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2 11:28: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物学的价值和意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载体论;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048-03
志愿服务是一种非政府性的、以传承与发扬志愿服务精神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社会行为,志愿者或义工通过自愿向弱势群体或社会公益事业等贡献出个人知识、财富、技艺等,以此来达成一种基于个体道德自觉的人道主义关怀。从载体论视角来说,志愿服务承载、传承与志愿服务精神相关联的因素,能够为志愿者团体或个人所运用,志愿服务行为中的主客体基于此能实现有效的双边互动。
一、志愿服务是否能构成载体
载体范畴应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必须承载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能为主体理解与掌控;其二,应当是主客体相互联系、碰撞、互动的一种形式。志愿服务在内涵上具备上述条件,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其作为载体是一种有价值的客观存在,以多种途径、多重办法来实现社会公益之目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定志愿服务的深度、广度与适用度等成效,志愿服务的主客体从而实现高阶统一。而就如何构成载体的,从认知、文化与行为等三方面入手应能较好回答。
1.认知载体:对伦理道德属性的把握。从古代儒家、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马克思对人的类本质描述等,都能发现,对伦理道德属性的把握,决定着人如何来正确认识自我他人及社会。志愿服务之所以能成为一种认知载体,就是因为:其一,人天然具备对弱者的关怀、对集体利益的关注,这是不言而喻的,而志愿服务目标对象就是弱势群体或社会公益事业,投身志愿服务工作必然加深对人本质的认识;其二,人并非完全独立的个体,平等、互助等亦是人的基本属性,而志愿服务工作就是在一种组织性、集体性、互与平等性的行为氛围中展开的;其三,任何个体都应在伦理道德层面肩负起承担对应的社会责任,而志愿服务工作就是让这种责任担当意识落到实处的重要手段。
2.行为载体:对社会角色担当的践行。从社会机体论的角度来说,志愿服务本质上是为了避免人差异性发展的内耗,促进人类社会高水平发展的自我保护机制。简单地说在于个体的均衡化与可持续发展,符合社会利益的最优考量。志愿服务是行为层面的载体,个人或群体通过志愿服务能够明确角色定位和附着其中的责任,且将之内化为信仰、外化为行为,更好地把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历史的关系认识,同自身角色担当在实践之中结合起来。当然,志愿服务不是一蹴而就的行动,而是在理性认识与情感认同之上的长期实践中,依托特定志愿服务机制、平台等,人的内生性发展需要才会在实践中得以满足。
3.文化载体:对主流文化或价值的认同。所有与人相涉的事物都有文化印记,但绝大部分仅是文化碎片化体现而非载体体现。文化载体之物,必须首先在主流文化或核心价值上具备“正统性”,即是说文化载体必须彰显对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支持与认同。志愿服务如何成为文化载体呢?有两个方面是可阐释的:其一,志愿服务精神彰显普世价值。无论是西方宗教救济观念,还是我国的“学雷锋”运动,虽然形式上有着明显区别,但实质都是通过志愿服务来帮扶弱小、维持公益、为文明增殖与进步贡献“利他主义”的力量,这是最高价值诉求;其二,志愿服务亦是主流文化或价值的创造力量。任何文化或价值都是由不同文化侧面或价值碎片整合而成,是微小的文化或价值元素的结构组合优化的结果。志愿服务是一种人道主义关怀,又是社会公共生活参与层次与水平的体现,还是基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人本质关照,深刻地构成了也印证着当前全面转型时期主流文化或价值的诉求。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有何新的载体特征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主体为青年大学生,地域范围是校园及周边地区,作用模式为校党团委领导或直接管理的学生集体服务,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状况、行为特征与学业状况,这就直接昭示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载体的全新特征,而非是简单的“献爱心”。
1.动机维度:三维度激励动机。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来源的说法众说纷纭,但都似乎未能结合大学生群体来谈大学生志愿服务。根据对已有文献分析,认为动机可分为三个维度:其一,自我保护动机。作为尚未完全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缩小版的“预先生活模式”,有效防止他们在高校校园的“边缘化生活”,让大学生在心理依靠与行为践行上都能够走入某个“集体”中,从而实现对自我的保护。其二,自我发展动机。大学生不仅需要心智上的成熟、政治思想上的端正、行动上的得当,还需要在生存技能、专业技能等为人处世方面获得新发展。而志愿服务能为发展需要提供能力锻炼的平台,诸如增强团队合作协调能力、拓展未来职业选择等。其三,社会共情动机。在志愿服务中蕴藏着一种“共情的力量”,诸如:想去帮助别人因为自己也曾身处困境、能让人免于自己曾经历的苦楚等,这就是志愿服务共情动机所在。对于大学生而言,主要是从“移情”到“共情”,从社会弱势群体或公益现实中激发对社会的责任感与行动力。
要注意的是,志愿服务并非是完全由满足特定动机生发而出,一些志愿服务行为是基于一种“集体无意识”。大学生自觉自主能力虽一定程度上有较大提升,但很多情况下还是需要校方或老师们的管理与指导,志愿服务对于一些学生而言是陌生的,而由于学校老师的强制要求,或对同学们都参与志愿服务的跟从,导致出现服务意识缺乏但服务行为到位的状况。当然,该状况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志愿服务行动的动力来源还是知行层面的合一,恰当的动机是行为延续的保障。
