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国有企业税收筹划

国有企业税收筹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23 09:59: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国有企业税收筹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国有企业税收筹划

第1篇

[关键词] 税收;石油企业;转移定价;税收筹划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8. 012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8- 0018- 03

1 引 言

目前,中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很难离开海外资源和市场,因此中国海外资源的利益正一步步变得厚实,而如何获得稳定、扎实的海外资源,已经变成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课题。

随着中国海外利益不断扩大,对外投资将逐渐增加,当然其核心是为了满足对外部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的需要,以维持国民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地增长。

在此背景下,作为一个世界经济和政治大国,中国必须重塑自己的世界观,必须改变以往的适度介入海外的“被动保守型”战略,实行“主动进攻型”海外介入战略,首先要改变被动到积极应对,然后再到主动谋划与积极介入。目前,中国石油不少项目投资于一些“政治高风险”的国家,而我国目前尚未出台有关海外投资保险的政策。这就要求“走出去”的单位更要对所在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税收环境有着更加清楚的了解。当前,国内关于国际业务税收筹划的研究方面的著作还不是很多,尤其是关于石油企业海外公司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希望通过对国际税收筹划理论和石油企业国际业务税收筹划的研究,给类似跨国石油企业提供借鉴。

2 石油企业开展国际税收筹划的必要性分析

2.1 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促使石油企业进行税收筹划

石油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战略物资,其生产经营关系国家经济命脉,涉及国家整体经济利益,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石油己经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在某些方面,它己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资。据统计,以油气为原料的化工产品占全国同类设备的比例,合成橡胶为99%,乙烯95.5%,合成塑料为65.7%,合成氨为30%。以石油为燃料的运载机费占全国同类设备的比例,铁路运输占58.1%,公路运输、航空运输、远洋运输和沿海运输均为100%,大量农用机具和排灌设备,也大多数以石油为主要燃料,而我国自1993年以来,一直是石油的净进口国,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为了切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实现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双赢,我国石油企业必须进行旨在改善企业财务管理、促进企业战略实施的税收筹划。

2.2 强大的竞争压力促使石油企业进行税收筹划

石油作为一种竞争性产品,决定了石油的生产归于竞争性行业;中国加入WTO,国际能源争夺得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央企加入了海外寻油之路,这也决定了竞争的国际性和激烈程度。目前国外石油企业一方面通过实施新一轮的兼并战略,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运用成熟的财务机制和丰富的税收筹划经验为企业战略锦上添花。我国石油企业要想与国外企业同台竞争,首先就要关注成本,把战略的重点之一放到成本的降低上,即实施低成本战略。

3 选择恰当的投资形式

3.1 石油企业海外并购:避税港

避税港是指为跨国投资者取得所得或财产提供免税及低税待遇的国家或地区。由于避税港良好的“避税乐园”环境,为世界众多跨国公司所青睐。其诱人之处有以下3个方面:①无税负或税负很低;②银行与商业交易活动的保密制度;③外汇管理没有限制。目前,避税港类型的选择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资源、地理位置等因素。通常分为3种类型:①无税避税港。不征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资本利得税和财产税,如百慕大群岛、巴哈马、瓦努阿图、开曼群岛等。②低税避税港。以低于一般国际水平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资本利得税、财产税等税种,如列支敦士登、英属维尔京群岛、荷属安的列斯群岛、香港、澳门等。③特惠避税港。在国内税法的基础上采取特别的税收优惠措施,如爱尔兰的香农、菲律宾的巴丹、新加坡的裕廊等地区。

3.2 石油企业国际业务公司设立:分公司/子公司

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对东道国而言,是具有不同法律地位的组织形态,二者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分支机构,一般指分公司(Branch),在东道国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不是独立的法人组织。它受总公司管辖,是总公司的一部分。子公司(Subsidiary)是根据东道国法律规定在当地设立的独立法人组织。由于法律地位不同,分公司和子公司在很多方面享受不同待遇。在融资能力上,分公司财产所有权归总公司,如向银行融资,需由总公司出面担保,若出现纠纷,可能涉及国际法,因此融资能力较弱,子公司作为当地的居民,可以以自身资产抵押贷款,出现纠纷一般不牵涉其他,融资能力较强;分公司不具有东道国国籍,有时会受到东道国政府的歧视,难以获得和当地企业完全相同的待遇,如市场禁入等等,子公司具有东道国国籍,可以绕开东道国针对外国公司的一些贸易方面的限制。

4 充分关联交易中的转移定价方法

转移定价就是关联企业之间转移产品、半成品、原材料或互为提供服务、专有权利、秘密配方、资金信贷等活动确定的企业集团内部价格。

目前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实行了转让定价税制,其中最具典范性的首推最新的美国《国内收入法典》第482节及其实施规则(简称“美国规则”)和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跨国企业与税务机关转让定价指南》(简称“OECD转让定价指南”),二者已成为国际上处理转让定价税收问题和协调各国税收利益的标准,也是目前各国制定转让定价税制所参照的基本范例。但相比较于美国规则,OECD转让定价指南对包括OECD成员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的转让定价政策制定更具有指导意义。

4.1 OECD转让定价指南

该指南是由OECD所有成员国在关于如何确定跨境转让定价方面所形成的共识,明确独立交易原则是决定转让定价的基础;该指南虽然对各成员国国内法律并不具有约束力,但该指南鼓励成员国在转让定价操作上与指南一致,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产生争议的可能性,因此大部分国家均按照该指南的基本精神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转让定价政策的制定。

指南规定了5种适用于独立交易原则的主要转让定价方法: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再销售价格法、成本加成法、利润分割法、交易净利润法。前3种方法属于传统交易方法,以交易价格为基础;后两种方法属于“其他方法”,主要考察关联企业间特定交易所产生的利润,是以利润为基础的方法。

4.2 利用转移定价的方式

在实际经营中,转让定价表现为不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控制母、子公司之间的有形商品的交易价格来调节公司利润水平。

(2)通过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对专利、专有技术、商标、厂家名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转让收取的特许权使用费的高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成本和利润的高低施加影响。

(3)通过技术、广告、咨询等劳务费用的收取来影响母、子公司的成本和利润的高低。

(4)利用产品的销售,给予子公司系统的销售机构以较高或较低的佣金、回扣来影响母、子公司的销售收入的高低。

(5)利用母公司控制的运输系统,通过向子公司收取较高或较低的运输费用来影响子公司的产品成本的高低。

(6)通过母公司向子公司提供贷款的利息的高低来影响产品的成本、费用。

(7)通过总公司管理费用的摊销方法来调节母、子公司的利润水平。

(8)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人为地制造呆账、损失赔偿等,以此来增加子公司的费用支出。

4.3 转移定价的效果

(1)利用转移定价可以减少所得税。石油企业可以通过在内部贸易中采取转移定价将盈利由高税率国家的子公司转移到低税率国家的子公司以减少所得税。

(2)利用转移定价可以减少预提税。各国对外国公司或个人在本国境内取得的部分所得,如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往往征收预提税。当子公司向母公司支付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时,往往会被征收预提税,此时子公司可以通过低价向母公司供货或高价向母公司购货的办法来代替所得支付,将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含在转让价款之中,以减少属于预提税范畴的收入。

(3)利用转移定价可以减少关税。利用转移定价减少关税的具体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石油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调低的价格交易,减少缴纳关税的基数。另一种是利用区域性关税同盟或有关协定的优惠规定逃避关税,即降低向自由贸易区内子公司销售半成品的价格,使半成品加工成成品以后的价值有一半以上是在自由贸易区内增值的,使成品在该自由贸易区内销售可以免交关税。

5 充分利用各国税收优惠政策和各国税制的差异

石油企业在对外投资经营中,应当重视研究各国税法。利用非居住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投资抵免、差别税率、加速折旧、专项免税、亏损结转等进行税收筹划。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税收优惠的重点放在高新技术开发、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等产业;而许多发展中国家,为迅速发展本国经济,完善产业结构,解决普遍存在的资金匮乏和技术、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的矛盾,往往对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给予普通优惠,进而达到引导跨国投资方向的目的。石油企业可以利用这些税收优惠,结合其居住国和所得来源国之间签署的双边国际税收协定,用以减轻其在非居住国的纳税负担。

