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3 09:59: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无形资产的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审计;研发费用
一、引言
2007年起实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很大方面发生了变化,在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方面,强化了决策的有用性要求;在会计处理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中心地位;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注重客观性和相关性并重。这贯穿整个准则始终,体现在具体的会计核算中,以下就新准则下无形资产的处理和审计进行分析。
二、新准则下无形资产处理的利弊分析
1.从无形资产定义角度看
而新准则明确规定无形资产是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国际惯例,明确规定自创商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合并中形成的商誉适用相关会计准则。
2.从无形资产确认和初始计量角度看
旧准则13条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
但是,关于无形资产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在我国一直存在争论。新准则将无形资产自行开发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并给出了定义,允许符合条件的开发支出资本化,这将给企业带来一系列有利影响。但在实际业务中,无形资产研发周期长、风险大、业务复杂,对于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与界定有时并不明确,而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决定着研发支出的费用化和资本化,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和资产。同时,根据新会计准则,开发费用资本化是非强制性的,是允许项目而非强制性的,很大程度上依赖管理层的主观判断和客观需要,具体会计处理将受到不同利益驱动的影响。因此,这两项因素有可能导致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成为盈余管理工具,为利润调节提供了新空间。
3.从后续计量角度来看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主要包括无形资产摊销和减值处理。旧准则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也划为摊销范围之内,并规定“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十年”。在无形资产发生减值后,在符合条件时可以转回。而新准则将无形资产分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分别进行处理。
三、新会计准则下无形资产审计内容
1.审计无形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基础。
2.审查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1)审查无形资产确认
审计人员对每项无形资产都要进行验证,核对相应的的文件资料,确定其所有权是否归被审计单位。若有虚列或不当之处,应先查明原因,然后提请被审计单位给以调整。
(2)审查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处理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知研发费用处理是审计的重点内容。审计人员首先要审核被审计单位对“研究”与“开发”阶段划分是否正确,要有依据。然后要对两个阶段的账务处理进行审查,新会计准则规定,研究阶段支出全部费用化,即入当期损益,无法将二者区分开的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审计人员在审核过程中应注意企业有无故意混淆两个阶段支出,将费用化的支出资本化,获奖资本化的支出费用化,同时审查费用金额,以判断企业是否利用新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或舞弊。
3.审查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1)审查无形资产的摊销
新准则中规定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摊俏采有用类似固定资产的方法进行摊捎,计入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对使有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摊俏只在每个会计期间进行减值测试。审计人员审查无形资产的摊销时,要审核其是否使有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审查是否计提摊销,摊销期摊销方法和金额的计算是否正确,有无用无形资产的摊销来调节损益。
(2)审查无形资产减值处理
新会计准则的规定虽减少了企业在此方面的舞弊行为,但审计人员在审核中应该注意被审计单位是否定期进行减值测试,由于准则并没有具体规定减值测试是否合理的标准,所以这更加依赖审计人员的主页判断。在计提减值准备方面,计提是否达到规定的条件,计提的金额是否正确。
从整体上看,新准则关于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更为规范,信息质量进一步提高。新准则更为明确地定义了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新会计准则在给予企业更大会计处理自主权的同时,也给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提出更高的审计要求,所以必须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同时参考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等知识,以使审计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 无形资产减值;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摊销;相互关系
一、无形资产减值准与摊销的差异性分析
(一)性质目的不同
无形资产摊销是指将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在其使用寿命内进行系统合理地分配。累计摊销是“资产价值损耗的计量”,它把无形资产的价值按照一定标准分摊到无形资产预计可使用的期限内,以实现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属于成本的分配手段或分摊过程。无形资产减值是指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作为资产的一种,意味着“未来经济利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实质上是从“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可收回金额与帐面价值进行定期比较。
当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时,确认无形资产发生了减值,要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调整无形资产的帐面价值,以使帐面价值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际价值。无形资产减值所表示的价值减损,主要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或内部因素的变化而引起,与生产经营的关系不大,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计提摊销是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分摊,并不表示无形资产价值的实际减少,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正是在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的基础上,以一种更灵活、更及时的方式,确保无形资产现时价值计量信息的有用与相关。也有人认为计提减值准备是对历史成本的修正,反映了无形资产当前的价值,是一种资产计价的手段。
(二)核算原则不同
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以谨慎性原则为依据的。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将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冲减其帐面价值,体现了“谨慎”思想。无形资产摊销是以配比原则为依据的。无形资产能在较长的时间里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价值将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三)核算范围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规定: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并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要进行摊销,而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则不应摊销。对计提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对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存在减值迹象时,才对其进行减值测试;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计提摊销的无形资产范围不包括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范围恰包括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范围比计提摊销的无形资产范围要大得多。
(四)核算时间不同
无形资产摊销的计提通常是按月进行的,并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的成本或当期费用,属于因正常时间推移在不同会计期间的成本或费用,具有系统性和关联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通常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减值)或年末(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减值)根据实际减值测试情况来进行,在并无证据表明减值已发生的情况下,不必作帐务处理。不同会计期间的减值损失与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系统的联系。
(五)核算方法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规定:企业应当根据无形资产所含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来选择摊销方法,可以采用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生产总量法、车流量法等,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对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没有象摊销那样有多种可选择的方法,主要是于期末通过对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与其帐面价值的估价、分析比较、判断来进行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六)纳税影响不同