2.行为模式:服务学习的模式。志愿服务对于大学生教育教学来说有两方面目的,第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第二是专门社会服务素质能力提升目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一般志愿服务差别还在于,是否是学习占主要目的成分的,西方学界与志愿组织将之命名为服务学习模式,即在志愿服务中创设学习机遇、收获学习成效。
其一,志愿服务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畴,大学生志愿服务首当其冲的当属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学习。一方面,在理念宗旨上与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相契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大学生,如何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肩负起政治个体的责任等,都是需要学习的东西。另一方面,还指向着健康个体心理与健全社会人格的学习。其二,志愿服务的“第二课堂”地位进一步巩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高等教育阶段的重要学习环节。参与志愿服务是有一定“门槛”的,这个“门槛”就是专业技能与规范志愿行为的兼备。如医学生开展志愿服务以诊疗治病为主、农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以农业技术传播为主等,因而志愿服务内在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所以,志愿服务的“第二课堂”就是让大学生学经世致用之学,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夯实志愿服务的能力,在志愿服务中不断学习与巩固专业技能。
3.条件保障:体系化的保障机制。作为载体,大学生志愿服务若是缺乏足够条件保障,其载体功能发挥也就将存在较大限制。一般需要的保障措施,如:经费保障、人员保障等。而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其特殊性:一是人员变动稍频繁,受到课业安排与毕业年限的影响,导致志愿服务队伍人员更新较快;二是缺乏经费来源,除学校部门的拨款与规模较小的社会赞助外,几乎无其他经费来源;三是多套组织与管理制度共行,如校党团委、学工研工等领导下的专门性志愿服务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协会,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社团等。所以,高校为了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一般都会建立与完善体系化的志愿服务保障机制,避免出现因保障措施过于松散或不符合高校特点所产生的诸多问题。
而体系化保障机制具体分为四个方面:其一,在人员保障上重视师生教学相长,强调不同年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传帮带”。其二,在经费保障上以学校专项财政、校友等社会组织或个人捐赠、自筹经费等为主。其三,在组织保障上,党团委、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学生自治组织、学生社团等相互支持、共同用力。其四,在激励保障上,高校会利用不同形式的非物质激励评价措施,来强化大学生的积极性,保障志愿服务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品牌。
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引领何在
志愿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能够将主流意识形态目的、任务、内容等囊括于其间,其直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渠道创新,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被动理论灌输变为灵活自觉的学习行为,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塑造起到积极教育功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规范与个人价值选择等三个层面,对“三个自信”与共同理想的筑牢夯实提供明确的价值支撑,作为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先进文化之精髓,必然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这一载体贴近与契合,大学生将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以贯之的价值准绳,能“为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中融合最大公约数充实力量”,这也就是在高校舆论中被人反复提到的――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引领。
1.价值特性所决定的引领之“应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虽都是“诸多客观外在条件作用的结果”和“价值观念本身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逻辑组合”,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集体主义倾向以及“三位一体”的具象化价值诉求,决定着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引领是与众不同的。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理论在中国具体国情下的意识形态产物,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改造,让个体融入到整个历史时代之中,这正是志愿服务始终强调的“利他主义”宗旨。