6 利用税收协定

为避免重复征税,目前世界上存在大量的国际税收协定。税收协定为缔约国双方的居民纳税人提供了许多税收优惠。例如,根据国际规范,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投资所得,在收入来源缔约国可以按照比该国常规税率低的限制税率缴纳预提税,有的可以免税。

所谓利用税收协议策略,就是充分利用两国政府间避免双重征税的协议,达到避税或减轻税负的目的。我国目前已经与80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税收协定。其中:中哈两国在2001年9月12日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议,2003年9月15日生效。这对于石油技术服务类的非侨民公司很有利。

7 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直接影响石油企业海外公司的利润水平,最终影响企业的税负。由于会计折旧方法存在差异,为石油企业海外公司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性。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多种,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时要考虑税制、通货膨胀、资金时间价值、折旧年限、各年收益分布情况等因素。由于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影响,企业会因为选择的折旧方法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收益和承担不同的税负。如加速折旧法,早期提取的折旧额大,晚期提取的折旧额小,刚好与企业早期利润高,晚期利润低成比例配合,使企业各年的收益均衡分布,可以避免因企业某一时期收益过高给企业带来的高税负。如根据哈萨克斯坦财政郡批准的办法,允许合资企业加快折旧提成,以加快投资回收、固定资产的更新。

8 石油企业国际业务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

税收筹划可以给企业带来收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各国在税收征管方式、规章制度约定等方面多有不同,境外税收环境较为复杂。同时由于语言差异等,外派人员对当地的税收政策的研究不足,且通常在当地驻扎一定时期后才熟悉税收政策,可能导致很多的税收优惠未加以利用,项目前期为投入亏损期,对海外公司之后的税收有很大影响,因此国际项目税收筹划工作难度加大且税收风险较多。

8.1 国际项目所在国的税收环境存在较大的风险

由于石油资源的稀缺性和其在全球分布的不平衡性,导致中国石油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可选择的余地并不大。产油区主要集中在中东、南美和西非这几个欠发达地区。这些地方很多是时有冲突发生,资源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会强烈地显示出来。政治的不稳定往往带来政府政策的不稳定,而税收政策则是其中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税收政策的多变往往会使得我国石油企业的当地公司无所适从。

8.2 对当地税收政策的理解不够充分

石油企业“走出去”在国外开展业务,必须充分、详细地了解和熟悉项目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税法、会计、法律等条例,接受当地专业会计师的指导,做到账目分明、一丝不苟,并要拥有本企业精通该方面事务的专业人员。税收政策法规在各个国家不同时期都是不断变化的,企业税收管理人员如果没有及时掌握税收政策法规的变化,就会导致税收法规的滥用或错用,从而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8.3 税收筹划意识薄弱

从发达国家在我国的实践来看,跨国公司的税务策划意识十分明显。它们在我国投资的公司,不但都设有税务专业工作岗位,而且绝大多数都高薪聘请国内熟知税法的人员担任地区总部税务经理甚至税务总监,以帮助他们全面策划、协调税收问题。然而,不少国内企业缺乏税收筹划观念。在“走出去”跨国经营的大背景下,我国跨国经营企业迫切需要向成熟的跨国公司学习,及时转变观念,树立强烈的税收筹划意识,将国际税收筹划当作实现其全球经营目标的有效战略工具,并养成在财务决策活动中税收筹划先行的习惯性做法。

9 石油企业国际业务税收筹划的改进建议

9.1 培养高素质的熟知国际税收知识的筹划人才

税收筹划是专业性非常强的财务管理活动,由于各国的税制差异较大,且影响税收筹划的因素较多,因此,对从事税收筹划工作的人员素质要求较高。首先,要深谙各国税收制度及相关信息。当前世界各国税收制度千差万别,税种、税率、计税方法各种各样,课税关系相当复杂。此外,在各国的经营形态、收益的种类、经营内容、税收地点以及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民俗都无一不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而影响企业财务的税务安排。高素质的税务筹划专业人士数量较少,一般的财务人员又无法胜任这项工作。我国石油企业必须把税务筹划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9.2 石油企业国际项目税收筹划要具有全局观念和前瞻性

税收筹划是通过实现税收负担最小化以助于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目标,这里不仅要考虑单个利益体的税收负担最小化,还要考虑企业全球各个相关利益体的整体税负;不仅要考虑单个税种税负的最小化,还要考虑税种整体的税负水平;不仅要考虑税负的最小化,还要考虑经济收益的最大化;不仅要考虑眼前经济收益最大化,更要考虑长远经济收益最大化;不仅包括投资者所得的增加,还包括其资本的增加。只有着眼于全局,着眼于长远进行税收筹划,才能真正实现税收筹划的目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税务筹划应具有前瞻性,不能杀鸡取卵,为追求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因此,石油企业应有较长时期的总体税务计划。

第2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税收筹划;实施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

税收筹划是指企业纳税人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通过对筹资,投资,经营及利润分配等事项的预先安排和筹划的一种经济活动。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合法原则,有效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如下所示。

1.税收筹划合法原则。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税收筹划必须遵守国家税收法律和相关税收法规政策,以保证企业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和所设计的纳税方案能够被税收主管部门所认可,避免因违反国家税收法律和相关税收法规政策而受到法律惩罚。

2.税收筹划有效原则。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所进行的税收筹划应当在帮助纳税人达到预期的经济目的的同时帮助其优化税收,减轻企业负担的税款。企业决策者需要具备税收筹划的意识,保证税收筹划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保证企业税收筹划的有效性。

3.税收筹划的成本效益原则。 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税收筹划的目标是实现企业所有者财富的最大话。在不考虑降低税收成本的同时,指定税收筹划方案来使企业受益。如何保证税收筹划的成本效益原则,以A企业为例:若A企业策划出一份税收筹划方案,把企业的经营业绩控制在税收起征点以下,可以免于交纳流转税和所得税等各种税款。这种方案是不符合税收筹划的成本效益原则的。虽然A企业在这种税收筹划以后没有了税收负担,但是A企业在零负税的同时企业效益也受到了非常大的显示。因此A企业针对减少负税所采取的这种税收筹划方案是不合理的,是以企业整体利益的牺牲换取税收负担减免的错误之举。在企业财务活动中成功的税收筹划是企业决策人所采取的企业税收筹划方案的所得大于支出。

二、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税收筹划的运用的必要性

世界各国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皆对企业的税收筹划非常重视,完善的税收制度也为企业税收筹划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变化不定的税收环境会严重影响纳税方案,削减合理纳税方案的实施效果。

1.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税收筹划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和财务会计管理的水平,实现资金,成本和利润三大企业财务管理要素的最优组合,进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财务人员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税收筹划的应用中应当熟知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熟知现行税法。当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会计处理与国家的税法规定不一致的时候,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应当以税法为准,即使进行企业纳税调整,正确计税,合理正确编制财务报表,并即使进行纳税申报,进而提高企业在财务管理活动中的会计管理水平,提升企业财务会计的多重功能和工作效率。例如,在以企业权益筹资和企业负债筹资两种方式的企业资金成本率对所得税进行计算时的反映不同之处在与:借入资金要按照规定到期还付本息,但是其支付的固定利息应在税前列支,已到达抵税的作用。企业权益筹资的成本之所以比企业负债筹资的成本高,是因为企业权益筹资是以股息的形式从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中支付的,不具备抵税的作用。

2.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税收筹划的应用可以指导企业在严格遵守税法的基础上按照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开展项目经营以及扩大经营项目,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税法中的各种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3.有利于完善现代企业管理的制度,提升企业声誉。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税收筹划的运用实施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税收制度的完善下愈来愈重要。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税收筹划有利于完善现代企业管理的制度,提升企业声誉,帮助企业在新的税收环境下更快更好地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三、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税收筹划的的主要方法

1.调整成本法。企业成本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存货计价法,二是折旧计算法,三是费用列支法。税收筹划的成本调整法是在符合相关财务会计制度和相关财政法律法规的条件下,通过对企业成本的合理调整,来以抵减企业收益和减少应税所得额的节税方法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在进行企业成本调整的时候,不能乱计费用,乱摊成本。