税法规定:企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无形资产摊销费可以在税前扣除,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风险准备基金(包括投资风险准备基金)以及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主要指经报税务机关批准提取坏帐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都不得扣除。这就表明无论企业采取什么样的资产减值准备政策,在税收法规上均不予承认。企业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不得在税前扣除,对所得税数额没有影响。
(七)帐务处理不同
无形资产的摊销与日常经营管理息息相关,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其摊销额直接体现在企业的经常性费用中,提取时借记 “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累计摊销”科目;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无直接关联,导致减值的情形也并非是经常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确定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二、无形资产减值与摊销的一致性分析
(一)两者的金额大小相互影响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的大小会影响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数额的高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也实实在在地通过改变摊销的核算基数而影响摊销额的多少。“无形资产成本(原值)”减去“累计摊销”等于“净值”;“净值”再减去“减值准备”等于“无形资产的帐面价值”。这“帐面价值”,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刻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从这个角度来看,“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也是“累计摊销”的修正与补充,共同反映着无形资产的现时价值。
(二)两者的作用都使得无形资产帐面价值降低
从资产负债表上看,“累计摊销”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帐户都是“无形资产”帐户的备抵项目,都表现为无形资产价值的减少。当无形资产摊销时,则是将应摊销金额记入“累计摊销”帐户的贷方;当无形资产发生减值时,通过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来减少其帐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以上关系的公式表示为: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无形资产原价(成本)-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三)两者的结果都会影响企业当期利润的减少
从利润表上看,无形资产当期计提的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帐户;当期发生的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确定的无形资产减值损失,按应减记的金额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帐户。无论是“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还是“资产减值损失”,都是损益类帐户,其最终都要结转计入“本年利润”帐户借方,使企业当期利润减少。
(四)两者的核算都需要借助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无形资产摊销的始终。首先,判断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其次,判断确定的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再次,判断选择摊销方法。同样会计职业判断在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首先,对无形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进行测试判断;其次,在无形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情况下,估计其可收回金额;最后,根据估计的可收回金额,确定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关键词:无形资产 有形资产股票价格
一、引言
已有研究表明现代企业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无形资产的价值贡献观点:财务效益观点,汤湘希提出无形资产价值贡献包括企业运用无形资产而引起的企业产品成本降低或销售增加。超额盈利观点,傅元略认为,任何无形资产所产生的贡献都会最终反映到企业的利润上来,无形资产对会计盈余的贡献就是企业超出同行业利润率的那部分价值。核心竞争力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大小在于无形资产是否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综上所述,本文将无形资产的价值贡献定义为: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无形资产单独或与其他资产共同作用,为企业带来的超额利润或竞争优势。由于无形资产本身的特殊性,无形资产的价值贡献也不同于有形资产所做的贡献,主要区别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无形资产进行价值创造是间接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与战略环境有关,无形资产的价值取决于它与公司战略的协调程度;无形资产价值创造是潜在的;无形资产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必须与其他资产相结合。无形资产本身很少直接创造价值,脱离了企业背景和战略,它们并没有多大价值。当无形资产有效地与其他资产结合起来时,它们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总之,无形资产的内涵和构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强大的价值创造功能,企业价值增长越来越多地来自于无形资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相关性的强弱存在各行业之间的差别,另外企业内部无形资产的构成情况也会不同的影响企业价值。目前国内对无形资产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大多数研究没有考虑不同行业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影响。不同行业企业的资产结构存在差异,不同行业的企业对无形资产有不同要求,不同行业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无形资产强度。同时不同类型的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贡献大小不一,因此,按行业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对以下问题做出回答:我国目前各行业之间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贡献状况存在哪些不同,无形资产的构成情况会对对企业价值造成哪些差异影响,以及无形资产的会计信息披露的局限性有哪些。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Ely和Waymire(1999)研究发现已确认无形资产具有价值相关性,只不过在投资者眼里,资本化的无形资产的分量比不上有形资产。Amir和Lev(1996)研究发现,在移动电话行业,诸如成长性、未入账的无形资产(如客户资源)之类的非财务变量具有价值相关性。这些非财务变量与传统的财务变量相结合,将增强对企业价值的解释能力。Barth和Clinch(1998)发现品牌价值与公司股票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该相关系数是已确认资产(recognized assets)相关系数的一半。Ittner和Larcker(1998)发现客户满意无形资产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以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检验度与企业价值具有相关性。同时他们还发现该相关系数不如已确认资产显著,而且对于不同行业,得出的结果差别很大。
(二)国内文献我国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大多是对无形资产总额(净额)的考察,近一两年开始有学者拓展到对无形资产净值的相对值、无形资产的明细分类信息等的考察。薛云奎和王志台(2001)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作用,并检验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研究表明,无形资产与股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有形净资产对股票定价影响不显著,同时发现无形资产的相关系数大于有形资产的相关系数。王化成、卢闯和李春玲(2005)认为,薛云奎和王志台在变量选择上存在问题,比如用无形资产绝对量来替代无形资产增量“有失偏颇”。另外,他们认为薛云奎和王志台在价值相关性研究中仅采用股价模型是不够的,还应当结合回报模型来分析,他们 以1998~ 2002 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结果发现无形资产存量与股票价格显著相关,即无形资产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并且投资者对无形资产信息的反应存有滞后性的结论。李寿喜、李若山和洪剑峭(2005)认为,薛云奎和王志台的样本局限于沪市公司,且未作分年度的考察,仅仅将修正的Ohlson 模型的解释变量净资产分解为无形资产和有形净资产进行分析,缺乏控制相关变量进行多角度的比较,所得结论证据不够充分,研究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将样本扩大到深沪两市,并分年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国企业无形资产与股价呈显著正相关,除个别年度外,无形资产定价乘数大于有形资产的定价乘数,研究结论与薛云奎和王志台一致;并且伴随着无形资产投入比例的降低,企业利润和净资产与股价的综合相关性在下降。邵红霞和方军雄(2006)区分技术性和非技术性无形资产考察了无形资产比重与会计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及无形资产与公司的每股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发现不同无形资产的构成与公司盈利能力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无形资产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率的贡献主要来源于土地使用权和其他无形资产,主要体现在非高新技术行业;在高新技术行业并不明显。技术性无形资产和其他无形资产均与股票价格显著正相关,并且高新技术行业的公司技术性无形资产更加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Ohlson模型,也称为剩余收益模型,作为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通过与会计比率结合使剩余收益模型更具有了客观性、可验性等特点,使得公司价值评估具有了客观会计计量的基础。Ohlson模型并不复杂,因为变量比较简单,可以模型为基础进行修正,验证上市公司某些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的实证关系。陆宇峰(1999)使用Ohlson模型,用A 股市场上市公司1994年至1998年每4月末的股价数据和相应的1993年至1997 年年报会计数据进行检验发现Ohlson模型在具有可验证性。在国内利用Ohlson 模型进行研究,一般会对模型进行一些修正,将得出的结果对假设进行验证。本文以Ohlson 模型为基础,建立Ohlson修正模型研究无形资产在不同行业对股票价格的影响。Ohlson模型假设影响股价的变量主要有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为了考察无形资产对于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还需要增加每股无形资产和每股有形资产两个变量,并检验对股票价格产生的影响,即修正模型的解释变量有四个,分别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无形资产和每股有形资产。为此提出以下假设:
H1:上市公司的每股盈余( EPS ) 和股票价格呈正相关;
H2: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 BPS ) 和股票价格呈正相关;
H3:上市公司的每股无形资产( INTGAPS ) 和股票价格呈正相关;
H4:上市公司的每股有形资产( TGAPS ) 和股票价格呈正相关。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CCER数据库搜集2009年10个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将上述四个指标为0或者为负的公司数据剔除,并剔除了金融保险行业的样本数据,得到总样本数据1146个,见(表1)。使用Eviews 软件进行回归分析。行业样本数据统计如下,其中传播与文化产业样本过小,不做行业分析。
(三)模型和变量定义根据上述方法及假设建立如下的模型:Price=α0+α1EPS+α2BPS+α3INTGAPS+α4TGAPS+ε
其中price 为股票价格,采用股票在2009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EPS 为每股收益;BPS 为每股净资产;INTGAPS 为每股无形资产;TGAPS 为每股有形资产。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总样本回归分析 (表2)显示,R-squared系数为0.62,P值基本为0,模型选取的几个变量的t 检验值都是显著的,表明修正模型对几个变量和股价相互关系的解释力度比较强。根据上述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与股价呈显著正相关,同时EPS 的系数大于其它解释变量的系数,说明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基本围绕经营利润为标准。第二,每股净资产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小于EPS对股价的影响。一般而言,模型中的BPS会维持在1.1左右,本次实证检验BPS系数为2.19,说明当时股票市场存在大量风险。第三,每股无形资产的系数为负数。正常情况下,每股无形资产的系数应该为正。此次检验中,系数呈负相关。这是2009年的金融危机下,部分无形资产积累的市场预期价值灭失,导致公司价值下降。我国部分企业的的无形资产的形成依赖于外国,因此对外部的经济危机的抵抗力较小。追究其他原因,还有部分上市公司为使股票价格上升,或借机将积年以来的会计虚假数据释放到财务报表中去,对会计报告作假,导致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数据的信心不足。我国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质量历来不高,所以投资者并不信赖上市公司公布的无形资产的数据。第四,每股有形资产的系数为负,这是特殊情况。金融危机下靠出口拉动的我国经济遭到严重打击,出口下滑给企业带来严重影响。每股有形资产表示企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因此系数为负。一般情况下每股有形资产对股价的影响较小。
(二)分行业样本回归分析从(表3)可以发现:(1)每股无形资产系数的比较。不同行业每股无形资产的相关系数并不相同,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不同行业的无形资产构成情况不同,披露信息不同。我国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中权利类资产披露较多,知识技术类的无形资产情况披露较少。这些无形资产价值特性并不相同,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也不同。这种现状对交通运输、仓储业、房地产、采掘业行业来说有利(无形资产系数为正),而对其它行业则有负面影响(系数为负)。第二,同一类型的无形资产对不同行业的公司价值影响存在差异。这是因为同一类别的无形资产在不同行业中对价值的贡献是不同的。以土地使用权为例,有研究者指出土地使用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非高新技术行业,在高新技术行业并不明显。(2)每股收益与每股净资产系数的比较。通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各个行业每股收益的系数都远大于每股净资产的系数。两者系数差异最大的为信息技术产业,最小的为建筑业,这样符合现实情况。(3)各行业每股无形资产系数存在显著不同,包括正负差异。不同行业每股无形资产系数差别很大,其中农林牧渔、制造、建筑、信息技术、批发和零售贸易、社会服务行业的每股无形资产系数为负数,其余为正数。这是由不同行业无形资产构成和信息披露情况不同造成的。无形资产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权利型无形资产(主要包括特许权利和可盈利条件的关系),这类无形资产披露质量较高,是我国无形资产披露的重点,在整个无形资产披露中比例最大,比如采掘业的采矿许可权、交通运输业的道路运营权、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这类无形资产形成的价值泡沫较小,基础稳固,在金融危机下所受的冲击较小。第二类为知识型无形资产(如专利技术、专有技术、驰名商标),这类无形资产的价值中除形成资产时所付出的研发支出之外,还有市场对无形资产超额收益的预期。因此市场景气时,知识类无形资产累积的价值泡沫较多,在2009年金融危机下无形资产价值中的泡沫破碎,形成对公司价值的损害,因此2009年多种行业的每股无形资产的系数为负。其别是信息技术业,属于无形资产最密集的行业。在美国这类公司的无形资产通常达到60% 以上,但我国这类行业的无形资产数量在总体上并不领先。其原因是我国技术类无形资产披露并不充分,企业不愿意在会计报表中披露涉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秘密;更多的尖端技术依赖国外企业,这样的情况造成我国信息技术价值“泡沫化”严重。所以在2009年股市上高新技术企业股票的表现并不好。另外我国特殊行业无形资产的披露面很小,很多属于特殊行业的上市公司无法分清企业所有的特殊无形资产,不知道如何或者没有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比如农林牧渔业、社会服务企业、综合类企业,在无形资产辨认上存在困难。这样导致数据搜集的局限会给无形资产的实证研究带来困难。
五、结论
本文以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各行业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企业盈利(每股收益)对企业价值有很大影响。股票投资者在投资时应注意分析上市公司的利润,通过资产负债表分析其利润的质量,分析其利润的构成和变化趋势。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关系。在经济上行时,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正向的,在经济下行时这种影响是负向的。投资者应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作出判断时应注意经济运行的周期。投资者也应注意无形资产的构成情况,并恰当分析权利类无形资产和知识类无形资所占的比例与构成情况。不同行业中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不同的,投资者应分析企业无形资产与战略背景的契合关系,分析企业无形资产的构成情况,注意企业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质量,与研发费用和研发支出情况,并进行与同行业企业的比较。综上所述,可以得到如下启示:由于无形资产会向市场传递企业利润持续性的信号,企业在报表附注中适当披露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有利于市场更好地评价企业价值增长,塑造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经济上行时,无形资产的影响显著高于有形净资产;经济下行时,有形净资产显著性提高,企业在不同行情发行股票筹资时,应选择不同的估价策略。有些企业只披露无形资产总数,没有披露无形资产具体构成和其他详细情况,无法使企业盈利能力得到恰当表达。因此要加大对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力度,重视企业无形资产中的专利、商标或品牌等在会计报表中的披露。上市公司应加强研究开发的投入,培育、创新无形资产,以提升企业价值。同时应重视证券市场的放大效应,完善无形资产管理与信息披露,以使公司价值得到最大提升。一些行业在无形资产辨认上存在困难,应该给予这些行业无形资产确认和披露的相关指导,以保证这些行业企业价值完整,信息完善。
由于样本数据量大,时间仓促,数据未能足够详细,没有收集到企业没有确认为资产的非货币性项目的信息。另外特殊的无形资产,企业在年报附注中没有披露或者极少数企业只进行简洁披露。本文没能将这一部分无形资产项目的信息纳入到实证统计研究模型的每股无形资产自变量中。而且关于特殊行业的无形资产的信息,我国企业披露并不全面,并且归类比较混乱。数据收集的局限性决定了无形资产研究的局限。此外,本文实证中缺少上市公司研究开发费用的数据,只考虑了无形资产计量与股票价格的关系,没有考虑公司在创造无形资产过程中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限制了本文研究的深度。且关于行业分析,本文虽然按行业进行分类,但因为各行业信息收集不细致,导致行业分析比较笼统。再者很多公司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难以直接将其划入某一行业,所以对行业的划分可能并不科学,实证结果可能混有行业特征和行业情况的差异。
参考文献:
[1]薛云奎、王志台:《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及其价值相关性研究》,《会计研究》2001年第3期。
[2]王化成、卢闯、李春玲:《企业无形资产与未来业绩相关性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0期。
[3]邵红霞、方军雄:《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会计研究》2006年第12期。
[4]Lev,B.,and EZarowin,The Bundaries of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How to Extend Them,Journal ofAccounting Research,1999.