其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集体主义价值观,以集体的价值期许为基本行为范式,凡是符合集体利益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而大学生志愿服务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公益”,因而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是合乎逻辑的。其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现阶段主流价值的高度凝练与总结,国家、社会与个人的价值规范与诉求都被浓缩至其中,它既没有因过度关注国家而陷入权威主义价值桎梏中,也没有因盲求个人私利而沦落为个人主义的伪善价值,它更在社会层面有效勾连起国家与个人的价值共识。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载体一直被视为承载国家价值发展目标、社会伦理秩序蓝图和个体素质提升预景的重要教育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从纯理论或纯价值的角度提供了直接引领,让大学生志愿服务真正合意、合理、合群、合秩。
2.价值实践所亟须的引领之“实然”。在对价值观进行鉴别时,时常会犯“先入为主”的惯性错误,如在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引领作用时,不由自主地沿袭着“核心价值观好志愿服务因而需要”错误逻辑。其实,“应然”并非等同于“实然”,“应然”的价值要求不能完全导致“实然”的价值实践,主要体现两点:其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有助于实现集体利益的,但若是该目标实现是以某个人或某几个人来承担服务成本,则无法产生足够的内生驱动力来让志愿服务不断跟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志愿服务驱动力的价值保障,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塑造如是观念――集体或他人利益的实现,亦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又一方式或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强调成本均摊原则――志愿服务行为是所有人的责任,整体价值目标实现有待全员参与和全员担当。其二,大学生志愿服务需要一定的“公共空间”,在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公与私的界限是不明确的,兴起中的市民社会也较为弱小,所以这一空间的搭建还需一定的价值观力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解决了国家、社会与个人间的矛盾,弥补三者间的空间“裂痕”,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足够的碰撞与磨合的舆论价值场域。
3.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引领。从载体论角度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引领,就是在志愿服务的不同形式、不同方法中提供价值指引,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对面向课堂的内化体系引领。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与志愿服务的有效载体充分结合起来,在课堂中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志愿服务理念与科学的志愿服务方法,将服务内化于心。其二,对面向校园的文化体系引领。大学生志愿服务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志愿服务的宣传,搭建好宣传与教育的媒体阵地,多途径地挖掘“好故事”、传播“好声音”,将志愿服务形成长效机制或校园活动品牌。其三,对面向社会的践行体系之引领。在已有的社区服务、公益支教等基础上,实现全员动员,拓展志愿服务的覆盖面,通过设立专门性的志愿服务岗位、与社会组织合作共建志愿服务基地等,达到志愿服务校内外的和谐联动,对志愿服务实现效果增益。
四、总结
志愿服务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志愿服务不断深化的价值保障,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引领的命题是正确与亟须的。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内生动力不足、可持续性不强等,这些问题都可归纳到载体建设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要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有力的载体,就应结合志愿服务客观规律与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特殊表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性价值引领与关键的教育内容,强化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价值自知、自觉与自信。
参考文献:
[1]吴俊峰,宋继文.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维度构成实证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0,(3):44-47.
[2]彭华民,陈学锋,高云霞.服务学习: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教育整合模式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4):87-91.
这本实验教科书在正式教学内容之前,安排了“致同学们”这一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在课时很紧张的情况下,这部分内容有没有学习的必要?如何处理这些内容?学习这些内容的意义和价值何在?