2.收入控制法。企业通过对收入的合理的控制,并响应减少企业的所得,以减轻或者拖延纳税义务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节税方法是企业在财务管理活动中税收筹划的收入控制法。企业在财务管理活动中税收筹划的收入控制应当根据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和相关的财务法律法规来进行合理的财务技术处理。实现企业在财务管理活动中税收筹划的收入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利用公允的会计方法或者会计准则来设定企业收入时点。2.利用税收的优惠正则来控制所得实现时间。3.控制企业应税所得额,在合法合法降低累进税率的条件下得到应纳税额。

3.利用低税环境进行企业税收筹划。低税区的政府一般都会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税收条件和优惠政策,比如:1.降低税率。2.减少企业纳税环节。3.优化税收环境。低税区良好的税收条件和优惠政策能在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税收优惠的同时,为企业创造便利的税收筹划。另一方面,产业的倾斜制度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政策选择和税收筹划的机会。

四、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税收筹划的运用实施

企业管理活动中税收筹划的运用实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筹资的税收筹划。2.企业投资的税收筹划。3.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税收筹划。4.企业利润分配的税收筹划等方面。为了保证管理活动中税收筹划的运用实施的实施效果和有效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应当将企业的税收筹划划归单独的部门管理实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依据财务会计的相关核算制度与核算准则来整理和规范企业的财务状况。而税收筹划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减轻税收负担,不仅要根据相关的会计核算制度和相关的核算准则进行核算,还需要对根据国家税法的要求来核算企业的收入情况和成本情况,同时对监督财务情况的透明度和清晰性。财务管理和税收管理的服务对象应当互相区别,企业财务管理的服务对象是企业自身,而企业财务管理只是单方面维护企业利益,税收管理需要服务于国家的税法,在符合国家税法和相关法规制度的同时维护企业的利益。税收管理和财务管理之间应当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一同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以保证企业财务的透明性和清晰性,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选择决策,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税收管理和财务管理之间需要通过互相配合来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核算和监督。但税收管理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防止税收管理的目标向企业财务管理方向转变,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五、结论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5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6,使得内外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这一税法的施行也促使许多企业包括外资企业更加重视税收筹划。在法制健全的当今社会,企业在合法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对企业管理活动和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筹划和安排,以期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另外,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税收筹划所带来的各种风险,企业应当建立起符合自身情况的相关预警机制,并对其进行评估和预测,根据评估和预测结果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以保障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戚敏丽,探讨现代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作用[J].中国商界.2013(2).

第3篇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成本补偿与资源型企业税负公允性研究”(项目编号:14BJY025)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7)08-0028-04

摘要:文章以1998―2015年深沪制造业上市企业年度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企业融资约束对企业节税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如下:(1)货币政策紧缩时,由于政府干预的存在,非国有企业承受国有企业抢占资源和货币政策的双重负担,只能通过多交税费等方式增加投资者与政府的好感,获取资金缓解企业财务压力。货币政策与非国有企业有效实际税率呈显著负相关,而货币政策对国有企业影响不明显。(2)企业融资约束与企业有效实际税率正相关,这可能是企业通过减少节税行为获取声誉和政府干预从而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水平所致。文章为货币政策、融资约束和企业节税三者互动关系的研究开拓了视野,进一步丰富了货币政策与企业节税行为的互动性研究。

关键词:货币政策 融资约束 企业节税

一、引言

企业节税行为在理论界受到了广泛关注,众多学者纷纷研究现有法律框架下的企业节税行为(徐丽等,2016;梁迟霞、郭晶莹,2016)。但是对于企业节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却存在较大分歧,如吴联生(2009)认为国有股权与企业节税行为呈负相关;王亮亮(2014)进一步从产权性质、管理层持股两个角度讨论企业节税行为;Edwards et al.(2016)认为企业融资约束是企业节税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融资约束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Edwards et al.(2016)证研究发现企业融资约束与企业节税行为呈负相关;刘行和叶康涛(2014)认为金融发展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抑制了企业的节税行为。同时也存在不一致的观点,例如,Rauh(2006)发现企业融资约束对企业节税行为没有很大影响;王亮亮(2016)发现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影响了企业节税行为的程度;而马光荣和李力行(2012)认为政府治理水平和政府规模才是企业进行节税行为的重要原因,企业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是企业节税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是否对企业节税行为产生影响;企业融资约束是否对企业节税行为产生影响;在我国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下,国家货币政策、企业融资约束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并对上述问题给出相应的理论解释。

二、文献综述

本文研究货币政策、企业融资约束对企业节税行为产生的影响。宏观经济分析工具IS-LM模型表明,国家货币政策影响了企业从外部获取资金的难易程度。货币政策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传导机制,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叶康涛和祝继高(2009)发现货币紧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外部融资的难度,降低了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由于受宏观经济政策周期性的影响,企业往往通过长时间的节税行为增加企业的资金灵活度。但是,我国市场经济根植于转轨经济,与西方国家相比具有特殊性。经济转型期,政府对资源的分配具有较大的主动权。曹书军等(2009)认为,政府干预程度越大,非国有企业的实际税负就越高。货币政策通过影响政府行为,政府行为传递到宏观政策,再影响企业的微观策略。

另一方面,企业融资约束是指企业无法轻松获得满足企业发展的全部资金要求的财务状况,企业财务缺乏灵活度。企业融资约束对企业行为产生了广泛影响,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Law和Mills(2015)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水平高的企业多实行积极的节税策略以减少企业的现金流支出;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不仅影响企业的节税策略,还对企业未来的税收策略产生了一定影响。Dai et al.(2013)认为企业节税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但是,企业节税行为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声誉成本,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融资约束水平高的企业宁愿放弃某些投资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也不愿意进行税收筹划(Rauh,2006)。相关研究表明上市企业的管理层更加重视财务报表上的利润,甚至愿意放弃能够增加净现金流的项目,以满足相关的盈利目标。Armstrong et al.(2012)发现当企业节税行为不能增加企业的报表利益时,企业管理层兴趣不高。分析师Graham et al.(2005)同样发现管理层对报表利益的追逐倾向。

虽然Sun和Jiang(2015)通过对我国非国有企业进行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并不会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但是王跃堂等(2010)认为我国税收政策的变化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产生的影响不同,非国有企业对税收政策变化更为敏感。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对宏观经济政策更为敏感。陆正飞等(2009)发现当货币政策紧缩时,非国有企业会受到“信贷歧视”。刘慧龙和吴联生(2014)也认为制度环境对非国有企业的实际税率影响巨大,制度环境的改善有利于非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大部分文献都认为企业的所有权性质将影响企业的节税行为。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命题

经济高涨时,国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以防止经济过热,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税务部门在货币政策紧缩时,亦加大了对企业税费的审查。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货币政策紧缩年份,国家税收增长率超过15%。曹书军等(2009)也认为上市企业实际税率与政府的征收强度正相关。货币政策紧缩期是经济发展的高涨期,政府往往会乘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府人员的福利和政治业绩。马光荣和李力行(2012)研究发现,政府会将自身的财政压力施加到企业身上,从而提高企业的实际税负水平。Besley和Persson(2010)认为政府通过加强法律建设和税收征管,从而遏制企业的节税行为。在货币政策紧缩时,防止经济过热的压力迫使政府采取措施增加企业节税行为的机会成本。同时,货币政策还对企业的融资成本产生影响。货币政策紧缩时,企业外部融资成本增大,企业难以获得外部资金。饶品贵和姜国华(2013)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紧缩时,我国上市企业整体的融资环境变差,从银行获取信贷资金变得十分困难。在债权融资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在资源配置中更加依赖于股权融资(连玉君、钟经樊,2007)。另一方面,在货币政策紧缩时,企业同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更易获得有限的信贷资源。同时,杨其静(2011)发现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地方政府掌握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及其处置权,它们成为各类企业追逐的对象,政治关联度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政治关联度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可以为企业获得政府补助、税收优惠及进入政府管制行业等利益,并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罗党论、刘晓龙,2009)。企业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更要维护政企关系,多交税费,以获取政治优势,降低企业的财务压力。基于此得出以下假设:

H1a:货币政策与企业有效实际税率负相关。

由于所有权性质不同,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成本较低,在获得政府补助、税收优惠等方面具有优势。货币政策紧缩时,国有企业利用这种优势挤占非国有企业从外部获取资源的途径。陆正飞等(2009)发现货币政策紧缩时,非国有企业的负债增长率明显减缓,而国有企业依旧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由于国有企业的政策优势,货币政策紧缩时,政府会占用非国有企业的资源(刘瑞明、石磊,2010),把占用的资源通过信贷扶持等手段对国有企业进行补贴(Brandt et al.,2000)。货币政策紧缩时,非有企业更加依赖于政企关系以获取资源,更加依赖于股权融资以获取资金。根据以往文献可知,非国有企业对宏观经济变化更加敏感,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影响企业的节税行为。而国有企业由于具有政策优势,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有相对较多的途径来获取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所面临的融资约束水平较低,货币政策对国有企业的节税行为影响较弱。基于此得出以下假设:

H1b: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有效实际税率更易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

企业融资约束主要包括企业财务自由度和企业融资受限两个方面。从理论上讲,企业的破产危机程度越大,企业越有可能采取各种措施特别是税收筹划把税费截留在企业以增加企业资金,提高企业的财务自由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企业的内部节约不能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企业需要从外部获取资金。外部融资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都需要企业具有良好的盈利水平。Armstrong et al.(2012)研究发现企业主要看中报表利益,对降低报表利益增加现金流的节税行为不太感兴趣。同时,我国上市企业的债权融资集中来源于银行贷款,而银行贷款基本由国有商业银行垄断,我国上市企业融资成本的高低几乎取决于政府在信贷上的作用。这说明我国企业缓解企业融资压力的重心是获取政府好感,通过政府干预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而报表层面的盈利质量是获取政府和银行好感最直接的要素。企业报表利益的增加必然会导致企业税费支出的增加。基于此得出第二个假设:

H2:企业融资约束水平的增加(减少)会导致企业有效实际税率的增加(减少)。

四、研究设计

本文借用Edwards et al.(2016)的模型来验证我国货币政策、融资约束和企业节税行为之间的关系:

CashETRi,t=β0+β1Constrainti,t-1+∑βkControlsi,t+ε(1)

变量解释如下页表1所示。

五、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本文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1998年开始我国证监会强制要求上市企业逐步披露现金流量表,本文选取1998―2015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得到总样本17 495个,剔除数据缺失和总利润为负的样本之后,得到国有企业总样本3 902个,非国有企业总样本4 498个。

(二)描述性统计。如下页表2所示,第一组数据反映了国有企业可用样本的基本情况。国有企业CashETR指标的平均值为0.1019,方差为0.4590;Tightening指标的平均值为0.8803,方差为0.4922;W指标的平均值为-0.0061,方差为0.0412。第二组数据反映了非国有企业可用样本的基本情况,非国有企业CashETR的平均值为0.0799,比国有企业低;Tightening、W两个指标较国有企业平均值高。这说明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受到的货币政策影响、融资约束较大,非国有企业的有效税率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三)实证结果。表3为模型(1)中宏观货币政策变化、企业融资约束变化与企业有效实际税率变化之间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货币政策对国有企业有效税率的作用不明显,但与非国有企业的有效税率呈显著负相关。这是因为国有企业较非国有企业有较强的政治关联度,同等条件下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政策性的税收减免等从而获取企业可用的现金流。国有企业在融资渠道上比非国有企业具有更大的优势,在货币政策紧缩时,会挤占非国有企业的资源获取资金,国有企业不必通过节税行为来应对货币政策的紧缩。非国有企业受到宏观政策和国有企业抢占资源的双重影响,只能增强企业的报表利益,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股权融资;严格按照规定上缴税费,积极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管等以获取政府补助,以期从剩余不多的信贷资源中分一杯羹。该实证结果验证了假设H1。

同时,本研究发现无论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在面临融资约束水平增强时,企业的有效实际税率上升(p

与以往研究相同,本研究剔除了亏损企业。但是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往往自由现金流比较缺乏,融资约束水平较高。这种情形下,亏损企业会有很强的动机通过税收筹划等工作减少企业的税收支出,以增加企业现金的灵活度,所以本文将亏损企业纳入样本后进行再次分析。为了分析亏损企业税收筹划策略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本文引进了变量Loss,该指标是虚拟变量,当企业税前利润小于0时,该指标为1,否则为0。本文在模型(1)中引入交叉变量Loss×Constraint,该指标能够检验亏损企业税收筹划策略和融资约束的关系。如表4所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Loss×Constraint指标都非常显著。货币政策紧缩时,Loss×Constraint与Constraint的系数之和显著为负,这说明货币政策紧缩同样迫使国有亏损企业采取相应的积极行为增强企业的报表利益,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加强政治优势,以获取资金缓解企业因亏损所造成的融资约束水平过高。在企业内部融资约束下,Loss×Constraint与Constraint的系数之和为正,这说明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更倾向于增加报表利益,以寻求贷款或者政府补助,解决企业融资约束水平较高的问题。

六、稳健性检验

(一)扣除营业利润为负的企业的再检验。一般来说,营业利润为负的企业具有较高的融资约束水平,其基本运营遇到资金流通困难,具有强烈的动机通过外部融资使企业度过难关。扣除营业利润为负的企业后,无论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指标都在p

(二)税收筹划方式不同对实证结果的影响。本文中CashETR反映的是企业当年实际税收支出占税前利润的比。企业所支付的各项税费来源于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各项节税行为产生的效果。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率,一方面反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另一方面从侧面反映了企业内部融资的难度。企业实施节税行为的主要目的是把资金留在企业内部,必然途径就是减少企业的税负水平。目前绝大部分研究企业税负的文献,在衡量企业税负时都采用CashETR这一指标。根据Edwards和Schwab等(2016)的研究,税前利润有时小于零,这会给CashETR指标带来一定的误差。本文使用t-1年到t年企业实际支付的税费与上年总资产的比值变化来取代CashETR这一指标中税前利润为负的样本。这样处理后,实证结果与表3大体一致。

七、结论

本文以1998―2015年深沪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了货币政策、融资约束与企业节税行为的关系。我国制造业企业在遭受微观层面上的融资约束时,没有动力进行税收筹划来提高企业的财务自由度。当货币政策发生变化时,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呈现不同的状态。通过本文的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货币政策对国有企业有效税率的影响不明显,这是因为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具有政治优势,更容易获得政府补助、银行贷款。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政府会占用非国有企业的资源来满足国有企业的需求,银行会出于资金安全、政治因素的考虑,优先向国有企业发放贷款,因而国有企业对货币政策的变化不敏感。而非国有企业在货币政策紧缩时,受到货币政策和国有企业抢占资源的双重影响,只能通过增加企业的报表利益,以提高投资者的信心,进行股权融资;或者积极配合政府的要求,赢取政府好感,在剩余信贷资源中分一杯羹,以增加税费的方式获取企业的运作资金。货币政策同非国有企业有效税率呈显著负相关。

当企业融资约束水平上升时,我国企业的两大融资来源――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都要求企业具有较好的盈利水平。融资约束水平较高的企业宁愿放弃某些投资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也不愿意进行税收筹划。在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下,政府干预对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缓解作用更大。因而我国企业更愿意增加报表利益,亩讨好投资者、银行和政府,通过政府干预降低融资约束水平。

当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时,货币政策紧缩迫使国有亏损企业采取相应的积极行为增加企业报表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加强政治优势,以获取资金缓解企业因亏损造成的融资约束水平过高的状况。企业亏损状态不能改变现阶段我国企业对政府干预的依赖,亏损企业具有较强的动机增加企业的报表利益,从而寻求银行贷款或政府补助以解决企业的运营难题。

本文的结论进一步揭示了融资约束对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节税行为的影响,以及非国有企业对货币政策的敏感度,验证了货币政策、融资约束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节税行为的影响差异,为有效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为货币政策、融资约束和企业节税行为三者的互动关系研究开拓了视野,丰富了货币政策与企业节税行为的互动性研究,为货币政策、融资约束对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的不同影响提供了证据。S

参考文献:

[1]曹书军,刘星,张婉君.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上市公司实际税负[J].世界经济,2009,(4).

[2]连玉君,钟经樊.中国上市公司指标结构动态调整机制研究[J].南方经济,2007,(1).

