定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两门学科的差异部分问题;

(4)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将两门学科从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完美地结合起来;

(5)成本与管理会计教材的选择以及合并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问题

第7篇

【关键词】 财务管理; 教学内容; 逻辑体系; 重点难点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改变了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和特点,也促使以资金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同时带来了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促进了财务管理研究、教学的发展。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教育部于1998年将财务管理列为管理学下的独立专业,同时,财务管理也成为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这些变化为财务管理教学带来许多新的问题。本文从市场经济下企业资金运动规律出发,对财务管理教学内容安排的逻辑思路进行探讨,并对相关的重点、难点的讲解方法进行介绍。

一、市场经济下企业资金运动与财务管理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被看作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一种经济组织,因此,企业的核心目标自然是利润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必须能有效地组织生产被市场接受的产品或服务,并将这些产品或服务推销出去,实现利润。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资金的流转来完成。财务管理则是围绕企业目标而进行的有关资金的管理,同生产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一样,是实现企业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资金管理同采购、销售和人力资源一样,要通过市场来完成。通过市场,企业必须解决筹集多少、如何筹集其所需要资金的问题,接下来,企业要解决如何分配和有效使用这些资金,并给企业带来增值的问题,具体流转如图1。企业通过金融市场采用权益或负债的方式筹集其所需要的资金,根据事先选定的投资项目,将筹集资金在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间进行分配。通过人工,利用固定资产将材料加工成产品,产品的销售为企业带来现金的流入。最后根据权益和债务契约分配利益。在整个现金流转的循环中,财务管理工作就是解决如何遴选投资项目、如何为这些投资项目筹集所需资金、企业经营活动成果如何分配的问题,以及日常经营中资金的管理和控制。财务管理教学应考虑如何合理安排相应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二、财务管理教学内容安排的逻辑体系

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如何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容易接受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现有的教材来看,国外的教材多从财务报表分析开始,而国内的教材多从财务管理的原则出发。对于初次接触该专业或外专业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本文根据企业资金流转的规律和笔者对财务管理的理解以及教学的经验,对财务管理教学内容做了如下安排,如图2。

在内容安排中,第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财务管理在企业中所发挥的作用,财务管理的内容以及职能。在此基础上指出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既然将财务管理的目标界定在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就要让学生掌握什么是企业价值,如何计算。要理解企业价值,就要掌握不同时点的现金如何加总,因此在第二部分介绍货币的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进而讲述如何评估企业价值。在评估价值时,影响企业或一项资产价值的有分子和分母两个因素,在分子里,主要是相关资产所带来的现金流。而在分母里,是所采用的折现率,它由时间价值和风险决定。

既然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价值,因此,要增加企业的价值,企业应该如何选择投资项目呢?即投资决策。在讲述投资决策评价的方法时始终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而为什么的标准就是是否能够增加企业价值。而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时,既要考虑它所带来的现金流,又要考虑分母中的资本成本。

在企业选择确定了投资项目后,企业需要筹集资金。如何筹集资金呢,当然必须是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的筹资方式。而筹资方式影响企业价值主要是通过影响资本成本的,因此,筹资应围绕资本成本最低来进行。所以在筹集决策部分,讲述了资本成本及其计算方法后,重点讲解资本结构理论。

企业筹集资金,通过将资金进行投资后获得利润,这些利润是属于投资者的。在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中,对于利润的处理并不复杂,但对于股份公司来说,就存在要不要将利润分配给股东、以什么方式分配以及分配多少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标准仍然是是否影响企业价值。以这样一个思路讲解股利政策。

上述内容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即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如何选择投资项目、如何筹集投资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在投资项目经营获利后如何分配。而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更多的是面对日常的资金管理。因此,接下来介绍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即流动资金的管理。最后是报表分析、财务计划与财务控制。

三、重点、难点的讲解

在确定教学内容安排逻辑顺序后,接下来笔者将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各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梳理。

(一)总论部分

总论部分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财务管理有个总体认识,掌握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职能,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以及其与相关学科(会计学、投资学、金融学等)的关系。教学的重点是财务管理目标、内容、职能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难点是财务管理目标。