一、分析教材:对“致同学们”在教材中地位的认识
以往的教材在正式的教学内容之前都安排有“绪论”介绍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学习的意义和方法。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新课程实验教材在“致同学们”中以亲切的设问引入,引导学生回忆起所见过的生物,由此引入生物学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这些内容与生活贴近,显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富有情趣,并与现代科学生活贴近,展示了现代生物科学的成就,体现了时代特色,这也正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它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其中的教育意义。
二、教学过程
基于上述思考,对照《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课程目标的相关内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方面:说出生物学的内容以及学习生物学的意义。2.能力方面: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有关的信息,学会用自己的思想分析,鉴别信息,客观地分析人和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初步认识,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乐于学习生物科学,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本节课堂教学中,以“知识经验引入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来展开教学的。
1.知识经验引入
因为七年级新生是刚从小学升上来的,由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七年级是一个跨度较大的转折,所以我先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也了解一下他们的知识水平),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1)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你们学习过哪些与生物学有关的知识?(2)你喜爱生物吗?(3)如果你生活在乡村,你看到过哪些生物?如果你生活在城市,你又看到过哪些生物?
2.学什么
“从今天开始,同学们将学习一门崭新的课程——生物学。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在这一册书中,我们要了解被子植物的一生,从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还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植株的构成等。”
3.为什么学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生物,我们的生活会怎样?谁能说说看?”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踊跃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那么生物对人类来讲重不重要呢?”学生齐答:“重要。”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方面与生物学有关呢?”学生们分组讨论回答。
其中重点提示:袁隆平为什么被称之为“杂交水稻之父?”为什么要禁止克隆人?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实施对人类有何影响?然后由学生思考分析,对学生适时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最后总结学习生物的意义。
4.怎样学
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生物学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初中生的学习不同于小学,从开始就要认真学习好。结合生物学的学科特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我给学生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不能死记硬背,要理解,勤于思考;第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第三,重视科学实验,掌握科学方法。第四,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课后作业课题为“你对生物学有何感想”。
三、教学反思
上课前,我有点担心这种合作讨论式教学的课堂纪律无法维持,但是一节课下来纪律却出奇的好,学生配合得也很好。从课堂表现来看,这个班的学生素质较好,知识面较广。上完这节课后,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很高,可以说是教师愉快地教,学生快乐地学。学生们再不把学习生物学当作是很难的事,而是有趣的事。
【关键词】生物课程 学科素养 科学探究能力
一、问题提出
新课程以来,生物学科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念和思想方法。农大附中位于南昌主要风景区梅岭的脚下,位于美丽的江西农业大学校园内。这里物种丰富多样,学生的实践学习资源丰富,同时,江西农业大学有林学院和农学院,其师生都是专家,方便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这样良好的外部环境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提高中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的行动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主、合作,乐学、会学,使生物学课堂真正充满生命活力,并为初中生物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二、生物科学素养的内涵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它反映了学生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这是一个艰巨而意义深远的任务。
三、生物学科素养对学生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是学习型、创新型时代。只有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人,才能实现终身学习。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创新,才能不被知识经济时代淘汰。具备生物学科素养的人才能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可见,从小对孩子进行生物学科素养培养意义深远。
1.生物学科素养关系到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对原来知识技能基础上的超越。创新能力的高低,与人的知识积累密不可分。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创新也是海市蜃楼。一个人的生物学科素养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举足轻重。中学生如果以一定的生物知识为根基,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他们就有可能产生超越自我的冲动。因此,在生物学科实际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忽视生物学科素养在创新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2.生物学科素养关系到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
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途径很多,学校教育是受条件制约的,人的一生,自主、合作、探究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摆在首要位置。大量事实证明:学生良好的生物学科的学科素养,能为今后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赢得主动,为实现终身教育保驾护航。
3.生物学科素养关系到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