[3]刘瑞明,石磊.国有企业的双重效率损失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0,(1).

[4]刘行,叶康涛.金融发展、产权与企业税负[J].管理世界,2014,(3).

[5]刘慧龙,吴联生.制度环境、所有权性质与企业实际税率[J].管理世界,2014,(4).

[6]陆正飞,祝继高,樊铮.银根紧缩、信贷歧视与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投资者利益损失[J].金融研究,2009,(8).

[7]罗党论,刘晓龙.行业壁垒、政治关系与企业绩效[J].管理世界,2009,(5).

[8]马光荣,李力行.政府规模、地方治理与企业逃税[J].世界经济,2012,(6).

[9]饶品贵,姜国华.货币政策、信贷资源配置与企业业绩[J].管理世界,2013,(3).

[10]王亮亮.税制改革与利润跨期转移――基于“账税差异”的检验[J].管理世界,2014,(11).

[11]王亮亮.金融危机冲击、融资约束与公司避税[J].南开管理评论,2016,(1).

[12]王跃堂,王亮亮,彭洋.产权性质、债务税盾与资本结构[J].经济研究,2010,(9).

[13]吴联生.国有股权、税收优惠与公司税负[J].经济研究,2009,(10).

[14]徐丽,李喜云,武志勇.新税法下企业所得税筹划方案设计[J].商业会计,2016,(9).

[15]杨其静.企业成长:政治关联还是能力建设[J].经济研究,2011,(10).

[16]叶康涛,祝继高.银根紧缩与信贷资源配置[J].管理世界,2009,(1).

[17]Whited T,G Wu.Financial constraints risk[R].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6,19(2).

[18]Allen F,J Qian,M J Qin.Law,Finance,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5,(77).

[19]Armstrong C,J Blouin,D Larcker.The Incentives for Tax Panning[J].The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2,53(1/2).

[20]Besley A,T Persson.State Capacity,Conflict and Development[J].Econometrica,2010,78(1).

[21]Brandt L,X Zhu.Redistribution in a Decentralized Economy:Growth and Inflation in Reform China[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0,108(2).

[22]Dai Z,A D Shackelford,H H Zhang,C Chen.Does Financial Constraint Affect the Relation between Shareholder Taxes and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3,88(5).

[23]Edwards A,C Schwab,T Shevlin.Financial Constraints and Cash Tax Saving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6,91(3).

[24]Edwards A,C Schwab,T Shevlin.Financial constraints and the incentive for tax planning[R].University of Toronto,University of Georg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Irvine,2014.

[25]Graham J,C Harvey,S Rajgopal.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5,(40).

[26]Law,L F Mills.Taxes and Financial Constraints:Evidence from Linguistic Cu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5,53(4).

第4篇

    采矿企业税收筹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的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应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相一致,目的是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壮大而服务,切忌为了税收筹划而牺牲企业长期发展利益,特别是不能损害国家利益。从这个层面上讲,税收筹划的目标与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是短期与长期、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因此,其税收筹划中应注意如下问题:首先,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充分评估税收筹划带来的风险。税收筹划的风险,实质上就是税收筹划活动因各种原因失败而付出的代价。主要包括:对国家相关政策精神认识不足、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即筹划人自认为采取的行为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精神,但实际上违反了税收法律法规,构成了税收筹划风险。其次,税收筹划方法与企业总体目标不一致的风险。在税收筹划的实际操作中,因技术方法、相关人员的责任,往往出现税收筹划败笔,出现税收筹划成果与筹划成本相比得不偿失。以上这些都是税收筹划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也是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应予重视的因素。

    采矿企业税收筹划的具体流程与方案

    采矿企业主要包括生产和销售两大管理控制领域,其中生产环节又可以细分为项目前期筹建与投入阶段、采矿与选矿等生产运营阶段、加工与产成品生产阶段和运输与物流配送阶段,税收筹划的安排就根据生产经营的流程分别提供税收筹划的建议。

    (一)生产环节的税收筹划

    项目前期筹建与投入环节,重在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勘探、矿山工程建设、机械设备采购或租赁、安全与环保系统配套投入等。这一环节的税收筹划可以考虑:购买设备的税收抵免,可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购买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的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的部分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内结转抵免。

    合理利用关于伴生矿、伴采矿、伴选矿的征税规定进行税收筹划。在采矿与选矿等生产运营包括矿产原料采掘、筛选、储存、运送等。所谓伴生矿,是指在同一矿床内,除主要矿种外,含其他多种可供工业利用的矿产成份。考虑到一般性开采是以主产品的元素成分开采为目的,确定资源税税额时,一般将主产品作为定额的主要依据,同时也考虑作为副产品的元素成分及其他相关因素。企业在开采之前就应关注矿产品适用税额相对较低的矿产资源,使得整个矿床的矿产品适用较低税率;所谓伴采矿,是指开采单位在同一矿区内开采主产品时,伴采出来的非主产品元素矿石。对于量大的伴采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规定对其核定资源税单位税额标准;量小的,在销售时,按照国家对收购单位规定的相应品目的单位税额标准缴纳资源税。如果伴采矿的单位税额相对较高,则利用这项政策进行税务筹划的关键在于让税务机关认定伴采矿量小。伴采矿量的大小由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所决定,企业在开采之初合理确定伴采矿开采规模,税务机关在进行认定时,对企业数量较小的伴采矿,确定的单位税额标准较低,企业可利用这种税务处理方式,决定伴采矿的数量开采;如果伴采矿的税额相对较低,则企业应进行相反的操作。所谓伴选矿,是指对矿石原矿中所含主产品进行选精矿的加工过程中,以精矿形式伴选出的副产品。对于以精矿形式伴选出的副产品不征收资源税,对纳税人而言,最好的筹划方式就是尽量完善工艺,引进技术,使以非精矿形式伴生出来的副产品以精矿形式出现,从而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

    利用国家有关税种的征免税项目优惠的税收筹划。如以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的舍弃物油母页岩为原料生产的页岩油等自产货物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以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页岩为原料生产的电力和热力等自产货物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对再生水、废旧轮胎为全部生产原料生产的胶粉、翻新轮胎、污水治理劳务等免征增值税;土地使用税的减免税政策主要有:对矿山的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库、炸药库的安全区、采区运矿及运岩公路、尾矿输送管道及回水系统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对矿山企业采掘地下矿造成的塌陷地以及荒山占地,在未利用之前,暂免征收土地使用税;煤炭企业的矸石厂、排土场用地,防排水沟用地,矿区办公、生活区以外的公路、铁路专用线、轻便道和输变电的线路用地,火炸药库库房外安全区用地,向社会开放的公园及公共绿化带用地,暂免征收土地使用税。

    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进行税收筹划。纳税人采取的存货(这里的存货包括商品、产成品、半成品以及各类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计价方式不同,会对企业所得税产生较大影响。具体来说当存货物价有上涨趋势时,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出的期末存货价值较低,销售成本最高,可将利润递延至次年,以延缓纳税时间;当物价呈下降趋势时,则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出的存货价值最低,同样可达到延缓纳税的目的。当企业处于所得税的免税期时,企业获得的利润越多,其得到的免税额也越多,这样,企业就可以通过选择先进先出法计算期末存货价值,以减少当期成本费用的摊入,扩大当期利润;相反,当企业处于征税期或高税负期,企业就可以选择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将当期的摊入成本尽量扩大,以达到减少当期利润降低应纳税所得额。选矿、加工与成品生产阶段的税收筹划。这一环节的税收筹划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分别核算矿产品,利用综合回收率和选矿比相关政策。资源税法规定,对于连续加工前无法正确计算原煤移送使用量的煤炭,可按加工产品的综合回收率,将加工产品的实际销售量和自用量折算成原煤数量作为课税数量;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原矿,因无法准确计算掌握纳税人移送使用原矿数量的,可将其精矿按选矿比折算成原矿数量作为课税数量。这就是税收筹划的空间,企业如果明确自身煤炭回收率或选矿比低于同行业平均综合回收率或平均选矿比,则可不提供应税资源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在这种情况下,税务机关就会根据同行业的平均综合回收率或平均选矿比来折算,计算出来的应税产品的数量则会少于实际使用量,达到节税目的。反之,如果企业的加工技术或选矿技术比较先进,本企业的加工生产综合回收率或金属矿选矿比相对同行业较高,则应准确核算回收率或选矿比,向税务机关提供准确的应税产品销售数量或移送数量。