[5]Amir,E.,and B.Lev, He.Relevance ofNon.financial Informafion: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ndustry.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6.
一、引言
目前,在资本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企业的财务投资,由此企业会计信息的分析着重点也将从成本价值转向价值评价分析;从过去的经济活动事实转向将来的可能性分析。作为具有经济利益即将来现金流入的无形资产,企业特别重视无形资产与企业其它生产经营要素配合作用产生的可以预测的潜在经济价值效果,而这种潜在经济价值效果在企业未来运作中将能得到收益实现。然而,在无形资产购入时,由于存在买卖技术及知识非对称性等客观原因,使得现行企业会计在核算购入无形资产价值时,存在可能过小计量无形资产价值,导致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无法反映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
因此,通过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未来投资价值分析,使更多的投资者在关注企业的财务报告及会计报表时,不仅要分析现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了解企业的每股收益情况及每股净资产,还要了解企业总资产中无形资产价值及价值构成情况。
二、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及特征
企业会计报表上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是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无形资产账务处理规定准则进行资产确认及价值计量的,所以结合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及2007年1月1日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称“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资产性确认及价值计量规定内容进行分析,将可以了解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及其特征。
(一)现行制度下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要求无形资产的资产性应该在资产负债表上进行确认、其价值计量也应该得到反映。由现行制度第四十四、四十五条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计算账簿价格的计量规定可知:目前无形资产的确认及价值计量,实际上体现的是确定成本发生制,也就是说在购入无形资产支付了成本时,该项无形资产就被确认,支付成本部分就被计量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另外,制度还明确了无形资产使用目的的确认条件,由此企业会计报表上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只是企业取得并用于经营管理活动使用目的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不包括投资其他目的持有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所以,根据第四十六条规定,报表上反映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实际就是企业未来应该摊销的费用,而未来的费用摊销将会冲减当期利益。从这一点出发,企业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越低,未来所需分摊的费用就越少,影响企业未来利益减少的因素就少。
(二)新准则下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新准则在无形资产确认及价值计量规定中,强调了资产能给企业未来带来净现金流入的经济利益性和成本收益对应关系。第十七条也规定“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企业预期消耗该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说明新准则认可尊重企业对无形资产持有的适合目的选择性及该资产对企业未来经济利益贡献判断,并且认可企业选择适合目的的摊销方法。然而报表上反映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仍然是企业取得无形资产所支付的确定成本量。
(三)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特征
在会计报表上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无论是根据现行制度还是新准则计量的账簿价值额,反映的是企业取得无形资产所支付的确定成本量,而不是该无形资产能给企业未来带来的经济价值量,是企业未来应该摊销的费用额。正因为如此,另一方面它客观上反映着该企业取得无形资产项目及其带来的可以预测的潜在经济价值信息。企业取得无形资产正是因为其存在潜在可以预测的经济价值,而该经济价值是能在企业未来生产经营运作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收益。然而,这部分可以预测的潜在经济价值,虽然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资产确认及计量,但却是可以预测的企业未来收益,也即是可以预测的企业未来投资价值。
因此,企业会计报表上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越少,说明取得无形资产项目的成本低,未来所需分摊的费用就越少;可以预测的企业未来收益就越高,企业的未来投资价值就越大。
三、企业无形资产的投资价值分析
在我国上市企业的会计报表中,投资者了解到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普遍较低的资产结构比率,表现为会计报表反映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额低,每股含净资产价额少的现实状况。对此有必要进行企业无形资产的投资价值分析。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山西G国阳(600348)企业,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出口基地和最大的冶金喷粉煤生产基地。根据该企业2005年年报显示,该年度销售煤炭2422万吨,增长12.65%,销售收入71.76亿元,同比增长52.07%,主营业务利润率为21.47%,该公司流通股19500万股,年度每股收益1.21元,每股净资产5.52元 。客观上该公司存在着巨大重置矿业权无形资产净值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账外资产。该公司实际存在着矿产权重估价值有9.75亿元,而账面价值记录只有近1亿元,有无形资产矿产重估增值8.75亿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如果把该无形资产账外价值加入在账面价值上进行反映将显示如下信息变化。
从G国阳企业2005年度会计报表分析来看,在没有确认矿产产权时该企业的资产总额是557902.17万元,其中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额为9593.8万元,占资产总额的1.72%。可见,无形资产在会计报表上账面价值很少,所占比率不足资产总额的2%,也就是说,该企业取得矿产产权的成本低,但并不说明未来企业行使开采权所得到的营业收益少。所以目前企业会计报表上无形资产账面价值额低,实际隐含着巨大的含益资产和极大的投资价值。
另外,如果企业对矿产产权重置价值在会计报表上进行确认及计量,那么该企业的资产总值将从557902.17万元上升到645402.17万元,而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额将变为97093.8万元,资产总值增加15.68%,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额占资产总额比率上升到15.04%。假如企业的其他资产与负债要素不变就矿产产权重置价值无形资产在报表上的追加确认及计量,将直接导致公司净资产增加32.94%,每股单位净资产增加1.82元,每股单位净资产由5.52元变为7.34元。因此,矿产产权重置价值在会计报表上的追加确认及计量,直接导致该企业的资产总值、净资产总值及每股单位净资产额的增大,这一会计信息变化直观反映该企业稳健的财务状况和未来收益能力及投资价值。
四、分析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投资价值关系的意义
目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进行投资活动,投资者通过分析企业公开披露的会计报表各种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财政状况与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情况,判断现在企业价值和将来的投资价值,然后进行自我责任的投资决策。
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活动中,不但要重视制度会计报表上存货、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信息,更要重视还没有履行契约的账外无形资产价值信息。由于企业会计制度的账务处理重视的是具有法规形式、法律依据的资产价值,对还没有履行契约行为的无形资产只能作为账外资产处理,而这部分资产在未来会计期间将带给企业极大的收益。投资者只有明白这个事实才能正确预测企业的未来价值,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
关键词:文艺院团 表演权 核算方法
文艺院团中的表演权主要指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权利。它的特点是必须以公开的方式进行,而且面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如果需要表演他人作品需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免费表演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出著作人的姓名、作品名称,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应该在符合定义的前提下,满足以下两个条件:首先,该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可能流入企业;其次,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精确的进行计量。表演权符合关于无形资产的认定,合理的经营与核算有利于文艺院团的发展。
一、表演权作为无形资产的核算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成熟,文化体制的改革也不断加强与深入。近年来,大部分文艺院团完成了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的转变。而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商品市场的不断扩大,无形资产应运而生,在企业经营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文艺院团的企业化发展,离不开对无形资产的合理经营与管理。而表演权作为文艺院团中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院团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表演权主要包括自创表演权、外购表演权、一次性的表演权和无专属的表演权。在原有的制度规定中,文艺院团作为事业单位,外购和自行创作节目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在摊销时全部属于事业单位的支出,但是其形成的价值就被勾销了,负债表中也不能反应表演权的存在,事实上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在文艺院团转为企业化经营中,这种表演权核算方法已经不再适用现阶段。