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中,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世界中具体问题,来获取科学和技术的知识,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知道如何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对科技引起的新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当他们参与社会活动时,就能够采取适当的个人行为。
四、提高中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培育生物学科素养,可使学生具备对生命现象及生命本质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一旦转变成对科学和对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将受益终身。因此,生物学科信息素养的培养要以生物课堂为主阵地扎实、稳步推进。
1、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作为教学的第一生产力,他们在具体到实施教学活动,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法方法,都是教学效果提高的保证。具有较高科学素养,是一名教师必备的素质。作为生物教师,如果不看百家之言,吸收更多养分,给自己不断充电,就不能将最新的生物科研成果带到课堂;如果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及学科素养。这样的教师怎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学生呢?为改变这一被动局面,教师要主动参加学习,利用好图书馆、互联网、校园网等信息渠道,提高自身学科素养。
2、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生物教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中学生物教学是为学生未来的生物研究打下基础。新课程标准也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有了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才可以有探究的实践活动。探究意识离不开学生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作为一线的生物教师,要利用生物学科和地域优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历生物生活的机会,让知识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与美丽的大自然相联。学校可以考虑在校园内建立适宜的生物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和丰富的生物信息,还可以在郊外深入乡村的地方选择实验田,为学生实践探究搭建平台。
3、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操作为主的自然科学。在实际实验中,教师可直接演示实验,让学生重复;也可讲解实验过程、要领,让学生亲自去做。或者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操作实验,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中最能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是让学生根据某一原理设计实验步骤,增强生物学实验研究技能,生物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提升。
【结束语】提高生物学科素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点点滴滴做起,有目的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熟悉生物学知识,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掌握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树立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把这种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以积极的姿态、切实的行动去实践,去总结,去反思,才能真正,拓宽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杨莉.浅谈生物学科素养的形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中国教师》:安老师,您好!2011年版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注重重要概念的教学,并在内容标准中具体描述了50个重要概念,引起广大生物学教师的极大关注。你们多年前就注重了生物学概念的教学,你们开展的生物学概念教学与课标倡导的注重重要概念的教学之间有何差别?注重生物学概念教学有何意义与价值?
安军:多年来我们确实一直在关注概念教学。记得当时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朱立祥老师到我们学校来组织研讨,请我们区分生物学概念和生物学事实。我们当初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评价学生的考试试题并不只是考概念,也包含大量的生物学事实。当时教师的教学是不区分事实和概念的,只按照考纲区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后来生物学教学界的同仁们提出核心概念、重要概念的教学,我们教研组也在这方面结合教学实践,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特别是2011年4月北京市中学生物学科概念教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教研组拿出5节课供大会研讨。教师们在备课、分析、研讨和不断学习过程中对生物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教师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区分生物学概念与生物学事实,在众多的生物学概念中,区分哪些是最核心、最重要的概念,哪些是基本概念(下位概念)。教师们在确定教学的重要概念时,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存在争议。而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中具体描述了50个重要概念,为初中教师的教学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指导作用。
谈到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意义与价值,我们是这样理解的。我们知道概念是人脑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它是学术研究的基础,也是人们交流的基础。概念教学是要回到学科范畴中实施的,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概念体系。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课标明确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具有生物学概念体系是一个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不可或缺的。概念的建立离不开大量事实的积累与辨别,科学探究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要以概念教学为依托。通过概念教学,特别是注重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建立,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生命科学,有助于生物学核心概念和学科观点的建立。学生可以在毕业后忘记许多生物学事实,但通过概念教学所形成的学科观点、态度情感及独立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将惠及学生终生。
《中国教师》:你们生物学教研组是怎样组织生物学教师开展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的?
安军:我们教研组申请了一个研究课题——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的实践研究,目前课题通过了开题,正进入研究阶段,教师们正结合教学实践探索落实概念教学的方法。开题后我们开了第一次课题跟进会,各研究小组汇报课题进展。从小组汇报中可以看到教师们在准备汇报内容时,阅读了与概念教学相关的书籍,上网查阅了资料。下学期各备课组还要组织研究课以推进课题的深入进行。在研究期间还想请一些专家来给予指导。我们的课题预期三年时间完成,我想经历过研究过程,整个教研组的业务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中国教师》:您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注重概念教学的?