    其次,关于入炉矿和入选矿的税收筹划。按资源税政策,铁矿石资源税分别按资源原矿规定了入炉矿和入选矿不同定额税率,并在此基础上又细分为重点矿山和非重点矿山的入选露天矿和入选地下矿以及入炉露天矿和入炉地下矿,并按等级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入炉矿的单位税额普遍要比入选矿的单位税额高,但对入炉矿和入选矿,界定的标准不够明确,存在模糊界定现象,客观上为采矿企业的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

    第三,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的运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在采矿企业的费用支出中占据很大份额。而折旧作为费用可以税前列支,所以折旧费用金额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的大小和利润的高低。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可以采取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是指: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常年处于强腐蚀、高震动状态的固定资产。采取加速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规定折旧年限的60%。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采矿企业可以根据使用的固定资产设备逐一筛选符合优惠条件的专用设备,年底申报纳税调整。这样实际上是获得了纳税的延迟性收益,即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递延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货币时间价值本身,而且还有时间价值后面的净现值的变化。一般地,当企业处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期时,应尽量缩短折旧年限,加速固定资产成本的回收与资金的周转,使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后期成本费用前移,前期利润后移,得到递延纳税的好处。

    最后,运输与物流配送环节的纳税筹划。包括矿产成品的外运及销售配送等环节。从企业整体收益角度考虑是否需要成立独立的运输公司。企业自有的车辆发生的运费,包括运输工具耗用的油料、配件及正常修理费支出等项目,可以抵扣17%的增值税。假设运费价格中的可抵扣物耗的比率为R(不含税价),则相应的增值税抵扣率等于17%×R。若企业不拥有自营车辆,而是外购,在运费扣除时,按现行政策规定可抵扣7%的进行税额。同时,这笔运费在收取方应该缴纳3%的营业税。收支双方一抵一缴,运费总算起来有4%的抵扣率。假设上述两种情况的抵扣率相等时,即:17%×R=4%,则R=23.53%R表示,当运费结构中的可抵扣增值税的物耗比率达到23.53%时,按运费全额7%抵扣与按运费中的物耗部分的17%抵扣,两者所抵扣的税额相等。R点就是所谓的“运费扣税平衡点”。一般情况下,而R<23.53%时,设立运输公司则有节税空间。反之,自有车辆无需独立。例如,假设某企业以自营车辆采购货物,汽车运费价格中的R值为15%,低于扣税平衡点,假设汽运费支出总额为80万元(不含税价),则可抵扣运费中物耗部分的进项税为:80×15%×17%=2.04万元。如果该企业独立成立运输公司,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80×7%=5.6万元,独立公司要缴纳的营业税款为80×3%=2.4万元。一抵一缴,该企业实际抵扣税款为1.8万元,比自有车辆方式下多抵扣0.36万元。

第5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

一、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

税务和财务是非常密切的,他们的联系表现在两点上,1是税收筹划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非常明确的体现,其工作质量可以集中体现财务管理的水平,并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战略和财务管理质量。税收的主要承担者是企业的管理者。税收是企业在贸易和生产中整个企业的收益中分出的一部分支出。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是准确和实时性高的财务消息。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适时地选择一个最优的处理方案。2是要对财务登记和税务登记情况进行合理和有效的分析,在诸多环节上进行核算。然后,利用我们的财政管理有效的进行合理避税,并规避有些财务风险。

二、财务管理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产生的影响

1、管理目标对税收筹划的影响

通过税收筹划使需要缴纳的税款成为受限制的财务目标,实现企业的利润和效益最大化,减少税负的方法是提供资金保障,使税务付出零风险。所以,在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工作的时候,要注意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策略调整,不仅是为了降低税收,也要保证合法和符合规定,在保持低成本投入的同时,不能为了让股东财富增加而做风险很大的事情,这样有时很可能会造成其他的成本浪费,还有要考虑税收筹划的成本,以及规划设计工作所造成的人员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尽可能选择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的计划。

2、管理对象对税收筹划的影响

所谓价值管理,说到实际操作上就是是指财务管理,具体的就是资金管理,对象是企业,特别是企业税收客体,是税收和各类行政收费的主要承担者,税收也会让他们缺乏选择性。如何缴纳营业税成为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因自身经营原因不能及时缴纳税款,企业破坏的是自己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处于不利地位,甚至将被依法惩处。

3、管理职能对税收筹划的影响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规划是非常重要的,税务筹划可以规范财务规划和完善公司战略计划。事实上,一个成功企业的正常运作和稳定发展离不开财务规划;财务规划是一个过程,它对企业税负的筹划和实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狭义的税收计划,属于功能决策,读决策的思路进行规划,可以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三、基于财务管理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的主要策略

1、灵活高效应用税法环境

我们的税费特点是对于纳税人而言税法很复杂,而且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的差异也很多,这样就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这些企业的税负存在着差异和关联性,这些差异和关联性本身就可以为一个企业自己进行有效的税务规划创造了条件。还有一点是税收优惠,在不断扩大的税收优惠的条件下,纳税人获得了很大的操作空间,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在政府的支持下,不断的获得优惠。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为所有的税收筹划工作铺平了道路。在实践过程中,必须用到一些具体的政策,比如我国国家税务局二十五号公告宣布在2014年的独资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问题解决方法。

2、灵活处理会计工作

高新技术企业如果想要不断的发展壮大,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必须与财务工作相关,但目前我国的高新企业对会计和税收管理的态度差异不小。如果都按照规定的会计规则进行会计纳税调整和管理,高新技术企业将可以更好地灵活处理财务工作计划,更好的进行税收处理。更具体地说法是,高新技术企业在灵活规划企业的负债和税收时主要表现为:判断制备所需的成本,为企业有效地进行无形资产的确认和折旧。高新技术企业在计算成本和收益时,要注意技术,研究和技术发展的成本,对不同的支出进行分类,分项核算。

3、财务管理奠定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基础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摆在企业面前,就是怎样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为解决它,现代的财务管理的作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最初的打算盘记账的会计变成了在企业营销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的市场管理人员。在现在大型企业的利润来源,不仅是对货物的销售,而且还在控制成本和增加可用资源等方面越来越多,财务管理常常在企业中起到决策分析的作用。怎样控制税收,降低成本慢慢成为企业加强管理的一个关键点,这样可以使规划税收管理越来越具有需求。所以,在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财务与会计可靠性和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并提高管理水平。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纳税筹划制度,财务会计人员要进行区域财务管理划分,让财务管理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质量和高标准的完成任务,同时要保证相关条件的信息是可靠的,这个过程,也是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过程。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迅速发展,他们慢慢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税务筹划在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中打下一个好的根基。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基于企业财管中的税收筹划,加强税收控制,并在这个最低基础上避免风险的现实有着很大的意义。这样做,不但可以降低企业在纳税方面的负担,也可以提高科学的管理和增强盈利能力,在激励企业发展方面可以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的税收管理者也要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变化中的财政政策,根据税收的情况,来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企业发展,并提供一定的支持。(作者单位:第九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参考文献:

[1] 徐春荣,杨红玉.税务筹划在企业理财中的运用[J].财会通讯(理财版),2012(06).

[2] 王淑玲.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研究,2009.