(一)文艺院团的表演权核算存在的问题
改制以前,文艺团在表演权核算上存在诸多漏洞。首先,对表演权的摊销存在不合理。文艺院团在由表演权产生的价值进行摊销时,仍然采用“无形资产”的科目,随着时展,无形资产已经成为主要生产因素之一,但是很多单位对科目细化的不够清楚,还是仅仅用无形资产这一个账户对其价值进行笼统的反映,而不是将表演权单独划分出来,表演权作为无形资产,它的价值摊耗也不能简单的就列入到管理费用中来,应该分别计入成本和管理中,进行分期摊销;其次,表演权作为无形资产,一般采用平均摊销的方法,这样的处理往往不够精确。表演作为文艺院团的主要收入来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打击表演者的积极性。表演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带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样的摊销方式,稍显局限,不能适应新体制下的会计管理要求;此外,表演权作为无形资产,是不具有实物形态的长期资产,它的价值问题不会像固定资产表现的那么明确。对于表演权的增值和减值问题,一定要有一个全面而稳妥的处理。文艺院团多忽略对表演权作为无形资产的增减值问题,没有提出一个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事实上,它作为账面的价值和它的实际价值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变化的,对于表演权的减值准备,一定要有全面的减值处理,有利于表演权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表演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的必要性
文艺院团除拥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之外,表演权作为无形资产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没有具体的实物,但是表演权带来的效益是长期的,未来的经济效益也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可以使表演权为文艺院团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无形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会计核算系统也比较完善。我国商品经济仍然不够发达,但是无形资产的概念已经提出,企业为购置无形资产所产生的花销越来越大。在文艺院团中,对于公开表演作品,院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物力。但是,会计核算上仍然存在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关于表演权的形成、摊销、转移等都没有很深刻的了解,仍然遵照以往国有企业的会计体制进行,这样,不能如实的反映这段时间公开表演所带来的实际收益和差额支出。在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改革中重要的一环,生产经营主要实行承包、租赁和股份制经营等手段。若仍然采用改制前的会计核算体系,将不利于文艺院团企业化的长期发展。团长在任期内一般不考虑任期后产生经济效益的表演权方面的开支,造成了企业行为的短期化,不利于无形资产的增值。此外,在实行企业化经营后,文艺院团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各院团之间加强了联系和合作。但是,如果对表演中产生的收益和支出没有专门的记账登记,各院团之间有可能出现因账目不清而进行的纠纷,不利于文艺院团的共同发展。所以,建立一个完善的、合理的会计核算制度,对表演权作为无形资产做明确、合理的核算是有必要的。
二、文艺院团中表演权的核算方法
表演权作为无形资产,对它首先要进行归类和总结。无形资产可以按照来源不同划分为外购资产和自创资产。例如,文艺院团在进行表演时的作品如果是购买别人的著作属于外购的无形资产,如果是自导自演则属于自创资产。也可以根据能否摊销分类,或者根据存续期进行分类等,科学、合理的核算方法,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政治的发展需要。
(一)表演权作为无形资产的核算计量
大部分的表演权在研究阶段都没有很大的支出,资金消费等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大型剧目的编排需要实现进行研究性调查,所以,在研究阶段的支出应该计入在内,作为文艺院团最后收益的一部分。一美的表演节目在进行正式表演前,节目编排、舞台设计、道具准备等一系列工程所消耗的人力、物力等应该归属于表演权的成本。但是,为节目效果而进行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不能计入到开发阶段的表演成本中,它们不属于表演权收益中的一部分。当表演权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时,应该借记为无形资产的科目,表演权达到预定的用途之后,可以借记为研发支出中的费用化支出科目。对于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该进行贷记。对于表演权整个过程的支出,我们应明确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中的支出分类,实在不能区分的支出,可以统一作为研发阶段的支出费用,一并计入当期的损益之中。
(二)表演权作为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减值核算
表演权作为无形资产,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人们对于无形资产也有不同的认识。表演权的摊销,是指在预定的摊销期内,将其增置的成本定期的转为费用。考虑到表演权的期限的不确定性,在节目上映以后,市场上会出现模仿与抄袭现象,我们可以把表演权划分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类进行摊销。文艺院团对摊销额的计算一般采用直线法。
表演权的摊销期是有限的,在企业化经营中,它与实际效益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也许表演刚结束,市场上就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但是在文艺院团中可能作为无形资产仍然保留着原始的价值。此时,我们应该对表演权重新进行评估,对它进行减值核算。表演权的原始价值如果没有摊销完毕,应该在报废前一次性转入营业外的支出账户;如果原始价值仍然存在着经济效益,可以等到表演权的使用价值全部消失后再进行转销等措施。
总而言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重视无形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地位。文艺院团改制之后,表演权作为无形资产是文艺院团的主要收益来源之一。我们一定要制定一套完善、合理的无形资产核算方法体系,对表演权作为无形资产进行科学的核算。
参考文献:
[1]刘天玉.改制后文艺院团财务管理工作在市场运行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外资,2013,(03):35-38
关键词:资产分散型企业 实物资产 管理
一、资产分散型企业实物资产管理的特点
(一)资产分散型企业的特点
符合以下特点的企业比较适用本文所阐述的实物资产管理方法。只有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点,才能称为资产分散型企业。
1、实物资产的分布范围广
实物资产在空间上的分布范围广,是资产分散型企业最根本的特点,由此又派生出所属组织机构的分散,这是其分布范围广的两层含义。简单的说,就是“范围广”的特点派生出“层级多”的特点。
2、实物资产的形成过程分散
这也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组织机构形成的过程是逐步实现的;二是实物资产的空间分布没有先集中后分散的过程。
3、实物资产的更新替换频繁
成品油销售企业的实物资产既分散寿命又短,更新替换频繁,容易产生诸多问题。例如一座加油站的资产,加油机寿命只有六年左右,油罐也不过十年左右,且实际使用寿命往往更短,因此实物资产的更新替换速度快,且周期不同步,对资产的后续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资产分散型企业实物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手段滞后,未形成管理闭环
常见的资产管理系统偏重于价值管理,大部分实物管理流程还是人工与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比如资产盘点仍处于人工点数、人工核对的原始状态,工作量大、效率低。整个资产管理体系未形成闭环。目前对从资产进入到退出使用的各环节监控不到位,信息缺失,容易造成毁损和流失。
2、管理模式不统一,职责不清晰
各级公司的资产管理模式不统一,缺乏一致、有效的管理标准。虽然都有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和办法,但在此大框架下各级公司的管理范围侧重、管理方法迥异不同。部门和人员职责不清晰,资产管理缺乏能动性和自觉性。大部分公司未设专门资产管理部门,各部门管理职责不明确,管理人员责任心缺失。
3、 重会计核算,轻动态管理,资产使用效率不高
重使用、轻管理,重价值、轻实物。大部分公司实现了对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规范管理。但使用和管理脱节,不注重过程而逐本求末失去了资产管理的意义。资产使用效率不高,资产达不到最大效能。资产管理需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控制减量,不断提高使用效率。
4、网络扩张速度快,人员培训跟不上
随着企业网点的不断增加,新员工不断走上岗位,岗前培训容易形成管理短板。以中石油为例, 2010年新增加油站734座,2011年新增1327座。假设每站平均需要10名员工,两年内就要增加两万名左右的员工。
5、信息传递不顺畅
资产分散型企业的信息传递通常没有集中型企业顺畅。由于网点分布广、距离远、管理层级多,因此容易出现信息传递效率低下、信息响应延迟、数据加工繁琐等问题。
(三)资产分散型企业实物资产管理的方法
基于以上对资产分散型企业实物资产管理的特点和问题分析,要想提高资产分散型企业的实物资产管理水平,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实物资产管理理念与体系,借助于条形码技术,将管理理念落实在信息系统的每一项设计中。因此,我们提出基于条形码技术的“实物资产全类型、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动态管理体系”。
二、资产分散型企业的实物资产管理体系
资产分散型企业的实物资产管理体系,概括为“实物资产全类型、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动态管理体系”。该体系通过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工具的有机配合来发挥作用。
(一)实物资产全类型管理
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管理风险源于不同类型实物资产的管理强度不同,而管理强度最关键的体现在于是否按照单项资产建立资产卡片,因此实物资产全类型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所有类型的实物资产均建立资产卡片,做到信息与实物一对一的紧密联系。
1、各类型实物资产管理强度差异带来的风险
成品油销售企业的实物资产可分为四类:固定资产、低值耐用品、投资性房地产和租入资产。管理实践中,往往对固定资产管理强度高,对其他三类实物资产疏于管理,最终形成了各类实物资产管理强度不均衡的格局,这样的格局导致了现实中常见的一些管理风险。
(1)资产流失的风险
企业实物资产中最容易直接流失的是低值耐用品,因为低值耐用品通常体积小、携带方便,价值相对较小,付出很大的管理成本却收效甚微。
(2)逃避监管的风险