安军:概念教学不是孤立的,我们现在提倡教师注重概念教学,并不是说就轻视了生物学事实的作用,没有丰富的事实性知识是无法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的。同时,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也离不开科学研究方法,概念和原理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载体。生物学概念、科学方法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师必须全面关注的,这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必然要求。
课堂实施概念教学可参考下列要点:
1.思考重要概念,做到整体备课。教师要进行单元整体备课,单元备课时,教师参考课标提供的重要概念之前,要先试着自己独立思考重要概念,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教学单元的内容。这句话往往就是本单元要传递给学生的最核心最重要的概念。思考单元教学中学生需要理解的重要概念有哪些,这些概念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这些概念会对学生一生有什么益处。独立思考单元重要概念后,再参照课标进行比较,会对课标阐述的单元重要概念理解得更加透彻。
2.思考核心问题,理清教学主线。思考单元重要概念后,要划分单元教学课时,思考每一节课为达成整个单元重要概念作出什么贡献,每一节课的重要概念是什么,每一节课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这个核心问题是针对本节课的重要概念的。这个核心问题就是这节课的教学主线。当课堂结束时,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这个核心问题的答案,初步形成概念。
3.研究学生情况,弄清教学起点。研究学生是概念形成的前提。教学设计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联系学生已知,将新知识纳入学生的概念框架。学生是以原有概念和生活经验理解新的概念的。教师要为形成新的概念提供足够丰富的教学素材,为学生形成概念搭建脚手架。
4.促进学生思考,关注形成过程。关注概念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建立概念。课堂教学实施阶段,无论是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还是启发式讨论,目的都是使学生在思考中形成概念,形成概念的过程是一定要花时间的。经历思考形成的概念,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正确理解是概念运用的前提。
关键词:生活信息;生物学价值;高中生物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农业、医药、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然而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学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本文就对如何借助生活信息对学生进行生物教学,体现生物学的真正价值进行简单介绍,以期对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我们身边的一些现象,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生物知识。而且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了解生物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课外学习的知识能够学有所用,如为什么加酶洗衣粉要用温水泡一段时间效果会更好?酸奶、酸菜为什么会酸?等等,让学生学会用生物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还可以借助生活现象去理解生物抽象知识。
例如:学习“人类遗传病”时,虽然学生对这节内容比较感兴趣,但是并没有形成知识结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遗传病,并让学生深入生活,查到这个遗传病的病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质量。
其次,新课标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下学习生物,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例如:学习“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同一时间、同一环境下,为什么不同的学生体温是不一样的呢?让学生在探索和自己有关的事物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探索与生活有关的知识点,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物学概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生物学的价值,帮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
? 生物学特长生的概念源于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随着一年一度的竞赛活动的开展以及优异的竞赛成绩的取得,生物学特长生的概念也在逐步得到强化,牢牢地限定在生物学竞赛这一活动上面。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生物学难题,人类为了生存,就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由此在资源开发、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也就是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可见生物学研究的范围很大,内容十分丰富。社会发展需要多种多样多层次的人才。21世纪是生物学领先的世纪,生物学知识将应用于21世纪的方方面面,各种生物学人才在21世纪将发挥各自的巨大作用,创造出较多的成果。如果仅把参加生物学竞赛的学生作为生物学特长生来培养,这是远远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我们培养的生物学特长生,应当是能够在将来应用各种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各种问题,能够在促进人类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人才。
? 可以看到,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生物学知识涉及的范围,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含义应当具有较为广泛的意义,从而使生物学特长生培养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努力学习生物学知识,对生物学具有浓厚的兴趣,立志从事生命科学事业,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积极参加生物学科技活动,具备一定能力,并有突出表现,这应当就是中学生物学特长生。
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培养
在中学生物学特长生培养方面,弄清生物学知识的涉及范围及其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状况至关重要,它有利于我们搞清楚生物学特长生的发展和培养方向。?