第6篇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 税收筹划

1、税收筹划的概念及特点

税收筹划是当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按照税收政策法规的导向,事前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处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的一种企业筹划行为。

税收筹划的主要特点是:

1)合法性。所有税收筹划的财务手段必须是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内进行,符合现行的财经及税收政策法规,是一种合法的财务管理行为。企业应当在不违背国家税收法律的前提下开展税收筹划,如果背离税法就是偷税、漏税。

2)前瞻性。税收筹划是通过对当前帐务和税务进行分析,从减税的角度出发,对将来企业财务管理和投资经营等行为作出前瞻性的筹划。

3)专业性。税务筹划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财务管理行为,不仅要精通各项财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各种税收政策。

4)灵活性。税收筹划的方案应当具有灵活性。税收筹划方案要保持相当的灵活性,以便随着国家税收政策、税法、相关规章的改变随时对税收筹划方案进行重新审查和评估,适时修正筹划方案,使得方案达到最佳,并保证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

5、风险性。企业税收筹划方案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该充分考虑避税收益和避税风险,科学地权衡两者的利弊轻重,在不违背税法的前提下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6、效益性。合理避税、降低税负是企业税收筹划的目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体现是其经济和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对企业的发展影响也比较大,所以,企业开展税收筹划时,不能只顾经济效益,还应当考虑社会效益。

2.税收筹划的重要性

1)企业在生产经营及财务管理中注重税收筹划,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切实需要。我国的税制已经进行了全面、整体和结构性的改革,新的税制体系已经建立,目前企业的税收负担加重,因此,企业要想降低税负就需要重视国家的税收政策,对各种征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以及减免税等相关优惠政策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在财务管理和经营中开展税收筹划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新的增长点。

2)企业在财务管理中进行税收筹划,是实现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双赢的需要。进行税收筹划后,企业可以按较低的税率纳税,短期来看减少了应纳税额,但是长远来看,虽减少了应纳税额,但是随着企业税基(收入和利润等)的不断增加,税收收入总量会增加。

3)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注重税收筹划,是优化企业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的要求。企业一般是利用税基和税率的差别降低税负来进行税收筹划的。然而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利用税收杠杆来引导企业的投资也是通过税率与税基的差别来完成的。企业税收筹划尽管目的是降低企业税负,但是在国家税收宏观调控中却促进了税收杠杆的引导作用,优化了企业的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

4)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注重税收筹划,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的需要。资金、成本和利润是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三大要素。财务管理开展税收筹划也正是为了使企业的资金、成本及利润达到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税收筹划的理论是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外许多企业在招聘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时,比较重视财务人员的税收筹划方面的技能。

5)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是强化企业法律意识,促进税法建设的内在要求。不违背税法和拥护税法是财务管理税收筹划的前提条件,税收筹划是在深刻认识和透彻理解税法及税收政策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就有助于企业加强法律意识。

3.企业税收筹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税收筹划人才匮乏。税收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合理开展税收筹划是企业领导重视的问题之一,企业的税收筹划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同时需要在十分熟悉税法及国家税收政策人员的指导下,由相关人员参与完成。目前,我国许多企业恰恰缺少这类人才,因此企业高标准、系统的税收筹划工作不尽人意。

2)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税收筹划。顾名思义,策划性是税收筹划的主要特征,企业要有计划的在纳税活动发生之前或之中进行合理筹划来减少税收环节降低税负。

3)以偷税、逃税等违法行为曲解税收筹划。偷税、漏税不是税收筹划,税收筹划需要对每项计划和实施过程进行详细的部署和周密的安排。眼下仍有许多企业混淆税收筹划的概念,采用偷税和漏税进行“税收筹划”,这是不符合税法规定的,企业不仅达不到税收筹划的目的,还会被罚款的风险损坏企业效益和声誉,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4)缺乏风险意识。税收筹划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无处不在,如果企业在设立或者对外投资的时候,没有吸纳税收筹划人员参与设立或投资,那么很容易会导致企业在设立时就不能享受国家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税收损失。

4.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对策

1)财务管理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第一,资金结构的选择。企业需合理确定长期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构成比例。权益资金在使用中具有长期性,没有负担固定的股息,使用中相对比较安全;而债务资金到期需要归还本金和利息,如果企业到期无法归还本息可能导致被甚至破产的风险。第二,筹资利息的处理。税法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因筹资发生的利息支出应当计入开办费,从企业投产经营开始在不少于 5 年的时间内分期摊销;企业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如果和企业构建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有关的应当将利息资本化,计入相应资产的价值。

2)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税收筹划。第一,销售的筹划。企业自由的选择销售模式为企业利用销售模式差异进行税收筹划创造了条件。企业不同的销售模式常常使用不一样的税收政策。在实际运用中,销售模式的选择应当和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相结合,企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销售收入确认时间是相关的,这样不同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税收筹划来降低税负提供了条件。企业在销售模式筹划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尽可能的避免采取委托收款和托收承付的销售模式,避免税款垫付;二是在分期收款或者赊销结算方式下避免垫付税款;三是销售商品时多采用支票、银行本票以及汇兑等结算方式;四是少用销售折扣,常用折扣销售来刺激市场等等。第二,内部核算的税收筹划。首先是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离不开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应当慎重考虑固定资产购置后的折旧问题,固定资产购置后企业可采取一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在资产使用寿命内进行摊销。由于税法允许企业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这就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性。

总之,税务筹划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高级财务管理活动,是对经济业务的事前谋划与安排,税务筹划人员除应具备财务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还应具备这样的职业素养:对经济、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变化趋势的把握能力。因此,企业应当加快税务筹划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高企业的税务管理水平,进而在财务管理中降低企业税负,增加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拥军.国有企业税务筹划探析[J].科学之友(B 版).2007(12)

第7篇

关键词:电网企业 涉税 风险 做法

本文将以避免涉税风险、降低税收成本、完善财型务日常管理工作为目标出发,论述如何通过遵循税收规定、合理税收筹划、以税为依托降低财务风险的手段,来实现上述目标。

一、目标描述

(一)避免涉税风险

正常运行的公司都会面临方方面面的财务风险,如人为舞弊、调节利润、虚报收入等,但对于如国家电网这样具有央企背景,内部控制及内部管理制度高度完善并达到有效运行的企业,上述一般公司所存在的财务风险几乎不会发生,唯一需要关注的在于涉税风险。税法具有细致、复杂等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情况并非出于有意为之,也会因疏忽、不了解等原因造成涉税风险。近两年来,由于电网企业基本都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国税地税的税收检查频繁发生,在税法规定中对于偷税漏税,情节严重的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国家电网如此庞大的企业,每年发生成千上万的各类业务,虽然很难达到税收零风险,但在这种高监管、高责任的环境下,要避免出现重大税收问题,尽可能将涉税风险降到最低。

(二)降低税收成本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尤其如国网大型央企,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从这个角度出发,降低税收成本似乎并没有太大意义。但是,在近两年国企改制的大背景下,也逐步向市场化靠拢。国网公司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旨在提高企业效益,与市场接轨,完善公司各类管理制度。而合理的税收筹划,降低税收成本,是提高企业效益的一项重要内容。降低税收成本,节约企业现金流,提高企业效益,是公司一贯致力的目标。

(三)完善财务日常管理工作

税收是与财务是有密切关系的。虽然在现实中存在着税法与会计不一致的情况,但两者总的来说是一种相互制约,互为依托的关系。要避免税收风险及降低税收成本,没有日常完善健全的财务工作是很难达到的,而想要达到税收目的,会反过来制约日常的财务工作必须按照会计准则要求完成,以此完成税收目的的同时,又兼顾规范了财务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规范日常会计工作

正如上文所说,日常会计工作是达到税收目的的前提。如每年工程成本入账问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每期期末应根据工程完工百分比,施工方确认工程收入,另一方确认工程成本。若严格按照准则规定,每年十二个期间内,工程成本应处于一个平稳的波动状态。但由于无法及时获取工程进度、开票滞后、利润考虑等因素,往往会在年底集中开票入账,导致全年工程成本出现极其异常波动。在2016年营改增后,建筑业改征增值税,若依旧延续以往情况,则会出现11月、12月收到大量增值税进项发票,让年底的增值税税负明显异常,引起税收风险。上述风险则完全由于会计工作所引起的。税收是在会计的基础上完成,出于避免税收风险的考虑,要在日常会计工作中,严格履行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给税收筹划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

(二)加强税收知识的日常培训工作

以近些年出现的涉税风险来看,并非刻意为之,多出于不了解,学习不到位。中国税法复杂细致,且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时常在发文更新补充完善。公司为使员工跟进政策,在财务部门内定期举行税务研讨,互相学习,若有重大政策变更时,请外部专家进行税收讲座。必要时,财务部也会对业务部门就如合规发票、合同签订等基础问题进行培训,杜绝可能会在前端出现的税收风险问题。