在微观经济学中,企业被视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因此,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具体到财务管理活动,学生很容易理解利润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但对价值最大化目标很迷茫。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例题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来理解。例如:假定两个企业A和B,其经营期均为三年,各年获利情况如下:A企业一到三年的利润分别为300万、200万和100万;而B企业的利润分别为100万、200万和300万,其他情况相同。作为投资者或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如何评价这两个企业的业绩呢?通过讨论逐步引入时间因素和风险因素,让学生理解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

(二)财务估价

财务估价是将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具体化和操作化的基础,也是连接财务管理目标与投资、筹资等财务决策评价方法的桥梁,因此是财务管理这门课的基础,也是重点。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理解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基础上,掌握如何计算系列现金流的价值,并将其应用在债券估价和股票估价上。教学重点是货币时间价值、债券估价、股票估价和风险报酬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教学难点是货币时间价值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在货币时间价值的讲解中,首先要强调其本质:从投资者的角度,是对其推迟消费的一种补偿;从企业的角度,是投入再生产而带来的增值。因此,不同时间点上的现金不能简单相加,从而来理解复利终值、复利现值、年金终值、年金现值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债券的估价中。

在掌握债券估价的基础上,应该如何给公司发行的股票估价呢?通过股票与债券所带来的现金流特点比较,让学生理解股票所带来的现金流的不确定特点。在对不确定的现金流折现时,不能用估价债券所用的折现率,从而引入风险的概念。如何衡量风险以及对风险的补偿?通过实际市场中两个股票的投资分析来讲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三)投资决策评价

通过财务估价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如何计算系列现金流的价值。对于企业来说,其价值就是一系列现金流的折现,即V=。价值最大化目标就是要使这一折现值最大。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企业应该如何选择投资项目才能够带来增值?投资决策评价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价值最大化目标下的评价方法:净现值法、现值指数和内涵报酬率等。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净现值大于零、现值指数大于1以及内涵报酬率大于折现率的投资项目可以给企业带来增值。而这依赖于学生对财务估价内容的掌握。

(四)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理解资本成本概念基础上,掌握资本成本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资本结构理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相关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使用投资者投入资金而给予投资者的报酬,因此,投资者的报酬也就是企业的成本。企业如何筹集所需资金才能带来价值最大化,从上述折现公式可以看出,当然是以较低的资本成本来筹集资金。在比较企业两种筹资方式――负债和权益的特点后,讲解不同筹资方式及其组合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讲解顺序从完美市场下的MM理论逐步扩展到权衡理论、委托理论等。

(五)利润分配与股利政策

企业获得的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可以以股利的方式支付给投资者,也可以留在企业。对于管理者来说,究竟要不要给投资者支付股利、支付多少是必须面临的决策。本部分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理解股利理论基础上,掌握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进而掌握现实中的股利政策。

(六)营运资本筹措与管理

在实践中,财务管理除了面对投资、筹资与股利分配等决策外,更多的是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财务人员要确定筹集到的资金多少投放到长期资产上,多少投放到流动资产上;要确定不同资产所需要资金用什么方式来筹集;以及现实中如何管理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因此,本部分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如何确定营运资金的规模、如何筹措营运资金以及如何管理营运资金中的应收账款、存货等重要项目。

教学中,要从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出发,让学生了解资产中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各自的特点,同时了解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特点,进而掌握资产的期限结构与负债的期限结构对应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讲解营运资金规模的确定以及营运资金的筹措政策,则学生更容易接受。

财务报表分析、财务计划与控制部分内容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学生对这部分的理解依赖于对上述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结束语

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创新的加快使得企业理财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新的业务和内容不断涌现,财务管理教学所涉及的内容不断增加。如何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锻炼并提高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陈志勇.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1).

[2] 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12).