1.课堂教学应是培养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主要阵地 中学生物学课程主要有植物学、动物学、人体生理卫生和高中生物学。实施新教材后,初中教材统编为生物,分为第一册(上)、第一册(下)和第二册3册。中学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演化、遗传和变异、生态等方面。这些生物学知识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这是培养生物学特长生的基本途径。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培养生物学特长生的数量和质量。丰富的课堂内容、良好的教学方法、生动的教学场面能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物学。持之以恒,能够使学生对生物学由一时的兴趣转化为志趣,从而树立从事生物学事业的远大理想。这些学生在生物学的学习上,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方法,有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对生物学问题的研究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并能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因此,课堂教学应是培养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主要阵地。?
2.选修课是发展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重要阵地 教师应结合生物科技发展的状况及生物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不断地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事例,进一步深化课堂学习的内容,拓宽知识视野。要努力使学生看到生物学发展的前景,看到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信心。学生通过参加选修课的学习,达到对生物学知识的熟练掌握,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初步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一些问题。通过辅导学习,自学能力、实验技能、心理素质大为提高。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表现更为突出,参与意识和竞争能力都比较强,能成为奥林匹克竞赛选手的好苗子,再通过全面的培养和锻炼,使之成为21世纪的生物科技后备人才。
??3.活动课是培养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又一重要阵地?生物学活动课的开设要注意体现全面性、主动性,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联系有关部门,结合当前实际,寻找存在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确立课题进行研究,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这也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活动课的开设,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掌握的生物学技能,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实践及实验中的生物学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取得课题研究项目的成果,得到社会有关部门的认可,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通过活动课,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制作研究,通过创造技能学习,研制一些生物技术产品,进行小创造、小发明活动。这样,使学生产生进行生物学研究和创造的萌芽。学生掌握的生物学知识是全面的,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不屈的研究探索精神。通过一定时间的培养,使之具有生物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以及生物科学价值观。?
【关键词】中学 生物学 教材与生活 隐性课程
中学生物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中等生物科学素质的德、智、体、美、劳、知、情、意、性、行全面发展的人。为实现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生物课的开设除了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生物》正式课程即显性课程之外,还必须重视隐性课程(非正式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传统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本文就中学生物的隐性课程作一些探讨,以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中学生物学开设课程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规定,中学生物学开设的课程包括中学生物学课程(初中植物学、动物学)和中学生理卫生课程等,它们统称为《生物》,这些课程就是显性课程。显性课程可以通过考试、考查得出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反馈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但是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学生仅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等“三基教学”尚不能实现中学生物教学目标,还必须促进中学生德、体、美、劳的综合教育和知、情、意、性、行的和谐发展,这些隐性课程至关重要,不可缺少。它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支持、补充显性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学生进行熏陶教育,共同实现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
中学生物学隐性课程的内容及目标
中学生物学隐性课程的内容包括有关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情感、意志、行为和习惯等方面。
1、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以什么样的人生观把握自己,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对待社会。生物课程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生命的物质性,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各种生命现象之间、生物个体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和普通联系等,都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材料。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生态伦理学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生物的关系、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革命的人生观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要有自尊、自信、自强、自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追求高尚、珍惜人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社会负责。正确的价值观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不仅需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以及对知识技能的精益求精的严谨敬业态度,更重要的是还要求生物学工作者必须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要热爱自己的专业,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社会的价值是无私奉献。只有这样,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来。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2、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强大动力,它们的培养并非弹指之间就能实现,需要进行长期的熏陶。
3、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调节行为的规范和良好的风尚。它反映在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纪律、风气等各个方面。如热爱学习、热爱劳动、文明礼貌、遵守纪律、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等。这些看起来似乎是日常小事,但极为重要。在社会公德方面,特别强调“慎独”,就是指在鲜为人知的情况下不弄虚作假,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单独处理问题的条件下要按社会公德去做。
实现中学生物学隐性课程的途径