如果企业的监管存在薄弱环节,不仅可能出现上述偶发性的资产流失,还有可能导致主动的、经常性的舞弊行为。例如本应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实物支出,申购单位却以低值易耗品或维修费名义报销。
(3)租赁资产混乱的风险
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其资产明细不在账面反映,仅对租赁费用按期摊销。因此企业通常也是采用设立租赁资产台帐的方式进行管理,这一特点与低值耐用品相似,容易造成管理的混乱。
(4)帐外资产的风险
企业的支出包括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相应的预算控制包括投资计划控制和费用预算控制。购买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属于投资计划,购买低值易耗品和租赁资产属于费用预算。
投资计划是按项目确定和实施的,控制相对严格。因此,在实践中,容易出现投资计划不足时占用费用预算的情况,导致本应形成固定资产的支出费用化,因此在资产账上没有记录,但实物资产却存在,从而形成帐外资产。
2、通过实物资产全类型管理应对风险
既然上述风险源于实物资产的分类及核算差异,那么根本的解决之道就是是对低值耐用品、租入资产等也实施单项资产管理,补齐管理短板;其次是单项资产管理要在统一的平台中实现,消除上述风险。
(1)单项资产管理
随着信息系统和条码技术的深入应用,现代企业具备对低值耐用品、租入资产等实物资产进行单项管理的条件。所谓实物资产的全类型管理,第一层含义便是对各类型实物资产做到一视同仁的重视。
(2)统一平台管理
实物资产全类型管理的第二层含义是将所有实物资产的卡片均放在实物管理系统这一平台进行管理,否则只能叫做“分类型管理”,而不是真正的“全类型管理”。使用统一的管理平台,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管理的严密性。
(二)实物资产全员管理
资产分散型企业受制于管理成本等问题,不能完全依赖专业部门。实物资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业的分工。因此实物资产全员管理的真正意义就是合理的确定管理部门职责与管理人员角色。
1、管理部门的划分与定义
以下划分和定义的真正对象是实物资产的管理职责,而非真正的实体部门。
(1)资产使用单位
资产使用单位是直接利用实物资产的使用功能进行生产、经营或管理的部门或机构。
(2)资产购建部门
购建部门是为企业购买或建造实物资产的部门,它承担着实物资产从开始购建到交付资产使用单位使用期间的管理职责。
(3)专业管理部门
专业管理部门是承担实物资产购建完成后各类管理职责的部门,通过组织、指导、协调、监督资产使用单位开展工作。下面介绍专业管理部门分类:
a、营运管理部门
营运管理部门掌握经营性资产使用单位的运营情况,组织、指导、协调及监督资产使用单位合理利用实物资产达成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
b、总部资产管理部门
总部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同级公司总部各资产使用单位开展实物资产的四项管理工作。
c、技术部门
技术部门负责制定实物资产技术鉴定标准、组织技术鉴定标准的培训和实施、以及发表或审核实物资产技术鉴定意见等。
d、维修部门
维修部门职责主要是明确实物资产维修的标准、制定工作流程、核实维修需求、管理维修资金、监督维修实施以及进行相关费用结算等。
e、财务管理部门
负责实物资产的会计核算,包括资产确认、价值计量、计提折旧或摊销、计提减值准备、调拨、捐赠、出售、租入或租出、报废及处置等事项的账务处理与资金收付。
(4)综合管理部门
负责协调实物资产购建部门及专业管理部门的工作。企业可以设置专门的实物资产综合管理部门,也可以将综合管理部门职责落在财务管理部门。
(三)管理角色的划分与定义
这里的管理角色指实物资产购建完成之后,资产使用单位负责对其进行管理的人员分工。
1、直接管理人
企业的所有实物资产均应确定至少一名直接管理人,其职责包括:报告资产状况。避免资产非正常丢失或毁损。进行力所能及的维修,使资产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2、管理员
管理员通常负责资产使用单位所承担的各类管理职责的实际手续办理,如果企业有相关管理系统,管理员通常是本单位的系统用户。
3、负责人
一个资产使用单位的资产管理负责人,需要确保本单位每项资产都明确了直接管理人,需要组织、指导、监督直接管理人、管理员履行职责,对本单位资产保管、使用以及维保的最终结果负责。
(四)实物资产全员管理的步骤
1、合理设置管理部门
真正落实实物资产的全员管理时,首先就要将这些管理职责落实到具体的实体部门。设置的方法可以根据企业情况的不同。最关键的是企业要将各部门的分工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下来,并传达到每位企业员工。
2、明确与直接管理人相关的制度
明确直接管理人的分类取舍,设计相关帐页、卡片及标签的内容与格式。
保证及时、完整的确定直接管理人。企业应根据各类实物资产购建方式的不同,分别规定其购建完成后在什么环节、什么时点、由谁来确定直接管理人。
3、监督直接管理人履行职责
企业应定期提醒每位直接管理人所管理的资产明细及职责。提醒的方式最好是在信息系统中自动生成责任通知单,发到每位直接管理人的邮箱或手机上。另外,还要加强业务培训,并且建立人员工作交接制度。
三、实物资产全过程管理
(一)实物资产全过程管理的必要性
在大中型企业中,单个部门难以包办这些实物管理的全过程,往往划分为若干环节由不同的部门分别负责,因此分工容易带来协作方面的问题:
1、账实不符
管理分工可能导致账实不符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购建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配合不畅,转资不及时,造成资产虚盘盈或资产状态等财务记录信息与实际不符。
营运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配合不畅,未按规定及时办理调拨手续,造成资产调出单位虚盘亏,而资产调入单位虚盘盈。
使用单位与技术部门配合不畅,实物资产的技术状况发生变化时,未能及时办理鉴定手续并更新相关记录,会导致资产账面记录的技术状况与实际不符。
2、维修改造成本高企
维修改造的决策者若不受效益的考核,就可能不将节约成本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特别管理跨度较大、现场审查困难的营运管理部门在面对可能涉及安全风险时,宁可采取宽松的控制政策。
3、资产流失
常见的协作原因导致的资产流失有:资产购建部门与营运管理部门之间脱节,导致构建资产效益低下;营运管理部门与技术部门管理的脱节,导致大量资产提前报废等等。
4、资产闲置
资产营运管理部门与资产购建部门配合不畅,信息不对称,导致本可以通过调剂调拨满足的资产需求,却通过新购建予以满足,造成了浪费。
5、带病运行
常见的情况有:营运管理部门与维修部门配合不畅,导致资产不能得到及时的维修;维修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配合不畅,导致资产维修费用预算或资金不足;营运管理部门与技术部门配合不畅,导致达到报废条件的资产超期服役。
(二)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全过程管理
1、横向共享
部门之间在共同的信息平台操作,以资产编码为纽带,形成连续的业务链条,将相关信息整合起来:营运管理部门接管资产,资产使用单位运作资产时,可以根据编码在系统维护资产的状态;财务管理部门根据信息判断资产是否符合转资的条件;资产使用单位提交新资产的申请时,可以从资产目录中选择类别;资产购建部门可以方便的查看同类别资产是否有闲置资产可供调拨使用。
2、纵向积累
管理部门根据自己的权限,在共同的信息平台对某些数据进行持续的记录,形成可供其它管理部门参考的历史数据,从而使不同管理部门间配合得更加顺畅。例如:1维修部门对实物资产进行维修后,形成维修时间、内容和费用的历史数据,为后续维修支出提供参考依据;2.积累经营条件及经营成果等历史数据,提高对资产未来经营效益的预判能力;3.积累租赁数据,提高对租赁资产及租赁项目的管理水平。
3、关注账实关系
既然上述横向共享和纵向积累都依赖于跨越不同管理部门的信息平台,就意味着实物资产全过程的管理必须抽象为信息平台中实物资产信息的全过程管理,那资产信息与资产实物的一致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四、实物资产全要素管理
(一)全要素管理的概念
“要素”是“实物资产管理信息要素”的简称,指与实物资产有关的信息类别,每一个类别称为一个要素。而“全要素管理”则是将对企业有用的全部要素类别纳入管理之意。
(二)全要素管理的要点
1、注重实物资产管理过程的内在因果逻辑
实物资产管理的过程也就是人类管理行为的过程,要通过要素信息反映这样的过程,就必须使二者建立联系。建立联系的方法是根据二者内在的因果逻辑建立业务流程的强制规定性,这样的强制规定性在人工化管理阶段和半信息化管理阶段主要体现为规章制度的规定,受人的主观性影响程度较大,这也是前面提到的若干管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2、注重要素的有用性
阐述“全要素管理”的概念时笔者特别强调是将对企业“有用”的全部要素类别纳入管理,是因为实物资产的属性,以及作用于实物资产的行为有很多种类别,并不是每一类都对企业有用,例如加油机的颜色这一属性,或者加油员每天对加油机进行日常清洁这一行为,企业没有必要将其作为要素来管理,管理必须考虑成本与效益。
3、注重概念的区分
实物资产的属性或是作用于实物资产的行为许多时候会存在相似但实质不同的概念,必须严格区分,否则会引起管理的混乱。例如使用人、保管人、维护人和负责人就是一组容易混淆的属性,作为要素管理时必须准确的界定;又例如资产报废和资产处置这两项行为,也必须把握好概念的差异并协调好二者的相互关系,否则会造成管理不善:如果把报废当成处置,那么已经退出使用状态的实物就会迟迟不能处置变现,而如果把处置当成报废,那么已经变卖的资产可能无法及时核销账务。
五、实物资产动态管理
(一)实物资产动态管理的核心
实物资产动态管理的核心在于实物资产的主、客观状态发生变化时,管理者能够及时的采取合理的管理行为。
主观状态是实物资产使用者、管理者的主观意识,例如对实物资产的需求、对实物资产在技术理解等;
客观状态是实物资产本身的性状、所处的客观环境等,例如实物资产的自然老化、可能对资产发生重大影响的天气变化等。
(二)实物资产动态管理与“四全”管理的关系
所谓“四全”,就是前面所说的全类型、全员、全过程及全要素管理。
1、全过程管理将动态管理分解为两个层面
全过程管理的实现依赖于不同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这样的配合必然遵循一定的次序,上游管理部门的行为结果往往是下游管理部门的行为依据,在整个管理链条中要实现动态管理,需要两个必要条件:
第一,资产使用人、保管人、维护人及负责人可根据职责随时进行与资产变动相应的操作,并将操作的结果(操作引起的主、客观状态变化)实时的体现出来,也就是能够动态的提供信息;第二,管理人员可在权限范围内随时查询当前时点或过去时点的信息,用以判断是否存在主、客观状态的变化,也就是能够动态的使用信息。
2、要素是动态管理的载体
在管理过程中动态的提供和使用信息需要特定的载体,而最重要的载体就是实物资产管理信息要素。在人工化和半信息化管理阶段,要素信息主要以各种单据进行记录和传递,而在信息化管理阶段,要素信息则主要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记录和传递。
3、全类型管理为动态管理服务
在实际管理中,我们设置的四个类型资产还达不到全过程管理要求的,原因是这四类资产在某些阶段是不符合确认条件的,需要一个临时的身份。如:
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已纳入管理,但尚未达到会计确认条件、或者尚未完成会议确认时,称为“待转资产”。它们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否则会与转资后形成的固定资产项目重复,因此只能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的类别管理。
资产清查盘点中发现的盘盈资产,在未查明原因并报管理层审批处理前,也需要作为一个临时类型进行管理,称为“其它实物资产”。
以待转资产为例,在信息化阶段,验收人将待转资产信息录入系统,形成待转资产卡片,财务人员转资时选用这些卡片并补充财务信息即可,临时类型和最终类型的管理不再是割裂的过程,而是动态的转化。
4、全员管理是动态管理实现的条件
摘要: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飞跃,航空制造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提高战略定位及管理手段,作为生产的源头的物资供应的及时性是保交付的前提条件。传统的生产物资配送模式不在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飞机制造;物资;配送;模式