(三)合理的税收筹划

了解税法,遵循税法则不至于出现重大税收纰漏,但若要达到降低税负,合理筹划,则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税法。针对本轮营改增,应做好充分研究。本轮营改增对电网企业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仔细研读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做出更好地税收筹划问题。

企业在加强税收筹划,用足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纳税成本的同时,提高风险的辨识和分析能力,切实防范经营风险。一是充分借助事务所等外部中介力量,以税法为依据,通过深入研究各项税收政策,制订出合法合规的税收筹划方案,为企业营造一个安全的纳税环境。二是及时掌握税收政策更新变化,并适时对税收筹划方案进行调整,保证在税收法律法规范围内实施。三是树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安全理念,加强风险控制,充分考虑税收筹划的风险,不能因为短期利益而进行盲目的税收筹划。在控制税收风险上,需要学习与掌握各项税法规定,按法规规定做事,自然不会出现税收风险。但要达到降低税收成本的目标,仅靠掌握了解还不够,需要进一步的去探讨与研究,细致挖掘各项政策规定,将不同税种政策紧密结合,以合理的税收筹划为手段,达到降低税收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的目标。

三、结束语

我们在充分学习与研究税法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近几年的税务工作上取得显著成果。在近三年无论是国税还是地税的检查中,均未出现重大纰漏,工作得到当地税务机关广泛认可。公司历年税收成本或保持平稳或有所下降,节约公司现金流,提高企业效益。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在以下内容上继续完善改进:

(一)关注小税种

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是重点税种,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需要对于如个人所得税、印花税、房产税等小税种给予更多关注,虽然是小税种,但累计影响较大,也会存在一定的税收风险。

(二)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作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财务部门属于后端部门,许多事务在前端业务部门已经发生,造成难以改变的事实(如发票的取得、合同的签订)等,给财务后期的税收风险把控上带来困难。在今后的工作中,财务需要与各业务部门紧密联系,将与其相关的税收政策,注意要点第一时间告知对方,并且责任到人。在告知后仍犯错且屡教不改的,责任由对方承担。

第8篇

一、地方政府税收筹划的主要效应

(一)税收筹划能提高地方税源经济的运行效果

国家税收政策和政府意图的实现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取决于纳税人是否做出积极的行为反映,以及对这些政策措施的主动利用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纳税人是政府实施税收筹划进行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政府如果期望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注意政策力度能否足以改变纳税人的行为,而且还要确保政策信息能够快速传导给纳税人,并影响其行为。政府通过税收筹划,可以协调纳税人微观经济决策和政府宏观目标的一致性,从而提高税收政策的运行效果。如:在南京经济跨江发展的战略中,政府部门经过对现行税法的解读,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企业跨江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协调纳税人微观经济决策和政府宏观目标的一致性,有力地促进了跨江发展战略的逐步实现。

(二)税收筹划有利于优化产业投资结构

有人把政府税收筹划片面的看成是“出让一亩地,能收多少税”这样简单的算术题。实际情况是,一个城市不仅仅是一年能收多少税,更重要的是看产业投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正如朱善璐同志强调地,在后危机时期,南京要实现新的城市的发展跨越,其基础还是产业跨越。在政府税收筹划中,一方面可利用税基及税率的差异,引导纳税人的投资,达到优化产业投资结构的目的;另一方面,政府搭建“舞台”,通过土地出让,政策优惠,纳税服务,招商引资等举措,使城市走向优化产业投资结构及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道路。

(三)税收筹划能优化资源配置

国家为了实现其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发挥税收对市场主体的引导作用,有意使税负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产品之间有所区别,这就是税收筹划的结果。如:国家对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等,就是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有谁愿意让高能耗企业、高污染企业、产品过剩重复的企业存在下去。在这一点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作为南京,通过税收筹划优化资源配置,不仅能助推经济的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还能使我们城市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二、做好南京经济的税收筹划

(一)南京税源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

南京市基本实现了“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目标,给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也为地方税收的高速增长创造了条件。目前,全市上下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认识更加统一,经济实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大大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一批新的税源增长点正在形成,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地税系统的情况也不例外。2009年,南京地税组织各项收入493.3亿元,比上年增收76.95亿元,同比增长15.6%。尤其是面对房地产业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2010年上半年整个行业下滑的不利形势下,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地税局的正确领导下,采取了强化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等一系列措施,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较好地消化了宏观政策带来的影响,实现了“双过半”,对促进南京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南京经济发展有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从宏观经济形势看,国际经济环境依旧复杂、国内市场尚未全面启动,虽然国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扩大和刺激内需起到积极作用,但受到有限财力的影响,其扩大投资和刺激内需的空间不会太大,加上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使得出口竞争、引资竞争会更加激烈。从经济增长的难度看,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均难以高出去年实际增长水平;多数工业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主动性还远远不够;石化产业作为南京的支柱产业其行业性困难难以在短期内有明显改观;基建、技改项目投资增长的难度仍然较大;房地产受宏观调控影响,今年将出现负增长。从地方税收情况看,地税系统面临着需求攀升与税源偏紧的双重压力,地税增长受税源短缺和房地产业的影响,形势并不乐观,加上地税收入连续16年在高基数上的高增长,使得今年及今后的组织收入工作面临很大难度。

(二)税收筹划的立脚点应是第三产业

近年来,第三产业提供的税收在南京地税结构上已明显占据主导的地位。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2009年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房产税等主要税种收入达464.19亿元,占全年税收总收入的94.01%、总增量的50.71%,对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影响着其他产业的发展。调查情况显示,南京第三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一方面,南京发展第三产业的条件优越。南京是历史上的六朝古都,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江苏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也是长三角经济圈辐射中西部的“重要门户”城市和科技创新城市,发展第三产业的优势明显。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70%。如新加坡的面积只有621平方公里,人口300万,其地盘、人口均不如南京市,而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总值达74%,南京市远远没有达到这一水准。另一方面,第三产业是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只要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抉择,加上合理规划和组织,第三产业对涵养税源,振兴南京经济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如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增收的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等全部归地方所有;再如,地方税的主体税种是营业税,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仓储业、商业、饮食娱乐、金融保险、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势必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才有可能继续保持地方税收有较大比例的增长速度。

最近,通过对第三产业的某些领域进行调研,我们看到,第三产业许多新的税源增长点正在形成。可以预见,南京第三产业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以迅速发展。一是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的雉形已经形成,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将迅速崛起,软件名城建设,计算机应用服务、综合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科学研究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二是商业企业逐步从发展型向效益型转变,成为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苏宁”式的领军型、旗舰式企业正在上演“发展大戏”;三是消费行业将不断成长,文娱、旅游、教育等领域已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四是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等建设进度还将加快,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正在形成;五是与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相关的第三产业将在实践中有新的发展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又能推动再就业工程顺利实施,并促进一、二产业的发展,进而把整个市场盘活,促进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政府在税收筹划中要把握以下关键环节:一是体现高起点,提高门槛准入,确保引入高端人才和高端项目;二是努力打造最优的政策服务平台,尤其是把现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用好用足;三是在招商引资引智中,要善于筑巢引风拓展新的空间,腾笼换风提升老的空间,还要鼓励企业走出“国门”,拓展发展国际空间;四是抓好名企、名品的宣传、发展,帮助、扶持和造就更多的百万元、千万元、亿万元企业;五是实行“双轮驱动”战略,以服务一、二产业为主导,构件我市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体系。这样,既促进经济发展,又确保地方税收收入的持续增长。

(三)第二产业税收筹划的关键在于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

长期以来,第二产业一直是南京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虽然工业战线在困难增多的形势下,通过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强化运行分析监控,增强应变能力诸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增速不断回升,效益逐步趋好,但面临的困难还是很大的。我们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感悟到,第二产业税收筹划的关键在于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

一是要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大项目为突破口,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吸引国外、市外优势企业包括新兴科技企业来南京落户,依托南京的科技优势和综合环境,就地转化为科技成果。

二是要以扩大内需为着眼点,加大对成长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现有企业的竞争力,要面向市场,围绕南京名牌产品,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并作为政府推进结构调整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一项重大措施来抓。

三是通过采取加大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推进投融资体制的进程,加快以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配套改革措施来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要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监督与营运体系,提高营运水平,同时鼓励个体私营和新兴科技企业参与公有制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拓展经营领域,提高发展水平。