第8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 筹资活动 资金营运 投资活动 资金分配

一、公司财务管理与筹资活动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

公司进行生产经营的前提首先要开办注册,新公司的设立,必须准备充足的开业资金,以便缴纳公司注册资本、办理注册手续、招募人员发放工资等。作为公司设立的前提,筹资活动是公司财务管理财务活动的起点。

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种,即权益性筹资或称自有资金、负债性筹资或称借入资金筹资。在筹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根据公司经营战略发展和未来投资计划的需要来确定公司总体的筹资规模,以保证公司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通过筹资渠道、筹资方式或筹资工具的选择,合理确定公司资本结构,降低公司资金成本和风险,提高公司价值。如,权益性筹资--发行股票筹资好处是筹集的资金只有在公司清算时才需偿还,而且公司无需负担固定股息,此种筹资实际上不存在不能偿付的风险。但不利因素,发行股票难度较大,并且资金成本较高。我国公司股票股利要从净利润中支付,不得所得税前扣除,而债务资金的利息可在税前扣除。一般股票筹资的成本要大于债务资金成本。另外,发行股票引进了新的股东,容易分散控股权;改变公司资本结构导致财务杠杆变动,影响财务杠杆带来的利益。又如,负债性筹资--借款筹资,利用银行借款一般所需时间较短,可以迅速地获取资金。所支付的利息利率固定且最低,另外借款费用很少。但银行借款要求抵押、担保、财务状况审查等,银行对公司审查严格,借款难度较大,财务风险较高。所以,公司财务管理与筹资活动理论教学内容要与公司实际相结合,针对公司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案例进行理论教学。

二、公司财务管理与资金运营活动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

公司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会发生一系列的资金收付行为。以生产加工企业为例,如,面包厂,首先,企业需要采购材料(面粉、鸡蛋、食用油等),之后,从事生产活动(制作面包),生产活动需要支付电费、水费、人员工资、机器维修费等;其次,销售商品(面包),便可取得收入、收回资金;公司为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而垫支的资金,在一定时期内,营运资金周转速度越快,资金的利用效率就越高,垫支的资金就越少,资金成本越低。企业持有一定数量现金的原因,主要是满易性需要、预防性需要和投机性需要(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三方面动机)。同时企业持有现金也要承担相应的成本,通常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持有成本;转换成本;短缺成本。

因此,公司要加强资金的日常管理,其目的在于保证公司资金的需求,避免公司缺乏必要的现金,将不能应付日常业务开支,使企业蒙受损失,包括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公司财务管理要求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能。所以,公司财务管理与资金运营活动理论教学内容要与公司实际相结合,针对公司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案例进行理论教学。

三、公司财务管理与投资活动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

从特定公司角度看,公司投资也是公司为获取收益而向一定对象投放资金的经济行为。

公司财务投资按方向可分为:对内投资(如:购置生产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研发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购置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购买生产材料等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如:购买其他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公司债券,或与其他企业联营、合营,设立子公司等)。

公司财务管理投资活动理论教学主要是公司投资方案的选择,投资程序主要包括:1.根据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中长期投资计划、资金和投资环境,提出投资领域和投资对象。2.分析和评价特定投资方案经济、技术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评价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3.在财务可行性评价的基础上,对可供选择的多个投资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4.投资方案的实施、执行。包括评价和调整。

所以,公司财务管理与投资活动理论教学内容要与公司实际相结合,针对公司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案例进行理论教学。

四、公司财务管理与资金分配活动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

公司通过资金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使公司取得相应的收入,获取利润并实现资本的增值。公司获取利润、缴纳税金后,还应依据有关法律对剩余收益进行分配。公司的资金分配理论:通常,公司资金分配方针及对策有下列几种:公司股利固定支付率政策;公司股利剩余政策;公司股利固定或稳定增长的政策;低股利加额外分红政策。

公司资金分配方针及对策就会影响股份公司资金的充足与否,当公司具有良好的投资机会时,公司需要大量的资金,公司即会加大留存比例缩小股东股利支付比例,公司留存与股利分配之间产生矛盾,只有合理解决公司与股东的分歧,才不会影响股份公司在市场上的公司价值和公司形象,使公司更好的稳定发展获得长久利益,所以,合理的制定资金分配方针及对策对公司及公司股东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