一、引言
物资配送是为生产服务的,尤其以大飞机项目制造为主的制造企业的生产模式,按照项目在以计划为指挥棒的生产准备环节,如物资采购、生产物资配送,它们必须在业务策略和组织方式上考虑并克服因计划的刚性而导致的信息延迟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同时,物资采购、仓储、生产配送、生产耗用以及相关的成本、费用归集,这对整个物流组织的管理精细度要求都很高,不可能做到专物专用。而反过来,由于做不到专物专用,会导致经常的挪料,从而恶性循环,缺料也会经常发生,因此对其物资配送的思考更不应该割裂开,需要将物资配送放在整个生产体系中去思考,在这种格局下,需要从整个供应链协同的角度增加供需调节的柔性来予以解决。
二、飞机制造行业生产组织特点
以洪都为例通过分析飞机制造的生产组织特点找到最符合洪都应用的生产物资配送模式。下面简要分析一下这种以飞机制造为主的项目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组织特点:
1)项目型管控
项目型管控是飞机制造企业最典型的生产组织特点。它不同于重复生产或者大批量制造,而是以某个具体的产品或者某批次生产为管控对象而进行的全项目周期的过程管理。对物流的影响,就是要求按照项目进行物资采购、仓储、生产配送、生产耗用以及相关的成本、费用归集,这对整个物流组织的管理精细度要求都很高。
2)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飞机制造业的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特性更多的是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加工环节,由于每个飞机的零部件又非常多(上万种),导致加工环节很多是小批量多品种加工。各个车间为了提升自身生产效率,往往打破计划部门制定的生产计划节奏,进行合批批量生产,这种提前生产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打乱了整个计划体系的统一性和有序性。
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这种“局部利益最优”的做法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上游工序使劲生产,而在后续工序停工等料,从而导致飞机不能按时交付。同时,这种不均衡的生产的另一后果就是在原材料和各加工环节产生大量库存。
3)复杂的计划体系
制造企业生产模式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生产计划体系。目前中国的飞机制造企业的计划体系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级交付计划、工厂级生产计划和工段计划。
多层次的计划体系能够实现对不同层面的生产组织的协调和执行管控,但同时对计划的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协同制造要求高
解决小批量多品种制造的一个途径就是将非核心制造业务外包。通过将一些没有竞争优势的加工业务外包出去,而将资源、能力集中于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和增值流程建设。聚集专业化分工而导致的行业内部的大量外包与转包生产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5)研发与制造并行
试制中的产品,由于技术不成熟,其产品结构、生产工艺都不定型,在生产过程中还可能需要随时变化,导致工程变更很频繁,同时加工过程中的各种报废(工废、料废)严重,这些不可预测的不确定性对整个生产的稳定产生了很大冲击,因为所有生产及生产准备环节(采购、仓储、配送、质检)都是依赖预先制定的生产计划进行调节的。
三、两种典型的物资配送模式
3.1 原计划配送模式
针对飞机制造行业以上特点,在洪都的物资配送方案设计了两种不同的生产物资配送模式的预备计划方案:一种是计划驱动的物资配送模式,一种是需求拉动的模式。以上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因此适用于不同的生产场景。
模式优点不足适用场景
计划驱动模式缩短物料配送的提前期;适用所有物料的配送;对组织间的协同要求不是非常高;可以完全按照材料定额供应;控制生产节奏;可以以经济批量配送,降低配送成本;让生产单位更关注主业。对生产计划的稳定性要求很高;各存储节点库存较多;较高库存带来的物资浪费、保管维修成本等;较高库存掩盖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如浪费、非正常损耗等。有完备、清晰的供应-生产计划体系,且计划要稳定;生产计划的可执行性强;生产部门要与供应部门共享实时生产计划,以及计划的变动调整;物料清单和材料耗用定额信息完整。
需求拉动模式按需供应,实现生产环节的零库存;对物资需求的变化适应性比较好;能够实现精益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浪费;对生产计划的稳定性要求不高;只适用于标准件、通用件;对响应的迅捷性要求很高;对组织间的业务协同要求很高高;可能需要高库存保证;适用于标准件、通用件;物料采购、配送提前期比较短;供、需部门信息透明,业务协同程度高;供应商能够快速供货
3.2 洪都的物资配送模式
通过以上对两种物资配送模式的分析比较,然后再与洪都的现状进行比较后发现,不能完全套用以上任何一种模式。目前洪都的生产管控体系,依然处在一个粗放式管理阶段,在很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下:基础信息还不规范、统一物资编码体系还未建立、制造BOM还不完整、材料定额不全或者不准、提前期缺失、合理持有库存问题、分厂二级生产计划体系还未共享、物资的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偏差等一系列问题。信息化支撑还比较弱,信息化对业务管理的作用不言而喻,而且很多管控思想的落地,都依赖于信息系统的支撑。洪都尽管在信息化方面投入了巨资,但是从目前系统应用的情况来看,效果很不好,很多功能并没有使用起来,目前大部分业务还是按照传统的手工流程处理。通过具体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模式研究(1)缺少整体规划。无论是采购、仓储、还是生产,都是一个整体业务中的一个环节,它们之间的业务关联密不可分。而目前就被拆分了四个系统:采购管控系统、库存管控系统、MES、单架次管理系统,而且这些系统在业务流程上并没有完全打通,业务流和信息流都是断的,无法满足现有业务的处理。(2)业务处理功能太薄弱。支撑各个工作岗位的业务处理,是信息系统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但目前的系统功能设计,并没有完全从岗位工作场景的角度出发,而是作简单的信息记录,因此对用户而言,使用系统价值不大,反而增加了额外工作,这就是很多功能没有应用的根本原因。(3)系统管控能力太弱。由于基础的业务处理功能都不完善,所以很难实现对业务的管控。
四、解决办法
对于大量的通用件和常用件,应该保留一定的合理库存。如何确定合理库存以及采用哪种存储策略,这里面的内容又非常多,这里暂且不表。
供有部门在制定物资储备策略时,应该考虑真实的生产要料需求,应该建立以分厂二级生产计划为真实物资需求依据的物资备货体系,比如通过合理的存储策略保证合理库存、通过协议采购保障供。
基于以上客观条件的存在,在现阶段下,
洪都应该根据不同的物资种类选用不同的物资配送模式,具体结果如下:
(1)对于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一级成品类物资,建议采用计划驱动的物资配送模式,如图一所示,根据分厂还提交不了工厂二级滚动生产计划,原则上,配送计划的制定直接根据零部件交付计划制定。
(2)对于有保管期、不可分割的批量包装件以及消耗品,我们建议采用需求拉动的物资配送模式。
洪都在基础信息规范、业务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比较成熟的条件下,洪都建立"生产计划驱动备货、物资需求拉动配送"的物资配送模式。
该模式的典型特征是:
(1)通过二级滚动生产计划来制定物资的需求计划,通过实施一定的存储策略来进行仓库物资备货和物资采购,满足生产物资需求,同时避免过高库存。
(2)通过车间的生产要料,来实现对生产现场物资需求的快速响应,减少生产环节的物资储备,并减少各种浪费。
五、结束语
将物资配送放在整个生产体系中,用系统与供应链的方法去思考,从整个供应链协同的角度增加供需调节的柔性来予以解决,建立适合飞行制造企业的物资配送模式,适用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克服边研发边生产导致的因研发不完善对物资供应的冲击的问题是各大研发型制造企业的一个重要考虑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聚集专业化分工而导致的行业内部的大量外包与转包生产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作者单位:中航工业洪都物资供应部)
参考文献
[1]李选芒.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09.4
关键词:债务;融资结构;产权性质;银行业竞争
一、 研究问题提出及相关理论分析
作为债务融资决策的重要理论研究方向,企业债务融资结构受到广泛关注。在已有的研究中,国外学者关于公司商业信用的课题研究基本上都集中于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这些经济体的典型特征是产权明晰、监管到位,可靠的契约与法律结构使市场经济制度运行规范、成熟与健全。与之相反,我国市场体制表现出不成熟和非规范的运作方式,因此建立在发达国家经验之上的理论模型可能并不适用于转型经济国家。尤其对我国市场来说,市场经济体系建设还不完善,经济运行中存在很多尖锐的矛盾。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在利用外部债务融资方面可能会呈现与国外研究不同的特点。
Ge和Qiu(2007)使用了1994年~1999年间用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年的企业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在中国,从银行获得融资比较困难的非国有企业会更加依赖于商业信用,间接地表明商业信用是银行借款的替代。余明桂、罗娟、汪忻妤(2010)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时认为,国有金融机构选择贷款对象时存在严重的歧视,更倾向于向国有企业提供贷款,中小企业很难从国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因此,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国有金融机构占据支配地位的现状下,国有企业容易得到政府的帮助,因而容易获得国有企业贷款,对商业信用的依赖相应减少。但另一方面,从国内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的实证结果与上述文献不尽一致。谭伟强(2006)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0年~2006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商业信用作为企业外部融资类型的决定因素。实证结果发现企业获取的商业信用融资与国有股比例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综合已有的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国有已有研究发现存在一定的分歧:一是对企业产权性质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决策,国有企业是否获得了更多的银行借款?非国有企业是否更加依赖于商业信用?二是对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之间是互补关系还是替代关系还无一致的结论。从上述研究目的出发,本文将主要研究如下问题:
RQ1:产权性质是否影响上市公司获取商业信用或银行借款的能力?如何影响?
RQ2:当公司处于银行业竞争较强的环境时,使用商业信用的比例是否相应减少?使用银行借款的比例是否相应增加?