1、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至关重要。首先要做好学校环境的美化工作。如在教室内张贴名人名言、画像,在校园内设置警句、学生守则标牌,在墙报上张贴学生行为规范准则,教学用具及卫生用具定置管理,课桌、凳按统一规定摆放整齐,校内卫生清洁标准化、制度化。这些规范性的举措无疑能为美化校园环境起到很好的作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环境熏陶,在学校生活中感到舒畅。其次是做好学生语言行为的优化工作。一个学校中每个学生的文明言行集中反映了该学校的校风,优化学校环境要从抓语言行为入手,注意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结合学生守则,开展认真讨论,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文明行为,应以什么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2、教师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在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里宁曾经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种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发挥教师的典型示范作用,将对学生起到春雨润物、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比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强制约束影响要大得多。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仪表,装束打扮,要做到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举止文明,行为得体。
3、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评价内容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评价主体互动化,促进师生不断提高。(3)评价方式多样化,全方位关注过程动态。
生物学是一门很重要的自然科学,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除了完成国家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显性课程)外,还必须重视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涵盖了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只有当隐性课程支持并补充显性课程时,教学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关键词:生物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中国分类号】G633.91
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可见新课程标准已经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作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摆在了生物学教师的面前。
一、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具体内容
作为生物学教师,首先要对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5个具体目标熟记于心,并且要熟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层次: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领悟(内化)水平三个水平。经过整理后,新课标中主题与对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见表1
一级主题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水平 具体内容
科学探究 经历(感受)水平 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参加绿化家园的活动
生物圈中的人 反应(认同)水平 关注食品安全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认同优生优育
生物的多样性 关注我国特有的珍惜动植物
生物的多样性 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技术 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健康地生活 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健康地生活 关注癌症的危害
健康地生活 拒绝
生物与环境 领悟(内化)水平 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健康地生活 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新课标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反应(认同)水平,这与该年龄段青少年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育水平是紧密相关的,简单的经历(感受)水平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而领悟(内化)水平限于他们的知识和思维能力还不能深刻地体会。
二、实际教学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科书为例, 一共4册,有8个单元,31章,80节。表1中涉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只有13个。这就需要我们除了利用好课本上的内容外,还需要善于发现,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地开发新内容。
1、利用课本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如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王应睐组织我国科学家率先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珍妮古道尔和黑猩猩交朋友,林奈和双名法等,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感受科学家们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和价值观等,树立的科学素质和造富于人类的科学品质。
教师也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社会,如介绍微藻与生物柴油、无土栽培、节水农业、现代化温室、带你参观养鸡场,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形成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介绍森林可以减缓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增强和全球气候变暖、退耕还林还草,让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介绍人类探索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显微镜、克隆哺乳动物、动物行为学家的新装备、动物与仿生、以菌治虫,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介绍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狂犬病和狂犬病病毒、“超级细菌”近在咫尺,让学生关注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介绍“脱缰之马”――癌细胞、“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森林浴”、有氧运动和高压氧治疗、血液透析和肾移植,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师还可以讲述生物有关的职业、生物学与文学、生物学艺术等让学生认同生物学是一门有着广泛应用前景、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主导学科。总之,教师应熟练结合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具体内容,充分利用课本,达成教学目标。
2、关注热点时事、科技新闻,开发新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讲述传染病及其预防时,可以结合非典、禽流感等重大的社会事件,了解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中国政府、科学家及医务工作者利用科学的方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在讲述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时,可以结合苏丹红、地沟油、三聚氰胺、可怕的廉价“鳄鱼”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让学生关注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同时,教师应多关注科技新闻,了解生物学科中最新的发现和成果,比如:“科学现场调查:家鸡的高智商”、“科学现场调查:模拟活细胞”、“科学家将进化史‘装进瓶子’”、 “骨髓中可再造胰腺功能”、“全盲小鼠被注入感光细胞后复明”……,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献身生命科学的精神。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对新闻内容有一定的辨识力,要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分析和筛选,并在教学中结合当时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避免发生与现阶段核心概念、基本知识点相冲突。
三、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核心在于培养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具备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人要能够辩证地思考,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矛盾,积极地去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当然,初中阶段的学生限于认知水平,很难达到较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正因为这样,教师更要主动地培养学生基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再反过来促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提高,相互影响螺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