二、 研究设计
1. 样本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笔者选取了2003年~2006年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并剔除了西藏地区的公司以及期间所有的ST或*ST公司,最终得到4 807例观测(公司-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取自中国经济研究服务中心一般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库。
2. 模型与变量本文采用如下基本回归模型:
(1)因变量。参照Petersen and Rajan(1997)、Demir-güc-Kunt and Maksimovic(2001),本文采用AP,即商业信用比例作为回归模型的因变量。该变量的计算公式为:AP1=(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款项)/总资产。
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由于法律法规不允许企业之间进行资金拆借,我国企业的对外借款以银行借款作为最主要的资金渠道。本文采用银行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加总金额替代银行借款。银行借款比例的计算公式为:Loan=(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总资产。
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我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为进一步验证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商业信用占外部融资比例AP2作为因变量,用以检验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之间的替代关系。AP2=(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款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款项+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2)测试变量。产权性质。根据本文的研究目标,我们引入产权性质以检验企业的国有背景是否影响商业信用的获取能力。根据Ge和Qiu(2007),由于国内各级政府的行政干预、隐性担保等诸多缘由,非国有背景的公司由于较难从银行获得信用借款,因此更依赖于商业信用。但谭伟强(2006)研究显示,国有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与商业信用融资比例呈显着正向关系,也即公司的国有背景更有利于其获得商业信用融资。此外,我们采用了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控股权比例来对产权性孩子进行补充验证。对国有公司而言,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该公司的国有背景越强,越有利于其得到政府的隐形支持。
(3)控制变量。结合已有的国内外文献,本文对以下变量进行控制:
(1)公司规模。Petersen和Rajan(1997)发现随着公司的规模的增大,公司使用的商业信用随之增加,但他们的研究样本是美国的中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市场地位比较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都是各行业知名企业,规模较大且在同其他企业的经营往来中往往处于强势地位,公司规模越大,在价值链上越能处于强势地位,获取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能力越高。
(2)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公司获取的商业信用融资方面,融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上游企业通过日常经营往来以及对所处行业的了解,在获得下游企业真实经营状况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如果下游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则表明其经营状况越好,盈利能力越强的公司发展前景良好,违约风险小,供应商向其提供的商业信用相应越多,AP1指标将相应越高。相应地,公司的盈利能力越高越容易受到银行的青睐,通过银行借款进行融资的能力相应更高。
(3)成长性。一般来说,销售增长率作为企业发展潜力的表征变量,其数值越大,表明企业的成长空间越大。融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上游企业通过业务往来以及对所处行业的了解,具有信息优势。因此,当资金融出方知道客户销售增长良好时,将对其客户持续经营更有信心,因此可容许保持更高商业信用水平。同理银行借款对企业成长性影响预计为正面。
(4)资产流动性。通常来说,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会努力实现资产和负债的有效配比,企业的流动资产比例较高时,通过流动负债融入资金的需求也较高。因此,本文以流动资产比例的高低来衡量企业短期融资需求,而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短期融资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流动资产比例较高时,对商业信用的需求也较大。
三、 实证结果
1. 描述性统计。表1列示了描述性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股权特征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回归中须予以控制。
2. 多元线性回归。本文使用混合截面模型,但对行业与年度固定效应进行控制。回归模型(1)采用商业信用比例(AP1)作为因变量;回归模型(2)采用商业信用比例(AP1)作为因变量,同时比照谭伟强(2006)在自变量中加入了银行借款比例Loan进行检验;回归模型(3)采用银行借款比例(Loan)作为因变量;回归模型(4)采用商业信用占比(AP2)作为因变量。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1)产权性质和企业债务融资。从模型(1)中看到,同谭伟强(2006)的结果类似,State系数为正且在5%的水平内显着,说明上市公司的股权性质对其商业信用的使用比例产生影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获取商业信用的能力较非国有类公司为高。First系数为正且在5%的水平上显着说明随着公司控股股东的股权占比提高,公司获得商业信用比例随之增加。模型(4)中,State系数为正且在1%的水平内显着,First系数为正且在1%的水平上显着,进一步验证了国有股权对上市公司外部债务融资中商业信用融资的依赖程度更高。从模型(3)中看到,State系数为负且在1%的水平内显着,说明非国有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比例较国有控股公司更高。First系数为负且在1%的水平上显着,说明了随着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的提高,公司使用的银行借款更少。这结果与模型(1)(2)的结果得到了验证,表明国有背景公司更多地利用商业信用融资,而更少地使用银行借款。以上的检验结果与Ge和Qiu(2006)的检验结果存在明显的区别,但支持谭伟强(2006)的发现结果。笔者认为形成检验差异原因在于本文样本公司规模与样本区间与Ge和Qiu(2006)存在显着区别。 Ge和Qiu(2006)采用了社科院2000年对中小企业进行的调查中采集的样本,数据期间为1994年~1999年,样本公司规模普遍较小。本文以2003年~2006年的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公司规模普遍较大。为检验企业规模是否影响债务融资决策,将所有样本据规模大小分为四个区间,并分别检验产权性质对商业信用比例影响。从检验结果看,在样本规模最大回归模型中,产权性质对商业信用使用比例(银行借款)的正向(负向)影响最为显着,且公司控股比例的系数显着性程度最高;在公司规模最小的样本集中,产权性质的影响系数为负且不再显着。这间接给出了本文与Ge和Qiu(2006)结果差异的可能原因,即选取的样本范围不同差异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差异。(2)信贷配给与融资比较优势。为检验银行借款对商业信用的替代效应,我们在模型(3)引入了银行借款比例Loan作为商业信用比例AP的解释变量进行了固定效应回归分析。检验发现,Loan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着为负,表明在控制公司内部因素的情况下下,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比例越高,其商业信用的使用比例越低。这与谭伟强(2006)的结果一致,说明在现阶段中国整体金融环境下,商业信用作为银行借款的替代融资类型,在企业融资结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从前述关于产权性质的探讨中,笔者认为,对中国上市公司而言,商业信用作为银行借款的替代融资方式,并不仅是因为企业的债务融资需求无法完全通过银行渠道得到满足,而是由于商业信用作为一种相对廉价的信用融资方式,拥有相较于银行借款的成本优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银行借款成为企业外部债务融资的优先选择。
四、 结论
本文从中国的市场经济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研究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两类最主要债务融资类型的影响因素,并将重点放在检验产权性质、银行业竞争环境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特征,并据此对经典理论提供中国特殊经济背景和市场环境下的经验证据。在对国内外经典理论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本文对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使用比例的内外部因素所做的实证检验发现
1. 通过检验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对债务融资类型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与Ge和Qiu(2006)对90年代我国中小企业样本的检验结果不同,国有上市公司的商业信用融资比例明显较非国有公司更高,而银行借款融资比例较非国有公司更低。控股股东股权比例的提高加强了该融资倾向的显着性。上述结果表明,在假设国有背景对企业融资谈判地位起积极影响的前提下,国有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利用更多的商业信用进行融资,这间接为商业信用的融资比较优势理论提供了证据。
2. 在控制了公司内部特征因素后,本文对企业债务融资的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检验。我们并未发现国内地区银行业竞争水平(或金融发展程度)对公司外部债务融资(商业信用/银行借款)水平产生显着影响的证据。检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认为商业信用具有降低信息不对称的融资比较优势在我国并未得到明确的证据支持,金融中介行业的竞争加剧和发展完善并未促使金融中介通过更多地向供应商发放贷款,间接提高地区商业信用的使用水平。
综上所述,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类型结构的经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国有背景并未促使其从以国有控股为主的金融中介中融入更多的资金,相反地,国有控股股权比例高的公司使用了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假设国有公司在债务融资类型选择中较非国有公司具有优势的前提下,商业信用表现出优于银行借款的比较优势,更受国有公司的青睐。在商业信用的信息优势假设并未获得统计显着性水平测试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造成上述情况原因在于在中国特殊经济背景和市场环境中,商业信用在大量情形下被视为一种相对廉价融资方式,拥有相对优于银行借款成本优势,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替代银行借款成为企业外部债务融资的优先选择。
参考文献:
1. 余明桂,罗娟,汪忻妤.商业信用的融资性动机研究现状与展望.财会通讯,2010,(6).
2. 谭伟强.“商业信用,基于企业融资动机的实证研究”.南方经济,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